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规划课程设计--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设施布置设计课程设计
![设施布置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49a76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f.png)
设施布置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设施布置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学生能掌握设施布置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常用工具;3. 学生能了解设施布置设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原则进行简单的设施布置设计;2. 学生能够运用常用工具进行设施布置设计的表达和展示;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观察、分析、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设施布置设计的兴趣,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2. 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关注环境与人的和谐共生;3.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分析和创新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设施布置设计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设施布置设计基本概念:讲解设施布置设计的定义、分类和功能,使学生了解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 设施布置设计原则:介绍空间利用、功能分区、安全性、美观性等原则,引导学生遵循原则进行设计。
3. 设施布置设计流程:详细讲解设计前期调研、概念生成、方案设计、实施与评估等环节,培养学生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
4. 常用工具与表达方法:教授草图、平面图、立面图等表达方法,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展示能力。
5. 设施布置设计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让学生了解设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中汲取经验和灵感。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设施布置设计基本概念及分类第二课时:设施布置设计原则第三课时:设施布置设计流程第四课时:常用工具与表达方法第五课时: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入门第六课时:设施布置设计案例分析与实践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空间与环境”章节相关,涉及空间设计、环境布置等方面内容。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8f61d3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7.png)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1. 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掌握设施规划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课程包括设施规划的概念和目的、城市规划与设施规划的关系、设施规划的基本原则、设施规划的方法和步骤、设施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2.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熟练掌握设施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步骤;2.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技能,进行实际的设施规划工作;3.能够考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风险评估等因素,并将其纳入设施规划中;4.能够与相关部门、专业人员和社会各界协作,进行设施规划工作;5.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能够对现有规划进行分析和改进,提出创新的设施规划方案。
3. 课程大纲第一章概述1.1 设施规划的定义和目的; 1.2 城市规划与设施规划的关系; 1.3 设施规划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设施规划的方法和步骤2.1 调查和研究; 2.2 分析和评估; 2.3 规划和设计; 2.4 实施和监督。
第三章设施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风险评估3.1 环境保护; 3.2 资源利用; 3.3 风险评估。
第四章设施规划实践4.1 设施规划案例分析; 4.2 设施规划操作演练。
4. 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理论和技能。
5. 课程评估要求本课程的评估方法包括平时成绩、实践操作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个方面。
其中,平时成绩占30%,实践操作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30%。
6. 参考教材1.《城市规划学》(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设施规划原理和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城市设施规划》/同济大学出版社。
7. 教学团队本课程的教学团队由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其中包括城市规划师、土地规划师、环境工程师等专业人员。
(完整版)设施规划课程设计
![(完整版)设施规划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811046d49649b6649d74754.png)
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一、设计目的矿井工业广场设计图二、设计的目的《设施规划与设计》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工业工程学科的重点研究领域和分支之一,设施规划与设计着重研究设计总平面布置、车间布置及无聊搬运等内容。
目标是通过对设施的各组成部分相关关系的分析、合理布置,得到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获得最佳的任务效益和经济效益。
《设施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是本课的重要的时间教学的环节,要求综合的应用所学的专业的知识,完成规定的工业设计布置设计进行一次基础训练,其目的是:1、能正确的运用工业工程基本原理及有关的知识,学会对工业设施进行系统的分析的方法。
2、通过对工厂设施布置的实际的设计,掌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的规范程序;3、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如何的编写有关的技术文件4、】通过课程设计,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内容某矿业井的设计生产能力100万t/a,采用一对立井布置方式,落地式布置绞车房,工业广场内不设洗煤厂,原煤不经加工直接外运,矿井工业广场用地面积150000 m2(300*500)。
矿井所在地春夏盛行东南风, 秋季盛行西北风。
工业广场按功能区域划分布置,可分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储运区、和厂前区。
由24 个猪单位组成,各区及单位的布置要求有:(1)生产区是矿井生产的中枢,是工业场地的核心的部位,它对整个场地的分区和布置起到决定的作用。
面积大约30000 m,主要包括主井井口,(1)副井井口(2)皮带走廊(3)选矸楼(4)主井提升机房(5)副井提升机房等。
生产区主要布置在厂房区的中央稍便一侧。
要求尽量可能减少物流转载环节或设施。
有利于全面的布置,应与储运区协调一致,有利于煤炭的外运。
工艺流程有密切的联系的生产的环节或设施,应尽可能靠近,缩短运输距离。
选矸楼排放的矸石占煤炭产量的0.005%,由选矸楼运往矸石堆放场(11)。
矸石运输与煤折算当量系数为10。
《设施规划与运营管理》课程设计
![《设施规划与运营管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7567e612e3f5727a5e96288.png)
《设施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专业:工业工程班级:姓名: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五日基于评价的物流中心选址规划方案摘要:在分析了物流中心规划影响因素之后,构建了物流中心规划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各评价指标特点,采用逐对比较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提出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关联矩阵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物流中心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并着重论述了其具体实施过程。
结合某市物流中心规划方案实例评价分析,发现不同方法各有利弊,均能从不同角度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在物流中心规划中可采取多种评价方法综合评价,以避免采用单一评价方法评价带来的刚性,从而减少决策失误。
关键词:运输经济;物流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物流中心在整个物流系统中处于运输节点的位置,它的合理位置对优化运输路线、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等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物流中心选址规划过程中,常用的规划方法有线性规划法、解析重心法、德菲尔规划法等,根据每种方法可以得到相应的规划方案。
传统的评价方法都是利用专家估测或政策支持等其他定性分析的方法来大概确定方案的优劣程度,这样势必会造成对规划方案评价的不准确。
针对这种弊端本文提出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关联矩阵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分别对规划方案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定量综合分析评价,力图找到最佳规划方案,从而减少决策失误。
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1物流中心选址规划影响因素分析(1)交通条件。
包括交通的顺畅性、公铁协调性、道路等级等。
(2)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土地价格、建设总投资、运输费用等。
(3)社会性因素。
包括环境保护程度、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对规划地居民生活的影响等。
(4)政策性因素。
包括城市用地规划、相关税费标准等。
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物流中心规划的影响因素可以抽象与归纳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效能三个层面,每一层下又可分为更多因素,且各影响因素的评价标准不同。
结合各指标的特点以及在规划方案评价过程中的实用性,最终确定物流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543923cba1aa8114431d9c2.png)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题目:绿榕园饭堂内部布置分析与改进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成果评定标准优秀(A):按时提交,独立完成,工作量适当,结果正确,格式符合要求;良好(B):按时提交,独立完成,工作量一般,结果正确,格式符合要求;中等(C):按时提交,独立完成,工作量一般,结果基本正确,格式基本符合要求;及格(D):按时提交或及时补交,独立或适当参考他人成果或在他人适当协助下完成,工作量一般,结果有明显错误,格式基本符合要求;不及格(E):未能提交课程设计报告,或抄袭他人成果,或结果有严重错误,或未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课程设计。
得分:____________指导教师:张建桃目录第一章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背景 (3)1.1 课程设计内容背景 (3)1.2 课程设计的技术介绍 (3)1.2.1 系统布置设计SLP(System Layout Planning) (3)1.2.2 搬运系统分析SHA(System Handling Analysis) (4)1.2.3 SLP与SHA的结合 (4)第二章绿榕园现状 (5)2.1 绿榕园人流量统计 (5)2.2 绿榕园平面布局及面积尺寸 (7)2.3 绿榕园内部餐桌等设施数量统计 (7)第三章基于绿榕园现状的分析 (8)3.1 绿榕园现状分析 (8)第四章饭堂各区域相互关系分析 (13)4.1 区域相互关系等级表 (13)4.2 饭堂各区域相互关系分析 (13)4.3 饭堂各区域相互关系原始相关表及相关图 (14)第五章基于分析的问题解决方案 (16)5.1 改进后的平面布局图 (16)5.2 问题的解决方案 (16)第六章方案评价 (20)6.1 影响方案评价的各种因素 (20)6.2 评价因素分析 (20)第七章个人总结与感想 (22)第一章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背景1.1 课程设计内容背景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的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的重要实践学习环节,主要培养如何分析、发现现有布置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善的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某高校生活区配电系统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某高校生活区配电系统设计[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03ac5375fbfc77da369b1c1.png)
摘要本次设计题目为某高校生活区配电系统设计,该系统通过降压变压器与10kv公共电源干线相连,然后向学校供给电能。
该校对供电可靠性要求也较高。
因此,必须采用可靠性较高的接线形式。
本次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负荷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电气主接线的设计、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包括主变压器的选择、断路器及隔离开关的选择与校验、导体的选择与校验、电流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电压互感器的选择和避雷器的选择等)和变配电所的布置与结构设计。
其中,主接线代表了变配电所主体结构,它对各种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控制方式的拟定都有决定性的关系,并将长期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和经济性。
在设计的过程中,本人参阅了大量的供配电系统设计、变配电所设计、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相关的规范和设计手册,最后对该校供配电系统进行了初步设计。
本设计为毕业设计,其目的是通过设计实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锻炼独立分析和解决电气设计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变压器电气主接线电气设备继电保护目录摘要第1章绪论 0供配电设计的意义和要求 0供配电设计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 0设计步骤 (1)本次设计的主要工作 (3)第2章系统计算负荷及无功功率补偿 (4)负荷计算 (4)负荷计算的内容和目的 (4) (5)按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的公式 (5)负荷计算的结果 (5) (7)无功补偿的目的 (7)无功功率的人工补偿装置 (7)并联电容器的选择计算方法 (8)无功功率补偿的计算 (8)第3章变配电所位置和主变压器及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8)变配电所位置的选择 (8)变配电所型式的概述 (8) (9)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9)变电所主变压器选型的原则 (10)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10)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10)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11)变配电所主接线设计要求 (11)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拟定 (12)第4章短路电流计算 (17)计算短路电流的目的 (17)短路计算的方法 (17)标么值法计算短路电流 (17)标么值的概念 (17)电力系统各元件电抗标么值的计算 (18)用标么值法进行短路计算的方法 (18)短路电流的计算过程与结果 (19)第5章变配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21)一次设备选择与校验的条件与项目 (21)一次设备选择与校验的条件 (21)一次设备选择与校验的项目 (21)一次设备选择依据 (22) (22)一次侧设备的选择校验 (25)10K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25)380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27)高低压母线的选择 (27)第6章变配电所进出线的选择 (28)电缆型式的选择 (28)高压电缆线的选择 (28)低压电缆线 (28)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依据 (28)按发热条件选择或校验导线和电缆的截面 (28)按电压损耗校验导线和电缆的截面 (29)按短路热稳定校验导线和电缆的截面 (29)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过程 (30)10KV高压进线和引入电缆的选择 (30)380V低压出线的选择 (30) (33)作为备用电源的高压联络线的选择校验 (33)第7章变配电所二次回路的选择与继电保护的整定 (32)高压断路器的操动机构控制与信号回路 (32)高低压侧的电能计量回路 (33)变配电所的测量和绝缘监察回路 (33)变配电所的保护装置 (35) (35)主变压器的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依据 (35)主变压器的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 (36)变配电所低压侧的保护装置的选择 (38)第8章变配电所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的设计 (40)变配电所的防雷保护 (40)直击雷保护 (40)雷电侵入波的保护 (40)变配电所公共接地装置的设计 (40)设计依据 (40)设计过程与结果 (42)总结 (44)参考文献 (45)第1章绪论供配电设计的意义和要求在日常生活、工厂中,电能虽然是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
设施布局与规划课程设计
![设施布局与规划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0c53c69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b.png)
设施布局与规划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设施布局与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设施布局与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设施布局与规划的相关技术,了解设施布局与规划的最新发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设施布局与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设施布局与规划的实践操作,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设施布局与规划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对设施布局与规划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设施布局与规划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设施布局与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包括设施布局与规划的定义、目的和意义,以及设施布局与规划的基本原则。
2.设施布局与规划的方法:包括设施布局与规划的常用方法和技术,如设施布局的类型和特点、设施布局的优化方法等。
3.设施布局与规划的实践应用:包括设施布局与规划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以及设施布局与规划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4.设施布局与规划的最新发展:包括设施布局与规划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以及设施布局与规划的创新技术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设施布局与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设施布局与规划的实践应用和最新发展。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设施布局与规划的相关技术和方法。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设施布局与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拓展知识。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报告_1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报告_1](https://img.taocdn.com/s3/m/9e8108bbc850ad02df804114.png)
设施规划课程设计报告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报告题目郑州市长城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工厂总平面布局(优化)设计2016年6月17日前言本次课程设计是《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配套的实践环节之一,既然它属于实践环节,那么我们就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扮演书本文字搬运工的角色,而是要以清晰且深刻的自我认识为核心,置身于企业的实际情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自身潜力。
系统布置设计是《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要求我们能够以系统的思想为基础,以系统整体最优为目标,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生产系统、服务系统做出优化设计。
所以,为了检验我们对此方法的掌握程度,也为了通过实践来加深和巩固我们对系统布置设计思想的理解,我们决定本次课程设计的选题为某某工厂总平面布局(优化)设计。
为了保证课程设计任务可以高效高质量的完成,我们组结合以往经验,把本次课程设计当做一个项目认真实施,制定了课程设计的工作范围和进度计划,并明确了责任分配,课程设计的进度计划如下图1所示。
图1:课程设计进度计划甘特图目录1. 课程设计任务书 (1)1.1课程设计的任务 (1)1.2课程设计的目的 (3)1.3课程设计的要求 (3)2. 基础资料分析 (5)2.1企业概况 (5)2.2基于SLP的基本要素分析 (6)2.2.1物流对象分析 (6)2.2.2工厂的功能布局分析 (8)2.2.3工艺路线分析 (11)3. 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 (12)3.1物流分析 (12)3.2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分析 (18) 3.3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 (19)3.4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23)3.5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25)3.6修正因素与实际限制条件 (26)3.7方案修正与评估 (27)参考文献 (30)课程设计总结 (31)1.课程设计任务书1.1课程设计的任务我们选择的是郑州市长城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总厂区作为本次课程设计的调研对象,通过调查企业(工厂)的产品种类、数量、生产类型、工艺路线、生产单位和辅助生产单位、时间安排等与系统分析相关的要素,完成以下设计工作:(1)分析企业所处地区、行业的规划和发展现状,明确企业的经营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组织机构等内容;(2)剖析企业各种产品产量,特别是主导产品、拳头产品产量,详细绘出主导产品的装配图、零部件明细表等内容,并确定生产类型,划分主要生产单位和辅助生产单位,并划定全厂功能分区;(3)追踪主导产品、拳头产品的工艺流程、运输方式、路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存储、停留、检查地点;了解各种产品生产对平面布置有无特殊要求;(4)深入各工艺环节、观察情况,并测定各作业的时间消耗。
设施规划教师课程设计
![设施规划教师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938369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a.png)
设施规划教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设施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使学生了解设施规划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3.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设施规划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设施规划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相关软件(如CAD、Excel等)进行设施布局设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在项目中进行有效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设施规划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在设施规划中考虑绿色、可持续发展。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设施规划与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年级为高中,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3. 强化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1. 设施规划基本概念:设施规划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2. 设施规划原则:系统原则、效益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
3. 设施规划方法:设施选址方法、设施布局方法、物流分析等。
4. 设施规划案例分析:国内外知名企业设施规划成功案例及启示。
5. 设施规划相关软件应用:CAD、Excel等软件在设施规划中的应用。
6. 团队合作与沟通协调: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团队协作、沟通技巧及问题解决。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设施规划基本概念及原则第二周:设施规划方法及案例分析第三周:设施规划相关软件应用第四周:团队合作与沟通协调教材章节:第一章:设施规划概述第二章:设施规划原理第三章:设施规划方法第四章:设施规划案例分析第五章:设施规划相关软件应用第六章:团队合作与沟通协调教学内容进度安排:1. 前两周:重点讲解设施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结合案例分析进行教学。
设施工程综合论文(3篇)
![设施工程综合论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85c75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4.png)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设施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从设施工程的概念、发展现状、关键技术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旨在为我国设施工程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引言设施工程是指为满足人们生活、生产、休闲等需求,对土地、建筑物、设备等进行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等全过程的活动。
在我国,设施工程主要包括城市基础设施、住宅设施、公共设施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设施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二、设施工程发展现状1. 城市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如交通、能源、通信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但与此同时,城市基础设施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2. 住宅设施:住宅设施建设是设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住宅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住宅品质不断提高。
但与此同时,住宅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房价过高、供需不平衡等。
3. 公共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我国公共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如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但公共设施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
三、设施工程关键技术1.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设施工程的核心。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2. 施工技术:施工技术是设施工程的关键环节。
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可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保证工程质量。
3. 管理技术:设施工程的管理技术包括项目管理、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
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可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四、设施工程发展趋势1. 绿色环保: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将成为设施工程的重要发展趋势。
2. 智能化:智能化设施工程将逐渐成为主流,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
3. 持续发展:设施工程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如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
五、结论设施工程在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从设施工程的概念、发展现状、关键技术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
毕业设计(论文)-空调制冷技术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空调制冷技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427b7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c.png)
毕业设计(论文)-空调制冷技术设计1.设计概况本文旨在介绍制冷系统的设计过程,包括设备选择、制冷量的选择、制冷机房负荷、制冷系统设计工况、制冷机组和冷却塔等方面。
2.设备选择2.1 制冷量的选择制冷量的选择是制冷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选择制冷量时,需要考虑到所需制冷量的大小、使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等因素。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XX型号的制冷机组。
2.2 制冷机房负荷制冷机房负荷是指制冷系统在运行时所需的总功率。
在计算制冷机房负荷时,需要考虑到制冷系统中所有设备的功率和使用时间等因素。
通过计算,我们确定了制冷机房负荷为XX kW。
2.3 制冷系统设计工况制冷系统设计工况是指制冷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工作状态。
在设计制冷系统时,需要考虑到环境温度、湿度、压力等因素。
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制冷系统设计工况为XX。
2.4 制冷机组制冷机组是制冷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
在选择制冷机组时,需要考虑到制冷量、功率、效率等因素。
我们选择了XX型号的制冷机组,其制冷量为XX kW,功率为XX kW,效率为XX%。
2.5 冷却塔冷却塔是制冷系统中用于散热的设备之一。
在选择冷却塔时,需要考虑到制冷量、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
我们选择了XX型号的冷却塔,其制冷量为XX kW,适用于环境温度为XX℃,湿度为XX%的工况。
4.1.1 冷却水泵冷却水泵是用于将冷却水循环输送到设备中,以降低设备温度的关键设备。
在选择冷却水泵时,应考虑到设备的工作条件、冷却水的流量和压力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泵型和材料。
4.1.2 冷冻水泵冷冻水泵是用于将冷冻水输送到设备中,以降低设备温度的关键设备。
在选择冷冻水泵时,应考虑到设备的工作条件、冷冻水的流量和压力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泵型和材料。
4.1.3 补水泵补水泵是用于将水补充到设备中,以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的关键设备。
在选择补水泵时,应考虑到设备的工作条件、补水水量和压力等因素。
设施规划与设计论文
![设施规划与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e09938271fe910ef12df867.png)
一、引言设施规划与设计是为新建,扩建或改建生产系统或服务系统。
综合考虑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构思,规划,设计,做出全面安排,是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系统能够有效运行以达到预期目标。
设施规划与设计是对一个生产系统或服务系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规划和安排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对象是整个系统而不是其中的个别的环节。
设施规划与设计的范围涉及很广。
从工业工程的角度考察,设施规划的范围被定为场址选择和设施设计两个组成部分。
对一个工厂或工厂设施来说,他包括站用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及辅助设备等。
对一个建设项目,资源利用是否合理,工厂布置是否得当,工艺设备是否先进,能否取得好的投资效果,能否实现企业的科学管理,能否发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规划设计者起了决定性作用。
在我国工程设计被认为是整个工程的灵魂。
不论是新设施的规划还是旧设施的在规划。
共同目的都是为了达到简化加工过程,有效的利用人员,设备,空间,和能源,最大限度的减少物料搬运,缩短生产周期。
力求投资最低。
为职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职业卫生的条件。
是人力,物力,财力和人员物流,信息流得到最合理的搭配。
归根结底就是用最少的钱是企业得到最大的利润。
一项设施规划设计,所需要的费用占总投资的2%到10%左右,往往比不可预见费用还少,但对投产后的企业却带来重要效益。
在一个制造企业的总体成本用于搬运的占20% 之 50% 而用小的设施规划至少可以减少10%到 30% 。
因此设施规划被认为是提高生产率的最有希望的方面之一。
物流学是近二三十年来兴起的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它是管理学科学与工程科学的交叉,经济科学与技术科学的交叉。
物流是包括物质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物质经济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生产过成依赖于物料的流动进行,一方面企业物流要按照生产工艺流程来组织,与生产同步,另一方面,起范围又超出生产过程,物料是否流畅是生产过程连续进行的前提。
企业物流关系的改善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可以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设施布局优化课程设计
![设施布局优化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1085d51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4.png)
设施布局优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设施布局的基本概念,掌握影响设施布局的主要因素。
2. 学生能描述不同类型的设施布局方法及其适用场景。
3. 学生能运用优化理论分析并改进现有设施布局的合理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案例进行设施布局分析,并提出优化方案。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有效沟通与协作,共同完成设施布局优化项目。
3. 学生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CAD软件等,进行设施布局设计与展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设施布局优化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学会从优化角度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尊重他人意见,学会倾听与表达。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结合实际情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对实际案例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高其设施布局优化的综合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提高设施布局的合理性,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设施布局基本概念:设施布局的含义、分类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影响设施布局的因素:分析人、物、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对设施布局的影响。
3. 设施布局方法:介绍常见的设施布局方法,如线性布局、环状布局、矩阵布局等,及其适用场景。
4. 设施布局优化理论:讲解优化理论在设施布局中的应用,如线性规划、网络流优化等。
5. 设施布局案例分析:选取实际案例,分析现有设施布局的优缺点,并提出优化方案。
6. 设施布局设计技巧:介绍设施布局设计中的技巧和方法,如减少物流距离、提高作业效率等。
校园公共设施设计论文
![校园公共设施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f9fff62c77da26924c5b033.png)
校园公共设施设计论文校园公共设施设计论文高校公共设施设计与高校师生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也是体现该校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校园公共设施既能体现该校的人文精神和艺术内涵,也能体现该校的校园文化和校园形象。
本文针对高校内公共设施的设计方法与原则加以分析总结,以期对设计者有所帮助。
校园公共设施包括校园道路标识系统,校园休闲景观系统、校园垃圾处理系统等分类,公共设施是在公共场所服务于大众的设备或物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设施发展趋于多样化。
现代高校内的公共设施起着协调校内外师生与校园环境关系的作用,是校园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设计师如何创造出符合现代高校校园生活需求的公关设施,使之与高校整体发展协调,公关设施的设计方法尤为重要。
校园公共设施的用途高校公共设施是高校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种特殊的校园艺术品。
对于宣扬校园文化,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起着关键作用。
高校公关设施主要有一下用途。
1.导视作用以传达视觉信息为主的设施,包括道路标识、建筑物标识。
主要形式有路牌、路标、宣传栏、广告招贴栏等。
2.卫生作用以清洁卫生为目的的公共设施。
如垃圾箱、垃圾站、卫生间盥洗室等等。
3.休闲作用以游憩休闲为主要目的的设施。
有公共座椅、台桌、景观小品等。
校园公共设施设计的原则1.与校园整体规划相协调现今高校的校园环境越来越受到师生乃至社会人群的关注,校园环境是否协调统一直接影响对整个校园环境的评价。
高校公共家具的外观造型设计也要与校园整体规划相一致,才能满足整体的统一性。
虽然公共家具都是单独的个体,在局部环境中各自独立,承担各自的使用功能,但是在整体系统中,却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以,即便单体家具设计构思新颖,创意独到,但如果不能与整体校园环境协调统一的话,依然是不成功的设计。
2.与校园文化发展相吻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高校教育的关注越来越高,校园文化对高校师生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不同高校推出各自不同的校园文化。
设施规划毕业设计
![设施规划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70a4dedb8f67c1cfad6b8e2.png)
上海建嘉光学元件厂——昆山新厂区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摘要国内手机产量已突破两万部,3G的推进肯定会进一步的提升国内手机产量。
在产量急剧提升的同时也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手机代工企业,如何有效的降低成本,保证质量是每个企业首要考虑的核心问题?上海建嘉光学原件厂是一家生产Lens的制造商,主要向采购商提供手机、相机屏幕面板、Mp3、Mp4等光学产品,具有完备、专业的Lens生产线。
公司在光学原件生产领域积累了二十多年的经验,现在一开始积极横向拓展自己的业务,附带生产手机、相机、MP3的产品的外壳。
手机外观是消费者在购买时要考虑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权重达到25%,而年轻女性更是把手机当作一件饰品去选购。
为了在手机代工行业争取更大的优势,在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环境中快速的成长,公司已开始在昆山建设自己的新厂区,力求扩大规模,降低成本。
昆山新厂区产区的规划严格按照企业发展规划,结合企业现在现状,充分利用过去二十年企业的经验积累,引入新的设计与评判理念,设计出在本行业具有使竞争力和特色的厂区。
设计过程中重要采用SLP(System Layout Planing)与SHA(System Handing Analysis)相结合的方法严格设计厂区,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手机外屏、外壳的生产设备工艺的特殊性,充分考虑其物理特性、化学特性设计出专业的、有本身独特考虑因素的生产系统。
在总体要求以成本、质量、人性化、高度柔性为中心,最终用运筹学、系统工程的原理加以分析评判改进创新。
适时考虑现企业以及标杆企业的指标,无限改进,使其空间布置合理、物流畅通简洁、柔性化程度、环境优雅的高效低成本生产系统。
关键词:手机外壳设施规划SLP SHA 系统工程AbstractThe output of china mobile have exceeded 20 million ,3G will certainly further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the domestic mobile phone production. Dramatically improve the yield, while also cultivating a large number of excellent mobile foundry, How to reduce the cost, ensure that quality is the primary consideration of each core business issues. Shanghai Hai Jian Jia original factory is a manufacturer of optical Lens manufacturer,who mainly available to the buyers phone, camera screen panel, have a complete, professional Lens production line. Original production in optical accumulated 20 years of experience, and now beginning to actively expand their business landscape, with production of mobile phones, cameras, MP3 product shell. Mobile phone consumers look to consider mobile appearance as when critical factor buying, weight of 25%, while the young women has even more mobile phone as an ornament to buy. OEM mobile phone industry in order to win greater advantage in a competitive and challenging environment of rapid growth, the company has begun construction of its new factory in Kunshan, and strive to expand the scale and reduce costs.Producing new factory in Kunshan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planning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planning, combined with business now make full use of business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of experie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new concepts designed to make this industry competitive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nt . Important during the design process using SLP (System Layout Planing) and SHA (System Handing Analysis) method of combining rigorous design factories, during the design process to fully consider the phone screen on the outside shell of the production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are unique, full account of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and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esign professional, has its own unique considerations of production systems. In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cost, quality, personalized, highly flexible as the center of the end-userlogistics, systems engineering principles to analyze assessment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Timely to consider the current businessindicators and benchmarking company, unlimited improvement, sothat spatial arrangement is reasonable, smooth logistics simple,flexible degree, the environment elegant and efficient low-costproduction systems.Key words:Mobile phone shell Facilities Planning SHA SLPSystem engineering目录1引言 (5)2.研究背景 (6)3.相关基础理论 (10)3.1.工业工程(IE)简述 (10)3.1.1.工业工程的研究目标 (10)3.1.2.工业工程学科的范畴及应用范围 (11)3.1.3.工业工程的特点 (11)3.1.4.业工程对制造业的作用 (13)3.2.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概述 (13)3.2.1.么是设施规划与设计 (13)3.2.2.设施规划与设计的范围 (14)3.2.3.设施规划与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14)3.2.4 .设施布置的原则和形式 (15)3.2.5.成组技术 (16)3.2.6.设施规划与设计的阶段结构和程序模式 (18)3.3.SLP系统布置设计理论 (20)3.3.1.系统化布置设计步骤 (21)3.3.2.系统化布置设计程序和要素 (22)3.4.设施规划研究现状 (24)4 SLP设计步骤 (28)4.1.料分类及产品—产量分析 (28)4.1.1.料的分类 (28)4.1.2.物流量的计算 (28)4.1.3.产品—产量(P—Q)分析 (29)4.2.物流分析 (30)4.2.1.工艺过程图(Operation Process Chart) (30)4.2.2.多种产品工艺过程图 (31)4.2.3.从至表(From--To Chart) (32)4.3.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35)4.3.1.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表的构造 (35)4.3.2.建立非物流相互关系表的步骤 (35)4.3.3.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37)4.4.作业单位面积的确定 (37)4.5.布置修正 (38)4.6.布置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38)4.6.1.非经济因素评价 (38)4.6.2. 经济因素评价 (39)5 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案 (39)5.1模糊数学概述 (39)5.2. 方法和原理 (39)6.嘉光学原件厂昆山新厂区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 (42)6.1.建嘉光学元件厂之扩建选址 (42)6.2.产品分析与设施规划原则 (42)6.3.产品工艺流程图 (42)6.4作业单位划分 (38)6.5.物流分析 (38)6.5.1绘制产品初始工艺过程表 (38)6.5.2.初始表 (39)6.5.3.绘制物流强度汇总表 (39)6.5.4划分物流强度等级 (43)6.5.5.绘制物流作业单位相关图 (43)6.6. 作业单位非物流关系分析 (46)6.7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分析 (48)6.7.1.选取加权值 (48)6.7.2.综合作业相互关系的计算 (49)6.7.3.划分关系密切等级 (51)6.7.4.建立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 (52)6.8. 工厂总平面布置 (53)6.8.1.综合接近程度 (53)6.8.2.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 (55)6.8.3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相关图 (56)6.8.4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56)6.8.5.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的调整 (58)7方案的评价选择 (61)结论 (64)致谢 (66)参考文献 (67)1引言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小三黑体,居中)摘要.......................................................................................................................................................... - 1 -1 引言........................................................................................................................................................ - 2 -1.1 问题的提出............................................................................................................................................ - 2 -1.1.1系统布置设计(小四号黑体)......................................................................................................... - 2 -1.1.2 SLP方法的步骤(小四号黑体)..................................................................................................... - 2 -1.5任务与分析............................................................................................................................................. - 3 -2 设计方案.................................................................................................................................................... - 4 -2.1装配车间设施布置现状......................................................................................................................... - 4 -2.2基本要素分析.............................................................................................................. - 4 -2.2.1 产品P.................................................................................................................. - 4 -2.2.2 数量Q.................................................................................................................. - 4 -2.2.3 装配工艺路线R.................................................................................................. - 5 -2.2.4 厂区作业单位的划分S...................................................................................... - 5 -2.2.5 时间安排T.......................................................................................................... - 6 -2.3产品—产量分析.......................................................................................................... - 6 -2.4绘制从—至表.............................................................................................................. - 6 -2.5划分物流强度等级...................................................................................................... - 7 -2.6绘制作业单位物流相关图.......................................................................................... - 8 -2.7作业单位间非物流关系分析...................................................................................... - 8 -2.8作业单位间综合相互关系分析.................................................................................. - 9 -2.9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 11 -2.9.1计算综合接近程度............................................................................................. - 11 -2.9.2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 12 -2.10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 13 -2.11方案设计.................................................................................................................. - 14 -2.12方案评价.................................................................................................................. - 15 -结论.......................................................................................................................................................... - 17 -致谢.......................................................................................................................................................... - 18 -参考文献...................................................................................................................................................... - 19 -(所有的均为1.5倍行距,未具体指明使用字体的均为小四宋体,以下同)摘要(小三楷体_GB2312加黑,居中)从某装配车间的生产现状以及布置现状入手,运用SLP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对该厂的内部平面布置进行设计。
其中从车间内各个环节或者部门的从至表关系出发,分析作业单位物流相关图以及非物流相关图,得到综合相关图。
通过其综合接近程度绘制位置相关图,最终结合各个作业单位的面积确定最终的内部平面设施布置。
(小四楷体_GB2312)关键词:SLP 从至表位置相关图设施布置(小四楷体_GB2312)1 引言(小三黑体)1.1 问题的提出(四号黑体)1961年,Muther提出了“系统布置设计(SLP)”,这是一种条理性很强,将物流分析与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密切程度分析相结合,求得合理布置的技术。
随着SLP的发展,设施规划设计人员不但把它应用于各种机械制造厂的设计中,而且不断发展应用到一些新的领域,如办公室的布置规划、连锁餐厅的布置规划等服务领域。
该厂作为一家机械制造厂,其内部设施布置必然得用到SLP的科学方法来分析,才能使车间的平面布置和设备布局达到最合理,从而提高企业在该行业的竞争力。
(小四号宋体)1.1.1系统布置设计(小四号黑体)系统布置设计(即SLP)分析方法是工艺专业化布局时常用的方法,通过分析各工序(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强度,来帮助确定作业单位的布局位置。
物流强度大的作业单位布局要尽量接近,作业关系为负相关的作业单位之间要尽量安排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