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的色彩解决方案——以杭州市为例
杭州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探索
![杭州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e81d0dc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3.png)
杭州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探索
张楠楠
【期刊名称】《规划师》
【年(卷),期】2009(025)001
【摘要】色彩景观是在长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是城市的宝贵财富,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可发挥塑造城市特色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城市色彩规划管理仍处于尝试阶段,需改进色彩规划的理论方法并将其技术框架融入现有城市规划体系.近年来,杭州市开展了重点地段的规划试点及宏观层面的色彩规划等实践探索,形成了科学规划、制度化管理的色彩规划与管理思路.
【总页数】5页(P48-52)
【作者】张楠楠
【作者单位】杭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1
【相关文献】
1.长沙市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的实践探索 [J], 陈群元;邓艳华
2.审美范畴“逸”:杭州城市色彩的历史文化成因 [J], 章辉
3.基于操作层面的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探索——以桂林为例 [J], 袁磊
4.杭州城市色彩规划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J], 丁炜
5.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探索——以株洲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为例 [J], 程嵘;蒋涤非;边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意象》读后感——以北京、杭州为例浅析双城意象
![《城市意象》读后感——以北京、杭州为例浅析双城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0301030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42.png)
《城市意象》读后感——以北京、杭州为例浅析双城意象城市是市民的家园,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城市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很羞愧直到研一才拜读了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这本著作。
作为一本真正把意象从心理学领域引入城市研究的书籍,《城市意象》对当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工作有着极其深远的指导意义。
依林奇之见,城市意象是城市环境与观察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他通过调查访问和图示两种方法对美国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三个城市意象作了分析,提出了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并就城市形态、城市意象及其元素等问题做了论述。
林奇启发性的观点,使得意象一词引起普遍的关注,成为设计与规划界通用的术语,也带动了许多追随者和类似的研究。
1 概况之双城意象《城市意象》虽然不算晦涩,但需要时间来体会其中的语言。
我想就北京和杭州两个相对较熟的城市为例,对书中提及的一些问题方法尤其是五元素简要分析,再提出自己的拙见。
所谓城市意象,是指由于周围环境对居民的影响而使居民产生的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印象,也是居民头脑中的“主观环境”空间。
北京和杭州作为中国的两个大城市拥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
北京市市长王岐山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
“两轴”即北京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沿线构成的十字轴,是北京的精髓;“两带”即北起怀柔、密云,重点为顺义、通州、亦庄的“东部发展带”,以及包括延庆、昌平、良乡、黄村等在内的“西部生态带”;“多中心”则指的是在市区范围内建设CBD、奥运公园、中关村等多个综合服务区,并在区域范围内的“两带”上建设几个适合50万人口居住、就业的新型城市,以缓解城市中心区人口多的压力。
这是宏观上的愿望,但作为一个家园,在普通市民脑海中的城市意象才能真正表达出城市的意蕴。
北京不负首都之名,拥有了一系列首都应有的意象。
层层外扩的环路和四通八达的主路开阔大气,从明清时代延续下来的正南正北朝向布局的道路和建筑体现出这座城市的严谨沉稳。
《城市论》:一部探索城市科学发展的力作
![《城市论》:一部探索城市科学发展的力作](https://img.taocdn.com/s3/m/bcaf7dbe19e8b8f67c1cb97a.png)
《城市论》:一部探索城市科学发展的力作作者:金雄伟来源:《人民论坛》2009年第20期城市兴则天下兴,城市稳则天下稳,城市安则天下安。
城市化已成为人类进步和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和核心动力。
早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就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
60年后的今天,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旧城消失、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诸多城市“综合病”。
如何破解城市面临的众多问题,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已成为城市党委、政府面临的难解之题,也是必解之题。
值此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杭州出版了一套图书:《城市论——以杭州为例》,对毛泽东同志60年前提出的重大历史性课题的作出了很好地回答。
此书作者王国平是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他就任杭州市委书记的十年,也是杭州市发展速度最快、城市面貌变化最大的十年。
十年来,杭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不仅经济总量连续十多年保持省会城市第二位、副省级城市第三位,成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还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城市总体投资环境最佳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城市论》一书从城市面临的挑战、城市地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经营、城市环境、城市产业、城市文化、城市法治、城市定位、城市的水、城市交通、城市土地、城市住房、城市教育、城市发展模式、城市人才、城市农民工、城市社区、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群、城市“三农”、城市公共治理等24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深入梳理和研究。
全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杭州城市建设与发展实践为基础,用世界眼光、全球视野审视城市、研究城市,在国外“城市更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有机更新”的新理念。
这一理念把科学发展观引入了“城市更新”,把生物学中的“生命”概念引入城市建设,把城市作为一个生命体来对待。
城市风貌景观管控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杭州总体城市设计为例
![城市风貌景观管控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杭州总体城市设计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27e7b92ba0d4a7302763af3.png)
杭州的城市魅力在于自然山水和历史人 文环境,杭州的城市空间与建筑应和谐地从属 于山水。杭州城市浸透了江南韵味、凝结了世 代匠心,具有“一江春水穿城过,群山七孤半 入城,名湖湿地嵌其中,九曲水脉通贯融”的 景观格局特征。城市景观既保持并延续了以西 湖为核心、精致和谐、灵秀大气的“三面云山 一面城”的历史空间格局,又将发展并营造拥 江而立、山水城相依、城景文交融的大山水城 市特色风貌。
总体城市设计 | 41
城市风貌景观管控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以杭州总体城市设计为例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Urban Landscap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A Case Study of Hangzhou's Overall Urban Design
Abstract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y have become the embodiment of the city spirit, and shaping of urban style has become the new development appeal of the city. On one hand, Hangzhou strives to protect the historical spatial pattern of “three sides of mountains around the city”, and strives to continue the “typical artistic concep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andscape space”. On the other hand, it faces the development under the protection pressure. This article takes Hangzhou as an example, explores how to control the urban sty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verall urban design,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haping of urba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anagement of style, and insist on the protection of natural landscapes and historical culture. The goal of this planning is to maintain and continue the historical pattern of Hangzhou, develop and cre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landscape city, establish the system of landscape control, guide the city's style, shape the city's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inue the urban context.
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
![杭州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f3a604c9524de518964b7da2.png)
2、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
(1)轨道交通 目前,杭州城市轨道交通的线网规划还处于调整阶段,尚有许多不定 因素,但对经过钱江新城核心区的线路已经过多次讨论,本次规划仍按照控制 性详细规划确定的轨道交通线路和站场位置考虑与周边地上、地下空间的关系。 同时,为加强轨道交通站与城市主轴线市民中心、波浪文化城的关系,本设计 中将原位于新安江路单侧的新安江路站移至道路交叉口处。 (2)公交站场 结合规划轨道交通站的位置及地块的用地性质,在富春江路与奉化江 路交叉口的东南角设置公交中心站,约11936平方米,在富春江路与新安江路交 叉口的西南楔形绿地内设置公交首末站,约5300平方米,方便轨道交通与公交 的换乘。 考虑到该两处公交站均位于楔形绿地内,和主要道路的交叉口及对景 处,地面露天的公交站场对城市景观将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破坏了楔形绿地 的整体性,因此本设计要求两公交站场应与绿地统一规划设计,结合地形的高 低起伏变化设置地下或半地下停车场。同时,为提高土地利用率,规划建议允 许在尽量减少地面设施的前提下结合公交枢纽设置地下或半地下的商业服务设 施,考虑到该因素,本设计将该两处市政设施用地在原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上 范围扩大。
步行系统——以城市主轴线为步行主区域, 以楔形绿地和滨江地区作为步行次区域,并 在三个高架城市阳台处交汇。
轨道交通线
总结:轨道交通支撑的竖向立体交通开发, 各交通无缝对接,强调步行系统的连续性
公交中心站
公交中心站 轨道交通线
交通组织与停车
步行系统
车行系统
4.中轴线
以中央公园、市民中心、杭 州大剧院和国际会议中心等 文化建筑构成核心区的主轴 线,穿越核心区中央地带, 全长1.5公里。 中央公园 总结:突出轴线主题,强 调历史与未来的结合,建 筑与景观的结合。
城市风貌结构下的城市色彩规划控制构建——以上党城镇群(16)色彩规划为例
![城市风貌结构下的城市色彩规划控制构建——以上党城镇群(16)色彩规划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eb1bb775e45c3b3567ec8bb6.png)
城市风貌结构下的城市色彩规划控制构建——以上党城镇群(1+6)色彩规划为例Urban Color Planning Control and Structuring under Urban Landscape Structure -- T aking Color Planning of Shangdang T own Cluster (1+6) for Example■李文嘉 LI Wenjia【摘 要】 以城市风貌结构的空间逻辑为基础,明确城市色彩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构建城市色彩的宏观空间结构、中观的色彩主次层次结构、微观的色彩感知结构统筹城市色彩布局。
以上党城镇群色彩规划为例,针对色彩在不同空间尺度的解读使城市色彩规划层级化逐级推进,营造与自然相协调、承载历史的城市景观色彩系统,为城市色彩的空间统筹和营造提供管理依据。
【关键词】城市风貌;色彩规划;风貌结构;空间逻辑【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spatial logic of urban landscape structure, it clarifies the direction and goal of urban color development, structures the macroscopic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color, the mesoscopic color hierarchy, and the microscopic color perception structure for planning urban color layout as a whole. With color planning of Shangdang Town Cluster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hierarchically promotes urban color planning aiming at interpretation of color on different spatial scale, creating the urban landscape color system that is harmonious with nature and carries history so as to provide management basis for spatial planning and creation of urban color.【Keywords】 urban landscape, color planning, landscape structure, spatial logic2011年,国际风景师联合会(IFLA)向联合国递交了名为“国际风景公约”(ILC)的提案,特别强调了“把城市、乡村的物质实体与人的感受合为一个整体,不仅要保护历史遗迹,更要关注未来的创造”[1]。
城市区域色彩景观规划设计——以杭州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建筑色彩规划设计为例
![城市区域色彩景观规划设计——以杭州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建筑色彩规划设计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3e0a42eccbff121dd368355.png)
朱 曙 峰 等 : 市 区域 色 彩 景 观 规 划 设 计 — — 以 杭 州 农 副 产 品 交 易 中心 建 筑 色彩 规 划 设计 为 例 城
2 城 市 区域 色 彩 景 观 规 划 设 计 与 控 制模 式
因此 , 终 确立大 阪 市 色 彩 规 划是 以色 彩 同一 和调 最 和 为基 本原 则 , 过 色 彩 的 明度 和彩 色 的强度 不 同 通
让 ・ 菲里普 ・郎克 洛提 出 了 “ 彩 地 理 学 ” 不 同 的 色 ( 地理位置 或地理 环境 会形 成 独 特 的环境 、 候 , 而 气 从
将“ 城市 ” 作为 色彩 载体来 关 注始 于 2 0世 纪 7 0 年 代 , 这之前 只关 注 建 筑 单体 及 室 内 的色 彩 。在 在
针 对城市 问题 的城 市 景 观 研 究概 念 提 出之 后 , 有 又 学 者直接 针对 色 彩 的 主题 提 出 了色 彩景 观 的概 念 。
阪市相 称 的具有 品质 的 色彩 景 观 ” 。研 究 者对 大 阪 市 的色彩现 状 进 行 了全 面 的 调 研 , 为 “ 调 一 个 认 强
色调 , 将城 市色 彩控 制在 一个 色彩 里是 不现实 的 ; 对 大 阪市 来说 色 彩 的 同一 、 似 调 和是 比较合 理 的。 类
指 导性 的研究 。
1 国外 城 市 色 彩 研 究 的 实践
城市色彩规 划设计在 我国 尚属一个 新 的领域 , 之 前并没有 进行过相对 系统 的研究 ; 国外 一些 地 区的 而 专家 和研究 机构 对 色彩 的研 究 和实践 则 已有 相 当 的 广度和深 度 , 在欧洲研究 的对象基本 集 中在地方 性强 烈、 历史 悠 久 的 村庄 和小 城 镇 。法 国 著 名 色 彩学 家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3735d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b.png)
交通组织与停车
步行系统
车行系统
总结:轨道交通支撑的竖向立体交通 开发,各交通无缝对接,强调步行系统的连 续性
以中央公园、市民中心、杭州大剧院和国际会议中心 等文化建筑构成核心区的主轴线,穿越核心区中央地带, 全长1.5公里。
202X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单颜色、移动位置;文字可编辑
钱江新城核心区 城市设计
CONTENTS
01 区域位置图 02 点击添加文本 03 点击添加文本 04 点击添加文本 05 点击添加文本 06 功能定位
钱江新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城区的东南部,总 规划用地面积21平方公里,分二期滚动实施。一期 规划范围东临钱塘江、南至复兴大桥、西邻秋涛路、 北靠钱江二桥和艮山西路,约15.8平方公里;二期规 划范围东至九田路-和睦港、北至艮山东路、西至钱 江二桥、南至钱塘江,约5.2平方公里。
总结:利用不同功能定位,打造不同高度建筑,形成整个区域的天际线, 塑造城市形象。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总结:突出轴线主题,强调 历史与未来的结合,建筑与 景观的结合。
规划主要考虑公共方便到达,地面空间与地下功能空间 的紧密联系。
总结:地下商城与地面地下交通融为一体,为人们购物、 会友、娱乐、休闲、公务活动提供了保障,带动城市的繁 荣,各种功能的高效连接,强调地下空间的整体利用。
规划控制内部商务办公区建筑为高层与超高层,形成地标建筑,主轴建 筑与地块周边建筑低于商务办公建筑,形成高低起伏的天际线。
杭州市市级中心,以行政办公、商务贸易、金融会展、文化娱乐、 商业功能为主,居住和旅游服务功能为辅,体现二十一世纪杭州现 代化城市景观的行政商务中心区。
城市规划公共决策应用分析——以杭州国际商贸城规划公共决策为例
![城市规划公共决策应用分析——以杭州国际商贸城规划公共决策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da7c388ec3a87c24028c4bd.png)
Ma k i n g: A Ca s e S t u d y o f Ha n g z h o u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Tr a d i n g Ci t y
候成 哲
HOU C规划过程作为公共决策的过程 , 是 多个决策主体共同参 与 的结果,而其 中城市规划决策主 体在不同类型的城市规划项 目、不同的决策环节承担的角色不同。通过杭州国际商贸城规划公 共决策案例分析,研究城市重大项 目 规划公共决策中,在立项决策 中进行辅助决策、目标决策 中进行协同决策、方案决策中进行主导决策 ,以实践论证了规划决策主体在城市规划公共决策 中可以发挥科学技术支撑、多方乖 0 益协调、公共政策制定等 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城市规划 ; 公共决策 ; 决策主体 ; 决策环节 : 杭州国际商贸城
a p p r o a c h e s t 0 c o n t r i b u t e t o p r o j e c t j u s t i f i c a t i o n s , t o b e p r o a c t i v e l y i n v o l v e d i n c r i t i c a l p r o j e c t d e c i s i o n s
文化创意产业区与城市空间互动发展分析——以杭州市为例
![文化创意产业区与城市空间互动发展分析——以杭州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60bade66c175f0e7dd13778.png)
在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还为城市的空间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发展途径。
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和一个城市的经济、艺术、政治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
不管是过去时代,还是现在,杭州的文化氛围都非常浓厚,其文化的底蕴也非常深厚,所以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除此之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以及城市转型的必然要求。
一、文化创意产业区概况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其最早的萌芽是在20世纪的中后期,可以说,它在我国的萌芽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文化创意产业相对聚集的一个空间被称为文化创意产业区。
在我国,它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就是近十年。
就拿杭州来说,其文化创意产业区的发展可以简单划分为三个重要的阶段。
(一)第一阶段首先是第一阶段,这个阶段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到2005年,这个阶段尚处在一个萌芽的起步状态,这个时候的文化创意产业还在摸索中发展,杭州的第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区由美国创立,即L O F T49。
(二)第二阶段第二个发展阶段是萌芽后四年内,即2005年到2008年,这个时期的文化创意产业区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地政府先后对杭州的创意产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使得当地的文化产业得以迅速发展。
比如说高新区动画产业基地等文化创意产业区都是在这个时期逐渐聚集的。
(三)第三阶段第三个发展阶段是2008年至今,在这个时期,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不仅提出了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区建设的宏伟目标,还给一些创意产业区颁发了荣誉称号。
政府的这些举措大大地促进了当地文化创意产业区打响品牌,提高知名度。
在这个时期,比较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区有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园、之江文化创意园。
二、城市空间为文化创意产业区提供了依托如果能够对文化创意产业区进行一个合理的布局,那么,将会对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很多的正面影响,有利于文化产业的科学、稳定发展,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文化创业产业区的优越性。
公交导向的城市空间轴向发展的模式——以杭州市为例
![公交导向的城市空间轴向发展的模式——以杭州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f3c365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13.png)
公交导向的城市空间轴向发展的模式——以杭州市为例杨建军;徐峰【摘要】随着城市人口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的用地空间规模也在不断增长和扩张,城市空间也逐步由主城区向郊区扩散,不少城市仍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与国内许多成长型城市一样,近些年杭州市城市空间发展也出现了无序蔓延的势头,土地利用程度较低.该文通过对相关理论与典型城市增长的案例研究,分析其增长模式及特点,对杭州城市空间增长提供借鉴,并结合杭州市发展现状,提出TOD模式下的城市空间轴向发展模式,为杭州城市未来的有序扩张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5页(P99-103)【关键词】公交导向;城市空间轴向发展;成长型城市;杭州【作者】杨建军;徐峰【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1+3在快速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我国城市空间急剧扩张,规模不断增长,很多城市地域空间结构都呈现出了新的特征。
与此同时,随着小汽车的普及,许多城市在出现“蔓延”现象,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城市密度趋向分散化,城市边缘生态环境破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个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困扰西方城市发展的问题,城市蔓延(urban sprawl)问题在我国也越来越得到关注。
空间轴向发展模式是防止城市蔓延发展的一种模式,它也是最传统的发展形式之一。
鉴于城市空间轴向发展模式在大城市空间扩展中的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轴”的构成出发,分析城市空间轴向发展的规划模式及其遏制城市“摊大饼式”蔓延的规划手段,并以杭州市为例解析城市空间轴向发展的具体形式。
1 国内外相关理论背景与实践应用关于城市空间轴向发展尚没有一个较为系统的模式化理论,只是将其作为一种规划技术手段应用[1],关于“轴”的概念也比较模糊,常常出现“交通走廊”、“带形”、“交通线”等类似的概念,容易造成混淆,对其形态特征也难以形成更深的理解。
城市综合体建设的空间影响效应——以杭州市城市综合体建设为例
![城市综合体建设的空间影响效应——以杭州市城市综合体建设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18dcafa4693daef5ef73d35.png)
2. 2注重商业商务功能,提升城 市服务
功 能 根据相关资料,杭l 市区的城市综 州 台体按其建设内容和特征可整理分类为 四类:交通糨 n 型,创新创业、产学研结 台型;多功能休闲旅游型;商贸商务居住
型( 1。 表 )
善了当时由于城市工业和居住混 杂导致
的卫生、交通和居住环境等问题 然而, 随着功能分区思想的盛行,在城市建设 中过分追求严格的功能区划,牺牲了综 台、多功能的环境,从而破坏了城市各个 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这一阶段的 发展,使得混合用途的理念被忽视了 () 3 第三阶段:中心区建设模式的反
体 建设区域是城市未来服务业发展的重
提供空间条件。随着杭州主城,副城及组
团内城市综合体 的规划推动和项 目建设,
点区域;另
方面,城市综台体的商业商
务功能能够提升所在地 区的商业价值,吸
引居住等相关功能
市区城市功能复合空间将 日益增多。除 了休闲旅游、会展等特殊功能类型外,综
其中,规划 窖积率大于 2而小于或等于 3的有 l 个, 】
sc ompa t c mutce t curand veo l- n i h b e lpme t omplxit g aesof i sd nc ,b sn sf si s an s ntCi c y e n e r t fc i e e ' ie  ̄ u ies un oR . dha t
9 0
。 AnR L RE5
展城市的空间价值,指导城市综台体整 体的开发与建设
的改造和利用, 建设了以小规模购物 中 心为主的城市综合体;另一方面,在新城 区建设领域,出现了大规模 高可达性
有居住 工作、游玩 休憩,学习和创造 等 多项功能。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地
“智慧之城”规划策略研究——以杭州富阳区江南新城为例
![“智慧之城”规划策略研究——以杭州富阳区江南新城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9704a6a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e.png)
2020·04一、智慧城市概念智慧城市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末的“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运动,致力于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更高效地解决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1世纪,智慧城市与技术相结合,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城市中各类资源与基础设施的整合和运营,如IBM公司于2009年提出的“智慧地球战略”。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规划与治理、技术措施的应用等方面,认为互联网为核心动力的信息技术会大幅提升城市的管理与决策。
智慧城市是信息化背景下智能高效应用的综合体。
智慧城市在实践中具有很高的经济与民生价值,降低城市公共服务成本的同时,转变城市治理方式,为居民提供高水平、高质量服务,同时也为杭州江南新城智慧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江南新城发展“智慧之城”的现实意义(一)项目背景2017年杭州市以钱塘江为主轴,全面实施“拥江发展”战略,江南新城作为钱塘江桥头堡及拥江发展的引擎点,将建设成为“杭州拥江发展示范区”。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浙江省及杭州市出台一系列智慧城市利好政策,为江南新城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政策优势机遇。
“数字浙江2.0”“数字杭州”为江南新城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信息化基础。
(二)规划意义在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建设背景下,江南新城通过融合多尺度空间要素的智慧城市规划,构建智慧城市高效运行系统和城市产业智慧系统,打造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兼具的智慧新城。
三、规划策略将“泛在互联、精细高效、绿色低碳、贴心便捷、开放活力、创新共享”作为江南新城智慧城市的发展蓝图,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智慧杭州、智慧富阳规划建设及其相关规划,全面支撑城市治理、民生服务、创新经济和低碳绿色的各类智慧应用场景落地与示范。
(一)依托新兴技术推动各领域智慧化建设,构建“一心、三网、多节点”空间发展格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广,重点涉及云计算基础架构及服务平台布局、行业应用平台、智能终端、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等几大领域。
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2deec0ee06eff9aff807e7.png)
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案例分析0引言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文化底蕴的差异,形成了一个个魅力不同的城市。
为了提升城市魅力,加大了对于城市景观的建设。
城市化的发展步伐,为一个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塑造了城市新的形象。
随着城市建设理念的不断变化,“城市色彩”理念开始应用于城市化建设中。
为了打造城市特色,不同的城市之间分别采取不同的色彩主调,从而体现城市的特殊与魅力所在。
城市色彩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经过数代人的不断努力,才能最终确定城市的色彩基调。
然而,城市色彩的建设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城市文化、当地自然气候以及城市周围的环境色彩。
由于历史发展的影响,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文化素养存在一定的差异。
独立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城市的特色。
同时,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导致不同城市之间的气候产生明显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城市色彩之间产生显著的差别。
除此之外,城市周围的环境色彩也会影响城市色彩的整体规划。
为了很好的与周围环境融合,在城市化建设中,对于城市色彩的规划会综合考虑周边环境的色彩基调,从而防止城市建设中出现不和谐的因素。
为了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打造魅力城市,相关部门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城市色彩规划设计。
特别是在当前阶段条件下,各大城市在建设过程中纷纷开展城市色彩规划建设。
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在实际建设中,城市色彩规划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计划,城市色彩规划建设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1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意义1.1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不足之处在现阶段的城市化建设中,虽然各大城市都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进行色彩规划,但是由于受到各种潜在因素的影响,城市色彩规划执行力度大打折扣。
在城市色彩规划过程中,为了体现本城市特色以及更好的与其他城市进行区分,不同的城市往往都会选择不同的城市色彩基调作为本城市的主色调。
这一现象在城市建设中处处可见,其中比较典型的几个城市分别是广州、哈尔滨、昆明。
由于色彩选择面较广,在实际规划中,如何取舍显得尤为困难。
城市区域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的控制研究——以杭州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建筑色彩规划为例
![城市区域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的控制研究——以杭州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建筑色彩规划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a6270cf8bd63186bcebbcb7.png)
式 杭 州农 副产品交易 中心
Ab t t T i ar cl a y e h s r h s t e an lz s t e ac i c re tr s u r n e ear t i n fu b ch sat s o r an o
和深 度 。在欧洲 研究 的对象基 本集 中在地方性 强烈 、
历史悠 久的村庄 、小 城镇 。法 国著名 色彩学家让 ・ 菲里 普 ・ 郎克洛 ( en P ip eL n ls)提 出了 “ J a — hl p e co i 色彩 地
黄色 的建筑 色彩 、江南水 乡 白墙黛 瓦 的城市氛 围 、北
o h s kn sgn as d on t e ft i i d de i ,b e h
c s f c i t r ol l n n a e o h t u al or an ig ar ec c p
0f Ha ngz ho u r di T a ng C ent of er
维普资讯
城市区域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的控制研究
— —
以杭 州农 副产 品交易 中心 建筑色彩规划 为例
Ca e o c i c ual s f Ar ht t r or l nn an z o r n n e e Col an ig of P H g h uTadig Ce t r Agr l r d S l e Pod c s of i t al cu u an i i r u t de n
col s orcape athom e and abr oad, an pr ent ever d es ss al contol odes r m
( oo c p )的概念 ,即关 注色彩作为 城市景观 中的 cl sa e r 重要组 成因素 ,如何使 其所 承载 的重 要历史 、文 化和 美学信 息在人文 环境 的保护 和发展 以及高 品质人 居环 境建设 中发挥作用… 。从研 究的角度讲 ,城 市色彩景观
色彩与公共艺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杭州市色彩规划中的公共艺术设计浅析
![色彩与公共艺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杭州市色彩规划中的公共艺术设计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78b687a0116c175f0e48a9.png)
、
着城市 的成长发展 已占有一席之地 。现代 意义的 公共艺术诞 生在二 战 市色彩是由人文因素以及自然 因素两方面对 城市的 影响而产生 的。因 之后 , 随着美 国对城 市的重新规 划与治理 , 一些艺 术家开始 把艺术创作 此 , 城市色彩的规划设计也 是遵循 着以上 的客观 依据展 开 的 : 首先 , 对 个城市的人文和自然两方面的调研 , 通过掌握一个地 区的文脉 ( 人文 的场地从美术馆挪到 了城市 的公共空 间中 , 以雕塑 为主要 代表 的户外
成为城 市色彩 中的亮点之一 。在 我 国, 公共艺 术在 城市 中的大 量涌现 关于城市色彩的定义 , 广义和 狭义 两种。广 义的 城市色 彩是 指 有 是在 2 世纪 9 年代。而近年 来 , o 0 随着公众 对 于城市 和社 会精 神文 明 城市景观所呈现出的所有可被感知的色彩总 和。它包括 自然 色彩和人 的认 知和深化 , 困内许多城市 开始关 注城市 色彩规 划设 计。但 事与愿 为色彩两个部分 。自然色彩 包括动 态和静 态两个 方面 : 态的 色彩 指 动 违的是 ,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 以来 , 随着中国城市 的超高速发 展和城市 的是日照 、 伴 季节和气 候等 因素 导致 色 彩变 化 , 态的色 彩 则是 指土地 静 盲 目扩张 , 间上无章排 布 , 空 色彩 搭配不加 组织 , 粗制滥 造 的公 共艺术 ( 含土 路) 山石 、 、 植被 、 系等 相对恒 定的色 彩。人为色 彩也 同样 可分 水 逐渐将许多城市涂鸦得面 目全 非。这些行 为使城市失 去了鲜 明的城市 为两个 方面 , 指城市中的主体构筑物 , 其一 所有地 面上的建筑 物、 广场 、 个性 , 也割断 了它宝 贵的历史文脉 , 造成 了严 重的城市视 觉污染。 路 面等硬 件及其配套设施 ; 其二是被称为。 生活态’ 的色彩 , 如交通工 诸 正如查尔斯 ・ 摩尔所说 :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不 可居 住。 冰冷 具、 头广 告、 窗、 。 街 橱 行人 服饰 、 虹灯 及窗 台摆设 等。狭 义 的城市 色 霓 的建筑空同开始充斥城 市, 的扩 张也 已越 来越 背离艺 术化 生存 的大 彩 , 指城 市中以建 筑和 道路为主体的部分。 它 是 众愿景。这种不对称的城市 发展必 然会引 发大众 对文 化的 诉求 , 醒 唤 色彩规划设计在 我国尚属一个 新的领 域 , 而因外 一些 专家和色 彩 人{对艺术化生存的回 归。进入二 十一世 纪 , 门 经济 已不 再是衡 量一 个 研究机构对色彩 的实践研究 已有相 当的深 度。二十 世纪七 十年代 , 让 菲力 浦 ・ 郎科 罗( en h i eL nl ) 授就创 立了色 彩地理 学 J —P i p ec s 教 a l p o 城市发达与否的唯一标 准 , 文化逐 渐成 为城市 的核心 要素 。有专 家指
浅谈城市色彩规划—以洛阳市为例
![浅谈城市色彩规划—以洛阳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a0c0f33482fb4daa58d4b63.png)
浅谈城市色彩规划—以洛阳市为例【摘要】目前我国的城市色彩规划仍然处于探索时期,急需从整体上把握建筑色彩的设计及城市色彩功能的分区,解决“千城一面”等诸多问题,从而形成丰富生动而又整体协调的城市形象。
文章通过对洛阳城市色彩设计的实例研究,分析了城市的色彩现状,阐述了洛阳城市色彩规划的原则和研究思路,并对洛阳城市色彩规划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洛阳; 城市色彩; 色彩规划ABSTRACT: Our country urban color planning is still in the exploring period at present ,we need to grasp the design of architectural color and functional partition of urban color on the whole,to solve” Thousands of cities have the same face “ and many other issues, so as to form a vivid and harmonious city image. Through the case study of Luoyang color design ,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 color, expounds color planning principles and research ideas of Luoyang , also offers advice to the Luoyangcolor planning.KEYWORDS: Luoyang;urban color;color planning1、前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在超高速发展及扩容过程中,山于规划失控,更由于普遍缺少审美文化修养、缺少对城市色彩的重视,使某种“显富、摆阔、攀比、争强”的“暴发户”文化或美学趣味在大中城市中蔓延开来,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彼此模仿,争赶时髦,各种新材料、新涂料争奇斗艳的色彩,将许多城市涂成色彩斑斓的大花脸,既失去鲜明的城市个性,又切断历史文脉,而且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影响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从美学角度,对色彩在城市中的小同应用做些初步探讨,希望可以给予设计者及城市规划者一定的启发【1】。
中印典型城市色彩规划策略与方法的比较研究_以杭州市和斋浦尔市为例
![中印典型城市色彩规划策略与方法的比较研究_以杭州市和斋浦尔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014e2647e21af45b307a865.png)
P l a n n i n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2013年 第37卷 第10期 VOL.37 NO.10 OCT. 201320【作者简介】王岳颐(1985-),男,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
王 竹(1960-),男,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贺 勇(1971-),男,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修改日期】2013-09-30【文章编号】1002-1329 (2013)10-0020-07【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B 【摘要】通过研究中国与印度两个典型城市杭州和斋浦尔的色彩规划案例,分析并对比两者的色彩历史沿革、色彩规划措施和成果,找出各自的特色,进而得出了改进城市色彩规划的三条策略:打造与落实城市标志色、与空间结合进行色彩规划与改造、保护与更新传统地域色彩。
【关键词】杭州与斋浦尔;色彩历史沿革;城市色彩规划;城市标志色ABSTRACT: Through the study on two typical urban color planning cases in China and India – Hangzhou and Jaipur,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histories, planning measures, and results of urban color in both cites. Finding out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urban color planning: creat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symbol color of the city; conducting color planning and renov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urban space; protecting and renewing the traditional local color.KEYWORDS: Hangzhou and Jaipur; history of the urban color; urban color planning; symbol color of the city1 研究意义与对象的选取近年来,随着国内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原有色彩面貌日益消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的色彩解决方案——以杭州市为例摘要:城市色彩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然而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对城市色彩的控制内容几乎是空白。
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试图探索将城市色彩规划有效融入现行城市规划体系的理论方法,将城市色彩控制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列入规划文本,发挥法律效力,使城市色彩规划不仅仅停留在研究的层面。
关键字:城市色彩;色彩规划体系;城市规划1 城市的色彩及城市色彩问题1.1 城市色彩及其重要意义所谓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的色彩总和。
色彩无处不在,在现代人类生活的集聚地——城市中,色彩更是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第一,它作为城市面貌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反映着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承载着重要历史、文化、美学信息;第二,城市色彩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此外,一座城市的功能布局、生态环境、建筑景观等也都和城市色彩有莫大关联。
1.2 城市色彩的失控近二三十年来,我国城市在超高速发展及扩容过程中,由于缺少对城市色彩的指导和控制,各城市彼此模仿,争赶时髦,各种新材料、新涂料争奇斗艳,使很多城市失去鲜明个性,丧失历史文脉。
特别是城市建筑,并暴露出普遍的视觉污染问题,给城市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必须对城市色彩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与管理,才能控制无秩序的城市色彩泛滥,显现城市的整体性与秩序感。
2 城市色彩研究、色彩规划在国内外的实践2.1 国外的城市色彩研究与规划管理西方国家色彩方面的规划研究工作开展的较早,不少国家从8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城市环境色彩设计的工作,并获得不少成功的经验,使城市的面貌大为改观,形成了独特的色彩特征。
如波士顿以承载历史的红砖暗红色为主调;纽约已光怪陆离的霓虹灯色为主调;芝加哥则给人沉稳、高雅的灰色调印象。
从这些成功的范例来看,普遍的做法是在进行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进行城市环境色彩的专项规划及建筑外观色彩的配色计划。
缺少这项工作的规划或设计将不能通过主管部门审批。
例如日本在小区规划中就要求规划新建的居住小区必须作出成套的色彩组配计划;台湾在进行城市改造时,也要求制定改造区域环境色彩的规划及其详细设计,以利于城市整体环境色彩的协调,并在这个基础上塑造有特色和个性的城市色彩环境。
2.2 国内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的实践我国较为系统的城市色彩规划始于2000年北京开始实施的《北京市建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洁管理规定》,从目前我国城市色彩控制实践来看,基本分为三种手段:1、城市总体色彩基调的确定,如北京确定以灰色系为主的稳重、大气、素雅、和谐的城市色彩环境;哈尔滨城市色彩确定以米黄色为主色调;2、具体的城市色彩控制技术规定如《北京市建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洁管理规定》、《武汉城市建筑色彩控制技术导则》;3、从城市设计角度出发的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如烟台市在城市色彩设计中提出塑造“山、海、城、岛”的地域景观特色,进行城市色彩的特色分区,并重点处理的城市景观道路的色彩控制.3 从规划层面控制城市色彩3.1 现有色彩规划手段的缺陷从以上我国现行的城市色彩规划手段来看,基本上仍停留在“炼金术”阶段,同时也缺乏实施途径:首先,城市总体色彩基调的确定是城市色彩控制的基础和前提,但在目前的实践中仅提出了城市色彩控制的大方向和原则,难以直接有效指导规划实施,第二,色彩控制的技术规定提供了很好的城市色彩整治手段,但却往往由于缺乏实施主体而变成一纸空文,并且,这种技术规定主要针对性建筑色彩,缺乏对城市色彩的其他构成要素进行全方位的、长期的控制;第三,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提出了从宏观的城市总体到微观的建筑环境的一系列完整的规划方法,但这种规划由于缺乏法律地位,也没有合适的实施途径。
3.2 目前城市规划体系中色彩控制的缺位城市是彩色的,而城市规划却是黑白的,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城市色彩的控制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根据建设部2005年新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对城市规划编制内容的要求,其中对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均无城市色彩控制内容的要求;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要求“提出各地块建筑色彩的城市设计指导原则”;对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要求“对建筑、道路和绿地进行景观规划设计”,但并未提出明确的色彩控制要求。
根据《杭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关于城市色彩的控制提到:对重点地段建筑物、标志物的色彩提出设计要求。
同时,将“建筑色彩”列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导性指标。
从各地城市规划的实践来看,编制办法中提及的对建筑色彩的控制并未得到具体体现,不仅各地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中没有具体的城市色彩控制内容,详细规划阶段的文本和说明中也仅以“协调”二字草草表达对建筑色彩的要求,更不用提对城市色彩其他构成要素的规划控制了。
3.3 结论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要达到对城市色彩合理规划和控制的目标,必须在以下两个方面改变目前色彩规划的现状。
1、改进色彩规划的理论方法,搭建合理的规划技术框架。
城市色彩规划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基础性研究工作量巨大,需要色彩研究领域与规划专业领域的积极配合才能完成,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没有进行城市色彩的基础性研究,城市规划师、景观规划师们对“我们的城市到底是什么色彩”往往各执一词;而现有的独立场所环境色彩设计、建筑色彩设计以及城市总色谱的提出和确定也远远不足以系统的、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城市色彩;因此,要达到对城市色彩合理规划和控制的目标,首先必须搭建合理的色彩规划技术框架。
2、将色彩规划的技术框架有机融入现有城市规划体系,保障其法律地位和实施途径。
这种认识是基于现有城市规划体系三个方面的独特优势:一是城市规划首先从宏观层次研究城市,能够对城市性质、城市特色、城市发展有完整的把握,城市色彩的定位必须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宏观层次的研究。
二是城市规划具有从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到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完整编制体系,有利于城市色彩规划的分层控制。
三是城市规划具有严肃的法律地位,这是实施城市色彩控制的最有效途径。
因此,我们认为,仅仅以目前《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提出的“建筑色彩设计原则”、“控制建筑色彩”的条文来进行城市色彩规划控制是远远不够的,城市色彩研究、色彩规划必须纳入城市规划体系,将城市色彩控制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列入规划文本,这是极为关键的一环。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城市色彩规划的法律效力,使色彩规划不仅仅停留在研究的层面。
4 城市色彩规划体系的建构(以杭州市为例)根据正在编制的《杭州市色彩规划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我们认为,城市色彩规划体系的构建必须在充分认识“城市色彩”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多尺度研究城市色彩的控制和引导方法,并能够与规划体系相互适应、相互沟通。
其基本层次应包括城市色彩总体规划——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导则——场所色彩设计。
4.1 城市色彩总体规划城市色彩总体规划是宏观层次的城市色彩规划,其规划内容为明确城市色彩规划的基本原则;进行全面的城市色彩现况调研,研究城市色彩的现状问题;定义城市的色彩表情(色彩属性);确定城市色彩总谱系统(屋顶色谱、墙面色谱、点缀色谱);以及确定不同特色景观区域的色彩特色定位。
根据杭州市色彩规划研究,杭州市的色彩总谱系统包含瓦色总谱、新城墙色总谱、旧城墙色总谱和点缀色总谱。
其中瓦色总谱由蓝绿色系、无彩色系、黄褐色系和红褐色系构成;新城墙色总谱由灰绿色系、无彩色系、黄褐色系和红褐色系构成;旧城墙色总谱由灰绿色系、灰蓝色系、无彩色系、黄褐色系和红褐色系构成;点缀色总谱由绿色系、蓝色系、无彩色系、黄褐色系和红褐色系构成。
4.2 城市色彩规划导则城市色彩规划导则是中观层次的城市色彩规划,其规划内容为确定具体的色彩分类方法、分类体系,如按空间尺度分类、按城市发展历史阶段分类、按区块功能属性分类;制定分类指导原则、色彩表情。
运用不同分类方法将整个城市空间以中观尺度划分为具体的规划单元,并提出规划单元的色彩规划导则,用以指导下一层次的详细规划和设计。
根据杭州市的具体情况,我们提出一套在空间上点线面结合,并能够与杭州市总体规划、杭州市城市设计导则、杭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相互衔接的城市色彩分类体系,具体如下。
景观功能分区色彩规划导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历史建筑街区)商业金融区居住区工业区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教育科研区过渡区域线形空间色彩规划导则街道空间水岸空间地标系统色彩规划导则现代建筑地标系统——如武林广场高层建筑群、钱江新城高层建筑群等开敞空间地标系统——如武林广场、吴山广场等特殊景观界面色彩规划导则环西湖景观界面钱塘江两岸景观界面运河风光带景观界面此外,在该阶段还应针对不同色彩控制目标编制各种专项的色彩规划如建筑色彩设计导则、户外广告色彩设计导则、夜景灯光色彩设计导则等共同指导下一阶段的详细设计。
4.3 场所色彩设计场所色彩设计属于微观层次的城市色彩规划设计。
其任务是具体设计特定场所中建筑墙面、屋顶、装饰、标识物、地面、植物等景观要素的配色方案。
5 将色彩规划有机融入现有城市规划体系的初步探讨5.1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增加城市色彩的章节将城市色彩总体规划的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项专项规划,其成果以专门“城市色彩”章节列入总体规划文本。
明确城市色彩属性、确定城市色彩总谱系统,从城市色彩角度对城市规划与建设提出指导要求。
5.2 分区规划阶段增加色彩规划内容该阶段主要任务是依据色彩规划导则确定的色彩功能区类别,划定空间范围,并根据色彩规划导则要求确定各种类别空间的色彩控制要求。
根据前文提出的杭州市分类色彩规划导则,杭州市分区规划阶段应增加的色彩规划内容主要为:划定各类景观功能分区空间范围;划定各类线形空间范围;划定各类城市地标空间范围或位置;划定特殊景观界面范围;确定各类空间色彩控制要求。
5.3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将城市色彩控制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列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将建筑墙面色谱、屋顶色谱、点缀色谱、地面色谱、广告色谱等列为指导性指标。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应依据色彩规划导则、分区规划中色彩控制要求、建筑色彩设计导则等确定规划范围内地块各类建筑、标识物、广告设置等一系列控制要求。
5.4 场所设计阶段城市中重点地段的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标志性或重要建筑物设计必须应包含场所色彩设计内容。
6 展望本文提出了一套对应杭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城市色彩规划框架,对于这个框架下各层次色彩规划导则和设计导则的探讨仅仅是初步的,有待于在规划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同样,城市规划各个层次的城市色彩控制内容、手段、包括技术指标也需要经过规划及管理中的实践检验的深化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