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专业(保险精算方向)培养方案
精算培养方案最新版
一、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一)本科生教育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设有全日制保险专业本科生、保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包括保险经营管理方向、国际保险方向、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方向)、精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精算学方向、风险管理方向)和保险学专业博士生(保险产业经济、国际保险、保险经济学方向)等多方向、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
南开大学保险专业所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经济学原理、西方经济学(中级微观、中级宏观)、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会计学、保险学原理、财产保险、人身保险、海上保险、国际保险、再保险、责任和信用保险、社会保险、保险投资学、保险公司会计与财务管理、保险法学、保险理论与实务专题等;所开设的精算课程有:利息理论、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寿险精算实务、非寿险精算实务、应用统计、生命表构造、损失模型、随机过程、金融风险管理等。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下设的保险和精算两个专业均为高中起点,本科4年学制,毕业颁发经济学学士学位。
《南开大学各种课程类型学时、学分分配统计表(最高值)》院系名称: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专业代码:1078 专业名称:保险年级:2001《南开大学学生应修各类课程学时、学分统计》院系名称: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专业代码:1078 专业名称:保险年级:2001《南开大学本科教学计划》课程类型:校公共必修课程院系名称: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专业名称:保险年级:2001课程类型:院系公共必修课程院系名称: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专业名称:保险年级:2001《南开大学本科教学计划》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院系名称: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专业名称:保险年级:2001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程院系名称: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专业名称:保险年级:2001课程类型:辅修必修课程院系名称: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专业名称:保险年级:2001《南开大学本科教学计划》课程类型:辅修选修课程院系名称: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专业名称:保险年级:2001(二)研究生教育经济学院131·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博士研究生)专业:保险学研究方向:1、保险产业经济2、国际保险3、保险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表注:带“*”课程为本专业必选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精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精算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和数学理论基础,掌握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基本知识,熟悉最新的精算与风险管理理论,具备从事精算及风险管理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专业要求1.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对于政治、历史、文化和自然科学等方面有较深刻的了解。
2.具备坚实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和网络技能,具有较全面的法律和财务分析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均达到较高的水平。
4.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掌握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基本理论和精算实务技能。
5.通过听课、课堂讨论、参加研讨会及实践活动、考试、撰写论文、利用图书馆和现代化信息传播技术等多种途径,开发、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决策能力。
三、学分要求学生毕业所应取得的最低总学分为173学分,其中包括课程学分和实践教学学分。
要求修读不少于2门暑期学校课程。
⑴学生必须完成学校要求的实践教学环节,取得相应学分。
⑵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学分计算规则:社会实践50学时计1学分;专业实习30学时计1学分;毕业论文20学时计1学分。
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学院鼓励学生进行创业类毕业设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通识通修课程选修要求(专业入门课程)五、主要课程1六、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七、考核学生成绩考核严格按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分管理条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办法》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生成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八、精算学专业教学计划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办法》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要求主要课程平均积点达到2.0。
精算学专业教学计划(2018)。
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保险销售与客户管理:培养学员对保险销售技巧与策略的掌握,了解客户需求分析和客户关系管理的方法。
2.
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学员还需要培养实践能力,包括以下方面:
•实习机会:与保险公司合作,为学员提供实习机会,让学员能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引言
保险行业是现代经济中的重要组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不仅为个人和企业提供风险防范和保障,同时也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稳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保险行业的发展需求,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优秀保险专业人才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提出一份综合性的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行业的需求。
1.
为了使保险专业人才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水平,我们将设计一系列相关课程来培养学员的专业技能。这些课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员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员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分析能力。
•团队项目:通过团队项目的方式,培养学员的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让他们学会在团队中协作和解决问题。
3.
保险行业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思维的专业人才,因此,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结论
通过以上的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可以培养出具备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职业素养的优秀保险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将为保险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并为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创新课程设置:设计创新课程,引导学员思考保险行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
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020204)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020204)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改革开放所需要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既能进行金融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又能从事金融业的实务工作;具有独立的研究、决策和业务活动的能力;认真研究西方国家金融学发展的理论和实务并能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精通英语并能熟练地用英语从事有关的金融活动,为我国现代化事业服务的金融高级专业人才。
二、研究方向本专业分设五个研究方向:(A)国际金融(B)货币金融学(C)保险学与精算(D)公司金融(E)金融工程三、招生对象已获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达到复试资格线,再经复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脱产学习三年。
五、课程设置A 类:1、政治理论课(3学分)必修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36个学时);选修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以上三门任选一门,1学分,18个学时)2、英语(4 学分)B 类:高级宏观经济学(3学分)高级微观经济学(3学分)高级计量经济学(3学分)C 类:国际金融研究(2学分)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2学分)金融衍生工具(2学分)高级金融经济学(2学分)D 类:金融风险管理研究(2学分)金融英语(2学分)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研究(2学分)金融管理战略(2学分)商用软件与网络(3学分)高级金融建模(2学分)非线性计量经济模型前沿理论(2学分)资产定价(3学分)金融工程研究(2学分)投资理论研究(2学分)风险决策前沿研究(2学分)实证金融(2学分)金融英语(2学分)硕士研究生须修满32个学分(其中须含跨一级学科课程2个学分,建议选择管理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工程管理学院或数学系的课程)。
六、培养方式1.硕士生入学后第1学期先接受学校和本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不确定导师;2.第2学期,根据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情况,按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每位硕士生的导师;在导师确定后的三个月内制定出每位硕士生的培养计划,在征得硕士生的同意后执行;3.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以自学为主,重点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每位硕士生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新观点、新思路,以增进学术讨论和研究。
高校专业(类)介绍:保险精算
高校专业(类)介绍:保险精算
保险精算
专业简介
保险精算是利用现代数学方法,依据经济学基本原理,综合运用数学、统计学、金融学、保险学及人口学等学科的知识,对各种保险经济活动未来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性、估价和管理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本专业能够完美诠释商业保险与各种社会保障业务中需要精确计算的项目,如死亡率的测定、生命表的构造、费率的厘定、准备金的计提、保险人偿付能力、保险事故的出险规律、保险事故损失额的分布规律、保险人承担风险的平均损失及其分布规律、以及业务盈余分配等,以此保证保险经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主干课程
生命表基础、利息理论、寿险精算数学、经济与金融学基础、风险理论、应用统计学(I)(数理统计和回归分析)、非寿险精算学、应用统计学(II)(时间序列和随机过程)、寿险精算实务、运筹学、非寿险精算数学与实务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统计学等理论和良好的保险精算技能,可以在保险公司、HR咨询公司、投资银行、政府机关、商业银行等部门从事保险精算和风险管理等工作。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和精算学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简介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简介中央财经大学保险与精算学科发展始于1952年,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建立的保险系科,是最早得到国际上保险专业资格免试认证的学科,在国内较早全面引入国际精算教育与考试体系。
作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科的组成部分,我校保险与精算属于国家级重点学科;首批获批招收保险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且全国保险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在我校保险学院设立;我校拥有我国保险与精算学科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精算研究院;保险学专业被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批准为我国首批特色专业建设点,是全国保险专业中唯一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也是北京市优秀教学实践基地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学科拥有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精品课程、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项目,多个项目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在全国保险教育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保险与精算精英并成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教评价网和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连续五年位列第一。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8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4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4人,讲师/助理研究员1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6人。
学院具有一批在学术界和业界都具有较大影响的学科与学术带头人,包括陈建成教授、郝演苏教授、周明教授/研究员、陶存文教授、褚福灵教授、杨再贵教授、郭立军教授、许飞琼教授、李晓林教授等。
多人在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全国性专业工作委员会任职。
此外,近年来,每年在我院访问的国际著名学者,包括中财讲席教授(CUFE Chair)、教育部“海外名师项目”教师、教育部直属高校外国文教专家年度聘请计划学校特色项目、国家111引智计划学者等,人数在三十人以上。
保险学院教学与科研整体实力突出。
长期以来,学院的学者们兢兢业业、忘我工作,为我国保险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保险专业培养方案
保险学专业全程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代码专业名称:保险学专业代码:W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的基本理论,具有扎实的保险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从事保险业务工作能力,富有开拓创新精神,能胜任保险监管机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及其他相关金融领域、各类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应用型、融通性、开放式的专门人才。
三、专业特色与培养要求本专业特色为开放、复合、创新。
本专业依托我校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学科综合发展的优势,突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把学生培养成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较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的保险专门人才。
通过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内容的系统学习与训练,学生应达到以下培养目标:1.系统掌握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的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世界经济发展动态、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以及保险理论前沿与市场热点;2.有科学思辨精神,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有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有较强的汉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普通话应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4.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与交流、沟通和协调能力;5.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质健康标准;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7.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强,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
四、所属学科与主要课程所属学科:经济学类主要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金融学、保险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证券投资学、风险管理、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再保险(双语)、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寿险精算、保险财务会计、保险营销等。
五、学制与学位学制:学制为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六、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本专业开设的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与实验课程和素质教育课程5个板块,除实践与实验课程和素质教育课程外,各个板块又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类。
保险业中的保险精算师职业规划建议
保险业中的保险精算师职业规划建议在保险业中,保险精算师是一种非常专业的职业。
他们通过对保险风险的评估和预测,为保险公司制定保险产品的定价和策略提供重要的指导。
在保险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保险精算师职业规划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供保险精算师在职业生涯中参考。
一、加强专业技能保险精算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精算理论知识和数据分析技能。
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建议保险精算师不断学习和深化相关知识,尤其是保险精算的理论和方法。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读研究报告、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式,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
二、关注行业动态保险业是一个快速变化的行业,市场需求和监管政策都在不断发生变化。
建议保险精算师时刻关注行业动态,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政策变化。
可以通过参加行业峰会、阅读行业媒体、关注行业协会的活动等方式,及时获取信息,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提升沟通能力作为保险精算师,与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人员进行沟通是常态。
保险精算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建议保险精算师积极参加团队合作活动,以及提升沟通技巧的培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四、培养创新思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数据的爆炸性增长,传统的保险精算方法已经面临挑战。
保险精算师需要拥抱科技创新,学会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解决问题。
建议保险精算师关注科技创新的动态,积极学习和应用新技术,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注重职业道德保险精算师在工作中需要处理大量的敏感信息和金融数据,需要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和保密意识。
建议保险精算师遵守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保护客户隐私和公司利益。
同时,注意保持专业的独立性和中立性,避免利益冲突,确保自己的职业声誉和公司形象。
六、终身学习保险精算师的职业规划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任务,而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
建议保险精算师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
通过参与行业认证考试、持续教育和学术研究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不断适应行业的变化。
武汉大学培养方案 保险专业
经济与管理学院保险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020107W专业名称:保险(Insurance)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通晓经济学、金融学等理论知识,能力强、素质高、具有扎实的保险理论功底与基本的实务技能,能在各种保险机构从事经营管理和在大型企业中从事风险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以经济学、金融学、数学和法学理论为基础,通过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方法学习保险理论与实务技能。
业务实习在本专业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保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通晓中外保险理论与实务;3、熟悉国家有关保险的政策、方针和法规;4、具有从事风险管理、保险经营实务与保险经营管理的能力;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学制:四年。
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修满140 学分,其中,必修课76 学分,毕业论文和专业实习8学分,选修课56学分(含通识教育12 学分)。
五、学位授予符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保险学、保险经济学、财产与责任保险、人寿与健康保险、再保险、保险企业管理学、风险管理、社会保险、保险法与案例分析、员工福利计划、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社会保障总论等。
七、双语教学(中英文)课程寿险精算(Survival Model)八、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教学实习是课程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本专业在第二、三学年暑期和第八学期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共约18—22周时间。
学生还可在其他时间以一定方式参加教学实践和实习。
九、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所有的教学与实践环节、成绩合格、毕业论文达到合格要求,遵纪守法,英语通过全国大学英语考试(CET)四级(其他外语语种参照执行),将准予毕业。
对外经贸大学英国2+2培养方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保险专业(精算与风险管理方向)2011级曼彻斯特2+2项目生1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和数学理论基础,掌握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基本知识,熟悉最新的精算与风险管理理论,具备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以及从事精算和风险管理工作基本技能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专业要求1.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对于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有较深刻的了解,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格。
2.具备坚实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和网络技能,具有较全面的财务分析能力。
3.熟悉掌握英语,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均达到较高的水平。
4.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掌握精算与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技能。
5.通过听课、课堂讨论、参加研讨会及实践活动、考试、撰写论文、利用图书馆和现代化信息传播技术等多种途径,开发、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决策能力。
三、学分要求学生毕业所应取得的最低总学分为99学分,其中包括课程学分和实践教学学分。
1.课程学分为71学分(1)公共基础课62学分2其中:备注:a.6.0分(各项不低于5.5,作文不低于6.0)的成绩;或者通过托福考试,并取得最低80分(各项不低于22分)的成绩。
b.数学类均在A类和B类课程中选修。
(2)学科基础课9学分2.实践教学学分为28学分1曼彻斯特2+2项目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精算与数学专业本科生2+2合作培养项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精算与风险管理方向)本科生在本校学习两年后,将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继续学习两年。
2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计划见本培养方案P.2。
间选择1年的专业实习,实习总学分120分。
⑴学生必须完成学校要求的实践教学环节,取得相应学分。
⑵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学分计算规则:社会实践50学时计1学分;专业实习30学时计1学分;毕业论文/设计20学时计1学分。
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并通过论文答辩。
保险专业学习计划
保险专业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作为一名保险专业学生,我的学习目标是全面了解保险行业及相关知识,掌握保险产品设计、理赔与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将来从事保险行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内容1. 保险基本知识了解保险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分类、原则等内容,全面理解保险业务的基本特点和运作机制。
2. 保险产品设计学习保险产品的设计原则、分类以及常见的保险产品构成等知识,了解如何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合适的保险产品。
3. 保险销售与营销学习保险销售与营销策略,掌握保险销售技巧、客户沟通技巧和客户关系管理等知识。
4. 保险理赔与风险管理通过学习理赔流程、风险管理原则和方法等内容,了解保险公司如何进行理赔工作和对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
5. 保险监管政策了解我国的保险监管政策,熟悉我国的保险法规和相关政策,了解保险市场的运作机制和监管体系。
6. 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关注保险行业的发展动态,了解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为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出合理的预判。
三、学习方法1. 课堂学习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每节课后及时复习巩固。
2. 课外阅读针对每学期的课程内容,适当进行拓展阅读,了解保险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相关知识。
3. 实践体验通过实习或参与保险公司的相关工作,亲身体验并实践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4. 学习交流多参加保险行业的讲座、论坛等活动,与同行交流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
5. 课程设计选修一些与保险相关的课程,如风险管理、保险经济学等,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四、学习计划1. 大一上学期学习保险基本知识和保险市场概况等课程内容,熟悉保险行业的基本知识。
2. 大一下学期学习保险产品及销售策略、保险法规、保险理赔与风险管理等课程内容,了解保险业务的具体操作流程。
3. 大二上学期通过课外阅读、实践体验和学习交流,加深对保险行业的整体认识,了解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
4. 大二下学期参加保险行业相关的实习或参与保险公司的相关工作,亲身体验并实践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024年保险精算培训资料
在保险行业中,精算能够帮助公 司准确评估风险、合理定价、优 化产品设计,以及确保公司稳健 经营和盈利。
精算师角色与职责
产品定价
运用精算模型和方法,对保险 产品进行合理定价,确保产品 价格与风险相匹配。
负债管理
负责评估和管理保险公司的负 债,确保公司能够履行对客户 的承诺。
角色定位
精算师是保险公司中负责产品 定价、风险评估、负债管理等 工作的专业人员。
确保保险公司具备足够的偿付能力,以履行其保险合同义务,
保护被保险人利益。
监管框架的构成
02
包括法律法规、监管指标、监管措施等多个层面。
偿付能力评估方法
03
采用定量和定性评估方法,综合考虑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
业务规模等因素。
风险管理策略和技术应用
风险管理策略
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报告等环节,旨在降低保险公司面 临的各种风险。
风险评估
对保险公司面临的各类风险进 行量化评估,为公司的风险管 理决策提供依据。
数据分析与报告
对保险业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为公司的战略规划和决策提 供数据支持。
精算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
产品设计
精算师通过分析和预测市场需求、竞争态势等因素,协助 公司设计出具有竞争力的保险产品。
准备金评估
根据保险合同的履行情况和未来可能发生的赔付事件,精 算师负责评估公司应计提的准备金,以确保公司有足够的 资金应对未来的赔付责任。
考虑因素
在厘定费率时需考虑风险特征、保险 期限、保险金额、被保险人的年龄和 性别等因素,以及市场竞争和监管要 求等外部因素。
案例分析:某寿险产品定价过程
产品概述
某寿险公司推出一款定期寿险产品 ,保障期限为10年,保额100万元 。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4篇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4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篇1一、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一)培养目标面向风险管理及保险行业,培养具有良好的风险管理基础和保险业务知识,能够从事风险管理、保险实务和保险监管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保险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2、较好地掌握专业领域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相关学科知识,熟悉相关政策和法规,具备从事保险相关职业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符合行业高层次人才的资格认证要求。
3、较好地掌握计算机及信息工具运用技能,具备较强的统筹决策、组织管理和业务实施能力,能够组织保险相关工作的运行、协调与管理,符合监管部门规定的任职要求。
4、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外文专业资料,使用外语开展保险相关工作。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年限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非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
四、培养方式(一)采取校内课程学习和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进行多学科、宽口径培养。
招生院校应建立适合不同培养方向的校外实践基地,鼓励采用顶岗实习形式开展实践教学。
(二)成立由校内导师和校外专家共同组成的导师组,或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发挥集体培养作用,吸收企业与行业组织或监管部门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参加论文指导工作。
(三)鼓励案例教学并逐步增加在教学中使用案例的比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业务专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
(四)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包括考试、作业、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撰写专题报告等。
(五)加强实践环节。
五、课程设置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 33 学分。
(一)必修课程(15学分,含学位公共课)1、政治理论类课程(2学分)2、外语(3学分)3、保险学研究(2学分)4、保险法律制度与监管政策(2学分)培养单位可根据培养方向及院校特色自行设置每门课程均为2学分的三门专业必修课。
应用型本科保险精算人才培养思路及实践
应用型本科保险精算人才培养思路及实践摘要:保险行业的结构在现代技术的发展下逐渐转型升级,对于人才的需求亦是不断扩张,要求也更高了,如此,则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形成了一定的教育挑战。
文章针对于保险精算课程进行有效设计,提出实践要求,以为应用型保险精算人才的培养作以良好的前提保障。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保险精算;人才培养引言:应用型保险精算人才相较于传统的保险专业,更加具有实践性能力要求,因而高效在进行专业课程的构建与设计时,应当加强实践课程的引入与培养,以促进学生能力的有效发展,从而为企业与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
1.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且科学的计划项目,需要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及计划,以有效解决现时代下的行业需求以及人才错位等问题。
基于此,保险精算的专业课程则需要加以调整改革,通过将行业用现代社会的发展相结合,以促使这一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依据行业的发展与动态进行设计,并制定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计划,进而应对保险行业的发展,培养新时代下的适应性高效人才。
在此过程中,高校则可在专业课程构建的同时,创建互联网下的创意性保险精算人才的职业培养项目,并结合企业招聘及课外活动等形式,以促使学生得以在此期间依据相应的职业发展培养计划进行有效学习,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职场体验、企业观摩、实地调研等方式得到全面培养。
同时,教师还可与企业进行交流沟通,及时掌握行业的动态,进而依据行业的尴尬站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善,以使得人才培养机制得以长效建立[1]。
1.结合时代发展优化教学课程1.培养精算思维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结合现代数据信息时代,进而将保险精算课程加以全面创新,以从课程本质的教育培养中提高对于这一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建设。
在此过程当中,学生精算思维的培养尤为关键,在大数据时代,其特点具有多样性,不仅数据信息量大,且具有高速传递、信息丰富以及具备价值等特点,如此一来,精算数据的呈现形式则逐渐变得复杂、且层次多样,对于学生的工作发展亦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金融学(保险方向)学习计划
金融学(保险方向)学习计划在当今社会中,保险业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保险学作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保险原理、保险市场、保险产品设计与创新、风险评估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
为了深入学习金融学(保险方向)相关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我制定了以下学习计划。
一、学习目标1. 深入理解保险理论与原理:通过学习,掌握保险的基本概念、保险市场的结构与发展趋势,以及保险产品的设计、投资组合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2. 熟悉保险业务操作与管理:学习保险业务的运作模式、价格与定价原则、精算分析等,了解保险公司的运营管理与风险控制策略。
3. 掌握风险评估与管理技能:学习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法律法规与标准,以及风险评估、风险传递与风险控制等方法与技巧,为未来从事风险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4. 发展专业能力与素质:培养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创新能力等,为将来在保险业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打下基础。
二、学习内容1. 保险理论与原理:学习包括风险、不确定性、保险需求、契约理论、选择理论在内的经典保险理论,了解保险市场的运作与变化。
2. 保险产品与市场创新:学习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设计与创新,包括寿险、财产险、意外险等,了解市场需求与保险产品的匹配。
3. 风险评估与管理:学习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流程,熟悉风险评估工具和技术,包括风险度量、风险控制与风险传递等。
4. 保险精算与理赔管理:学习精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理赔管理的流程与策略,掌握精算分析工具,为保险公司的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5. 保险公司运营管理:了解保险公司的内部组织与管理模式,包括市场营销、资金运作、风险控制、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6. 金融市场与投资组合:学习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包括证券市场、货币市场等,了解保险公司的投资组合管理原则与策略。
三、学习方法1. 学习课程:选择相关课程进行系统学习,包括面授课程、在线课程、学术研讨等,结合教材、参考书以及学术期刊等多种学习资料。
保险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保险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广泛的知识面;2.培养具备独立科研和技术开发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3.培养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能够从事保险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实际工作;4.培养具备较强国际视野和跨学科综合素质。
二、培养要求1.培养学生掌握保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2.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独立科研和实践能力,能够开展保险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观念。
三、培养方式1.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通过开设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进行教学;2.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课程,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3.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习和实训活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学术交流:培养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组织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和学生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学生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
四、培养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保险学概论、保险业法规、保险经济学、保险市场与机构等;2.专业课程:包括保险精算、保险风险管理、保险产品设计与营销、保险合同法等;3.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个人爱好和研究方向,设置选修课程,如保险创新与发展、保险监管与风险防控等;4.实践课程:包括学术论文写作、保险案例分析和学术研讨等,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五、培养时间安排六、培养评价和考核1.培养过程中进行阶段性考核,通过课程作业、论文撰写、实践报告等方式进行评价;2.培养结束后进行学位论文答辩,评定学生是否达到培养要求;3.根据综合素质评价,评定学生的综合培养结果,并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总结:保险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培养方式、培养课程设置、培养时间安排以及培养评价和考核等内容。
保险行业人才培养有效培养保险专业人才的方法和策略
保险行业人才培养有效培养保险专业人才的方法和策略保险行业人才培养:有效培养保险专业人才的方法和策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险行业在我国发展迅猛。
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保险公司的人才储备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保险行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一、完善培训体系要培养优秀的保险专业人才,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这包括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以及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形式。
培训计划可以根据保险行业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定制,覆盖从业务知识到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培训目标应具体明确,能够帮助员工快速掌握核心技能,并提高个人业绩。
此外,通过采用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如线上学习、面对面教学、培训期刊等,可以提供灵活性和多样性的学习途径,满足不同员工的需求。
二、注重实践和实战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成长。
保险行业是一个注重实践能力的行业,只有通过实战经验的积累,才能成为优秀的保险专业人才。
因此,保险公司应从培养保险专业人才的出发点出发,为员工提供丰富的实战机会。
这可以通过组织员工参与实际案例分析、模拟销售和理赔等活动来实现。
同时,保险公司还可以与合作伙伴建立实训基地,提供真实的保险业务环境,让员工能够真实面对客户需求并提供解决方案。
通过实践和实战的锤炼,员工能够更好地掌握业务技能和应对策略。
三、激励机制的建立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注重培训和实践,还需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
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使其在保险行业中不断成长。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设立职业发展通道以及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等方式来建立激励机制。
此外,公司还可以设置奖励机制,鼓励员工在业绩、创新和团队合作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通过搭建良好的激励平台,保险公司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并使之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成长。
四、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模式保险行业的发展与时俱进,需要不断进行创新。
为了有效培养保险专业人才,保险公司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共同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险专业(保险精算方向)培养方案统计与数理学院 2011-04-22 15:37:22 浏览252次PROGRAMME OF INSURANCE(ACTUARIAL SCIENCE)学科门类经济学专业代码020107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具备保险及保险精算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扎实的数理理论功底和深厚的经济学、保险学、金融学、统计学、法学、灾害学及计算机理论基础,熟练掌握保险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方法与技能,能在保险公司、投资公司、银行证券、社会保障、咨询评估等部门从事风险管理、精算分析、核保与理赔、保险定价、资产评估、预测分析、市场监管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保险学、金融学、统计学、经济学、法学、灾害学、会计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尤其要学习概率数理方法与各种精算软件、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理论,接受作为精算师、评估师等高级管理人才应具有的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对保险、银行、证券、投资及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有关问题进行观察、计量、精算与预测的综合能力。
通过四年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当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2.掌握保险学(主要包括寿险和财产险)的理论与方法;3.掌握保费厘定、保险定价、准备金评估等多种保险精算方法;4、能够熟练使用和开发精算软件,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5.熟悉中外保险业的发展动态;6.掌握经济现代定量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应用技能;7.熟悉中外经济学、保险学文献检索、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保险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课程设置保险(精算方向)的课程按性质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两类。
其中必修课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学科共同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包括通识教育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所有课程的总学分为165,其中课内为144学分,实践环节21学分。
课程总体结构比例即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约为3:1,具体的比例结构是:通识教育必修课占课内总学时的31.25%,学科共同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占课内总学时的41.6%,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占课内总学时的27.7%.课程按内容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学科共同基础课、专业课(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与实践教学环节四大类。
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学分60,占总学分的36.3%,学科共同基础课学分42,占总学分的25.4%,专业课学分38,占总学分的23%,实践教学环节学分21,占学分的12.7%。
(一)通识教育课程设置1.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设置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是按教育部或学校规定的各专业均需修读的课程设置的,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外语、体育、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等。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的总学分为45学分,总学时803学时,其中,讲课739学时,上机64学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学分,共51学时,在第3学期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学分,共68学时,在第2学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共51学时,在第2学期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学分,共30学时,在第1学期开设;形势与政策2学分,贯穿于大学的8个学期;大学英语16学分,在大一、大二前四个学期分别开设;大学语文3学分,共45学时,在第1学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3学分,上课30学时,上机30学时,共60学时,第2学期开设;数据库应用基础4学分,上课51学时,上机34学时,共85学时,第3学期开设;体育4学分,分别在第1、2、3、4学期开设;就业指导1学分,在第7学期开设。
2.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拓宽知识面,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打通专业,拓宽基础,强化素质。
通选课的特点是只对学生提出在若干最基本的学科领域的学分要求,至于选什么课,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决定,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钻研,全面发展。
通识教育选修课分为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人文学科类和跨学科类四个领域,学生在每个领域至少分别选修2个学分,总共最低修满15个学分。
学生选修与本专业重复或相近的课程,不计入通识教育学分。
(二)学科共同基础课程设置保险(精算方向)的学科共同基础课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的经济类学科的核心课程为依据,同时结合山东财政学院的实际情况,按一级学科设置,与其它经济类专业的学科共同基础课一致,是每个学生应修读的课程,体现出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
保险(精算方向)的学科共同基础课共有12门课程,共42学分,714学时,包括的课程有: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经济法概论、国际经济学,其中,统计学有8学时的上机实践教学环节。
(三)专业课程设置1、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专业必修课程保险(精算方向)的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它既体现了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又体现了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办学特色;保险(精算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共有六门,是经过专业教师反复研究,选择出的最能代表专业培养特色的课程,它分为保险理论课程和保险精算方法课程两大类,其中,保险理论又细分出财产保险学,保险精算方法类课程更为详细地分为寿险和非寿险,同时,又有利息理论课程方法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有关保险的专业知识,这五门专业必修课程分别安排在4-6学期开设。
本专业主要的专业必修课程:(1)保险学,4学分,总学时68,在第4学期开设;(2)保险精算学,4学分,总学时68,在第5学期开设;(3)财产保险学,3学分,在第5学期开设;(4)寿险精算实务,3学分,总学时51,在第6学期开设;(5)利息理论,3学分,总学时51,其中,在第4学期开设;2.专业选修课设置保险(精算方向)的专业选修课是专业深化类课程和专业方向类课程,是根据本专业的具体情况设置课程模块。
各门专业选修课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大的选课范围和自主性,同时应注明学生应选读的课程学分数。
对于社会确有需要的某些特殊人才,尽量在宽口径基础上,在专业选修课中设置若干课程模块或专业方向课进行个性培养。
所以,保险(精算方向)的专业课基本上分为三个模块:一个是与数理基础联系比较密切的模块,第二个是与保险理论联系密切的模块,第三个是供学生拓展空间的相关模块。
本专业主要的专业课包括:风险理论、非寿险精算、生命表的构造理论、计量经济学、精算模型、金融工程学、数理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双语课)、精算管理、人身保险精算、海上保险精算、社会保险精算、保险会计、养老保险精算、保险市场营销精算、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精算、保险法、精算经济学、风险管理与保险、财险核保与理赔精算、管理信息系统、精算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管理学、农业保险精算、保险经营管理精算。
专业选修课共25个学分,分别在第5、6 、7三个学期开设,带*课程为专业必选课程,是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其余由学生根据兴趣和学习方向自主选择选修课程,其中包含2学分的随课实验。
(四)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军训、读书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学年论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共计21学分;另外,还包括随课程设置的课程实验,计4学分。
保险(精算方向)专业独立设置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如下:1.军训:新生入学后,集中1-2周进行。
军训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学会军事操练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体验军队生活,培养其良好的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计1学分。
2.读书活动:学生在第一学年至第三学年,须完成“读书活动”,并各取得0.5学分,共计1.5学分。
学生可在100部经典著作推荐书目中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著作进行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应做好读书笔记,并撰写一篇不少于3 000字的读书心得。
学生须在每学年第一学期的12月底和第二学期的5月底,分别将当学期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以班级为单位,交班主任(或辅导员)评判,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制计分。
其中,优秀读书心得由学院选送至学校,参加由学校组织的校级“优秀读书心得”的评选。
3.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中去,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能力,以深化课堂教学效果。
计2学分。
4.社会实践(调查):主要包括社会服务类、社会调查类、劳务类、重大社团活动、科技创新等方面。
实践结束后提交实践报告。
计1.5分。
5.实验:独立开设的实验包括精算实验I、II和经济计量试验,是单独设立的,分别是学科综合实验和跨学科综合实验,分别为4个学分(精算实验I、II各2个学分)和2个学分。
6.学年论文:第六学期由教研室主任和各专业教师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自行安排论文写作。
计1学分。
7.专业实习:包括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安排在校内实验室或校外实习基地进行。
保险(精算方向)专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专业综合实习或多门课程综合教学实习。
主要在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完成。
8.毕业实习:在第七学期开设,结合专业要求,定于第八学期完成毕业实习的鉴定工作,原则上毕业实习的时间不少于4周,计2学分。
9.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加深他们对专业知识的专题研究,培养他们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
计6学分。
(五)第二课堂教育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当减轻课堂教学的压力,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开辟多方面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途径,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教学,建立本科生客座教授制度,将“财、税、银、企”等部门和行业的兼职教师请进课堂,扩大第二课堂教学规模。
保险(精算方向)开设的第二课堂主要包括保险代理讲座,在第七学期开设,保险市场发展,安排在第八学期开设。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在第二课堂取得的创新学分可抵通识教育选修课或跨学科选修课学分。
四、学分及学分分配本专业要求学生修满165学分。
1.通识教育课程60学分,占总学分的36%,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45学分,选修课15学分。
2.学科共同基础课程42学分,占总学分的25%。
3.专业课程42学分,占总学分的26%,其中,专业必修课17学分,专业选修课25学分。
4.实践教学环节25学分,占总学分的15%,其中,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2 1学分,随课程设置的实践4学分。
五、修业年限四年。
六、授予学位修完规定学分,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七、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见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