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离子聚合ppt

合集下载

阴离子聚合特征+微课阴离子聚合特征3.1 教学课件

阴离子聚合特征+微课阴离子聚合特征3.1 教学课件
高分子化学 第五章 离子聚合
高分子化学 第五章 离子聚合
Anionic
polymerization characteristics
阴离子聚合特征
徐州工程学院
主讲:董黎明
2015年 4月3日
背景导论
高分子化学 第五章 离子聚合
什么是阴离子聚合?
阴离子聚合是以带负电荷的离子或离子对为活性中心的 一类连锁聚合反应。
反应通式:
:阴离子活性种; :反离子,一般为金属离子(Metallic Ion)。 M :聚合单体
阴离子聚合特殊性化学计量聚合
(2)单分散性聚合
链引发的反应速度很快, 引发剂全部、很快地形成 活性中心(瞬时)
反应体系内单体浓度、温度 分布均匀,则所有增长链的 增长几率相同
从而表现为每一活性中心所消耗的单体数基本相等 聚合物分子量分布非常窄
高分子化学 第五章 离子聚合
阴离子聚合可以精确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通过定量加入 引发剂和单体的方法制备预期聚合度的聚合物,例如合成 GPC分析用的标准样。
高分子化学 第五章 离子聚合
阴离子聚合举例
Na +
萘钠在THF中引发St
THF
H2C CH
Na
St
Na H2C CH 2
单体自由基-阴离子
Na H2C CH
CH CH2 Na 2 H2C CH St
双阴离子活性中心
Na H2C CH CH2 CH
CH CH2 CH CH2 Na
nH2C CH
St
PS
Xn
[M] [M ]
n[ M ] [C]
n
大分子活性链数 =活性端基浓度/n
式中
[C] 引发剂浓度 n 每个引发剂分子上的活性中心数 双阴离子 n = 2 单阴离子 n = 1

离子聚合和配位聚合课件

离子聚合和配位聚合课件
高功能性聚合物
通过离子聚合和配位聚合的方法, 合成出具有特殊功能性的聚合物, 如导电聚合物、荧光聚合物等。
绿色合成路径的研究
无毒引发剂
研究无毒、环保的引发剂, 替代传统的有毒引发剂, 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高效催化剂
研究高效、环保的催化剂, 替代传统的有毒催化剂, 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循环利用
研究聚合物的循环利用技 术,实现聚合物的环保处 理和再利用,降低对环境 的污染。
配位聚合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 催化剂和聚合条件,实现对聚 合物分子链结构和性能的精细 调控。
配位聚合可以应用于合成高性 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液晶 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前景。
03
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的 比
聚合方式的比 较
离子聚合
通过正负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 成聚合物链,聚合过程中无金属 催化剂参与。
配位聚合的实际应用
高性能聚合物制备
配位聚合可以合成高性能聚合物,如聚酰胺、聚酯等,用于制造 纤维、塑料和复合材料等。
高分子功能材料
通过配位聚合可以制备具有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如导电聚合物、 光敏聚合物等,用于传感器、光电转换器件等领域。
高分子药物
配位聚合可以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药理性能的高分子药物,用于治 疗癌症、心血管等疾病。
配位聚合
通过过渡金属催化剂与配体形成 活性中心,再与单体进行配位反 应形成聚合物链。
聚合产物的比较
离子聚合
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较窄,但可能存在 支链和交联结构。
配位聚合
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较宽,但聚合物结 构规整,结晶度高。
应用领域的比较
离子聚合
主要用于合成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等材料。
配位聚合
广泛应用于合成纤维、塑料、涂料等领域。

高分子化学-9(阴离子聚合-1)

高分子化学-9(阴离子聚合-1)
阴离子聚合应选用非质子性溶剂,烷烃,芳香烃(苯), 醚类(四氢呋喃)等。卤代烷,酯,酮等不常用,易与 碳阴离子反应。
溶剂的极性用介电常数表示,数值越大,极性也越大, 阴离子聚合反应的速率常数也越大。
溶剂的溶剂化能力也影响聚合反应速度,溶剂化能力大, 有利于形成松散离子对或自由离子,反应速度快。
苯乙烯阴离子聚合时,溶剂的介电常数的影响 溶剂 苯
n-C4H9Li:将Li分散在己烷或庚烷中与正丁基氯反应得到。
在极性溶剂中以单分子形式存在,活性高,聚合速度快; 非极性溶剂,缔合状态。 不同烷基金属化合物的引发活性: RNa>RLi>RMgX
五、单体的活性及其与引发剂的匹配-单体的活性
烯类单体:吸电子强的取代基使单体的活性增加,更易 于亲核试剂的进攻,从而生成稳定性较高的阴离子。 单体的活性:-NO2> -CN> -COOR> -C6H5≈-CH2=CH2
低温(-50º C - -70º C)用极性大的醚有利于正常增长
N Al N
N Z N
Z:CH3
CH2Cl2, <30º C引发MMA, MA进行活性聚合
八、活的聚合反应动力学
1. 聚合反应速率 Rp=-d[M]/dt= kp [M-] [M]
[M-]:活阴离子增长中心总浓度 即引发剂的浓度
-d[M]/[M]= kp [M-] dt Ln[M]0/[M]= kp [M-] t 2. 聚合度 平均聚合度=单体分子数/高分子链数
[ M ]o [ M ] Xn [ M ]/ n
[M ]: t时单体的浓度; n :每一大分子所带有的活性端基数
如引发剂全部转为活的阴离子末端
[ M ]o [ M ] Xn [I ]

阴离子聚合反应课件

阴离子聚合反应课件

功能性聚合物的制备
1 2 3
功能高分子
阴离子聚合反应可以用于制备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如导电聚合物、荧光聚合物、吸附分离聚合物 等。
导电聚合物
通过阴离子聚合反应可以合成聚苯胺、聚吡咯等 导电聚合物,这些材料在电子器件、传感器等领 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荧光聚合物
利用阴离子聚合反应可以合成荧光聚合物,这些 材料在生物成像、荧光探针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 用价值。
反应机理
引发阶段
01
阴离子聚合反应通常由活性阴离子引发,这些阴离子可以由相
应的阳离子引发剂产生。
增长阶段
02
增长链以负离子形式存在,与单体进行加成反应,不断延长增
长链。
终止阶段
03
当增长链上的活性中心被消去或被其他因素钝化时,聚合反应
终止。
02
CATALOGUE
阴离子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
引发剂
引发剂种类
02
03
04
混合单体和引发剂
按照规定的比例混合单体和引 发剂,确保混合均匀。
加热和搅拌
将混合物加热至规定温度,并 保持适当的搅拌速度以促进反
应进行。
聚合反应监测
通过定时取样和分析,监测聚 合反应的进程和产物性能。
终止反应
当聚合反应达到预定程度时, 加入终止剂终止反应。
安全注意事项与防护措施
防爆措施
特点
阴离子聚合反应具有高活性、高 选择性、高聚合度等优点,广泛 应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功能性 高分子材料等领域。
历史与发展
历史
阴离子聚合反应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技的不 断进步,人们对阴离子聚合反应的机理和应用研究越来越深 入。
发展

《配位阴离子聚合》课件

《配位阴离子聚合》课件
加工成型
将干燥后的聚合物进行加工成型,如熔融、纺丝、压延等,以获得所 需形状和性能的制品。
05
配位阴离子聚合的发展趋势
与挑战
新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
总结词
新催化剂是推动配位阴离子聚合发展的关键因素,具有高效、环保、可调可控等优点。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研人员正在不断探索和开发新型的配位阴离子聚合催化剂。这 些新催化剂通常具有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能够更好地调控聚合过程和聚合物结构。同 时,新催化剂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为制备高性能聚合物材料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常用的金属催化剂包括钛、锆、钴和镍等过渡金属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通常与配体 结合形成络合物,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金属催化剂的活性取决于其电子性质和络合物的稳定性,而选择性则与催化剂的结 构和聚合条件有关。
配体
配体在配位阴离子聚合中起到传递电 子的作用,它们能够与金属催化剂结 合,形成具有特定立体构型的络合物 。
聚合机理
01
配位阴离子聚合中,单体首先与金属催化剂形成活性络合物,
然后通过链增长和链转移等步骤实现聚合。
聚合动力学
02
研究聚合过程中单体浓度、催化剂浓度等因素对聚合速率的影
响,有助于了解聚合行为和优化聚合条件。
分子量控制
03
通过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聚合条件,可以实现对聚合物分子量
的精确控制。
单体与催化剂的匹配性
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的制备
总结词
通过配位阴离子聚合技术,可以制备高性能的聚合物材料,满足各种应用需求。
详细描述
配位阴离子聚合具有高度可控的聚合过程和聚合物结构,因此可以制备出高性能 的聚合物材料。这些聚合物材料在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电性能等方面表现出优 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医疗等领域。

第3章连锁聚合反应2-PPT课件

第3章连锁聚合反应2-PPT课件

3.3
离子型聚合反应
2.阴离子聚合的引发剂 一般都是亲核试剂(电子供体)。 按引发机理分,有如下两类: 阴离子加成引发剂(有机金属化合物) 电子转移引发剂(碱金属与碱金属-芳烃复合引发剂) (1)金属有机化合物 主要有:金属胺基化合物(如KNH2、NaNH2)、金属烷 基化合物(如LiC4H9)、格氏试剂(如RMgX) 和金属烷氧基化合物等 此类引发剂的活性与金属电负性有关,M-C键极性越强, 引发活性越大。
3.3
离子型聚合反应
3.3.1 阳离子聚合
以碳阳离子为反应活性中心进行的离子型聚合反应为阳离子型 聚合反应。阳离子型聚合反应通式为:
M M A B M AM B AM B n
1、阳离子聚合的单体 (1)带有推电子基的烯类单体 反应活性与推电子基的供电性能强弱有关。 如:CH2=CHOR, CH2=C(CH3)2, (2)共轭烯类单体及含氧、氮、硫等原子的杂环单体 如:苯乙烯、α -甲基苯乙烯、丁二烯等; 四氢呋喃、3,3-双氯甲基丁氧环、环氧乙烷、 环硫乙烷及环酰胺、环硅氧烷等 (3)羰基化合物(如甲醛)
M M A B M BM A BM A n
1、阴离子聚合的单体 (1)带有吸电子基的烯类单体和共轭烯类单体 如:CH2=CHCN、CH2=CHNO2,苯乙烯、丁二烯等 具有吸电子基的烯类单体都能进行阴离子聚合; 具有π-π共轭的单体才能进行阴离子聚合 (2)含氧、氮、硫等原子的杂环单体 如:ε-已内酰胺、环氧乙烷、环硫乙烷、环氧烷烃等 ; (3)羰基化合物(如甲醛)
3.3
离子型聚合反应
3、阳离子聚合反应机理 (1) 链引发(以BF3-H2O引发异丁烯为例) +(BF3OH) H BF3 + H2O

阴离子聚合要点课件

阴离子聚合要点课件

05
阴离子聚合的应用与实例
高分子合成中的应用
合成橡胶
阴离子聚合可用于合成橡胶,如 丁基橡胶、异戊橡胶等,具有高
弹性、耐油、耐老化等特性。
合成纤维
通过阴离子聚合可以制备高性能纤 维,如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等, 具有高强度、高模量等特点。
合成粘合剂
阴离子聚合可以合成各种粘合剂, 如聚氨酯、环氧树脂等,具有粘附 力强、耐久性好等特点。
如丙烯、异丁烯等,由于 它们具有不饱和碳-碳双键 ,能够进行阴离子聚合。
共轭烯烃单体
如苯乙烯、丁二烯等,这 些单体在阴离子聚合条件 下可以生成高分子量聚合 物。
环状单体
如环己烯、环戊烯等,这 些单体在阴离子聚合条件 下可以生成环状聚合物。
阴离子聚合的引发剂
烷基锂引发剂
如正丁基锂、苯基锂等, 是常用的阴离子聚合引发 剂。
03
在使用引发剂时,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与空 气和水接触,以免发生危险。
04
阴离子聚合的影响因素
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阴离子聚合速率有显著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聚合速率通常会增 加,因为高温可以促进活性种的生成 和链增长。
然而,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聚合体系 不稳定,引发链转移反应和链断裂, 从而降低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
结合形成增长链。
阴离子聚合的机理具有高度的可逆性, 这使得聚合反应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 行,同时也有利于控制聚合产物的分子
量和分子量分布。
阴离子聚合的活性中心可以通过不同的 引发剂来控制,例如有机金属化合物、
碱金属和碱金属化合物等。
阴离子聚合的动力学
阴离子聚合的动力学主要受聚合温度、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等 因素的影响。在聚合过程中,聚合速率随着单体浓度的增加而增 加,但同时也受到引发剂浓度的限制。

阴离子聚合

阴离子聚合

2 H2C CH Na+
Na+CH H2C H2C CH Na+
引发聚合
♢钠:将外层电子转移给萘,使其形成萘钠自由基-阴离子。 ♢萘:电子转移的媒介 ♢四氢呋喃: 溶剂,氧原子上的未共用的电子对,形成的络合阳离子 使萘钠结合疏松,有利引发。
⑵有机金属化合物—阴离子引发
☆这类引发剂有金属的烷基化合物和烷氧化 合物、格氏试剂等亲核试剂。碱金属氨基 化合物虽非有机金属化合物,却是典型的 阴离子引发剂 ☆包括: ①碱金属氨化合物-氨基钾 ②金属烷基化合物(如丁基锂) ③金属烷氧化合物(如甲醇钠,甲醇钾)-第 八章详解
• ☆阴离子聚合反应的通式: • M M • B A +M →BM A ·· ·→BM n A • ★B 表示阴离子活性中心,一般为自由离 子,离子对等。 • ★A 表示反离子,一般为金属离子。
• • • •
阴离子单体粗分为: Ⅰ.烯类 Ⅱ.杂环类 本章重点讨论烯类单体
6.2.1阴离子聚合的烯类单体
K 0.8
Na 0.9
Mg 1.2
⑶其他亲核试剂
..
R3 P
..
R3N
..
ROH
..
HOH
未共用的电子对
R3N:+CH2=CH→R3N-CH2CH→●●●→ R3N [CH2CH ] nCH2CH X X X X
⑴碱金属-电子转移引发
• ☆钠,钾等金属原子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易转移给单体,形成阴离子而后引发聚合。 • ☆包含: • ①电子直接转移引发 • ②电子间接转移引发
①电子直接转移引发 ------碱金属
• 现以苯乙烯为单体来说明引发机理.
Na + CH2 CH

高分子化学-阴离子聚合

高分子化学-阴离子聚合

丁基锂的定向作用 一般认为其机理可能为:
单体与sp3构型的Li+配位,形成六元环过渡态, 将异戊二烯的构象“锁定”为顺式构象:
非极性溶剂,增长链端主要是顺式; 极性溶剂,增长链端主要是反式。
丁基锂的定向作用
非极性溶剂中,对于异戊二烯, 2C上的甲基阻碍了链端 上2C-3C单键的旋转,同时单体以S-顺式为主;对于丁 二烯, 2C-3C单键可自由旋转,单体以S-反式为主。 极性溶剂中,链端配位结合较弱,甚至极性分子代替了 单体的配位,致使链端2C-3C键可自由旋转,反式1,4和 顺式1,4聚合随机进行,甚至发生1,2和3,4聚合。

阴离子聚合速率总比自由基聚合快很多:104~107倍
尽管:从kp值比较,两者相近 但是:因阴离子聚合无终止,活性中心浓度高 [M-] 10-3 ~ 10-2 mol / L [M•] 10-9 ~ 10-7 mol / L [M-] > [M•] 104 ~ 107 倍

聚合度 在下列条件下: 引发剂全部瞬时转变成活性中心(瞬时离解) 搅拌良好,单体分布均匀,所有链增长同时开始 无链转移和链终止反应 解聚可忽略
Xw Xn 1 1 1 2 Xn ( X n 1) Xn
阴离子活性聚合得到的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很窄,接近单分散。 St在THF中聚合,分子量分布指数= 1. 06 ~ 1. 12,可用作分子 量及其分布测定的标准样品。 仍存在一定分散性,原因:
传质:反应过程中很难使引发剂分子与单体完全混合均匀, 即每个活性中心与单体混合的机会总是有些差别。
溶剂和反离子对聚丁二烯微观结构的影响
溶剂和反离子对聚丁二烯微观结构的影响
σ-烯丙基:多1,4-加成,非极性溶剂。 π-烯丙基:多1,2-加成,极性溶剂。

第五章 阴离子聚合

第五章 阴离子聚合

O Ph C Ph
Na+ + H2C CH X
O Ph C Ph +
H2C CH Na+
X
O 2 Ph C Ph Na+
Na+ O O Na+ Ph2C CPh2
阴离子聚合反应
5.4 聚合反应机理
5.4.1 链引发
(1)阴离子加成引发
根据引发阴离子与抗衡阳离子的离解程度不同,可 有两种情况:
(i)自由离子:如在极性溶剂中,引发剂主要以自由 离子的形式存在,引发反应为引发阴离子与单体的简单 加成:
阴离子聚合反应
5.5.4 聚合度分布 阴离子活性聚合得到的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很窄,接近单分
散。 如St在THF中聚合,分子量分布指数= 1. 06 ~ 1. 12,可用
作分子量及其分布测定的标准样品
仍存在一定分散性,原因: 反应过程中很难使引发剂分子与单体完全混合均匀,即每个 活性中心与单体混合的机会总是有些差别; 不可能将体系中的杂质完全清除干净
如碱金属、碱金属与不饱和或芳香化合物的复合物。
(i)碱金属:如金属钠引发丁二烯聚合
Na + CH2=CH-CH=CH2 2 Na+ - CH2CH=CHCH2
Na+ - CH2CH=CHCH2 引发聚合
Na+ -CH2CH=CHCH2CH2CH=CHCH2-+Na
双阴离子活性种
电子直接向单体转移引发
CH3 CH2 C CH2
O C H3C
OCH 3 O
CH3 C CO2CH3 CH2
OCH 3
H2 C
CH3
O
C C
CH2 C
CO2CH3

阴离子聚合ppt

阴离子聚合ppt
4.3 阴离子聚合
B A + CH2 CH CN
B CH2 CH A nCH2 CH CN CN
B[ CH2 CH ]nCH2 CH A
CN
CN
B A 为阴离子聚合的引发剂,其中B 为引发剂的活性中心
B CH2 CHA CN
活性单体是阴离子聚 合的增长活性中心。
B[ CH2 CH ]nCH2 CHA 阴离子活性增长链

阴离子聚合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适当条件下:

没有空气、醇、酸等极性物质时,不发生链终止反应,而形成活性
聚合物。

原因:

⑴ 阴离子活性增长链中心离子具有相同电荷,相同电荷的排斥作
用,不像自由基聚合那样可以双基终止。

⑵ 阴离子聚合中,阴离子活性增长链的反离子常为金属阳离子,
中心离子为碳负离子二者之间离解度大,不能发生中心离子和反离子的
这到C种离4H链子9增对[ C长中H反间2应向是一C单 端H体 增]插 长nC入 。H2 CH Li
1
2
阴离子聚合
NaCH CH2 CH2 CHNa + 2nCH2 CH
双 反
阴N离aC子H活

性C中H心2的[ C链H增
长CH2
]n[
CH2
CH ]nCH2
CHNa
3
4
4.3 阴离子聚合

⒊ 链终止反应和链转移反应
CH2 CHLi + mCH2 CH CH CH2
CH2 CH CH2 CH CH CH2 Li
SB-二嵌段共聚物
4.3 阴离子聚合
Li C CH2 CH2 C Li + 2CH2 CH CH CH2

高分子化学5.1阴离子聚合5.1.1 课件

高分子化学5.1阴离子聚合5.1.1 课件
逐步加成聚合
连锁聚合
按活性中心
自由基聚合 离子聚合
阴离子、阳离子和配位聚合
背景导论
高分子化学 第五章 离子与配位聚合
什么是阴离子聚合?
阴离子聚合是以带负电荷的离子或离子对为活性中心的 一类连锁聚合反应。
反应通式:
:阴离子活性种; :反离子,一般为金属离子(Metallic Ion)。 M :聚合单体

CN
高分子化学 第五章 离子与配位聚合
阴离子链终止
(1)向质子性物质转移终止(单基终止)
~ CH2 _ CH -.....Li+ + CH3OH CN
~ CH2_ CH2 + CH3OLi CN
~ CH2 _ CH -.....Li+ + HOH CN
~ CH2_ CH2 + LiOH CN 变成烷基
高分子化学 第五章 离子与配位聚合
Anionic polymerization
阴离子聚合
徐州工程学院
主讲:董黎明
2015年 4月3日
导入
自由基聚合的特征?
聚 合
按单体和聚合物的 组成结构变化分类





按聚合机理分类
高分子化学 第五章 离子与配位聚合
加聚反应
缩聚反应
开环聚合 …….
逐步聚合
缩聚反应
高分子化学 第五章 离子与配位聚合
5.1.3 阴离子聚合机理
也包括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三个基元反应 ◆ 取代基的极性即e 值大小是决定单体参加阴离子聚合
反应活性的决定因素 ◆ 取代基的共轭程度即Q值的大小却是决定单体参加自
由基聚合反应活性的决定因素 例如, Q值大的共轭单体苯乙烯属于活泼的自由基 性聚合单体,但是在阴离子聚合反应中却不活泼。

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机理

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机理

取代基极性大的单体,阴离子聚合活性大
阴离子聚合机理
阴离子聚合机理
•快引发 •慢增长 •无终止 •无转移
阳离子聚合可以与反离子加成或转移
阴离子聚合增长速率常 数及影响因素
阴离子聚合增长速率常数及影响因素
极性溶剂中,反离子溶剂化,半径越大,Kp越小 非极性溶剂中,反离子未溶剂化,半径越大,Kp越大
阴离子聚合的单体
烯类 含氧杂环的单体
一. 烯类单体,必须符合:
➢ 吸电子基:
• C=C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有利于阳离子的进攻;
σ
σσ
• 碳阴离子增长种的电子云密度分散,能量降低而稳定,有利
于增长反应。
➢ 具有π-π共轭体系的烯类单体
(1)共轭效应使双键上电子云密度下降,使C-离子稳定。
(2)π-π共轭体系的烯类单体又极性于非极性之分,
阴离子聚合单体
阴离子聚合(anionic polymerization)
反应通式:
A B +M
BM Ale)提供;
A 反离子,一般为金属离子(metallic ion)。 活性中心是C -(碳阴离子)
阴离子聚合应用比阳离子多,应用广泛。由于具有活性无 終止的特点,可以制备嵌段共聚物。
C、 温度对增长速率的影响
活性聚合的活化E=8~21kj/mol,聚合速率随 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加,但并不敏感。
X n n[M ] [C ]
温度对聚合度无影响
综上所述,阴离子聚合的影响因素很多又复杂,溶剂 的极性、溶剂化能力、反离子性质均有影响,且又相 互联系,可见阴离子聚合体系的复杂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丁基锂和萘钠最为重要也最为常用的引用剂。
2020/3/30
三. 阴离子聚合引发剂和单体的匹配
阴离子聚合与自由基聚合相比,单体对引发剂 有较强的选择性,只有当引发剂与单体活性相
匹配才能得到所需的聚合物。
强碱性高活性引发剂能引发各种活性的单体,而弱碱性低 活性引发剂只能引发高活性的单体。
2020/3/30
2020/3/30
5.1阴离子聚合(anionic polymerization)
反应通式:
A B + M B M A
M M n
B :阴离子活性种,一般由亲核试剂(nucleophile)提供;
A 反离子,一般为金属离子(metallic ion)。 活性中心是C -(碳阴离子)
阴离子聚合应用比阳离子多,应用广泛。由于具有活性无 終止的特点,可以制备嵌段共聚物。
X
X
RM
主要有:
金属氨基化合物(MtNH2)、醇盐(RO-)、酚盐(PhO-) 、有机金属化合物(如正丁基锂C4H9Li或LiBu )、
格氏试剂(RMgX)等。
2020/3/30
2020/3/30
(b)醇盐、酚盐:
醇(酚)盐一般先让金属与醇(酚)反应制得醇(酚)盐,然后再 加入聚合体系引发聚合反应。如:
2020/3/30
表 5-5 苯乙烯负离子聚合增长速率常数(25℃)
反离子 二氧六环
Li
Na
K
Rb
Cs
k
0.94 3.4 19.8 21.5 24.5
2020/3/30
四氢呋喃
k
160 80 60~80 50~80 22
离子半径
0.94 1.17 1.49 1.63 1.86
3)温度对增长速率的影响
2 Na + 2 CH3OH → 2 CH3ONa + H2
C H 3 O - N a + + H 2 C C HH 3 C O C H 2 C H - N a +
X
X
2020/3/30
(c)有机金属化合物:
有机金属化合物是最常用的阴离子聚合引发剂。多为 碱金属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如丁基锂),Ca和Ba的有机金 属化合物也具引发活性,但不常用。
2020/3/30
一. 阴离子聚合的单体
(1)带吸电子取代基的乙烯基单体
一方面,吸电子性能能使双基上电子云密度降低,有利
于阴离子的进攻,另一方面,形成的碳阴离子活性中心由于
取代基的共轭效应而稳定,因而易阴离子聚合:
H2C CH X
降低电子云密度,易 与富电性活性种结合
H R CH 2 C
X
分散负电性,稳定活性中心
4、聚合方法
自由基聚合可以在水介质中进行,但水对离子聚合的引发剂和链 增长活性中心有失活作用,因此离子聚合一般采用溶液聚合,偶有 本体聚合,而不能进行乳液聚合和悬浮聚合。
2020/3/30
5、活性中心的存在形式
离子聚合的链增长活性中心带电荷,为了保持电中性,在 增长活性链近旁有一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存在,称之为反离 子或抗衡离子。这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离子对在反应介质 中能以几种形式存在,可以是共价键、离子对乃至自由离子, 以阳离子聚合为例:
阴离子聚合特点 快引发,慢增长,无终止。所谓慢
是对引发速率而言,实际上阴离子聚合的 增长速率比自由基聚合快得多。
2020/3/30
五、 阴离子聚合的影响因素
1 溶剂
① 种类
2020/3/30
质子型 e.g:ROH;H2O 不能作为阴离子聚合的溶剂
非质子型
极性 e.g:四氢呋喃 非极性 e.g:环己烷、苯、己烷
不管引发机理如何,增长反应始终是单体与增长聚合 物链之间的加成反应,单体不断插入到离子对中,活性 中心不断向后转移。
H CH2 C
X
2020/3/30
kp
Li+ + CH2 CH
X
H
H
CH2 C CH2 C
X
X
Li+
特点: ① 几种不同活性中心同时增长; ② 慢增长(相对于阴离子聚合的引发速率 Ri,慢增长,但是较自由基聚合的Rp快)。 ---------可以得到单分散聚合物,是一种化学 计量聚合。
率对
的反 贡应

献速
居中
离解程度增加 大
控对 制结


能构
力的
平衡右移,Rp增加,控制结构能力下降;
平衡左移,RpBiblioteka 降, 控制结构能力增强2020/3/30
表5-4 溶剂对苯乙烯负离子聚合kp的影响 *
溶 剂 介电常数/D

2.2
1,4-二氧六环
2.2
四氢呋喃
7.6
1,2-二甲氧基乙烷 5.5
Kp/ (L/mol.s) 2 5
(绿色) Na CH CH2 +
(红色)
2 Na CH CH2
Na CH CH2 CH2 CH Na
(红色)
萘钠在极性溶剂中是均相体系,碱金属的利用率高
2020/3/30
(2)阴离子加成引发------单阴离子活性中心: 引发剂离解产生的阴离子与单体加成引发聚合反应:
聚 合 R M + H 2 C CHR C 2C H M H
溶剂化:离子带电荷,可与周围的极性分子或可极化的 分子发生相互作用。溶剂化的过程是使电荷分 散的过程即解离的过程。
e.g:
n - C 4 H 9 L i + O
n - C 4 H 9+ L i O
2020/3/30
溶剂的性质可用两个物理量表示: 介电常数ε:表示溶剂极性的大小, ε大,溶剂极性 越大,活性链离子与反离子的离解程度越大,自由离子 多; 电子给予指数:表示溶剂化的能力,反映了溶剂的给电 子能力,溶剂的给电子能力强,对离子的溶剂化作用越 强,离子对也越分开。
活性聚合的活化E=8~21kj/mol,聚合速率随 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使聚合物的规整度下降。
X n n[M ] [C ]
温度对聚合度无影响
但是,升高温度往往会使链转移反应加剧,所以一般阴离 子聚合反应必须低于一般自由基所采用的温度。
CH3 H2C C
COOCH3
甲基丙烯酸甲酯
D组(低活性):
CH3
H2C CH H2C C
H2C CH CH CH2
CH3 H2C C CH CH2
苯乙烯 甲基苯乙烯 丁二烯
异戊二烯
乙烯基单体,取代基的吸电子能力越强,双键上的电子云密度 越低,越易与阴离子活性中心加成,聚合反应活性越高。
2020/3/30
一般情况下,溶剂的介电常数越大,则极性越强, 离子对的离解越容易进行,体系中的松离子对和自由 离子就越多。 2020/3/30
R X极 化 R - X +离 子 化 R
溶 剂 化
X
R //X
离 解 R+ X
共 价 化 合 物极 化 分 子 紧 密 离 子 对溶 剂 分 离 离 子 对自 由 离 子
550 3800
※25℃, 萘钠引发苯乙烯聚合时测得的。
2020/3/30
2 反离子的影响
主要是反离子的结构、体积(半径)的影响 在非极性或低极性溶剂中,溶剂化作用十分微弱,
碳负离子与反离子之间库仑力为主导,反离子半径越 大,相应离子对间静电作用越小,易形成松对;
在极性溶剂中,库仑力次要,溶剂化为主导,反离 子半径越大,极性溶剂对反离子的溶剂化程度小,易 形成紧对,或者较大的反离子需要更多的溶剂分子才 能使之与负碳离子分开,于是离子对就变成紧离子对。
e.g:
H
H
C H 2 C M e+H 2 O X
C H 2 CH+M e O H X
H
H
C H 2 C M e+R O H X
C H 2 CH+M e O R X
水、醇、酸(RCOOH)、胺(RNH2)等终止速度快且无副反 应,广泛用作终止剂
2020/3/30
端羧基化反应 端羟基化反应
2020/3/30
2020/3/30
四. 阴离子聚合机理
1.机理:引发、增长、終止。 链引发:I 极快 M-
链增长: M n M 慢 M n 1 M
链終止: M n1M 难 終 止
∴ 阴离子聚合为无終止聚合,只能靠外加終止剂終止反应。
2.特点 快引发、慢增长,无終止
2020/3/30
四、 聚合反应机理-无终止聚合
CN
A组(高活性): H2C C
CN
CN H2C C
COOC2H5
H H2C C
NO2
偏二氰乙烯 a-氰基丙烯酸乙酯 硝基乙烯
B组(较高活性):H2C CH
CN
丙烯腈
CN H2C C
CH3
甲基丙烯腈
H2C CH CO
CH3
甲基丙烯酮
2020/3/30
C组(中活性): H2C CH
COOCH3
丙烯酸甲酯
B u L i + H 2 C C H B u C H 2 C H - L i +
X
X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活性与其金属的电负性有关,金属的电负 性越小,活性越高。
2020/3/30
(d)格氏试剂:
烷基卤化镁RMgX由于其C-Mg键极性弱,不能直 接引发阴离子聚合,但制成格氏试剂后使C-Mg键的 极性增大,可以引发活性较大的单体聚合。
2020/3/30
(3)链转移和链终止
自由基聚合通常是双基偶合、歧化终止,也有链转移
终止。对于阴离子聚合,由于活性中心带有相同电荷,不 能双基终止;反离子是金属离子,无法夺取某个原子而终 止,而且从活性链上脱除H- 活化能相当高,非常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