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技术主管技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放射医学技术主管技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放射医学技术主管技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001年影像主管技师资格考试考题解(1)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公布2001年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资格试卷的考题解

2001年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管技师资格考试试卷基础知识----考题解(1)

(燕树林、贾绍田整理)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试题1]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A.细胞---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基本单位B.细胞---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C.细胞---发育分化的基本单位D.细胞的构成物质---原生质E.细胞的构成物质---细胞膜

[答案](E) 答对率76.05%

[题解]细胞是一切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发育分化等生命现象的基本单位。将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称为原生质。而细胞膜是属于细胞内部结构。

[试题2]组织不包括哪一类

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肌组织D.神经组织E.淋巴组织

[答案](E)答对率64.08%

[题解]组织分类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统称为基本组织。而淋巴组织并非组织分类中的一类,它属于结缔组织中固有结缔组织的网状结缔组织。

[试题3]下列骨骼中,属于扁骨的是

A.椎骨B.股骨C.肩胛骨D.上颌骨E.指骨

[答案](C)答对率86.54%

[题解]扁骨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盆腔的壁。由坚硬的内板、外板及板障构成。本案例中只有肩胛骨属于扁骨。

[试题4]下列组合,不妥的是

A.纤维连接---颅缝B.透明软骨连接---幼儿蝶枕结合C.纤维软骨结合---骶椎之间D.滑膜关节---膝关节E.滑膜单轴关节---髋关节

[答案](C)答对率39.54%

[题解]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组织、软骨或骨连接,称为关节或骨连接。连接方式分为三种:纤维连接、软骨和骨性连接、滑膜关节。骶椎之间的连接为骨性结合,而非,纤维软骨结合。[试题5]下列组合,无关的是

A.颅前窝---筛骨板B.颅前窝---嗅神经C.颅前窝---前筛骨神经D.颅前窝---前筛骨动静脉E.颅前窝---视神经管

[答案](E)答对率46.95%

[题解]视神经管位于颅中窝。

[试题6]与椎骨有关的是

A.横突B.翼状突C.髁状突D.后床突E.喙状突

[答案](A) 答对率88.97%

[题解]横突是椎体结构的一部分,它由椎弓根和椎板相连处伸向外侧构成。翼状突与后床突均属于蝶骨的结构;髁状突属于下颌骨的结构.

[试题7]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A.棘突---肩胛骨B.乳突---颞骨C.翼状突---蝶骨D.剑突---胸骨E.横突---维骨[答案](A) 答对率91.17%

[题解]棘突属于椎骨的结构,而非肩胛骨结构.

[试题8]鼻的组成由:a.外鼻b.鼻旁窦c鼻腔d.口腔d.咽腔

A.a+b+c B.a+b+e C.a+d+e D.b+c+d E.c+d+e

[答案](A) 答对率90.34%

[题解]鼻由外鼻、鼻腔和鼻旁窦三部分组成,它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也是嗅觉器官。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前为上、下唇,两侧为颊,上为腭,下为口底,向前经口唇围成的口裂通向外界,向后经咽峡与咽相通。咽位于第1?6颈椎前方,上方固着于颅底,向下于第6颈椎下续于食管。咽的后壁和侧壁完整,其前壁几乎不存在,因咽的前方分别通向鼻腔、口腔及喉腔。咽腔分别以软腭与会厌上缘为界,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

[试题9]与喉软骨构成无关的是

A.甲状软骨B.环状软骨C.会厌软骨D.腭骨E.杓状软骨

[答案](D) 答对率87.14%

[题解]喉软骨构成喉的支架,包括不成对的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成对的杓状软骨。腭骨与喉软骨构成无关,它是口腔构成的一部分.

[试题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右肺分为三叶B.右肺门阴影比左肺门高C.右膈高于左膈D.气管分叉部相当第4?6胸椎高度E.肺纹理由肺动脉、肺静脉构成

[答案](B) 答对率47.24%

[题解]右肺门阴影应低于左肺门.

[试题11]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主支气管出纵隔→肺门

B、肺门→叶支气管

C、叶支气管→亚段支气管

D、叶支气管→段支气管

E、段支气管→亚段支气管

[答案](C) 答对率67.40%

[题解]主支气管出纵隔进入肺门,又分出叶支气管、段支气管、亚段支气管等,构成支气管树。叶支气管向下应接段支气管,不是亚段支气管.?

[试题12]关于横膈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肺气肿时,膈肌下降

B、急性无气肺,膈成为高位

C、左膈比右膈高

D、肺、纵膈肿瘤时,会出现膈肌麻痹

E、大量胸水时,膈影像定位困难

[答案](C) 答对率80.91%

[题解]横膈在立体下位于第5或第6前肋间隙水平,瘦长体型的人要低一些,矮胖体型的高些,右膈顶高于左膈顶1.5~3.0cm。

[试题13]下列组合中,不包含在第二腰椎高度水平的组织是

A、肝

B、肾

C、腹主动脉

D、腔静脉

E、食管

[答案](E) 答对率76.88%

[题解]食管上端始于咽下缘,气管后方(相当第6颈椎下缘高度)沿脊椎前方下行,终于胃贲门(相当于第11胸椎左前方),通过横膈食管裂孔。

[试题14]与胃的分型无关的是

A、角型胃

B、袋型胃

C、钩型胃

D、长型胃

E、瀑布型骨

[答案](B) 答对率75.22%

[题解]根据胃的张力和形状分为四型:牛角型、钩型、长型胃、瀑布型。?

[试题1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肠始于右髂窝部的盲肠,最终到直肠

B、沿左侧胁腹部上升到肝下缘的是升结肠

C、由肝曲转向为横结肠

D、由脾曲从左胁腹部下行的是降结肠

E、经盆腔为乙状结肠

[答案](B)答对率71.43%

[题解]升结构从盲肠到肝曲长约20cm,升结肠后壁借结缔组织贴附于右肾和腰大肌前面,活动度甚小。内侧邻接小肠外侧缘为右结肠旁沟,内后缘与右肾外缘邻接,外缘为腹壁的右胁腹部,除脂肪外无其它器官。沿左侧胁腹部上升到肝下缘的是横结肠。?

[试题16]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A、十二指肠---自幽门,止十二指肠空肠曲

B、十二指肠环绕胰头---十二指肠弓

C、小肠---始幽门,止回盲瓣

D、空肠、回肠---无肠系膜小肠

E、十二指肠---分四部

[答案](D)答对率72.79%

[题解]小肠始于幽门,止于回盲瓣。十二指肠无肠系膜,空肠、回肠为系膜小肠。

[试题17]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A、二尖瓣---左房与左室之间

B、半月瓣---左室与主动脉之间

C、三尖瓣---右房与右室之间

D、肺动脉瓣---右室与肺动脉之间

E、心室---发出静脉

[答案](E)答对率82.81%

[题解]心主要由心肌组成,是连接动、静脉的枢纽和心血管系统的“动力泵”,并据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心内部被房间隔和室间隔分为互不相通的左、右两半,每半又分为心房和心室,具有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同侧心房和心室借房室口相通,心房接受静脉、心室发出动脉。在房室口和动脉口处均有瓣膜,顺流开启,逆流关闭,保证血液定向流?

[试题18]下列组合,无关的是

A、冠状动脉---心

B、腹腔动脉---肝

C、椎动脉---腰椎

D、肠系膜上动脉---小肠

E、肠系膜下动脉---乙状结肠

[答案](C)答对率45.76%

[题解]椎动脉是由锁骨下动脉分支,通过颈椎的横突孔上行经过枕骨大孔,供血于颅腔. [试题1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气管在食管后方

B、十二指肠由横结肠后方穿行

C、胰脏横跨于第五腰椎后方

D、肾在腹膜后腔

E、膀胱在直肠后方

[答案](D)答对率58.45%

[题解]食管上端始于咽下缘,气管后方(相当第6颈椎下缘高度)沿脊椎前方下行,终于胃贲门(相当于第11胸椎左前方),通过横膈食管裂孔;十二指肠环绕胰头走行,形成开口向左的“C”形弯曲;胰脏位于上腹部,横跨于第1?2腰椎前方;肾是成对的实质性器官,形似蚕豆,在脊柱两侧,腹膜后腔;膀胱在直肠的前方.

[试题20]输尿管的狭窄部是:a.肾盏与输尿管移行部b.与髂总动脉交叉处 c.膀胱入口处d.与尿道交叉处e.肾盂与肾盏交叉处

A、a+b+c

B、a+d+e C.a+d+e D、b+c+d E、c+d+e

[答案](A)答对率87.37%

[题解]输尿管有三个狭窄部:肾盏与输尿管移行部;与髂总动脉交叉处;膀胱入口处,即膀胱壁内段。

[试题21]下列组合中,无关的是

A、蝶鞍---垂体

B、颅中窝---卵圆孔

C、内听道---第8够神经

D、视神经孔---第5脑神经

E、圆孔---上颌神经

[答案](D)答对率53.05%

[题解]与视神经孔有关的是第2脑神经。

[试题22]下列组合中,关系最密切的是

A、甲状膀腺---脑室

B、松果体---蝶鞍

C、泪腺---上颌窦

D、晶体---基底核

E、脑垂体---蝶骨

[答案](E)答对率52.70%

[题解]上述组合关系最密切的是脑垂体---蝶骨,因脑垂体位于的蝶鞍中;甲状腺位于喉、气管上部的两侧及前面,而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侧叶的后方;松果体位于丘脑后上方,形似

松果;泪腺位于眼球的外侧;晶体是眼球结构的一部分,与基底核无关,基底核为脑组织的一部分。

[试题23]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A、甲状膀腺---血钙平衡

B、肝---解毒

C、肾上腺---血糖

D、胸腺—免疫

E、垂体---成长

[答案](C)答对率73.92%

[题解]肾上腺与血糖无关。肾上腺皮质可分泌多种激素,调节体内水盐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影响性行为及副性特征。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称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调节血压、内脏平滑肌活动、使心跳加快、心脏收缩加强、小动脉收缩,对机体代谢也有一定作用。而血糖与胰脏的内分泌部分--胰岛有关。?

[试题24]在下列组合中,彼此无关的是

A、白细胞---细菌

B、红细胞---免疫

C、血小板---凝血、止血

D、血色素---氧

E、血浆---电解质

[答案](B)答对率67.69%

[题解]白细胞的主要机能是保护机体、抵抗外来微生物的侵害;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来完成,一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一是对机体产生的酸碱物质起缓冲作用。血小板具有凝血、止血、溶解纤维蛋白以及对毛细血管的营养、支持机能;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量(即血色素量)减少,会降低氧气的运输能力,而产生贫血;血浆与电解质有关。?

[试题25]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A、血液---细胞(有形成分)和液体组成

B、血红蛋白量减少---会提高氧气的运输能力

C、细胞(有形成份)---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D、血液的液体---血浆

E、血浆---含有大量水分、多种化学物质

[答案](B)答对率84.59%

[题解]血红蛋白量的减少,会降低氧气的运输能力,而产生贫血。

[试题26]关于呼吸生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人男性肺活量为3800ml

B、成人男性一次换气量为400-500ml

C、成人男性余气量为150ml

D、正常呼吸次数为16-22次/分

E、每分钟通气量为6-7L,运动下高达100L [答案](C)答对率48.49%

[题解]最大呼气末残留在肺内气量,称余气量。男性为1500ml,女性为1020ml。? [试题27]下列组合,错误的是

A、松果体---性腺发育

B、食管---蠕动运动

C、甲状腺---调节基础代谢

D、肾上腺---调节血压

E、小肠---胆汁分泌

[答案](E)答对率87.02%

[题解]食团和食物消化产物对肠粘膜的局部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可引起小肠液的分泌。这些刺激是通过肠壁内神经丛的局部反射而引起肠腺分泌。小肠液含有肠致活酶,可激活胰蛋白酶原。此外还有淀粉酶、肽酶、脂肪酶等。这些酶对于将各种营养成分进一步分解为最终可吸收的产物具有重要作用。而胆汁是由肝细胞不断生成的,经肝管贮存于胆囊之中,消化时再排出至十二指肠。

[试题2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唾液中也含有消化酶

B、胃液的分泌不受精神作用的影响

C、消化道的蠕动受交感神经抑制

D、胆汁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吸收

E、食物在胃内滞留时间,以三大营养素中的脂肪最长

[答案](B)答对率54.48%

[题解]胃液的分泌是通过迷足神经的反射来促进;通过交感神经加以抑制。胃液分泌是兴

奋和抑制两种对立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达到反馈联系的自动调节机制。?

[试题29]X线信息影像的形成与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X线透过被照体后形成X线信息影像

B、X线照射到屏/片系统,经显影形成光学密度影像

C、被照体是信息源,X线是信息载体

D、照片密度影像通过大脑判断,形成诊断

E、X线管发射的X线强度分布是不均匀的

[答案](E)答对率23.89%

[题解]X线在照射到被照体之前,不具有任何的医学信号,是一束强度分布均匀的射线。[试题30]作为X线照片影像的可供诊断的密度范围是

A、0.5~1.0

B、0.5~2.0

C、0.25~2.0

D、0.25~2.5

E、0.5~2.5

[答案](C)答对率64.20%

[题解]作为X线照片影像的可供诊断的光学密度范围是:0.25到2.0.

[试题31]关于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要素,不包括

A、照片密度

B、照片的感度

C、照片的对比度

D、照片的锐利度

E、照片的放大与变形[答案](B)答对率42.15%

[题解]X线照片影像形成的五大要素是: 密度、对比度、锐利度、颗粒度及失真度(即放大与变形),前四项为构成照片影像的物理因素,后者为构成照片影像的几何因素。

[试题32]关于X线照片影像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X线透过被照体之后的透射线和散射线,照射到胶片上形成照片影像

B、X线照片影像是X线受被照体吸收与散射后形成的

C、X线照片影像是利用了X线透射线的直进性

D、照片接受的散射线不形成影像

E、X线照片影像与CT影像均利用了X线的穿透性

[答案](A)答对率12.51%

[题解]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是:X线透过被照体时,由于被照体对X线的吸收、散射而减弱,透过射线仍按原方向直进,作用于屏/片系统,经显影加工后形成了密度不等的X线照片影像。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是利用直进的X线,而散射线不形成影像,只能造成照片影像的灰雾。

[试题33]X线透过被照体后形成的X线强度的差异,称为

A、人工对比度

B、天然对比度

C、射线对比度

D、胶片对比度

E、照片对比度

[答案](C)答对率64.61%

[题解]X线照射被照体时,由于被照体的吸收与散射,透射线的X线强度分布是不均匀的,这种X线强度的差异,称射线对比度. X线照片上相邻组织影像的密度差,称为影像对比度。照片对比度依存于被照体不同组织吸收所产生的射线对比度,以及胶片对射线对比度的放大结果。所谓胶片对比度即是胶片对射线对比度的放大能力. 天然对比度指是,由人体组织间天然存在的密度差别,所显示出的影像对比;当人体组织密度相近,无法产生影像对比时,需要借用高或低原子序数的物质介入上述人体组织中,以此形成人为的影像对比,此称为影像对比度。

[试题34]照片对比度与射线对比度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照片对比度与射线对比度有关

B、密度等级越多,照片对比度越小

C、射线对比度是照片对比度的基础

D、射线对比度大则照片对比度小

E、照片对比度与胶片对比度成正比例

[答案](D)答对率50.50%

[题解]射线对比度是形成照片影像对比度的基础,射线对比度高照片影像对比度必然高。[试题35]关于照片影像对比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电压摄影技术能提高乳腺各组织间的对比

B、骨骼照片有良好的对比

C、离体的肺组织照片,具有很高的对比

D、消化道必须通过对比内,才能形成组织对比

E、高电压摄

影的照片,对比度降低

[答案](C)答对率69.95%

[题解]活体的肺组织影像之所以有很好的对比度,是因为人体吸进了很多的气体,从而造成了强烈的天然对比。而离体的肺组织无法吸进气体,其组织密度与其它软组织密度相似,无法形成对比。

[试题36]对影像半影模糊的控制阈值为

A、0.02mm

B、0.20mm

C、0.25mm

D、0.5mm

E、0.6mm

[答案](B)答对率70.12%

[题解]影像半影模糊的控制阈值为0.20mm.

[试题37]有关焦点调制传递函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域值范围:0≤MTF≥1

B、H(w)=1,表示影像信息100%的完全记录

C、H(w)=0,表示影像信息为0,即影像消失

D、MTF值大的焦点,成像性能好

E、焦点尺寸大,MTF大,成像性能好

[答案](E)答对率68.58%

[题解]焦点的调制传递函数(MTF)是描述X线管焦点这个面光源,在照片影像上产生半影模糊而使像质受损的函数。它的域值范围是: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零,0≤H(w)≤1。当H(w)=1,表示影像的对比度与物体对比度一致;H(w)=0,表示影像的对比度=0,即影像消失。据此可知焦点尺寸大,MTF小,成像性能差;MTF值大的焦点,成像性能好.[试题38]有关X发束、照射野的叙述,错误的是

A、X线球管发射的X线束为谁形束

B、X线束位于被照体曝光面的大小称照射野

C、摄影时照射野应尽量大

D、X线束具有穿透能力

E、X线束中心部分的X线称为中心线

[答案](C)答对率92.59%

[题解]X线摄影时,照射野应在包括被照部位的前提下尽量小,以减少散射线的影响.[试题39]有关X发束、照射野的叙述,错误的是

A、X线束具有穿透性

B、摄影时,可将X线照射野适当放大

C、照射野的大小,多用遮线器来控制

D、X线束中心部分的X线称为中心线

E、中心线走向表示着摄影方向

[答案](B)答对率63.31%

[题解]散射线的产生会因X线照射野的扩大而增加.

[试题40]有关照片影像变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照物体与胶片不平行造成了影像失真

B、影像大小与形态随X线倾斜角度改变

C、球形病灶在中心线倾斜投影下成像为椭圆形

D、X线中心线垂直于胶片,是为防止影像变形

E、以上全是

[答案](E)答对率86.31%

[题解]以上有关照片影像变形的叙述全是正确的.

[试题41]关于照片影像放大、变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像与物体只有几何尺寸的改变时,称影像放大

B、影像与物体同时有形态上的改变时,称变形

C、影像放大与变形的程度,称为失真度

D、照片影像的变形,是被照体产生不等量放大的结果

E、以上全是

[答案](E)答对率74.57%

[题解]以上有关照片影像放大、变形的叙述,全是正确的.

[试题42]有关X线照片影像的重叠和切线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X线照片必然会产生被照体影像的重叠

B、三维被照体投影成二维影像必然产生重叠效果

C、局部的边缘分X线束平行时,有清晰锐利的边界

D、通过局部边缘部分的X线俗称“切线”

E、影像重叠现象可用切线投影方法解决

[答案](E)答对率35.74%

[题解]影像重叠现象可采用不同方位的X线投影方法解决,切线投影方法是无效的.[试题43]关于散射线含有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散射线占全部射线量的比率为散射线含有率

B、散射线含有率随管电压的升高而加大

C、120kV较80kV的散射线含有率低

D、随被照体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E、照射野增大时,散射线含有率大幅度上升

[答案](C)答对率62.00%

[题解]散射线含有率随管电压的升高而加大;随被照体厚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照射野增大而加大.因此,120kV较80kV的散射线含有率低的叙述是错误的.

[试题44]滤线栅的切割效应,最大的是

A、滤线栅侧向倾斜

B、滤线栅侧向偏离栅焦距

C、滤线栅上、下偏离栅焦距

D、滤线栅反用

E、双重偏离

[答案](D)答对率54.65%

[题解]滤线栅切割效应产生的原因包括上述五种情况,即滤线栅侧向倾斜、滤线栅侧向偏离栅焦距、滤线栅上、下偏离栅焦距、滤线栅反用、双重偏离,而其中滤线栅反用产生的切割效应最大。

[试题45]不属于滤线栅物理性能参数的是

A、一次X线透过率

B、散射线透过率

C、滤线栅的栅焦距

D、对比度改善系数

E、曝光量倍数

[答案](C)答对率29.82%

[题解]滤线栅的栅焦距属于滤线栅的选择参数,不属于滤线栅物理性能参数。而一次X 线透过率、散射线透过率、对比度改善系数及曝光量倍数均属于滤线栅物理性能参数。[试题46]有关滤线栅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按结构特点分有聚焦式

B、按结构特点分有平行式和格形式

C、按运动机能分有静止式

D、按运动机能分有运动式

E、以上都正确

[答案](E)答对率86.84%

[题解]滤线栅分类,按结构特点分聚焦式;平行式和交叉式;按运动机能分有静止式和运动式。

[试题47]关于X线滤线栅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滤线栅是吸收散射线的有效方法

B、中心线倾斜的摄影可使用格栅

C、固定滤线栅的栅密度要比活动栅高

D、用活动滤线器是避免铅条阴影的干扰

E、格栅的铅条相互垂直组成

[答案](B)答对率44.81%

[题解]中心线倾斜摄影时不可使用格型栅。在使用格型栅的时,中心线只能垂直射入。否则,无论中心线向哪个方向倾斜均会产生严重的切割效应。

[试题48]关于滤线栅几何特性参数的叙述,正确的是A、选择能B、滤线栅因子C、对比度改善系数D、栅密度E、散射线透过率

[答案](D)答对率63.31%

[题解]滤线栅的几何特性包括:栅比、栅密度、铅容积和栅焦距。选择能、滤线栅因子、对比度改善系数及散射线透过率为滤线栅物理特性参数。

[试题49]关于照片锐利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锐利的照片有漏掉病灶的可能

B、不锐利的照片影像边界不清

C、不锐利的照易出现误诊

D、锐利度是模糊度的反义词

E、被照体越靠近胶片,影像越不锐利

[答案](E)答对率85.48%

[题解]当焦点尺寸、焦点—胶片距离固定时,半影则随被照体—胶片距离的增大而加大。反之被照体越靠近胶片,半影就越小,影像也就越锐利。

[试题50]关于照片影像锐利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锐利度的计算值不变,人眼感觉的影像锐利度不变

B、照片的锐利度与对比度呈正比

C、照片的锐利度与模糊值成反比

D、物理学的锐利度,与人眼的感觉并不始终一致

E、以模糊度的概念分析影像锐利度的因素

[答案](A)答对率50.15%

[题解]如当密度的移行角度相同,而对比度或密度移行距离不同时,从公式计算锐利度无改变,但人眼却感觉锐利度在变化。

[试题51]影响锐利度的因素有

A、对比剂的流动性

B、胶片乳剂厚度

C、增感屏种类

D、半影大小

E、以上全是

[答案](E)答对率82.63%

[题解]影响锐利度的因素有:焦点的几何学模糊;移动模糊和增感屏-胶片系统的模糊。对比剂的流动性将产生移动模糊;胶片乳剂厚度与增感屏种类涉及增感屏-胶片系统的模糊;半影大小则产生于焦点的几何学模糊。

[试题52]照片影像仅在某一部分出现模糊,最大的可能性是

A、被照体移动

B、增感屏与胶片接触不良

C、摄影时间长

D、检查床台面颤动

E、暗盒漏光

[答案](B)答对率53.82%

[题解]增感屏与胶片的密着不良使照片产生模糊,其产生特点是影像的局部出现模糊。[试题53]X线照片模糊的分析,错误的是

A、模糊度也称不锐利度

B、锐利度是相邻组织影像密度的移行幅度

C、阳极端影像锐利度大于阴极端

D、焦点尺寸与影像模糊度无关

E、照片模糊随物/片距离的增大而加大

[答案](D)答对率63.72%

[题解]X线管焦点尺寸与半影之间的有着密切的关系:焦点尺寸越大,半影越大,影像锐利度越差。

[试题54]关于X线照片颗粒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照片图像粗糙或砂砾状效果称为颗粒性

B、物理测定值为颗粒度

C、照片上一定区域内大量集中的不规则的颗粒种为斑点

D、量子斑点是X线量子的统计涨落的记录

E、以上全是

[答案](E)答对率77.71%

[题解]当靠近照片观看时,人们会发现整幅图像是由许许多多的小的密度区域(颗粒)组成的。由于它们的组合便形成了影像,这种粗糙或砂砾状效果叫颗粒性,其物理测定值为颗粒度。当人们用肉眼观察X线照片时,会看到一定量的颗粒,它们不是乳剂中单个银颗粒或增感屏荧光体颗粒组成,而是一些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中的不规则的颗粒,这些有颗粒聚集的区域,称做斑点(噪声)。人们所看到的X线照片斑点,通常被认为主要是量子斑点形成的(或称量子噪声),占整个X线照片斑点的92%。所谓量子斑点就是X线量子的统计涨落在照片上记录的反映。

[试题55]对X线照片颗粒性测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观性颗粒质量---肉眼观察获得的颗粒状况

B、客观性颗粒质量---物理学检查的颗粒状况

C、常用的检测方法有RMS的测量

D、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维纳频谱的测量

E、MTF 用来测量颗粒度

[答案](E)答对率68.17%

[题解]MTF是用来测量影像的清晰度,即信息记录与传递功能,不能用来测量颗粒度。

[试题56]关于维纳频谱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维纳频谱即Wiener spectrum,(WS)

B、ΔD(x)的自相关函数的传氏变换为WS

C、用WS分析形成X线照片斑点的原因

D、维纳频谱可以确定不同频率的RMS

E、维纳频谱也称量子检出效率

[答案](E)答对率48.79%

[题解]威纳频谱的原文是Wiener spectrum,缩写为WS;WS用来分析X线照片斑点形成的原因及其所占的比例。也即X线照片的密度的随机变化函数的自相关函数(ACF)的傅氏变换为威纳频谱(WS);维纳频谱可以确定不同频率下的RMS。维纳频谱与量子检出效率不是一个概念,量子检出效率的原文是Detective Quantum Efficiency (DQE),它是用来测量、评价某种成像介质对X线量子的检出效率。

[试题57]与影响照片颗粒度的因素,无关的是

A、X线量子斑点

B、增感屏萤光体的颗粒大小与分布

C、胶片乳剂颗粒的大小与分布

D、被照体本身的因素

E、胶片对比度

[答案](D)答对率70.78%

[题解]影响照片颗粒性的因素有:X线量子斑点(噪声)、胶片卤化银颗粒的尺寸和分布、胶片对比度、增感屏荧光体尺寸和分布。而与被照体本身的因素(密度、原子序数、厚度)无关。

[试题58]与照片颗粒度关系最密切的是

A、X线管焦点尺寸

B、被照体的移动

C、X线的光子数

D、增感屏

E、显影温度

[答案](C)答对率744.40%

[题解]在影响照片颗粒性的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X线量子斑点(噪声)。在上述,涉及影响照片颗粒性因素的备选答案中,还有增感屏、显影温度,与X线量子斑点相比是其次的。而与X线管焦点尺寸及被照体的移动无关。

[试题59]有关感光效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A、是X线对胶片产生的感光作用

B、照片密度是胶片对感光效应的记录

C、照片密度与胶片的感光效应成正比

D、影响感光效应的因素,也是影响密度的因素

E、感光效应公式为:E=K×kVnItsf/dzpr2

[答案](C)答对率21.04%

[题解]感光效应是指感光效应,照片密度是胶片对感光效应的记录,影响感光效应的因素,也是影响密度的因素。而只有在利用胶片感光特性直线部分时,照片密度与胶片的感光效应才成正比。

[试题60] 管电压在摄影条件选择中的意义,错误的是

A、管电压代表着X线的穿透力

B、管电压控制着影像的对比度

C、管电压对照片密度的影响要小于照射量

D、低电压技术时,Kv对照片密度的影响大于高电压技术

E、照片密度与管电压的n次方成正比

[答案](C)答对率38.89%

[题解]由于,在利用胶片感光特性直线部分时,照片密度与管电压的n次方成正比。而照片密度与照射量的正比关系不是指数正比。所以,管电压对照片密度的影响要大于照射量。[试题61]关于屏/片、滤线栅、照射野的叙述,错误的是

A、增感率指获得1.0密度时不用和用屏的照射量之比

B、屏/片和管电流量关系:Q2=(S1/S2)×Q1=KSQ1

C、使用滤线栅需增加管电流量

D、缩小照射野,影像上的密度降低

E、栅比越高,影像密度越高

[答案](E)答对率28.99%

[题解]栅比越高的栅比越高,散射线的吸收效率越高。但一次线的透过率也越低。当然,

影像密度也越低。

[试题62]某部位FFD=200cm、80kVp、40mAs获密度适当照片。管电压不变,照射量改为10mAs,摄影距离应为

A、50cm

B、75cm

C、100cm

D、125cm

E、150cm

[答案](C)答对率78.69%

[题解]摄影距离的变换与管电流量的关系,遵循反平方定律。设原摄影距离为ro,其管电流量为Qo,现改变距离为rN,则新的管电流量为QN=(r2N/r20)×Q0 根据此公式计算可知,新的摄影距离应为100cm。

[试题63]有关摄影条件变换的叙述,错误的是A、照同一部位,三相12脉冲比单相全波整流可节省摄影条件B、最大管电流选择不能任意,受球管容量限制C、摄影距离应遵循反平方定律D、慢屏换快屏,应根据增感系教相应减少管电流量E、照同一部位,照射野由大变小时要适当减条件

[答案](E)答对率59.16%

[题解]当拍摄照同一部位照射野由大变小时,应适当增加摄影条件。因为,减小照射野就意味着减小了到达胶片的散射线所形成的密度。

[试题64]关于ROC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ROC---Receiver operationg characteristic curve

B、是一种客观的评价方法

C、可对成像系统中微小病灶的检出能力评价

D、ROC---观察者操作特性曲线

E、以人眼观察刺激反应判断的评价方法

[答案](B)答对率29,52%

[题解]ROC曲线(receive roperating characterisic curve)称为观测者操作曲线。它是以通讯工程学中信息检出理论为基础,以心理临床评价的观测者操作特性曲线的解析和数据处理为手段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可对成像系统中微小病灶的检出能力进行评价。它属于以人眼观察刺激反应判断的主观评价方法,而不是一种客观的评价方法。

[试题65]关于X线照片质量客观评价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MTF---调制传递函数

B、LSF---点扩散函数

C、WS---维纳频谱

D、ACF---自相关函数

E、DQE---量子检出效率

[答案](B)答对率32.13%

[题解]LSF是线扩散函数的原文缩写,点扩散函数的原文缩写为PSF。

[试题66]与形成X线照片影像的要素无关的是

A、照片密度

B、照片的对比度

C、照片的锐利度

D、照片的颗粒度

E、照片的几何精度[答案](E)答对率82.75%

[题解]X线照片影像的要素形成中,没有“照片的几何精度”这一概念。

[试题67]通过对线对测试卡的摄影,可以测量

A、密度

B、灰雾

C、光晕

D、锐利度

E、分辨率

[答案](E)答对率49.50%

[题解]成像系统的分辨率,可以通过对线对测试卡的摄影来测量。而影像的密度、灰雾、光晕及锐利度不能通过对线对测试卡的摄影来测量。

[试题68]综合评价时依据的出发点是

A、诊断要求

B、物理参量

C、影像显示水平

D、成像技术条件

E、符合诊断要求的最低剂量

[答案](A)答对率35.51%

[题解]综合评价是以诊断学要求为依据,以物理参数为客观手段,再以能满足诊断要求的技术条件为保证,同时充分考虑减少辐射量的评价方法。

[试题69]人眼能分辨的最低密度差异为

A、2%

B、5%

C、10%

D、15%

E、30%

[答案](C)答对率21.16%

[题解]人眼能分辨的最低密度差异为10%。

[试题70]凡通过特性曲线、响应函数等测定和评价方法均属

A、主观评价法

B、视觉评价位

C、综合评价法

D、客观评价法

E、模糊数学评价法[答案](D)答对率38.65%

[题解]凡通过特性曲线、响应函数等测定和评价方法均属客观评价法。

[试题71]DSA的成像原理简述,错误的是

A、增强未造影图像和造影图像的X线信等

B、高分辨率的摄像机对增强的图像扫描

C、信息经模/数转换成不同值的数字

D、造影图像的信息与未造影图像信息相减

E、血管像被减去,获得骨骼与软组织影像

[答案](E)答对率76.35%

[题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利用影像增强器将透过人体后已衰减的未造影图像的X线信号增强,再用高分辨率的摄像机对增强后的图像作一系列扫描。扫描本身就是把整个图像按一定的矩阵分成许多小方块,即象素。所得到的各种不同的信息经模/数转换成不同值的数字,然后存储起来。再把造影图像的数字信息与未造影图像的数字信息相减,所获得的不同数值的差值信号,经数/模转换成各种不同的灰度等级,在阴极射线管上构成图像。由此,骨骼和软组织的影像被消除,仅留下含有对比剂的血管影像。

[试题72]DSA最常用的减影方式是

A、时间减影

B、能量减影

C、混合减影

D、体层减影

E、双能量K缘减影

[答案](A)答对率54.06%

[题解]时间减影是DSA中最常用的减影方式。在注入的对比剂团块进入兴趣区之前,将一帧或多帧图像作mask像储存起来,并与时间顺序出现的含有对比剂的充盈像一一地进行相减。这样,两帧间相同的影像部分被消除了,而对比剂通过血管引起高密度的部分被突出地显示出来。因造影像和mask像两者获得的时间先后不同,故称时间减影。

[试题73]有关DSA的叙述,错误的是

A、曝光剂量越大,噪声越小

B、DSA中用积分、平均、平滑等消除噪声

C、消除噪声的机理是平均光子数

D、量子噪声的抑制是加大管电压

E、散射发可以引起噪声

[答案](D)答对率25.84%

[题解]加大管电压的结果是量子噪声增加。

[试题74]有关DSA的说法,错误的是

A、减影图像的对比度取决于成像系统

B、减影图像的对比度取决于成像部位

C、DSA比普通造影的对比灵敏度低

D、接收器模糊度吊决于磷光涂层的厚度

E、缩短曝光时间改善紫动性模糊

[答案](C)答对率60.52%

[题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由于减去了背景的骨骼及软组织阴影,血管的显示要比普通血管造影的对比灵敏度高。

[试题75]不能提高DSA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的是

A、增加像素量

B、扩大矩阵

C、图像积分和加权

D、降低注射的含碘量

E、超选择性IA-DSA

[答案](D)答对率56.73%

[题解]降低对比剂注射的含碘量,不能提高DSA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对比剂含碘量的降低,就意味着血管影像的对比度降低,其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也因此而降低。

[试题76]不能作为评价DSA成像能力的参数是

A、图像精细度和对比度

B、一次采集帧数

C、运算处理速度

D、图像记录能力

E、图像显示矩阵

[答案](D)答对率19.98%

[题解]图像记录能力与评价DSA成像能力的参数无关。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备选答案中所有正确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答对率略)

[试题77]DSA的体位设计与影像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心脏DSA需选择适当的体位和变换投射方向

B、体位设计旨在发现和显示病变的部位和形态

C、使病变单独清晰显示须恰当运用窗口技术

D、使病变单独清晰显示须具有显示病变的适当体位

E、设计方法有转动体位或利用“C”型臂

[答案](A、B、D、E)

[题解]DSA体位设计与影像质量有密切关系。DSA的影像是一个立体结构的平面投影,要使病变在重叠的影像中单独清晰地显示出来,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使病变显示出来的对比度,这要求我们使用合适的对比剂浓度和剂量,恰当地运用窗口调节技术。二是具有显示病变的适当体位。设计方法有转动体位或利用“C”型臂。

[试题78]DSA成像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A、DSA检测器把X线强度转换为光强度

B、电视摄像机将光信号转换成电子信号

C、电子信号与检测到的X线量相匹配

D、数字图像是成像证共同贡献的结果

E、成像链中任一个部分出问题都会降低图像质量

[答案](A、B、C、D、E)

[题解]X线透射成像是基于人体内不同结构的脏器对X线吸收的差别。一束能量均匀的X 线投射到人体的不同部位,由于各部位对X线吸收的不同,透过人体各部位的X线强度亦不同,最后投影到一个检测平面上,即形成一幅人体的X线透射图像。检测器把X线强度转换为光强度,电视摄像机又将光信号转换成电子信号。电子信号与检测到的X线量相匹配,再通过模/数转换器将电子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一幅完整的数字X线图像形成必须经过X线球管、X线能谱滤过器、滤线栅、影像增强管、光学系统、电视摄像机及A/D 转换器等。因此,系统所获得的数字图像是这一系列环节(即成像链)共同贡献的结果。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出了问题,或者质量低劣,都会对最后形成的数字X线图像产生影响,降低图像质量。

[试题79]关于CR成像优、缺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X线剂量比常规X线摄影降低

B、可与原有的X线摄影设备匹配工作

C、有后处理功能

D、时间分辨范高

E、空间分辨率高

[答案](D、E)

[题解]CR的优点:①X线剂量比常规X线摄影显著降低;②可与原有的X线摄影设备匹配工作,放射技师不需特殊训练即可操作;③具有多种后处理功能,如测量(大小、面积、密度)、局部放大、对比度转换、对比度反转、影像边缘增强、双幅显示以及减影等;④显示的信息易为诊断医生阅读、理解,且质量更易满足诊断要求;⑤可数字化存储,利于并入网络系统;可节省部分胶片,也可节约片库占用的空间及经费。CR的缺点: CR系统当前的不足是时间分辨力较差,不能满足动态器官和结构的显示;此外,在细微结构的显示上,与常规X线检查的屏-片系统比较,CR系统的空间分辨力有时还稍嫌不足,但很多情况下可通过直接放大摄影方式弥补。

[试题80]CR的空间频率处理、减影处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空间频率处理是系统对空间频率响应的调节

B、频率处理三个参数:RN、RT、RE

C、

可完成血管造影与非造影影像的减影职能D、时间减影是作对比剂注射前、后的影像减影E、能量减影是两幅以不同能量曝光的影像相减

[答案](A、B、C、D、E)

[题解]CR的空间频率处理是指,通过系统对空间频率响应的调节来影响影像的锐度,可通过空间频率处理调节响应,提高影像高对比成分的响应,而增加局部的对比度。CR系统可采用时间减影和能量减影的方法,完成血管造影与非造影影像的减影功能。

[试题81]关于DR成像的叙述,正确的是

A、X线数字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

B、硒鼓技术利用硒接受X线照射后直接转换为电信号

C、直接放射成像是直接读取感应介质记录的X线信息

D、直接放射成像以数字化图像方式重放和记录

E、CCD摄像机阵列技术是CCD整齐排列在一平面上成像

[答案](A、B、C、D、E)

[题解]X线数字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是指在具有图像处理功能的计算机控制下,采用一维或二维的X线探测器直接把X线影像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的技术。CR 的成像方法有:硒鼓技术、非直接转换技术和直接转换技术。

[试题82]器官功能系统,包括

A、骨骼系统

B、关节系统

C、泌尿系统

D、消化系统

E、呼吸系统

[答案](C、D、E)

[题解]消化、呼吸、泌尿与生殖系统为器官功能系统。

[试题83]构成骨盆的骨骼是

A、髂骨

B、坐骨

C、股骨

D、距骨

E、骶骨

[答案](A、|B、E)

[题解]骨盆是由左、右两侧的髂骨和后面的骶骨、尾骨构成,髂骨与骶骨形成骶髂关节,分别位于骶骨两侧,前方为耻骨联合。

[试题84]关于X线照片密度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正确曝光下,照射量与密度成正比

B、曝光过度或不足时,密度变化小于照射量变化

C、管电压增加,照片的密度值增加

D、密度的变化与管电压的n次方或正比

E、胶片的感光效应与摄影距离平方成正比

[答案](A、B、C、D)

[题解]胶片的感光效应与摄影距离平方成反比,而不是正比。

[试题85]关于被照体本身因素影响照片对比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越高,射线对比度就越高

B、组织密度越大,造成的对比就明显

C、原子序数、密度相同,对比度受厚度支配

D、被照体组织的形状与对比度相关

E、具有生命力的肺有很好的对比度

[答案](A、B、C、E)

[题解]在影响照片对比度的因素中,涉及被照体本身因素的有:原子序数、组织密度及厚度。而照片影像对比度与被照体组织的形状无关。

[试题86]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X线质控制着照片对比度

B、X线管的总滤过也影响着照片对比度

C、射线对比度也影响照片对比度

D、X线量是照片对比度形成的决定因素

E、管电压波形与照片对比度无关[答案](A、B、C)

[题解]由于X线质控制着照片影像对比度,X线量就不再是照片影像对比度形成的决定因素;由于管电压波形与输出的X线能量即X线质有关,所以必将影响照片影像对比度。[试题87]有关X线照片对比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散射线使照片对比度下降

B、照片对比度高才是好照片

C、低管电压技术的X线照片

具有良好对比度D、高电压摄影技术照片影像对比度下降E、胸部高电压摄影对比度能送现肺纹理的连续追踪

[答案](A、C、D、E)

[题解]照片对比度高才是好照片,这一概念是错误的。因为,照片影像对比度高就意味着影像层次减少,信息量少,不利于诊断。

[试题88]关于X线影像放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A、X线照片影像是与被照体大小一致的影像

B、影像的放大率M=S/G

C、焦/片距、物/片距是影像放大的主要因素

D、X线摄影中,被照体应尽可能贴近胶片

E、影像放大率的确定,基于模糊的阈值

[答案](B、C、D、E)

[题解]由于X线管焦点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因此,在X线的投影中必然产生半影,X线照片影像必然大于被照体的实际尺寸。

[试题89]有关滤线栅的使用,正确的是

A、栅比越高对散射线吸收效率越高

B、栅比越高患者接受的辐射线少

C、管中压较低的情况下选用高栅比

D、RATIO表示栅比

E、球最倾斜方向应与栅条排到方向平行

[答案](A、D、E)

[题解]滤线栅的栅比越高,要想达成预定的影像密度,就必然要加大X线的照射量,患者接受的辐射线当然要加大。

[试题90]关于屏/片系统模糊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荧光体的光扩散产生模糊

B、屏/片的密着不良产生模糊

C、荧光交迭效应产生模糊

D、X线倾斜摄影不产生模糊

E、影像最大模糊是移动模糊

[答案](A、B、C、E)

[题解]由于X线倾斜摄影,对于双面增感屏/双面乳剂膜胶片来讲,必然产生影像的模糊。[试题91]照片影像密度、对比度、锐利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密度是对比度、锐利度的基础

B、照片对比度不随密度为改变而改变

C、锐利度与对比度无直接关系

D、观片灯亮度不影响照片对比度

E、高密度下对比度小的物体影像难辨认

[答案](A、D、E)

[题解]影像锐利度是建立在对比度的基础上,没有对比度也就没有影像,对比度越高影像越锐利。影像锐利度与观片灯亮度无直接关系。但是,它影响着视觉对影像锐利度的辨别。[试题92]影响照片锐利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比度与锐利度无关

B、散射线会影响锐利度

C、钡的流动性大,锐利度好

D、胶片感度高,锐利度差

E、荧光体的颗粒性对锐利度有影响

[答案](A、C)

[题解]影像锐利度是建立在对比度的基础上,没有对比度就没有影像,也就谈不到影像的锐利度。钡的流动意味着被照体的移动,自然钡的流动性越大,影像锐利度就越差。

[试题93]有关管电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本因素之一是管电压的选择

B、kV是影响密度、信息量的重要因素

C、kV升高,摄影条件的宽容度减少

D、kV控制照片影像的对比度

E、kV表示X线的穿透力

[答案](A、B、D、E)

[题解]kV升高,摄影条件的宽容度应变大。

[试题94]摄影条件选择中可变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厚度健康人的胸片,摄影条件一致

B、病理因素对摄影条件的影响十分重要

C、脂肪多的人需要增加照射量

D、骨结核与慢性骨髓炎相比,需增加摄影条件

E、构成组织比

例是摄影条件选择的重要可变因素

[答案](B、C、D)

[题解]在摄影条件选择中,有一个因素必须考虑到,即被照体构成组织的成分不同对摄影条件选择的影响。虽然是同厚度的健康人的胸部,但其构成组织成分的比例却是不同的。因此,摄影条件不应一样。

[试题95]摄影条件可变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X线照片影像因被照体构成不同而异

B、胸部X线吸收差管随其构成组织而变化

C、同等厚度的病人,摄影条件一样

D、骨质稀疏,对X线吸收程度小

E、要尽量减少因移动造成的影像模糊

[答案](A、B、D、E)

[题解]题解同上。

[试题96]关于移动因素与照片影像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尽量减少因移动造成的影像模糊

B、胸部摄影要考虑呼吸、心搏动等因素

C、心脏跳动是胸部移动因素中的主要矛盾

D、抓住休止期可以得到一幅静止运动的心肺照片

E、消化道照片曝光时间可控制在2.0s左右

[答案](A、B、C、D)

[题解]消化道的移动有两种:一种是蠕动;一种是呼吸的牵动。其中蠕动是主要的,但蠕动较缓慢,其照射时间可控制在0.1s左右。

[试题97]下列部位适合高电压摄影的是

A、喉

B、胸骨

C、乳腺

D、胸部

E、鼻咽腔

[答案](A、D、E)

[题解]喉、鼻咽腔、胸部均可采用高电压摄影,以减少影像的对比度,而增加影像的信息量。

[试题98]高千伏摄影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获得层次丰富的X线照片

B、缩短曝光时间,减少被照体移动模糊

C、减少管电位,延长X线管寿命

D、散射线减少,照片对以度较高

E、有利于病人防抒

[答案](A、B、C、E)

[题解]管电压越高,散射线产生的就越多,照片影像对以度就越低。

[试题99]软X线摄影相关设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选用钼(MO)靶X线机

B、钼靶X线管是微焦点

C、选用铜滤过板

D、用单页微粒增感屏,置于胶片之后

E、乳腺暗盒为单屏专用暗盒

[答案](A、B、D、E)

[题解]由于软组织摄影利用的是低能量的X线,不能使用铜滤过板。而应使用钼滤过板。[试题100]关于软X线摄影的叙述,正确的是

A、40kV以下管电压摄影称“软X线摄影”

B、可获得对比良好的软组织X线照片

C、软组织摄影X线是由钨靶X线管产生

D、适用于被照体组织技薄的软组织

E、适用于乳腺、喉侧位等

[答案](A、B、D、E)

[题解]软组织摄影所用X线是由钼靶X线管产生。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主管技师的职称考试人体影像解剖知识女性盆部和会阴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主管技师的职称考试人体影像解剖知识女性盆部和会阴 1、经第3骶椎下份的横断层 此断层为女盆第二段的开始,乙状结肠被切为前、后两个断面。直肠位于椎体右前方,并与乙状结肠直接相连。回肠集中于断面的右前部。子宫底位于断面中央,两侧为子宫阔韧带和卵巢,但子宫和卵巢的大小、形态及位置与年龄、机能状态以及生育史密切相关,变化很大。 2、经第5骶椎上份的横断层 子宫体居中,左前方为乙状结肠,右前方均为回肠。子宫后方依次为乙状结肠、直肠。子宫两侧可见含有大小不等卵泡的卵巢断面。输尿管位于子宫断面后外方,其稍外侧有子宫动脉、子宫静脉断面。髂腰肌的前内方自内向外分别为髂外静脉、髂外动脉及股神经。梨状肌前内侧缘贴有腰骶干及1、2、3骶神经。在骶骨前方为椎外静脉丛。 3、经髋臼上缘的横断层 本断层为女盆第三段开始,由前向后由膀胱、子宫和直肠所占据。子宫位于子宫颈阴道部与子宫颈阴道上部之间,内腔即子宫颈管。子宫两侧有细小的子宫阴道静脉丛,后方呈弧形裂隙是阴道穹后部。 4、经股骨头上份的横断层 断层由前至后是膀胱、子宫和直肠。子宫的断面为子宫颈部,其两侧可见输尿管断面以及子宫阴道静脉丛的无数小断面。子宫断面中央有不规则的子宫颈管,其后方可见弧形裂隙状阴道穹后部。尾骨前外方直肠两侧有肛提肌。 5、经股骨头下份的横断层 断面中部由前至后依次可见膀胱、阴道和直肠。阴道为中段断面,其周围可见无数大小不等的子宫阴道静脉丛。CT横断图像上阴道表现为类圆形软组织阴影,偶见当中的低密度区,代表阴道腔隙及分泌液。 6、经耻骨联合上份的横断层(图4-16) 此断层为女盆第四段开始,耻骨联合的后方从前向后依次为膀胱、阴道和直肠。在CT图像上,正常状态下适度扩张的膀胱壁

2020年放射医学技术(师)[代码:206]专业知识真题精选

2020年放射医学技术(师)[代码:206]专业知识真题精选 [单项选择题]1、 磁共振射频系统不包括() A.RF线圈 B.功率放大器 C.水循环冷却系统 D.RF脉冲发射单元 E.RF脉冲接受单元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2、 下列不属于磁共振信号的有 A.自由感应衰减信号 B.自旋回波信号 C.梯度回波信号 D.接收线圈中的电流信号 E.可见光信号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出自《医学影像技术学》第八章磁共振成像原理与检查技术,第二节弛豫与磁共振信号的产生。 【题眼解析】 1、磁共振接收线圈只能采集到旋转的宏观横向磁化矢量,而宏观横向磁化矢量切割接收线圈而产生的电信号实际上就是原始的磁共振信号。D正确。 2、根据宏观横向磁化矢量的不同采集方式得到不同类型的磁共振信号包括:自由感应衰减信号、自旋回波信号、梯度回波信号。ABC正确。

3、可见光属于光化学作用的一波长很长的光,不属于磁共振信号,故答案是E。 【知识拓展】磁共振脉冲序列分为:FID序列、自旋回波序列、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反转恢复脉冲序列、梯度回波脉冲序列、平面回波成像序列。 [单项选择题]3、 曝光时间和光强度乘积相等而所形成的密度不等的现象为 A.间歇曝光效应 B.静电效应 C.反转现象 D.压力效应 E.互易律失效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出自《X线摄影化学及暗室技术》中的第七章感光测定及像质评价,第一节感光测定有关概念及第二节胶片特性曲线等的知识点。 【题眼解析】曝光量等于曝光时间和光强度的乘积。在通常情况下,时间和强度可以互换。例如100Ix*1/50S与2Ix*1S的曝光量所产生的密度值相等,这种关系摄影学上称为互易律或倒数率。但是,人们还发现,当用强光和弱光对胶片曝光时,换句话说当感光乳剂层接受的曝光量时间太长或太短时,胶片上得到的曝光量本应相同,但在照片上显示出的密度值却并不相等,例如用1000Ix*1S的曝光量实际上比1Ix*1000S曝光量所产生的密度大,这种曝光量相同而产生的密度值不同的现象,称为互易律失效。故答案是E。 【知识拓展】X线胶片特性曲线是描绘曝光量与所产生的密度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由足部、直线部、肩部、反转部组成。足部代表胶片的灰雾值,直线部又称线性部分,是曝光正确部分,是摄影中力求应用的部分。肩部是曝光过度部分,代表照片可能达到最大密度值。反转部是随曝光量的增加密度下降,影像密度呈现反转,这种反转现象的原因是潜影溴化的结果。 [单项选择题]4、 胸部正位摄影,规定体表入射剂量小于 A.0.3mGy B.1.5mGy C.5.0mGy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试题

原子的核外结构,半径最小的壳层叫 1. A. K层 B. L层 C. M层参考答案:A D. N层 解析:原子的核外结构,半径最小的壳层叫K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 E. O层 电子在各个轨道上运动时具有的能量称 2. A. 结合能 B. 结合力 C. 原子能级参考答案:D D. 电子能量 解析:电子在各个轨道上运动时具有的能量称电子能量。 E. 电子能级 有关电子“结合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3. A. 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称结合力 B. 靠近原子核的壳层电子结合力强 C. 原子序数越高,同层电子结合力越高参考答案:D D. 原子序数低,对壳层电子吸引力越大 解析:原子序数低,对壳层电子吸引力越小。

E. 结合力越大,移走电子所需能量越大 移走原子中某轨道电子所需的最小能量被称为是这个电子的 4. A. 基态 B. 结合力 C. 结合能参考答案:C D. 电子能量 解析:移走原子中某轨道电子所需的最小能量被称为是这个电子的结合能。 E. 原子能级 可使物体产生电离的波或线是 5. A. X线 B. 声波 C. 可见光参考答案:A D. 超声波 解析:X线是一种电磁波,X线光子的能量大,可使物质产生电离。 E. 无线电波 伦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年份是 6. A. 1805年 B. 1895年 C. 1901年参考答案:C

D. 1905年 解析:1895年11月8日,发现X线;1901年因发现X线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E. 1910年 产生X线必备条件中,不包括 7. A. 电子源 B. 高压电场 C. 金属管套参考答案:C D. 高真空度条件 解析:ABDE均为产生X线必备条件,不包括C。 E. 适当的障碍物(靶面) X线管阳极靶面的材料一般采用 8. A. 铜 B. 铝 C. 铅参考答案:E D. 锡 解析:X线管阳极靶面一般都是用高原子序数,高熔点的钨制成。 E. 钨 有关连续放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9. A. 连续放射又称轫致放射

宁夏省2015年上半年放射医学技术主管技师中级职称试题

宁夏省2015年上半年放射医学技术主管技师中级职称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造影组合,错误的是 A.膝关节——空气 B.心血管——碘油 C.消化道——钡剂 D.椎管——碘苯酯 E.膀胱——双重对比 2、放射生物作用可观察到细胞坏死的阶段是 A:物理阶段 B:物理化学阶段 C:化学阶段 D:生化学阶段 E:生物学阶段 3、关于螺旋CT的扫描中,错误的是 A.扫描架连续旋转 B.X线连续发生 C.扫描床连续移动 D.连续采集数据 E.螺距连续变化 4、肝脏超声检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需要空腹 B.最常用的体位是仰卧位 C.正常肝实质回声较密、均匀、细小 D.成人检查探头频率在3.5~5.0MHz E.选用实时、高灰阶、低分辨率超声诊断仪 5、关于上肢摄影的注意事项,不妥的是 A.至少包括一个关节 B.幼儿骨关节应摄取双侧 C.全都使用滤线设备 D.焦-片距一般为75~100cm E.注意X线防护 6、显影时间延长时照片所受影响不包括 A.影像密度有所增大 B.影像的颗粒性恶化 C.对比先增加后降低 D.感度在初期时增加 E.灰雾先增加后减少 7、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症)患儿摄影应取 A.单侧腕关节正位 B.双侧腕关节正位

C.单侧腕关节侧位 D.双侧腕关节侧位 E.双侧腕关节斜位 8、以下关于消化器官功能的组合,错误的是A.肝脏——解毒 B.胰岛——参与调节糖代谢 C.肝脏——胚胎期参与造血 D.胰腺——参与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消化E.胆囊——胆汁的生成 9、枕骨摄影的最佳体位是 A.汤氏位 B.头颅前后位 C.头颅半轴位 D.头颅侧位 E.头颅斜位 10、控制电路最终控制的是 A.灯丝电路的通断 B.电源电路的通断 C.高压次级电路的通断 D.高压初级电路的通断 E.保护电路的通断 11、原子中半径最小的壳层是 A.K层 B.L层 C.M层 D.N层 E.O层 12、照片影像局部出现模糊,原因可能是A:摄影时暗盒移动 B:摄影时肢体移动 C:摄影时球管震动 D:屏/片密着不良 E:摄影时间过长 13、心血管系统的构成,不包括 A:心脏 B:动脉 C:静脉 D:淋巴管 E:毛细血管 14、成人末梢血的白细胞中,数量最少的是A:嗜酸性粒细胞 B:嗜中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2016年放射医学技术(师)(专业知识)真题

2016年放射医学技术(师) 1、纵观医学图像的发展历程,从成像技术上看,最早用于医学影像诊断的是 A、湿式激光胶片成像 B、干式激光胶片成像 C、喷墨成像 D、热敏胶片成像 E、视频多幅相机 2、干式打印机中需要使用色带的是 A、彩色热升华打印 B、非激光、非银盐、直接热敏打印 C、非激光、含银盐、直接热敏打印 D、黑白热升华打印 E、激光热敏打印 7、控制激光打印机激光束强度的是 A、激光调节器 B、激光发射器 C、模数转换器 D、控制板 E、驱动电机 10、激光打印成像,胶片曝光利用的是 A、激光束 B、软X线 C、紫外线 D、阴极射线 E、电子线 11、非激光、含银盐直接热敏胶片结构不包括 A、防反射层 B、片基 C、保护层 D、抗静电层 E、热敏层 16、湿式激光胶片一般分5层,其中乳剂层也被称为 A、感光层

B、片基层 C、结合层 D、防光晕层 E、保护层 19、热敏相机分为 A、直热式、热升华式、热敏式和干式 B、直热式、热敏式 C、直热式、热升华式和热敏式 D、直热式、热升华式 E、直热式、热敏式和干式 21、基于双膜部件系统设计的相机是 A、湿式激光相机 B、红外激光相机 C、热升华式热敏相机 D、直热式热敏相机 E、干式激光相机 25、热敏成像技术中,直接在胶片上产生“热印”作用实现影像还原是通过 A、红外激光 B、激光 C、热敏头 D、X线 E、氦-氖激光 26、目前彩色热升华打印机多用于 A、MR B、DR C、CR D、ECT E、CT 41、各种类型干式相机成像原理的共同点是 A、像素尺寸 B、打印方式 C、胶片结构 D、无需显影液

放射医学中级考试复习

放射医学中级考试复习.txt37真诚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烈;真诚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显美丽;真诚是鲜花,送之于人,手有余香。放射医学中级考试复习 第一章 X线成像 第一节概述 教学大纲要求 熟悉X线图像的特点,掌握X线图像的分析步骤与内容及X线的诊断原则,了解X线防护。重点和难点 一、X线图像的特点 X线图像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所构成的灰阶成像,是以密度来反映人体组织结构 的解剖及病理状态;X线图像是X线束穿透某一部位的不同密度和厚度组织结构后的投影总和,因此是重叠影像;X线影像有一定程度的放大和/或歪曲。 二、X线分析与诊断 X线分析和诊断应遵循的原则和步骤: 应注意X线片投照的技术条件。 应按一定的顺序,全面而系统地进行观察;也应结合临床,着重对某一方面的观察。 应注意区分正常与异常,并熟悉正常解剖和变异的X线表现。 发现病变时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观察分析: (1)病变的位置与分布;(2)病变的数目;(3)病变的形态;(4)病变的边缘;(5)病变的密度;(6)邻近器官和组织的的改变;(7)器官功能的改变。 经过以上分析提出初步的X线诊断,还必须结合临床资料而进行综合分析。 X线的诊断结果基本上有三种情况:肯定性诊断;否定性诊断与可能性诊断。 三、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 目前,传统的X线检查还不能被现代的影像技术取代,例如胃肠道疾病仍主要使用X 线检查,骨骼系统和胸部也多首选应用X线检查,它仍是使用最多和最基本的方法。 四、X线检查中的防护 放射防护的方法和措施有以下三方面: 1.技术方面,采取屏蔽防护和距离防护原则。 2.患者方面,选择恰当X线检查方法,减少曝射和检查次数,注意性腺部位铅皮遮盖。3.放射线工作人员,正确操作,定期监测射线剂量,注意距离防护和使用防护用具。 典型试题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X线图像特点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 A.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所构成 B.图像上的黑白密度与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是同一概念 C.是不同部位密度和厚度组织结构的重叠投影 D.由于X线束的椎形投射使得影像有一定程度的放大与歪曲 E.以不同灰度密度的高低来反映人体组织结构的解剖及病理状态 答案:B 考点:X线图像上的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密度与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是指人体组织中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而X线图像上的密度是指影像的黑白。一般人体组织结构按密度不同可以归纳为三类:属于高密度的有骨组织和钙化灶等;中等密度的有软骨、肌肉、神经、实质器官、结缔组织和体液等;低密度的有脂肪组织和含有气体的呼吸道、胃肠道、鼻窦和乳突气房等。实际上,X线图像上的黑影与白影主要反映

最新整理放射医学技术副主任技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放射医学技术副主任技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1.根据上述征象该病应诊断为 A.主动脉狭窄 B.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C.主动脉动脉炎 D.主动脉真性动脉瘤 E.主动脉瘤破裂 F.主动脉血栓形成 答案:B 2.该病分型为 A.D e B a k e yⅠ型 B.D e B a k e yⅡ型 C.D e B a k e yⅢ型 D.D e B a k e yⅢa型 E.D e B a k e yⅢb型 F.S t a n f o r d A型 答案:A F 3.该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 A.急性或慢性起病者均表现为明显疼痛 B.急性或慢性起病者均无明显疼痛

C.急性起病者表现为撕裂样疼痛,可伴放射 D.急性起病者疼痛可不明显 E.慢性起病者表现为撕裂样疼痛,可伴放射 F.可伴有上肢脉搏减弱 答案:C F 4.患者行I V P及C T检查,图像如上,应考虑患何种疾病 A.膀胱息肉 B.膀胱癌 C.膀胱横纹肌肉瘤 D.膀胱平滑肌肉瘤 E.膀胱结核 F.膀胱憩室 答案:B 高级卫生职称考试频道为大家推出【年高级卫生职称考试课程!】考生可点击以下入口进入免费试听页面!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通过资格评审梦助力! 【电脑用户】→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5.诊断依据是哪些 A.I V P右侧膀胱充盈缺损 B.C T膀胱邻近右输尿管息肉样、较宽基底、轮廓不规则肿块 C.右侧输尿管扭曲、扩张 D.临床上全程无痛性血尿 E.老年人 F.盆腔内淋巴结不肿大 答案:A B D E 6.诊断该病最敏感、最可靠的是哪些检查 A.C T B.U S C.M R I D.膀胱镜检加活检 E.I V P F.K U B 答案:D 7.X线胶片所用的感光物质是( ) A.溴化银 B.碘化银

[整理版]放射医学中级考试题

[整理版]放射医学中级考试题 放射医学中级考试题 放射医学中级考试题库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关于X线的产生应具备的条件,以下哪项错误(E) A(电子云 B(高真空 C(电子的高速运动 D(阳极靶 E(电子的骤然加速 2(X线产生中,电子从阴极射向阳极所获的能量,决定于下面的哪个因素(B) A(X线管灯丝加热电压 B(两极间的管电压 C(靶物质的原子序数 D(管电流 E(阴极灯丝的焦点大小 3(下面关于X线性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D) A(X线与紫外线一样,均为电磁波 B(X线具有波动和微粒的二象性 C(X线的干涉与衍射现象,证明了它的波动性,康普顿效应则证明了它的微粒性 D(光电效应也证明了它的波动性 E(X线不具有质量和电荷 4(X线有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和生物特性,下面哪一项属于化学特性(E) A(穿透作用 B(荧光作用C(电离作用 D(干涉与衍射、反射与折射作用 E(感光作用

5(X线胶片的核心物质是 (A) A(卤化银 B(明胶 C(片基D(色素 E(胶体银 6(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病人,观察左心房最佳位置是(B) A(胸部左前斜(吞钡) 位 B(胸部右前斜(吞钡)位 C(胸部后前位 D(胸部侧位 E(胸前右后斜位 7(高千伏摄影,主要用于哪个部位的检查(B) A(骨骼 B(胸部 C( 乳腺 D(四肢软组织 E(腹部 8(X线摄影的能量范围内,利用了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哪种形式(B) A(光蜕变 B(康普顿散射C(电子产生 D(光核反应 E(以上都不是 9(电离电荷在下述什么物质中易被收集起来(B) A(骨骼 B(气体 C( 肌肉 D(肠管 E(体液 10(放射线工作人员的定期健康检查,应每年检查一次,其中血液检查项中,不包括哪一项(D) A(红细胞计数 B(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 C(血红蛋白 D(血压测定 E(全血比重 11(具有较高的物体对比度的是下面叙述的人体哪个部位(B ) A(腹部 B(胸部 C( 头颅D(骨盆 E(足 12(与X线照片的密度、对比度、锐利度三者都有关系的是下面哪项(A) A(增感屏 B(摄影时间 C(管电流 D(水洗 E(摄影距离13(下列各部位的造影,哪个不能用阴性造影剂(D)A(关节 B(膀胱 C(脑室D(脑血管 E(纵隔14(下列脏器或组织,哪个不能在平片摄影中显示出来(E) A(肾脏 B(籽骨 C(心

放射医学主管技师(基础知识)-试卷3

放射医学主管技师(基础知识)-试卷3 (总分:2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90,分数:180.00) 1.近年来,呈增加倾向的肿瘤是 (分数:2.00) A.皮肤癌 B.骨肉瘤 C.子宫癌 D.结肠癌 E.肺癌√ 解析: 2.腹部X线摄影能显示肾轮廓原因,与哪一组织有关 (分数:2.00) A.尿 B.空气 C.血液 D.肌肉 E.脂肪√ 解析: 3.关于X线检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 A.一种无创伤、无损伤的临床诊断方法√ B.直视体内组织器官和病灶 C.不改变或不破坏机体完整的情况下,对活体器官的形态进行观察 D.可对活体器官功能进行观察 E.受检部位必须具有对比,方可有效 解析: 4.下列医学影像技术中,无创伤有损伤的检查是 (分数:2.00) A.T管造影 B.消化管造影√ C.选择性血管造影 D.多普勒超声检查 E.MR仿真内窥镜 解析: 5.关于X线影像分析与诊断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 A.X线影像形成的技术条件应满足诊断的要求 B.应首先观察病灶本身√ C.区分正常与异常 D.观察病灶分布、数量、形态、密度与邻近组织关系 E.X线影像的分析与诊断必须结合临床 解析: 6.关于物质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 A.物质由原子组成 B.核外电子具有不同壳层

C.一般每层上的电子数最多是2n 2个 D.核外的带负电荷的电子称为“电子云” E.一般每层上的电子数最多是2n个√ 解析: 7.关于原子核外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 A.原子均由核及核外电子组成 B.电子沿一定轨道绕核旋转 C.核外电子具有不同壳层 D.K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E.K层电子半径最小 解析: 8.关于原子能级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 A.电子在各个轨道上具有的能量是连续的√ B.原子能级,以电子伏特表示 C.合力与原子序数有关 D.移走轨道电子所需的最小能量叫结合能 E.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叫基态 解析: 9.关于X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 A.X线是一种电磁波 B.X线波长,穿透力弱 C.L层比M层产生的X线波长长√ D.L层比M层产生的X线波长短 E.X线波长与电子所在壳层有关 解析: 10.关于连续X线光子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 A.X线是一束混合能谱 B.能量大X线波长长√ C.能量决定于电子的能量 D.能量决定于核电荷 E.能量决定于电子接近核的情况 解析: 11.关于X线产生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 A.电子源 B.高速电子流 C.阻碍电子流的靶面 D.高速电子与靶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E.X线管的靶面均由钼制成√ 解析: 12.关于特征X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 A.X线波长仅与管电压有关 B.内层轨道电子发射出的X线为特征放射√ C.X线谱是连续能量谱

2015年放射医学技术(师)初级技师职称考试真题

2015年放射医学技术初级技师职称考试真题 天宇考王卫生资格考试题库包含:章节练习、综合复习题、模拟试卷、考前冲刺、历 年真题等。试题量:4271道。 B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甲状软骨 B.环状软骨 C.会厌软骨 D.杓状软骨 E.舌骨 1、成对的喉软骨是 正确答案:D 2、由两块软骨板连结而成,连结处构成约90°角,其上部向前突出为喉结 正确答案:A 3、其软骨弓平对第6颈椎,是颈部的重要标志之一 正确答案:B 4、吞咽时能关闭喉口,防止食物误入喉腔 正确答案:C A.肩关节 B.肘关节 C.桡腕关节 D.膝关节 E.髋关节

5、有盂缘的是 正确答案:A 6、关节囊内有肌腱通过的是正确答案:A 7、全身最灵活的关节是 正确答案:A 8、有半月板的是 正确答案:D 9、是椭圆关节的是 正确答案:C A.起始处 B.穿膈处 C.与主动脉交叉处 D.与右主支气管交叉处 E.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 10、食管的第二个生理狭窄在正确答案:E 11、食管的第一个生理狭窄在正确答案:A 12、食管的第三个生理狭窄在正确答案:B A.上鼻道 B.中鼻道 C.下鼻道 D.蝶筛隐窝 E.筛漏斗 13、上颌窦开口于

正确答案:B 14、额窦开口于 正确答案:B 15、蝶窦开口于 正确答案:D 16、后筛窦开口于 正确答案:A 17、前筛窦开口于 正确答案:B A.生长素 B.甲状腺素 C.胰岛素 D.肾上腺素 E.降钙素 18、呆小症是由于缺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婴儿,甲状腺素分泌不足时,严重影响生长发育而出现呆小症;幼年时期若缺乏生长素,将出现生长停滞,称为侏儒症,生长素过多,将患巨人症;1型糖尿病是由于缺乏胰岛素,出现血糖升高。 19、侏儒症是由于缺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婴儿,甲状腺素分泌不足时,严重影响生长发育而出现呆小症;幼年时期若缺乏生长素,将出现生长停滞,称为侏儒症,生长素过多,将患巨人症;1型糖尿病是由于缺乏胰岛素,出现血糖升高。 20、巨人症是由于过多的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婴儿,甲状腺素分泌不足时,严重影响生长发育而出现呆小症;幼年时期若缺乏生长素,将出现生长停滞,称为侏儒症,生长素过多,将患巨人症;1型糖尿病是由于缺

放射医学主治医师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2015年放射医学主治医师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天宇考王卫生资格考试题库包含:章节练习、综合复习题、模拟试卷、考前冲刺、历年真题等。试题量:5609道。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X线成像的基础包括 A、穿透性和不同组织结构的特点 B、荧光效应 C、感光效应 D、电离效应 E、生物效应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穿透性是X线成像的基础;不同组织结构由不同元素组成,形成了不同X线衰减的差别,是X线成像的基础。 2、X线管内高速电子的动能取决于 A、X线管灯丝加热电压 B、阴极与阳极间的电势差 C、靶物质的原子序数 D、管电流 E、阴极灯丝焦点大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X线束中的最大光子能量等于高速电子撞击靶物质的能量,而电子的最大能量又决定于管电压的峰值。 3、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其波长范围为 A、0.0002~10nm B、0.0002~100nm C、0.0002~500nm D、0.0006~50nm

E、0.0006~500nm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X线波长范围0.0006~50nm。 4、X线随距离增加而减弱,也可在穿过物体时被吸收或产生散射线而减弱。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A、X线吸收与距离成正比 B、X线的吸收与波长成正比 C、X线的吸收与物体的厚度成反比 D、X线的吸收与该物质的原子序数的立方成反比 E、X线的吸收与物体的密度成正比 正确答案:E 5、X线透视主要利用X线特性的 A、穿透性与荧光作用 B、穿透性与电离作用 C、穿透性与胶片感光作用 D、荧光作用和电离作用 E、穿透性与生物效应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穿透性是成像的基础;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使波长短的X线转换为波长长的可见荧光,称为荧光作用,是透视的基础。 6、CR系统在肌肉骨骼系统的应用实践中,对哪一类病变的显示可能受到限制 A、脊柱侧弯 B、长骨病变 C、胸椎病变 D、短骨病变 E、关节软骨病变 正确答案:E 7、CR摄影和DR摄影相比

浙江2017放射医学技术中级考试试题

浙江省2016年放射医学技术中级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3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剂量当量H=DQN,公式中Q为线质系数,N为修正系数,在X线诊断能量范围内,Q、N的取值分别是 A.Q=2、N=2 B.Q=l、N=2 C.Q=1、N=1 D.Q=3、N=2 E.Q=2、N=3 2、手正位摄影不能检查的是 A.骨形态 B.骨盐含量 C.软组织病变 D.关节 E.骨折 3、食管位于纵隔内何处 A.前上纵隔 B.后纵隔 C.中上纵隔 D.中下纵隔 E.前下纵隔

4、第四代CT机的扫描方式中,探测器的数目达 A.300~800个 B.500~1000个 C.600~1200个 D.600~1500个 E.800~1500个 5、关于肺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 B.肺位于胸腔内 C.左肺因心脏而窄长 D.右肺因肝脏而宽短 E.肺协助吸收营养 6、盆腔CT检查需分次口服1500ml稀释的对比剂,每次用量为 A.50ml B.100ml C.300ml D.500ml E.7500ml 7、关于内脏神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又称自主神经 B.交感神经是内脏运动神经 C.副交感神经是脑神经

D.通常不为人的意志控制 E.内脏神经通过反射调节内脏的活动 8、腰椎正位片的显示不包括 A.上包第12胸椎下包部分骶椎 B.椎体及棘突应列于照片正中 C.第3腰椎椎体各缘呈切线状显示,无双边现象 D.腰大肌阴影边界清晰 E.横突呈轴位像显示 9、自动洗片机照片干燥不良的原因,哪项不是 A.干燥设定温度偏低 B.干燥系统组件内的温度较高 C.风量不足 D.定影液疲劳 E.显影液陈旧 10、石膏的主产地是 A.湖南、湖北、贵州、云南 B.江西、湖南、广西 C.湖北 D.湖南、贵州、四川、广西 E.吉林、黑龙江 11、激光打印机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A.控制系统

2021年上半年北京放射医学技术主管技师中级职称考试试题

上半年北京放射医学技术主管技师中级职称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取题(共26 题,每题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胶片密度与曝光量成正比是特性曲线 A.足部 B.肩部 C.直线部 D.反转部 E.所有 2、下列关于心血管功能论述,错误是 A.心传导系统含窦房结、房室结和房室束 B.正常心跳起搏点是房室结 C.动脉是运血离心管道 D.静脉是引导血液回心管道 E.静脉血管壁薄、管腔大、血容量大 3、需要制备蒙片检查办法是 A.常规照相 B.胃肠造影 C.体层照相 D.放大照相 E.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4、HIS涉及了各种学科,但不涉及 A.计算机 B.照片冲洗 C.医学管理

D.网络通讯 E.软件开发 5、喉腔最狭窄部位是 A.喉口 B.前庭裂 C.喉中间腔 D.声门裂 E.声门下腔 6、心脏右前斜位,照相角度是A.45。~55° B.56°~65° C.66°~70° D.71°~80° E.80°~85° 7、X线胶片γ也称为 A.人工对比度 B.天然对比度 C.射线(X线)对比度 D.胶片对比度 E.照片对比度 8、腰椎侧位照相时,中心线入射点是A.肋弓处 B.髂嵴上缘3cm处 C.髂前上棘 D.髂骨嵴

E.肚脐下 9、下述不属于CT图像后解决滤过办法是A.平滑解决 B.最大密度解决 C.平均解决 D.边沿增强解决 E.阴影显示解决 10、胆囊造影口服碘番酸,常规成人1次用量为A.0.6g B.6ml C.6mg D.6g E.60g 11、自然铜煅淬时,所使用辅料是 A.酒 B.姜汁 C.黄连水 D.盐水 E.醋 12、机架某些不涉及 A.旋转控制 B.旋转驱动 C.采集控制 D.机架冷却 E.机架倾斜

事业单位招聘放射医学中级考试试题

事业单位考试放射医学专业知识 CT诊断学 (一)物理基础和仪器设备 1.根据CT工作原理,X线穿过人体后首先被下列哪一部分接收( C ) A.计算机 B.阵列处理机 C.探测器 D.磁盘 E.照相机 2.HRCT扫描主要优点是( D ) A.图像边缘模糊 B.相对密度分辨率提高 C.噪声小 D.相对空间分辨率提高 E.以上都是 3.螺旋CT扫描及传统CT扫描相比最重要的优势是( D )A.扫描速度快 B.二维或三维成像效果好 C.重建速度快 D.体积扫描 E.单层或多连续扫描 4.及平片相比,下列哪一项不是CT的优势( B ) A.密度分辨率高 B.空间分辨率高 C.解剖分辨率高 D.增强扫描有利于病变定性 E.可进行多方位重建 5.及MRI相比,下列哪一项是CT的优势( D ) A.直接多轴面成像 B.化学成像,信息量大 C.密度分辨率高

D.空间分辨率高 E.无碘过敏危险 6.及MRI相比,下列哪一项是CT的优势( C ) A.无射线损伤 B.造影剂安全系数较大C.对钙化和骨质结构敏感 D.直接多轴面成像 E.化学成像,信息量大 7.下述螺旋CT扫描优点,哪项不对( B ) A.缩短扫描时间 B.明显提高空间分辨率C.减少病人接受X线剂量 D.容积扫描 E.减少图像的运动伪影 8.CT图像的放射状伪影通常产生于( E ) A.病人的自主或不自主运动 B.X射线剂量不足 C.计算机处理故障 D.电路不稳定 E.被检者身体上的高密度结构或异物 9.在扫描过程中,扫描部位随意和不随意的运动,可产生( A )A.移动条纹伪影 B.杯状伪影 C.环状伪影 D.帽状伪影 E.以上都可以 10.对CT图像密度分辨率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E ) A.信噪比 B.待栓物体形状 C.待检物体密度 D.噪声 E.扫描参数 11.新鲜出血的CT值范围应为( D )

2001年放射医学技术主管技师资格考试(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二氧化碳——阴性对比剂E、胆影葡胺——有机碘化物 [答案](B [题解]优维显是由德国先灵公司生产的非离子型对比剂的商品名。[试题27]碘苯酯主要用于哪项造影检查 A、支气管造影 B、逆行肾盂造影 C、脑血管造影 D、椎管造影 E、关节腔造影 [答案](D [题解]碘苯酯是一种碘油类的主要用于椎管造影检查的对比剂。[试题28]有关静脉肾盂造影腹部压迫的叙述,错误的是 A、防止对比剂流入膀胱 B、压迫点为脐水平两侧 C、压迫球呈倒八字形放置 D、压力为 5.3~8.0kPa E、观察全尿路时解除压迫 [答案](B

[题解]静脉肾盂造影腹部压迫点应为两侧髂前上棘的联线水平。其理由是此处输尿管已进入盆腔,并向中央靠拢,后面又有骶骨阻挡,故可以牢固地压迫住输尿管。 [试题]29.有关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A、腹内肿块,不能施行加压法 B、常用的对比剂是复方泛影葡胺 C、肾盂造影片可显示肾上腺 D、肾下垂患者应加摄立们片 E、疑肾盂积水应加大对比剂注入剂量 [答案](C [题解]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X线照片不能显示肾上腺。因为,造影检查所用的对比剂进入不到实质性组织----肾上腺内。 [试题30]不属于胆道系统生理功能的是 A、分泌胆汁 B、贮存胆汁 C、浓缩胆汁 D、排泄胆汁 E、调节胆道压力 [答案](A [题解]胆汁的分泌不属于胆道系统的生理功能,它属于肝脏的生理功能。

[试题31]DSA的中文全称是 A、数字成像 B、数字减影 C、数字血管造影 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E、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答案](D [题解]DSA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的中文全称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试题32]不适宜做DSA检查的是 A、血管及冠状动脉病变 B、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 C、出血性病变 D、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E、严重的心、肝肾脏疾病 [答案](E [题解]严重的心、肝肾脏疾病是DSA检查的禁忌证,不适宜做此项检查。 [试题33]X线放放大摄影要求的X线管焦点应不大于 A、0.3mm

放射医学技术技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放射医学技术技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题试1]。观察小儿发育情况,需摄取 A、腕关节正位 B、腕关节侧位 C、双腕关节斜位 D、双腕关节正位 E、双腕关节侧位 [答案]:D [题解]:摄取双腕关节正位的目的,主要对照观察腕关节诸骨(骨令)的发育情况。 [题试2]。肩关节正位摄影,中心线正确射入点 A、锁骨的中点 B、关节盂 C、肩峰 D、肩胛骨喙突 E、肱骨头 [答案]:D [题解]:肩关节正位摄影,要求中心线经肩胛骨喙突垂直射于胶片中心。 [题试3]。锁骨正位片:锁骨显示为“∽”形弯曲为 A、肩关节旋转所致 B、肩关节抬高所致 C、肩关节外展所致 D、肩关节内收所致 E、肩关节倾斜所致 [答案]:A [题解]:锁骨正位摄影。若照片显示锁骨影像为“∽”形弯曲,为肩关节旋转所致。 [题试4]。膝关节侧位摄影,关节需屈曲 A、1050 B、1150 C、1250 D、1350 E、1450 [答案]:D [题解]:膝关节侧位摄影,病人呈侧卧位姿势于摄影台上,腓侧在下,关节屈曲135°角。 [题试5]。类风湿性关节炎,正确的摄影体位是 A、双手正位 B、单侧腕关节正位 C、双侧腕关节正位 D、单手正位,包括腕关节 E、双手正位,包括腕关节 [答案]:E [题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胶原系统疾病,累及全身的结缔组织,应摄取双手标准正位,包括腕关节。

[题试6]。先天性肩胛骨高位症,正确的摄影体位是 A、双侧腕关节正位 B、双侧踝关节正位 C、双侧肩关节正位 D、双侧肩胛骨正位 E、双肩锁关节正位 [答案]:D [题解]:先天性肩胛骨高位症,又称Sprengel氏畸型,系胚态时期肩胛骨下降不全所致,摄取双侧肩胛骨正位(一次曝光法),是特殊需要位。胶片应包括双侧肩胛骨,上缘齐枕骨粗隆,下缘包括双侧肩胛骨下角。 [题试7]。扁平足,正确的摄影体位是 A、单足水平侧位 B、双足水平侧位 C、单足倾斜侧位 D、单足负重水平侧位 E、双足负重水平侧位 [答案]:D [题解]:扁平足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足内侧弓下陷,应摄取单侧足负重水平侧位,中心线水平向,经患侧跟骰关节射入胶片。 [题试8]。附图中的(1略),显示的影像是 A、拇指第一指骨 B、拇指第二指骨 C、第二指骨末节 D、第一掌骨 E、第二掌骨 [答案]:B [题解]:拇指共2节指骨,从近端数向远端,附图⑴所示,应为拇指第二指骨。 [题试9]附图中的(1略),显示的影像是 A、跟骨 B、踝关节 C、距骨 D、腓骨 E、胫骨 [答案]:A [题解]:附图中的⑴,显示的是跟骨的侧位像。跟骨是足部最大的骨骼,位于足部的后方。在跟骨侧位片中,跟骨投影在跟距关节的后方。同时,跟距关节、跟骰关节可清晰显示。 [题试10]。附图中的股骨颈,处于(1略)的位置表示 [A、正常 B、额外翻 C、骸内翻 D、骸外旋 E、骸内旋 [答案]:A [题解]:股骨颈处于⑵和⑶位置时均为异常。

放射医学技术专业技士考试试题(基础知识)

放射医学技术专业技士考试试题(基础知识)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 的方框涂黑, 1,分布于食管内面的上皮是 A 单层立方上皮 B 单层柱状上皮 C 复层扁平上皮 D 变移上皮 E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2.单层立方上皮分布的位置是 A 分布于血管的内表面 B 分布于胆囊的内表面 C 分布于肾小管 D 分布于膀胱的内表面 E 分布于胃的内表面 3.淋巴结内主要是 A 致密结缔组织 B 脂肪组织 C 网状组织 D 上皮组织 E 疏松结缔组织 4.关于骨膜的正确描述是 A 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B 骨的表面都有骨膜 C 血管丰富,神经稀少 D 浅层中含有大量的骨原细胞 E 对骨的再生有重要作用 5.与肱骨小头相关节的是 A 尺骨头 B 滑车切迹 C 鹰嘴 D 冠突 E 桡骨头 6.垂体窝位于 A 筛骨 B 蝶骨 C 颞骨 D 枕骨 E 额骨 7.关于尺骨的正确描述是

A 位于前臂的外侧 B 上端呈小球状,称尺骨头 C 冠突外侧面的凹陷称尺切迹 D 上端粗大,下端细小 E 尺骨头位置深,体表不易触摸 8.关于胫骨的正确描述是 A 位于小腿外侧 B 胫骨体呈圆柱形 C 上端膨大形成内、外侧髁 D 两髁之间形成髁间凹 E 下端膨大外侧面形成外踝 9.有关胸大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位于胸壁前上部的浅层 B 起于锁骨的内侧份、胸骨和第1~6肋软骨 C 外上部较厚,内下部薄弱 D 止于肱骨小结节 E 收缩可使臂内收、旋内 10.下颌下腺的导管开口于 A 舌系带 B 舌下阜 C 舌扁桃体 D 舌下襞 E 舌根 11.角切迹是 A 胃大弯的最低处 B 食管和胃底之间的夹角 C 胃体和幽门窦的分界 D 幽门管和幽门窦的分界 E 胃底与胃体的分界 12.对成人肝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 B 其最高点右侧相当于右锁骨中线与第5肋的交点 C 其最高点左侧相当于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隙的交点 D 下界可超过肋弓下缘,但一般不超过2cm E 平静呼吸时,肝上、下移动幅度为2~3cm 13.胆总管和胰管共同开口于 A 肝总管 B 胆总管 C 十二指肠大乳头 D 肝内胆管 E 壶腹括约肌 14.上颌窦开口于 A 中鼻道的前份 B 下鼻道的前端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主管技师的职称考试人体影像解剖知识上下肢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主管技师的职称考试人体影像解剖知识上下肢 1、肩关节上份横断层 此断面切经肩胛冈及锁骨内侧段。断面外侧半仍为上肢的肩部所占据,但内侧半已切及胸腔上份。在此断面的外侧份,可见肩胛骨的肩胛冈、喙突、关节盂及肱骨头的横断面,其中关节盂与肱骨头内侧的关节面构成肩关节。关节的前面、外侧及后面被三角肌和冈下肌包绕。在三角肌前部后方及喙突与肩关节之间有肱二头肌长头腱和肩胛下肌腱。在锁骨内侧份后方,可见锁骨下动、静脉及其后方的臂丛各股。 2、肩关节下份横断层面 此断面经肩关节中份。在断面外侧部,三角肌呈“C”形由前、外侧、后三面包裹肩关节。肩胛下肌和小圆肌分别越过肩关节前方和后方中止于肱骨小结节或大结节。肱二头肌长头腱则行于肱骨大、小结节间的结节间沟内。三角肌前缘与胸大肌交界处为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内有头静脉行走。肩关节与胸外侧壁之间的三角形间隙为腋窝横断面,其前壁为胸大肌和胸小肌;后壁为肩胛下肌;内侧壁为前锯肌及胸壁。腋窝内可见由锁骨下动、静脉延续而来的腋动、静脉,臂丛各束以及腋淋巴结。除上述重要结构外,腋窝内的剩余空间被疏松结缔组织及脂肪填充。 3、臂中份横断层解剖 此断面是臂部结构配布的典型切面。三角肌于该平面消失,肱骨周围完全被臂肌的前(屈肌)群和后(伸肌)群占据,且两者间有典型的从深筋膜延伸至肱骨骨膜侧面的臂内、外侧肌间隔分隔。臂肌前群的喙肱肌于该平面消失,而肱肌首次出现。肱二头肌长、短头汇合。臂肌后群的肱三头肌三个头在该平面已融合成一完整肌腹。由上一断面延续而来的臂部的主要神经、血管(如正中神经、肱静脉、前臂内侧皮神经、肱动脉、尺神经等)以及穿入深筋膜的贵要静脉和发自肱动脉的尺侧上副动脉仍位于肱骨的内侧,行于臂内侧肌间隔中。桡神经及肱深血管已沿肱骨背面的桡神经沟移行至此断面肱骨的外侧,行于臂外侧肌间隔中。肌皮神经已进入肱肌与肱二头肌之间。 4、肘部肱尺关节横断层 此断面经肘关节上份,肱骨内、外上髁平面。肱骨切面后缘中部的凹陷为鹰嘴窝,恰对其后方的尺骨鹰嘴。两者形成肱尺关

2020年放射医学技术(师)[代码:206]基础知识真题精选

2020年放射医学技术(师)[代码:206]基础知识真题精选 [单项选择题]1、 下列因素与散射线含有率有关的是 A.滤线栅 B.X线胶片 C.X线波长 D.肢-片距 E.X线管焦点大小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知识点出现在教材第十章各种影像设备的成像理论—第一节:X线成像基本原理 [题眼解析]散射线含有率:散射线在作用于胶片上的全部射线量中所占的比率,影响因素包括:管电压、被照体厚度、照射野。滤线栅可减少与消除散射线。 [单项选择题]2、 软X线摄影所用管电压是 A.25kV以下 B.30kV以下 C.35kV以下 D.40kV以下 E.45kV以下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40kV以下管电压产生的X线因能量低穿透物质能力弱称软X线。 [单项选择题]3、

下述导致几何学模糊增加的因素是 A.尽量用小焦点 B.增大焦-片距 C.减小肢-片距 D.减小焦-肢距 E.使用大照射野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出现在教材的第十章——第一节:X线基本成像原理。 [题眼解析]在焦片距一定时,减小焦-肢距,相对的被照体-胶片距离增大,半影随被照体-胶片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单项选择题]4、 心脏的正常起搏点位于 A.窦房结 B.结间束 C.左、右束支 D.房室束 E.房室结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窦房结是心脏正常起搏点。 [单项选择题]5、 有关结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升结肠从盲肠到肝曲长约20cm B.横结肠起于结肠肝曲

C.横结肠为腹膜内位器官 D.乙状结肠为腹膜间位器官 E.直肠壶腹部有3个横行半月皱襞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腹膜间位器官三面或多面被包围,主要器官有:升结肠、降结肠、肝、胆囊、膀胱、子宫、直肠上段等。 [单项选择题]6、 X线检查程序可以简化为 A.X线→被照物→信号→检测→图像形成 B.被照物→X线→信号→检测→图像形成 C.X线→被照物→检测→图像形成→信号 D.被照物→X线→检测→信号→图像形成 E.X线→被照物→检测→信号→图像形成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 X线检查程序X线→被照物→检测→信号→图像形成。 [单项选择题]7、 关于脾脏的表述,错误的是 A.位于左季肋部 B.上缘前部有2~3脾切迹 C.是腹膜间位器官 D.贴于膈肌穹隆下面 E.脏面近中央处有脾门 参考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