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角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检查法
第一章斜视角检查
第一节角膜映光法
一、应用范围
特别适用于单眼注视功能障碍而不能交替注视,或眼球运动受限的患者及不配合检查的婴幼儿。
二、检查目的
判断被检者有无眼位偏斜。
三、检查依据
根据光源在角膜上反光点的位置,判断有无眼位偏斜。
四、检查方法
被检者背光而坐,检查者坐于被检者对面,手持笔试电筒与被检者视线水平,令被检者注视眼前笔试电筒光源,检查者在正前方观察光源在角膜上反光点的位置,判断有无眼位偏斜。
【斜视角估算】
1.双眼角膜反光点位于瞳孔中央,双眼正位;
2.一眼角膜反光点位于瞳孔中央,另一眼角膜反光点位于瞳孔缘,眼位偏斜150;
3.一眼角膜反光点位于瞳孔中央,另一眼角膜反光点位于瞳孔缘与角膜缘之间,眼位偏斜150~300;
4.一眼角膜反光点位于瞳孔中央,另一眼角膜反光点位于角膜缘,眼位偏斜450。
Hirschberg角膜映光法反光点移位计算方法:在33cm处角膜曲面反光点移位1mm相当于70角。
【斜视性质判断】
1.外斜视:偏斜眼角膜反光点位于瞳孔鼻侧;
2.内斜视:偏斜眼角膜反光点位于瞳孔颞侧;
3.下斜视:偏斜眼角膜反光点位于瞳孔上方;(一般规定某眼下斜视称另一眼上斜视)
4.上斜视:偏斜眼角膜反光点位于瞳孔下方。
五、注意事项
1.角膜映光法只能粗略地估计斜视角,在计算斜视手术量时应参考三棱镜测量的结果。
2.角膜映光法测定的斜视角包含有Kappa角,在诊断斜视与计算斜视手术量时应注意Kappa角的存在。
第二节视野计检查法
一、应用范围
各类斜视术前、术后斜视度的测定。测定远距离斜视度的准确度高于Hirschberg角膜映光法。
二、检查目的
测定斜视度。
三、仪器设备
弧形视野计。
四、检查方法
1.近距(33cm)检查:
(1)被检者坐于弧形视野计前,下颌托置于视野弧中心,被检者下颌放于下颌托上,
一眼注视视野弧中央的固视视标。
(2)检查者移动点光源,使其发光点位于另一眼角膜中央,此时点光源对应的视野计刻度为该眼的斜视度。
(3)同样方法检测另一眼注视时的斜视度。
2.远距(6m)检查:
(1)被检者坐于弧形视野计前,下颌托置于视野弧中心,被检者下颌放于下颌托上。
(2)被检者一眼注视6m距离的视标,检查者移动点光源,使其发光点位于另一眼角膜中央,此时点光源对应的视野计刻度为该眼的斜视度。
(3)同样方法检测另一眼注视时的斜视度。
五、注意事项
同角膜映光法。
第三节交替遮盖法
一、应用范围
1.用于隐斜视及间歇性斜视的诊断;
2.与内眦赘皮、Kappa角、面部不对称引起的假性斜视相鉴别。
二、检查目的
斜视定性检查法,检查有无隐斜或间歇性斜视。
三、检查依据
通过遮盖打破双眼融合功能,通过观察眼球运动判断眼位有无偏斜。
四、检查方法
被检者分别注视33cm及6m视标进行近距和远距检查。
1.令被检者右眼注视视标,遮盖左眼2~3秒钟,再迅速将遮板遮盖右眼,转换左眼注视。
2.反复交替遮盖几次,观察去遮盖眼是否运动。
3.正位眼:双眼无运动;
隐斜或间歇性斜视:去遮盖眼有运动。
4.外隐斜视:眼球由外向正位运动;
内隐斜视:眼球由内向正位运动;
上隐斜视:眼球由上向正位运动;
下隐斜视:眼球由下向正位运动;
五、注意事项
1.被检者双眼必须具备注视功能,一眼盲或旁中心注视者不适宜本方法;
2.眼球运动严重受限者不适宜本方法。
第四节单眼遮盖-去遮盖法
一、应用范围
各类隐斜视及显斜视的诊断。
二、检查目的
斜视定性检查法,用于判断隐斜和显斜视。
三、检查方法
被检者分别注视33cm及6m视标进行近距和远距检查。
令被检者一眼注视视标,遮盖另一眼2~3秒钟后迅速移去遮盖,观察被检者双眼运动情况。
1.去遮盖后,注视眼不动,去遮盖眼产生回转运动,表明有隐斜视;
2.去遮盖后,双眼都发生运动,即去遮盖眼回转为注视眼,未遮盖眼转向斜位,表明有单眼显性斜视。去遮盖眼为注视眼;
3.去遮盖后双眼都无运动,未遮盖眼位注视眼,去遮盖眼未斜视眼;如果再遮盖另一眼,斜视眼转为注视眼,去遮盖后双眼都无运动,表明有交替性斜视。
四、注意事项
同交替遮盖法。
第五节三棱镜+交替遮盖法
一、应用范围
用于测量共同性水平与垂直斜视的斜视角。所测得的斜视度包括隐斜视和显斜视。
二、检查目的
斜视角的定量检查。
三、检查依据
1.三棱镜的光学原理
光线通过三棱镜向基底方向屈折,通过三棱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向三棱镜的尖端移位。临床上应用三棱镜的位移作用测定斜视角度。
2.视觉生理基础
三棱镜遮盖法中的回转运动时生理发射运动。反射运动的感觉起源于偏斜眼注视视标对周边视网膜的刺激。注视引起的眼球转动使视标像落于黄斑中心凹。眼球运动的量与受刺激的周边视网膜据黄斑中心凹的距离相称。增加三棱镜的力量(度),使视标接近中心凹,当三棱镜的力量等于偏斜量时,视标像落于中心凹,眼球不动。
3.Hering法则
双眼运动的神经刺激是等时、等量、等效的,因此三棱镜引起的双眼运动是等量的。
四、检查方法
1.被检者分别注视33cm及6m视标进行近距和远距检查。
2.被检者一眼注视视标,将三棱镜放于偏斜眼前,依据偏斜眼的偏斜方向,决定放置三棱镜基底和尖端的方向。将三棱镜的尖端指向眼的偏斜方向。
3.交替遮盖双眼,观察三棱镜后的眼是否移动,增减三棱镜度,直至眼球不动。此时的三棱镜度为斜视度。
4.将三棱镜放于另一眼前,以同样的方法测量。
五、注意事项
1.一眼盲、旁中心注视者、眼球运动明显受限者不适宜本方法。
2.放置三棱镜时不要倾斜,测量水平斜视时三棱镜的基底与鼻正中线平行;测量垂直斜视时,三棱镜的基底要与下睑平行。
3.一般不要将几个三棱镜重叠使用。
4.对于小度数斜视可能漏诊。
5.对伴有眼球震颤的患者,辨别中和点有困难。
第六节三棱镜+遮盖-去遮盖法
一、应用范围
用于共同性斜视、不全麻痹性斜视的水平与垂直斜视角的测量。适用于9个诊断眼位斜视角的测定,以及头位向右肩倾斜时产生偏斜角的测定。所测得的斜视度不包括隐斜视。
二、检查目的
斜视角的定量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