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教育流派介绍五(结构主义)
现代西方美学思潮——结构主义美学
现代西方美学思潮——结构主义美学一、结构主义的概念结构主义是20世纪中期在欧洲兴起的一种学术思潮。
结构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学派,而是由结构主义方法联系起来的一种广泛的哲学思潮。
结构主义缘起于世纪之初,法国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符号理论,经由俄国形式主义和捷克的“布拉格学派”,最后在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得以成熟。
《索绪尔研究在中国》结构主义作为欧美知识界一种“时髦思想方式”,它是以否定主体、标榜科学、注重结构的特立独行的方法论,席卷了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文艺理论等几乎所有的人文学科的革新思潮。
结构主义所确立的对文化各领域采取的分析方法,已经深深地渗透进了西方思想,并通过解构主义影响了其后所有的文化思潮。
结构主义是一种方法,不是一门哲学。
它认为每门学科、每件事物,都存在着一个内在的体系,这个体系是由事物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成的整体。
它主张从事物的整体上,从构成事物整体的诸要素的关联上去考察和把握事物。
结构主义坚持只有存在于部分之间的关系才能适当地解释整体和部分。
索绪尔图结构主义方法的本质和它的基本信条在于,它力图研究连接和结合诸元素的关系的复杂网络,而不研究一个整体的诸元素。
结构主义一方面提倡科学精神,提倡系统分析、共时方法和深层阐释,另一方面则对传统哲学持强烈批判态度,具有“否定主体、否定历史、否定人文主义”的显著特征。
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列维·斯特劳斯给结构主义下了一个比较客观的定义:结构主义是对于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生活的模式的研究,研究的重点是现象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现象本身的性质。
列维·斯特劳斯图最早用结构主义的观点从事研究工作的是瑞士语言学家费迪南德·索绪尔。
他长期在法国和日内瓦从事语言学研究,代表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
结构主义致力于探究文化意义的产生,以及认为文化的结构相似于语言的结构,都可追溯到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布拉格学派》索绪尔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他有一句口号式的言论:“从总体来考虑符号。
西方教学流派
简说西方教学理论的现代流派福州大学林鸿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系列的高新技术,形成了规模和深度远超前两次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号称第三次浪潮。
可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的“爆炸”,西方国家的教育,同样发生了不能适应的现象,甚至出现被他们称之为“百科全书”式的教育。
教学内容越来越庞杂,学生负担越来越繁重,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教学质量不断地下降,引起了西方国家的高度重视。
特别是战败国家如德国和日本,都想尽快恢复元气,而已经成为西方老大的美国,更想争得世界科技的制高点,所以都不失时机地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教育改革。
例如当时的联邦德国,早在1951年,就在闻名的大学城图宾根(Tübingen),召集大中学教师和教育家开了个大会,专门讨论和研究教育出现的问题。
并通过了有名的《图宾根决议》,《决议》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造成了教材庞杂臃肿的现象,大中学校学生的精神生活被窒息了;另一方面,考试竞争的激化,又造成了死记硬背零碎片段书本知识的倾向;学生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
《决议》提出,为了培养出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中小学的教育改革首先要从教材改革开始,要求教材要充实根本性的、基础性的、本质性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借助精选的教材,通过主动的学习和训练,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1989年美国前总统布什召集各州州长,召开了美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一次全美教育工作会议。
制定了21世纪美国教育的六点战略目标。
1991年4月又与当时的教育部长研究,颁布了实现六点目标的四步战略,为美国21世纪的教育勾勒出一个完整的蓝图。
随之,1991年6月美国劳工部发表了《美国21世纪事业对学校的要求》的调查报告。
报告指出,现在美国一大半的年轻人在未获得做好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前便已离开了学校,他们将面临发展无望、不时失业的困境。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21世纪的挑战,美国教育面临着调整结构,改善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的严峻任务。
当代教学理论的主要流派之建构主义
当代教学理论的主要流派之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建构主义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是目前西方日渐流行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所蕴涵的教学思想主要是什么呢?根据国内外建构主义的研究资料,对建构主义从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等6个方面作出扼要的归纳。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
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
(2)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实用的方法。
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知识是不可能一用就准,一用就灵的,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
(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
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
否则,就不叫理解,而是叫死记硬背或生吞活剥,是被动的复制式的学习。
显然,这种知识观是对传统课程和教学理论的巨大挑战。
按照建构主义看来,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并不是解释现实世界的“绝对参照”。
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知识固然包括真理性,但是并不意味着终极答案,随着社会的发展,肯定还会有更真实的解释。
更为重要的是,任何知识在为个体接受之前,对个体来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也无权威可言。
所以,教学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以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方式来作为让学生接收的理由,用社会性的权威去压服学生。
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只能由他自己来建构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
在现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新知识,而且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
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与思想
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与思想教育哲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领域中基本问题的学科,有着丰富多样的流派和思想。
这些流派和思想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教育的本质、目的、方法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我们理解和改进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一、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他认为教育不应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而应关注当下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
学校应该是一个小型的社会,让学生在其中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来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杜威主张“从做中学”,即通过实际的操作和体验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他反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促使教育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存在主义强调个体的存在和自由选择。
在教育领域,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存在,引导他们做出自由的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存在主义教育反对传统的标准化教育,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教育应该关注个体的情感、意志和价值观。
教师的角色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引导者和陪伴者,帮助学生在面临各种选择时找到自己的方向。
这种教育哲学强调学生的自我实现和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三、永恒主义教育哲学永恒主义教育哲学则主张教育应该关注那些永恒不变的真理和价值。
其代表人物有赫钦斯等。
永恒主义者认为,人类的文化遗产中包含着永恒的智慧和真理,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传承这些经典的知识和价值观。
他们强调阅读经典著作,通过与伟大思想家的对话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道德品质。
在课程设置上,永恒主义教育哲学重视文科教育,如哲学、历史、文学等。
他们认为这些学科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人类的本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要素主义教育哲学要素主义教育哲学强调教育要传授人类文化的基本要素。
名词解释结构主义教育
名词解释结构主义教育
结构主义教育是一种在现代欧美国家广泛流行、影响很大的教育理论。
它的创始人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20世纪60年代末,他发表了《结构主义》一书,认为每一个认识活动都含有一定的认识结构,知识就是不断构造的结果。
1970年,他把结构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应用到教育上,发表了《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一书,系统地分析了“新教育的原则”,指出教育原则必须以“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思维结构、发展的规律和幼儿社会生活的机制”为依据。
结构主义教育的另一个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布鲁纳,他曾经在皮亚杰理论的影响下领导了美国的中小学课程改革运动。
他发表了被誉为“最重要的和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之一”的《教育过程》,强调了重视基本结构的教学和提出发现的学习方法。
课程流派
1.结构主义教育的产生:萌芽:皮亚杰的结构主义心理学形成: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重视学科结构的重要性;倡导螺旋式课程;倡导发现学习2.结构主义课程的理论基础:1)皮亚杰的发生结构主义心理学:智力发展的阶段论;结构是以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结构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整体性、转换性、自调性2)乔姆斯基(美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3)莱维-斯特劳斯(法国)的结构主义人类学3.结构主义的课程主张:1)学科基本结构论2)强调学科基本结构要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一致,主张螺旋式编制课程3)强调课程评价是“指导课程建设和教学的”4.教授学科结构的理由:1)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2)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可以将相关的事情重新构思、回忆起来,既有助于记忆。
3)领会基本的原理和概念,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
把一件事情作为更普遍的事情的特例去理解。
4)在教材中强调结构和原理,可以弥补早期教材陈旧或落后带来的缺陷。
5.对结构主义课程观的评价:贡献: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把结构主义引进课程论、重视学习者在课程中的地位。
局限:(1)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区别性,忽略了各门学科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相互渗透性;(2)所谓的学科结构标准难于统一(3)以“学科结构”作为编写材料的原则,增加了教材内容的难度和抽象性,给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
一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论思想布鲁纳认为,教学不只是为了学生目前的学习,还应该使学生能够主动地选择知识,记住知识和改造知识,从而促进今后的学习.为此,教材就应该把反映该学科发展水平的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作为主体.概念和原理越是基本,它们对于解决新问题,掌握新内容的适用性也就越大.如果学生掌握了作为该学科知识结构核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在学习其它知识内容时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进一步认为,学习的早期教学就应该使用这相差悬殊的教材.同时,布鲁纳指也,这相样的教材组织呈现只有与儿童的智慧发展相匹配,才能使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学顺利进行。
第六章 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
注重理论的功效:有用就是真理 以理论在实践中所产生的功效作为判断真理 的尺度。 经验包揽一切,主体、客体、人与环境、精 神与物质、知与行等统统被收入经验之中。 只有经验才是真正的存在。
经验首先就是做事情——在做中学
“自然和经验是和谐地并进的。”
经验是人们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方法。
教育计划、组织等都是人为的限制。在教学 组织形式上主张个别对待,教学方法用苏格 拉底问答法,自由选择道德标准进行品格教 育。 其它:分析主义(清思:对教育概念、术语、 命题等);行为主义;结构主义;西方马克 思主义,等。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主张以人文科学为主 体、以问题为单元组织教学,基本上是实用 主义倾向。
五、存在主义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存在,反对从社会关 系看人的本质。“人首先存在、露面、出场, 后来才说明自身”,因而“存在先于本质。” 发现自我的存在是最重要的课题。
教育的作用就是要帮助人去做“自我发现”, 发展人的个性和自由。
经验必须具备连续性原则和交互作用原则。
教育是经验的改组改造
对于教育而言,经验并不只是知识,还是儿 童发展和成长的载体。知识的获取、能力的 形成、品德的养成、职业能力的获取都以经 验为媒体。——观念不能直接传递
突出强调问题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 更重要。” “历史的真正起点总是某种现在的情境和它 的问题。”——杜威 只有重视经验、重视问题的教育才能培养思 想自由、精神自由的人才。
(二)杜威的教育思想 1.学校是雏形的社会
学校是有意识的传递经验的机构,但其传递 的媒介物(文字和符号)并不真正具有代表 性,不能使之成为经验。但符号本身却将成 为目的。
学校教育必须先提供许多真正的情境:雏形 的社会。但这个雏形的社会的提供是需要达 到某些条件的。
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
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在当代西方教育理论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种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认为知识是由学生主动建构的,而非被动接受。
本文将评析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优点和不足,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逐渐兴起。
这种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探索和建构知识,而非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
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还强调情境性教学,认为知识是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合作、交流和探究获得的。
对于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优点,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情境性教学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践,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倡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技能。
然而,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也存在一些不足。
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可能会忽视教师的作用和价值。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实践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某些学科领域的应用存在局限性,如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学科,需要更加严谨的知识传递和技能培养。
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将不断完善和丰富。
教师的作用将得到重新认识和加强,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助者。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将更加注重数字化和智能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工具。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将更加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使各学科都能够从中受益。
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教育理论。
它既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注重情境性教学和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性,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通过加强教师的作用、注重数字化和智能化教学以及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将在教育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结构主义课程论
结构主义课程论第三节结构主义课程论一、结构主义教育的产生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教育思想是当代西方出现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流派。
其最初萌芽可以上溯到瑞士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关于儿童智力结构及其发生、发展的研究。
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儿童心理按结构发展的思想,并且就结构的形成、变化、机制、阶段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结构主义心理学。
同时,他也从结构主义心理学出发对教育问题进行了诸多研究。
但真正以结构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全面探讨教育问题、课程问题,并且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的人物则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Jerome S. Bruner)。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出现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二者之间掀起了一场以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及意识形态为主要形式的“冷战”。
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美国朝野更是为之震惊。
美国由此认为自己在科技竞争中落后于苏联,而其主要原因是教育的落后。
为此,1958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国防教育法》,决定由政府增拨大量经费用于改革教育,培养科技人才。
要求加强新三艺(自然科学、数学、现代外语)的教育和“天才教育”。
这是结构主义教育思潮兴起的政治背景。
而促使结构主义教育思潮产生的最直接、最有力的动因,则是当时美国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较为严重的问题。
在进步主义的影响之下,美国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欠缺,学业评价标准偏低,教育质量不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不满。
正是在这么一种背景之下,结构主义教育应运而生。
不但引导了美国60年代的教育改革,更波及到欧美其它许多国家和地区。
二、结构主义的课程主张(一)强调“学科结构”的意义从结构主义心理学出发,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人的主观认识结构连续不断得到改善的构造过程,通过与认识对象的相互作用,人的认识结构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20世纪主要教育流派
20世纪主要教育流派1.实验主义教育流派实验主义教育流派是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个流派。
它的影响痕迹我们至今还可以从许多教育思想家的理论,以及许多国家的教育实践中得以窥见。
实验主义教育流派和教育实验的广泛开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育实验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得到广泛传播。
1901年,德国的莫伊曼提出了“实验教育学”这一概念。
他主张对儿童的学习和疲劳等问题应采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并把这种研究称为“实验教育学”。
1903年,由赖伊所著的《实验教育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对实验教育,特别是德国实验教育学系统论述的完成。
此后,美国的研究人员把德国实验教育学的长处与美国的教育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美国实验教育流派。
美国实验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以桑代克最为典型。
以他为代表的美国实验教育流派从理论上摆脱了对冯特心理学的依赖,在基础理论上,他们更倾向于行为主义的观点;从具体实验研究来看,在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量方面,美国学者走得更远。
虽然赖伊与莫伊曼作为实验主义运动的发起者和创始人,对实验教育学的形成、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真正使实验教育一度成为世界性运动,并且对于今日教育能产生影响的是作为其重要部分“智力测验”和“成绩测验”。
美国实验教育流派的上述发展无论是对后来新行为主义教育流派,还是对美国以及欧洲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乃至前苏联教育的具体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代表人物:赖伊、莫伊曼、桑代克。
2.新教育运动流派新教育流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欧洲国家工业化发展,垄断进一步形成而现在欧洲的一种反对传统教育理论和方法,广泛采用新的教育形式、内容和方法,革新已有教育的方方面面的教育运动。
这一教育运动在实践上表现为“新学校”的兴起和发展;在理论上则表现为具有深厚自由主义色彩的理论的出现。
这一新教育思潮力图使学校教育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它的理论与实践后来对世界的许多国家,特别是欧美的教育理论以及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教育学的发展
70年代,美国对现实的教育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进而对教育历史进行反思。
当代西方教育思想主要流派一、新传统教育派:20世纪30年代末产生,保留了赫尔巴特的传统主义教育的重要特色。
1、美国的要素主义认为,必须要重建严格的学术标准,加强学生的严格训练,并且否定了杜威的以学生的经验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观点,强调教育过程的核心是学习预先编订的教材,教学方式不能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教师应该掌握主动权。
要素主义是非常具有像是意义的一个教育流派,它的目的是要摆脱美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和经济困境,但是要素主义缺乏一定的心理学和哲学基础,这使得美国60年代依此而开展的中小学课程改革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过分注重教师和教材的权威,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同样也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2、永恒主义重视人的永恒不变的人性,认为宇宙精神是永恒存在的。
所以教学中要以“永恒学科”作为课程的核心,强调要学习古典的人文学科。
这其实又可以看作是今天我们大力推进国学教育的一个理论来源。
在教学中,永恒主义反对学生的发现式学习,认为学生一定要学习一定的基础科目。
3、新托马斯主义主张恢复宗教教育传统。
其实,如果用分析教育哲学看分析新传统派的三个分支,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强调教材的权威、教师的权威、课堂的权威,继承了传统主义的精髓。
之所以要叫做新传统主义,是因为又加入了一些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观念。
二、以哲学为基础的教育思想1、存在主义教育非常注重学生对自我的认识,认为道德不应该有统一的标准,应该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标准,反对班集体教学,强调家庭教育与“个别对待”。
这其实和我国因材施教的思想一脉相承。
但是能够说因材施教就来自与这儿吗?当然不是,孔子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论。
只是中国在使用班级制教学的时候又忽略了这样的理论。
因材施教在班级授课制这样的现实土壤中也很难很好地生长下去。
存在主义不再强调对权威教材的学习,因为学生是要区别对待的,所以不同的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页应该是不一样的,因而它强调学习人文学科。
现代西方教育思想流派
新的教育理论大多以现代哲学的各种流派作为理论基础,对教育的作用、目的、过程、内容与方法,乃至教学的组织形式等进行了新探讨,形成各成体系的教育理论流派。
战后几十年中发展起来的现代教育理论,依其基本主张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种主要的类别。
一、新传统派教育理论30年代末,首先在美国出现了新传统派教育思潮。
它以反对现代派教育为出发点,直接抨击现代派教育理论、坚决要求恢复传统教育原则的新传统派教育理论,它们包括要素主义(Essentialism)、永恒主义( Perennialism )、新托马斯主义等派别。
1、要素主义教育理论要素主义教育理论是新传统派教育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派别。
它强调在民族生活、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的、永恒不变的、青年人必须学习的文化与知识要素,同时也坚决主张传统的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原则、方法等仍应是现代教育必须保留并发扬的要素。
要素主义教育理论与其它一些理论流派不同,它不是某一种哲学理论在教学问题上的表述,也不仅仅是阐述教育的一般的、思辨性的基本原理,它完全立足于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探讨现存教育、教学制度之弊病,阐明教育、教学的理想实施原则、内容与方法,它批评、指责以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支柱的现代派教育措施中的种种缺点,而重新论证已为近代传统教育所证实的诸种教育原理,并使其与当代需要相适合。
要素主义的核心人物、美国教育家巴格莱(William Chandler Bagley 1874-1946),19世纪末做过公立学校和师范学校教师,有丰富的教育经验。
1917年后,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教授。
本世纪20、30年代他出版过《教育过程》、《教学概论》等书。
在这些著作中,表述了重视传授系统知识和重视发展智力的基本观点。
要素主义教育的几项基本要求:重建严格的学术标准,加强对学生的严格训练;教育过程的核心应是吸收预先规定的教材,必须重新考虑学科设置与课程体系的建立;开展天才教育;重申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权在教师而不在学生。
述评结构主义教育流派
述评结构主义教育流派
结构主义教育流派是在20世纪50年代盛行的一种教育思潮,其理论基础是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该理论认为,儿童从遗传性的认识“图式”开始,通过对环境的不断“同化”和“顺应”,发生主体与客体的平衡联系,从而使认识能力不断发展。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的认识结构具有独自的特点,与成年人本质不同。
因此,他反对传统教育把儿童看做“年幼的成年人”进行教育,而主张依据儿童心理结构的特点进行教育与教学。
布鲁纳是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的掌握、转换和迁移的能力,使学生的智力获得最好的发展。
总体而言,结构主义教育流派强调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注重依据儿童心理结构的特点进行教育与教学。
然而,也有一些人认为,这种教育方式可能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当代欧美教育哲学流派主要以5种哲学为基础
当代欧美教育哲学流派主要以5种哲学为基础当代欧美教育哲学流派主要以5种哲学为基础:理想主义、现实主义、人文主义、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
理想主义的始祖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这一学派认为理念才是唯一真的实在。
现实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17世纪的哲学家洛克。
该学派坚持实在可以通过感觉认识,但实在独立于感觉之外。
现实主义者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发展人的理性思维能力。
实用主义源于古希腊智者的观念,主要的代言人是美国19世纪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
该学派认为,观念的价值和真理性由它们的实际后果来决定。
因为知识是人创造的,所以经验至关重要。
相应的,从实践中学习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
人文主义关注人性和人的状况问题,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卢梭。
人文主义哲学认为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包括自我观念、个人成长和自尊。
存在主义哲学则强调要由个人确定生活的过程和品质,重视人类经验的主观性和个体的重要性。
意义都是由人确定的,不存在外部的标准。
19世纪上半叶丹麦的神学家克尔凯郭尔和20世纪法国的哲学家萨特是存在主义的代言人。
存在主义应用到教育中就是要追求个人的意义。
学校和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作决定,而不是让别人替他们进行选择或命令他们进行选择。
永恒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20世纪著名教育家罗伯特·赫钦斯和莫蒂默·艾德勒。
永恒主义者相信,真理是永恒的,因而是不朽的。
教育的任务和教育者的工作是追求和传播千百年来在人类经验中发现的永恒不变的真理。
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向学习者灌输不变的真理,发展学生的理性,表现为正义、节制、坚韧和谨慎等不变的优良品质。
相应的,在教育内容上,强调以艺术和科学为核心的学科知识和核心课程。
在教学方法上则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演讲或讲授。
在师生关系这一问题上,学生的角色是在生活决策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和使用正义、坚韧等理性品质,而教师的任务则是了解并向学生教授教学内容,灌输这些优良品质。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理论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理论国外十大著名教育教学理论一、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美)布鲁纳(J.S.Bruner)产生的主要背景: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美国的教育改革受到影响。
理论要点:1.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
“基本”指获得广泛新知的基础;“结构”指基本概念、原理及相互联系。
学习有两种迁移:特殊迁移与原理和态度的迁移。
用简化的方式储存在记忆中,可使记忆具有“再生性”特征。
2.提倡早期学习。
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理智的方法,有效的教给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学生。
以困难为理由,把重要的教学往后推迟,往往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
3.教学原理方面的四个原则:A.动机原则——满足社会需求愿望的外来动机作用短暂,而内在动机能起长效作用。
学习的好奇心、胜任感、互助欲是学习的三种基本内在动机。
在实施方面要做好三点:激活工作:设计“具有最适合的不确定性”的学习课题。
模棱两可的情况最可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维持工作:探索活动被激发出来,就要维持,这取决于对教学过程的控制。
要使学生相信,成功的可能要超过失败,要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和独立做出决定与行动的能力。
方向性工作:把注意力引向完成学习项目的主要方面。
B.结构原则——将知识组织起来的最理想方式是建立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的再现形式有三种:表演式:一组动作;肖像式:简化的图解、知识树、系统图;象征性:符号。
以上分别体现出结构的再现性、经济性与有效性。
C.程序原则——学生学习知识所遇到的材料的序列,就是教学的序列。
处理好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智慧发展二者关系,以确定最有效的序列。
决定学习序列的因素:学习速度(要考虑认知的紧张度)、抵制遗忘的作用、旧知识迁移到新情况的可能性、知识再现的形式、有利于积极和有效地掌握知识。
D.反馈强化原则——没有反馈就没有教学。
基本要求为:(1)时间及时:过早则增加记忆负担,过晚则无指导作用;(2)具有不在思维定势和焦虑状态的条件:先退出状态,方可进行矫正,否则矫正性信息无效;(3)处理方式:矫正不超出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当代西方教育流派介绍五(结构主义)
1.鼓励学生积极探究。 2.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3.培养学生运用假设、对照的技能。
第四节 奥苏伯尔的 教学与学习理论
一、生平与著作 奥苏伯尔(S.P.Ausubel,1918- )是 与布鲁纳同时代的美国著名教育心理 学家。
2.基本结构是一种简化的知识,有助于学 生记忆。
3.基本结构具有“广泛而又强有力的适应 性”,结构化的知识越是基本,它对新问题的 适应面就越宽广。
4.基本结构“能够缩小学校‘高级’知识 和‘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使各级学校中 的知识保持连贯性。
课程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应由各科领域的学 者、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共同参与完成。
第三节 布鲁纳的结构 主义教学思想
一、生平与著作 布鲁纳(J.S.Bruner,1915―― )是美国 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 育思想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教育过程》 《教学论探讨 》《婴幼儿教育》《教育的合适性》《 教育过程再探》《论教学的若干原则》 等。
二、论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
四、论教育应当成为一门科学
皮亚杰竭力主张教育应当成为一门科学。他认 为,教育学还远没有成为一门科学,而要真正 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就必须使教育学建立在 科学的心理学的基础上。
五、论智力和道德能力的发展
皮亚杰极为重视儿童智力和道德能力的发 展。他指出,教育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形成 儿童智力的与道德的推理能力。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都将有关儿童认知结构发生、发展的认知 心理学理论作为教育学理论的基础。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现代欧美教育思潮1.改造主义教育(工具)改造主义教育是从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并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思想,代表人物康茨、拉茨以及布拉梅尔德,其主要观点如下:①教育以“改造社会”为目标。
通过教育为社会成员建设社会新秩序。
②教育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
用民主的方法,通过相互协作的教育,达到大多数人都同意的“社会一致”。
③强调行为科学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行为科学使得教育和文化新目的确定成为可能。
④教学上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关注社会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关心社会的积极态度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⑤教师应进行民主的、劝说的教育。
更容易培养学生“社会一致”的精神。
评价:改造主义强调教育是“社会改造”的工具,但它夸大了教育的社会功能,忽略了系统知识的学习。
2.要素主义教育(知识中心主义理论)要素主义教育是作为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的对立面而出现的,代表人物:巴格莱、科南特和里科弗,主要观点如下:①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
要素主义教育强调要把拥有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并传给下一代。
②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
③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④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专心。
⑤重视学业考评和天才教育。
评价:要素主义教育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其某些观点为美国政府所采纳,对美国的学校教育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但它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能力水平,脱离了生活实际等。
3.永恒主义教育(知识中心主义理论)永恒主义教育成形于20世纪30年代,以赫钦斯、阿德勒等为代表,其具体内容如下:①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
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建立在永恒不变的人性基础上并表现和发展这种人性的教育。
②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人类天性中的共同要素。
教育就是对人的理性的培养,进而引出人类天性中的共同要素。
③永恒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中心地位。
第十讲 结构主义教育流派
三、结构主义教育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 教育思想 (一)皮亚杰的理论 1、儿童智力结构发生说 他认为“ 他认为“每一个认识活动都含有一定的 认 识结构”。认识活动涉及图式、同化、顺应 识结构” 认识活动涉及图式、同化、 和 平衡四个基本概念。 平衡四个基本概念。
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 程同化与顺应。 程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 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是 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 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
2、由于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力图从课程和教材 的改革着手寻找教育的对策,因此, 的改革着手寻找教育的对策,因此,它成为 60年代美国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年代美国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了60年代美国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二)启示 对学生角色的启示: 1、对学生角色的启示:学生是知识的积极 建构者; 建构者; 对教师角色的启示: 2、对教师角色的启示:教师是学生建构知 识的忠实支持者和辅导者; 识的忠实支持者和辅导者;
前 言 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 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结构主义教育 是一种广泛流行、影响很大的教育理论。 是一种广泛流行、影响很大的教育理论。它 是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为基 础的。 础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 纳。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现阶段的新一 轮教育教学改革有积极的意义和启示。 轮教育教学改革有积极的意义和启示。
2、发现学习过于费时不适合文科知识的学习 布鲁纳也曾提到提倡发现学习的目的在 于培养学生终身习惯于发现, 于培养学生终身习惯于发现,并不意味着发 现是学习的唯一形式, 现是学习的唯一形式,所以他要求教师辅以 讲授法、问答法、分组法等。 讲授法、问答法、分组法等。
3、“螺旋式课程”加大了教材的难度因而加 螺旋式课程” 重了学习的负担。 重了学习的负担。 螺旋式的课程反映了当时美国政治、 螺旋式的课程反映了当时美国政治、军 事以及经济的需要,它对于纠正“适应生活” 事以及经济的需要,它对于纠正“适应生活” 教育的弊端具有很大的针对性。 20世纪 世纪, 教育的弊端具有很大的针对性。在20世纪, 美国教育界在学科课程的“直线式” 美国教育界在学科课程的“直线式”编制和 活 动课程的圆周式编制之间一直存在着争论。 动课程的圆周式编制之间一直存在着争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意义: 1.基本结构是学科的精髓和概要,掌握了
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可以理解和把握整个学科, 且使这种理解易于进行。
2.基本结构是一种简化的知识,有助于学 生记忆。
3.基本结构具有“广泛而又强有力的适应 性”,结构化的知识越是基本,它对新问题的 适应面就越宽广。
4.基本结构“能够缩小学校‘高级’知识 和‘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使各级学校中 的知识保持连贯性。
课程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应由各科领域的学 者、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共同参与完成。
(二)尽早教授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学科的基础知识应尽可能早地教给学生,这是 布鲁纳在“何时教”问题上的重要观点。 “任 何学科都能用在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地 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
为此,在教材的组织上,布鲁纳反对传统的“ 学科中心课程”偏重知识本身逻辑顺序的“直 线式”编排,也不赞成进步教育“儿童中心课 程”注重儿童兴趣的“圆周式”排列,他强调 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之间的转换和沟通,提出 以学科基础知识理论知识为中心的“螺旋式” 的课程编排。
良好的知识结构具有两个重要特点:
一是简约性。即任何良好的知识结构总是 以最经济、最简单、最具有概括性的方式 表述自己的。
二是迁移性或生成性。即经过简约的结构 化的知识具有繁衍的价值,可以概括化的 结构性知识推出或生成新命题,使知识具 有广泛的适应性,增加知识的活力。
三、论课程与教学
(一)掌握“学科基本结构”
2.物理经验和逻辑数学经验。物理经验是主体作用于客体 过程中,通过抽象而发现的客体的性质;逻辑数学经验则 是主体从自身的动作中抽取出的经验。
3.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语言信息等。
4.平衡因素。认知结构的发展是在图式从不平衡到平衡, 再到新的不平衡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而这一矛盾运动过 程是图式的自我调节过程。
认知是人通过心理内部机制获得知识的过程,它
包含了对知识的获得、转换和评价。在这一过 程中,知识被转化为个体的经验和智慧,人的 认知结构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通过对所 获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而形成的。学习者以已 有的内部认知结构对“从外而内”的输入信息 进行编码加工,以易于掌握的形式加以存储; 并采取外推、内插、转化等方法,“从内而外 ”地推出新的结论或知识,再对处理知识的方 法进行评价,从而实现对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扩 大和改组。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都将有关儿童认知结构发生、发展的认知 心理学理论作为教育学理论的基础。
(2)都以课程、教材、教法的改革为核心,主 张教育应鼓励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3)都十分重视儿童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第二节 皮亚杰建构主义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著作
皮亚杰(J.Piaget,1896-1980)是当代世界著名 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日内瓦学派(又称皮 亚杰学派)的创始人。 主要著作:《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儿童的判 断和推理》《发生认识论导论》《儿童的道德 判断》《逻辑学与心理学》《儿童期至青年期 逻辑思维的成长》《儿童心理学》《结构主义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发生认识论原 理》《心理学与认识论》《心理学与教育》等
布鲁纳认为,尽早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 结构是有效、便捷地进行教学的主要途径 ,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这个问题上 ,他批评以往的学校过于注重儿童学习的 成熟因素,消极地等待儿童伴随成熟而到 来的学习准备状况的做法,提出了将“等 待准备”改为“创造准备”的新观念。
(三)激发儿童学习内在动机 儿童学习的内在动机在布鲁纳看来有三种基本 类型: 1.好奇心。这是种族生存所必需的一种天生 的生物内驱力,它促使儿童探究不断地从一个 事物转向另一个事物,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 活动,保持一种旺盛不息的求知欲。 2.胜任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使儿童对自己 能胜任的活动越来越感兴趣,在自动改造环境 和顺利解决问题中获得满足,受到激励,增强 活动力。 3.互惠的内驱力。指的是儿童具有求得与其 所生活的集体文化相一致的动机,它驱使作为 群体成员的人们对他人作出反应,并与他人一 起为一个目标而共同操作。
第一节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概述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从其渊源和理论基础来看源 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它主要是透过西方五 六十年代声势浩大的“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 ”体现出来的。这场运动的直接发起人和理论 代言人是美国的布鲁纳和施瓦布。
结构主义教育思潮的社会历史背景:
首先,二战后,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更新周 期加快,知识迅速膨胀,迫使学校考虑知识的 整合和学科的重新组织问题。
发现法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使学生在教师的帮 助下能够亲自发现事物的结构和规律,像数学 家那样思考数学,像历史学家那样思考历史, 为此,布鲁纳提出了有效进行发现教学的几个 要点:
1.鼓励学生积极探究。 2.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3.培养学生运用假设、对照的技能。
第四节 奥苏伯尔的 教学与学习理论
一、生平与著作 奥苏伯尔(S.P.Ausubel,1918- )是 与布鲁纳同时代的美国著名教育心理 学家。
二、论认知的结构和机制
“结构”的三个特性:
1.整体性(Wholeness),指结构内部的各成 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受制于结构本身 内部的规律。
2.转换性(Transformation),指决定整体性质 的结构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建构活动中 运动发展的,这种转换既可以使结构得以保存 ,又可丰富其内容。
主要著作:《教育心理学:一种认识 论》《学校学习:教育心理学概论》 《有意义言语学习心理学》。
二、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认为,学习理论应当“主要关心 发生在课堂的学习”。学校课堂中的学习 是以语言符号所代表的系统知识为内容的 。学习理论应当研究以语言符号代表的系 统知识,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有效进行 ,其心理机制如何,课程与教法怎样依据 这种机制组织实施等。
(四)适时强化学习
布鲁纳认为,反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 重要的作用,它使整个教学过程得以顺利 进行,有效学习得到强化。
提供反馈信息,首先必须适时,即强化时 间的安排必须正确。
其次,要注意学习学习时的内部状态。
第三,反馈信息本身必须能为学习者所理 解,适合学习者的认知水准。
(五)倡导发现法
在教学方法上,布鲁纳主张“发现法”。就学 生学习而言,可以称之为发现学习,就教师的 教法而言,又可以称之为发现教学。
四
外延。
个
阶
段
形式运算阶段(大约从12岁到15岁):儿童已能在 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凭借假设和推论进行逻
辑推演的思维,思维水平与成人接近,即达到了形
式思维水平。
关于儿童认知结构发展的动力问题,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 发生、发展的源泉在于主体的动作或活动。他指出,影响 认知结构发展的因素有四个:
1.成熟。包括机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2岁左右):认知活动以 感知和运动反射为主要形式,且依赖于眼前的事 物,不能应用心理表象从事智力活动。
儿
童 认
前运算阶段(大约从2岁到7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 维有了质的飞跃,能够凭借心理符号替代外界事物
知
而进行表象性思维,进行各种象征性活动或游戏。
发பைடு நூலகம்
展
的
具体运算阶段(大约从7岁到12岁):儿童已具备初 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正确地把握逻辑概念的内涵和
第三节 布鲁纳的结构 主义教学思想
一、生平与著作 布鲁纳(J.S.Bruner,1915―― )是美国 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 育思想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教育过程》 《教学论探讨 》《婴幼儿教育》《教育的合适性》《 教育过程再探》《论教学的若干原则》 等。
二、论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
其次,二战后,美、苏在意识形态对抗的同 时,也展开了经济势力的较量和科技水平的竞 争。结构主义思潮正是应对这种竞争的反映。
第三,从教育内部看,美国教育深受进步教 育和新教育理论的影响,强调课程和教法的组 织以学生个人活动为中心,忽视系统学科知识 的学习,这与时代的要求不相适应,这一矛盾 构成了结构主义教育思潮兴起的内在动因。
三、论认知的发展阶段和动力
皮亚杰根据儿童从出生到青年时期“运算”的特点, 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认知发展四阶段的关系: 首先,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固定不变的。 其次,每一阶段的儿童都有该阶段的独特的认知结
构,这决定着儿童行动的一般特点。 第三,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每
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伸,前一阶段的结构是后一 阶段结构的先决条件,并为后者所代替。
布鲁纳以“再现表象”的不同水平为依据,将知 识分为三种层次不同的类别: 1.动作式。即动作表象,它是“以某种学会作出 反应和形成习惯的动作为基础”的。 2.映象式。即映象表象,它依靠视觉或其他感觉 组织和各种概括化映象的使用,“主要受知觉构 造的各种原则”的控制。 3.符号式。即符号表象。它是“用一组符号命题 或逻辑命题来表示并受形成和转换命题法则或规 律支配的”。是通过文字或语言形成的。 以上三种不同水平的知识再现方式,代表着儿童 认知发展的三种不同水平,儿童的认知发展大致 可划分为三个由低到高的阶段。布鲁纳对皮亚杰 强调各阶段的不可逾越性持否定态度,他认为三 种表象系统可以在儿童不同年龄阶段同时存在 。
四、论教育应当成为一门科学
皮亚杰竭力主张教育应当成为一门科学。他认 为,教育学还远没有成为一门科学,而要真正 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就必须使教育学建立在 科学的心理学的基础上。
五、论智力和道德能力的发展
皮亚杰极为重视儿童智力和道德能力的发 展。他指出,教育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形成 儿童智力的与道德的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