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外妇儿分型代表方
中医内外妇儿分型代表方
中医内外妇儿分型代表方中医内科学一、感冒:1、风寒;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2、风热;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暑湿、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嗽散。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3、风燥伤肺;疏风清热,润燥止咳;桑杏汤。
4、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黛蛤散。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1发作期: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清龙汤。
2 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麻黄杏仁僵蚕厚朴半夏陈皮茯苓。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平喘固本汤加减。
缓解期1、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
2、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四、喘证:1、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
虚喘:1、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
2、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3、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五、肺痨:1、肺阴亏损证;滋阴润肺;月华丸加减。
2、虚火灼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证;益气养阴;保真汤、参苓白术散。
4、阴阳虚损证;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加减。
六、肺胀:1、痰浊壅肺证;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加减。
中医内外妇儿速记(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
中医内科肺系病证一、感冒▶▶常人感冒1.风寒束表证——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2.风热犯表证——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暑湿伤表证——新加香薷饮▶▶虚体感冒4.气虚感冒——参苏饮5.阳虚感冒——再造散6.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二、咳嗽----病位在肺,涉及肝脾肾▶▶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证——三拗汤合止嗽散2.风热犯肺证——桑菊饮3.风燥伤肺证——温燥桑杏汤,凉燥杏苏散▶▶内伤咳嗽4.痰湿蕴肺证——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5.痰热郁肺证——清金化痰汤6.肝火犯肺证——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7.肺阴亏耗证——沙参麦冬汤三、哮病----病位在肺,涉及脾肾▶▶发作期1.冷哮证——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2.热哮证——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3.寒包热哮证——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4.风痰哮证——三子养亲汤5.虚哮证——平喘固本汤▶▶缓解期6.肺脾气虚证——六君子汤7.肺肾气虚证——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四、喘证----病位在肺肾,涉及肝脾心▶▶实喘1.风寒壅肺证——麻黄汤合华盖散2.表寒肺热证——麻杏石甘汤加味3.痰热郁肺证——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证——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闭证——五磨饮子▶▶虚喘6.肺气虚耗证——生脉散合补肺汤7.肾虚不纳证——金贵肾气丸合参蛤散8.正虚喘脱证——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五、肺痈1.初期——银翘散2.成脓期——千金苇茎汤或如金解毒散3.溃脓期——加味桔梗汤4.恢复期——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六、肺痨1.肺阴亏损证——月华丸2.虚火灼肺证——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证——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4.阴阳两虚证——补天大造丸七、肺胀1.外寒里饮证——小青龙汤2.痰浊阻肺证——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3.痰热郁肺证——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4.痰蒙神窍证——涤痰汤5.阳虚水泛证——真武汤合五苓散6.肺肾气虚证——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八、肺萎1.虚热证——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2.虚寒证——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心系病证一、心悸1.心虚胆怯证——安神定志丸2.心血不足证——归脾汤3.心阳不振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4.水饮凌心证——苓桂术甘汤5.阴虚火旺证——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6.瘀阻心脉证——桃仁红花煎7.痰火扰心证——黄连温胆汤二、胸痹1.心血瘀阻证——血府逐瘀汤2.气滞心胸证——柴胡疏肝散3.痰浊闭阻证——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4.寒凝心脉证——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5.气阴两虚证——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6.心肾阴虚证——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7.心肾阳虚证——参附汤合右归饮三、心衰1.气虚血瘀证——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2.气阴两虚证——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3.阳虚水泛证——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4.喘脱危证——参附龙骨牡蛎汤四、不寐----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1.肝火扰心证——龙胆泻肝汤2.痰热扰心证——黄连温胆汤3.心脾两虚证——归脾汤4.心肾不交证——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5.心胆气虚证——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脑系病证一、头痛----病位在脑,涉及肝脾肾▶▶外感头痛1.风寒头痛——川芎茶调散2.风热头痛——芎芷石膏汤3.风湿头痛——羌活胜湿汤▶▶内伤头痛4.肝阳头痛——天麻钩藤饮5.血虚头痛——加味四物汤6.痰浊头痛——半夏白术天麻汤7.肾虚头痛——大补元煎8.瘀血头痛——通窍活血汤9.气虚头痛——益气聪明汤二、眩晕----病位在脑,涉及肝脾肾----风火痰瘀1.肝阳上亢证——天麻钩藤饮2.气血亏虚证——归脾汤3.肾精不足证——左归丸4.痰浊上蒙证——半夏白术天麻汤5.瘀血阻窍证——通窍活血汤三、中风----病位在脑,涉及心肝脾肾----风火痰瘀▶▶急性期中经络----发病至两周1.风痰瘀阻证——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仁红花煎2.风阳上扰证——天麻钩藤饮3.阴虚风动证——镇肝熄风汤▶▶急性期中脏腑----发病至一月4.阳闭证——羚羊角汤合安宫牛黄丸5.阴闭证——涤痰汤合苏合香丸6.脱证(阴竭阳亡)——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恢复期(急性期至半年),后遗症半年以上。
中医内外妇儿科的方剂总整理
中医内外妇儿科的方剂总整理一扫光一贯煎一捻金丁沉透膈散丁香散丁桂散丁萸理中汤七三丹七味白术散七味都气丸七宝美髯丹七宝美髯丹九一丹九华膏九种心痛丸九黄丹二仙汤二仙汤二冬汤二号癣药水二白散二至丸二至丸二阴煎二妙丸二妙散(丸)二豆散二陈丸二陈汤二陈汤二味黑锡丹二矾汤二神散二黄枯痔钉人参五味子汤人参麦冬散人参养荣汤人参养荣汤人参养营汤人参养营汤八二丹八正散八正散八宝丹八物汤八珍汤八珍汤八珍汤十全大补丸十全大补丸十全大补汤十全流气饮十灰散十枣汤万灵丹三子养亲汤三子养亲汤三才封髓丹三仁汤三号止血粉三圣散三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三石散三妙丸三妙丸三拗汤三拗汤三品一条枪三黄丸三黄洗剂下虫丸下乳涌泉散千金散千捶膏土槿皮酊大七气汤大分清饮大半夏汤大补元煎大补元煎大补元煎大补阴丸大补阴丸大补阴丸大定风珠大定风珠大建中汤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大青龙汤大青龙汤大柴胡汤大秦艽汤大菟丝子丸大黄甘草汤大黄虫丸大黄虫丸大黄牡丹皮汤大黄牡丹汤大黄附子汤大黄硝石汤小儿回春丹小升丹小半夏加茯苓汤小半夏汤小建中汤小建中汤小承气汤小承气汤小金丹小金丹小金片小青龙加石膏汤小青龙汤小青龙汤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小陷胸汤小淋汤小续命汤小蓟饮子小蓟饮子川芎茶调散已椒苈黄丸已椒苈黄丸马勃膏中满分消丸丹参饮丹栀逍遥丹栀逍遥散乌头汤乌头赤石脂丸乌头桂枝汤乌附麻辛桂姜汤乌药汤乌药顺气汤乌药散乌梢蛇片乌梅丸乌梅丸乌梅丸五子补肾丸五子衍宗丸五五丹五仁丸五仁汤五汁安中饮五皮饮五皮饮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饮五宝散五苓散五虎汤五虎追风散五虎追风散五神汤五倍子汤五倍子泻心汤五倍子散五积散五磨饮子仁四七汤仓廪汤六一散六一散六一散六军丸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六应丸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六神丸六神丸六神全蝎丸六神散六磨汤内补丸内消瘰疬丸内疏黄连汤化虫丸化坚二陈丸化肝煎化毒丹化积丸化斑汤化斑解毒汤化斑解毒汤化癌汤升丹双柏散双柏散天王补心丹天仙藤散天麻丸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饮太乙膏少腹逐瘀汤巴豆朱砂膏开关散开郁二陈汤开郁种玉汤开郁散开噤散无比山药丸无价散月华丸木防已汤木香大安丸木香肉桂逐寒方木香顺气散木香槟榔丸木香槟榔丸木通散止带方止痉散止痒扑粉止嗽汤止嗽散水红花膏水杨酸软膏水杨酸酊剂水陆二仙丹牛皮癣膏药牛桔汤牛黄夺命散牛黄抱龙丸牛黄清心丸牛黄清心丸牛蒡解肌汤:王枢丹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饮代抵当丸代抵当汤加味二妙散加味五苓散加味五淋散加味六味子汤加味六味地黄丸加味四斤丸加味四君子汤加味四物汤加味归脾丸加味地黄丸加味导赤散加味百花膏加味泻白散加味金刚丸加味金铃子片加味桔梗汤加味消毒饮加味清胃散加味温胆汤加减一阴汤加减承气汤加减泻白散加减葳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秫米汤半硫丸卢氏肾炎消肿丸右归丸右归丸右归丸右归饮四君子汤四君子汤四君子汤四妙丸四妙勇安汤四妙散四味回阳饮四物汤四物汤四物消风饮四苓散四苓散四苓散四神丸四神丸四逆加人参汤四逆汤四逆汤四海舒郁丸四海舒郁丸:四黄散、膏失笑散失笑落对愈汤左归丸左归丸左归丸左归饮左金丸左金丸平胃散平胬丹平喘固本汤归脾丸归脾汤归脾汤归脾汤本事地黄汤正气天香散正气散玉女煎玉女煎玉枢丹玉屏风散玉屏风散玉钥匙散玉真散玉真散玉露油膏玉露散瓜萎牛蒡汤甘麦大枣汤甘姜苓术汤甘草干姜汤甘草泻心汤甘桔汤甘遂半夏汤甘露消毒丹甘露消毒丹生化汤生肌玉红膏生肌散生姜甘草汤生脉散生脉散生脉散生铁落饮白头翁汤白术散白术散白玉膏白芨楷把丸白驳片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桂枝汤白虎汤白虎承气汤白虎翁汤白金丸白降丹白屑风酊皮枯膏皮脂膏石苇散石斛夜光丸艾胆泻肝汤龙明泻肝丸龙虎丸龙齿降热汤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汤龙骨散交泰丸先天大遭丸全蝎散冰硼散冲和油膏冲和膏华盖散回阳玉龙膏地龙片地骨皮饮地黄饮子地黄饮子地黄饮子地榆散夺命散如圣金刀散如金解毒散如意金黄散安冲汤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安神丸安神定志丸安营牛黄丸导赤散导赤散导赤散导痰汤导痰汤巩堤丸异功散异功散当归六黄汤当归片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当归龙荟丸当归芍药散当归补血汤当归补血汤当归饮子当归饮子当归建中汤托里消毒散托里消毒散托里透脓汤曲麦枳术丸朱衣滚痰丸朱砂安神丸朱砂安神丸汤氏芎黄散灰皂散百合因金丸百合地黄汤百合固金汤百合固金汤百部酊百部煎剂竹叶黄芪汤竹沥汤竹沥达痰丸竹沥达痰丸竹菇汤红灵丹红灵丹红灵丹红灵丹油膏红灵酒红油膏红藤煎剂羊肝丸羊肝丸耳聋左慈丸至宝丹舟车丸芋艿丸芍药甘草汤芍药汤芎芷石膏汤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行军散行军散西黄醒消丸贞元饮达原饮防己黄芪汤防已黄芪汤防风汤防风通圣散阳和汤阳和汤阳和解凝膏阳毒内消散阴毒内消散两仪膏两地汤何人饮何首乌酒佛手散启宫丸启膈散吴茱萸汤妙香散完带汤寿胎丸张涣温脾丹扶元散抗银片更衣丸杏苏饮杏苏散杏苏散杞菊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来复丹沆丹沉香降气散沉香散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汤沙参清肺汤牡蛎散牡蛎散皂荚丸纯阳正气丸纸裹药线羌活胜湿汤肠宁汤良附丸良附丸花椒麻油苁蓉丸苁蓉片苇茎汤苍术二陈汤苍术难名丹苍附导痰丸苏子降气汤苏叶黄连汤苏合香丸苏合香丸苣胜丹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汤补天大造丸补心丹补气运脾汤补气还五汤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汤补肝汤补肺汤补肾地黄丸补肾固冲丸补肾益脾散补络补管汤补骨脂酊补益地黄丸角语丹豆豉膏身痛逐瘀汤辛夷清肺饮辰砂僵蚕散还少丹远志丸连梅安汤连梅汤连理汤连翘败毒散阿胶鸡子黄汤阿胶养血汤阿胶散阿魏丸阿魏消疡膏阿魏膏附子埋中丸附子理中汤附子理中汤附子粳米汤驱虫粉鸡苏散麦门冬汤麦门冬汤麦味地黄丸使君子散参苏饮参苏饮参附龙牡汤参附龙牡救逆汤参附汤参附汤参附汤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参蚧散参蛤散固本止崩汤固阴煎固真汤奄脐法定吐丸定志丸定经汤定喘汤定喘汤定裥丸定痼丸定魄丸宝鉴当归四逆汤实脾饮实脾饮抱龙丸抵当汤易黄汤枇杷清肺饮枕中丹河车八味丸河车大造丸河车大造丸泻心导赤汤泻心汤泻白散泻白散泻热汤炉甘石洗剂炙甘草汤知柏八味丸(即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汤知柏地黄汤肥儿八珍糕肥儿丸肾气丸肾气丸苓甘五味姜辛汤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苦参子膏苦参地黄丸苦参汤虎挣散虎骨散虎潜丸虎潜丸败毒散贯众汤金沸草散金铃子散金匾肾气丸金黄油膏金黄散金黄散金锁固精丸金锁固精丸青吹口散青吹口散油膏青娥丸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汤青黛散青黛散青黛散油膏青麟丸驻车丸举元煎保元汤保产无忧散保阴煎保赤散保和丸保和丸保真汤养心汤养心汤养阴生肌散养阴清肺汤养胃增液汤养荣壮肾汤养脏散养精种玉汤前列腺汤厚朴汤咬头膏复元活血汤复方土槿皮酊宣汤宣霉发表汤宫外孕II号方宫外孕I号方封髓丹扁平疣外洗方拯阳理劳汤指迷茯苓丸春泽汤枯痔钉枯痔液枯痔散枳实导滞丸枳实导滞汤枸橘汤柏叶汤栀子柏皮汤栀子清肝汤栀子豉汤活血散瘀汤济川煎济生肾气丸牵正散独参汤独参汤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珍珠散疯油膏砒枣散祛风换肌丸神仙活命饮神术散神灯照法方神应养真丹神应消风散神效瓜萎散神犀丹神犀丹胃苓汤胆道驱蛔汤胎元饮胡粉散茜根散茜根散茯苓导水汤茵陈五苓散茵陈五苓散茵陈术附汤茵陈理中汤茵陈蒿汤茵陈蒿汤茵陈蒿汤荆防四物汤荆防败毒散荆防败毒散荆防败毒散追虫丸钩藤散除湿胃苓汤顺气导痰汤顺经汤香贝养荣汤香苏散香连丸香附旋复花汤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饮香砂平胃散香棱丸香薷饮健固汤健脾丸党参片凉心散凉血四物汤凉血地黄汤凉惊丸凉营清气汤凉营清气汤凉膈散凉膈散凉膈散夏枯草膏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汤柴枳半夏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清肝汤柴胡疏肝散柴胡截疟饮柴葛解肌汤栝萎桂枝汤栝萎薤白半夏汤栝萎薤白白酒汤桂设散桂附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桂枝人参汤桂枝加当归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黄芪汤桂枝甘草龙骨特蛎汤桂枝汤桂枝汤桂枝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茯苓丸桃仁红花煎桃红四物汤桃红四物汤桃红四物汤桃红饮桃花汤桃花散桑白皮汤桑白皮汤桑杏汤桑柴火烘法桑菊饮桑菊饮桑菊饮桑螵蛸散桑螵蛸散桔半桂苓枳姜汤桔梗白散桔梗汤桔梗杏仁煎海浮散海藏紫菀汤海藻玉壶汤海藻玉壶汤消风导赤汤消风散消风散消乳丸消疬丸消骨散消桉丸消痔灵注射液消痔散消痔膏消散消渴方消瘤二反膏涤痰汤涤痰汤涤腹逐瘀汤润肠丸润肠汤烟熏法烧盐探吐法热烘疗法疳积散皱肺丸益元散益气导溺汤益气聪明汤益胃汤益胃汤益脾散益脾镇惊散真人养脏汤真武汤真武汤真武汤秦九鳖甲散秦艽鳖甲散胶艾汤脏连丸蚕矢汤调元骨气丸调元散调肝汤调营饮调营敛肝饮资生健脾丸逍遥萎贝散逍遥散逍遥散透疹凉解汤透脓散逐冷瘀止血汤逐寒荡惊汤通气散坚丸通关散通乳丹通幽汤通络活血方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汤通窍活血汤通窍活血汤通窍活血汤通瘀煎顾步汤密陀僧散控涎丹救母丹旋复代赭汤旋复花汤梅花点舌丹欷莶丸。
内外妇儿方证表
原发性高血压
肺卫不固 桂枝加黄芪汤 或玉屏风散
无风不作眩 肝肾阴虚 风阳上扰 镇肝息风汤 肝阳上亢 天麻钩藤饮 肝阳上亢 天麻钩藤饮
邪热郁蒸
龙胆泻肝汤
无痰不作眩 痰瘀互结 阻滞脉络 黄连温胆汤合 桃红四物汤 痰湿中阻 半夏白术天麻 汤 痰湿内盛 半夏白术天麻 汤
无虚不作眩
气血亏虚 归脾汤 肝肾阴虚 杞菊地黄丸
痞满
原发性肝癌
胁痛
积聚(聚证)
积聚(积证)
鼓胀 泄泻 溃疡性结肠炎 便秘 泌尿系统 慢性肾小球肾 炎 (本证)
寒湿内盛 藿香正气散
冷秘 温脾汤合半硫 丸
脾胃湿热 三仁汤 湿热阻胃 泻心汤合连 湿热瘀毒 茵陈蒿汤合鳖 甲煎丸 肝胆湿热 龙胆泻肝汤
水热蕴结 中满分消丸合 茵陈蒿汤 湿热伤中 葛根芩连汤 湿热内蕴 白头翁汤 热秘 麻子仁丸
热 湿热蕴脾 中满分消丸合 茵陈蒿汤 痰湿阻胃 开郁二陈汤
心脾两虚 归脾汤合六君 子汤 脾肾两虚 还少丹 脾肾两虚
还少丹
气血两虚 八珍汤合天麻 钩藤饮 痰湿壅闭 心神 苏合香丸合涤 痰汤
气滞 气滞湿阻 柴胡疏肝散合 胃苓汤 肝胃不和
柴胡疏肝散
瘀阻脑络 通窍活血汤 瘀血内阻 通窍活血汤 瘀血内阻 通窍活血汤 血瘀动风 补阳还五汤 痰热腑实 风痰上扰 星蒌承气汤
丁氏清络饮 独活寄生汤
阴虚内热
脾肾两虚
玉女煎合增液 济生肾气丸
汤பைடு நூலகம்
气阴两虚
阴阳两虚
七味白术散 金匮肾气丸
腰痛 痿证
寒湿腰痛
甘姜苓术汤 热毒炽盛 气血两燔 清瘟败毒饮 肝
虚劳(气虚)
虚劳(血虚) 虚劳(阴虚)
肝血虚 四物汤 肝阴虚 补肝汤
2016中医内外妇儿方证对应整理
2016笔试中医内科一、感冒常人感冒:⑴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⑵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⑶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虚体感冒:①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②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二、咳嗽⑴外感咳嗽①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②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③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⑵内伤咳嗽①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②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③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④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三、哮病⑴发作期①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②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③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④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⑤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⑵缓解期:①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②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四、喘证⑴实喘①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②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③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④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⑤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⑵虚喘①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②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③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五、肺痈⑴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⑵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⑶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⑷恢复期:清热养阴,益气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六、肺痨⑴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⑵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⑶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⑷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七、肺胀⑴痰浊壅肺: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⑵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⑶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⑷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八、肺痿⑴虚热证:滋阴清热,润肺生津——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⑵虚寒证:温肺益气——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⑶上热下寒:寒热平调,清温并用——麻黄升麻汤⑷肾虚血瘀:纳气定喘,活血化瘀——七味都气丸合柴胡疏肝散九、心悸⑴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⑵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⑶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⑷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⑸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⑹瘀阻心脉: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甘龙牡汤⑺痰火扰心: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十、胸痹⑴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⑵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⑶痰浊闭阻: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⑷寒凝心脉: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⑸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⑹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活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⑺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十一、真心痛⑴气虚血瘀:益气活血,通脉止痛——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⑵寒凝心脉:温补心阳,散寒通脉——当归四逆汤⑶正虚阳脱: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四逆加人参汤十二、不寐⑴肝火扰心: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⑵痰热扰心: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⑶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⑷心肾不交: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⑸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十三、头痛⑴外感头痛①风寒头痛:疏风散寒止痛——川芎茶调散②风热头痛:疏风清热和络——芎芷石膏汤③风湿头痛:祛风胜湿通窍——羌活胜湿汤⑵内伤头痛①肝阳头痛:平肝潜阳息风——天麻钩藤饮②血虚头痛:养血滋阴,和络止痛——加味四物汤③痰浊头痛: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④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填精生髓——大补元煎⑤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十四、眩晕⑴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清火息风——天麻钩藤饮⑵气血亏虚:补益气血,调养心脾——归脾汤⑶肾精不足:滋养肝肾,益精填髓——左归丸⑷痰湿中阻:化痰袪湿,健脾和胃——半夏白术天麻汤⑸瘀血阻窍:祛瘀生新,活血通窍——通窍活血汤十五、中风(一)中经络⑴风痰入络:祛风化痰通络——真方白丸子⑵风阳上扰: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天麻钩藤饮⑶阴虚风动:滋阴潜阳,息风通络——镇肝息风汤(二)中脏腑⑴闭证①痰热腑实:通腑泄热,息风化痰——桃仁承气汤②痰火瘀闭:息风清火,豁痰开窍——羚角钩藤汤【阳闭】另可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
中医内外妇儿学证型方药汇总
中醫內科學一、感冒:1、風寒:辛溫解表;荊防達表湯或荊防敗毒散。
2、風熱:辛涼解表;銀翹散或蔥豉桔梗湯。
3、暑濕:清暑祛濕解表;新加香薷飲。
4、氣虛:益氣解表;參蘇飲。
5、陰虛:滋陰解表;加減葳蕤湯。
二、咳嗽:1、風寒襲肺:疏風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湯、止嗽散。
2、風熱犯肺:疏風清熱,宣肺止咳;桑菊飲。
3、風燥傷肺:疏風清熱,潤燥止咳;桑杏湯。
4、痰濕蘊肺:燥濕化痰,理氣止咳;二陳平胃散合三子養親湯。
5、痰熱鬱肺:清熱肅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湯。
6、肝火犯肺:清肺瀉肝,順氣降火;加減瀉白散,黛蛤散。
7、肺陰虧耗:滋陰潤肺,化痰止咳;沙參麥冬湯。
三、哮病:發作期:1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幹麻黃湯、小清龍湯。
2 熱哮:清熱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湯、越婢加半夏湯加減。
3寒包熱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熱;小青龍加石膏湯、厚樸麻黃湯加減。
4風痰哮證:祛風滌痰、降氣平喘;三子養親湯加麻黃杏仁僵蠶厚朴半夏陳皮茯苓。
5虛哮證:補肺納腎,降氣化痰。
平喘固本湯加減。
緩解期:1、肺脾氣虛:健脾益氣,補土生金;六君子湯加減。
2、肺腎兩虛:補肺益腎;生脈地黃湯合金水六君煎加減。
四、喘證:1、風寒壅肺證:宣肺散寒;麻黃湯合華蓋散。
2、表寒肺熱證:解表清裏,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湯。
3、痰熱鬱肺證:清肺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湯。
4、痰濁阻肺證: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
5、肺氣鬱痹證:開郁降氣平喘;五磨飲子加減。
虛喘:1、肺氣虛耗證:補肺益氣養陰;生脈散合補肺湯加減。
2、腎虛不納證:補腎納氣;金匱腎氣丸合參蛤散加減。
3、正虛喘脫證:扶陽固脫,鎮攝腎氣;參附湯送服黑錫丹,配合蛤蚧粉。
五、肺癆:1、肺陰虧損證:滋陰潤肺;月華丸加減。
2、虛火灼肺證:滋陰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鱉甲散。
3、氣陰耗傷證:益氣養陰;保真湯、參苓白術散。
4、陰陽虛損證:滋陰補陽;補天大造丸加減。
六、肺脹:1、痰濁壅肺證:化痰降氣,健脾益肺;蘇子降氣湯、三子養親湯、六君子湯加減。
中医执业医师内外妇儿归类
化斑解毒汤+龙胆泻肝汤
血虚风燥
消风散+当归饮
筋瘤
股肿
脱疽*
血栓性浅
静脉炎
→药物性皮炎
湿热下注
四妙勇安汤
湿热毒盛
四妙勇安汤
湿热瘀阻
二妙散+茵陈赤小豆汤
湿毒蕴肤
萆薢渗湿汤
寒湿凝筋
暖肝煎+当归四逆汤
寒湿阻络
阳和汤
热毒入营
清营汤
外伤瘀滞
活血散瘀汤
血脉瘀阻
活血通脉汤
血瘀脉阻
桃红四物汤
血瘀湿阻
活血通脉汤
气滞血阻
柴胡疏肝散+失笑散
气滞血瘀
香棱丸/大黄庶虫丸
脾阳虚弱
苓桂术甘汤+
小半夏加茯苓汤
邪犯胸肺
柴枳半夏汤
表寒里饮
小青龙汤
瘀血内结
膈下逐瘀汤+六君子汤
痰湿瘀结
苍附导痰汤+桂枝茯苓丸
饮停胸胁
椒目瓜蒌汤+十枣汤
→支饮
食滞痰阻
六磨汤
湿热瘀阻
大黄牡丹汤
饮留胃肠
甘遂半夏汤
/己椒苈黄丸
络气不和
香附旋复花汤
寒饮伏肺
火毒炽盛
透脓散
热伤胃阴
益胃汤
热毒证
大黄牡丹汤+透脓散加减
热毒蕴结
仙方活命饮
正虚毒恋
托里消毒散
阴虚毒恋
青蒿鳖甲汤+三妙丸
脐痈
臁疮
臀痈
委中痈
子痈
流注
湿热火毒
黄连解毒杨+四苓汤
湿热下注
二妙丸+五神汤
湿火蕴结
内外妇儿中医偏方大全(2012年最新整理)word文档下载
偏方大全(2012年收集整理)内科:偏头痛:生萝卜汗二匙,仰卧滴鼻中,左痛滴右,右痛滴左,左右皆痛俱滴。
发热:生梨汁20毫升,生藕汁20毫升,一次服下,每日2次。
食欲不振:羊肉50克,山药30克,大米50克,生姜3片煮粥吃,每日1次。
消化不良:鲜山楂20克,鲜葡萄30克,生吃,每日2-3次。
呕吐:苹果1个,蜂蜜30毫升,苹果蘸蜜,饭前吃,每日2-3次。
腹胀:枣树皮20克,陈皮10克,水煎服,每日1-2次。
腹泻:大米100克,莲子50克,将大米炒黄,与莲子研末,每次服6-9克,每日2-3次。
外科:风湿性关节炎:黄豆30克,玉米叶30克,桃仁15克,水煎服,每日2次。
肩周炎:白菜根30克,生姜12克,乌蛇15克,水煎服,每日1-2次。
急性腰扭伤:鲜茴香苗60克,生姜20克,共捣烂,敷患处,每日1次。
扭伤:韭菜100克,捣烂敷患处,每日1次。
外伤出血:艾叶3克,丝瓜叶6克,共研细末,敷伤口上。
阑尾炎:芹菜30克,野菊花30克,藕节20克,水煎服,每日2次。
儿科:小儿高热:蝉衣、人参各15克,黄芩、茯神、升麻、牛黄、牡蛎各地0.3克,天竺黄3克.共研细末,每次1.5克。
用荆芥、薄荷煎汤兑服。
一日3次,日数不限。
百日咳:尖贝粉10克,冻糖30克。
蒸服,每日1剂,连服10天。
婴儿腹泻:水芋头杆(晒干或晾干)20克,煎水20毫升,分2次服。
新生儿黄疸:鲜藕15克,赤小豆3克,水煎服,每日2次。
麻疹:胡萝卜60克,老丝瓜1个,洗净,切碎,水煎服,每日2次。
风疹:荞麦叶15克,甘草1克,水煎服,每日1-2次。
白喉:白萝卜叶30克,野菊花30克,水煎服,每日2-3次。
1 APC除PP水污迹P·P水(高锰酸钾溶液)使用后, 会使接触部位、特别是手染成黄色, 一般洗涤剂又不能去除. 若用1片APC或维生素C, 蘸水擦洗被染黄的部位, 很容易洗去。
2 “核麻蜜”治愈哮喘病哮喘病患者天一冷就气短, 稍一动就气喘。
内外妇儿
中医内科学一、感冒1. 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2. 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3. 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二、咳嗽1. 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咳散2. 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3. 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二)、内伤咳嗽4. 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汤5. 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6. 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加减泻白散7. 肺阴亏耗证: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三、哮病1. 冷哮证: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2. 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3.朴麻黄汤4. 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5. 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附: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生脉饮(二)、缓解期6. 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7. 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金水六君煎四、喘证1. 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华盖散2. 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3. 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4. 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三子养亲汤5. 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二)、虚喘6. 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补肺汤7. 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生脉散8. 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黑锡丹+粉五.、肺痈1. 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2. 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3. 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4. 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六、肺痨1. 肺阴亏损证:滋阴润肺-月华丸2. 虚火灼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秦艽鳖甲散3. 气阴耗伤证:益气养阴-保真汤、参苓白术散4. 阴阳虚损证: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七、肺胀1. 痰浊壅肺证: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汤2.皮汤3. 痰蒙神窍证:涤痰、开窍、息风-涤痰汤4. 阳虚水泛证: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五苓散+补肺汤+清燥救肺汤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桂枝甘草通阳泄浊、豁痰宣痹-瓜萎薤白半夏汤+涤痰: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当+人参养荣汤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炙甘草汤+右归饮+血府逐瘀汤+交泰丸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酸枣仁汤+人参益气汤+顺气导痰汤+越鞠丸+琥珀养心丹+涤痰汤+归脾汤+天王补心丹十四、痴呆1. 髓海不足证:补肾益髓、填精养神—七福饮2. 脾肾两虚证:补肾健脾、益气生精—还少丹3. 痰浊蒙窍证:豁痰开窍、健脾化浊—涤痰汤4. 瘀血内阻证:活血化瘀、开窍醒神—通窍活血汤十五、厥证(一)、气厥1. 实证:开窍、顺气、解郁-通关散+五磨饮子2.味回阳饮(二)、血厥1. 实证:平肝潜阳、理气通瘀-羚角钩藤汤+通瘀煎2. 虚证:补养气血-独参汤+人参养营汤(三)、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十六、胃痛1. 寒邪客胃证: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良附丸2. 饮食伤胃证: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3. 肝气犯胃证: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4. 湿热中阻证: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5. 瘀血停胃证: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丹参饮6. 胃阴亏耗证: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芍药甘草汤7. 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附:吐酸1. 热证:清泄肝火、和胃降逆—左金丸加味2. 寒证:温中散寒、和胃制酸—香砂六君子汤加味附:嘈杂1. 胃热证:清热化痰和中—温胆汤加味2. 胃虚证:健脾益胃和中—四君子汤加味3. 血虚证:益气养血和中—归脾汤十七、痞满1. 饮食内停证:消食和胃、行气消痞—保和丸2. 痰湿中阻证:除湿化痰、理气和中—二陈平胃汤3. 湿热阻胃证:清热化湿、和胃消痞—泻心汤+连朴饮4. 肝胃不和证:疏肝解郁、和胃消痞—越鞠丸+枳术丸(二)、虚痞1. 脾胃虚弱证:补气健脾、升清降浊—补中益气汤2. 胃阴不足证:养阴益胃、调中消痞—益胃汤十八、呕吐1. 外邪犯胃证: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2. 食滞内停证: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3. 痰饮内阻证:温中化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4. 肝气犯胃证: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四七汤(二)、虚证5. 脾胃气虚证: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6. 脾胃阳虚证: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7. 胃阴不足证: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十九、噎膈1. 痰气交阻证:开郁化痰、润燥降气-启膈散2. 瘀血内结证:滋阴养血、破血行瘀-通幽汤3. 津亏热结证:滋阴养血、润燥生津-沙参麦冬汤4. 气虚阳微证:温补脾肾—补气运脾汤附:反胃: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降气和胃—丁香透膈散二十、呃逆1. 胃中寒冷证: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丁香散2. 胃火上逆证:清胃泄热、降逆止呕-竹叶石膏汤3. 气机郁滞证:顺气解郁、和胃降逆-五磨饮子4. 脾胃阳虚证:温补脾胃止呕-理中丸5. 胃阴不足证:养阴生津、降逆止呃-益胃汤二十一、腹痛寒邪内阻证:散寒温里、理气止痛-良附丸+正气天香散二十二、泄泻二十三、痢疾湿热痢:清肠化湿、调气和血-芍药汤+芍药汤+驻车丸+真人养脏汤二十四、便秘+半硫丸二十五、胁痛肝郁气滞证: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二十六、黄疸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甘露: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鳖甲煎丸二十七、积聚+失笑散4. 瘀血内结证:祛瘀软坚、佐以扶正健脾-膈下逐瘀汤+子汤5. 正虚瘀结证:补益气血、活血化瘀—八珍汤+化积丸二十八、鼓胀1. 气滞湿阻证:疏肝理气、运脾利湿-柴胡疏肝散+胃苓汤2. 水湿困脾证: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实脾饮3. 水热蕴结证: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4. 瘀结水留证:活血化瘀、行气利水—调营饮5.气丸6. 阴虚水停证:滋肾柔肝、养阴利水—六味地黄丸+一贯煎二十九、头痛(一)1. 风寒头痛:疏散风寒止痛-川芎茶调散2. 风热头痛:疏风清热和络-芎芷石膏汤3. 风湿头痛:祛风胜湿通窍-羌活胜湿汤(二)、内伤头痛4. 肝阳头痛:平肝潜阳息风-天麻钩藤饮5. 血虚头痛:养血滋阴、和络止痛-加味四物汤6. 痰浊头痛: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7. 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填精生髓—-大补元煎8. 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三十、眩晕1. 肝阳上亢证:平肝潜阳、清火息风-天麻钩藤饮2. 气血亏虚证:补益气血、调养心脾-归脾汤3. 肾精不足证:滋养肝肾、益精填髓-左归丸4. 痰湿中阻证:化痰祛湿、健脾和胃-半夏天麻白术汤5. 瘀血阻窍证:祛瘀生新、活血通窍—通窍活血汤三十一、中风1. 风痰入络证:祛风化痰通络-真方白丸子2. 风阳上扰证: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天麻钩藤饮3. 阴虚风动证:滋阴潜阳、息风通络—镇肝熄风汤(二)、中脏腑1. 闭证(1)痰热腑实证:通腑泄热、息风化痰-桃仁承气汤(2)痰火瘀闭证:息风清火、豁痰开窍-羚角钩藤汤(3)痰浊瘀闭证:化痰息风,宣郁开窍—涤痰汤2. 脱证(阴竭阳亡):回阳救阴、益气固脱-参附汤+加味(三).恢复期1. 风痰瘀阻证:搜风化痰、行瘀通络-解语丹2. 气虚络瘀证:益气养血、化瘀通络-补阳还五汤3. 肝肾亏虚证:滋养肝肾—左归丸+地黄饮子三十二、瘿病1. 气郁痰阻证:理气舒郁、化痰消瘿—四海舒郁丸2. 痰结血瘀证:理气活血、化痰消瘿—海藻玉壶汤3. 肝火旺盛证:清肝泄火、消瘿散结—栀子清肝汤+消瘰丸4. 心肝阴虚证:滋阴降火、宁心柔肝—天王补心丹+一贯煎三十三、疟疾1. 正疟:祛邪截疟、和解表里-柴胡截疟饮、截疟七宝饮2.汤3. 寒疟:和解表里、温阳达邪—柴胡桂枝干姜汤+4. 瘴疟(1)热瘴:解毒除瘴、清热保津—清瘴汤(2)冷瘴:解毒除瘴、芳化湿浊—加味不换金正气散5. 劳疟: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何人饮三十四、水肿(一)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五+胃苓汤+真武汤+五苓散+春泽汤+吴+苏+三才封髓丹+六味地黄丸1. 胃火炽盛证: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泻心汤2. 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六味地黄丸+茜根散(三)、咳血1. 燥热伤肺证: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2. 肝火犯肺证: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泻白散+黛蛤散3. 阴虚肺热证: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汤(四)、吐血1. 胃热壅盛证: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十灰散2. 肝火犯胃证: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3. 气虚血溢证: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五)、便血1. 肠道湿热证: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槐角丸2. 气虚不摄证:益气摄血—归脾汤3. 脾胃虚寒证: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六)、尿血1. 下焦湿热证: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小蓟饮子2. 肾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3. 脾不统血证:补中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4. 肾气不固证: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七)、紫斑1. 血热妄行证: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十灰散2. 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3. 气不摄血证:补气摄血—归脾汤四十一、痰饮1. 脾阳虚弱证: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小半夏加茯苓汤2. 饮留胃肠证: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已椒苈黄丸(二)、悬饮1. 邪犯胸肺证: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2. 饮停胸胁证:泻肺祛饮-椒目瓜蒌汤+十枣汤、控涎丹3. 络气不和证: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4. 阴虚内热证:滋阴清热-沙参麦冬汤+泻白散(三)、溢饮表寒里饮证:发表化饮—小青龙汤(四)支饮1. 寒饮伏肺证:宣肺化饮—小青龙汤2. 脾肾阳虚证:温脾补肾、以化水饮—金匮肾气丸+汤四十二、消渴(一)肺热津伤证: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二)、中消1. 胃热炽盛证: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2. 气阴亏虚证: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七味白术散(三)、下消:1. 肾阴亏虚证: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2. 阴阳两虚证:滋阴温阳、补肾固涩-金匮肾气丸四十三、自汗、盗汗1. 肺卫不固证:益气固表-桂枝加黄芪汤、玉屏风散2. 心血不足证:养血补心—归脾汤3. 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4. 邪热郁蒸证:清肝泄热、化湿和营—龙胆泻肝汤四十四、内伤发热1. 阴虚发热证:滋阴清热-清骨散2. 血虚发热证:益气养血-归脾汤3. 气虚发热证: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4. 阳虚发热证:温补阳气、引火归原—金匮肾气丸5. 气郁发热证:疏肝理气、解郁泻热-丹栀逍遥散6. 痰湿郁热证:燥湿化痰、清热和中—黄连温胆汤+中和汤7. 血瘀发热证: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四十五、虚劳四十六、肥胖胃热滞脾证:清胃泻火、佐以消导—小承气汤+保和丸健脾益气、渗利水湿—参苓白术散+防己黄芪真武汤+苓桂术甘汤四十七、癌病平肝潜阳、清热解毒—天麻钩藤饮+黄连解毒健脾燥湿、行气祛痰—二陈汤+瓜蒌薤白半夏养阴清热、解毒散结—沙参麦冬汤+五味消毒+百合固金汤四十八、痹证风寒湿痹+宣痹汤4. 肝肾亏虚证:培补肝肾、舒筋止痛—独活寄生汤四十九、痉证1. 邪壅经络证:祛风散寒、燥湿和营-羌活胜湿汤(1)刚痉:解肌发汗-葛根汤(2)柔痉:和营养津-瓜蒌桂枝汤2. 肝经热盛证:清肝潜阳、息风镇痉—羚角钩藤汤3. 阳明热盛证:清泄胃热、增液止痉—白虎汤+增液承气汤4. 心营热盛证:清心透营、开窍止痉—清营汤5. 痰浊阻滞证:豁痰开窍、息风止痉—导痰汤6. 阴血亏虚证:滋阴养血、息风止痉-四物汤+大定风珠五十、痿证1. 肺热津伤证:清热润燥、养阴生津—清燥救肺汤2. 湿热浸淫证:清热利湿、通利经脉—加味二妙散3. 脾胃虚弱证:补中益气、健脾升清—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4. 肝肾亏损证: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5. 脉络瘀阻证:益气养营、活血行瘀—圣愈汤+补阳还五汤五十一、颤证1. 风阳内动证:镇肝息风、舒筋止颤—天麻钩藤饮+镇肝息风汤2. 痰热风动证:清热化痰、平肝息风—导痰汤+羚角钩藤汤3. 气血亏虚证:益气养血、濡养筋脉—人参养荣汤4. 髓海不足证:填精补髓、育阴息风—龟鹿二仙膏+大定风珠5. 阳气虚衰证:补肾助阳、温煦筋脉—地黄饮子五十二、腰痛1. 寒湿腰痛:散寒行湿、温经通络-甘姜苓术汤2. 湿热腰痛:清热利湿、舒筋止痛—四妙丸3. 瘀血腰痛: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身痛逐瘀汤4. 肾虚腰痛:(1)肾阴虚:滋补肾阴、濡养筋脉-左归丸(2)肾阳虚:补肾壮阳、温煦经脉-右归丸中医外科学一、乳癖1. 肝郁痰凝证: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逍遥蒌贝散2. 冲任失调证:调摄冲任—二仙汤+四物汤(二)、外治二、蛇串疮1. 肝经郁热证:清泄肝火、解毒止痛—龙胆泻肝汤+紫草、板蓝根、玄胡索2. 脾虚湿蕴证:健脾利湿、解毒止痛—除湿胃苓汤3. 气滞血瘀证:理气活血、通络止痛—柴胡疏肝散+桃红四物汤(二)、外治三、痔1. 内治(1)风热肠燥证:清热凉血祛风—凉血地黄汤(2)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止血—脏连丸(3)气滞血瘀证:清热利湿、行气活血—止痛如神汤(4)脾虚气陷证: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补中益气汤2. 外治(二)、外痔1. 结缔组织外痔2. 静脉曲张性外痔(1)内治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活血散瘀—萆薢化毒汤+活血散瘀汤(2)外治3. 血栓性外痔(1)内治血热瘀结证:清热凉血、散瘀消肿—凉血地黄汤+活血散瘀汤(三)、混合痔1. 内治:参见内痔2. 外治:参见静脉曲张外痔四、脱疽1. 寒湿阻络证:温阳散寒、活血通络—阳和汤2. 血脉瘀阻证: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桃红四物汤+炮山甲、地龙、乳香、没药3. 湿热毒盛证: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四妙勇安汤+连翘、黄柏、丹参、川芎、赤芍、牛膝4. 热毒伤阴证:清热解毒、养阴活血—顾步汤5. 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黄芪鳖甲汤(二)、外治五、肠痈1. 瘀滞证:行气活血、通腑泻热—大黄牡丹汤+红藤煎剂2. 湿热证:通腑泻热、利湿解毒—复方大柴胡汤3. 热毒证:通腑排脓、养阴清热—大黄牡丹汤+透脓散(二)、外治中医妇科学一、崩漏1. 脾虚证:补气摄血、固冲止崩—固本止崩汤2. 肾虚证(1)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固冲止血—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党参、黄芪、阿胶(2)肾阳虚证:温肾益气、固冲止血—右归丸+党参、黄芪、三七(3)肾阴虚证:滋阴益肾、固冲止血—左归丸+二至丸、滋阴固气汤3. 血热证(1)虚热证:养阴清热、固冲止血—上下相资汤(2)实热证: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清热固经汤4. 血瘀证:活血化瘀、固冲止血—逐瘀止血汤、将军斩关汤(二)、止血后治疗二、痛经1. 气滞血瘀证:理气行滞、化瘀止痛—膈下逐瘀汤2. 寒凝血瘀证:温经散寒、化瘀止痛—少腹逐瘀汤、温经散寒汤3. 湿热瘀阻证: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车前子、薏苡仁、败酱草4. 气血虚弱证:益气养血、调经止痛—圣愈汤5. 肾气亏损证:补肾益精、养血止痛—益肾调经汤、调肝汤三、绝经前后诸证1. 肾阴虚证:滋养肾阴、佐以潜阳—左归丸+二至丸+制首乌、龟甲2. 肾阳虚证:温肾扶阳—右归丸3. 肾阴阳俱虚证:阴阳双补—二仙汤+二至丸+菟丝子、何首乌、龙骨、牡蛎四、带下病1. 脾虚证:健脾益气、升阳除湿—完带汤2. 肾阳虚证:温肾培元、固涩止带—内补丸3. 阴虚夹湿证:滋肾益阴、清热利湿—知柏地黄汤4. 湿热下注证: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止带方5. 热毒蕴结证: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土茯苓、败酱草、鱼腥草、薏苡仁(二)、带下过少1. 肝肾亏损证:滋补肝肾、养精益血—左归丸+知母、肉苁蓉、紫河车、麦冬2. 血枯瘀阻证:补血益精、活血化瘀—小营煎+丹参、桃仁、牛膝五、胎漏、胎动不安1. 肾虚证:补肾健脾、益气安胎—寿胎丸+党参、白术,滋肾育胎丸2. 血热证:清热凉血、养血安胎—保阴煎、当归散3. 气血虚弱证:补气养血、固肾安胎—胎元饮4. 血瘀证:活血化瘀、补肾安胎—桂枝茯苓丸+寿胎丸六、产后发热1. 感染邪毒证: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五味消毒饮+失笑散+丹皮、赤芍、鱼腥草、益母草2. 外感证:养血祛风、疏解表邪—荆穗四物汤+防风、苏叶3. 血瘀证:活血化瘀、和营退热—生化汤+丹参、丹皮、益母草4. 血虚证:补血益气、和营退热—补中益气汤+地骨皮七、不孕症1. 肾虚证(1)肾气虚证:补肾益气、温养冲任—毓麟珠,又名调经毓麟丸(2)肾阳虚证:温肾暖宫、调补冲任—温胞饮、右归丸(3)肾阴虚证:滋肾养血、调补冲任—养精种玉汤2. 肝气郁结证:疏肝解郁、理血调经—开郁种玉汤3. 瘀滞胞宫证:逐瘀荡胞、调经助孕—少腹逐瘀汤4. 痰湿内阻证:燥湿化痰、行滞调经—苍附导痰丸中医儿科学一、肺炎喘嗽1. 风寒闭肺:辛温宣肺、化痰止咳—华盖散2. 风热闭肺:辛凉宣肺、清热化痰—银翘散+麻杏石甘汤3. 痰热闭肺:清热涤痰、开肺定喘—五虎汤+葶苈大枣泻肺汤4. 毒热闭肺:清热解毒、泻肺开闭—黄连解毒汤+三拗汤5. 阴虚肺热:养阴清肺、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6. 肺脾气虚:补肺健脾、益气化痰—人身五味子汤(二)、变证1. 心阳虚衰:温补心阳、救逆固脱—参附龙牡救逆汤2. 邪陷厥阴:平肝息风、清心开窍—羚角钩藤汤+牛黄清心丸二、小儿泄泻1. 湿热泻:清肠解热、化湿止泻—葛根黄芩黄连汤2. 风寒泻:疏风散寒、化湿和中—藿香正气散3. 伤食泻:运脾和胃、消食化滞—保和丸4. 脾虚泻:健脾益气、助运止泻—参苓白术散5. 脾肾阳虚泻:温补脾肾、固涩止泻—附子理中汤+四神丸(二)、变证1. 气阴两伤:健脾益气、酸甘敛阴—人参乌梅汤2. 阴竭阳脱:挽阴回阳、救逆固脱—生脉散+参附龙牡救逆汤三、水痘1. 邪伤肺卫:疏风清热、利湿解毒—银翘散2. 邪炽气营:清气凉营、解毒化湿—清胃解毒汤四、痄腮(流行性腮腺炎)1. 邪犯少阳:疏风清热、散结消肿—柴胡葛根汤2. 热毒壅盛: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普济消毒饮(二)、变证1. 邪陷心肝:清热解毒、息风开窍—清瘟败毒饮2. 毒窜睾腹:清肝泻火、活血止痛—龙胆泻肝汤中医骨伤科学一、桡骨下端骨折二、颈椎病三、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内外妇儿证型方剂
中西医结合内科一呼吸系统疾病一,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喘证)病位在肺,涉及脾肾。
中医病因病机:外邪侵袭,肺脏虚弱,脾虚生痰,肾气虚衰。
实证:风寒犯肺――三拗汤加减风热犯肺――麻杏石甘汤加减痰浊阻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痰热郁肺――桑白皮汤寒饮伏肺――小青龙汤虚证:肺气虚――补肺汤肺脾气虚――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肺肾阴虚――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二、支气管哮喘(哮病)病位在肺,与脾,肾,肝,心关系密切宿根:痰伏于肺发作期:寒哮――射干麻黄汤热哮――定喘汤缓解期:肺虚――玉屏风散脾虚――六君子汤肾虚-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三、肺炎(咳嗽、喘证、肺炎喘嗽)病位在肺,心肝肾关系密切中医病因病机:风热犯肺,痰热壅肺,热闭心神,阴竭阳脱邪犯肺卫――三拗汤或桑菊饮痰热壅肺――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热闭心神――清营汤阴竭阳脱――生脉散合四逆汤正虚邪恋――竹叶石膏汤四、肺结核(肺痨)病位在肺,与脾肾密切,涉及心肝。
阴虚为主,导致气阴两虚,甚至阴损及阳肺阴亏损――月华丸阴虚火旺――百合固金汤事秦艽鳖甲散气阴耗伤――保真汤阴阳两虚――补天大造丸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肺积,息贲)病位在肺,晚期波及它脏,正虚为本,阴虚,气阴两虚多,实则气滞,血瘀,痰凝,毒聚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痰湿毒蕴——导痰汤阴虚毒热——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气阴两虚证——沙参麦冬汤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悸,肺胀,喘证,水肿)因慢性咳喘反复而成,病位在肺脾肾心,本虚标实,外邪侵袭,热毒,痰浊,淤血,水停为标急性期痰浊壅肺——苏子降气汤痰热郁肺——越婢加半夏汤痰蒙神窍——涤痰汤加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阳虚水泛——真武汤合五苓散缓解期肺脾气虚——补肺汤气虚血瘀——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七,慢性呼吸衰竭(肺衰,喘脱)病位在肺,累计脾肾心,本虚标实痰浊阻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肺肾气虚——补肺汤合参蛤散脾肾阳虚——真武汤合五苓散痰蒙神窍——涤痰汤合安宫或至宝丹阳微欲脱——独参汤加参麦注射液或参附注射液静滴二循环系统疾病1心功能不全()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肺肾。
速记妇儿外病证方剂
外科学1疖:蕴(五+黄)、浸(暑)、恋(仙+增,神+参)2痈:毒(仙)、热(仙+五)、虚(托)3颈痈:牛解+银4有头疽:火(黄+仙)、湿(仙)、阴(竹黄)气(八+仙)5丹毒:风(普)、肝(柴清)、湿(神+萆)、胎(犀+黄)6瘰疬:痰(开)、阴(六+骨)、两(香贝)7褥疮:瘀(府)、毒(生、透+萆)、虚(托)8乳痈:滞(瓜牛)、盛(透)、恋(托)9乳癖:肝(逍)、痰(逍+桃红)10乳岩:肝(效+开)、冲(二仙+开)、毒(八)、两(荣)11气瘿:(四海)12肉瘿:痰(逍+海藻)、两(生+海藻)13失荣:结(花开)、聚(阳)、化(五+坚)、两(八+四勇)14神岩:湿(三妙+肿)、火(龙+四勇)、阴(知+大补)15热疮:肝(龙)、脾(除)、瘀(柴+桃红)16癣:聚(消风)、注(萆)17疥疮:肤(龙+萆)、浸(龙+五)、脾(除)、血(当饮)18瘾疹:寒(各半)、热(消风)、湿(圣)、虚(当饮)19白【】:蕴(犀)、燥(当饮)、滞(桃红)、阻(萆)、盛(瘟)20粉刺:肺(枇)、肠(茵)、痰(二陈+桃红)21红蝴蝶疮:阴(犀+黄)、阳(附八+真)、肝(四君+逍)22淋病:湿(龙)、瘀(逍+府)、阴(知)23梅毒:肝(龙)、蕴(清营+桃红)、结(五虎)、损(地饮)、虚(苓)中医妇科1经先期:脾(补中)、肾(固阴)、阳(清经)、阴(两)、肝(丹栀)2经后期:肾(当地)、血:(大补)、虚(《金》)、实(《全》)、气(乌)3无定期:肝(逍)、肾(固阴)4经多:气(举)、热(保)、瘀(笑)5经少:肾(归肾)、血(滋)、瘀(桃红)、痰(苍)6经间血:阴(两+二)、湿(止淋)、瘀(逐止)7崩漏:脾(本)、气(苁)、阳(右)、阴(左+二)、虚(上)、实(清固)、瘀(逐止)8闭经:弱(荣)、损(苁)、燥(一阴)、瘀(府)、痰(苍+四君)9痛经:滞(膈)、寒(少)、湿(清调)、弱(圣)、损(益调)10经感冒:寒(穗)、热(桑菊)、邪(小柴)11经泄泻:脾(参)、肾(固+神)12经浮肿:虚(肾+苓)、瘀(八)13经吐瘀:火(引)、虚(顺+牛)14绝经证:阴(左+二)、阳(右)、俱(二+二)15经断来:肝(安)、肾(知)、热(易)、毒(萆+桂)16带下多:脾(完)、肾(内)、夹(知)、结(五)、注(止)17恶阻:脾(香)、肝(橘)18胎漏、动:肾(寿)、热(保)、气(胎)、瘀(桂+寿)19子肿:脾(白)、肾(真)、气(天)20子淋:虚(知)、火(导)、湿(五淋)21产发热:毒(五+笑)、外(穗)、虚(补中)、瘀(生)22产腹痛:虚(肠)、瘀(生)23产恶露:虚(补中)、热(保)、瘀(生)24癥瘕:气(棱)、痰(苍+桂)、热(大黄)虚(补肾)25急性盆腔:毒(五+大黄)、湿(仙)26慢性盆腔:热(银)、滞(膈)、寒(少)、虚(理)27不孕:气(琉)、阳(胞)、阴(种)、肝(开)、瘀(少)、痰(苍)28阴痒:虚(知)、湿(龙)29子宫垂:气(补中)、肾(大补)儿科学1胎怯:弱(补肾)、虚(保元)2硬肿:阳(参附)、寒(当四)3胎黄:热(茵)、寒(茵理)、瘀(府)4感冒:寒(荆)、热(银)、暑(新)、痰(+三、二、菊)、滞(+保)惊(+镇)5咳嗽:寒(沸)、热(桑菊)、痰(清金)、阴(沙)6肺炎喘嗽:寒(华)、热(银+麻杏)、毒(黄+拗)、痰(五虎+葶)、阴(沙)、气(人味)7哮喘:热(麻杏+苏葶)、寒(小龙+拗)、包(大龙)、气(人味+玉)、阳(匮)、阴(麦味)8鹅口疮:热(泻脾)、火(知)9口疮:风(银)、火(泻导)、虚(六)10泄泻:湿(葛)、寒(霍)、食(保)、脾(参)、阳(附理+神)、两(人乌)、脱(生+参救)11厌食:运(不)、气(异)、阴(养增)12积滞:乳(乳)、食(保)、虚(健)13疳证:气(资健)、干(八)、积(肥)、肿(防+五苓)、眼(斛)、口(泻导)14汗证:固(玉+牡)、调(黄五)15急惊风:动(银)、燔(瘟)、陷(羚)、毒(黄+翁)、惊(琥)16.慢惊风:土(缓)、阳(固真)、阴(珠)17急性小球肾炎:风(麻豆+五苓)、湿(五味+小蓟)18肾病综合证:气(防+五苓)、阳(真+黄五)、阴(知)、两(六+芪)19尿频:气(缩)20遗尿:气(补中+缩)、交(导+交)21五迟五软:亏(加地)、两(调元)、痰(窍+二)22麻疹:犯(宣毒)、入(清解)、耗(沙)、攻(清咽)、陷(羚)23风疹:犯(银)、入(透疹)24猩红热:邪(解肌)、毒(凉营)、阴(沙)25腮腺炎:犯(柴葛)、壅(普)、窜(龙)26乙脑炎:犯(新、虎)、炽(瘟)、入(犀+增)阴(青+络)、不(黄五)、蒙(涤)、扰(龙)、瘀(还)、留(止痉)27百日咳:初(拗)、痉(桑白+葶)、恢(沙、人五)28寄生虫:蛔(使)、厥(乌梅)27夏季热:暑(王氏)、上(温下)28紫斑:伤(连败)、妄(犀)、摄(归)、旺(大补)。
中医内外妇儿科的方剂总整理
一扫光一贯煎一捻金丁沉透膈散丁香散丁桂散丁萸理中汤七三丹七味白术散七味都气丸七宝美髯丹七宝美髯丹九一丹九华膏九种心痛丸九黄丹二仙汤二仙汤二冬汤二号癣药水二白散二至丸二至丸二阴煎二妙丸二妙散(丸)二豆散二陈丸二陈汤二陈汤二味黑锡丹二矾汤二神散二黄枯痔钉人参五味子汤人参麦冬散人参养荣汤人参养荣汤人参养营汤人参养营汤八二丹八正散八正散八正散八宝丹八物汤八珍汤八珍汤八珍汤十全大补丸十全大补丸十全大补汤十全流气饮十灰散十枣汤万灵丹三子养亲汤三子养亲汤三才封髓丹三仁汤三号止血粉三圣散三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三石散三妙丸三妙丸三拗汤三拗汤三品一条枪三黄丸三黄洗剂下虫丸下乳涌泉散千金散千捶膏土槿皮酊大七气汤大分清饮大半夏汤大补元煎大补元煎大补元煎大补阴丸大补阴丸大补阴丸大定风珠大定风珠大建中汤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大青龙汤大青龙汤大柴胡汤大柴胡汤大秦艽汤大菟丝子丸大黄甘草汤大黄虫丸大黄虫丸大黄牡丹皮汤大黄牡丹汤大黄附子汤大黄硝石汤小儿回春丹小升丹小半夏加茯苓汤小半夏汤小建中汤小建中汤小承气汤小承气汤小金丹小金丹小金片小青龙加石膏汤小青龙汤小青龙汤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小陷胸汤小淋汤小续命汤小蓟饮子小蓟饮子川芎茶调散已风丹已椒苈黄丸已椒苈黄丸马勃膏中满分消丸丹参饮丹栀逍遥丹栀逍遥散乌头汤乌头赤石脂丸乌头桂枝汤乌附麻辛桂姜汤乌药汤乌药顺气汤乌药散乌梢蛇片乌梅丸乌梅丸乌梅丸五子补肾丸五子衍宗丸五五丹五仁丸五仁汤五汁安中饮五皮饮五皮饮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饮五宝散五苓散五苓散五虎汤五虎追风散五虎追风散五神汤五倍子汤五倍子泻心汤五倍子散五积散五磨饮子仁四七汤仓廪汤六一散六一散六一散六军丸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六应丸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六神丸六神丸六神全蝎丸六神散六磨汤内补丸内消瘰疬丸内疏黄连汤匀气散化虫丸化坚二陈丸化肝煎化毒丹化积丸化斑汤化斑解毒汤化斑解毒汤化癌汤升丹双柏散双柏散天王补心丹天仙藤散天麻丸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饮太乙膏少腹逐瘀汤巴豆朱砂膏开关散开郁二陈汤开郁种玉汤开郁散开噤散无比山药丸无价散月华丸木防已汤木香大安丸木香肉桂逐寒方木香顺气散木香槟榔丸木香槟榔丸木通散止带方止痉散止痒扑粉止嗽汤止嗽散水红花膏水杨酸软膏水杨酸酊剂水陆二仙丹牛皮癣膏药牛桔汤牛黄夺命散牛黄抱龙丸牛黄清心丸牛黄清心丸牛蒡解肌汤:王枢丹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饮代抵当丸代抵当汤加味二妙散加味五苓散加味五淋散加味六味子汤加味六味地黄丸加味四斤丸加味四君子汤加味四物汤加味归脾丸加味地黄丸加味导赤散加味百花膏加味泻白散加味金刚丸加味金铃子片加味桔梗汤加味消毒饮加味清胃散加味温胆汤加减一阴汤加减承气汤加减泻白散加减葳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秫米汤半硫丸卢氏肾炎消肿丸右归丸右归丸右归丸右归饮四君子汤四君子汤四君子汤四妙丸四妙勇安汤四妙散四味回阳饮四物汤四物汤四物汤四物消风饮四苓散四苓散四苓散四神丸四神丸四逆加人参汤四逆汤四逆汤四海舒郁丸四海舒郁丸:四黄散、膏失笑散失笑落对愈汤左归丸左归丸左归丸左归饮左金丸左金丸平胃散平胬丹平喘固本汤归脾丸归脾汤归脾汤归脾汤本事地黄汤正气天香散正气散玉女煎玉女煎玉枢丹玉枢丹玉屏风散玉屏风散玉钥匙散玉真散玉真散玉露油膏玉露散瓜萎牛蒡汤甘麦大枣汤甘姜苓术汤甘草干姜汤甘草泻心汤甘桔汤甘遂半夏汤甘露消毒丹甘露消毒丹生化汤生肌玉红膏生肌散生姜甘草汤生脉散生脉散生脉散生铁落饮白头翁汤白术散白术散白玉膏白芨楷把丸白驳片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桂枝汤白虎汤白虎承气汤白虎翁汤白金丸白降丹白屑风酊皮枯膏皮脂膏石苇散石斛夜光丸艾胆泻肝汤龙明泻肝丸龙虎丸龙齿降热汤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汤龙骨散交泰丸先天大遭丸全蝎散冰硼散冲和油膏冲和膏华盖散回阳玉龙膏地龙片地骨皮饮地黄饮子地黄饮子地黄饮子地榆散夺命散如圣金刀散如金解毒散如意金黄散安冲汤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安神丸安神定志丸安营牛黄丸导赤散导赤散导赤散导痰汤导痰汤巩堤丸异功散异功散当归六黄汤当归片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当归龙荟丸当归芍药散当归补血汤当归补血汤当归饮子当归饮子当归建中汤托里消毒散托里消毒散托里透脓汤曲麦枳术丸朱衣滚痰丸朱砂安神丸朱砂安神丸汤氏芎黄散灰皂散百合因金丸百合地黄汤百合固金汤百合固金汤百部酊百部煎剂竹叶黄芪汤竹沥汤竹沥达痰丸竹沥达痰丸竹菇汤红灵丹红灵丹红灵丹红灵丹油膏红灵酒红油膏红藤煎剂羊肝丸羊肝丸耳聋左慈丸至宝丹舟车丸芋艿丸芍药甘草汤芍药汤芎芷石膏汤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行军散行军散西黄醒消丸贞元饮达原饮防己黄芪汤防已黄芪汤防风汤防风通圣散阳和汤阳和汤阳和解凝膏阳毒内消散阴毒内消散两仪膏两地汤何人饮何首乌酒佛手散启宫丸启膈散吴茱萸汤妙香散完带汤寿胎丸张涣温脾丹扶元散抗银片更衣丸杏苏饮杏苏散杏苏散杞菊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来复丹沆丹沉香降气散沉香散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汤沙参清肺汤牡蛎散牡蛎散皂荚丸纯阳正气丸纸裹药线羌活胜湿汤肠宁汤良附丸良附丸花椒麻油苁蓉丸苁蓉片苇茎汤苍术二陈汤苍术难名丹苍附导痰丸苏子降气汤苏叶黄连汤苏合香丸苏合香丸苣胜丹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汤补天大造丸补心丹补气运脾汤补气还五汤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汤补肝汤补肺汤补肾地黄丸补肾固冲丸补肾益脾散补络补管汤补骨脂酊补益地黄丸角语丹豆豉膏身痛逐瘀汤辛夷清肺饮辰砂僵蚕散还少丹远志丸连梅安汤连梅汤连理汤连翘败毒散阿胶鸡子黄汤阿胶养血汤阿胶散阿魏丸阿魏消疡膏阿魏膏附子埋中丸附子理中汤附子理中汤附子粳米汤驱虫粉鸡苏散麦门冬汤麦门冬汤麦味地黄丸使君子散参苏饮参苏饮参附龙牡汤参附龙牡救逆汤参附汤参附汤参附汤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参蚧散参蛤散固本止崩汤固阴煎固真汤奄脐法定吐丸定志丸定经汤定喘汤定喘汤定裥丸定痼丸定魄丸宝鉴当归四逆汤实脾饮实脾饮抱龙丸抵当汤易黄汤枇杷清肺饮枕中丹河车八味丸河车大造丸河车大造丸泻心导赤汤泻心汤泻白散泻白散泻热汤炉甘石洗剂炙甘草汤知柏八味丸(即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汤知柏地黄汤肥儿八珍糕肥儿丸肾气丸肾气丸苓甘五味姜辛汤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苦参子膏苦参地黄丸苦参汤虎挣散虎骨散虎潜丸虎潜丸败毒散贯众汤金沸草散金铃子散金匾肾气丸金黄油膏金黄散金黄散金锁固精丸金锁固精丸青吹口散青吹口散油膏青娥丸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汤青黛散青黛散青黛散油膏青麟丸驻车丸举元煎保元汤保产无忧散保阴煎保赤散保和丸保和丸保真汤养心汤养心汤养阴生肌散养阴清肺汤养胃增液汤养荣壮肾汤养脏散养精种玉汤前列腺汤厚朴汤咬头膏复元活血汤复方土槿皮酊宣汤宣霉发表汤宫外孕II号方宫外孕I号方封髓丹扁平疣外洗方拯阳理劳汤指迷茯苓丸春泽汤枯痔钉枯痔液枯痔散枳实导滞丸枳实导滞汤枸橘汤柏叶汤栀子柏皮汤栀子清肝汤栀子豉汤活血散瘀汤济川煎济生肾气丸牵正散独参汤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珍珠散疯油膏砒枣散祛风换肌丸神仙活命饮神术散神灯照法方神应养真丹神应消风散神效瓜萎散神犀丹神犀丹胃苓汤胆道驱蛔汤胎元饮胡粉散茜根散茜根散茯苓导水汤茵陈五苓散茵陈五苓散茵陈术附汤茵陈理中汤茵陈蒿汤茵陈蒿汤茵陈蒿汤荆防四物汤荆防败毒散荆防败毒散荆防败毒散药制丝线追虫丸钩藤散除湿胃苓汤顺气导痰汤顺经汤香贝养荣汤香苏散香连丸香附旋复花汤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饮香砂平胃散香棱丸香薷饮健固汤健脾丸党参片凉心散凉血四物汤凉血地黄汤凉惊丸凉营清气汤凉营清气汤凉膈散凉膈散凉膈散夏枯草膏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汤柴枳半夏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清肝汤柴胡清骨散柴胡疏肝散柴胡截疟饮柴葛解肌汤栝萎桂枝汤栝萎薤白半夏汤栝萎薤白白酒汤桂设散桂附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桂枝人参汤桂枝加当归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黄芪汤桂枝甘草龙骨特蛎汤桂枝汤桂枝汤桂枝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茯苓丸桃仁红花煎桃红四物汤桃红四物汤桃红四物汤桃红饮桃花汤桃花散桑白皮汤桑白皮汤桑杏汤桑柴火烘法桑菊饮桑菊饮桑菊饮桑螵蛸散桑螵蛸散桔半桂苓枳姜汤桔梗白散桔梗汤桔梗杏仁煎海浮散海藏紫菀汤海藻玉壶汤海藻玉壶汤消风导赤汤消风散消风散消乳丸消疬丸消骨散消桉丸消痔灵注射液消痔散消痔膏消散消渴方消瘤二反膏涤痰汤涤痰汤涤腹逐瘀汤润肠丸润肠汤烟熏法烧盐探吐法热烘疗法疳积散皱肺丸益元散益气导溺汤益气聪明汤益胃汤益胃汤益脾散益脾镇惊散真人养脏汤真武汤真武汤真武汤秦九鳖甲散秦艽鳖甲散胶艾汤脏连丸蚕矢汤调元骨气丸调元散调肝汤调营饮调营敛肝饮资生健脾丸逍遥萎贝散逍遥散逍遥散透疹凉解汤透脓散逐冷瘀止血汤逐寒荡惊汤通气散坚丸通关散通乳丹通幽汤通络活血方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汤通窍活血汤通窍活血汤通窍活血汤通瘀煎顾步汤密陀僧散控涎丹救母丹旋复代赭汤旋复花汤梅花点舌丹欷莶丸清心涤痰汤清宁散清肝引经汤清肝止淋汤清肝芦荟丸清经散清肺饮清金化痰汤清金化痰汤清金降火汤清咽下痰汤清胃散清胃解毒汤清骨散清骨散清凉甘露饮清凉膏清热甘露饮清热和胃丸清热固经汤清热泻脾散清热消炎片清热调血汤清热解毒散清营汤清营汤清营汤清暑汤清暑益气汤清暑益气汤清暑益气汤清瘅汤清解片清解透表汤清解透表汤清瘟败毒饮清瘟敢毒饮清震汤清燥救肺汤渗脐散猪肚丸猪苓汤理中丸理中丸理中丸绵茧散羚羊钩藤汤羚角钩藤汤羚角钩藤汤脱花煎菖蒲丸菟丝子丸菟丝子散萆渗湿汤萆解分清饮萆解化毒汤萆解渗湿汤蛀蛇酒蛇床子散蛋黄油银花甘草汤银黄片银翘散银翘散银翘散鹿角胶丸鹿茸丸鹿茸补涩丸麻子仁丸麻仁丸麻杏石甘汤麻杏石甘汤麻黄汤麻黄汤麻黄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桂枝各半汤黄土汤黄芩清肺饮黄芪六一汤黄芪当归散黄芪汤黄芪汤黄芪建中汤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鳖甲散黄连上清丸黄连阿胶汤黄连油黄连香薷饮黄连清心饮黄连理中汤黄连温胆汤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汤黄连膏黄柏搽剂黄柏溶液黄柏霜黄病绛矾丸散肿溃坚汤斑龙丸普济消毒饮普济消毒饮普济消毒饮最风散椒目瓜萎汤温下清上汤温土毓麟汤温胆汤温胆汤温脾汤湿经汤滋水清肝饮滋血汤滋阴除湿汤滋肾通关丸犀地清络饮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汤犀角消毒饮犀角散犀角散犀角解毒饮犀黄丸犀黄醒消丸猴枣散琥珀多寐丸琥珀抱龙丸琥珀黑龙丹琼玉膏疏凿饮子痛泻要方痤疮洗剂硝石矶石散硫黄膏程氏萆分清饮紫苏饮紫河车丸紫金丹紫雪丹紫雪丹紫雪丹紫雪散紫霜丸缓肝理脾汤脾约麻仁丸腊脂膏舒肝溃坚汤舒筋汤葛根汤葛根汤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苓黄连汤葱归蹋肿汤葱豉汤葱豉桔梗汤葶苈丸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大枣泻肺汤趁痛散越婢加半夏汤越婢加术汤越婢加术汤越婢汤越鞠丸隔灸雄黄软膏鹅掌风浸泡方黑布膏黑虎丹黑退消黑锡丹黑锡丹催生饮塌痒汤感冒退热冲剂搐鼻散搐鼻散新六号枯痔注射液新六味片新加香薷饮新加香薷饮槐花散槐角丸槐角丸硼酸洗剂蓝叶散解肌透痧汤解肝煎解毒四物汤解毒洗剂解毒活血汤解毒雄黄丸辟瘟丹锡类散锦红片锦红汤雷火神针灸截疟七宝饮暧肝煎毓麟珠磁朱丸缩泉丸膈下逐瘀汤膏淋汤蔡松汀难产方酸枣仁汤酸枣仁汤锻牡蛎炉甘石粉增液汤增液汤增液汤增液汤增液承气汤撮风散熨风散镇肝熄风汤镇惊丸鲤鱼汤橘叶散橘皮竹菇汤橘核丸燃照汤磨风丸薄荷三黄洗剂薏苡仁汤薏苡附子败酱散薯蓣丸赞育丹醒消丸颠倒散洗剂糠锌油螺蛸丸黛蛤散黛蛤散礞石滚普丸礞石滚痰丸藻药散藿朴夏苓汤藿连汤藿香正气散藿香正气散藿香正气散蟾酥丸、蟾酥条、蟾酥饼蟾酥合剂鳖甲煎丸癫狂梦醒汤蠲痹汤大枫子,苡仁,荆芥,苦参,白蒺藜,小胡麻,苍耳子,防风各,白花蛇,苍术,白附子,桂枝,当归,秦苦参黄柏烟胶枯矾木鳖肉大枫子肉蛇床子点红椒潮脑硫磺明矾水银轻粉白砒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大黄槟榔炒黑白丑人参白术香附人参砂仁丁香麦茅术香肉豆蔻神典炙甘草沉香青皮厚朴藿香陈皮半夏草果丁香柿蒂良姜灸甘草公丁香,肉桂丁香吴萸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熟石膏,升丹藿香木香葛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五味子首乌牛膝当归补骨脂茯苓菟丝子枸杞子制首乌,牛膝,补骨脂,茯苓,菟丝子,当归身,枸杞子熟石膏,升丹滑石,月石,龙骨,川贝,冰片,朱砂,狼毒附子干姜巴豆人参吴茱萸制乳没各,川贝,石膏,红升,腰黄,朱砂,炒月石,冰片.仙茅仙灵牌巴戟天黄柏知母当归仙茅,仙灵脾(淫羊藿),当归,巴戟,知母,黄柏天冬麦冬天花粉黄芩知母甘草人参荷叶米醋,百部蛇床子,硫磺各,土槿皮,白砒,斑蝥,白国樟,轻粉(或加水杨酸,冰醋酸ml,醋酸铝)生南星,贝母女贞子早莲草女贞子,旱莲草生地黄冬枣仁生甘草玄草茯苓黄连木通灯心竹叶黄柏苍术苍术(米泔水浸),黄柏(酒炒)赤小豆豆豉天南星白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茯苓甘草黑锡硫黄白矾,皂矾各,孩儿茶,侧柏叶海金砂滑石黄柏,大黄,白芨党参白术茯苓五味子麦冬炙甘草生姜大枣人参麦冬茯苓黄芩知母生地炙甘草竹菇党参黄芪白术当归茯苓炙甘草白芍熟地陈皮桂心五味子远志生姜大枣党参,白术,掷黄芪,炙甘草,陈皮,肉桂心,当归,熟地黄,五味子,茯苓,远志,白芍,大枣,生姜人参甘草当归白芍熟地黄肉桂大枣黄芪白术茯苓五味子远志橘皮生姜白芍当归陈皮黄芪肉桂人参白术甘草熟地五味子茯苓远志熟石膏份,升丹木通车前子蓄瞿麦滑石甘草梢大黄山栀灯芯木通蓄车前子瞿麦滑石甘草梢大黄山栀木通,瞿麦,车前子,扁蓄,滑石,炙甘草,山栀子,大黄见六味地黄丸珍珠,牛黄.,象皮,琥珀,龙骨,轻粉各.,冰片.,炒甘石当归川芎赤芍离发地延胡索川楝子木香槟榔人参甘草当归白芍熟地黄肉桂大枣黄芪白术茯苓五味子远志橘皮生姜当归川芎白芍熟地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地黄,川芎人参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白术茯苓炙甘草黄芪肉桂陈皮,赤苓,乌药,川芎,当归,白芍,香附,甘草,青皮,木香,生姜,大枣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黄芪肉桂陈皮,赤苓,乌药,川芎,当归,白芍,香附,甘草,青皮,木香,生姜,大枣大蓟不蓟侧柏叶荷叶茜草根山栀茅根大黄丹皮棕榈皮大戟芫花甘遂大责茅术,何首乌,羌活,荆芥,川乌,乌药,川芎,甘草,川石斛,全蝎(炙),防风,细辛,当归,麻黄,天麻各,苏子白芥子莱菔子苏子菜菔子白芥子天冬熟地黄人参黄柏砂仁甘草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厚朴半夏通草滑石竹叶菊叶三七竹节三七地榆小蓟茜草瓜蒂防风藜芦白芍阿胶龟板鳖甲牡蛎麦冬干地黄麻仁炙甘草炙甘草生地白芍牡蛎麦冬阿胶麻仁鳖甲龟板制炉甘石,熟石膏,赤石脂苍术黄柏牛膝苍术,黄柏(酒炒),牛膝麻黄杏仁生甘草麻黄杏仁甘草白砒,明矾,明雄黄.,乳香黄连,黄苓,大黄大黄,黄柏,黄苓,苦参苦楝皮木香桃仁贯众鞠荑槟榔鹤虱使君子轻粉干虾蟆当归川芎花粉白芍生地柴胡青皮漏芦桔梗爱草白芷穿山甲甘草王不留行锻白砒,制乳香,制没药,轻粉,飞朱砂,赤石脂,炒五味子,锻雄黄,醋制蛇含石蓖麻子肉,嫩松香粉(在冬令制后研末),轻粉(水飞),东丹,银朱,茶油土槿皮粗末,酒精青皮陈皮桔梗藿香官桂甘草三棱莪术香附益智仁姜枣茯苓,猪苓,泽泻,木通,山栀,车前子,枳壳半夏人参白密人参炒山药熟地黄杜仲枸杞子当归山茱萸炙甘草人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炙甘草人参当归熟地山药杜仲杞子甘草山茱萸知母黄柏熟地黄龟版猪脊髓熟地龟板知母黄柏黄柏,知母,熟地黄,龟板白芍药阿胶生龟版生地黄火麻仁五味子生牡蛎麦冬炙甘草鸡子黄鳖甲白芍阿胶龟板地黄麻仁五味子牡蛎麦冬炙甘草鳖甲鸡子黄川椒干姜人参饴糖大黄厚补枳实芒硝大黄芒硝厚朴枳实生大黄(后下),枳实,厚朴,芒硝(冲服)麻黄杏仁桂枝甘草石膏生姜大枣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生石膏生姜大枣柴胡黄芩半夏枳实白芍药大黄生姜大枣柴胡,黄苓,大黄,枳实,半夏,白芍,生姜,大枣秦艽当归甘草芜活防风白芷芳地黄茯苓石膏川芎白芍药独活黄芩生地黄白术细辛菟丝子鹿茸肉桂石龙芮附子泽泻熟地牛膝山茱萸杜仲茯苓肉苁蓉续断石斛防风补骨脂荜拨巴戟天茴香川大黄甘草地鳖虫干漆干地黄甘草水蛭白芍杏仁黄芩桃仁虻虫蛴螬虫大黄大黄黄芩甘草桃仁杏仁白芍干地黄干漆虻虫水蛭蛴螬虫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大黄附子细辛大黄黄柏硝石栀子牛黄冰片,朱砂羌活僵蚕天麻防风麝香雄黄胆南星天竺黄川贝母全蝎制白附子蛇含石水银白矾火硝半夏生姜茯苓半夏生姜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饴糖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饴糖大黄厚朴枳实大黄厚朴枳实白胶香草乌头五灵脂地龙木鳖乳香没药麝香墨炭归身白胶香,草乌头,五灵脂,地龙,马钱子(制),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当归身.,麝香,墨炭.马钱子(制),地龙,全虫,制附子,姜半夏,五灵脂,制没药,制乳香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石膏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半夏干姜五味子甘草柴胡黄芩半夏枳实白芍药大黄生姜大枣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生姜半夏大枣黄连半夏栝楼生地阿胶黄芩栀子木通甘草梢人参麻黄川芎黄芩芍药炙甘草防风肉桂附子杏仁汉防已生地黄小蓟滑石通草炒蒲黄淡竹叶藕节当归山栀甘草生地小蓟滑石炒蒲黄淡竹叶藕节当归木通山栀炙甘草川芎荆芥薄荷羌活细辛白芷甘草防风天竺黄防风钩藤白僵蚕全蝎白附子防己椒目葶苈子大黄防已椒目葶苈子大黄马勃,凡士林厚朴枳实黄连黄芩知母半夏陈皮茯苓猪苓泽泻砂仁干姜姜黄人参白术炙甘草丹参檀香砂仁当归白芍药白术柴胡茯苓甘草燥姜薄荷丹皮山栀丹皮栀子当归芍药柴胡白术茯苓炙甘草川乌麻黄芍药黄芪甘草蜀椒乌头炮附子干姜赤石脂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乌头川乌附子麻黄细辛桂枝干姜甘草蜂蜜乌药香附木香当归甘草麻黄白芷川芎桔梗桔壳僵蚕乌药炮姜甘草橘红葱白乌药,白芍,香附,高良姜乌梢蛇已那粉,加适量赋型剂乌梅黄连黄柏人参当归附子桂枝蜀椒干姜细辛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黄柏,桂枝,人参,川椒乌梅细辛干姜当归制附子蜀椒桂枝黄柏黄连人参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车前子五味子枸杞子覆盆子菟丝子五味子车前子熟石膏。
2018中医执业实践技能第一站内外妇儿doc
一、感冒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荆防苏豉葱姜杏前桔草橘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银翘黑山栀豉荷荆竹芦蒡梗草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银翘荷芦薷厚扁豆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表虚卫弱,风寒客表,气虚无力透达(党草苓苏葛前夏陈枳梗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阴虚津亏,外受风热,卫表失和,津夜不能作汗(玉竹草枣豉薄葱白梗薇感冒与风温:风温初起症状与感冒相似,但风温病势急骤,寒颤高热,,汗出后亦不易迅速退清,咳嗽头痛较为剧烈,甚至出现神昏谵语惊厥等传变入里的症候。
感冒一般发热不高,病势较轻,不传变,服药后汗出热退,脉静身凉,病程短,预后良好。
感冒与时行病毒:普通感冒病情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有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
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明显,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他病,具有广泛传染性、流行性。
二、咳嗽(1)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风寒袭肺,肺气失宣(麻仁梗前草橘金沸草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风热犯肺,肺失清肃(桑菊薄翘前蒡仁梗贝枇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风燥伤肺,肺失清润(桑薄豉杏前蒡沙参贝天花梨芦(2)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夏陈苓苍川朴杏佛耳草紫菀款冬2.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痰热壅肺,肺失肃降(芩栀知桑杏贝蒌海蛤壳沥夏射干3.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 -肝郁化火,上逆侮肺(桑地皮芩栀丹皮青黛海蛤壳粳甘苏茹枇4.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沙参麦冬花粉玉竹百合草贝甜杏桑皮地骨皮咳嗽与咳喘咳嗽仅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不伴喘证;咳喘则咳而伴喘,常因咳嗽反复发作,由咳致喘,临床以咳喘并做为特点)咳嗽与肺痨:咳嗽肺痨均有咳嗽咯痰症状,但肺痨为痨虫感染,有传染性,同时可见潮热盗汗消瘦等症状。
中医内外妇儿证型方剂
中医内科学笔记一、感冒1、风寒束表:荆防达表汤(疏风散寒轻证)或荆防败毒散(辛温发汗疏风去湿)辛温解表。
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长于清热解毒或葱豉桔梗汤(长于清宣解表)3暑湿伤表: 。
新加香薷饮。
清暑祛湿解表4、气虚感冒:参苏饮。
益气解表。
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
滋阴解表。
二、咳嗽病因:外感六淫,内邪干肺1、风寒袭肺:。
三拗汤(宣肺散寒)合止咳散(疏风润肺,久咳)。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2、风热犯肺:..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化咳3、风燥伤肺。
桑杏汤:疏风清肺,润燥止咳凉燥,杏苏散内伤咳嗽4、痰湿蕴肺:燥湿健脾,理气止咳。
二陈平胃散(在胃痰多脘痞好)合三子养亲汤(在肺痰涌气急好)5.痰热郁肺:清金化痰汤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6、肝火犯肺:黛蛤散(清肝化痰)合泻白散(顺气降火,清肺化痰)清肺泻肝,顺气降火-7.肺阴亏耗: .沙参麦冬汤滋阴润肺,化痰止咳三、哮病(发作性痰鸣气喘)1. 发作期1)冷哮:射干麻黄汤(降逆平哮力强)或小青龙汤(表寒里饮,寒象较著者)宣肺散寒,化痰平喘.2)热哮:.定喘汤(痰热郁肺)或越婢加半夏汤(肺热内郁,外有表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3)寒包热哮: .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饮邪迫肺,夹有郁热,咳逆喘满而表寒不著)解表散寒,清化痰热(饮邪化热,表寒为主)4)风痰哮证: 三子养亲汤祛风涤痰,降气平喘.5)虚哮证: 平喘固本汤补肺纳肾,降气化痰.6)喘脱危证:回阳急救汤合参麦饮2. 缓解期1)肺脾气虚: 六君子汤健脾益气,补土生金.2)肺肾两虚: 生脉地黄汤(益气养阴)合金水六君煎(补肾化痰,肾虚阴伤痰多)补肺益肾.四喘证(呼吸困难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解表散寒,寒热身痛)合华盖散(降气化痰,咳喘胸闷)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二陈汤(偏胃,痰多脘痞)合三子养亲汤(偏肺,痰涌气急)祛痰降逆,宣肺平喘.5 肺气郁痹五磨饮子开(肝)郁降气平喘1肺气虚耗: 生脉散(气阴不足)合补肺汤(补肺益气,咳喘乏力,短气不足以息)补肺益气养阴;2肾虚不纳: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久咳势缓)合参蛤散(长于益气,喘重势急)补肾纳气.3正虚喘脱参附汤(扶阳固脱)送服黑锡丹(镇摄肾气)配合蛤蚧粉温阳降气定喘:扶阳固脱,镇摄肾气.五、肺痈1.初期: 银翘散疏风散热,清肺化痰.2.成痈期; 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清肺解毒,化瘀消痈.3.溃脓期. 加味桔梗汤解毒排脓.4.恢复期; .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清养补肺六、肺痨1.肺阴亏损:月华丸滋阴润肺-2.阴火灼肺: 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滋阴降火.3.气阴耗伤. .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益气养阴4.阴阳两虚:补天大造丸滋阴补阳-七、肺胀1.痰浊壅肺: 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辛汤化痰降气,健脾益肺.2.痰热郁肺: 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清肺化痰,降逆平喘.3.痰蒙神窍:涤痰汤涤痰、开窍、熄风-4. 阳虚水泛:真武汤合五苓散温肾健脾、化饮利水-5.肺肾气虚: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中医规培内外妇儿纲要整理
《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一、感冒1、风寒束表--荆防达表饮2、风热犯肺--银翘散3、暑湿伤表--新加香薷饮4、气血感冒--参苏饮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二、咳嗽1、外感咳嗽(1)风寒犯肺--三拗汤合止嗽散(2)风热犯肺--桑菊饮(3)风燥伤肺--桑杏汤2、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2)痰热蕴肺--清金化痰汤(3)肝火犯肺--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4)肺阴亏虚--沙参麦冬汤三、哮病1、发作期(1)冷哮--射干麻黄汤(2)热哮--定喘汤(3)寒包热哮--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4)风痰哮--三子养亲汤(5)虚哮--平喘固本汤(冬冬入党吓芪脐)款冬冬虫夏草半夏(6)喘脱危证--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2、缓解期(1)肺脾气虚--六君子汤(2)肺肾两虚--生脉地黄汤合进水六君煎四、喘证1、实喘(1)风寒壅肺--麻黄汤合华盖散(2)表寒肺热--麻杏甘石汤(3)痰热蕴肺--桑白皮汤(苏杏夏芩连母智(栀子)商(桑白皮))(4)痰浊阻肺--二陈痰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闭--五磨饮子2、虚喘(1)肺气虚耗--生脉散合补肺汤(2)肾虚不纳--金匮肾气丸(3)正虚喘脱--参附汤送服黑锡丹五、肺痈1、初期--银翘散2、成痈期--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3、溃脓期--加味桔梗汤4、恢复期--沙参清肺汤六、肺痨1、肺阴亏虚--月华丸(沙参麦冬加减)2、虚火灼肺--百合固金汤3、气阴亏虚--保真汤(四君四物二冬五味)4、阴阳虚损--补天大造丸(补天大造治虚劳参芪术归枣白芍龟鹿用胶河车远枸杞熟地苓山药)七、肺胀1、痰浊壅肺--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2、痰热蕴肺--越婢加半夏汤3、痰蒙神窍--涤痰汤(温胆加参胆星菖蒲)4、阳虚水泛--真武汤合五苓散5、肺肾气虚--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心系病症一、心悸1、心虚胆怯--安神定志丸2、心血不足--归脾汤3、阴虚火旺--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4、心阳不足--桂甘龙牡汤合参附汤5、水饮凌心--苓桂术甘汤6、瘀阻心脉--桃仁红花煎7、痰火扰心--黄连温胆汤二、胸痹1、心血瘀阻--血府逐瘀汤2、气滞心胸--柴胡疏肝散3、痰浊闭阻--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4、寒凝心脉--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5、气阴两虚--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6、心肾阴虚--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7、心肾阳虚--参附汤合右归饮三、不寐1、肝火扰心--龙胆泻肝汤2、痰热扰心--黄连温胆汤3、心脾两虚--归脾汤4、心肾不交--交泰丸合六味地黄丸5、心胆气虚--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四、癎病1、风痰闭阻--定痫丸(定痫二茯贝天麻丹麦陈远蒲姜夏胆星全蝎蚕琥珀竹沥姜汁草朱砂)2、痰火扰神--龙胆泻肝汤3、瘀阻脑络--通窍活血汤4、心脾两虚--六君子汤合归脾汤5、心肾亏虚--左归丸合补心丹五、痴呆1、髓海不足--七福饮2、脾肾两虚--还少丹3、痰浊蒙窍--涤痰汤4、瘀血内阻--通窍活血汤1、气厥(1)实证--通关散合五磨饮子(2)虚证--生脉注射液2、血厥(1)实证--羚角钩藤汤(2)虚证--独参汤3、痰厥--导痰汤七、心衰病1、心肺气虚血瘀痰阻--养心汤2、气阴两虚心血内阻--生脉饮合炙甘草汤3、心肾阳虚血瘀饮停--真武汤合四物汤4、阴阳俱虚心阳欲脱--参附龙牡救逆汤脾胃系病症一、胃痛1、寒邪客胃--香苏散合良附丸2、饮食伤胃--保和丸(保和神曲与山楂芩夏陈翘菔子加)3、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4、湿热伤中--清中汤(二陈加减)5、瘀血停胃--失笑散合丹参饮6、胃阴亏虚--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7、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二、痞满1、饮食内停--保和丸2、痰湿中阻--二陈平胃散3、湿热阻胃--泻心汤合连朴饮(连朴饮用香豆豉菖蒲半夏焦山栀芦根厚朴黄连入湿热霍乱此方施)4、肝胃不和--越鞠丸合枳术丸5、脾胃虚弱--补中益气汤6、胃阴不足--益胃汤(益胃汤能养胃阴冰糖玉竹与沙参麦冬生地同煎服甘凉滋润生胃津)1、外邪犯胃--藿香正气散2、食滞内停--保和丸3、痰饮内阻--小半夏汤4、肝气犯胃--四七汤5、脾胃气虚--香砂六君子6、脾胃阳虚--理中汤7、胃阴不足--麦门冬汤四、腹痛1、寒邪内阻--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2、湿热壅盛--大承气汤3、饮食积滞--保和丸4、肝郁气滞--柴胡疏肝散5、瘀血内停--少腹逐瘀汤6、中脏虚寒--小建中汤五、泄泻1、寒湿内盛--藿香正气散2、湿热伤中--葛根芩连汤3、食滞肠胃--保和丸4、脾胃虚弱--参苓白术散5、肾阳虚衰--四神丸6、肝气乘脾--痛泻要方六、便秘1、热秘--麻子仁丸2、气秘--六磨汤3、冷秘--温脾汤合半硫丸4、气虚秘--黄芪汤5、血虚秘--润肠丸6、阴虚秘--增液汤7、阳虚秘--济川煎七、脾心痛(急性胰腺炎)1、肝郁化火--柴胡疏肝散2、肝胆湿热--龙胆泻肝汤3、胆腑结热--大承气汤4、热毒炽盛--五味消毒饮5、气阴两虚--六君子汤肝胆病症一、黄疸1、阳黄(1)热重于湿--茵陈蒿汤(2)湿重于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3)胆腑郁热--大柴胡汤(4)疫毒炽盛--千金犀角散2、阴黄(1)寒湿阻遏--茵陈术附汤(2)脾虚湿滞--黄芪建中汤3、调理(1)湿热留恋--茵陈四苓散(2)肝脾不调--柴胡疏肝散(3)气滞血瘀--逍遥散合鳖甲煎丸二、积聚1、聚证(1)肝气郁结--逍遥散/木香顺气散(2)食滞痰凝--六磨汤2、积证(1)气滞血阻--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2)瘀血内结--膈下逐瘀汤(3)正虚瘀结--八珍汤合化积丸三、鼓胀1、气滞湿阻--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2、水湿困脾--实脾饮3、水热蕴结--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4、瘀结水留--调营饮(邻居陈郎听袁兄归老吃鹅肉皮)5、阳虚水盛--附子理苓汤6、阴虚水停--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四、头痛1、风寒头痛--川芎茶调散2、风热头痛--芎芷石膏汤3、风湿头痛--羌活胜湿汤4、肝阳头痛--天麻钩藤饮5、血虚头痛--归脾汤6、痰浊头痛--半夏白术天麻汤7、肾虚头痛--大补元煎8、瘀血头痛--通窍活血汤五、眩晕1、肝阳上亢--天麻钩藤饮2、气血亏虚--归脾汤3、肾精不足--左归丸4、痰湿中阻--半夏白术天麻汤5、瘀血阻窍--通窍活血汤六、中风1、中经络(1)风痰入络--真方白丸子(2)风阳上扰--天麻钩藤饮(3)阴虚风动--镇肝息风汤2、中脏腑(1)闭证1)痰热腑实--桃仁承气汤2)痰火瘀闭--羚角钩藤汤3)痰浊瘀闭--涤痰汤(2)脱证--参附汤合生脉散3、恢复期(1)风痰瘀阻--解语丹(2)气虚络瘀--补阳还五汤(3)肝肾亏虚--左归丸合地黄饮子七、瘿病1、气郁痰阻--四海疏郁丸2、痰结血瘀--海藻玉壶汤3、肝火旺盛--栀子清肝汤4、心肝阴虚--天王补心丹肾系病症一、水肿1、阳水(1)风水相搏--越婢加术汤(2)湿毒浸淫--麻黄连翘赤小豆汤(3)水湿浸渍--五皮饮合胃苓汤(4)湿热壅盛--疏凿饮子(疏凿槟榔及商陆苓皮大腹同椒目赤豆艽羌泻木通见加生姜阳水服)2、阴水(1)脾阳虚衰--实脾饮(2)肾阳衰微--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3)瘀水互结--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二、淋证1、热淋--八正散2、石淋--石韦散3、血淋--小蓟饮子4、气淋--沉香散(沉香散用滑石归陈皮冬葵与石韦白芍甘草王不留利气疏导气淋推)5、膏淋--萆薢分清饮(萆薢分清程氏批苓术车前湿热医莲心菖蒲能开窍黄柏丹参热与瘀)6、劳淋--无比山药丸(无比山药起沉疴石脂都气丹皮割苁蓉菟丝巴戟肉牛膝杜仲煮汤喝)三、关格1、脾肾阳虚湿浊内蕴--温脾汤合吴茱萸汤2、肝肾阴虚肝风内动--杞菊地黄丸合羚角钩藤汤3、肾气衰微邪陷心包--参附汤合苏合香丸四、尿浊1、湿热下注--程氏萆薢分清饮2、脾虚气陷--补中益气汤3、肾虚不固--知柏地黄丸/鹿茸固涩丸气血津液病症一、郁证1、肝气郁结--柴胡疏肝散2、气郁化火--丹栀逍遥散3、痰气郁结--半夏厚朴汤4、心神失养--甘麦大枣汤5、心脾两虚--归脾汤6、心肾阴虚--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二、血证1、鼻衄(1)热邪犯肺--桑菊饮(2)胃热炽盛--玉女煎(3)肝火上炎--龙胆泻肝汤(4)气血亏虚--归脾汤2、齿衄(1)胃火炽盛--加味清胃散(2)阴虚火旺--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茜根散方真好记阿胶芩草干生地苔黄脉数血鲜红侧柏颜色要翠绿)3、咳血(1)燥热伤肺--桑杏汤(2)肝火犯肺--泻白散合黛蛤散(3)阴虚肺热--百合固金汤4、吐血(1)胃热壅盛--泻心汤合十灰散(2)肝火犯肺-龙胆泻肝汤(3)气血血溢-归脾汤5、便血(1)肠道湿热--地榆散合槐角丸(2)气虚不摄--归脾汤(3)脾胃虚寒--黄土汤6、尿血(1)下焦湿热--小蓟饮子(2)肾虚火旺--知柏地黄丸(3)脾不统血--归脾汤(4)肾气不固--无比山药丸7、紫斑(紫癜)(1)血热妄行--十灰散(2)阴虚火旺--茜根散(3)气不摄血--归脾汤三、痰饮1、痰饮(1)脾阳虚弱--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汤(2)饮留胃肠--甘遂半夏汤/己椒苈黄丸2、悬饮(1)邪犯胸肺--柴枳半夏汤(2)饮停胸胁--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3)络气不和--香附旋复花汤(4)阴虚内热--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3、溢饮表寒里饮--小青龙汤4、支饮(1)寒饮伏肺--小青龙汤(2)脾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四、消渴1、上消肺热津伤--消渴方(五汁两末)2、中消(1)胃热炽盛--玉女煎(2)气阴亏虚--七味白术散3、下消(1)肝肾亏虚--六味地黄丸(2)阴阳两虚--金匮肾气丸五、自汗盗汗1、肺卫不固--桂枝加黄芪汤/玉屏风散2、心血不足--归脾汤3、阴虚火旺--当归六黄汤4、邪热熏蒸--龙胆泻肝汤六、内伤发热1、阴虚发热--清骨散(清骨散用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辅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劳热保无虞)2、血虚发热--归脾汤3、气虚发热--补中益气汤4、阳虚发热--金匮肾气丸5、气郁发热--丹栀逍遥散6、痰湿郁热--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7、血瘀发热--血府逐瘀汤七、虚劳1、气虚(1)肺气虚--补肺汤(补肺汤用地参芪紫菀五味桑白皮)(2)心气虚--七福饮(3)脾气虚--加味四君子汤(4)肾气虚--大补元煎2、血虚(1)心血虚--养心汤(养心汤用草芪参二茯归芎柏子仁夏曲远志兼桂附再加酸枣总宁心)(2)肝血虚--四物汤3、阴虚(1)肺阴虚--沙参麦冬汤(2)心阴虚--天王补心丹(3)脾胃阴虚--益胃汤(4)肝阴虚--补肝汤(当地穷人烧草木)(5)肾阴虚--左归丸4、阳虚(1)心阳虚--保元汤(僧骑草柜)(2)脾阳虚--附子理中汤(3)肾阳虚--右归丸八、髓劳(再障)1、肾阴虚--左归丸2、肾阳虚--右归丸3、阴阳两虚--左右归丸4、肾虚血瘀--六味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5、气血两虚--八珍汤6、热毒壅盛--清瘟败毒饮九、急劳(急性白血病)1、热毒炽盛--黄连解毒汤合清营汤2、痰热瘀阻--温胆汤合桃红四物汤3、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4、气阴两虚--五阴煎5、湿热内蕴--葛根芩连汤十、肥胖1、胃热滞脾--小承气汤合保和丸2、痰湿内盛--导痰汤3、脾虚不运--参苓白术散4、脾肾阳虚--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十一、癌病1、肺癌(1)瘀阻肺络--血府逐瘀汤(2)痰湿蕴肺--二陈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3)阴虚毒恋--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4)气阴两虚--生脉散合百合固金汤2、胃癌(1)痰气交阻--开郁至神汤(2)痰湿凝滞--导痰汤(3)瘀血内结--膈下逐瘀汤(4)胃热阴伤--竹叶石膏汤(5)脾胃虚寒--理中汤(6)气血两虚--十全大补汤3、肝癌(1)肝气郁结--柴胡疏肝散(2)气滞血瘀--复原活血汤(3)湿热聚毒--茵陈蒿汤(4)肝阴亏虚--一贯煎4、胰腺癌肢体经络病证一、痹症1、风寒湿痹(1)行痹--防风汤(防风汤是黄帝方草归茯苓杏仁佳苓桂葛根配麻黄祛风通络行痹康)(2)着痹--薏苡仁汤(一人当妈将枪放柜子独闯草原看苍天)(3)痛痹--乌头汤(骑马扫草屋)2、风湿热痹--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3、痰瘀痹阻--双合汤(桃红四物+二陈)4、肝肾亏虚--独活寄生汤二、痿证1、肺热津伤--清燥救肺汤2、湿热浸淫--加味二妙散3、脾胃虚弱--参苓白术散4、肝肾亏虚--虎潜丸(健步虎潜虎骨先龟鹿二胶锁灵仙归附羌柏术杜仲首乌熟地白芍全)5、脉络瘀阻--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三、颤证1、风阳内动--天麻钩藤饮2、痰热风动--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3、气血亏虚--人参养荣汤4、髓海不足--龟鹿二仙膏合大定风珠5、阳气虚衰--地黄饮子《中医外科学》疮疡一、疖1、热毒蕴结--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2、暑热浸淫--清暑化湿解毒--清暑汤3、体虚毒恋阴虚内热--养阴清热解毒--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二、疔1、颜面部疔疮(1)热毒蕴结--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2)火毒炽盛--凉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2、手足部疔疮(1)火毒凝结--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2)热盛肉腐--清热透脓托毒--五味消毒饮合透脓散(3)湿热下注--清热解毒利湿--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3、烂疔(气性坏疽)(1)湿火炽盛--清热泻火解毒利湿--黄连解毒汤合萆薢渗湿汤(2)毒入营血--凉血解毒清热利湿--犀角地黄汤4、红丝疔(1)火毒入络--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2)火毒入营--凉血清营--犀角地黄汤三、痈1、火毒凝结--清热解毒行瘀活血--仙方活命饮2、热盛肉腐--和营清热透脓托毒--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3、气血两虚--益气养血托毒生肌--托里消毒散4、颈痈风热痰毒--散风清热化痰消肿--牛蒡解肌汤5、脐痈(1)湿热火毒--清火利湿解毒--黄连解毒汤合四苓散(2)脾虚气弱--健脾益气托毒--四君子合托里透脓散6、腋痈肝郁痰火--清肝解郁消肿化毒--柴胡清肝汤四、发1、臀痈(臀部蜂窝织炎)(1)湿火蕴结--清热解毒和营化湿--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2)湿痰凝滞--和营活血利湿化痰--桃红四物汤合仙方活命饮(3)气血两虚--调补气血--八珍汤2、手发背(1)湿热壅阻--清热解毒和营化湿--五味消毒饮合仙方活命饮(2)气血不足--调补气血--托里消毒散3、足发背湿热下注--清热解毒和营利湿--五神汤4、锁喉痈(1)痰热蕴结--散风清热化痰解毒--普济消毒饮(2)热盛肉腐--清热化痰和营托毒--仙方活命饮(3)热伤胃阴--清养胃阴--益胃汤五、有头疽(痈):七日成形二候成脓三候脱腐四候生肌1、火毒凝结--清热泻火和营托毒--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2、湿热壅滞--清热化湿和营托毒--仙方活命饮3、阴虚火炽--滋阴生津清热托毒--竹叶黄芪汤4、气虚毒滞--扶正托毒--八珍汤合仙方活命饮六、流注(脓血证肌肉深部脓肿髂窝脓肿)1、余毒攻串--清热解毒凉血活络--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2、暑湿交阻--解毒清暑化湿--清暑汤3、瘀血凝滞--和营活血祛瘀通络--活血散瘀汤七、发颐(化脓性腮腺炎)1、热毒蕴结--清热解毒--普济消毒饮2、毒盛酿脓--清热解毒透脓--普济消毒饮3、热毒内陷--清营解毒化痰泻热--清营汤合安宫牛黄丸4、余毒未清--清脾泻热化瘀散结--化坚二陈丸八、丹毒1、风热毒蕴--疏风清热解毒--普济消毒饮2、肝脾湿火--清肝泻火利湿--柴胡清肝汤3、湿热毒蕴--利湿清热解毒--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4、胎火毒蕴--凉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九、走黄内陷1、走黄毒盛入血--凉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2、内陷(1)邪热极盛--清热凉血解毒--清营汤合黄连解毒汤(2)正虚邪恋--补养气血托毒透脓--托里消毒散(3)脾肾阳虚--温补脾肾--附子理中汤(4)阴伤胃败--生津养胃--益胃汤十、流痰(骨与关节结核)1、寒痰凝聚--补肾温经散寒化痰--阳和汤2、阴虚内热--养阴清热托毒--六味地黄丸合清骨散3、肝肾亏虚--补益肝肾--左归丸合香贝养荣汤4、气血两虚--补气养血--人参养荣汤十一、褥疮1、气滞血瘀--理气活血--血府逐瘀汤2、蕴毒溃腐--益气养阴理气托毒--生脉散、透脓散3、气血两虚--补气养血托毒生肌--托里消毒散十二、窦道1、余毒未清--清热和营托毒--仙方活命饮2、气虚两虚--益气养血和营托毒--托里消毒散十三、白屑风(脂溢性皮炎)1、血燥证--养血祛风润燥--祛风换肌丸2、湿热证--清热利湿--茵陈蒿汤乳房疾病十四、乳痈(急性乳腺炎):乳房结块、红肿热痛、溃后脓稠,伴恶寒发热。
中医内外妇儿治法方药汇总
中医内科一、感冒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益气解表┄参苏饮5、阴虚┄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二、咳嗽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4、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6、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三、哮病1、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平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4、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5、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6、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7、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6、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7、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8、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五、肺痈1、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2、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痰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4、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或桔梗杏仁煎六、肺痨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化丸2、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4、阴阳虚损┄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七、肺胀1、痰浊壅肺┄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2、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3、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4、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5、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八、心悸1、心胆气虚┄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3、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4、水饮凌心┄振奋心阳,行气利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5、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6、瘀阻心脉┄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龙骨牡蛎汤九、胸痹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遂瘀汤2、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3、痰浊闭阻┄通阳泄浊,豁痰宣痹┄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4、寒凝心脉┄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6、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灸甘草汤7、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十、不寐1、肝火扰心┄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2、痰热扰心┄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3、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4、心肾不交┄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5、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十一、癫狂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醒神┄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2、心脾两虚┄健脾益气,养心安神┄养心汤合越鞠丸3、痰火扰神┄清心泻火,涤痰醒神┄生铁落饮4、火盛阴伤┄育阴潜阳,交通心肾┄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十二、痫病1、风痰闭阻┄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2、痰火扰神┄清热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3、瘀阻脑络┄活血化瘀,熄风通络┄通窍活血汤4、心脾两虚┄补益气血,健脾宁心┄六君子汤合归脾汤5、心肾亏虚┄补益心肾,潜阳安神┄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十三、痴呆1、髓海不足┄补肾益髓,填精养神┄七福饮2、脾肾两虚┄补肾健脾,益气生精┄还少丹3、痰浊蒙窍┄豁痰开窍,健脾化浊┄涤痰汤4、瘀血内阻┄活血化瘀,开窍醒神┄通窍活血汤十四、厥证1、气厥:a、实证┄开窍,顺气,解郁┄通关散合五磨饮子b、虚证┄补气,回阳,醒神┄生脉针、参附针、四味回阳饮。
中医内外妇儿方剂歌诀速记(简化)
感冒暑湿伤表:新加香薷饮薷朴扁银翘气虚感冒:参苏饮苏[葛人]前茯夏陈,香桔壳枣姜炙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玉荷[豉葱]薇桔炙咳嗽风热犯肺: 桑菊饮桑菊[桔杏]荷,翘苇草风燥伤肺:桑杏汤桑杏[贝豉沙]栀梨痰热郁肺:清金化痰汤芩桔麦陈贝瓜桑,母栀茯草肺阴亏耗:沙参麦冬汤天玉扁沙麦桑草哮病风痰哮:三子养亲汤芥苏萊虚哮:平喘固本汤脐虫橘参味半,磁款桃肺脾气虚:六君子汤参朮茯草,陈夏姜枣草喘证表寒肺热:麻杏石甘汤麻石[杏]炙痰热郁肺:桑白皮汤桑杏苏,贝夏芩连栀肺气郁痹:五磨饮子沉实香槟乌肺痈初期:银翘散花翘,[荆豉荷蒡]竹,桔芦草溃脓期:加味桔梗汤橘薏及银贝桔葶,草肺癆肺阴亏损 : 月华丸地熟百药,冬苓麦三七,贝沙濑,胶桑菊阴阳虚损 : 补天大造丸参朮茯草,地药芪鹿枸车远枣芍归肺胀痰蒙神窍 : 涤痰汤南菖人,夏陈茹实茯姜草心虚胆怯:安神定志丸麝犀牛,[芩连冰栀郁],珠蜂雄,梅金朱心血不足:归脾汤参芪朮炙,[当龙]神酸木远枣姜炙心阳不振:桂甘龙牡汤水饮凌心:苓桂朮甘汤苓[桂]朮炙阴虚火旺: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胸痹心血瘀阻:血府逐瘀汤桃红[芍膝芎]桔地柴壳当草气滞心胸:柴胡疏肝散柴芍实炙陈芎附真心痛寒凝心脉 : 当归四逆汤加味桂当[芍辛]枣通炙正虚阳脱 : 四逆加人参汤干附炙,人参麦冬五味子不寐肝火扰心:龙胆泻肝汤龙[栀芩],地当泽通车柴草痰热扰心:黄连温胆汤黄连+夏茹实,陈茯姜枣草心脾两虚:归脾汤参芪朮炙,[当龙]神酸木远枣姜炙多寐湿盛困脾 : 平胃散苍[厚]陈,枣姜炙瘀血阻滞 : 通窍活血汤桃红芍芎,姜葱酒枣麝脾气虚弱 : 香砂六君子汤参朮茯草,陈夏+香砂健忘心脾不足 : 归脾汤参芪朮炙,[当龙]神酸木远枣姜炙肾精亏耗 : 河车大造丸仲冬麦熟牛柏河龟痰浊扰心 : 温胆汤夏陈[茹实]茯姜枣草血瘀痹阻 : 血府逐瘀汤桃红[芍膝芎]桔地柴壳当草癫狂痰火扰神:生铁落饮辰星远落,神菖玄钩,翘丹冬天茯橘痰热瘀结: 癫狂梦醒汤柴芍陈夏苏草木,腹青附桑桃风痰闭阻:定痫丸蝎沥贝麻陈半僵,苓胆[神菖远],琥丹麦,姜朱草瘀阻脑络:通窍活血汤桃红芍芎,姜葱酒枣麝痴呆痰浊蒙窍 : 涤痰汤南菖人,夏陈茹实茯姜草瘀血内阻 : 通窍活血汤桃红芍芎,姜葱酒枣麝髓海不足 : 七福饮杏朮当熟人远炙脾肾两虚 : 还少丹地远茴蒲苓,巴参种药,枣茱枸牛肉味实胃痛饮食伤胃 : 保和丸楂[神萊]翘陈半茯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柴芍实炙陈芎附湿热中阻:清中汤夏陈蔻栀连草茯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饴桂芍枣姜炙,芪吐酸热证 : 左金丸连 [茱]六一左金丸寒证 : 香砂六君子汤参朮茯草,陈夏+香砂嘈杂胃热 : 温胆汤夏陈[茹实]茯姜枣草胃气虚 : 四君子汤参[朮]茯炙胃阴虚 : 益胃汤地麦[玉沙]糖血虚 : 归脾汤参芪朮炙,[当龙]神酸木远枣姜炙痞滿痰湿中阻 : 二陈平胃汤苍厚茯陈夏姜枣草饮食内停 : 保和丸楂[神萊]翘陈半茯胃阴不足 : 益胃汤地麦[玉沙]糖脾胃虚弱 : 补中益气汤外邪犯胃:藿香正气散藿[朮茯夏陈],桔苏厚芷腹,枣姜炙食滞内停:保和丸楂[神萊]翘陈半茯肝气犯胃:四七汤夏厚茯姜苏栆脾胃气虚:香砂六君子汤朮茯草,陈夏+香砂脾胃阳虚:理中汤姜[参]朮炙胃阴不足:麦门冬汤麦[参]枣,夏米草噎膈痰气交阻 : 启膈散贝沙郁,茯丹砂,荷叶蒂,杵头糠瘀血内结 : 通幽汤桃红地地麻当草津亏热结 :沙参麦冬汤天玉扁沙麦桑草气虚阳微 : 补气运脾汤参朮茯草,夏陈芪砂姜枣草厥证痰厥 :导痰汤南实,夏陈茯姜枣草反胃脾胃虚寒 : 丁香透膈散藿朮茯陈姜枣草,丁香麦青砂厚附蔻沉人呃逆胃中寒冷 : 丁香散丁香柿蒂良姜炙胃火上逆 : 竹叶石膏汤竹膏[人麦]半粳炙气机郁滞 : 五磨饮子沉实香槟乌脾胃阳虚 : 理中丸姜[参]朮炙泄泻寒湿内盛:藿香正气散藿[朮茯夏陈],桔苏厚芷腹,枣姜炙湿热伤中:葛根芩连汤葛[芩连]炙食滞肠胃:保和丸楂[神萊]翘陈半茯肝气乘脾:痛泻要方朮[药]陈防脾胃虚弱:参苓白朮散参朮苓[药,扁莲苡]砂草桔肾阳虚衰:四神丸湿热壅滞:大承气汤黄[硝]朴实饮食积滞:枳实导滞丸黄[实]芩连神泽朮苓肝郁气滞:柴胡疏肝散柴芍实炙陈芎附瘀血内停:少腹逐瘀汤芎设当官,芍姜延茴蒲灵中虚脏寒:小建中汤饴桂芍枣姜炙便秘热秘:麻子仁丸麻[芍杏],枳厚大蜂气秘:六磨汤大黄,沉实香槟烏气虚秘:黄芪汤芪麻陈蜜血虚秘:润肠丸地桃壳当麻阴虚秘:增液汤玄参[麦冬细山地]阳虚秘:济川煎肉[牛当]升壳泻痢疾湿热痢:芍药汤芩连[木归槟,芍]黄官炙寒湿痢:不换金正气散藿朮厚陈夏姜枣草休息痢:连理汤连茯姜参朮炙胁痛肝郁气滞:柴胡疏肝散柴芍实炙陈芎附肝胆湿热:龙胆泻肝汤龙[栀芩],地当泽通车柴草肝络失养:一贯煎地[归沙枸麦]川黄疸-阳黄热重于湿:茵陈蒿汤茵[栀]黄胆腑郁热:大柴胡汤柴[芩枳大芍]夏姜枣疫毒炽盛:《千金》犀角散犀连茵栀升阴黄寒湿阻遏:茵陈朮附汤茵官朮附姜炙脾虚湿滞:黄芪建中汤食滞痰阻:六磨汤大黄,沉实香槟烏鼓胀水湿困脾:实脾饮干附[茯朮,]厚果槟瓜木,枣姜炙瘀结水留:调营饮陈芎芍黄辛,当官槟桑,延瞿芷腹莪, 葶茯姜枣草眩晕肝阳上亢:天麻钩藤饮钩天[牛决]栀,芩茯寄杜益夜气血亏虚:归脾汤参芪朮炙,[当龙]神酸木远枣姜炙肾精不足:阴虚:左归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内外妇儿分型代表方中医内科学一、感冒:1、风寒;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2、风热;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暑湿、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嗽散。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3、风燥伤肺;疏风清热,润燥止咳;桑杏汤。
4、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黛蛤散。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1发作期: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清龙汤。
2 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麻黄杏仁僵蚕厚朴半夏陈皮茯苓。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平喘固本汤加减。
缓解期1、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
2、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四、喘证:1、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
虚喘:1、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
2、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3、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五、肺痨:1、肺阴亏损证;滋阴润肺;月华丸加减。
2、虚火灼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证;益气养阴;保真汤、参苓白术散。
4、阴阳虚损证;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加减。
六、肺胀:1、痰浊壅肺证;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加减。
2、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加减。
3、痰蒙神窍证;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加减、另可配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
4、阳虚水泛证;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5、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加减。
七、肺痈:1、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
2、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
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加减。
4、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加减。
八、心悸: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平补镇心丹加减。
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3、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
4、水饮凌心;震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加减。
5、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加减。
6、瘀阻心脉证;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九、胸痹:1、心血瘀阻证;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加减。
2、气滞心脉证;疏调气机,和血舒脉;柴胡疏肝散加减。
3、痰浊闭阻证;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括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
4、寒凝心脉证;辛温散寒,振通心阳。
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散。
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
6、心肾阴虚证;滋阴清火,养心活络;天王补心丹合加减复脉汤。
7、心肾阳虚证;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桂枝甘草汤。
十、不寐:实证;1、肝火扰心证;疏肝泻热,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加减。
2、痰热扰心证;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减。
虚证;1.心肾不交证;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
2.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加减.3.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十一、癫狂:癫证;1、痰气郁结证;理气解郁,化痰醒神,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
心脾两虚证;健脾益气,养心安神;养心汤送服越菊丸。
狂证;1、痰火扰神证;清心泻火,涤痰醒神;生铁落饮加减。
2、火盛伤阴;育阴潜阳,交通心肾;黄连阿胶汤合琥珀养心丸。
3、痰热瘀结证;豁痰化瘀,调畅气机;癫狂梦醒汤加减。
十二、痫病:1、风痰闭阻证;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加减。
2、痰火扰神证;清热泻火,化痰开窍;当归龙荟丸合涤痰汤加减。
3、瘀阻脑络证;活血化瘀,熄风通络;通窍活血汤加减。
4、心脾两虚证;补益气血,健脾宁心。
六君子汤合天王补心丹加减。
5、心肾亏虚证;滋补心肾,潜阳安神。
左归丸加减。
十三、痴呆:1、随海不足证;补肾益随,填精养神。
七福饮加减。
2、脾肾两虚证;补肾健脾,益气生精。
还少丹加减。
3、痰浊蒙窍证;豁痰开窍,健脾化浊。
涤痰汤加减。
4、瘀血内阻证;活血化瘀,开窍醒脑。
通窍活血汤加减。
十四、厥证:1、气厥;实证;开窍,顺气,解郁。
通关散、五磨饮子加减。
虚证;补气回阳,醒神。
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四味回阳饮。
2、血厥;实证;开窍,活血,顺气,降逆。
清开灵注射液、通瘀煎。
虚证、补养气血。
急用独参汤灌服、继服人参养营汤。
3、痰厥;行气化痰。
导痰汤。
十五、胃痛:1、寒邪客胃证;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良附丸加减。
兼风寒表证;香苏散。
2、饮食伤胃证;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保和丸加减。
3、肝气犯胃证;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柴胡疏肝散加减。
4、湿热中阻证;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清中汤加减。
5、瘀血停胃证;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6、胃阴亏耗证;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7、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黄芪建中汤加减。
十六、痞满:1、食滞内停证;消食和胃,行气消痞。
保和丸加减。
2、痰饮内阻证;除湿化痰,理气和中。
二陈汤加减。
3、湿热阻胃证;清热化湿,和胃消痞。
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
4肝胃不和证;疏肝解郁,和胃消痞。
越菊丸合枳术丸加减。
5、脾胃虚弱证;补气健脾,升清降浊。
补中益气汤加减。
6、胃阴不足证;养阴益胃,调中消痞。
益胃汤加香橼。
十七、呕吐:实证;1、外邪犯胃证;疏邪解表,化浊和中。
藿香正气散加减;2、食滞内停证;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保和丸加减。
3、痰饮内阻证;温中化饮,和胃降逆。
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4、肝气犯胃证;疏肝利气,和胃降逆。
四七汤加减。
5、脾胃气虚证;健脾益气,和胃降逆。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6、胃阴不足证;滋阴养胃,降逆止呕。
麦门冬汤。
7、脾胃阳虚证;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理中汤加减。
十八、噎膈:1、痰气交阻证;开郁化痰,润燥降气。
启膈散加减。
2、津亏热结证;滋阴养血,润燥生津。
沙参麦冬汤加减。
3、瘀血内结证;滋阴养血破血行瘀。
通幽汤加减。
4、气虚阳微证;温补脾肾。
补气运脾汤合右归丸。
十九、呃逆:实证;1、胃中寒冷证;温中散寒,降逆止呃。
丁香散加减。
2、胃火上逆证;清胃泄热,降逆止呃。
竹叶石膏汤加竹茹柿蒂。
3、气机郁滞证;顺气解郁,和胃降逆。
五磨饮子加丁香、柿蒂。
4、脾胃阳虚证;温补脾胃止呃。
理中丸加吴茱萸、丁香。
5、胃阴不足证;生津养胃止呃。
益胃汤加枇杷叶、柿蒂。
二十、腹痛:1、寒邪内阻证;散寒温里,理气止痛。
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2、湿热壅滞证;泄热通腑,行气导滞。
大承气汤加减。
3、中脏虚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小建中汤。
4、饮食积滞证;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枳实导滞丸加减。
5、肝郁气滞证;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柴胡疏肝散加减。
6、瘀血内停证;活血化瘀,活络止痛。
血府逐瘀汤加减。
二十一、泄泻:1、寒湿内盛证;散寒化湿。
藿香正气散加减。
2湿热伤中证;清热利湿。
葛根芩连汤加减。
3、食滞肠胃证;消湿导滞。
保和丸加减。
4、肝气乘脾证;抑肝扶脾。
痛泻要方加减。
5、脾胃虚弱证;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参苓白术散加减。
6、肾阳虚衰证;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四神丸加减。
二十二、痢疾:1、湿热痢;清热导滞,调气行血。
芍药汤加减。
2、疫毒痢;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
3、寒湿痢;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不换金正气散加减。
4、阴虚痢;坚阴泄热,扶正止痢。
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
5、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桃花汤或真人养脏汤加减。
6 休息痢;温中清肠。
连理汤加减。
二十三、便秘: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麻子仁丸加减。
2、气秘;顺气导滞。
六磨汤加减。
3、虚秘;(肺脾气虚证)益气润肠。
黄芪汤加减。
(血液亏虚证)养血润燥。
润肠丸加减。
(阴津不足证)滋阴通便。
增液汤加减。
(阳虚寒凝证)温阳通便。
济川煎加减。
4、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温脾汤合半硫丸。
二十四、胁痛:1、肝郁气滞证;疏肝理气。
柴胡疏肝散加减。
2、瘀血阻络证;祛瘀通络。
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加减。
3、肝胆湿热证;清热利湿。
龙胆泻肝汤。
4、肝肝络失养证;养阴柔肝。
一贯煎加减。
二十五、黄疸:1、阳黄;热重于湿证;清热通腑,利湿退黄。
茵陈蒿汤加减。
湿重于热;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
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胆腑郁热;疏肝泄热,利胆退黄。
大柴胡汤加减。
2、急黄(疫毒炽盛证);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犀角散加减。
3、阴黄;(寒湿阻遏证)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茵陈术附汤加减。
脾虚血亏证;健脾温中,补养气血。
;黄芪建中汤加减。
二十六、积聚:聚证;1、肝气郁结证;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逍遥散、木香顺气散加减。
2、食滞痰阻证;理气化痰,导滞散结。
六磨汤。
积证;1、气滞血阻证;理气消积,活血散瘀。
金铃子散合柴胡疏肝散。
2、瘀血内结证;祛瘀软坚,佐以扶正健脾。
膈下逐瘀汤、鳖甲煎合六君子汤加减。
3、正虚瘀结证;补益气血,活血化瘀。
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
二十七、鼓胀:1、气滞湿阻证;疏肝理气,运脾利湿。
柴胡疏肝散或胃苓汤。
2、水湿困脾证;温中健脾,行气利水。
实脾饮加减。
3、水热蕴结证;清热利湿,攻水逐饮。
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
4、瘀结水留证;活血化瘀,行气利水。
调营饮加减。
5、阳虚水盛证;温补脾肾,化气利水。
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加减。
6、阴虚水停证;滋肾柔肝,养阴利水。
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
二十八、头痛:外感;1、风寒头痛;疏散风寒止痛。
川芎茶调散加减。
寒犯厥阴;吴茱萸汤。
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活络止痛。
芎芷石膏汤加减。
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通窍。
羌活胜湿汤加减。
内伤;1、肝阳头痛;平肝潜阳熄风。
天麻钩藤饮加减。
2、肾精亏虚头痛;养阴补肾,填精生随。
大补元煎加减。
3、血虚头痛;养血滋阴,活络止痛。
加味四物汤加减。
4、痰浊头痛;健脾燥湿,化痰降逆。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5、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通窍活血汤加减。
二十九、眩晕:1、肝阳上亢证;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天麻钩藤饮加减。
2、气血亏虚证;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归脾汤加减。
3、肾精不足证;滋养肝肾,益精填随。
左归丸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