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课展示—生物素
生物素
![生物素](https://img.taocdn.com/s3/m/55787122ed630b1c59eeb5a6.png)
D-生物素,生物素
英文名称:VH ;D-Biotin ;Vitamin H ;Vitamin B7;Hexahydro-2-oxo-1H-thieno[3,4-d]imidazole-4-pentanoic acid
其他名称:维生素H ;辅酶R ;生物素;D-促进素;维生素B7
CAS 号:58-85-5
C10H16N2O3S=244.31
级别:BR
含量:≥99.0%
比旋度:+89~+93º
溶液的外观:澄清无色
颜色反应:溴水褪色
重金属:≤10ppm
干燥失重:≤1.0%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或无色结晶。
纯品在室温及空气中稳定。
在中性或中等酸性溶液中能稳定数月,碱溶液中不稳定,水溶液易长霉菌,酸溶液可加热灭菌。
易溶于热水和稀碱液,不溶于其他一般有机溶剂。
熔点232~233℃。
用途:生化研究。
常用于从连生物素树脂上洗脱蛋白质
保存:2~8℃,避光 编码
品名 规格 单位 北京华越洋生物
GX545-10g
D-生物素,生物素 10g 瓶 北京华越洋生物
GX545-25G D-生物素,生物素 25g
瓶。
生物素的生化功能
![生物素的生化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449277d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2.png)
生物素:身体健康的必需营养素生物素,也称为维生素H或者维生素B7,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具有多项生物学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生物素的生化功能,帮助您理解生物素在身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1.促进蛋白质代谢
生物素是体内一种重要的辅酶,参与蛋白质代谢的过程中。
它能
够辅助酶类将脂肪、糖类转化为能量,并能够使人体对食物中的蛋白
质更好地吸收。
2.促进核酸代谢
生物素还能促进核酸代谢,特别是在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过程中,
这种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3.维护神经系统健康
生物素还能维护肌肉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研究表明,生物素
能够帮助减轻神经病变和抑郁症状,从而保持身体的健康。
4.调节血糖水平
生物素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调节血糖水平。
它能够影响胰岛素的
合成和释放,从而促进血糖的吸收和利用。
这对于糖尿病或其他代谢
疾病的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您已经了解了生物素在身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当然,我们应该从食物中获得足够的生物素,以保证身体健康。
豆类、牛肉、蛋黄、蔬菜和水果都是丰富的生物素来源。
如果您的食物中缺乏这些营养物质,可以考虑适当地使用生物素补充剂。
生化课展示生物素
![生化课展示生物素](https://img.taocdn.com/s3/m/54ffeb7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c.png)
引起皮炎,但鸡蛋加热凝固后,则没有此作用。 • 1933年Allison等研究豆类根瘤菌的生长时,从中分离出一种固氮细
菌,被命名为“辅酶R”。 • 1936年,德国Kogl和Tonnis从煮熟的鸭蛋黄中分离出一种结晶物质,
简介
维生素H
(维生素B7) 又称生物素、辅酶R,是水溶性维生素。
简介
生物素:
合成维生素C的必要物质,是脂肪和蛋白质 正常代谢不可或缺的物质。
是一种维持人体自然生长、发育和正常人体 机能所必须的水溶性维生素。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中,是人类和 动物维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要素,并因而得 名。
发现
• 生物素的发现,历经了40余年。 • 1901年,Wildiers发现有一种物质是酵母生长所必需的,他称这种
用途
诊断寄生虫病,现场调查及虫种鉴定 ;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遗传性疾病的诊断 ; 改造变异的基因; 检测饮用水病毒含量 。
分离衰老红细胞
• 通常,人们使用物理技术来分离特定的红细胞亚 群(衰老红细胞的密度、体积、表面电荷和渗透 脆性等物理特性与年轻红细胞相比发生了较大的 变化)。但是,由于使用这些技术进行的研究并 不能得到一致的结论,它们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 质疑。
• 作为药品,用于治疗动脉硬化、中风、脂类代谢 失常、高血压、冠心病和血液循环障碍性的疾病。
• 用于化妆品,可提高血液循环在皮肤血管中的速 度,在0.1%-1.0%的浓度范围内,易于配方中的 油相相混合。在护肤雪花膏、运动药液、脚用止 痛膏、刮胡须液、洗发液中均可使用。
目前已有产品
生物素标记
•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 (Biotin-Avidin—System,BAS) 放大系
生物素是什么
![生物素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e8e74fe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a.png)
生物素是什么生物素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也被称为维生素B7或者维生素H,它参与了许多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和代谢过程,对于生命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生物素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是参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过程,促进生理功能的正常发展。
它主要存在于许多食物中,比如瘦肉、家禽、豆类、蛋黄、坚果、酵母等。
生物素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名称为D-谷氨酰羟丙基辅酶A还原酶(BIOTIN/HCS)。
它由两个分子构成,包括一种立体异构体和一种酯化反应形成的结构。
生物素被广泛认为是分子质量相对较小的维生素之一,它对于维持人类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生物素的分子结构包含一个含氮环、一个羧基、一个泛酰基和一个尿素基等成分,它们在维生素B族分子内的功能是相对独立的。
生物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双价铜参与了氧化还原反应,为生物素分子代谢提供了保证。
生物素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参与了多种生物化学反应和代谢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参与蛋白质代谢过程。
生物素参与的主要反应包括羧酸羧化转移酶反应和碳酰化反应等,这些反应对于人类的蛋白质代谢过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羧酸羧化转移酶反应是生物素参与蛋白质代谢的一种主要反应,它能够将最后氨基酸(即蛋白质的羧基官能团)的羧酸羧化转移至生物素所处同工位置的环丙烷上,从而形成生物素羧化酵素。
(2)参与脂质代谢过程。
生物素参与了人体内脂质代谢过程中的甲酸化反应,是人体内用来合成重要酶类的一种碳源,也是脂肪酸、胆固醇等重要脂类分子的前身。
(3)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
生物素参与了人体内葡萄糖的代谢过程。
当人体缺乏生物素时,这些代谢过程就会受到干扰,引发严重的代谢障碍。
此外,生物素还能够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对人体血糖的调节非常重要。
(4)参与DNA合成过程。
生物素可以激活DNA聚合酶,从而促进DNA的合成,这对于人体细胞生长、分裂和修复等过程至关重要。
(5)对新陈代谢率的增加及对系统生理功能的调节。
生物化学 维生素(共55张PPT)
![生物化学 维生素(共5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e6432d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75.png)
性质、来源
• 淡黄色晶体,较难溶于水,在光照下、加 热时以及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因此,室 温下储存植物,叶酸易被破坏。
• 新鲜绿叶蔬菜、水果、豆类、谷类以及肝 中等;另外,人体肠道细菌也能合成叶酸 。
生理功能
• 四氢叶酸(FH4)是叶酸在体内的活性形式 ,也是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作为一碳 单位的载体参与胆碱、嘌呤和胸腺嘧啶脱 氧核苷酸等许多物质的合成 。
维生素PP 化学本质
• 吡啶的衍生物,包括尼克酸(烟酸)和尼 克酰胺(烟酰胺)两种,尼克酸在体内很 容易转变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尼克酰胺。
性质、来源
• 性质稳定,不易被酸、碱或加热破坏。尼 克酸是微溶于水的白色针状晶体,而尼克 酰胺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 。
• 动物肝、肾、瘦肉、乳类等,全谷、豆类 、绿叶蔬菜也有相当含量 。
维生素B1化学本质
• 又称抗脚气病维生素、硫胺素 • 由含氨基的嘧啶环和含硫的噻唑环组成 。
• 在体内磷酸化后转变成焦磷酸硫胺素(TPP ),TPP是维生素B1在体内的活性形式。
性质、来源
• 酸性溶液中耐热性强,碱性溶液中加热易 被破坏 。
• 瘦肉、酵母以及谷类、豆类的外皮和胚芽 中含量丰富 。
维生素A1(视黄醇)
维生素A2(3-脱氢视黄醇)
性质、来源
• 性质活泼,易被氧化,紫外线照射也可使 之破坏。
• 绿叶菜类、黄色菜类、水果类 (胡萝卜素 )
• 动物肝脏、奶、蛋等
生理功能
• 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视紫红质) 夜盲症
• 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和健全 干眼病 • 促进生长发育 类固醇激素
生理功能
• TPP是α-酮酸氧化脱羧酶系的辅酶 缺乏时产生脚气病 。
• 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 缺乏时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消化功 能障碍。
生物化学 维生素 知识总结课堂
![生物化学 维生素 知识总结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a1ce695fcc22bcd126ff0cf1.png)
水溶性维生素
缺乏病: 巨幼红细胞贫血: 叶酸缺乏同时引起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形 成巨幼红细胞贫血。缺乏的表现为头晕、乏力、精神萎靡、 面色苍白,并可出现舌炎、食欲下降以及腹泻等消化系统症 状。血象检查:血中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体积增大,核 肿胀、分叶增多,可达5个分叶以上。周围血中出现巨幼细胞。 对孕妇胎儿的影响: 叶酸缺乏可使孕妇先兆子痫、胎盘早剥 的发生率增高;胎盘发育不良导致自发性流产; 孕早期叶酸 缺乏可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叶酸缺乏使蛋氨酸代谢途径发生障碍, 出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液高浓度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 内皮细胞有损害。同型半胱氨酸尚可促进自由基的形成,加 速脂蛋白的氧化,并可激活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可能是动 脉粥样硬化产生的危险因素。
酰基转移反应
B6(吡哆醇吡哆醛,吡 氨基转移反应
哆胺)
脱羧反应
缺乏症状
良好食物来源
脚气病,肌肉无力,厌食,心悸,心脏变大, 酵母,猪肉
水肿
豆类,葵花籽油
唇干裂,口角炎,畏光,舌炎,口咽部粘膜 动物肝脏,香肠,瘦肉,蘑菇 、奶酪,
充血水肿
奶油,无脂牛奶,牡蛎
癞皮病:腹泻,皮炎,痴呆或精神压抑
金枪鱼,动物肝脏,鸡胸脯肉,牛肉, 比目鱼,蘑菇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D 活性形式:1,25-(OH)2-D3 生理功能: 1.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 2.促进骨质钙化和骨质溶解; 3.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4.参与血钙平衡; 5.调节基因转录
脂溶性维生素
缺乏病: 人体发生维生素 D缺乏的两大主要原因是由于膳食中 缺乏维生素 D和日光照射不足。 佝偻病、骨质软化症 佝偻病的骨骼变化:鸡胸和漏斗胸 佝偻病的骨骼变化:”O”形和“X”形腿
生物化学维生素总结及生物化学思维导图
![生物化学维生素总结及生物化学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60013b6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e.png)
维生素总结一、脂溶性维生素1.维生素A名称:类视黄素、抗干眼病维生素、A1:视黄醇、A2:3-脱氢视黄醇活性形式: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功能:1.视黄醛与视蛋白结合发挥视觉功能2.调控细胞的生长与分化、抗癌3.抗氧化缺乏时病症:夜盲症、干眼病发病机理或治病原理:感受弱光的视杆细胞内,全反式视黄醇被异构成11-顺视黄醇,氧化成11-顺视黄醛。
此物作为光敏感视蛋白的辅基与之结合生成视紫红质。
视紫红质感光时,异构为全反式视黄醛,并引起视蛋白变构。
进而视蛋白通过一系列反应产生视觉冲动。
视紫红质分解,全反式视黄醛与视蛋白分离,构成视循环。
维生素A缺乏,视循环关键物质11-顺视黄醛不足,视紫红质少,对弱光敏感性降低,暗适应延长。
过量的影响:中毒,组织损伤。
症状:头痛、恶心、肝细胞损伤、高血脂、软组织钙化、高钙血症、皮肤干燥、脱屑、脱发2.维生素D名称:抗佝偻病维生素(本质是类固醇衍生物)活性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3功能:1.调节血钙水平,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影响骨组织钙代谢,维持血钙、磷的正常水平 2.影响细胞的分化(免疫细胞、胰岛B细胞、肿瘤细胞)缺乏时病症:儿童:佝偻病成人:软骨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过量的影响:中毒。
表现:高钙血症、高钙尿症、高血压、软组织钙化备注:在体内可合成:皮下储有维生素D3原,紫外线照射下可变成维生素D33.维生素E名称:生育酚类化合物(生育酚、生育三烯酚)活性形式:生育酚功能:1.抗氧化剂、自由基清除剂、保护细胞膜,维持其流动性2.调节基因表达(抗炎、维持正常免疫功能、抑制细胞增殖,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
预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肿瘤和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3.提高血红素合成关键酶活性,促进血红素合成。
缺乏时病症:新生儿:轻度溶血性贫血一般不易缺乏。
重度损伤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脆性增加等溶血性贫血。
动物缺乏,生殖器发育受损,甚至不育备注:临床常用维生素E治疗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4.维生素K名称:凝血维生素活性形式:2-甲基1,4-萘醌功能:1.维生素K具有促进凝血的作用,是许多γ-谷氨酰羧化酶的辅酶2.对骨代谢有重要作用,对减少动脉钙化有重要作用,大剂量可降低动脉硬化的危险性。
生物素是什么3篇
![生物素是什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e6b14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4.png)
生物素是什么第一篇:生物素的基本概念生物素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也被称为维生素H或辅酶R。
它是一种重要的辅酶,在多种生化反应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葡萄糖、氨基酸的代谢,DNA复制和基因表达等。
生物素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的缺乏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和生理上的问题。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生物素的相关知识。
第二篇:生物素的来源与作用生物素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不能被人体直接合成,必须通过食物或者人工方式获得。
食物中富含生物素的食物包括肝脏、肾脏、牛肉、鸡蛋、豆类、黄油、花生等。
此外,人工的维生素补充剂也可以提供生物素。
生物素在人体内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能够促进糖类代谢,支持糖类的分解与利用。
其次,生物素也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代谢辅酶,能促进氨基酸的转运和合成。
此外,生物素还能参与脂肪酸的合成和降低胆固醇水平,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
最后,生物素还参与了DNA的复制和细胞分裂等重要过程。
第三篇:生物素缺乏的危害生物素在人体内的作用广泛而重要,其缺乏也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生物素缺乏最常见的症状是皮肤炎症,包括皮肤干燥、脱屑、瘙痒、红斑等。
此外,生物素缺乏还可能导致头发脱落、成年人脱发甚至贫血等问题。
在重度缺乏的情况下,生物素还可能导致肌病、癫痫以及免疫抑制等严重疾病。
如何预防生物素缺乏?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多摄入富含生物素的食物,如肝脏、鸡蛋、豆类、花生等。
此外,人工维生素补充剂也可以提供生物素,但需注意剂量。
由于生物素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所以人体不会将其过多储存。
因此,如果过量摄入生物素,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危害。
生物素功能与作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生物素功能与作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29d0fc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f.png)
生物素功能与作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生物素,也被称为维生素H或辅酶R,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它是一种微量营养物质,尽管只存在于微量,但却在许多生物体的生命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生物素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重要功能。
首先,生物素是许多酶的辅酶,参与了许多生化反应的催化过程。
它可以与生物体内的酶结合,促进酶催化底物的反应,从而调节酶的活性。
这种催化作用包括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使得生物体能够正常地合成和分解这些营养物质。
其次,生物素还参与了生物体内的DNA和RNA的合成过程。
它与酶在核苷酸的合成过程中发挥作用,帮助维持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裂。
此外,生物素还参与了许多其他重要的代谢途径,如能量产生、细胞信号传导和免疫系统的调节等。
生物素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维持生物体的正常代谢过程上,还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在医学领域,生物素作为药物可以用于治疗一些与维生素H缺乏相关的疾病,如一种罕见的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疾病——生物素缺乏病。
此外,生物素还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例如在生物学实验中作为酶的辅酶,以及在食品和饲料添加剂中提高营养价值等。
综上所述,生物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
它不仅参与了生物体的正常代谢过程,还具有一定的医学和工业应用前景。
因此,对于生物素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描述:文章的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框架和内容安排方式。
本文按照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组织。
下面将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介绍:引言部分(Introduction):引言部分主要对文章的研究对象进行概述,并阐明文章的目的和重要性。
首先,对生物素的定义和特点进行简要阐述,引出本文的研究主题。
然后,介绍文章的结构,包括正文的内容安排和每个部分的主要涵盖内容。
最后,明确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对生物素功能与作用的研究,探讨生物素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生物素的生化功能
![生物素的生化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4a8aca7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6.png)
生物素的生化功能生物素是一种重要的维生素,也称为维生素H或辅酶R。
它在人体内起着多种生化功能,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生物素在体内参与了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代谢。
它是许多酶的辅助因子,能够促进这些酶的活性,从而加速代谢过程。
例如,生物素参与了葡萄糖的合成与分解过程,帮助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此外,生物素还参与了脂肪酸的合成与氧化,对于脂肪代谢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还能够参与氨基酸的代谢,帮助身体合成蛋白质,并维持蛋白质的稳定。
生物素对于维持健康的皮肤、头发和指甲具有重要作用。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生物素能够促进皮肤细胞的正常分裂和生长,从而保持皮肤的健康和光滑。
它还能够促进头发和指甲的生长,预防头发和指甲的脆弱、干燥和脱落。
因此,摄入足够的生物素对于保持健康的皮肤、头发和指甲至关重要。
生物素还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参与了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传递过程,维持了神经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生物素还能够促进脑细胞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
因此,摄入足够的生物素对于保持健康的神经系统至关重要。
生物素还参与了DNA和RNA的合成过程,对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具有重要作用。
它能够促进细胞的正常分裂和增殖,帮助维持身体组织的正常生长和修复。
生物素还对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能够促进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增强免疫系统的抵抗力。
生物素还参与了炎症反应的调节,帮助控制炎症反应的过程。
因此,摄入足够的生物素对于维持健康的免疫系统至关重要。
生物素在人体内具有多种生化功能,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它参与了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代谢,维持健康的皮肤、头发和指甲,调节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参与DNA和RNA的合成,以及调节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因此,我们应该保证摄入足够的生物素,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和健康。
生物化学 第五章 维生素(共34张PPT)
![生物化学 第五章 维生素(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5415c1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75.png)
四氢叶酸(FH4)
9 维生素C
微量元素及其生物化学功能
元素
生物化学功能的例子
铁
血红素酶的辅基
碘
甲状腺素结构中需要
铜
细胞色素氧化酶的辅基
锰
精氨酸酶和其它酶的辅因子
锌
脱氨酶类、DNA聚合酶的辅因子
钴
维生素B12的组分
钼
黄嘌呤氧化酶的辅因子
硒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辅因子
钒
硝酸还原酶的辅因子
镍
脲酶的辅因子
铬
泛酸
巯基乙胺
O SSH-C-R
ADP
生理功能
泛酸在体内参与辅酶A的合成。 辅酶A是酰基转移酶的辅酶,对糖、脂肪 和蛋白质等的代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泛酸与蛋白质结合,参与脂肪酸和一些 重要物质的生物合成。
维生素B1和焦磷酸硫胺素
焦磷酸硫胺素
(thiamin pyrophosphate,TPP)
生理功能
4. 维生素K:凝血维生素
主要脂溶性维生素的辅酶形式及主要功能
维生素 1. 维生素A
辅酶 11-顺视黄醛
功能 视循环
2. 维生素D
1,2-二羟胆钙甾醇
调节钙、磷代谢
3. 维生素E
保护膜脂质,抗氧化剂
4. 维生素K
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羧化反应的辅助因子
●含有β-白芷酮环的不饱和一元醇类,包括A1和A2两种;
血糖的适当利用
锡
骨的形成
氟
骨的形成
硅
结缔组织和骨的形成
砷
不清楚
维生素pp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NAD(P)+
AMP
NAD+: R=H NADP+: R=PO2H2
生物素元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生物素元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d8e904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8.png)
生物素元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应包括对生物素元素的简要介绍以及该元素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
以下是一个示例:1.1 概述生物素(biotin),又称为维生素H或者维生素B7,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它是一种强效的辅酶,在许多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生物素元素具有一些独特的特性,包括化学稳定性高、热稳定性好以及光稳定性佳。
生物素元素在许多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作为辅酶参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过程,将它们转化为能量。
此外,生物素还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节。
它对于身体的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事实上,生物素元素是一种必需营养素,人体无法自行合成,需要从食物中获取。
富含生物素元素的食物主要包括动物性食品如肉类、鱼类和奶类,以及一些富含蛋白质的植物性食物如豆类、谷物和坚果。
对于那些饮食单一或有特殊需求的人,摄入适量的生物素元素尤为重要。
除了作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生物素元素也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美容领域。
它被用于制备药物、保健品以及化妆品等产品。
其卓越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与细胞表面受体的亲和性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药物载体。
此外,生物素元素还被应用于生物学研究、DNA测序和分析等领域。
综上所述,生物素元素在生物体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探讨生物素元素的定义和特性,以及它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还将讨论生物素元素的意义和应用前景,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通过深入了解生物素元素,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它对生命过程的影响,并探索其在医药和其他领域的潜在用途。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设计是为了让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安排和逻辑结构。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旨在引导读者进入主题,并介绍生物素元素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通过对生物素元素的定义和特性进行介绍,读者可以对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同样,本部分还会说明本文的结构和目的,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框架。
生物素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生物素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7d820c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4e.png)
生物素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生物素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也被称为维生素H或维生素B7。
它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属于B族维生素中的一员。
生物素在人体中起着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包括参与能量代谢和生物合成等生理过程。
它在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修复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生物素主要存在于许多食物中,如肉类、鸡蛋、豆类、坚果和蔬菜等。
此外,肠道中的某些细菌也能够产生生物素,为人体提供额外的补充。
生物素在人体中具有多种作用。
首先,它是许多酶的辅酶,参与多种代谢反应的催化作用。
其次,生物素对于葡萄糖的合成和释放也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此外,生物素还对皮肤、头发和指甲的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总的来说,生物素是人体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其作用涉及能量代谢、细胞生长和生物合成等多个方面。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生物素的作用机制和生理功能,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
此外,生物素在医学和美容领域的应用前景也值得期待。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对生物素的背景和意义进行简要概述,引入读者对于生物素的认识。
此外,还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生物素的定义、来源和作用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叙述和分析。
在生物素的定义部分,会对生物素的概念进行解释和界定,说明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和功能。
生物素的来源部分会介绍生物素在自然界中的来源和合成途径,展示出生物素分布的广泛性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而生物素的作用部分会系统地介绍生物素在生物体内的多种生理功能,例如作为辅酶参与多种酶促反应、影响基因表达等。
结论部分则是对整篇文章的总结,归纳出生物素的主要特点和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生物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安排,读者可以系统地了解和认识生物素的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而系统地介绍生物素的特点。
生物化学维生素与微量元素PPT课件
![生物化学维生素与微量元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1e8fc9b4daa58da1114a21.png)
HO
CH 2 OH
H 3C
N+
HO
H
吡哆醇
H 3C
CH 2 NH 2
H 3C
N+
H
CH 2 OHPO3H2
吡哆醛
N + 磷酸吡哆胺
H
(二)辅酶/活性形式:
1、磷酸吡哆醛 2、磷酸吡哆胺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1.生化作用
❖作为转氨酶和脱羧酶的辅酶,参 与氨基酸代谢
❖作为ALA 合酶的辅酶,参与血红素合成
❖体内活性形式/辅基: 黄素单核苷酸 (FMN)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FAD)
H2C
O
HCOH
HCOH HCOH CH 3
O PO OH
H3C
Ⅲ
N
N
Ⅱ
Ⅰ
CO
H3C
NH
N
C
O
O
P
O
OH
NH2 N
N
N
CH 3 O
N
OH OH
Vit B2 FMN
FAD
AMP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吡哆胺 长期服用异烟肼需补充维生素B6
1. 辅酶A (CoA) 2. 酰基载体蛋白 (ACP)
泛酸
HO
焦 磷 酸 HO
H 3C
O
O
CH3 OH
PO
O N
PO
NH NH2 N
O SH
NH
巯基乙胺
腺嘌呤
O
ON
N
HSCoA的结构
O OH HO P O
3’-磷酸核糖
OH
(二)生化作用 辅四作缺(多长二酶氢为乏二种期、A叶 α症 ) 羧 服维-(酮酸:生化用C生酸o巨化酶异(素AF脱幼作(烟)HD羧4红用如肼() 酶细及丙需抗系胞缺酮补佝的性乏酸充偻辅贫症羧维病酶血化生维,酶素生参)B素6与的)α辅-酮酶酸,的在氧羧化化脱反羧应作中用起着固定CO2和传递羧基的作用
生物素-pepk(5)成分
![生物素-pepk(5)成分](https://img.taocdn.com/s3/m/607e005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5.png)
生物素-pepk(5)的成分
生物素(biotin)又称维生素B7、维生素H或辅酶R,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在体内用作羧基载体,缺乏可引起皮炎。
生物素由杂环核心与戊酸侧链构成,杂环核心的咪唑酮环部分可以运载羧基,侧链羧基可以通过酰胺键与羧化酶的赖氨酸残基相连。
生物素是羧基载体,其N1可在耗能的情况下被二氧化碳羧化,然后再将这个羧基提供给受体分子。
这个反应需要ATP,所以羧化酶在分类上属于连接酶。
生化教科书上经常提到的此类羧化酶主要有四个,涉及糖、脂、氨基酸代谢与三羧酸循环:
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用于活化二碳片段。
丙酰辅酶A羧化酶:丙酸代谢的关键酶,参与奇数碳脂肪酸、硫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分解代谢,也是它们生糖所必需的。
丙酮酸羧化酶:生成草酰乙酸,参与三羧酸循环的回补以及糖异生。
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参与亮氨酸碳架氧化。
在生鸡蛋清中有一种抗生物素蛋白(avidin),能与生物素紧密结合,使其失去活性,所以鸡蛋不宜生吃。
当年发现生物素的起因,就是观察到生蛋清含量高的饮食会导致狗、猫、兔子和人类出现中毒症状,包括皮炎、脱发和肌肉协调性丧失。
不过,利用这种特异性结合,可以进行许多生物分子的检测,称为生物素标记。
这方面一般把抗生物素蛋白称为亲和素,它是一种4个亚基的碱性糖蛋白,耐热,抗蛋白酶水解,而且与生物素结合后更加稳定。
生
物素与亲和素之间的结合是目前已知强度最高的非共价作用之一,解离常数Kd为数Kd为mol/L,比抗原与抗体间的亲和力高1万倍以上。
生物素的生化功能
![生物素的生化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ed76112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7.png)
生物素的生化功能
生物素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也称为维生素H或辅酶R。
它是许多酶的辅助因子,能够与这些酶结合并促进它们的反应。
生物素的主要生化功能就是作为酶的辅助因子,在生物体内参与多种代谢反应。
生物素在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功能是作为羧基化酶的辅酶。
羧基化酶是一类将羧基化合物转化为羧酸的酶,这些化合物包括脂肪酸、氨基酸和一些有机酸。
生物素通过与羧基化酶结合,可以将这些化合物转化为更容易被生物体利用的羧酸。
此外,生物素还参与了许多其他的生化反应。
例如,生物素能够促进氨基酸代谢过程中的转移反应。
这一过程中,生物素与淀粉酶结合,能够将氨基酸转化为胺基酸,进而参与蛋白质合成。
生物素还能够参与葡萄糖合成代谢过程中的反应。
在这一过程中,生物素能够与一些酶结合,促进葡萄糖合成过程中的一些反应。
除了以上的生化功能,生物素还具备一些其他的生理功能。
例如,生物素可以帮助维持健康的皮肤、头发和指甲。
此外,生物素还能够帮助维持正常的神经系统功能,促进能量代谢和体内酶的正常运作。
总之,生物素在生物体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参与多种代谢反应和生理过程。
它的作用不仅限于作为羧基化酶的辅酶,还包括其他的生化反应和生理功能。
因此,保持足够的生物素摄入量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 1 -。
生物素-pull down实验原理
![生物素-pull down实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b1c54b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e.png)
生物素-pull down实验原理生物素(biotin)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也称为维生素H,由8-氨基-3,4-二羧酸八氢基原虫酸(o-succinyl-L-8-amino-3,4-dihydroxy-6-methyl-2-pyroneoctanoicacid)组成。
生物素是许多重要酶的辅酶,能够参与碳酰转移和羧化反应,在细胞代谢和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生物素的功能非常广泛,它参与脂肪与糖的代谢、氨基酸代谢、核酸与脂酰转移、某些蛋白质和多糖的合成等。
生物素常用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其具有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可用于细胞和蛋白质的标记、纯化和检测。
其中,生物素的pull down实验是一种常见的蛋白质互作研究方法,用于研究特定蛋白与生物素结合的相互作用。
Pull down实验是通过利用生物素与其结合蛋白的高亲和性,将目标蛋白特异性地“拉下来”进行研究。
整个实验流程大致分为三个步骤:1.生物素的偶联与标记;2.样品的处理与蛋白质提取;3.生物素亲和纯化与目标蛋白的检测。
首先,将生物素与载体分子(如琼脂糖或磁珠)化学偶联,形成生物素标记物。
常见的生物素偶联方法有活化酯法、酸穀法和光敏结合法等。
在选择偶联方法时,需要考虑生物素的密度、最适选择条件以及后续试验的要求。
接下来,目标蛋白的组织或细胞样本会经过细胞裂解、蛋白质提取和预清洁处理,以获得纯度较高的蛋白质样品。
在蛋白质提取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机械破碎、超声波破碎和冻融破碎等。
而蛋白质提取后的样品可以经过低温离心、过滤等处理去除细胞碎片、核酸和其他干扰物质。
最后,通过将生物素标记物与样品混合并充分搅拌,让目标蛋白与生物素结合形成复合物。
复合物可以通过旋转离心、亲和层析柱或磁珠等分离方式将非特异性结合物质去除。
而目标蛋白则可以与生物素特异性结合,通过洗涤和洗脱等步骤获得纯净的目标蛋白样品。
在pull down实验中,用于检测目标蛋白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西方印迹、质谱分析、免疫沉淀和荧光检测等。
维生素(生物化学课件)
![维生素(生物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12a332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65.png)
课堂活动 在实际生活中,淘米是淘的次数越多越好吗 ,如果不是,为什么?如何淘米,才能保证粮 食中的营养素不丢失?
课堂活动 脚气病和脚气是一回事吗? 如何防治脚气病?
(二)维生素B2又名核黄素
1.化学性质 硫辛酸不溶于水溶于脂溶剂,食物中与VitB1同时存
在。
2.生化作用 (1)是硫辛酸乙酰转移酶的辅酶,起转酰基用。 (2)有抗脂肪肝和降低血浆胆固醇的作用。
二、维生素C
1.化学本质及性质 (1)维生素C又称L-抗坏血酸
(2)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加热和氧化剂易被破坏。
O
O
C HO C
O HO C
维生素C (还原型)
维生素C (氧化型)
酶
S+H M2+
SH
G-S-S-G
还原产物
2×G-SH
脂质过氧化物
酶
S M
S
2×G-SH
(酶活性恢复) 酶
SH
SH
M:重金属离子
G G
S M 排出 S
阴囊炎、脂溢性皮炎、视物模糊等。
(三)维生素PP又称抗癞皮病维生素
维生素PP包括尼克酸和尼克酰胺。 1.化学性质
稳定、不易被酸碱和加热破坏;260nm处有一吸收 峰,可用于维生素PP的定量测定。
2.体内活性形式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
NAD+ 和NADP + 结构式
缺乏症 人类通常不缺乏
临床应用:治疗婴儿惊厥和妊娠呕吐。
(五)泛酸(pantothenic acid)又名遍多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暂无过量症状
食物来源
富含该维生素的美食:
草莓
牛奶
啤酒
食物来源 芥末双脆、芥茉菠菜、鱼香腰 花、油焖鳝鱼、松花淡菜粥、 素炒三丝 蛋黄南瓜 蟹肉西兰花 清炖萝卜牛肉、鸡肝胡萝卜粥、 牛肉蔬菜浓汤 ……
胡萝卜炖羊肉 银杞明目汤
食物来源
甜橙柠檬汁
芒果柳橙苹果汁、
• 芒果葡萄柚汁、木瓜生姜汁、芦荟柠檬汁、 杏猕猴桃汁…… • 在复合维生素B和多种维生素的制剂中,通 常都含有维生素H。
缺乏症
2、毛发变细、失去光泽、头皮屑增多,容易掉发,少年白 发;
缺乏症
3、易导致忧郁、失眠、容易打瞌睡等神经症状;
4、会令人容易疲倦、慵懒无力、肌肉疼痛。
缺乏症
此外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舌乳头萎缩、粘膜变灰、 感觉过敏、麻木、精神沮丧、高胆固醇血症及脑电图异常 等。 这些症状多发生在生物素缺乏10周后。 在6个月 以下婴儿,可出现脂溢性皮炎。
生物素 回顾
• • • • • 基本理化性质 体内作用 需求量、缺乏症状及相关食物 最新研究对人体的作用 在生化研究中发挥的作用
健康效果
青 春 高 柔活 贵 顺力 气 秀 发质
最新研究
• 据研究,叶酸与生物素配伍可有效预防畸胎形成。2008年初日本厚生 省已正式宣布,将生物素与叶酸均作为日本孕妇的强制摄取营养物。 可以肯定,厚生省这一决定必将大大促进生物素在日本的销售,同时, 也必将进一步推动全球对生物素的消费。 • 美国研究人员还发现:生物素能促进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使它 们加快转化成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如体内生物素数量不足,脂肪就 会在体内蓄积并引起肥胖症。这种新发现为生物素在减肥、瘦身类保 健产品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生物素开辟了一个更广阔的市 场。 • 同时,日本学者还报道,生物素具有出色的美容作用,可保持皮肤嫩 白、指甲光滑等。这个发现也为生物素产品开拓了一大新药业用途。 美容化妆品行业是国际大产业之一,美容化妆品的国际市场总销售额 远远高于药品的销售额,生物素在美肤、美甲(指甲)及美发上的新 应用必将导致药用级生物素销量的上升
目前已有产品
生物素标记
•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 (Biotin-Avidin—System,BAS) 放大系统 标记DNA探针 分离衰老红细胞 ……
生物素-亲合素系统
(Biotin-Avidin—System,BAS) 放大系统
原理 • 在常规ELISA原理的基础上,结合生物素(B)与亲和素(A)间的高度放 大作用,而建立的一种检测系统。亲和素是卵白蛋白中提取的一种碱 性糖蛋白,分子量为68kDa,由4个亚单位组成,对生物素有非常高的 亲和力(1个亲和素分子有4个生物素分子的结合位臵,可以连接更多 的生物素化的分子,形成一种类似晶格的复合体 )。生物素很易与 蛋白质(如抗体等)以共价键结合。这样,结合了酶的亲和素分子与结 合有特异性抗体的生物素分子产生反应,既起到了多级放大作用,又 由于酶在遇到相应底物时的催化作用而呈色,达到检测未知抗原(或 抗体)分子的目的。 用途 BAS即可用于微量抗原、抗体及受体的定量、定性检测及定位观察 研究,亦可制成亲和介质用于上述各类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的分离、纯 化。 • 优越性——1.灵敏度 2.特异性 3.稳定性4.适用性
标记DNA 探针
原理
是一种非放射性标记技术。 主要利用了生物素(biotin)和亲和素(avidin)这两种分子的独特性质。 生物素与亲和素的结合只需要生物素的脲基环部分。因此可将其戊酸侧链通 过酰胺键与核酸分子相连,构成生物素标记的核酸探针、标记探针与固定在 滤膜(硝酸纤维素滤膜或尼龙膜)上或固定在组织细胞或染色体原位的核酸 分子的同成 单链,然后用偶联有酶或荧光物质的亲和素的探针与待测核酸的片段互补杂 杂,使杂交部位显色(加入相应的酶底物)或产生荧光。灵敏度可达1~10pg 水平,与放射性探针法相近。如果进一步改进,甚至可超过后者。
需求量
• 建议日摄取量:
成人建议每天摄取 25 - 30 μg。
如果将生物素与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酸(维 生素B3)一同使用,相辅相成,作用更佳。
• 生物素之敌:
生蛋白、水、磺胺药剂、雌激素、食品加工 过程、酒精。
生物素缺乏易引起: 1、肤色暗沉、面色发青、皮肤干燥、鳞片状皮炎、红 色皮疹,严重者的皮疹可延续到眼睛、鼻子和嘴周围;
发现
• 生物素的发现,历经了40余年。 • 1901年,Wildiers发现有一种物质是酵母生长所必需的,他称这种物 质为“生物活素”。 • 1916年和1927年,Bateman和Boas分别发现用生蛋清喂养大鼠能引起 皮炎,但鸡蛋加热凝固后,则没有此作用。 • 1933年Allison等研究豆类根瘤菌的生长时,从中分离出一种固氮细 菌,被命名为“辅酶R”。 • 1936年,德国Kogl和Tonnis从煮熟的鸭蛋黄中分离出一种结晶物质, 是酵母生长所必需的,称之为“生物素”。 • 1937年,匈牙利科学家Gyorgy发现一种物质能防止生蛋清所致的不利 影响,将此种物质命名为维生素H。 • 1940年Gyorgy及其同事通过实验研究证实,辅酶R、生物素、维生素H、 生物活素均为同一种物质,之后证明生物素是哺乳动物必需的一种营 养素。 • 1942年,duVigneaud等提出了生物素的化学结构。 • 1943年被人工合成。
生物素
简介
维生素H
(维生素B7) 又称生物素、辅酶R,是水溶性维生素。
简介
生物素:
合成维生素C的必要物质,是脂肪和蛋白质 正常代谢不可或缺的物质。
是一种维持人体自然生长、发育和正常人 体机能所必须的水溶性维生素。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中,是人类 和动物维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要素,并因而 得名。
分离衰老红细胞
• 基本过程 使用体内注射苯肼、苯肼盐酸盐或多次失血的方法造 成兔子贫血,出现网织红细胞增多症,使得动物体内的年 轻红细胞比例增多。取一定量的血,用NHS-Biotin(脂溶 性,N-Hydroxysuccinimidobiotin)对其进行体外标记, 再将标记了的红细胞重新注入体内,这样,带有biotin标 记的红细胞参与了血液循环,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衰老。 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取血(既有标记的红细胞又有未标记 的红细胞),利用生物素与卵白素avidin之间的高亲合力, 使带有生物素标记的红细胞与覆盖有avidin的凝胶特异结 合,从而把带有标记的、具有特定年龄的红细胞从全血中 分离出来。
用途
诊断寄生虫病,现场调查及虫种鉴定 ;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遗传性疾病的诊断 ; 改造变异的基因; 检测饮用水病毒含量 。
分离衰老红细胞
• 通常,人们使用物理技术来分离特定的红细胞亚 群(衰老红细胞的密度、体积、表面电荷和渗透 脆性等物理特性与年轻红细胞相比发生了较大的 变化)。但是,由于使用这些技术进行的研究并 不能得到一致的结论,它们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 质疑。 • 在1987年,Suzuki和Dale首次提出了用生物素标 记红细胞进行合格内生存、体外恢复的方法,证 明了这种方法能精确地获取不同年龄红细胞亚群, 使研究红细胞在衰老过程中生物化学、生物物理 特性的变化成为可能。
产业
• 作为营养增补剂。按中国GB2760-90规定,可用于 食品工业作为加工助剂。具有预防皮肤病、促进 脂类代谢等生理功能。 • 作为药品,用于治疗动脉硬化、中风、脂类代谢 失常、高血压、冠心病和血液循环障碍性的疾病。 • 用于化妆品,可提高血液循环在皮肤血管中的速 度,在0.1%-1.0%的浓度范围内,易于配方中的油 相相混合。在护肤雪花膏、运动药液、脚用止痛 膏、刮胡须液、洗发液中均可使用。
体内作用
• 参与体内二氧化碳的固定和羧化过程 • 是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因子 • 在糖原的异生,脂肪酸的综合作用以及某些氨基酸的新陈 代谢中,都是关键的调控元件,并且能够通过帮助能量的 产生对某些蛋白质的合成起到促进作用 • 协助细胞生长、制造脂肪酸、代谢糖类、脂肪及蛋白质, 且有助于维他命B群的利用,参与维生素B12、叶酸、泛酸 的代谢 • 促进汗腺、神经组织,骨髓、男性性腺的健康,维护皮肤 及毛发的正常运作和生长 • 促进尿素合成与排泄 • 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生物素
• • • • • 基本理化性质 体内作用 需求量、缺乏症状及相关食物 最新研究对人体的作用 在生化研究中发挥的作用
理化性质
• 分子式:C10H16N2O3S • 相对分子量:244.3,熔点:39-48℃ • 性状与稳定性: 1.为无色长针状结晶,具有尿素 与噻吩相结合的骈环,并带有戊酸侧链; 2.易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其它常见的有机溶剂。 3.在中等强度的酸及中性溶液中可稳定数日,在碱性溶 液中稳定性较差。在普通温度下相当稳定,但高温和氧化 剂可使其丧失活性。紫外线可使其逐渐破坏。 • 体内过程:口服生物素迅速从胃和肠道吸收,血液中生物 素的80%以游离形式存在,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在肝,肾 中含量较多,用药后大部分生物素以原形由尿液中排出, 仅小部分代谢为生物素硫氧化物和双降生物素。
补充注意
• 补充周期: 在人体内仅停留 3 ~ 6小时,所以必须每天补 充。 需要人群: 好吃生鸡蛋和饮酒的人需要补充生物素; 服用抗生素或磺胺药剂的人每天至少要摄取 25 μg; 头发稀疏的男性摄入生物素,防止脱发效果明 显; 在妊娠期间,生物素会明显流失,应在医师指 导下合理补充。
•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