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真菌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 研究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菌物学》复习内容
一、概念
1、真菌:
2、真菌孢子的两型现象:有些真菌可以产生二种以上不同形态的孢子,称为真菌的两型或多型现象.
3、真菌营养体的两型现象(一种菌具有两种营养体的现象):
有些子囊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菌丝体,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则形成单细胞菌体,如外囊菌,这种一种菌具有两种营养体的现象称为两型现象。

4、异宗配合与同宗配合:
异宗配合:单个菌株不能够完成有性生殖的称为异宗配合或自身不亲和。

只有当两个可亲和性的菌丝配合后,才能形成有性孢子。

同宗配合:单个菌株能够完成有性生殖的称为同宗配合。

5、两游现象:
首先从游动孢子囊中产生初生洋梨形的游动孢子,经过一段休止以后,萌发产生次生肾脏形的游动孢子,再经过休止以后,萌发产生芽管。

卵菌纲水霉目和水节霉目的真菌,产生的初生游动孢子梨形、鞭毛顶生,次生游动孢子肾形、鞭毛侧生,这种产生两种类型的游动孢子为两游现象。

6、子座:由真菌的菌丝或菌丝与寄主组织构成的垫状的营养结构,常在其中或其上产生子实体,因此子座既是营养体又是繁殖体,也可渡过不良环境条件。

7、半知菌:根本不进行有性阶段,或尚未发现有性阶段,和常常进行无性阶段的这类真菌,因为只了解其生活史的一半,所以称为半知菌。

8、子实层体:担子菌中,担子常排列成子实层,子实层通常分布在菌髓上,菌髓与子实层共同构成子实层体。

9、食用菌: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

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

10、菌组织及类型:
许多真菌,尤其是高等真菌,在生活史的某些阶段菌丝变成疏松的或紧密的交织起来的组织,这是一种组织化的真菌组织,通常称为密丝组织。

密丝组织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疏丝组织,为疏松的交织组织,菌丝体为长形的,互相平行排列的细胞,这种长形的菌丝细胞具有相对独立性而容易被识别;另一类是拟薄壁组织,是由紧密排列的等角或卵圆形的菌丝细胞组成,与维管束植物的薄壁细胞相似。

11、转主寄生:指生活史中各阶段能在不同种的寄主上度过寄生生活的现象。

12、同核菌丝体与异核菌丝体:
同核菌丝体:指菌丝细胞内有只有一个遗传型细胞核。

异核菌丝体:指菌丝细胞内有一个以上遗传型细胞核。

核间的差异可以通过突变产生,或者通过不同遗传性菌丝之间的联合而引起的细胞质和细胞核的转移而形成。

13、初生菌丝:是担子菌中由担孢子发芽所生的单倍体(n)菌丝,初生菌丝不能正常形成子实体。

次生菌丝:是一种双核菌丝体。

由两根初生菌丝间发生细胞融合形成单倍双核细胞,质配产生的双核细胞内的细胞核不立即核配,而是不断发生双核并裂,形成双核菌丝体。

三生菌丝:当二次菌丝体发育到一定的阶段,在适宜的条件下,菌丝体互相扭结成团,形成子实体原基,然后发育成子实体.这种已经组织化并有一定的排列和一定结构的双核菌丝体称为三次菌丝体,或称为结实性菌丝体.
14、孢子印:子实体上孢子散落沉积形成的菌褶或菌管着生模式的图像,也称孢子纹、孢子堆。

二、简答题
1、Whittaker 5界学说:
原核类------原核生物界(细菌、兰藻)
地球细胞生物总界{单细胞------原生生物界
真核类{植物界(光合自养)
多细胞{菌物界(吸收异养)
动物界(吞食异养)
2、在八界分类系统中,菌物分别归属哪三界?
菌物分别归属藻界、真菌界、和原生生物界。

3、真菌菌丝的变态类型:
5种变态类型----吸器、假根、菌环(套)(菌丝网)、附着枝、附着胞。

4、真菌的有性孢子类型:
5种(休眠孢子囊、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5、游动孢子鞭毛的4种类型:
具前、后、单、双4类鞭毛,后生尾鞭、前生茸鞭、前生尾鞭形不等长双鞭毛(游动时短的向前、长的向后)、前茸后尾等长双鞭毛
6、子囊果的4种类型:
(闭囊壳、子囊壳、子囊盘、子囊座)
8、伞菌菌褶与菌柄的4种连接方式:
离生、弯生、直生、延生
9、10种分生孢子的类型:
节孢子、分生节孢子、芽孢子、簇生芽孢子、合轴孢子、厚垣孢子、环梗孢子、瓶梗孢子、孔出孢子、分生芽孢子。

10、真菌的5种生活史类型:
(无性型循环、单倍体循环、单倍体—双核型循环、单倍体—二倍体型循环、二倍体型循环)11、真菌的无性繁殖方式有哪些?产生的无性孢子有哪些类型?
无性繁殖的方式:(1)断裂(2)裂殖(3)芽殖(4)原生质割裂
无性孢子的类型:①游动孢子②孢囊孢子③分生孢子④厚垣孢子
三、问答题
1、了解真菌对植物、动物、人类的有害之处,及如何解决
①引起植物病害。

1854年的马铃薯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使八百万居民的爱尔兰岛100万人死亡,164万人逃往北美;1879年,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的流行,使法国酿酒业陷入停顿;1865年欧洲波罗的海沿岸白松疱锈病,在不到100年的时间内,欧洲引种的白松几乎全部被毁,1909年又传到北美,给美国森林以极大的威胁。

②一些真菌还可以引起人和动物的病害,头癣、体癣、甲癣、脚癣。

隐球酵母引起的脑炎和拟肺结核,都是使人致死的疾病。

世界各地流行的牛、羊、狗的山谷热,也是真菌引起的传染病。

③许多真菌含有毒性物质,被人摄入体内后就会中毒,轻则致病,重则致死。

中国已报导的毒蘑菇已有80余种,可引起腹鸣、呕吐、下泻、耳鸣、幻觉、狂奔、剧痛等。

④真菌产生的毒素已知有100多种,它们存在于大米、玉米、花生、蘑菇、饲料中,可引起人、牲畜中毒。

著名的黄曲霉毒素、岛青霉毒素积留在粮食中,食后可引起急性中毒,且被证实可致癌。

2、了解真菌菌丝顶端生长机制(顶端生长与泡囊学说),并进行说明
3、担子菌双核菌丝的是如何生长的?(锁状联合)
担子菌的次生菌丝每一个细胞都有二个核,其中一个核来自母本,一个来自父本,当双核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在二个核之间处生一个短小弯磨曲的分枝,核移动,在二核之间生出一个突起如钩状,一个核进入钩一个留在菌丝钩中保留一个核,一个往后移,菌丝中二个核一往前一个往后移钩状突起向下弯曲与细胞壁接触溶化,分枝基部生分隔膜(分隔中间有孔道),在原分支外形成一隔膜,产生一个新细胞双核体,在分隔处保留一个桥形结构称锁状联合。

4、担子菌的基本特点?(具有担子和担孢子)。

有性生殖产生担子和担孢子。

担孢子、典型的双核菌丝以及常具特殊的锁状联合,是担子菌亚门的3个明显特征。

担子菌营养体的重要特征是什么?(双核菌丝和锁状联合)
担子菌的营养体是非常发达的有隔菌丝体,细胞壁为几丁质。

⑴典型的双核菌丝:
担孢子萌发形成初生菌丝(primary mycelium),细胞单核,单倍体,生活史中生命周期很短;初生菌丝接合形成次生菌丝(secondary mycelium)细胞双核,又称双核菌丝,存在锁状联合现象,生活史中生命周期很长。

⑵具特殊的锁状联合现象:
高等担子菌由次生菌丝体形成子实体,称担子果,为三生菌丝体,其营养菌丝仍为二核菌丝。

次生菌丝体和三生菌丝体往往有锁状联合。

锁状联合是多种担子菌的双核菌丝,进行细胞分裂时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5、担子菌担子有几种类型?(有隔担子:担子有隔和无隔担子:担子无分隔,单细胞。

)担子可分为无隔担子和有隔担子两种类型。

无隔担子:典型的呈棍棒状,担孢子着生在担子顶端。

有隔担子:产生隔膜将担子隔成4细胞,每个细胞的侧面或顶端产生一个担孢子。

有纵隔或横隔。

担子果的发育类型有几种?(有裸果型、半被果型和被果型)
担子果的发育类型有裸果型、半被果型和被果型三种;
6、常见丝状真菌菌丝体生长的测量方法
①体积测量法:
通过测定一定体积培养液中所含菌丝的量来反映微生物的生长状况。

方法是,取一定量的待测培养液(如10毫升)放在有刻度的离心管中,设定一定的离心时间(如5分钟)和转速(如5000 rpm),离心后,倒出上清夜,测出上清夜体积为v,则菌丝浓度为(10-v)/10。

这种方法比较粗放,简便,快速,但需要设定一致的处理条件,否则偏差很大,由于离心沉淀物中夹杂有一些固体营养物,结果会有一定偏差。

②称干重发法:
可用离心或过滤法测定。

一般干重为湿重的10-20%。

在离心法中,将一定体积待测培养液倒入离心管中,设定一定的离心时间和转速,进行离心,并用清水离心洗涤1-5次,进行干燥。

干燥可用烘箱在105℃或100℃下烘干,或采用红外线烘干,也可在80℃或40℃下真空干燥,干燥后称重。

如用过滤法,丝状真菌可用滤纸过滤,细菌可用醋酸纤维膜等滤膜过滤,过滤后用少量水洗涤,在40℃下进行真空干燥。

通常获取的微生物产品为菌体时,常采用这种方法,如活性干酵母。

③比浊法:
微生物的生长引起培养物混浊度的增高。

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一定波长下的吸光值,判断微生物的生长状况。

该法主要用于发酵工业菌体生长监测。

④菌丝长度测量法:
对于丝状真菌和一些放线菌,可以在培养基上测定一定时间内菌丝生长的长度,或是利用一只一端开口并带有刻度的细玻璃管,到入合适的培养基,卧放,在开口的一端接种微生物,一段时间后记录其菌丝生长长度,借此衡量丝状微生物的生长。

⑤间接法:
与微生物生长量平行的生理指标很多,可以根据实验目的和条件适当选用。

如测含氮量(一般霉菌的含氮量为其干重的6.5%,含氮量乘以6.25为粗蛋白含量),还有如测含碳量以及测磷、DNA、RNA、ATP、DAP、几丁质或N-乙酰胞壁酸等含量等。

7、描述与说明液体培养中的丝状真菌菌丝生长曲线的特点
液体培养中丝状真菌的生长过程大致可分为:
(1)生长延滞期:无法测量或者测量到极弱的生长曲线。

造成生长延滞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孢子萌发前的真正的延滞期,另一种是生长已开始但却无法测量。

对真菌的生长延滞期尚未作过仔细研究。

(2)迅速生长期:此时菌丝体干重迅速增加,其立方根与时间成直线关系。

因为真菌不是单细胞,其繁殖不以几何倍数增加,故而没有对数生长期。

(3)衰退期:生长曲线开始下降。

真菌生长进入衰退期的标志,是菌丝干重下降。

一般是在一短期内失重很快,以后不再变化。

但有些真菌则发生菌丝体自溶,由于其自身所产生的酶类催化几丁质、蛋白质、核酸等分解而释放出氨、游离氨基酸、有机磷化物和有机硫化合物等。

多数次生物质,如抗生素等,也是在此时合成的。

生长的停止由以下两种因素之一所决定。

①在高浓度培养基中,可能是因为有毒代谢产物的积累而阻碍生长,如在高浓度碳水化合物的培养基中可积累有机酸;在含有机氮高的培养基中可积累氨。

多数次生物质,如抗生素等,也是在此时合成的。

②在较稀释的、营养物质平
衡良好的培养基中,生长停止的主要因素是碳水化合物的耗尽。

当生长停止后,菌丝体的自溶裂解的程度,因菌种的本性和培养条件而导。

8、真菌准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区别:
准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性生殖是通过减数分裂进行遗传物质重组和产生单倍体。

而准性生殖是通过二倍体细胞核的有丝分裂交换进行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并通过产生非整倍体后不断丢失染色体来实现单倍体化的。

半知菌是一类末发现有性生殖的真菌。

其中有些是以准性生殖的形式起着类似一般有性生殖的作用。

9、试述丝状真菌菌丝体生长对C、N以及生长因子的需求
一.碳源:
与绿色植物不同,真菌不能直接以CO2作为碳源来合成有机物,它只能以有机物作为碳源,如: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单糖和双糖,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多糖物质。

除葡萄糖能直接被菌丝细胞吸收利用外,其它必须通过菌丝分泌的胞外酶水解成单糖后才能吸收利用。

二.氮源:
可供食用菌利用的氮源以有机氮为最佳,如:蛋白胨、酵母浸出汁,以及麸皮、米糠等。

无机氮及小分子有机氮如各种含氮化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容易产生氨气抑制菌丝生长,因此除非特殊需求不要往栽培基质中添加,但必要时可作为喷施追肥。

碳/氮比:指培养基及栽培基质中碳源和氮源的比例,以平菇为例菌丝体生长阶段的碳/氮比为20/1最好,子实体发育阶段的碳/氮比为40/1最佳。

三.生长因子
主要指维生素、氨基酸、核酸类等物质。

其主要功能是参与酶的组成和菌体代谢,具有刺激和调节生长的作用。

培养料中含有各种生长因子,一般不用添加。

在食用菌生产中,常用的生长刺激素有:萘乙酸、赤霉素、吲哚乙酸、三十烷醇等。

10、鞭毛菌亚门的共同特点?(产生游动孢子)
鞭毛菌亚门真菌是较低等的真菌,无性繁殖的基本特征:(产生游动孢子囊和游动孢子)。

菌丝特征:单细胞,不形成菌丝或菌丝不发达,较高级种类形成无横隔、多核的分枝菌丝。

11、子囊菌的分类特征主要依据是什么?(子囊果的有无、子囊果的类型、子囊壁的特点和子囊排列方式等)菌丝特征:
分纲的主要依据是有性阶段的特征,即是否形成子囊果及子实层、子囊果的类型和子囊的特征等。

主要分类依据如下:
半子囊菌纲:无子囊果,子囊裸生。

不整囊菌纲:子囊果是闭囊壳,子囊无规律散生在闭囊壳内,子囊孢子成熟后子囊壁消解。

核菌纲:子囊生在孔口有的子囊壳内,或有规律地排列在无孔口的闭囊壳基部形成子实层。

腔菌纲:子囊果是子囊座,子囊是双层壁的。

盘菌纲:子囊果是子囊盘。

虫囊菌纲:子壳果是子囊壳,营养体简单,大多无菌丝体,不产生无性孢子,均为节肢动物的寄生菌。

12、半知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1)载孢体的类型,即分生孢子产生在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器内或着生在散生、束生的分生孢梗束或分生孢子座上
(2).分生孢子的形态、颜色和分隔情况;分生孢子形成方式和产孢细胞(产孢梗)的特征等。

13、食药用真菌的菌株可采用哪些方法分离获得?举例说明其中某一食药用真菌的具体分离步骤
分离方法:通过无菌操作进行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基质分离法等。

(举例如下)(1)孢子分离法:取八成熟的良好种菇,去杂物,用75%酒精抹擦菇体,去除菇柄,放入灭菌的器皿内备用。

用一个顶部有孔口的玻璃罩,罩下放一张干净的白纸,白纸上放一培养皿,皿口向上。

取一铁丝、双层纱布、棉塞备用。

以上物品放在一白瓷盆内,物品全部经灭菌处理。

把种菇用铁丝钩着菇盖,菌褶向着培养皿,挂在罩顶的孔,菇体在罩内稍接近培养皿为宜。

用棉塞、纱布把罩孔封好。

连白瓷盆一起在适温漫射光条件下培养12—20小时。

孢子散出,用接种针或接种环取单孢或少数几个孢子在斜面或平板培养基上划线分离,要求无菌操作。

把接种的培养基在适温、黑暗条件下培养3—4天可得纯培养菌丝体。

孢子分离法还有褶抹法、钩悬法、粘附法。

(2)组织分离法:选择优良种菇,去杂,用75%酒精抹擦菌体,稍干,再用0.1%氯化汞抹擦菌体,用解剖刀从菇体底部轻轻纵向切一刀,然后用手把菇掰开。

用解剖刀在菇柄与菇盖之间或菇柄上部挑取0.2立方厘米的小块组织,放入适当的斜面或平板培养基上,在适温、黑暗中培养3—4天,长出白色菌丝体即可,以上全部无菌操作。

组织分离法还有菌核分离法、菌索分离法等。

(3)基质分离:以菇木或耳木为例介绍。

基质是生育食用菌的木材。

在产子实体的季节,选择出菇良好,无病虫害的菇木晾干,截取2厘米长的小段,放在0.1%氯化汞中浸1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2—3次,吸干水分。

用解剖刀把木段四周切去,再把木段切成火柴枝大小的木枝,每木枝去两头,插入或平放在平板培养基内,在适当条件下3—5天长出菌丝体,即得母种,以上必须无菌操作。

基质分离还有土壤分离法、培养料分离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