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分析法及微表情心理学知识
微表情心理学
![微表情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504a930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d.png)
根据微表情提供的反馈,心理咨询师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提高治疗效果。
提升心理咨询师专业技能和素养
1 2
增强观察力
学习和掌握微表情心理学有助于心理咨询师提高 观察力,更准确地捕捉患者的情绪变化和心理状 态。
提升共情能力
通过解读微表情,心理咨询师能更好地理解患者 的感受和需求,从而提供更贴心的支持和帮助。
舌头的动作也可能与人的情绪有关, 如舌头舔嘴唇可能表示紧张或不安。
结合上下文信息进行判断
情境考虑
微表情的出现往往与特定的情境 相关,因此需要结合上下文信息
来判断微表情的含义。
身体语言
除了面部表情外,身体语言也可以 提供有关人情绪状态的线索,如姿 势、手势和动作等。
语音语调
语音语调的变化也可能反映人的情 绪状态,如语速加快、音调升高等 可能与紧张或兴奋有关。
03
常见微表情及其心理含义
愉悦类微表情
嘴角上扬
表示开心、喜悦或兴奋。
眼睛放光
显示出对某事物的浓厚兴趣或期待。
脸部肌肉放松
愉悦时,面部肌肉会相对放松,呈现出自然的微 笑。
悲伤类微表情
嘴角下垂
01
表示悲伤、沮丧或失望。
眼睛无神
02
透露出内心的沉重和悲伤。
眉毛内角上扬
03
悲伤时,眉毛内角可能会上扬,形成“悲伤的眉毛”。
眉毛下压
惊讶时,眉毛可能会下压,形成“惊讶的眉毛”。
下巴下垂
透露出内心的惊讶和困惑。
04
微表情在人际交往中应用
识别他人真实情感状态
01
观察微表情变化
微表情是瞬间闪现的面部表情,能揭示人的真实感情和情绪。通过细致
微表情心理学(专业知识)
![微表情心理学(专业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8f66c1689eb172dec63b7ab.png)
行业参考
33
行业参考
15
关于惭愧的表情
行业参考
16
瘪嘴角是经典的犯错表情行。业参考对自己的话没信心 17
犯错、惭愧的表情
摸鼻子代表想要掩饰某些内容——人说谎时,体内多余的血液流到脸上,使鼻子 里的海绵体结构膨胀,说谎者会觉得鼻子不舒服,不经意地触摸它。
行业参考
20
描述一连串发生的事 情,编造都是按时间 顺序进行的,能否流 利准确地进行倒叙是 判断对方是否说谎的 标准之一
行业参考
26
指尖搭成塔尖:深具自信。
紧张时双手十指是难以一下 行业参考
27
对准的
对方是否喜欢礼物?
通常当一个人收到喜欢 的礼物时,他会高兴地 说‘我很喜欢’;
如果是撒谎者,他会在 说‘我很喜欢’之后才 露出一丝高兴的表情。
行业参考
28
当然,有时候善意的谎言还是很好的
行业参考
29
我们如何去改善紧张“微表情”呢?
行业参考
23
人撒谎时会摸脖子,这是经典的机械反应
行业参考
24
说话时抚摸双手多半是对自己表述的不自信
下意识抚摸自己的手是自我安慰的手势
行业参考
25
判断对方说“我爱你”是否真心?
说谎者一般语言和表情 相互矛盾。 如果一个人的表情不是 发自内心,他一般会把 脸部的肌肉运动集中在 嘴巴的部分。 如果一个人皱着眉头对 你说‘我爱你’,你一 定不要相信。
微表情心理学
行业参考
1
什么是表情?
表情? 1、面部 2、语音语调 3、身体姿态
行业参考
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55bab99be23482fb5da4c43.png)
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微表情心理学关键词:微表情,谎言,行为微表情是一个心理或生理上的一个名词,人们在不经意间的表情中往往会泄露自己的心理状态,而这些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我们将他们称为微表情,微表情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探究别人的心理,比如说解破他人的谎言,在美国,有一部电视剧叫做《Lie to me》,其中讲的就是关于谎言的识破的技巧,当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微表情还有更多的用处,下面就是我的这次对于微表情的一个心理报告。
首先是个人对微表情中的表情与反应的心理状态的总汇:1,嘴角翘起,眼睑收缩,眼睛尾部会形成“鱼尾纹”。
——高兴2,嘴角下拉,下巴抬起或收紧,可能会眯眼,眼角纹皱起——伤心3,眉毛上扬,嘴巴或眼睛张大,额头可能会折起皱纹——害怕4,眉毛下垂,前额紧皱,嘴唇紧闭,眼睛会显得比较紧张——生气,愤怒5,鼻子上折起皱纹,嘴唇上抬,眉毛向下垂,可能会眯眼——讨厌,厌恶6,嘴部和眼部显得比较放松,眉毛向上抬,下巴下倾并且这些表情仅仅会持续一秒钟左右的时间——惊讶,惊愕7,一侧的嘴角抬起,可能眼睛微闭,表情呈现得意状,面部整体较为放松——轻蔑,不屑对撒谎与行为所反映出的人们心理的总结1.真正的吃惊表情转瞬即逝2.撒谎的人不像人们理解的那样会躲开对方的眼神,反而更需要眼神交流3.对问题的不停地重复是撒谎;4.男性鼻子里有海绵体,摸鼻子代表撒谎5.手放在眉骨附近表示惭愧,羞愧6.能否流利准确地进行倒叙是判断对方是否说谎的标准之一7.叙事时眼球向左下方看,所说的是真话8.说话时单肩耸动,是说谎的表现9.人在害怕时手的温度会下降10.明知故问的时候眉毛会微微上扬11.如果对方对你的质问表示不屑与轻蔑,一般来说你的质问都是真的12.假笑的时候眼角没有皱纹的13.如果面部表情两边不太对称,很可能表情是装出来的14.摩擦自己的手,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表现15.抿嘴两次,是模棱两可的表现16.双臂缠绕、退后一步,说明他的话可能是谎话17.虚情假意的人说话不会眨眼18.说谎者在说谎前会眼神飘忽,说谎后又显得镇定以上就是我对微表情与谎言的研究总结报告。
微表情心理学课件
![微表情心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327a7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c.png)
01
02
03
04
喜悦
眉头舒展,眼睛亮堂,嘴角上 扬,脸颊抬起,形成“笑肌”
。
愤怒
眉头紧锁,眼睛瞪大,嘴唇紧 闭或嘴角下拉,鼻孔张大。
悲伤
眉头下垂,眼角下垂,嘴角下 拉,可能伴有鼻子酸楚、喉咙
哽咽等生理反应。
惊讶
眼睛睁大,眉毛上扬,嘴巴张 开,可能伴有吸气声。
复杂情绪如焦虑、恐惧等解读
焦虑
眉头紧锁,眼睛不安地转动或频繁眨眼,嘴唇紧闭或抿嘴,可能伴有手指搓动、 坐立不安等行为。
微表情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
了解微表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
新型科技手段在微表情研究领域应用前景展望
人工智能技术在微表情识别中的 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可以通过 机器学习等方法训练出更准确的微表情识 别模型,提高识别效率。
虚拟现实技术在微表情研究中的 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真实场景,让受试 者在自然状态下展现微表情,为研究者提 供更真实的数据。
短暂的表情
如微笑时嘴角上扬的时间 短暂,可能是假笑的表现 。
不一致的行为
如言辞和表情、肢体语言 等不一致,可能是说谎的 迹象。
提高对欺骗行为识别能力方法
观察微表情
仔细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特 别是那些短暂而微妙的表情变 化,如眼神闪烁、嘴角抽搐等
。
分析肢体语言
注意对方的肢体语言是否与言 辞一致,如双手紧握、身体僵 硬等可能是紧张或不安的表现 。
微表情定义及分类
定义
微表情是瞬间闪现的面部表情,能揭示人的真实感情和情绪 。
分类
基于面部肌肉运动和表情形态,微表情可分为愉悦、悲伤、 愤怒、惊讶、恐惧和厌恶等六类。
《微表情心理学》ppt课件完整版
![《微表情心理学》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2f623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2.png)
04 微表情心理学实验研究 方法
实验设计原理及操作过程
1 2
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和场景 确保实验对象和场景具有代表性和可控性,以减 小实验误差。
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 包括实验目的、假设、方法、步骤、预期结果等。
3
实施实验 按照实验计划进行操作,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场景模拟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 真实场景,让观察者在 模拟场景中观察和学习 微表情,提高学习效果。
交互式体验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观 察者可以与虚拟角色进 行互动,体验不同情感 状态下的微表情变化, 加深对微表情的理解。
06 微表情心理学未来发展 趋势
跨学科融合创新路径探索
01
结合神经科学
利用神经科学技术研究微表情与大脑活动的关系,揭示微表情背后的神
与其他心理学分支关系
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微表情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分支, 它研究的是情感和情绪的表达方式, 而普通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心理现象 和行为规律。
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与认知心理学的关系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如注 意、记忆、思维等,而微表情心理学 则关注情感和情绪的认知过程及其对 面部表情的影响。
自嘲/尴尬
常见微表情特征识别
眼睛
瞳孔放大、眼神躲 闪、眼睑紧闭等。
鼻子
鼻孔张大、鼻翼翕 动等。
眉毛
上扬、下压、紧锁 等。
嘴巴
嘴角上扬、嘴唇紧 闭、舌头舔嘴唇等。
额头与脸颊
皱纹出现、脸颊抬 起等。
情感表达与传递机制
面部肌肉与情感关系 特定的面部肌肉组合表达特定的情感。
神经生理学基础
情感的生理反应与面部肌肉的联动关 系。
【心理学】微表情分析法(共22页)
![【心理学】微表情分析法(共22页)](https://img.taocdn.com/s3/m/81927c6ab14e852458fb57fb.png)
微表情分析法及微表情心理学知识高兴。
人们尚兴时的面部动作包括:嘴角翘起,面颊上抬起皱,眼睑收缩,眼睛尾部 会形成紀鱼尾纹”。
面部特征包括眯眼,眉毛收紧,嘴角下拉,下巴抬起或收紧。
惊讶时,下额下垂,嘴唇和嘴巴放松,眼睛张大,眼睑和眉毛微抬。
-轻蔑。
轻蔑的著名特征就是嘴角一侧抬起,作讥笑或得意笑状。
向对方询问某事时,对方一侧肩抖动表示对方对自己的话不自信身体和语言不一致,表示他在撒谎•惊奇、害怕的表悄在脸上超过一秒,表示是假装的•对方对你的质问表示不屑,通常你的质问会是真的。
•回忆时的眼球是朝左下方的,而谎言不需要回忆的过程 •对方对你撒谎时,会有更多的眼神交流,来判断你是否相信他的谎言对你的问题生硬的重复是典型的撒谎方式eg ]你去过他家吗?吧我没去过他家。
-•说话或思考时把手放在鼻子上是想要掩饰什么的举动 •说话时一直把手放在裤兜里或抵着大腿,是紧张的表现-描述一连审发生的事尚 如果事情是编造的,他可以按虚构好的顺序说,但是却无法倒叙重复是用的didrft 还有that woman,这是为了刻恿:拉开距离。
•紧张,愤怒,性兴奋三种情绪会使人的瞳孔放大 .手臂紧贴腿部,手指竖起,是心里不安的表现。
•微笑的时候眨眼睛说明真的想到令人幸福的事。
假笑眼角是没有皱纹的 •人在害怕时会出现生理逃跑反应:血液从四肢回流回腿部,做好逃跑准备,•伤心。
-害怕。
害怕时,嘴巴和眼晴张开,眉毛上扬,鼻孔张大。
-愤怒。
这时眉毛下垂,前•额紧皱,眼睑和嘴唇紧张。
-厌恶。
厌恶的表悄包括嗤鼻,上嘴唇上抬,眉毛下垂,眯眼。
-惊讶。
•克林顿Id 泊n ot have sex relationship with that woman, Ms Lewi nsky 而不手部会先变冰凉微表悄是内心流露与掩饰,通常发生在五分之一秒的时间之内。
eg:你说错了, 对方会有嘴角轻微上扬而乂恢复。
撒谎时,摇头否认之前可能会有一瞬间的点头动作。
微表情心理学分析
![微表情心理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e9718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0.png)
微表情心理学分析微表情心理学分析⒈简介微表情是指人的面部表情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并迅速消失的微小表情。
微表情心理学分析是一种通过观察和解读微表情来推断个体的内心状态和情绪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表情心理学分析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⒉微表情的定义和分类⑴微表情的定义微表情是指人的面部表情在1/25秒至1/5秒的时间内发生的瞬间表情。
由于其时长极短,通常在无意识或意识控制不住的情况下出现,往往能够揭示个体真实的心理状态。
⑵微表情的分类微表情可分为七个主要分类:愤怒、厌恶、恐惧、快乐、悲伤、惊讶和轻蔑。
每种微表情都对应着不同的内心状态和情绪,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微表情,可以个体的内心世界。
⒊微表情心理学分析的原理⑴非言语信息的重要性微表情通过非言语的方式表达个体的内心状态,非言语信息在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微表情心理学分析通过对非言语信息的分析,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个体的情绪和心理状况。
⑵面部表情的神经机制微表情是由面部肌肉的微小活动引起的,面部表情的与大脑的神经机制密切相关。
微表情心理学分析研究了面部表情与神经机制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解读微表情背后的心理含义。
⒋微表情心理学分析的方法⑴观察微表情观察个体的面部表情是微表情心理学分析的第一步。
通过仔细观察个体面部的微小变化,可以发现并识别出微表情的存在。
⑵分析微表情分析微表情是微表情心理学分析的核心步骤。
通过观察微表情的时间、强度、持续时间等特征,结合个体的背景信息和情境,推断其内心状态和情绪。
⑶采集证据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和解读微表情,可以结合采集其他证据,如语言表达、行为动作等,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对微表情的解读和分析。
⒌微表情心理学分析的应用⑴心理咨询和辅导微表情心理学分析可以帮助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更准确地了解个体的内心状况,提供更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⑵面试和招聘微表情心理学分析可以帮助面试官更准确地评估应聘者的情绪和心理特点,从而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候选人。
微表情心理学ppt课件
![微表情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70aa4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5.png)
如上嘴唇上抬、鼻子 皱起等。
常见微表情特征识别
眼睛
瞳孔放大、视线转移等。
嘴巴
微笑、咧嘴、嘴唇紧闭等 。
下巴
扬起、下拉等。
眉毛
扬起、下压、内角扬起等 。
鼻子
皱鼻、鼻孔张大等。
额头
皱纹出现、皮肤紧绷等。
影响因素与产生机制
01
影响因素
文化背景、个人经历、情绪状态等。
02
产生机制
微表情是情绪在面部的瞬间表现,与大脑中的情绪处理中心密切相关。
通过观察面试官的微表情,可以 判断其对话题的兴趣程度、对回 答的满意度等,从而调整自己的
表达方式和内容。
展现自信与热情
通过微表情展现自信和热情,如 微笑、眼神交流等,可以增加面
试官的好感度和信任感。
控制负面微表情
避免在面试中出现紧张、焦虑等 负面微表情,保持镇定自若的态
度。
谈判技巧提高
观察对方微表情
自1960年代保罗·埃克曼开始研究 微表情以来,微表情心理学逐渐 受到重视,并在近年来得到广泛 应用。
研究对象及意义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面部肌肉运动的瞬间变化, 包括微表情、微动作和微语音等。
研究意义
微表情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人的 真实情感和内心世界,对于心理治疗 、刑事侦查、商业谈判等领域具有重 要意义。
培训观察者准确捕捉瞬间 闪现的面部表情,识别微 表情的种类和含义。
身体语言解读
指导观察者注意被观察者 的身体姿势、动作和手势 ,理解其背后的心理活动 和情绪状态。
语音语调分析
教授观察者如何分辨语音 的高低、快慢、轻重等变 化,进而判断说话者的真 实情感和态度。
数据分析方法应用
微表情分析法及微表情心理学知识
![微表情分析法及微表情心理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7874d4ccf84b9d528ea7aa2.png)
微表情分析法及微表情心理学知识---·高兴。
人们高兴时的面部动作包括:嘴角翘起,面颊上抬起皱,眼睑收缩,眼睛尾部会形成“鱼尾纹”.·伤心。
面部特征包括眯眼,眉毛收紧,嘴角下拉,下巴抬起或收紧。
·害怕。
害怕时,嘴巴和眼睛张开,眉毛上扬,鼻孔张大。
·愤怒。
这时眉毛下垂,前额紧皱,眼睑和嘴唇紧张。
·厌恶。
厌恶的表情包括嗤鼻,上嘴唇上抬,眉毛下垂,眯眼。
·惊讶。
惊讶时,下颚下垂,嘴唇和嘴巴放松,眼睛张大,眼睑和眉毛微抬。
·轻蔑。
轻蔑的着名特征就是嘴角一侧抬起,作讥笑或得意笑状。
向对方询问某事时,对方一侧肩抖动表示对方对自己的话不自信身体和语言不一致,表示他在撒谎惊奇、害怕的表情在脸上超过一秒,表示是假装的对方对你的质问表示不屑,通常你的质问会是真的。
回忆时的眼球是朝左下方的,而谎言不需要回忆的过程对方对你撒谎时,会有更多的眼神交流,来判断你是否相信他的谎言对你的问题生硬的重复是典型的撒谎方式eg:“你去过他家吗?”“我没去过他家。
”说话或思考时把手放在鼻子上是想要掩饰什么的举动说话时一直把手放在裤兜里或抵着大腿,是紧张的表现描述一连串发生的事情,如果事情是编造的,他可以按虚构好的顺序说,但是却无法倒叙重复克林顿I did not have sex relationship with that woman,Ms Lewinsky 而不是用的didn't,还有that woman,这是为了刻意拉开距离。
紧张,愤怒,性兴奋三种情绪会使人的瞳孔放大手臂紧贴腿部,手指竖起,是心里不安的表现。
微笑的时候眨眼睛说明真的想到令人幸福的事。
假笑眼角是没有皱纹的人在害怕时会出现生理逃跑反应:血液从四肢回流回腿部,做好逃跑准备,手部会先变冰凉微表情是内心流露与掩饰,通常发生在五分之一秒的时间之内。
eg:你说错了,对方会有嘴角轻微上扬而又恢复。
撒谎时,摇头否认之前可能会有一瞬间的点头动作。
微动作心理学微表情的识别与解析方法
![微动作心理学微表情的识别与解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329672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6.png)
微动作心理学微表情的识别与解析方法微动作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语言语调等微小动作中所传递的心理信息的学科。
其中,微表情是指在极短时间内(通常不超过1/4秒)闪过的表情微动作。
微表情的识别与解析对于心理学研究和交流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微动作心理学中微表情的识别与解析方法。
一、微表情的识别1. 面部肌肉的变化微表情的识别首先需要观察面部肌肉的变化。
在微表情发生时,面部的皮肤和肌肉会发生微小的扭动和收缩,形成瞬间的表情。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面部部位的变化,如眉毛的微微抬起、眼角的微小抽动、嘴角的微笑扩展等,来判断微表情的类型和意义。
2. 视频分析技术通过将录制的视频放慢或者逐帧播放,可以更好地观察和分析微表情。
这需要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视频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对视频图像的放大和增强,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微表情的细微变化,进而进行准确的识别。
3. 心理素质的培养识别微表情需要对自身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
为了更好地观察和理解微表情,需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时间把握能力以及对情绪变化的敏感度。
通过参加相关的培训和练习,可以提升自己的识别能力。
二、微表情的解析1. 细致观察表情在解析微表情时,需要细致观察表情的细节。
通过观察微表情的持续时间、发生频率以及与其他身体语言的协调程度,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同时,还需要注意表情与说话内容之间的关系,以及表情与个体特性的一致性。
2. 理解情绪背后的含义微表情是情绪的瞬间流露,而情绪则是人们内心体验的外在表达。
解析微表情不仅要看到情绪本身,还需要理解情绪背后的含义。
例如,微笑可能是快乐,也可能是掩饰不安或虚伪。
通过综合考虑微表情、说话内容和情境等因素,可以更准确地解析微表情传递的信息。
3. 结合语言与身体语言微动作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微表情往往与言辞和身体语言相结合,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体系。
在解析微表情时,需要将微表情与语言和身体语言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
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点总结(2023最新版)
![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点总结(2023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c5a3f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8.png)
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微表情是指人在极短暂的时间内,通常不超过1/25秒的间隔,出现在面部表情的微弱变化。
它们是人类情感体验的一种非语言化表达方式,对于揭示人的真实情感和心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微表情心理学研究微表情的产生机制、分析方法以及对情绪、欺骗、沟通等领域的影响。
本文将对微表情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章:微表情的定义和分类⒈定义:微表情是指人的面部表情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微弱变化,通常用于隐藏或忽略情感状态。
⒉分类:⑴内向表情:表达内心真实情感,包括喜悦、愤怒、悲伤等。
⑵外向表情:通过表情改变,试图控制或伪装内心情感。
第二章:微表情的产生机制⒈生理机制:微表情是由人体自主神经系统激活所致,神经系统的活动会导致面部肌肉的微小收缩或放松。
⒉情绪诱因:微表情可能是情绪激发或抑制的结果,如强烈的情绪体验、心理压力等都会导致微表情的发生。
第三章:微表情分析方法⒈观察和识别:通过观察人的面部肌肉的微小变化,识别并推断其可能的情感状态。
⒉录像分析:通过录像回放和慢动作观察,更准确地分析微表情的细微变化。
⒊计算机视觉技术: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通过面部特征分析和模式识别来自动识别和分析微表情。
第四章:微表情的研究领域与应用⒈情绪研究:微表情可以揭示人的真实情感状态,为情绪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
⒉欺骗检测:微表情分析可以用于欺骗检测,揭示被测试者潜在的欺骗行为。
⒊心理辅导:通过观察和分析微表情,心理辅导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的真实情感,从而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第五章:附件附件1:微表情分析实例图片集(见附件)附件2:微表情分析工具软件(见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⒈隐私权:指个人享有的对自身信息不受他人侵扰的权利。
⒉数据保护:指对个人数据进行合法、正当和透明地处理,保护个人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微表情及行为心理学
![微表情及行为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238f5f13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9.png)
微表情及行为心理学微表情及行为心理学文档范本1、引言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人们的表情及行为往往能够传递出丰富的信息。
微表情和行为心理学旨在研究和解读这些微小的表情和行为细节,揭示背后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本文档将介绍微表情及行为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以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和应用这一领域的知识。
2、微表情的定义与分类2.1 微表情的定义微表情指那些持续时间短暂、难以察觉的面部表情。
它们代表了个体真实内心情感的流露,无法通过主观意识控制。
2.2 微表情的分类根据微表情的特征和表达内容,可以将微表情分为愉快、悲伤、愤怒、厌恶、惧怕、惊讶和蔑视等七种类型。
3、行为心理学的基本原理3.1 非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包括姿势、肢体语言、目光、音调等。
它们可以与微表情结合进行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人的内心状态。
3.2 心理推断行为心理学利用心理推断来解读他人的行为,通过观察和分析行为细节,推断出对方的情感、动机和意图。
3.3 语言与行为的一致性行为与语言之间的一致性是行为心理学的重要观察点。
当言语与肢体语言或微表情不一致时,可能意味着对方在隐瞒真实情感。
4、微表情和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4.1 观察和记录研究者通过观察和记录他人的表情和行为,获取数据和样本。
4.2 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和分析工具对观察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读。
4.3 实验证证通过设计实验证验证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微表情和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
5、微表情和行为心理学的应用5.1 识别谎言通过观察微表情和行为细节,可以揭示他人可能隐瞒的真实情感和意图,帮助辨别是否说谎。
5.2 情感识别行为心理学可以帮助识别和理解他人的情感状态,帮助改善人际关系和沟通。
5.3 心理辅导和治疗微表情和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应用于心理辅导和治疗,可以帮助心理学家更准确地评估和干预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6、结论本文综述了微表情及行为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微表情和行为心理学在人际交往和心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微表情心理学
![微表情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b6a8ebcc4afe04a1b171de01.png)
• 微表情分析法 • 微表情训练法
• 1.伤心:面部 特征包括眯 眼,眉毛收 紧,嘴角下 拉,下巴抬 起或收紧。
• 2.害怕:害怕 时,嘴巴和 眼睛张开, 眉毛上扬, 鼻孔张大。
• 3.愤怒:这时 眉毛下垂, 前额紧皱, 眼睑和嘴唇 紧张。
• 4.厌恶:厌恶 的表情包括 嗤鼻,上嘴 唇上抬,眉 毛下垂,眯 眼。
微表情心理学
专的目的 • 微表情心理学
定义 • 微表情是人在试图隐藏或者控 制某种情绪时不自觉的表现出 来、且持续时间很短的一种面 部表情。微表情通常在人们经 历得失、情势危急的时候出现。
目的
• 最大限度的了解对方; • 掌握所处的境况; • 避免危险、欺骗、窘境或社会地位 损失; • 诱导、确认或控制对方的想法;
• 《微表情与身体语言:人人学得会的读心 术》 —— 纪宇
关于微表情心理学的影视作品
• • • • 《lie to me》(强力推荐) 《仁心解码》 《读心神探》 《读心专家》
谢谢观赏!
• 3.回答时生硬的重复问题——回答时生 硬的重复问题很有可能是典型谎言。 • 4.揉鼻子——掩饰真相时候更容易揉摸 鼻子。 • 5.把手放在眉骨之间——当人感到羞愧 的时候,很可能出现的动作是把手放 在眉骨或者是额骨附近,用来建立一 个视觉阻碍。
微表情训练法
• 微表情研究的早期阶段, 研究者们都在关注 构造有效测量微表情识别能力的工具。 2002 年, 微表情识别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Ekman 研制出第一个微表情训练工具(Micro Expression Training Tool, METT)。该工具包含 前测(pretest)、训练(training)、练习 (practice)、复习(review)与后测(posttest)5 个 部分。
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0650c1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5.png)
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章节一:引言微表情心理学是指通过观察人们面部微小而短暂的表情来揭示其内心情感和真实意图的一门学科。
本文将介绍微表情的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章节二:微表情的定义与分类2.1 微表情的定义:微表情是指持续时间极短、微小而不易察觉的表情,通常只持续几十分之一秒到几秒钟。
2.2 微表情的分类:微表情分为七种基本表情,即开心、悲伤、愤怒、恐惧、惊讶、厌恶和轻蔑。
此外,还有微笑、冷漠、沉思等非基本表情。
章节三:微表情的研究方法3.1 观察与分析:研究者通过观察录像或实时场景中的人脸来发现和分析微表情。
3.2 认知加工实验:通过实验设计,研究者可以了解微表情的认知加工过程和影响因素。
3.3 生理指标测量:通过心率、皮肤电反应等指标,研究者可以揭示微表情与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
章节四:微表情在心理诊断中的应用4.1 精神疾病诊断:微表情可以作为辅助工具,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理疾病。
4.2 虚假言行检测:微表情对于检测被试者说谎或伪装情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4.3 情绪调节训练:通过学习识别和表达微表情,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和对他人情感的敏感度。
章节五:微表情在商业与安全领域的应用5.1 商业谈判与销售:通过观察对方微表情,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其态度和反应,提前调整自己的策略。
5.2 安全领域的应用:微表情可以帮助安全人员提前发现嫌疑人的潜在威胁和不良意图。
章节六:结语微表情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在不断发展和应用。
通过了解微表情的定义、分类、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情感和心理活动。
附件:本文档涉及到的附件包括相关研究论文、实验数据和观察录像等资料。
法律名词及注释:1.虚假言行检测:指使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判断个体言行中是否存在虚假、故意隐瞒的行为。
2.精神疾病诊断:指医生通过固定的诊断标准,对个体的心理状态进行判断和分类,以确定是否存在精神疾病。
微表情知识点
![微表情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7aba25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9.png)
微表情知识点微表情,即微小的面部表情变化,通常持续时间非常短暂,难以察觉。
它们是人类情绪和意图的一种非语言表达方式。
微表情的研究对于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诸多实际应用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步骤思维的方式介绍微表情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微表情。
第一步:微表情的定义和类型微表情是指人类面部表情的微小变化,包括眉毛、眼睛、嘴唇等部位的微小动作。
根据其出现的时间和意义,微表情可分为三类:冲动性微表情、情绪性微表情和操控性微表情。
冲动性微表情是没有经过思考和控制的自发表情,它能够揭示人的真实情感和意图。
情绪性微表情是情绪状态的表达,例如愤怒、快乐、恐惧等。
操控性微表情则是在人的控制下产生的,常常与欺骗和隐藏真实情感有关。
第二步:微表情的识别要准确地识别微表情,需要具备相应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以下是一些识别微表情的方法和技巧:1.观察眼部:眼神的方向、眨眼频率以及瞳孔的变化都可以提供线索。
例如,瞳孔扩张可能表示兴奋或恐惧,而频繁的眨眼可能意味着紧张或压力。
2.注视嘴部:嘴唇的微小动作可以揭示情绪状态。
例如,嘴角上扬可能表示快乐,嘴唇紧闭可能表示压抑或不愿意表达情感。
3.观察面部肌肉:面部肌肉的细微变化是微表情的主要体现。
例如,眉毛的皱起、眉间的纵横皱纹和额头的皱纹可以提供情绪状态的线索。
4.观察整体肌肉动作:与面部表情相配合的身体语言也是识别微表情的重要因素。
例如,紧握的拳头可能表示紧张或愤怒,肩膀的紧绷可能表示压力或忧虑。
第三步:微表情的应用微表情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人际交往、识别欺骗和情绪管理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人际交往:通过识别微表情,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从而改善沟通和交流效果。
例如,在商务谈判中,识别对方微表情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判断对方的态度和意愿。
2.情绪管理:微表情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观察自己微表情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并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避免因情绪问题而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伤害。
微表情分析法及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点
![微表情分析法及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a182cd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3.png)
微表情分析法及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点微表情分析法及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点微表情分析法及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点【1】1.皱眉并且嘴唇紧闭伴随上翘,劲部以上有后移——厌恶。
2.话语重复,音调升高——说谎。
3.哀伤的人额头上没有表情只有两种原因——撒谎或者做了拉皮手术。
4.越受欢迎的孩子,越会撒谎。
5.当人的脸部表情两边出现不对称时有可能表现的感情不真实。
6.说话缓慢而柔和,表明内心极度悲伤和焦虑。
7.双手紧握并有摩擦——一种典型的自我安慰的姿态,表明在自己并不完全相信自己说的话时,尽量打消自己的疑虑。
8.真正发怒时会突然大声说话同时伴随强烈的肢体语言,如果二者有时间差,则是假装的。
9.只有清白的人才会承认和被害人发生过争执,罪犯是不会承认任何让自己有嫌疑的事情。
10.真正的凶手面对受害人时表现出厌恶、轻视,甚至害怕,但不会惊讶。
微表情分析法及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点【2】1.眉毛朝下紧皱,眼睑扬起,眼袋紧绷——进行有计划的行动,带有攻击倾向。
2.眉毛上扬,挤在一起——害怕、担忧和恐惧。
3.“欺骗的快感”——说谎者发现他的谎言被人相信时,所产生的满足感。
4.在过去40年里,亚洲有超过1000起自杀抗议的例子,而在越南,印度,韩国尤甚。
5.90%的持枪凶手是男性,大多在17~49之间。
6.连带的心理活动,频繁地眨眼——在隐藏什么。
7.说话时犹豫和重复,没法组织自己该说的话——说谎。
8.眼睛朝一个方向,而手指(或其他肢体)指向另一个方向——说谎。
因为人在绞尽脑汁捏造事实时,肢体则完全跟不上。
9.说话音调比平常更高,语速更快——敢情加重,在试图控制自己的感情。
10.无意的竖中指是一个象征性的,无意识的',有特殊含义的手势——有敌意。
11.在必要的情况下,说谎者会说更多的谎来圆前面的谎。
12.人们在听到自己不喜欢的人时,尤其是听到赞扬他的话时,常会出现轻蔑的表情。
13.在韩国,鞠躬的程度可以表明两人的关系。
14.耸肩表明在隐藏什么。
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3ff572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5.png)
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微表情,作为一种短暂且难以察觉的面部表情,却能传递出人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和想法。
它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引人入胜的研究方向,对于我们理解他人、改善人际关系以及提升沟通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微表情心理学相关知识点的总结。
一、微表情的定义和特点微表情是一种非常短暂的表情,通常持续时间仅为 1/25 秒至 1/5 秒。
由于其出现和消失的速度极快,往往难以被有意识地控制,因此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真实的情绪状态。
微表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无意识性:人们通常无法自主控制微表情的出现,它们是潜意识情感的自然流露。
2、短暂性:如前所述,微表情持续的时间极短,稍纵即逝。
3、真实性:因为难以伪装,微表情能够提供更真实、可靠的情感信息。
二、常见的微表情及其含义1、惊讶表现为眉毛上扬,眼睛睁大,嘴巴微张。
这通常表示对突然出现的事物感到意外和震惊。
2、恐惧眼睛睁大,眉毛上扬且聚拢,嘴巴张开或紧闭,可能伴有轻微的颤抖。
这反映出内心的害怕和不安。
3、愤怒眉头紧皱,眼睛瞪视,嘴唇紧闭或紧咬。
愤怒的微表情显示出内心的不满和生气。
4、悲伤眉毛低垂,眼角下垂,嘴角向下撇。
悲伤的微表情传达出内心的痛苦和失落。
5、厌恶鼻子皱起,上嘴唇上抬,眉头微皱。
这表示对某种事物或情况感到反感和讨厌。
6、喜悦眼睛眯起,嘴角上扬,形成微笑的表情。
喜悦的微表情显示出内心的快乐和满足。
三、微表情的识别方法1、观察细微动作要留意面部肌肉的微小变化,如眉毛的细微挑起、嘴唇的轻轻颤动等。
2、注意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的变化往往能反映出内心的情绪。
3、结合上下文不能孤立地解读微表情,要结合当时的情境、语言和身体语言等综合判断。
4、多练习通过观看大量的微表情案例、实际观察人们的交流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
四、微表情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1、更好地理解他人通过观察微表情,我们能更准确地把握他人的真实情感和想法,从而避免误解和冲突。
2、提升沟通效果根据对方的微表情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和内容,使交流更加顺畅和有效。
行为心理学之微表情心理学集合通用课件
![行为心理学之微表情心理学集合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470254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1.png)
提高谎言识别的准确性
训练观察力 通过训练和练习,可以提高对微表情 的敏感度和识别能力。
综合分析
结合其他肢体语言、声音变化等因素, 综合分析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以提高 谎言识别的准确性。
注意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微表情可能 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考虑到文化因素 的影响。
实践应用
在实际生活中多加应用,通过实践经 验提高对微表情的识别能力。
注意眼睛
当一个人说谎时,眼睛往往会 不由自主地往右上方看,这是 大脑在编造谎言的过程中的自
然反应。
观察鼻子
当一个人说谎时,鼻子可能会 变大、变硬,这是由于内心的 紧张和焦虑引起的。
注意嘴巴
说谎者的嘴巴往往会出现一些 特定的微表情,比如嘴角上扬、 嘴巴紧闭等。
注意头部动作
说谎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自然 的头部动作,比如突然点头、 摇头等。
在犯罪调查中的应用
在犯罪调查中,微表情也被用来揭示嫌疑人的真实情感和情绪,以 帮助侦探和检察官判断嫌疑人的真实供述。
微表情的起源与历史背景
01
起源
微表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早期,当时美国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在他的著作《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了微表情的概念。
02 03
发展历程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微表情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许 多心理学家和研究者开始深入研究微表情的特性和应用,并取得了一系 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微表情能揭示人的真实感情和情绪, 而普通表情可能会因为社交需要而掩 饰真实情感。
微表情一闪而过,有时连清醒的做表 情的人和观察者都察觉不到。
微表情在心理学中的重要性
揭示人的真实情感和情绪
微表情能揭示出人潜意识中的情感和情绪,因此对于心理学家来 说,微表情是重要的研究对象。
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778b36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c.png)
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微表情心理学知识点总结1、引言微表情是人们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由于情绪的激动或控制,而在面部表情中产生的微小而瞬时的变化。
微表情心理学是一门研究通过观察和分析微表情来了解人们内心感受和意图的学科。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表情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点。
2、微表情的分类2.1 内容分类- 快乐表情:微笑、眼角向上的细微举动等。
- 悲伤表情:眼角向下、嘴角下沉等。
- 恐惧表情:眼眶收缩、眉毛尖锐拉起等。
- 愤怒表情:眉毛紧皱、嘴唇紧抿等。
- 厌恶表情:鼻孔扩张、眉毛微皱等。
- 惊讶表情:眼睛瞪大、嘴巴微张等。
2.2 时间分类- 快速微表情:持续时间约为1/25秒,通常是情绪的真实反应。
- 缓慢微表情:持续时间稍长,通常是由于情绪的控制或压抑引起的。
3、微表情的解读3.1 表情指示器- 瞳孔直径:放大表示情绪激发,缩小表示情绪压抑。
- 眼神移动:注视方向反映思考和情绪的变化。
- 嘴唇压力:紧闭表示不说实话或情绪抑制,微微张开表示紧张或压力。
- 眉毛的抬起和皱动:抬起表示好奇、兴奋或愉快,皱动表示不悦、不满或忧虑。
3.2 解读微表情的步骤- 观察并记录微表情:密切关注面部细微变化,记录下来以备分析。
- 优先考虑时间因素:快速微表情往往更真实,缓慢微表情则更多是被控制的。
- 综合其他非语言信号:结合眼神、姿态、语速等非语言信号,进行整体解读。
- 分析上下文和背景:考虑触发情绪的原因和情境,进一步判断微表情的意义。
4、应用领域4.1 法律领域- 检察官和辩护律师在庭审中观察被告的微表情,辅助判断其是否说实话。
- 外交谈判中,观察对方的微表情,从而更好地掌握对方的意图和态度。
4.2 商业领域- 销售人员观察客户的微表情,判断客户对产品的实际兴趣和态度。
- 企业管理者通过观察员工的微表情,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
5、附件本文档附带了相关的实例视频和图片,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微表情心理学的概念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表情分析法及微表情心理学知识1.单肩抖动——不自信2.注视对方眼睛——撒谎中(为了看看自己的把戏是否得逞)3.中断眼神交流——不代表撒谎(回忆中)4.回答时生硬的重复问题——典型谎言5.抬起下巴——十分尴尬6.揉鼻子——掩饰真相(男人的鼻子里的海绵体在撒谎时容易痒)7.眼睛向右看是在回憶,向左看是在思考謊話,8惊讶表情超过一秒就是假惊讶9.男人右肩微耸一下就是在说假话10.当不能倒着将事情回忆一遍,那么事情肯定是编造的11.用手抚额头-----表示羞愧12.瞳孔放大-----恐惧,性欲13.话语重复声音上扬——撒谎14.肢体阻抗向后退一步,表示刚说的话不可信15.抿嘴经典的模棱两可的动作16..摸脖子人撒谎的时候会摸脖子,典型的强迫行为17.纵火与强奸本质是相同的,都属于宣张自己的力量18.撒谎的时候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表情,往往没有任何表情19.在学校越受欢迎的学生越会撒谎20.手一直摩挲,一种自我安慰的姿态,当你不相信自己的在说什么的时候,使自己安心们说谎的时候会摸脖子,这是个经典的动作。
21.当真正的凶手看到被害者照片的时候,会表现出恶心、轻蔑甚至是害怕。
但绝对不会是吃惊。
22.要是有人要将要实施血腥的罪行,就会出现这样的表情:眉毛朝下皱紧,上眼睑扬起,眼周绷紧23.亮出中指(FUCK的手势),这是象征性的还有特定意识的下意识手势,充满敌意。
24.鼻孔外翻,嘴唇紧闭---生气25.下巴扬起,嘴角下垂,自责26.眉毛向上,拉紧,恐惧经典招式1.T HE AVERAGE PERSON TELLS THREE LIES PER MINUTES' CONVERSATION. 人在每10分钟的谈话中要说3次谎2."M ICROEXPRESSION_R_R": EXPRESSION_R_R LASTED FOR LESS THAN A FIFTH OF A SECOND.微表情持续不到五分之一秒的表情3.O NE-SIDED SHRUG SHOWS I'VE ABSOLUTELY NO CONFIDENCE OF WHAT I JUST SAID. 单肩耸动表示他对所说的话极不自信。
4.S URPRISE LASTS FOR LESS THAN A SECOND WHEN IT COMES ACROSS FACE. 惊讶的表情不会超过1秒。
5.W HEN SOMEONE LIE, THEY OFTEN MAKE MORE EYE CONTACT, BECAUSE THEY NEED TO WATCH, SEE IF YOU BELIEVE LIES. 撒谎时人们更倾向于盯着你,想看你相不相信他们的谎言.6.R IGID REPETITION IS A TYPICAL OF A LIE.生硬的重复是典型的谎言7.O BLIQUE EYEBROWS SHOW SADNESS. 眉毛倾斜代表悲伤8.M AN HAVE ERECTILE TISSUE ON NOSE.I T WILL ITCH WHEN MEN ARE HIDING SOMETHING. 男人鼻子里有勃起组织,当他们想要掩饰时鼻子就会痒9.P EOPLE GOT THE SLIGHTEST HEAD NOD "YES" BEFORE THEY SHOOK THEIR HEAD "NO".摇头之前先轻轻地点一下头,是谎言。
10.T ENSION:H E HAD HIS LEFT HAND IN HIS PANTS POCKET, PRESSED AGAINST HIS LEG THE WHOLE TIME.左手一直插在裤袋里顶着大腿,说明紧张11.D ISTANCING LANGUAGE: SB STOP USING CONTRACTIONS AND START REFERRING TO HER AS "THAT WOMAN" 离开距离的语言:不提名字而说“那个女人”代替,是在说谎。
(典型代表“I DID NOT HAVE SEXUAL RELATIONS WITH THAT WOMEN,M S.L EWINSKY.)12.W HEN YOU ARE LYING,IT'S HARD TO TELL A STORY BACKWARDS,BECAUSE THERE'S NO REAL MEMORY OF WHAT HAPPENED.L IARS REHEARSE THEIR STORIES IN ORDER.T HEY DON'T THINK TO REHEARSE THEM BACKWARDS. 撒谎时很难把事情倒叙说出来因为都是编的撒谎者按顺序编故事从没想过倒过来顺一遍13.FEAR, ANGER, AND SEXUAL AROUSAL CAN MAKE PUPILS DILATE.害怕愤怒性欲能使人的瞳孔放大14.I N A FAKE SMILE, THERE IS NO EYE WRINKLING.假笑眼角是没有皱纹的15.B LOOD FLOWS FROM THE EXTREMITIES TO LEGS SO YOU ARE READY TO RUN, YOUR HANDS GET COLD FIRST. 典型的生理逃跑反应血液从四肢回流至腿部做好逃跑准备人的手部首先冰凉16.E YEBROWS GO UP, THE PERSON KNOWS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THEY'RE ASKING.眼眉向上抬表示发问的人知道问题的答案17.见到某人时,把某物举起放到胸口,产生阻隔形式,表示焦虑,害怕见这个人。
18。
说话时抿嘴,或产生后撤姿势,表示模棱两可,对自己说的话没信心。
(说谎)19。
回答问题时手摸脖子—如果脖子没病,就是在说谎(经典的强迫行为)。
20。
揉眼睛(哪怕是盲人),表达不情愿的做某事。
21。
说话时手突然向外摆一下—说谎22。
说话时,下巴上扬—愤怒。
23。
当人表达某种情绪时,脸部的表情左右不对称—那个情绪是假装出来的。
24。
用手指磨擦自己的手—一种自我安慰的姿态,当他说的话自己都不信时,试图使自己安心第一集1.向对方询问某事时,对方单肩抖动表示对方对你的所言不自信——撒谎。
2.身体和语言不一致——撒谎。
3.惊奇、害怕的表情在脸上超过一秒,表示是假装的。
4.对方对你的质问表示轻蔑,通常你的质问会是真的。
5.手放在眉骨附近——羞愧。
6.叙事时眼球向左下方看,这代表大脑在回忆,所说的是真话,而谎言不需要回忆的过程。
7.对方对你撒谎时,会有更多的眼神交流,来判断你是否相信他的谎言。
8.对你的问题生硬的重复是典型的撒谎方式(EG:“你去过他家吗?”“我没去过他家。
”)9.一男一女之间:看对方一眼然后转移视线,对方轻微抬起下巴—尴尬——有一腿。
10.(男人)挠鼻子——试图掩饰某事(男人鼻子上有海绵体,想掩饰的时候就会痒,女人未知)。
11.摇头否认之前有一瞬间的点头动作——撒谎。
12.说话时一直把手放在裤兜里或抵着大腿——紧张。
13.情绪不激动却气喘吁吁——隐瞒事实。
14.说类似“我怎么会知道?!”的话时眉毛上扬——就是知道答案。
15.在叙述中不直呼其名,而使用代词,如“那个人”,在语言上拉开距离,通常是厌恶、试图隐瞒的表现。
16.描述一连串发生的事情,如果事情是编造的,他可以按虚构好的顺序说,但是却无法倒叙重复。
17.人在害怕时,会做些事情来使情况维持现状,而不论这些事情会不会造成更坏的影响。
18.性兴奋会使人的瞳孔放大。
19.假笑眼角是没有皱纹的。
20.微笑的时候眨眼睛说明真的想到令人幸福的事。
21.在和某人的对话中五指向上紧贴在身体的一侧——正在争吵(让某人住嘴)。
22.人在害怕时会出现生理逃跑反应,血液从四肢回流回腿部,做好逃跑准备,手部会先变冰凉。
23.谈到某人时抓拳——厌恶此人。
第二集1.人说谎时,有时会下意识的退缩——不自信。
2.说话很急,将物品放在胸前形成一种障碍——刻意与对话者保持距离——焦虑。
3.眉毛上扬,下颚下垂——惊讶。
4.嘴角向下瘪,是经典的犯错表情,表明对自己的话没信心——说谎。
5.说话的时候会摸脖子——说谎,除非他脖子疼。
6.纵火和强奸高度相关,这两种犯罪通常都是想证明自己的权力。
7.没有表情也是一种表情!!8.说话时手腕甩动——说谎。
(这个动作可以发生在手臂放在桌面,站立时双手指尖交叉或者自然下垂,同时带着小臂的自然摆动)9.下巴用力或抬起——生气。
10.受害者谈到案情时,通常会表现出恐惧。
11.眉毛上挑,挤在一起——恐惧。
12.五官向面部中心聚拢——暗暗反感。
13.重读音过高——说谎,但是人耳难以分辨。
第三集1.皱眉并且嘴唇紧闭伴随上翘,劲部以上有后移——厌恶。
2.话语重复,音调升高——说谎。
3.哀伤的人额头上没有表情只有两种原因——撒谎或者做了拉皮手术。
4.越受欢迎的孩子,越会撒谎。
5.当人的脸部表情两边出现不对称时有可能表现的感情不真实。
6.说话缓慢而柔和,表明内心极度悲伤和焦虑。
7.双手紧握并有摩擦——一种典型的自我安慰的姿态,表明在自己并不完全相信自己说的话时,尽量打消自己的疑虑。
8.真正发怒时会突然大声说话同时伴随强烈的肢体语言,如果二者有时间差,则是假装的。
9.只有清白的人才会承认和被害人发生过争执,罪犯是不会承认任何让自己有嫌疑的事情。
10.真正的凶手面对受害人时表现出厌恶、轻视,甚至害怕,但不会惊讶。
第四集1.眉毛朝下紧皱,眼睑扬起,眼袋紧绷——进行有计划的行动,带有攻击倾向。
2.眉毛上扬,挤在一起——害怕、担忧和恐惧。
3.“欺骗的快感”——说谎者发现他的谎言被人相信时,所产生的满足感。
4.在过去40年里,亚洲有超过1000起自杀抗议的例子,而在越南,印度,韩国尤甚。
5.90%的持枪凶手是男性,大多在17~49之间。
6.连带的心理活动,频繁地眨眼——在隐藏什么。
7.说话时犹豫和重复,没法组织自己该说的话——说谎。
8.眼睛朝一个方向,而手指(或其他肢体)指向另一个方向——说谎。
因为人在绞尽脑汁捏造事实时,肢体则完全跟不上。
9.说话音调比平常更高,语速更快——敢情加重,在试图控制自己的感情。
10.无意的竖中指是一个象征性的,无意识的,有特殊含义的手势——有敌意。
11.在必要的情况下,说谎者会说更多的谎来圆前面的谎。
12.人们在听到自己不喜欢的人时,尤其是听到赞扬他的话时,常会出现轻蔑的表情。
13.在韩国,鞠躬的程度可以表明两人的关系。
14.耸肩表明在隐藏什么。
15.动物受惊后的反应是惊呆,眼睛、嘴巴紧闭,当回过神来会保护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