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

合集下载

宗教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宗教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宗教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简介宗教学专业是一门研究人类宗教现象及其相关理论的学科。

宗教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对各种宗教信仰和实践的理解,以及对宗教在社会、文化和历史中的影响的认识。

本文将介绍宗教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相关内容。

一、宗教学概论本门课程为宗教学专业的入门课程,旨在使学生对宗教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课程内容包括宗教的定义、分类、组织形式、宗教符号和仪式等基本知识。

二、宗教历史本门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各个宗教的历史背景、起源和发展。

通过对不同宗教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学生将掌握各宗教的重要事件、人物和传统。

三、宗教哲学本门课程主要研究宗教的哲学思想和观念。

学生将学习各种宗教的哲学思考和宗教哲学家们的观点,进一步理解宗教信仰的逻辑和思辨。

四、宗教社会学本门课程将探讨宗教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学生将学习宗教在社会中的功能、宗教组织和宗教领导者的角色、宗教信仰和社会变革等内容。

五、宗教文化与艺术本门课程将介绍宗教对文化和艺术的影响。

学生将学习宗教文化的内涵、宗教与建筑、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

六、比较宗教学本门课程将对不同宗教进行比较研究。

学生将学习宗教之间的异同之处,探讨宗教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七、宗教心理学本门课程旨在探索宗教与心理学之间的联系。

学生将学习宗教对个体信仰和行为模式的影响,以及宗教信仰的心理机制。

八、宗教法学本门课程将介绍宗教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课程内容包括宗教自由、宗教法律制度、宗教团体的注册等法律问题。

九、宗教研究方法本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进行宗教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宗教文献的搜集和分析,以及如何进行田野调查和实地考察。

十、毕业论文本门课程为宗教学专业的毕业要求,学生将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并撰写一篇关于宗教学相关主题的毕业论文。

以上是宗教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相关内容。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对宗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宗教学研究和宗教工作做好准备。

宗教学

宗教学

我国宗教原则:自办、自养、独立自主宗教学:以宗教的基本构成要素(宗教发展的历史.宗教的社会功能、宗教哲学观等)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揭示宗教本质的一门学科,从历史中研究各种宗教形成、发展、变化、成果、理论、著作的发展,揭示宗教发展规律的理论化、系统化的学问。

宗教学是一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

宗教史学:侧重研究宗教发展阶段中的人和事,研究宗教起源、发展性质的宗教学分支学科。

宗教史学涵盖在宗教学中,宗教学与宗教史学相比较,更侧重于抽象宗教的经验规律,研究宗教的现象和事物。

宗教现象学:描述性、分门别类式、但是宗教学更侧重研究深入挖掘宗教背后的规律和本质。

宗教的本质:“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是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应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

”知识点:幻想、外部力量、支配、超人间力量(违反自然规律)邪教,简言之,指冒用宗教、气功或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人心、蒙骗他人,发展、控制社会成员,阻碍社会进步、危害社会的组织。

把宗教的体制个人利益化的一种组织。

(为教主的个人利益服务)——方尔加宗教的基本要素内在:理念、思想;情感体验、情绪外在:行为、活动;组织、制度体制神灵灵魂:是寓于人的形体中并主宰(操纵)形体的超自然的存在。

神灵:是灵魂发展的最高形式,神灵能够创造形体。

1.神是什么?破坏自然规律的相同相异同形同性人格化的超自然的存在可能与人同形,一定与人同性2.人性神格化的两种方式费尔巴哈:想像、幻想:直接把人性附着于神之上(犹太)把人性提炼为抽象的一种存在(基督教、伊斯兰)神灵的类型1)自然神:拜物教、把握住、部分把握、不能把握古代印度:三界——天地空。

中国的树神等。

2)血缘群体神:图腾崇拜杂婚——群婚——对偶婚——族外婚3)功能神和行业神:财神爷,黄道婆4)至上神:天帝5)绝对至上神上帝真主神性包括天命和神迹天命源于人副天数,人们认为天一定是有意识地运行着。

宗教学(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宗教学(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专业方向类课程:均为选修课程。课程设置应注重经典阅读、问题导向和跨学科研究。鼓励开设跨专业的交 叉课程。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 。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类实习和专业科研活动。各高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一定的创新创业学分。各院系必 须为学生指定专门的指导教师。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所有活动必须在指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各高校应定期进行全面的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估 。
充分发挥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建立日常管理、定期管理、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估相结合 的管理机制。
日常管理:由院系本科教学负责人对本科教学质量保证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日常管理,指定专人对教学运行与 质量进行管理。
定期管理:由学校和院系组织定期的管理评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业评估或专项评估。
过程管理:建立和实施院系负责人听课制度、专家督导制度、同行评议制度、学生评教制度。
质最评估:注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追踪调查,特别注重毕业生创新创业成就,积极收集意见反馈,以此作为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 。
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
这是宗教学本科专业基础主干类课程体系,其中的3是指3门哲学类专业必修基础课程,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外国哲学,X是指宗教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 。
专业理论课程分为专业基础主干类课程和专业方向类课程。
专业基础主于类课程:均为必修课程,采取"3+X"模式,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三个领域 的课程以及宗教学专业基础主干类课程。各高校根据自身定位和办学特色开设宗教学专业基础主干类课程(主要 有:中国哲学史、外国哲学史、东方哲学、宗教学导论、佛教史、道教史、基督教史、伊斯兰教史、民间宗教研 究、宗教社会学、宗教心理学、宗教问题社会调查与方法、宗教学原著选读等)。

宗教学通论新编

宗教学通论新编

宗教学通论新编引言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涵盖了人们的信仰体系、神秘经验、道德准则等方面,深刻地影响着个人和整个社会。

宗教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是宗教的起源、发展、本质、意义等问题。

本文将对宗教学进行新编,探讨宗教的概念、特征、分类等内容。

宗教的概念与特征宗教是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和崇拜的一种社会现象。

它包括了人们对上帝、神灵、神圣力量等存在的信仰,并以一系列的仪式、祭祀、教义等方式表达。

宗教的核心是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信仰。

宗教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信仰体系:宗教有一套独特的信仰体系,包括上帝的概念、神灵的存在、道德准则等。

这些信仰体系被视为宗教的核心。

2.仪式与祭祀:宗教通过一系列的仪式和祭祀来表达对神灵的崇拜和敬意。

这些仪式通常包括祷告、祭祀、礼拜等。

3.宗教教义:宗教通常有一套特定的教义,规范着信徒的行为和信仰。

这些教义涵盖了道德准则、人类起源、生命意义等方面。

4.神秘经验:宗教对个人的灵性体验十分重视。

人们通过宗教仪式和祷告等活动,寻求与神灵的交流和体验。

这种神秘经验是宗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的分类宗教学对宗教进行分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宗教的多样性和共性。

宗教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

原始宗教与大宗教根据宗教的历史发展和影响范围的不同,可以将宗教分为原始宗教和大宗教。

原始宗教:原始宗教是指发源于原始社会、传统社会的宗教形式。

这些宗教通常没有明确的创始人和教义,宗教活动和信仰主要通过口传和习俗进行。

大宗教:大宗教是指影响范围广泛、信徒数量庞大的宗教体系。

这些宗教具有明确的创始人、教义和组织体系,且有着长时间的传播和发展。

世界主要宗教根据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和信徒数量,可以将宗教分为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等世界主要宗教。

基督教: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罗马帝国。

基督教的核心是对耶稣基督的信仰,其信徒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非洲等地。

宗教学原理

宗教学原理

宗教学原理宗教学是研究宗教的一门学科,它旨在探索宗教的本质、起源、发展、影响以及宗教与其他领域的关系。

宗教学原理是宗教学的基础理论,它包括了宗教的定义、分类、功能、符号、仪式、神话等内容。

通过对宗教学原理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宗教现象,并对宗教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首先,宗教学原理包括了对宗教的定义和分类。

宗教是人类对于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信仰,它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呈现出多样性。

宗教可以分为世界宗教和民间宗教两大类,世界宗教包括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等,而民间宗教则是一些地方性的信仰和宗教实践。

对宗教的分类有助于我们对各种宗教现象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比较研究。

其次,宗教学原理还涉及到宗教的功能和影响。

宗教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人们对于超自然力量的寄托和依赖,同时也是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来源。

宗教还对文化、艺术、政治等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它塑造了人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此外,宗教学原理还包括了对宗教符号、仪式和神话的研究。

宗教符号是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各种宗教标志、图腾、图像等,通过这些符号,人们传达着对于神圣的崇敬和敬畏。

宗教仪式是宗教信仰的具体表现,它包括了祈祷、祭祀、礼拜等活动,这些仪式是人们与神灵沟通和交流的方式。

而宗教神话则是宗教教义和传统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了关于神灵、英雄、创世等各种故事和传说。

总的来说,宗教学原理是对宗教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的基础,它包括了对宗教的定义、分类、功能、符号、仪式、神话等内容。

通过对宗教学原理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宗教的本质和特点,深入探讨宗教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为我们对宗教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宗教学

宗教学

宗教学概论1、麦克斯·缪勒麦克斯·缪勒(1823——1900)奠基之作:《宗教学导论》(1870)意义:(1)第一次提出“宗教学”概念;(2)使宗教研究有了相对独立的学术地位;(3)提出了宗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什么是宗教某种以神道为中心的信仰系统;以信仰主体的个人体验来规定宗教的本质;以宗教的社会功能来规定宗教的本质;从宗教和文化的关系角度来界定宗教。

宗教是一种对社群所认知的主宰的崇拜和文化风俗的教化,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3、宗教的本质一、宗教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就宗教与社会存在的关系而言,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但这种反映并不是对社会存在的真实的、正面的、正确的反映,而是对它的虚幻的、歪曲的、颠倒的反映。

宗教里一切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出根据或原型的。

①神灵形象是人自己的形式塑造的;②神灵“人格”是人根据自己的性格想象出来的;③神灵住所是人仿照人间最华丽的住所“设计”起来的;④人间社会关系也反映到了天上二、宗教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就宗教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来说,它属于上层建筑。

在这里,观念同自己的物质存在条件的联系,愈来愈混乱,愈来愈被一些中间环节弄模糊了。

但是这一联系是存在着的”。

宗教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间接的、复杂的,而且往往是模糊不清的。

三、宗教是一种崇拜异己力量的社会行为这一点把宗教同政治、道德、科学、等社会意识形式区分开来了,把宗教与它相邻的神话、一般有神论、封建迷信区分开来了,把宗教行为与其他的一切非崇拜性社会活动区分开来了。

宗教采取了非理性信仰的方式来反应客观现实,这种信仰方式是通过人类的自我异化来实现的。

宗教把自然力异化了,自然力成为了人类一种不可避免的异己的压迫力量。

宗教把社会力量异化了,盲目的社会压迫力量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异己力量。

宗教把人的本质异化了,异化为一个抽象了的,脱离现实的虚幻的本质。

四、宗教在对抗阶级社会里是人民的鸦片五、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系统4、如何理解宗教信仰与非宗教信仰的异同性质不同:基础不同;信仰对象的思想理论不同,从认识、需要、实践三方面比较;信仰的态度不同。

2023年宗教学专业介绍

2023年宗教学专业介绍

2023年宗教学专业介绍宗教学是研究世界各地宗教的起源、演化、传播及其在社会、文化、艺术、法律等各个方面的影响的学科。

它通过透彻的研究探讨宗教在历史中的作用及其现代的价值。

宗教学专业始于19世纪末,随着对世界各地宗教文化的研究不断深入和拓展,宗教学也日益成为学术界和社会瞩目的热门学科。

一、宗教学的学科内容宗教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众多类别的宗教学,如基督教学、佛教学、伊斯兰教学、道教学等,同时也包含宗教史、宗教哲学、宗教文学、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学科。

宗教学主要研究世界各地宗教的历史及其文化特征、宗教教义及背景、宗教符号和仪式、宗教文学与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主要包括宗教思想、信仰、神话、教义、仪式、神秘主义、道德原则、社会组织、神学、宗教哲学、宗教心理学等方面。

同时,人类学和社会学等研究方法的运用也在宗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宗教学的使用领域1、文化研究领域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学可以研究不同宗教对文化的影响,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某些文化现象的背后原因。

同时,宗教学研究还可将不同宗教间的文化的异同之处进行比较,了解不同宗教体系的文化内涵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社会学领域宗教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起到了复杂的作用。

宗教学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深入了解宗教与政治、法律、文化和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以研究宗教信仰与行为与社会制度、政治体制之间的关系,了解宗教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相互作用。

3、心理学与人类学领域宗教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宗教学的研究也涉及到了心理学与人类学的领域。

宗教心理学主要研究宗教信仰与行为对人类思维与情感,情感、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人类文化对宗教信仰的影响和反过来,宗教信仰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宗教的信仰和习俗在人群中的传播,孕育了一种人类文化生态学。

三、宗教学专业的就业方向1、学术机构:许多高校已开设了宗教学相关专业,如历史学、哲学、文学、艺术等,毕业生能在这些机构中从事相关学术研究。

科目宗教学学习总结

科目宗教学学习总结

科目宗教学学习总结在学习科目宗教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宗教对于人类社会和个体生活的影响以及宗教学所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下面我将从宗教学的重要性、宗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宗教学的学习方法这三个方面,对我在宗教学学习中的收获进行总结。

一、宗教学的重要性宗教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不仅关乎到个体的精神追求和信仰,也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对于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宗教学具有重要的学科价值。

通过学习宗教学,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宗教的起源、发展以及其思想内涵与价值观,有助于培养我们宽广的文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宗教学的基本概念1. 宗教:宗教是人类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通过一系列信仰和仪式来追寻超越人类有限状态的信仰和实践活动。

2. 宗教现象:宗教现象是指宗教在人类社会中所呈现出的各种表现形式,包括信仰、仪式、神话、神庙等。

3. 宗教理论:宗教理论是对宗教现象的研究和解释,包括宗教的起源、宗教的功能以及宗教与其他社会文化现象的关系等。

三、宗教学的学习方法1. 阅读经典著作:宗教学涉及到众多的经典著作,通过深入阅读这些经典著作,可以更好地理解宗教的思想和观念。

2. 研究历史背景:宗教是与特定历史和社会背景相联系的,了解宗教的历史背景有助于理解其发展和演变的脉络。

3. 参观宗教场所:通过参观宗教场所,亲身感受宗教仪式和氛围,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宗教的实践和信仰。

4. 参与学术讨论:加入宗教学研究的学术讨论,与他人交流思想和见解,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

通过以上的学习方法,我在宗教学的学习中有了很多收获。

我深入理解了不同宗教信仰的内涵和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同时,我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宗教对于社会的作用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总结起来,在宗教学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可以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还可以提升自我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宗教学的学习是一种思想的启迪和智慧的积累,它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宗教学中的宗教信仰与宗教文化的互动关系

宗教学中的宗教信仰与宗教文化的互动关系

宗教学中的宗教信仰与宗教文化的互动关系宗教学是一门研究宗教现象的学科,涵盖了宗教信仰、宗教文化、宗教历史等多个方面。

在宗教学中,宗教信仰与宗教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二者在相互作用中互相影响、相互渗透。

本文将探讨宗教信仰与宗教文化的互动关系,从而加深我们对宗教学的理解。

一、宗教信仰与宗教文化的定义与内涵宗教信仰是人们对于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和崇拜,是基于对神、神话、神灵、仙人等存在程度和力量的主观感受和深信不疑的信念。

宗教文化则是人们在宗教信仰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宗教教义、仪式、价值观念、艺术作品、建筑风格等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产物。

二、宗教信仰对宗教文化的塑造与影响宗教信仰对宗教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宗教信仰是宗教文化的核心,它影响和塑造了宗教文化中的各个方面。

首先,宗教信仰决定了宗教的教义和价值观念。

例如,基督教强调主宰和仁爱,佛教重视慈悲与禅定,伊斯兰教强调顺从和虔诚。

这些教义和价值观念在宗教文化中得以表达和传承。

其次,宗教信仰决定了宗教的仪式和礼俗。

宗教仪式是宗教信仰的集中体现,通过仪式的进行,人们体验着宗教信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例如,基督教的弥撒、佛教的念经、伊斯兰教的先知节等,都是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不同宗教信仰的特点和内涵。

最后,宗教信仰决定了宗教的艺术与建筑风格。

宗教艺术和建筑以其独特的形式和风格传达着宗教信仰的精神内涵和审美追求。

例如,基督教的教堂和壁画、佛教的佛像和寺庙、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和阿拉伯式建筑等,都是宗教信仰的视觉符号和象征。

三、宗教文化对宗教信仰的诠释与传承宗教文化是对宗教信仰的诠释与传承,在宗教信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首先,宗教文化通过文学、艺术、音乐等形式将宗教信仰中的教义和故事传达给人们,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宗教的内涵。

例如,《圣经》、《古兰经》、《金刚经》等经典作品,通过文字的描述和诗意的表达,向人们传递神圣与智慧。

其次,宗教文化通过民间信仰和传统习俗的传承,维系着宗教信仰的连续性。

宗教学知识点

宗教学知识点

宗教学知识点宗教学是研究宗教现象与宗教本质的学科,它涉及到广泛的内容,包括宗教起源、历史、宗教符号、信仰与仪式、宗教思想与哲学等方面。

本文将围绕宗教学的核心知识点展开阐述。

一、宗教起源与发展宗教起源是宗教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通过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考古学的发现,可以追溯到人类最早的宗教信仰。

宗教起源与人类对自然力量、神秘现象和生命的解释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经历了各种形式的变化与演进,如原始宗教、古代宗教、世界宗教等。

每个宗教都有着独特的信仰体系、仪式与教义。

二、宗教符号与象征宗教符号是宗教实践中使用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动作或图像。

宗教符号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它们在宗教仪式、礼拜和宗教艺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比如基督教中的十字架、印度教中的印度神像、伊斯兰教中的月牙星象征等。

通过理解宗教符号,可以更好地理解宗教的信仰体系和精神追求。

三、宗教信仰与仪式宗教信仰是人们对神秘力量的信仰和崇拜,它是宗教的核心内容之一。

不同的宗教信仰有着不同的教义和价值观念。

宗教信仰还常常伴随着各种仪式与礼拜活动。

仪式是宗教信仰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通过特定的仪式,人们与神灵交流、祈祷、祈求等。

而且宗教仪式还承载着社会、文化与历史等方面的意义。

四、宗教思想与哲学宗教思想是宗教学领域中又一重要的研究方向。

宗教思想与哲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都关注人类存在的意义、价值和与世界的关系。

宗教思想探讨上帝、宇宙的起源与结构、人类的命运等问题。

不同宗教有着不同的思想体系,如基督教的原罪论、佛教的因缘观、道教的阴阳学说等。

通过研究宗教思想,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宗教的文化价值和影响。

五、宗教与社会生活宗教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各个领域的发展与变化。

宗教在社会中具有凝聚力和引导力,它可以提供精神支持、道义准则和社会规范。

宗教还与政治、教育、经济、艺术等方面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比如伊斯兰教在中东地区的政治与社会影响、佛教在东亚地区的和谐与平静等。

宗教学专业基础设置

宗教学专业基础设置

宗教学专业基础设置1. 专业概述宗教学专业是研究宗教现象、宗教文化和宗教思想的学科。

宗教在人类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而宗教学则是研究和解读这种影响力的学科。

宗教学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对不同宗教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并使其具备批判性思维与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2. 专业设置2.1 课程目标宗教学专业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培养学生对主要宗教信仰和实践的了解与理解; - 培养学生分析宗教思想与宗教文化的能力; - 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2.2 专业核心课程宗教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以下内容: - 宗教概论:介绍宗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并概述主要宗教的历史与发展。

- 宗教思想与经典:研究主要宗教的核心思想、经典著作和重要教义。

- 宗教文化与仪式:探讨宗教文化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以及宗教仪式的意义与作用。

- 宗教社会学: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功能和影响。

- 宗教与科学:分析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探讨宗教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2.3 实践教学宗教学专业注重实践教学的培养,以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实际能力。

实践教学包括以下形式: - 考察与实地调研:组织学生到宗教场所进行考察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宗教实践和信仰者的生活。

- 实习与社会实践:安排学生参与宗教组织、文化机构或相关团队的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实际经验和实际能力。

- 论文写作: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研究,撰写论文并进行学术报告,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表达能力。

3. 就业前景宗教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以下领域就业: - 高校教职:从事宗教学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 文化遗产保护:参与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和管理工作。

- 社会调研与咨询: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提供宗教相关的社会调研和咨询服务。

- 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跨国宗教交流与合作项目,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理解。

- 新闻传媒:从事宗教报道和宗教新闻的采编工作。

宗教与宗教学培训资料

宗教与宗教学培训资料
宗教学的研究对象
主要包括各种宗教的信仰、教义、仪式、组织、制度等,以及宗教与哲学、历史 、文化、心理等方面的相互关系。括文献研究、田野调查、比较研究 、历史研究等多种方法,旨在全面、 深入地理解宗教现象。
研究意义
宗教学研究有助于理解人类文化的多 样性,促进不同宗教间的对话与交流 ,同时也有助于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宗 教问题。
宗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与哲学的关系
与历史学的关系
与社会学的关系
与心理学的关系
宗教学和哲学都关注人类的精 神世界和信仰问题,但宗教学 更注重实证研究,哲学则更注 重理性思考。
历史学为宗教学提供了丰富的 历史资料和背景知识,有助于 理解宗教的起源和发展。
社会学关注社会结构和人类行 为,而宗教作为社会现象之一 ,也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宗教学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 有助于深入理解宗教与社会的 关系。
道德教化作用
宗教教义中通常包含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信徒进行道德教化, 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
文化传承作用
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对 文化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宗教与现代科技、教育的关系
宗教与科技的互动
一方面,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宗教产生了深远影响,如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挑战了传统宗教观念;另 一方面,宗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如宗教组织对科技研究的资助和支持。
宗教与宗教学培训资料
汇报人:XX 2024-01-28
contents
目录
• 宗教概述 • 宗教学基本概念 • 各大宗教简介 • 宗教与哲学、文化、艺术的关系 • 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 宗教学的研究前景与展望
01
宗教概述
宗教的定义与特点

宗教学考研科目

宗教学考研科目

宗教学考研科目宗教学是一门研究宗教现象的学科,它涉及到对各种宗教信仰、仪式、道德观念、神话故事以及宗教组织与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宗教学考研科目,作为考研的一部分,要求考生对宗教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各个宗教的特点进行深入了解和掌握。

一、宗教学的基本理论宗教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宗教的定义、起源、分类、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宗教的定义是指对宗教现象进行界定,如何判断一个信仰体系是否属于宗教。

宗教的起源涉及到宗教的起源地、起源时期以及宗教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宗教的分类是对各个宗教进行分类研究,如世界宗教的分类、中国宗教的分类等。

宗教的发展是指宗教的历史演变和变迁过程,以及宗教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趋势等。

二、宗教学的研究方法宗教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文化研究等。

实证研究是通过实地调查和采集数据来研究宗教现象,如宗教信仰、宗教仪式等。

比较研究是通过对各个宗教进行比较,找出宗教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从而探索宗教的本质和特点。

历史研究是通过对宗教历史文献和史料的研究,来揭示宗教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

文化研究是通过对宗教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探讨宗教对文化的影响以及宗教与文化的互动关系。

三、各个宗教的特点宗教学考研科目还要求考生对各个宗教的特点进行了解和分析。

世界上存在着众多的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等。

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信仰体系、仪式和道德观念等,考生需要了解各个宗教的核心教义、教派分支、圣典经典以及宗教的组织结构和传播方式等。

宗教学的研究对于了解人类的信仰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宗教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类的生活、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密切相关。

通过对宗教学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信仰和宗教行为,促进不同宗教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在宗教学考研科目的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广泛阅读相关的宗教学著作和研究论文,掌握宗教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各个宗教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宗教学概论

宗教学概论

宗教学概论一、名词解释①比较宗教学:以宗教史为基础,通过对各种宗教的比较,研究宗教现象的特殊性和共同性的学科。

研究重点:宗教起源和宗教发展问题。

②宗教心理学:宗教心理学注重个体体验和个体心理,力图从个体的主观体验的描述对人类的宗教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开辟了从主题角度研究宗教的新思路。

(宗教心理的创始人:1、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民族心理学—对语言,神话和宗教,道德发展规律之探讨》“恐惧感”、敬畏感2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士《宗教经验之种种》“宗教经验”。

) ③图腾崇拜: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原始崇拜。

“图腾”一词源于美洲印第安人语,意为“他的族类”、“他的亲属”或“他的氏族标记”。

④宗教的定义:宗教是把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幻想地反映为超人间、超自然的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的社会文化体系。

——吕大吉二、填空1.宗教学的诞生1)宗教学的创始人是英籍德国学者——麦克斯·缪勒;2)他的研究领域涉及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神话学等多门学科;3)由麦克斯·缪勒撰写的《宗教学导论》是宗教学这门学科问世的标志,是宗教学的开山奠基之作。

2.宗教的历史发展:氏族-部落宗教 —民族-国家宗教——世界宗教3.氏族-部落宗教: (血缘关系为纽带) ·共同性(自然地异己力量)·民主性(种族的繁衍和生存)·神权的全民性(全民的意志) ·神性的自然特征(自然压迫下的产物)·神的平等性·分工需要,民主选举,无固定神职人员自发、粗浅、分散的宗教传说,礼仪 禁忌·民族-国家宗教:(地缘关系为纽带)·社会性(社会的异己力量)·阶级性(奴隶主的意志)·神行的社会特征(社会压迫下的产物)·神的分级化·神职人员的职业化和是世袭化·严密的组织形式和较系统的神学理论4.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包括宗教的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

民族宗教学心得体会

民族宗教学心得体会

一、引言民族宗教学是一门研究民族与宗教之间关系的学科,它涉及了民族、宗教、文化、历史等多个领域。

在我国,民族宗教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学习和研究民族宗教学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民族宗教关系、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民族宗教学,我对民族与宗教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民族与宗教的关系1. 民族与宗教的相互依存民族与宗教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一方面,宗教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民族是宗教存在的基础,宗教在民族中传播和发展。

在我国,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宗教信仰,如藏族信仰藏传佛教,回族信仰伊斯兰教等。

2. 民族与宗教的相互影响民族与宗教之间相互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宗教对民族的影响:宗教信仰可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宗教观念和道德规范对民族的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2)民族对宗教的影响:民族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和民族性格等因素对宗教的传播、发展和变革产生重要影响。

3. 民族与宗教的冲突与和谐民族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和谐的。

在某些情况下,民族与宗教之间可能会发生冲突。

这些冲突的原因主要包括:(1)宗教极端主义:宗教极端势力试图通过宗教信仰来征服其他民族,导致民族与宗教之间的矛盾加剧。

(2)民族主义:某些民族主义情绪可能会导致民族与宗教之间的对立。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民族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

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加强民族地区宗教事务管理、推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

三、民族宗教学的学习心得1. 深入了解民族宗教知识学习民族宗教学,首先要深入了解民族宗教知识。

这包括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习俗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民族与宗教之间的关系,为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2. 关注民族宗教现实问题民族宗教学不仅要研究历史,还要关注现实问题。

宗教学

宗教学

“the science of religion,宗教
学”。同时,另外一些研究宗教的 欧洲学者,根据这门新学科的研究 对象及其方法,将这门学科又称为 “the comparative sdudy of
religion,比较宗教研究”,或简称
“comparative religion,比较宗教 学”。
以宗教起源论为例,影响较大的,
有麦克斯· 缪勒等德国自然神话学派的
“自然神话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
“万物有灵论”;英国的史密斯、法国
的涂尔干(杜尔凯姆)和奥地利的弗洛伊 德等人的“图腾说”;英国人类学家马 雷特的“前万物有灵论”;美国学者金 氏、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等人的“巫术
论”。
施米特的宗教起源论被称为“原始启示
三 宗教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 宗教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社会现象 的宗教。但要把宗教学建设成为一门 真正的人文社会科学,我们对宗教的 研究就不能停留在宗教的现象形态和 外部特性的范围内,而是要透过宗教 的外部现象把握它们的内在本质。认 识和把握宗教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 是一切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的基本要 求,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可以这样来 规定宗教学的性质和对象:“宗教学 是认识宗教现象的本质,揭示宗教产 生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
(二)、宗教学诞生的标志: 1870年,英籍德国学者麦克斯· 缪勒在 英国皇家学会下属的英国科学院院作了 “宗教学4讲”,4篇讲稿以《宗教学导 论》的书名于1893年结集出版。麦克 斯· 缪勒在《宗教学导论》里第一次提出 了“宗教学”这个概念。
在《宗教学导论》这部著作中, 麦克斯· 缪勒把这门新兴的学科称为
说”或“原始一神论”。他认为世界上文化 层次最古老、最原始的部族都信仰至上神,
一神观念与一夫一妻制、私有制一样是亘古

高考专业详解-宗教学专业详解

高考专业详解-宗教学专业详解

高考专业详解-宗教学专业详解一、专业简介1.专业初识宗教与哲学、道德、法律、政治、文学、艺术一样,是人类文化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学就是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认识宗教现象的本质,揭示宗教产生和发展规律的专业。

它实际上是以研究感性现象为基础的经验科学,以社会历史中的具体宗教现象为对象,从形式与内容方面考察其观念、行为、组织,探讨宗教起源与演化的过程,以及宗教产生与存在的基础,并考察宗教的性质、演化规律与社会作用。

2.学业导航专业学习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宗教学的基本理论,较全面地了解世界各大宗教的历史与现状和我国的宗教法规与政策,接受独立思考、社会调研、分析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主干学科:哲学。

主要课程:中国哲学史、外国哲学史、东方哲学、宗教学导论、佛教史、道教史、基督教史、伊斯兰教史、民间宗教研究、宗教社会学、宗教心理学、宗教问题社会调查与方法、宗教学原著选读等。

3.发展前景目前我国的宗教学研究逐步与世界接轨。

在理论体系和理论观点上已经有了重要的突破,而在宗教哲学、宗教社会学、宗教伦理学、宗教政治学、宗教文化学这些分支学科方面的研究却远远落后于西方。

同是,宗教的现实问题,即宗教同现代科技社会的矛盾冲突与相互促进,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4.前沿课题□系统的中国比较宗教学尚待建立□中国五大宗教基本教义的历代诠释□中国当代宗教的现实问题研究□西部开发与宗教、民族问题研究□中国民间信仰现状研究二、人才塑造1.考生潜质有一定理论思维能力,有敏锐的直觉,对宗教有感悟能力,希望成为宗教的专业研究人员,对宗教活动感兴趣。

了解某种宗教的历史,愿意从事宗教文化交流工作,对介绍别的国家的宗教情况的广播、电视节目感兴趣,喜欢游览庙宇等宗教文化地,关注世界上因为宗教问题引发的矛盾冲突,想多了解一点有关我国民间宗教的情况,对宗教的产生感兴趣等等。

2.学成之后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了解世界各大宗教的历史与现状,具备较全面的宗教学知识,熟悉我国宗教法规、政策的宗教学专门人才。

学习宗教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宗教学的心得体会

自从接触到宗教学这一领域以来,我对宗教、信仰以及人类精神生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通过学习宗教学,我深刻体会到了宗教在人类历史、文化、社会以及个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以下是我学习宗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宗教的多样性在学习宗教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世界上存在着众多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等。

这些宗教在教义、仪式、信仰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

通过比较研究,我认识到宗教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提供了信仰和精神的寄托。

二、宗教与人类历史宗教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至今,宗教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佛教的传入对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基督教的传播推动了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通过学习宗教学,我明白了宗教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宗教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

三、宗教与个人生活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宗教信仰可以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安慰和寄托,帮助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信心。

在学习宗教学中,我了解到不同宗教对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的启示。

这些启示对个人成长和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宗教与现代社会在现代社会,宗教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宗教不仅为人们提供精神寄托,还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通过学习宗教学,我认识到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宗教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五、宗教学的研究方法宗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研究方法多种多样。

在学习宗教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

这些研究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宗教现象,揭示宗教的本质。

总之,学习宗教学让我对宗教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继续深入研究宗教,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同时,我也将把宗教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社会和谐与人类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宗教学中的宗教信仰和宗教仪式

宗教学中的宗教信仰和宗教仪式

宗教学中的宗教信仰和宗教仪式宗教是人类文明发展中最古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影响着人们的信仰和行为方式。

在宗教学中,宗教信仰和宗教仪式是两个关键概念。

本文将从宗教信仰和宗教仪式的定义、作用以及它们在不同宗教中的表现等方面展开论述。

宗教信仰是宗教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个体或集体对于超自然力量或意义系统的坚定信仰。

无论是多神论还是一神论,宗教信仰都是信徒与之信仰的对象之间的纽带。

宗教信仰不仅包括对神、神明或神灵的崇拜,还涉及对宇宙起源、人生目的、伦理道德等基本问题的思考。

在不同宗教中,宗教信仰的表现形式各异。

以基督教为例,宗教信仰体现在对上帝的信仰以及遵循耶稣基督所传授的道德原则。

而对于佛教徒来说,宗教信仰则侧重于佛陀的教诲,包括放下执着、慈悲善良等。

不同的宗教信仰根植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因此在宗教实践和信仰内容上有着明显差异。

宗教仪式是宗教信仰的一种外在表达和实践形式。

它是一套特定的行为和仪式,通过仪式的规范、符号和象征等方式,将信徒与神明或信仰系统联系起来。

宗教仪式具有宗教教派和文化背景的特征,同时也承载着信仰者的情感和对神圣的敬畏之情。

宗教仪式的功能多样,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作为信仰实践的一种方式。

它能够促使信徒与身份所属的宗教系统保持紧密联系,并为个体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满足。

通过参与宗教仪式,信徒们可以与信仰的对象进行互动,同时也能够塑造个人的生活方式、道德准则和社会关系。

宗教仪式在不同的宗教中呈现出极大的差异。

基督教中的宗教仪式主要包括圣餐、洗礼、婚礼和葬礼等,而佛教则有礼佛、放生、念经等仪式。

无论是什么宗教,宗教仪式都是信仰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加深信徒们对信仰系统和宗教理念的理解与体验。

在研究宗教信仰和宗教仪式时,宗教学者经常将它们作为彼此相互依存的概念进行分析。

宗教信仰为宗教仪式提供了信仰内容和参与的动机,宗教仪式则是宗教信仰在具体实践中的体现和呈现。

综上所述,宗教信仰和宗教仪式是宗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概念。

宗教学纲要

宗教学纲要

宗教学纲要引言宗教学是一门研究宗教现象和宗教体系的学科,它探讨宗教的起源、性质、变迁和影响等问题。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宗教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社会、文化和个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宗教的定义、分类、特征、功能和发展等方面概述宗教学的基本内容。

一、宗教的定义宗教是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信仰的一种表达形式。

它是人类对存在的起源、意义和目的等问题的解释,是人们与超自然力量建立联系和寻求心灵安慰的方式。

宗教的定义涵盖了它的信仰、信仰对象、信仰方式等多个方面。

二、宗教的分类宗教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一种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信仰对象分为多神教和一神教。

多神教是指信仰多个神明或精灵的宗教,如古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而一神教则是指信仰单一神明的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

另外,宗教还可以按照地域、文化和教义等进行分类。

三、宗教的特征宗教有一些特征是它与其他社会现象的主要区别。

首先,宗教是超自然的,它涉及到人与超自然力量的关系。

其次,宗教是信仰和崇拜的一种表达方式,信仰者通常会参与到特定的宗教仪式和神圣实践中。

此外,宗教还具有社会性和道德性的特征,它对社会秩序和伦理价值的塑造有着重要影响。

四、宗教的功能宗教对个体、社会和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功能。

在个体层面,宗教可以满足人们对存在的认知和内心需求,给予人们希望和宽慰。

在社会层面,宗教可以构建和维持社会秩序,提供道德准则和规范。

在文化层面,宗教是文化传承和表达的重要媒介,它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五、宗教的发展宗教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

宗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经历了起源、发展、传播和变迁的过程。

宗教的发展会受到社会结构和政治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宗教也会对社会和文化产生反作用。

在现代社会,宗教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宗教自由、宗教多元化和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等。

结论宗教学是一门研究宗教现象和宗教体系的学科,通过对宗教的定义、分类、特征、功能和发展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宗教现象的本质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结合宗教学研究中关于宗教本质的观点分析宗教的定义近代西方宗教学领域有四种关于宗教本质的观点,而每一种都对宗教的含义进行定义。

1、侧重以崇拜对象为中心来规定宗教的本质,主要是宗教历史学和宗教人类学的观点。

宗教人类学和宗教历史学着重研究人类历史上的宗教的形成和演进,把宗教理解成各种传统宗教所注重的以神道为中心的信仰系统。

如麦克斯·缪勒对宗教的定义:所谓宗教就是对某种无限存在物的信仰。

詹姆士·弗雷泽尔对宗教本质的观点,宗教是对超自然和超人间的权威力量讨好和祈求和解的一种手段。

“我所理解的宗教,乃是对于那些高于人的神力的抚慰,这些力量被认为能对自然和人类的生活加以指导和控制。

”2、从宗教的社会功能的角度来规定宗教的本质,主要是宗教社会学的观点。

(1)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克姆:把宗教规定为一种与神圣事物相关联的信仰和行为的统一体系,另一方面又认为,宗教的基础是社会的需要。

(2)美国宗教学家密尔顿·英格把宗教规定为“一套信念和修为的体系,一群人凭借这些信念和修为来解决人生的终极问题。

(3)斯特伦认为:“宗教是实现根本转变的一种手段……,所谓根本转变是指人们从深陷于一般存在的困扰( 罪过、无知等) 中,彻底转变为能够在最深刻的层次上,妥善地处理这些困扰的生活境界。

3、把信仰主体的个人体验作为宗教的本质,主要是宗教心理学的观点。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宗教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他给宗教下了这样的一个定义,宗教就是“各个人在他孤单时候,由于觉得他与任何他认为神圣的对象保持关系所发生的感情、行为和经验”。

4、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

二、试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对研究宗教本质和功能的指导意义(一)马克思对宗教观本质论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关于“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把宗教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基础、社会生活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同以往一切宗教观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它是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迄今为止最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

按照这一哲学的基本原理,宗教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作为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生活过程在人们头脑中的曲折反映,归根到底依赖于人类的物质生活过程,为人类的社会生活过程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所决定。

正是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宗教观比以往任何一种宗教观都更科学地把握了宗教,从而实现了宗教观历史上的根本变革。

恩格斯有一段近似于宗教定义的话:“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就是说,宗教的神是自然与社会异己力量压迫的产物。

这就把宗教的本质与根源说清楚了。

(二)马克思对社会功用论述宗教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社会功能的分析主要是指阶级社会的宗教,从宗教对社会的发展起什么作用,来考察和揭示了宗教的社会功能:第一,宗教是颠倒的世界观,剥削阶级利用宗教,宗教为剥削制度辩护。

马克思经典作家们认为宗教为现实的阶级对抗社会提供感情上的安慰、道德上的评价和理论上的辩护,用神、佛、上帝的名义从各方面论证现实社会的合理性,使之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性质。

人民群众如果相信这种辩护,就不可能真正认识苦难命运的真实根源,不可能产生变革苦难的革命要求。

第二,宗教具有麻醉人民精神的消极作用。

马克思有句名言“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在剥削制度下,人民生活在苦难之中,往往找不到摆脱苦难的现实道路,宗教却教导人民,只要安于苦难,服从命运,就会进入来世的天堂,从而使人民在精神上获得暂时的安慰,希望在来世天堂的幻想幸福里寻求解脱。

这就是宗教对人民精神麻醉作用,而且这种麻醉作用因统治阶级的利用更为强化。

第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被压迫人民也利用宗教进行反抗斗争。

在神权统治的历史条件下,一切革命的社会政治运动并无其他理论形式以资利用,只有披上宗教的外衣,把宗教作为一种武器,用来反抗统治阶级的统治,如太平天国起义等。

但是宗教的这种积极作用也是有限的,而它的消极作用又最终成为人民革命运动遭受失败的原因之一。

(三)意义:马克思人从类的物质实践活动出发,给宗教的作用和本质作出了最终的定位。

其一,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是其中的一个构成部分;其二,宗教是意识形态中以反映社会存在的意识为内容的意识形态,是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一种形式;其三,宗教与其他意识形态一样,是由社会物质生产关系决定其产生乃至灭亡的全过程。

宗教自身不可能脱离整个意识形态之外,有着独立的产生过程,马克思称其为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

这样,马克思便科学地揭示出了宗教的本质和功能,并完成了对以往传统宗教观的革命性变革。

传统的宗观均是围绕理性展开的,其根本缺陷就是将宗教视为理性的对立物。

马克思则以人的感性活动出发重新对宗教本身进行了诠释和解读,将宗教归结为全部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

宗教绝不是人类理性的产物,而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产物,从而将对于宗教的解释和说明由认识领域推进到社会生产领域。

三、评析宗教对道德的保证作用宗教是人的超验性存在,它以神为核心,就其本体论的终极追求而言,宗教表达了人类对于自身存在的家园寻求,就其认识论终极性追求而言则表达了人的超越性。

我国乃至全世界影响深远的三大宗教中的有关规范、教义,例如平等、仁爱、善良、和平、诚实等,和社会道德有很多相通之处,有着凝聚人心,协调关系的作用。

基督教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十诫”和“信”、“望”、“爱”。

伊斯兰伦理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劝善诫恶。

伊斯兰教要求穆斯林不仅自己要仁慈、行善,而且要嫉恶如仇,从善如流。

佛教则宣扬大慈大悲、众生平等、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随着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我国原有的道德规范受到了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某种“道德失范”的现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面临许多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宗教对道德保证作用体现在一下几点:首先,宗教道德把自己所推崇的行为规范转化为社会所通行的道德,从而起到强化世俗道德信仰的力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

其次,宗教中的有关规范、教义,例如平等、仁爱、善良、和平、诚实等,有利于团结群众,缓解矛盾,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再次,宗教伦理对社会主义道德有补充作用。

人们对宗教的认识尽管会随着他们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变化而变化,但宗教作为最远离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变化是极为缓慢的,它常常是传统价值的维护者。

四、结合实例简要说明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宗教与科学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联系的紧密整体:(一)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宗教史对超自然对象的信仰与崇拜,科学以承认自然规律的必然性作为科学的基础(1)科学主要是针对理念化自然的一套概念和解释系统,它的对象是自然界,包括作为自然世界一分子的人;宗教关注的是人的精神和信仰,并且借助于某种组织形式与仪式来培养和巩固这种精神和信仰。

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没有任何主体性的物,甚至人也被视为机器;宗教则将视野投向某种神圣之物或超越性境界,人在宗教里被视为一种理性的生灵,有着活的灵魂。

(2)科学一般不考虑目标与价值问题,而宗教则将人的伦理作为自己的主要领域而不容他者染指.宗教评判是非的标准是它们的教义或教条,一切不符合教义的行为都被看做是异端,而科学是以事实和实践作为检验理论的标准;宗教主张认识是绝对的,认为它们的教义或教条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而科学则主张认识是相对的,反对绝对化的认知。

2、科学注重理性和经验,宗教一般是非理性的超验的。

(1)宗教与科学对事物的认知方式不同,宗教以超自然的力量,例如上帝、圣物等来解释和回答自然现象,而科学则是从实际出发,通过实验、观察,发现自然的规律来解释自然现象(2)宗教以精神满足人们的人生追求;而科学以理智为标准,以理性为权衡(二)它们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古代社会,科学的萌芽基本上包容在古代宗教和其他一些宗教之中。

宗教体系中主张理性与信仰一致。

就是说人类要通过认识自然从而去去认识上帝,因而在一定历史时期、某些条件下宗教与科学之间是相容的。

在基督教体系中,内容包括启示神学、自然神学两部分,三位一体、道成肉身这些属于启示神学,它的特征是只能去信仰,不能去论证。

诸如上帝之存在等命题属于自然神学,其特征是可以去论证,这与科学相似。

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教会组织和一些宗教教职人员对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如我国唐代的著名僧人一行是一位天文学家,他同梁令瓒一起制造了黄道游仪,以此来测定150多可恒星的位置,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地球子午线长度进行的实验,并推算出相当于子午线唯独的长度等。

2、宗教经典往往包含许多科学知识的材料。

世界各种宗教的经典,尽管都蒙上神秘主义的色彩,但实际上都是特定时代民族社会生活的反映。

每种宗教经验都不是预先定好的,都是由宗教教职人员逐步编撰的过程而且几乎汇集了当时所有的重要文献,包括政治、经济、文艺、道德以及自然科学的许多知识。

五、结合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发展,分析宗教世界化的原因(1)概述: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在印度创立佛教,发展很快。

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国王、武士、官吏因此大力支持、赞同佛教的主张。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人若想进入“极乐世界”,就必须消灭欲望,忍耐服从,刻苦修行。

这些说法对渴望解除苦难的劳苦大众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深受欢迎。

佛教不反对奴隶制度,让人们忍耐服从,使劳动人民放弃斗争,这有利于奴隶主的利益。

很多国王利用它的“忍耐服从”的说教,对它大力扶植,佛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佛教向东南传入东南亚,向西北传入中亚。

公元前后,佛教由中亚传到中国,又由中国传到朝鲜和日本。

1世纪时耶稣降临人间,教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这一“救世主”使绝望的人们拥有了精神寄托,这种信仰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称为基督教,后形成基督教会。

它最初遭到罗马皇帝的残酷镇压。

基督教让人忍受苦难的教义有利于富人及统治者。

4世纪时,罗马皇帝改变态度,把基督教定为国教,使之成为麻痹人民的工具。

基督教后来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传教,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创立了伊斯兰教。

后来他强迫麦加贵族承认他是政治和宗教领袖。

伊斯兰教关于一神教的宣传,有助于打破狭隘的氏族界限,促进民族统一。

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伊斯兰教也随之广泛传播。

(2)原因①是都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得到了强有力政权的支持,都不突出某一民族或某一国家在宗教上的优越性,它们所信仰的神是世界各民族都能接受的并且在信仰方面都重视未来世界的宣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