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便携式移动终端的虚拟地理环境协同感知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简述地理信息科学前沿研究及其在中

简述地理信息科学前沿研究及其在中

2022年12月第50期Dec. 2022No.50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简述地理信息科学前沿研究及其在中学教学的意义彭国强(陕西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摘 要] 地理信息科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应用意义,但目前中学阶段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涉及地理信息科学及其相关技术的内容并不多。

论文面向中学教育工作者及中学生,简要介绍地理信息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当前研究热点,阐述其在地理学科学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在此基础上,论述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一步开展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相关教学内容的意义和基本实施方法,并结合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知识点进行例证说明。

[关键词] 地理信息科学;中学地理;地理教学;前沿研究[基金项目] 2021年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耦合物理过程模拟与智能分析的西安市雨洪优化管理研究”(2021JQ-312)[作者简介] 彭国强(1987—),男,四川广安人,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科学与工程、图形学与数字孪生技术,城市雨洪过程建模与模拟等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50-0053-04 [收稿日期] 2022-10-23引言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GIS)是地理学一级学科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目前国内大约有190所大学开设了地理信息科学相关专业[1]。

在技术和工具层面GIS被定义为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2]。

在科学层面,GIS更加强调与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计量地理学、空间科学等相关学科所提供的技术和方法支撑,探索和揭示地理现象和要素的分布形态、时空演化规律、相互作用和影响机制,从而服务于地理决策支持[3]。

中国失踪儿童互助Mobile GI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失踪儿童互助Mobile GI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失踪儿童互助Mobile GI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姚远;程昊;龚晓东;付乐;刘建华;杜明义【摘要】针对目前失踪儿童案件频发且寻回率低这一社会问题,系统致力于为失踪儿童家庭和社会提供最为便捷高效的免费民间互助寻亲服务.依托基于位置的服务技术、人脸图像智能识别技术、云计算技术、公众大数据共享技术、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协同研究,从而构建移动GIS平台下的失踪儿童互助系统,实现了在寻找失踪儿童过程中有关公众案件的大数据登记与共享以及基于空间位置的人脸图像云端识别、移动互联网地图时序化标注、案例空间化自动追踪与高效反馈等一系列功能.目前系统运行平稳,已接收并发布了全国千余条寻人图文信息,将为亲属、政府、公众以及执法部门之间架起爱心互助的桥梁.【期刊名称】《北京测绘》【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5页(P85-89)【关键词】失踪儿童;Mobile GIS;人脸图像识别;基于位置服务;公众大数据共享【作者】姚远;程昊;龚晓东;付乐;刘建华;杜明义【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北京100044;北京建筑大学,北京100044;北京建筑大学,北京100044;北京建筑大学,北京100044;北京建筑大学,北京100044;北京建筑大学,北京1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08儿童失踪案件频发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面对孩子失踪,家长的盲目寻找可能会错失最佳的搜救时机;而当社会爱心人士在发现疑似失踪儿童时,可能会因为没有便捷的互助手段而导致机会的流失。

目前,一些公众平台已经致力于解决儿童走失问题,各种寻亲网站层出不穷;“它们有个共同点,用户量非常巨大,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寻亲的信息量也非常巨大,几乎每分钟都有更新。

由此缺点也非常明显,海量信息淹没率太高,常常发布一条寻亲信息,一个小时后回来看,自己都找不到了。

”[1]因此,迫切需要构建一个智能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2]以解决上述问题。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协同感知方法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协同感知方法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协同感知方法
王秉路;靳杨;张磊;郑乐;周天飞
【期刊名称】《雷达学报(中英文)》
【年(卷),期】2024(13)1
【摘要】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模态协同感知框架,通过融合激光雷达和相机传感器的输入来增强自动驾驶感知系统的性能。

首先,构建了一个多模态融合的基线系统,能有效地整合来自激光雷达和相机传感器的数据,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可比较的基准。

其次,在多车协同环境下,探索了多种流行的特征融合策略,包括通道级拼接、元素级求和,以及基于Transformer的融合方法,以此来融合来自不同类型传感器的特征并评估它们对模型性能的影响。

最后,使用大规模公开仿真数据集OPV2V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和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多模态融合方法在协同感知任务中展现出更优越的性能和更强的鲁棒性,能够提供更精确的目标检测结果,从而增加了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页数】10页(P87-96)
【作者】王秉路;靳杨;张磊;郑乐;周天飞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57.51
【相关文献】
1.基于多层感知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协同训练方法研究
2.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煅烧熟料的经验
3.基于信息融合的电网运行事件协同感知与交互方法
4.基于毫米波传感器与激光雷达信号融合的自动驾驶障碍物感知方法
5.基于多传感器的城市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协同融合方法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课题申报书:基于移动终端和云教学系统的智慧教室的应用研究

课题申报书:基于移动终端和云教学系统的智慧教室的应用研究

课题申报书:基于移动终端和云教学系统的智慧教室的应用研究1. 研究背景和目的智慧教室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

为了实现智慧教室的全面应用,我们计划开展基于移动终端和云教学系统的智慧教室应用研究。

2.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重点探讨移动终端和云教学系统在智慧教室中的应用,并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工作:- 移动终端在智慧教室中的应用:研究移动终端在课堂教学、学生互动、教师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场景,探索提高教学效果和研究体验的方法。

- 云教学系统在智慧教室中的应用:研究云教学系统在资源共享、在线作业、研究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探索优化教学流程和评估手段的途径。

- 移动终端和云教学系统的互联互通:研究移动终端和云教学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信息共享等技术问题,探索构建智慧教室综合管理平台的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通过搜集相关文献资料、调研现有智慧教室的实践案例,并在教育机构开展实证研究,获取定量和定性数据进行分析。

3. 预期成果和意义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预期成果:- 提出针对智慧教室中移动终端和云教学系统应用的最佳实践方法和策略;- 探索智慧教室应用模式,提出推广智慧教室的可行性方案;- 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和研究体验,促进学生的主动研究和合作研究能力的培养。

本研究对于智慧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4. 研究计划与预算本研究计划总计耗时6个月,按以下时间表进行:- 第1个月:文献综述,案例调研,研究框架制定;- 第2-3个月:实证研究数据收集和分析;- 第4个月: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 第5个月:论文修改和优化;- 第6个月:论文投稿和成果报告。

研究预算总计为XX元,包括实证研究费用、文献调研费用、论文出版费用等。

5. 研究团队与合作机构本研究由X大学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承担,团队成员包括教育技术专家、教师教育学专家和数据分析专家。

通导遥一体化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初探

通导遥一体化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初探

通信融合 [4],构建 5G+ 北斗 RDSS 的一体化生态环 境监测传输网络。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人员利用北斗 手持终端实现综合指挥调度及关键数据传输应用, 北斗 RDSS 及 5G 数据传输图见图 2。

图 2 北斗 RDSS 及 5G分发掘遥感、气象等卫星数据的特点, 针对区域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基于国内外 气象卫星数据,包括极轨卫星、静止卫星等,以 及多时相、多源遥感卫星数据,从宏观与微观两 个层面提供环保遥感监测工具集。结合“气象宏 观监测、遥感微观感知”的一体化服务方式,利 用气象数据得到宏观处理结果,利用遥感微观处 理结果对气象宏观处理结果进行区域详情补充, 从大气环境、水体环境、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开展 生态环保行业应用建设,获取区域环境保护相关 要素,以便迅速获取环境状况的变化信息,及时 预警并提供决策意见,满足政府用户对环境保护 的决策支持和行业用户的业务化需求(图 3)。
2021 年第 6 期 卫星应用 5 3
导航天地 Satellite Navigation
利用高分遥感时序变化检测技术,开展面向人 类活动监管、生态环境综合评估和生态环境巡 护执法的数据挖掘处理 [5],同时将专题分析数 据与自然保护区域内的北斗定位信息深度融合,
将形成的巡护执法电子导航地图嵌入到手持终 端中,基于北斗定位手持终端指导巡护人员开 展现场巡护执法工作,通导遥一体化生态环境 保护系统架构见图 4。
叶绿素 a 浓度反演:利用水体叶绿素 a 提取 模块处理得到水体叶绿素 a 浓度,对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污染等提供基础信息支持。
水体悬浮物浓度:针对河流、湖泊、大型水 库等大面积水体,利用极轨气象卫星进行水体黄 色悬浮物反演,监测泥沙等悬浮物。
水质监测:基于气象卫星数据获取大范围区 域内的水体悬浮物、蓝藻水华等信息,再利用遥 感卫星影像分析具体小范围水体的富营养化、热 工业污染、泥沙含量、水华等基础信息,应用于 水体水质现状监测、长时间内水质变化分析以及 大型水利设施对水体水质的影响等业务方向。

虚拟地理环境 第二章 虚拟现实概论 第一节 虚拟现实简介

虚拟地理环境  第二章 虚拟现实概论 第一节 虚拟现实简介
从过去人只能从计算机系统的外部去观测计算机的处理结果到人能够沉浸到计算机系统所制造的环境之中从过去人只能通过键盘鼠标与计算环境中的单维数字化信息发生交互作用到人能用多种传感器与多维化信息的环境发生交互作用从过去的人只能从以定量计算为主的结果中得到启发从而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到人有可能从定性和定量综合集体的环境中得到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从而深化对概念的认识和萌发新意
1.2 虚拟现实的概念 (1) 虚拟现实的定义
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到今天,也只能说 处于初级阶段。目前的系统受软、硬 件条件的限制,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给 予用户“真实感”的体验,许多技术 问题尚有待解决。现在还没有明确的 定义。此处给出几个基于虚拟现实系 统特征的定义

定义一:
是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生成 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特定范围的沉浸式 虚拟交互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以自然的方 式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 ,从而产生“沉浸”于等同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 验。
(2) 按虚拟夸张程度
合理的虚拟现实:就是根据真实的物理法则由计 算机模拟真实世界。
在这种虚拟世界中人所体验到的一切都是符合客 观规律的。在真实世界中只要条件具备,就可出现 虚拟现实中的情况,因而从中所获得的知识都是有 用的。 例如英国出售的“模拟滑雪器”,“滑雪者”只 要穿上滑雪服,蹬上滑雪板,拄上滑雪棍,带上头 盔式显示器,就可以看到真正滑雪场中白雪皑皑的 高山深谷,并根据自己的状况做出相应的各种滑雪 动作,学习、体验滑雪。
(2) 虚拟现实与其他相关名词的区别
虚拟与“虚幻” 虚拟现实和多媒体的区别 虚拟现实技术与现有仿真技术的区别 虚拟现实与动画技术的区别 虚拟现实与可视化的区别 几个相同意义的名词 :人工现实(Artifical Reality)、灵境、幻真、虚拟环境

GIS历年考研地的题目名词解释

GIS历年考研地的题目名词解释

GIS历年考研题(名词解释)答案LBS位置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又称定位服务,是指通过移动终端和移动网络的配合,确定移动用户的实际地理位置,从而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与位置相关的服务信息,是利用用户位置信息进行增值服务的一种移动通信与导航融合的服务形式。

(2005)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利用人造卫星进行点位测量导航技术的一种,由美国军方组织研制建立,从1973年开始实施,到90年代初完成。

(1998)XML(可扩展标识语言)是通用标识语言标准(SGML)的一个子集,它是描述网络上的数据内容和结构的标准。

(2004)OGC(OpenGIS协会,OpenGIS Consortium)是一个非赢利性组织,目的是促进采用新的技术和商业方式来提高地理信息的互操作(Interoperablity),OGC会员主要包括GIS相关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制造商,数据生产商以及一些高等院校,政府部门等,其技术委员会负责具体标准的制定工作。

(2004)SIG空间信息栅格(spatial information grid,SIG)是一种汇集和共享地理上分布的海量空间信息资源,对其进行一体化组织与协同处理,从而具有按需服务能力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吴信才)(2004)4D产品指数字线化图(DLG)、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栅格图(DRG)。

(2005)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简称DEM)是在高斯投影平面上规则格网点平面坐标(x,y)及其高程(z)的数据集。

DEM的水平间隔可随地貌类型不同而改变。

根据不同的高程精度,可分为不同等级产品。

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简称DOM)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对扫描处理的数字化的航空相片/遥感相片(单色/彩色),经逐象元进行纠正,再按影像镶嵌,根据图幅范围剪裁生成的影像数据。

多学科交叉融合虚拟教研室的建设

多学科交叉融合虚拟教研室的建设

多学科交叉融合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目录一、内容概览 (2)1.1 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4)1.3 研究范围与限制 (5)二、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6)2.1 虚拟教研室的定义与特点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论框架 (9)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0)2.4 研究流程与步骤 (11)三、多学科交叉融合虚拟教研室的现状分析 (12)3.1 国内外虚拟教研室的发展现状 (13)3.2 多学科交叉融合虚拟教研室的典型模式 (14)3.3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5)四、多学科交叉融合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策略 (16)4.1 明确建设目标与定位 (18)4.2 优化教研室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 (19)4.3 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 (20)4.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培训 (21)4.5 构建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 (22)五、多学科交叉融合虚拟教研室的技术支持与平台建设 (23)5.1 基础设施需求分析与规划 (24)5.2 技术平台的选择与搭建 (25)5.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27)5.4 平台功能与界面设计 (28)六、多学科交叉融合虚拟教研室的实施计划与保障措施 (29)七、多学科交叉融合虚拟教研室的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31)7.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32)7.2 评估方法与工具选择 (33)7.3 评估过程与结果分析 (34)7.4 持续改进策略与建议 (35)八、结论与展望 (36)8.1 研究总结 (37)8.2 主要贡献与创新点 (38)8.3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39)一、内容概览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推动教育创新和学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为了响应这一趋势,我们提出了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虚拟教研室”旨在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打破传统教研室的时空限制,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协同合作。

资源整合与共享:搭建一个集成了丰富多学科教学资源的网络平台,实现教师和学生资源的全面覆盖与高效利用。

多频段协同通信的新机遇——太赫兹通信感知一体化

多频段协同通信的新机遇——太赫兹通信感知一体化

多频段协同通信的新机遇——太赫兹通信感知一体化作者:胡田钰李玲香陈智来源:《中兴通讯技术》2022年第04期摘要:随着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6G)的不断推进,太赫兹(THz)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将成为多频段协同通信技术的新机遇。

THz通信技术对多维度、多粒度感知能力的迫切需求将助力多频段协同技术的新发展。

提出面向THz通感一体化的多频段协同技术,认为可以通过感知协同和通信协同来提升THz通信性能。

通过两个典型实例论述了面向THz通感一体化的多频段协同的关键技术和挑战。

关键词:多频段协同通信;太赫兹通信感知一体化;太赫兹通信;6G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he next-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6G), the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 at the terahertz (THz) band can be a new opportunity for the multi-band collaborativ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ur?gent need for multi-dimensional, multi-granularity, and wide-area sensing information of THz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 integration tech? nology can facilitate the new development of multi-band collaborativ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refore, the multi-band collaboration technology for THz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 integration is proposed, which can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z communication through sensing collabo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llaboration. In addition,the key technolog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multi-band collaboration for THz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 integration through two typical examples are also presented.Keywords: multi-band collaborative communication;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 at THz band; THz communication; 6G為缓解海量流量需求与紧缺频谱资源之间的尖锐矛盾,有必要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6G)中研究并部署基于Sub-6 GHz、毫米波和太赫兹(THz)频段(0.1~10 THz)的全频谱通信。

基于RIS_辅助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研究

基于RIS_辅助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3114.2024.02.014引用格式:杨锦,李牧野,张顺.基于RIS辅助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研究[J].无线电通信技术,2024,50(2):334-341.[YANGJin,LIMuye,ZHANGShun.ResearchonRIS aidedIntegratedSensingandCommunication[J].RadioCommunicationsTech nology,2024,50(2):334-341.]基于RIS辅助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研究杨 锦,李牧野,张 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71)摘 要:随着更大带宽、更高频段和更大规模天线阵列的使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展现出了越来越强的空间辨识能力,表明了通信与感知融合的巨大潜力。

立足于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IntelligentSurface,RIS)辅助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SensingandCommunication,ISAC)技术,考虑通信感知性能边界,从信息论角度提出通感性能权衡方法,并结合多种通信、感知性能指标,构建ISAC网络完备的性能权衡理论体系。

结合RIS辅助通信硬件结构特征,设计高精度、低复杂度的通信感知传输技术。

设计通信感知多载波发射波束,采用RIS实现高低频协作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MIMO)通信感知波束优化,协同控制功率和调度无线资源,实现通信感知资源最优部署。

旨在形成新型的RIS辅助通信感知增强框架,提升网络整体性能。

关键词:智能超表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通信感知一体化;性能权衡;波束设计;资源调度中图分类号:TN929.52 文献标志码:A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文章编号:1003-3114(2024)02-0334-08ResearchonRIS aidedIntegratedSensingandCommunicationYANGJin,LIMuye,ZHANGShun(SchoolofTelecommunicationEngineering,XidianUniversity,Xi’an710071,China)Abstract:Withtheuseoflargerbandwidth,higherfrequencybands,andlargerantennaarrays,modernwirelesscommunicationsystemshaveshownincreasinglystrongspatialidentificationcapabilities,demonstratingenormouspotentialofcommunicationandper ceptionfusion.ThisarticleisbasedonReconfigurableIntelligentSurface(RIS)aidedintegratedsensingandcommunication.Firstly,weconsidertheperformanceboundaryofIntegratedSensingandCommunication(ISAC)system,proposeasynesthesiaperformancebalancingmethodfromtheperspectiveofinformationtheory,andcombinemultiplecommunicationandsensingperformanceindicatorstocon structacomprehensiveperformancebalancingtheoreticalsystemforISACnetworks.Subsequently,basedonthe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ofRIS aidedcommunicationhardware,ahigh precisionandlowcomplexityISACtransmissiontechnologyisdesigned.Finally,wedesignISACmulti carriertransmissionbeams,useRIStoachievehighandlowfrequencycollaborativelarge scale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 put(MIMO)ISACbeamoptimization,coordinatepowercontrolandschedulingwirelessresources,andachieveoptimaldeploymentofISACresources.TheresearchonabovetechnologiesaimstoformanewRIS aidedISACenhancementframeworkandimprovetheover allperformanceofthenetwork.Keywords:RIS;massiveMIMO;ISAC;performancetradeoff;beamdesign;resourcescheduling收稿日期:2023-11-1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271373)FoundationItem: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62271373)0 引言随着5G的大规模商用,6G已成为全球研究热点。

地理空间数据服务实时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地理空间数据服务实时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地理空间数据服务实时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黄华东;马宏阳;樊川
【期刊名称】《现代测绘》
【年(卷),期】2024(47)1
【摘要】传统地理空间数据服务发布需人工配图后进行参数配置,步骤烦琐、参数众多,生成切片时也需要大量时间,耗时耗力的同时也极易产生错误,在应对每日更新的不同类型数据时,难以及时进行服务的更新。

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地理空间数据的服务实时发布系统。

该系统基于不同平台进行搭建,具有快速搭建、自动化程度高、效率提升大、运行稳定等优点,可保障日益增长、不同分类、不同格式的地理空间数据服务即时发布,保障数据服务的常态化更新。

将该系统应用到某应急救灾项目中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地理空间数据的服务发布及管理能力。

【总页数】6页(P75-80)
【作者】黄华东;马宏阳;樊川
【作者单位】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星汇空间设计规划(南京)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08
【相关文献】
1.基于实时地理位置共享的好友位置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Windows mobile系统实现
2.具有实时定位与增强现实能力的便携式管线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地理空间数据集成方法在农作物空间数据服务中心系统中的应用
4.海南全岛性集中式实时气象数据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分布式系统实时数据服务与发布系统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虚拟地理实验

虚拟地理实验

中国自然地理野外定位试验站分布图(黄秉维等,1990)
地貌实验室及定位站一览表(截止1987)(据金德生,1991)
物理模型实验
遵循“相似原理与准 则”以及“系统论的异 构同功原理”(相似准
则:几何形态相似,运动 相似,动力相似,边界条 件相似等);
数学模型实验(数值模拟):
确定性数学模拟试验与随机数学模拟试验。它借助包含数学变
•任美鍔院士与李吉均院士在2002年的地理学年会上,提出了“复 兴/振兴地理学”的问题;(地理学科,学科发展危机) •信息社会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 (现实需求,复杂性问题) •传统地理学家的地理思考与工作模式,现代海量科学数据下的现 代地理学方法 (继承与发展)(地理工作模式调整,香港年会, 我们与前辈地理学家)
英剑桥大学与联合利华公司共建分子信息学中心
在13日于剑桥大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心主任罗 伯特·格伦教授介绍说,科学研究产生的数据正以指数形式急 速增长。例如已知的化学物质有2300万种,人类基因组碱基 对数据有数十亿个,如何最有效地运用这些数据,已成为一 个迫切的问题。联合利华-剑桥分子信息学中心正是为此而 建立的。 该中心依附于剑桥大学化学系,完全投入运转后将有30 名科研人员在此从事研究。他们将从全世界范围内收集分子 数据,并开发能够处理大量数据的软件、智能浏览器等信息 处理工具。中心还将研究“虚拟实验”技术,使科学家能够依 据现有数据,在计算机上模拟化学反应,预测反应结果和分 子的性质,并在实验室中进行验证。据认为,这将大大加快 新型化学物质如药品的开发速度。
需要发展“实验地理学”
3)发展“实验地理学”的可能性
“实验经济学”给予的启示 2002年经济学诺贝尔奖项: 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实验经济学

探究地图的创新技术特征及发展进步规律

探究地图的创新技术特征及发展进步规律

6 结束语
从 古 地 图到 新 地理 信 息 时 代 地 图 的 发 展 ,反 映 了地 图与 时
俱进 的历程。地 图的创新发展轨迹告诉我们 ,只有不断引进新理
念 、新方 法 和新 技术 ,不 断 拓展 延伸 地 图 的服务 功 能 ,不断 培 育
屏 、漫 游及 动 态显 示 。
在 空 间信 息可 视 化 基 础 上 发 展起 来 的虚 拟 地 理 环 境 , 是虚 拟 现实 ( V i r t u a l R e a l i t y ,v K )技 术在 地理 环境 模拟 中的应 用 。
这是一种 由计算机生成的高级人机交互系统,构成一个以视觉感
国 土 资 源 导 刊—
L a n d & Re s o u r c e s He r a l d



探究地图的创新技术特征及发展进步规律
陈葵庄 ( 湖南省地 图院,湖南 长沙 4 1 0 0 0 7 )
摘 通过系统梳理 “ 地 图”的相关概念 、技术 、应用和特征 ,来探究从古 要 :本文 以地 图的发展进程为主线 ,
6 0 0 年前的 《 郑 和航 海 图》 ,是 中 国现 存 最早 、最详 尽 的 古 代 航海 图 。古 希腊 学 者 埃 拉托 色 尼 ( 公 元 前2 7 5 一 前1 9 4 ) 第 一个 较 为 准确 地绘 制 出 了世 界地 图 。托勒 密则 发 明 了以新 投影 方法 来 绘 制 世界 地 图 ,堪称 西方 地 图学 的奠 基人 。我 国魏晋 时期 地 图学 家 裴秀 ( 公元 2 2 3 - 2 7 1 )主 持编 制 的 《 禹贡 地 域 图》 总 结 了制 图的 六 大原 则 ,对 于 中国传 统地 图学的发 展影 响极 大 。 1 5 世 纪地 理大 发现 体现 了地 图的 巨大作 用 ,是地 图学 和地 理 学发 展 最快 的时 期 。1 6 世 纪荷 兰制 图学家 墨卡 托提 出的墨 卡托 投 影法 ( 正 轴等 角 圆柱投 影 ) ,出现 了实 测地 图 的萌芽 。

《面向全天候的自主移动机器人环境感知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面向全天候的自主移动机器人环境感知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面向全天候的自主移动机器人环境感知系统的研究与实现》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自主移动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环境感知系统作为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特别是在复杂多变的全天候环境下,如何实现稳定、高效的环境感知,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本文旨在研究并实现一种面向全天候的自主移动机器人环境感知系统,以提高机器人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工作效率。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自主移动机器人的环境感知系统是机器人实现自主导航、路径规划、目标识别等功能的基础。

在全天候环境下,机器人需要面对光照变化、雨雪天气、能见度低等复杂环境因素,这对环境感知系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因此,研究和实现面向全天候的自主移动机器人环境感知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相关技术综述3.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环境感知系统的核心部件,其种类繁多,包括视觉传感器、激光雷达、红外传感器等。

不同传感器在不同环境下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局限性,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3.2 图像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是环境感知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可以提取出环境中目标物体的特征信息。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处理技术在环境感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3 融合算法融合算法是将多种传感器数据融合在一起,以提高环境感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融合算法包括加权融合、决策级融合等。

四、系统设计与实现4.1 系统架构设计本系统采用分层设计思想,将环境感知系统分为传感器层、数据处理层和决策层。

传感器层负责采集环境信息,数据处理层负责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决策层根据提取的特征信息做出决策。

4.2 传感器选择与配置根据应用场景和需求,本系统选择了视觉传感器、激光雷达和红外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

通过合理配置和布局,实现了对不同环境的全面覆盖和互补。

4.3 图像处理与特征提取本系统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处理技术,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对目标物体的准确识别和特征提取。

基于IdeaVR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IdeaVR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设计与实现

第24卷第1期2021年1月㊀㊀㊀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Xi an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㊀㊀㊀㊀Vol 24㊀No 1Jan 2021文章编号:1008 ̄5564(2021)01 ̄0034 ̄08基于IdeaVR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设计与实现孙美丽ꎬ曾佩枫ꎬ常㊀勇(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ꎬ济南250358)摘㊀要: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ꎬVR)具有沉浸感㊁实时交互㊁多人协同等特性ꎬ在教育领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收集数据ꎬ利用SketchUp进行三维模型的构建ꎬ再利用IdeaVR平台搭建整个三维场景㊁编辑交互动画ꎬ基于IdeaVR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实现了三维导航及漫游㊁实时信息查询㊁多人协同操作以及回忆测试等功能.实验结果表明ꎬ该系统可以让学生通过先进的虚拟现实硬件设备在沉浸式虚拟现实环境中进行交互式㊁协同式的操作和学习ꎬ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ꎬ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兴趣㊁投入感和满足感ꎬ提高了认知效果和学习效率ꎬ从而证明了VR技术的实用性.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ꎻ沉浸感ꎻ实时交互ꎻ多人协同ꎻ虚拟仿真实验系统ꎻIdeaVR中图分类号:TP391.9文献标志码:A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VirtualSimulationExperimentSystemBasedonIdeaVRSUNMei ̄liꎬZENGPei ̄fengꎬCHANGYong(GeographyandEnvironmentCollegeꎬShandongNormalUniversityꎬJinan250358ꎬChina)Abstract:VirtualReality(VR)hasthecharacteristicsofimmersionꎬreal ̄timeinteractionꎬmulti ̄personcollaborationandsoonꎬandhasaveryimportantapplicationvalueinthefieldofeducation.BycollectingdataꎬSketchUpwasusedtobuildthe3DmodelꎬandIdeaVRplatformwasusedtobuildthewhole3Dsceneandeditinteractiveanimation.Thevirtualsimulationex ̄perimentsystembasedonIdeaVRrealizedthefunctionsof3Dnavigationandroamingꎬreal ̄timeinformationqueryꎬmulti ̄personcooperativeoperationandrecalltest.Theexperimentalre ̄sultsshowthatthesystemcanletstudentscarryoutinteractiveandcollaborativeoperationandlearningintheimmersivevirtualrealityenvironmentbyusingadvancedvirtualrealityhardwareequipment.Comparedwiththetraditionalteachingmethodꎬitgreatlyincreasesthestudents in ̄terestꎬsenseofengagementandsatisfactionꎬandimprovesthecognitiveeffectandlearningef ̄ficiencyꎬwhichprovesthepracticabilityofVRtechnology.Keywords:virtualrealitytechnologyꎻimmersiveꎻreal ̄timeinteractionꎻmulti ̄personscollabo ̄rationꎻvirtualsimulationexperimentsystemꎻIdeaVR收稿日期:2020-06-08基金项目:2019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901205019): 旅游与地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作者简介:孙美丽(1997 )ꎬ女ꎬ山东德州人ꎬ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ꎬ主要从事虚拟现实ꎬ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研究.通讯作者:常㊀勇(1968 )ꎬ男ꎬ山东德州人ꎬ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副教授ꎬ博士ꎬ主要从事虚拟现实ꎬ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研究.虚拟现实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ꎬ生成与一定范围真实环境在视㊁听㊁触感等方面近似的数字化环境[1].作为一种可以创造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技术ꎬ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仿真环境ꎬ借助虚拟头盔显示器(以下简称头显)㊁无线控制器手柄等设备ꎬ使用户实时感知和操作虚拟世界中的对象[2]ꎬ获得身临其境般的感受.相对于计算机ꎬVR将扁平的虚拟世界提升到三维立体的虚拟世界ꎬ其操控交互方式更加拟人化㊁自然化[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ꎬ计算机㊁平板电脑㊁手机等智能设备的日渐普及ꎬ网络的飞速发展ꎬ传统图片与文字等相关交互模式已经很难满足民众的多元化需求ꎬ沉浸式或者多元化的交互模式无疑会成为今后重要的发展趋势[4].因此ꎬ虚拟现实技术飞速发展ꎬ越来越多的虚拟仿真场景被应用于各个行业ꎬ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化ꎬ如实时人机交互技术能够让用户体验到高度的参与感和真实感[5].从这样的观点来看ꎬ将虚拟现实技术与专业理论教育及专业仪器拆装训练相结合ꎬ既可以解决一些用文字和传统图片难以说明和解释的学习内容ꎬ还可以期待通过一系列的人机交互功能使学习者高度参与到虚拟训练中ꎬ进而提高学习效果.因此ꎬ本文的目的是基于虚拟现实和人机交互技术ꎬ利用SketchUp及IdeaVR开发一个具有良好沉浸感㊁交互性和多人协同能力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ꎬ用于三维导航及漫游㊁实时信息查询㊁多人协同操作以及回忆测试等虚拟训练ꎬ以探讨VR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实用价值.1㊀系统架构将虚拟仿真技术与传统的测绘实习仪器全站仪的相关课程相结合ꎬ即 虚实结合 的原理ꎬ运用SketchUp和IdeaVR开发具有良好沉浸感㊁交互性和多人协同能力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系统的实现主要包括前期的数据收集ꎬ经过处理后ꎬ在建模软件中进行整个三维模型的构建ꎬ然后将整个三维模型导入IdeaVR编辑器中进行三维场景的搭建以及各项系统功能的设计与实现ꎬ最终通过交互设备ꎬ对整个系统进行效果验证.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架构如图1所示.图1㊀系统架构图2㊀数据获取及三维模型构建2.1㊀数据获取通过组织项目人员直接用全站仪或者GPS等测量仪器对所需要构建三维模型的建筑进行测量ꎬ得到相关的参数数据ꎬ再通过在谷歌㊁天地图等一些在线地图中ꎬ获得所需位置的平面效果图数据ꎬ最后通过实地考察拍摄ꎬ拍摄实地建筑景观的全景图片作为该对象建模的完整参照图.2.2㊀三维模型构建三维模型的建立是整个虚拟实验场景的基础ꎬ能够模拟现实世界的物理特性[6].这决定了学习者是否能够直观体验真实的物理情境ꎬ以及动态交互所提供的逼真的沉浸式虚拟现实环境.三维模型构建的具体流程如下:53第1期孙美丽ꎬ等.基于IdeaVR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设计与实现(1)SketchUp三维建模在三维模型的构建环节ꎬ选择SketchUp软件进行建模.SketchUp软件功能和操作简单㊁模型通用性好㊁模型较小㊁建模周期短ꎬ可以快速大批量精细建模[7].在建模过程中ꎬ将整个场景的构建分为两部分进行ꎬ即外部场景(教学楼)和内部场景(实验室)两部分.导入所需位置的平面图数据ꎬ根据相关的参数数据调整其比例ꎬ通过软件的画图工具ꎬ参照平面图绘制出封闭的面状底物ꎬ然后再利用拉伸工具将已经生成的面拉伸至空间实体的实际高度ꎬ在此基础上先做出该物体大致的轮廓ꎬ再遵循 从大到小ꎬ从整体到局部 的原则来完善细节[8].建模时ꎬ尽量使线条看起来简洁不嘈杂ꎬ不存在重叠面ꎬ防止在IdeaVR中出现卡顿等现象.还要注意组建群组ꎬ以利于后续对模型进行修改时能方便快捷.(2)Photoshop贴图处理实体三维模型构建完成后ꎬ为了与实物外观相符ꎬ使模型更加逼真和美观ꎬ达到与三维空间实体更高的吻合度.这就需要通过实地考察ꎬ拍摄各方位的实景照片ꎬ然后在Photoshop图形处理软件中ꎬ对图像进行裁剪㊁拼接㊁模式调整以及其他相关处理ꎬ最后添加到SketchUp中作为三维模型表面纹理.虚拟三维模型如图2所示.整个建模完成后ꎬ先通过把模型中的纹理贴图以dae的格式导出ꎬ再将模型转换为IdeaVR支持的3ds格式导入到纹理贴图的文件夹中ꎬ保证导入IdeaVR中不丢失模型纹理ꎬ最终导入IdeaVR中.图2㊀SketchUp中三维模型效果图3㊀虚拟仿真实验系统搭建3.1㊀虚拟场景搭建平台IdeaVR是曼恒数字自主研发的虚拟现实引擎平台ꎬ支持异地多人协同功能ꎬ是为教育㊁企业等行业用户打造的VR内容创作软件ꎬ可帮助非开发人员高效开发和应用行业内容.通过共享云平台获取VR素材资源ꎬ使用场景编辑器和交互编辑器快速搭建场景内容㊁制定交互行为逻辑ꎬ支持多种头盔显示设备.利用这款开发平台进行虚拟场景的搭建有以下几点优势:(1)使用零编程基础和图像化的方法快速制定交互和行为逻辑ꎬ解决VR教学内容建模困难的痛点ꎻ63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4卷(2)可以实现异地多人协同功能及快速构建仿真环境ꎬ还原真实世界中大型活动的分工与协作状态和过程ꎻ(3)目前市面上的VR软件显示立体效果必须是在大屏幕上ꎬ而IdeaVR在显卡支持上有突破ꎬ保证场景流畅运行的同时ꎬ降低了硬件成本.3.2㊀虚拟场景设计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场景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ꎬ构建一个十分逼真的虚拟情景ꎬ是进行虚拟教学的前提.将SketchUp中建好的模型ꎬ以3ds的格式导入到IdeaVR场景编辑器中ꎬ通过在IdeaVR场景编辑器上对三维模型进行渲染㊁合并组件㊁灯光㊁天气等一系列加工ꎬ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虚拟仿真实验场景ꎬ如图3所示.图3㊀IdeaVR中的场景4㊀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虚拟现实强调沉浸感㊁交互性和构想性ꎬ这决定了它不同于传统的二维人机对话的交互方式[9].传统人机交互通过计算机输入设备发送请求ꎬ经计算机处理ꎬ在输出设备进行显示.本文所探讨的人机交互技术与传统人机交互有所不同[10].本系统用VR头显和无线控制器手柄代替传统的显示器和鼠标ꎬ学习者所看到的是真实的虚拟实验设备和教学环境ꎬ使学习者有现场沉浸感.整个仿真系统功能的交互设计都是通过IdeaVR中的交互编辑器和动画编辑器实现的.4.1㊀三维导航及漫游虚拟漫游是虚拟技术的核心.虚拟漫游技术能够使用户体验到逼真的效果与沉浸感[11].在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中ꎬ通过手柄和眼前看到的设备或按钮进行交互ꎬ设计了两种前往实验室的路径选择ꎬ如图4所示.图4㊀漫游导航73第1期孙美丽ꎬ等.基于IdeaVR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设计与实现其一是导航漫游功能ꎬ即出现提示箭头ꎬ指引学生前往实验室的路线.其二是直接跳转功能ꎬ即通过手柄与按钮的交互ꎬ直接使人 瞬移 到实验室的门口.第二种路径不仅需要在交互编辑器中进行实现ꎬ还需要对摄像机的视点进行动画处理ꎬ进行虚拟漫游时ꎬ控制主㊁副摄像机之间的跳转.4.2㊀虚拟实验室在虚拟实验室中主要实现专业仪器全站仪的虚拟教学ꎬ包括全站仪的理论教学㊁实时信息查询㊁多人协同操作及回忆测试等.4.2.1㊀理论教学IdeaVR平台支持创建音频㊁视频和幻灯片三种类型的多媒体文件ꎬ通过这个功能在虚拟实验室中加入全站仪及其操作的视频㊁PPT文件等ꎬ实现全站仪的理论教学.4.2.2㊀实时信息查询该系统中的实时信息查询ꎬ主要是实现对全站仪及其构造名称的信息查询ꎬ如图5所示.此功能主要是利用交互编辑器中的显隐性来实现ꎬ即信息查询内容是存在于整个场景中ꎬ但是设置为不可见状态ꎬ只有通过一系列交互操作ꎬ才可以把这种不可见状态转变为可见状态ꎬ从而实现信息查询的功能.图5㊀实时信息查询4.2.3㊀多人协同虚拟拆装多人协同操作的前提是多人共享虚拟空间ꎬ指将坐在远端物理位置的人置于完全相同的虚拟世界中.每个参与者带上头显或者立体眼镜ꎬ用各自的视角ꎬ浏览和操作同一场景ꎬ相互协作地共同完成某项复杂的工作.多人协同的管理者ꎬ不仅可以管理参与协同工作的参与者ꎬ而且还可以看到每个参与者头显中的实时场景ꎬ真正满足了现实世界中跨部门和跨地域的多人协作需求.学生通过在这种多人协同的社会条件下学习(无论是合作还是竞争)比在个人条件下学习要好.也就是说ꎬ与同伴一起学习的学生比单独学习的学生能记住更多的事实性材料[12].多人协同功能的具体实现流程如图6所示.图6㊀多人协同功能实现流程83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4卷在全站仪的虚拟拆装中ꎬ分为自动拆装与手动拆装.自动功能是通过动画编辑器生成虚拟动画以展示全站仪的部件构造㊁拆装过程等ꎬ如图7所示.图7㊀全站仪的自动拆装图手动拆装训练ꎬ则是学习者自由拆装过程ꎬ没有固定的拆装路线ꎬ此过程主要是在多人协同功能下进行.当学生A在一个地点进行仪器的移动和操作时ꎬ在另一个位置的学生B可以看到学生A的化身ꎬ以及在场景中对仪器进行的操作等行为.不仅如此ꎬ学生A与学生B还可以共同对全站仪进行操作ꎬ如图8所示.图8㊀多人协同操作93第1期孙美丽ꎬ等.基于IdeaVR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设计与实现无论是自动还是手动拆装训练ꎬ都会带给学生新颖直观㊁全方位的展示ꎬ帮助缺乏实际经验的学生建立起零部件空间的形状ꎬ并在没有实体或实体无法拆卸的情况下ꎬ通过虚拟动画理解全站仪的部件构造㊁装配关系以及工作原理等内容[13].这种虚拟训练的优点是ꎬ在与实际装备㊁工作环境类似的学习环境中ꎬ反复进行安全教育ꎬ这有助于学习者在实际工作现场驱动设备.4.2.4㊀回忆测试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ꎬ在系统中添加虚拟考核功能ꎬ也可以说是对全站仪及其操作的回忆测试.在考试系统中ꎬ分为常规题以及操作题.常规题是通过导入编辑好的XML格式文档自动生成ꎻ点击面板 创建 列表下的出题按钮ꎬ选择编辑好的试题文件ꎬ即可在场景中看到试题板ꎬ保存好文件后ꎬ即可开始考试ꎻ操作题是通过学生对全站仪的虚拟拆装进行评判.5㊀交互设备虚拟场景中的一系列交互行为ꎬ都是在交互设备支持的基础上进行的ꎬ高端的VR设备可以产生身临其境般的沉浸式体验ꎬ它可以同时影响使用者的视觉㊁听觉和触觉.在场景中ꎬ交互设备为学习者提供了在环境中移动时㊁以自然的方式进行可视化和交互的能力.所以在整个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开发中ꎬ用到的交互设备主要是HTCVIVE套装ꎬ主要包括VIVE头戴式设备(VR头显)㊁VIVE操控手柄以及VIVE定位器.这套设备的大空间定位(room-scale)移动追踪技术ꎬ能够让使用者更加沉浸在虚拟场景中.所谓 移动追踪技术 ꎬ即当学习者在虚拟场景中移动时ꎬ跟踪技术感知到这种移动ꎬ并根据学习者的位置和方向呈现虚拟场景.而且ꎬHTCVIVE设备可以淘汰传统的键盘㊁鼠标和显示器的界面ꎬ允许学习者轻松地研究专业仪器ꎬ而不必成为仿真软件中操纵模型的专家.有了这种硬件支持ꎬ学习者可以更容易地增强对专业知识的认知.6㊀系统效果验证在IdeaVR编辑平台上完成虚拟场景搭建后ꎬ对场景进行打包ꎬ进而在IdeaVR启动器上打开该场景ꎬ选择渲染输出端并启动后ꎬ进入启动界面.整个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在IdeaVR中启动后ꎬ通过HTCVIVE交互设备进行验证实验.本次实验邀请了10名年龄在18到25岁之间相关专业的学生ꎬ学生们对全站仪有一定的了解ꎬ避免了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偏差.参与的学生被随机分配到两个组中ꎬ5名学生接受文字及图片性质的传统教学ꎬ5名学生通过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进行训练教学.最后ꎬ通过对这10名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表现以及理论知识的考察ꎬ得到实验结果:在相同时间内ꎬ接受虚拟训练教学的学生ꎬ更容易投入到教学环境中ꎬ并且对全站仪的认知提升更为明显.虚拟教学的实验验证场景如图9所示.图9㊀系统效果验证场景04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4卷7㊀结㊀论将虚拟现实技术与专业理论教育及专业仪器拆装训练相结合ꎬ既可以解决一些用文字和传统图片难以说明和解释的学习内容ꎬ还可以期待通过一系列的人机交互功能使学习者高度参与到虚拟训练中ꎬ进而提高学习效果.VR技术的沉浸感㊁实时交互㊁多人协同等特性在该系统中得到充分的体现ꎬ学生可实现三维导航及漫游以及专业仪器全站仪的理论学习㊁实时信息查询㊁多人协同虚拟拆装㊁回忆测试等虚拟训练.该系统的虚拟训练内容可以用于实际设备实习前的前期教育或实习后的复习ꎬ减少实习设备投资费用和诱发学生学习兴趣ꎬ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对该系统的效果验证中ꎬ学生对全站仪的学习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ꎬ提高了认知效果和学习效率ꎬ这表明了该系统在教育领域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赵沁平ꎬ周彬ꎬ李甲ꎬ等.虚拟现实技术研究进展[J].科技导报ꎬ2016ꎬ34(14):71-75.[2]㊀王文润ꎬ王阳萍ꎬ雍玖ꎬ等.沉浸式虚拟仿真实验案例设计与开发[J].实验技术与管理ꎬ2019(6):148-151.[3]㊀李勋祥ꎬ游立雪.VR时代开展实践教学的机遇㊁挑战及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ꎬ2017(7):116-120.[4]㊀姬喆.基于VR虚拟漫游技术的交互设计应用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ꎬ2019(15):86-90.[5]㊀YUYꎬDUANMꎬSUNCꎬetal.Avirtualrealitysimulationforcoordinationandinteractionbasedondynamicscalculation[J].ShipsandOffshoreStructuresꎬ2017ꎬ12(6):873-884.[6]㊀HUANGTꎬKONGCWꎬGUOHLꎬetal.Avirtualprototypingsystemforsimulatingconstructionprocesses[J].Automa ̄tioninConstructionꎬ2007ꎬ16(5):576-585.[7]㊀黄检文.基于SketchUp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校园漫游设计与实现[J].新丝路(下旬)ꎬ2016ꎬ(12):98-99.[8]㊀张瑞菊.SketchUp结合GoogleEarth在虚拟校园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ꎬ2013ꎬ33(1):271-272.[9]㊀张凤军ꎬ戴国忠ꎬ彭晓兰.虚拟现实的人机交互综述[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ꎬ2016(12):23-48.[10]李国友ꎬ闫春玮ꎬ孟岩ꎬ等.沉浸式3D催化裂化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ꎬ2019(2):153-161.[11]PRATIHASTAKꎬDEVRIESBꎬAVITABILEVꎬetal.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anInteractiveWeb-basednearreal-timeforestmonitoringsystem[J].PlosOneꎬ2016ꎬ11(3):e0150935.[12]BAILENSONJNꎬYEENꎬBLASCOVICHJꎬetal.Theuseofimmersivevirtualrealityinthelearningsciences:digitaltransformationsofteachersꎬstudentsꎬandsocialcontext[J].JournaloftheLearningSciencesꎬ2008ꎬ17(1):102-141.[13]谷艳华ꎬ朱艳萍ꎬ杨得军ꎬ等.用于网络教学的虚拟仿真交互式课件研究[J].图学学报ꎬ2016ꎬ37(4):545-549.[责任编辑㊀马云彤]14第1期孙美丽ꎬ等.基于IdeaVR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设计与实现。

(完整版)地理信息技术前沿

(完整版)地理信息技术前沿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和前沿问题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s,简称GIS) 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空间信息分析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的产物,它以地理空间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实施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经过几十年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地理信息系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它已经上升到信息时代(Informationage)的产物,成为信息社会的一个基本内容。

从地理信息系统到地理信息科学,1992年是个标志,Goochild在IJGISystem杂志上发表了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从而标志着地理信息科学作为一个学科正式成立。

1996年国际杂志IJGISystem改名为IJGIScience。

地理信息科学理论的建立将GIS的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网络的发展,针对系统相对独立、内部耦合度强、互操作性差、集成能力匮乏等不足,2000前后年出现了“地理信息服务”这一新技术,旨在实现网络环境下地理信息的集成应用,以满足普通民众对地理信息的需求。

随着Google Earth、志愿者GIS(VGI)为代表的GIS社会化应用的蓬勃发展,GIS已经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专业化”向“大众化”与“社会化”的转变。

GIS发展和计算机技术发展和后来到网络的发展,一直到数字地球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

林珲教授说GIS包括空间数据库、空间分析、可视化三大功能,后来把模型库和虚拟环境加进来,还包括一个网络支撑环境。

从地图到地理信息系统与虚拟地理环境,是地理学语言的演变,这是从虚拟现实这个角度看GIS的发展。

武汉大学朱庆教授总结了GIS技术的发展动态,认为GIS向多维、动态、一体化方向发展;GIS系统体系结构向开放式、网络化、信息栅格发展;软件实现向组件化、中间件、智能体方向发展;空间信息技术和通信进一步融合;数据获取向“3S集成”方向发展,尤其是Sensor Web的发展;数据存储管理向分布式存储及其互操作方向发展;数据处理向移动计算、普适计算和语义网方向发展;人机交互向自然的虚拟环境方向发展等。

智慧交通场景下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任务协同框架

智慧交通场景下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任务协同框架

智慧交通场景下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任务协同框架王春阳;朱燕民;张心译;曹健;原良晓;谈佳睿【期刊名称】《人工智能》【年(卷),期】2022()4【摘要】随着人工智能、车联网等技术不断发展,交通智慧化建设不断推进,大幅提升了交通效率与出行的便利性。

在智慧交通场景下,一些计算密集型车辆应用和技术(如自动驾驶,轨迹规划等)得以快速发展和应用。

这些数据驱动与时延敏感的应用往往需要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等计算任务。

因此,这些新型应用在赋予了智能车辆更好的用户体验的同时,也对感知能力和计算能力有了更高的需求。

近年来,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任务卸载成为一种能够有效应对移动终端设备自身计算资源不足的新型模式。

现有的研究工作主要关注于不同车辆之间的资源竞争或者不同边缘服务器的卸载选择问题。

然而,实际的车辆任务卸载场景中,多边缘服务器的协同对于优化整个任务卸载系统的计算资源分配至关重要。

本文针对基于多边缘服务器的车辆任务卸载场景,初步探索一个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任务协同框架,分布式地为每个边缘服务器学习任务卸载决策模型。

特别地,为了增强多边缘服务器之间的协同能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MADDQN进行优化。

一方面,利用邻居信息增强各强化学习智能体的状态建模;另一方面,除了对当前时刻状态的观测,本文引入时空预测模块,挖掘各路口车流量的时空依赖,对未来时刻每个智能体所在路口的车流量进行预测,从而增强对未来时刻车辆任务负载的预测能力。

【总页数】11页(P50-60)【作者】王春阳;朱燕民;张心译;曹健;原良晓;谈佳睿【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5【相关文献】1.基于雾计算和强化学习的交通灯智能协同控制研究2.多智能体协作场景下基于强化学习值分解的计算卸载策略3.边云协同场景下基于强化学习的精英分层任务卸载策略研究4.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空间众包任务分配5.交通场景下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感知型路径分配算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智慧城市感知研究中心

智慧城市感知研究中心

智慧城市统一感知中心研究1城市感知中心的整体架构城市传感网要赋予城市灵敏、高效、泛在的感知能力,需要建立覆盖城市的信息采集、信息交换和信息服务的感知系统,构筑感知网,建设数据采集与汇聚软硬件体系,传感网信息采集与交换平台,制定物联网信息交换标准。

智慧城市统一感知中心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1.1覆盖城市区域的传感器网络建设城市传感网,满足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城管、智慧公安、智慧物流、智慧旅游等城市功能的需求,覆盖公共室外区域、公共室内区域和私领域,监测公共区域的环境,感知人、车的活动。

1.2数据采集与汇聚体系城市传感网数据采集与汇聚体系,支持不同厂商、不同用途的传感器。

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输出接口千差万别,需要研制高效率和低成本的传感器网关设备,实现感知数据向数据中心的汇聚。

1.3物联网信息采集与交换平台建立统一的物联网信息采集与交换平台,支持感知信息的应用系统间共享服务,为应用系统内部和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融合和协同运作,提供数据支撑。

1.4数据采集与交换标准在海量异构数据的采集与交换中,标准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通过汇聚异构、多维、海量、多时相和多观测模型的信息,实现各种通信标准的互联互通,以及不同数据格式的转换,利于对数据实现分类管理。

2感知中心的关键技术智慧城市统一感知中心主要有信息获取层、信息传递层、信息服务标准层和应用服务层构成,每一层都有相应的关键技术支撑中心的运行和维护。

2.1信息获取层信息获取层对应城市物联网的感知层,物联网的皮肤和五官——即识别物体,采集信息。

首先通过传感器、数码相机等设备采集外部物理世界的数据,然后通过工业现场总线、蓝牙、红外等传输技术传输数据。

感知层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包括检测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等。

城市传感网的信息获取层可以分为专用感知、视频感知、ETC感知、手机感知等。

(1)专用感知传感器技术。

传感技术同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

按仿生学观点,传感器就是“感觉器官”。

搭载无人机的空间信息平台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搭载无人机的空间信息平台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搭载无人机的空间信息平台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朱微
【期刊名称】《华北自然资源》
【年(卷),期】2022()2
【摘要】基于多源数据的获取和拓扑叠加分析是支撑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集成开发具有拓扑、叠加分析功能的自然资源空间信息平台,再充分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能获取多源数据的优势,从而使自然资源数据获取和日常管理工作的成效得到进一步提升。

【总页数】4页(P125-127)
【作者】朱微
【作者单位】常州市测绘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0
【相关文献】
1.博瑞空间:r无人机只是解决方案的搭载平台
2.无人机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需求与现状研究
3.县级自然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以安吉县自然资源一体化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为例
4.简述无人机+应用平台技术在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5.搭载无人机的翅膀飞出新“视”界——无人机在影视航拍中的应用与展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Institut e of Survey ing and M apping , Informat ion Eng ineer ing U niver sity, Zheng zhou 450052, China; 2. No rtheast N o rmal U niversity, Changchun 130117, China; 3. Sheny ang A rt illery Academy, Shenyang 110000, China)
1
1. 1
便携式移动终端的虚拟地理环境体 系构成
移动终端的硬件构成 根据移动终端硬件特点以及其与外部信息交换
的流程、 规模, 图 1 所示的硬件结构可很好的满足其 要求。终端的硬件构成总体上可分为前端结构、 并 行处理结构和 I/ O 处理结构 3 个部分 , 互相之间可 通过两级总线连接, 构成多层次、 递阶控制的紧耦合 多处理器系统。其中, 前端结构和并行处理结构在 硬件构成上互相交织并不各自独立 , 只是从逻辑和 功能上将它们区分为 2 个层次。 第一级总线为系统总线 , 可采用 P CI 总线, 这 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开放式总线。从数据宽度到总 线频带宽基本上可满足一般用户的需求, 而且支持 无限读写突发方式和并发操作。其作用是将系统中 各层处理器互连在一起。各层处理器之间的通信依
册、 登陆和用户替身进行管理 , 客户端方面 , 对部分 数据植入嵌入式数据库 , 实时场景通过下载即时数 据进行更新, 显示并感知其它用户的状态, 也解决了 网络连接性差的问题, 如图 3 所示。
图 3 多移动终 端的虚拟地理环境体系结构
2
基于便携式移动终端的虚拟地理环境协 同感知的特点
在现实世界中 , 人们通过感知来了解周围环境
∀ 26 ∀




第 19 卷
图 2 便携式移动终端软件构成
并行处理结构软件是通过一个支持分布式程序 设计和多机并发处理的 OS, 来实现多处理结构并行 对同一个问题进行求解的功能。除此之外, 并行处 理结构软件还包括一系列诸如系 统测试与诊断 程 序、 OS 引导程序、 异常 处理与动态重 构等程序 , 用 以检测分布式程序运行过程中的动态错误和冗余容 错, 这些程序也可固化在处理器的 EPROM 中。当 系统需要复位 时先由 主机 启动 各 CPU 的 测试 程 序, 对系统模块进行预测和诊断, 待确认各模块正常 后, 将 OS 内核加载到指定的固定内存区域 , 并在每 个 CPU 中建立一 个副本, 这样不 仅减少了因进 程 迁移带来的额外开销, 同时也大大减少了程序运行 时的系统数据交换量 , 极大地提高系统效率。分布 式程序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动态错误可以通过异常处 理与动态重构程序发现和处理 , 对能恢复的予以恢 复, 对于不能恢复的及时重构并发出告警。 I/ O 处理结构软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I/ O 通道测试和诊断程序、 实时 I/ O 驱动程序和与并行处 理结构的通信程序。以上程序可以被固化在 IOP1 和 IOP2 的 EPROM 中。对于 I/ O 处理结构与并行处理 结构的通信问题, 可以通过在 IOP 的双口 RAM 中开 辟共享缓冲区的办法加以解决, 首先, 并行处理结构 通过共享缓冲区向 IOP 发送输入请求, IOP 查询共享 缓冲区状态获取该请求信息时要验证其有效性, 确认 合法后启动输入通道工作 , 待数据采集和预处理完成 后, IOP 中断输入请求 , 完成数据通信。同样, 与 IOP 间的异步握手和信号传递也可采用类似的方法来实 现, 这样就实现了通过 IOP 运行相应 I/ O 驱动程序来 控制有关输出通道的工作。 1. 3 多移动终端的虚拟地理环境体系结构分析 对于多移动终端的虚拟地理环境体系结构 , 可 以通过典型的客户/ 服务器 Client / Server 结构与嵌 入式数据库相结合的方法加以实现。采用这样的模 式有利于维护场景数据的一致性 , 便于对用户的注
Hale Waihona Puke 图 1 便携式移动终端硬件构 成1. 2
移动终端的软件构成
应用软件。这里 OS 是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 可为用 户提供编程环境, 同时也为多处理机系统提供文件 缓存功能。除此之外 , 前端结构上还包括很多必要 的软件, 比如 : 通信类软件, 负责对内部处理结构之 间通信和对外与空间数字化网的通信 ; 系统函数库 ( 子程序库) , 用以简化用户编程 ; 用户应用程序, 用 于实现人机交互和图像采集与融合 , 数据处理任务 规划等功能。以上前端结 构软件可保存 在电子盘 上, 也可固化在 H OST 的 EPROM 中。
第 19 卷第 5 期 2010 年 10 月
测 绘 工 程 ENGINEERING OF SURV EYING AND M APP IN G
V ol. 19 . 5 O ct. , 2010
基于便携式移动终端的虚拟地理环境 协同感知问题研究
辛 欣 ,游
1
雄 ,卫
1
伟 , 张君儒
2
3
( 1. 信息工程大学 测绘学院 , 河南 郑州 450052; 2. 东北师范大学 , 吉林 长春 130117; 3. 沈阳炮兵学院 , 辽 宁 沈阳 110000) 摘 要 : 基于便携式移动终端的虚拟地理环境 系统的 主要目 的 , 是提供一 个便于 携带、 方便 使用并 支持多人 交互合
与硬件结构相对应的 , 如图 2 中所示, 移动终端 的软件构成同样也由 3 个层次组成 : 前端结构软件、 并行处理结构软件和 I/ O 处理结构软件。 其中 , 前端结构软件最主要功能是建立一个具 有冗余容错的功能、 支持多机并行处理并能为用户 提供适人化的人机交互环境。因此 , 需要引入一系 列诸如并行处理操作系统 ( OS) 、 OS 引导程序、 系统 异常处理与动态重构程序以及应用程序开发工具等
[ 2]
终端在虚拟地理环境中进行协同的关键问题之一。 然而 , 由于系统运行的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客户端 的多样性 , 使得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在共享的 虚拟地理环境中协同, 很难达到良好、 实时的协同感 知效果, 这对当前用户间协作关系越来越密切、 协作 效率越来越高、 协同任务和环境越来越复杂的现实
Abstract: T o provide a por table and convenient plat for m f or peo ple t o cooperat e w it h each ot her is t he main purpose o f t he coo perative virt ual geogr aphic enviro nm ent sy st em based on po rt able mobile term inal, and the premises of w hich is t he cooperat ive aw areness f or t he part icipato r int o t he w or k. Ent ering on t he hardw ar e and soft w are com posing of m obile t erminal, in t his paper, t he system st ruct ure of t he plat f orm is pro posed; t he characterist ic o f cooper at ive aw areness f or mobile term inal is summ ar ized; t he spat ial aw are ness cooperat ive mo del is put for ward. Key words: virt ual geogr aphic environment ; co operat ive aw areness; spat ial aw areness; mobile t erminal 近年来 , 随着 Mo bile GIS 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深 入以及 Mo bile Com put ing 技术应用的发展, 这两个 研究领域间出现了趋于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 , 一方 面, 从事 Mo bile GIS 的研究者们认识到移动性是该 系统面向广泛性和多样性的应用场景所不可或缺的 特性 ; 另一方面, 从事 M obile Co mput ing 的研究者 们逐渐认为比起为用户提供任意时间、 任意地点获 取信息的服务更重要的是, 移动计算应该为用户提 供无论何时、 无论何地进行协作的能力。在系统中 , 协作是通过用户与机器以及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互 完成的, 因此, 作为用户协作的基础 , 协同感知的优 劣对于系统而言至关重要
[ 1]
动终端使用者作用于共享虚拟地理空间的操作以一 种有效的形式及时传送给系统中的其他成员, 并使 其他用户状态和意图以一致的形式、 较高的效率被 参与协同工作的其他终端用户所感知 , 理解别人的 活动 , 为自己的活动提供相关信息! , 从而缩短各 终端使用者的心理距离 , 这是用户使用便携式移动
并以此指导人们的行为。认识论认为感知是一种知 识, 是对某种事实的认知[ 3] 。在移动环境下的协同 存在和感知( Presence and Aw areness)
[ 4 5]
是移动协
作的一个重要保证。其关键就在于运用感知技术来 及时获得用户间 协作过程中的有效交互 和感知信 息, 使得移动用户间的协作能够顺利进行。基于便 携式移动终端的 虚拟地理环境协同感知 兼有传统 CSCW ( Com put er Suppo rt Cooperative Work ) 和 M obil e GIS 的 优点 , 不仅 使群 组协 同方 式有 了更 多、 更灵活的选择 , 同时也使得各用户对虚拟地理环 境的认知跳出 了第一人称 ( f irst per son) 视点 的局 限, 在移动性的基础上 , 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感知和 适应技术 , 使得协作更加自然、 流畅。因此 , 基于便 携式移动终端的虚拟地理环境对协同感知提出了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