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第十章2

合集下载

高教社2024高等数学第五版教学课件-10.2 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

高教社2024高等数学第五版教学课件-10.2 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
2 − 3 = 2
3 − 4 = 3
4 − 5 = 4
5 − 1 = 5
有解的充要条件是1 + 2 + 3 + 4 + 5 = 0.在有
解的情况下,求出它的全部解。
证明 由矩阵的行初等变换化简增广矩阵
1
0
= 0
0
−1
−1 0
0
0 1
1 −1 0
0 2
0
1 −1 0 3
将后 − 个未知量项移至等号的右侧,有
11 1 + 12 2 + ⋯ + 1 = 1 − 1,+1 +1 − ⋯ − 1
22 2 + ⋯ + 2 = 2 − 2,+1 +1 − ⋯ − 2
⋯⋯⋯⋯⋯⋯⋯⋯⋯⋯⋯⋯⋯⋯
= − ,+1 +1 − ⋯ −
程组无解;
(2)当 = 1时, = = 1 < 3,线性方程
组有无穷多解,即
1 = 1 − 2 − 3 ,这里2 , 3 是自由未知量;
(3)当 ≠ 1且 ≠ −2时, = = 3,线性
方程组有唯一解,即
+1
1 =
+2
1
2 =
+2
( + 1)2
0
0
0
−1
−5
−1 2 + 3 + 4
−1
3 + 4
−1
4
0
0
于是线性方程组在σ5=1 = 0下的解为
1 = 5 − 5
2 = 5 + 2 + 3 + 4

高等数学第十章第二节二重积分的计算法课件.ppt

高等数学第十章第二节二重积分的计算法课件.ppt
• 若积分区域为
y y y2(x)
D
y y1(x)
a
bx

f (x, y) d
b
dx
y2 (x) f (x, y) d y
D
a
y1( x)
• 若积分区域为

f (x, y) d
d
dy
x2 ( y) f (x, y) d x
D
c
x1( y)
y x x2 ( y) d
D
c
x x1( y) x
一、利用直角坐标计算二重积分
由曲顶柱体体积的计算可知, 当被积函数 f (x, y) 0
且在D上连续时, 若D为 X – 型区域
y y 2(x)

D
D
:
1
(
x) a
y x
b
2
(
x)
f (x, y) dx dy
b
2 (x)
a d x 1(x)
f
(x,
D
x o a y 1(x)b y) d y
d
dy
2(y)
f (x, y) dx
c
1(y)
y d
y 2(x)
x
y
c
1(
y) y
x
D
1(x)
2
(
y)
o a x bx
为计算方便,可选择积分序, 必要时还可以交换积分序.
(2) 若积分域较复杂,可将它分成若干 y
D2
X-型域或Y-型域 , 则
D1
D D1 D2 D3
D3
o
x
例1. 计算 I D x2 yd , 其中D 是直线 y=1, x=2, 及

高等数学第十章《二重积分》复习 课件

高等数学第十章《二重积分》复习 课件

y x 2(y) d y
x 1(y)

d
dy
2(y) f (x, y)dx
c o
c
1( y)
x
例2. 计算 x yd , 其中D 是抛物线 y2 x 及直线 D
y x 2 所围成的闭区域.
解: 看成Y型区域,

D
:
1 y y2 x
2 y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2 y2
D
x yd
dy 1
y2
xyd
该物体的质量为
b
a
Dz
f
(x,
y, z)d
xd
y dz
记作
b
dz
f (x, y, z)dxdy
a
Dz
z
b
z Dz
a
O
y
x
面密度≈
f (x, y, z)d z
截面法的一般步骤:
(1) 把积分区域 向某轴(例如z 轴)投影,得
投影区间 [a, b] ;
(2) 对 z [a, b]用过z轴且平行 截 ,得截面 Dz;
11
一、利用直角坐标计算二重积分
由曲顶柱体体积的计算可知,
若D为 X – 型区域
y y 2(x)
axb
D : 1( x) y 2( x)
D x

f (x, y)dxdy
b
dx
2( x)
f
( x,
oa y y)dy
1(x)b
x
D
a
1( x)
若D为Y –型区域
c yd
D : 1( y) x 2( y)
xoy平面的平z面去

高等数学第十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考研辅导班内部资料)

高等数学第十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考研辅导班内部资料)

第十章 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曲线积分一 基本概念定义1 第一类曲线积分(对弧长的曲线积分) (1)平面曲线()L AB 的积分:()()01(,)d lim(,)nkkkL AB T k f x y s f sλξη→==∆∑⎰(2)空间曲线()L AB 的积分:()()01(,,)d lim(,,)nkkkk L AB T k f x y z s f s λξηζ→==∆∑⎰其中()T λ表示分割曲线()L AB 的分法T 的细度,即n 段曲线弧长的最大值,(,)k k ξη或(,,)k k k ξηζ是第k 段弧上的任意一点。

物理意义:第一类曲线积分表示物质曲线L 的质量,其中被积函数(,)f x y 或(,,)f x y z 表示曲线的线密度。

定义2 第二类曲线积分(对坐标的曲线积分) (1)平面曲线()L AB 的积分:()()01(,)d (,)d lim[(,)(,)]nkkkk k k L AB T k P x y x Q x y y f xf y λξηξη→=+=∆+∆∑⎰(2)空间曲线()L AB 的积分:()(,,)d (,,)d (,,)d L AB P x y z x Q x y z y R x y z z ++⎰()01lim[(,,)(,,)(,,)]nkkkk k k k k k k k k T k f x f y f z λξηζξηζξηζ→==∆+∆+∆∑其中()T λ表示分割曲线()L AB 的分法T 的细度,即n 段的最大弧长,(,)k k ξη是第k 段弧上的任意一点。

物理意义:第二类曲线积分表示变力F 沿曲线L 所作的功,被积函数(,),(,)P x y Q x y 或(,,),(,,),(,,)P x y z Q x y z R x y z 表示力F 在各坐标轴上的分量。

二 基本结论定理1 (第一类曲线积分的性质) (1)无向性()()(,)d (,)d L AB L BA f x y s f x y s =⎰⎰.(2)线性性质 (1)(,)d (,)d LLk f x y s k f x y s =⎰⎰;(2)[(,)(,)]d (,)d (,)d LLLf x yg x y s f x y s g x y s ±=±⎰⎰⎰.(3)路径可加性 曲线L 分成两段1L 和2L (不重叠),则12(,)d (,)d (,)d LL L f x y s f x y s f x y s =+⎰⎰⎰.(4)弧长公式d Ls L =⎰(L 表示曲线L 的弧长).(5)恒等变换 积函数可用积分曲线方程作变换. (6)奇偶性与对称性 如果积分弧段()L AB 关于y 轴对称,()(,)d L AB f x y s ⎰存在,则()()0,(,)(,)d 2(,)d (,)L AB L OB f x y x f x y s f x y s f x y x ⎧⎪=⎨⎪⎩⎰⎰关于是奇函数,,关于是偶函数.其中O 点是曲线弧段()L AB 与y 轴的交点.定理2 (第二类曲线积分的性质) (1)有向性()()(,)d (,)d L AB L BA P x y x P x y x =-⎰⎰.(2)线性性质 (1)(,)d (,)d LLkf x y x k f x y x =⎰⎰;(2) [(,)(,)]d (,)d (,)d L L Lf x yg x y x f x y x g x y x ±=±⎰⎰⎰.(3)路径可加性 曲线L 分成两段1L 和2L (不重叠),则12(,)d (,)d (,)d LL L f x y x f x y x f x y x =+⎰⎰⎰.定理3 (第一类曲线积分与第二类曲线积分的关系)()()d d d d d d d d d d L AB L AB xy z P x Q y R z P Q R s ss s ⎛⎫++=++ ⎪⎝⎭⎰⎰()(cos cos cos )d L AB P Q R s αβγ=++⎰()d L AB =⋅⎰F s其中cos ,cos ,cos αβγ是曲线AB 上的点的切线的方向余弦,且d cos d ,d cos d ,d cos d x s y s z s αβγ===一般地,积分曲线的方向余弦是变量。

高等数学(II)(第十章、重积分)

高等数学(II)(第十章、重积分)

27
Z
A ( x )

(x)
z f ( x, y)
2
1
(x)
f ( x , y ) dy
y
1( x )
所以:
2(x)
2 (x)

D
f(x,y)dxdy


b
A(x)dx
a

[
a
b
f(x .y ) dy ]dx
1 (x)
3-12
28
注意: 1)上式说明: 二重积分可化为二次定 积分计算;
2)积分次序: X-型域 3)积分限确定法: 先Y后X;
域中一线穿—定内限, 域边两线夹—定外限
为方便,上式也常记为:

b
dx
a

2 (x)
f(x .y ) dy
1 (x)
29
3、Y-型域下二重积分的计算:
同理:
d
x 1( y)
D
x 2( y)
c

D
f ( x, y )d
6
得 (3) 求和. 将这 n 个小平顶柱体的体积相加,
到原曲顶柱体体积的近似值,即
V

i1
n
V i f ( i , i ) i .
i1
n
(4) 取极限. 将区域 D 无限细分且每一个子域趋 向于缩成一点, 这个近似值就趋向于曲顶柱体的体
积, 即
V lim
0
将区域 D 任意分成 n 个小区域
任取一点 若存在一个常数 I , 使 记作
则称 f ( x , y )
可积 , 称 I 为 f ( x , y ) 在D上的二重积分.

高等数学同济六版第十章10-2

高等数学同济六版第十章10-2
M i −1 M i = ( ∆xi ) i + ( ∆yi ) j .
取 F (ξ i ,η i ) = P (ξ i ,η i ) i + Q (ξ i ,η i ) j ,
∆Wi ≈ F (ξ i ,η i ) ⋅ M i −1 M i ,
y
F(ξi ,ηi )
B
L
A
M2 M1
Mi−1 x i ∆
一、对坐标的曲线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y
变力沿曲线所作的功
L : A → B,
F ( x , y) = P ( x , y)i + Q ( x, y) j
B
L
A
M2 M1
Mi−1 xi ∆
∆yi
Mi Mn−1
常力所作的功 W = F ⋅ AB . o
x
分割 A = M 0 , M 1 ( x1 , y1 ),⋯ , M n−1 ( x n−1 , y n−1 ), M n = B .
n
n
性质 (1) 如α 与β 是 常数 则 常数,则
∫L [α F 1 ( x , y ) + β F 2 ( x , y )] ⋅ d r = α ∫ F 1 ( x , y )d r + β ∫ F 2 ( x , y )d r L L
( 2) 若有向曲线弧 L可分成两段光滑的有向 曲线弧 L1和 L2 , 则
i =1
n
精确值
定义
设L为 xoy面内从点 A到点 B的一条有
向光滑曲线弧 , 函数 P ( x , y ), Q ( x , y )在 L 上有界 . 用 L上的点 M 1 ( x1 , y1 ), M 2 ( x2 , y2 ), ⋯ , M n−1 ( xn−1 , yn−1 )把 L分成 n个有向小弧段 M i −1 M i ( i = 1,2,⋯, n; M 0 = A, M n = B ). 设∆xi = xi − xi −1 , ∆yi = yi − yi −1 , 点( ξ i , ηi )为 M i −1 M i 上任意取定的点 . 如果当各小弧段 长度的最大值 λ → 0时 ,

高等数学 第二节 二重积分的计算

高等数学 第二节 二重积分的计算

图示法
• 写出积分限
(先积一条线 , 后扫积分域)
不等式
充分利用对称性 • 计算要简便
应用换元公式
第十章 第二节
30
(2)
被积函数形如
f (x2 y2) ,
f
y x
,
f
x y

第十章 第二节
22
例9 将下列直角坐标系下的二次积分化为极坐 标系下的二次积分。
1
4 x2
2
4 x2
(1) dx
f ( x , y)dy dx
f ( x , y)dy
0
1 x2
1
0
R
Rx x
R
R2 x2 x
5
(3) 如果二重积分 f ( x , y)dxdy 的被积函数 f (x , y)
D
是两个函数 f1( x) , f2( y) 的乘积,f ( x , y) f1( x) f2( y),
积分区域 D {(x , y) a x b , c y d},则该二重积
分等于两个定积分的乘积,即:
D
极坐标系中的面积元素
i
o
d rdrd
f (x , y)dxdy f (r cos , r sin )rdrd
D
D
第十章 第二节
18
极坐标系下二重积分化为二次积分的公式
(1) 极点在积分区域的边界曲线外
区域特征如图
r 1( )
D
1( ) r 2( )
o
f (r cos , r sin )rdrd
D
a
1 ( x )
• 若积分区域为 Y 型

f ( x , y)d

高等数学第十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2

高等数学第十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2

第十章 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一.曲线积分的计算 (1)基本计算1.第一类:对弧长线积分的计算(,)Lf x y ds ⎰关键是用曲线L:(),(),x t y t ϕψ=⎧⎨=⎩()t αβ≤≤做变量替换(被积函数,积分变元,积分范围)(,)[(),(,()Lf x y ds f t t βαϕψαβ=<⎰⎰例 L 为圆周221,x y +=则22xy Le ds +=⎰2e π 参数方程,曲线代入解 cos :(02)sin x L y θθπθ=⎧≤≤⎨=⎩ds d θθ==22x y Leds +=⎰202ed e πθπ=⎰例 计算2⎰L x ds ,其中2222:(0)0⎧++=>⎨-=⎩x y z a L a x y . (8分)解 由于 22222222::00⎧⎧++=+=⇒⎨⎨-=-=⎩⎩x y z a x z a L L x y x y 所以L 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02)sin θθπθ⎧=⎪⎪⎪=≤≤⎨⎪⎪=⎪⎩x L y t z a (3分)θθ==ds ad (2分) 故23222cos 22ππθθ==⎰⎰La a x ds ad(3分) 【例10.22】求⎰,式中L 为圆周22(0)x y ax a +=>解 L 的极坐标方程为:,(),cos 22L ds ad r a θθππθθθθ=⎧-≤≤==⎨=⎩则222cos 2a ad a ππθθ-=⋅=⎰⎰第二类:对坐标的线积分的计算 关键是用曲线L:(),(),x t y t ϕψ=⎧⎨=⎩(:)t αβ→做变量替换(被积函数,积分变元,积分范围)''(,)(,){[(),()]()[(),()]()}LP x y dx Q x y dy P t t t Q t t t dt βαϕψϕϕψψ+=+⎰⎰例 设L 为抛物线2y x =从点()0,0到()2,4一段弧,则()22Lx y dx -=⎰5615-注意微元,及参数方程的形式【例10.17】 求2L ydx xdy x +⎰,其中L 是曲线ln y x =上从点(1,0)到点(,1)e 的一段弧. 解 由ln y x =得1,ydx dy x e x==,故原式=1121002()|y y ydy e dy y e e +=+=⎰⎰⑵ 基本技巧① 利用对称性简化计算;对弧长的线积分,对称性同二重积分 例 计算3222(),Lx y ds L x y R 其中:++=⎰解:33()LLLx y ds xds y ds =+=0+⎰⎰⎰ 第一个L 关于y 对称,第二个L 关于x 对称【例10.15】 求yL xe ds ⎰,其中L 是由cos (0)sin x a ta y a t =⎧>⎨=⎩所表示的曲线上相应于233t ππ≤≤的一段弧.解 (法一)ds adt ==,故 原式=22sin sin 3333cos |0a ta ta t e adt aeππππ⋅⋅==⎰.(法二)容易看出积分弧段关于y 轴对称,而被积函数是关于变量x 的奇函数,故0y Lxe ds =⎰【例10.18】 求2()Lx y ds +⎰,其中L 为圆周222x y a +=.解 由对称性得0Lxyds =⎰,故22222()(2)()2LLLLx y ds x xy y ds x y ds xyds +=++=++⎰⎰⎰⎰2223022LLa ds a ds a a a ππ=+==⋅=⎰⎰对坐标的线积分,对称性为,当平面曲线L 是分段光滑的,关于x 对称,L 在上半平面与下半平面部分的走向相反时,若P 对y 为偶函数,则,0LPdx =⎰奇函数,则12LL Pdx Pdx =⎰⎰。

第十章二重积分练习题

第十章二重积分练习题

D
D
A I1 I2
B I1 I2
C I1 I2
D 以上都不对
4.设
f ( x2 y2 )d tet ,则 f (x) ( )
x2 y2 t2
A
1 2
xe x
B
1 2
(1
1 )ex x
C
1 2
(1
1 )ex x
D
1 2
(1
x)ex
5.设 D 是由上半圆周 y 2ax x 2 和 x 轴所围成的闭区域,则 f (x, y)d ( )
0
0
8.旋转抛物面 z 1 x 2 y 2 在1 z 2 部分的曲面面积 S 为( )
2
(A) 1 x2 y2 dxdy; x2 y22
(B) 1 x 2 y 2 dxdy ; x2 y22
(C) 1 x2 y2 dxdy ; x2 y24
(D) 1 x 2 y 2 dxdy 。 x2 y24
d
2cos f (r cos ,r sin )rdr ,则将该二次积分化为直角坐标形式为(
0

4
1
A. dx
2xx2 f (x, y)
x2 y2 dy
0
x
1
2 x x2
B. dx
f (x, y)dy
0
x
C.
2
dx
2xx2 f (x, y) x2 y2 dy
0
x
2
2 x x2
D. dx
D
x
9. I ex xydxdy ,其中 D 为以双曲线 x2 y2 1的右支及直线 y 0, y 1所围成。 D
10. I x2 y2 dxdy , D {(x, y) | 0 y x, x 2 y 2 2x} 。

高等数学:第十章 无穷级数1-2

高等数学:第十章  无穷级数1-2

1 45
1 n(n 1)
也是收敛的
3.收敛级数的性质
(4)将收敛级数的项任意加括号后所成的新级数, 仍然收敛到原级数的和(无穷和的结合律)。
注意: 如果加括号后所成的级数收敛 则 不能断定去括号后原来的级数也收敛。
例如: 级数(11)+(11) + 收敛, 但级数1-11-1 却是发散的.
推 论 如果加括号后所成的级数发散, 则原来级数也发散.
k
1
ak收敛
lim
n
Sn存在.
设 lim n
Sn
S.则有
Sn S,Sn-1 S.
从而 an Sn Sn1 0.
2.数项级数及其收敛性概念
(4)级数收敛的充要条件 定理4:对于任意给定的ε>0,存在一 个N,使得
n p
| ak | ,只要n N , p 1. k n1
定理4的证明:
n
便有 0 1 (n ) 2
这是不可能的.
级数发散 .
1
n1 n
调和级数的部分和
sn
1
1 2
1 n
1
把每一项看成是以 n 为高 以 1 为底的的矩形面积
sn 就是图中 n 个矩形的面积之和
由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这块面积显然大于定积分
n1 1dx 即
1x
Sn
1
1 2
1 n
n1 1dx ln( n 1) ,
n1
2.数项级数及其收敛性概念
(2)无穷级数的收敛与发散 ㄥ?在亩ý
仪讯 n? Í
篇 ¶ 恐停 , 艨滞蛐{Sn} 蝎轘 蚱? ý
詹移S? 怫? Ç
.琨祸? 恐万衶Sn }恍 蚱? ⅲ
n

高等数学 第十章

高等数学 第十章

确定的有限常数,从而,无穷多个数相加在一定条件下是有
意义的.
二、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定义1 对于无穷数列u1,u2,…,un,… 把它的各项依 次累加的表示式
u1+u2+u3+…+un+…
(1)
称为无穷级数,简称为级数,记为
un
.
其中u1称为级数的
n 1
第1项(或首项),u2称为级数的第2项, …,un称为级数第n项,
lim
n1
un
0
,则可判定级数
u
n
n 1
一定发散.
例4 判定级数
3n
n1 5n 4
的敛散性.

级数的一般项
un
3n 5n
4
.
因为
lim
n
u
n
lim
n
3n 5n 4
3 5
0
所以由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知,该级数发散.
10.2 常数项级数的审敛法
一、 正项级数的审敛法
每一项都是非负的级数称为正项级数,即级数
un un 0, n 1,2,
为正项级数.
n1
1. 比较审敛法
设 un和 vn 都是正项级数,且un≤vn(n=1,2,…),
n1
n1

(1) 若级数 vn
n 1
(2) 若级数
un
n 1
收敛, 则级数 un
n 1
发散, 则级数
vn
n 1
收敛; 发散.
比较审敛法还有另一种形式(比较审敛法的极限形式).
定义2
对于级数
un
的部分和数列{Sn}, 若n→∞时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1 1 1 1 1 (1 ) ( ) ( ) ( ) 1 1 , 2 2 3 3 4 n n1 n1
1 lim sn lim (1 ) 1, n n n1
级数收敛, 和为 1.
三、基本性质
性质1. 若级数
乘以常数 k 所得级数
n
sn u1 u2 un ui
i 1
n
当级数收敛时, 称差值
为级数的余项. sn s时 误差为 rn 显然
s u1 u2 un
sn u1 u2 un ui
i 1
n
例 1 讨论等比级数(几何级数)
aq n a aq aq 2 aq n (a 0) 的收敛性.
收敛于 S , S un , 则各项 即
n 1

也收敛 , 其和为 kS .即
k un k uk ,
n 1 k 1

n
说明: 级数各项乘以非零常数后其敛散性不变 .
性质2.
设有两个收敛级数 S un , vn


则级数
( un vn ) 也收敛,
收敛则,必有 证: un S n S n 1
lim un lim S n lim S n1 S S 0
n n n
注意
1. 则级数 发散; 发散
1 2 3 n 1 n 例如 ( 1) 2 3 4 n1
2.

则级数
不一定收敛;
n
级数发散 .
1 . 便有 0 ( n ) 这是不可能的 2
n
n
sn u1 u2 un ui i 1 { sn } 部分和数列 s1 u1 , s2 u1 u2 , s3 u1 u2 u3 ,, sn u1 u2 un ,
2. 级数的收敛与发散:
当 n 无限增大时,如果级数
n
un 的部分和数列{ s n }
第十章 无穷级数
第一节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与性质
一、问题的提出
二、级数的概念 三、基本性质
一、问题的提出
1.计算圆的面积 正六边形的面积 a1 正十二边形的面积 a1 a 2
R
A a1 a2 an 即 A a1 a2 an
正 3 2 形的面积 a1 a 2 a n
n 1

有极限 s , 即 lim sn s 则称无穷级数
这时极限 s 叫做级数
u
n 1

u
n 1Biblioteka n 收敛,n 的和.并写成
s u1 u2 un
如果 s n 没有极限,则称无穷级数
u
n 1

n 发散.
即,常数项级数收敛(发散) lim sn 存在(不存在)
n 1

其和为 S ,即
n 1
n 1
n 1
( un vn ) un vn
n 1 n 1


说明:(1)收敛级数可逐项相加或减 . (2)若两级数中一个收敛一个发散 ,则 ( un vn ) n 1 (用反证法可证) 必发散 . (3)若二级数都发散 , 不一定发散.
n 0


如果q 1
sn a aq aq 2 aq n1
a aq n a (1 q n ) , 1 q 1 q 1 q
a 当q 1时, lim q 0 lim sn n 1 q 级数收敛 n lim q n lim sn 级数发散 当q 1时, n n
1 1 1 1 例4. 调和级数 1 2 3 n n 1 n 有 lim un 0, 但级数发散。 n 收敛,则 1 1 1 1 证:s2 n sn (1 ) (1 ) 2 2n 2 n 1 1 1 n 1 , n1 n 2 2n 2 n 2 假设调和级数收敛, 其和为s . 于是 lim( s2 n sn ) lim s2 n lim sn s s 0,
n
aq n a aq aq 2 aq n
n 0

a aq n sn , 1 q 1 q
例 2 判别无穷级数
1 1 1 1 n( n 1) 1 2 2 3 n ( n 1) 的收敛性. n 1 1 1 1 解 un , n( n 1) n n 1 1 1 1 1 sn 1 2 2 3 3 4 n ( n 1)
n
如果 q 1 ,
a aq aq 2 aq n
当q 1时, sn na 级数发散 0 , n为偶数 当q 1时, 级数变为a a a a a , n为奇数 lim sn不存在 级数发散 n
当q 1时, 收敛 综上, 级数 aq n 0 当q 1时, 发散
例如, 取 un ( 1)2n , vn ( 1)2 n1 ,
收敛 n 1 0 , n为偶数 a a a a a , n为奇数
( un vn )

例3. 判断 解:因为调和级数
级数的敛散性。
性质3. 在级数中任意加上,去掉或改变有限项, 不会 影响级数的敛散性. 性质4.(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设级数
n

3 3 3 3 1 n 2. 0. 3 0.3333 10 100 1000 10 3
二、级数的概念
1. 级数的定义: 设有数列{un },则
一般项
u
n1

n
u1 u2 u3 un
称(常数项)无穷级数
n
级数的部分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