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娱乐化利弊

合集下载

娱乐新闻报道弊端的原因

娱乐新闻报道弊端的原因

中文摘要:在当今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有了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然而对于报道的真实性、可读性、以及导向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特别是在人们生活、工作之余提供放松的娱乐新闻,由于它相对其他新闻报道更赋予娱乐性,往往是一些读过就忘的消息,新闻从业人员的不重视更产生了许多问题。

由于娱乐新闻对象往往是一些当红明星、影星的八卦绯闻,更增加了娱乐新闻受众的好奇。

但这类报道大部分都是一些低俗可笑的内容,同时报道也缺乏真实客观的调查取证,甚至有时是道听途说。

因此,严重影响了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对于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使受众对这类报道持怀疑态度,并且报道本身对事件当事人也产生一种极大的伤害。

针对娱乐新闻报道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意在从培养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素质、完善产业监管体制、创新娱乐报道内容等方面促进娱乐报道健康机制养成。

关键词:娱乐新闻受众媒体从业人员Abstract:With computers, mobile phones and other mobile equipments, it makes that everyone can be the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f information in today's information developed highly age.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for the report about the readability, authenticity and oriented. This paper emphatically focuses on the disadvantages of entertainment news, and entertainment news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curiosity of people eager to know others life. Due to the entertainment news objects of news are often some pop stars, movie star, and it enriches the curiosity of the entertainment news audiences, but such reports are mostly some gossip content, and also it is short of the objective investigation, and some reports are not written by journalist. Therefore, it seriously affects the public trust of journalist, and audiences are doubt of such reports. Besides, it makes great damage to the individual who takes part in the event.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aims to develop the quality of the journalist , perfect the regulation system, and make new industry direction .Only by doing so can Promote a healthy entertainment reporting mechanism.Key W ords: Entertainment News Audience Journalists一、娱乐新闻概述1、娱乐新闻的概念界定(1)娱乐新闻的产生背景国内娱乐新闻的起步阶段是从上世纪80年代至上世纪90年代初,之后便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的状态。

浅谈新闻娱乐化播报的利与弊

浅谈新闻娱乐化播报的利与弊

浅谈新闻娱乐化播报的利与弊作者:王磊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22期摘要:本文通过对《超级新闻场》这一节目的分析阐述新闻娱乐化播报所带来的利弊影响,分析了娱乐化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多乱象,探讨了新闻娱乐化应遵循的规则,以希望能够引起相关播音和新闻从业人员的重视并做出适当调整。

关键词:新闻播报;娱乐化;《超级新闻场》一、新闻娱乐化播报的有利之处(一)可以打造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新闻栏目在如今这个时代,新闻媒体的品牌影响力极其重要,只有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才能为新闻媒体带来更高的收视率,才能实现规模发展,从而为其自身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超级新闻场》是一档杂志型的早间新闻节目,新闻内容选取大部分都是贴近当地老百姓的或者大家普遍关注的,并且用一种娱乐化的新闻播报方式进行播报。

(二)可以展现出多种新颖的播报方式《超级新闻场》就是通过播报一起起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事来反映人民的生活状态与社会现状,符合当地群众的收视心理,内容取材给人以新鲜感和亲切感,其背景音乐也给人以轻松感。

此外主持人播报的语速、语调也相对诙谐。

这种内容丰富、播报形式多样化的新闻栏目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认可。

(三)使新闻播报的方式非常生动明快在《超级新闻场》中的播报主持人,他们的穿着和打扮与传统的中规中矩不同,而是相对时尚、自由,这首先就在视觉上给观众带来生动感。

此外,在“天天故事会”板块中,也会以故事性的叙述方式介绍新闻,这种让新闻故事化的做法,更生动有趣的将新闻推送到了观众眼前,让观众耳目一新。

播报时,主持人的语言和表情也是极具感染力的,有别于传统新闻播报,在进行新闻播报时,主持人往往会根据新闻内容,对播报速度时而快时而慢、时而风趣时而严肃,不停地的变换语言风格,有时也会表现出他们的怜悯或愤怒,有时候主持人也会发表一些个人观点。

可以看出,这种娱乐化的新闻播报方式改变了传统播报中单一的格调,其生动明快的播报风格更具感染力,更容易走进普通百姓的心里。

新闻娱乐化传播负效应研究

新闻娱乐化传播负效应研究

新闻娱乐化传播负效应研究
新闻娱乐化传播是指将新闻内容与娱乐元素相结合,以增加新闻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一种传播方式。

但是,这种传播方式也存在着一些负面效应。

一方面,新闻娱乐化传播容易导致新闻内容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下降。

娱乐元素过多,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产生“长尾效应”,即只重视影响力较大的热点新闻,而忽略更多的有价值的新闻内容。

另一方面,新闻娱乐化传播也可能会产生“效果递减”,即长期接受带有娱乐元素的新闻内容,导致观众对严肃性和权威性的新闻越来越难以接受,对娱乐元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导致娱乐化程度的不断升级。

此外,对于一些重大事件,新闻娱乐化传播也容易使人产生“疲劳感”,甚至忽视真正的问题和事件。

一些娱乐新闻代替了真正需要报道的新闻,误导和分散公众的注意力,从而造成了社会的负面影响。

因此,新闻娱乐化传播的负面效应需要引起重视。

提高新闻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增加真正有价值的新闻内容,改善娱乐化传播的方式,是应对负面效应的一个有效途径。

新闻娱乐化的利弊

新闻娱乐化的利弊

新闻娱乐化的利弊以湖南卫视《晚间新闻》为例分析积极意义:首先,新闻娱乐化使新闻放下了千篇一律的严肃形态,转而变得轻松活泼,受众更加容易接受,媒体也赢得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其次,它通过将新闻的文化内涵通俗化、大众化,达到了面对更多受众传播的目的,只要分寸得当,它也能取得不错的社会效益。

新闻娱乐化具有两点意义:第一,新闻娱乐化有利于改进传统的报道模式,促进新闻业务的变革。

新闻娱乐化以贴近受众、满足受众需求为报道理念,颠覆了传统的“传者中心论”:新闻传播已经改变了严肃播报或者说教式传播的局面,说新闻、聊新闻、讲新闻故事、真实再现等等新鲜的形式不断引入新闻传播实践,以受众为中心的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强化;第二,新闻娱乐化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统治教化的“寓教于乐”。

新闻娱乐化的娱乐外壳,突破了传统教化的枯燥和正统,有利于“寓教于乐”。

在新闻节目中,介绍多元化、趣味性、知识性的新闻资讯,着重扩展受众的新闻视野,同时使得受众获得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愉悦体验,另一方面,硬新闻的适当软化,使得受众更乐意去接受硬新闻甚至是包含于其中的具有导向性的信息。

消极影响:娱乐化以尽可能软化新闻的方式来满足受众需求,赢取广告客户。

在利润的驱使下,媒体放下了高傲的架子,走到了群众当中一一这是新闻娱乐化的积极意义。

然而,过度娱乐化也使不少新闻流于庸俗。

产生过程中出现的传媒泛娱乐化的不良倾向将使媒介的权威性下降、公信力丧失,甚至危害社会风气。

首先,新闻的功能被异化。

新闻的首要功能是报道事实、提供信息,为人们守望或监督环境,为人们的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因此,重要性原是新闻价值判断和取向的首要标准。

新闻娱乐化将新闻的首要功能异化为娱乐,使之成为休闲生活的一部分,并成为新闻价值取向的首要标准。

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下的受众,正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人们关心他人丑闻的注意力被拉长并乐此不疲,对那些与他们没有利益关系的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故事当成他们需要的新闻,而对与他们生存和发展利益密切相关的诸如住房、就业、教育、就医、交通、安全等公共事务报道的注意力却被大大减弱.从这个角度来看,新闻媒体放弃了作为社会公器的职责,在市场的利诱下,已从“守门人”变成市场口味的追逐者,这是在新闻娱乐化成为一种时尚时,新闻媒体及从业者社会角色的错位。

新闻娱乐化利弊研究论文

新闻娱乐化利弊研究论文

新闻娱乐化利弊研究论文摘要:本文针对新闻娱乐化的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这一趋势带来的利弊。

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我们发现,新闻娱乐化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提高新闻的传播率,但同时也可能导致新闻内容的失真和浅显化。

因此,在新闻传媒的运作中,需要平衡新闻娱乐化和新闻的核心价值,以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

关键词:新闻娱乐化;利弊;观众;新闻传媒1.引言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媒体业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随着媒体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新闻媒体为了吸引更多观众,掀起了一股“娱乐化”的风潮。

新闻娱乐化是指将新闻呈现的形式和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轻松,以吸引更多的观众。

但是,这种趋势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新闻传媒和观众?如果只追求短期的收视率和利益,是否会破坏新闻的核心价值和公共利益?本文从新闻娱乐化的利弊两方面进行探讨,同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对新闻传媒的管理和运营提供一定的参考。

2.新闻娱乐化的利2.1 吸引更多观众新闻娱乐化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特别是年轻人。

相比于传统的新闻报道,新闻娱乐化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这种方式,媒体企业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提高收视率和市场份额。

2.2 提高新闻的传播率新闻娱乐化可以提高新闻的传播率。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观众们对于新闻的容忍度越来越低,传统的新闻报道难以引起他们的关注。

相比之下,新闻娱乐化容易吸引观众的眼球,从而达到更广泛的传播目的。

此外,由于新闻娱乐化注重内容的生动和有趣,因此更加容易通过社交网络等新媒体渠道传播。

2.3 融合娱乐元素提高新闻的质量新闻娱乐化可以通过融合娱乐元素提高新闻的质量。

新闻传媒是为人民服务的行业,对于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有着很高的要求。

但是,由于新闻的报道方式和角度的限制,有些话题很难让观众产生兴趣。

而新闻娱乐化通过融合娱乐元素,可以提高新闻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从而实现深入挖掘新闻内涵的目的。

新闻娱乐化利弊研究

新闻娱乐化利弊研究
新闻娱乐化利弊研究
2023-10-28
contents
目录
• 新闻娱乐化概述 • 新闻娱乐化的利益 • 新闻娱乐化的弊端 • 新闻娱乐化的应对策略 • 结论
01
新闻娱乐化概述
新闻娱乐化的定义
新闻娱乐化是指将新闻内容以娱乐形式呈现,注重娱乐性和吸引力,以满足受众 的娱乐需求。
新闻娱乐化包括将新闻内容软化、夸大情节、强调猎奇性、增加戏剧性等手法, 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为追求娱乐性,新闻媒体可能 会忽视深度报道,减少对重要 问题的深入探讨,从而降低新
闻的价值。
缺乏独立思考
过度的新闻娱乐化可能导致公 众缺乏独立思考,过度依赖媒 体的信息,从而降低自身的判
断和思考能力。
误导公众认知
某些具有偏见或错误观点的新 闻娱乐化处理可能会误导公众 认知,使公众对某些问题产生
误解。
培养公众的批判思维
01
公众应该学会对媒体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不盲目相信媒体报
道。
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
02
公众应该了解媒介的特点、运作机制和传播规律,以便更好地
理解和判断媒介信息。
加强公众的新闻素养
03
公众应该了解新闻的属性、特点、传播规律和价值判断,以便
更好地获取和利用新闻信息。
05
结论
对新闻娱乐化的认识要全面
误导公众对新闻的理解
片面报道
为追求娱乐效果,新闻媒体可能会选择性地报道事件,只展示事 件的一面,从而误导公众对事件的理解。
情绪化传播
娱乐化的新闻报道往往强调情感和情绪,这可能导致公众对事件 的理解产生偏差,无法理性地看待问题。
形成刻板印象
长期的片面报道和情绪化传播可能会使公众形成对某些人群或事 件的刻板印象,从而影响公正判断。

新闻娱乐化现象浅析

新闻娱乐化现象浅析

什么是新闻娱乐化?尽管目前理论界对此没有明确的界定,但从各媒体新闻报道的着力点上还是能够略见端倪的。

一般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阐述的: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者是尽力使硬新闻软化,即“硬新闻软着陆”,表现为减少严肃新闻节目,大量增加娱乐性节目比例,将名人趣事以及带有煽情性和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并且竭力从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从报道形式上看,从最初强调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演变为一味地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走新闻故事化、文学化的道路。

在报道结构上,不拘一格,努力创造新样式,给受众提供更多的新鲜感。

比如湖南卫视的《播报多看点》,三个主持人坐在一个舒适的演播间里扯家常,然后引出一些新闻,趣味十足,用这种形式来播新闻,让观众乐在其中;在新闻编辑上,采用多照片、大标题或者彩色的页面,一切都以尽量刺激受众的感官为目的。

有些新闻节目的制片人公开号召“新闻是快乐的”,电视24小时就是快乐24小时。

新闻娱乐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关于新闻娱乐化的成因分析,归根结底要落脚到市场。

当供应大于需求,选择成为可能或惯例,那么竞争就必然存在了,这是自然界的法则,也是我们当今社会运行的法则。

媒体是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机制的产物,取悦受众是其天然本性。

同时,受众希望与媒体接近,而媒体为了吸引受众就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这种愿望。

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注意力经济也就随之产生了,拥有的注意力越多,就可能获得越大的利润。

“对于广大受众而言,媒介的使用权和参与权是一种稀缺的资源,能够亲身体验到媒体的运作,不仅仅是生理距离上的接近,也是心理空间上的接近。

让受众亲身参与媒体的各项活动,同媒体融为一体,这是时下流行的游戏节目、益智节目、真人秀节目等的惯用手法。

”亲身体验的参与性、节目难度的挑战性、游戏结果的不确定性对受众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如央视的《非常6+1》、《星光大道》,湖南卫视的《智勇大冲关》、《勇往直前》等一直是电视台提高收视率的金牌栏目。

新闻泛娱乐化的名词解释

新闻泛娱乐化的名词解释

新闻泛娱乐化的名词解释引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方式和受众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的严肃新闻报道逐渐演变为轻松、有趣的泛娱乐化形式。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解释新闻泛娱乐化的意义和特征,并探讨这种趋势对传媒行业和公众态度的影响。

正文一、新闻泛娱乐化的定义新闻泛娱乐化是指将新闻报道运用娱乐元素,以吸引和满足受众的需求,提供更富趣味性和娱乐性的新闻产品。

通过增加情感元素,引入幽默、悬疑、感动等手法,新闻泛娱乐化有效地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方式和内容。

二、新闻泛娱乐化的意义1. 提高信息传播的效果泛娱乐化的新闻报道吸引了更广泛的受众关注,增加了信息传播的效果。

娱乐元素的引入使新闻更易于理解和记忆,受众更容易接受和分享。

这为新闻媒体与用户之间建立更紧密的链接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2. 满足受众的需求社交媒体时代,受众对新闻品种和形式的需求更加多样化。

许多人习惯了碎片化的阅读和观看方式,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丰富多样的信息。

泛娱乐化新闻能够满足这一需求,提供更加轻松愉悦的阅读和观看体验。

3. 增强新闻传播的影响力泛娱乐化的新闻报道可以通过增加情感元素和娱乐效果,更好地触动受众的情感共鸣和参与感。

这不仅增加了新闻传播的影响力,也为公共议程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度提供了有效途径。

三、新闻泛娱乐化的特征1. 娱乐元素的引入泛娱乐化的新闻将明星八卦、趣闻轶事、幽默搞笑等娱乐元素融入报道中。

这种方式的运用能够增加新闻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提高受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2. 独特的表达方式泛娱乐化的新闻往往采用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和叙事手法,使新闻从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

作者通过对话、情景再现等形式直观地呈现信息,增加了新闻的吸引力和可信度。

3. 社交媒体的运用泛娱乐化的新闻与社交媒体的紧密结合是其不可忽视的特征。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渠道,新闻得以更广泛地传播、讨论和分享,加强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和参与。

四、新闻泛娱乐化的影响1. 传媒行业的变革新闻泛娱乐化的出现让传统媒体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浅谈当代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浅谈当代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浅谈当代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1. 引言1.1 娱乐新闻报道在当代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娱乐新闻报道在当代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娱乐新闻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娱乐新闻报道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明星、电影、音乐等娱乐内容的好奇心,更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刺激经济增长。

娱乐新闻报道也承担着传播正能量、引领时尚潮流、促进文化交流等重要作用。

在当代社会中,娱乐新闻报道在传播信息、增加知识、拓展视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们通过媒体了解到各种新奇的娱乐资讯,丰富了自己的生活,提升了生活品质。

娱乐新闻报道也成为人们轻松愉快的消遣方式,让人们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找到放松的方式。

娱乐新闻报道还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通过报道国内外的娱乐活动和文化现象,可以拉近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距离,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娱乐新闻报道也能够塑造明星的形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繁荣做出贡献。

可以说娱乐新闻报道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不仅是娱乐休闲的重要来源,更是推动文化交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2. 正文2.1 当代娱乐新闻报道存在的弊端一、浅薄化新闻报道:过分追求八卦、八卦,忽略深度、广度的报道。

在当代娱乐新闻报道中,很多媒体更倾向于报道明星的绯闻、八卦、丑闻等内容,而忽略了对于业界发展、艺人成长背景等更深入的报道。

这种过度追求轰动效应的报道方式,不仅使新闻报道失去了原本应有的信息传递功能,甚至扭曲了公众对于娱乐界的认知。

二、不负责任的报道:缺乏核实事实、真实性的报道,容易传播虚假信息。

在追求新闻爆料的过程中,很多媒体为了抢先曝光、吸引眼球,常常会忽略事实核实的环节,导致报道内容缺乏真实性。

虚假的新闻报道不仅会误导公众,还可能对被报道对象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伤害。

三、煽动性报道:有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故意夸大事实、制造煽情情节。

浅谈新闻娱乐化的利与弊

浅谈新闻娱乐化的利与弊

浅谈新闻娱乐化的利与弊新闻娱乐化在电视传媒中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严肃的新闻节目比例正在下降,信息的娱乐化日益明显。

对于新闻的娱乐化现象,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

目前在我国电视台说新闻、演新闻节目层出不穷,以吸引观众的眼球,大多数节目获得观众好评,新闻娱乐化是电视对受众的适应性表现,它对市场具有适应性,为媒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不可否认的是新闻娱乐化也有很多弊端,它导致了新闻报道内容的庸俗化,削弱了受众的辨别力和对社会的批判精神,也会消解对青少年常规教育的成果。

对此,我们应该积极应对以求发展。

在经济市场化的大环境下,传媒界的新闻改革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新闻娱乐化渐渐浮出水面。

到底什么叫新闻娱乐化?目前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一般认为,新闻娱乐化主要体现在将硬性新闻软化,即从严肃的政治、经济等事件、信息中挖掘出所谓的娱乐价值,但不仅仅像娱乐新闻那样只关注娱乐界的琐碎和明星逸闻。

它在表现手段和新闻处理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趣味性和人情味等。

对于新闻娱乐化现象,业界的褒贬不一,本文就新闻娱乐化的利与弊进行浅析。

一、我国新闻娱乐化的现状就我国而言,因为媒介所有制的本质区别,使我国媒介在运营模式、理念和操作方法上都明显区别于西方纯商业性的媒介,我国的媒介始终坚持上层建筑和信息产业的双重属性的认定,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轮并进,并始终强调媒介应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人民服务,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严肃和高质量的媒介产品始终占领着我国媒介产品的主阵地(包括新闻报道)。

但是为了更好的贴近观众且迎合市场,上世纪90年代,硬性新闻开始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软化”,尝试新闻娱乐化。

(一)湖南台《晚间新闻》改版开创新闻娱乐化先河栏目以个性求生存,新闻也要追求个性。

《晚间新闻》是湖南电视台的一块老招牌,挂牌于1983年,自1998年改版以来,一直在做新闻探索,在新闻内容和电视形式上进行了突破。

娱乐新闻的利与弊

娱乐新闻的利与弊

娱乐新闻的利弊摘要: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新闻的娱乐化成为当今大众传播活动中的普遍现象。

以其趣味盎然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强烈的视觉冲击等构成的娱乐效应,为受众提供了轻松愉悦的接受氛围。

然而,透过纷繁热闹的娱乐化表象,从另一方面看,新闻的娱乐化又使得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主流的严肃新闻受到冲击,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价值亦有被颠覆的危险。

针对当前我国新闻的娱乐化的趋势,本文界定了新闻的娱乐化的内涵,归纳了新闻的娱乐化的特点,并结合媒体报道的焦点、热点话题,探讨了新闻的娱乐化的利弊,在此基础上提出新闻的娱乐化的规范对策。

关键词:新闻的娱乐化;市场经济;受众心理市场经济大潮的出现,促使我国的传媒在操作方法、运营模式、编辑方针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商业化取向,也催生了我国的新闻的娱乐化潮流。

针对当前我国新闻的娱乐化的趋势,本文在界定了新闻的娱乐化内涵的基础上,归纳了新闻的娱乐化的特点,并结合媒体报道的焦点、热点话题,探讨了新闻的娱乐化的利弊,并试图对其提出一些规范化建议。

一、新闻的娱乐化的内涵及其表现新闻的娱乐化现象虽然在我国90年代中期才渐入高潮,但就整个媒介发展历程而言,它并不是一种新现象,这股潮流早在西方大众报纸产生之时就已经出现并达到相当程度。

(一) 新闻的娱乐化的内涵新闻的娱乐化就是新闻媒体在报道严肃性的政治、法制、经济、科技和社会新闻时,摒弃严肃、与深刻,代之以煽情、搞笑或刺激的方式,将严肃新闻庸俗化、浅薄化甚至低劣化,使之具有猎奇性或感官刺激性,此种现象是为新闻的娱乐化。

新闻的娱乐化的实质是媒体在商业利益驱动下,经济利益凌驾于公众利益之上。

其总体特征是使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时,只关注眼前的际遇感受,满足离奇与感官刺激。

(一) 重拾新闻的尊严新闻的尊严来源于真实、客观、公正的报道。

随着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越来越高,受众对硬性参考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极一时的新闻娱乐潮必然让位于以真实、迅速、权威、客观、公正取胜的严肃新闻,以适应社会的真实需要。

新闻报道娱乐化现象

新闻报道娱乐化现象

新闻报道娱乐化现象大众传媒与娱乐有着天然联系。

关于大众传媒的娱乐性,西方学者有过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论述。

1967年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威廉·斯蒂芬逊在《传播的游戏理论》一书中提出了“游戏说”,提出应该把媒介看作一种玩具,人们参与媒介就是为了游戏,从中获得愉快,因此媒介中充满了暴力、色情等低级趣味都是可以理解的,也不必不以为然。

1975年社会学家赖特在《大众传播的社会学观点》一文中提出了新闻媒介的第四大功能,即娱乐功能,作为对拉斯韦尔媒介功能说的补充。

媒介产业的娱乐属性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娱乐有其深刻的心理学根源。

在佛络依德看来,追求快乐是人的本能,人们习惯于在幻想中去求得精神的满足,而不愿意依靠理性去辨别真理,大众也并不是生来就具备纯正的趣味,那些被现实力量所压迫和束缚的心灵更倾向于从色情、暴力、凶杀之类的低级趣味中去求得精神上的放松与发泄。

现代媒介非常善于利用一般受众的这种心理特点,不遗余力地推销其“娱乐”产品,从中获取利润。

正是在这一点上,大众媒介与娱乐发生了天然和必然的联系。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我国新闻行业的娱乐化一直受到有关政策法规的限制,新闻报道中更是不允许出现娱乐性成分,但80年代以来,随着政策环境的日渐宽松,特别是对传媒性质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情况也迅速发生了改变。

娱乐功能被视作新闻传媒产业的一部分,大量的娱乐报道、娱乐版面、娱乐栏目开始出现,新闻报道也开始呈现出一定的娱乐化趋势,主要表现在:1.名人报道。

大量的有关名人访谈、名人追踪、名人视点类的报道开始出现,许多报刊栏目、电视栏目名为“人物”,实际上关注的是名人。

名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成为报纸、电视追踪的热点。

这些所谓名人的趣闻、轶事、爱情、隐私成为媒介爆炒的热点,一些中外伟人也难以幸免。

政治名人、科学名人、工商名人都成为不太严肃的炒作对象。

2.影视名星。

这是一个被爆炒得几乎白热化了的领域。

大凡什么影视片开拍、什么片子得奖、何人搞同性恋、何人逃税、何人自杀、何当红明星殴打孕妇等之类,有些是被他人恶意炒作,有些是自炒以提高身价,有些甚至不怕自暴隐私或自编丑闻。

新闻娱乐化利弊分析及对策

新闻娱乐化利弊分析及对策

新闻娱乐化的利弊分析及对策摘要:当代中国的新闻媒体开始出现了一种娱乐化的潮流,对传统的新闻传播的模式、风格等都产生了很大冲击。

本文通过对新闻娱乐化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了当代中国新闻娱乐化的利弊, 就如何促进健康发展给出对策。

关键词:新闻;娱乐化;利弊;对策20世纪90年代受市场经济影响,中国新闻娱乐化现象开始风行,并呈现泛滥之势。

新闻娱乐化为受众提供了轻松愉悦的接受氛围,同时新闻娱乐化又使得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主流的严肃新闻受到冲击,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价值也有被颠覆的危险。

我们要采取理性、辩证的态度,清醒地认识新闻娱乐化。

一、新闻娱乐化的利弊分析(一)新闻娱乐化的”利”1.新闻娱乐化对受众的适应性。

我国自古以来就习惯以传播者为中心的机制,媒体的教育、宣传功能得到扩大,娱乐功能却一直受到压抑,不可否认,在传媒的众多功能中,娱乐也应该非常重要。

遵循着”受众需要什么,媒体就得给什么”的宗旨,传媒界从最初争论的焦点”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到现在关心的是”观众想听什么?他们想看什么?”。

2.新闻娱乐化对市场的适应性。

中国的新闻业自从走上市场经济的轨道后,发行量和收视率决定着媒体的存亡,想要有利润就要有好的产品,适当的迎合观众的需求不失为明智之举,从最初的纯娱乐化休闲内容的大幅度上升,到后来的把距离娱乐性最远的新闻都拉向娱乐化,这是媒介市场化的必经之路。

(二)新闻娱乐化的”弊”1.新闻娱乐化滋生了一些”糜烂”的产品。

现阶段某些媒介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职业道德,为了迎合部分读者的低级趣味,所创造的新闻产品庸俗化。

文化被”娱乐化”,”娱乐”又被”商业化”,消费主义甚行,观众的低品位、低格调的接受标准为低俗化提供了现实基础。

2.新闻娱乐化造就了一批”迷途”的受众。

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依赖媒体,在媒体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和空间的同时,也让我们丧失了自主的思维与行为自由。

新闻过度的娱乐化会导致民族文化传播途径的狭隘,让百姓沉浸在歌舞升平的庸碌状态中,不思考,缺文化,慢慢的丧失辨别力,从而削弱了对自身和社会的批判精神。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娱乐化倾向及影响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娱乐化倾向及影响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娱乐化倾向及影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在这个时代,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快速、便捷和多样化,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娱乐化倾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娱乐化倾向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在新媒体时代,娱乐化信息传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人们更喜欢通过有趣、轻松、娱乐化的方式获取信息,而不再像以前那样依赖严肃、正经的新闻报道。

这种娱乐化倾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媒体上的内容越来越趋向于娱乐化。

无论是新闻、时事、科技还是其他领域的内容,都倾向于通过搞笑、幽默、轻松的方式呈现给受众。

很多新闻客户端和网站都会推出一些段子、梗图,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增加点击量和阅读量。

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方式也更加趋向于娱乐化。

随着短视频、直播等功能的兴起,人们更喜欢通过视频、图文、音频等多种形式来获取信息。

而很多内容创作者也倾向于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来呈现自己的观点和内容,以便更快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娱乐化也体现在受众的心理需求上。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他们更需要通过娱乐化的方式来放松自己,寻找一些轻松愉快的内容来缓解压力。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娱乐化倾向也可能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娱乐化倾向可能导致信息变得片面和肤浅。

在追求趣味性的一些内容创作者可能会放弃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导致信息呈现出一种太过于粗浅的状态。

娱乐化倾向还可能影响受众接受信息的能力。

如果一味追求轻松有趣的内容,受众可能逐渐失去获取严肃、深刻信息的能力,从而影响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

娱乐化倾向也可能导致一些虚假信息的泛滥。

在为了追求趣味性和轻松性的一些内容创作者可能会夸大事实,甚至编造假新闻来吸引观众的眼球,从而损害受众的权益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娱乐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

我们需要在推崇娱乐化倾向的也要警惕一些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努力引导新媒体信息传播走向更加健康、丰富和深刻的方向。

当前我国反腐类新闻报道娱乐化现象解析

当前我国反腐类新闻报道娱乐化现象解析

当前我国反腐类新闻报道娱乐化现象解析【摘要】当前我国反腐类新闻报道呈现娱乐化现象,引发社会关注。

娱乐化报道不仅在新闻界广泛存在,还受到公众追捧。

本文从娱乐化报道现象、原因分析、影响分析、应对措施、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

娱乐化报道的原因主要包括媒体追求收视率、观众对于细节的好奇以及公众对反腐行动的关注等。

娱乐化报道可能会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如降低公众对反腐行动的重视程度。

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加强对媒体的监管,规范报道内容,引导公众正确对待反腐行动。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引起社会对于娱乐化报道现象的关注,促进舆论对于反腐行动的理性讨论和认识。

【关键词】反腐类新闻报道,娱乐化现象,背景介绍,问题提出,原因分析,影响分析,应对措施,建议,总结,展望,意义。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今我国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新闻报道中却出现了娱乐化现象。

娱乐化报道已经成为我国新闻报道的一种普遍现象,反腐败领域也不例外。

从股票行情到政治风云,从社会事件到反腐败行动,各类新闻都开始向娱乐化趋势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理性观察和消化这些信息,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娱乐化报道主要是指在新闻报道中加入了大量的娱乐元素,比如夸张、煽情、故事化等手法,使得新闻更具吸引力和传播性。

在反腐败报道中,这种娱乐化现象可能会对公众舆论和社会风气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误导公众对反腐败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如何规范和引导娱乐化报道,成为了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接下来的我们将就娱乐化报道现象的原因、影响分析以及应对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1.2 问题提出当前我国反腐类新闻报道普遍存在娱乐化现象,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娱乐化报道不仅影响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还可能对反腐斗争产生负面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问题提出如下:1. 娱乐化报道是否会模糊了反腐斗争的严肃性和紧迫性?2. 娱乐化报道是否会影响公众对腐败问题的认识和态度?4. 娱乐化报道是否会让反腐斗争变成一种娱乐化的谈资而非社会问题的关注焦点?这些建议问题将在本文的后续部分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对当前我国反腐类新闻报道娱乐化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对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利弊分析

对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利弊分析

对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利弊分析摘要:新闻娱乐化现象对电视新闻传播的模式、风格等都产生了很大冲击,对新闻传播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新闻娱乐化现象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的影响。

如何规避负面影响,促进健康发展,需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措施加以引导。

关键词:电视新闻娱乐化利弊原则电视新闻娱乐化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广播公司ABC的地方台曾聘用演艺明星沃尔特斯到现场播报新闻,并且收到了很高的收视率,从此引得其他节目纷纷效仿,新闻娱乐化在外国逐渐兴盛。

20世纪90年代受市场经济影响,中国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开始风行,并呈现泛滥之势。

新闻娱乐化为受众提供了轻松愉悦的接受氛围,同时新闻娱乐化又使得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主流的严肃新闻受到冲击,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价值亦有被颠覆的危险。

我们要采取理性、辩证的态度,清醒地认识新闻娱乐化的利与弊。

一、电视新闻娱乐化的积极意义由于电视是先进的电子传播技术的实际应用,是一种集声音、图像、色彩于一体的大众传播媒介,具有直观形象、逼真立体的特点。

电视新闻与广播、报纸等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相比较,它的娱乐化程度处于领先的地位。

“电视这一现代传播媒介与生俱来的具有对娱乐的亲和力,它继承了广播和电影在这方面的特性,加上它分别弥补了广播和电影在表达和传播方面的缺陷,这使得人类在视听和接受上的要求基本得到满足,而这种要求首先是娱乐方面的。

”(一为电视新闻提供了新的报道样式——说新闻在我国,传统的电视新闻的样式就是以《新闻联播》为代表的“朗诵式”播报形式,好像只有采用这样的报道方式才能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

特别是我们党的传媒,新闻更多地承担宣传的功能。

宣传与教化功能的不断强化,传统的宣传报道内容单调、形式僵化,引起收视率的降低,不能吸引受众欣赏和接受新闻。

而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出现,恰恰提供了一种新的新闻播报的方式——说新闻或者叫“侃新闻”。

“说新闻”不像传统的新闻样式侧重于“报”,而是侧重于“说”,主持人采用轻松幽默的语言、丰富的肢体语言、亲切自然的态度、独特犀利的新闻观点,和受众仿佛是朋友般的平等关系,以聊天的方式来传播新闻,使电视新闻的娱乐功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浅析法制新闻报道娱乐化

浅析法制新闻报道娱乐化

浅析法制新闻报道娱乐化一、法制新闻报道娱乐化现象近年来,娱乐化的趋势影响了新闻报道的方式和风格,法制新闻也不例外。

在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中,越来越多的法制新闻报道采用了娱乐化的手法,例如在报道案件时突出人物的个人经历和感情纠葛,加入大量的绯闻八卦元素,以及对案件的猎奇性渲染等。

这种娱乐化的手法可以吸引更多的受众,提高了报道的点击率和收视率,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

其一,娱乐化的法制新闻报道往往过分强调情感色彩,缺乏客观和理性的分析。

报道过程中,可能会夸大或变相歪曲事实,以迎合受众的好奇心和求新心理,导致报道内容失去严谨和客观性,甚至产生误导。

其二,娱乐化的法制新闻报道容易滑向低俗和煽情的倾向。

为了迎合公众的口味和喜好,部分媒体可能会采取夸张渲染的手法,将严肃的法制新闻变成一种煽情、低俗的娱乐产品,甚至达到了不尊重当事人和违背职业操守的程度。

娱乐化的法制新闻报道已经成为当前新闻行业的一个普遍现象,对于法制新闻的严肃性和专业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

娱乐化的法制新闻报道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媒体市场化、受众需求、新闻观念转变等因素。

媒体市场化是导致法制新闻报道娱乐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新闻媒体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要面对不断增长的竞争压力,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和广告商,媒体可能会采用更加娱乐化的手法来报道法制新闻,改变报道的风格和内容,以迎合受众的口味和需求。

受众对新闻报道的需求也是娱乐化的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受众的观念和价值观也在不断改变,他们对新闻报道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

在这种情况下,娱乐化的法制新闻报道往往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和兴趣,因此一些媒体可能会借此来吸引受众,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新闻观念的转变也是导致法制新闻报道娱乐化的原因之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新闻的认知和接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接受娱乐化的方式来获取信息,这也催生了法制新闻报道的娱乐化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娱乐化利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我们对于外来文化的大量借鉴、应用,“泛娱乐化”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娱乐元素都无孔不入地进行着渗透。

所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置身于一个娱乐的消费环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娱乐”这两个字眼紧密联系着。

在经济发展导致市场经济大潮出现传媒的操作方法、运营模式、编辑方针等都不同程度呈现出商业化倾向的趋势之下,作为大众传播重要手段之一的新闻,也避免不了新闻娱乐化的出现,以其趣味盎然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强烈的视觉冲击等构成的娱乐效应,为受众提供了轻松愉悦的接受氛围。

现今所谓的新闻娱乐化就是指现在各新闻商家大多都为了吸取消费者眼球,增加报纸销售量而进行的将报道严肃性的政治、法制、经济、科技和社会新闻时,摒弃严肃、与深刻,代之以煽情、搞笑或刺激的方式,将严肃新闻庸俗化、浅薄化甚至低劣化,使之具有猎奇性或感官刺激性的改革。

归根结底新闻娱乐化的实质是媒体在商业利益驱动下,经济利益凌驾于公众利益之上。

其总体特征是使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时,只关注眼前的际遇感受,满足离奇与感官刺激。

比如目前收视率很高的湖南卫视和浙江卫视都属于娱乐性很强的电视台。

那么针对这样的现象,到底应该喜还是应该忧呢?
首先,新闻娱乐化的好处有:第一、新闻娱乐化增强了新闻的贴近性,也加强了公众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热情,是新闻民主化的一种表现;第二、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吸引人,受众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讨论社会价值和公共事务,新闻告知以及舆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启蒙的作用。

它使新闻放下了千篇一律的严肃形态,转而变得轻松活泼、通俗化、大众化的文化内涵,受众更加容易接受;第三、有利于改进传统的报道模式,促进新闻业务的变革;第四、是对以往媒体娱乐功能缺陷的一种阶段性补偿,传媒的商业化运作促使媒介真正树立起受众观念,充分考虑了受众的心理需求,是时下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机制的产物;
其次,新闻娱乐化的弊端有:第一、新闻的娱乐化的媒体让全社会沉溺于一种无名的娱乐之风中,使受众群体只关注眼前的得失际遇;第二、传媒的泛娱乐化的不良倾向将使媒介的权威性下降、公信力丧失,甚至危害社会风气;第三、新闻功能的错位,新闻承载过多的娱乐功能;第四、廉价的占用了人们太多的自
由空间,降低了大众的品味和修养,过分显示娱乐倾向和游戏特征,倡导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甚至限制了人们的思考能力;第五、过度的娱乐化,淡化了宣传教育的功能,尤其是对于青少年的教化功能弱化,对深层问题缺乏关注,缺乏应用思考内涵;第六、受众在娱乐消遣过程中,对真实的、深刻的现实景象逐渐盲视,丧失全面认知现实环境的理性能力,最终导致认知危机。

关于利弊问题,专家们仍争论不休,喜忧掺半。

那么,面对新闻娱乐化的利弊,我们应该怎么去趋利避害?但可以肯定的是新闻娱乐化尤其存在的理由,新闻媒体必须认识到新闻的娱乐化现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定阶段的产物,而非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媒介主流,并在实际操作中自觉地跳出新闻的娱乐化的束缚。

新闻娱乐化应当要控制在一个“度”内,决不能听之任之。

至于该如何把握好,需要媒体工作者的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能力的提高、端正自身的社会角色定位以及责任意识的增强,需要国家更加完善的社会制度,也需要受众自身辨别是非能力的增强,在鱼龙混杂的新闻大锅中能够有主见,避免盲目。

媒体创意2班
20101361229
陈碧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