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引导青年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把握的几个关系(共青团年度研讨会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引导青年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把握的几个关系
加强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是高校履行立德树人使命的根本要求之一,是高校共青团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新时期共青团分类引导青年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围绕“两个全体青年”的战略目标,深入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规律,不断创新有效引导大学生的路径和载体,完善引导机制,提升育人成效,是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分类引导青年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如何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形成环境的复杂性新形势下,人们在思想认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国内思想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进一步凸显。同时,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待解决,一些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不时出现。如此复杂多样的社会思想环境必然对青年产生许多重要影响,也使共青团引导青年的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二)如何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社会观察
大学生政治态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形成,更多源于他们自身对社会的观察,源于通过这些社会观察而逐步形成的认识。在传媒时代,青年接受的社会信息广泛而复杂,从而使得社会观察在青年认识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更为突出。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处理青年在社会
观察中所看到的现象与所接受的课堂教育之间可能存在的某些差异,从而积极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社会观察,帮助其客观分析、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使他们的认识能够更理性、更深刻、更稳定,是当前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三)如何有效引领青年大学生的时尚文化
利用时尚引导青年对于共青团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在社会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多彩、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形势下,时尚文化对青年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影响日益深刻。运用文化的、时尚的手段引导青年,借助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感性的直观体验的方式,把深刻的“大道理”转化为鲜活的“小道理”,将是共青团开展工作的崭新领域。
为适应当下这种青年追逐时尚、时尚影响青年的形势,把时尚元素注入到工作和活动当中,从而使工作更加贴近青年、更加富有时代感,我们应该加强对青年时尚现象、特点、潮流和趋势的认识和把握,从文化的、时尚的角度找到团组织做好思想引导工作的切入点。
(四)如何进一步吸引和凝聚青年
这方面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共青团对青年的组织覆盖程度受到了严峻挑战,团组织与青年联系的紧密度在降低;其二,常态下青年对政治的关注度有所下降,引导青年政治态度的工作常常被青年淡化;其三,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条件下,青年聚集和交流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给引导青年的传统工作路径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因此,拓展新的途径、渠道和载体的工作势在必行、任务艰巨。
二、分类引导青年工作的实践探索
(一)深入分析问题,系统研究规律,把握大学生思想意识关键点掌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规律和所存在的问题,是有效开展引导的基础。
高校青年自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某些人因共同的志趣爱好、理想追求和利益诉求自发地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因此成员在观念、爱好、习惯、需要等方面的共同点是他们开展活动、维系群体的桥梁和纽带。为满足大学生多种需要而形成的青年自组织种类繁多。调查显示, 云南财经大学青年自组织共78个,其中实践类16个,学术类25个,体育类12个,文艺类12个,地域类6个,公益类7个,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类型: 兴趣爱好类(如运动俱乐部、影视协会、驴友协会等),占38.47%;行业类(如各种行业协会、证券投资俱乐部、律师沙龙等),占14.1%;学习求知类( 如英语俱乐部等),占30.77%;公益服务类(如环保协会、爱心社团等)占8.9%;交友娱乐类(如交友俱乐部、美食团、老乡会等)占12.82%。其中兴趣爱好类自组织在全校自组织中比例最高。我校青年自组织类型丰富多彩,几乎实现了大学生需求的全覆盖,因此广受大学生的欢迎。95%以上的被调查大学生参与了青年自组织,且参加的不止一个,参加2个以上自组织的占40%左右。自组织规模不一,50 人以下的占15.6%,50至100人的占21%,100至200人的占26%,200人以上的占34%。
网络是高校青年自组织的主要运作方式和途径, 自组织成员之间以网络作为主要的沟通交流方式。云南财经大学自组织大都以人人
网或者社团主页为载体建立论坛, 熟悉的成员之间又建立QQ群, 作为交流的平台。据调查,以群的形式存在或者以QQ 群为主要的联系方式的自组织占了64.8% , 它们对自组织成员的加入、管理、退出, 自组织活动的策划、讨论、发布和反馈等, 都通过网络方式进行。网络的低成本、开放性和自由性, 使其成为青年自组织活动运行中不可替代的载体。
(二)引领青年时尚,注重育人实效,创新思想。
学分制弱化了以学科、专业为界的条块状管理, 专业和班的角色也逐渐淡出了校园文化的舞台,相反,高校青年自组织逐渐成为校园文化的活跃分子和主力军, 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调查显示, 高校青年自组织比官办组织更能吸引大学生的原因, 主要集中在它可以使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更富人情味, 组织氛围更加轻松自由, 组织活动更符合自己的志趣, 更能获得尊重和承认等方面。高校青年自组织宽松平等的环境和民主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使成员容易获得心理上的归属感,成员间相互信任, 将自组织作为联络感情、交流思想和心理调节的平台。比如青年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惆怅、失落、压抑的情绪时,出于保护隐私或者碍于情面等原因,常常不愿与父母、老师及身边的同学交流这些心理体验,而青年自组织正好为成员提供了倾诉、发泄、调整和稳定情绪的机会和场合,减少了他们不良情绪的积累,满足了其爱与被爱、归属与依赖的需要。
问卷调查中,当被问及参与青年自组织的主要收获时,80%以上的
大学生选择能够结交更多的朋友,更好地发展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找到了提升和展示自身才干的平台。在座谈时,考研交流与学习协会、红学会等几个自组织负责人都表示,通过组织活动锻炼了组织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自组织活动使大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个性更加鲜明,性格更加完善,能够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调查显示,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自组织是高校青年自组织的主流,它能够敏锐地捕捉青年关注的文化热点,传播和倡导青年时尚文化,具有促进社会文明的功能,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定力量。青年自组织成员以相同的志趣爱好走在一起,培育了以平等、民主、开放为主旨的社团文化。他们或者热心公益事业,或者关注社会发展,或者共同学习进步。如爱心之旅、红丝带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参与省内外各类环保活动,并且也与作为爱之家NGO组织的会员长期开展主题活动。青年法学会给云南省内各高校法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大家一起探讨法学学习,讨论某些案件的判决, 发布考研、就业信息,组织各类比赛活动等,2010年在昆高校模拟法庭比赛中青年法学会组队参加获得审判组、原被告组双料冠军。大学生们通过组织此类活动, 拓宽了视野, 拓展了活动范围, 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然而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 自组织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容易形成小团体意识。高校青年自组织容易培养出一种小团体意识, 从而降低正式组织的凝聚力。大学生认为自组织活动更符合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