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波时程记录(卧龙3向)
汶川地震地震波
21 1994, Northridge, Sylmar County Hosp., 90 Deg,Peak = 0.6047 g, Duration = 59.98 sec
3 1940, El Centro Site, Vertical,Peak = 0.2468 g,Duration = 53.78 sec
4 1952, Taft Lincoln School, 69 Deg,Peak = -0.1557 ,Duration = 54.38 sec
42 T1-III-1(1983, NIHONKAI-Central, TR),Peak = -0.4419 g , Duration = 60.00 sec
43 T1-III-2(1983, NIHONKAI-Central, LG),Peak = -0.4324 g , Duration = 60.00 sec
22 1994, Northridge, Santa Monica, City Hall Grounds, 0 Deg,Peak = -0.3703 g,Duration = 59.98 sec
23 1994, Northridge, Santa Monica, City Hall Grounds, 90 Deg,Peak = -0.8836 g,Duration = 59.98 sec
1 1940, El Centro Site, 270 Deg,Peak = 0.3569 g,Duration = 53.72 sec
2 1940, El Centro Site, 180 Deg,Peak = 0.2142 g,Duration = 53.46 sec
2008年汶川8_0级地震前川滇地区6级以上地震平静异常
第33卷 第2期2010年4月地震研究J O U R N A LO FS E I S M O L O G I C A LR E S E A R C HV o l .33,N o .2A p r .,2010*收稿日期:2009-09-21.基金项目:云南省地震预报研究专项(J C Y B-20080601-1)和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708038)联合资助.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川滇地区6级以上地震平静异常*苏有锦1,刘 杰2(1.云南省地震局,昆明650224;2.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100036)摘要: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前,川滇地区出现了显著的地震平静异常:M ≥6.0、M≥6.5和M ≥7.0地震平静时间分别达3.63年、8.29年和12.27年。
通过对1900年以来川滇地区M≥6.0、M ≥6.5和M ≥7.0地震时间分布特征的统计分析,发现这些平静异常现象在川滇地区近100年来的地震活动性中是非常显著的。
在M ≥7.0地震平静时间大于5年的条件下,M ≥6.0(1.0σ以上)和M≥6.5地震(1.5σ以上)平静异常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和重现性,可能是这类7级地震前一个重要或典型的异常现象。
关键词:汶川地震;地震平静;川滇地区中图分类号:P 3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66(2010)02-0119-060 引言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这次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这是一条晚第四纪构造活动速率很低(或现今构造活动很弱)的断裂(张培震等,2008)。
据历史记载和现代仪器记录,龙门山断裂带只发生过3次6~6.5级地震:1657年汶川6.5级、1958年北川6.2级和1970年大邑6.3级地震,从未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
川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新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十分强烈,是中国大陆最显著的强震活动区域。
5.12纪实
2008-5-14
新生儿降生在地震之中
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7.8 级地震,南充震感明显, 南充一家医院将新生儿转 移到空旷地带,并临时搭 好床铺供待产孕妇和产妇 休息
2008-5-14
献血队伍排出了数百米
13日的成都红星路步行街广场爱心献血屋前,数百市民、 外地游客冒着绵绵阴雨和地震余震排队几个小时献血。 ‚排着数百米长队等待献血的壮观景象是成都有史以来第 一次。‛该站的唐站长告诉记者由于献血的人太多,他们 的血液冷藏柜几乎每两个小时就要装满,直接送往血液中 心分配。截至下午5点,成都市血液中心统计已经采集到 830多袋血液,他们将被及时送往都江堰、锦阳、德阳等 地。
2008-5-14
瞬间山崩地裂泥石乱飞
回忆地震发生时的惊心一刻,导游易光俊依然心悸不 已。5月12日下午2点半左右,当地震突如其来时,易光俊 带团乘坐的汽车行进在一处险峻的弯道上,左边是湍急的 江水,右边是陡峭的山坡。‚突然一声轰响,简直是山崩 地裂,右侧的山体出现滑坡,石土不断从山上滚下,不时 有细碎的泥块滑到路侧。前排的乘客发现,右前方的山坡 上一大块石土正席卷而下,司机师傅当机立断紧急踩了下 油门,如果慢了一秒,石头就会滚砸到车上,车辆很可能 因此翻滚,那真的是不堪想象……
•
•
•
2008-5-12
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
• • 历史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坐标:北纬31°,东经103.4°。人类将永远铭 记历史的这一时刻:公元2008年5月12 日,北京时间14时28分。 一场7.8级的强烈地震,突然袭击了中国西部的四川省汶川县,摇撼全国,在 瞬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这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遭受的 伤亡最重的自然灾害,举世为之震惊,无数国人为死难同胞落泪。 面对天灾,我们可以对大自然的残酷无情心生怨怼,但我们更明白,怨天尤 人不会让逝者复活,那些埋在瓦砾下的幸存者正在用血红的双眼期待我们的 拯救。 越是在危难时刻,中华民族就越团结、越坚强!越是在危难时刻,我们就越 需要镇定、信心、勇气和爱心。及时的信息公开让全国人民与灾区人民的心 连得更紧。让我们为死难者祈祷!让我们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让我们共同 面对灾难!阳光总在风雨后。2008,这不平凡的一年,让我们团结起来闯过 去! 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
汶川地震烈度图
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组织专家赴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宁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现场调查,调查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调查点4150个,在实地调查基础上,编绘了汶川8.0级地震烈度分布图。
(一)烈度分布图汶川地震能量相当于256/5600颗原子弹,400/5600颗广岛原子弹,20000长崎原子弹同时爆炸汶川8.0级地震Ⅵ度区以上面积合计440442平方公里,其中:Ⅺ度区:面积约2419平方公里,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和北川县县城为两个中心呈长条状分布,其中映秀Ⅺ度区沿汶川-都江堰-彭州方向分布,长轴约66公里,短轴约20公里,北川Ⅺ度区沿安县-北川-平武方向分布,长轴约82公里,短轴约15公里。
Ⅹ度区:面积约3144平方公里,呈北东向狭长展布,长轴约224公里,短轴约28公里,东北端达四川省青川县,西南端达汶川县。
Ⅸ度区:面积约为7738平方公里,呈北东向狭长展布,长轴约318公里,短轴约45公里。
东北端达到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和陕西省宁强县的交界地带,西南端达到四川省汶川县。
Ⅷ度区:面积约27786平方公里,呈北东向不规则椭圆形状展布,东南方向受地形影响不规则衰减,长轴约413公里,短轴约115公里,西南端至四川省宝兴县与芦山县,东北端达到陕西省略阳县和宁强县。
Ⅶ度区:面积约84449平方公里,呈北东向不规则椭圆形状展布,东南向受地形影响有不规则衰减,西南端较东北端紧窄,长轴约566公里,短轴约267公里,西南端至四川省天全县,东北端达到甘肃省两当县和陕西省凤县,最东部为陕西省南郑县,最西为四川省小金县,最北为甘当省天水市麦积区,最南端为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
Ⅵ度区:面积约314906平方公里,呈北东向不均匀椭圆形展布,长轴约936公里,短轴约596公里,西南端为四川省九龙县、冕宁县和喜得县,东北端为甘肃省镇原县与庆阳市,最东部为陕西省镇安县、最西边为四川省道孚县、最北部达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最南为四川省雷波县。
第三章 地震作用与抗震验算(4)
一般为结构基本周期的5~10倍,且≥12s。
强震持续时间
地震加速度记录
3.11 时程分析法
3.地震波选取
加速度(g)
0.3
0.2 0.1 0
0.1
0.2 0.3 0 5 10 15 20 25时间(s)
[美]英佩里亚尔谷地震
1940年El Centro地震的加速度记录(南-北分量)
动荷载下钢材的应力-应变关系
3.13 抗震验算
2.承载力验算
S
R
RE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或
RE S R
3.13 抗震验算
2.承载力验算
地震作用效应与其他作用效应基本组合
S G S EG Eh S Ehk Ev S Evk w w S wk
1.2 不利 G 1.0 有利
T1 折减系数 T T 1 附加周期△T(s) 场地类别 Ⅲ类 当高宽比 烈度 大于3时,顶 0.08 8度 层不折减。
9度 0.10
0.9
Ⅳ类 0.20 0.25
3.13 抗震验算
1.确定地震作用计算方向
◆一般情况下,应允许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 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各方向的水 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 ◆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 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 用。 ◆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 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允许采用 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计入扭转影响。 ◆8、9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及9度时的高层建 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动力方程 ti 1 Cx t i 1 Kxt i 1 m g ti 1 m x x
四川汶川8.0级地震震源过程
1 引 言
在四川龙门山地区汶川县 2 0 0 8年 5 月 1 2 日, 境内发生了 8. 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 、 地质 0 级地震 , 灾害和经济损失 . 龙门山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东缘 , 是 由青藏高原向东强烈挤压四川盆地而形成的高山地 区. 在横向不 到 5 0 k m 的距离内该地区地形起伏达 为青藏高原东缘最剧烈的地形梯度 到 5k m 以上 , 带. 阿坝 — 双流人工地震剖面
[ 1]
( ) 远场地震波形记录 ; ( ) 近场同震位移 . 地质信息 ; 2 3 大地 震 发 生 后 , 通过网络从地震数据中心可及 以四川汶 时获得全球数字地 震 台 网 地 震 波 形 记 录 . 川地震为例 , 大地 震 发 生 后 约 4h, 从I 美国地 R I S( 地震台网中心有较完整的汶川地 震学研究联合会 ) 远场地震波形记 震的地震波形记录 资 料 可 供 下 载 . 录对地震震源破裂 的 时 间 过 程 有 较 高 分 辨 , 因此根 据远场地震波形记 录 可 迅 速 测 定 地 震 的 破 裂 过 程 . 例如美国地质 调 查 局 纪 晨 等 于 地 震 发 生 7h, 在网 上发布了汶川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及等震线分布结果 ( : / / / / / h t t e a r t h u a k e . u s s . o v e c e n t e r e i n t h e n e w s p q g g q q / _ ) 在基于有限断 层 2 0 0 8 u s 2 0 0 8 r a n/ f i n i t e f a u l t . h . y p p 震源模型求解时 , 断层面的走向和倾角需预先给定 . 我们可根据点源模 型 的 震 源 机 制 解 , 或者根据野外 来确定断层面走向和倾角 , 这样可以 地质调查结果 , 使构造的有限断层 震 源 模 型 更 加 符 合 实 际 情 况 . 近 场G P S 同震位移 和 强 震 记 录 可 提 供 较 高 的 空 间 分 辨率解 , 但资料的公开与获取往往需要较长时间 , 而 且在多数情况下没有这方面的资料可用 . 2. 1 资料 ] 4, 1 0 对龙门山 断 裂 的 地 质 调 查 结 果 显 示 [ , 汶川 地震发生时沿龙门山中央主断裂带从映秀镇至北川 长2 产生最大垂直位移为5 0 0k m 的 断 裂 贯 通, m, 最大右旋走滑位 移 为 4. 龙门山前山断裂带从 8 m, 都江堰至汉旺镇段长 6 图2是 0k m 也 发 生 了 贯 通. 我们使用2 7 个 P 波波形记录和1 8 个 P 波初动符号 反演 获 得 的 震 源 机 制 解 , 地 震 矩 犕0 =0. 6 5 2× 2 1 震源深 度 犺=1 其中走向2 、 1 0 N·m, 5. 4k m, 2 9 ° 倾角 3 、 滑动角1 的一组解与龙门山断裂带的 2 ° 1 8 ° 特征一致 ( 图1 ) , 为地震断层 面解 , 作为构造有限地 震断层震源模型时 的 参 考 . 点源解表明四川汶川地 震时断层活动具有逆冲兼右旋走滑性质 . 同时 , 我们
地球人类遭遇的大地震(7)
地球人类遭遇的大地震(7)胡经国30、2008年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⑴、汶川大地震详细参数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
纬度:北纬30.9865°;经度:东经103.364°。
震源深度:14公里。
震级:里氏8.0级,矩震级7.9级。
最大烈度:11度。
震中位置: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
都江堰市西21公里(267°)崇州市西北48公里(327°);大邑县西北48公里(346°)成都西北75公里(302°)。
地震成因: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
青藏高原组成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并且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集中释放,从而发生地震。
这次地震属于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构造地震)。
这次四川特大地震由于发生在地壳脆性-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20公里,距地表近,持续时间较长,因而破坏性巨大,影响强烈。
地震成因类型:汶川大地震为构造地震。
震源深度:汶川大地震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10~20公里,因此破坏性巨大。
(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地震发生在地表以下60公里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
浅源地震大多分布于岛弧外缘,深海沟内侧和大陆弧状山脉的沿海部分。
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围内。
中、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650公里左右,并且形成一个倾斜的地震带,称为贝尼奥夫(Benioff)带。
把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在成因上联系在一起的理论是板块构造学说。
它被称为引发“地球科学革命”的全球构造理论。
)影响范围:包括距离震中50公里范围内的县城和200公里范围内的大中城市。
它们是:陕西、甘肃、宁夏、天津、青海、北京、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内蒙古、广西、广东、海南、西藏、江苏、上海、浙江、辽宁、福建等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有明显震感。
回顾:汶川大地震救援黄金72小时全过程记录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汶川大地震“救援黄金72小时”全过程记录5月12日定格的时钟总参谋部立即命令有关部队迅速展开抗震救灾工作总参谋部指示有关抗震救灾部队,紧急灾情和有关情况可直接向设置在北京的指挥部报告,以减少指挥环节。
成都军区迅速派出三架直升机紧急赶赴汶川现场救援。
四川省军区派出的300名官兵正前往救灾一线。
当日,成都军区向灾区各个方向派出的救援人员已达6100人。
很多部队正在开进途中。
成都军区派出由副司令带队的一线指挥所开进至都江堰附近,因道路损毁受阻。
有关部队在都江堰展开紧急救援。
19.:30成都市区上千辆出租车自发的奔赴都江堰灾区。
20:02 空军两架伊尔76军用运输机从北京南苑机场起飞,运送国家地震救援队175人飞往灾区。
20:00 武警四川总队阿坝支队向汶川灾区出发。
22:00 运送中国国家地震紧急救援队的两架伊尔76型军用运输机先后抵达成都。
深夜第三军医大学紧急抽调联合应急医疗队于赶赴四川灾区。
医疗队于13日凌晨到达四川德阳灾区一线后,迅即开展救灾工作。
5月13日1:12 成都军区空军派赴四川省汶川县地震灾区查看灾情的4架军用直升机遭遇恶劣天气被迫返航。
当地当时正在下着大雨。
公安部消防局调派重庆等10个消防总队1060名消防官兵和30条消防搜救犬赶赴四川地震灾区,开展救援工作。
3:00 公安部紧急从公安边防部队抽调200名、从公安消防部队抽调100名医务人员组成医疗救援队,连夜飞赴四川地震灾区救治伤员。
3:24 武警部队已出动13000余名官兵急赴灾区抗震救灾。
环境地质学PPT教程汶川地震
• `
• 1933 年 以 来 汶 川 二 百 公 里 范 围 内 的 历 史 地 震
汶 川 地 震 区 区 域 地 质 图
• 一.龙门山地质构造: • 汶川地震发生在四川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上。该构造 带是青藏高原内部巴颜喀喇地块和中国东部华南地块的边 界构造带.至地震发生前,青藏高原以相对于四川盆地 3mm/年的速度上升. • 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以三条大断裂为主,将龙门山分 成二个条带.自西向东分别为: • 1.茂县---汶川大断裂 (龙门山主后缘断裂). • 2.后龙门山(高龙门山)包括耿达---汶川推覆带和映秀---白水 河推 覆带:中高山为主,海拔3500米以上,由寒武系花岗岩及下古生界 地 层和岩石构成. • 3. 映秀---北川大断裂(龙门山主中央断裂).走向NE—SW, 倾向NW,倾角40 ° --- 46 ° • 4.前龙门山(低龙门山)彭灌推覆带:台地、低、中山为主,海
• 资料来源: • 成都理工学院 学报2001年第三 期马永旺
•
已确认,除主干断裂外,发育着与主干断裂平行的密集 断 层群,构成阿尔卑斯式推覆构造,较老的二叠纪石灰岩叠 覆 在较新的三叠纪煤层之上,甚至可见断层面之上寒武系花 岗岩叠覆在较新的三叠纪砂岩、泥岩之上,形成一系列飞 来峰. • 映秀-北川断裂全新世(10000年)以来具有明显的 活 动性,其长期地质滑动速率小于每年1毫米。GPS观测 表 明龙门山构造带的现今构造变形也是以逆冲和右旋剪切
• 3.汶川地震是浅源地震 • 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性 转带, 震源深度为10-20公里,因此破坏性巨大.二次震级较大的 强余震震 源深度亦约为10公里. • 4.地震带扩展效应与扩展速度: ① 震中的断层突然破裂,并使龙门山主中央断裂界面迅 速扩展,同 时使位于两侧的龙门山主边界断裂和主后缘断裂加速运动 和变形. ② 断层破裂长达300公里,其中约200公里向NE延伸,而 向SW扩展 的距离较短. ③ 破裂延展的速度高达 2.8--3.1KM∕秒.
汶川地震地震波[宝典]
汶川地震地震波1 1940, El Centro Site, 270 Deg,Peak = 0.3569 g,Duration = 53.72 sec2 1940, El Centro Site, 180 Deg,Peak = 0.2142 g,Duration = 53.46 sec3 1940, El Centro Site, Vertical,Peak = 0.2468 g,Duration = 53.78 sec4 1952, Taft Lincoln School, 69 Deg,Peak = -0.1557 ,Duration = 54.38 sec5 1952, Taft Lincoln School, 339 Deg,Peak = -0.1793 ,Duration = 54.40 sec6 1952, Taft Lincoln School, Vertical,Peak = 0.1048 ,Duration = 54.26 sec7 1952, Hollywood Storage P.E., 270 Deg,Peak = 0.05923g ,Duration = 78.62 sec8 1952, Hollywood Storage P.E., 0 Deg,Peak = 0.04204g ,Duration = 78.62 sec9 1952, Hollywood Storage P.E., Vertical,Peak = 0.02046g ,Duration = 78.58 sec10 1971, San Fernando, 69 Deg,Peak = 0.3154 g,Duration = 61.84 sec11 1971, San Fernando, 159 Deg,Peak = 0.2706 g,Duration = 61.88 sec12 1971, San Fernando, Down,Peak = -0.1563 g,Duration = 61.86 sec13 1979, James RD. El Centro, 220 Deg,Peak = 0.3673 g,Duration = 37.68 sec14 1979, James RD. El Centro, 310 Deg,Peak = -0.5502g , Duration = 37.82 sec15 1979, James RD. El Centro, Up,Peak = 0.4784 g ,Duration = 39.36 sec16 1979, Bonds Corner El Centro, 220 Deg,Peak = 0.7777 g, Duration = 37.68 sec17 1979, Bonds Corner El Centro, 310 Deg,Peak = -0.5952 g, Duration = 37.82 sec18 1979, Bonds Corner El Centro, Up,Peak = -0.3273 g,Duration = 37.84 sec19 1985, Mexico City, Station 1, 180 Deg,Peak = -0.1714 g, Duration = 180.1 sec20 1985, Mexico City, Station 1, 270 Deg,Peak = -0.1000 g, Duration = 180.1 sec21 1994, Northridge, Sylmar County Hosp., 90 Deg,Peak = 0.6047 g, Duration = 59.98 sec22 1994, Northridge, Santa Monica, City Hall Grounds, 0 Deg,Peak = -0.3703 g,Duration = 59.98 sec23 1994, Northridge, Santa Monica, City Hall Grounds, 90 Deg,Peak = -0.8836 g,Duration = 59.98 sec24 1994, Northridge, Arleta and Nordhoff Fire Station, 90 Deg,Peak = 0.3442 g,Duration = 59.98 sec25 1989, Loma Prieta, Oakland Outer Wharf, 270 Deg,Peak = 0.2759 g, Duration = 39.98 sec26 1989, Loma Prieta, Oakland Outer Wharf, 0 Deg,Peak = -0.2199 g , Duration = 39.98 sec27 1971, San Fernando Pocoima Dam, 196 Deg,Peak = 0.1076g , Duration = 41.70 sec28 1971, San Fernando Pocoima Dam, 286 Deg,Peak =-0.1171 g , Duration = 41.70 sec29 1966, Parkfield Cholame,Shandon, 40 Deg,Peak =-0.237 g, Duration = 26.1830 1966, Parkfield Cholame,Shandon, 130 Deg,Peak = -0.275 g , Duration = 26.1431 1971, San Fernando 8244 Orion Blvd., 90 Deg,Peak =-0.255 g , Duration = 59.48 sec32 1971, San Fernando 8244 Orion Blvd., 180 Deg,Peak = -0.134 g , Duration = 59.58 sec33 Method of Seismic Intensity- level -Type I,Peak = 0.1043 g , Duration = 24.96 sec34 Method of Seismic Intensity- level -Type II,Peak = 0.1207 g, Duration = 30.00 sec35 Method of Seismic Intensity- level -Type III,Peak = 0.1431 g , Duration = 49.96 sec36 T1-I-1(1978, MIYAGI-Coast, LG),Peak = 0.3251 g ,Duration = 30.00 sec37 T1-I-2(1978, MIYAGI-Coast, TR),Peak = 0.3262 g ,Duration = 30.00 sec38 T1-I-3(1993, HOKKAIDO-S/W_Coast, LG),Peak = -0.3291g , Duration = 40.00 sec39 T1-II-1(1968, HYUGANADA-Coast, LG),Peak = -0.3698g , Duration = 40.00 sec40 T1-II-2(1968, HYUGANADA-Coast, TR),Peak = 0.3925g , Duration = 40.00 sec41 T1-II-3(1994, HOKKAIDO-EastCoast, TR),Peak =-0.3721 g , Duration = 65.00 sec42 T1-III-1(1983, NIHONKAI-Central, TR),Peak = -0.4419g , Duration = 60.00 sec43 T1-III-2(1983, NIHONKAI-Central, LG),Peak = -0.4324g , Duration = 60.00 sec44 T1-III-3(1994, HOKKAIDO-EastCoast, LG),Peak = 0.4472 g , Duration = 60.00 sec45 T2-I-1(1995, HYOUGOKEN_South, NS),Peak = -0.8281g , Duration = 30.00 sec46 T2-I-2(1995, HYOUGOKEN_South, EW),Peak = 0.781 g ,Duration = 30.00 sec47 T2-I-3(1995, HYOUGOKEN_South, NS),Peak = 0.7955 g,Duration = 30.00 sec48 T2-II-1(1995, HYOUGOKEN_South, NS),Peak = 0.7004g , Duration = 40.00 sec49 T2-II-2(1995, HYOUGOKEN_South, EW),Peak = -0.6859 g, Duration = 40.00 sec50 T2-II-3(1995, HYOUGOKEN_South, N30W),Peak = 0.7509g , Duration = 40.00 sec51 T2-III-1(1995, HYOUGOKEN_South, N12W),Peak =-0.6027 g, Duration = 50.00 sec52 T2-III-2(1995, HYOUGOKEN_South, NS),Peak = -0.5685g , Duration = 50.00 sec53 T2-III-3(1995, HYOUGOKEN_South, EW),Peak = 0.6314g , Duration = 50.00 sec。
零八年大地震历史资料
零八年大地震历史资料5·12汶川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UTC+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震中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零八年大地震历史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零八年大地震历史资料之地震经过时间位置5·12汶川地震5·12汶川地震(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北纬31.01度,东经103.42度。
零八年大地震历史资料之发生原因由于印度洋板块在以每年约15cm的速度向北移动,使得亚欧板块受到压力,并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
又由于受重力影响,青藏高原东面沿龙门山在逐渐下沉,且面临着四川盆地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
最终压力在龙门山北川至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造成了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
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20千米,与地表近,持续时间较长 (约2分钟),因此破坏性巨大,影响强烈。
震源深度5·12汶川地震是一次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10~20千米,破坏性巨大。
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地震发生在60千米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分布于岛弧外缘,深海沟内侧和大陆弧状山脉的沿海部分,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千米深度以上的范围内;而中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650千米左右,并且形成一个倾斜的地震带——称为本尼奥夫带。
把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在“血缘”上联系在一起的,是板块构造学说这一被称为“地球科学革命”的全球构造理论。
零八年大地震历史资料之灾区范围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分别是:汶川县(震中)、茂县、北川县、安县、平武县、绵竹市、什邡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青川县。
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区),其中:四川省(29个):理县、江油市、广元市利州区、广元市朝天区、广元市旺苍县、梓潼县、绵阳市游仙区、德阳市旌阳区、小金县、绵阳市涪城区、罗江县、黑水县、崇州市、广元市剑阁县、三台县、阆中市、盐亭县、松潘县、苍溪县、芦山县、中江县、广元市元坝区、大邑县、宝兴县、南江县、广汉市、汉源县、石棉县、九寨沟县。
时事追踪_四川发生78级地震
时事追踪:四川发生7.8级地震(附:自然资源与灾害防治专题)【时事追踪】一、观察以下几幅图,了解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发生在四川汶川县的7.8级大地震。
(图一)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大地震(图二)地震发生时四川汶川县大街上人民的反应【图解】据国家地震台网重新核定,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的地震震级为7.8级。
(图3)地震发生时重庆市合川区西南大学育才学院的情况【图解】5月12日,北京时间14点28分,重庆市合川区发生强烈震感,房子摇晃,室内东西倾倒,震感持续时间达5分钟。
通讯全部中断。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众多学生正在午睡,许多学生没穿衣服逃出寝室。
(图4)RS系统下汶川7.8级地震分析【图解】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北京、重庆、湖南、湖北、山西、陕西、河北、等多地有震感。
发生地震后,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温家宝总理正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
汶川伤亡情况不详。
重庆两所小学发生垮塌,4名学生死亡。
【探究地震】<地震的来源>地球外层是由无数物质所组成,在两块岩块接缝的部分称为皮块边界.地底的热岩浆不断沸腾,产生了巨大的顶部压力,开始时表面的岩石仍能够承受着强大的力量,大约可持续数百千年,但当压力不断增大,一些较为脆弱的部分会龟裂,板块之间发生互相移动,摇动愈来愈剧烈,庞大能量一下子释放出来,地震便出现<地震的含义>地震有强有弱,用以衡量地震强度的标尺就是震级,震级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其大小与地震中释放能量有关,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目前通用的震级标准,最初由地震学家查尔斯·里克特193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技术学院公布。
这个震级表以他的姓氏命名,即里克特震级表,简称里氏震级表。
这种简单而实用的震级标准,最初只用于测量南加州当地的地震,但随着日后在全球普及,里克特也名扬天下。
强震作用下运营隧道裂损衬砌动力响应分析
强震作用下运营隧道裂损衬砌动力响应分析王立忠; 王海彦; 黄黆; 李永珑【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9(019)028【总页数】8页(P325-332)【关键词】运营铁路隧道; 裂损衬砌; 强震; 时程分析; 动力响应【作者】王立忠; 王海彦; 黄黆; 李永珑【作者单位】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 050041; 南京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南京 210009;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5由于地震在地表有放大效应,因此浅埋地下结构通常较深埋地下结构受地震破坏更大。
然而,近三十年来对于震后隧道破坏的调查发现,深埋地下结构仍然会受到较严重的破坏。
日本和中国的学者均对深埋地下结构在震后的破坏进行了广泛的调查。
Asakura等和Yashiro等对1995年兵库南部地震中隧道的震害情况进行了调研[1—4];Jiang等[5]对2004年中新泻地震的隧道震害进行了评价;李天斌[6]、高波等[7]、孙有为等[8]对汶川地震中公路隧道的震害进行了总结;台湾的陈正勋等[9]与Wang等[10]对集集地震中山岭隧道的震害进行了调研;目前,对于隧道的动力响应特征,已有广泛的研究。
刘晶波与李彬[11]建立了二维数值模型并计算得到了地下结构在瑞利波作用下的破坏模式。
Wu等[12]利用改进的黏弹性人工边界建立了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并计算了公路隧道洞口受瑞利波影响的裂损。
Chen等[13]利用二维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圆形洞室在剪切波和纵波作用下隧道埋深、波长对隧道受震响应的影响。
Kung等[14]利用二维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圆形洞室在瑞利简谐波作用下隧道埋深与简谐波波长对隧道受震响应的影响。
Shen等[15]通过三维动力有限元数值计算研究分析了汶川地震中公路隧道在地震作用下的三种典型受震特点。
施有志[16]基于双洞八车道牛寨山隧道建立了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其受震力学行为。
汶川7.8级地震微观分析
按烈度划分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 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
小于三度人无感觉,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 三度在夜深人静时人有感觉; 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摇晃; 六度强烈有感,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 九~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一~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地幔对流板块运动与地震的发生
Thermo-chemical convection
?
Seismic Wave Propagation
Receiver Array (seismometers)
Source (Earthquake)
: Conclusions
全球板块地震台网震源机制解
汶川地震震源机制
美国哈佛大学(HRV)历史地震震源机制解分布图
汶川7.8级沿映秀-北川-青川断裂过程图
Cross-section of slip distribution
汶川7.8级地震强余震时序图
7.8
汶 川
级 地 震 烈 度 分 布 仪 器 观 测 估 计 图
地 震 波 在 中 国 境 内 的 传 播 过 程
地震波在全球的传播过程
汶川7.8级地震强余震时序图
汶川7.8级地震强余震时序图
美国哈佛大学(HRV)震源机制解
M200805120628A EASTERN SICHUAN, CHINA
Date: 2008/05/12 Centroid time: 06:28:41.4 GMT Lat=31.49 Lon=104.11 Depth=12.0 Half duration=22.2 Centroid time minus hypocenter time: 41.4 Moment Tensor: Expo=28 0.563 0.026 -0.589 -0.285 0.620 -0.313 Mw=7.9 mb=7.8 Ms=7.8 Scalar Moment=0.943e+28 Fault plane: strike=229 dip=33 slip=141 Fault plane: strike=352 dip=70 slip=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