切换成功率优化手册
LTE实战技巧之切换成功率优化
![LTE实战技巧之切换成功率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90b0ddd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7.png)
LTE实战技巧之切换成功率优化1 概述LTE切换成功率是运营商重点考核的三大指标之一,作为后台人员,在处理Top坏小区的时候,不可能每次都要求前台去复测重现、分析信令,因此如何在没有前台测试数据支持下,从各种网管统计数据中交叉分析互相印证、判断低切换成功率的原因并加以解决是KPI分析人员必备的技能之一。
本文从切换的统计点、信令流程、数据分析及常见问题环节几个方面对切换成功率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2 切换流程及统计点我们先来看看切换成功率的计算公式,切换成功率有两个公式:不含切换准备的切换成功率:切换成功率(不含切换准备)=切换成功次数/切换尝试次数*100%含切换准备的切换成功率:切换成功率(含切换准备)=切换成功次数/切换请求次数*100%各地运营商的关注指标视各自的情况有所不同。
按照涉及的网元关系,切换可以分为三大类:eNB内切换、eNB 间X2切换及eNB间S1切换。
其中eNB内切换不涉及邻区配置参数,并且站内切换涉及网元少,一般切换成功率较高;eNB间X2切换次数最多,对全网切换成功率影响最大,S1切换次数较少,并且与X2切换信令流程较类似。
因此我们以X2切换为例进行流程分析,考察切换成功率指标的统计点。
eNB间X2切换的信令流程如下:一个完整的切换流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eNB发送测量控制,UE根据当前小区的测量控制信息,将符合切换门限的小区进行上报;2、源小区在收到测量报告后通过X2向目标小区发送HO Request申请资源,切换成功率计算公式中的第一个统计项HO_Req 的信令统计点就在这里(也叫切换准备);3、目标小区准备好相应资源,并将终端的接纳信息以及其它配置信息反馈给源小区;4、源小区将目标小区的接纳信息及配置信息发给终端,告知终端目标小区已准备好终端接入,重配消息里包含目标小区的测量控制;HO_Attempt在此计数;5、终端使用重配消息里的接入信息接入目标小区,核心侧完成路由切换后,目标小区通知源小区释放资源,切换成功,此时源小区的HO_Success统计在此计数。
eSRVCC切换成功率指标优化
![eSRVCC切换成功率指标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16799f3726fff705cd170a44.png)
eSRVCC切换成功率指标优化1、eSRVCC概述1.1实现原理SRVCC(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解决语音控制和移动到CS网络切换时的语音连续性问题。
为基于IMS的VOIP呼叫解决方案,利用IMS核心网络提供LTE VoIP语音业务的路由、控制和业务触发,并提供LTE向2G/3G切换时的语音连续性保证。
SRVCC的实现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切换过程,在LTE网络中终端是通过IMS来实现语音功能的,当终端离开LTE网络后,则通过MSC server(Mobile Switching Center server)切换到2G/3G 网络中从而实现在2G/3G网络中的语音功能。
eSRVCC:相比于SRVCC,媒体切换点改为更靠近本端的设备。
具体方案就是增加ATCF/ATGW功能实体作为媒体锚定点,无论是切换前还是切换后的会话消息都要经过ATCF/ATGW转发。
后续在发生eSRVCC切换时,只需要创建UE与ATGW之间的承载通道,对端设备与ATGW之间的媒体流还是通过原承载通道传输。
这样其创建新承载通道的消息交互路径明显短于SRVCC方案,减少了切换时长。
eSRVCC方案相对于SRVCC方案的增强在于减少了切换时长(切换时长小于300ms),使用户获得更好的通话体验。
1.2信令流程当网络或者终端不支持DTM,那么网络只可以使用普通的切换命令HANDOVER COMMAND,仅进行cs域切换,Ps业务和流程挂起,切换完成后终端将请求挂起GPRS。
流程分析如下:(6)MSC Server通过发送Prepare Handover Request消息给目标MSC,让Ps—cs切换请求和cs—inter—MSC切换请求相互作用。
MSC Server对目标BSS在接口上分配一个默认SAI作为源ID,且对Prepare Handover Request使用BSSMAP encapsulatedo(7)目标MSC和目标BSS之间交换切换请求消息及响应消息,以执行资源分配。
TD-LTE切换优化指导手册V2
![TD-LTE切换优化指导手册V2](https://img.taocdn.com/s3/m/7d38858fc1c708a1284a44b2.png)
湖南移动TD-LTE 切换优化指导手册2015年2月目录1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2系统内切换成功率相关KPI指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成功率指标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成功率相关统计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站内切换统计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站间X2切换统计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站间S1切换统计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统计项--邻区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失败的常见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切换问题的定位和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问题的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问题的原因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问题处理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整体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Top小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区故障排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准备失败问题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切换执行失败问题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终端类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异系统切换成功率优化报告
![异系统切换成功率优化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5cb6e2c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34.png)
异系统切换成功率优化报告异系统切换成功率优化报告1⽬录⼀、TD⽹络现状 (2)⼆、23G互操作问题分析 (2)三、23G优化措施 (3)1. 23G⽹络参数⼀致性检查 (4)2. 23G邻区优化 (4)3. 23G切换参数优化 (5)4. TOP⼩区处理 (6)四、案例分析 (8)(⼀)调整前后全⽹的⽐较 (9)(⼆)调整前后TOP⼩区的⽐较 (10)⼀、TD⽹络现状2 当前TD⽹络处于建设和逐步完善的阶段,存在⼀些覆盖空洞和覆盖边缘弱场强的情况,因此需要引进23G的互操作技术。
当⽤户在TD⽹络覆盖空洞和覆盖边缘区域中⽽现有的GSM ⽹络覆盖良好,那可以选择⼀些23G互操作机制使⽤户在TD覆盖边缘和掉话的前期尽早地进⼊GSM⽹络系统中,从⽽避免出现通话质量差、掉话等现象,保障⽤户各项业务的正常进⾏,提⾼⽤户可知度和满意度,从⽽GSM成为TD-SCDMA⽹络的有效补充和辅助⼿段。
由于TD⽹络提供了⾼速数据传输功能,这是现有GSM⽹络⽆法⽐拟的。
因此合理设置23G互操作策略,使UE尽可能的驻留在TD⽹络,以进⾏⾼速数据传输业务,体现TD⽹络的技术优势,满⾜⾼端⽤户的PS业务需求。
同时TD⽹络亦可分担GSM⽹络的话务负荷,缓解现有移动GSM⽹络的容量与⽹络质量的⽭盾。
⽽成熟的GSM⽹络作为TD⽹络的有效补充,给予了TD⽤户的保持性⽅⾯有效的⽀撑。
23G互操作优化是提⾼GSM、TD双⽹⽹络质量和⽤户感知度的重要⼿段。
⼆、23G互操作问题分析TD⽹络建设是⼀种创新性的⼯作、⼀种⾰命性的⼯作,是运营商帮助整个产业逐步完善,逐步成熟的过程。
TD⽹络和2G⽹络融合是解决TD发展的关键。
从⽽可以⽤2G资源和经验来建设和维护TD⽹络,可以⼤幅度的降低TD⽤户的门槛,为⽤户提供持续的良好⽹络质量。
⽽⽬前TD⽹络中23G互操作仍然存在⼀些问题。
23G互操作⽬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邻区问题:配置的GSM邻区参数⼀致性不匹配,邻区的规划不合理,邻区过远、漏配邻区、⼲扰,等会导致的部分⼩区的切换尝试失败次数过多,从⽽影响全⽹指标和TD⽹络正常业务的进⾏。
09 GSM BSS 网络性能KPI(切换成功率)优化手册
![09 GSM BSS 网络性能KPI(切换成功率)优化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6a8507ac850ad02de80413c.png)
GSMBSS网络性能KPI(切换成功率)优化手册(仅供内部使用)Forinternaluseonly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TechnologiesCo.,Ltd.版权所有侵权必究Allrightsreserved修订记录RevisionRecord日期Date 修订版本Revisionversion修改描述changeDescription作者Author2008-4-23 0.88 初稿完成董璇2008-7-30 1.0 更新流程图董璇2009-8-18 1.1 增加KPI优化涉及的功能列表付霞GSMBSS网络性能KPI(切换成功率)优化手册关键词:切换成功率摘要:本文主要从B侧来分析影响切换成功率的各种因素,通过对各要素的分析,找到一条快速定位切换成功率低以及切换慢问题的方法,并给出针对性的优化该指标的措施,满足一线工程师解决切换问题的工作需求。
主要目的用于网络性能KPI指标优化以及网络质量的监控。
Keywords:HOSR、缩略语清单Listofabbreviations:目录1 基本原理 (6)1.1 指标含义 (6)1.2 理论介绍 (6)1.3 推荐公式 (6)1.4 信令流程及统计点 (7)2 影响切换成功率的因素 (10)3 切换成功率分析流程和优化措施 (10)3.1 切换问题的分析流程 (10)3.1.1 通用切换问题定位流程 (10)3.2 切换问题的优化方法介绍 (12)3.2.1 切换问题分类 (12)3.2.2 硬件和传输故障 (13)3.2.3 数据配置不当 (14)3.2.4 目标小区拥塞 (16)3.2.5 时钟问题 (18)3.2.6 干扰问题 (19)3.2.7 覆盖问题及上下行平衡 (20)3.2.8 BSC间/MSC间切换失败 (21)3.2.9 自动邻区优化 (21)3.2.10测试工具选择及测试建议 (22)3.2.11现网测试配置建议 (23)4 切换成功率优化案例 (23)4.1 解不出BSIC码无法切换案例 (23)4.2 MS和BSC对频点排序不一致导致无法切换案例 (23)4.3 参数配置不合理导致无法切换案例 (23)4.4 HandoverRequest如果不包含类标3,导致BSC入切换失败次数增加案例 (23)4.5 A接口阶段标志配置错误导致入BSC切换失败 (24)4.6 打开空闲burst导致干扰增大接收质量下降切换成功率低 (24)4.7 不同交换机下发清除命令携带原因值不同导致切换成功率差异 (24)5 问题信息反馈 (25)5.1 反馈问题小区的TEMS测试log (25)5.2 现网配置数据以及话统反馈要求 (25)表目录表1切换常用定时器列表 (16)图目录图1BSC内切换过程 (7)图2BSC间切换过程 (7)图3定时器详细说明和流程图 (16)GSMBSS网络性能KPI(切换成功率)优化手册1基本原理1.1指标含义切换(Handover)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
TD寻呼成功率和23G切换成功率优化思路
![TD寻呼成功率和23G切换成功率优化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1ec25b6c561252d380eb6e37.png)
昭通TDSCDMA寻呼成功率和23G互操作问题及解决方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2 年 6 月版权所有侵权必究All rights reserved目录1. 寻呼成功率问题 (3)1.1 昭通网络概述 (3)1.2 昭通寻呼成功率概况 (3)1.3 寻呼成功率优化 (4)1.3.1 寻呼成功率优化意义 (4)1.3.2 寻呼成功率优化流程 (5)1.3.3 寻呼成功率信息收集 (6)1.3.4 确定优化目标 (6)1.3.5 寻呼问题定位 (6)1.3.6 寻呼问题优化 (7)1.3.7 优化验证 (7)1.4 RNC侧统计位置区寻呼成功率 (7)2. 2/3G互操作问题 (7)2.1 昭通TD网络2/3G互操作现状 (7)2.2 2/3G切换成功率低原因分析 (10)2.3 2/3G互操作优化思路 (11)2.3.1 2/3G互操作优化核心思想 (11)2.3.2 2/3G互操作策略 (11)2.3.3 CS域系统间切换原理与流程 (11)2.3.4 PS域切换原理与流程 (12)2.3.5 2/3G互操作优化思路 (13)2.3.6 基础数据优化 (13)2.3.7 邻区优化 (13)2.3.8 参数优化 (14)2.3.9 TOPN小区处理 (14)2.4 昭通TD网络2/3G切换成功率优化 (15)2.5 23G互操作切换失败原因值统计 (18)2.5.1 CS域23G切换失败原因值统计 (18)2.5.2 PS域23G切换失败原因值统计 (18)2.6 2/3G优化总结 (19)1. 寻呼成功率问题1.1 昭通网络概述昭通TD网络目前共2个LAC ,LAC 63468和LAC 63469,分别属于RNC 2254和RNC 2255,TD四期有205个宏站,64个室分站点,共计693个小区,2090条载波;TD五期59个宏站,19个室分,共计78个站点,195个小区,533条载波;TD站点分布于10县1区,由于地理环境特殊,各县城间距离较远,且TD站点较少无郊区站点,不能形成连续覆盖,甚至各县区驻地仍存在多处弱覆盖区域。
切换参数优化
![切换参数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49c5741fb7360b4c2e3f6435.png)
切换参数优化3.2.5 切换参数的优化调整切换作为无线链路的重要控制手段,能够保持MS在穿越不同的蜂窝小区时通话的连续性,减小掉话率,并能提供更好的通信质量。
切换判决算法的优劣决定了是否能够保证较高的切换成功率,提高无线网络的服务质量。
GSM网触发的都是硬切换,即是先断后接,为了避免由于切换失败而造成的掉话,在没有确认已经切换成功之前,系统通常保留源小区的信道不被占用,如果向目标小区切换失败,用户可以返回源小区信道而不会造成掉话,如果返回原信号也失败时,系统计为掉话。
同时系统中很多的TCH占用失败都是由于切换失败造成的,因此切换失败对无线系统接通率指标的影响也很大。
虽然切换成功率指标不是指标考核的重点,但是小区的切换成功率指标将会对其它指标产生很大的影响,包括掉话率、话务掉话比、无线系统接通率和最坏小区比例等,因此切换参数的优化也是日常优化工作的重点。
在进行切换参数的优化之前,一定要首先做好邻区关系的全面优化,确保邻区关系准确完整。
需要调整的切换参数有很多,包括PBGT切换门限、小区间切换磁滞、上行链路边缘切换门限、下行链路边缘切换门限、下行质量差门限,边缘切换统计时间,边缘切换持续时间,各类紧急切换门限、切换候选小区门限和层间切换门限等参数,各类切换参数按照从上至下的优先级由高到低的切换判决顺序排列如下图5:图5 优先级由高到低的切换判决顺序通过以上参数的调整可以提高小区间切换成功率,减少由于切换失败引起的掉话。
例如PBGT切换参数,PBGT切换是控制同层同级小区间的最常见切换,占小区切换总数的75%左右,打开PBGT切换时,PBGT和小区切换磁滞两个参数谁的值大谁起作用,对于掉话率高的小区,要尽量减少PBGT切换门限的值,以便手机及时选择信号最优的小区,一般PBGT 切换参数都设置为68(4DB),小区间切换磁滞设置为4DB,PBGT切换门限设置过高不仅仅影响系统的话务掉话比指标,同时对掉话率指标影响更大,但是此参数设置过低,将引起频繁切换而造成用户通话质量下降,建议PBGT尽量大于等于67。
切换优化updated
![切换优化updated](https://img.taocdn.com/s3/m/58a0d3ecaef8941ea76e05be.png)
切换优化切换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切换测量,切换准备与切换执行。
测量阶段,UE根据下发的测量配置消息进行相关测量,并将测量上报给eNB。
准备阶段:根据UE上报的测量结果进行评估,eNB准备切换资源,最终决定是否触发切换。
执行阶段:eNB根据切换准备结果,控制UE切换到目标小区,由UE完成切换。
切换成功率的优化即分别针对切换测量,切换准备与切换执行3个不同阶段进行优化。
1、切换测量阶段除了通过规划工具核查切换关系,还可以通过NPO的相关统计counter,查找现网漏加邻区的情况。
ANR功能开启后,系统可以自动添加邻区。
NPO中相关的计数器和指标如下:浦东区域由于试验网的邻区关系都未添加,因此暂时只处理浦西区域的小区。
7月22日全天统计结果比例较高的小区主要是以下几个:开启这两个站的call trace,统计测量报告上报的小区PCI,其中长寿大楼测量报告中上报的小区则主要长寿移动大楼_3(PCI为23):长寿移动大楼_2测量报告中的目标小区为普澳宁_1小区(PCI 304):目前室内站长寿移动大楼的确是没有加到普澳宁的切换关系,宏站长寿大楼未添加长寿移动大楼_3的邻区关系。
2、切换准备失败分析切换准备阶段统计的相关counter:●S1切换统计●X2切换统计eNB内切换统计指标与计数器7月25日8:00-10:00时段长寿大楼跨eNB切换成功率为0,全部都是准备失败,以下是8:00 -9:00的统计数据:Call trace数据:UE占用长寿大楼_3小区,上报PCI 为22的测量报告,eNB向MME发送切换请求小区,目标小区为长寿移动大楼_1,但是都被核心网拒绝,收到handover preparation Failure(cause’ unknown-targetID’):切换准备失败:切换流程图:查看OMC告警,长寿大楼和长寿移动大楼的X2连接从7月25日7:53分开始即不可用,X2accessdown,到23:00恢复,告警消除,当日由于PTN问题,导致多个站点的X2不可用:3、切换执行失败分析●S1切换统计●X2切换统计●eNB内切换统计指标与计数器在上月的月报中提出,与华为边界的站静金鹰,静南成S1的切换失败较高,造成S1的切出成功率低,影响了全网的切换成功率:主要原因是核心网在收到目标小区的handover notify(切换成功)消息后启动T3,timer 超时后才会给源小区发送拆链消息,目前timer设置值是10秒,而无线侧源小区在发送了S1-AP HANDOVER COMMAND后启动timertS1RelocOverallForS1Handover(设置值为5秒),timer超时计为一次切换失败,实际路测的结果切换成功率为100%。
9 GSM BSS 网络性能KPI(切换成功率)优化手册
![9 GSM BSS 网络性能KPI(切换成功率)优化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ac93321cc7931b765ce15e5.png)
GSM BSS网络性能KPI<切换成功率)优化手册(仅供内部使用)For internal use only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版权所有侵权必究All rights reserved修订记录Revision Record日期Date 修订版本Revisionversion修改描述change Description作者Author2008-4-230.88 初稿完成董璇2008-7-301.0 更新流程图董璇2009-8-181.1 增加KPI优化涉及的功能列表付霞GSM BSS网络性能KPI<切换成功率)优化手册关键词:切换成功率摘要:本文主要从B侧来分析影响切换成功率的各种因素,通过对各要素的分析,找到一条快速定位切换成功率低以及切换慢问题的方法,并给出针对性的优化该指标的措施,满足一线工程师解决切换问题的工作需求。
主要目的用于网络性能KPI 指标优化以及网络质量的监控。
Key words:HOSR、缩略语清单List of abbreviations:目录1基本原理61.1指标含义61.2理论介绍61.3推荐公式61.4信令流程及统计点72影响切换成功率的因素113切换成功率分析流程和优化措施113.1切换问题的分析流程113.1.1通用切换问题定位流程123.2切换问题的优化方法介绍14 3.2.1切换问题分类143.2.2硬件和传输故障163.2.3数据配置不当183.2.4目标小区拥塞213.2.5时钟问题243.2.6干扰问题253.2.7覆盖问题及上下行平衡273.2.8BSC 间/MSC 间切换失败283.2.9自动邻区优化303.2.10测试工具选择及测试建议313.2.11现网测试配置建议314切换成功率优化案例324.1解不出BSIC码无法切换案例324.2MS和BSC对频点排序不一致导致无法切换案例324.3参数配置不合理导致无法切换案例324.4Handover Request如果不包含类标3,导致BSC入切换失败次数增加案例334.5A接口阶段标志配置错误导致入BSC切换失败344.6打开空闲burst导致干扰增大接收质量下降切换成功率低344.7不同交换机下发清除命令携带原因值不同导致切换成功率差异355问题信息反馈355.1反馈问题小区的TEMS测试log (35)5.2现网配置数据以及话统反馈要求36表目录表1 切换常用定时器列表16图目录图1 BSC内切换过程7图2 BSC间切换过程7图3 定时器详细说明和流程图16GSM BSS网络性能KPI<切换成功率)优化手册基本原理指标含义切换<Handover)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
5G SA KPI优化指导书
![5G SA KPI优化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74d513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d.png)
5G SA KPI优化指导书一、 EPS Fallback 成功率指标定义:EPS Fallback成功率=基于EPS FALLBACK的NR到 LTE 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基于 EPS FALLBACK 的 NR 到 LTE 切换出准备请求次数优化思路:1. 目前EPS Fallback执行方式由盲重定向往切换过渡,存在大量频点或邻区错配漏配问题,需整体核查现网小区的频点和邻区,确保频点按需配置,邻区不漏配。
2、核查修改 EPS Fallback 关键参数。
3. 核查是否存在上行干扰,若存在干扰,先解决干扰问题;1. 必要时前台进行测试,精准定位问题,基本思路如下:(1)首先查看是否有下发测量配置,如果没有下发,那么重点排查:➢有配置LTE频点➢该频点被终端支持➢EPS FB优先级不为 0➢该UE连接建立时候,核心网传递给基站的MRL中,没有把 LTE系统禁止➢该频点有对应的异系统测量配置(2)如果有下发测量配置,但是UE未能上报MR,那么重点检查测量配置相关参数是否合适,尤其是相关的测量事件类型是否正确,门限是否过于苛刻。
(3)如果终端上报了MR上来,但是却没有触发切换请求,那么可能MR中的PCI是属于漏配邻区,或者已经配置邻区但是邻区状态是不支持切换,或者邻区的PLMN不正常等,重点是需要检查邻区相关的设置。
(4)如果已经触发了切换请求,但是切换准备失败,那么就需要联合4G侧一起来排查原因。
可能的因素有:配置中N26接口未使能、 N26接口虽然使能但是实际不通、4G侧小区有异常、邻区配置错误等因素,需要联合核心网、4G侧网元一起来逐步定位分析。
(5)如果切换准备成功,但是执行失败。
那么需要查看,切换执行的目标小区是不是 MR 中最强的PCI,如果不是,可能是最强PCI出现了邻区漏配,也有可能是最强PCI邻区出现了切换准备失败等。
如果已经是最强PCI了,那么就需要4G侧来分析为什么切换入执行失败,如NCS配置不合理、4G侧上行底噪高、4G PCI混淆。
TD-LTE网络性能KPI(切换成功率)优化手册
![TD-LTE网络性能KPI(切换成功率)优化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2ae993efab069dc51220181.png)
T D-L T E网络性能K P I(切换成功率)优化手册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TD-LTE网络性能KPI(切换成功率)优化手册1切换成功率定义说明1.1指标公式1.2COUNTER定义1.2.1集团规范定义1、eNB间S1切换出请求次数:源eNB向MME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HANDOVER REQUIRED)(3GPP TS 36.413),指示eNB间通过S1接口的切换出准备请求。
向不同小区发送的同一切换准备请求,需要重复统计。
2、eNB间S1切换出成功次数:源eNB收到MME发送的“UE上下文释放命令”消息(UE CONTEXT RELEASE COMMAND)(3GPP TS 36.413),指示eNB间通过S1接口的切换出执行成功。
3、eNB间X2切换出请求次数:源eNB向目标eNB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HANDOVER REQUEST)(3GPP TS 36.423),指示eNB间通过X2接口的切换出准备请求。
向不同小区发送的同一切换准备请求,重复统计。
4、eNB间X2切换出成功次数:源eNB收到目标eNB发送的“UE上下文释放”消息(UE CONTEXT RELEASE)(3GPP TS 36.423),指示eNB间通过X2接口的切换出执行成功。
5、eNB内切换出请求次数:eNB向UE发送携带mobilityControlInfo 的“RRC连接重配置”消息(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指示eNB内小区间切换出请求。
(3GPP TS 36.331)6、eNB内切换出成功次数:eNB收到UE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指示eNB内小区间切换出成功。
(3GPP TS 36.331)1.2.2NSN映射1、eNB间S1切换出请求次数:M8014C14:INTER_ENB_S1_HO_PREP,The number of Inter eNB S1-based Handover preparations;2、eNB间S1切换出成功次数:M8014C19:INTER_ENB_S1_HO_SUCC,The number of successful Inter eNB S1-based Handover completions;3、eNB间X2切换出请求次数:M8014C0:INTER_ENB_HO_PREP,The number of Inter-eNB X2-based Handover preparations. The Mobility management (MM) receives a listwith target cells from the RRM and decides to start an Inter-eNB X2-based Handover;4、eNB间X2切换出成功次数:M8014C7:SUCC_INTER_ENB_HO,The number of successful Inter-eNB X2-based Handover completions;5、eNB内切换出请求次数:M8009C6:ATT_INTRA_ENB_HO,The number of Intra-eNB Handoverattempts;6、eNB内切换出成功次数:M8009C7:SUCC_INTRA_ENB_HO,The number of successful Intra-eNB Handover completions;1.3信令统计点1.3.1eNB间S1切换统计点关系:M8014C14 = M8014C15 + M8014C16 + M8014C17 + M8014C18M8014C18 = M8014C19 + M8014C20(注:现网实际数据对不上)1、M8014C14:INTER_ENB_S1_HO_PREPUpdated: This counter is updated following the transmission of an S1AP:HANDOVER REQUIRED message from the source eNB to the MME if this message prepares an Inter eNB Handover.2、M8014C15:INTER_S1_HO_PREP_FAIL_TIMEUpdated: This counter is updated at the expiry of the guarding timer TS1RELOCprep if the timer was started because of the preparation of an Inter eNB Handover.3、M8014C16:INTER_S1_HO_PREP_FAIL_NORRUpdated: This counter is updated following the reception of anS1AP: HANDOVER PREPARATION FAILURE message from MME to source eNB with cause "No Radio Resources Available in Target Cell" if this message is received in response to the preparation of an Inter eNB Handover.4、M8014C17:INTER_S1_HO_PREP_FAIL_OTHERUpdated: The number of failed Inter eNB S1-based Handover preparations due to the reception of an S1AP: HANDOVER PREPARATION FAILURE message with a cause other than "No Radio Resources Available in Target Cell."5、M8014C18:INTER_ENB_S1_HO_ATTUpdated: This counter is updated following the reception of anS1AP: HANDOVER COMMAND message from the MME to the source eNB in case that this message is received in response to the preparation of an Inter eNB Handover.6、M8014C19:INTER_ENB_S1_HO_SUCCUpdated: This counter is updated following the reception of anS1AP: UE CONTEXT RELEASE COMMAND message from the MME to the source eNB with the cause value Radio Network Layer (Successful Handover) in case that this message is received for an Inter eNB Handover.7、M8014C20:INTER_ENB_S1_HO_FAILUpdated: This counter is updated following the expiry of the guarding timer TS1RELOCoverall in case that this timer was started because of an Inter eNB Handover.1.3.2eNB间X2切换Counter Counter ID NetAct nameeNB间X2切换请求次数M8014C0 INTER_ENB_HO_PREPeNB间X2切换目标小区准备失败次数M8014C2 FAIL_ENB_HO_PREP_TIME M8014C3 FAIL_ENB_HO_PREP_ACM8014C5 FAIL_ENB_HO_PREP_OTHEReNB间X2切换尝试次数M8014C6 ATT_INTER_ENB_HOeNB间X2切换成功次数M8014C7 SUCC_INTER_ENB_HOeNB间X2切换失败次数M8014C8 INTER_ENB_HO_FAIL统计点关系:M8014C0 = M8014C2 + M8014C3 + M8014C5 + M8014C6M8014C6 = M8014C7 + M8014C8(注:现网实际数据对不上)1、M8014C0:INTER_ENB_HO_PREPUpdated: This counter is updated following the transmission of an X2AP: Handover Request to the target eNB.2、M8014C2:FAIL_ENB_HO_PREP_TIMEUpdated: This counter is updated following the expiry of the guarding timer TX2RELOCprep.3、M8014C3:FAIL_ENB_HO_PREP_ACUpdated: This counter is updated following the reception of anX2AP: Handover Preparation Failure message from the target eNB.4、M8014C5:FAIL_ENB_HO_PREP_OTHERUpdated: The counter is updated if the failure detected does not match any other failure counter.5、M8014C6:ATT_INTER_ENB_HOUpdated: This counter is updated following the reception of an X2AP: 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 message from the target eNB.6、M8014C7 :SUCC_INTER_ENB_HOUpdated: This counter is updated following the reception of an X2AP:Release Resource message sent by the target eNB.7、M8014C8:INTER_ENB_HO_FAILUpdated: This counter is updated following the expiry of the guarding timer TX2RELOCoverall.1.3.3eNB内切换Counter Counter ID NetAct nameeNB内收到MR次数M8009C0 TOT_NOT_START_HO_PREP eNB内切换决断次数M8009C1 TOT_HO_DECISIONeNB内切换请求次数M8009C2 INTRA_ENB_HO_PREPeNB内切换准备失败次数M8009C3 FAIL_ENB_HO_PREP_AC M8009C5 FAIL_ENB_HO_PREP_OTHeNB内切换尝试次数M8009C6 ATT_INTRA_ENB_HO eNB内切换成功次数M8009C7 SUCC_INTRA_ENB_HO eNB内切换执行失败次数M8009C8 ENB_INTRA_HO_FAIL统计点关系:M8009C1 > M8014C2M8014C2 = M8014C3 + M8014C5 + M8014C6M8014C6 = M8014C7 + M8014C8(注:现网实际数据对不上)1、M8009C0: TOT_NOT_START_HO_PREPUpdated: The reception of an RRC Measurement Report message sent by the UE to eNB and of the RRM decision not to execute a handover. Updated to the source cell.2、M8009C1: TOT_HO_DECISIONUpdated: The reception of an RRC Measurement Report message sent by the UE to eNB and of an RRM decision to execute a handover. Updated to the source cell.3、M8009C2: INTRA_ENB_HO_PREPUpdated: An internal eNB trigger. The eNB MM receives a list with the target cells from RRM and decides on an Intra-eNB Handover. Updated to the source cell.4、M8009C6: ATT_INTRA_ENB_HOUpdated: The transmission of an 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message sent by the eNB to UE, which indicates a Handover Command to the UE. Updated to the source cell.5、M8009C7: SUCC_INTRA_ENB_HOUpdated: The reception of an internal UE Context Release Request for the handover on the source side. Updated to the source cell.6、M8009C3: FAIL_ENB_HO_PREP_ACUpdated: An internal eNB trigger. The eNB MM receives a list with the target cells from the RRM. The MM or RRM AC decides not to execute an Intra-eNB Handover. Updated to the source cell.7、M8009C5: FAIL_ENB_HO_PREP_OTHUpdated: An internal eNB trigger. The eNB MM receives a list with the target cells from RRM. The MM or RRM AC decides not to execute an Intra-eNB Handover. The counter is updated if the failure detected does not match any other failure counter. Updated to the source cell.8、M8009C8: ENB_INTRA_HO_FAILUpdated: The counter is updated to the source cell when timer THOoverall expires.2影响切换成功率的因素2.1从信令流程角度分析(注:个别流程可以会有不同,但大致相当,此处仅以X2切换为例。
提升ESRVCC切换成功率优化方法
![提升ESRVCC切换成功率优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9f4b20d14791711cd791704.png)
图11.2 ESRVCC 的网络结构A TC F 在呼叫过程中及接入侧转换后始终参与在会话控制平面中,在ESRVCC 发生时,负责控制来自本地C S 域新媒 体通道的转换,无需更新远端的呼叫分支,并控制ATGW 对媒 体面进行锚定,将本地媒体面切换到MGW 上,其余媒体面保持不变。
eSRVCC :相比于SRVCC ,媒体切换点改为更靠近本端的 设备。
具体方案就是增加ATCF /ATGW 功能实体作为媒体锚 定点,无论是切换前还是切换后的会话消息都要经过ATCF / ATGW 转发。
后续在发生eSRVCC 切换时,只需要创建UE 与ATGW 之间的承载通道,对端设备与ATGW 之间的媒体流还是通过原承载通道传输。
1 S R V C C 相关介绍基于IM S 的VOIP 呼叫解决方案,利用IMS 核心网络提 供LTE VoIP 语音业务的路由、控制和业务触发,并提供LTE 向2G /3G 切换时的语音连续性保证。
SRVCC 的实现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切换过程,在LTE 网络中终端是通过IMS 来实现语音功能的,当终端离开LTE 网 络后’则通过 MSC server(Mobile Switching Center server 彻换 到2G /3G 网络中从而实现在2G /3G 网络中的语音功能。
1.1 SRVCC 的切换流程SRVCC 技术关键点:在MSC Server 和MME 之间定义Sv 接口,提供异构网络间接入层切换控制。
通过设置IWF 互通网元,终结S v 接口,避免对原有电路 域设备的改造。
IM S 网络作为会话锚定点,统一进行会话层切换,保证会 话跨网切换的连续性。
ESRVCC 切换成功率=ESRVCC 切换成功次数(U E 收到MobiltyFromEUTRACommand -指向 GSM ,随后上发 Handover complete 消息)/ESRVCC 切换尝试次数(U E 收到Mobil - tyFromEUTRACommand -指向 GSM ) x 1 〇〇%,统计主被叫。
BSS网络(切换成功率)优化手册
![BSS网络(切换成功率)优化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08b7ec3ddccda38366baf4e.png)
目录1 基本原理 (3)1.1 指标含义 (3)1.2 理论介绍 (3)1.3 推荐公式 (3)1.4 信令流程及统计点 (4)2 影响切换成功率的因素 (7)3 切换成功率分析流程和优化措施 (7)3.1 切换问题的分析流程 (7)3.1.1 通用切换问题定位流程 (7)3.2 切换问题的优化方法介绍 (9)3.2.1 切换问题分类 (9)3.2.2 硬件和传输故障 (10)3.2.3 数据配置不当 (12)3.2.4 目标小区拥塞 (14)3.2.5 时钟问题 (15)3.2.6 干扰问题 (16)3.2.7 覆盖问题及上下行平衡 (17)3.2.8 BSC 间/MSC 间切换失败 (18)3.2.9 自动邻区优化 (19)3.2.10 测试工具选择及测试建议 (20)3.2.11 现网测试配置建议 (20)4 切换成功率优化案例 (21)4.1 解不出BSIC码无法切换案例 (21)4.2 MS和BSC对频点排序不一致导致无法切换案例 (21)4.3 参数配置不合理导致无法切换案例 (21)4.4 Handover Request如果不包含类标3,导致BSC入切换失败次数增加案例 (21)4.5 A接口阶段标志配置错误导致入BSC切换失败 (22)4.6 打开空闲burst导致干扰增大接收质量下降切换成功率低 (22)4.7 不同交换机下发清除命令携带原因值不同导致切换成功率差异 (22)5 问题信息反馈 (23)5.1 反馈问题小区的TEMS测试log (23)5.2 现网配置数据以及话统反馈要求 (23)表目录表1切换常用定时器列表 (13)图目录图1BSC内切换过程 (4)图2BSC间切换过程 (4)图3定时器详细说明和流程图 (13)GSM BSS网络性能KPI(切换成功率)优化手册1 基本原理1.1 指标含义切换(Handover)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
作为无线链路控制的一种手段,切换能够使用户在穿越不同的小区时保持连续的通话。
5G SA优化指导书
![5G SA优化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684ad23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12.png)
5G SA优化指导书一、概述目前全省县城及以上区域已全面开展5G 网络部署工作,除了从日常测试与投诉中发现网络存在“点、线” 的问题,还需要从网管性能上发现面上的问题,从而使得5G 网络正常运行,保障5G 网络的用户体验感知,与传统LTE 网络一样,需要从“覆盖质量优化”、“驻留比”、“接入性”、“移动性”、“保持性” 几个维度进行性能问题分析定位:•覆盖质量优化:主要以外场测试数据为主,结合RF 优化进行参数调整;•接入性:SA 无线接通率;•移动性:SA 切换成功率;•保持性:SA 掉线率•5G 驻留比:5G 流量占站点总流量的比例,站点总流量=5G 流量+4G 流量,其中SA 还涉及到与LTE 的互操作,同样影响5G 驻留比.二、SA 性能优化1,覆盖质量优化覆盖质量优化主要体现在在前台测试完成后,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各项指标情况,对不满足目标门限的指标进行优化。
在NR 中普遍使用AAS,一个就是公共波束Common Beam,主要用于发送广播信道,比如SSB,PDCCH 等。
一般公共波束的覆盖由SS-RSRP 和SS-SINR来表征。
另外一个就是业务波束Traffic Beam 主要用来发送业务信道。
业务波束一般用CSI-RSRP 和CSI-SINR 来表征。
SS-RSRP 和SS-SINR 是网络覆盖和干扰的基础,NR 小区切换和小区选择都需要参考SSB 的RSRP 和SINR。
CSI-RSRP 和CSI-SINR 主要用于保证业务波束的性能,跟业务速率直接相关。
对于这两种波束的覆盖,其主要影响因素有:站点密度、天线挂高、网络拓扑、发射功率、工作频段、方位角、下倾角、天线pattern 设置。
在进行NR 覆盖优化中,需关注下表中的关键参数,重点了解各参数调整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当调整天线的方向角、下倾角、挂高等工程参数仍无法解决相应的覆盖问题时,可以考虑以下相关参数的调整。
1.1 覆盖质量分析流程NR 覆盖优化流程NR 质量优化流程1.2 覆盖质量优化手段•频率优化1) 根据2.6GHzNR 部署区域频率使用情况,对现网的TDD-D 频段LTE进行路测、扫频等测试;明确在NR 部署区域内存在覆盖的TDD-D 频段小区的信息。
切换成功率提升日常优化手段
![切换成功率提升日常优化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bb0d4e6df46527d3240ce0ff.png)
切换成功率提升日常优化手段:1、每日上班第一件事提取当前告警有时钟丢失的站点需特别注意,及时安排工程排障,若区域指标影响严重,暂时闭锁该站点待排障后解锁;2、当前告警中查看有S1告警的站点,及时处理;先ping查看到MME是否是可通,若可通查看VLANID等数据是否有问题;若无问题将MME链路断开重新连接;再无法解决重启,重启无效则提交NI解决;3、查看凌晨到上班点的历史告警,过滤出断站的告警,查看是否有站点存在间断性瞬断的情况,有的话及时安排NI处理,可能为电压不稳导致,或者光模块等故障原因;4、查看凌晨到上班点的每个时段的指标情况,切换准备跟切换尝试成功率的差距是否大,若大的话则为切换准备失败站点多,查看是否断站或者目标CELLBAR、部分小区RRU可工作但是小区无信号发射的等原因;若差距不大则查看失败原因点,若内切换失败高,先重启基站观察;若ENB间切换失败高,则查看具体原因;5、日常工作方面:A、PPStimingoffset设置,目前全网统一为0;B、MME组POOL设置及时核查;C、CELLBAR参数设置问题,特别是新开站点要多注意一下;D、邻区的合理性问题:可以一两个星期做个邻区的整理,过远邻区的删除跟冗余邻区的删除;新开站点邻区的补缺补漏;E、LNREL垃圾数据的删除:之前发现过无邻区存在但是有LNREL存在,但是有发起切换请求可皆失败的情况的,因此LNREL的清理工作也比较重要;修改LOCAL CELL ID跟ENBID 的站点,需特别注意LNREL的删除跟LNADJ的更新工作;F、休眠小区的出现跟处理:可结合春林之前的脚本跟郑州那边的脚本,跑出的休眠小区再根据现网多天的指标情况判断是否为真的休眠小区,若为休眠小区先重启查看,若无效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安排测试验证,最后进行硬件的排障问题,更换RRU等;G、每个时段的指标派专人跟踪,及时处理分析上个时段出现的问题点,特别是RRC跟E_RAB突降的站点,基站性能下降明显,先重启观察;按莆田这边的情况,如果站点没有告警的话,指标突降的站点一般复位之后就能恢复正常,比如说从99%突降到50%左右这样的站点;H、新开站点的PCI、U值、跟序列、TAC等参数需跟规划表核实一下,有些开站人员会疏忽这个问题,导致可能站点内小区的数据都一样的;I、超近距离的同PCI需注意,可以一两个星期做一下这个的检查,及时修正问题;同时同MOD3对打的若有切换失败的情况需进行PCI的对调等工作;J、当前告警中存在X2告警的站点,可以一个星期做一次检查如果没时间的话,排除基站问题的,需查看IP设置是否合理、是否为垃圾邻区,是否为双方基站可用但X2不通的可先从源基站ping目标基站,若可ping通删除重建;若ping不通则安排PTN处理;K、高站站点,需及时安排进行覆盖的优化,防止信号漂移导致切换异常的情况;L、小区退服的站点可以的话让工程排障,特别是乡下的站点,若覆盖不接续的话很容易发生信号漂移导致发生不正常的切换关系,从而导致因信号突降等原因导致的切换失败;M、新开站点的功率设置问题,现在有FISH站点的FZHJ-b的RRU型号的功率可设置到20W,开站时直接20W开站,若不需要覆盖太远,可将功率适当降低;6、莆田这边异厂家切换问题自升级后就一直存在,目前只能采取禁止切换的手段,但是发现基站会自己解除禁止切换,因此需及时跟踪每个时段切换指标的变化情况;7、所有问题点都排除,仍无法确认原因的需跟踪EMIL等LOG查看原因,。
NSA常见KPI优化指导书(SN添加成功率、SN异常释放率、SN变更成功率)
![NSA常见KPI优化指导书(SN添加成功率、SN异常释放率、SN变更成功率)](https://img.taocdn.com/s3/m/d7011d6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e.png)
NSA常见KPI优化指导书(SN添加成功率、SN异常释放率、SN变更成功率)本⽂集中介绍5G NSA场景下锚点⼩区以及NR⼩区常⽤KPI指标提升⼿段。
NSA重点监控指标介绍NSA重点监控指标适⽤于国内中移、联通、电信局点。
包括SN添加成功率(5G),SN异常释放率(5G),SN变更成功率(5G),⼩区可⽤率(5G),⼩区RB上⾏平均⼲扰电平(5G),⼩区级下⾏单⽤户平均感知速率(5G),⼩区级上⾏单⽤户平均感知速率(5G),下⾏RLC丢包率(5G),⼩区上⾏PDCP SDU丢包率(5G),MAC层上⾏误块率(5G),MAC层下⾏误块率(5G),SN添加成功率(4G),SN异常释放率(4G),系统内带SN切换成功率(4G),共计14项指标,其中11个指标在UME中获取,3个指标在U31获取。
推荐门限现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微调。
NSA SN添加成功率SN添加流程采样点1:当MN向SN发送SN添加请求SgNBAddition Request消息时,进⾏采样,⽤于统计SgNB添加请求的次数。
采样点2:MN等待SgNBAddition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超时,进⾏采样统计。
采样点3:MN收到SN的添加拒绝消息SgNB Addition Request Reject进⾏采样统计。
采样点4:MN下发空⼝重配后,空⼝重配定时器超时,进⾏采样统计。
采样点5:MN给SN发送SgNB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且MN配置完成,进⾏采样统计。
采样点6:MN收到E-RABModification Confirm且MN配置完成,进⾏采样统计。
采样点7:MN收到E-RAB Modification Confirm后,所有的E-RAB修改均失败或者等待E-RABModification Confirm消息超时,进⾏采样统计。
NSA接⼊指标优化思路1. 是否存在区域性⼲扰。
2. ⼤部分锚点⼩区/NR⼩区版本过旧,确保现场LTE锚点版本为V3.70.20.20P11及以后,NR侧版本为V2.00.22.01P06R05及以后。
广州LTE切换指标优化指导
![广州LTE切换指标优化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680aafa2b4daa58da0114ab2.png)
广州LTE切换指标优化指导广州TD-LTE切换指标优化指导1.1指标定义切换成功率=(eNB间S1切换出成功次数+ eNB间X2切换出成功次数+ eNB内切换出成功次数)/(eNB间S1切换出请求次数+ eNB间X2切换出请求次数+ eNB内切换出请求次数)*100%1.2日常KPI监控处理1.2.1切换失败常见原因1.2.2切换流程切换分同频、异频切换,小区间、基站间切换。
本章节以S1口基站间同频切换为例,其切换流程如下:当eNodeB接收到从UE来的测量报告消息,根据消息进行判决,如果条件满足eNodeB 间S1切换,则触发UE在eNodeB间切换过程。
eNode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给MME。
目标eNodeB接收到MME的Handover Request 消息,进入资源准备。
如果资源准备成功,给MME回复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
如果资源准备失败,则给MME回复HandoverFailure。
MME给源侧eNodeB发送Handover Preparation Failure,切换准备过程结束。
源侧eNodeB接收到从MME来的Handover Command消息,则发起切换过程,给UE发送Handover Command(i.e. 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目标侧eNodeB接收到UE的RRC重配完成消息后,发送Handover Notify消息给MME,指示UE已经成功切换到了目标小区。
MME接收到Handover Notify消息后,给源eNodeB 发送UE Context Release Command消息,切换过程成功结束。
1.2.3常见原因处理手段1.3常规切换问题处理流程1.带病入网及故障站点处理2.邻区外部一致性问题处理3.目标小区容量类问题处理4.目标小区干扰类问题处理1.3.1带病入网及故障站点处理1.3.1.1新站入网TOP小区现网切换类TOP小区首先检查是否为新入网站点,对于带病入网的TOP小区,检查频点、TAC和PCI是否按规划配置,还有检查与周边基站是否存在同频同PCI问题。
切换成功率比较低的原因分析和优化调整
![切换成功率比较低的原因分析和优化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d8701efe770bf78a6529545c.png)
3.1 切换问题定位步骤 (1) 确定故障出现在个别小区还是所有小区;问题小区的特点。 (2) 如果是两小区间出现切换故障,则重点查看两个小区间的数据是否配置正确,
硬件是否有故障。
如果故障出现在某一个小区的所有邻近小区,则重点查看该小区的数据配置是否正 确,以及该小区的硬件是否有故障。
一、切换的基本概念及原因
切换(HANDOVER)是指 MS 在通话过程中,由于用户的移动或其它原因,从占用一 个无线信道到占用另一个无线信道的过程。切换是在 MS 占用 SDCCH 信道以后,也就是 MS 发起呼叫、短消息或通话过程中产生的。
切换过程分为两种,第一种为信令切换。比如手机用户在发送短消息的过程中发生的切 换就为信令切换。第二种为语音切换(语音或数据)。 比如手机用户在打电话的过程中发生 的切换就为语音切换,语音切换是用户使用手机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切换现象。下面的内 容主要介绍语音切换。
一般来说引起切换失败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邻区数据错误、同频同色码、干扰、邻 区不合理、载频性能差、传输故障、链路不平、CMCF 板故障、硬件连接故障、直放站干扰 等。
3.2.1 邻区数据错误
在杭州项目的日常优化中此类问题也比较常见
临安广电大楼:
小区
日期
切换请求 TCH 话务量
次数
切换成功 次数
切换失败 数
二、切换流程
GSM 系统采用的是 MS 辅助切换方式,即由 MS 监测判决,由交换中心控制完成,在 切换过程中基站和 MS 均参与切换过程。
一般情况下,下面的两个原因将导致小区切换的发生: ¾ 邻小区提供更好的链路。 ¾ 当前的链路质量非常差,或者时间提前量太大,都将导致紧急切换。
2.1 切换失败问题
切换成功率优化指导书
![切换成功率优化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01d090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18.png)
切换成功率优化指导书一、切换流程概述切换流程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切换流程通常包括准备、执行、验证和问题处理等步骤。
通过优化切换流程,可以提高切换成功率,减少系统故障时间,从而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切换前准备1. 确认切换计划:在切换前,应明确切换的时间、目标、影响范围等关键要素,并确保所有相关人员了解和遵循计划。
2. 数据备份:在切换前,应对所有相关数据和配置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配置错误。
3. 资源检查:确认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是否准备就绪,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
4. 测试环境搭建:搭建与生产环境相似的测试环境,以便进行切换前的模拟测试。
三、切换执行1. 执行脚本:按照预定的切换脚本执行切换操作,确保每一步操作都准确无误。
2. 监控进度:在切换过程中,密切监控系统的状态和进度,确保切换过程顺利进行。
3. 异常处理:遇到异常情况时,应冷静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回滚操作或寻求技术支持。
四、切换后验证1. 功能验证:验证系统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包括业务流程、数据查询、报表生成等。
2. 性能测试: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确保系统在正常负载下的性能表现符合预期。
3. 安全检查:确认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数据加密、权限控制等方面。
4. 文档记录:将切换过程中的重要操作和验证结果记录在文档中,以便后续分析和追溯。
五、问题处理与预防1. 问题反馈:在切换过程中或切换后,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2. 问题处理: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3. 预防措施: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4. 经验总结:对切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积累经验教训,提高切换成功率。
六、成功率统计与监控1. 成功率统计:定期统计切换成功率,包括成功完成切换的次数、失败次数、失败原因等。
2. 监控指标:设定关键性能指标(KPI),对切换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基本原理 (3)1.1 指标含义 (3)1.2 理论介绍 (3)1.3 推荐公式 (3)1.4 信令流程及统计点 (4)2 影响切换成功率的因素 (5)3 切换成功率分析流程和优化措施 (6)3.1 切换问题的分析流程 (6)3.1.1 通用切换问题定位流程 (6)3.2 切换问题的优化方法介绍 (8)3.2.1 切换问题分类 (8)3.2.2 硬件和传输故障 (9)3.2.3 数据配置不当 (11)3.2.4 目标小区拥塞 (13)3.2.5 时钟问题 (14)3.2.6 干扰问题 (15)3.2.7 覆盖问题及上下行平衡 (16)3.2.8 BSC 间/MSC 间切换失败 (17)3.2.9 自动邻区优化 (18)3.2.10 测试工具选择及测试建议 (19)3.2.11 现网测试配置建议 (19)4 切换成功率优化案例 (20)4.1 解不出BSIC码无法切换案例 (20)4.2 MS和BSC对频点排序不一致导致无法切换案例 (20)4.3 参数配置不合理导致无法切换案例 (20)4.4 Handover Request如果不包含类标3,导致BSC入切换失败次数增加案例 (20)4.5 A接口阶段标志配置错误导致入BSC切换失败 (21)4.6 打开空闲burst导致干扰增大接收质量下降切换成功率低 (21)4.7 不同交换机下发清除命令携带原因值不同导致切换成功率差异 (21)5 问题信息反馈 (22)5.1 反馈问题小区的TEMS测试log (22)5.2 现网配置数据以及话统反馈要求 (22)表目录表1切换常用定时器列表 (12)图目录图1BSC内切换过程 (4)图2BSC间切换过程 (4)图3定时器详细说明和流程图 (12)GSM BSS网络性能KPI(切换成功率)优化手册1 基本原理1.1 指标含义切换(Handover)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
作为无线链路控制的一种手段,切换能够使用户在穿越不同的小区时保持连续的通话。
切换成功率是指所有原因引起的切换成功次数与所有原因引起的切换请求次数的比值。
切换主要的目的是保障通话的连续,提高通话质量,减小网内越区干扰,为MS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1.2 理论介绍切换成功率是移动保持类的重要指标之一,按照反映的流程不同可以分为切换成功率和无线切换成功率两类,按照涉及的网元关系可以分为BSC内切换成功成功率、入BSC切换成功率、出BSC切换成功率。
切换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用户感受,是运营商重点考核的KPI指标之一。
1.3 推荐公式切换成功率主要通过话统结果获得,其推荐的公式为:切换成功率=切换成功次数/切换请求次数无线切换成功率=切换成功次数/切换命令次数,具体统计公式请参见《GSM BSS 网络性能KPI(TCH掉话率)基线说明书》1.4 信令流程及统计点MSBTS2BSCBTS1MSMSC图1 BSC内切换过程MS BTS2BSC2MSC BSC1BTS1MS图2 BSC 间切换过程其中:A1——BSC内入小区切换请求次数、BSC内小区内切换请求次数B1——BSC内入小区切换应答次数(BSC内入小区切换次数)、BSC内小区内切换命令次数C1——BSC内入小区切换成功次数、BSC内小区内切换成功次数A2——BSC间入小区切换请求次数B2——BSC间入小区切换应答次数(BSC间入小区切换次数)C2——BSC间入小区切换成功次数A3——BSC间出小区切换请求次数B3——BSC间出小区切换命令次数(BSC间出小区切换次数)C3——BSC间出小区切换成功次数各种切换成功率的公式对应到统计点可以表示为:切换成功率:(C1<BSC内入小区切换成功次数> +C3)/(A1<BSC内入小区切换请求次数> +A3)无线切换成功率:(C1 <BSC内入小区切换成功次数> +C3)/(B1<BSC内入小区切换应答次数> +B3)BSC内切换成功率:C1/A1BSC内无线切换成功率:C1/B1入BSC切换成功率:C2/A2入BSC无线切换成功率:C2/B2出BSC切换成功率:C3/A3出BSC无线切换成功率:C3/B3注:目前版本中,对BSC间切换过程,如果BSC收到MSC发来的CLEAR COMMAND消息,将不统计为切换失败,而BSC内切换过程中,如果用户主动挂机,将统计为切换失败。
2 影响切换成功率的因素根据现网处理该问题的案例和现网实施的经验,影响切换成功率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硬件传输故障类;数据配置类;拥塞类;覆盖问题及上下行不平衡干扰;时钟问题;BSC间\MSC间切换失败;这些因素在第3章第2节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3 切换成功率分析流程和优化措施本章的重点在于给出在数据配置基本遵循参数基线的建议,工程质量没有任何问题,覆盖较好的情况下如何去解决一些切换问题。
3.1 切换问题的分析流程切换一般存在如下几类问题:不发生切换引起掉话,切换失败,频繁(乒乓)切换,切换慢导致下行质量差;这些问题直接导致终端用户主观感受差,容易引起投诉,因此有必要提炼出一套快速甚至自动优化切换成功率的方法来提升网络质量和用户感受。
3.1.1 通用切换问题定位流程一般切换问题的定位方法如下,通用流程:3.2 切换问题的优化方法介绍切换问题最终都可以归纳为两个小区之间的切换,小区的关系可能是BSC内不同基站间、BSC内相同基站间、BSC间等等。
因此只要掌握如何对两个小区的切换问题进行定位和优化,就可以以点及面,解决一个大网的切换问题。
切换问题的可能原因大概分为如下几条:硬件传输故障(载频坏、合路天馈问题);数据配置不合理;拥塞问题;时钟问题;干扰问题;覆盖问题及上下行不平衡;当出现切换成功率低的问题时,首先按照切换问题分类,了解切换问题的范围,然后根据硬件、数据配置、拥塞、时钟、干扰、覆盖等方面入手逐一排查解决,排除这些影响切换成功率的客观因素,然后根据自动邻区优化提升切换成功率。
3.2.1 切换问题分类3.2.1.1分类说明切换分类需要在分析切换成功率问题之前确定如下几方面内容:首先,通过话统分析确定切换失败的范围,如果是所有小区切换成功率低,要从切换特性参数、A口电路、BSC时钟来检查问题;其次,其他情况则过滤得出TOPN最差小区,针对小区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排查问题。
再次,可以通过切换成功率和无线切换成功率的差异来区分是否存在无线接口的问题。
无线切换成功率大于等于切换成功率。
如果切换成功率比无线切换成功率低很多,就要分析地面链路、容量方面的问题。
如果两者差别不大要考虑覆盖,干扰等方面的问题。
第四,查询切换性能测量中的出小区切换和入小区切换成功率,来分析是切出失败还是切入失败。
再分析问题小区的出小区和入小区切换性能测量,从出小区性能测量中找出是往哪些小区切换失败,分析所有这些切入失败的小区“入小区切换失败次数(由于拥塞)”和“TCH话务量(业务信道)”和“TCH拥塞率(占用遇全忙)”,确认是否目标小区拥塞导致切换失败。
第五,查询目标小区TRX完好率,TCH可用率等指标来确认是否又设备故障。
第六,查询TCH占用时A接口失败次数和地面链路断链次数来分析是否又地面链路设备的故障。
3.2.1.2话统分析登记如下指标,通过以下指标的分析,基本可以确认切换问题的范围和基本的切换失败的原因。
3.2.2 硬件和传输故障硬件故障的现象表现为:告警系统上报相应的告警信息。
首先要排除这些硬件故障告警,若硬件故障告警恢复,则查看话务统计信息和分析切换指标。
硬件故障的情形如下:BTS 传输管理单元;BTS 载频故障;BTS 合分路单元;BTS 天馈故障;3.2.2.1处理过程首先检查硬件数据配置,如果出现故障的小区及其相邻小区的数据配置在近期没有修改,突然出现切换问题,则应首先考虑是否BTS 硬件故障造成。
若该BTS 下只有一个小区出现切换问题,则考虑是否由该小区本身的硬件故障造成,如部分载频损坏,引起呼叫切换到该载频时失败。
若该小区的共站址邻区也有类似问题,则考虑是否由各小区的共有硬件故障造成,如TMU 是否故障。
对于上述问题,可以采用闭塞部分载频的方式来验证。
若闭塞某个载频后,切换成功率恢复正常,则可以查看是否该载频故障,或与该载频相关的CDU 或天馈故障。
若某载频的上下行信号严重不平衡,则会经常造成切换问题,如频繁切换、切换成功率下降等。
其次,采用跟踪Abis 接口的方式,观察该小区的信令是否正常,包括测量报告中的上下行接收质量是否良好,具体操作请参见《M900&M1800基站子系统信令分析手册》。
如果测量报告中的半速率信道接收电平质量或全速率信道接收电平质量较差,则该小区的硬件有故障,或存在严重干扰,信令不能正常交互,从而产生切换问题。
3.2.2.2话统分析略。
3.2.2.3告警分析观察告警,是否有如下ID的告警上报,如果有如下告警,请参考《BSS系统告警帮助》进行处理。
3.2.3 数据配置不当3.2.3.1处理过程数据配置不当导致的故障现象表现为:MS 不发起切换或过多的发起切换,从而影响切换成功率。
由于切换判决算法受切换参数的控制,如果切换参数配置不当,可能导致MS 不发起切换或过多的发起切换,此时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数据配置中的PBGT切换门限设置是否合理避免因切换门限设置过大导致难切换现象,或设置过小导致频繁切换现象,设置合理的切换保证不发生乒乓切换,各门限的设置参考《GSM BSC6000 性能参数基线(V900R008)(中英文)V2.0》,一般不要出现大幅偏离基线值的情况。
数据配置中的切换候选小区参数设置是否合理避免因邻区漏配导致MS 无法切换到该邻区。
数据配置中的切换磁滞设置是否合理避免因切换磁滞设置过大导致难切换现象,或设置过小导致频繁切换现象。
数据配置中的N、P 设置是否合理避免因N、P 值设置过大导致切换判决不敏感、难切换的现象,或设置过小导致切换目的小区不是最佳的目的小区。
数据配置中避免出现同BCCH同BSIC小区避免给同一小区设定同BCCH和同BSIC的邻区。
CIC电路异常造成切换失败假如,目标BSC收到的Handover REQ 所分配的的CIC电路在该BSC被被标志为BLOCK状态,因此该BSC将回应MSC以Handover Failure,原因值为“地面资源不可用”。
这种情况需要检查A口两侧电路状态,保证两侧电路状态一致。
电路状态不一致导致的切换失败,可以通过维护台跟踪A口信令的方式来确认,首先,跟踪A口信令,然后过滤Handover Failure信令,点开Handover Failure信令,查看原因值是否为“地面资源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