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儒家、道家古代管理思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少扰民:即治国主体不对人民强加妄为,做到 减少外部控制而使民自作自息、自生自灭;
(2)愚民:即尽力消除引起有为的社会条件,使民 无知无欲而不能为或不敢为。
治国理想 小国寡民
面对乱世表现出来的剧烈的社会变革,老子既对儒 家的道德说教不满,也对法家主张的变法、革新反感。 他对夏商周三代都持否定态度,提出了他的“小国寡 民”的理想国蓝图:
“仁”的概念
构成要素之一——人的基本规定性。 仁者爱人、爱人为仁。 构成要素之二——伦理道德。 一方面,它要求人们随时以仁的要求,即爱人来约 束、规范个人的思想与行为,久而久之即可内化为个 人的内在道德。另一方面,仁代表一种道德境界,得 到人们的仰慕和赞誉,并成为人们行为的楷模。 构成要素之三——人格理想(圣人)与社会理想 (小康社会,大同世界)。 构成要素之四——行为准则(克己复礼,执中求 和)。
首先,儒家提出“民为立国之本”的民本思想。孟 子更提出“民贵君轻”的结论,荀子更认为治理国家 就是治理百姓。
其次,儒家又提出,得国的关键在于得民心。“天 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君者,舟 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最后,儒家提出“以人道治人”的重要观点。
基本概念
合理性依据 天命论→ 敬德保命
在使用“合法性依据”这种强制性力量规范协调人们 行为的同时,中国古代管理还强调依赖于管理所具有的 “合理性”因素来求得人们内心的认同而获得管理的内 在约束能力。
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前后,氏族主要依靠武力开疆拓土、
聚敛财富来建立和巩固本氏族王国,从而使得家族地位 凸现,氏族祖先被美化、被神化,为“天命论”奠定了 基础。
其次,万物皆由道而生,以道而存,而道则以自己 为法。
再次,道蕴涵着万物运动与变化的总规律:变与反。 最后,君主治理国家应循道而采用“无为而治”。 道的最高法则是自然而然,故道常无为,但道生成 一切,故又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因其谋略化而成为 历代君王“南面之术”。
治国谋略 君王南面之术
老子正是企图借“无为”这种迂回的手段来实现君 主的治理目的,让君主运用权力巧妙地把人民束缚在 这块“老死不相往来”的土地上,实现其治理的稳定 和功利。
治国模式 德治教化、修身治国
治国之道之“三纲”:明明德(根本原则)、亲民 (根本任务)、止于至善(根本目的)。
治国之道之“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德治教化:发扬美好光明的德性,并用以教育感化人 们,使之亦能去其旧染之污,以达至善至美。
修身治国:修养个人道德,提高个人道德品性,以求 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修身学说和治国学说的人性假设依据: 孟子的“性善论”为孔子“为仁由己”提供了人性根 据。 荀子的“性恶论”则为个人修身时必须“约之以礼提 供了人性依据。
社会组织化方式
内仁外礼、执中求和
社会组织化方式(1):内仁外礼 即通过出自人们内心“仁”的道德修养和来自外部
社会“礼”的强制来规范、协调人们行为,以达成社会 的有序、统一和稳定。
● 道家古代管理思想的内容框架
治国理想 小国寡民
治国 手段
治国模式 无为而治
少 扰 民
愚 民
君王南面之术
思想出发点 道法自然
思想出发点 道法自然
道是道家学说的核心范畴和最基本概念。老子提出 了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道法自然”,为其“无为而 治”思想提供了可靠的哲学支撑。
首先,道是宇宙之本原、万物之母。“道生一,一 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合法性”依据随着漫长的国家前社会和早期国家 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具体分三个阶段:
(1)国家前社会个人性质权力的存在和夏王朝早期 国家的产生,导致“个人集权”的合法性。
(2)启开始的“世袭制”的沿袭,商灭夏、周灭商 和国家制度的设计、国家集体意识的出现,塑造了中 国社会的“王朝正统观”。
(3)中国走向早期文明的独特途径和宗法制度的出 现,造就了“天下共主华夏统一”观念。
老子提倡使用的既不是法家赤裸裸的严刑峻法,也 不是儒家温情脉脉的仁义说教,而是以智治愚,最终 实现君王对百姓的有效治理。
老子的弱用之术主要包括以下诸方面: 静观待变;守弱用柔;知盈处虚;居上谦下;不争 为争;深藏不露。
治国手段 少扰民、愚民→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乃指治理国家时应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而顺其自然的作为。具体表现在:
《老子》经后人改造,留传至今得到《老子》,它集 中体现了道家古代管理思想。
道家思想的主旨:从研究古今成败、存亡、祸福出 发,抓住关键,掌握根本,以清静无为把握自己,用 谦卑、柔弱指导言行。
儒家古代管理思想具有政治伦理型特征,而道家古 代管理思想则表现出强烈的政治谋略型特征。
首先,老子具有君主治理国家、天下之视角。 其次,老子所涉及的问题和讨论的切入处具有浓厚 的政治倾向。 再次,老子主张宽松的政治而反对政治苛刻。 最后,老子提倡的“无为而治”成为“君人南面之 术”
第六章 儒家、道家古代管理思想
■ 儒家古代管理思想
● 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前551—前47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孟子(约前379—前289),儒家学派主要代表。 荀子(约前315—前217),儒家学派主要代表。 孔子改造“六艺”为“六经”,创立了儒家学说, 自创立之始,该学派绵延不断,伴随中华民族的兴衰 荣辱走过了漫长的二千多年。儒家学说对于中国人, 犹如基督教文明对于西方人一样,实际上已经转化成 民族文化的烙印,它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 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儒家学说中包含着完整的古代管理思想体系,有着 极其独特的内在逻辑结构。
朝代更迭促使西周诸王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发现“民 心”比“天命”更重要,欲得民心就须“敬业”,且以 德来配天命。这样,作为对“天命论”改造的“敬德保 命”思想便应运而生。
思想出发点 治国就是治人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已经表现出较为鲜明的人文 意识,加之中国哲学是以人生论为特重等现象,在先 秦儒家治国之道中概括地反映为“以人治人”思想, 将其延展便得到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思想出发点。
社会组织化方式(2):执中求和 即中庸之道。在道德修养方面,不偏不倚。无过与
不及之“中”是天下之本,人之本性。在国家治理方面, 抓住问题的终始本末,上下精细无所不尽,在众论不同 之极的两端之间,用法、理量度以取其“中”而用。
■ 道家古代管理思想
● 道家代表人物
老子乃春秋末期与孔子同时代的老聃,出自老聃的
● 内容框架
治国理想
小康社会、大同世界
治国手段
治国模式 德治教化、修身治国
社会组织化方式 社会组织化方式
内仁外礼
执中求和
思想出发点 治国就是治人
wk.baidu.com合法性依据
个人集权→ 王朝正统→ 天下共主华夏统一观
基本概念 仁概念
合理性依据
天命论→ 敬德保命
合法性依据
个人集权→ 王朝正统→ 天下共主华夏统一观
“合法性”依据,乃指古代管理所赖以存在的、反映 治国主体意志并适应其政治需要的国家主体意识,并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地发展为多数人所共有的一种信 念。
“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 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界绳 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 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愚民:即尽力消除引起有为的社会条件,使民 无知无欲而不能为或不敢为。
治国理想 小国寡民
面对乱世表现出来的剧烈的社会变革,老子既对儒 家的道德说教不满,也对法家主张的变法、革新反感。 他对夏商周三代都持否定态度,提出了他的“小国寡 民”的理想国蓝图:
“仁”的概念
构成要素之一——人的基本规定性。 仁者爱人、爱人为仁。 构成要素之二——伦理道德。 一方面,它要求人们随时以仁的要求,即爱人来约 束、规范个人的思想与行为,久而久之即可内化为个 人的内在道德。另一方面,仁代表一种道德境界,得 到人们的仰慕和赞誉,并成为人们行为的楷模。 构成要素之三——人格理想(圣人)与社会理想 (小康社会,大同世界)。 构成要素之四——行为准则(克己复礼,执中求 和)。
首先,儒家提出“民为立国之本”的民本思想。孟 子更提出“民贵君轻”的结论,荀子更认为治理国家 就是治理百姓。
其次,儒家又提出,得国的关键在于得民心。“天 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君者,舟 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最后,儒家提出“以人道治人”的重要观点。
基本概念
合理性依据 天命论→ 敬德保命
在使用“合法性依据”这种强制性力量规范协调人们 行为的同时,中国古代管理还强调依赖于管理所具有的 “合理性”因素来求得人们内心的认同而获得管理的内 在约束能力。
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前后,氏族主要依靠武力开疆拓土、
聚敛财富来建立和巩固本氏族王国,从而使得家族地位 凸现,氏族祖先被美化、被神化,为“天命论”奠定了 基础。
其次,万物皆由道而生,以道而存,而道则以自己 为法。
再次,道蕴涵着万物运动与变化的总规律:变与反。 最后,君主治理国家应循道而采用“无为而治”。 道的最高法则是自然而然,故道常无为,但道生成 一切,故又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因其谋略化而成为 历代君王“南面之术”。
治国谋略 君王南面之术
老子正是企图借“无为”这种迂回的手段来实现君 主的治理目的,让君主运用权力巧妙地把人民束缚在 这块“老死不相往来”的土地上,实现其治理的稳定 和功利。
治国模式 德治教化、修身治国
治国之道之“三纲”:明明德(根本原则)、亲民 (根本任务)、止于至善(根本目的)。
治国之道之“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德治教化:发扬美好光明的德性,并用以教育感化人 们,使之亦能去其旧染之污,以达至善至美。
修身治国:修养个人道德,提高个人道德品性,以求 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修身学说和治国学说的人性假设依据: 孟子的“性善论”为孔子“为仁由己”提供了人性根 据。 荀子的“性恶论”则为个人修身时必须“约之以礼提 供了人性依据。
社会组织化方式
内仁外礼、执中求和
社会组织化方式(1):内仁外礼 即通过出自人们内心“仁”的道德修养和来自外部
社会“礼”的强制来规范、协调人们行为,以达成社会 的有序、统一和稳定。
● 道家古代管理思想的内容框架
治国理想 小国寡民
治国 手段
治国模式 无为而治
少 扰 民
愚 民
君王南面之术
思想出发点 道法自然
思想出发点 道法自然
道是道家学说的核心范畴和最基本概念。老子提出 了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道法自然”,为其“无为而 治”思想提供了可靠的哲学支撑。
首先,道是宇宙之本原、万物之母。“道生一,一 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合法性”依据随着漫长的国家前社会和早期国家 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具体分三个阶段:
(1)国家前社会个人性质权力的存在和夏王朝早期 国家的产生,导致“个人集权”的合法性。
(2)启开始的“世袭制”的沿袭,商灭夏、周灭商 和国家制度的设计、国家集体意识的出现,塑造了中 国社会的“王朝正统观”。
(3)中国走向早期文明的独特途径和宗法制度的出 现,造就了“天下共主华夏统一”观念。
老子提倡使用的既不是法家赤裸裸的严刑峻法,也 不是儒家温情脉脉的仁义说教,而是以智治愚,最终 实现君王对百姓的有效治理。
老子的弱用之术主要包括以下诸方面: 静观待变;守弱用柔;知盈处虚;居上谦下;不争 为争;深藏不露。
治国手段 少扰民、愚民→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乃指治理国家时应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而顺其自然的作为。具体表现在:
《老子》经后人改造,留传至今得到《老子》,它集 中体现了道家古代管理思想。
道家思想的主旨:从研究古今成败、存亡、祸福出 发,抓住关键,掌握根本,以清静无为把握自己,用 谦卑、柔弱指导言行。
儒家古代管理思想具有政治伦理型特征,而道家古 代管理思想则表现出强烈的政治谋略型特征。
首先,老子具有君主治理国家、天下之视角。 其次,老子所涉及的问题和讨论的切入处具有浓厚 的政治倾向。 再次,老子主张宽松的政治而反对政治苛刻。 最后,老子提倡的“无为而治”成为“君人南面之 术”
第六章 儒家、道家古代管理思想
■ 儒家古代管理思想
● 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前551—前47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孟子(约前379—前289),儒家学派主要代表。 荀子(约前315—前217),儒家学派主要代表。 孔子改造“六艺”为“六经”,创立了儒家学说, 自创立之始,该学派绵延不断,伴随中华民族的兴衰 荣辱走过了漫长的二千多年。儒家学说对于中国人, 犹如基督教文明对于西方人一样,实际上已经转化成 民族文化的烙印,它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 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儒家学说中包含着完整的古代管理思想体系,有着 极其独特的内在逻辑结构。
朝代更迭促使西周诸王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发现“民 心”比“天命”更重要,欲得民心就须“敬业”,且以 德来配天命。这样,作为对“天命论”改造的“敬德保 命”思想便应运而生。
思想出发点 治国就是治人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已经表现出较为鲜明的人文 意识,加之中国哲学是以人生论为特重等现象,在先 秦儒家治国之道中概括地反映为“以人治人”思想, 将其延展便得到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思想出发点。
社会组织化方式(2):执中求和 即中庸之道。在道德修养方面,不偏不倚。无过与
不及之“中”是天下之本,人之本性。在国家治理方面, 抓住问题的终始本末,上下精细无所不尽,在众论不同 之极的两端之间,用法、理量度以取其“中”而用。
■ 道家古代管理思想
● 道家代表人物
老子乃春秋末期与孔子同时代的老聃,出自老聃的
● 内容框架
治国理想
小康社会、大同世界
治国手段
治国模式 德治教化、修身治国
社会组织化方式 社会组织化方式
内仁外礼
执中求和
思想出发点 治国就是治人
wk.baidu.com合法性依据
个人集权→ 王朝正统→ 天下共主华夏统一观
基本概念 仁概念
合理性依据
天命论→ 敬德保命
合法性依据
个人集权→ 王朝正统→ 天下共主华夏统一观
“合法性”依据,乃指古代管理所赖以存在的、反映 治国主体意志并适应其政治需要的国家主体意识,并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地发展为多数人所共有的一种信 念。
“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 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界绳 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 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