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热学问题题分类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专项检测卷(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专项检测卷(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专项检测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内能、热量和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B.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C.0℃的水含有的热量比0℃的冰含有的热量多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和内能均不变,比热容变化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由汽化形成的自然现象是()A.冰雪消融B.草叶上的露珠C.河床干枯D.滴水成冰3.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青草上形成的“露珠”是液化现象B.初冬早春野外菜叶上的霜是凝固现象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D.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是升华现象4.在测量体温时,粗心的小明忘了甩一甩体温计就直接进行了测量,测出的示数为38.2℃,则小明的体温不可能是下列数值中的哪一个()A.39℃B.38℃C.37.5℃D.37℃5.同学们踏入物理学习的大门已有大半年了,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利用类比思想,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请结合已学知识分析,竖直细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变化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A.将自制温度计从冷水放入热水中B.用力捏厚装满水的厚玻璃瓶C.将自制气压计从楼上拿到楼下D.用力对简易喷雾器中水平方向的吸管吹气6.有两块金属块,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3,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那么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A.2︰1B.2︰9C.1︰2D.1︰97.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图中能说明其特点的是()A.B.C.D.8.冬天在户外说话时会不断从口中冒出“白气”,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与“白气”的成因相同的是()A.冰雪消融B.露珠晶莹C.霜挂技头D.千里冰封9.一位年轻的护士将一支体温计用力甩了几下测了甲的体温,在忙碌中她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乙和丙两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三个人中有只有一人体温是39.5℃10.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加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他观察易拉罐下部和底部有白霜(如图乙),关于白霜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罐底的白霜是空气液化后再凝固形成的B.罐底的白霜是空气凝华形成的C.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再凝固形成的D.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二、填空题11.2020年的冬天特别寒冷,早起锻炼的小丽和小军冻得伸不出手,于是分别采取了图甲和图乙所示的取暖方式。

2020-2021全国中考物理热学问题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

2020-2021全国中考物理热学问题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一支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位置不准的温度计,把它放在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读数是97℃,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是2℃,若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某物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恰好等于物体的实际温度,则该物体的温度是_____.如下图所示,图甲的温度为_____。

【答案】40℃ -22℃【解析】【详解】[1]因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设不准确温度计示数y与真实温度x之间满足方程:y=kx+b;将y=97℃时,x=100℃和y=2℃时,x=0℃分别代入方程,得:97=k×100+b;2=k×0+b;解方程组得:k=95100,b=2,故方程可变为:952100y x=+,根据题意,它的读数恰好等于物体的实际温度可知,x=y,代入方程可得解为:x=40℃;[2]由图知,温度计10℃之间分成5等份,所以一等份代表2℃,也就是分度值为2℃;“20”在“10”的下端,说明温度低于0℃,为-22℃。

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如图甲、乙所示,是小明同学在实验中,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两张照片,其中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_____;(3)由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根据记录的数据,水的沸点是_____℃;可得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_____。

【答案】甲缩短实验加热时间 98 不变【解析】【分析】【详解】(1)[1]水沸腾时,烧杯中水的温度是均匀的,气泡上升时,受到水的压强越来越小,那么气泡体积会变大,从甲、乙两图可以看到,甲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因为冷水加热,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达到想要的温度,用热水会缩短实验加热时间。

(3)[3]从图丙可以看到,第4min开始,水的温度保持在98℃不变,可以推测水的沸点是98℃。

初三物理热学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热学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热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热量的单位?A. 米B. 千克C. 焦耳D. 牛顿答案:C2. 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吗?A. 一定B. 不一定C. 可能D. 不可能答案:B3.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什么?A. 辐射、对流、传导B. 辐射、蒸发、传导C. 蒸发、对流、传导D. 辐射、对流、蒸发答案:A4.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是什么?A. 气压越高,沸点越低B. 气压越低,沸点越低C. 气压越高,沸点越高D. 气压与沸点无关答案:C5. 热机效率是指什么?A. 热机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B. 热机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的比值C. 热机输出功率与燃料消耗的比值D. 热机输入功率与燃料消耗的比值答案:A6. 什么是比热容?A. 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1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B. 单位质量的物质降低1摄氏度所放出的热量C. 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1开尔文所吸收的热量D. 单位质量的物质降低1开尔文所放出的热量答案:C7.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什么?A.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B. 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有C. 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D. 晶体和非晶体都没有固定的熔点答案:A8. 物体内能的改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A. 只有做功B. 只有热传递C. 做功和热传递D. 以上都不是答案:C9. 什么是热膨胀?A. 物体在受热时体积增大B. 物体在受冷时体积减小C. 物体在受热时质量增大D. 物体在受冷时质量减小答案:A10. 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A. 能量守恒定律B. 热能转换定律C. 能量转换定律D. 热能守恒定律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热量的传递过程叫做________。

答案:热传递12. 热机在工作过程中,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有相当一部分被________。

答案:散失13.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________。

答案:冰熔化14. 热传递的条件是________。

全国各地中考物理分类:热学问题含答案

全国各地中考物理分类:热学问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如图所示,在大玻璃瓶与小玻璃瓶内各装入适量的水,将小瓶瓶口向下放入大瓶,使小瓶恰好悬浮。

塞紧大瓶瓶塞,用气筒向大瓶内打气,小瓶会_____(选填“下沉”、“上浮” 或“继续悬浮”);继续打气直到瓶塞跳起,此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__冲程相同。

【答案】下沉做功【解析】【分析】【详解】[1]由题意可知,小瓶相当于一个“浮沉子”,其原理为:用气筒向大瓶内打气,大瓶内水面上方气压增大,将压强传递给水,水被压入小瓶中,将小瓶中的空气压缩,这时小瓶里进入一些水,其重力增加,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向下沉。

[2]当瓶塞跳起时,此过程大瓶上方的气体对瓶塞做功,大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少,瓶塞的机械能增大,即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又因为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也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此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相同。

2.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某实验小组在我市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在实验时,有下列温度计可供选择:A.体温计 B.水银温度计(量程为-10℃~110℃)C.家用寒暑表(量程为-20℃~60℃) D.酒精温度计(量程为-80℃~50℃)(1)根据这个实验的要求,应选用哪支温度计?答:_______(2)在试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a、b所示. 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时间/min (45678)温度/℃ (9091939798)时间/min910111213…温度/℃98101989898…(3)如图_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4)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对它加热,水的温度将会_______;该实验的数据纪录中明显错误的是_______min时刻.试分析引起这个明显误差的可能的原因:_______.(5)在实验中他们也发现了一个问题,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给出一种原因即可)(6)酒精灯拿走后,杯中水又沸腾了一小会是因为_______.(7)烧杯上加一个有孔硬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答案】B a 不变 10 读数错误水的质量大石棉网有余热,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继续吸热减少散热损失【解析】【详解】(1)[1]水沸腾时,在1标准大气压下,它的温度为100℃,测量它的温度,体温计不合适,家用寒暑表不合适,因为它的最高温度只能达到60℃,酒精温度计不合适,因为它的最高温度只能达到50℃,水银温度计合适,它的最高温度能达到110℃,故选B;(3)[2]水在沸腾时,它的温度均匀,气泡从底端升到水面的过程中,液体的压强越来越小,那么气泡越来越大,那么a图应该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4)[3]从数据可以看到,第8、9、11、12、13min时,它的水温保持不变,也就是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对它加热,水的温度将会不变;[4]第10min时,它的温度是101℃,和第9min、11min时的温度不一样,这是很明显的错误;[5]引起这个明显误差的可能的原因是读数读错了;(5)[6]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水太多了,水的质量大,需要更长的时间升温,也有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升温需要更长时间;(6)[7]酒精灯拿走后,杯中水又沸腾了一小会是因为石棉网有余热,温度高于水的沸点,热量从石棉网传递到水,水又继续沸腾;(7)[8]烧杯上加一个有孔硬纸板的作用是减少热量传递到空气,导致热量损失.3.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2所示的图象。

2024年中考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热学分类专训:作图题(提升篇)

2024年中考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热学分类专训:作图题(提升篇)

2024年中考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热学分类专训:作图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用相同的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和初温均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进行加热。

已知:=2:1c c甲乙,甲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请在同一坐标中画出乙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

(不计热量损失)2.如图所示是某固态晶体物质在熔化前后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请在图中用粗实线画出该晶体在相同的过程中内能随温度变化的大致图像(热源供热稳定,不考虑晶体质量的变化)。

3.海陆风是出现于近海和海岸地区的,具有日周期的地方性风。

请在图中虚线框内用箭头表示出日间海陆风的吹拂方向。

4.如图甲所示是一个内壁光滑且密闭绝热的金属圆筒,左端固定在墙上,现在先用力F向左推活塞,使活塞从A位置运动到最左端C位置。

撤去力F后,活塞又被圆筒内的气体推回到A位置。

请在图乙的坐标图中作出活塞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再返回A位置的过程中,金属圆筒内的气体的内能随位置变化的大致关系图像。

(绝热:表示没有热量传递。

坐标原点表示内能为零)5.小江和小李两位同学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初温都为25℃的水加热相同的时间(水未沸腾),小江加热的水质量少,小李加热的水质量多(其他条件均相同)。

请在图中用实线大致绘制出小江和小李两位同学加热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

6.如图所示,是探究质量为m1的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现用质量为m2(m2>m1)的水重复该实验(其他条件不变)。

请在该图中画出质量为m2的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7.小组成员在研究水沸腾的实验中,负责观察水沸腾现象的同学记录下了水沸腾前后,烧杯中产生气泡的情形,他只画了一个气泡,没有完整地画出水中产生气泡上升时的情况,请你帮他在图中把这个上升的气泡补充完整。

(画2-3个上升时的气泡即可)8.如图甲所示,将装有热奶(80℃)的奶瓶放入20℃的水中,5min后,水和奶的温度均为40℃,试在图乙中分别画出容器中水的温度和奶瓶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

2022年中考物理专项《热学计算》配套练习附答案(可打印)

2022年中考物理专项《热学计算》配套练习附答案(可打印)

下,把水刚加热到 100℃3,水的比热容 c 水×103J/〔kg•℃×107J/m3。求:〔1〕将这些水烧 开,需吸收多少热量;〔2〕在这种情况下,燃烧的天然气放出了多少热量;〔3〕他家天然气 灶的效率。 【思路小结】
1.在运用公式η= ×100%时,一般用公式计算 Q=cm(t 末温-t 初温)计算 Q 吸,根据 q 的单位灵 和选用 Q=mq 或 Q=Vq 求 Q 放。 η= ×100%时,求 Q 放与上面的方法一样,求 W 时,一般有 W=FS=fS=Pt.即用机械做功的常 用公式进行计算。
数〕第二课时
【知识梳理】
1.串联式加热模型:
如上图所示,对于两
个电阻串联后组成的加热装置,都可以等效
为这种模型。当 S 闭合时,
R1 被短路,只有 R2 工作,这时处于加热状态,
R2 为一个阻值较小的电阻。当 S 断开后,R1、R2 串联,电路处于“保温〞状态,R1 是一个阻
值较大的电阻。
对这类问题涉及的主要计算公式为:
=0.7×103kg/m3,q 汽油=4.5×107J/kg,〕求:(1)汽车与驾驶员的总重力;(2)测试过程中消耗汽
油的质量;(3)假设汽油完全燃烧,汽油机的效率为 40%,汽车在测试过程中做的有用功是
多少。
8.〔2021 孝感市 16×103×107J/kg,g=10N/kg〕,求:〔1〕货车受到的牵引力;〔2〕货车匀
把它从 10°C 加热到 40°C 需要吸收 J 的热量。 4.(2021 苏州 19)某燃气热水器将 20kg 的水从 10℃加热到 60℃3 的煤气。水吸收的热量是 J.热 水器烧水的效率是×103J/〔kg•℃〕,煤气的热值为 4×107J/m3] 5.(2021 盐城 18)小华在燃烧皿中放入 5g 酒精,对 300g 水加热,待酒精燃尽后水温升高了 50℃。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酒精的热值为 3.0×107J/kg 此过程中,酒精燃烧放 出的热量为 J,水吸收的热量为 J,水的内能是通过方式增加的。 6.(2021 泰州 20)如图甲所示的某品牌插秧机使用北斗导航,农民只需在作业前进行相关设 定,即可实现 24 小时无人值守自动作业。 (1)北斗导航卫星是通过__________向插秧机发送位置信息的;

中考物理专题题库∶热学问题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专题题库∶热学问题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如图甲所示为大家常见的普通煤炉,通过燃烧煤将壶中的水进行加热。

为提高煤炉效率,某大学创意小组设计了双加热煤炉,如图乙所示,在炉壁的夹层中也加入水,在给壶中水加热的同时,也给炉壁夹层中的水加热。

现在1标准大气压下,壶中装有质量为4.5kg 温度为20℃的水,己知q 煤=3×107J/kg ,c 水=4.2×103J/(kg•℃),求:(1)如果烧开壶中的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2)已知甲图煤炉烧水效率为28%,若用甲图煤炉烧开壶中的水,需要完全燃烧煤的质量是多少?(3)在乙图煤炉加热过程中,在消耗等量煤的情况下,除烧开壶中的水外,还可把炉壁夹层中10kg 的水从20℃加热至40℃,则改进后乙图煤炉的烧水效率是多大?【答案】(1)1.512×106J ;(2)0.18kg ;(3)43.56%。

【解析】【分析】(1)知道水的质量、水的初温和末温、水的比热容,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2)知道普通煤炉的烧水效率,利用100%Q Q η=⨯吸放可得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已知煤的热值,利用Q mq =放可得普通煤炉完全燃烧煤的质量;(3)由题知,双加热煤炉还可额外把炉壁间10kg 水从20℃加热至40℃,根据吸热公式求出炉壁间水吸收的热量;由题意可知,壶内水吸收热量不变,则可求出双加热煤炉中水吸收的总热量(有用能量);由题意可知,双加热煤炉中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变,再利用效率公式求出改进后乙图煤炉的烧水效率。

【详解】(1)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把壶内20℃,4.5kg 水烧开,水吸收的热量:()()361 4.210J/kg 4.5kg 10020 1.51210J Q c m t =∆=⨯⋅⨯⨯-=⨯吸水水℃℃℃;(2)普通煤炉的烧水效率为28%,由100%Q Q η=⨯吸放可得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 放=Q η吸=61.51210J 28%⨯=5.4×106J , 由Q mq =放可得需要完全燃烧煤的质量:m 煤=Q q 放=675.410J 310J⨯⨯=0.18kg ; (3)改进后乙图双加热煤炉还可额外把炉壁间10kg 水从20℃加热至40℃,则炉壁间水吸收的热量: ()()2354.210J/kg 10kg 40208.410J Q c m t ''=∆=⨯⋅⨯⨯-=⨯吸水水℃℃℃, 而壶内水的初温、末温以及质量均不变,则壶内水吸收热量不变,则双加热煤炉中水吸收的总热量:6561.51210J 8.410J 2.35210J Q Q Q '=+=⨯+⨯=⨯吸吸吸总, 由题意可知,双加热煤炉与普通煤炉消耗煤的质量相等,则这些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变,则双加热煤炉的烧水效率:η′=Q Q 吸总放=662.35210J 5.410J⨯⨯×100%≈43.56%。

中考物理专题题库∶热学问题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专题题库∶热学问题题及答案
(2)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操作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在纠正错误后他们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上图中的______(甲/乙)图,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升高/不变/降低)。
(4)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___℃。
(5)根据记录在图中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2)[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因为冷水加热,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达到想要的温度,用热水会缩短实验加热时间。
(3)[3]从图丙可以看到,第4min开始,水的温度保持在98℃不变,可以推测水的沸点是98℃。
[4]可得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不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
4.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某实验小组在我市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在实验时,有下列温度计可供选择:
(_________)
(6)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杯中的水蒸气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该过程要_____(吸热/放热)
(7)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给出一种原因即可)
【答案】下上温度计接触容器底(或视线未与温度计中液面相平)乙不变98 液化放热水的初始温度太低或质量太大

4
5
6
7
8
温度/℃

90
91
93
97
98
时间/min

10
11
12
13

温度/℃
98
101
98
98
98

(3)如图_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4)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对它加热,水的温度将会_______;该实验的数据纪录中明显错误的是_______min时刻.试分析引起这个明显误差的可能的原因:_______.

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热学问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热学问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小明打开装有一定量“干冰”的月饼包装盒,发现空气中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升华过程中需___________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气体在液化过程中要___________热量,所以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水烫伤要严重。

【答案】吸收放出【解析】【分析】【详解】[1]这是因为干冰在升华过程中需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2]气体在液化过程中要放出热量,所以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水烫伤要严重。

2.图是小明和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时间/min (01234567891011)水温/℃ (909192939495969798989898)(1)在组装器材时,是按照由________到 ______的顺序。

(2)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操作错误之处: _____________。

(答一点即可)(3)在纠正错误后他们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上图中的 ______(甲/乙)图,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升高/不变/降低)。

(4)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_________ ℃。

(5)根据记录在图中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_________)(6)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杯中的水蒸气 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该过程要_____(吸热/放热)(7)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给出一种原因即可)【答案】下上温度计接触容器底(或视线未与温度计中液面相平)乙不变 98液化放热水的初始温度太低或质量太大【解析】【详解】(1)[1][2]在组装器材时应该由下到上的顺序组装;(2)[3]由图可知有一处错误是温度计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液面的最低处相平;(3)[4][5]水沸腾时气泡越来越大,最后到达液面破裂,故水沸腾时的现象为图乙所示。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热学实验题(含答案)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热学实验题(含答案)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热学实验题1.如图所示,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通过酒精灯对水加热,使水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1)此实验除了实验装置图甲中画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_,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_的顺序(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的现象如图乙中的图___________(选填“a”或“b”)。

水沸腾时要___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___(选填“升高”、“保持不变”或“降低”);(3)实验中,小明记录了数据如表,根据记录在图丙中的数据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___________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4)给半杯水加热,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丁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给一整杯水加热,则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a、b、c或d);(5)若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6)实验完毕,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1)除温度计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2)在安装图甲实验装置时,合理的顺序是: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3)A、B、C三种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说明当地大气压强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4)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______,这时小明观察到水中产生气泡的现象如图_____所示。

根据这个规律,你认为在用炉火炖汤时,汤沸腾后应该______(选填“保持大火”或“调为小火”);(5)实验结束时撤去酒精灯,水未立即停止沸腾的原因是______;(6)为了缩短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写出一条可行的方法:______。

中考物理复习热学问题专项综合练及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热学问题专项综合练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如图所示,在大玻璃瓶与小玻璃瓶内各装入适量的水,将小瓶瓶口向下放入大瓶,使小瓶恰好悬浮。

塞紧大瓶瓶塞,用气筒向大瓶内打气,小瓶会_____(选填“下沉”、“上浮” 或“继续悬浮”);继续打气直到瓶塞跳起,此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__冲程相同。

【答案】下沉做功【解析】【分析】【详解】[1]由题意可知,小瓶相当于一个“浮沉子”,其原理为:用气筒向大瓶内打气,大瓶内水面上方气压增大,将压强传递给水,水被压入小瓶中,将小瓶中的空气压缩,这时小瓶里进入一些水,其重力增加,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向下沉。

[2]当瓶塞跳起时,此过程大瓶上方的气体对瓶塞做功,大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少,瓶塞的机械能增大,即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又因为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也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此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相同。

2.(1)如图甲是探究“冰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持续吸热,温度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6分钟时冰处于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2)小云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

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的顺序(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实验室现有:A.水银温度计(﹣20℃~120℃);B.酒精温度计(﹣80℃~60℃);C.体温计;D.寒暑表等不同种类的温度计,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_____(选填“A”、“B”、“C”或“D”);实验中小云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甲、乙所示。

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_____(选填“甲”或“乙”)。

【答案】不变晶体固液共存自下而上 A 甲【解析】【详解】(1)[1][2]从图乙可以看到冰在熔化过程,从第2min到第8min,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可以知道冰是晶体;[3]第6min时,冰的温度还是不变,此时有一部分冰已经熔化成水,但没有全部熔化,应该处于固液共存态;(2)[4]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因为不能确定温度计的具体高度是多少;[5]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水银温度计,因为水沸腾时,温度能达到100℃,酒精温度计最高温度只能是60℃,体温计、寒暑表这两个量程也不够大;[6]水沸腾前,温度不均匀,烧杯上面的水温度较低,下面的水温度较高,下面的热气泡上升遇上低温的水时,一部分会液化成水,那么气泡会变小,故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甲。

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热学》专项测试卷(附答案)

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热学》专项测试卷(附答案)

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热学》专项测试卷(附答案)讲方法一、物态变化1.物态变化分类2.解答物态变化的思路第一步:明确发生物态变化的是哪种物质;第二步:确定该物质发生物态变化之前和之后处于哪种物态;第三步:根据发生的物态变化确定吸放热情况.3. 常见题型①区别自然或者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和相关的吸放热情况;②运用物态变化原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现象、问题;③图象和图表题;④物态变化实验题.二、内能及其利用物理量 项目 温度热量内能改变的表述用“降低”“升高”“降低到”“升高到”等表述用“放 出” 或“吸收”等表述用“有”“具有”“改变”“增加”“减少”等表述相互关系①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使其内能增加或减少, 但温度不一定改变 (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②物体的温度改变, 则内能一定改变, 但物体的内能改变, 不一定是吸收热量, 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2. 热量的计算(1)热传递过程中: Q 吸=cm (t −t 0);Q 放=cm (t 0−t ),其中t ₀表示初温, t 表示末温. (2)燃料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 Q 吸=mq;Q 吸=Vq. (3)热机的效率 η=W 和Q 放.学思路 铺垫1新农 村 建 设 中 正 在 大 力 推 广 使 用 瓶 装 液 化 气. 如 果 每 瓶 装10kg 液化气,液化气的热值取2×107J/kg,则每瓶液化气全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J.铺垫2一 辆 氢 气 动 力 试 验 汽 车 10min 内 在 平 直 路 面 上 匀 速 行 驶 了 1.2×104m ̅̅̅̅̅̅̅̅̅̅̅̅̅̅̅(1),消耗了0.18kg 的氢气.此过程中汽车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为 1.0×108N ̅̅̅̅̅̅̅̅̅̅̅̅̅̅̅(氢气的热值取 1.4×108J/kg̅̅̅̅̅̅̅̅̅̅̅̅̅̅̅̅̅̅̅4). 则: (1)氢气燃烧产生的热量; (2)汽车的牵引力做的功; (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压轴题我国自主研制的某型新一代战斗机, 它具备超音速巡航、电磁隐身、超机动性、超视距攻击等优异性能,该飞机最大起飞质量为 37t , 最大飞行高度达 20000m , 最大航行速度达2.5 倍声速 (合3060km/h),最大载油量为 10t ,飞机航行时所受阻力的大小速度 v (m/s) 100 200 300 400 500 阻力 f/N0.3×10⁴1.2×10⁴2.7×10⁴4.8×10⁴7.5×10⁴已知飞机发动机燃油完全燃烧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40%,飞机使用的航空燃油的热值为5× 10⁷J/kg, 则: (1)完全燃烧 10t 燃油所释放的能量是多少焦耳?(2) 当飞机以400m/s 的速度匀速飞行时,飞机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多少千瓦?(3)若在飞机油箱中加满燃油.且以600m/s 的速度匀速飞行时,飞机能飞行的最远距离约是多少千米?提能力1. 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就越多B.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C. 一块0°C的冰熔化成0°C的水,内能增加D.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一定升高2.如图1-2-1所示,甲容器内装有水,乙试管内也装有水,并通过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 现给甲容器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 ( )A. 甲容器内的水先沸腾B. 乙试管内的水先沸腾C. 甲容器、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D. 甲容器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3. (山东烟台中考)如图1-2-2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 100℃的开水降温至55℃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到55℃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泛称为“55°杯”. “55°杯”的工作原理是 ( )A.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B.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C.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D.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4. (广东广州中考)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 1kg,丙物体质量为2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吸收热量如图1-2--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B. 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C. 甲的温度升高1℃, 需吸收2000J 的热量D. 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 (kg·℃)⁻¹水 4.2×10³水银0.14×10³酒精 2.4×10³沙石0.92×10³煤油 2.1×10³铝0.88×10³冰 2.1×10³铜0.39×10³A. 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B. 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C.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高D. 2kg的水温度升高50℃,吸收的热量是4.2×10⁵J6. (江苏连云港中考)小华同学利用图1-2-4甲所示装置对 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图1-2-4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1) 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 在 BC阶段物质处于状态 (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3)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 J的热量[c浓=2.1×103J/(kg⋅∘C),c底=4.2×103J/(kg⋅∘C)];(4)图1-2-4丙是另一位同学在完成同一实验时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老师认为他的 CD段数据有问题,老师做出这样的判断的依据是 .7.如图1-2-5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甲和乙分别放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并分别用相同的温度计测量它们的温度.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放热能力,实验步骤如下:(1)经过一段时间加热后,观察甲、乙两杯中的温度计,发现甲杯中水的温度比乙杯煤油的温度 (选填“高” 或“低”);(2)若要水和煤油温度升高的相同,要停止对 (选填“甲”或“乙”)杯加热,对另一杯继续加热;(3)实验表明: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4)为了比较各种物质的这种特性,在物理学中引这个物理量.8. (安徽中考)某家庭用燃气热水器将质量为 100kg,温度为:20°C的自来水加热到50°C,消耗的天然气体积为1m³(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³J/(kg⋅°C),,天然气的热值为3.2×10⁷J/m³.求:(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水吸收的热量;(3)该热水器工作时的效率.9. (辽宁本溪中考)如图1-2-6 所示为 FDP30C 型柴油水泵机组 (水泵机组动力由柴油机提供),它的优点是重量轻、体积小、功率大;省时、省油、省心.该水泵机组的效率为40%,正常工作1h可以将54m³的水抽到20m高处,g=10N/kg,q浓可=4.3×107J/kg,请计算这个过程中:(1)水泵机组对水做了多少功?(2)水泵机组的有用功功率是多少?(3)水泵机组消耗多少柴油?(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0. (广西桂林中考)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初春学校组织学生到桂东北的猫儿山山脚下一农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小明携带一个质量为1kg的合金锅、一台如图1-2-7所示的便携式丁烷气炉(内置一瓶新的燃气,参数如表格所示),爱探究的小明通过手机上网查到便携式燃气炉的热效率为30%,丁烷气体的燃烧效率为90%,野炊地水的沸点为96℃,测出当地水的温度为26℃,水的比热容为4.2×10³J/ (kg·℃), 锅的比热容为0.8×10³J/ (kg·℃), 问:(1)完全燃烧0.1kg的丁烷气体可以放出多少焦耳的热量?(2)需多少焦耳的热量,才能使合金锅内2kg的水温度升高50℃?(3)如果燃气炉以最人火力工作,一瓶燃气最多能持续燃烧1.4h,这样能够把质量为多少千克的水烧开?(最后结果保留1位小数)品名便携式丁烷气炉质量 1.88kg (不含气瓶)型号WZL. 168. A 尺寸343×284×113mm用途野外用点火方式电子点火使用燃气液化丁烷气燃气消耗量150g/h (最大火力时)气瓶规格 (尺寸/容量)品名总质量净质量主要成分热值神州354g 250g 丁烷9×10⁷J/kg参考答案铺垫 1答案4.2×10⁸解析整瓶液化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Q放=mq=10kg×4.2×10⁷J/kg=4.2×10⁸J.铺垫2答案解:(1)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q=0.15kg×1.4×10⁸J/kg=2.1×10⁷J; (2)牵引力所做的功:W=F浓s=1.0×103N×1.2×10⁴m=1.2×10⁷J;(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η=W稀Q放=1.2×107J2.1×107J×100%≈57.1%.答: (1) 氢气燃烧产生的热量为2.1×10⁷J;(2)汽车的牵引力做的功为1.2×10⁷J;(3) 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57.1%.压轴题答案解: (1) 10t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 由表中数据可知,飞机以400m/s的速度巡航时, 所受阻力为4.8×10⁴N则飞机发动机的输出功率P=Wt =Fst=Fv=4.8> 10⁴N×400m/s=1.92×10⁷W=1.92×10⁴kW;(3) 由 (1) 可知Q=5×10¹¹J;已知飞机发动机燃油完全燃烧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40% 则有用功W = 40% × Q = 40% × 5 × 10¹¹ J =2×10¹¹J速度 600m/s 时的阻力为f b=(v6v1)2f1=(600m/s100m/s)2×0.3×104N=10.8×104N;则由W = Fs = fs,可得s=Wf6=2×1011J10.8×104J≈1.85×10⁶m=1.85×10³km.答:(1)飞机发动机完全燃烧 10t燃油获得的能量是5×10¹¹J;(2) 当飞机以400m/s的速度匀速巡航时,飞机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1.92×10⁴kW;(3) 若在飞机油箱中加满燃油,并且以 600m/s的速度巡航时,飞机的最大航程约是 1.85×10³km.真题演练1.答案C解析 A. 热量是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只能用“吸收” 和“放出”,不能用“具有” “含有”, 故 A 错误;B. 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故 B错误;C. 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的过程,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变,故C正确;D.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不一升高,如冰熔化,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变,故 D错误.2. 答案 B解析甲容器是密封的,给甲容器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甲容器水面上的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会高于 100℃;乙容器的水从甲容器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达到水的沸点 (100℃)时就会沸腾,而此时甲容器的水还不能沸腾. 再加热甲容器内的水也能沸腾.3.答案A解析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开水倒入杯中,此时晶体物质被熔化,此过程晶体物质会吸收热量,当水的温度下降到 55℃以下时,此时晶体物质会凝固,会放出热量,在此过程中水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4. 答案 B解析由题意和图可知: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 1kg,丙物体质量为2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 1℃,则甲吸收的热量多,丙、丁吸热相同;A. 乙丙吸热相同,升高温度相同,质量不同,根据Q=cm△t可知, 比热容不同, 故 A 错误;B. 甲乙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甲吸热多,根据Q=cm△t 可知,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故B正确;C. 由图可知,甲的温度升高 1℃,需吸收3000J 的热量, 故C 错误;D. 甲、乙的温度都升高和降低1℃,吸热和放热是相同的,故甲吸热或放热多,故 D错误.5. 答案 D解析 A.冰的比热容比水银的比热容大,故液体的比热容不一定比固体的大,故 A 错误;B.水和冰是同一物质,水变成冰后比热容变化了,由此可知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变化了,故B错误;C.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在白天有太阳光照射时,吸收相同的热量情况下,海水升温较慢,而陆地的沙石比热容小,升温就比较快,则岸边沙石的温度比海水的温度高,故C 错误;D. 水吸收的热量:Q=cmΔt=4.2×10³J/(kg⋅°C)×2kg×50℃=4.2×10⁵J; 故 D 正确.6. 答案 (1) 晶体; (2) 固液共存; (3) 4.2×10³; (4)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同的冰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应较慢解析 (1)由图象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2)由图象知,BC段为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 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3) AB 阶段 5min 物质吸收的热量 Q = cm (t−t₀)=2.1×10³J/(kg⋅°C)×0.1kg×10°C=2.1×10³J;因为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 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2×2.1×10³J=4.2×10³J的热量;(4)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同的冰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较慢,而图丙中水升温速度等于冰升温速度.7. 答案 (1) 低; (2) 乙; (3) 不相等; (4)比热容解析 (1)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加热相同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但水的比热大于煤油,由公式t= Q可知:水温升高的程度小于煤油;cm(2)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由于水的比热较大,从公式 Q=cm△t知,水吸收的热量更多.所以要停止对煤油加热;(3) 由上一步知道,质量和升高温度都相等的两种液体加热时间不相等,所以吸收的热量不相同;(4)质量和升高温度都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多,这叫水的吸热本领大,煤油的吸热本领小.物理学中用比热容描述水和煤油的这一特性.8. 答案解:(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浓=Vq=7m3×3.2×107J/m3=3.2×10′J;(2)水吸收的热量:Q浮=cm(t−t0)=4.2×103J/(kg⋅∘C)×100kg×(50°C−20°C)=1.26×10⁷J;(3) 燃气灶的效率: η=Q吸Q放×100%=1.26×107J3.2×107J×100%≈39.4%.答:(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2×10⁷J;(2) 水吸收的热量为1.26×10⁷J;(3)该热水器工作时的效率是39.4%.9. 答案解: (1) 1h 所抽送的水的体积为: V=54m³,水的重力大小:G=mg=ρκVg=1.0×10³kg/m³×54m³×10N/kg=5.4×10⁵N,水被提升的高度为 h =20m, 有用功为: W有=Gℎ=5.4×105N×20m=1.08×107J;(2)水泵机组的有用功功率:P=Wt =1.08×107J3600s=3000W;(3)因为水泵的效率为η=40%,根据η=W和Q 可得,柴油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Q=W外η=1.08×107J40%=2.7×107J,则消耗柴油的质量为:m=Qq = 2.7×107J4.3×107J/kg≈0.63kg.答: (1) 水泵机组对水做了1.08×10⁷J的功;(2) 水泵机组的有用功功率是3000W;(3) 水泵机组消耗0.63kg柴油.10. 答案解: (1) 完全燃烧0.1kg的丁烷气体可以放出的热量:Qud=mq=0.1kg×9×10⁷J/kg=9×10⁶J;(2) 使合金锅内2kg的水温度升高50℃吸收的热量:Q吸=c1m1Δt=4.2×103J/(kg⋅∘C)×2kg×50°C=4.2×10⁵J;(3)燃气炉以最大火力工作时,燃气消耗的质量为m ᶻ=0.15kg/h×1.4h=0.21kg由题知,丁烷气体的燃烧效率为90%,则燃气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Q1=Q放×90%=m可q×90%=9×107J/kg×0.21kg×90%=1.701×10⁷J又知道便携式燃气炉将其燃气燃烧所放出能量的30%供给水加热,则水吸收的热量:Q₂=Q₁×30=5.103×10⁶J由Q吸=cmt得能烧开水的质量:m水=Q2cΔt=≈17.4kg.答: (1)完全燃烧0.1kg的丁烷气体可以放出9×10⁶J的热量;(2) 需4.2×10⁵J 的热量, 才能使合金锅内2kg的水温度升高50℃;(3)如果燃气炉以最大火力工作,一瓶燃气最多能持续燃烧1.4h,这样能够把质量为17.4kg的水烧开.。

中考物理《热学》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热学》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热学》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蒸发过程只在液体的表面进行B.﹣10℃的酒精不能蒸发C.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达到100℃就能沸腾D.炎热夏天冰棍周围冒出的“白气”是先熔化、再汽化形成2.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盐城地区夏季的平均气温约50℃B.微型电风扇的额定功率约800WC.一本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10N D.课间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min3.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又沸腾起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瓶内气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压强增大,水的沸点降低B.瓶内气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C.瓶内气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D.瓶内气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4.下列描述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台灯的额定电压为220V B.教室内最高气温约为50℃C.试卷的宽度约为30dm D.一瓶普通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kg5.用相同的加热器对质量相同的两种不同液体加热,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升高相同的温度,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多B.加热相同的时间,乙液体升高的温度高C.用甲液体作汽车的冷却剂效果更好D.用乙液体作汽车的冷却剂效果更好6.如图所示的电暖气,通电后电热元件将内部的导热油加热,导热油迅速升温后可以提高室内温度。

电暖气使用导热油,主要利用的是这种物质具有()A.较大的比热容B.较小的比热容C.较大的热值D.较小的热值7.当盛油的厚壁钢瓶内压强很大,相当于大气压的1万到2万倍时,虽然瓶壁无裂痕,瓶内的油依然能从瓶壁里渗透出来,这是因为()A.构成钢瓶的原子间有间隙B.油分子被压小了C.油分子间有斥力D.金属原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8.汽车已成为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关于四冲程汽车上的一些物理知识理解正确的是()A.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液,是因为水的热值大B.汽车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现代汽车的发动机效率可达80%D.压缩冲程末燃料的内能增加,分子运动速度变慢9.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铁块,它们吸收相同热量后,再将铁块投入水中,这时()A.内能由水传给铁B.内能由铁传给水C.铁与水之间无热传递D.热量由铁传给水10.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B.0℃的冰块不具有内能C.抛在空中的球只具有机械能,不具有内能D.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不一定增加二、填空题11.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如图中表示的是其中的______冲程,某台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 400 r/min,在1s内,汽油机完成______个冲程,对外做功______次。

中考物理《热学》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热学》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热学》专项练习题(附答案)1.正在发烧的小军的体温可能是()A. 35℃B. 36℃C. 39℃D. 49℃2.位于沙漠边缘的罗布泊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这是因为与水相比,砂石的()A. 比热容较小B. 比热容较大C. 密度较小D. 密度较大3.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下列生活现象能体现分子热运动的是()A. 酥油茶飘香B. 赛马尘土飞扬C. 歌声余音绕梁D. 冬天大雪纷飞4.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 雪的形成B. 露珠的形成C. 冬天结冰的衣服直接变干D. 铁块变成铁水5.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老师将一个液体球“变”成了固体球。

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A. 熔化吸热B. 凝固放热C. 液化吸热D. 凝华放热6.千山四季风景如画,其中有关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A. 春天,湖面的冰逐渐消融B. 夏季,绵绵细雨落入山涧C. 秋天,山顶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慢慢消散D. 冬季,皑皑白雪覆盖山峰7.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间转化,如图所示。

已知甲是水,则()A. 乙是冰B. 丙是水蒸气C. 由丙到甲的过程放热D. 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8.下图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 B.C. D.9.中华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流泪”是熔化现象B.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10.小明从冰箱里取出一盒牛奶,放入70℃左右的热水中加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热水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B. 热水将温度传递给牛奶,使牛奶的温度升高C. 随着牛奶温度升高,牛奶的内能保持不变D. 加热后牛奶香气四溢,是因为牛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更剧烈11.汽车的发动机大多数是内燃机,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下列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 热机排出的尾气没有内能B. 热机的效率能达到100%C. 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D. 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12.我国生产的克尔来福疫苗储存温度为2~8℃,远高于莫德纳(﹣20℃)和辉瑞(﹣70℃),方便储存和运输,有利于各国人民接种。

全国各地中考物理分类:热学问题及答案

全国各地中考物理分类:热学问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有一只不准的温度计,它的刻度是均匀的,但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为2℃,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显示为98℃,把它放在某液体中显示为30℃,则实际的温度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29.2℃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温度计每一刻度表示的温度是0100-02598-224t ==℃℃℃℃℃当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30℃时,实际的温度是()2530-2029.224⨯+≈℃℃℃℃℃ 答:把它放在某液体中显示为30℃,则实际的温度约是29.2℃。

2.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像如图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2)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 ,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

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 03691215182124273036凝固点(℃)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__________;(3)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_____(选填“准确”或“不准确”),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4)在测量浓度为21%的盐水凝固点时,某一时刻测得盐水温度如图所示,则此时该盐水处于______态;(5)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_____(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答案】-4 先变小,后变大不准确当浓度是22%、23%时,其凝固点又是多少,这个不确定固态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解析】【分析】【详解】(1)[1]从图中可以看到,小明所测盐水的图像在第3min到第8min,温度保持不变,温度大小是-4℃,即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4℃。

中考物理热学问题综合经典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热学问题综合经典题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有一只不准的温度计,它的刻度是均匀的,但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为2℃,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显示为98℃,把它放在某液体中显示为30℃,则实际的温度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29.2℃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温度计每一刻度表示的温度是0100-02598-224t ==℃℃℃℃℃当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30℃时,实际的温度是()2530-2029.224⨯+≈℃℃℃℃℃ 答:把它放在某液体中显示为30℃,则实际的温度约是29.2℃。

2.建立模型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微观结构。

很早以前,科学家们发现了物质是由微粒(分子)组成的,从而建立了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

固体中分子间的束缚能力很强,分子只能在某个位置附近做小幅的振动,不能自由移动;气体分子间的束缚能力很弱,所以分子运动相对强烈,如果没有容器的限制可自由运动,尽可能占据更多的体积;液体介于三者之间(与固体更接近),大部分分子在大部分时间内只能在某一位置附近做幅度相对大的振动,某些能量较大的分子能克服液体内其他分子的束缚而“飞离”液体。

(1)由材料可知,当物质从气态变化到固态时,需__________(选项“吸热”或“放热”),使其温度__________,分子只有的能量减小,分子的活跃程度需急剧变弱。

(2)在液体的表面上,某些能量较大的分子能克服液体内其他分子的束缚而“飞离”液体表面,这就是__________;在液体内部,有一些分子由于获得足够的能量摆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进入液体内部的小气泡中。

从而使小气泡逐渐变大并上升到液面,气泡破裂,其中的水蒸气“飞”到空气中,这就是__________。

(以上两空选填汽化的两种方式中的一种)【答案】放热 降低 蒸发 沸腾 【解析】 【详解】(1)[1][2]物质从气态变化到固态叫做凝华,凝华需要放热,使其温度降低;(2)[3]在液体的表面上,某些能量较大的分子能克服液体内其他分子的束缚而“飞离”液体表面,属缓慢的汽化现象,这就是蒸发现象;[4]在液体内部,一些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摆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进入液体内部的小气泡中,从而使小气泡逐渐变大并上升到液面,气泡破裂,其中的水蒸气“飞”到空气中,整个过程较为剧烈,这就是沸腾。

初三物理热学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热学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热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什么?A. 热对流、热辐射、热传导B. 热对流、热辐射、热交换C. 热对流、热交换、热传导D. 热辐射、热交换、热传导2. 以下哪个不是热机的组成部分?A. 汽缸B. 活塞C. 连杆D. 电池3. 物体吸收热量后,其温度一定升高吗?A. 一定B. 不一定C. 可能D. 无影响4. 热量的单位是什么?A. 米B. 千克C. 焦耳D. 牛顿5. 热膨胀和冷缩是物体的什么性质?A. 物理性质B. 化学性质C. 热学性质D. 光学性质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________。

7. 热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________原理。

8. 热机工作时,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________能和________能。

9. 热量的计算公式是Q=________。

10. 物体的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其单位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请简述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区别。

12. 什么是热机效率?热机效率的高低受哪些因素影响?13. 简述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一个质量为2kg的铁块,其比热容为0.46×10^3 J/(kg·℃),当温度从20℃升高到100℃时,铁块吸收了多少热量?15. 一个房间的面积为20平方米,高度为3米,房间内的空气温度从25℃升高到30℃,假设空气的比热容为1.006×10^3 J/(kg·℃),求房间内空气吸收的热量。

答案一、选择题1. A2. D3. B4. C5. A二、填空题6. 温度差7. 能量转化和守恒8. 内,机械9. cmΔt10. J/(kg·℃)三、简答题11. 热传导是热量通过物体内部分子振动传递的过程;热对流是流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相对位移时所进行的热量传递过程;热辐射是物体因具有温度而辐射出的能量,不依赖于介质。

初三物理热学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热学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热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温度的物理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B.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缓慢C. 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剧烈D. 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缓慢答案:A2.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

A. 凝固B. 液化C. 熔化D. 汽化答案:C3. 以下哪种物质是晶体?()A. 玻璃B. 松香C. 食盐D. 沥青答案:C4. 以下哪种物质是晶体?()A. 玻璃B. 松香C. 食盐D. 沥青答案:C5. 以下哪种物质是晶体?()A. 玻璃B. 松香C. 食盐D. 沥青答案:C6. 以下哪种物质是晶体?()A. 玻璃B. 松香C. 食盐D. 沥青答案:C7. 以下哪种物质是晶体?()A. 玻璃C. 食盐D. 沥青答案:C8. 以下哪种物质是晶体?()A. 玻璃B. 松香C. 食盐D. 沥青答案:C9. 以下哪种物质是晶体?()A. 玻璃B. 松香C. 食盐答案:C10. 以下哪种物质是晶体?()A. 玻璃B. 松香C. 食盐D. 沥青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______。

答案:晶体熔化12. 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例如:______。

答案:晶体凝固13. 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

答案:不变14. 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______。

答案:不变15. 非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

答案:升高16. 非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______。

答案:降低17. 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并且继续______。

答案:吸热18. 晶体凝固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凝固点,并且继续______。

答案:放热19. 非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并且继续______。

答案:吸热20. 非晶体凝固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凝固点,并且继续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我国研制的大客机C919于2017年5月5日首飞成功,发动机巡航推力为3.6×104N ,巡航速度为920 km/h 。

(1)飞机水平匀速巡航时,受到的阻力是多少?(2)若飞机以巡航速度飞行0.5 h 的过程中,耗油1800 kg ,求此过程中发动机的机械效率。

(燃油热值q 取4.6×10 7J/kg ) 【答案】(1)3.6×104N ;(2)20% 【解析】 【分析】(1)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根据平衡力判断出受到的阻力。

(2)根据Q mq =算出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s vt =算出移动的距离,根据W Fs = 算出发动机传递给飞机的推进功,根据100%W Q η=⨯推力放算出发动机的机械效率。

【详解】(1)飞机水平匀速巡航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发动机巡航推力与受到的阻力平衡力,大小相等,则受到的阻力43.610N f F ==⨯(2)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7101800kg 4.610J/kg 8.2810J Q mq ==⨯⨯=⨯放发动机巡航的距离为920km/h 0.5h 460km 460000m s vt ==⨯==飞机的推进功(推力所做的功)4103.610N 460000m 1.65610J W Fs ==⨯⨯=⨯推力发动机的推进效率10101.65610J 100%100%20%8.2810JW Q η⨯=⨯=⨯=⨯推力放 答:(1)飞机水平匀速巡航时,受到的阻力是3.6×104N ;(2)若飞机以巡航速度飞行0.5h 的过程中,耗油1800kg ,此过程中发动机的机械效率20%。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应用、热量、速度、功、效率的计算等知识,是一道综合题,有一定的难度,难点是效率的计算。

2.实验小组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以下的几种猜想:(1)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2)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3)蒸发的快慢与液体面积的空气流动有关;(4)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质量有关。

a.实验过程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

b.验证猜想(3)应选择_____。

(填对应的字母即可)c.取 A 和 C 比较,可以验证猜想_____。

(填对应的序号即可)d.实验小组想利用 E 图中甲、乙研究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质量是否有关,你认为是否可行并简述理由________【答案】控制变量法; AD; (1);该验证过程是错误的,因为从设计的环节看他没控制水的表面积相同;因为只有在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相同时,质量不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的才快。

【解析】【分析】【详解】[1]由给出的猜想可知,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四个因素有关,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控制了三个量相同,只有要探究的量发生了变化,用到的是控制变量法;[2]验证猜想(3)蒸发的快慢与液体面积的空气流动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应控制液体温度和表面积相同,改变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由此可知应选择AD两图;[3]取A和C比较,液体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液体温度不同,可以验证猜想(1)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4]该验证过程是错误的,因为从设计的环节看他没控制水的表面积相同;因为只有在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相同时,质量不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的才快。

3.如图所示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

实验中需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看看这两种物质的吸热情况是否存在差异。

(1)实验中除了图中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_____。

(2)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____来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食用油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

【答案】秒表 加热时间 3J 2.810/kg ⨯(℃) 【解析】 【分析】 【详解】(1)[1]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实验中需要测量加热时间和质量,则需要秒表和天平; (2)[2]由于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相同,故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多少;(3)[3]当水和食用油均由10℃加热到30℃时,变化温度相同,图中加热时间为3min 和4.5min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更多,加热时间更长,则a 图线为水,b 图线为食用油,又由于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相同,则:4.5min 33min 2Q Q ==水吸油吸则由Q cm Δt =可得当液体质量与升高温度相同时,比热容之比等于吸收热量之比,故食用油的比热容为:32c Q c Q ==水水吸油油吸解得:332J 24.210/kg 2.810/kg 3J 3c c ⨯⨯===⨯⨯油水(℃)(℃)4.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_____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

(2)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和_____。

(3)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甲和乙两种液体,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_____来比较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4)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____(选填“甲”或“乙”)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5)下列事实能用上述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解释的是_____。

A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比内陆地区小 B .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 C .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变成黑色 D .夏大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答案】相同 电加热器 加热时间 甲 A 【解析】 【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的关系;(2)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分析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哪些地方;(3)使用相同的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化法; (4)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5)水的比热容较大,与其它物质相比,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较低。

【详解】(1)[1]根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 (2)[2]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和电加热器;(3)[3]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甲和乙两种液体,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加热时间来比较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4)[4]由实验数据可知,加热相同的时间,甲升高的温度比乙升高的温度要低一些,甲物质的吸热能力强;(5)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比内陆地区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故A符合题意;B.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属于扩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变成黑色,属于扩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是因为蒸发吸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2所示的图象。

(1)图1中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2)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了________ min;(3)图2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_______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此过程中海波________热(选填“吸”或“放”);(4)图2中,海波在D点是________态,在G点是________态(均选填“固”或“液”)。

-℃ 3 BC吸液固【答案】4【解析】【分析】【详解】-℃;(1) [1]图1可知温度为零下,其示数为4(2)[2]图2可知海波从3min开始熔化,到6min熔化结束,持续了t;=6min-3min=3min(3)[3]海波是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图2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BC段;[4]熔化需要吸收热量;(4)[5]图2中CD是液态,所以海波在D点是液态;[6] 图2中FG段是凝固后的固态,所以G点是固态。

6.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小明用烧杯、试管、温度计、圆底烧瓶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1)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比较图乙中BC段与CD段可知,该物质在BC段处于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中物质的温度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①装如图丙的实验装置时,对M、N两个铁圈高度的定位,_______(选填:需要/不需要)点燃酒精灯,先固定铁圈_________(选填M或N),再固定另一铁圈的高度;②你指出图丙中实验操作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再持续几分钟为止.数据记录如表: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898989898③第3min温度计示数如图丁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上面戊图中的______(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④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有同学认为为了方便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将温度计从沸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偏________(填“高”或“低”);(3)生活中使用的电烙铁的烙铁头是一种合金.所谓合金就是不同金属(也包括一些非金属)在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融合物或冷却后的固态.如表列出了几种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其中难以与表中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金属铁铜锌银金熔点/℃153********.59621064沸点/℃2750256790722122807【答案】固液共存不变需要 N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部 96 a 不变低锌【解析】【详解】(1)[1]该物质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是熔化过程;[2]晶体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内能增加;(2)①[3] [4]因要使酒精灯的外焰正好能给烧杯加热,所以需要先点燃酒精灯,组装实验仪器时,应根据酒精灯及其火焰的高度先固定铁圈N,再固定铁圈N上面的部分,这样可以避免重复调整;②[5]由图知,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的底部,会导致测量结果偏高;③[6]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对准了90℃上面第6个小格处,读作96℃;[7]a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是因为水沸腾时上下温度一致,气泡在深度大的水中受到的压强比在深度小的水中受到的压强大造成的,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b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是因为下面的水比上面的水温度高,热胀冷缩的缘故,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④[8]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9]温度计从水中取出读数,由于空气温度低于液体温度,所以示数会下降,导致所测温度偏低;(3)[10]由于金属锌的沸点低,小于其它金属的熔点,因此锌和其它金属无法完成液态时混合.7.如图所示是“比较水和沙子吸热升温的属性”的实验装置.(1)除了图示的器材外,本实验要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_____;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_____: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可以通过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的升高值”或“加热时间”)(2)在本实验中,可用来比较水和沙子吸热升温本领的方法是:若加热时间相同,比较_____;若温度计示数的升高值相同,比较_____.(3)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如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与易拉罐底的距离等)B.易拉罐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沙C.使用相同的易拉罐.【答案】天平使物体受热均匀加热时间温度升高的读数加热时间 B【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吸热公式Q=cm△t可知,实验还需要称质量的天平,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为了让沙子和水受热均匀;放热设备相同,只能通过加热时间来控制水和沙子吸热,所以还需钟表.(2)在本实验中,可用来比较水和沙子吸热升温本领的方法是:若加热时间相同,比较温度计的示数升高值的多少;若温度计示数的升高值相同,比较加热时间;沿海地区昼夜气温变化比内陆地区气温变化小的原因是:水的比热容比泥土和沙子的比热容大.(3)该实验的变量控制,需要控制相同的加热方法(如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与易拉罐底的距离等)、使用相同的易拉罐、水和沙子的质量;如果体积相等,他们的质量一定不同,所以不正确的是B.8.为检测某汽车发动机的工作性能,现使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保持发动机输出功率恒定为6×104W,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不变,其v-t图像如图所示,在第10s末开始匀速行驶,经测试,消耗5.8kg的汽油可以使汽车匀速行驶53.36km,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40%用来驱动汽车行驶,(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在检测过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