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五 图形的运动(三) 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下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3课时
2.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分为两大板块,也是本课的重点:明确旋转三要素,感悟旋转特征。
通过调查发现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对旋转的方向(顺时针和逆时针)以及旋转的度数是有所感觉的,而对于旋转要素之一的旋转中心,孩子比较陌生。
在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旋转中心的位置为关注点,有以下几种情况:对于五年级孩子来说,旋转中心在图形边的转折点,是必须掌握的,因此在旋转中心上下功夫,所以旋转三要素这一板块分为两个环节:一是旋转方向和角度,二是旋转中心,这样我们设计了三个基本学习模块。
教师活动(教学环节中呈现的学习情境、提出驱动性问题、学习任务类型等)师:老师手里有一个拴着绳子的小球,现在让小球转动起来,这是我们学过的哪种现象?师:生活中旋转现象有很多,你在哪里见过?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些旋转现象,PPT出示图,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
这节课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来学习图形的旋转。
(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设计意图:(简要说明教学环节、学习活动等,组织与实施意图,说明活动对目标达成和学生发展(给出方向和角度让学生描述线段的旋转,演示不同旋转现象,从而产生冲突,将学生的实现聚焦到中心点上。
)③谁来完整地说说指针从12怎么旋转到3?师:要清楚的表达旋转过程,必须说清三点: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3到6呢;6到9呢;9到12呢?我们刚才描述指针的旋转,实际上是研究一条线段的旋转,接下来研究其他图形的旋转。
2.认识图形(三角尺)的旋转(1)课件出示方格纸上的三角尺师:三角尺可以绕哪几个点做旋转运动?(任意一点都能做旋转中心)师:我们选取其中的一种来研究,三角形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想象一下旋转过程。
看演示验证你的想象。
师:三角形旋转的同时,它的各条边、各个点是怎样旋转的呢?同桌两人用学具操作并思考、讨论:①三角形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的同时,边OA、边OB是怎么旋转的?②点A是怎么旋转的?点B是怎么旋转的?③图形旋转时,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所有边都绕点0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第5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图形的运动(三)(2课时)
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
1.借助前面所学图形旋转的特征,通过学生交流讨论,学会画图 的方法。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培养学生的推理能 力,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学会将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的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B′
绕点O旋转,点O的位置 不变。
先画 OA′,OA′垂直于 OA,
A′
点 A′与点 O 的距离应该是4
格。
再画 OB′,OB′垂直于 OB, 点 B′与点O的距离应该是4 格。
新知探究
➢ 画出三角形AOB 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B′ A′
连接A′B′,三角形A′O B′ 就是AOB绕点O逆时针旋 转 90°后的图形。
课堂导入
拿出你的三角尺按图中所示放好,然后按照动画所示进行旋转。
按左边动画所 示进行旋转哦!
.
O
课堂导入
拿出你的三角尺按图中所示放好,然后按照动画所示进行旋转。
以动画中所示 的第二种方式 再来旋转一次。
.
O
新知探究
顺时针旋转
想一想,刚才 的两种旋转方 式有什么不同?
逆时针旋转
新知探究
➢ 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A0绕点0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吗?先找准图形旋来自转后准确位置 在哪里。A
O
新知探究
➢ 绕点0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你能画出来吗?画一画。
还是先找准图 形旋转后准确 位置在哪里。
A
O
新知探究
➢ 画出三角形AOB 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想想这个三角 形又该怎么旋 转呢。
新知探究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旋转和平移的概念、特点及运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旋转和平移的基本知识,能够识别和判断图形的旋转和平移,并能够运用旋转和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运动相关知识,对旋转和平移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旋转和平移的概念和特点理解不透彻,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概念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旋转和平移的概念,掌握旋转和平移的特点及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旋转和平移的概念、特点及运用。
2.难点:旋转和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旋转和平移的实物图、练习题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旋转和平移的实物(如玩具、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旋转和平移现象,如旋转门、电梯、滑滑梯等,引导学生关注图形的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旋转和平移的概念、特点及运用,然后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观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旋转和平移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物,进行旋转和平移操作,并说明操作的原理。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旋转和平移的掌握程度。
同时,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分析学生的答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例2)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例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运动三》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平移、旋转在实际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移、旋转的性质,并能运用平移、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识别和判断图形的平移、旋转。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对平移、旋转的判断和操作仍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移、旋转的性质,能运用平移、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移、旋转的性质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判断图形是否发生平移、旋转,以及如何运用平移、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平移、旋转的性质。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平移、旋转的过程。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平移、旋转的实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用于学生动手操作。
3.教学视频:收集一些平移、旋转的实际应用视频,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平移、旋转的性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如旋转的风扇、平移的电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图形在平移、旋转过程中的变化。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平移、旋转的性质。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深刻认识图形运动的原理。
2.在复习中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图形运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3.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的运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建构网络师: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关于图形的运动的知识?生: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师: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作轴对称图形、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要注意什么?生: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条直线方向平行移动一定的距离的过程,称作平移。
生:把一个图形围绕某一固定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的过程,称作旋转。
生: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即图形翻折),对折后如果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即图形沿一条直线180度前后位置所成的图形),这个图形就称作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生:把图形按比例放大或缩小时,要注意各部分均要用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
师:哪些运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生: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第【2】篇〗教学内容:教材P82图形运动(二)轴对称(例1、例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确定对称点的位置,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生活中轴对称的美感,知道大自然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确定对称点的位置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合作交流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轴对称师:这些好看吗?为什么好看?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因为对称而让人觉得美的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美丽的对称图形。
2021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教学设计(2课时,含教学反思)
5图形的运动(三)第1课时旋转 (1)第2课时欣赏与设计 (4)第1课时旋转教学内容教材第83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旋转的方向,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会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描述线段的旋转。
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观察、讨论中,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体会旋转的含义,理解旋转的三要素。
教学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出示图片。
预设:旋转。
教师:旋转现象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在二年级下册,我们已经初步学习过旋转现象,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认识旋转现象。
(出示课题:旋转)二、探究新知1.通过粉笔的不同旋转,初步感知旋转的三要素。
(1)感知旋转方向。
教师:下面进行眼力大考查,看谁观察最仔细,如果你发现了其中的奥秘,马上举手,好吗?第一组,开始。
老师用粉笔绕同一点旋转,旋转角度相同,但旋转方向相反,做两次动作。
教师:你发现这两次有什么区别吗?预设:旋转的方向不同。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板书:方向)教师:(老师再一次做顺时针方向旋转动作)像这种方向的旋转,和生活中谁的旋转方向是一样的?叫什么旋转?预设:顺时针旋转。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做适当提示。
板书:顺时针) 教师:(老师再一次做逆时针方向旋转动作)像这样的又叫什么呢?你见过生活中哪些现象是逆时针旋转的吗?(板书:逆时针)(2)感知旋转角度。
教师:眼力大考查继续,下面进行第二组,请仔细观察。
老师用粉笔绕同一点、同一方向,旋转不同的角度,请学生区别。
预设:旋转角度不同。
(板书:角度)(3)感知旋转中心。
教师:最后一组,这次有点难,看谁能发现!老师再把粉笔分别绕两头旋转一周,请学生说说这两种旋转哪里不同?(板书:中心)教师:看来旋转时,绕哪个中心旋转很重要,同样是这支粉笔,同样是旋转一周,旋转的中心不一样,旋转轨迹也完全不一样了。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例1)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例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主要让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及旋转的性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度数、方向,并能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例1为本章的起始例题,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旋转现象,探索旋转的性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对图形变换(平移、轴对称)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对旋转的概念、性质及运用还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深入理解旋转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度数、方向。
2.培养学生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旋转的概念及旋转的度数、方向。
2.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创设: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旋转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观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发现旋转的性质。
3.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4.引导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旋转的规律,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5.练习巩固:设计适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旋转现象。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图片、卡片等教学素材。
3.学具:为学生准备圆片、直线等学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如旋转门、风车等,引导学生关注旋转现象。
提问: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旋转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提问:这个图形发生了什么变化?它是如何变过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旋转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旋转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讲解,给予评价。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五 图形的运动(三) 第二课时》教案
利用平移或旋转设计图案教材第87页的内容及练习二十二。
1. 通过玩七巧板游戏,使学生初步掌握利用平移和旋转设计或制作简单的图形或图案。
2.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利用平移或旋转制作稍复杂图案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 学会在方格纸上利用平移或旋转画出一个简单图案。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重难点:利用平移或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出一个简单图案。
投影仪、方格纸等。
师:同学们喜欢玩拼图游戏吗?老师拼了许多漂亮的图案,想不想欣赏一下?课件演示拼好的图案,学生欣赏。
师:这些漂亮的图案都是由“七巧板”拼成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七巧板通过平移或旋转拼成漂亮的图案。
(板书:平移和旋转的应用)【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七巧板游戏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投影出示例4。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意义,在小组内探究讨论并解决这个问题。
生1:问题是怎样把方格纸上标序号的七巧板经过平移或旋转填到鱼图中去。
生2:还要仔细观察每块板在方格纸上是怎么运动的,是平移还是旋转。
师:看来同学们都仔细阅读了问题,并且理解了题意,下面就请大家分组自主探究,解决上面的问题。
学生小组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学生完成的情况,然后进行小组汇报。
师:下面就请各小组分别说一说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
生1:鱼图只有一个外形的轮廓,要先判断每块板平移或旋转后的位置……生2:我们组是先用七巧板拼成鱼图,然后再对照方格纸上的鱼图进行标号的。
生3:我们组直接在鱼图上划分,把鱼图分为七块,然后对照七巧板进行标号。
生4:我们组是根据平移和旋转来分析的,如板2先向下平移一格,又向右平移……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都比较简单且易于操作。
我们可以利用我们所学到的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进行拼图和设计图案等。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充分为学生创造了“做中学”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等多种感官直接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相互协作、相互竞争中体验成功、获得进步,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师:下面请同学们独立完成教材第87页做一做。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案(5)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案(5)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主要让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会画指定角度、边数的旋转图形。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轴对称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轴对称的知识,对图形运动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旋转的规律和特点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此外,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可能有所了解,但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和归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理解旋转的概念。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空间想象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图形旋转的特征,旋转的概念。
2.教学难点:图形旋转的规律,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提升”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旋转的图片,如风扇、车轮等。
2.准备旋转的教具,如圆规、直尺等。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关于旋转的图片,如风扇、车轮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是如何运动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都是旋转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旋转的知识。
2.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旋转的定义和特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旋转。
然后,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旋转的过程,并提问:“旋转是如何进行的?旋转的中心在哪里?旋转的角度是多少?”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旋转是物体围绕某一点或轴进行转动,旋转的中心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
3.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并描述旋转的过程。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运动(三)》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应用平移和旋转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
2.探究学习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探索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3.问题解决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平移和旋转的实例和活动。
2.学具:为学生准备图形卡片、剪刀、胶水等学具。
3.实例: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用于教学。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如电梯、旋转门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是如何通过平移和旋转得到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活动,用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平移和旋转的图形。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和解答疑问。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图形的运动(三)第二课时 人教版
第五单元第2课时:图形的运动(三)年级:五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背景简述本节课的重点是学生能从平移、旋转、轴对称的角度欣赏、分析、描述图案,并能根据这些运动方式对简单图案进行设计。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图形旋转的三要素以及图形旋转前后的性质。
放眼学生更早以前的学习,学生在四年级时也已经对轴对称和平移运动有了深入认识,对图形的运动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均已形成了初步表象。
生活中有大量图形图案与图形的运动密切相关,在理性认识图形运动变化之后,在生活中应用、在生活中欣赏也是学习本单元的价值所在。
本节课难点在于学生自己如何借助已有知识经验和空间想象能力,分析每个图形的运动方式,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
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学习困难,基本对策如下:1.提供七巧板放手学生操作小学生发展空间观念主要依靠“视”、“触”,即直观教学中的“视觉直观”和“动作直观”,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不仅能够增加趣味性,更有助于学生分析图形的运动过程。
2.充分经历观察想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推理能力图形的设计方案不同,每个同学的分析过程也都不同,语言是思维的外衣,透过语言将思维过程外显是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方式,也是发展空间观念的良好途径。
二、教学目标1.能从图形运动的角度分析图案,会利用图形运动的知识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图案。
(重点)2.经历描述、分析图形运动变化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
(难点)3.从图形运动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进一步感受图形变换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一)回忆图形的旋转,熟知七巧板1.回忆复习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图形旋转中的奥秘,今天我们来继续研究图形的运动。
2.熟悉七巧板关于七巧板你都知道些什么?(1)七巧板的历史和玩法(2)七巧板中图形的数量和大小关系3.小练习下面这个仙鹤就是用七巧板拼成的,没有对应的颜色,你能仅凭大小知道每块板分别对应原来的哪一块吗?(通过感知图形类型和大小,发展推理能力,为无线框的例4过渡)(二)探究方格图上的图形运动1.阅读与理解七巧板经过平移或旋转后得到了右面这张小鱼的图案,现在你还能知道原来每一块的对应位置吗?请你在鱼图中画出相应的轮廓线,标出序号,同时说出它们都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2课时(例3)(课件)-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探究新知
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 顺时针 旋转90°后的图形。
A
只要找出点A 和点B 按
顺时针旋转90°后的位 置,就可以确定三角形 旋转过后的位置了
绕点O旋转,点O的位 置应该不变。
O
B
探究新知
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 顺时针 旋转90°后的图形。
画点A′ OA′垂直于 OA
点A′与点O的距离是4格
A A A
A
O
A′
探究新知
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 顺时针 旋转90°后的图形。
画点A′
A
OA′垂直于 OA 点A′与点O的距离是4格
O
B A′
探究新知
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 顺时针 旋转90°后的图形。
画点A′
A
画点B′
OA′垂直于 OA 点A′与点O的距离是4格
O
B A′
B
B
B′
OB′垂直于OB 点B′与点O 的距离是3格
B
A
C′
1 3
C
O
2
巩固练习
按要求画图。 (1)把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2。 B′ (2)把图1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3。
A′
1.画点A′ OA′垂直于OA 点A′到点O的距离是4格
2.画点C′ OC′垂直于OC 点C′到点O的距离是2格
3.画点B′ B′在A′的上方 点B′到点A′的距离是2格
1.画点A′ OA′垂直于OA
2.画点C′ OC′垂直于OC 3.画点B′ B′在A′的下方 4.连接点B′和点C′
点A′到点O的距离是4格 点C′到点O的距离是2格 点B′到点A′的距离是2格
巩固练习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主要让学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移和旋转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运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图示,引导学生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规律,进而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对于如何进行平移和旋转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发生了平移或旋转,如何确定平移和旋转的方向和距离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这些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性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示,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性质。
2.探索教学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规律。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练习题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图形卡片、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如滑滑梯、旋转门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是如何发生的?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图形卡片,引导学生发现平移和旋转的性质。
如:将一个图形卡片进行平移或旋转后,其形状和大小是否发生变化?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进行图形变换。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第2课时 旋转(2)》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2课时旋转(2)》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2课时旋转(2)》,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性质和特点,能够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索旋转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运动相关知识,对旋转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旋转的性质和特点理解不透彻,对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性质和特点,能够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旋转的性质和特点,以及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对旋转现象的深入理解,以及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实例引导、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通过丰富的实物和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形和实例,如图片、卡片等。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或图形,引导学生回顾旋转的定义和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旋转门、风车等,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旋转现象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旋转,观察和记录旋转前后的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5)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主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能在实际情境中找出平移和旋转的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平移后的对应图形,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旋转得到的。
本章内容包括:旋转的定义、旋转的特点、在方格纸上画旋转后的图形、在实际情境中欣赏和创造平移和旋转的现象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对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旋转得到的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旋转的性质,提高他们的判断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能在实际情境中找出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2.让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平移后的对应图形,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旋转得到的。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判断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旋转的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旋转后的图形。
2.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旋转得到的。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实际情境引入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2.采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实际情境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3.采用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旋转得到的。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方格纸和绘图工具,以便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际情境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引导学生回顾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它们有什么特点?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旋转的特点。
提问:你们能总结出旋转的性质吗?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旋转得到的?3.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然后沿着某条直线进行平移。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主要让学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特征,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平移和旋转进行设计和创作。
这一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图形运动知识,对平移和旋转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平移和旋转的差别和应用场景区分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提高他们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图形运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特征及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进行设计和创作的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平移和旋转进行设计和创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以及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图形运动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让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平移和旋转的操作,加深对这两种图形运动的理解。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合作,共同探索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及应用。
4.启发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以便于生动展示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情境的图片、卡片等,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进行设计和创作。
3.练习题:编写一些有关平移和旋转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如电梯、旋转门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平移和旋转的定义及性质,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两种图形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平移或旋转设计图案
教材第87页的内容及练习二十二。
1. 通过玩七巧板游戏,使学生初步掌握利用平移和旋转设计或制作简单的图形或图案。
2.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利用平移或旋转制作稍复杂图案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 学会在方格纸上利用平移或旋转画出一个简单图案。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重难点:利用平移或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出一个简单图案。
投影仪、方格纸等。
师:同学们喜欢玩拼图游戏吗?老师拼了许多漂亮的图案,想不想欣赏一下?
课件演示拼好的图案,学生欣赏。
师:这些漂亮的图案都是由“七巧板”拼成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七巧板通过平移或旋转拼成漂亮的图案。
(板书:平移和旋转的应用)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七巧板游戏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投影出示例4。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意义,在小组内探究讨论并解决这个问题。
生1:问题是怎样把方格纸上标序号的七巧板经过平移或旋转填到鱼图中去。
生2:还要仔细观察每块板在方格纸上是怎么运动的,是平移还是旋转。
师:看来同学们都仔细阅读了问题,并且理解了题意,下面就请大家分组自主探究,解决上面的问题。
学生小组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学生完成的情况,然后进行小组汇报。
师:下面就请各小组分别说一说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
生1:鱼图只有一个外形的轮廓,要先判断每块板平移或旋转后的位置……
生2:我们组是先用七巧板拼成鱼图,然后再对照方格纸上的鱼图进行标号的。
生3:我们组直接在鱼图上划分,把鱼图分为七块,然后对照七巧板进行标号。
生4:我们组是根据平移和旋转来分析的,如板2先向下平移一格,又向右平移……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都比较简单且易于操作。
我们可以利用我们所学到的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进行拼图和设计图案等。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充分为学生创造了“做中学”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等多种感官直接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相互协作、相互竞争中体验成功、获得进步,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师:下面请同学们独立完成教材第87页做一做。
学生完成后师生共同评析。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进行拼图或设计图案,大家在进行拼图时,首先确定每小块图形运动后的位置,然后分清楚是经过了平移还是旋转,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A类
下面的运动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①升降国旗②拧开水龙头③用钥匙拧开房间门④拉动抽屉
⑤吊扇在空中运动⑥乘坐电梯⑦转动转盘⑧指针运动
属于平移的有();属于旋转的有()。
B类
说一说,图形A是通过怎样的运动得到图形C的?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属于平移的有①④⑥;属于旋转的有②③⑤⑦⑧。
B类:
略
教材习题
教材第88页练习二十二
1~3.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