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文练习题答案1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默写训练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默写训练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默写训练参考答案一、《桃花源记》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6.(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怡然自乐、落英缤纷二、《陋室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7.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三、《爱莲说》1.莲,花之君子者也2.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⑵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⑶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5.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菊牡丹正衬反衬 6.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7. 生活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隐逸者孤傲不群富贵者鄙陋俗气君子志行高洁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9.示例:梅花傲雪寒冬而不惧,让人奋进,不畏艰难。

四、《核舟记》1.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袒胸露乳矫首昂视4.视端容寂五、《大道之行也》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 ①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②男有分,女有归③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4.鳏寡孤独夜不闭户六、《望岳》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3.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望》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4.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石壕吏》1.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2.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3.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4.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5.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赏析及提升训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赏析及提升训练》(含答案)

第1首野望 [唐]王绩诗歌原文诗歌赏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这两句以平淡的叙述,写出了在薄薄暮色之中,诗人兀立在东皋,举目四望,一种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这两句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笔白描的描绘。

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山峦中只剩下落日的余晖,描绘了一幅宁静、凄凉的画面。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这两句描绘山野归家的生动场景,句中驱”“返”“带”“归”的几个动词用得自然而精警。

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萧瑟、宁静。

一静一动的描写,远景与近景的搭配,自然和谐。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这两句道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在现实中找不到相识相知的朋友,那就只好用典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釆薇的隐逸之士。

诗歌主旨:这首五言律诗写的是山野秋景。

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惆怅、孤寂的情怀。

文学常识:王绩,唐代诗人,号东皋子。

写作特点:1.情景交融,景中含情。

2.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

跟踪训练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1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2.下列对诗歌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中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第二句呼应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C.颔联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牛群、猎马等,是动景、近景。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人教版语文八上全部古诗词练习题 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上全部古诗词练习题 答案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练习题一、课内诗歌鉴赏(一)《望岳》1.这首诗每一联都紧扣“望”字,但角度不同,是分别指出。

首联是从远处望整座泰山,颔联则是近望泰山,颈联写细望所见,尾联则是由望岳而产生的登顶而望的意愿。

2.这首诗歌写出了泰山哪些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首诗主要写了泰山地域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

这两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钟”“割”用拟人手法突出大自然的有情和泰山高大巍峨的“奇险”,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壮志?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人生哲理: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险,奋力攀登,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喜悦。

(二)《春望》1.诗题中的“望”字统领了那几句诗?统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

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首联描绘了什么情景?有什么作用?“破”“深”两字的表达效果是什么?国都沦陷城池残破随山河依旧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这两句诗用春草的茂盛反衬城中的萧条景象突出战乱的危害表达了诗人忧时伤国之情,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仿佛令人目睹国家的残破,一个“深”字,草木丛生人迹罕至,令人满目凄然。

作者寄情于物,春城败象似在眼前,作者悲叹似在身边。

3.结合诗句内容,谈谈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

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让人流泪,花也好像在流泪;虽然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令人心惊,鸟似乎也在心惊。

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表达作者因战乱伤时忧国思家的感情。

4.展开想象,描绘“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蕴含喊的情感。

略(三)《石壕吏》1.这首诗从内容上看属于什么诗?最能概括是个中心事件的句子是?叙事诗有吏夜捉人2.本诗题目是“石壕吏”,但对诗起决定作用的小吏却是略写,详写的是老妇人,这是为什么?详写老妇人,用老妇人的直接控诉,更能集中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战争政策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更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020-2021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2020-2021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饮酒》一、选择。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

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

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2、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饮酒》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

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

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新部编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默写习题与答案

新部编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默写习题与答案

〈野望》1、〈野望》中最能表现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的诗句是:2、〈野望》中点明望”的时间、地点的诗句是:3、〈野望》中描绘了恬静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4、〈野望》中描写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的对偶句是:5、〈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白随愿而归的诗句是:6、《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 。

7、〈<野望》中描写秋天的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8、〈<野望》中描写秋天的动景的诗句是:9、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现了诗人孤独无依彷徨抑郁的心情的诗句:〈黄鹤楼》1、《黄鹤楼》中既融入了仙人乘鹤的传说,又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的诗句是: ,。

2、潢鹤楼》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的诗句是:3、潢鹤楼》中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4、潢鹤楼》中描写了白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是:5、《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是: , 。

6、 , 两句使用了叠词的修辞,描绘了江上美景,这繁荣之景也反衬出诗人清冷的思乡之情。

7、 , 两句直抒胸臆,道出了心中深沉的思乡之感。

〈使至塞上》1、〈使至塞上》中形容征程漫漫,艰苦行程的诗句是:2、〈使至塞上》中暗示诗人政治生涯漂浮不定的诗句是:3、《使至塞上》中抓住沙漠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描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诗句是:4、〈使至塞上》中交代出使地点及目的的诗句是:5、〈使至塞上》中最能表现王维的诗中有画”特点的诗句是:6、〈使至塞上》中写作者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的诗句是:7、〈使至塞上》中用比喻手法表现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8、《使至塞上》中既言事,又写景,在叙事写景中表明内心情感的句子是; , 。

9、《使至塞上》中作者把白己孤寂的情绪与大漠奇特壮丽的景象融合在一起,意境雄浑,视野开阔的千古壮观的名句是:渡荆门送别》1、〈渡荆门送别》中直扣主题,交代此行目的的诗句是:2、〈渡荆门送别》中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的诗句是:3、〈渡荆门送别》中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诗句是: ,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文练习题答案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文练习题答案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文练习题答案参考答案◆《长歌行》1、用自然景物由盛到衰,从生到灭的规律暗示人的生命有限。

2、以江河东流入海不复西归为喻说明光明一去不返。

3、用联想和一连串的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野望》1、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落日的余晖。

2、这一句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入一股活力。

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准确,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

远景和近景的搭配,自然和谐,令人不能不产生某种遐思,甚至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田野之中。

3、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以后,伯夷和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早寒江上有怀》1、思念家乡,想念亲人 2、作者捕捉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

树叶渐落,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

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

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答赞成,也可答不赞成,但都要说明理由。

示例:赞成。

作者希望出仕为国效力的精神值得肯定。

不赞成。

应该像陶渊明那样,“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做一个不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不更好吗? 2、“蒸”显示出洞庭湖丰厚的积蓄,仿佛广大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郁郁葱葱;“撼”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势宏大。

3、表达了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愿望。

◆《黄鹤楼》1、蕴含着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无限感慨。

2、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绿绿的芳草覆盖。

3、太阳快要落山了,夕阳染红了长江,天色愈来愈暗,何处是我的家乡?等待我的又将是一个不眠之夜。

长江上烟雾笼罩,波涛浩淼,更引起作者的无限乡愁。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上)语文古诗文默写训练一、分课类第五单元《桃花源记》1.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2.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3.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

4.本文中描写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

5.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6.《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7.出自本文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其中的两个、。

《短文两篇》1.《陋室铭》中的主旨句:,。

2.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

3.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句:,。

4.从反面表现作者情趣高雅句:,。

5.运用类比表明作者志趣抱负句:,。

,?6.《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7.《爱莲说》中集中表现莲高洁品格的主旨句:,。

8.《爱莲说》中“,。

”道出荷花庄重质朴、洁身自好、不落尘俗的品格。

,。

9.《爱莲说》中描写莲的形象,先用衬笔,其中,,是一般映衬,和是重点映衬,菊是牡丹是。

10.文中描写莲的生长环境句:,。

描写莲的体态、香气句:,,描写莲的清高风度句:。

11.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核舟记》1.闭之,则右刻“,”,左刻,”,石青糁之。

2.船头坐三人,,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3.佛印绝类弥勒,,,神情与苏、黄不属。

4.,若听茶声然。

《大道之行也》1.全文纲领性句子是:大道之行也,,,。

2.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句是:①故人不独亲其亲,,,,,,,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3.全文总结性句子是:,,是谓大同。

4.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

《望岳》1.描写《望岳》中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2.《望岳》中表现作者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人教版语文八上诗歌鉴赏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上诗歌鉴赏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上诗歌鉴赏练习附答案八上诗歌鉴赏练习(一)《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选项中,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

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

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

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

“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

2.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诗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二)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①玉垒:山名,在今四川茂汝。

②北极:即北极星,喻指唐王朝。

③西山寇盗:指吐蕃。

④梁父吟:诸葛亮遇到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

1. 《登楼》以浩大气势描绘祖国山河壮美,表达对民族历史追怀的句子是什么?“锦江春色来天,玉垒浮云变古今。

2. 尾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典(借古讽今)。

(1分)①暗讽君王重用奸邪,昏聩误国;(2分)②表达自己空怀济世之心却报国无门的抑郁与自遣之情。

(2分) (三)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1.简述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战争频仍,时尚动荡,民不聊生。

(“断人行”、“未休兵”、“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出长不达”)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语文:第五单元古诗文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语文:第五单元古诗文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古诗文练习题附答案一、《桃花源记》练习题【训练一】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

⑴寻向所志⑵未果,寻病终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⑷悉如外人⑸咸来问讯⑹后遂无问津者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古今义。

⑴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今义:;绝境:古义:今义:⑵阡陌交通:古义:今义:;⑶无论魏晋:古义:今义:;⑷芳草鲜美:古义:今义:3、第②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是:4、有些成语出自选文,请写出:5、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仿佛若有光B、阡陌交通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6、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与“咸来问讯”中的“咸”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一一为具言所闻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男女衣着,悉如外人D、不足为外人道也【训练二】1、第②自然段描写了美好的乡间图景,请从下列三个方面分别指出“美好”的含义。

(不抄原文,简要回答)⑴自然环境:⑵社会坏境:⑶人们生活:2、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是:3、第⑤自然段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它的作用是在说明4、本文作者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他为什么在这里却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5、文章表达了作者所要追求的是怎样的理想世界?6、“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是:7、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于桃花源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⑵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的主旨是什么?二、短文两篇练习题(一)陋室铭【训练一】1、作者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一句,意在表明2、作者引用“何陋之有”的用意是在于说明3、能统领全篇的一个词语是4、回答下面问题。

⑴能反映作者对世俗生活厌弃的一句是⑵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的句子是⑶写不受世俗、官场干扰的句子是5、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6、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诗四首》课后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诗四首》课后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诗四首》课后练习及答案一、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设题意图是养成背诵优秀古诗的良好习惯。

其中的名句尤其要记住。

当堂默写,检查背诵效果。

二、仔细体会这四首诗,回答下列问题1、《归园田居》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了什么样的景象?3、《游山西村》中哪两句流传最广?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设题意图是考查学生对诗的思想和内容的理解程度。

第1题设题重点在于对陶渊明思想的认识,第2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设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对诗中描写的景色作出有个性化的描述。

答案不强求一致。

〖参考答案〗1、这里的“愿”,除了可按课文注释理解外,也可引导学生广泛讨论。

教师不妨把《归园田居》中另外四首诗介绍给学生,特别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可以看出作者当时的心情。

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内容进一步理解本诗。

2、这两句描写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

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的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

三、《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

”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本题意在使学生深入品味这两句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四、试从这几首诗中任选一首,根据你的理解,用文字或绘画把你的阅读感受描绘出来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意在让学生充分调动联想与想像,以提高理解、欣赏古诗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古诗文阅读练习(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古诗文阅读练习(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古诗文阅读练习(有答案)古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8分)高梁桥水①,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

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

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

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

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

西山如螺髻②,出于林水之间。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③。

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

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

”思立亦以为然。

予因叹西湖胜景,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④,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⑤乎?(袁宗道《极乐寺纪游》【注】①高梁桥水:指位于北京海淀区西直门外高梁之水。

②螺髻:发型如螺壳形。

③盖:车盖。

古时为车上遮阳挡雨之具。

④挂进贤冠:挂,摘掉。

进贤冠,古代儒者所戴的缁布冠,这里指官帽或乌纱帽。

⑤情障:久存于心的愿望。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1)道.此入玉河____________ (2)去.桥可三里____________林,中间几处水田,西山好像人盘着螺旋状的头发,耸立在树林河水之间。

极乐寺离桥大约三里路,道路的风景也很好,马在绿荫下前行,绿荫就像给马车做的车棚。

佛殿前有几株“剔牙松”,松树躯干碧绿嫩黄,斑驳疏落就像大鱼的鱼鳞,大的松树大约有七八围(一人环抱的长度叫作围)粗。

空闲时节,我曾经和黄思立等先生一起来这里游玩。

我的弟弟袁中郎说:“这个地方就像钱塘、苏堤。

”黄思立也认为是这样。

我于是感慨西湖美景,我梦到很多次了,什么时候能挂起进贤冠(挂进贤冠,意思是辞去官职,挂起官帽,让给贤能的人),充当西湖六桥底下的游客,了却我一段山水情缘呢?(二)寇准传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1。

年十九,举进士。

太宗取人,多临轩○2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

或教准增年○3,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

八年级语文上人教版古诗词及名著测试题带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人教版古诗词及名著测试题带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人教版古诗词及名著测试题带答案(-)1.此物何足贵,。

2.庭中有奇树,。

3.《三峡》中总写三峡峰峦叠嶂、山势雄伟的句子是:,。

4.利里浦特小人国用什么方法选拔官员?(二)1.神龟虽寿,。

2.腾蛇乘雾,。

3.《三峡》中从侧面衬托出山势雄浑高耸的句子是: , 。

4. 在小人国,格列佛是如何帮助利里浦特国(小人国)打败不来夫斯古国的?(三)1.老骥伏枥, .2.烈士暮年, .3.《三峡》中用夸张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是:,。

4. 格列佛在利里浦特(小人国)是用什么方法扑灭了利里浦特王宫的大火?(四)1.亭亭山上松,。

2.风声一何盛,。

3.《三峡》中总括三峡春冬美景的句子是: , 。

4. 格列佛到达大人国都经过哪些险阻?请举出两例。

(五)1.八方各异气,。

2.剧哉边海民,。

3.《三峡》中写高猿长啸声音特点的句子是: , 。

4. 格列佛如何从大人国逃出来的?(六)1.风烟俱净,。

2. ,猛浪若奔。

3. 《与朱元思书》侧面烘托江水清澈透明的静态美的句子是,。

4. 在飞岛国的“设计家学院”里,格列佛获得很多见闻,请说出两个来。

(七)1.负势竞上,。

2. ,泠泠作响。

3.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江水碧绿清澈,我们同吴均共赏富春江,的画卷。

(用《与朱元思书》原句回答)4.《格列佛游记》的第四卷写游“慧骃国”,作者笔下的“慧骃”与“耶胡”各有什么特点?(意思对并答出两点即可)(八)1.好鸟相鸣,。

2.横柯上蔽,。

3.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4.利里普特国不远处还有个小人国叫什么?(九)1.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寡助之至,。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

4.格列佛乘坐的“冒险号”船经过什么国家遭遇了海上季风风暴?(十)1.多助之至,。

2. ,攻亲戚之所畔。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将“寡助”和“多助”进行对比后,得出的结论是,。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诗词阅读(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诗词阅读(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诗词阅读五单元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⒈解释加点字⑴具.答之()⑵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⑶屋舍俨然..()⑷各复延.至其家()⑸乃.不知有汉()⑹便要.还家()⒉下列加点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字意义不同的是()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⒊有些成语出自本文,请写出两个、⒋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阡陌交通..魏晋D、设酒杀鸡..作食..邑人来此绝境C、无论..B、率妻子⒌翻译句子(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文:⒍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像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答案(一)1.详细类整齐的样子邀请竟然通“邀”,邀请 2.C 3.世外桃源无人问津等4.D 5.⑴渔人把自己听到的时一一详细地告诉了桃花源村的人,他们都感叹起来。

⑵村里的人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逃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

6.只要所选之句为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像空间,并能对此句作简要分析即可。

示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是桃花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之古诗文默写题精选及专题默写复习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之古诗文默写题精选及专题默写复习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题精选(含答案)(一)、《桃花源记》 1、写出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间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写出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渔人甚异之。

5、文中描写桃花源老人小孩生活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7、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二)《陋室铭》 1、文中的名句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写居室环境的句子: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写作者交往对象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写室中生活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互文见义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画龙点睛的句子是:何陋之有? 8、表明作者对世俗生活鄙弃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三)《爱莲说》1、作者描绘的莲花的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全文的纲领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3、表明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世风的鄙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四)《核舟记》 1、全文围绕着“奇巧”一词选择材料。

2、文中引用《赤壁赋》的句子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3、文中引用《后赤壁赋》的句子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4、文中直接描写鲁直的句子是: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18首古诗词赏析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18首古诗词赏析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18首古诗词赏析练习(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18首古诗词赏析练习(一)、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②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2、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答:望既写诗人眺望之意,,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

3、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4、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5、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6、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7、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8、诗人在傍晚野望时,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手法?答:日暮时分,站于东皋极目远望,视野十分开阔。

秋的手掌抚过每一株树木,黄叶纷飞,层林尽染。

落日西沉,红霞映天,余晖铺洒在每一座山头上,天地被渲染得一派静穆和安详。

放牧的人赶着小牛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打猎的人牵着马,马上驮着猎物也回去了。

描写手法:白描的手法写景物,自然朴实;9、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在描写景物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饮酒》一、选择。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

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

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2、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饮酒》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

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

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文言文 逐篇精选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文言文 逐篇精选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文言文逐篇精选练习题汇编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溯同:泝;暮到一作:暮至)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巘一作:左山右献)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全文翻译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

”2、理解性默写午夜分,不见曦月。

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然后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八年级上人教版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默写练习带答案

八年级上人教版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默写练习带答案

八年级上人教版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默写练习(带答案)2、《长歌行》中所要表达的人生哲理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汉乐府《长歌行》中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的完整诗句是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4、王绩的《野望》中,最能表现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的诗句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王绩在《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诗句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6、《早寒江上有怀》中抒发作者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7、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急于求官、服务社会)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9、写出崔颢《黄鹤楼》诗中的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0、崔颢《黄鹤楼》一诗中,抒发怀乡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1、崔颢的《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2、崔颢的《黄鹤楼》中,作者登楼远眺,引起无限乡愁的景象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3、崔颢的《黄鹤楼》中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4、李白《送友人》中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与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即景取喻的诗句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5、刘禹锡的《秋词》中表达诗人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志向的诗句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6、梅尧臣的《鲁山山行》中与“鸟鸣山更幽”意境相类似的诗句是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7、劝他人要老当益壮,珍惜时间,可引用苏轼《浣溪纱》中诗句: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8、在所积累的古诗曲的名句中(课内外不限),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句意相反的诗句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或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文练习题答案参考答案◆《长歌行》1、用自然景物由盛到衰,从生到灭的规律暗示人的生命有限。

2、以江河东流入海不复西归为喻说明光明一去不返。

3、用联想和一连串的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野望》1、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落日的余晖。

2、这一句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入一股活力。

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准确,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

远景和近景的搭配,自然和谐,令人不能不产生某种遐思,甚至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田野之中。

3、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以后,伯夷和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早寒江上有怀》1、思念家乡,想念亲人2、作者捕捉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

树叶渐落,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

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

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答赞成,也可答不赞成,但都要说明理由。

示例:赞成。

作者希望出仕为国效力的精神值得肯定。

不赞成。

应该像陶渊明那样,“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做一个不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不更好吗?2、“蒸”显示出洞庭湖丰厚的积蓄,仿佛广大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郁郁葱葱;“撼”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势宏大。

3、表达了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愿望。

◆《黄鹤楼》1、蕴含着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无限感慨。

2、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绿绿的芳草覆盖。

3、太阳快要落山了,夕阳染红了长江,天色愈来愈暗,何处是我的家乡?等待我的又将是一个不眠之夜。

长江上烟雾笼罩,波涛浩淼,更引起作者的无限乡愁。

◆《送友人》1、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

“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十分准确传神。

2、天上的白云随风飘浮,就像即将远行的友人行踪难定,漂流他方;一轮夕阳缓缓下沉,似乎不忍遽然落山,就像诗人对朋友依依难舍的心情。

3、诗的最后写诗人与友人挥手告别,两匹马仿佛理解主人的心情,禁不住萧萧长鸣。

马尚且如此,人的感情自然不言而喻。

不写人而写马,将离别之情渲染得更加深切动人。

◆《秋词》1、可以看出诗人开阔的视野,和乐观的情怀。

2、例如:⑴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⑵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⑶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⑷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鲁山山行》1、“随处改”这个“改”字用得妙。

幽静的鲁山,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景色也在变化。

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画面。

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

“幽径独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容易走错路,于是“迷’了。

这里把一个人游山的体验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2、傍晚,夜色降临,霜雾弥漫,山林空荡,熊爬到树上逗乐,小鹿跑到溪旁饮水。

3、诗歌写景之中处处流露出游山的欣喜愉悦,充满野趣,表达了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浣溪沙(山下兰丫短浸溪)》1、山下溪水潺潺,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水中。

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

时值日暮,森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

2、白居易曾写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

”是说良时不再,红颜易老。

作者在这里反其意以自勉。

意思是不要因为年老而唱起那种“黄鸡崔晓”、朱颜已老的悲观消极的调子。

表达了诗人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精神,从而展示出1他对人生乐观向上的态度。

3、此诗表现了诗人虽身处困境却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僵卧孤村;戍轮台2、“风吹雨”既是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

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想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了爱国之情。

(只要扣住“风吹雨”的双层含义,从写作、思想等方面回答即可)3、满怀报国热情,矢志不渝。

6 三峡一、①通“缺”;②阳光;③逆流而上;④有时;⑤冲刷;⑥上⑦飞奔的马快⑧连续。

⑨真(或实在) ⑩寂静二、①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②即使乘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③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④(声音)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

三、1.C太阳(A在——假如 B极——断绝 D清波——水清)2.D(“高猿”是一个偏正式的语言单位,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不停顿)3.A(“隐”是“遮蔽”的意思)4.B(A项是表倒装的助词,可不译;C项是动词,“去”的意思;D项是代词,“它”的意思;题干中的例句与B项都是结构助词,“的”意思)5.B(选文第二段先写水之盛,再写水之速)6.C 7.D 8.A 9.B 10.C 11.A 12.B四、1.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2. ①素、绿、湍、倒;②水、山、柏树、草。

3. ①士别三日、三人行必有我师、三言两语、三头六臂;②前一句从时间和距离角度突出水流之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后一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水流急湍、波浪汹涌的特征,形象生动,给读者以亲见之感。

4.B5.①水势迅急凶猛②景色秀丽奇绝③萧瑟凄凉6.①三峡七百里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③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7.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8.表明人们的感伤心情】9、相同点:都从侧面描写水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10.夏水急猛或狭窄水急的特点渲染了秋天凄清萧瑟(肃杀)的气氛。

11、一是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突现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1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13.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

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

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

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

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1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答出“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即可)悬泉瀑布,飞溯其间7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一、⑪书信⑫辉映⑬季⑭消散⑮坠落5、2.C(户:门。

与:参与,此指欣赏)四、简答题2、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1.信给谢中书的信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3.(1)对偶(2)对偶,借代4.三(1)自古以来,文人们都夸赞山水的美丽。

(2)具体描绘各种美丽的极致。

(3)感叹这样的人间天堂,再也没有人能欣赏到。

5.通过写人间奇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8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2一、①考虑②只是③睡觉④交错纵横⑤散步(或漫步、走、行走) ⑥遂:于是,就⑦高兴地⑧形容水的澄澈二、①哪里的夜没有月亮啊!哪儿没有竹子和松柏树啊②同张怀民一同走到院里③(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窗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

④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⑤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二、(1)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猿和鸟都一同叫了起来。

(2)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3)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览作乐的同伴,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4)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三、 1.A 2.D 3.C 4. B四、1.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地点:承天寺人物:我(苏轼)与张怀民起因:我见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经过: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结果:我与张怀民相与步天庭中2.惋惜无人赏月,更暗示世人大都醉心于功名利禄,为俗务所累,无暇及此,表现作者和张怀民超凡脱俗,摒弃一切凡尘事物的拖累,淡泊宁静的情怀。

3、①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芙妙境界。

②自我排遣的旷达(或虽遭贬谪依然旷达4、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

(2分,意思符合即可)5、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

(既有赏月漫步的清闲又有对被贬谪的牢骚不平。

)6.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6题考查“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解答此题一是要结合语境,把握题干活所给信息“沧桑凝重”,二是要根据文章的写作背景来考虑。

)9 观潮(周密)1、①既望:农历十六。

②方:当……时。

③倏而:突然;略:一点点。

④逝:去,往。

⑤文:画着文采。

⑥溯迎:逆流迎着潮水;出没:健儿在水中忽隐忽现。

⑦踩,踏。

⑧“略”:微,一点。

“睹”:看。

3.C4.D5.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

6.水军演习、弄弄潮表演、观潮情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10 湖心亭看雪(张岱)一、1、①携、带,②全、都,③名词活用为动词客居,④等到⑤这⑥小草⑦酒杯二、③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等声音都消失了。

④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像一条印记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一片芥叶的小船,像米粒一般大小的船中两三个人罢了⑤湖中怎么可能还有这种人?三、1、C2、D(侧面烘托)3.D 4.B 5.B四、1、示例:平静的湖面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站在船头,向远处望去,高处的天与云,远处的山和水,浑然一体,一片白茫茫的景象。

如果立在岸上,湖上能看得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我的一叶小舟及船上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2、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