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Fe及ZnFeMn固态扩散偶中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

合集下载

固态相变 第二章扩散

固态相变 第二章扩散
4
固体中的扩散
有关扩散的概念 • 间隙扩散,置换扩散 • 稳态扩散,非稳态扩散 • 扩散通量,扩散系数,扩散激活能 • 扩散驱动力,扩散迁移率 • 上坡扩散,下坡扩散 • 自扩散,化学扩散,反应扩散 • 体(积)扩散(点阵扩散),短路扩散(快扩散) • 柯肯达尔(Kirkendall) • 本征扩散系数,互扩散系数
• 固体中存在化学位梯度时发生的扩散,称为化学扩散。
沿扩散方向(x方向)i 组元原子受到的驱动力为
Fi
μi x
“-”号表示驱动力与化学位下降的方向一致,也就是扩散总是向化学位减 少的方向进行的。 若化学位梯度与浓度梯度一致,则为下坡扩散; 若化学位梯度与浓度梯度相反,则为上坡扩散。
化学位梯度越大,扩散驱动力越大,扩散速率越大。
面心立方晶体的八面体间隙及(001)晶面
17
原子的自由能与位置之间的关系
扩散的原子机制—间隙扩散
面心立方(a)和体心立方(b)晶体中八面体间隙位置
18
扩散的原子机制—间隙扩散
• 在面心立方结构中,每一个间隙原子周围都有12 个与之相邻的八面体
间隙,即间隙配位数为12。 • 通常间隙原子半径比间隙半径大得多,在点阵中会引起很大的弹性畸 变,间隙固溶体的平衡浓度很低,可以认为间隙原子周围的12个间隙是 空的。 • 当位于面1体心处的间隙原子沿y轴向面2跳动时,在面2上可能跳入的 间隙有4个,则跳动几率
Phase transformation in solids
第二章 扩散 Diffusion in solids
2012年3月
1
1
课堂练习(1): 稳态扩散,非稳态扩散,上坡扩散,下坡扩散,间隙扩散,置换扩 散,扩散第一定律表达式,扩散系数表达式 课堂练习(2): 自扩散,化学扩散,反应扩散,互扩散系数,本征扩散系数,克肯 达尔效应,如何从扩散系数公式求激活能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全)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全)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结合键习题1-1计算下列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1)质量为10-10kg,运动速度为0.01m?s-1的尘埃;(2)速度为103m/s的氢原子;(3)能量为300eV的自由电子。

1-2怎样理解波函数ψ的物理意义?1-3在原子结构中,ψ2和ψ2dτ代表什么?1-4写出决定原子轨道的量子数取值规定,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1-5试绘出s、p、d轨道的二维角度分布平面图。

1-6多电子原子中,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是怎样影响电子的能级的?1-7写出下列原子的基态电子组态(括号内为原子序号):C(6),P(15),Cl(17),Cr(24)。

1-8形成离子键有哪些条件?其本质是什么?1-9试述共价键的本质。

共价键理论包括哪些理论?各有什么缺点?1-10何谓金属键?金属的性能与金属键关系如何?1-11范德华键与氢键有何特点和区别?参考答案:1-1利用公式λ=h/p=h/mv、E=hν计算德布罗意波长λ。

1-8离子键是由电离能很小、易失去电子的金属原子与电子亲合能大的非金属原子相互作用时,产生电子得失而形成的离子固体的结合方式。

1-9共价键是由相邻原子共有其价电子来获得稳态电子结构的结合方式。

共价键理论包括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

1-10当大量金属原子的价电子脱离所属原子而形成自由电子时,由金属的正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静电引力使金属原子结合起来的方式为金属建。

由于存在自由电子,金属具有高导电性和导热性;自由电子能吸收光波能量产生跃迁,表现出有金属光泽、不透明;金属正离子以球星密堆方式组成,晶体原子间可滑动,表现出有延展性。

第二章材料的结构习题2-1定义下述术语,并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晶系,空间群,平移群,空间点阵。

2-2名词解释:晶胞与空间格子的平行六面体,并比较它们的不同点。

2-3(1)一晶面在x、y、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2a、3b和6c,求出该晶面的米勒指数。

【上交827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1

【上交827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1

材料科学基础参考答案材料科学基础第一次作业1.举例说明各种结合键的特点。

⑴金属键:电子共有化,无饱和性,无方向性,趋于形成低能量的密堆结构,金属受力变形时不会破坏金属键,良好的延展性,一般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

⑵离子键:大多数盐类、碱类和金属氧化物主要以离子键的方式结合,以离子为结合单元,无方向性,无饱和性,正负离子静电引力强,熔点和硬度均较高。

常温时良好的绝缘性,高温熔融状态时,呈现离子导电性。

⑶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原子共用电子对,配位数比较小,结合牢固,具有结构稳定、熔点高、质硬脆等特点,导电能力差。

⑷范德瓦耳斯力:无方向性,无饱和性,包括静电力、诱导力和色散力。

结合较弱。

⑸氢键:极性分子键,存在于HF,H2O,NF3有方向性和饱和性,键能介于化学键和范德瓦尔斯力之间。

2.在立方晶体系的晶胞图中画出以下晶面和晶向:(1 0 2)、(1 1 -2)、(-2 1 -3),[1 1 0],[1 1 -1],[1 -2 0]和[-3 2 1]。

12(213)3. 写出六方晶系的{1 1 -20},{1 0 -1 2}晶面族和<2 -1 -1 0>,<-1 0 1 1>晶向族中各等价晶面及等价晶向的具体指数。

{1120}的等价晶面:(1120)(2110)(1210)(1120)(2110)(1210) {1012}的等价晶面:(1012)(1102)(0112)(1012)(1102)(0112)(1012)(1102)(0112)(1012)(1102)(0112)2110<>的等价晶向:[2110][1210][1120][2110][1210][1120] 1011<>的等价晶向:[1011][1101][0111][0111][1101][1011][1011][1101][0111][0111][1101][1011]4立方点阵的某一晶面(hkl )的面间距为M /,其中M 为一正整数,为晶格常数。

层叠Ni_Ti热扩散形成金属间化合物的规律

层叠Ni_Ti热扩散形成金属间化合物的规律

可知 , 当温度接
近 942 ℃时 , 共晶反应 ( βT i )+ T i i ※L 就会发生 , 2N ( βT i ) /T i N i 界 面将出现熔化 , 为了更好 研究分析 2 N i T i 固相反应中原子的扩散与金属间化合物的形 成 , 试验中固相热处理温度的选择应低于 942 ℃.
采用施加电流的方法来增加
[ 11]
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速度 , 而 B i s w a s 研究表明通 过控制加热速度可获得单一的 N i T i 金属间化合物 . 上述的研究结果表明 , 影响 N i T i 金属间化合物形成 及生长的因素很多 .N i T i 金属间化合物工程应用的
收稿日期 :2009 -07 27 基金项目 : 国家教 育部博 士基金 资助项 目 ( 200806980008) ; 国家 杰 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50725101)
周 勇
0 序 言
N i T i 金属间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性能 , 特别是形 状记忆效应 、 良好的塑性和减振性能 、 高的抗空蚀性 能及在海水中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 使 N i T i 金属间化 合物被广泛用于航天航空 、交通运输和生物工程等 [ 1 -3] 领域 . 近十几年来 , 研究者利用自蔓延高温合 成 涂
时首先在 N i /T i 界面形成 N i i 和 T i i ,当 N i i 和 3T 2N 3T T i i 扩散层生长至一定宽度后 , N i T i 金属间化合物 2N 开始形成并生长 . 用球磨 14 h 的 N i /T i M A 粉末制 备的扩散偶的层间距小于 2 μ m , 低于 N i i 和 T i i 3T 2N 稳定扩散层宽度 , 因此 , 当 N i i 和 T i i 扩散层形 3T 2N 成至一定宽度时已没有可扩散形成 N i T i 金属间化 合物 N i 原子和 T i 原子 .

高中化学微专题17 金属及其化合物制备流程(Zn)-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考点微专题(原卷版)

高中化学微专题17  金属及其化合物制备流程(Zn)-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考点微专题(原卷版)

微专题17 金属及其化合物制备流程(Zn)锌:素符号Zn,原子序数30,原子量65.38,外围电子排布3d104s2,位于第四周期ⅡB族。

主要化合价+2。

一、物理性质:银白略带蓝色有光泽金属,硬度2.5,有延展性,良好的传热、导电性,密度为7.14克/厘米3,熔点419.58℃,沸点907℃。

二、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室温时在空气中较稳定。

在潮湿空气中生成一层灰色碱式碳酸锌,可作保护膜。

锌燃烧时有蓝绿色火焰。

高温时跟水蒸汽反应放出氢气。

加热时可跟卤素,硫等反应。

易与酸反应,但高纯锌反应慢,若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或跟铜、镍、铂等金属接触时,反应加快。

溶于强碱溶液,生成锌酸盐,如:Zn+2NaOH=Na2ZnO2+H2↑溶于氨水和铵盐溶液中,如:Zn+2NH4Cl=Zn(NH3)2Cl2+H2↑三、用途:主要用于制合金、金属表面镀锌,还用于制于电池、焰火、作催化剂和还原剂。

我国明代以前已发现并使用锌。

主要矿物有闪锌矿ZnS、菱锌矿ZnCO3等。

先将矿石煅烧变成氧化锌,再用焦炭还原氧化锌制得。

*最后附有锌的化合物四、工业制备:锌的冶炼方法锌的冶炼有两种工艺:火法冶炼和湿法冶炼。

密闭鼓风炉炼铅锌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几乎是唯一的火法炼锌方法。

湿法炼锌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炼锌方法,其产量占世界总锌产量的85%以上。

近期世界新建和扩建的生产能力均采用湿法炼锌工艺。

火法炼锌在高温下,用碳作还原剂从氧化锌物料中还原提取金属锌的过程被称为火法炼锌。

密闭鼓风炉炼锌工艺流程图如下:湿法炼锌典型湿法炼锌工艺流程有:中性浸出、净化、电解等工序,中性浸出渣处理有回转窑烟化或高温高酸浸出除铁工艺。

对湿法炼锌流程可总结归纳如下图所示。

【专题精练】1.(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大题精准训练)氧化锌工业品广泛应用于橡胶、涂料、陶瓷、化工、医药、玻璃和电子等行业,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对氧化锌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化工原料和新型材料。

第三章 固相法3.3

第三章 固相法3.3

3、固态反应 (一)固态合成反应 合成反应一般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组元生成一种不同 于反应组元的新产物的反应。依据反应的不同结果,有合成固 溶体、合成非晶合金、合成金属间化合物之分;通过高能球 磨可以制备中间相与化合物。这为金属间化合物的广泛应用 提供了新的开发途径。 • Davis等报道了脆性的Mn-50at%Bi经8hr研磨后形成了金属间 化合物MnBi,分析了在SPEX球磨机中球磨温升程度(T<350K), 表明了单纯的温升不大可能导致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 • Bern等通过含有适量过程控制剂(PCA)在惰性气氛下球磨合成 了Ti3Al和TiAl金属间化合物,并且合成了Al3Ti这类用常规 铸造工艺不易合成的金属间化合物。 • Dollar等利用高能球磨制成的NiAl基弥散强化合金具有优良 的高温性能,在1100℃时抗拉强度仍然大于200MPa。
对于混合热为正的体系,高能球磨亦可形成过 饱和固溶体。Shingu等人报导了Ag-59at%Fe、Cu30at%Fe高能球磨均形成单一面心立方结构,后来 Chenishi等人用电子衍射和Mossbauer试验进一步 证实,研磨后所获得的是原子尺度互溶的单一面心 立方结构],但未给予充分解释,只是说明研磨促 使互溶。对于液态不互溶体系,如Cu-Ta、Cu-W也 用高能球磨法得到了纳米晶的过饱和固溶体,但对 于其转变机制尚不清楚。Sui等研磨Al-Co二元系时 发现Al-Co金属间化合物固溶度明显扩大,并提出 了过饱和固溶体的晶界溶解机制(图1-6),认为研 磨时由于纳米晶的形成产生了大量的界面,这些界 面可溶解大量的溶质原子,一方面可降低体系自由 能,另一方面在X衍射及电子衍射中这类原子丧失 了结构特征。
Ni-Ti体系的超饱和固溶 对于高能球磨形成过饱 固溶体现象在研究高能球磨非

zn成核-生长-沉积行为

zn成核-生长-沉积行为

zn成核-生长-沉积行为
在材料科学领域,zn成核-生长-沉积行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zn代表锌,成核指的是新的晶体在固体溶液中形成的过程,生长是指晶体在固体溶液中逐渐增大的过程,沉积则是指晶体沉积在固体表面的过程。

锌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因此在电子、建筑、汽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研究zn成核-生长-沉积行为有助于深入了解锌的晶体结构和生长机制,从而提高锌材料的性能和应用价值。

在zn成核阶段,固体溶液中的锌离子会聚集形成原生核,然后逐渐生长成为稳定的晶体。

研究成核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锌晶体的形成条件和动力学规律,从而优化锌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性能。

在生长阶段,锌晶体会不断地吸收周围的离子并逐渐增大,这个过程受到温度、溶液浓度、溶液流动性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研究锌晶体的生长规律,可以优化锌材料的制备工艺,提高生长速率和晶体质量。

最后,在沉积阶段,锌晶体会沉积在固体表面,形成均匀的涂层。

研究锌晶体的沉积行为有助于优化涂层工艺,提高涂层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性能,从而拓展锌材料在防腐、涂装等领域的应用。

总之,zn成核-生长-沉积行为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课题,深入研究锌晶体的形成和生长机制有助于优化锌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性能,拓展锌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老高考新教材适用2023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小题提速练12新型化学电源(含答案)

老高考新教材适用2023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小题提速练12新型化学电源(含答案)

2023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小题提速练12 新型化学电源1.(2022福建南平三模)近年来生物质燃料电池成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质利用技术。

如图是一种生物质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a、b)为惰性电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作时,电子流动方向为b→aB.理论上每转移4 mol电子,消耗葡萄糖30 gC.b极反应为O2+2H2O+4e-4OH-D.工作时,OH-由负极向正极迁移2.(2022江苏七市第二次调研)一种锌钒超级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为(CH3COO)2Zn 溶液,电池总反应为Zn+NaV2(PO4)3ZnNaV2(PO4)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b电极为电池的负极B.放电后,负极区c(Zn2+)增大C.充电时,Zn2+向a电极移动D.充电时,b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ZnNaV2(PO4)3+2e-Zn2++NaV2(PO4)33.(2022四川成都二诊)钠离子电池易获取,正负极材料均采用铝箔(可减少铜箔用量),因此钠离子电池理论成本低于锂离子电池。

现有一种正极材料为KFe2(CN)6,固体电解质为Na3PS4,负极材料为Na2Ti3O7的钠离子电池。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正极KFe2(CN)6中Fe的化合价为+2价、+3价B.放电时,正极可能发生Fe2(CN+e-Fe2(CNC.放电时,电子从负极流经固体电解质到达正极D.充电时,负极区发生还原反应,并且Na+增多4.(2022辽宁东北育才学校六模)某钠-空气水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子由钠箔经非水系溶液流向碳纸B.充电时,Na+向正极移动C.放电时,当有0.1 mol e-通过导线时,则钠箔减重2.3 gD.充电时,碳纸与电源负极相连,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5.(2022江苏南京、盐城二模)热电厂尾气经处理得到较纯的SO2,可用于原电池法生产硫酸,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锌扩散能垒

锌扩散能垒

锌扩散能垒在材料科学领域,扩散现象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物理过程,它决定了材料中原子或离子的传输行为,进而影响了材料的诸多性能。

锌作为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在多种材料体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锌的扩散行为及其能垒,对于深入理解锌基材料的性能与行为,以及开发新型锌基功能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一、锌扩散的基本原理扩散是指物质中原子或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发生的迁移现象。

在固体材料中,扩散通常涉及到原子或离子在晶格中的跳跃过程。

锌在固体中的扩散也不例外,其扩散系数与温度、晶格结构、缺陷浓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扩散能垒,又称扩散激活能,是描述扩散过程难易程度的重要参数。

它表示原子或离子在扩散过程中需要克服的能量障碍。

扩散能垒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扩散系数的温度依赖性,从而影响锌在材料中的扩散速率。

二、锌扩散能垒的测定方法测定锌扩散能垒的实验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扩散偶实验测量锌在不同材料中的扩散系数,进而根据阿累尼乌斯公式推算出扩散能垒;二是利用先进的材料表征技术,如原子探针层析技术(APT)、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直接观察锌原子在材料中的扩散路径和扩散深度,从而间接推算出扩散能垒。

三、锌扩散能垒的影响因素锌扩散能垒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包括:1. 温度:温度是影响扩散系数和扩散能垒的最直接因素。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原子或离子的热运动加剧,扩散能垒降低,扩散系数增大。

2. 晶格结构:晶格结构决定了原子或离子在材料中的排列方式和扩散路径。

在不同的晶格结构中,锌原子的扩散能垒也会有所不同。

3. 缺陷浓度:材料中的缺陷,如空位、位错等,可以为锌原子的扩散提供快速通道,从而降低扩散能垒。

4. 化学成分:在多元合金或化合物中,其他元素的存在可能会影响锌原子的扩散行为,从而改变扩散能垒。

四、锌扩散能垒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锌扩散能垒的研究在材料科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锌基电池材料:在锌基电池中,锌的扩散行为直接影响了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寿命。

Zn-Mg合金的结构分析和Zn-Mg扩散体系的物相分布

Zn-Mg合金的结构分析和Zn-Mg扩散体系的物相分布

[Article]物理化学学报(Wuli Huaxue Xuebao )Acta Phys.-Chim.Sin.2012,28(9),2037-2043September Received:March 22,2012;Revised:June 13,2012;Published on Web:June 13,2012.∗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yqwu@;Tel:+86-186********.The project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1174131,50974083),Joint Funds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Shanghai Baosteel Corporation,China (50774112),Shanghai Rising-Star Program,China (07QA14021),Program for Changjiang Scholars and Innovative Research Team in University,China (IRT0739),and Innovation Program of Shanghai Municipal Education Commission,China (09YZ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4131,5097408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宝钢集团公司联合资助项目(50774112),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07QA14021),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739)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09YZ24)资助ⒸEditorial office of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doi:10.3866/PKU.WHXB 201206131Zn-Mg 合金的结构分析和Zn-Mg 扩散体系的物相分布高帅吴永全*沈通张宁赖莉珊(上海大学,上海市现代冶金及材料制备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72)摘要:分子动力学(MD)模拟常采用径向分布函数(RDF)、Honeycutt-Anderson (HA)键型指数法、原子团类型指数法(CTIM)表征物相的微观结构.本文依据CTIM 理论,对CTIM 进一步发展,使CTIM 不仅能够表征bcc\fcc\hcp\非晶体,也能表征其它晶系的晶体结构.本文采用CTIM 完成Zn-Mg 合金标准晶体的结构表征和Zn-Mg 扩散体系物相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合金组元的CTIM 指数不仅反映了Mg 21Zn 25、MgZn 2、Mg 2Zn 11晶体结构的差异,也说明了Mg 4Zn 7、MgZn 2晶体结构十分相近.Zn-Mg 扩散体系两步法模拟后,体系两端交替分布着hcp 与fcc 结构;体系中部形成大量的非晶体;Zn 原子端交替分布着hcp 与fcc 结构的界面区域主要是Zn12-C 类原子.关键词:原子团类型指数法;Zn-Mg 合金;晶体结构;物相分布;两步法模拟中图分类号:O641Analysis of Zn-Mg Alloy Structure and Phases Distribution of Zn-MgDiffusion SystemGAO ShuaiWU Yong-Quan *SHEN TongZHANG NingLAI Li-Shan(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Modern Metallurgy &Materials Processing,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72,P .R.China )Abstract:Molecular dynamics (MD)simulations usually analyze the structure of a phase by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RDF),the Honeycutt-Anderson (HA)bond pair analysis,and the cluster-type index method (CTIM).In this paper,we improve CTIM to allow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more kinds of crystal structure besides bcc\fcc\hcp\non-crystal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TIM.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Zn-Mg alloy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and the phase distribution of the Zn-Mg diffusion system has been analyzed by CTI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TIM integers can reve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g 21Zn 25,MgZn 2,and Mg 2Zn 11structures,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Mg 4Zn 7and MgZn ing a two-step simulation on the Zn-Mg diffusion system,fcc and hcp crystals occur at both extremes of the system and there are many non-crystal phases in the middle of the system.In addition,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face structure of fcc and hcp crystals on the Zn side is mainly Zn12-C.Key Words:Cluster-type index method;Zn-Mg alloy;Crystal structure;Phases distribution;Two-step simulation2037Acta Phys.⁃Chim.Sin.2012V ol.281引言由于实验分析手段和制样方法的制约,目前对Zn-Mg界面扩散层的结构及物相分布进行实验分析仍较困难.1,2而计算机模拟,尤其是在动力学性能研究方面突出的分子动力学(MD)模拟,可深入研究材料的凝固、扩散、相变等问题.3-6MD分析物相的微观结构时,7,8常采用径向分布函数(RDF)9-12描述原子的径向分布统计特征,但RDF并不能描述体系的原子结构组态.1987年,Honeycutt和Andersen等提出HA键型指数法(HA法),13-17以“键”为中心,描述近邻原子间的成键关系,但HA法难以清晰描述原子与其配位原子之间的结构组态.刘让苏等18-23在HA法基础上,提出原子团类型指数法(CTIM和CTIM-2),以“原子”为中心,可标识体系某一瞬间结构的每个原子,实现对bcc\fcc\hcp\非晶体结构的原子标定.本文依据CTIM和CTIM-2理论,对CTIM进一步发展,增加CTIM的键型类型,将CTIM首次运用于Zn-Mg合金标准晶体的结构表征,分析Zn-Mg合金的晶体结构差异.此外,本文首次采用两步法模拟Zn-Mg扩散体系的加速扩散和弛豫趋衡过程;并采用CTIM对Zn-Mg扩散体系的物相种类和物相分布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2原理及方法说明2.1HA键型指数法HA键型指数法以“键”为中心,采用四个指数i、j、k、l描述某对原子周围的键型结构.i表示所考察的两个原子是否成键;如果两原子距离L小于或等于给定的截断距离d(RDF的第一波谷位置),i=1表示成键,i=2表示未成键.j表示这两原子的共有最近邻原子数.k表示最近邻原子之间的成键数.若要唯一表征两原子周围的键型结构,对前三个指数相同而结构不同的键型,需用第四个指数l加以区分.HA法描述局域原子结构组态时,bcc结构由6个1441键型和8个1661键型构成;fcc结构由12个1421键型构成;hcp结构由6个1421键型和6个1422键型构成.2.2原子团类型指数法CTIM原子团类型指数法CTIM以“原子”为中心,采用四个指数a、b1、b2、b3标识中心原子.a表示中心原子的近邻原子数目(又称配位数);b1、b2、b3依次表示近邻原子与中心原子形成1441、1551、1661键型的数目.为表征fcc与hcp结构,依据二者键型特征,在CTIM的基础上增加两个指数b4、b5,依次表示近邻原子与中心原子形成1421、1422键型的数目,即CTIM-2.当采用CTIM-2表征bcc\fcc\hcp结构时,它们的CTIM-2指数依次是(14,6,0,8,0,0)、(12,0,0, 0,12,0)、(12,0,0,0,6,6).材料中物相结构种类繁多,如三斜、单斜等晶系,这些晶体与bcc\fcc\hcp存在结构差异,它们的键型指数也会存在差异,此时CTIM或CTIM-2要详细表征这些晶体结构比较困难.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CTIM进行了一定发展.晶体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原子(或分子、离子)在三维空间周期性有序分布,若采用HA法表征某晶体,则该晶体键型应由某一种或多种键型构成.依据晶体键型的规律性和CTIM的原理,我们若标识非bcc\fcc\hcp结构,可采用改进的CTIM.首先采用HA 法表征晶体的键型;然后分析该晶体键型类型,若该晶体键型在CTIM-2的基础上新增m种键型,则在原有CTIM-2基础上增加m个新指数,并定义新指数的含义.改进的CTIM继承了原始CTIM理论,以“原子”为中心表征晶体结构.但与原始CTIM相比,它涵盖更多键型指数,可标识更多类型的晶体,不局限于bcc\fcc\hcp.如分析一些复杂晶系的标准晶体时,采用改进的CTIM可清晰标识该晶体,而采用原有CTIM可能较困难.2.3MD模拟说明依据Zn-Mg相图,本文首先采用HA法和CTIM 表征单质Mg、单质Zn和4种标准Zn-Mg合金Mg21Zn25、Mg4Zn7、MgZn2、Mg2Zn11(来源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s Science)晶体结构,目的是为Zn-Mg扩散体系的物相分析提供依据.Zn-Mg扩散体系的物相分析,考察对象是Mg(0001)/Zn(0001)界面.Mg、Zn依次是30、36层,每层各含256、400个原子,体系总计22080个原子.将体系两端的4层原子冻结,x、y方向上设置周期性边界条件,采用NVT系综,模拟温度300K,时间步长0.005ps.体系采用两步法模拟,首先采用本课题组提出的加速因子(AF)法,24加速因子A=5,运行30万步,完成Zn-Mg体系的深层扩散;然后体系逐步弛豫趋衡,加速因子A=3、2、1,依次运行10万、30万、60万步.2038高帅等:Zn-Mg合金的结构分析和Zn-Mg扩散体系的物相分布No.9Zn-Mg原子间作用势,采用本课题组拟合的一套长程F-S(Finnis-Sinclair)势.25长程F-S势由原子对势和电子密度对总能量贡献的多体势组成.3结果与讨论3.1晶体结构标识及讨论本文首先采用HA法标定单质Mg、单质Zn和4种Zn-Mg合金Mg21Zn25、Mg4Zn7、MgZn2、Mg2Zn11的键型,并计算每种键型百分含量,其数值列于表1.由表1可知,单质Mg、单质Zn的完美晶体仅存在1421、1422键型,是标准的hcp结构;而Zn-Mg合金不仅存在CTIM-2的键型——1441、1551、1661、1421,还存在1541、1321、1431键型.此外,单质Mg、单质Zn和4种Zn-Mg合金的键型类型和其相对百分含量表明Zn-Mg合金的键型特征与单质Mg、单质Zn显著不同,说明Zn-Mg合金结构没有遗传组元的hcp结构.为采用CTIM深入分析Zn-Mg合金结构,我们在CTIM-2的基础上增加三个指数b6、b7、b8,依次表示近邻原子与中心原子形成1541、1321、1431键型的数目.然后计算单质Mg、单质Zn和4种Zn-Mg 合金中组元的CTIM指数,其数值列于表2(不同的CTIM指数采用不同的标号表示).改进的CTIM清晰表征了Zn-Mg合金结构.例如,Mg2Zn11中组元Zn的CTIM指数——Zn12-A、Zn12-B、Zn12-C和Zn13.原子Zn12-C拥有12个近邻原子,这12个近邻原子与中心原子Zn形成了8个1421键型、2个1541键型和2个1431键型.若采用CTIM-2表征Mg2Zn11晶体结构,组元Zn的CTIM-2指数——(12,0,12,0,0,0)、(12,0,3,0,3,0)、(12,0, 0,0,8,0)和(13,1,2,2,0,0)反映了这4种中心原子Zn与其近邻原子的结构存在差异,但不能描述(12,0,3,0,3,0)、(12,0,0,0,8,0)和(13,1,2,2,0,0)的中心原子Zn与其近邻原子形成的全部键型类型和数目,即不知原子与其配位原子之间的详细结构组态.分析表2,比较4种Zn-Mg合金中组元的CTIM 指数可知:对于Zn原子CTIM指数,Mg21Zn25、Mg4Zn7、MgZn2只存在Zn12-A,而Mg2Zn11不仅存在Zn12-A,还存在Zn12-B、Zn12-C和Zn13;对于Mg 原子CTIM指数,Mg21Zn25存在Mg16、Mg14-A、Mg14-B和Mg12,Mg4Zn7主要存在Mg16,MgZn2只存在Mg16,Mg2Zn11只存在Mg17.此外,Mg4Zn7还存在Mg15、Mg14-C原子,这些原子与其近邻原子之间的结构组态与Mg16原子的局域结构组态十分相近,说明亚稳态相Mg4Zn7和稳态相MgZn2的结构十分相近.3.2MgZn2、Mg2Zn11原始晶胞结构标识表2是从CTIM角度深入分析Zn-Mg合金结构,但表2仍不能描述Zn-Mg合金的晶胞原子的分布规律.例如,晶胞内不同位置原子的配位数及配位原子与该原子的键型结构,Zn-Mg合金结构演变时晶胞内不同位置原子对Zn-Mg合金结构演变的影响等.为分析稳态相MgZn2、Mg2Zn11的晶胞原子的分布规律,我们采用CTIM标识晶胞原子,并采用不同表1单质Mg、单质Zn和4种Zn-Mg合金的各种键型及其百分含量(P)Table1Percentage(P)and types of bond pairs ofelements Zn,Mg,and four kinds of Zn-Mg alloysMgZn Mg21Zn25 Mg4Zn7 MgZn2 Mg2Zn11P/%14411.1915517989.929045.241661610.08105.951421505014.29142250501541519.05132131431714.28all100100100100100100表2单质Mg、单质Zn和4种Zn-Mg合金的CTIM指数及其百分含量(P)Table2Percentage(P)and types of CTIM of elementsZn ZnMg21Zn25Mg4Zn7MgZn2Mg2Zn11ZnMgZnMgZnMgZnMg(12,0,0,0,6,6,0,0,0)(12,0,12,0,0,0,0,0,0)(16,0,12,4,0,0,0,0,0)(14,0,7,1,0,0,2,1,3)(14,0,8,1,0,0,2,0,3)(12,0,4,0,0,0,2,4,2)(12,0,12,0,0,0,0,0,0)(16,0,12,4,0,0,0,0,0)(15,0,12,3,0,0,0,0,0)(14,0,12,2,0,0,0,0,0)(12,0,12,0,0,0,0,0,0)(16,0,12,4,0,0,0,0,0)(12,0,12,0,0,0,0,0,0)(12,0,3,0,3,0,3,0,3)(12,0,0,0,8,0,2,0,2)(13,1,2,2,0,0,4,0,4)(17,0,6,3,0,0,6,0,2)hcpZn hcpZn12-AMg16Mg14-AMg14-BMg12Zn12-AMg16Mg15Mg14-CZn12-AMg16Zn12-AZn12-BZn12-CZn13Mg1710054.3513.0413.0413.046.5363.6429.083.643.6466.6733.3333.3320.5115.3915.3915.392039Acta Phys.⁃Chim.Sin.2012V ol.28颜色区分不同CTIM 指数的晶胞原子,如图1所示.图1表明稳态相MgZn 2、Mg 2Zn 11晶胞的顶点原子均是Zn 原子,其CTIM 指数均是Zn12-A,它们构成晶胞的框架.稳态相Mg 2Zn 11的晶胞内部6个对称的粉红色Zn 原子CTIM 指数是Zn12-C.原子Zn12-C 与原子Zn fcc 的局域结构组态十分相近;原子Zn fcc 与原子Zn hcp 的局域结构差异是6个最近邻原子与中心原子分别形成1422和1421键型,而1422与1421的键型结构差异很小.可推测,随Zn 含量进一步增加,组元Zn 的局域结构组态向hcp 结构演变时,Zn12-C 的紫红色Zn 原子可能起重要作用.3.3Zn-Mg 扩散体系的两步法模拟分析首先采用加速因子法完成Zn-Mg 的深层扩散;当扩散完成后需将体系回归到未加速的平衡状态,让体系的结构和能量弛豫趋衡,逐步降低加速因子A ,直至A =1,即两步法模拟.若将加速因子A 立刻降为1,则得不到扩散后的平衡态.因为这样类似急冷效应,原子将保持加速扩散后的无序分布,体系形成非晶态结构.为分析体系的加速和弛豫过程,作出体系两个阶段的密度曲线图,如图2所示.分析图2,在加速因子A =5的扩散条件下,Zn-Mg 界面两侧的原子沿界面向对方体系充分扩散,原子分层结构基本消失,体系原子呈无序分布(冻结层除外),如图2(a)所示.随着加速因子A 的逐步减小,Zn-Mg 体系原子沿z 方向出现更多的分层结构,相邻两层原子之间的密度为零,说明原子有序化不断增强,体系出现部分晶化现象;当加速因子A =1,体系的有序化增强现象减弱,但体系的径向分布函数曲线仍明显体现出体系的有序化增强现象,因为径向分布函数曲线的第一峰更加尖锐,第一波谷进一步下降.此外,体系中部没有出现原子图1Zn-Mg 合金MgZn 2(a)和Mg 2Zn 11(b)晶胞的CTIM 标识图Fig.1CTIM characterization of unit cell of MgZn 2(a)and Mg 2Zn 11(b)图2Zn-Mg 体系在不同加速因子下的扩散(或弛豫)的z -densityFig.2z -density of Zn-Mg diffusion (or relaxation)system with different accelerating factors(a)is the z -density of the last configuration with accelerating factor of 5and diffusion for 1.5ns.(b,c,d)are the z -densities ofthe last configurations with accelerating factors of 3,2,1and relaxation for 0.5,1.5,and 3.0ns.2040高帅等:Zn-Mg合金的结构分析和Zn-Mg扩散体系的物相分布No.9分层结构,z-density曲线连续变化,说明该区域体系仍是无序的非晶体结构,这是由于MD模拟的体系弛豫时间无法达到宏观的弛豫时间尺度.3.4Zn-Mg扩散体系的物相分析及讨论Zn-Mg扩散体系的两步法模拟后,密度曲线反映了Zn-Mg原子的周期性分布和体系的有序化,这说明Zn-Mg扩散体系出现了晶化现象.仅从密度曲线和径向分布函数曲线无法判定Zn-Mg扩散体系的物相种类和物相分布.为深入分析Zn-Mg扩散体系的物相种类和物相分布,采用CTIM表征Zn-Mg扩散体系的结构,发现体系存在hcp、fcc和与Zn-Mg合金相关的CTIM 指数.依据表2(单质Mg、单质Zn和4种Zn-Mg合金的CTM指数及其百分含量)对Zn、Mg原子分类,并采用不同颜色表征Zn-Mg扩散体系的不同类型原子和不同物相,如图3所示.图3清晰地展现Zn-Mg扩散体系弛豫后的物相分布.分析图3可知,体系的Mg、Zn原子两端,均形图3加速因子A=1时Zn-Mg扩散体系的物相分布Fig.3Phase distribution of Zn-Mg diffusion system with accelerating factor of1Mg hcp:green,Mg fcc:blue,Mg14-A\B:magenta,Mg16:sky blue;Zn hcp:violet,Zn fcc:gray,Zn12-A:yellow,Zn12-C:red.The white atoms of Mg and cyan atoms of Zn represent atom distributions of confusion and disorder.2041Acta Phys.⁃Chim.Sin.2012V ol.28成交替分布的hcp结构与fcc结构(图3(b,h)).部分Zn原子在靠近Mg原子端形成一定数量hcp结构与fcc结构(图3(f,i)),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在Mg原子的hcp结构或fcc结构区域,Zn原子替代了部分的Mg原子(图3(g,j)).依据晶体学知识可知Mg、Zn是hcp结构,对于扩散体系两端形成交替分布的hcp结构与fcc结构,我们认为是加速因子A减小速度略快,诱导晶体生长过程形成了层错.刘让苏等18,19在模拟单质Cu、Pb时,模拟体系也出现hcp结构与fcc 结构,并且他们发现随着冷速的降低,Pb的fcc结构呈增加趋势,hcp结构呈减小趋势,体系呈由亚稳结构到稳定结构的趋势.由于加速因子A减小速率对体系结构的影响类似冷速效应,我们认为若让加速因子A的减小速率趋近于准静态过程,体系两端的hcp结构数目将增加,fcc结构数目将减少.Zn-Mg扩散体系中部,形成少量Mg21Zn25合金.品红色、天蓝色Mg原子CTIM指数是Mg14-A\B 类、Mg16类,黄色Zn原子CTIM指数是Zn12-A类, Mg21Zn25合金的三种主要原子在体系中部同时出现(图3(c,d,e)).Zn-Mg扩散体系除了出现上述CTIM指数的原子,体系Zn原子还存在数量相当的Zn12-C类原子,我们无法确定图3中的红色原子是属于Mg2Zn11合金还是缺陷fcc结构.依据图3(k),黄色的Zn12-A类Zn原子和红色的Zn12-C类Zn原子,清晰出现在体系不同位置,这说明体系没有形成Mg2Zn11合金.依据图3(l,m),我们发现红色的Zn原子较好地填充在灰色的Zn原子结构中,而与紫色的Zn原子存在较显著的分离,这说明红色的Zn原子属于缺陷fcc结构,是Zn原子端交替分布着hcp结构与fcc结构的界面原子.Zn-Mg扩散体系除了形成上述的几种晶相,体系中部还存在透明白色、青色原子.它们依次代表Mg、Zn无序结构原子,且位置与图2(d)密度曲线中部的非晶态结构位置一致,这也再次证实扩散层中间存在大量非晶相.综上所述,Zn-Mg扩散体系两端交替分布着hcp与fcc结构,并且部分Zn原子在靠近Mg原子端替代了部分的Mg原子,形成一定数量hcp与fcc结构;Zn-Mg扩散体系的中部存在数量相当的非晶体;Zn原子端交替分布着hcp与fcc结构的界面区域主要是Zn12-C类原子.4结论依据CTIM和CTIM-2理论,对CTIM进一步发展,并运用于Zn-Mg合金标准晶体的结构标识和Zn-Mg扩散体系的物相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对CTIM发展,CTIM适用范围不再局限于bcc\fcc\hcp\非晶体,它可表征更多晶系的晶体结构.CTIM的指数可清晰反映原子的配位数及配位原子与其形成的全部键型类型和数目.(2)Zn-Mg合金的结构标识反映了不同Zn-Mg 合金的结构差异.对于Zn-Mg合金的Zn原子CTIM 指数,Mg21Zn25、Mg4Zn7、MgZn2只存在Zn12-A, Mg2Zn11不仅存在Zn12-A,还存在Zn12-B、Zn12-C 和Zn13;对于Mg原子CTIM指数,Mg21Zn25主要存在Mg16和Mg14-A,Mg4Zn7主要存在Mg16,MgZn2只存在Mg16,Mg2Zn11只存在Mg17;亚稳态相Mg4Zn7和稳态相MgZn2结构十分相近.(3)当加速因子A=5时,Zn-Mg体系界面两侧原子发生深层扩散,体系原子呈无序分布;随加速因子A=3,2,1,Zn-Mg体系原子沿z方向的分层结构显著增多,体系有序化现象不断增强.这说明“两步法模拟”可实现固态金属的加速扩散和弛豫趋衡的模拟过程,这是传统MD模拟很难实现的.(4)两步法模拟后,Zn-Mg扩散体系的物相分布是体系两端交替分布着hcp与fcc结构,且部分Zn 原子在靠近Mg原子端替代了部分Mg原子,形成一定数量hcp与fcc结构;体系中部存在数量相当的非晶体;Zn原子端交替分布着hcp与fcc结构的界面区域主要是Zn12-C类原子.References(1)Wang,D.;Xiao,B.L.;Ma,Z.Y.;Zhang,H.F.ScriptaMaterialia2009,60,112.doi:10.1016/j.scriptamat.2008.09.014 (2)Virtanen,S.;Wloka,J.;Hack,T.Corrosion Science2007,49,1437.doi:10.1016/j.corsci.2006.06.033(3)Kojima,R.;Susa,M.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AdvancedMaterials2004,5,677.doi:10.1016/j.stam.2004.03.011(4)Swiler,T.P.;Loehman,R.E.Acta Materialia2000,48,4419.doi:10.1016/S1359-6454(00)00228-7(5)Gao,Y.F.;Yang,Y.;Sun,D.Y.;Asta,M.;Hoyt,J.J.Journal ofCrystal Growth2010,312,3238.doi:10.1016/j.jcrysgro.2010.07.051(6)Kariyazaki,H.;Aoki,T.;Izunome,K.;Sueoka,K.Journal ofApplied Physics2010,107,113509.doi:10.1063/1.3407525 (7)Chen,F.F.;Zhang,H.F.;Qin,F.X.;Hu,Z.Q.Journal ofChemical Physics2004,120,1826.doi:10.1063/1.16364522042高帅等:Zn-Mg合金的结构分析和Zn-Mg扩散体系的物相分布No.9(8)Nestler,B.;Selzer,M.;Danilov,D.J.Phys.-Condes.Matter2009,21,464107.doi:10.1088/0953-8984/21/46/464107 (9)Adya,A.K.;Neilson,G.W.;Okada,I.;Okazaki,S.Mol.Phys.1993,79,1327.doi:10.1080/00268979300102001(10)Soules,T.F.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1979,71,4570.doi:10.1063/1.438210(11)Hoshino,K.;van Wering,J.J.Journal of Physics F-MetalPhysics1988,18,L23.(12)Liska,M.;Perichta,P.;Nagy,L.T.J.Non-Cryst.Solids1995,192,309.doi:10.1016/0022-3093(95)00366-5(13)Liu,C.S.;Xia,J.C.;Zhu,Z.G.;Sun,D.Y.Journal ofChemical Physics2001,114,7506.doi:10.1063/1.1362292 (14)Qi,D.W.;Wang,S.Physical Review B1991,44,884.doi:10.1103/PhysRevB.44.884(15)Liu,J.;Zhao,J.Z.;Hu,Z.Q.Applied Physics Letters2006,89,031903.doi:10.1063/1.2222335(16)Jakse,N.;Pasturel,A.Physical Review Letters2003,91,195501.doi:10.1103/PhysRevLett.91.195501(17)Honeycutt,J.D.;Andersen,H.C.Journal of PhysicalChemistry1987,91,4950.doi:10.1021/j100303a014(18)Yi,X.H.;Liu,R.S.;Tian,Z.A.;Hou,Z.Y.;Wang,X.;Zhou,Q.Y.Acta Phys.Sin.2006,55,5386.[易学华,刘让苏,田泽安,侯兆阳,王鑫,周群益.物理学报,2006,55,5386.](19)Zhou,L.L.;Liu,R.S.;Hou,Z.Y.;Tian,Z.A.;Lin,Y.;Liu,Q.H.Acta Phys.Sin.2008,57,3653.[周丽丽,刘让苏,侯兆阳,田泽安,林阳,刘全慧.物理学报,2008,57,3653.](20)Lin,Y.;Liu,R.S.;Tian,Z.A.;Hou,Z.Y.;Zhou,L.L.;Yu,Y.B.Acta Phys.-Chim.Sin.2008,24,250.[林艳,刘让苏,田泽安,侯兆阳,周丽丽,于亚斌.物理化学学报,2008,24,250.]doi:10.3866/PKU.WHXB20080212(21)Yi,X.H.;Liu,R.S.;Tian,Z.A.;Hou,Z.Y.;Li,X.Y.;Zhou,Q.Y.Trans.Nonferrous Met.Soc.China2008,18,33.doi:10.1016/S1003-6326(08)60007-2(22)Liu,R.S.;Liu,F.X.;Dong,K.J.;Zheng,C.X.;Liu,H.R.;Peng,P.;Li,J.Y.Chin.J.Chem.Phys.2004,17,722.(23)Liu,F.X.;Liu,R.S.;Hou,Z.Y.;Liu,H.R.;Tian,Z.A.;Zhou,L.L.Ann.Phys.2009,324,332.doi:10.1016/j.aop.2008.10.010 (24)Zhang,X.M.;Yang,L.H.;Wu,Y.Q.;Shen,T.;Zheng,S.B.;Jiang,G.C.Acta Phys.Sin.2008,57,2392.[张先明,杨立红,吴永全,沈通,郑少波,蒋国昌.物理学报,2008,57,2392.] (25)Wang,Z.K.;Wu,Y.Q.;Shen,T.;Liu,Y.H.;Jiang,G.C.ActaPhys.Sin.2011,60,086105.[王召柯,吴永全,沈通,刘益虎,蒋国昌.物理学报,2011,60,086105.]2043。

总复习题磁性材料要点

总复习题磁性材料要点

一、填空题(共10分,每空0.5分)1. 产生磁场的方式有_电流法和铁磁性材料法。

2. SI制中H的单位是安培/米,CGS单位制中是_奥斯特。

3•特斯拉是的磁感应强度B _单位,1特斯拉等于__104—高斯。

5. 按照磁体磁化时的磁化率的大小和符号,可以将物质的磁性分为五种: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 。

(抗磁性、顺磁性、反铁磁性,铁磁性、亚铁磁性)6. 磁化曲线随晶轴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即磁性随晶轴方向显示各向异性,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 ,它存在于所有铁磁性晶体中,在____________ 中不存在。

(磁晶各向异性、非晶磁性材料)7. 一般来讲,技术磁化过程存在两种磁化机制,分别为 _______ 和___________ 。

(磁畴壁的位移运动、磁畴转动)8. 磁性材料材料在交变磁场中产生能量损耗,称为____________ 。

磁损耗包括三个方面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 。

(磁损耗、涡流损耗、磁滞损耗、剩余损耗)9. 感生磁各向异性按产生的种类,主要有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磁场或应力热处理感生磁各向异性、轧制感生磁各向异性、生长感生磁各向异性、交换各向异性)10. 磁性材料在被磁化时,随磁化状态的改变而发生弹性形变的现象,称为________ 。

磁致伸缩效应11. 设尖晶石铁氧体的分子式为AxnABynBCznCO4其中A、B、C、为金属元素,x、y、z为相应的金属离子数,nA、nB、nC为相应的金属离子化学价。

则该多元铁氧体的离子数总合与化学价总合应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x+y+z = 3、x X nA+y x nB + z xnC = 812•尖晶石铁氧体在单位晶胞中, A 位置共有 _________ 个,B 位置共有 _________ 个,但实际占有金离子的 A 位置只有 _________ 个,B 位置只有 __________ 个,其余空着,这些空位对配方 不准造成的成分偏离正分并对 __________ 有利。

2023版高考化学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5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流程(含答案)

2023版高考化学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5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流程(含答案)

高考化学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5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流程1.[2022·全国甲卷]硫酸锌(ZnSO4)是制备各种含锌材料的原料,在防腐、电镀、医学上有诸多应用。

硫酸锌可由菱锌矿制备,菱锌矿的主要成分为ZnCO3,杂质为SiO2以及Ca、Mg、Fe、Cu等的化合物。

其制备流程如下:本题中所涉及离子的氢氧化物溶度积常数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菱锌矿焙烧生成氧化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提高锌的浸取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物质X调溶液pH=5,最适宜使用的X是________(填标号)。

A.NH3·H2O B.Ca(OH)2C.NaOH滤渣①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80~90℃的滤液①中分批加入适量KMn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②中有MnO2,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滤液②中加入锌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滤渣④与浓H2SO4反应可以释放HF并循环利用,同时得到的副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1·湖南卷]Ce 2(CO 3)3可用于催化剂载体及功能材料的制备。

fe-zn双原子催化剂600字

fe-zn双原子催化剂600字

Fe-Zn双原子催化剂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开发高效、环保的催化剂已成为科研领域的热点之一。

Fe-Zn双原子催化剂作为一种新型催化剂,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催化性能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结构特点、催化性能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结构特点1. 催化剂的合成Fe-Zn双原子催化剂是由铁和锌两种原子组成的双原子团簇,其合成过程是先将铁和锌原子共沉积在载体上,然后通过一定的热处理过程形成双原子团簇的结构。

2. 结构特点Fe-Zn双原子催化剂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均匀分布的双原子团簇结构,表现出高度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双原子团簇结构有效地增加了催化剂的活性位点,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二、催化性能1. 催化活性Fe-Zn双原子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能够高效催化有机物的加氢、氧化和还原等反应。

其双原子团簇结构有利于吸附和活化反应物质,提高了催化活性。

2. 催化选择性与传统催化剂相比,Fe-Zn双原子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选择性,能够实现对特定产物的高效转化,降低了副反应产物的生成,有利于提高反应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三、应用前景1. 工业领域Fe-Zn双原子催化剂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有机合成、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催化反应。

其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将有助于提高化工生产的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2. 环境保护随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绿色环保的催化剂备受追捧。

Fe-Zn双原子催化剂因其高效、环保的特性,有望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净化大气和水体中的有害物质。

总结Fe-Zn双原子催化剂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催化剂,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和优越的催化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相信Fe-Zn双原子催化剂将在未来的化工领域和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进一步深入探讨其催化机理和优化合成方法,为其应用于实际生产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催化剂的研究一直是化学领域中的热门话题,因为催化剂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化学反应的效率和产物选择性。

ZnFe及ZnFeMn固态扩散偶中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

ZnFe及ZnFeMn固态扩散偶中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

Zn/Fe及Zn/Fe-Mn固态扩散偶中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刘 赛1,王建华1,2,3,彭浩平1,徐 鹏1,童 晨1,涂 浩2,3(1 材料设计及制备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湘潭411105;2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州213164;3 常州大学先进金属材料常州市重点实验室,常州213164)摘要 采用Zn/Fe及Zn/Fe-Mn固固扩散偶方法,研究了锰对金属间化合物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对扩散偶在385℃扩散10~300min的研究结果表明,在Zn/Fe扩散偶中,扩散层以δ相为主,ζ相和δ相之间具有平直的界面,随扩散时间的延长,δ相的厚度增加,ζ相逐渐被消耗,厚度比dζ/dδ的值逐渐减小;在Zn/Fe-Mn扩散偶中,扩散层也以δ相为主,ζ相和δ相之间的界面更平直,铁基体中的锰在扩散初期促进δ相的生长,但在扩散后期促进ζ相生长。

对Zn/Fe-Mn扩散偶中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动力学研究表明,0.4%(质量分数,下同)的锰使扩散层总厚度增加,当锰含量增加到1.2%以上时,扩散层总厚度反而开始下降。

Zn/Fe、Zn/Fe-0.4%Mn、Zn/Fe-1.2%Mn及Zn/Fe-2.0%Mn四个扩散偶中总扩散层的生长均由扩散控制。

关键词 Zn-Fe金属间化合物 扩散偶 显微组织 生长动力学 Zn-Fe-Mn中图分类号:TG113.1;TG111.6 文献标识码:AGrowth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in Solid Zn/Fe andZn/Fe-Mn Diffusion CouplesLIU Sai 1,WANG Jianhua1,2,3,PENG Haoping1,XU Peng1,TONG Chen1,TU Hao2,3(1 Key Laboratory of Materials Design and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Hunan Province,Xiangtan 411105;2 School of Materials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angzhou University,Changzhou 213164;3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Metal Materials ofChangzhou City,Changzhou University,Changzhou 213164)Abstract The growth of Zn-Fe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and the effect of Mn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diffu-sion experiments at 385℃for 10-300mi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yer is mainly composed ofδphase in Zn/Fecouples,the interface betweenζandδis planar,the thickness ofδphase increases andζphase decreases with prolon-gation of time,the value of dζ/dδalso decreases with time.In Zn/Fe-Mn couples,the diffusion layer is mainly com-posed ofδphase,the interface betweenζandδis more planar,and the manganese in iron promotes the growth ofδphase in the initial period but the growth ofζis promoted in the later period.The results of Zn/Fe-Mn couples showthat 0.4%manganese makes the total thickness of diffusion layer increase,however,when the manganese content in-creases to 1.2%,the total thickness decreases.The growth of the total layer in four couples Zn/Fe,Zn/Fe-0.4%Mn,Zn/Fe-1.2%Mn and Zn/Fe-2.0%Mn are diffusion-controlled.Key words Zn-Fe intermetallic compounds,diffusion couple,microstructure,growth kinetics,Zn-Fe-M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1111;50971110);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常州市国际合作项目(CZ20110014) 刘赛:女,1986年生,硕士生 E-mail:610667060@qq.com 涂浩:通讯作者,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E-mail:tuhao@cczu.edu.cn0 引言热浸镀锌是一种能制备出具有优良耐腐蚀性能产品且成本低的涂层技术,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Fe-Zn_相图不同相区温度合金化锌镀层生长过程模拟

Fe-Zn_相图不同相区温度合金化锌镀层生长过程模拟

第52卷第10期表面技术2023年10月SURFACE TECHNOLOGY·403·Fe-Zn相图不同相区温度合金化锌镀层生长过程模拟刘诗文1,孟宪陆2,赵彦1,吴广新1*,张捷宇1(1.上海大学 a.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b.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444;2.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广东 湛江 524033)摘要:目的优化GA镀层的成形性能,建立GA镀层物相生长模型,调控镀层物相组成,得出最佳合金化镀层物相组成对应的工艺参数,以指导生产。

方法依据最新的Fe-Zn相图,构建镀层合金化模型,模拟镀层物相η、ζ、δ和Γ生长过程及物相沿镀层截面分布、镀层合金化过程Fe含量变化。

结果成功模拟了Fe-Zn 相图不同相区物相的生长过程,模拟530 ℃以下温度物相转变为η→ζ→δ→Γ,530 ℃以上温度物相转变为η→δ→Γ。

模拟得到最佳镀层物相组成对应的合金化工艺为,510 ℃保温9.7 s,540 ℃保温6.8 s。

研究得到了合金化过程中镀层Fe含量的变化规律,在合金化前期,Fe含量增加的速率较快,随着合金化程度的提高,镀层中Fe含量的增加速率减慢。

结论建立的GA镀层物相生长模型可以模拟得到不同合金化温度下最佳的工艺参数,为合金化热处理生产GA镀层提供了工艺参考。

关键词:合金化镀锌板;高强钢;数学模型;合金化工艺;Fe-Zn合金中图分类号:TG33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660(2023)10-0403-08DOI:10.16490/ki.issn.1001-3660.2023.10.036Simulation of the Growth Process of Galvannealed Coatings atDifferent Zone Temperature in Fe-Zn Phase DiagramLIU Shi-wen1, MENG Xian-lu2, ZHAO Yan1, WU Guang-xin1*, ZHANG Jie-yu1(1. a. 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Special Steel, 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444, China; 2. Baosteel Zhanjiang Iron & Steel Co., Ltd., Guangdong Zhanjiang 524033, China)ABSTRACT: Galvannealed steel (GA) is widely used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construction for its good weldability, paintability,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heat resistance. However, compared to GI coatings, GA coatings often fail in the press forming because the brittle and high hardness Fe-Zn phases can easily cause coating to undergo powdering and flaking, which results in severe decrease of its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quality. Therefor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formability of GA coatings, the work aims to establish a GA coating phases growth model to control the coating phase composition, and obtain the best galvannealing process parameters to guide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latest Fe-Zn phase diagram, the phase zone boundary concentration equation was formulated and combined with the phase zone boundary concentration equation, the phase收稿日期:2022-08-30;修订日期:2023-02-08Received:2022-08-30;Revised:2023-02-08基金项目:上海市自然基金(21ZR1423600);中央引导地方项目(216Z1004G)Fund:Shanghai Natural Fund (21ZR1423600); Central Guidance Local Project (216Z1004G)引文格式:刘诗文, 孟宪陆, 赵彦, 等. Fe-Zn相图不同相区温度合金化锌镀层生长过程模拟[J]. 表面技术, 2023, 52(10): 403-410.LIU Shi-wen, MENG Xian-lu, ZHAO Yan, et al. Simulation of the Growth Process of Galvannealed Coatings at Different Zone Temperature in Fe-Zn Phase Diagram[J]. Surface Technology, 2023, 52(10): 403-410.*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404·表面技术 2023年10月boundary movement equation and the phase growth equation, GA coating phase growth model was constructed. The galvannealing model was constructed to simulate the growth process of phases η, ζ, δ and Γ in different phase zones of GA coa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hases along GA coating cross-section, and the change of GA coating Fe content during the galvannealing process. The established model could successfully simulate the phase growth process in different phase zones of the Fe-Zn phase diagram, and compare the growth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phases in different phase zones.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below the galvannealing temperature of 530 ℃ was η→ζ→δ→Γ, while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above the galvannealing temperature of 530 ℃ was η→δ→Γ. The galvannealing temperature was set at 510 ℃ and 540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t 510 ℃, η phase was gradually consumed by ζ phase and δ phase, and disappeared at 8.2 s. At the same time, ζ phase also grew to the surface of coating and stopped growing. Then the δ phase consumed the remaining ζ phase and grew rapidly to the coating surface at 9.7 s, Γ phase grew slowly by consuming δ phase and the thickness of Γ phase reached 1μm at 38 s. Simulation results at 540 ℃ indicated that η phase directly transformed to δphase and disappeared at6.8 s. δ phase stopped growing when reaching the surface of the coating at 6.8 s. With the extension of galvannealing time, Γphase grew slowly by consuming δ phase from the steel substrate and the thickness of Γ phase reached 1 μm at 17 s. The galvannealing process to obtain the best coating phases was simulated: 510 ℃for 9.7 s and 540 ℃for 6.8 s.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change rule of Fe content in GA coating during the galvannealing process is that the increase rate of Fe content is faster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galvannealing, and the increase rate of Fe content slows down with the increase of galvannealing degree, because the phas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Fe-Zn phase diagram is ζ>δ>Γ. Therefore, as galvannealing time goes on, phases with high Fe content in GA coating increase, GA coating phase diffusion coefficient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Fe content and the diffusion rate of Fe-Zn atoms decreases. GA coating phases growth model can simulate the best process parameters at different galvannealing temperature, and provide a process referen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GA coatings.KEY WORDS: galvannealed steel; high strength steel; mathematical model; galvannealing process; Fe-Zn alloy合金化热浸镀锌镀层(GA)是将热浸镀锌镀层(GI)在450~550 ℃保温一定时间,进行合金化扩散退火处理,锌镀层(Al的质量分数约0.135%)转变为Fe-Zn金属间化合物。

扩散习题及解答

扩散习题及解答

自扩散:是在纯金属中的原子或固溶体中的溶质原子由一个平衡位置迁移到另一个平衡位置的单纯由热运动引起的扩散现象。

化学扩散:间隙扩散:间隙扩散是扩散原子在点阵的间隙位置之间跳迁而导致的扩散。

间隙固溶体中溶质原子半径较小,间隙位置数目较多,易发生间隙扩散。

置换扩散:置换扩散以原子跳动到邻近空位的方式进展,因此认为置换扩散也应该是通过单独跳动机制进展的。

它与间隙扩散的区别在于跳动是通过空位进展的,即扩散机制是一种空位扩散机制。

互扩散:是溶质原子和溶剂原子同时存在迁移的扩散。

严格来讲,大局部合金系统的原子扩散都是互扩散。

晶界扩散:熔化的钎料原子沿着母材金属的结晶晶界的扩散现象。

晶界扩散所需要的激活能比体扩散小,因此,在温度较低时,往往只有晶界扩散发生。

而且,越是晶界多的金属,越易于焊接,焊接的机械强度也就越高。

上坡扩散:原子扩散的驱动力是化学位。

在一般情况下,总是从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扩散,这叫顺扩散,但有时也会发生从浓度低处向浓度高处扩散的现象,成为逆扩散,即上坡扩散。

2、什么叫原子扩散和反响扩散?原子扩散是一种原子在某金属基体点阵中移动的扩散。

在扩散过程中并不产生新相,也称为固溶体扩散。

扩散物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浓度不超过固溶体在扩散温度下的极限浓度,原子扩散有自扩散,异扩散和互扩散三类。

扩散过程不仅会导致固溶体的形成和固溶体成分的改变,而且还会导致相的多形性转变或化合物的形成。

这种通过扩散而形成新相的现象称为反响扩散,也叫相变扩散。

3、什么叫界面控制和扩散控制?试述扩散的台阶机制?[简要解答] 生长速度根本上与原子的扩散速率无关,这样的生长过程称为界面控制。

相的生长或溶解为原子扩散速率所控制的扩散过程称为扩散控制。

如题3图,α相和β相共格,在DE、FG处,由于是共格关系,原子不易停留,界面活动性低,而在台阶的端面CD、EF处,缺陷比拟多,原子比拟容易吸附。

因此,α相的生长是界面间接移动。

随着CD、EF的向右移动,一层又一层,在客观上也使α相的界面向上方推移,从而使α相生长。

znsb 金属间化合物

znsb 金属间化合物

znsb 金属间化合物Metal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also known as znsb 金属间化合物, are a type of material that has unique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industries. These compounds are formed by the reaction of two or more metals, resulting in a distinct crystal structure that differs from the parent metals. The properties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are often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individual metals, making them valuable materials for use in advanced technologies.金属间化合物是一种具有独特性能和在各个行业中应用的材料。

这些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金属反应而成,形成与原金属不同的晶体结构。

金属间化合物的性能往往优于单一金属,使它们成为用于先进技术的宝贵材料。

One of the key advantages of metal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is their high strength and hardness, which makes them ideal for use in structural materials, such as in aerospace and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These compounds are also known for their excellent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high-temperature stability, making them suitable for use in harsh environments where traditional metals may fail. The unique properties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make them apopular choice for materials used in high-performance components that require superi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urability.金属间化合物的一个关键优势是其高强度和硬度,使其成为构造材料的理想选择,在航空航天和汽车应用中应用广泛。

轴向氯配位的zn - mn双原子催化剂

轴向氯配位的zn - mn双原子催化剂

轴向氯配位的Zn-Mn双原子催化剂一、概述在催化剂的研究领域中,双原子催化剂因其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和低成本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

其中,轴向氯配位的Zn-Mn双原子催化剂作为一种重要的催化剂,具有独特的催化性能和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Zn-Mn双原子催化剂的结构、制备方法、催化性能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Zn-Mn双原子催化剂的结构1. Zn-Mn双原子催化剂的结构特点Zn-Mn双原子催化剂是由锌和锰两种金属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催化剂,其中轴向氯配位是其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

轴向氯配位指的是在Zn-Mn双原子催化剂中,氯原子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与锌和锰原子配位,形成一种特定的结构。

这种结构使得Zn-Mn双原子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

2. Zn-Mn双原子催化剂的晶体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可以对Zn-Mn双原子催化剂的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

研究发现,Zn-Mn双原子催化剂具有一定的晶格结构,锌和锰原子呈现特定的空间排列和配位关系,这种结构对其催化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三、Zn-Mn双原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1. 合成Zn-Mn双原子催化剂的方法合成Zn-Mn双原子催化剂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

物理方法通常包括溅射法、热蒸发法和物理混合法等,而化学方法则包括沉积法、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等。

不同的合成方法将直接影响到Zn-Mn双原子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

2. 优化制备工艺在制备Zn-Mn双原子催化剂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和控制合成条件来调控其结构和性能。

可以选择合适的反应温度、压力和溶剂等条件,以获得具有优异催化性能的Zn-Mn双原子催化剂。

四、Zn-Mn双原子催化剂的催化性能1. 催化剂活性Zn-Mn双原子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具有较高的活性,能够有效催化氧化、加氢、羰基化等反应,其活性与其特殊的结构密切相关。

2. 催化剂选择性除了活性之外,Zn-Mn双原子催化剂还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在催化反应中能够实现高产率和高选择性,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副产品的生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n/Fe及Zn/Fe-Mn固态扩散偶中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刘 赛1,王建华1,2,3,彭浩平1,徐 鹏1,童 晨1,涂 浩2,3(1 材料设计及制备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湘潭411105;2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州213164;3 常州大学先进金属材料常州市重点实验室,常州213164)摘要 采用Zn/Fe及Zn/Fe-Mn固固扩散偶方法,研究了锰对金属间化合物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对扩散偶在385℃扩散10~300min的研究结果表明,在Zn/Fe扩散偶中,扩散层以δ相为主,ζ相和δ相之间具有平直的界面,随扩散时间的延长,δ相的厚度增加,ζ相逐渐被消耗,厚度比dζ/dδ的值逐渐减小;在Zn/Fe-Mn扩散偶中,扩散层也以δ相为主,ζ相和δ相之间的界面更平直,铁基体中的锰在扩散初期促进δ相的生长,但在扩散后期促进ζ相生长。

对Zn/Fe-Mn扩散偶中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动力学研究表明,0.4%(质量分数,下同)的锰使扩散层总厚度增加,当锰含量增加到1.2%以上时,扩散层总厚度反而开始下降。

Zn/Fe、Zn/Fe-0.4%Mn、Zn/Fe-1.2%Mn及Zn/Fe-2.0%Mn四个扩散偶中总扩散层的生长均由扩散控制。

关键词 Zn-Fe金属间化合物 扩散偶 显微组织 生长动力学 Zn-Fe-Mn中图分类号:TG113.1;TG111.6 文献标识码:AGrowth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in Solid Zn/Fe andZn/Fe-Mn Diffusion CouplesLIU Sai 1,WANG Jianhua1,2,3,PENG Haoping1,XU Peng1,TONG Chen1,TU Hao2,3(1 Key Laboratory of Materials Design and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Hunan Province,Xiangtan 411105;2 School of Materials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angzhou University,Changzhou 213164;3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Metal Materials ofChangzhou City,Changzhou University,Changzhou 213164)Abstract The growth of Zn-Fe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and the effect of Mn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diffu-sion experiments at 385℃for 10-300mi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yer is mainly composed ofδphase in Zn/Fecouples,the interface betweenζandδis planar,the thickness ofδphase increases andζphase decreases with prolon-gation of time,the value of dζ/dδalso decreases with time.In Zn/Fe-Mn couples,the diffusion layer is mainly com-posed ofδphase,the interface betweenζandδis more planar,and the manganese in iron promotes the growth ofδphase in the initial period but the growth ofζis promoted in the later period.The results of Zn/Fe-Mn couples showthat 0.4%manganese makes the total thickness of diffusion layer increase,however,when the manganese content in-creases to 1.2%,the total thickness decreases.The growth of the total layer in four couples Zn/Fe,Zn/Fe-0.4%Mn,Zn/Fe-1.2%Mn and Zn/Fe-2.0%Mn are diffusion-controlled.Key words Zn-Fe intermetallic compounds,diffusion couple,microstructure,growth kinetics,Zn-Fe-M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1111;50971110);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常州市国际合作项目(CZ20110014) 刘赛:女,1986年生,硕士生 E-mail:610667060@qq.com 涂浩:通讯作者,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E-mail:tuhao@cczu.edu.cn0 引言热浸镀锌是一种能制备出具有优良耐腐蚀性能产品且成本低的涂层技术,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在一般镀锌过程中,由于钢中硅的存在引起镀锌层中Fe-Zn合金层相的剧烈增长,使镀层变厚并形成灰色层,同时镀层附着性能变差,产生硅反应性(又称Sandelin效应)[1,2]。

目前采用最多的抑制Sandelin效应的方法是在锌池中添加一定量的合金元素(如Ni、Mg、Mn、Sn、Pb等)[3-5],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早期研究[3]表明,锌池中锰的添加能明显抑制镀层的生长,但是未见有关钢基中锰的添加对镀层组织影响的研究报道。

扩散偶法最先由Girchner提出,是一种广泛用于相图计算及界面反应的研究方法[6,7]。

许多研究者[8-10]都用此方法来研究热浸镀锌Fe-Zn反应的反应动力学。

李智等[9]通过研究固态Zn/Fe及Zn/Fe-Si扩散偶扩散区内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动力学,分析了硅反应性。

一般钢中含锰0.30%~0.50%(质量分数,下同),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的锰就算“锰钢”,高强钢中锰含量为1.5%左右。

因此本实验选择锰含量分别为0.4%、1.2%和2.0%的铁锰合金,与固态纯锌制成扩散偶后,对其扩散层的显微组织及Zn-Fe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动力学进行分析探讨。

·38·Zn/Fe及Zn/Fe-Mn固态扩散偶中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刘 赛等1 实验根据铁锰合金的配比,称取总质量为10g、纯度均为99.99%的铁板和锰粒,在真空非自耗钨极电弧炉中熔炼获得不同锰含量的铁锰合金。

将熔炼好的合金置于800℃真空退火炉中退火45天使成分均匀化,然后用线切割机将铁锰合金、纯铁块以及纯度为99.995%的锌块均切割成3mm×3mm×2mm的小块。

试块经清洗、磨光后采用夹具法[7]制成Zn/Fe、Zn/Fe-0.4%Mn、Zn/Fe-1.2%Mn及Zn/Fe-2.0%Mn四种扩散偶。

将欲扩散的试样放入石英管中经JK-1508真空机抽真空、密封,然后将封装好的试样放入SK-4-10管式退火炉中于385℃扩散退火,经过10~300min的扩散后取出空冷。

经扩散退火的样品镶样后,采用传统方法制备金相样品,利用JSM-6510扫描电镜、OXFORD能谱分析仪以及EPMA-1600电子探针对扩散层进行显微组织和成分分析。

2 结果及分析2.1 扩散区的显微组织基于热镀锌的广泛应用,科学工作者反复研究过Fe-Zn二元相图[11,12]及相关的三元、四元相图[13]。

图1为Su等[14]评估的Fe-Zn二元相图,该二元系中存在ζ(FeZn13)、δ(FeZn10)、Г1(Fe5Zn21)和Г(Fe3Zn10)共4种金属间化合物。

图1 Fe-Zn二元相图[15]Fig.1 Binary phase diagram of Fe-Zn[15]Zn与Fe或Fe-Mn合金组成的扩散偶在385℃扩散时也能形成上述Zn-Fe相。

本研究中,Zn/Fe或Zn/Fe-Mn扩散偶在385℃扩散10~300min所形成的扩散层组织如图2所示(第1-4列分别为Zn/Fe、Zn/Fe-0.4%Mn、Zn/Fe-1.2%Mn及Zn/Fe-2.0%Mn)。

由图2可见,扩散偶在385℃扩散不同时间时,扩散区基本都是由两相组成,对其分别进行EDS和EPMA成分分析,每一层多次测量后取其平均成分,各相层的成分如表1所列。

由表1可知,靠近铁基的内层成分均在11.4%~12.9%(原子分数)范围内,靠近锌的外层成分在7.3%~8.0%(原子分数)范围内,根据Zn-Fe二元相图中δ相和ζ相的成分范围以及他人的物相分析结果[15]可以确定,内层为δ相而外层为ζ相。

扩散区的Γ相很薄,通过多个扩散偶实验研究得到Γ相的形成受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对其形成规律不予分析。

表1 扩散偶中各相的化学成分Table 1 Composition of phases in diffusion couples试样元素质量分数/%原子分数/%相Fe/ZnFeZn9.9290.0811.4388.57δFeZn6.4993.517.5292.48ζFe/Zn-0.4%MnFeZn10.0289.9811.5388.47δFeZn6.3893.627.3992.61ζFe/Zn-1.2%MnFeZn10.6589.3512.2487.76δFeZn6.5393.477.5692.44ζFe/Zn-2.0%MnFeZn11.1988.8112.8587.15δFeZn6.4593.557.4792.53ζ 对于Zn/Fe扩散偶,ζ相和δ相厚度比较均匀,两相之间具有较为平直的界面。

扩散开始时,ζ相在总扩散层中占较大比例;随着扩散时间的延长,ζ相的厚度不断减薄,δ相不断增厚,厚度比dζ/dδ的值逐渐减小;当扩散时间为300min时,扩散层主要由δ相组成。

而在Zn/Fe-Mn扩散偶中,ζ相和δ相厚度均匀,ζ相和δ相之间的界面更为平直,扩散初期δ相的生长速度相对较快,但在扩散后期δ相的生长速度减缓。

当扩散偶中锰的含量为0.4%时,扩散层总厚度增加,随锰含量的继续增加,扩散层总厚度反而下降。

2.2 Fe-Zn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动力学由图2可知,扩散层由一系列的Fe-Zn金属间化合物组成,其厚度随扩散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本研究中,利用Smileview软件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得到Zn/Fe、Zn/Fe-0.4%Mn、Zn/Fe-1.2%Mn以及Zn/Fe-2.0%Mn组成的扩散偶经10~300min扩散退火后ζ相与δ相厚度之比,结果如表2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