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浅析
哈尔滨市建文小学校张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呈现出减弱的趋势,家庭教育的作用被淡化。学校教育如何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值得研究探讨。
一、家庭教育的优势和对学校教育的作用
我这里所讲的家庭教育主要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即是亲子教育。如果说教育为树人之本,那么家庭教育则是教育之源。蔡元培先生曾经指出:“家庭者,人生之最初学校也。”“一个人思想的发展,知识的丰富,品德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起步最早、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家庭教育的优势和对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家长和子女接触的时间最早也最长,有利于教育。孩子从出生到六、七岁上学前,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家里。即使上学后,在家的时间仍远比在校时间多。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特殊的亲子关系,使得家长能够深入而系统地了解子女的全面情况,所谓“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从而做到家庭教育从子女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教育。个别教育、因材施教是家庭教育的最大优势。
第二、家庭教育相比学校教育具有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
大,几乎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用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言谈举止等都在不断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这种终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出一个家庭的家风,家风的好坏往往要延续几代人,甚至十几代、几十代。同时家风又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学风,学风的好坏也往往延续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往往对家族人才群体的崛起有着重要影响。
第三、家庭教育是最直接最生动最有活力的教育。家长和子女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家长在子女的身心发展中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子女因为与家长在血缘上、经济上、思想感情上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受家庭的影响最直接、最生动、最经常、最深刻,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亲密,相互之间情感的感染性越强,感化作用越大;反之,则感染性越弱,感化作用越小。父母与子女的特殊关系,他们之间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家庭教育不仅表现为父母对子女的直接的正面的灌输、宣传和教诲,家庭生活的许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家庭的文化环境、语言环境、生活习惯,以至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耳濡目染的作用下,渗透到孩子的思想意识中去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父母对一切的评价、议论,都可能成为子女进行道德评价的依据。家长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都
可能成为子女效仿的榜样,所有这些,都是对子女最直接、最生动的教育,对子女的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四、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我们已知道,家庭教育是贯彻子女一生的。尽管学校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但是仍需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有效的教育,才能提高教育质量。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配合,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就能增强学校教育效果;反之,则会起阻碍、干扰、削弱或抵销学校教育的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论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时说:“学校教育应当领导家庭教育,但决不能少了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的环节,这是学校教育的最有益的补充。”这就说明了上面的道理。
二、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家庭教育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越来越滞后。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山区老区,家庭教育的问题更突出:
(一)“留守儿童”增多,家庭教育不全或空白
近年来,由于山区经济欠发达,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年轻的家长纷纷外出打工,造成家庭教育的不全或空白。这部分学生或与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或寄养在亲戚朋友家中,这些代管者,大多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不发生安全事故之类的浅层关怀和监管,几乎很难尽到对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和管理。拿由祖辈监管的孩子来说,祖辈普遍只想着“让孩子吃好喝好就行”,所以就存在着重吃穿、
重物质,轻心理、轻性情的做法,而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学习、行为习惯重视不够,在心理和精神上更是缺乏关注,一些孩子的心灵被扭曲而形成的孤僻、任性、倔强的心理,在学校很难与老师同学沟通,我行我素。家庭教育的空白或不全成为影响孩子学习进步和健康成长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有些家庭的教育者不能起榜样示范作用
由于受山区经济条件、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家长的思想境界与道德水准不高。他们不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所具有的隐性,更没想到自己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注意言行,行动鲁莽、语言粗俗,在孩子面前没有表现出长者的风范。受父母影响,这些孩子也慢慢也滋长了一些不良的想法并表现于言行举止上。虽然有学校的教育引导,但孩子毕竟是孩子,在不良的家庭环境中,不可能“出淤泥而不染”,他们爱模仿的天性注定要受到家庭成员和家庭文化的影响。所以,家长没有起到榜样示范作用,没有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这对长期生活在他们身边的孩子影响是极大的。
(三)有些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
观念落后是最大的落后。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在一些家长的大脑中已根深蒂固,严重束缚了家长的教育思想。他们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调查发现,有相当部分的家庭教育承担者缺乏进行家庭教育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他们曾经经历和接受过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子女,普遍存在用物质刺激和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的现象。家长在家
庭教育中有绝对权威,家长主义、命令主义等落后陈旧的思想观念已深深地扎根在他们的头脑中,而且还振振有辞地说:“管你,打你是为了你好”。家长一心只求子女成才,而忽视了首先应该让子女成人。其实家长只有“望子成龙”的心情是不够的,更主要的是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调查还发现,一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还有一些家长则重智轻德,只抓学习成绩,额外给孩子增加学习负担,给孩子造成精神压力和过重的学业负担,而对孩子的品行则很少过问。
(四)有些家庭教育者与学校教育配合不够
作为班主任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向家长反映了孩子的一些不良现象后,家长就会说:“这孩子我是没办法教育了,我把他交给你老师了,他最听老师的话,你怎么教育都行。拜托了。”将教育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和老师。这部分家长认为把子女送进了学校,教育孩子就属于学校的事了,培养和教育好孩子是学校的应尽之责。近些年,很多家长忙于生计,不能主动与学校沟通联系,将孩子交到学校之后就不闻不问了。特别是到了高年级,有些家长从来不到学校或向老师了解子女在校学习情况,连家长会也不来参加,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个班级,老师是谁,对孩子学习情况就更不清楚了。家长不关心在校子女的表现,不同学校配合,有些家长还习惯替子女说话,庇护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教育系统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缺乏配合和协调,致使学校教育成效减弱。
(五)部分家长思想认识出现偏差
近些年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一时难以找到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