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f7ee67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9.png)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寒地水稻栽培技术是指在寒冷地区种植水稻时所采用的一系列种植措施和管理方法,旨在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寒地水稻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土壤改良、施肥管理、种植方式、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一、品种选择寒地水稻栽培技术的首要问题是选择适应寒地气候条件的水稻品种。
在寒冷地区,常规品种生长期较长,容易受到低温、霜冻等气候因素的影响,产量和品质较差。
选择早熟、抗寒性强的水稻品种非常重要。
寒地早稻品种“云南寒冰”具有早熟丰产、抗寒性强的特点,非常适合在寒冷地区种植。
二、土壤改良寒地水稻栽培技术中的土壤改良主要包括翻耕、施肥和改良土壤结构。
要进行适当的翻耕,将残余作物和秸秆等有机物深埋,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和充分利用。
要合理施用化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水稻的生长需要进行施肥,保证水稻获得充足的营养。
要进行土壤结构改良,通过添加适量的有机肥等措施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提高水稻根系的发育和吸水能力。
三、施肥管理合理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
在寒地水稻栽培技术中,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水稻的生长需要,合理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
在秧苗期应施以磷肥和钾肥,以促进根系的发育和提高抗寒性。
在追肥期要适量补充氮肥和磷肥,切忌过量施用,以免导致秧苗生长过旺,影响产量和品质。
在灌浆期应适量追加钾肥和微量元素,以增加稻谷的营养价值。
四、种植方式在寒地水稻栽培技术中,采用适宜的种植方式也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寒冷地区,可以采用秧插育秧、垄插垄秧等方式进行水稻种植。
秧插育秧是指将稻秧直接插入水田中,便于秧苗的生长和根系的扩展;垄插垄秧是指将稻苗移植至垄中,便于秧苗的生长和抗寒。
还可以采用密植和宽幅等措施,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
密植是指将稻苗间距缩小,增加每亩水稻的株数,提高产量;宽幅是指将水田面宽扩大,增加播种行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五、病虫害防治在寒地水稻栽培技术中,病虫害的防治也是关键环节。
寒冷地区由于天气寒冷,病虫害易发生。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72ccfc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f.png)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寒地水稻是生长在北方寒冷地区的一种稻作品种。
由于寒冷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限制,寒地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往往较低,因此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高产栽培技术来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品种选择品种是高产的基础,选择适用于寒地条件的优良水稻品种是寒地水稻高产的关键。
优良的水稻品种应具有早熟、耐冷、抗倒伏、抗病虫害、丰产性好等优点,能适应北方特殊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
目前已有多个适应寒地生态条件的水稻品种,如京农5、玉珍、唐农30、松优7号等品种,均为优良寒地水稻品种,适合北方寒冷地区的种植。
二、良种选育良种选育是寒地水稻高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综合选育,选出具有耐寒、寄生虫病抗性、抗倒伏等优良特性的品种,为寒地水稻高产奠定基础。
同时,还应注重防止病虫害、农药滥用等问题,以确保水稻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三、合理施肥寒地水稻施肥应以高产为目标,既要补充主要养分,也要增加次生元素和微量元素。
施用稻草还田、绿肥还田、生物有机肥等能补充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可以使土壤保持肥沃,从而提高寒地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具体的施肥量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和水稻品种特性进行合理安排,避免过度施肥或施肥不足的情况出现。
四、合理田间管理寒地水稻的田间管理应以高产为主要目标,包括测土配方施肥、定期除草、防止倒伏、防病虫害等。
同时,还应注意适时灌溉,保证水分供应,提高抗寒性,加强营养管理,促进水稻生长。
田间管理的合理性不仅可以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还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证水稻品质和产量。
五、合理选种地点寒地水稻的栽培地点应选择在适宜的地区,以确保水稻的正常生长。
选择适宜土壤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度、光照相对充足的地区,可以为寒地水稻的高产提供保障。
选择好地点后,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水稻品种和生长环境,制定相应的栽培技术,以取得最佳的生产效益。
结语以上就是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方法,寒地水稻相对原产区的华南等地,更加适应北方寒冷地区的生态环境,也更具挑战性。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e7e5f2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4.png)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是指在北方冷凉地区种植的水稻,因为气温较低,生长周期短,耐寒性强等特点,所以比较适合北方地区种植。
以下是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择合适的品种
选择寒地水稻适用、丰产优质、抗病虫害、抗倒伏性强、抽穗时间早的品种。
二、科学调整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是控制产量的关键之一,一般单季稻根据地势、品种、水稻类型选择多种不同的密度,一般是666-1000株/亩。
双季稻根据具体情况,一般密度不宜高于400株/亩。
三、科学施肥
施肥要依据土壤肥力状况、品种、栽培制度、气候等情况,根据每亩500-600斤干菟和10-15吨肥料的标准进行施肥。
四、善用大田管护技术
采用“秸秆覆盖+浅耕培土”技术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增加土壤保水能力;采用覆膜栽培的方法,可显著增加土壤温度,提高早期生长速度。
五、合理灌溉
寒地水稻灌溉是保证高产的重要措施,可采用灌水期长、浸水深度略控、少用中箍的栽培措施。
六、科学的病虫害防治
寒地水稻在北方种植,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虫害的发生,但仍然需要科学防治和管理,以减少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七、适量采用手工修剪
适施手工修剪可增加农户收益。
手工修剪的时间应在割慢浆开始30~35天之后进行,先去老叶、病叶、虫叶和无效穗,再按要求掐心、插穗,降低大棚内的适宜范围,以利于穗子的合适间隙。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提高农户收益,增加产量的有效措施。
在实际生产中,科学施肥、善用大田管护技术、合理灌溉,科学的病虫害防治、适量采用手工修剪等都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3feeeb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4.png)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指在寒冷气候条件下,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措施,实现水稻高产的一种技术。
寒地水稻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气温较低,生长季较短,土地资源较为有限,因此寒地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一、选择适宜的品种选择适应寒冷气候的水稻品种是寒地水稻高产的基础。
这些品种具有抗寒性、矮秆性、耐寒力强等特点。
在选择品种时,应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等因素。
二、合理优化播种期寒地水稻的生长季较短,宜早稻、中稻为主,利用在冬季放牧牲畜后,土地上有较多的畜禽粪便和秸秆,可以改良土壤的肥力,提供给水稻生长的养分。
合理选择播种时期,尽量避开霜冻期和低温期,以免给水稻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三、科学施肥寒地水稻由于气温较低,土壤肥力较差,因此施肥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步骤。
一般来说,寒地水稻需按时、按量地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
化肥可以提供给水稻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但施肥时要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对水稻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四、控制病虫害寒地水稻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稻瘟病、褐飞虱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可以采取旋作休闲法,即在种植水稻前一至两年,种植一些与稻谷无亲缘关系的作物,如豆类、麦类等,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清除病虫害源,加强田间管理等。
五、合理灌溉合理的灌溉是保障水稻生长的一项重要措施。
寒地水稻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在干旱季节要及时灌溉,保持土壤的湿度。
但也要防止过量灌溉,以免导致土壤积水,影响水稻的根系呼吸,同时还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品种选择、播种期选择、施肥、病虫害防治、灌溉等方面的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措施,提高寒地水稻的产量,可以有效地发挥农田水资源,提高当地的粮食生产能力,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保障。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8e0b44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6.png)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寒地水稻是指在寒冷地区生长的水稻品种,为了适应寒冷的气候环境,寒地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着独特的生理特点和栽培技术要求。
寒地水稻种植具有一定的难度,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从种质选择、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一、种质选择1. 选择适合寒地生长的品种:寒地水稻需要选择适应低温环境并具有耐寒性的品种。
目前在我国,浙稻、迪稻、黑龙江23号等耐寒水稻品种被广泛应用于寒地水稻的种植。
2. 种子质量的保证:种子是农作物种植的基础,因此对种子的质量要求很高。
在寒地水稻的种植中,一定要选用品质优良、不易发霉、发芽率高的种子,以确保生长的顺利进行。
3. 合理的品种组合:通过合理的品种组合,选择不同生育期的品种,可以延长整个生长季节,提高产量。
适当的品种搭配还能提高稻田的抗病虫害能力,保障产量稳定。
二、土壤肥力和水肥管理1. 土壤改良:寒地土壤属于寒漠土,贫瘠、酸性较强,因此首先应该进行土壤改良。
在种植前,通过施加有机肥料、矿质肥料等方式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为植株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2. 合理施肥:在寒地水稻的种植中,应该根据土壤的性质和植株的需求,合理施用化肥。
通常可以采用基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水稻各个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得到满足。
3. 水肥控制:寒地水稻生长期短,水分利用率低,因此在水肥管理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及时灌溉和施肥,保持水稻田间水分和养分的平衡,避免干旱和过分地施肥对水稻生长发育造成的不利影响。
三、病虫害防治1. 预防为主:在寒地水稻的种植中,预防病虫害是至关重要的。
在种植前,对田间环境进行消毒处理,清除害虫的孳生地,减少病虫危害的可能性。
2. 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对于已经发生病虫害的田间,可以适量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一定要注意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施用时间,以免对水稻植株造成伤害。
3. 选择抗病虫品种:在品种选择上,可以选择对某些病虫害具有一定抗性的品种,降低病虫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与管理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80cdf0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b.png)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与管理寒地水稻是指在寒冷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内蒙古、新疆等地区。
由于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日照时间较短,因此寒地水稻的栽培与管理具有其特殊性。
为了实现寒地水稻的高产,科学合理的栽培与管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结合实际经验,对寒地水稻高产栽培与管理做一些总结与探讨。
一、品种选择寒地水稻品种选择是寒地水稻高产栽培的首要环节。
在选择品种时,应选用早熟、耐寒、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
要考虑品种的适应性和耐病性,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这样才能为高产栽培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土壤改良寒地水稻的土壤改良是寒地水稻高产的关键。
由于寒地土壤通常较为酸性,因此需要进行石灰化处理。
石灰化处理可以中和土壤酸性,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物吸收养分。
还需要施用有机肥和磷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水稻产量。
三、合理施肥寒地水稻的施肥要科学合理,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水稻生长期需求确定施肥量和时机。
一般而言,寒地水稻生长初期需施入氮肥,促进植株生长;抽穗期需要增施磷肥和钾肥,促进稻谷形成和充实。
四、水稻保温在寒冷地区,保温是寒地水稻高产的重要因素。
为了保持适宜的生长温度,可以采取覆盖膜等措施,提高土壤温度和减少水分蒸发。
还可以采取保水措施,合理控制灌溉水量,提高土壤湿度,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五、避免倒伏寒地水稻容易出现倒伏现象,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避免倒伏发生。
要选择抗倒伏性强的品种。
适当控制氮肥用量,过多的氮肥会导致水稻植株过于茂盛而易倒伏。
在水稻抽穗期要及时插秧,保持植株竖直生长。
六、病虫害防治在寒地水稻高产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低温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水稻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保障水稻的生长发育。
七、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保证寒地水稻高产的重要保障。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定期除草、松土、中耕等管理措施,保持稻田的整洁和通风,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d477f2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b.png)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寒地水稻是指适合在寒冷环境下生长和产量较高的水稻品种,在中国的东北地区是主要种植区域。
寒地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对于保障稻米供应和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寒地水稻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一、选择适宜的品种选择适应寒冷环境的水稻品种是寒地高产栽培的基础。
适宜的品种应具有耐寒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矮壮强健、个体均匀一致等特点。
常用的寒地水稻品牌有早稻的“达州448”、“秆倒木东89”、“分枝1号”等,中稻的“抗寒二号”、“佳优70”等,晚稻的“冉冉”、“抗寒卧藤东”等。
二、合理的播种方法寒地水稻播种要选择适时、适量、适地、适深,保证种子的萌发和苗期的良好生长。
一般在春季4月中旬至5月初进行早稻播种,5月中旬至6月初进行中稻播种,6月中旬至7月初进行晚稻播种。
播种要注意一定的密度,一般早稻500-600株/亩,中晚稻450-550株/亩。
播种深度控制在3-4厘米左右,播种期间及时进行浸种,保持土壤湿度。
三、合理的施肥技术寒地水稻对养分的需求量较高,为了提高产量,合理的施肥非常重要。
基础施肥应在整地前进行,施用有机肥和矿质肥,以提供土壤养分,并改良土壤结构。
造成是施肥应分批进行,分为基肥、追肥和灌浆期追肥。
基肥施用量在400-500公斤左右,主要施用有机肥和磷肥。
追肥主要补充氮肥和钾肥,具体的用量和时期根据稻作生长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4-5次追肥。
灌浆期追肥主要补充磷肥和钾肥,以促进籽粒的灌浆和充实。
四、掌握适宜的灌溉水分寒地水稻的生长期需水量较大,尤其在灌浆期需要大量的水分,为了保证高产,合理的灌溉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分别分夏灌、秋灌两次,夏灌期控制好灌水时间和数量,达到生育期内土壤湿度基本不至于干旱;秋灌主要是在长势初衰后灌溉,用以孕穗增加害虫发生,有效增产。
还要注意避免灌溉过多,以免引起秧苗死亡。
五、适时的田间管理寒地水稻的田间管理也是高产的关键环节之一。
主要包括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杂草的清除、病虫害的防治、适时的追肥和追加有机肥等。
浅析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浅析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8c9a15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4c.png)
浅析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指在寒冷地区,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措施,提高水稻产量的一种栽培技术。
下面将从土壤管理、品种选择、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土壤管理。
寒地水稻要选择适宜的土壤进行种植,一般以粘土质或壤土质土壤为宜。
在土壤准备阶段,要进行深翻整地,保持土壤松散通气,增加土壤保水保肥性能。
要注意翻晒土壤,降低土壤温度,减少病虫害发生。
其次是品种选择。
寒地水稻在品种选择上,要选择耐寒性强、短生育期、丰产稳产的品种。
一般选用早熟农谱稻或寒地特用稻。
这些品种具有抗寒性强、短生育期、丰产稳产等特点,能够适应寒地的气候条件。
第三是施肥管理。
寒地水稻的施肥管理要适量、科学。
在种植前要进行充分的基肥施用,主要以有机肥为主,同时适当添加磷、钾等元素。
在生育期间要进行适时追肥,根据叶片颜色、生长情况等进行判断,追施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保证水稻健康生长。
最后是病虫害防治。
寒地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是保障高产的重要环节。
根据不同的病虫害进行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比如在播种前要进行病虫害调查,对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程度进行了解。
通过合理的药剂使用和措施施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水稻产量。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eb1283e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6.png)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寒地水稻是指生长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的稻种。
因为寒地气候干旱稀少,灌溉条件差,降雪过多等复杂因素,使得水稻产量相较于其他地区稻田普遍较低。
为了提高寒地水稻产量,需要把握一些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择优良品种选择适合寒地种植的品种,在综合考虑稻谷品质、抗逆性、抗病性等方面,选择优质、早熟、耐寒、韧性好的品种,如长粒、玉米、霍尼等。
二、整土、平整根据土壤的特点,合理制定整地方案,深耕松土,彻底翻耕,并使用肥料充分施肥处理以提供必需的养分。
通过土地的整平工作,可以减轻轮廓不规则、压实较严的土壤问题,保证每棵稻谷的生长条件均衡稳定。
三、精密实施播种将优良的水稻种子加工干燥、筛选,选用优质种子,控制播种量,均匀分线分块播种,可提高每亩田的产量,促进萌芽,短缩生长期。
通过技术优化,提高田间抽穗率也能够迅速推动高产的稻谷生长。
四、恰当灌溉寒地水稻的生长期集中在五月份到八月份,这是寒地最为炎热的季节。
在这个关键时期,对土壤水分、施肥量的合理控制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灌溉制度可以解决因旱缺水、土壤肥力不足,导致寒地水稻生产低下的问题。
五、科学控制病虫害寒地水稻由于气候的原因,容易出现一些病虫害问题。
及时发现和控制病虫害,是提高农民利益收益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科学防治,可以用最小的代价得到最有效的收益。
六、采用生物农药尽管农家乐意使用化学药剂,但也要深谋较长远。
通过使用生物农药,可以有更高的安全性、更低的环保负担,达到保护地球、保护健康的目标。
使用生物农药可以促进寒地水稻的健康生长,让种植者更加放心,消费者更加满意。
总之,寒地水稻是一种独特的水稻种类,生长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
通过选用优质品种、整土平整、精密实施播种、恰当灌溉和科学控制病虫害等多种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寒地水稻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使用自然而然的生物农药也是我们所关注的。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4b4d14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1e.png)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一、选种1.选择适应寒冷环境的水稻品种。
在寒地栽培水稻时,应选择抗寒力强、耐低温、矮秆、较短生育期的品种,如“杂交早粳1号”、“杂交早大”等。
2.选择糯性品种。
寒地水稻的糯性品种抗寒能力较强,耐寒性也较高。
选择糯性品种可以帮助提高寒地水稻的产量。
二、合理施肥1.基肥。
寒地水稻种植前施足底肥,一般每亩使用1 000公斤成熟腐熟的有机肥、300公斤复合肥和30公斤磷钾肥。
根据土壤肥力,适量调整肥料用量。
2.追肥。
水稻分蘖期需施追肥,通常在水稻生长50天左右进行第一次追肥,使用尿素、硫酸铵等氮肥,每亩使用10公斤。
第二次追肥在稻穗抽出后的3-5天进行,使用氯化钾或磷酸二氢钾,每亩使用10-15公斤。
3.叶面喷肥。
水稻生长期间可进行叶面喷肥,以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和产量。
一般每亩使用10-20公斤尿素和5-10公斤硝酸钾进行叶面喷肥。
三、适时浇水1.稻田灌溉时应注意排水。
尽量避免稻田积水造成水稻倒伏和病虫害。
2.在秧田和分苗期,浇水要勤。
稻田土壤保持一定湿度有利于水稻生长和根系发育。
3.在拔节-抽穗期,浇水要适度。
浇水过多会导致水稻发生倒伏,浇水不足则会影响水稻的产量。
四、控制病虫害1.田间管理。
合理间隔栽植距离,增加通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稻草,减少害虫的滋生。
2.生物防治。
可以通过引入天敌或使用生物农药等方式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3.化学防治。
在确保安全使用药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病虫害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化学防治。
五、合理田间管理1.及时除草。
杂草对水稻生长发育会产生影响,及时除草可以保证水稻正常生长。
2.保持土壤湿润。
根据水稻的生长需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及时疏密苗。
在水稻拔节期进行疏密苗,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调整植株的密度,保证充分的光照和通风。
六、科学收割1.水稻收割时要适时。
根据水稻的成熟度和天气条件,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收割。
2.保持水稻颖糠的完整。
在收割过程中要避免损坏水稻颖糠,以减少破碎和磨损损失。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88bc27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00.png)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一、选择适宜品种在寒地水稻高产栽培中,首先要选择适宜寒地气候条件的水稻品种。
目前国内外对寒地水稻的研发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如杂交水稻、早、中、晚熟水稻等品种已经能够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的种植需求。
因此在选择种子时需要结合具体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选择具有耐寒、早熟、高产性能的水稻品种。
二、良好的田间管理1.地力改良:在寒地水稻种植地选择前,应先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地力、肥力、酸碱度等情况,对土壤进行适当的改良。
可以采用施入有机肥、磷钾肥等方式,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和肥力,为寒地水稻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2.合理施肥:在寒地水稻高产栽培中,合理施肥是至关重要的。
在水稻的不同生长期需要施入不同的肥料,如播种前要施入底肥,生长过程中应及时追肥,进行氮、磷、钾等养分的补充,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
3.科学灌溉:寒地气候条件下,土壤水分的管理对于水稻的生长至关重要。
在干旱季节需要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水稻的生长。
而在雨水较多的季节则需要及时排水,避免积水导致水稻病虫害的发生。
三、科学管理水稻生长1.合理密植:在一定程度上,适当的密植可以增加水稻的穗数和产量。
密植也容易导致生长不良,甚至引发病虫害。
在寒地水稻的种植密度上应进行科学的调整,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保证水稻的生长均匀、通风良好。
2.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水稻高产栽培中的一大难题。
寒地气候条件下,水稻易受低温、高湿气候的影响,病虫害容易滋生。
因此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及时进行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
3.科学调控生长:在寒地水稻高产栽培中,要合理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抗逆能力,保证水稻的高产稳产。
四、合理收获管理在水稻成熟收获阶段,要进行合理的收获管理。
及时收割成熟的水稻,避免收获过晚导致籽粒流失或变质。
要注意收获后的田间管理,包括禾秸的处理、秸秆还田等工作,保证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促进下一季作物的生长。
浅谈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浅谈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5db804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7.png)
浅谈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逐渐走向成熟。
寒地水稻是指在气候寒冷、生长季节短暂的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其种植技术和栽培方法与一般水稻有所不同。
为了提高寒地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农业专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的高产栽培技术,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1.选择适宜的品种寒地水稻种植的首要条件就是选择适宜的品种。
寒地水稻品种要具有耐寒、抗逆、矮秆、矮脚、短周期、抗倒伏等特点,这样才能适应寒地的气候环境和种植条件,提高产量和品质。
目前,已经选育出了多个适合寒地种植的水稻品种,农民在种植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
2.科学施肥寒地水稻的生长季节短暂,因此施肥要尽量避免一次性施肥过量,以免造成底肥过多、旺长过早和成熟过晚的现象。
在施肥上要科学合理,结合土壤养分情况和水稻生长需要,采用分膜施肥、缓释施肥等方式,保证水稻生长的需要。
还可以选择有机肥和绿色肥料,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量,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3.精确播种采用精确播种技术,可以提高寒地水稻的成活率和产量。
精确播种技术主要包括选种优质种子、适时适量浸种、适时机械播种、保证行距整齐等。
种子要选择有较高发芽率和生长势的优质品种,进行适量的浸种处理,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采用机械化播种方式,可以保证行距整齐,保证水稻的生长空间,减少茎秆和叶片之间的竞争,提高产量和质量。
4.合理灌溉寒地水稻的生长季节短暂,因此要合理控制水田灌溉,保证水稻生长需水。
灌溉要根据水稻的生长需要和气候环境适时适量进行,防止干湿变化过大,造成水分紧张或积水,影响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还可以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滴灌技术,提高灌溉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降低水稻生产成本。
5.科学病虫害防治在寒地水稻的种植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是提高寒地水稻产量的关键。
在预防病虫害方面,可以采用轮作休耕、合理间套作、适时适量施肥、加强栽培管理等综合措施,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0adddd9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b.png)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寒地水稻是指在北方寒冷气候条件下生长的高产水稻品种。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指在寒冷的环境条件下,合理利用土地、水资源以及科学栽培技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方法。
一,密植栽培技术密植栽培技术是指在单位面积内加密种植水稻,该技术可以提高水稻的株密度和叶面积指数,增加光能利用效率,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密植栽培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实施:1. 选用高密度品种:选用具有较高株高、较强穗性和较大叶面积的品种,如黑龙江水稻(粳种)等。
2. 控制灌水技术:将灌水掌握在适宜范围内,避免过度灌溉,提高水稻株高、秆径和穗重,增加株间空隙,从而达到增产效果。
3. 喷施生长调节剂技术:利用生长调节剂喷施可以抑制水稻的节间伸长和叶片展开,从而增加叶面积指数和叶片衰老时间,提高产量。
二,选优配合施肥技术选优配合施肥技术是指在寒冷气候条件下,根据实际土地肥力状况,根据不同生长期施用不同的肥料,从而增加土地肥力,提高水稻产量。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 种植前施肥:种植前适量施入有机肥料和磷钾肥料,从而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2. 生长期施肥:根据生长期需要,施用适量的氮肥、磷肥、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
例如,在孕穗期和抽穗期增加磷钾肥料,有利于提高获粒比和百粒重,增加产量。
3. 选用肥料质优、价廉的产品:通过选择肥料质优、价廉的产品,根据设计方案施用,达到“钱花多了肥,钱不说茶不香”的效果。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病虫害对寒地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非常必要,以确保水稻能够正常生长和高产。
病虫害防治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实施:1. 选用抗病性和抗虫性强的品种。
例如,选用抗条锈病、白叶枯病和白背飞虱的抗性亲本,增加作物的抗病虫性,从而减少植株死亡率。
2. 进行化学植保:选择化学药剂防治作为综合防治的手段,避免使用单一化学药物,以避免产生药剂抗性而导致化学控制失败。
3. 坚持病虫害防治综合控制。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e35dc9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4.png)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是一种适应寒冷气候条件下生长的水稻品种,其高产栽培技术是指为了提高寒地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栽培措施。
下面将详细介绍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不同于一般水稻栽培技术,寒地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需要考虑到寒冷气候给作物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低温、霜冻、短日照等。
在选择品种时,要选择耐寒、抗冷害的优良品种,如‘晚粳农二号’、‘稻栗7号’等。
1.适时春播:寒地水稻要求春播,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初进行。
由于寒冷气候的影响,要留足春季的生长期,避免秋季气温过低的影响。
2.科学施肥:寒地水稻生长期较短,施肥要及时、科学,以保证植株的养分供应。
一般可分为基肥和追肥两部分。
基肥主要以腐熟有机肥为主,如畜禽粪肥、秸秆等,以增加土壤肥力。
追肥主要在水稻生长期间进行,可选用氨基酸肥、微量元素肥等,以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
3.合理灌溉:寒地水稻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但要注意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在春季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可积水。
生育期的灌水要适当控制,根据天气条件和土壤水分情况进行调节,确保水稳水足。
4.及时除草:除草是保证寒地水稻生长的重要环节。
除草可采取机械除草或化学除草的方式,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法,避免对水稻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要注意防草剂的合理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5.病虫害防治:寒地水稻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要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
可采取合理的轮作措施,避免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在发现病虫害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选择适当的化学农药或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94c72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2.png)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分析寒地水稻是指在寒冷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由于气温低、日照时间短等气候条件的限制,寒地水稻的种植技术相对于一般水稻来说更为复杂。
但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提升。
本文将从土壤改良、品种选育、栽培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一、土壤改良寒地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和良好的土壤通气性,因此土壤改良是寒地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
首先是对土壤PH值进行调节,一般来说,寒地水稻的生长适宜PH值为5.5-6.5,过酸或过碱都会对水稻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是加入有机质和矿质肥料,有机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矿质肥料可以补充水稻生长需要的各种元素。
寒地水稻根系发育较弱,对土壤通气性要求较高,因此在改良土壤时要注意保证土壤通气性,可以采取松土、翻耕等措施来提高土壤通气性。
二、品种选育品种是农作物高产栽培的基础,寒地水稻高产栽培也不例外。
目前,针对寒地水稻的生长环境和要求,已经选育出了一批适应寒地生长条件的优良水稻品种,这些品种对寒冷、耐寒、抗病虫、适应性强等特点。
在栽培寒地水稻时,应该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水稻品种,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高产潜力。
三、栽培管理1. 种植时间:在寒地水稻的种植管理中,选择适宜的种植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常来说,寒地水稻的种植时间要比一般水稻晚一些,以免遭受低温和霜冻的危害。
种植时间一般在当地气温回升、土壤温度适宜的时候进行,一般为4-5月份。
2. 放秧管理:寒地水稻一般采用秧插秧插秧,优质秧插秧插秧(简称两插一插)或分田双插秧插秧插秧,较少采用一插二插插秧插秧。
在放秧管理上,要注意选择抗寒、早熟的优质秧插秧插秧,合理控制密植,保证每株秧插秧插秧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供给。
3. 调控水肥:寒地水稻的生长季节较短,因此对水肥的需求比一般水稻要高一些。
在水肥管理上,要注意及时灌溉,保证水分供应充足,但也要避免积水和淤肥。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5f0ff2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c.png)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指的是在气温较低或较寒冷的地区,通过一系列栽培管理措施,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下面是关于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一些主要内容。
选优良品种。
对于寒冷地区,要选择适应低温环境的优良水稻品种,如黄河系列、鲁冀系列等。
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具有抗寒、早熟、耐寒等性状的品种。
适时播种。
寒地水稻播种要根据气温和土壤温度的变化,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
一般来说,播种要在地温稳定在10摄氏度以上,空气温度稳定在5摄氏度以上时进行,以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科学施肥。
在寒地水稻高产栽培中,施肥是关键的一步。
要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作物的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
要掌握好施肥的时机和数量,避免过度施肥或过迟施肥,以免影响水稻的生长和品质。
合理田间管理。
对于寒地水稻,田间管理要做到科学、合理。
要注意水田排水、灌溉和墒情的调控,以保证水稻的水分需求。
要及时除草、锄土,保持稻田的松软和良好的通气性。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要加强田间巡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合理收割和后期管理。
在寒地水稻高产栽培中,要注意合理的收割时机和方法,避免水稻颗粒过早碎裂或过晚成熟。
在收割后,要及时整理秸秆和处理残茬,以保持田间的清洁和卫生。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一项繁琐而严谨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气候、土壤、品种、施肥、田间管理等因素,精心组织和实施。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栽培管理,才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寒地水稻的高产。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2fcc20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6e.png)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寒地水稻是指在寒冷条件下生长的水稻品种,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等地。
由于寒地水稻种植区域气候条件恶劣,极寒的冬季和短暂的生长季节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寒地水稻的高产栽培成为了种植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种改良、适应严寒的破茬培育、前茬冷施有机肥、清田适时播种、密植套种、合理施肥、及时病虫害防治和研究寒地水稻栽培技术。
选种改良是寒地水稻高产栽培的基础。
通过选育寒地适应性强、耐寒性好的水稻品种,能够在极寒气候条件下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稳定性。
在品种选育上重点应该注重提高水稻的耐寒性、抗病虫性和抗逆性。
在适应严寒的破茬培育方面,主要是通过翻土、翻茬等措施将寒地农田的积雪、积水全部排出,并将土壤中的水分再次充分利用,提高土壤温度。
同时在农田排水工程的建设上,采取排灌分离、明沟以及快速排水的技术措施,提高土壤的排水能力,减少土壤水浸,有利于水稻的根系生长和进一步清理农田。
前茬冷施有机肥是提高寒地水稻产量的重要手段。
在冬季严寒天气中,通过施用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性和肥力状况。
有机肥料的应用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从而为水稻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清田适时播种也是寒地水稻高产栽培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清田时,要将残留的秸秆等杂物予以清除,并及时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
在播种时要选用适应寒冷条件的大粒品种,提高出苗率和成活率。
同时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灵活地选择播种时间,尽量避开气温过低和寒害发生的风险。
密植套种是寒地水稻高产栽培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通过密植套种可以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和光能利用率,提高光合产物的积累量,增加籽粒的饱满度和重量。
密植套种还可以增加空气流动的阻力,减缓风速,降低寒害的发生。
高纬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高纬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1111f7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71.png)
高纬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在高纬寒地气候条件下,水稻的栽培面临着许多挑战。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高纬寒地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已经得到显著的改善。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高纬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帮助农民更好地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一、品种选择在高纬寒地种植水稻时,选择适应该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水稻品种至关重要。
农民可以选择耐寒抗早熟的水稻品种,如杂交水稻品种“富水早”、“富农44”等。
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和抗病虫害能力,适应高纬度的低温环境。
二、土壤改良在高纬寒地栽培水稻时,土壤的改良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首先,要进行基础施肥,在水稻种植前进行充分的有机肥和无机肥施用,以满足水稻生长的养分需求。
其次,要加强土壤调理,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可以采取翻耕、覆盖秸秆等方式,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湿润。
三、种植密度管理高纬寒地的气候环境对水稻种植密度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来说,密植的水稻株间竞争激烈,容易导致产量下降,而疏植的水稻则容易造成光照不足,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
因此,农民应根据具体气候条件和水稻品种的特点,合理控制种植密度,以提高产量。
一般来说,株行距为30cm,株间距为20cm是较为适宜的种植密度。
四、水肥管理在高纬寒地水稻的栽培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水肥管理对于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首先,要合理测定灌水量,根据土壤湿度和水稻生长的需水量,科学灌水,避免过度灌溉或干旱。
其次,要根据土壤和水稻生长期的需肥量进行合理施肥,注意合理配比有机肥和无机肥,提供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
五、病虫害防治高纬寒地水稻容易受到低温、病虫害的影响,因此病虫害的防治是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
农民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合理轮作、合理用药等方式,对水稻病虫害进行防治,减少损失,提高产量。
六、适时采收高纬寒地的水稻生长周期相对较长,农民在水稻成熟期要及时采收。
适时采收可以避免暴雨等恶劣天气对水稻造成的破坏,保证水稻籽粒的质量和产量。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349e72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6.png)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寒地水稻是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山区栽培的一种稻米品种,这些地区的生长环境非常恶劣,温度低,日照时间短,土壤贫瘠,水资源短缺。
针对这种特殊的环境,在寒地水稻的栽培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技术措施,以确保高产高质的稻米产量。
一、合理选择品种寒地水稻的品种选取非常重要,应该选择适应寒冷、开花期短、矮秆、抗逆性强的稻米品种。
一般来说,选择粳型米比较好,因为粳米不容易变质,口感好,适宜在寒地地区种植。
二、合理施肥寒地土壤贫瘠,缺乏养分,需要合理施肥来提高土壤肥力。
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寒地生长环境的特点,合理使用化肥和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可以树木枝叶经过发酵后,作为种田肥料使用。
适宜在春季播种时施肥,并且在生长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再适当地施肥,可以对水稻产量产生显著的影响。
三、正确管理田面积和水源在寒地种植水稻,要正确管理田地和水源。
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要采用节水措施。
每片水稻要在成稻后发芽后及时喷水,而且每隔两天浇一次适量的水,并在田间保持适当的水沟,以保持田间的通风透气性。
四、合理控制温度在寒冷环境中,水稻对温度的要求很高。
在春季季节,气温变化大,可以使用农膜覆盖技术来控制温度,防止土地的水分蒸发,同时也能提高土壤温度。
在夏季季节,应采取逆温保护技术,避免过早开花,熟度成熟问题。
同时,也要注意夜间天气可能会降温,需要保持干燥通风和棚覆盖。
五、防治病虫害寒地水稻病虫害较多,需注意植株保护。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进行药物防治。
在防虫措施方面,可以采用环境友好的物理反应、草药等方法,以防止化学农药对水稻植株造成污染和损害。
总之,在寒地水稻的高产栽培过程中,技术措施非常关键,如合理施肥、管理田面积和水源、控制温度、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对水稻的高产和品质均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06abb91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03.png)
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在寒地地区,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但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水稻种植技术在这些地区难以取得高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得到了日益完善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希望能对农民朋友们在寒地种植水稻时有所帮助。
一、选用适宜的品种选择适应寒地气候条件的水稻品种是寒地水稻高产的第一步。
在寒地地区,应选择能耐寒、耐旱、抗倒伏、抗病虫害的品种。
比如金晒杆、云南珠三号、农科一号等抗旱品种,以及云南水稻1号、云南水稻2号等抗寒品种。
这些品种能够在寒地地区稳产高产,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二、土壤改良寒地水稻高产栽培的关键是土壤改良。
在寒地地区,土壤通常比较粘重,排水不畅,对水稻生长不利。
需要通过土壤改良来改善土壤结构。
首先要进行深翻耕,提高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增加土壤通气孔隙和土壤肥力。
利用有机肥和绿肥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肥力和养分含量。
还可以通过添加石灰、有机肥、腐熟堆肥等方式来提高土壤的PH值,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三、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寒地水稻高产栽培的关键。
在寒地地区,应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的生长发育特点,科学施用氮、磷、钾等养分。
在水稻生长初期,应注重施用氮肥,促进水稻的茎叶生长;在水稻抽穗期,应注重施用磷肥,促进水稻的抽穗和结实;在水稻灌浆期,应注重施用钾肥,促进水稻的籽粒灌浆。
还应注意施用有机肥和微量元素,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四、科学灌溉科学灌溉是寒地水稻高产栽培的保证。
在寒地地区,通常降雨较少,需要进行科学的灌溉管理。
首先要合理选择灌溉方式,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减少水分流失和病虫害的发生。
其次要合理确定灌水量和灌水时间,避免灌溉过度或不足,保持土壤湿润和养分供应。
还要合理利用雨水,加强集雨技术和水源管理,充分利用自然降雨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五、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寒地水稻高产栽培的关键。
在寒地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一般要求水稻的穗粒数目多、分蘖数目多、穗粒饱满等,因此需要通过合理密植来提高水稻的穗粒数目和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地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1 水稻超高产水平的栽培规划
1.1 品种选择:龙粳14、该品种生育日数从出苗到成熟127d,需活动积温2250~2300℃。
主茎11
片叶,秆强抗倒,分蘖力较强,抗稻瘟病和纹枯病,耐寒性强。
每穗总粒数98粒,空秕率8.7%、千粒重26.7g。
1.2 主攻目标:目标产量以700kg/667m2为指标设计栽培方案。
产量结构为:有效穗数为525株/m2。
穗粒数98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6.7g,产量700kg/m2。
1.3 播种期,移栽期:根据我场历年气候条件和龙粳14的特征特性,保证9月10日前安全成熟,幼苗期35d,有效分蘖期35d,长穗期30d,结实期40d。
确定播种期:当日均气温稳定通过5~6℃时,开始播种、即4月12~15日;插秧期:当气温稳定通过13℃时,即5月17~20日插秧。
1.4 基本苗数:依据叶龄模式,理论上3叶1心秧苗可发生0.5~1个分蘖,按移栽苗龄SH=3.5计,有50%基本苗己带1个蘖,龙粳14有效分蘖临界叶
位为8叶,3叶1心钵体穴播苗移栽到本田后分蘖不缺位,根据叶蘖同伸规律(n-3)可新增有效分蘖8个,平均每株总茎蘖数10个,成穗率85%以上,目标产量1.05kg/m2,收获田间损失率15%计算,
每平方米收获株数[1.05/0.85/26.7/(98×0.9)×10 =525穗
每平方米基本苗?担?525/0.85/10=61.76(株)
每平方米25穴计,每穴种子苗(基本苗数)61.76/25=2.5(颗),精确播种量3粒/穴。
1.5 合理施肥
采用地力差减法确定施肥量。
施N量=(目标产量-空白产量)×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
肥料中的养分含量×N肥当季利用率
参照“3414”试验的空白产量390.93kg/667m2计水稻全生育总施N 量;按16.73(kg)/667/m2 ;按N∶p∶k=2∶1∶1计,水稻全生育期总施K量
8kg/667/m2,水稻全生育期总施肥P量10.4kg/667/m2。
施肥方法:N肥?s基肥?s蘖肥?s穗肥?s粒肥=5∶2∶2∶1;钾肥?s基肥?s穗肥?s粒肥=6∶3∶1;P肥100%做基肥深施。
2 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实施
2.1 培育壮秧
采用大棚钵体旱育秧技术。
遵循“育秧先育土,壮秧先壮根”的原则,营养土拌壮秧剂实现施肥、调酸、消毒三次工序一次完成。
采用塑料穴播秧盘精确定量点播,每孔穴播芽种3~4粒,于4月14日播种,苗床进行封闭灭草,双膜覆盖。
加强苗床管理,采用控温、控水、早通风、控徒长和防立枯病技术措施,插秧前秧苗素质调查,秧龄35天,叶龄3.5叶、株高12.8cm,根数15.8条,茎粗2.5mm,单株分蘖0.5个,百株地上千重3.6g,达到了壮秧标准。
插秧前二天每盘施二铵15g作送稼肥。
2.2 插秧密度
采用塑料穴播秧盘,在精确定量点播的前提下,插秧密度采用宽窄行摆栽技术。
规格:(40+20)cm×13cm。
在水稻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构成了一个稀中有密,密中有稀的群结构,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合理地协调个体和群体的生长发育,固而充分发挥了边际效应,提高了光合作用,增强了植株抗性,克服了重病、倒伏、旱衰三大弊病而达到理想的产量。
2.3 肥料运筹
目前在实际生产中,前期肥料的施用往往偏高、偏氮、偏重,而又表施肥的做法。
主要表现在水稻分
蘖盛期这段时间,氮肥肥效的突出发挥,而引起苗峰过高,封垅过早,消费生长量大,恶化后期群体结构,影响光合效率,最后表现为穗形小,粒数少,尽管是足穗,但达不到预期的产量水平。
因此,水稻超高产栽培施肥方法在7月的穗肥和8月的粒肥上下功夫,总施肥量按N∶p∶k=2∶1∶1 氮肥16.73kg/667m2、磷肥10.4kg/667m2、钾肥8kg/667/m2。
方法:根据水稻在本田生长过程中,有三个需肥的临界期:返青期、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进行合理调解施肥。
我场由于春季地温低,肥料分期缓慢,为了促进秧苗移栽后早生快发,一是插秧前期2天苗床施送稼肥;二是基肥的施用量加大,即氮肥是全生育期总量的50%,钾肥是全生期总量的60%和磷肥是全生育期总量的100%;早施分蘖肥是全生育期总氮量的20%;重施穗肥,将全生育期总氮量的20%和全生育总钾肥的30%配合,进行追施。
巧施粒肥,其余的氮肥总量的10%和钾肥总量的10%混合,进行追施。
2.4 水层管理
采用了节水增效配套栽培技术,根据水稻的一生有两个抗旱最强期和两个水分敏感期的理论,应用了浅、湿、干、节水灌溉方法。
具体做法:花达水插秧,今年发生严重倒春寒,插秧后灌溉苗高2/3水层护苗
返青,返清活颗期田间保持水层,田间茎蘖数达到计划有效穗数的80%时排水晒田,促使“落黄”以后采用干湿交替,以湿为主的水分灌溉法,尽量减少田面保持水层时间,以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促进根系发良,保持其活力,以气生根、以根养叶,以叶增产。
齐穗30天后停灌。
3 寒地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实施结果与分析
3.1 叶蘖表现
根据水稻叶龄模式的基本原理,水稻分蘖发生存在N-3的规律,采用钵体塑盘精确定量播种育秧,带土摆栽,秧苗移栽到大田后没有返青期,栽后第二天就开始继续分蘖,未发生机械插秧的缺位现象。
8叶期,分蘖发生率均超过理论数的80%,表明培育秧苗素质是壮苗。
8叶期排水晒田。
3.2 生育期调控结果
通过合理肥、水管理、调控群体结构,实现了水稻抽穗期以后具有高光效的群体结构,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方法。
解决的途径:一是增加有效穗数,控制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二是控制茎基部和节间的生长和伸长,实现秆壮、防倒伏。
综上所述,根据实验结论可知:一是实现超高产首先制定栽培规划,针对选择品种的特征特性,结合
当地的生态条件,运用配套栽培技术,以产量
700kg/667m2为目标,制定水稻超高产栽培方案。
主要内容包括:穗粒结构、栽培密度,合理肥水管理等关键栽培技术,并在生产中进行严格实施,从而保证了水稻超高产潜力的实现。
二是经试验表明,选择胜任产量目标的水稻品种;培育多蘖壮秧;精确定量栽培密度及插秧规格;合理的肥、水管理及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是水稻超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内容。
(作者单位:1.156333黑龙江省建三江青龙山农场阳光保险公司;2.156333黑龙江省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青龙山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