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将于5月24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规定,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已于2014年12月24日发布,并将于今年5月24日起正式实施。
现将与豆制品生产相关的内容摘录如下,敬请各豆制品企业及相关单位关注。
豆制品中可用食品添加剂
一、所有豆类制品
二、豆腐类(北豆腐、南豆腐、内酯豆腐、冻豆腐)
三、豆干类
四、豆干再制品
五、腐竹类(包括腐竹、油皮等)
六、熟制豆类
七、发酵豆制品(04.04.02)
八、腐乳类
九、新型豆制品(大豆蛋白及其膨化食品、大豆素肉等)
豆制品中可用的加工助剂
注:2760-2011中第36项为乙酸,现改为冰乙酸
二、需要规定功能和使用范围的加工助剂名单(不含酶制剂)
与2760-2011相比减少如下物质:乳化硅油、聚甘油聚亚油酸酯
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添加剂
A.1,规定了使用范围和限量
注:以上表格中,红色代表新增,绿色代表删除。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规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将于5月24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规定,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已于2014年12月24日发布,并将于今年5月24日起正式实施。
现将与豆制品生产相关的内容摘录如下,敬请各豆制品企业及相关单位关注。
豆制品中可用食品添加剂
一、所有豆类制品
二、豆腐类(北豆腐、南豆腐、内酯豆腐、冻豆腐)
三、豆干类
四、豆干再制品
五、腐竹类(包括腐竹、油皮等)
六、熟制豆类
七、发酵豆制品(04.04.02)
八、腐乳类
九、新型豆制品(大豆蛋白及其膨化食品、大豆素肉等)
豆制品中可用的加工助剂
一、可在各类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残留量不需限定的加工助剂名单(不含酶制剂)
注:2760-2011中第36项为乙酸,现改为冰乙酸
二、需要规定功能和使用范围的加工助剂名单(不含酶制剂)
与2760-2011相比减少如下物质:乳化硅油、聚甘油聚亚油酸酯
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添加剂
与2760-2011相比,以下物质删除,转移到了表A.1,规定了使用范围和限量
注:以上表格中,红色代表新增,绿色代表删除。
聚二甲基硅氧烷 乳化剂
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剂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一种常用的乳化剂,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医药、食品和工业等领域。
它具有优异的乳化稳定性和兼容性,在不同体系中都能发挥良好的乳化效果。
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液体,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它的化学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硅氧键,使得其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和表面活性,能够有效降低液体表面张力,促进液体与液体或固体的混合和乳化。
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乳化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界面张力,使液体分子能够更好地分散和混合。
在化妆品中,聚二甲基硅氧烷可以使油性成分与水性成分充分混合,形成稳定的乳化体系,提高产品的质感和稳定性。
在医药领域,聚二甲基硅氧烷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使药物更好地溶解和吸收,提高药效。
在食品工业中,聚二甲基硅氧烷可以用作乳化剂和稳定剂,提高乳制品的质地和口感。
聚二甲基硅氧烷具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能够使乳液保持长时间的稳定性,不易分层或析出。
它还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能够在高温条件下保持乳液的稳定性和乳化效果,不易变质。
此外,聚二甲基硅氧烷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可以有效保护乳液中的活性成分,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在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乳化剂时,需要注意其用量和配方的选择。
过高的用量可能导致乳液黏稠度增加,影响使用体验;而过低的用量则可能导致乳液不稳定,易分层或析出。
此外,不同体系中的配方选择也会影响乳化效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一种优秀的乳化剂,在化妆品、医药、食品和工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具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和兼容性,能够有效降低界面张力,实现液体的乳化和混合。
同时,聚二甲基硅氧烷还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抗氧化性能,能够保持乳液的稳定性和活性成分的有效性。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合适的用量和配方选择,以实现最佳的乳化效果。
关于编制二甲基聚硅氧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二甲基聚硅氧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高级工程师:高建关于编制二甲基聚硅氧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模版型)【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核心提示: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根据报告内容说明,自行修改,补充上自己项目的数据内容,即可完成属于自己,高水准的一份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专业撰写节能评估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要 (1)1.1.1项目名称 (1)1.1.2项目建设单位 (1)1.1.3项目建设性质 (1)1.1.4项目建设地点 (1)1.1.5项目主管部门 (1)1.1.6项目投资规模 (2)1.1.7项目建设规模 (2)1.1.8项目资金来源 (3)1.1.9项目建设期限 (3)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3)1.3编制依据 (3)1.4编制原则 (4)1.5研究范围 (5)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1.7综合评价 (6)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7)2.1项目提出背景 (7)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7)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7)2.3.1促进我国二甲基聚硅氧烷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8)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8)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8)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8)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9)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9)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0)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0)2.4.1政策可行性 (10)2.4.2市场可行性 (10)2.4.3技术可行性 (11)2.4.4管理可行性 (11)2.4.5财务可行性 (11)2.5二甲基聚硅氧烷项目发展概况 (12)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12)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12)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13)2.5.4二甲基聚硅氧烷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13)2.6分析结论 (13)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15)3.1市场调查 (15)3.1.1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15)3.1.2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15)3.1.3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16)3.1.4替代产品调查 (16)3.1.5产品价格调查 (16)3.1.6国外市场调查 (17)3.2市场预测 (17)3.2.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17)3.2.2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18)3.2.3价格预测 (18)3.3市场推销战略 (18)3.3.1推销方式 (19)3.3.2推销措施 (19)3.3.3促销价格制度 (19)3.3.4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20)3.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20)3.4.1产品方案 (20)3.4.2建设规模 (20)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21)3.6市场分析结论 (21)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2)4.1地理位置选择 (22)4.2区域投资环境 (23)4.2.1区域地理位置 (23)4.2.2区域概况 (23)4.2.3区域地理气候条件 (24)4.2.4区域交通运输条件 (24)4.2.5区域资源概况 (24)4.2.6区域经济建设 (25)4.3项目所在工业园区概况 (25)4.3.1基础设施建设 (25)4.3.2产业发展概况 (26)4.3.3园区发展方向 (27)4.4区域投资环境小结 (28)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29)5.1总图布置原则 (29)5.2土建方案 (29)5.2.1总体规划方案 (29)5.2.2土建工程方案 (30)5.3主要建设内容 (31)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32)5.4.1给排水 (32)5.4.2供电 (33)5.5道路设计 (35)5.6总图运输方案 (36)5.7土地利用情况 (36)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36)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36)第六章产品方案 (38)6.1产品方案 (38)6.2产品性能优势 (38)6.3产品执行标准 (38)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38)6.5产品工艺流程 (39)6.5.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 (39)6.5.2产品工艺流程 (39)6.6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39)6.7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40)6.7.1总平面布置原则 (40)6.7.2厂内外运输方案 (40)6.8仓储方案 (40)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41)7.1主要原材料供应 (41)7.2主要设备选型 (41)7.2.1设备选型原则 (42)7.2.2主要设备明细 (43)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44)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44)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44)8.2.1能源消耗种类 (44)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44)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45)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45)8.4.1项目能耗分析 (45)8.4.2国家能耗指标 (46)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46)8.5.1工业节能 (46)8.5.2电能计量及节能措施 (47)8.5.3节水措施 (47)8.5.4建筑节能 (48)8.5.5企业节能管理 (49)8.6结论 (49)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50)9.1设计依据及原则 (50)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50)9.1.2设计原则 (50)9.2建设地环境条件 (51)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51)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51)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52)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53)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53)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54)9.4.3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56)9.5绿化方案 (56)9.6消防措施 (56)9.6.1设计依据 (56)9.6.2防范措施 (57)9.6.3消防管理 (58)9.6.4消防设施及措施 (59)9.6.5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59)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60)10.1 编制依据 (60)10.2概况 (60)10.3 劳动安全 (60)10.3.1工程消防 (60)10.3.2防火防爆设计 (61)10.3.3电气安全与接地 (61)10.3.4设备防雷及接零保护 (61)10.3.5抗震设防措施 (62)10.4劳动卫生 (62)10.4.1工业卫生设施 (62)10.4.2防暑降温及冬季采暖 (63)10.4.3个人卫生 (63)10.4.4照明 (63)10.4.5噪声 (63)10.4.6防烫伤 (63)10.4.7个人防护 (64)10.4.8安全教育 (64)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65)11.1组织机构 (65)11.2激励和约束机制 (65)11.3人力资源管理 (66)11.4劳动定员 (66)11.5福利待遇 (67)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68)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68)12.2 建设工期 (68)12.3实施进度安排 (68)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9)13.1投资估算依据 (69)13.2建设投资估算 (69)13.3流动资金估算 (70)13.4资金筹措 (70)13.5项目投资总额 (70)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73)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74)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74)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74)14.1.2产品成本 (75)14.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76)14.2财务评价 (76)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76)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77)14.2.3不确定性分析 (77)14.3综合效益评价结论 (80)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82)15.1项目风险因素 (82)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82)15.1.2技术风险 (82)15.1.3市场风险 (82)15.1.4资金管理风险 (83)15.2风险规避对策 (83)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83)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83)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83)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84)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85)16.1招标管理 (85)16.2招标依据 (85)16.3招标范围 (85)16.4招标方式 (86)16.5招标程序 (86)16.6评标程序 (87)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87)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87)16.9合同备案 (87)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89)17.1结论 (89)17.2建议 (89)附表 (90)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90)附表2 总成本表 (91)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93)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94)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96)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97)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98)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99)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100)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02)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03)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05)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07)附表14 借款偿还计划表 (109) (113)第一章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食品添加剂汇总及编码
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NS码INS码功能质量规格标准β-阿朴-8’-胡萝卜素醛β-Apo-8’-carotenal 08.018160e 着色剂氨基乙酸(又g lycine 12.01640增味剂GB 2554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甘氨酸(氨基铵磷脂ammonium pho 10.03442乳化剂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铵磷脂巴西棕榈蜡carnauba wax 14.01903被膜剂、抗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巴西棕榈白油(又名液m ineral oil,14905a 被膜剂GB 4853-2008 食品级白油L-半胱氨酸盐L -cysteine a 13920面粉处理剂苯甲酸benzoic acid 17.001210防腐剂GB 1901-2005 食品添加剂 苯甲酸柠檬酸钠sodium benzoate 17.002211防腐剂GB 1902-2005 食品添加剂 苯甲酸钠冰结构蛋白ice structur 00.020—其他L-丙氨酸L-alanine 12.01—增味剂GB 25543-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L-丙氨酸丙二醇propylene gl 18.0041520稳定剂和凝GB 29216-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丙二醇脂肪酸p ropylene gl 10.020477乳化剂、稳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丙二醇脂丙酸propionic ac 17.029280防腐剂GB 10615-1989 食品添加剂 丙酸丙酸钠sodium propi 17.006281防腐剂GB 25549-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丙酸钠丙酸钙calcium prop 17.005282防腐剂GB 25548-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丙酸钙茶多酚(又名t ea polyphen 04.005—抗氧化剂QB 2154-1995 食品添加剂 茶多酚茶多酚棕榈酸T ea Polyphen 04.021—抗氧化剂赤藓红erythrosine 08.003127着色剂GB 17512.1-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赤藓红赤鲜红铝色淀e rythrosine 08.003127着色剂GB 17512.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赤藓红铝刺梧桐胶karaya gum 18.010416稳定剂刺云实胶tara gum 20.04417增稠剂醋酸酯淀粉starch aceta 20.041420增稠剂单,双甘油脂m ono-and dig 10.01471乳化剂单辛酸甘油酯c apryl monog 17.03—防腐剂淀粉磷酸酯钠s odium starc 20.01—增稠剂GB 29936-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淀粉磷酸酯靛蓝及其铝色i ndigotine,i 08.008132着色剂GB 28317-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靛蓝丁基羟基茴香b utylated hy 04.001320抗氧化剂对羟基苯甲酸p -hydroxy be 17.032219防腐剂GB 30602-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对羟基苯甲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17.007214防腐剂GB 3060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对羟基苯甲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7.036215防腐剂GB 8850-2005 食品添加剂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二丁基羟基甲b utylated hy 04.002321抗氧化剂GB 1900-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N-[N-(3,3-二α-天门冬氨-L-苯丙氨酸1-甲酯(又名纽甜)neotame 19.02961甜味剂GB 29944-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N-[N-(3,3-二甲基二碳酸d imethyl dic 17.03242防腐剂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二甲基二碳酸盐(维果灵2,4-二氯苯氧2,4-dichloro 17.03—防腐剂二氧化硅silicon diox 02.004551抗结剂二氧化硫,焦s ulfur dioxi 05.001220漂白剂、防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钾potassium me 05.002224漂白剂、防GB 25570-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焦亚硫酸钠 sodium meta 05.003223漂白剂、防GB 1893-2008 食品添加剂 焦亚硫酸钠无水亚硫酸钠s odium sulfi 05.004221漂白剂、防GB 1894-2005 食品添加剂 无水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sodium hydro 05.005222漂白剂、防GB 25590-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低亚硫酸钠sodium hypos 05.006—漂白剂、防GB 22215-2008 食品添加剂 连二亚硫酸钠(二氧化钛titanium dio 08.011171着色剂GB 25577-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二氧化钛二氧化碳carbon dioxi 17.01290防腐剂GB 10621-2006 食品添加剂 液体二氧化碳番茄红tomato red 08.150—着色剂番茄红素lycopene08.017160d(i)着色剂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番茄红素(合成)蜂蜡beeswax14.01901被膜剂GB/T 24314-2009 蜂蜡GB 25546-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富马酸fumaric acid01.110297酸度调节剂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富马酸一富马酸一钠monosodium f01.311365酸度调节剂甘草酸铵ammoniumglyc19.012958甜味剂QB 2077-1995 食品添加剂 甘草酸―钾盐(甘草甜素单钾盐m onopotassiu19.010—甜味剂甘草酸一钾及a ntioxidant 04.008—抗氧化剂QB 2078-1995 食品添加剂 甘草抗氧物甘草抗氧化物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D-甘露糖D-甘露糖醇D-mannitol19.02421甜味剂、乳柑橘黄orange yello08.143—着色剂高锰酸钾potassium pe00.001—其他GB 2513-2004 食品添加剂 高锰酸钾g lutamine tr18.01—稳定剂和凝固剂谷氨酰胺转氨瓜尔胶guar gum20.03412增稠剂GB 28403-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瓜尔胶硅酸钙calcium sili02.009552抗结剂GB 2558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硅酸钙铝GB 2558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果胶pectins20.01440乳化剂、稳海萝胶funoran (glo02.040—增稠剂GB 1976-2008 食品添加剂 褐藻酸钠p ropylene gl20.010405增稠剂、乳海藻酸丙二醇sodium algin20401增稠剂海藻酸钠(又名核黄素riboflavin08.148101(i)着色剂GB 1475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B2(黑豆红black bean r08.114—着色剂GB 1475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B2(黑加仑红black curran08.122—着色剂红花黄carthamins y08.103—着色剂GB 5176-1985 食品添加剂 红花黄色素红米红red rice red08.111—着色剂GB 2553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红米红红曲黄色素monascus yel08.152—着色剂红曲米red kojic ri08.119—着色剂GB 15961-2005 食品添加剂 红曲红红曲红monascus red08.120—着色剂β-胡萝卜素beta-caroten08.010160(a)着色剂GB 8821-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β-胡萝卜素琥珀酸单甘油s uccinylated10.04472g乳化剂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琥珀酸单甘油酯琥珀酸二钠disodium suc12.01—增味剂GB 29939-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琥珀酸二钠花生衣红peanut skin 08.134—着色剂滑石粉talc02.007553iii抗结剂GB 25578-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滑石粉c arob bean g20.02410增稠剂GB 29945-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槐豆胶(刺槐槐豆胶(又名s odium cycla19952甜味剂GB 12488-2008 食品添加剂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β-环状糊精beta-cyclode20.02459增稠剂QB 1613-1992 食品添加剂 β-环状糊精x anthan gum20.01415稳定剂、增GB 13886-2007 食品添加剂 黄原胶黄原胶(又名己二酸adipic acid01.109355酸度调节剂4-hexylresor04.013586抗氧化剂4-己基间苯二GB 29941-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c hitin20.02—增稠剂、稳甲壳素(又名姜黄turmeric08.102100ii着色剂姜黄素curcumin08.132100i着色剂c aramel colo08.110150c着色剂GB 8817-2001 食品添加剂 焦糖色(亚硫酸铵法、氨法、普通焦糖色(加氨c aramel colo08.151150b着色剂GB 8817-2001 食品添加剂 焦糖色(亚硫酸铵法、氨法、普通焦糖色(苛性c aramel colo08.108150a着色剂GB 8817-2001 食品添加剂 焦糖色(亚硫酸铵法、氨法、普通焦糖色(普通c aramel colo08.109150d着色剂GB 8817-2001 食品添加剂 焦糖色(亚硫酸铵法、氨法、普通焦糖色(亚硫金樱子棕rose laeviga08.131—着色剂GB 15358-2008 食品添加剂 dl-酒石酸L(+)-酒石酸L(+)-tarta01.111334酸度调节剂GB 2554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dl-酒石酸dl-tartaric 01.313—酸度调节剂酒石酸氢钾potassium bi06.007336膨松剂菊花黄浸膏coreopsis ye 08.113—着色剂聚二甲基硅氧p olydimethyl 03.007900a 被膜剂GB 30612-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二甲基硅聚甘油蓖麻醇p olyglycerol 10.03476乳化剂、稳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甘油蓖聚甘油脂肪酸p olyglycerol 10.02475乳化剂、稳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甘油脂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 17.04—防腐剂ε-聚赖氨酸盐酸盐ε-polylysine hydrochloride 17.04—防腐剂聚葡萄糖polydextrose 20.021200增稠剂、膨GB 25541-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聚氧乙烯木糖p olyoxyethyl 10.02—乳化剂QB/T 3790-1999 食品添加剂 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脂聚氧乙烯(20polyoxyethyl 10.025432乳化剂、消GB 29221-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聚氧乙烯(20polyoxyethyl 10.026434乳化剂、消GB 29222-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聚氧乙烯(20polyoxyethyl 10.015435乳化剂、消GB 25553-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聚氧乙烯(20polyoxyethyl 10.016433乳化剂、消GB 2555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14.011521被膜剂聚乙烯醇polyvinyl al 14.0101203被膜剂决明胶cassia gum 20.05427增稠剂咖啡因caffeine 00.007—其他GB 14758-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咖啡因卡拉胶carrageenan 20.01407乳化剂、稳GB 15044-2009 食品添加剂 卡拉胶抗坏血酸(又a scorbic aci 04.014300面粉处理剂GB 1475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抗坏血酸钠sodium ascor 04.015301抗氧化剂GB 16313-1996 食品添加剂 抗坏血酸钠抗坏血酸钙calcium asco 04.009302抗氧化剂GB 15809-1995 食品添加剂 抗坏血酸钙抗坏血酸棕榈a scorbyl pal 04.011304抗氧化剂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抗坏血酸可得然胶curdlan 20.04424稳定剂和凝GB 28304-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可可壳色cocao husk p 08.118—着色剂可溶性大豆多s oluble soyb 20.04—增稠剂、乳化剂、被膜剂、抗结剂喹啉黄quinoline ye 08.016104着色剂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喹啉黄辣椒橙paprika oran 08.107—着色剂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辣椒橙辣椒红paprika red 08.106—着色剂GB 10783-2008 食品添加剂 辣椒红辣椒油树脂paprika oleo 00.012160c 增味剂、着GB 28314-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酪蛋白酸钠(s odium casei 10—其他QB/T 3800-1999 食品添加剂 酪蛋白酸钠蓝锭果红uguisukagura 08.136—着色剂联苯醚(又名d iphenyl eth 17.02—防腐剂亮蓝brilliant bl 08.007133着色剂GB 7655.1-2005 食品添加剂 亮蓝亮蓝铝色淀brilliant bl 08.008133着色剂GB 7655.2-2005 食品添加剂 亮蓝铝色淀磷酸phosphoric a 01.106338水分保持剂GB 3149-2004 食品添加剂 磷酸焦磷酸二氢二d isodium dih 15.008450i 水分保持剂GB 25567-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焦磷酸钠tetrasodium 15.004450iii 水分保持剂GB 25557-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磷酸二氢钙calcium dihy 15.007341i 水分保持剂GB 25559-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磷酸二氢钾potassium di 15.010340i 水分保持剂GB 25560-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磷酸氢二铵diammonium h 06.008342ii 水分保持剂GB 30613-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磷酸氢二钾dipotassium 15.009340ii 水分保持剂GB 25561-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磷酸氢钙calcium hydr 06.006341ii 水分保持剂GB 1889-2004 食品添加剂 磷酸氢钙磷酸三钙tricalcium o 02.003341iii 水分保持剂GB 25558-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磷酸三钾tripotassium 01.308340iii 水分保持剂GB 25563-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磷酸三钠trisodium or 15.001339iii 水分保持剂GB 2556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六偏磷酸钠sodium polyp 15.002452i 水分保持剂GB 1890-2005 食品添加剂 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sodium tripo 15.003451i 水分保持剂GB 25566-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磷酸二氢钠sodium dihyd 15.005339i 水分保持剂磷酸氢二钠sodium phosp15.006339ii水分保持剂GB 25568-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GB 2556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水分保持剂焦磷酸四钾tetrapotassi15.017450(v)t risodium m15.013450(ii)水分保持剂、膨松剂、酸度调节剂、稳定剂、凝固剂焦磷酸一氢三聚偏磷酸钾potassium po15.015452(ii水分保持剂、膨松剂、酸度调节剂、稳定剂、凝固剂c alcium acid15.016450(vii水分保持剂、膨松剂、酸度调节剂、稳定剂、凝固剂酸式焦磷酸钙p hosphated d20.021413增稠剂GB 29935-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磷酸化二淀磷酸化二淀粉GB 28401-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磷脂phospholipid04.010322抗氧化剂、d ilauryl thi04.012389抗氧化剂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硫代二丙硫代二丙酸二GB 3150-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硫磺sulfur (sulp05.007—漂白剂、防c alcium sulf18516稳定剂和凝GB 1892-2007 食品添加剂 硫酸钙硫酸钙(又名GB 1895-2004 食品添加剂 硫酸铝钾a luminium po06.004522膨松剂、稳硫酸铝钾(又GB 2559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a luminium am06.005523膨松剂、稳硫酸铝铵(又硫酸镁magnesium su00.021518其他GB 29207-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硫酸镁硫酸锌zinc sulfate00.018—其他GB 25579-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硫酸锌硫酸亚铁ferrous sulf00.022—其他GB 29211-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硫酸亚铁GB 22214-2008 食品添加剂 氯化钙氯化钙calcium chlo18509稳定剂和凝氯化钾potassium ch00.008508其他GB 2558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氯化钾GB 2558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氯化镁magnesium ch18511稳定剂和凝t amarind pol20.01—增稠剂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罗望子多糖胶罗望子多糖胶萝卜红radish red08.117—着色剂GB 25536-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萝卜红落葵红basella rubr08.121—着色剂m orpholine f14.004—被膜剂GB 12489-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吗啉脂肪酸吗啉脂肪酸盐GB 28307-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麦芽糖醇maltitol19.005965(i)甜味剂、稳GB 28307-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麦芽糖醇液maltitol syr19.022965(ii)甜味剂、稳p ropyl galla04.003310抗氧化剂GB 3263-2008 食品添加剂 没食子酸丙酯没食子酸丙酯玫瑰茄红roselle red08.125—着色剂GB 28312-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玫瑰茄红r osemary ext04.017—抗氧化剂QB/T 2817-2006 食品添加剂 迷迭香提取物迷迭香提取物r osemary ext04.022—抗氧化剂迷迭香提取物密蒙黄buddleia yel08.139—着色剂木糖醇酐单硬x ylitan mono10.01—乳化剂QB/T 3784-1999 食品添加剂 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纳他霉素natamycin17.030235防腐剂GB 2553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纳他霉素柠檬黄tartrazine08.005102着色剂GB 4481.1-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柠檬黄t artrazine a08.005102着色剂GB 4481.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柠檬黄铝色柠檬黄铝色淀GB 1987-2007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柠檬酸citric acid01.101330酸度调节剂GB 6782-2009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钠柠檬酸钠trisodium ci01.303331iii酸度调节剂GB 14889-1994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钾柠檬酸钾tripotassium01.304332ii酸度调节剂柠檬酸铁铵ferric ammon02.010381抗结剂c itric and f10.03472c乳化剂GB 29951-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脂肪柠檬酸脂肪酸GB 29940-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d isodium sta18.01—稳定剂和凝柠檬酸亚锡二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偶氮甲酰偶氮甲酰胺azodicarbona13927a面粉处理剂偏酒石酸metatartaric01.105353酸度调节剂葡萄皮红grape skin e08.135163ii着色剂GB 28313-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葡萄皮红葡萄糖酸亚铁f errous gluc09.005579护色剂GB 28402-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普鲁兰多糖pullulan14.011204被膜剂、增h ydroxypropy20.021442增稠剂GB 29931-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羟丙基二淀羟丙基二淀粉羟基硬脂精(o xystearin00.017387抗氧化剂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羟基硬脂g lycerol est10.01—乳化剂氢化松香甘油氢氧化钙calcium hydr01.202526酸度调节剂GB 2557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GB 2557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氢氧化钾potassium hy01.203525酸度调节剂s unset yello08.006110着色剂GB 6227.1-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日落黄日落黄及其铝溶菌酶lysozyme17.041105防腐剂GB 2023-2003 食品添加剂 乳酸乳酸lactic acid01.102270酸度调节剂GB 6226-2005 食品添加剂 乳酸钙乳酸钙calcium lact01.310327酸度调节剂n isin17.02234防腐剂QB 2394-2007 食品添加剂 乳酸链球菌素乳酸链球菌素乳酸钠sodium lacta15.01325水分保持剂、酸度调节剂、抗氧化剂、膨松剂、增稠剂、稳定剂l actic and f10.03472b乳化剂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乳酸脂肪酸甘油酯乳酸脂肪酸甘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乳糖醇lactitol19.01966乳化剂、稳乳糖醇(又名β-D吡喃半乳糖-D-山梨醇)乳糖酶lactase00.023—其他s ucralose19.02955甜味剂GB 25531-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三氯蔗糖三氯蔗糖(又桑椹红mulberry red08.129—着色剂沙蒿胶rtemisia gum20.04—增稠剂沙棘黄hippophae rh08.124—着色剂S orbitan mon10.024493乳化剂GB 25551-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山梨醇酐单山梨醇酐单月s orbitan mon10.008495乳化剂GB 2555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山梨醇酐单山梨醇酐单棕s orbitan mon10.003491乳化剂GB 13481-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山梨醇酐单山梨醇酐单硬s orbitan tri10.004492乳化剂GB 13482-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山梨醇酐单山梨醇酐三硬s orbitan mon10.005494乳化剂GB 29220-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山梨醇酐三山梨醇酐单油GB 1905-2000 食品添加剂 山梨酸山梨酸sorbic acid17.003200防腐剂、抗GB 13736-2008 食品添加剂 山梨酸钾山梨酸钾potassium so17.004202防腐剂、抗GB 29219-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山梨糖醇sorbitol19.006420(i)甜味剂、膨GB 7658-2005 食品添加剂 山梨糖醇液山梨糖醇液sorbitol syr19.023420(ii)甜味剂、膨s odium diace17.01262ii防腐剂GB 25538-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双乙酸钠双乙酸钠(又d iacetyl tar10.010472e乳化剂、增稠剂双乙酰酒石酸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松香季戊p entaerythri14.01—被膜剂、胶松香季戊四醇c armoisine(a08.013122着色剂GB 28309-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酸性红(偶酸性红(又名酸枣色jujube pigme08.133—着色剂羧甲基淀粉钠s odium carbo20.01—增稠剂GB 29937-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羧甲基淀粉s odium carbo20466稳定剂GB 1904-2005 食品添加剂 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索马甜thaumatin19.020957甜味剂GB 1898-2007 食品添加剂 碳酸钙碳酸钙(包括c alcium carb13.01170i面粉处理剂GB 25588-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碳酸钾potassium ca01.301501i酸度调节剂GB 25587-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碳酸镁magnesium ca13.01504i面粉处理剂碳酸钠sodium carbo01.302500i酸度调节剂GB 1886-2008 食品添加剂 碳酸钠碳酸氢铵ammonium hyd06.002503 ii膨松剂GB 1888-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铵GB 25589-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碳酸氢钾potassium hy01.307501ii酸度调节剂碳酸氢钠sodium hydro06.001500ii膨松剂GB 1887-2007 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钠GB 25586-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碳酸氢三钠(s odium sesqu01.305500iii酸度调节剂GB 4578-2008 食品添加剂 糖精钠糖精钠sodium sacch19954甜味剂、增t ertiary but04.007319抗氧化剂GB 26403-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特丁基对苯二alitame19.01956甜味剂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L-α-天冬氨酰-N-(2,2, L-α-天冬氨酰-N-(2,2,4,4-四甲基-3-硫化三亚甲基)-D-丙氨酰胺(又名阿力甜)a spartame19951甜味剂GB 22367-2008 食品添加剂 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阿斯巴天门冬酰苯丙天门冬酰苯丙a spartame-ac19.02962甜味剂天然苋菜红natural amar08.130—着色剂QB 1227-1991 食品添加剂 天然苋菜红田菁胶sesbania gum20.02—增稠剂甜菊糖苷steviol glyc19.01960甜味剂d ehydroaceti17.009(i265防腐剂GB 29223-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脱氢乙酸脱氢乙酸(又s odium dehyd17.009 (266防腐剂GB 25547-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脱氢乙酸钠脱氢乙酸钠(GB 29941-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d eacetylated20.03—增稠剂、被脱乙酰甲壳素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02.005460i稳定剂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微晶纤维素04.016307抗氧化剂GB 29942-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维生素E(dl-α-生育酚,d--生育酚,混合生育酚浓缩物)vitamine E (α-tocopherol ,d-α- tocopherol ,mixed tocopherol concentrate)s tabilized c17.03926防腐剂稳定态二氧化苋菜红amaranth08.001123着色剂GB 4479.1-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苋菜红a maranth alu08.001—着色剂GB 4479.2-2005 食品添加剂 苋菜红铝色淀苋菜红铝色淀橡子壳棕acorn shell 08.126—着色剂GB 1891-2007 食品添加剂 硝酸钠硝酸钠sodium nitra09.001251护色剂、防GB 29213-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硝酸钾potassium ni09.003252护色剂、防o ctyl and de10.02—乳化剂辛,癸酸甘油s tarch sodiu10.0301450乳化剂,其GB 28303-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辛烯基琥珀酸新红new red08.004—着色剂GB 14888.1-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新红新红铝色淀new red alum08.004—着色剂GB 14888.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新红铝色亚麻籽胶(又l inseed gum20.020—增稠剂QB 2731-2005 食品添加剂 亚麻籽胶p otassium fe02.001536抗结剂GB 1899-1984 食品添加剂 亚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亚亚铁氰化钠sodium ferro02.008535抗结剂GB 29214-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亚铁氰化钠GB 1907-2003 食品添加剂 亚硝酸钠亚硝酸钠sodium nitri09.002250护色剂、防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亚硝酸钾亚硝酸钾potassium ni09.004249护色剂、防胭脂虫红carmine coch08.145120着色剂胭脂红ponceau 4R08.002124着色剂GB 4480.1-2001 食品添加剂 胭脂红胭脂红铝色淀p onceau 4R a08.002—GB 4480.2-2001 食品添加剂 胭脂红铝色淀a nnatto extr08.144160b着色剂胭脂树橙(又盐酸hydrochloric01.108507酸度调节剂GB 1897-2008 食品添加剂 盐酸杨梅红mynica red08.149—着色剂氧化铁黒iron oxide b08.014172i着色剂氧化铁红iron oxide r08.015172ii着色剂叶黄素lutein08.146161b着色剂GB 26405-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叶黄素叶绿素铜copper chlor08.153141i着色剂c hlorophylli08.009141ii着色剂GB 26406-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叶绿素铜钠叶绿素铜钠盐c arbon dioxi17.03—防腐剂GB 10621-2006 食品添加剂 液体二氧化碳液体二氧化碳乙二胺四乙酸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二胺四d isodium eth18.01386稳定剂、凝c alcium diso04.020385抗氧化剂乙二胺四乙酸GB 30603-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s odium aceta00.013262i酸度调节剂乙酸钠(又名a cesulfame p19.01950甜味剂GB 25540-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酰磺胺酸乙酰磺胺酸钾乙氧基喹ethoxy quin17.010—防腐剂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氧基喹i somerized l00.003—其他GB 8816-1988 食品添加剂 异构化乳糖液异构化乳糖液GB 22558-2008 食品添加剂 D-异抗坏血酸D-异抗坏血酸D-isoascorbi04.004315抗氧化剂、GB 8273-2008 食品添加剂 D-异抗坏血酸钠D-异抗坏血酸s odium D-is04.018316抗氧化剂、异麦芽酮糖isomaltulose19—甜味剂QB 1581-1992 食品添加剂 异麦芽酮糖硬脂酸(又名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硬脂酸(s tearic acid14.01570被膜剂、胶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硬脂酸钙硬脂酸钙calcium stea10.04470乳化剂、抗GB 31623-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硬脂酸钾potassium st10.03470乳化剂、抗硬脂酸镁magnesium st02.006470乳化剂、抗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硬脂酸镁s odium stear10.011481i乳化剂、稳硬脂酰乳酸钠硬脂酰乳酸钙calcium ste10.009482i乳化剂、稳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硬脂酰乳诱惑红allura red08.012129着色剂GB 17511.1-2008 食品添加剂 诱惑红a llura alumi08.012—着色剂GB 17511.2-2008 食品添加剂 诱惑红铝色淀诱惑红铝色淀玉米黄corn yellow08.116—着色剂越橘红cowberry red08.105—着色剂s pirulina bl08.137—着色剂藻蓝(淡、海皂荚糖胶gleditsia si20.03—增稠剂s ucrose este10473乳化剂GB 8272-2009 食品添加剂 蔗糖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栀子黄gardenia yel08.112—着色剂GB 791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栀子黄栀子蓝gardenia blu08.123—着色剂GB 28311-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栀子蓝04.006—抗氧化剂HG 2683-1995 食品添加剂 植酸(肌醇六磷植酸(又名肌p hytic acid(植物炭黑vegetable ca08.138153着色剂GB 28308-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植物炭黑a ntioxidant 04.019—抗氧化剂GB 3061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竹叶抗氧化物紫草红gromwell red08.140—着色剂GB 28315-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紫草红紫甘薯色素purple sweet08.154—着色剂s hellac14904被膜剂,胶姆糖基础剂紫胶(又名虫紫胶红(又名l ac dye red 08.104—着色剂LY 1193-1996 食品添加剂 紫胶(虫胶)d isodium 5'-12635增味剂5’-呈味核苷d isodium 5'-12631增味剂5’-肌苷酸二d isodium 5'-12627增味剂QB/T 2846-2007 食品添加剂 5’-鸟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GB 30608-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DL-苹果酸钠DL-disodium 01.309—酸度调节剂GB 13737-2008 食品添加剂 L-苹果酸L-苹果酸L-malic acid01.104—酸度调节剂GB 2554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DL-苹果酸DL -malic ac01.309—酸度调节剂α-环状糊精alpha -cyclo18.01457稳定剂、增稠剂γ-环状糊精gamma -cyclo18.01458稳定剂、增稠剂阿拉伯胶arabic gum20.01414增稠剂GB 29949-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阿拉伯胶g alactomanna00.014—其他半乳甘露聚糖GB 1903-2008 食品添加剂 冰乙酸(冰醋酸)a cetic acid01.107260酸度调节剂冰乙酸(又名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冰乙酸(冰乙酸(低压a cetic acid01.112—酸度调节剂赤藓糖醇erythritol19.02968甜味剂GB 26404-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赤藓糖醇m odified soy10.02—乳化剂GB 12486-1990 食品添加剂 改性大豆磷脂(标准号调整为L 改性大豆磷脂GB 29950-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glycerine(gl15.01422水分保持剂甘油(又名丙三高粱红sorghum red08.115—着色剂GB 9993-2005 食品添加剂 高粱红谷氨酸钠monosodium g12621增味剂GB/T 8967-2007 谷氨酸钠(味精)海藻酸钾(又名potassium al20.01402增稠剂GB 29988-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海藻酸钾(褐甲基纤维素methyl cellu20.04461增稠剂结冷胶gellan gum20.03418增稠剂GB 2553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结冷胶聚丙烯酸钠sodium polya20.04—增稠剂GB 29948-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丙烯酸钠d istarch pho20.031412增稠剂GB 29926-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磷酸酯双淀磷酸酯双淀粉罗汉果甜苷lo-han-kuo e19.02—甜味剂e nzymaticall10.040—乳化剂GB 30607-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酶解大豆磷酶解大豆磷脂明胶gelatin20—增稠剂GB 6783-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明胶木糖醇xylitol19.01967甜味剂GB 13509-2005 食品添加剂 木糖醇GB 1987-2007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柠檬酸citric acid01.101330酸度调节剂GB 14889-1994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钾柠檬酸钾tripotassium01.304332ii酸度调节剂GB 6782-2009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钠柠檬酸钠trisodium ci01.303331iii酸度调节剂柠檬酸一钠sodium dihyd01.306331i酸度调节剂葡萄糖酸-δ-内酯glucono delt 18.007575稳定和凝固GB 7657-2005 食品添加剂 葡萄糖酸-δ-内酯葡萄糖酸钠sodium gluco 01.312576酸度调节剂QB/T 4484-2013 葡萄糖酸钠(2013-12-1实羟丙基淀粉hydroxypropy 20.011440增稠剂、膨GB 29930-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羟丙基甲基纤h ydroxypropy 20.03464增稠剂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琼脂agar 20406增稠剂GB 197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琼脂(琼胶)乳酸钾potassium la 15.01326水分保持剂GB 28305-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乳糖醇(又名β-D吡喃半乳糖-D-山梨醇)lactitol 19.01966甜味剂酸处理淀粉acid treated 20.031401增稠剂GB 29928-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酸处理淀粉天然胡萝卜素n atural caro 08.147—着色剂甜菜红beet red 08.101162着色剂QB/T 3791-1999 食品添加剂 甜菜红氧化淀粉oxidized sta 20.0301404增稠剂GB 29927-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氧化淀粉氧化羟丙基淀o xidized hyd 20.03—增稠剂GB 29933-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氧化羟丙基乙酰化单、双a cetylated m 10.03472a 乳化剂食品添加剂指定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酰化单、双甘油脂肪酸乙酰化二淀粉a cetylated d 20.021414增稠剂GB 29929-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酰化二淀乙酰化双淀粉a cetylated d 20.031422增稠剂GB 29932-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酰化双淀肉桂醛cinnamaldehy 17.01—防腐剂GB 28346-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肉桂醛品添加剂 甘氨酸(氨基乙酸)加剂 铵磷脂加剂 巴西棕榈蜡标准 食品添加剂 L-丙氨酸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丙二醇加剂 丙二醇脂肪酸酯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丙酸钠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丙酸钙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赤藓红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赤藓红铝色淀标准 食品添加剂 淀粉磷酸酯钠标准 食品添加剂 靛蓝标准 食品添加剂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钠标准 食品添加剂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羟基苯甲酸乙酯标准 食品添加剂 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含第1号修改单)标准 食品添加剂 N-[N-(3,3-二甲基丁基)]-L-α-天门冬氨-L-苯丙氨酸1-甲酯(纽甜)加剂 二甲基二碳酸盐(维果灵)加剂 二氧化硫标准 食品添加剂 焦亚硫酸钾水亚硫酸钠标准 食品添加剂 亚硫酸氢钠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标准 食品添加剂 二氧化钛液体二氧化碳标准 食品添加剂 富马酸加剂 富马酸一钠草酸―钾盐(甘草甜素单钾盐)加剂 D-甘露糖醇标准 食品添加剂 瓜尔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硅酸钙铝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硅酸钙铝标准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B2(核黄素)标准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B2(核黄素)标准 食品添加剂 红米红标准 食品添加剂 β-胡萝卜素加剂 琥珀酸单甘油酯标准 食品添加剂 琥珀酸二钠标准 食品添加剂 滑石粉标准 食品添加剂 槐豆胶(刺槐豆胶)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标准 食品添加剂 脱乙酰甲壳素(壳聚糖)糖色(亚硫酸铵法、氨法、普通法)糖色(亚硫酸铵法、氨法、普通法)糖色(亚硫酸铵法、氨法、普通法)糖色(亚硫酸铵法、氨法、普通法)标准 食品添加剂 L(+)-酒石酸。
食品添加剂 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
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以二甲基二氯硅烷和少量三甲基氯硅烷的混合物水解制成的全甲基化线性硅氧烷聚合物。
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是以食品添加剂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原料,加去离子水、辅料(见附录B),经乳化加工而成。
2 结构式、分子式2.1 结构式其中n值为90~410。
2.2 分子式C3H9Si(C2H6OSi)n SiOC3H93 技术要求3.1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 的规定。
3.2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附 录 A 检验方法A.1 警示本标准试验方法中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腐蚀性,操作者须小心谨慎!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
A.2 一般规定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二级水。
A.3 鉴别试验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商业制剂通常含硅凝胶,纯聚合物可以通过20000rpm 离心分离出制剂中硅凝胶而得到。
在测试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性能(折光率、比重、粘度)之前,必须通过离心去除其中含有的硅凝胶。
A.3.1 溶解性分别取10 mL 待测溶剂置于25 mL 的比色管中,加入适量的待测试样,振摇30 s ,于3 min 后观察结果。
聚二甲基硅氧烷应不溶于乙醇和水, 溶于大部分的脂肪族和芳香烃溶剂。
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可溶解于水和乙醇。
A.3.2 折光率的测定 A.3.2.1 仪器和设备阿贝氏(Abbe )折光计。
A.3.2.2 试剂和材料 A.3.2.2.1 乙醇。
A.3.2.2.2 乙醚。
A.3.2.3 分析步骤在测定前,折光计须以蒸馏水加以校正,蒸馏水的折光率如下:10 ℃-1.3335;15 ℃-1.3332;20 ℃-1.3329;25 ℃-1.3325;30 ℃-1.3320;40 ℃-1.3305。
调节通过阿贝氏折光计的水流,使其温度为25 ℃±0.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将于5月24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规定,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已于2014年12月24日发布,并将于今年5月24日起正式实施。
现将与豆制品生产相关的内容摘录如下,敬请各豆制品企业及相关单位关注。
豆制品中可用食品添加剂
一、所有豆类制品
二、豆腐类(北豆腐、南豆腐、内酯豆腐、冻豆腐)
三、豆干类
四、豆干再制品
五、腐竹类(包括腐竹、油皮等)
六、熟制豆类
八、腐乳类
九、新型豆制品(大豆蛋白及其膨化食品、大豆素肉等)
豆制品中可用的加工助剂
一、可在各类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残留量不需限定的加工助剂名单(不含酶制剂)
二、需要规定功能和使用范围的加工助剂名单(不含酶制剂)
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添加剂
与2760-2011相比,以下物质删除,转移到了表,规定了使用范围和限量。
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编制说明一、基本情况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8号),国务院食品安全整顿计划要求开展食品安全基础标准的清理修订工作,并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的修订纳入此次修订工作范围。
卫生部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承担GB2760的清理和修订工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接到任务后,组成了标准清理修订工作组。
工作组根据国务院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中“解决标准缺失、重复和矛盾问题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科学、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要求,确定了以对现行GB2760-2007和卫生部公告批准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清理整合和重点解决标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本次修订的主要工作内容。
工作组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规范了标准名称,确定了标准的框架格式,将2007年至2010年卫生部公告批准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与GB2760-2007进行了整合修订,根据风险评估的原则和国内外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的实际情况,对部分食品添加剂规定和食品分类系统进行了调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本次制修订工作的主要内容及依据(一)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格式要求,对标准格式进行了修改,将标准名称由《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二)按照食品添加剂在技术上却有必要和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的原则,将2007年至2010年卫生部批准的食品添加剂规定纳入该标准。
(三)对部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进行了修订1、参照食品添加剂通用法典标准(GSFA),结合我国的实际使用情况,将共享ADI(MTDI 70)值的食品添加剂磷酸、焦磷酸二氢二钠、焦磷酸钠、磷酸二氢钙、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钾、磷酸氢钙、磷酸三钙、磷酸三钾、磷酸三钠、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磷酸氢二钠的使用规定进行了合并,上述食品添加剂可以在批准的使用范围中单独或混合使用,最大使用量以磷酸盐计。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生产通用卫生规范》(送审稿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生产通用卫生规范》(送审稿)编制说明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等)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卫办监督函〔2011〕668号)的要求,由上海市食品生产监督所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组成起草组,行业内多家食品添加剂企业参与了起草工作,共同承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生产卫生规范》的起草制定工作。
标准主要起草人:巢强国、钟全斌、王皓、丁跃明、陈蓉芳、熊巍、桑鲁青、唐雄彪、樊永祥、张俭波、王华丽、刘奂辰、张霁月等。
起草组自2011年成立以来召开多次会议,先后讨论了标准起草的原则、框架、基本内容、核心条款等内容,走访了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实地了解不同类型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生产现状和生产许可证发证审查要求,召开企业、专家座谈会,对标准制定内容、条款进行讨论,2012年初步汇总起草了标准初稿。
2013年在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企业生产卫生规范》颁布后,根据卫生计生委的要求,对原标准初稿以GB14881为基础进行了调整修改,并充分听取食品添加剂行业监管部门、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食品添加剂企业等多方面意见,并对收集的意见进行了逐条处理,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在2015年新的《食品安全法》出台后再次修改。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1.食品添加剂生产工艺及主要风险食品添加剂品种非常多,可以是单体,也可以是混合物,形态可分为气态、液体、浆(膏)状、固体(含粉末),而生产方法也多种多样。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生产方法可基本归纳为化学反应法(化学合成法和化学分离法)、物理加工法(压榨法、粉碎法、蒸馏法、提取法和复配法等)、生物技术法(发酵法和酶法)三大类。
化学反应法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目标产物的方法。
其中化学合成法一般是从基本的化工原料出发,通过化学反应获得产品。
化学分离法是利用可逆化学反应将混合物中带有特定官能团的化合物转化为某种易于分离的中间产物以实现分离纯化,获得产品。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将于5月24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规定,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已于2014年12月24日发布,并将于今年5月24日起正式实施;现将与豆制品生产相关的内容摘录如下,敬请各豆制品企业及相关单位关注;
豆制品中可用食品添加剂
一、所有豆类制品
二、豆腐类北豆腐、南豆腐、内酯豆腐、冻豆腐
三、豆干类
四、豆干再制品
五、腐竹类包括腐竹、油皮等
八、腐乳类
九、新型豆制品大豆蛋白及其膨化食品、大豆素肉等
一、可在各类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残留量不需限定的加工助剂名单不含酶制剂
注:2760-2011中第36项为乙酸,现改为冰乙酸
二、需要规定功能和使用范围的加工助剂名单不含酶制剂
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添加剂
转移到了表A.1,规定了使用范围和限量
注:以上表格中,红色代表新增,绿色代表删除;。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将于月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规定,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已于年月日发布,并将于今年月日起正式实施。
现将与豆制品生产相关的内容摘录如下,敬请各豆制品企业及相关单位关注。
豆制品中可用食品添加剂
一、所有豆类制品
二、豆腐类(北豆腐、南豆腐、内酯豆腐、冻豆腐)
三、豆干类
四、豆干再制品
五、腐竹类(包括腐竹、油皮等)
六、熟制豆类
七、发酵豆制品()
八、腐乳类
九、新型豆制品(大豆蛋白及其膨化食品、大豆素肉等)
豆制品中可用的加工助剂
注:中第项为乙酸,现改为冰乙酸
二、需要规定功能和使用范围的加工助剂名单(不含酶制剂)
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添加剂。
探索神秘隐形的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
探索神秘隐形的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作者:***来源:《食品安全导刊》2021年第05期很多人可能對“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概念较为模糊,但是提起“松香拔毛”“浸出和压榨大豆油”“气调保鲜”等字眼,消费者便会有比较直观的认知。
在食品行业的发展中,食品从业人员对于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以下简称“加工助剂”)的管理往往存在着重视不足或管理盲区等现象。
食品加工助剂有哪些?有无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残留限量)的要求?其可能会对食品链条引入哪些潜在的危害与风险?是否应在产品配料表中进行具体标示?本文就带大家一起探究神秘隐形的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
1 加工助剂到底是什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CAC)按照CAC程序手册规定,“加工助剂指任何在食品原料、食品或食品配料的加工过程中使用来达到特定工艺目的而本身不作为食品配料的物质或材料,不包括食品加工器具,其使用过程可能会在终产品中带来非有意但又无法避免的残留物或衍生物。
”依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给出的定义,“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是指保证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如助滤、澄清、吸附、脱膜、脱色、脱皮、提取溶剂、发酵用营养物质等。
”2 加工助剂相关法规针对加工助剂的管理,各国和各国际组织机构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标准与法规,本文对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中国、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日本的加工助剂的法规和标准进行了汇总,如表1。
3 常见的加工助剂及其风险目前,我国经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约有2000种,按功能分可为23个类别,较为人所熟知的有防腐剂、膨松剂、香料(香精)、着色剂(色素)等,不太熟悉的如加工助剂、营养强化剂等。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共列举了115种加工助剂(不含酶制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可在各类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残留量不需限定的加工助剂(不含酶制剂),即新标准附录C中的“表C.1”,共38种;另一类为需要规定功能和使用范围的加工助剂(不含酶制剂),即附录C中的“表C.2”,共77种。
2014年发布的食品标准汇总
GB 30612-2014 GB 30613-2014 GB 30614-2014 GB 30615-2014 GB 30616-2014 GB 28402-2012 GB 10789-2007 GB 5009.5-2010 GB/T 27590-2011 GB/T 31273-2014 GB/T 15425-2014 GB/T 31114-2014 GB/T 31115-2014 GB/T 31116-2014 GB/T 31119-2014 GB/T 31120-2014 GB/T 31121-2014 GB/T 31122-2014 GB/T 31123-2014 GB/T 10533-2014 GB/T 10535-2014 GB/T 13210-2014 GB/T 20799-2014 GB/T 30723-2014 GB/T 30767-2014 GB/T 30768-2014 GB/T 30769-2014 GB/T 30762-2014 GB/T 30763-2014
GB 15193.2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殖发育毒性试验 GB 29226-2012 GB 1888-2014 GB 22570-2014 GB 30601-2014 GB 30602-2014 GB 30603-2014 GB 30605-2014 GB 30606-2014 GB 30607-2014 GB 30608-2014 GB 30609-2014 GB 30610-2014 GB 3061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天门冬氨酸 钙 第1号修改单 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铵 辅食营养补充品 食品添加剂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 食品添加剂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钠 食品添加剂 乙酸钠 食品添加剂 甘氨酸钙 食品添加剂 甘氨酸亚铁 食品添加剂 酶解大豆磷脂 食品添加剂 DL-苹果酸钠 食品添加剂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 食品添加剂 乙醇 食品添加剂 异丙醇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等)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办食品函〔2014〕386号),受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的委托,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总队承担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塑料成型品》(项目编号为ZHENGHE-2014-259)的制定工作。
根据卫生计生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食品安全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管理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方案》的要求,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总队项目组于2014年10月牵头成立了该标准项目的起草小组,参与本标准起草的单位有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陈蓉芳、顾振华,主要参与人为朱蕾、张泓、卞华松、赵宇、田岩等。
为体现标准制修订工作的科学性、可行性、前瞻性,并坚持公正、公开和透明的原则,按照国卫办食品函〔2014〕386号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局执法总队作为项目负责单位组织成立了由生产企业、使用企业、检验机构、行业协会、监督机构等相关人员组成的起草小组,制定了《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标准制定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先后开展了对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或组织相关政策法规、标准的文献调研、食品接触塑料树脂材质类别调研、资料汇总分析等工作,从2014年10月到2015年6月间多次召开起草小组会议及扩大会议,研究讨论标准的适用范围、构架、关键技术内容等,并按照方案要求起草了《食品接触塑料树脂》(讨论稿)。
向国内监督部门、检验机构、科研院所、生产企业、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广泛征集意见,共发送40份,共收到反馈意见22份,其中17份无意见,5份提出修改意见15条。
对征集的15条意见逐一进行研究,根据采纳的意见对标准文本进行相应修改,对不采纳的意见说明了不采纳的理由。
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SML(犜)SML(犜) (mg/kg) 分组编号
其他要求
甲基丙烯酸甲酯与 14 丙 烯 酸 乙 酯 的 共 9010882
聚物
6 (以 丙
烯酸计); 6 (以 甲 基
22,23
丙烯酸计)
15
聚 丁 二 烯 (丁 二 烯 均 聚物)
9003172
BR
1(丁二烯:QM)或 ND (丁 二 烯:SML,DL= 0.01mg/kg)
0.05(5亚 乙 基2降 冰 片烯:SML)
烯的聚合物
21
乙烯、丙 烯、亚 乙 降冰片烯和二聚 戊二烯的共聚物
基 环
27026535
EPDM
0.05(5亚 乙 基2降 冰 片烯:SML)
无 5亚 乙 基2降 冰 片烯的迁移量检测方 法时可使用0.05mg/ 6dm2(QM)作为其限 量 值。含 有 5亚 乙 基2降 冰 片 烯 的 材 料及制品接触食品的 面积与食品质量比不 得高于2dm2/kg 无 5亚 乙 基2降 冰 片烯的迁移量检测方 法时可使用0.05mg/ 6dm2(QM)作为其限 量 值。含 有 5亚 乙 基2降 冰 片 烯 的 材 料及制品接触食品的 面积与食品质量比不 得高于2dm2/kg
基)氧基]硅烷
SML/QM (mg/kg)
SML(犜)SML(犜) (mg/kg) 分组编号
苯基三乙氧基硅烷 2 与(硅氧烷和聚硅氧 72480332
烷)的凝聚物
单乙烯基封端的二 3 甲基甲基乙烯基(硅 68951995
氧烷与聚硅氧烷)
二 甲 基 (硅 氧 烷 与 聚 4 硅氧烷)和二氧化硅 67762907
犌犅4806.1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解读《关于莱茵衣藻等36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2年第2号)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解读《关于莱茵衣藻等36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2年第2号)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5.11•【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解读《关于莱茵衣藻等36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2年第2号)一、新食品原料(一)莱茵衣藻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reinhardtii)属于衣藻科、衣藻属。
经藻种培养、发酵罐异养扩大培养、干燥等工艺制成。
主要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其中蛋白质≥30.0%、粗多糖≥10.0%。
莱茵衣藻在美国被列为“一般认为安全”物质,可作为膳食蛋白质来源;在新加坡被批准作为食品原料使用;在我国香港允许其进入市场销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审评机构依照法定程序,组织专家对莱茵衣藻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审查并通过。
新食品原料生产和使用应当符合公告内容以及食品安全相关法规要求。
鉴于莱茵衣藻在婴幼儿食品中的使用安全性资料不足,从风险预防原则考虑,使用范围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该原料的食品安全指标按照我国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藻类及其制品的规定执行。
(二)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B536长双歧杆菌长亚种(原名称为“长双歧杆菌”)已被列入我国《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也已列入欧洲食品安全局资格认定(QPS)名单的推荐生物制剂列表以及国际乳品联合会公报(BulletinoftheIDF455/2012)的“在发酵食品中有技术必要性的微生物品种目录”。
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B536(Bifidobacteriumlongumsubsp.longumBB536)从健康婴儿肠道中分离得到,该菌株已在美国、日本被批准用于婴幼儿食品。
国内外开展的多项婴幼儿临床研究证明,该菌株具有较好的食用安全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审评机构依照法定程序,组织专家对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B536的安全性评估材料进行审查并通过。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编制说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简要起草过程(一)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主要起草单位、协作单位及主要起草人。
食品添加剂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原“乳化硅油”)是原卫生部2012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项目计划之一,根据原卫生部《关于印发2012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卫办监督函〔2012〕512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制定项目于2012年6月获得原卫生部批准立项。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食品生产监督所是该项目承担单位,受原卫生部的委托(委托协议书项目编号spaq-2012-31),负责组织该标准的制定工作。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有: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食品生产监督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有:许毅,林黎,巢强国、钟全斌、胡和朝、兰真、赵年华、裘建荣、赵宇峰、张晓、徐先顺、李晓辉等。
(二)简要起草过程。
1)接到本任务后,四川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上海市食品生产监督所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以本单位食品安全专家牵头,以国内外相关检测部门、生产企业等的技术人员为主要技术力量的标准起草工作组,积极征求全国各地的省级质量监督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检测单位、生产企业等的意见,组织国内外相关生产、销售企业进行技术研讨,并对相关企业的生产现场、相关实验室的检测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以获得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撑。
2)本标准的起草工作组经过认真研究、讨论,从技术角度认定“乳化硅油”虽然在行业内和市场上较为通用,但从国家标准的严肃性和食品添加剂产品的科学性来看,“乳化硅油”仅为商品通俗用名,不够科学严谨,不能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起草小组认为采用其化学名称“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更为妥帖。
故将本标准名称定为:“食品添加剂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
食品中聚二甲基硅氧烷检测方法研究
食品中聚二甲基硅氧烷检测方法研究吴惠勤;林晓珊;朱志鑫;马叶芬;黄晓兰;黄芳;邓欣;罗辉泰【摘要】建立了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GC-MS)测定食品中聚二甲基硅氧烷残留量的方法.样品中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以石油醚-乙酸乙酯(5:1,体积比)提取,通过硅胶小柱净化,经石油醚淋洗除去油脂后,用石油醚-乙酸乙酯(5:1)洗脱.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将聚二甲基硅氧烷热裂解为小分子产物,测定裂解产物的组成,以相对分子质量相差74的系列甲基环硅氧烷作定性成分,以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基为定量指标,以m/z 207作定量离子,选择离子监测法(SIM)定量.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500mg/L,相关系数为0.995,加标回收率为91%~103%,相对标准偏差为7.1%~8.3%,定量下限(S/N=10)为5 mg/kg.方法适用于食品中微量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检测.【期刊名称】《分析测试学报》【年(卷),期】2010(029)012【总页数】4页(P1143-1146)【关键词】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聚二甲基硅氧烷;含量;食品;定性【作者】吴惠勤;林晓珊;朱志鑫;马叶芬;黄晓兰;黄芳;邓欣;罗辉泰【作者单位】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东省分析测试技术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70;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东省分析测试技术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70;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东省分析测试技术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70;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东省分析测试技术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70;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东省分析测试技术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70;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东省分析测试技术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70;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东省分析测试技术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70;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东省分析测试技术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63;TQ317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又称二甲基硅油,防水性好、表面张力小、导热性好、黏度随温度变化小,具有优良的物理特性,已广泛用于消泡、上光、脱模、防潮绝缘、阻尼、减震、润滑、抛光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简要起草过程(一)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主要起草单位、协作单位及主要起草人。
食品添加剂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原“乳化硅油”)是原卫生部2012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项目计划之一,根据原卫生部《关于印发2012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卫办监督函〔2012〕512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制定项目于2012年6月获得原卫生部批准立项。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食品生产监督所是该项目承担单位,受原卫生部的委托(委托协议书项目编号spaq-2012-31),负责组织该标准的制定工作。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有: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食品生产监督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有:许毅,林黎,巢强国、钟全斌、胡和朝、兰真、赵年华、裘建荣、赵宇峰、张晓、徐先顺、李晓辉等。
(二)简要起草过程。
1)接到本任务后,四川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上海市食品生产监督所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以本单位食品安全专家牵头,以国内外相关检测部门、生产企业等的技术人员为主要技术力量的标准起草工作组,积极征求全国各地的省级质量监督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检测单位、生产企业等的意见,组织国内外相关生产、销售企业进行技术研讨,并对相关企业的生产现场、相关实验室的检测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以获得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撑。
2)本标准的起草工作组经过认真研究、讨论,从技术角度认定“乳化硅油”虽然在行业内和市场上较为通用,但从国家标准的严肃性和食品添加剂产品的科学性来看,“乳化硅油”仅为商品通俗用名,不够科学严谨,不能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起草小组认为采用其化学名称“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更为妥帖。
故将本标准名称定为:“食品添加剂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
同时,标准起草工作组根据调研结果和本产品的特征,对检测指标的增减、修订,展开了充分的技术探讨。
经行业相关专家和企业代表的多次认真、科学的讨论,形成此报批稿。
3)由于本标准是在原GB 1906-80 《乳化硅油》及原卫生部2011年第19号公告中指定标准《乳化硅油》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与原卫生部公告的合理有效衔接是本标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准确把握公告制定标准的技术细节,在广泛收集国内外法规资料的基础上,确认了产品所含主要原料以及辅料的范围、各项技术要求、检测方法等。
二、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标准的关系本标准在原卫生部公告指定标准《乳化硅油》的基础上,制定了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的各项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表1 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标准与原卫生部指定标准比较表项目本标准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原卫生部2011年第19号公告指定标准乳化硅油对比结果色泽乳白色乳白色一致性状粘稠液体液体更明确溶解性可溶解于水和乙醇无新增pH值/ 6~8 /稳定性(3000±50 r/min,30min)乳液不破乳,液体无油水分层现象不分层更明确不挥发物含量(120℃,2h) / g/100g ≥10 20 低于铅(Pb)/ mg/kg ≤ 5 5 一致总砷(以As计)/ mg/kg ≤ 2 2 一致三、国外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的说明目前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均未有专门的消泡剂产品标准,法规的重点在于规范用于生产食品消泡剂的原料和辅料。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下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美国的《食品化学法典》(FCC)及其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和欧盟指令E900 中均规定了可用于食品和食品加工的消泡剂的组分。
以美国FDA为例,整个联邦管理法规的食品法规非常详细地列出了除符合FDA规定的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防腐剂等,专门在章列举了由于聚二甲基硅氧烷消泡剂配方和技术的特殊性所允许的辅料和助剂。
欧盟的法规也和美国的类似,对于允许的消泡剂辅料和助剂均有在线数据库可以查询。
四、标准的制(修)订与起草原则(一)以科学为依据。
以科学技术和实验数据为依据,结合产品实际生产情况,经过深入研究而制定。
(二)以保证食品安全、保护人民健康为原则。
我国食品级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乳化硅油)产品的生产比较分散,目前市场主要为国外生产企业控制。
近年来,国内生产企业在配方开发、生产技术和生产量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本标准的制定将以保证食品安全、保护人民健康为前提,充分考虑国内外产品的质量安全以及有效地促进和满足国内外市场贸易需求。
(三)与国际标准接轨。
起草工作组对相关的国内外标准、技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参考了美国FDA对食品级消泡剂的管理模式和涉及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产品组成的相关要求,结合国内产品的生产工艺、质量水平及检验水平的实际情况,本着使标准趋向科学性、先进性及合理适用的原则,落实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开展本标准制定工作。
五、确定各项技术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依据(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相关标准的对比情况,与国际标准不一致的,应当提供科学依据)(一)标准名称。
原标准名称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乳化硅油》,经专家组讨论,该名称“乳化硅油”为行业内及市场上的通用俗名,不够科学严谨。
其实质是以二甲基二氯硅烷和少量三甲基氯硅烷的混合物水解制成的全甲基化线性硅氧烷聚合物——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以此为原料,加去离子水、辅料(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防腐剂),经乳化加工而成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
因此,将标准名称更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
(二)范围。
原卫生部指定标准的适用范围(适用以二甲基硅油与气相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辅以蒸馏单硬脂酸甘油脂和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去离子水乳化而成的食品添加剂乳化硅油)比较笼统,没有涵盖本标准中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也未能明确、清晰地规定所允许使用的辅料和助剂,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技术发展。
经过反复对照美国FDA、欧盟食品添加剂管理的相关要求,结合原卫生部原公告指定标准,将标准的范围更改为:本标准适用于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
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以二甲基二氯硅烷和少量三甲基氯硅烷的混合物水解制成的全甲基化线性硅氧烷聚合物。
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是以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原料,加去离子水、辅料(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防腐剂),经乳化加工而成。
对于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根据GB 2760 以及原卫生部公告批准使用的辅料,参考JEFCA和FCC的相关规定,在标准附录中将原辅料详细列出加以明确、规范。
(三)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相关标准的对比情况由于聚二甲基硅氧烷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因此主要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下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的国际标准INS additive-315-m11(POLYDIMETHYLSILOXANE),制定了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技术指标及配套检测方法。
表2 聚二甲基硅氧烷标准与JECFA标准指标对比表项目本标准聚二甲基硅氧烷JECFA标准INS additive-315-m11(POLYDIMETHYLSILOXANE)对比结果色泽无色透明无色透明一致性状粘稠液体粘稠液体一致溶解性不溶于乙醇和水;溶于大部分的脂肪族和芳香烃溶剂不溶于乙醇和水;溶于大部分的脂肪族和芳香烃溶剂一致折光率(25℃)~~一致比重(d2525)GB ~一致干燥失重(150℃, 4h) / g/100g ≤一致粘度(25℃)/ cSt 100~1500 100~1500 一致铅(Pb)/ mg/kg ≤ 1 1一致表3 聚二甲基硅氧烷标准与JECFA标准检验方法对比表项目本标准聚二甲基硅氧烷JECFA标准INS additive-315-m11(POLYDIMETHYLSILOXANE)对比结果色泽目测目测一致性状目测目测一致溶解性定性测定定性测定一致折光率(25℃)阿贝氏(Abbe)折光计测定阿贝氏(Abbe)折光计测定一致比重(d2525)GB 无条件一致干燥失重(150℃, 4h) / g/100g 干燥法干燥法一致粘度(25℃)/ cSt 用乌氏粘度仪测定用乌氏粘度仪测定一致铅(Pb)/ mg/kg GB 通过AAS/ICP-AES technique测定一致(四)技术要求,理化指标中各项指标的检验。
1)溶解性、折光率、比重、干燥失重、粘度、硅含量。
本标准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技术指标(色泽、性状、溶解性、折光率、比重、干燥失重、粘度)及其检测方法主要依据JECFA制定的国际标准INS additive-315-m11(POLYDIMETHYLSILOXANE)制定,详见表2、表3。
“硅含量”在JECFA标准中虽然有要求,但是由于硅含量取决于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聚合度,而聚合度的高低可以由粘度和折光率两个特性指标直接体现,因此技术上没有必要再引入硅含量指标。
并且从国内外相关行业的调研结果也表明,因为检测难度大等原因,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企业检测该项指标,所以本标准没有将硅含量指标列入。
2)pH值。
大量调研表明,pH值是基于不同产品配方要求而定,由于各个企业的配方不同和用于不同的食品加工过程,目前市场上的产品pH值范围太大,从2~9均有。
从产品质量、制定指标的必要性、安全性等考虑,此类产品制定pH值已无必要。
取消pH值指标,可以更好地体现标准的通用性和适应性。
3)稳定性。
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的稳定性,取决于离心沉淀器的尺寸半径、时间。
将指标值“不应有油水分层现象”改为“乳液应无破乳现象,液体应无油水分层现象”,更加清晰、明确。
稳定性的测定方法,与原卫生部指定标准一致。
4)不挥发物含量。
目前市场上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产品主要有2种浓度,分别对应10%和20%不挥发物含量,考虑到不挥发物含量并不影响本产品的安全性,主要是基于应用(果汁饮料类的产品消泡需要低不挥发物含量的消泡产品)和成本考虑,因此应允许该指标有一定的灵活性,避免过多限制市场。
将原来的指标值从“≥20%”调整为“≥10%”,旨在鼓励消泡剂的生产及使用方尽可能的减少添加剂的用量已达到同样的消泡效果。
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方法,与原卫生部指定标准一致。
5)铅。
聚二甲基硅氧烷的铅含量为“≤1mg/kg”,依据JECFA制定的国际标准INS900a additive-315-m11(POLYDIMETHYLSILOXANE)确定。
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沿袭原卫生部指定标准的规定,对铅含量的要求为“≤5mg/kg”。
检测方法均采用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样品处理采用干消化法。
6)总砷。
与原卫生部指定标准的规定一致,总砷≤2mg/kg,检测方法采用GB/T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样品处理采用干消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