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与沼泽
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

第九章 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
第一节 湖泊概述
湖泊与沼泽是陆地上重要的沉积场所,其中往往有众 多的沉积矿产资源。地质历史时期中湖泊、沼泽众多,对
9.1
其地质作用的研究意义重大。
湖 一、湖泊的概况
泊 概 述
定义:陆地上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比较宽广﹑换流 缓慢的水体。
(
湖泊遍布世界各地,占陆地的1.8% ,共270万km2 。北
湖 泊
概 述
( 成 因 )
9.1
4、冰川湖
湖 泊
概 述
( 成 因 )
2009年12 月25日,美国 宇航局“地球 观测1号”卫 星上的先进陆 地成像仪拍摄 下无名冰川的 自然色调图片
。
9.1
5、牛轭湖(河成) 6、泻 湖(海成)
湖 泊
概 述
( 成 因 )
四川若尔盖湿地 秘鲁泻湖泥浆
9.1
7、岩溶湖
9.1
中国主要山脉
湖 泊 概 述 ( 概 况 )
第一节 湖泊概述
一、湖泊的概况
我国湖泊面积和贮水量的地区分布
9.1
湖区
湖
泊
概
青藏高原
湖泊面积
数量 (km3 )
比重 (%)
36899
45.2
湖水贮量 (×108米3
)
5182
其中淡水贮量 (×108米3)
代表湖泊
1035.0
纳木错、青海、 察尔汗盐湖、
湖 泊 概 述
( 成 因 )
漓江东岸的兴坪西塘
9.1
8、风成湖 沙漠中沙丘间的洼地低于潜水面,由四周沙丘汇集洼
地而形成。
甘肃敦煌的月牙湖
湖 泊 概 述
沼泽地是由湖泊演变而来的吗?

沼泽地是由湖泊演变而来的吗?地球的演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演化的过程中,大地经历了无数年的变化,现在,沼泽地也成为了丰富的自然资源的一部分。
那么,沼泽到底是由湖泊演变而来的呢?一、湖泊演变致沼泽地质学家一般认为,湖泊是一个大型的水体,它有各种形态,像淡水湖、海湾、河口等等,并且这些水体都是由河流和雨水中不断变化而成,也就是说,湖泊能够演变成沼泽。
1. 沼泽被湖泊淹没湖泊随着不断扩展,有可能会把沼泽淹没,或者说,湖泊演变成沼泽,这是非常常见的。
沼泽地是湖泊中不断积累的淤泥、淤渣和其他有机物质的结果。
湖泊的特征也决定了沼泽的特征,如丰富的物种和富含细菌的水体。
2. 沼泽土壤质量沼泽地的土壤通常是比较湿润的,而且土壤质量也比较高,这也是湖泊演变而成的沼泽地的一个特征。
一些湖泊演变出来的沼泽地,像斯坦科姆湖这样,由于沼泽地有许多充满湿润的湿地,在湖泊的沼泽地里面,土壤质量也非常高,以至于植物可以在这里生长繁茂。
二、另类沼泽形成方式有时,沼泽地的形成不成比例的受湖泊的影响,它们也可以受到河流、海洋、沉积层、谷地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沼泽样本。
1. 河流形成沼泽河流形成的沼泽,一般是因为河流改变了水深或其他因素,导致沼泽面积的减少,受到河流的洗礼,全新的沼泽成型。
很多沼泽地也是由湖泊演变而来的,但它们也可能因为河流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2. 海洋形成沼泽此外,海洋也是一个重要的沼泽形成循环,海洋中有大量的植物生物、细菌等,海洋波浪和洋流的作用,让海洋环境中的植物生物和细菌影响河流水域,再由河流冲刷沿岸形成沼泽。
三、结论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沼泽地的形成,并不单一依赖于湖泊,它们也受到河流、海洋、沉积层、谷地等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沼泽样本。
总而言之,湖泊也可以演化成沼泽,但不能唯独将湖泊归于沼泽,只有当沼泽受到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时,才可以形成沼泽。
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

湖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变化会引起氧化还原 反应,从而影响湖泊中化学物质的转化和 迁移。
湖水中的化学物质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溶 解或沉淀,改变湖泊水体的化学成分。
湖泊生物作用
01
02
03
生物扰动
湖泊中的生物活动会扰动 湖底沉积物,促进沉积物 中物质的混合和交换。
生物新陈代谢
生物通过新陈代谢过程吸 收和释放化学物质,改变 湖泊水体的化学成分。
通过建立湖泊和沼泽生态保护区,限制人类活动 干扰,保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生态恢复工程
针对受损的湖泊和沼泽生态系统,实施生态恢复 工程,包括植被恢复、生物群落重建等,促进生 态系统恢复和健康发展。
公众参与与教育
加强湖泊和沼泽生态保护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 环保意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生态保护行动。
沼泽特点
沼泽地区水分充足,植物茂盛,是众多野生动植 物的栖息地。同时,沼泽还具有净化水质、减缓 洪水等生态功能。
形成条件及过程
湖泊形成条件及过程
湖泊的形成通常与地质构造、火山活动、冰川作用、河流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例如,构造运动可能导 致地面凹陷形成构造湖;火山喷发后火山口积水可形成火山湖;冰川挖蚀形成的洼地积水可形成冰川湖等。
湖泊分类
根据成因、水质、水深等多种因素 ,湖泊可分为构造湖、火山湖、冰 川湖、堰塞湖、喀斯特湖、河成湖
、风成湖、海成湖和人工湖等。
沼泽定义
沼泽是地表及地表下层土壤经常过 度湿润,地表生长着湿性植物和沼 泽植物,有泥炭累积或虽无泥炭累 积但有潜育层存在的土地。
沼泽分类
根据水源补给情况,沼泽可分为低 位沼泽和高位沼泽。前者由地下水 补给,后者由大气降水补给。
沼泽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 值,如提供水资源、净化水质 、提供农业肥料和工业原料等 。同时,沼泽也是重要的自然
第十三章-湖泊与沼泽的地质作用

松散沉积层 压力增大底层被压实 沉积物胶结成沉积岩
• 墨西哥湾形 成的沉积岩层。
1.松散沉积物
2.沉积物压固脱水
3.胶结物结晶成矿物 4.碎屑物被胶结成岩石
沉积岩
一、 沉积岩的类型
• 按照沉积岩的物质来源和成因分为: • 陆源碎屑岩(砾岩、砂岩、粉砂岩、页岩) • 碳酸盐岩(砾屑灰岩、砂屑灰岩、粉屑
(二)湖泊化学沉积作用 受气候条件制约: 1、潮湿气候区 化学风化彻底--K、Na、Ca、Mg + Fe、Al、Mn等盐类,易溶盐类不易饱和结晶,而铁、 铝、锰的化合物,因pH值和电荷中和等原因,发生化 学作用以及生物作用而沉淀。形成铁矿、锰矿等。 2、干旱气候区 化学风化不彻底, K、Na、Ca、Mg 等易溶盐类,盐度逐年增加,饱和、结晶沉淀出来。 并具有分异沉积作用。
• 湖滩----粗碎屑物质沉积于湖岸附近,湖面下降,形
成平行湖岸的浅滩。 • 湖泥----粘土物质被搬运至湖心缓慢沉积而成。 • 湖三角洲----河流搬运的泥砂物质,因入湖后流速骤 减,形成三角洲;并可扩大淤满湖盆,形成湖泊-三 角洲平原。 • 湖相沉积可有层理、波痕、泥裂、足迹、雨痕等层 面构造。
• 分异沉积作用----混合溶液发生化学 沉淀时,按溶解度大小依次析出的现 象。 • 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碳酸盐阶段 •硫酸盐阶段 •氯化物阶段 •沙下湖阶段
此外,还有 生物沉积作用存在。 • 湖水生物沉积作用主要发育于潮湿 气候区,干旱气候区,湖水盐度高, 生物少。 • 形成:沥青、腐泥、腐泥煤、沥青 黏土、油页岩、石油、硅藻土等。
沼泽的沉积作用 沼泽水体少,相对静止,只有沉积作用,主 要是生物的沉积,可有泥砂质沉积。
• 有机质和腐泥, • 泥炭。 • 褐煤。 • 烟煤和无烟煤。
湖泊与沼泽

风成湖4
埃及的沙漠湖泊
冰成湖1
喀纳斯湖,北疆阿尔泰山,中国 唯一的北冰洋水系湖泊,面积为 44.8 km2,南北长约24km,东西 宽约2km,最大水深188m。
(二)按湖水与海洋沟通情况分类
可分外流湖与内陆湖两类。 外流湖是湖水能通过出流河汇入大海, 而内陆湖则与海隔绝。
(三)按湖水矿化度分类
◆按湖水矿化度分类,按湖水含盐度的大
小,分为淡水湖、微咸水湖、咸水湖及盐 水湖4类。 ◆外流湖大多为淡水湖,内陆湖则多为咸 水湖、盐水湖。
类型
矿化度
淡水湖
<1 g/l
外力形成的湖泊2 7、海成湖:在浅海、海湾及河口三角洲 地区,由于沿岸流的沉积、使沙嘴、沙洲 不断发展延伸,最后封闭海湾部分地区形 成泻湖,泻湖再经淡化后形成,这种湖泊 又称海迹湖,如杭州的西湖。
8、岩溶湖: 由于地表水及地下水溶蚀了 可溶性岩层所致,形状大多呈圆形或椭圆 形,水深较浅,如贵州的草海。
死海,东非大裂谷北端, 低于海平面约416米。
构造湖9
贝加尔湖,深达 1620m,世界第一深
构造湖10
贝加尔湖畔
火山口湖1 湛江湖光岩,我国唯一的玛珥湖
火山口湖2 湖光岩清澈的湖水
火山口湖3
长白山天池,面积9.82 km2,1199年喷发 后形成。是中国海拔最高(2194m)、最 深的淡水湖(373m)。
洞
河成湖1
庭
湖
中国三大淡水湖:鄱阳湖(3583km2)、 洞庭湖(2820km2)、太湖(2400km2), 成因都属于构造+河成。
河成湖2
太 湖
河成湖3
扬州瘦西湖
河成湖4
九江,甘棠湖,烟水亭
风成湖1
16-湖泊及沼泽地质作用

4,冰川湖
由冰川的刨蚀作用形成的低洼地蓄水成湖。大多分布在高 山、高原及高纬度地区,常呈串珠状分布。
串珠状冰川湖
冰川湖
5,海成湖 沿海地带由砂脊、砂坝堵塞海湾形成泻湖以及海岸 带(潮上带)洼地中积水形成滨岸湖。
泻湖港
6,喀斯特湖(溶蚀湖与陷落湖) 在喀斯特发育区因溶蚀作用形成的洼地积水成 湖,称溶蚀湖;因地下溶蚀造成地面塌陷而积水成 湖,称陷落湖。 溶蚀湖
2,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有不同的沉积特征。 (1)干旱气候区的湖泊沉积 在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湖 水的盐度逐渐增加,达过饱和时,便发生盐类结晶。 通过实地考察及室内的盐水浓缩试验,可将盐湖的 成因分为四个阶段:
① 碳酸盐沉积阶段 碳酸盐的溶解度在盐类矿物中最小,因此在湖 水浓缩咸化过程中,首先晶出碳酸盐矿物。
不均匀侵蚀
青海湖鸟岛的湖蚀崖
2,湖流 湖水的定向运动,主要由风的吹动或入湖或出 湖的流水带动,此外还由于表层湖水与深层湖水温 度、密度的差异而引起湖水的运动。湖流的流速较 慢,小湖为数厘米/秒,大湖略大。如里海水深960 米,表层湖流的流速可达70厘米/秒,150米水深处 流速为25厘米/秒。由于湖水的上下对流,氧可带 入底层,从而促使化学作用及生物的活动。 3,浊流 发育在陡坡带,尤其山地紧邻湖盆处,在洪水 期大量碎屑混合水形成高速下冲的浊流。 湖泊中也有潮汐现象,但其规模比海洋远比海洋小, 只有几毫米-几厘米的潮差。
4,湖水的化学成分 由于湖水的化学成分除受湖盆岩石组成的影响 外,还受入湖河水的成分及流域内自然地理性质的 影响,世界各地的湖水化学成分差异很大。 以潮湿气候区的泄水湖与干旱气候区的不泄水 湖相比,盐分总量:前者少,后者多;湖水成分: 前者以Ca(HCO3)2为主,有机质多,后者多NaCl、 Na2SO4,有机质少。 根据湖水的含盐量,可把湖泊分为四类:
《ch湖泊与沼泽》课件

欢迎来到《湖泊与沼泽》的PPT课件。本课件将带您探索湖泊和沼泽的特点、 生态系统、重要性及保护与管储水的天然水体,通常由河流、地下水和降水等因素形成。它们以其清澈的水和多样的生物而闻 名。
沼泽的特点和形成
沼泽是植被丰富的湿地,其土壤饱含水分。它们是许多珍稀濒危物种和候鸟的栖息地,还能吸收雨水和减少洪 涝风险。
为了保护湖泊和沼泽的生态系统,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污染、保护湿地和 控制开发。合理管理水资源和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也至关重要。
湖泊和沼泽的生物多样性
湖泊和沼泽是生命的摇篮,拥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从微小的浮游生物到华 丽的大型鸟类,它们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网络。
结论和总结
通过了解湖泊和沼泽的特点、生态系统和重要性,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保 护这些自然宝藏。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未来的世代保留美丽的湖泊和沼泽。
湖泊和沼泽的生态系统
湖泊和沼泽是复杂的生态系统,通过提供栖息地和养分支持许多生物。它们也与气候调节和水循环等生态过程 密切相关。
湖泊和沼泽的重要性
湖泊和沼泽是人类和自然世界的宝贵资源。它们提供淡水资源、水稻种植地、旅游和休闲场所,并且对全球的 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
湖泊和沼泽的保护与管理
湖泊与沼泽地貌

2) 按照应力作用形成湖盆分类:
内营力作用湖: 火山湖 地震湖 构造湖
外营力作用湖 重力湖 河成湖 风成湖 冰川湖 海成湖 生物成湖 陨石成湖
湖泊的动力及动力地貌
• 主要包括波浪与湖流,其中以波浪作用最为重要. 湖浪: 湖泊波浪的形成及其动力作用 湖流: 湖流的形成及其搬运能力 环流: 环流的形成及其作用
盐湖沉积
• 干旱半干旱区域,降水少,蒸发作用强烈,盐类物质在蒸发浓缩过程中按一 定的顺序结晶:
Fe2(CO3)3→CaCO3→CaSO4•H2O→NaCl→MgSO4→MgCl2→NaBr→KCl
不同的条件下,形成不同类型盐类矿物,可归纳为:碳酸盐沉积湖,硫酸盐 沉积湖和氯化物沉积湖等。 • 碳酸盐湖(苏打湖):这是淡水湖向盐湖转化的第一阶段,湖水的矿化度 小于400mg/l,主要沉积物为白云石/方解石和苏打,有时有菱镁矿和水镁石, 并含有大量碎屑物质。 • 硫酸盐湖(苦湖): 湖水的矿比度可达3g/l,水中饱含硫酸盐,沉积大量石 膏/芒硝和无水芒芒硝,湖泊沉积物中碎屑沉积较小。 • 氯化物湖(盐湖): 湖水进一步浓缩;矿化度达5g/l以上时,湖水中存在大 量的氯化物,如纳盐,钾盐及卤石等,为盐湖沉积的最后阶段。
化学沉积
化学沉积主要是在湖心地区和深水处进行,它是通过湖水 中的各种化学作用和胶体的凝聚,使化学盐类和粘土沉积 而形成含盐量高的软泥的过程。 碳酸钙与粘土混合后沉积形成钙质软泥; 温湿地区,低价铁的化合物与粘土与有机质混合形成各种 形态的铁矿层: 1)在氧化环境下形成褐铁矿; 2)在还原环境下可形成黄铁矿; 3)在气候冷湿的情况,由于细菌的作用,可形成菱铁矿湖Biblioteka 沉积的平面分布湖泊地貌发育历史
15,湖泊及沼泽地质作用

第十五章《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
沼泽:是陆地上潮湿积水、喜湿性植物大量生长并有泥炭堆积的地方。
比较湖泊沉积与海洋沉积的异同?
湖泊的沉积作用包括:
1、机械沉积作用。
湖泊中机械沉积物能够显示出同心带状的分布。
在河流入湖处也形成湖滨三角洲,季节性的气候变化对湖泊的机械沉积有很大的影响。
2、化学沉积作用:安气候条件可分为两类:潮湿气候区、干湿气候区。
3、湖泊的生物沉积作用,可成油田。
海洋沉积包括:1、滨海沉积 2、浅海沉积 3、半浅海沉积 4、深海沉积湖泊和沼泽是怎样形成的?湖泊和沼泽各形成哪些沉积物?
湖泊根据湖盆的成因可以分为以下类型:(1)由构造运动形成的构造湖;(2)在火山口形成的火山口湖;(3)由河流的侵蚀与沉积形成的河成湖;(4)
由冰川的刨蚀作
用形成的冰川湖;(5)由海水的侵蚀和沉积形成的海成湖;(6)由湖盆经溶蚀、塌陷形成的溶蚀与陷落湖;(7)由湖盆因风蚀形成的风蚀湖;(8)由河谷被山崩所形成的岩块或火山喷出的熔岩流阻塞或冰川谷被冰川终渍阻塞所形成的堰塞湖;(9)由人工筑坝堵塞谷地而成人工湖。
沼泽的形成途径有以下几种:
(1)浅水湖泊的泽化;(2)河流泛滥地的泽化;(3)海岸带的沼泽化;(4)泉水涌出地的沼泽化;(5)积水地段的沼泽化;(6)森林和草地的沼泽
化。
湖泊经过机械沉积作用形成湖滩、砂州、砂坝及砂咀等类似于海岸带所见的各种堆积地形,在河流入口处也可形成湖滨三角洲,经长时间也可形成三角洲或三角洲平原或沼泽,盐沼或泥沼。
经过化学沉积作用可形成金属矿床和石油天然
气。
沼泽沉积作用主要形成煤矿。
第15章 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

第十六章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湖泊(1ake)与沼泽(swamp)是大陆上的重要沉积场所,其中往往堆积有众多的矿产资源。
在地质历史中湖、沼沉积有广泛分布,湖泊的沉积物类型与气候有较大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地层中湖泊沉积的特点了解古地理和古气候情况。
第一节湖泊概述一.湖泊概况湖泊——陆地上的积水洼地。
湖泊在其发展过程中,常因淤积转变为沼泽。
湖+沼总面积占全球大陆面积的4.1%。
湖泊遍布世界各地,其总面积为270万km²,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8%。
世界上湖泊最多的国家是北欧的芬兰,共有湖泊五万五千多个,占该国面积的8%,有湖国之称。
湖泊规模不等,世界最大的湖泊是原苏联的里海,为咸水湖(salt water lake),面积达436 340km²。
世界第二大湖是北美的苏必略尔湖,为淡水湖(fresh water lake),面积达88 627km²。
世界最深的湖泊是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水深达l 620m。
湖泊所处位置的高低相差悬殊,最高的是我国西藏高原的纳木湖,湖面海拔4 718m。
最低的是巴勒斯坦、约旦两国间的死海,它的水面比海平面低395 m。
二.湖水的来源、排泄及其化学成分1.湖水的来源湖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地面流水和地下水,其次是冰川融水和残留海水。
湖水的来源深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位于高处的湖泊,如山顶的火山口湖,主要靠大气降水;位于低洼处的湖泊,其水源除大气降水外还有地下水;温湿气候区的湖泊,湖水主要来源于河水与大气降水;干旱、冷湿气候区湖泊的湖水来源以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为主。
2.湖水的排泄湖水通过蒸发、流泄和向地下渗透三种方式而排泄。
干旱气候区多数湖泊无出口,湖水主要以蒸发方式排泄。
潮湿气候区多数湖泊有出口,湖水主要以流泄方式排泄。
一般将有出口的湖泊称为泄水湖(sluicing lake)或外流湖(external lake),无出口的湖泊称为不泄水湖或内流湖(basinal lake)。
第二节 湖泊与沼泽

❖ 由前苏联援建的埃及阿斯旺高坝于1960年动工, 1968年建成,坝高111 m,长3200 m,拦蓄尼罗河 全部河水,形成总库容达1620×108m3的水库。水 库总长度500 km,其中埃及境内300 km,称为纳 塞尔湖,苏丹境内200 km,称为努比亚湖。水库建 成后取得了巨大的效益,免除了旱涝灾害,扩大了 耕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年发电达86万度(原设计 为100亿度)。淡水渔业和旅游业也有很大发展。 水库修建后改变了生态环境,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水库的渗漏和蒸发,尼罗河不再泛滥导致土壤 养分失去补给和土壤次生盐渍化,河床下切和海岸 侵蚀加强,沙丁鱼凋零等。这些成功的经验和引发 的问题都有借鉴意义。
❖ 据近年调查统计,我国冰川总面积约 58523km2,占全球冰川面积 1.62275×107km2的0.35%,约占我国领土 的6‰(表3.1)。
❖ 冰川的分布规模受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尤其以海拔高度影响较大。我国冰川多分布 在西部海拔3500m以上的高寒地区。西藏地 区的山体高度达6000-7000m,甚至8000m以 上,是世界上高山冰川最发育的地区之一。
第二节 湖泊与沼泽
❖ 一、湖泊(webdup 湖泊) ❖ (一)湖泊的一般概念
❖ (二)湖泊的成因和类型
❖ 1、内力作用形成的湖泊 ❖ (1)构造湖泊 (2)火口湖 ❖ 2、外力作用形成的湖泊 ❖ (1)河成湖 ( 2)海成湖 ❖ (4)风成湖 ❖ 3、人工湖泊----水库
(3)阻塞湖 (3)冰成湖
❖
❖ 我国冰川以大陆型冰川为主,大陆型和海洋 型冰川的大体分界是:自唐古拉山东段的碑 加雪山,经嘉黎、工布达江至措美一线。此 线以西为大陆型冰川,主要有喜马拉雅山中 段和西段、冈底斯山、羌塘高原、唐古拉山、 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帕米尔、天山、阿尔 泰山、祁连山等山体的冰川;上述分界线以 东为海洋型冰川,主要有喜马拉雅山东段、 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及横断山的部分冰川。
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

第十一章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目的要求湖泊与沼泽可以接纳由地表流水、地下水、风、冰川和火山作用带来的各种物质,以及大量生物繁殖的生物残骸。
因而,湖泊是大陆上重要的沉积场所。
要求学生了解湖泊的成因和类型,了解湖泊的剥蚀和搬运作用,掌握湖水的沉积作用和沉积物的特点;掌握湖泊和沼泽的生物沉积作用的特点和产物特征;以及了解油页岩和煤的形成。
课时:4学时授课内容一、湖泊的成因和湖水状况二、湖泊的地质作用(一)湖泊的剥蚀各搬运作用(二)湖泊的沉积作用三、湖泊和沼泽的生物沉积作用重点湖泊的沉积作用,湖泊沉积作用的产物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湖泊和沼泽的生物沉积作用学生难以理解。
可借助一些典型的实例,并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展讲解。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等以讲授为主,结合局部实地照片进展说明。
讲授重点内容提要一、湖泊的成因和湖水状况(一)湖泊的成因1、区域性地壳下降:如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一般规模大。
2、断块陷落形成:如滇池、洱海、贝尔加湖、邛海等,多呈长条形。
3、火山活动形成:如天池,一般规模较小,呈圆形。
4、外动力地质作用:如牛轭湖、冰蚀湖、泻湖、岩溶塌陷湖等,一般规模较小。
(二)湖水状况1、湖水来源:降水、地面流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少数来源于冰雪融水和海水。
2、湖水的排泄:湖水通过蒸发、流泄和渗透消耗湖水。
按有无泄水中口,可分不泄水湖和泄水湖。
‰‰—25‰)、咸水湖(大于25‰)、盐湖(250‰)。
(三)湖水的动力和海水一样,仍有湖浪、潮流、湖流等。
二、湖泊的地质作用和搬运作用(一) 湖泊的剥蚀作用湖泊的剥蚀〔湖蚀〕作用包括机械冲刷、磨蚀和化学溶蚀等方式,其中以机械剥蚀为主。
湖蚀主要是由波浪运动引起,波浪越大,湖蚀作用越强,它主要发生在湖岸带。
大湖的湖岸在湖浪的冲击和磨蚀下可形成湖蚀洞穴、湖蚀凹槽等地形。
湖蚀崖逐渐后退可形成湖蚀平台。
湖蚀的产物以及由入湖河流等各种外力带来的物质〔主要是碎屑物〕被湖流、岸流、退流、浊流等动力向湖心方向搬运,在适当部位沉积下来。
沼泽的前身是

沼泽的前身是
沼泽的形成通常与湖泊或河流有关。
沼泽是一种湿地类型,它的前身可以是湖泊、河流、或者其他水体。
以下是沼泽形成的一般过程:
1. 湖泊沼泽:一些湖泊逐渐填满了有机物质、泥沙和植物残体,导致湖泊变得浅滩。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浅滩上的植物继续生长,形成湖泊周围的湿地区域,最终发展成沼泽。
2. 河流沼泽:河流经过某些区域时可能会减缓,使得河道周围的植被有机会生长并积累。
这样的积累可以逐渐形成沼泽地区,特别是在河流流速减缓、植物生长繁茂的情况下。
3. 植被扩展:植被的生长和死亡在湖泊或河流周围逐渐积累,导致地表高程逐渐升高,水体逐渐被植被填满,最终形成沼泽。
总体而言,沼泽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涉及到水体中有机物的积累、植被的生长、以及地形的变化。
1/ 1。
湖泊与沼泽地貌

盐湖沉积
• 干旱半干旱区域,降水少,蒸发作用强烈,盐类物质在蒸发浓缩过程中按一 定的顺序结晶:
Fe2(CO3)3→CaCO3→CaSO4•H2O→NaCl→MgSO4→MgCl2→NaBr→KCl
•
•
•
不同的条件下,形成不同类型盐类矿物,可归纳为:碳酸盐沉积湖,硫酸盐 沉积湖和氯化物沉积湖等。 碳酸盐湖(苏打湖):这是淡水湖向盐湖转化的第一阶段,湖水的矿化度 小于400mg/l,主要沉积物为白云石/方解石和苏打,有时有菱镁矿和水镁石, 并含有大量碎屑物质。 硫酸盐湖(苦湖): 湖水的矿比度可达3g/l,水中饱含硫酸盐,沉积大量石 膏/芒硝和无水芒芒硝,湖泊沉积物中碎屑沉积较小。 氯化物湖(盐湖): 湖水进一步浓缩;矿化度达5g/l以上时,湖水中存在大 量的氯化物,如纳盐,钾盐及卤石等,为盐湖沉积的最后阶段。
2) 按照应力作用形成湖盆分类: 内营力作用湖: 火山湖 地震湖 构造湖 外营力作用湖 重力湖 河成湖 风成湖 冰川湖 海成湖 生物成湖 陨石成湖
湖泊的动力及动力地貌
• 主要包括波浪与湖流,其中以波浪作用最为重要. 湖浪: 湖泊波浪的形成及其动力作用 湖流: 湖流的形成及其搬运能力区和深水处进行,它是通过湖水 中的各种化学作用和胶体的凝聚,使化学盐类和粘土沉积 而形成含盐量高的软泥的过程。 碳酸钙与粘土混合后沉积形成钙质软泥; 温湿地区,低价铁的化合物与粘土与有机质混合形成各种 形态的铁矿层: 1)在氧化环境下形成褐铁矿; 2)在还原环境下可形成黄铁矿; 3)在气候冷湿的情况,由于细菌的作用,可形成菱铁矿
沼泽分类
根据沼泽水的补给方式,可分为 1)高位沼泽,水分靠大气降水补给, 2)低位沼泽,水分主要靠地下水布给, 3) 过渡型沼泽 根据水体的含盐量不同,可分为 1)淡水沼泽, 2)咸水沼泽, 3)半咸水沼泽
(湖泊和沼泽地质作用)

湖泊的动力
湖水与海水一样,处于不断运动之中。大湖的湖水动力也有波 湖水与海水一样,处于不断运动之中。大湖的湖水动力也有波 潮流、湖流和浊流等机械动力 以及化学动力和生物动力。 等机械动力, 浪、潮流、湖流和浊流等机械动力,以及化学动力和生物动力。 蕴藏于湖水中的化学动力和生物动力, 蕴藏于湖水中的化学动力和生物动力,是造成湖泊中化学沉积 作用和生物堆积作用的原动力。 作用和生物堆积作用的原动力。 湖水中的化学动力是指溶解于湖水中的各种气体在湖水中的化 学活动能力。 学活动能力。 湖泊的生物动力,包括生活于湖水中的各种动物、 湖泊的生物动力,包括生活于湖水中的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 它们的新陈代谢过程影响湖水的介质性质( 和 值),在 物,它们的新陈代谢过程影响湖水的介质性质(Ph和Eh值),在 生物茂盛的湖泊,湖面是氧化环境,向湖底逐渐转变为弱还原、 生物茂盛的湖泊,湖面是氧化环境,向湖底逐渐转变为弱还原、中 还原、强还原的环境。 还原、强还原的环境。
湖泊的成因和湖水状况 湖泊的地质作用 沼泽及其地质作用
青海湖
第一节 湖泊的成因和湖水状况
湖泊:陆地表面洼地积水而成的水域 。 湖泊: 湖盆: 湖盆:积水的洼地称为湖盆 内动力作用 形成的湖盆 构造作用形成的湖盆 火山作用形成的湖盆 冰川作用形成的湖盆 河流作用形成的湖盆 风的作用形成的湖盆
湖盆的 成因类型 成因类型
第十章 湖泊和沼泽 地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
湖泊和沼泽是大陆上相对静止的水体。 湖泊和沼泽是大陆上相对静止的水体。 其地质作用以沉积作用为主。 其地质作用以沉积作用为主。 湖泊和沼泽的沉积明显地受气候、 湖泊和沼泽的沉积明显地受气候、地形和构造运动等因 素的影响。 素的影响。并且湖泊还是调节河流流量和湖区附近气温 的作用。 的作用。 对湖泊和沼泽地质作用的研究, 对湖泊和沼泽地质作用的研究,不仅对找寻矿产资源和 现代湖泊和沼泽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湖泊和沼泽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有助于分 析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地理、古气候、 析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地理、古气候、地壳运动特征 提供重要证据。 提供重要证据。
湖泊与沼泽沉积

Modified from Uutala (1990)
Photographs by Jordon Bright
5
From Pontual et al. (2002)
(from Smol, 2008)
6
第三节 湖泊沉积物
一. 湖泊成因与类型 二. 湖泊地质作用的特点 三. 湖泊沉积作用 四. 湖泊沉积物中生物指标及其应用
一. 湖泊成因与类型
(一)湖盆的成因类型 1.内力地质作用
(1)构造湖: 断陷湖:断层陷落形成的湖盆; 向斜拗陷湖:向斜拗陷或大地缓慢下降形成的湖盆
洱海
洞庭湖
1.内力地质作用
(2)火山湖: 火山口湖:火山喷发后的中心充水形成 火山堰塞湖:火山堆积物堵塞河谷,形成凹地积水而成
若湖水中含有硼酸盐时,同时可沉淀出硼砂:Na2B4物中常含有大量植物和动物残骸,在还原环境中分解,形成富含有 机质的淤泥及泥炭。
厌氧细菌分解
腐泥:低等菌藻类
腐泥
油页岩:腐泥 成岩作用
油页岩
石油:腐泥 >1500米深处
石油
50℃—200℃
缺氧,细菌
高温
泥炭:大量高等植物死后堆积
四姑娘山黑海子
贵州草海
月牙泉
七股泻湖 三峡
一. 湖泊成因与类型
(二)按湖水矿化度:
淡水湖(<1 g/L)、咸水湖(1-50 g/L)、盐湖(> 50 g/L)
(三)按湖水来源及排泄情况:
泄水湖和不泄水湖
其他划分方法:
基于水体中TP、TN、COD和Chla浓度的营养状态指数 (Trophic State Index, TSI)
(二)化学沉积: 1.潮湿气候区的化学沉积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山口湖
:系火山喷火口休眠以后积水而成,其形状是圆 形或椭圆形,湖岸陡峭,湖水深不可测,如白头山天池深达 373米,为我国第一深水湖泊。 堰塞湖 :由火山喷出的岩浆、地震引起的山崩和冰川与泥 石流引起的滑坡体等壅塞河床,截断水流出口,其上部河段 积水成湖,如五大连池、镜泊湖等
岩溶湖:是由碳酸盐类地层经流水的长期溶蚀而形成岩 溶洼地、岩溶漏斗或落水洞等被堵塞,经汇水而形成的 湖泊,如贵州省威宁县的草海。威宁城郊建有观海楼, 登楼眺望,只见湖中碧波万顷,秀色 迷人;湖心岛上翠 阁玲珑,花木扶疏,有水上公园之称。
高山峡谷湖泊:多在起伏较大的深山区,湖面一般呈带 状。如新疆喀纳斯湖。
高原湖泊:特点是地势高而缓坦,湖面开阔,有远山环 绕。如云南滇池。
天池:处于山峰顶端,以降水和地下水为水源。如长白 山天池,天山天池。 城市公署或市郊湖泊:地处市区,湖面较小,开发历史 悠久。如北京昆明湖,扬州瘦西湖。
沼泽 - 基本特征
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地表经常过湿或有薄层积水; 其上生长湿生植物或沼生植物; 有泥炭积累或无泥炭积累,但有潜育层存在,沼泽 排水差,潜水面位于地表。
沼泽由于水多,致使沼泽地土壤缺氧,在厌氧条件下, 有机物分解缓慢,只呈半分解状态,故多有泥炭的形成 和积累。又由于泥炭吸水性强,致使土壤更加缺氧,物 质分解过程更缓慢,养分也更少。因此,许多沼泽植物 的地下部分都不发达,其根系常露出地表,以适应缺氧 环境。沼生植物有发达的通气组织,有不定根和特殊的 繁殖能力。沼泽植被主要由莎草科、禾本科及藓类和少 数木本植物组成。沼泽地是纤维植物、药用植物、蜜源 植物的天然宝库,是珍贵鸟类、鱼类栖息、繁殖和育肥 的良好场所。沼泽具有湿润气候、净化环境的功能。 沼泽是地表土壤层水过饱和的地段,它是一种特殊的自 然综合体。
湖泊 - 湖水运动
按运动要素随时间的变化的特性,分为周期性运动,如湖泊波浪﹑湖 泊波漾﹑伴随波漾产生的湖 流;非周期性运动,如漂流﹑吞吐流等。
•
按运\动方式分为混和﹑湖流﹑增减水﹑波浪和波漾等。按运动发 生在湖水中的垂直位置可分为表面运\动与内部运动。各种形式的运\ 动常互相影响,互 相结合。湖水运动形式取决于湖水成层 结构,内部密度分布,作用力的性质﹑
冰川湖:是由冰川挖蚀形成的坑洼和冰碛物堵塞冰川槽 谷积水而成的湖泊。如新疆阜康天池,又称瑶池,相传 是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北美五大湖、芬兰、瑞典的许 多湖泊等。
河成湖:由于河流摆动和改道而形成的湖泊。它又可分 为三类:一是由于河流摆动,其天然堤堵塞支流而潴水 成湖。如鄱阳湖、洞庭湖、江汉湖群(云梦泽一带)、 太湖等。二是由于河流本身被外来泥沙壅塞,水流宣泄 不畅,潴水成湖。如苏鲁边境的南四湖等。三是河流截 湾取直后废弃的河段形成牛轭湖。如内蒙古的乌梁素海。
以湖泊所在地形位置分类
以湖泊含盐度分类
按湖水补排情况分类
可分吞吐湖和闭口湖两类,前者既有河水注入,又能流 出,例如,洞庭湖;后者只有入湖河流,没有出湖水流, 例如,罗布泊。
(1)按湖水与海洋沟通情况可分外流湖与内陆湖
两类
外流湖是湖水与河流相通,最终汇入海洋的湖泊。
内陆湖是指处于河流的尾闾或独自形成独立的集水区域, 湖水均不外泄入海的湖泊。内陆湖一般是咸水湖。
容积,指湖盆储水的体积,它随水位而变化。
长度,沿湖面测定湖岸上相距最远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根据湖泊形态,可 能是直线长度,也可能是折线长度。 宽度,分最大宽度和平均宽度,前者是近似垂直于长度线方向的相对两岸间 最大的距离,后者为面积除以长度。 岸线长度,指最高水位时的湖面边线长度。岸线发展系数,指岸线长度与等 于该湖面积的圆的周长的比值。 湖泊补给系数,湖泊流域面积与湖泊面积之比值。 湖泊岛屿率,湖泊岛屿总面积与湖泊面积之比值。 最大深度,最高水位与湖底最深点的垂直距离。 平均深度,湖泊容积与相应的湖面积之商。 湖泊形态参数定量表征湖泊形态各个方面,是湖泊(水库)规划﹑设计和管理 的基本数据,也可用来对比不同湖泊的水文特性。
第一类 水体沼泽化
水体沼泽化主要是在湖泊中进行的,流速缓慢或停滞的 小河也可能沼泽化。湖泊经过长期的泥沙淤积、化学沉 积和生物沉积,湖水变浅,在光照、温度等条件适宜的 情况下,开始生长喜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由于死亡植物 不断堆积湖底,在缺氧条件下,分解很慢,植物残体逐 年累积而形成泥炭。随着泥炭的增厚,湖水进一步变浅, 湖面缩小,最后泥炭堆满湖盆,水面消失,整个湖泊水 草丛生,演化为沼泽。所以湖泊变成沼泽是自然演替的 必然结果,它标志着湖泊的消亡。
湖泊的概念
湖泊:陆地表面洼地积水形 成的比较宽广的水域。现代 地质学定义:陆地上洼地积 水形成的、水域比较宽广、 换流缓慢的水体。汉语定义: 湖与泊共为陆地水域,但湖 指水面有芦苇等水草的水域, 泊指水面无芦苇等水草的水 域。
湖泊的分类
按湖水补排情况分类
按湖水与海洋沟通情况
以成因分类
缓岸湖泊沼泽化
沼泽化是从边缘开始的。首先在岸边浅水带生长挺水植 物,因水深不同,挺水植物群落呈同心圆状有规律的分 布,向湖心逐渐生长沉水植物。注入湖泊的水流所携带 的泥沙淤积和死亡植物残体的堆积,使浅水带逐渐向湖 心推移,沼泽植物也向湖心蔓延,最后整个湖泊长满了 沼泽植物。例如中国小兴凯湖就是很好的例子,目前正 处于沼泽化阶段。
海成湖:由于泥沙沉积使得部分海湾与海洋分割而成, 通常称作泻湖,如里海、杭州西湖、宁波的东钱湖。约 在数千年以前,西湖还是一片浅海海湾,以后由于海潮 和钱塘江挟带的泥沙不断在湾口附近沉积,使湾内海水 与海洋完全分离,海水经逐渐淡化才形成西湖。
风成湖:沙漠中低于潜水面的丘间洼地,经其四周沙 丘渗流汇集而成的湖泊,如敦煌附近的月牙湖,四周被 沙山环绕,水面酷似一弯新月,湖水清澈如翡翠。
依据湖水含盐量或矿化度的多少,将湖泊划分为六种类型,各种类 型湖泊的划分原则如下: 淡水湖: 湖水矿化度小于或等于1g/1; 微(半)咸水湖:湖水矿化度大于1g/1,小于35g/1; 咸水湖:湖水矿化度大于或等于1g/1,小于50g/1; 盐湖或卤水湖:湖水矿化度等于或大于50g/1; 干盐湖:没有湖表卤水,而有湖表盐类沉积的湖泊,湖表往往 形成坚硬的盐壳; 砂下湖:湖表面被砂或粘土粉砂覆盖的盐湖
同样以洞庭湖和罗布泊为例
(2)按其成因可分为以下九类:
构造湖 :是在地壳内力作用形成的构造盆地上经储 水而形成的湖泊。其特点是湖形狭长、水深而清澈,如云 南高原上的滇池、洱海和抚仙湖;青海湖、新疆 喀纳斯 湖等。(再如著名的东非大裂谷沿线的马拉维湖、坦噶尼 喀湖、维多利亚湖)构造湖一般具有十分鲜明的形态特征, 即湖岸陡峭且沿构造线发育,湖水一般都很深。同时,还 经常出现一串依构造线排列的构造湖群。
(4)按湖水所含盐度分为六类:
湖水含盐量是衡量湖泊类型的重要标志,通常把 含盐量或矿化度达到或超过 50g/1 的湖水,称为 卤水或者盐水,有的也叫矿化水。卤水的含盐量, 已经接近或达到饱和状态,甚至出现了自析盐类 矿物的结晶或者直接形成了盐类矿物的沉积。所 以,把湖水含盐量 50g/1 作为划分盐湖或卤水湖 的下限标准①。
人工湖:水库、公园内湖池。水库有人为干扰,但起着 与湖泊相同的景观作用。我国许多水库都是观光,疗养, 休息的旅游胜地。山清水秀石怪岛多,是该湖的主要旅 游特色。
问题
湖泊与水库的而区别?
湖泊是天然所在地形位置分为七类
平原湖泊:湖泊一般较浅,但场面开阔,适于人群休闲 娱乐。如河北白洋淀。 半山区湖泊:地形出现起伏,部分岸段依山,有湖岛湖 山,湖面开阔风景优美。如密云水库。 丘陵区湖泊:位于起伏较大的群山之中,湖岸曲折,险 峻,湖山岛屿众多,山水景色幽丽。如日月潭,五大连 池。
湖泊 - 水位
按变化规律分为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两种,周期性的年变化主要取决 于湖水的补给。降水补给的湖 泊,雨季水位最高,旱季最低;冰雪 融水补给为主的高原湖泊,最高水位在夏季,最低在冬季;地下水 补给的湖泊,水位变动一般不大。有些湖泊因受湖陆风﹑海潮﹑冻 结和冰雪消融等影响产生周期性的日变化,非洲维多利亚湖因湖陆 风作用,多年平均水位日间高于夜间9.9厘米。非周期性的变化往往 是因风力﹑气压﹑暴雨等造成的。中国太湖在持续强劲的东北风作 用下引起的增减水,在同一时段中,能使迎风岸水位上升1.1米,背 风岸水位下降0.75米。此外,由于地壳变动﹑湖口河床下切和灌溉 发电等人类活动也可使水位发生较大变化。
国内湖泊旅游发展现状与格局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因此湖泊的数量丰富、类 型多样。先天的资源优势带来了湖泊旅游的发展,国内 出现了一批以湖泊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胜地。但总体讲, 国内湖泊旅游发展水平总体相对滞后,且发展速度不平 衡,大多数湖泊旅游区以观光旅游为主,仍处于发展的 准备期、仿徨期、观望期和突破前期,同时面临着生态 保护与旅游开发、经营与管理、观光与休闲度假、旅游 与其他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问题,与世界湖泊旅游发达 的国家相比,还比较滞后。2003年,我国国家重点风景 名胜区 119 处,其中以湖泊为主体的有 16 处,分别是: 黑龙江省的镜泊湖、五大连池,吉林省的松花湖,江苏 省的瘦西湖、太湖,浙江省的杭州西湖、千岛湖,福建 省的泰宁金湖,湖北省的武汉东湖,湖南省的洞庭湖, 广东省的星湖,青海省的青海湖,新疆省的天山天池, 贵州省的红枫湖,云南省的滇池、洱海。
历时﹑周期性﹑空间分布,湖盆形态等
因素。外力作用停止後,湖水运\动受黏 滞力与摩擦力作用和湖泊边界的阻碍而逐
渐衰减,以至最后消失。
二万五千 里长征经过 的一片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