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肠道微生态ppt课件

合集下载

认识肠道微生态PPT课件

认识肠道微生态PPT课件
人体正常菌群种类达500余种 数量达100万亿个(人体体细胞 只有10万亿个)重量约1271克, 相当于肝脏的重量,如果将一个 人的肠内细菌排成一列,其长度 约可绕行地球2周多。
1g 10g
20g 20g
1000g
(78.67%)
200g 20g
胃肠道微生态系统
胃PH2
分泌酸(HCl) 对大分子物质进行消化
Y微ou生r 态To制pic剂G概oe念s Here
➢益生菌(Probiotics): 指给予一定数量的、能够对宿主 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常用菌种有双歧杆菌、 乳杆菌、粪链球菌、酪酸梭菌、芽孢杆菌和布拉酵母菌。
➢益生原(元)(Prebiotics): 能够选择性地刺激宿主肠道 内一种或几种有益菌的活性或生长繁殖,又不能被宿主消 化和吸收的物质。目前主要指非消化性低聚糖(NDO),包 括菊糖、低聚果糖(FOS)、低聚半乳糖(GOS)、大豆低 聚糖、乳果糖等。
微生物
Lactobacillus reuteri(干酪样乳酸杆菌)
A Bifidobacteria(双歧杆菌属)
抗生素相关性腹 泻
A S. Bonlardii(酵母菌属),L GG(鼠李糖乳杆 菌)
储袋炎 腹泻的预防
A VSL no.3
B L GG,L. casei(干酪样乳酸杆菌),L. idophilus,S. boulardii(布拉地氏酵母菌)
➢合生原(元)(Synbiotics): 益生菌与益生元的复合制剂。
Your Topic Goes Here
肠道菌群调节剂:益生菌
E. Metchnikoff (1845-1961)
➢首先提出动物的肠道微生物系统 对维持其健康起关键作用的科学 家之一。

最新第七讲调讲肠道菌群PPT课件

最新第七讲调讲肠道菌群PPT课件
数情况下无临床症状,甚至可以认为不 是异常现象,但可有消化吸收功能与食 欲不佳、腹涨、产气、便秘等一般不适 反映,这是改善肠道菌群功能食品最为 适用的人群。
❖ ☆☆肠道菌群的比例失调---按比例失调程度分为3 度:
❖ 1度由于某种食物或药物引起轻微短期的大肠菌与肠球菌
减少,原因去除后即可恢复。
❖ 2度为正常肠道菌显著减少,过路菌增多,可引起肠
❖ 2、肠道菌群的确立与发展 ❖ 母体中的胎儿是在无菌环境中发育,靠
母亲的抵抗力保持无菌。离开母体后不 久,在新生儿皮肤、气管和消化道等表面 膜上,开始滋生大量的细菌。新生儿第 一次排泄的胎粪是无菌的,3~4h后就发 现有细菌,哺乳后细菌数量急剧增长。
❖ 新生儿生后3~4d内,其粪便中就出现双歧杆 菌,到第5d时成为优势菌。随着婴儿的生长发 育,到断乳时肠道菌群的组成与成年人相近似。
❖ 在机体的肝癌病变中,肠道正常菌群所发挥的致 癌或促癌作用方式,可能包括:
❖ ①致癌物质前体受肠道菌群所产生的酶的作用, 释放出致癌活性物质。
❖ ②致癌物在肝脏中活化后与葡萄糖酸结合,随胆 汁进入肠腔经肠道菌的作用释放出致癌活性成分。
❖ ③食品中的致癌物质前体,在肠道内经细菌的作 用转变成致癌物或促癌物。
❖ 如果由于机体内外各种原因,导致这种平衡的 破坏,某种或某些菌种过多或过少,外来的致 病菌或过路菌的定植或增殖,或者某些肠道菌 向肠道外其他部位转移, 即称为肠道菌群失 调。
❖ 肠道菌群的稳定性与菌群、宿主和环境三方面因素 有关
❖ 在菌群方面,细菌间存在相互作用; ❖ 在宿主方面,胃酸能选择性地抑制或杀灭外来菌,
❖ 2.肠道菌群的抗癌性 ❖ 关于乳酸菌的抗肿瘤作用,表现在如下三
个方面: ❖ ①抑制有毒酶的活力,使肠道内的致癌

肠道微生态的临床研究通用课件

肠道微生态的临床研究通用课件

03
肠道微生态的临床研究方 法
粪便样本分析
粪便样本采集
通过收集粪便样本,可以分析 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
微生物计数
通过计数粪便中的微生物数量 ,了解肠道微生物的丰度。
代谢产物分析
分析粪便中微生物代谢产物的 种类和浓度,了解肠道微生物 的代谢功能。
微生物基因组分析
通过分析粪便中微生物的基因 组,了解肠道微生物的遗传信
02
肠道微生态与临床疾病的 关系
肠道微生态与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导致腹泻、 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影响营 养吸收和肠道健康。
炎症性肠病
肠道微生物群落失调可能与克罗 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 病的发病有关。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的改变 可能与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如腹 痛、腹胀和排便习惯改变有关。
适量补充益生菌
适量补充益生菌能够改善肠道健康,但过量补充可能引起肠道菌群 失调。建议按照产品说明和医生建议的剂量进行补充。
注意益生菌的保存
益生菌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保存,以确保其活性和效果。 在使用益生菌之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了解正确的保存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
中药调理
中药具有调理肠道、改善肠道微生态的作用。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选择适合的中药 进行调理。
息和功能。
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方法
通过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肠道黏膜和肠道 微生态。
肠道黏膜形态观察
通过肠镜检查观察肠道黏膜形态,了解肠道 健康状况和微生态变化。
肠道黏膜活检
通过活检可以获取肠道黏膜组织和肠道微生 物样本,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肠道炎症和感染检测

认识肠道微生态PPT资料24页

认识肠道微生态PPT资料24页
➢胃肠道微生态对人体最重要,研究最早、最多。
➢肠道是体内细菌定植的主要场所,肠道定植的细菌 具有数量巨大、多样化、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构成了人体的肠道菌群(intestinal microflora)。
➢肠道菌群从无到有,伴随着人的一生而变化,直至 生命结束。
肠道菌群的分类
主要(优势)菌群
次要菌群
➢生物屏障:正常肠道生理性膜菌群。 ➢化学屏障:胃肠液、胆汁、溶菌酶、肽类等。 ➢免疫屏障:肠道淋巴组织及其产生分泌型IgA分 布于粘膜表面。
肠道屏障Topic Goes Here
肠黏膜的机械屏障
由肠黏膜上皮细胞、侧面的细胞 连接和上皮下的固有膜等组成
肠黏膜的化学屏障
由胃肠道分泌的胃酸、胆汁、各种消化酶、溶 菌酶、黏多糖、糖蛋白和糖脂等化学物质组成
➢1908年因其在免疫学方面的杰出 贡献,与P.Ehrlich(Germany) 一起获诺贝尔奖医学。
Y益ou生r菌To应p用ic建G议o(es基H于e2r5e年的临床资料)
➢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生命 科学,一门新兴的生命科学分支。 ➢是“微观生态学”,与宏观生态学相对应。 ➢与传统的医学微生物学不同,医学微生物学 主要研究病原opic Goes Here
人体微生态学
➢人体有胃肠道、口腔、泌尿生殖道、皮肤和呼吸道 五大微生态系统。
占位保护
肠肠道道微微生生态态平平衡衡的的三三大大益益处处
1
2
3












Y肠ou道r 菌To群pic失G衡oe的s原He因re及后果
菌群失衡的主要原因
抗生素 创伤 应激 酗酒 其他因素

2024年度2024肠内营养ppt课件全新

2024年度2024肠内营养ppt课件全新
2024肠内营养ppt课件全新
2024/3/23
1
• 肠内营养基本概念与原理 • 肠内营养制剂类型及特点 • 肠内营养实施方法与技巧 • 临床案例分析与讨论 • 肠内营养最新研究进展与趋势 • 总结回顾与课程考核
2024/3/23
2
01
肠内营养基本概念与原理
2024/3/23
3
肠内营养定义及作用
2024/3/23
考核标准
满分为100分,60分以上为及格。其中选择题占 40分,简答题占30分,案例分析题占30分。
考试要求
学生需熟练掌握肠内营养的基本知识,能够独立 完成肠内营养的给予和护理工作,并能够分析和 解决相关并发症。同时,学生还需具备良好的医 德医风和团队协作精神。
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3
23
新型制剂研发成果展示
脂质体、纳米粒等新型药物传递系统
提高药物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
2024/3/23
功能性肠内营养制剂
针对特定疾病或营养需求,添加益生菌、膳食纤维、谷氨酰胺等,以改善肠道功能和营养 状况。
肠内营养混悬液、乳剂等
方便管饲病人使用,提高营养吸收效率。
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如感染、出血、造瘘管脱落等。
15
输注方式选择及注意事项
2024/3/23
输注方式比较与选择
比较不同输注方式的优缺点,如持续输注、间歇输注等, 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输注方式。
输注速度与浓度调整
讲解如何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和营养需求调整输注速度和 浓度,以确保肠内营养的顺利进行。
注意事项与监测
强调输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保持输注系统清洁无菌、 定期更换输液管道和过滤器等,并阐述必要的监测措施, 如定期检测血糖、电解质等。

认识肠道微生态24页26页PPT

认识肠道微生态24页26页PPT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认识肠道微生态24页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肠道的结构功能与微生态32页PPT

肠道的结构功能与微生态32页PPT
肠道的结构功能与微生态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道微生态(共生微 生物)

竞争营养

底物

致病菌/外源菌
短链脂肪酸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加益生菌,减少病原菌的 定植
Science. 2016 Apr 29;352(6285):535-8
益生元
修复肠道微生态失衡
? 目的:研究膳食菊粉型果聚糖 (益生元)对肥胖女性肠道菌群和代 谢的调节
抗生素破坏的肠道微生态
抗生素前 多样化的肠道微生态
抗生素 破坏的肠道微生态
抗生素后 耐药菌蔓延
抗生素减少肠道益生菌,增加机体感染 的易感性 Science. 2016 Apr
抗生素影响肠道菌群
? 伪膜性肠炎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 病毒性肠炎 ? 霉菌性肠炎
? 伪膜性肠炎:主要发生于结肠的急性粘膜坏死性炎症,并覆有伪膜 ? 常见于应用抗生素治疗之后 ? 由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的毒素引起
? 2015年10月28日到11月6日,8天 ,《自然》、《科学》、《细胞》三 大杂志对微生物研究,发表了 6篇重 磅论文
消化道的细菌组成
人类肠道菌群 主要分为五类 :
? 厚壁菌门
? 拟杆菌、
? 放线菌(包 括柯林斯菌 和双歧杆菌 等益生菌)
? 变形菌门
? 和疣微菌
十二指肠
34
10
-10
CFU/g 拟杆菌
我们能否除去杂草?
? 留下单一的、类似杂草的 菌种疯长
修复肠道微生态失
衡类似修复自然界
草坪失衡
(添加益有生益菌细菌 )
(促进有益益细生菌元的生长 )
未解决的问题: 哪种治疗策略修复失衡更 快、更有效、获益更多?
粪菌移植 ? 抗生素:强效干预
(改善生态环境 )
措施,清除病菌的
同时也破坏了肠道 当前的治疗策略均有一定的 临床疗效有,益但菌是,哪同种时策滋略生对 修复肠道了微耐生受态菌失,衡最起终效可更
白色念珠菌
乳酸杆菌
链球菌
结肠
1010-1011拟C杆FU菌/g 杆菌
双歧杆菌 梭状芽孢杆菌
肠球菌 真杆菌 梭形杆菌 消化链球菌 瘤胃球菌 链球菌 …………
...
食管
没有自身微生物群 微生物来自食物和口腔

4
10 CFU/g 白色念珠菌 幽门螺旋杆菌 乳酸杆菌 链球菌
空肠 57
1拟0杆-1菌0 CFU/g 白色念珠菌 乳酸杆菌 链球菌
大鼠出血性休克30分钟
后盲肠部位细菌侵犯固 有层
高倍视野下细菌跨大肠 粘膜
Shimizu K, et al.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重症感染导致肠道菌群失衡
? 入选病例:N=25,严重SIRS, CRP >10 mg/dL, ICU治疗 2天+
双歧杆菌
乳酸杆菌
金葡菌
益生
肠道菌群组成具有多样性
? 不同地理区域有明显差别:居住在北纬较冷地区人群肠道内厚壁 菌较多,且肠道厚壁菌的比例随个体所处纬度增加而增大,或许 可以解释为什么生活在北方的人比较魁梧
厚壁 拟杆
肠道内厚壁菌门多 于拟杆菌门,导致 更有效吸收食物中
肠道微生态与机体代谢关系密切
? 寒冷导致小鼠肠道菌 群组成发生明显变化
短链脂肪酸
瘤胃球菌属、拟杆菌属、双
歧杆菌属、普雷沃菌属
乙酸
梭状芽胞杆菌、葡萄球菌
可溶性纤维
韦荣球菌属、小杆菌属 埃氏巨球形菌、粪球菌属 沙门氏菌、卵瘤胃球菌
丙酸
粪球菌属 粪球菌属、普拉梭菌
பைடு நூலகம்
丁酸
可溶纤维可被益生菌分解为短链脂肪酸
修复肠道微生态失衡
益生

激活肠粘 膜 免疫功能
增加益 生菌的
营养代 短链脂肪 谢 酸
肠道微生态 平衡
修复肠道微生态平衡 粪菌移植 抗生素
益生菌、益生元
微生态失衡 宿主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抗生素、饮食、疾病) 性别、年龄
肠道微生态 失衡
? 细菌多样性减少 ? 致病性菌群增加 ? 短链脂肪酸生成减少 ? 粘膜屏障破坏 ? 肠源性感染
当前常规治疗策略有效,但仍有争议
平衡的肠道微生态
抗生素强效清除 彻底破坏肠道微生态
粪便移植物的 制备
粪菌移 植
粪便菌群移植方法
修复肠道微生态失衡
1 益生菌
含有一定数量的活菌
微生态 制剂
2 人制乳益物体剂酸生)不。菌元能如、(利双肠细用歧球菌却杆菌的能菌等食选、。
3
择性刺激肠内有益菌 合生生长元繁殖的物质。如
益生各菌种和低益聚生糖元。的混合物
,既能补充益生菌,又能
选择性刺激益生菌繁殖,
放线菌
型,厚壁菌大约占80%,
拟杆菌大约占18%,其余
? 进一步分析B和为C个放体线的菌厚等壁菌进行种
(species) 水平? 的D个分体析梭,形则菌两大者约的占差2别0%就 Lozupone CA, et al. Natu很re大. 2,0给来1几2肠挑乎道战每微个,生家厚物族壁群(f菌病am占理ily7生)5都理%有左研差右究别,带其
治疗策略应运而生
肠道微生态失衡与重症
正常的肠道微生态
? 正常情况下,肠道微生态是动态平衡且相对稳定 ? 微生态系统组成: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的微环境 ? 肠道微生物群主要由肠道菌群构成,包括3大类:
与机体共生的 生理性菌群
潜在的 条件致病菌群
侵入性病原菌群
微生态
生理状态
炎症
Round JL, Mazmanian SK. Nat Rev
修复肠道微生态平衡: 改善重症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新靶点
目录
01 肠道微生态的最新进展 02 肠道微生态失衡与重症 03 修复肠道微生态平衡的策略
肠道微生态的最新进展
肠道微生态成为研究热点
2500
2000
数/ 1500 献10篇00 文
500
1858 2100
1396
961
621
583
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pub
年份 以” gut microbiome”为关键词 ,在pubmed上检索文献
对肠道微生态系统的新认识
? 2010年3月4日,人体肠道元基因组 研究(MetaHIT) 计划的研究小组公 布阶段性重大成果,引起世界的关注
? 从这个基因集中可以估计人肠道中存 在约 1000 到1150 种细菌
修复肠道微生态失衡
补充益生菌推荐
? 尽管常规ICU患者使用已研究过的益生菌种似乎是安全的 ,但我们只建议选择性的在随机对照试验已经证实益生菌 安全,同时可以获益的一些内科以及外科患者中使用。目 前我们尚不能对ICU患者常规使用益生菌作出推荐。(证 据级别:低) 【SCCM 2016】
补充益生菌对危重病人的作用 死亡率
对住院死亡率无影响 15 Canada guideline
补充益生菌对危重病人的作用 死亡率
对 ICU 死亡率无影响 2015 Canada guideline
补充益生菌对危重病人的作用 VAP发生率
有降低VAP的趋势 2015 Canada guideline
感染
补充益生菌对危重病人的作用
亚组分析:降低高风险(高死亡率)病人
感染 率
益生菌用于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益生菌不能显著影响胰腺感染率(RR=1.19,95% CI=0.74~1.93;P =0.47);总感染(RR=1.09,95% CI=0.80~1.48;P=0.57)
结论:益生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结局既无益处 也无副作用
修复肠道微生态失衡
益生

产商 (细菌)
快、疗效能更需优要、重获新益建更立多肠,
粪便菌群移植在临床应用上的挑战
粪菌移植
? 粪便菌群移植(FMT) 可以重建
? FD肠A道将菌粪群便纳入
药品管理,要求 进行正规的程序 申请(艰难梭菌
发现合适的供 者
感染除外)
? 粪菌移植已经用于难辨
临床应用 存在的挑

供者筛选
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炎
症性肠病、顽固性便秘 、代谢病、肠道免疫缺
回肠 78
1拟0杆-1菌0 CFU/g 梭状芽孢杆菌 肠杆菌 肠球菌 乳酸杆菌 韦荣球菌
肠道菌群组成具有多样性
同一个人群不同个体肠道菌群在各个分类学层次存在 明显差? 别4个年龄相仿的美国人,从大
梭形菌 厚壁菌 拟杆菌
类门的水平进行分析: ? A个体拟杆菌大约占60%
,厚壁菌占35%左右,其 余为放线菌等 ? B和C个体,是该队列的典
营养素与肠道微生态影响机体代谢
中枢机制
食欲,饱腹感
能量消耗 代谢功能
免疫 细胞
胃肠 激素
传出 神经元
肝 胰脏
能量平衡 代谢功能
胃肠道组织
胃肠道管腔内
营养素
肠道微生态
胆汁酸
黏液层
肠道微生态、黏液层、胆汁酸和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结合影响体内新陈
代谢和能量平衡
肠道微生态可预测心血管风险
? 肠道菌群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以预测心衰患者的死亡风险 ? 由肠道菌群分解食物中的肉 毒碱和其他营养物质产生代 谢物——三甲胺-N-氧化物 (TMAO) ? 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空腹 血浆水平明显高于没有 心衰的受试者 ? 随其基线浓度的升高,
? 将“寒冷微生物群” 移植给无菌小鼠,肠 道、绒毛和微绒毛的 长度增加→ 体重增加
Cell. 2015 Dec 3;163(6):1360-74
肠道微生态与机体代谢关系密切
肠道菌群改变可以是肥胖的直接原因
肠道微生态在延长寿命中起到重要作用
? 方法:大城市与长寿村老年人的肠道菌群的研究,共纳入 69例长寿村的老年人(平均年龄69.96±11.14岁)和40例大城 市的老年人(平均年龄53.00±8.47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