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识图资料

合集下载

地形图识读与应用

地形图识读与应用

►行列编号法:行列编号法的横行是指以A、B、C、D、…编排,由上到下排列;纵列以数字1、2、3、…,从左到右排列来编排。编号是“行号-列号”,如图所示,“C-4”为其中3行4列的一辐图幅编号。
1
2
☺独立地区测图的特殊编号
4
等高线种类与特性 A、基本等高线(又称首曲线) B、加粗等高线(又称计曲线) C、半距等高线(又称间曲线) 等高线的特性 A、同一等高线上任何一点高程都相等。 B、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在同一幅图上,等高线平距越大,地面坡度越小;反之,坡度越大;若地面坡度均匀,则等高线平距相等。 C、等高线都是连续、闭合的曲线。 D、不同的等高线一般都不相交、不重叠(悬崖处除外)。 E、等高线在图纸上不能直穿横过河谷堤岸和道路等。 F、等高线与分水线(山脊线)、合水线(山谷线)正交。
1:10万
J-50-A-a
C
4
1

1: 25万
J-50-A
B
4
1


J50
J-50
1
1


1:100万
新偏号
旧编号
本幅数
上幅数
纬差
经差
图幅编号举例
包含的图幅数
图 幅 大 小
比例尺
新编号是由所在1∶100万图幅的编号、比例尺代码和各图幅行号列号共10位码组成。即 H 50 000 新编号比例尺代码
朝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称为山脊,山脊上最高点的连线叫山脊线或分水线。在两个山脊之间,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洼地称为山谷,山谷中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或集水线。山脊线和山谷线合称为地性线。地性线真实地反应了地貌的形态。连接两个山头之间的低凹部分,称为鞍部(俗称垭豁)。

地形图识图的内容

地形图识图的内容

在地质调查中制定工作路线和定点填图
一,野外进行地形图定向 二,野外图上定点
1. 磁北方向 2. 真北方向 3. 坐标纵线北方向 4. 用图上某直线定向
1. 根据图上周围地物定点 2. 根据图上周围地形定点 3. 交会法定点
一,野外进行地形图定向
1,磁北方向 将罗盘仪上的南北线(0°——180°的连线)平行于图 上磁子午线(0°指向北极),一同转动图纸和罗盘,使 罗盘仪圆水准气泡居中,磁北针静止指向0°刻划时,磁 北针所指方向就是图的磁北方向。
地形图的主要内容是以各种规定的符号,表示地物地貌的位置关系及 其形态特征。读图和用图时,并非仅仅认得图上的符号就够了,更重 要的是通过图上的符号,了解并判断其相互关系及其内在的联系规律。 例如,根据河流分布和地形最高、最低点的位置,可判断出该区地势 的总走向;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和疏密程度,可判断出不同地貌的类型 及其成因;根据井泉和水系的分布,可以推测地下水的情况;根据居 民地、房屋结构、道路网、厂矿及耕地分布情况,可以判断出当地人 民的生活水平情况等。 此外,使用不同比例尺地图时,还必须注意地物、地貌的概括与取舍。 比例尺越小,概括度越高,舍去的次要地物地貌就多;反之,图上表 示的越详细,舍去的内容少,概括性就不高。
3. 交会法定点 当在地物、地形特征不明显处定点时,常采用罗盘仪交会 法定点
P为欲定点,站在P点,找到远处地面上三个明显的地 形、地物点A、B、C,此三点在地形图上由相应点a、 b、c。交会法定点具体操作:
1, 站在P点,用罗盘仪分别测出地面A、B、C三点的磁方位 角∠1、 ∠2、 ∠3。
2, 在一张透明纸上,任意确定一点p,划一磁北方向,以北 方向为准,过P点分别用量角器量出∠1、 ∠2、 ∠3 , 划出三条方向线PA、PB、PC。

地形图识图——精选推荐

地形图识图——精选推荐

地形图识图参加定向越野运动,⾸先必须学看地形图。

地形图(以下简称地图)则是按⼀定的⽐例尺,表⽰地貌、地物平⾯位置和⾼程的投影图。

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

地貌:是地表平坦起伏的⾃然状态。

如⼭地、丘陵、平原等。

地物:是分布在地⾯上⼈⼯或⾃然的固定性物体。

如江河、湖泊、道路、村庄等。

定向越野所⽤的地图是由地图⽐例尺、地物符号、地貌符号、指北⽅向线和图例注记五⼤要素组成。

(⼀)、地图⽐例尺地图上某线段长与相应实地⽔平距离之⽐,叫地图⽐例尺。

即:地图⽐例尺=图上长:相应实地⽔平距离例如,某幅地图的图上长1cm,相当于实地⽔平距离10000cm,则此幅地图的⽐例尺为1:10000。

1、地图⽐例尺的⼤⼩地图⽐例尺的⼤⼩通常依⽐值⼤⼩来衡量,⽐值⼤,⽐例尺就⼤。

如1:10000就⼤于1:15000。

图幅⾯积相等的地图,⽐例尺越⼤,其图幅所包括的实地范围就越⼩,图上显⽰的内容就越详细。

如1:10000地图上的1平⽅厘⽶相当于实地10000平⽅⽶,1:100000地图上的1平⽅厘⽶相当于实地1000000平⽅⽶。

国际定联规定,定向越野⼀般采⽤1:15000⽐例尺地图,为适应特殊地形的需要,也可使⽤其它⽐例尺地图。

根据我国的现有条件,以采⽤1:10000⽐例尺地图为宜。

2、地图⽐例尺的表⽰形式定向越野地图上的⽐例尺,⼀般是⽤数字⽐式表⽰,如1:10000。

个别地图除⽤数字⽐式表⽰外,还绘有图解⽐例3、图上量读实地距离(1)、⽤直尺量算:先⽤直尺量取图上两点长度,然后依据地图⽐例尺按公式计算。

计算公式为:实地距离=图上长×⽐例尺分母如在1:10000地图上量取两点长度为1.2CM,则实地⽔平距离=l.2×10000=120(M)(2)、⽬估法:即先估计图上两点长度,尔后按公式计算。

定向越野时,⼀般是在运动中求实地距离,主要是采⽤⽬估法。

图上距离越长,估计误差就越⼤,可以采⽤分段⽬估。

图上量取的距离,都是⽔平距离,⽽实地总是起伏不平的,实际距离往往⼤于⽔平距离。

地形图识图的内容 地形图的图名、图号和接合表图

地形图识图的内容 地形图的图名、图号和接合表图

P为欲定点,站在P点,找到远处地面上三个明显的地 形、地物点A、B、C,此三点在地形图上由相应点a、 b、c。交会法定点具体操作: 1, 站在P点,用罗盘仪分别测出地面A、B、C三点的磁方位 角∠1、 ∠2、 ∠3。 2, 在一张透明纸上,任意确定一点p,划一磁北方向,以北 方向为准,过P点分别用量角器量出∠1、 ∠2、 ∠3 , 划出三条方向线PA、PB、PC。
2.
接合图表 接合图表一般位于图幅的左上角,由九块矩形组成,中间斜线方块 为本幅图,四邻八个方块内为相邻图幅的图名。
二,成图日期、单位和方法、坐标与高程系 统、等高距及图式说明
1. 成图日期、单位和方法 认识和判读地形图的目的在于熟练的使用地形图,应用地形图进行 各种工程设计,或以地形图为地图,在上图作实地调查的定点定位 工作。因此,了解成图日期、出版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清楚 的告诉我们出版日期和我们所使用图日期之间相隔多少年。 成图单位和方法,对于用图的质量(精度)是极为重要的。 目前,我国所采用的统一坐标和高程系统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和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如果不是采用上述统一的系统,就必然是 其他系统或假定的(独立)坐标系统和相对高程系统,这样的图只 能在局部地区使用,它与国家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之间存在某一 常数关系。 等高距在每幅图中,只能是一个数字。它由测图比例尺和地形不同 情况来决定,比例尺越大,等高距的数字就越小。 《地形图图式》出版的时间不同,反映成图的详细程度和质量要求 不同。一般,新出版的图式符号更简明易懂,质量也较高。
地形图识图的内容
一,地形图的图名、图号和接合表图;
二,成图日期、单位和方法、坐标与高程系 统、等高距及图式说明; 三,图比例尺、三北方向线图与坡度尺; 四,读图时注意事项。

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ppt课件

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ppt课件

(二)地形图比例尺
比例尺精度:相当于图上0.1mm的
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在图 上,人们正常眼晴能分辨的最小距离 为0.1mm ,因此一般在实地测图时, 就只需达到图上0.1mm的正确性。显 然,比例尺越大,其比例尺精度也越 高。
(三)地形图的图框外注记
图名和图号 比例尺
•接图表 •坐标格网
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把l:500、l:l000、 l:2000 、 l:5000 、 l:l0000 比 例 尺 的 地 形 图 称为大比例尺地形图;
中比例尺地形图:1:2.5万、1:5万、1:l0万 比例尺的地形图称为中比例尺地形图;
小比例尺地形图:l:20万、1:50万、l:100 万比例尺的地形图称为小比例尺地形图。
l.依比例尺符号 2.半依比例尺符号 3.不依比例尺符号 4.地物注记和说明符号
地形图图式
(五)地貌的表示方法
1、等高线的含义:
地面上各个相同高度点所连成的曲线, 投影在平面上所形成的曲线称为等高线。 等高线是地形图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五)地貌的表示方法
2、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
假设把一座山,从底到顶,按相等 的高度,一层一层地水平面横截,则山 的表面便会留下一条一条的弯曲截口痕 迹线,再将这些截口痕迹线垂直投影到 一个平面上,便呈现出一圈套一圈的曲 线图形。地形图就是根据这个道理来表 示地貌的。
村庄、塔等主要的地物标,在开阔地区是准确 的,在隐蔽地区是表示大概位置。
地形图上所表示的国家测量三角点,水准点的
位置是精确的,可用来对图和寻找方位。
爱护图纸,注意图纸的伸缩
谢谢
(五)地貌的表示方法
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常 以h表示。

地形图识图与分析示例

地形图识图与分析示例
地形图识图与分析
地形图简介
• 地形图是按照统一的数学基础、图式图例,统 一的测量和编图规范要求,经过实地测绘或根 据遥感数据和相关数据编绘而成的普通地图。 • 概况程度比较高,几何精度高,内容详细。 • 地形图可以提取比较详细的地形信息。主要用 等高线表示。 • 可以提取主要的地物信息包括: 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 自然地理要素:水系、地势、土质和植被。 人文地理要素:居民点、交通网和境界线。
河谷、冲沟、塬、梁、峁等等
植被
地物特征
指地面上的物体
居民点 交通网 水系 独立地物
地形信息:地貌
• 5、地貌特征:本地区地貌类型主要有山地、河
谷和大量的破碎梁。山地分布在图幅西北方向及东 南角,两片山地中间为河谷地貌。地貌特征主要由 等高线表示,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越陡,等高线 越稀疏的地方坡度越缓。西北片山地最高处海拔为 2050米,东南角最高处海拔为1091米,河谷最低 处为836.5米,西北角山地与河谷之间的落差较东 南角大。西北片山地与河谷的地貌分界线位于1300 米等高线附近,东南片山地与河谷的地貌分界线则 位于1000米等高线附近。
坐标量算
• ①地理坐标: • 纬度=起始点纬度+(目标纵坐标长度/图幅纵 坐标总长)×该图幅纬差 • 经度=起始点经度+(目标横坐标长度/图幅横 坐标总长)×该图幅经差
量算979高程点的地理坐标
39°10´ 25
24
42
23
18
2
63 83
64 84
65 85
39°00´
39°00´ 102°15 ´
地形信息:地物
• 9、水系:区域主要的河流为由东向南流 向的泥沱河和由南向北、向西流向的白 沙河,此外,区域内存在几大水库,分 别为北部的国清水库、中南部的沙河水 库、南部的拍拉水库及红星水库,在永 昌市内部还有一个星湖。其它的水系主 要为流量不大的单线河,在泥沱河下游, 存在有干沟,邵家寨附近有泉的存在, 主要城镇的水源都较有保证。

第七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第七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2.山脊和山谷: 1)山脊:是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山脊的最高棱线称为山脊线(分水线)。 2)山谷:是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洼地。贯穿山谷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集水线)。 详见下图。
3.鞍部:相邻两山头之间呈马鞍形的底凹部位。鞍部(S点处)往往是山区道路通过的地方,也是两个山脊与两个山谷会合的地方。
其长度可按比例尺缩绘,而宽度无法按比例尺表示的符号称为半比例符号。 四、地物注记 用文字、数字或特有符号对地物加以说明者,称为地物注记。 1.文字注记: 2.数字注记: 3.特定符号:
7—5 地貌符号——等高线(contour)
一、等高线的概念 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7—1 地形图的比例尺
1.比例尺的定义: 地形图上任意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
2.比例尺(scale)的表示方法:
(1)数字比例尺 用1/M表示。如1500,1 1000,1 5000,······ M为比例尺分母。M越大,比例尺越小。 (2)图示比例尺 可消除图纸伸缩的影响。
4.陡崖和悬崖: 1)陡崖:坡度在70°以上的陡峭崖壁。有石质和土质之分。 2)悬崖:上部突出,下部 凹进的陡崖。
四、等高线的分类:
基本等高线——首曲线(intermediate contour) (0.15㎜); 加粗等高线——计曲线(index contour) ( 0.25㎜); 半距等高线——间曲线(half-interval (contour)用长虚线表示; 1/4等高线——助曲线(extra contour) 用短 虚线表示。
等高线平距——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d。
二、等高距(contour interval)和等高线平距(地面坡度)

地形图识图方法

地形图识图方法

地形图的一般常识和使用方法地形图是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图面资料。

在农林业生产中,土地规划、资源开发、森林资源调查、林区规划设计、农田基本建设、运输道路的勘察设计、水利工程规划等等工作都是在地形图上进行的。

因此,正确使用地形图是我们每个林业工作者必备的知识。

一、地形图的概念和分类(一)概念将地球表面的地形地物,经过测量,按一定的比例尺缩小后,用不同的符号、线条综合后表现在图纸上,形成与地面相似的图形,称为地形图。

地形:是地物地貌的总称。

地物:指地面上诸如房屋、道路、田园、城镇、河流等物体。

地貌:指地面上高低起伏如山岭、平原、断崖、绝壁等形体,是地球表面多种多样的高地和凹地的总称。

(二)分类地形图按比例尺大小、内容、用途等的不同可进行如下分类:1.按比例尺大小分:大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为1/2000、1/5000、1/10000等;中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00、1/25000等;”壤尺地形图,比例尺小于1/100000。

2.按地形图的内容分类:(1)普通地形图:具有区域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等方面要素的地形图。

(2)专门地形图:除具有普通地形图的各要素外还包括某些特有的专门资料要素。

3.按地形图的用途可分为:参考图、教学图、军用图、飞行图、航海图等。

目前,我省林业生产中所用地形图是除去军事要素的中比例尺普通地形图。

二、地形图的内容地形图包括的内容很多,但总的来说可分为四个方面:(一)地形图的符号地球表面的地物地貌在地形图上的反映,绝大部分是按比例的,但为了突出某些要素,往往也出现超比例现象。

构成地形图的符号很多,国家测绘总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都有共同的统一规定,按其符号形式可归纳为四类:1.轮廓地物符号:较大的房屋、湖泊、果园、森林等,其轮廓按比例缩绘;2.线状符号:如公路、铁路、河流、沟渠等,其长度按比例尺,宽度无法按比例尺表示;3.独立物体的超比例符号:如水井、独立树、独立屋、塔及有方位意义的地物;4.数字和文字注记:即图上用文字和数字说明各种内容所表达的意义、名称和数量。

地形图判读优秀课件

地形图判读优秀课件
(1)等高线
地面上高程相等 的各点连接而成 的闭合曲线。
等高曲线法表示地貌的原理:
等高曲线法是以成组的等高线表示地貌的。成组的 等高线的形成原理是假设用一组平行且等距的平面,将 地面上起伏的山体从底到顶水平切开,山体外廓与平面 相截所形成的一组大小不等的截口曲线,再将这些截口 曲线垂直投影到同一平面上,然后按照比例尺将其绘制 在图纸上,即制成平面地形图。
(2)、选择路线的基本问题:
当遇到高地、陡坡、围栏之类的障碍时, 是翻越还是绕行? 当遇到密林、沼泽、水塘之类的障碍时, 是通过还是绕行?
地形图判读
一、地图
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
地图——按一定的数学法则,用规定的图式 符号、颜色和文字注记,并采用制图综合原 则,科学地将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要素(如 山地、河流等)和社会经济现象(如居民地、 道路等)缩小地表示在平面上的图.
地图按用途可分为
模型地图 旅游休闲地图 手绘略图 旅游书上的地图 地形图
3
21 18
2
19
20
4
5
1
12 10
9
11 15 14 16
17
13
67
8
1. 图名。图幅的编号和包括的地区。 2. 小接图表。中间为本图幅,四周为相邻图幅。 3. 出版机关。 4. 坡度尺。上行注记为坡度的度数,下行注记为坡度的百分比。 5. 偏角图。 6. 比例尺。 7. 附注:既必要的说明。 8. 测图方法、时间及依据。 9. 图例。本图幅的主要地形符号。 10. 秘密等级。
n面状地物的中心或者有特征的边缘。
明显地形点的地貌:
n山地、鞍部、洼地; n特殊的地貌形态:陡崖、冲沟等; n谷地的拐弯、交叉和交汇点; n山脊、山背线上的转折点、坡度变换点。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的识读(工程测量)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的识读(工程测量)
分幅的方法分类
• 梯形分幅——按经度、纬度分幅
a、适用于:小、中比例地形图 b、按照国际的统一规则分幅和编号
• 矩形分幅 主要用于工程建设大比例尺地形图。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梯形分幅
1 1:100万地图编号采用国际1:100万地图编号标准。
2
从赤道起算,每纬差4°为1行,至88°,南北半球各分为22横行,依次编
J-50-1
1:5万 A,B,C,D
J-50-1-A
1:1万 (1),(2),┉,(64)
J-50-1-(1)
1:2.5万 1,2,3,4
J-50-1-A-1
1:5千 a,b,c,d
J-50-1-(1)-a
地形图编号
• 1:100万地形图的编号——如J50。
• 1:50万~1:5000地形图的编号。以1:100万编号为 基础,采用行列式编号方法。
J-50
其他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
1∶50万地形图的编号
晕线所示图号为J50B001002
1∶25万地形图的编号
晕线所示图号为J50C003003
梯形分幅关系示意图
1:100万
J-50
1:50万 A,B,C,D
J-50-A
1:25万 [1],[2],┉,[16]
J-50-[1]
1:10万 1,2,┉,144
基本概念
地形图比例尺
图示比例尺:为了用图方便,以及减小由于图纸伸缩而引起的使用中的误差,在绘制地 形图时,常在图上绘制图示比例尺,最常见的图示比例尺为直线比例尺。
10 5 0 2cm
10
20
30
40m
1500
基本概念
地形图按比例尺分类
①大比例尺地形图

地形图基本知识

地形图基本知识

三.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测量方法简介
工具:全站仪、棱镜、小钢尺、电子手薄、电脑。 方法:用全站仪采集数据——自动记录在电子手薄中——通过电脑处理,成图。

为了便于对各种比例地形图进行统一管理。
目的
梯形分幅(trapezoid map subdivision) ——按经度、纬度分。 适用于:小、中比例地形图。 按照国际的统一规则分幅和编号。
分幅的方法分类
1:50万
A,B,C,D
J-50-A
1:20万
[1],[2],┉,[36]
J-50-[1]
1:10万
2.视线倾斜时
n’为水准尺与视线 垂直时的尺间隔 1.视距公式: 2.高差公式:
(一)配置 1、工具:经纬仪、图板、塔尺、小钢尺、量角器、三棱尺、计算器、铅笔、橡皮等。 2、人员:观测员、记录计算员、绘图员各1人、立尺员2人。
二、经纬仪法测图(mapping method with theodolite) (碎步测量的一种:测绘地物、地貌特征点)
——用纵横坐标网线划分。适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图。按图幅西南角点的坐标公里数编号。图幅大小,主要有:
图号、图名和接图表 比例尺 经纬度及坐标格网 三北方向图 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 图式、测图日期 测图者 内、外图廓。
三.地形图的识读——图廓和图廓外注记
7.3 地形图图式 (topographic map symbols)
比 例 尺
比例尺精度 (cm)
1 500 1 1000 1 2000 1 5000 1 10000
5 10 20 50 100
4.地形图按比例尺分类:
7.2 地形图的分幅与图外注记
简约风工作总结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地形图基本知识课件

地形图基本知识课件
✓ 图名即本幅图的名称, 一般以所在图幅内主要地名来命名。 ✓图名选取有困难时, 也可不注图名, 仅注图号。 ✓图名和图号应注写在图幅上部中央,且图名在上,图号在下
地形图基本知识
(2)图幅接合表(接图表)
✓ 图幅接合表绘在图幅左上角, 说明本图幅与相邻 图幅的关系,供索取相邻图幅时用。 ✓图幅接合表可采用图名注出, 也可采用图号(仅注 有图号时)注出。
密陡稀缓性:
等高线越密,等高线的平距越小,表示坡度陡; 等高线越稀疏,平距越大,表示坡度缓; 平距相等则坡度相等。
地形图基本知识
§7.2 地形图的分幅编号与图廓注记
地形图分幅有两种方法 • 正方形或矩形分幅——大比例地形图 • 梯形分幅——小比例地形图
地形图基本知识
一、正方形或矩形分幅编号与图廓注记 1、分幅
地形图基本知识
例如:可以用测区与阿拉伯数字结合的方法。如图所示, 将测区按统一顺序进 行编号, 一般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用阿拉伯数字1、2、3、4...编定(如xx-15)
地形图基本知识
3、图廓注记
1:500、1:1000、1:2000等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廓及图外注记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图名、图号
比例尺
1:5000 1:2000 1:1000 1:500
内幅大小 (cm)
40?0 50?0 50?0 50?0
实地面积(km )
4 1 0.25 0.0625
一幅 1:5000 的图幅 所包含本图幅的数目
1 4 16 64
地形图基本知识
2、编号
➢ 大比例地形图的编号一般采用图廓西南角坐标 公里数编号法,即用图幅西南角坐标值(x-y)进 行编号 。 ➢大比例尺地形图往往是小地区或带状地区的工 程设计和施工用图,也可用各种代号进行编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2)等高线是连续闭合的曲线。一个无限伸展的平面 和地表面相交,构成的交线不可能不是一个连续闭合 的曲线。由于具体测绘地形图的范围有限,所以等高 线若不在同一幅图内闭合,也会跨越一个或多个图幅 闭合。由此特性,可得出等高线不能在图中间中断。 但在提供的地形图中,等高线遇到房屋、公路、独立 地物符号、双线河渠及数字文字注记等,为使图面清 晰可间断开之外,其它地方不能中断。
6
7
二、图廓内要素的判读 图廓内要素主要是指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对地物、 地貌的判读主要依靠符号和注记。地形图图式,作为地物、 地貌的符号集,在地形图阅读时,可以作为判读的工具。 见附件。
8
二、图廓内要素的判读 在地貌判读时,分清等高线所表达的地貌要素及地性 线,便可找出地貌的规律:由山脊线即可看出山脉连绵; 由山谷线便可看出水系的分布;由山峰鞍部、洼地和特殊 地貌,则可看出地貌的变化。另外,地貌判读,还需对等 高线的性质有清楚的认识,对各种典型地貌要熟悉如何用 等高线表示,也是非常重要的。 图廓内要素的另一方面是指社会经济要素,社会经济 要素的内容有:居民地、交通网、水路运输、行政界线及 通讯线、高压电线、输油管线等重要管线等等。通过对社 会经济要素的判读,可以了解图幅范围内地区的社会经济 发展情况。
地形图识图
江西省于都县水土保持局 二○一二年五月
§1 地形图的内容和用途
一、地形图的基本内容 主要包括数学要素、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 整饰要素四部分。 (一)、 数学要素 1.经纬线(地理坐标网):地形图将地球上的经纬线 转到平面上,从而构成一定经纬度间隔表示的经纬线, 用来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一点的地理坐标。 2.平面直角坐标网:由纵横坐标线构成的,纵坐标 线平行于投影带的中央经线,横坐标线平行于赤道。 3.测量控制点:指地形图上的三角点、埋石点、水 准点等。 4.比例尺:是地形图缩小的比率。 Nhomakorabea14
15
16
(二)等高线的种类 在地形图上,为了更好地表示地貌的特征,便于识图用图, 将等高线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和助曲线四种。 间曲线和助曲线都是辅助等高线,只用于局部地区,所以它 们并不像首曲线那样一定要自身闭合。当用于显示微形地貌形 态时,一般应注意对称描绘。
17
(三)等高线的性质 等高线的规律和特性可归纳如下几条: (1) 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高程均相等。因为每一 条等高线代表的是一个高程面,在同一个高程面上的 各点高程都相等。但不能得出结论说:凡高程相等的 点一定在同一条等高线上。例如当基准面与两个山头 相交时会得出同样高程的两条等高线。
5
地形图识读的步骤一般为:(1)图廓外要素的阅读; (2)图廓内要素的阅读。 一、图廓外要素的阅读 图廓外要素是指内图廓之外的要素,图廓外要素是对 地形图及地形图所表示的地物、地貌的必要说明。 首先要了解测图时间和测绘单位,以判断地形图的新 旧和适用程度;然后要了解地形图的比例尺、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以及图幅范围和接图表。
13
在同一幅地形图上一般不能有两种不同的等高距。 用等高线表示地形时,盆地的等高线和山头等高线 在外形上很相似。它们之间区别在于,山头地貌是里 面的等高线高程大,盆地地貌是里面的等高线高程小。 为了便于区别这两种地形,就在某些等高线的斜坡下 降方向绘一短线来指示斜坡的方向,并把这种短线叫 示坡线。示坡线一般仅选择在最高和最低两条等高线 上表示,能明显地表示坡度方向即可。
2
(二)、 自然地理要素 1.水系:江、河、湖、海、水库、运河、沟渠、井、 泉等。 2.地貌:平原、丘陵、山地、冰川、盆地、沙漠及 变形地貌等。 3.土地覆盖:森林、灌木林、草地、沼泽地、沙砾 地、盐碱地等。
3
(三)、 社会经济要素 1.居民点:城市、集镇、独立住房、工厂、学校以及 农林牧渔场等。 2.道路:铁路、公路、大车路、乡村路、小路等。 3.境界:国界、省界(直辖市、自治区)、市界自 治洲、直辖市界、地区界、县界,自治县、旗、乡界 等。 4.独立地物:纪念碑、水塔等。 5.管线:通信线、电力线、管道等。 (四)、 注记整饰要素 指图廓内(名称注记;数字注记;说明注记)、图 廓间(经纬度、坐标网注记;境界线界端注记)、图 廓外(图名、图号、省市县属注记;测图日期、成图 方法;坐标系、高程系、等高距;测绘机关、接图表、 数字比例尺)的各种注记和图形。
10
在地形图上表示地貌有以下要求: 1.能确定地面上任何一点的高程。 2.能判断地面的坡向、坡形和量测其坡度。 3.能清楚地识别各种地貌形态和特点。
11
二、等高线表示地貌
12
(一)等高距及示坡线 等高距就是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或者说 是两相邻截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等高距的大小对表 示地貌的详细程度有很大关系;等高距愈小则图上的 等高线愈密,地貌显示就愈详细、确切。等高距愈大 则图上等高线就愈稀,地貌显示就愈粗略。但不能由 此得出结论认为等高距愈小愈好。等高距选择必须根 据地形高低起伏、测图比例尺的大小和使用地形图的 目的等因素来决定。
4
• 地形图上,有一些横线和竖线组成的方格。横线 就是经线,竖线就是纬线。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 网状的格子叫“经纬网” ,就是我们通常说的 公里网格。就是为了给地球上每个地区,确定位 置,而设置的每平方公里一个大方格。这个方格, 四条边,都是1公里长,所以,通俗的讲,叫公 里网格。不管我们的地形图,是多大比例的,但 公里网格上的每条边,都是1公里,这点是永远 也不会变的。在这里,就要涉及到一个概念,比 例尺,通常我们常听说,1比1万或1比5万的地 图,指的就是比例尺,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实 地距离,万分之一地形图上1厘米=100米。
9
§2等高线
一、地貌的概述 地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地貌,地貌和地物总称 为地形。地貌是自然地理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在地形图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地貌的高低起伏与走向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热量,水分的再分配;影响水系 的发育与形态,制约植被和土壤的形成;对居民地和 交通网的分布与发展也有较大的影响;在国防建设和 军事行动上更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