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基础知识培训课程[]
茶道茶文化培训教育课程PPT课件
![茶道茶文化培训教育课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ef776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1.png)
请输入您的标题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淡蓝色的海水轻轻地拍打着沙滩,一浪盖过一浪,连绵不绝,源源不断。海水在人们的心中无非是易怒的。可是,在现在的我眼中,如同母亲的手温柔的抚摸着这岸上的一切生灵。贝壳与螃蟹戏玩着,玩累了,便躺在柔软的沙上睡上一会儿。 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 等习惯与中国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 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 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
添加标 题
淡蓝色的海水轻轻地拍打着沙滩,一 浪盖过 一浪, 连绵不 绝,源 源不断 。海水 在人们 的心中 无非是 易怒的 。可是 ,在现 在的我 眼中, 如同母 亲的手 温柔的 抚摸着 这岸上 的一切 生灵。 贝壳与 螃蟹戏 玩着, 玩累了 ,便躺 在柔软 的沙上 睡上一 会儿。
添加正文标题
添加标 题
在此处添加文字内 容,点击添加文字 内容,点击添加文 字内容
淡蓝色的海水轻轻地拍打着沙滩,一 浪盖过 一浪, 连绵不 绝,源 源不断 。海水 在人们 的心中 无非是 易怒的 。可是 ,在现 在的我 眼中, 如同母 亲的手 温柔的 抚摸着 这岸上 的一切 生灵。 贝壳与 螃蟹戏 玩着, 玩累了 ,便躺 在柔软 的沙上 睡上一 会儿。
茶的起源与历史
淡蓝色的海水轻轻地拍打着沙滩,一 浪盖过 一浪, 连绵不 绝,源 源不断 。海水 在人们 的心中 无非是 易怒的 。可是 ,在现 在的我 眼中, 如同母 亲的手 温柔的 抚摸着 这岸上 的一切 生灵。 贝壳与 螃蟹戏 玩着, 玩累了 ,便躺 在柔软 的沙上 睡上一 会儿。
淡蓝色的海水轻轻地拍打着沙滩,一 浪盖过 一浪, 连绵不 绝,源 源不断 。海水 在人们 的心中 无非是 易怒的 。可是 ,在现 在的我 眼中, 如同母 亲的手 温柔的 抚摸着 这岸上 的一切 生灵。 贝壳与 螃蟹戏 玩着, 玩累了 ,便躺 在柔软 的沙上 睡上一 会儿。
茶叶知识培训资料
![茶叶知识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97f46c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8.png)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品质和口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品牌、品质有保障的茶叶。
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消费者对茶叶的需求不再仅仅是解渴,而是追求多元化、个性化的体 验。从茶叶的品种、口感、包装等方面都有了更多的选择。
茶叶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探讨
面临的挑战
茶叶产业面临着种植、加工、销售等方面的挑战。例如,种植方面需要解决劳动力成本高、种植技术落后等问题 ;加工方面需要提高加工技术、保证产品质量等问题;销售方面需要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等问题。
面临的机遇
随着健康消费意识的提高和消费升级的趋势,茶叶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例如,可以开发更多高品质、个 性化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渠道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等 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矿物质
茶叶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如钾 、钙、镁、磷等,有助于维持
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茶叶对身体健康的益处及作用机制阐述
预防心血管疾病
茶叶中的茶多酚能够降低血脂、血压 ,抑制血栓形成,预防心血管疾病的 发生。
抗氧化、抗衰老
茶叶中的多种营养成分都具有抗氧化 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减缓衰老过 程。
增强免疫力
茶叶中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 质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
乌龙茶
选用紫砂壶或瓷壶冲泡,将茶叶放入壶中,注入热水至壶 口处,盖上盖子焖泡10-20分钟,即可饮用。同时可以根 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蜂蜜或柠檬汁调味。
03
茶叶品鉴与鉴赏
茶叶色泽、香气、滋味、汤色等品质特征描述
茶叶色泽
茶叶香气
不同种类的茶叶具有不同的色泽,如绿茶 的鲜绿、红茶的乌亮、黑茶的暗绿等。色 泽可以反映茶叶的嫩度和加工工艺。
“禅茶一味”茶道茶文化主题学习培训课件
![“禅茶一味”茶道茶文化主题学习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7166b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13.png)
我给祖国送礼物
准备材料
双面胶
黑色黄色红色卡纸
儿童小刀(请指导幼儿安全使用)
彩色画笔
我给祖国送礼物
1、将红色、黄色卡纸如下图一层层垒在黑色背景卡纸底部,搭建出天安门的雏形:
制作方法一
我给祖国送礼物
2、贴上充当国旗杆的黄色卡纸条,并用小刀在旗杆一侧画出一条缝隙来;在黑色卡纸上用彩色画笔,画出烟花:
茶余酒后
因为有梦,所以勇敢出发,选择出发,便只顾风雨兼程。
告别挚爱的老师同学,背起打包的行囊,携带满心的祝福和美好回忆,踏上未来的奇幻旅程
输入标题
Part . 02
给你创意和灵感给你创意和灵感给你创意和灵感
给你创意和灵感给你创意和灵感给你创意和灵感
给你创意和灵感给你创意和灵感给你创意和灵感
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可用来形容茶道.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可用来形容茶道。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可用来形容茶道.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可用来形容茶道。
禅 茶 一 味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
汇报人:
2039-XX-XX
目录
CATEGORIES
茶
茶
茶
茶
第一章节
第二章节
第三章节
第四章节
输入标题
Part . 01
茶
茶
茶
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可用来形容茶道.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可用来形容茶道
输入标题
Part . 04
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可用来形容茶道.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可用来形容茶道。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可用来形容茶道.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可用来形容茶道。
茶叶知识培训资料
![茶叶知识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540016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5.png)
06
茶具与茶室布置
茶具的种类与使用方法
茶具种类
茶具主要包括茶壶、茶杯、公道杯、闻香杯 、盖碗等。不同材质的茶具有不同的使用场 合和特点,如紫砂壶适合冲泡乌龙茶、普洱 茶等,瓷质茶具则适合冲泡绿茶、黄茶等。
茶具使用方法
使用茶具时要注意卫生,每次用完后要清洗 干净。同时,不同材质的茶具在冲泡时也有 不同的水温要求,如紫砂壶适合用高温水冲
茶叶知识培训资料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茶叶基本知识 • 中国茶文化 • 茶叶的营养成分与健康 • 世界名茶介绍 • 茶叶的购买与储存 • 茶具与茶室布置
01
茶叶基本知识
茶叶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茶叶是一种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饮品,具有独特的口感 和香气。
分类
茶叶可以根据制作工艺、产地、外形、发酵程度等多种因素 进行分类,如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等。
茶叶的保健功能
抗氧化
抗炎
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 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
抗菌
茶叶中的茶多酚和氨基酸具有抗炎作用, 可以缓解炎症反应,对治疗咽喉炎、扁桃 体炎等疾病具有辅助作用。
改善心血管健康
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 病原菌的生长繁殖,预防肠道疾病。
茶叶中的茶多酚和氨基酸可以降低血脂和 血压,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积极意义。
茶室礼仪与注意事项
茶室礼仪
在进入茶室前,要先敲门或按门铃,以告知主人。进入 后要更换鞋套或袜子,以保持卫生。在泡茶时要注意卫 生和手法,同时要避免将水溅到地上或桌子上。在品茶 时要遵循“先客后主”的原则,同时要避免大声喧哗或 打嗝等不雅行为。
注意事项
在进入茶室前要先了解主人的喜好和文化背景,避免做 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同时要注意卫生和安全,不要随 意触碰或使用不熟悉的器具或设备。在品茶时要注意自 己的言行举止,以展现出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中国茶道文化培训内容
![中国茶道文化培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023a0b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9.png)
中国茶道文化培训内容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已经源远流长,深深熏陶着中国人的生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的传承,越来越多的人对茶道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满足人们对茶道文化的需求,一些专业机构和学校开设了茶道文化培训课程。
本文将介绍中国茶道文化培训的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茶道。
一、培训课程的目标与意义茶道文化培训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使学员了解和掌握茶道的基本知识、礼仪与技巧,提高品味和修养水平。
培训的意义在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将茶道的精髓传递给更多的人,让茶道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美学追求。
二、基础知识与理论学习在茶道文化培训的早期阶段,学员需要通过理论学习来打下基础。
培训课程将包括以下内容:1. 茶叶分类:学员将了解不同种类的茶叶,如绿茶、红茶、白茶等,学会辨别和欣赏不同茶叶的特点和风味。
2. 茶具知识:学员将学习各种茶具的名称、用途和特点,如茶壶、茶杯、茶盘等。
同时,学员还将了解茶具的养护和使用技巧。
3. 茶文化历史:学员将了解茶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深入了解到茶道文化的渊源和底蕴。
4. 茶道礼仪:学员将学习茶道的礼仪和规范,包括入席礼、煮茶礼、奉茶礼等。
掌握正确的茶道礼仪,是成为一名合格茶道爱好者的基本要求。
三、实践与技巧训练除了理论学习外,茶道文化培训还将注重实践和技巧的训练。
学员将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自己的茶艺水平,培养专业的茶道技能和品味。
1. 茶艺表演:学员将学习茶艺表演的技巧和流程,包括泡茶、斟茶、倒茶等动作的优雅和准确。
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指导,使学员能够流畅自如地进行茶艺表演。
2. 茶品品鉴:学员将学习茶叶的品鉴方法和技巧,包括外观、香气、口感等方面的评价。
通过品鉴茶叶,学员将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茶叶的特点和品质。
3. 茶道修养:茶道不仅仅是一种技巧和表演,更是一种修养和生活态度。
学员将通过茶道文化培训,培养自己的修养品质,包括心境、情感和精神的提升。
四、茶道文化交流和体验活动茶道文化培训还将组织各种交流和体验活动,为学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实践机会。
茶文化基础知识培训课程
![茶文化基础知识培训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32b189126c175f0e7cd1373a.png)
茶文化基础知识培训课程一、何谓茶文化:茶文化有广义和下一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茶文化则是指其“精神财富”部分。
(《中国茶文化》作者王玲教授曾在此书中就强调指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长、培植、制作、化学成分、药学原理、卫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现象,这是自然科学家的工作。
也不是简单的把茶叶学加上茶叶考古和茶的发展史。
我们的任务是,研究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茶经”的作者及其内容是什么?唐代集茶文化之大成者是陆羽和他的名著《茶经》。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又字季疵,自称桑苎翁。
又号竟陵子。
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市),唐至德元年(756年)时年24岁的陆羽,为避安史之乱背井离乡,流落江南,最后定居浙江湖州,研究茶事,积十年心得,撰写《茶经》一书,十年后又补充修订,于唐建中元年(780年)刻印问世。
《茶经》共7000多字,分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等共十章。
对唐代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是世界上第一步最完备的综合性茶学著作,对中国茶叶生产和饮茶风气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唐代是中国饮茶史上和茶文化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阶段,是中国文化的成熟时期,是茶文化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二、中国是茶的故乡,关于茶文化的起源必须从茶叶谈起,而茶叶是茶树的幼芽嫩叶,故谈茶又得从茶树谈起。
1、茶树的起源:茶树是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在植物分类系统中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科,山茶属。
全世界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多种,我国就有15属260多种。
大多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一带,可见茶树的原产地是我国西南地区。
所以《茶经》中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野生的茶树是高大的乔木,有十尺之高,如今在云南省勐海县的大黑山原始森林中,有一株1700年前的野生大茶树,树高32.12米,胸径1.03米,树围2.9米,至今仍然枝叶繁茂,被人们称为茶树王。
茶叶专业知识培训教材
![茶叶专业知识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b6f5b68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2.png)
消费者对茶叶的个性化需求将更加突出,定制化服务和个性化产品 将受到欢迎。
谢谢
THANKS
亮。
滋味
品尝茶叶的滋味是否醇 厚、回甘,品质好的茶 叶滋味醇厚、回甘强。
02 茶叶的冲泡技巧
CHAPTER
茶具的选择与使用
01
02
03
茶具种类
根据不同茶叶的特性,选 择合适的茶具,如紫砂壶、 瓷器、玻璃杯等。
茶具使用
掌握茶具的使用方法,如 如何正确使用茶壶、茶杯 等,以保证茶叶冲泡效果。
茶具保养
茶多酚
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作 用,是茶叶中最重要的营养成
分之一。
咖啡碱
具有提神醒脑、利尿消肿等作 用,是茶叶中重要的生物碱。
氨基酸
茶叶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 基酸,如茶氨酸、谷氨酸等, 具有镇静安神、抗疲劳等作用 。
维生素
茶叶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如维 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
化、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05 茶叶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CHAPTER
茶叶的国际贸易
茶叶的国际贸易历史
从古代丝绸之路到现代全球化的贸易体系,茶叶始终是重要的商 品之一。
茶叶的出口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等国也 是重要的茶叶出口国。
茶叶的进口国家
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是茶叶的主要进口地区,他们消费了 全球大部分茶叶。
茶叶的历史
从最早的生煮饮茶、晒干收藏, 到唐代煮茶、宋代点茶、明清泡 茶,茶叶的饮用方式不断演变。
茶叶的种类与分类
绿茶
未经发酵的茶,如龙 井、毛峰等,色泽鲜 绿,口感清爽。
红茶
全发酵茶,如祁门红 茶、正山小种等,色 泽红润,口感醇厚。
茶艺 茶文化知识培训
![茶艺 茶文化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68974a2e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c.png)
第四专题 茶叶的生产和制作
一、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因素
在茶叶制造方法上,影响茶叶品质最主要的因素是发酵、揉捻 以及焙火, 1.茶色与香气
从茶树上摘下来的嫩叶称为茶青,也就是鲜叶,茶青摘下 来之后,首先要让它消失一些水分,称为“萎凋”。然后就是 发酵。发酵是茶青和空气接触产生氧化的作用。发酵的结果茶 叶会从原来的碧绿色逐渐变红,发酵程度愈多颜色愈红。
• 根据植物学研究,茶树所属的被子植物门,系起源于 距今约一亿年以前的白垩纪地层中,而其中的山茶目 植物,约产生在六千万年以前。
❖起源:人类发现和利用茶树,最早是采自野生,用做 药用,若按照神农本草经中的记载来推算,在中国, 茶的利用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
随着茶树从药用发展为饮用,野生茶树已不能 满足需要,人们或采茶子,或掘取野生茶苗进行栽 培和繁殖。根据东晋(317~420年)常璩所著的 《华阳国志·巴志》中写道:(ZHOU)武王于公 元前1066年联合当时四川、云南的部落共同讨纣 之后,巴蜀所产的茶已列为贡品,并记载有园有芳 蒻、香茗。由此推断,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已经人工 栽培茶树了,那么茶树栽培距今当有三千多年历史 了。
坐姿
(安静、平稳、优情
(目光、微笑)
手势
(切实、一致、简括、优美)
举止礼仪示范练习
第三专题 茶树起源与生长环境
茶文化培训课件2020
![茶文化培训课件2020](https://img.taocdn.com/s3/m/3ebfdc43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d.png)
《茶文化培训课件2020》xx年xx月xx日contents •茶文化概述•茶叶基础知识•中国茶文化与传统礼仪•茶文化与健康生活•茶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应用与发展•总结与展望目录01茶文化概述茶文化是指以茶为物质基础,结合茶的饮用、传播、传承、发展、创新等各方面内容,以及与茶相关的社会意识、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生态环境、道德伦理、规章制度、艺术审美等,形成的具有独特历史传承性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
茶文化的内涵茶文化的内涵包括茶道精神、茶禅一味、茶禅一味、茶艺表演等方面。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强调的是一种以茶为媒介,以茶为载体,以茶为符号,以茶为传承的文化精神。
茶文化的定义茶文化的定义与内涵VS据史料记载,中国的茶文化起源于汉代,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
最早的茶文化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当时茶已成为宫廷贵族的饮品之一。
茶文化的起源自唐代开始,茶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问世后,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形成。
宋代以后,茶文化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茶文化的发展历程茶文化的历史与发展文化传承中国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传承价值。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社会交往在中国社会交往中,茶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中国社会各阶层人们交往的重要媒介,也是国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
茶文化在中国的重要性02茶叶基础知识0102绿茶以鲜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制成。
具有色泽绿润、滋味鲜爽、汤色明亮等特征。
国内绿茶品种繁多,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
红茶以鲜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制成。
具有色泽红亮、香气浓郁、滋味醇厚等特征。
国内红茶品种较多,如祁门红茶、滇红等。
乌龙茶以鲜叶为原料,经过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制成。
具有色泽砂绿、香气浓郁、滋味醇厚等特征。
国内乌龙茶品种较多,如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等。
入门茶艺培训课程安排计划
![入门茶艺培训课程安排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0582fb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5.png)
入门茶艺培训课程安排计划一、培训目标1. 了解茶的基础知识,包括茶树种类、茶叶分类,茶叶加工工艺等。
2. 掌握茶具的种类和用途,了解茶具的历史和制作工艺,学会使用和保养茶具。
3. 学习茶艺表演和沏茶技巧,提升自己的茶艺技术和水准。
4. 了解并掌握茶道礼仪,学会如何进行茶艺表演和茶席布置。
5. 培养学员对茶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提升自己的茶文化修养和品味。
6. 帮助学员构建自己的茶艺品牌,提升自己的茶艺表现能力,并在茶艺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培训内容1. 茶的基础知识茶叶的种类和特点;茶树的品种和生长环境;茶叶的制作工艺和鉴别方法。
2. 茶具的知识茶具的种类和功能;茶具的制作工艺和特点;茶具的使用和保养方法。
3. 茶道礼仪茶道礼仪的起源和发展;茶道礼仪的意义和要求;茶道礼仪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
4. 茶艺表演茶艺表演的要求和技巧;茶艺表演的内容和形式;茶艺表演的实际操作和演练。
5. 茶席布置茶席的布置方法和要求;茶席的装饰和道具选用;茶席的氛围营造和服务程序。
6. 茶文化体验茶文化的历史和演变;茶文化的特点和魅力;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三、培训形式1. 理论课程学员将学习茶文化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内涵,包括茶叶的种类、茶具的知识、茶道礼仪、茶艺表演技巧等内容。
理论课程可以采用讲授、讨论、阅读和考查等形式进行。
2. 实践课程学员将进行茶艺表演和沏茶技巧的实际操作和演练,学习茶席布置和茶具使用的实际技能。
实践课程可以与理论课程相结合,通过观摩、实践和评价等环节进行。
3. 体验式教学学员将参与茶文化的全方位体验,包括茶园采茶、茶叶加工、茶道表演和茶席品饮等环节,使学员对茶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四、培训流程1. 第一阶段:茶文化基础知识培训第一周:茶的种类和特点第二周:茶树的品种和生长环境第三周:茶叶的制作工艺和鉴别方法2. 第二阶段:茶具知识与使用技巧培训第四周:茶具的种类和功能第五周:茶具的制作工艺和特点第六周:茶具的使用和保养方法3. 第三阶段:茶道礼仪与茶艺表演技巧培训第七周:茶道礼仪的起源和发展第八周:茶道礼仪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第九周:茶艺表演的要求和技巧4. 第四阶段:茶席布置及茶文化体验培训第十周:茶席布置方法和要求第十一周:茶文化的历史和发展第十二周:茶文化的实践体验和总结五、培训评价1. 日常考核学员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技能等进行日常考核,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及时的指导和调整。
少儿茶艺茶礼茶文化基础培训完整版精美
![少儿茶艺茶礼茶文化基础培训完整版精美](https://img.taocdn.com/s3/m/672a1a9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13.png)
少儿茶艺茶礼茶文化基础培训完整版精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少儿茶艺茶礼茶文化基础培训》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茶的泡饮技艺”。
具体内容包括:茶的基本泡饮方法、茶具的使用与选购、茶叶的保存与鉴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茶的基本泡饮方法,能够独立完成茶的泡饮过程。
2. 使学生熟悉茶具的使用与选购,提高茶艺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茶叶的鉴赏能力,增强对茶文化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茶的泡饮方法、茶具的使用与选购、茶叶的保存与鉴赏。
难点:茶叶的鉴赏、茶具的选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茶叶、茶具、热水、茶盘、茶匙、茶杯、茶壶等。
学具:学生自带茶具、笔记本、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品尝不同种类的茶叶,引导学生关注茶叶的口感、色泽、香气等方面的特点。
2. 茶叶的鉴赏:讲解茶叶的分类、品质鉴别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茶叶的美。
3. 茶具的使用与选购:介绍常用茶具的名称、功能及正确的使用方法,讲解茶具选购的技巧。
4. 茶的泡饮方法:讲解茶的泡饮步骤,包括温杯、投茶、注水、品茗等,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5. 茶艺欣赏:组织学生参观茶艺表演,提高学生的茶艺欣赏能力。
6. 茶叶的保存与鉴赏:讲解茶叶的保存方法,强调茶叶的保鲜对茶品质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茶的泡饮方法1. 温杯2. 投茶3. 注水4. 品茗茶具的使用与选购1. 茶具种类及功能2. 茶具正确使用方法3. 茶具选购技巧茶叶的保存与鉴赏1. 茶叶分类2. 茶叶品质鉴别方法3. 茶叶保存方法七、作业设计1. 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茶叶的特点及泡饮方法。
2. 调查家里的茶具种类及使用方法,分享给同学。
3. 了解一种茶叶的保存方法,并在实践中尝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本节课学生对茶叶的鉴赏、茶具的使用与选购掌握情况如何?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茶艺欣赏能力有无提高?3. 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茶艺素养?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茶叶博物馆,深入了解茶文化。
茶叶基础知识培训
![茶叶基础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e24f66d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4.png)
茶叶的品质鉴别与评定
品质鉴别
茶叶的品质鉴别主要通过观察干茶、闻香气、观汤色、尝滋味和评叶底五个方面进行。 干茶应条索紧结、色泽油润;香气应纯正持久;汤色应清澈透明;滋味应醇厚回甘;叶
底应嫩绿明亮。
品质评定
茶叶的品质评定一般采用评分法或评级法。评分法是根据茶叶的各项品质因子进行打分, 最后得出总分;评级法则是根据茶叶的品质特征进行等级划分,一文化是以茶为载体,通过沏茶、 赏茶、饮茶等活动,来体现礼仪、
道德、美学等方面的文化内涵。
中国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融合了儒、 释、道等思想,强调“和、敬、清 、寂”的精神内涵。
世界茶文化
茶叶的传播使得茶文化在世界各地 生根发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文 化体系,如日本的茶道、英国的下 午茶文化等。
茶叶消费者的需求与偏好
品质需求
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茶叶的 品质,包括产地、品种、 加工工艺等方面。
健康需求
茶叶作为健康饮品,消费 者对其保健功能的需求也 在不断增加,如降脂、降 压、抗氧化等。
文化需求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对 茶叶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 值有着较高的追求。
茶叶的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
野生茶树
在西南地区,至今仍可找到许多野生大茶树,证明了中国是 茶树的原产地。
茶叶的传播与发展
内陆传播
自神农氏发现茶叶后,茶叶逐渐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传播开来,成为重要的饮品和药品 。
外传至东亚
在唐朝时期,茶叶开始传入日本和朝鲜半岛,成为当地文化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远播欧美
16世纪开始,茶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欧洲,逐渐在欧美国家普及,并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
茶叶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茶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50页)全文
![茶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50页)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2032ca7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3a.png)
32
茶叶以季节分类
春 夏 秋 冬
春茶
• 1、春茶----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 前采制的茶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份 ,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 ,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 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 。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富有保 健作用。(如六安瓜片)
泡茶用水
• <茶经>: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泡茶用水特点:(清、轻、甘、活、冽)
其一,水质要清。
水清则无杂、无色、透明、无沉淀物,最能显出 茶的本色。
2024/9/3
38
其二,水体要轻
水的比重越大,说明溶解的矿物质越多功能。 有实验结果表明,当水中的低价铁超过时,茶汤 发暗,滋味变淡; 铝含量超过时,茶汤便有明显 的苦涩味;钙离子达到2ppm时,茶汤带涩,而 达到4ppm时,茶汤变苦;所以水以轻为美。
2024/9/3
27
• 祁门红茶
2024/9/3
28
• 坦洋工夫
2024/9/3
29
• 正山小种
2024/9/3
30
• 花茶
• 以烘青绿茶为原料,与香花拼和
窨制,使茶叶充分吸收花香制成花茶, 有茉莉花茶、白兰花茶、珠兰花茶、 桂花茶等品种,以茉莉花茶最常见。
2024/9/3
31
2024/9/3
秋茶
• 3、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 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 二季生长、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 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滋味 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如铁观音)
冬茶
• 4、 冬茶 ----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采 制。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气候逐渐 转冷后生长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长缓 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所以滋味醇 厚,香气浓烈。 (如冻顶乌龙)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25张)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25张)](https://img.taocdn.com/s3/m/281cbba9866fb84ae55c8d22.png)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二、茶的发展历程
3、盛于宋
宋朝茶达到鼎盛时期,上至皇帝,下至平民;宋代流行斗茶,皇帝宋薇宗 赵桔亲自写了一本茶书,《大观茶论》。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二、茶的发展历程
4、变革于明
明代是茶文化的变革时期,饮散茶之风盛行。
茶叶知识
卢敏华
茶叶知识
茶叶知识
目录
一、茶叶的起源 二、中国茶发展历程 三、中国六大茶类 四、服务八部曲
茶叶知识
一、茶叶的起源
茶叶的起源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 茶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伟大贡献
一、茶叶的起源
有关茶最早的记载——《神农本草经》
神农氏 炎黄子孙·炎黄
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二、茶的发展历程
中国茶叶发展历程总结: 始于神农,兴于唐,盛于宋,变革于明,
衰于近代,现在慢慢复苏。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三、中国六大茶类
绿茶
青茶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黄茶
白茶
红茶
黑茶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三、中国六大茶类
炒青绿茶
龙井 碧螺春 信阳毛尖
绿茶
烘青绿茶
黄山毛峰 太平猴魁 庐山云雾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三、中国六大茶类
黄芽茶
君山银针 蒙顶黄芽
黄茶 黄小茶
平阳黄汤 温州黄汤
黄大茶
广东大叶青
茶叶知识培训教材(PPT25页)
成人茶艺培训课程计划表
![成人茶艺培训课程计划表](https://img.taocdn.com/s3/m/22eb8efb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0d.png)
成人茶艺培训课程计划表第一阶段:茶文化基础知识与历史传承1. 授课内容: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学习目标:了解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掌握茶的起源和传统制作工艺3. 学习内容:茶的起源与发展、茶文化的传承与演变、中国茶艺的历史渊源第二阶段:茶艺基础知识与茶具使用1. 授课内容:茶艺基础知识、茶具的使用与保养2. 学习目标:了解茶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掌握泡茶的基本技巧3. 学习内容:茶叶的分类、茶具的种类与用途、泡茶的基本步骤第三阶段:茶叶品鉴与口感感知1. 授课内容:茶叶的种类与品质识别、口感感知技巧2. 学习目标:掌握不同种类茶叶的特点与品质鉴别方法,提升口感感知能力3. 学习内容:不同种类茶叶的特点与制作工艺、茶叶品质鉴别技巧、口感感知训练第四阶段:茶艺技术与泡茶技巧1. 授课内容:茶艺表演技巧、泡茶技术训练2. 学习目标:掌握茶艺表演的技巧,提升泡茶的技术水平3. 学习内容:茶艺表演手法与技巧、不同种类茶叶的泡法与口感调配第五阶段:茶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1. 授课内容: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茶艺的现代发展趋势2. 学习目标:了解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掌握茶艺的现代趋势与发展方向3. 学习内容:茶文化的传统与现代融合、茶艺的现代发展趋势分析、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策略第六阶段:茶艺实操与考核1. 实操内容:茶艺表演、茶点搭配制作2. 考核形式:现场表演、口头答辩3. 考核标准:茶艺表演技巧、泡茶口感与品质、茶点搭配制作第七阶段:结业证书颁发与毕业典礼1. 结业证书颁发2. 毕业典礼活动安排3. 茶艺培训课程总结与展望以上是成人茶艺培训课程计划表的主要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少儿茶艺培训课件
![少儿茶艺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4cd65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9.png)
少儿茶艺培训课件•茶艺基础知识•茶艺礼仪与规范•基本泡茶技能•少儿茶艺实践活动目录•茶与健康生活•茶艺文化传承与创新01茶艺基础知识茶的起源与传播茶的起源传说中神农氏发现茶,具有解毒功效,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
茶的传播自唐代起,茶文化开始盛行,并逐渐传播至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文化。
茶叶分类及特点不发酵茶,口感清爽鲜美,如龙井、碧螺春等。
全发酵茶,口感醇厚甘甜,如正山小种、祁门红茶等。
半发酵茶,口感香醇回甘,如铁观音、大红袍等。
微发酵茶,口感清淡鲜爽,如白毫银针、白牡丹等。
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茶壶茶杯茶盘茶道六君子茶具介绍与使用01020304用于泡茶的主要器具,材质多样,如紫砂、陶瓷等。
用于品茶的器具,一般小巧精致。
用于盛放茶具和排水,保持桌面干净。
包括茶夹、茶匙、茶针、茶漏、茶铲、茶筒,用于辅助泡茶。
泡茶用水与水温控制泡茶用水以山泉水为佳,也可用纯净水代替,避免使用自来水。
水温控制不同茶叶需要不同的水温来冲泡,一般绿茶80℃左右,红茶95℃左右,乌龙茶90℃左右。
02茶艺礼仪与规范热爱茶艺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尊重茶客,提供优质服务。
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茶艺技能和文化素养。
茶艺师职业道德修养茶艺服务礼仪规范着装整洁大方,符合茶艺师职业形象。
保持微笑和亲切的态度,与茶客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熟练掌握茶艺服务流程,为茶客提供周到的服务。
泡茶前净手、净具,保证茶具干净卫生。
泡茶时动作轻柔、优雅,避免发出过大声响。
奉茶时双手递上,表示尊敬和礼貌。
及时为茶客续水、换茶,关注茶客需求。
01020304泡茶过程中的礼仪细节010204品茗论诗,传承文化掌握品茗技巧,学会欣赏茶汤之美。
了解中国茶文化历史和发展脉络。
学习茶诗、茶歌等文化艺术表现形式。
通过茶艺表演和互动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国茶文化。
0303基本泡茶技能温杯洁具取茶投放注水冲泡品饮技巧用开水将茶具内外冲洗干净,并提高杯温。
(2024年)茶艺培训PPT讲课课件
![(2024年)茶艺培训PPT讲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60579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05.png)
发展历程
茶艺起源于中国,历史悠久,逐渐传播到日本、韩 国等东亚国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道文化。
2024/3/26
4
茶叶分类与特点
全发酵,红汤红叶, 香气高扬,滋味醇厚 。
后发酵,汤色红浓, 香气独特,滋味醇厚 。
01
包括泡茶、奉茶、品茗等环节
茶艺表演的内容
02
涵盖茶叶知识、泡茶技巧、茶文化等方面
茶艺表演的特点
03
注重礼仪、美感、和谐等要素
24
茶艺表演评价标准探讨
表演技巧
评估泡茶动作的熟练度、优雅度以及 连贯性
茶汤质量
评价茶汤的色泽、香气、滋味等方面 的表现
2024/3/26
文化内涵
考察表演者对茶文化的理解和表达深 度
唐代茶诗
赏析唐代诗人如李白、杜 甫等的茶诗作品,感受唐 代茶文化的繁荣与诗歌艺 术的交融。
2024/3/26
宋代茶词
解读宋代词人如苏轼、辛 弃疾等的茶词作品,体会 宋代茶文化的细腻与词牌 格律的韵味。
元明清茶曲
欣赏元明清时期的茶曲作 品,了解茶文化与戏曲艺 术的紧密结合,感受茶文 化的深厚底蕴。
15
绿茶
不发酵,清汤绿叶, 香气清幽,滋味鲜爽 。
红茶
乌龙茶
半发酵,汤色金黄, 香气馥郁,滋味醇厚 。
黑茶
白茶
微发酵,汤色浅黄, 香气清新,滋味鲜爽 。
2024/3/26
5
茶具种类及使用方法
01
茶壶
用于泡茶,材质多样 ,如紫砂、陶瓷等。
02
茶杯
用于品茶,小巧精致 ,材质多为陶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文化基础知识培训课程一、何谓茶文化:茶文化有广义和下一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茶文化则是指其“精神财富”部分。
<《中国茶文化》作者王玲教授曾在此书中就强调指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长、培植、制作、化学成分、药学原理、卫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现象,这是自然科学家的工作。
也不是简单的把茶叶学加上茶叶考古和茶的发展史。
我们的任务是,研究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茶经”的作者及其内容是什么?唐代集茶文化之大成者是陆羽和他的名著《茶经》。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又字季疵,自称桑苎翁。
又号竟陵子。
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市),唐至德元年<756年)时年24岁的陆羽,为避安史之乱背井离乡,流落江南,最后定居浙江湖州,研究茶事,积十年心得,撰写《茶经》一书,十年后又补充修订,于唐建中元年<780年)刻印问世。
《茶经》共7000多字,分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等共十章。
对唐代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是世界上第一步最完备的综合性茶学著作,对中国茶叶生产和饮茶风气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唐代是中国饮茶史上和茶文化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阶段,是中国文化的成熟时期,是茶文化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二、中国是茶的故乡,关于茶文化的起源必须从茶叶谈起,而茶叶是茶树的幼芽嫩叶,故谈茶又得从茶树谈起。
茶树的起源:茶树是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在植物分类系统中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科,山茶属。
全世界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多种,我国就有15属260多种。
大多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一带,可见茶树的原产地是我国西南地区。
所以《茶经》中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野生的茶树是高大的乔木,有十尺之高,如今在云南省勐海县的大黑山原始森林中,有一株1700年前的野生大茶树,树高32.12M,胸径1.03M,树围2.9M,至今仍然枝叶繁茂,被人们称为茶树王。
附近还有9株高度在16至20M的大茶树。
在云南省思茅地区的镇原县和平乡千家寨还发现有几千亩野生茶树群落。
除了在云南、贵州、广东、桂州等省外,在湖南、江西、福建及海南等10个省份198处地方都发现了野生大茶树。
生长在西南地区多雨炎热地带的野生茶树多是树冠高大、叶大如掌的乔木型大叶种,在在传播过程中,因为纬度和气候的变化,在一些比较寒冷地区,逐渐演变成比较耐旱、耐寒、耐阴、树冠矮小、树叶较小的灌木型中小叶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茶树多属此种。
处于两者之间的为半乔木型大中叶树种,其树干可达数M 高,采摘需用梯子,现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种植的茶树就是此种。
西南地区因为海拔高度不同,气候复杂,各种类型的茶树可同时存在。
作为饮料的茶叶是采摘茶树芽叶制成的,因为茶树芽叶内各种物质含量比例不同,适宜制成不同的茶叶。
如乔木型和半乔木型适宜制作红茶,灌木型适宜制作绿茶,也有两者都有的。
还有一些树种,如安溪铁观音、武夷水仙、黄金桂等适合乌龙茶制作。
2、茶叶的种类所有的茶叶可分为两大类,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
基本茶类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
再加工茶类包括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保健茶。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茶叶,占世界绿茶贸易总量的70%,绿茶的基本特征是叶绿汤清<或者说汤清色淡),加工工艺是鲜叶采摘后经过高温杀青,然后揉捻、干燥后制成<揉捻后用热锅炒干称为炒青,揉捻后进行烘干的称为烘青,烘青的绿茶主要用来窨制花茶)著名的绿茶品种有杭州的龙井、苏州的碧螺春、江西婺源的婺绿和庐山云雾、安徽屯溪的屯绿和六安瓜片以及河南的信阳毛尖等。
绿茶中有所谓明前茶和雨前茶,是指在每年清明和谷雨前采摘嫩芽幼叶制成,特别珍贵。
红茶红茶的基本特征是叶红汤红,红茶在国际市场占大宗。
红茶的加工工艺是鲜叶采摘后不用高温杀青,而是经过萎凋、揉捻、发酵<绿茶是不发酵的),叶子变红后再进行干燥。
红茶又分为小种红茶<经过松柴烟熏具有特殊松烟香味)、工夫红茶、红碎茶<将叶片切碎后再发酵、干燥)。
著名的品种有安徽的祁门红茶<祁红)、云南的滇红、江西的宁红等。
乌龙茶乌龙茶也称青茶,外形色泽青褐,属于半发酵茶。
其加工工艺是鲜叶采摘后经过晒青萎凋、反复数次摇青,叶子进行部分发酵红变,然后经高温锅炒、揉捻、干燥而成。
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
,汤色黄红,有天然花香,滋味浓醇。
著名品种有福建的武夷山岩茶<如大红袍、肉桂、水仙)安溪铁观音、潮州凤凰单丛及台湾冻顶乌龙等。
台湾的发酵程度很低,属于轻发酵茶。
备注:岩茶之冠——大红袍岩茶的来历: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
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
大红袍名枞(zong>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ke)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持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大红袍茶树现有6株,都是灌木茶丛,叶质较厚,芽头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岩石时,岩光反射,红灿灿十分显目。
关于大红袍的来历,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古时,有一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庙老方丈看见,泡了一碗茶给他喝,果然病就好了。
后来秀才金榜题名,中了状元,还被招为东床驸马,一个春日,状元来到武夷山谢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后拥到了九龙窠,但见峭壁上长着三株高大的茶树,枝叶繁茂,吐着一簇簇嫩芽,在阳光下闪着紫红色的光泽,煞是可爱。
老方丈说,去年你犯鼓胀病,就是用这种茶叶泡茶治好。
很早以前,每逢春日茶树发芽时就鸣鼓召集群猴穿上红衣裤,爬上绝壁采下茶叶,炒制后收藏,可以治百病。
状元听了要求采制一盒进贡皇上,第二天,庙内烧香点烛、击鼓鸣钟,召来大小和尚,向九龙窠进发。
众人来到茶树下焚香礼拜,齐声高喊“茶发芽”然后采下芽叶,精工制作,装入锡盒。
状元带了茶进京后正遇皇后肚疼鼓胀,卧床不起。
状元立即献上茶让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
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赏。
一路上礼炮轰响,火烛通明,到了九龙窠,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
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
后来,人们就把这三株茶树叫做大红袍。
有人还在石壁上刻了大红袍三个大字,从此大红袍就成了年年岁岁的贡茶。
大红袍之所以特别引人关注,不仅因为神话有趣,更因为始终十分神秘。
它的神秘首先在于它的稀贵,历史上的大红袍本来就少,而如今公认的大红袍,仅是九龙果岩壁上的那几棵。
满打满算,最好的年份,茶叶产量也就不过几百克。
自古物以稀为贵。
这么少的东西,自然也就身价百倍。
民国时一斤就值64块银元,折当时大M4000斤,前几年,有九龙窠大红袍拿到市场拍卖,20克竟拍出15.68万元的天价,创造了茶叶单价的最高纪录。
这么稀贵的茶叶,寻常百姓哪得一见,更不用说品尝了。
白茶、黄茶、黑茶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基本工艺是萎凋、晒干或烘干。
成茶芽叶自然舒展,满披白色茸毛,汤色清淡,主产于福建福鼎一带。
黄茶是鲜叶杀青、揉捻后经过堆积闷黄,再炒,再堆积闷黄,然后烘焙干燥。
著名的品种有湖南岳阳的君山银针、安徽的霍山黄芽、四川的蒙顶黄芽等。
黑茶是一般原材料较粗老,制作过程中堆积发酵时间长,夜色油黑,故称为黑茶。
可以直接饮用,也可制成紧压茶销往边区供少数民族消费。
花茶一般是用烘青绿茶和香花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制成花茶,有茉莉花茶、白兰花茶、珠兰花茶、桂花茶等品种,以茉莉花茶最常见。
北方群众饮花茶者较多。
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和保健茶紧压茶是用各类茶叶经过加工蒸压成一定形状,如销往边区的砖茶、云南的普洱茶<沱茶)。
萃取茶是用热水萃取茶叶中的可溶物,过滤后获得茶汤,再经过浓缩干燥成固态的‘速溶茶’或不经干燥的液态‘茶饮料’。
果味茶是在茶中加入果汁制成茶饮料,如柠檬茶、橘汁茶等。
保健茶则是在茶中加入中草药,加强防病治病的功效。
保健茶中更多的是靠中草药发挥作用,不能算是真正的茶。
3、茶叶的外传当今世界上有160多个国家、30亿人口在喝茶,有50几个国家种植茶叶。
但最早种茶、喝茶的是我们中国,其他国家的茶树、茶叶及制作技术和品饮方式都是由我国直接、间接传入的。
世界各国茶的语音也是由中国南北方言演变而成的,如英语的Tee,德语的Tee,意大利和西班牙语的Te,荷兰语THee等都是由闽南语茶的发音直译过去的。
由此可证茶叶的故乡是中国。
最早始于公元4世纪末5世纪初佛教由中国传入高丽国时,茶叶叶随之传入朝鲜半岛。
到公元的12世纪,高丽国的松应寺和宝林寺等寺院大力倡导饮茶,使饮茶风气普及民间。
茶叶东传日本有可能始于汉代。
729年日本圣武天皇曾经召集百僧,讲经赐茶,并派高僧来中国学习佛经。
茶叶西传欧洲要晚到16世纪,1517年,葡萄牙从中国带回茶叶,几十年后饮茶风气已经很流行。
公主凯瑟琳嗜好饮茶,1662年她嫁给英皇查理二世,提倡皇室饮茶,带动了全国的饮茶之风。
英国还将茶叶转运到殖民地,以后又运销到德国、法国、瑞典、丹麦、西班牙、匈牙利等国。
饮茶不但席卷整个欧洲,还风行美国,以致后来美洲移民为了抗议英国提高茶税,在波士顿港口将英国茶船上的茶叶倒入海里,从而引发了一场战争,最终导致了美国的独立。
茶叶也是17世纪初北传俄罗斯。
茶叶南传的时间较晚,印度在1780年首次引种中国茶籽。
三、中国饮茶简史原始阶段<先秦)茶树的起源至少有六七千万年的历史,比人类的历史还要早的多。
《茶经。
六之饮》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意思是早在神农氏时代人们就采茶树叶作饮料了。
到了周公的时候就有记载。
神农氏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个领袖人物,因发明农耕,带领众人种植粮食,解决了生存危机,人们为了感激他的丰功伟绩,尊称他为神农。
东汉的《神农本草经》就说: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乃解。
现在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还保留者远古的吃茶习惯,除了直接咀嚼茶叶外,有的用盐腌制茶叶作为菜食用,有的将茶叶和稻M及其他一些作料共同煮成粥。
到了商周时期,这种饮食茶叶的习惯得到继续继承和发展,还给茶叶取个名字叫做'荼"。
到了两汉、魏晋、南北朝饮茶已成风气。
饮茶风气传播全国则是盛于唐朝。
饮茶风气的兴盛期是在宋代<茶兴于唐而盛于宋)。
宋朝对茶的产制、烹试及品质各方面都有详细的论述,都市里的茶馆文化也是非常的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