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一元二次方程课件
合集下载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课件(共33张PPT)
2×2 2
小练习
用公式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3)5x2-3x=x+1
(4)x2+17x=8x
解:方程化为5x2-4x-1=0
解:方程化为x2-8x+17=0
a=5,b=-4,c=-1.
a=1,b=-8,c=17.
Δ=b2-4ac=(-4)2-4×5×(-1)=36>0. Δ=b2-4ac=(-8)2-4×1×17=-4<0.
因式分解,可以考虑配方法;
(4)三项都有,且二次项系数不为1时的,一般可以用公式法。
小练习
例 3:解方程:x2-6x-16=0。
解:原方程变形为(x-8)(x+2)=0。
于是,得x-8=0或x+2=0
∴x1=8,x2=-2
解析: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题时要
注意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解此一元二次方程选择因式分解法最简单,因
(3)求解b2-4ac的值,如果b2-4ac≥0;
−± 2−4
(4)代入公式x=
,即可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2
知识梳理
例 2:用公式法解方程x2-3x-1=0正确的解为( D )
−3± 13
A. x1,2=
2
3± 5
C.x1,2=
2
B.
D.
−3± 5
x1,2=
2
3± 13
x1,2=
2
解析:x2-3x-1=0。这里a=1,b=-3,c=-1。
Δ=b2-4ac=(-4)2-4×1×(-7)=44>0. Δ=b2-4ac=(-2 2)2-4×2×1=0.
−± 2−4
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x=
2
小练习
用公式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3)5x2-3x=x+1
(4)x2+17x=8x
解:方程化为5x2-4x-1=0
解:方程化为x2-8x+17=0
a=5,b=-4,c=-1.
a=1,b=-8,c=17.
Δ=b2-4ac=(-4)2-4×5×(-1)=36>0. Δ=b2-4ac=(-8)2-4×1×17=-4<0.
因式分解,可以考虑配方法;
(4)三项都有,且二次项系数不为1时的,一般可以用公式法。
小练习
例 3:解方程:x2-6x-16=0。
解:原方程变形为(x-8)(x+2)=0。
于是,得x-8=0或x+2=0
∴x1=8,x2=-2
解析: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题时要
注意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解此一元二次方程选择因式分解法最简单,因
(3)求解b2-4ac的值,如果b2-4ac≥0;
−± 2−4
(4)代入公式x=
,即可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2
知识梳理
例 2:用公式法解方程x2-3x-1=0正确的解为( D )
−3± 13
A. x1,2=
2
3± 5
C.x1,2=
2
B.
D.
−3± 5
x1,2=
2
3± 13
x1,2=
2
解析:x2-3x-1=0。这里a=1,b=-3,c=-1。
Δ=b2-4ac=(-4)2-4×1×(-7)=44>0. Δ=b2-4ac=(-2 2)2-4×2×1=0.
−± 2−4
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x=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PPT课件
解:化简为一般形式:x 2 3 x 3 0
2
a 1、 b -2 3、 c 3 2 2 b 4ac ( 2 3 ) 4 1 3 0
(- 2 3 ) 0 2 3 x 3 21 2 ∴ x1 x2 3
结论:当b2-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 个相等 的实数根.
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为三个连续偶数, 求这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解 : 设这三个连续偶数中间的一个为x, 根据题意得
x x 2 x 2 .
2 2 2
即x 8x 0.
2
B
解这个方程 ,得
x1 8, x2 0(不合题意 , 舍去).
x 2 6, x 2 10.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x2 +2x =5
2、 6t2 -5 =13t
例4
解方程:
x2 3 2 3 x
解: 原方程化为:x 2 2 3 x 3 0
a 1 ,b 2 3,c 3
b 4ac 2 3 4 1 3 0
2
2
( 2 3) 0 2 3 x 3 21 2 x1 x2 3
二、用配方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1.化1: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 数); 2.移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3.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绝对值一半的平方; 4.变形: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右边合并同类; 5.开方:根据平方根意义,方程两边开平方; 6.求解:解一元一次方程; 7.定解:写出原方程的解.
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
ax bx c 0
2
(a≠0)
2
a 1、 b -2 3、 c 3 2 2 b 4ac ( 2 3 ) 4 1 3 0
(- 2 3 ) 0 2 3 x 3 21 2 ∴ x1 x2 3
结论:当b2-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 个相等 的实数根.
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为三个连续偶数, 求这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解 : 设这三个连续偶数中间的一个为x, 根据题意得
x x 2 x 2 .
2 2 2
即x 8x 0.
2
B
解这个方程 ,得
x1 8, x2 0(不合题意 , 舍去).
x 2 6, x 2 10.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x2 +2x =5
2、 6t2 -5 =13t
例4
解方程:
x2 3 2 3 x
解: 原方程化为:x 2 2 3 x 3 0
a 1 ,b 2 3,c 3
b 4ac 2 3 4 1 3 0
2
2
( 2 3) 0 2 3 x 3 21 2 x1 x2 3
二、用配方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1.化1: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 数); 2.移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3.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绝对值一半的平方; 4.变形: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右边合并同类; 5.开方:根据平方根意义,方程两边开平方; 6.求解:解一元一次方程; 7.定解:写出原方程的解.
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
ax bx c 0
2
(a≠0)
人教版九年级初中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PPT课件
2
B.x 2 6 x 8 0,x 2 6 x 9 8 9, x 3 1
2
2
2
2
7
7 7
7 7 97
C.2 x 7 x 6 0,x x 3, x 2 x 3 , x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2.1 解一元二次方程
——配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初中)数学上册
授课老师:XX
前 言
学习目标
1.理解配方法的概念,并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重点难点
重点: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新知探究
尝试写出解方程x2+6x+4=0的过程?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课 程 结 束
人教版九年级(初中)数学上册
授课老师:XX
C.大于等于1
的值( C )
D.不大于1
【思路点拨】将二次三项式配方,然后根据平方大于等于0,求出最值。
【解题过程】 解:∵ 2 x 2 4 x 3
2 x 2 2 x 1 2 1 3
2 x 1 1。
2
2 x 1 0,
2
原式 1。
方”)
新知探究
通过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ax 2 bx c 0 a 0 的一般步骤:
(1)移项:将含有x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2)二次项系数化为1: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的系数;
(3)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B.x 2 6 x 8 0,x 2 6 x 9 8 9, x 3 1
2
2
2
2
7
7 7
7 7 97
C.2 x 7 x 6 0,x x 3, x 2 x 3 , x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2.1 解一元二次方程
——配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初中)数学上册
授课老师:XX
前 言
学习目标
1.理解配方法的概念,并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重点难点
重点: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新知探究
尝试写出解方程x2+6x+4=0的过程?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课 程 结 束
人教版九年级(初中)数学上册
授课老师:XX
C.大于等于1
的值( C )
D.不大于1
【思路点拨】将二次三项式配方,然后根据平方大于等于0,求出最值。
【解题过程】 解:∵ 2 x 2 4 x 3
2 x 2 2 x 1 2 1 3
2 x 1 1。
2
2 x 1 0,
2
原式 1。
方”)
新知探究
通过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ax 2 bx c 0 a 0 的一般步骤:
(1)移项:将含有x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2)二次项系数化为1: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的系数;
(3)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ppt课件
2
且四边形的周长是12,则△ 的面积为___.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2.3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2课时 公式法的应用
1.在长 、宽 的矩形场地中修如图所示的
两条宽度相同的小路,小路的面积为 ,则
小路的宽为( A )
A.
B.
C.
D.
等.若停车位的总占地面积为 ,求车道的宽度(单位:).
解:设车道的宽度为 .
根据题意,得 − − = .
整理,得 − + = ,解得 = ,
= (不合题意,舍去).
答:车道的宽度为 .
4.某主办方工作人员准备利用26米长的墙为一边,用48米隔栏绳为另三
解得 = + , = − .
∵ = ± 都符合题意,
∴ 能围成面积为 的矩形场地.
答:道路的宽度应设计为 .
9.张大爷要建一个矩形养鸡场,为了节约材料,养鸡场的一边靠着原有
的一道墙,墙长为 ,另外三边用竹篱笆围成,如图1所示,已知篱笆
总长为 .
(1)①若足够长,是否能围成面积为 的矩形场地?如果可以,
求养鸡场的长、宽各是多少米;如果不可以,请说明理由.
答:养鸡场的长和宽分别是 , ,或养鸡场的长和宽分别是
,. .
②是否能围成面积为 的矩形场地?
解:结合题意及①,得 − = .
整理,得 − + = .
∵ = −
− × × = − < ,
∴ 此时方程的根为 = = .
= .
9.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 + + − = ,其中,
且四边形的周长是12,则△ 的面积为___.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2.3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2课时 公式法的应用
1.在长 、宽 的矩形场地中修如图所示的
两条宽度相同的小路,小路的面积为 ,则
小路的宽为( A )
A.
B.
C.
D.
等.若停车位的总占地面积为 ,求车道的宽度(单位:).
解:设车道的宽度为 .
根据题意,得 − − = .
整理,得 − + = ,解得 = ,
= (不合题意,舍去).
答:车道的宽度为 .
4.某主办方工作人员准备利用26米长的墙为一边,用48米隔栏绳为另三
解得 = + , = − .
∵ = ± 都符合题意,
∴ 能围成面积为 的矩形场地.
答:道路的宽度应设计为 .
9.张大爷要建一个矩形养鸡场,为了节约材料,养鸡场的一边靠着原有
的一道墙,墙长为 ,另外三边用竹篱笆围成,如图1所示,已知篱笆
总长为 .
(1)①若足够长,是否能围成面积为 的矩形场地?如果可以,
求养鸡场的长、宽各是多少米;如果不可以,请说明理由.
答:养鸡场的长和宽分别是 , ,或养鸡场的长和宽分别是
,. .
②是否能围成面积为 的矩形场地?
解:结合题意及①,得 − = .
整理,得 − + = .
∵ = −
− × × = − < ,
∴ 此时方程的根为 = = .
= .
9.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 + + − = ,其中,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ppt课件
的各项系数a、b、c确定的,当 2 -4ac≥0时,它的实数根
是
公式法推导过程
这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时,
2
把各项系数的值直接代入这个公式,若 -4ac≥0就可以
求得方程的根,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尝试与交流
2
2
在一元二次方程 +bx+c=0(a≠0)中,如果 -4ac<0那
解:原方程可变形为(2x-1+x)(2x-1-x)=0
即(3x-1)(x-1)=0
3x-1=0或x-1=0
所以x1=
,x
2=1
观察与思考
2=4(x+2)
(x+2)
解方程
小丽、小明的解法如下:
小丽、小明的解法,哪个正确?
因式分解法练习
1.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①x2-3x=0
② 3x2= x
③2( x-1 ) + x ( x-1 ) =0
叫做因式分解法
例题8
解下列方程
① = −
② + − + =
原方程可变形为x2+4x=0
原方程可变形为
x(x+4)=0
(x+3)(1-x)=0
x=0或x+4=0
x+3=0或1-x=0.
所以x1=0,x2=-4
所以x1=-3,x2=1
例题9
解方程
(2x-1)2-x2=0
的矩形割补成一个正方形
数学实验室
一个矩形通过割、拼、补,成为一个正方形的过程配方
的过程
数学实验室
数学实验室
数学实验室
数学实验室
是
公式法推导过程
这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时,
2
把各项系数的值直接代入这个公式,若 -4ac≥0就可以
求得方程的根,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尝试与交流
2
2
在一元二次方程 +bx+c=0(a≠0)中,如果 -4ac<0那
解:原方程可变形为(2x-1+x)(2x-1-x)=0
即(3x-1)(x-1)=0
3x-1=0或x-1=0
所以x1=
,x
2=1
观察与思考
2=4(x+2)
(x+2)
解方程
小丽、小明的解法如下:
小丽、小明的解法,哪个正确?
因式分解法练习
1.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①x2-3x=0
② 3x2= x
③2( x-1 ) + x ( x-1 ) =0
叫做因式分解法
例题8
解下列方程
① = −
② + − + =
原方程可变形为x2+4x=0
原方程可变形为
x(x+4)=0
(x+3)(1-x)=0
x=0或x+4=0
x+3=0或1-x=0.
所以x1=0,x2=-4
所以x1=-3,x2=1
例题9
解方程
(2x-1)2-x2=0
的矩形割补成一个正方形
数学实验室
一个矩形通过割、拼、补,成为一个正方形的过程配方
的过程
数学实验室
数学实验室
数学实验室
数学实验室
解一元二次方程ppt课件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
难 ■题型二 利用根的判别式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题 型
例 2 已知△ABC 中,a,b,c 分别是∠A,∠B,∠C 的对边,且关于 x
突 的一元二次方程 b(x2-1)-2ax+c(x2+1)=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判断
破 △ABC 的形状.
[解析] 根据已知条件得出 Δ=0,将等式变形,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B. 只有一个实数根
读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解题思路]
原方程
x(x-2)=1
化为一般形式
x2-2x-1=0
确定 a,b,c 的值
a=1,b=-2,c=-1
代入判别式 Δ
b2-4ac=8>0
判断根的情况
[答案]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方法点拨 应用根的判别式时要准确确定 a,b,c 的值,代入时要注意不 要丢掉各项系数的符号.
清 单
(1)x2-4x-3=0; (2)2x2-6x=1; (3)(t+3)(t-1)=12.
解
[解题思路] 按照下面的顺序进行求解.
读
[答案] 解:(1)移项,得 x2-4x=3,配方,得 x2-4x+4=3+4,即(x-
2)2=7,开方,得 x-2=±
,所以 x1=2+
,x2=2-
;
(2)二次项系数化为 1,得 x2-3x= ,配方,得 x2-3x+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考
点
21.2.1 配 方 法
清
单 ■考点一 直接开平方法
解
读
原理 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进行“降次”,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一元二次方程课件ppt
• 问题1、绿苑小区住宅设计,准备在每两幢楼 房之间,开辟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 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那么绿地的长 和宽各为多少?
(x+10)
x
问题1、绿苑小区住宅设计,准备在每两幢楼房之间, 开辟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形绿地,并且 长比宽多10米,那么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
例1.将方程(8-2x)(5-2x)=18化成一元二次 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
项系数及常数项.
• 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0).因此, 方程(8-2x) (•5-2x)=18必须运用整式运算进行整理,包括 去括号、移项等.
• 解:去括号,得: • 40-16x-10x+4x2=18 • 移项,得:4x2-26x+22=0 • 其中二次项系数为4,一次项系数为-26,常数项为22.
3
你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x2的图象吗?
观察y=x2的表达式,选择适当x值,并计算 相应的y值,完成下表:
x … -3 -2 -1 0 1 2 3 … y=x2 … 9 4 1 0 1 4 9 …
描点,连线 y 10
y=x2
8
6
4
2
?
-4 -3 -2 -1 0 1 2 3 4 x -2
二次函数 y=x2的图象 形如物体抛 射时所经过 的路线,我们 把它叫做抛 物线
方程
二次项 一次项 常数 系数 系数 项
2x2 x 3 0 2
1
-3
3x2 5 0
3
0
-5
x2 3x 0 1
-3
0
2、将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 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_课件
二次项系数含参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实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D( )
有两个பைடு நூலகம்等的
A.k>-1 C. k<1
B. k>-1 且k≠ 0 D. k<1 且k≠0
提示:二项项系数能等于0吗?
二次项系数含参
二次项系数含参
(1)当m取何值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m取何值时,方程有实数根?
教学难点 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 求根公式和判别式的应用.
知识回顾 你还记得怎么用配方法解方程吗?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也可以
第一步 化1:先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 先移项后化1
第二步 移项:然后把不含x的项移到右边 第三步 配方:加上x系数一半的平方
第四步 写成平方:写成左边平方右边数的形式
第二步
确定a,b,c
第三步
计算
第四步
代入:代入求根公式
第五步
定根:写出方程的根
例题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回到本章引言中的问题,雕像下部高度 x(m)满足方 程 用公式法解这个方程:
练习
练习
练习
练习 答案:原方程没有实数根
练习
练习 1.解下列方程:
练习 2.解方程:
易错点 下列解法正确吗?
第四步
代入:代入求根公式
第五步
定根:写出方程的根
总结
这节课我们还学到了什么?
已知判别式的正负,可以得到方程根的情况. 那反过来,已知方程根的情况,能得到判别式的正负吗?
方程有两不等实根
>0
方程有两相等实根
=0
方程无实数根
<0
整数根之判别式 如何利用判别式处理根是整数的问题?
解一元二次方程PPT课件
2、 6t2 -5 =13t
例4
解方程:
x 3 2 3x
2
2
解: 原方程化为:x 2 2 3x 3 0
a 1, b 2 3, c 3
2
x1 x2 0
结论:当 相等的实数根.
2 3 0 2 3 x 3 2 1 2
b 2 4ac 0
2
上面这个式子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当 b 4ac >0 时,方程有两个不同的根 2 当 b 4ac =0 时,方程有两个相同的根 当 b 2 4ac <0 时,方程无实数根
2
求根公式 : X=
(a≠0, b2-4ac≥0)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解:移项,得 x2+4x-2=0
a= 1 ,b= 4 ,c = -2 . b2-4ac= 42-4×1×(-2) = 24 . 4 24 4 2 6 x= = 2 1 = 2. 即 x1 = 2 6 , x2 = 2 6 .
练习: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x2 +2x =5
2
2
即
即 因为a≠0,所以4 a >0
2
2
b b 4ac x 2a 4a 2
2
2
2
式子 b 4ac的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2 2
4ac b (1) b 4ac 0, 这时 0 4a
即
此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b b2 4ac x 2a 2a
完全平方公式?
配方法
我们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式 (x n) a(a 0) , 然后直接开平方,得到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这种解 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配方法
2 解一元二次方程 公式法PPT课件(人教版)
1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bx+b-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 根,则b 的值是__2__.
13.关于x 的方程(a+1)x2-4x-1=0有实数根,则a满足的条件是 _a_≥_-__5_____.
14.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x(2x-4)=5-8x;
解:原方程整理为 2x2+4x-5=0,∴b2-4ac=16+4×2×5= 56,∴x=-24×±256,即 x1=-2+2 14,x2=-2-2 14
练习1:对一元二次方程x2-2x=1,b2-4ac=__8__. 2.式子____b_2_-__4_a_c___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根的判别 式,常用Δ表示,Δ>0⇔ax2+bx+c=0(a≠0)有 __有__两__个__不__等__的__实__数__根_______;Δ=0⇔ax2+bx+c=0(a≠0)有 __两__个__相__等__的__实__数__根___;Δ<0⇔ax2+bx+c=0(a≠0)____无__实__数__根__. 练习2:(202X·长沙)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m=0有两个 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m_>__-__4____.
8.一元二次方程x2-x-6=0中,b2-4ac=__2_5___,可得x1= __3__,x2=__-__2__.
(91.)x用2-公3x式-法2=解0下;列方解程::x1=3+2 17,x2=3-2 17 (2)8x2-8x+1=0;
解:x1=2+4 2,x2=2-4 2
(3)2x2-2x=5. 解:x1=1+2 11,x2=1-2 11
知识点1:根的判别式 1.(202X·邵阳)一元二次方程2x2-3x+1=0的根的情况是( B )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2.(202X·丽水)下列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的是( B ) A.x2+2x+1=0 B.x2+x+2=0 C.x2-1=0 D.x2-2x-1=0
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 ppt课件
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例题
解析
解方程:x²−4x=7
一般步骤
化为一般式得:x²−4x-7=0
∵ = 1,b=−4,c=−7.
∴△= 2 − 4 =16−(−28)=44>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
−± 2 −4
2
=
4± 44
2
= 2 ± 11
即
= 2 + 11, = 2 − 11.
x
,
2a
25
5
1
即 x1 1, x2 5 .
典型例题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 x2 4 x 7 0
(3) 5x 2 3x x+1
(2) 2x2 2 2 x+1 0
(4) x2 17 8x
解: (4) 方程化为一般式 x2 8x 17 0
解析
意.
练习
练习
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k-1)x2+2x-2=0 有不相
等实数根,求 k的取值范围.
不解方,判断关于 x 的方程 x²-kx+k-2=0的根的
情况.
练习
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k-1)x2+2x-2=0 有不相
等实数根,求 k的取值范围.
k
练习
1
的取值范围为:k>2且 k
=
=
2
2
2 −4
判别式的应用
例题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3)x²-4x-1=0,有
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
依题可得
《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PPT课件
第二十四章 解一元二次方程
24.2 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3课时 因式分解法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当堂练习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1.回顾因式分解的相关知识. 2.学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难点)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问题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是怎样的?常用的求一元二次 方程的解的方法有哪些?
ax2 bx c 0(a≠0)
24.2 解一元二次方程 公式法
12.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恰好是2x2-8x+7=
0的两个实数根,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 B )
A. 3 B.3 C.6
D.9
13.已知x=1是方程x2+bx-2=0的一个根,则方程的另一个根
是( C )
A.1 B.2 C.-2 D.-1
24.2 解一元二次方程 公式法
适合运用公式法 ① ⑦ ⑧
;
适合运用配方法 ④
.
2.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x-5) (3x-2)=10; (2) (3x-4)2=(4x-3)2.
解: (1) 化简方程,得 3x2-17x=0.
将方程的左边分解因式,得 x(3x-17)=0,
∴x=0 或3x-17=0
解得
x1=0,
x2=
17 3
则x=0,或x-3=0,解得x1=0,x2=3.
(2)同上可得x1=0.8,x2=-0.8. 像上面这种利用因式分解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因式 分解法.
归纳 因式分解法的基本步骤是: 若方程的右边不是零,则先移项,使方程的右边为零; 将方程的左边分解因式; 根据若A·B=0,则A=0或B=0,将解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解两 个一元一次方程.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PPT课件
1.(3 分)在△ABC 中,∠C=90°,b=3,c=2 3,则∠A=__3_0_°____, ∠B=__6__0_°___.
2.(3 分)(2013·荆州)在△ABC 中,∠A=120°,AB=4,AC=2,
则 sin B 的值是( D )
A.5147 3
B. 5 21
C. 7 21
D. 14
24.2 解一元二次方程
【易错盘点】 【例】用配方法解方程x2-6x-1=0. 【错解】移项,得x2-6x=1;配方,得x2-6x+(-3)2=1,即(x -3)2=1;开平方,得x-3=±1;解得x1=4,x2=2. 【错因分析】在配方时,方程的两边应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 的平方,而错解只在方程的左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却忽 略了在方程的右边也应加上相同的数. 【正解】
35°
C.7cos 35°
B.cos735° D.7tan 35°
6.(3 分)如图是教学用直角三角板,边 AC=30 cm,∠C=90°,
tan ∠BAC= 33,则边 BC 的长为( C )
A.30 3 cm C.10 3 cm
B.20 3 cm D.5 3 cm
7.(3 分)如图,AC 是电杆 AB 的一根拉线,测得 BC=6 米,∠ACB
9.(3 分)在 Rt△ABC 中,∠C=90°,且∠A,∠B,∠C 的对边分 别为 a,b,c.
(1)已知 c=6,∠A=60°,则 a=__3__3__,b=__3____;
(2)已知 a=4,∠B=45°,则 b=__4____,c=_4___2__.
10.(4 分)(2013·鞍山)在△ABC 中,∠C=90°,AB=8,cos A=34, 则 BC 的长为__2__7____.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ppt课件
k≠0
k≠0
归纳 当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是字母时,一定要注意二次项 系数不为 0,再根据“Δ”求字母的取值范围.
【变式题】删除限制条件“二次”
若关于 x 的方程 kx2 − 2x −1 = 0 有实数根,则 k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k≥ −1
B. k≥ −1且 k≠0
C. k < 1
D. k < 1 且 k≠0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21.2.2 公式法
学习目标
1. 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难点) 2. 掌握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重点) 3. 会用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
知识回顾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有哪些?
一“化”: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且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 二“移”: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三“配”:方程方左程边两配边成同完时全加平上方一的次形项式系;数一半的平方,将
练一练
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
(1)3x2+x-1=0;
(2)2x2+6=3x;
方法归纳
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的方法:
将方程整理 为一般形式 ax2+bx+c=0
Δ= b2 − 4ac > 0 Δ= b2 − 4ac = 0 Δ= b2 − 4ac < 0
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没有实数根
Δ= b2-4ac = (− )2-4×2×1 = 0.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x1 = x2
(3) 5x2-3x = x + 1; 解:方程化为 5x2-4x-1 = 0.
±-
a = 5,b = -4,c = -1. Δ= b2-4ac = (-4)2-4×5×(-1) =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