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强常用的管理方法和工具
世界500强质量工具零缺陷计划
![世界500强质量工具零缺陷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d77f53b48d7c1c708a14575.png)
世界500强质量工具零缺陷计划
【工具定义】
“零缺陷”又称无缺点(ZD)。
零缺陷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生产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目标而奋斗。
它要求生产者、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根据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来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
零缺陷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
开展零缺陷活动可以提高企业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适用范围】
适用于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
相关知识
零缺陷计划的由来
1961年年末,美国马丁公司奥兰多分公司承制陆军潘兴飞弹,双方。
世界500强管理体系工具MBO目标管理
![世界500强管理体系工具MBO目标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90ac54c4431b90d6c85c76b.png)
年在其名著 《管理实践》 中最先提出的,其后他又提出了 “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
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
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
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1. 目标管理的益处实施目标管理有如下益处。
(1) 通过目标连锁体系明确个人和部门的责、权、利,消除 “死角、暗区和交叉带”,促进分工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业绩。
(2) 通过上下沟通,使个人目标、团体目标和企业目标融为一体,促进全员参与,增进团结,既避免了本位主义,又能集思广益。
(3) 通过授权、分权和自我管理,既提高了管理者的领导水平,又提高了员工的素质。
(4) 通过人人制定目标,迫使每个人为未来做准备,防止短期行为,有利于个人和企业的稳定和长期发展。
(5) 通过上下级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和目标,能够客观、公正地考核绩效和实施相应的奖惩,便于对目标进行调整及对目标的实施进行控制。
总之,目标管理在实现效率提高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员工的素质,增进企业内部团结。
2. 目标管理的层次结构目标管理的层次结构如图所示。
世界500强管理体系工具MBO 目标管理【工具定义】MBO 是英文Management by Objective 的简写,中文意思是目标管理,是指以目标的设置和分解、目标的实施及完成情况的检查、奖惩为手段,通过员工的自我管理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也被称为成果管理或责任制。
【适用范围】适用于任何类型的企业。
【工具解析】目标管理的概念是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 于19541。
世界500强客户服务工具服务金三角
![世界500强客户服务工具服务金三角](https://img.taocdn.com/s3/m/a2f6ebdb8762caaedd33d4d9.png)
彼此相互联系,构成一个三角形。
服务金三角理论来源于美国服务业管理的权威卡尔·艾伯修先生。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服务人员与客户关系密切的服务企业。
【工具解析】
1. 服务金三角的三大要素
服务金三角的观点认为: 任何一个服务企业要想获得成功——保证客户的满意度,就必须具备三大要素: 一套完善的服务策略;一批能精心为客户服务、具有良好素质的服务人员;一种既适合市场需要,又有严格管理制度的服务组织。
服务策略、服务人员和服务组织构成了以客户为核心的三角形框架,即形成了
“服务金三角”具体如图
所示图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质量管理模式世界500强客户服务工具服务金三角
【工具定义】
服务金三角是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质量管理模式,由服务策略、服务系统、服务人员三个因素组成。
这三个因素都以客户为中心,,11。
世界500强管理体系工具标杆管理
![世界500强管理体系工具标杆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32135a6770bf78a65295467.png)
世界500强管理体系工具标杆管理
【工具定义】
标杆管理又称基准管理,是指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和经营管理方式与同行业或其他行业的领袖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而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相关知识
标杆管理法的起源与运用
标杆管理法由美国施乐公司于1979年首创,是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活动中支持企业不断改进和获得标杆管理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
如今,标杆管理已经在市场营销、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新产品开发、教育部门管理等各个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中,杜邦、柯达、通用、福特、IBM等世界500强企业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均使用了标杆管理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任何类型的企业。
【工具解析】
标杆管理的核心是向业内或业外的最优秀的企业学习。
通过学习,企业重新思考和改进经营实践,创造自己的最佳实践,这实际上是模仿创新的过程,也是一种谦虚地承认他人的确在某些方面优于自己,并虚心地向其学习,以求迎头赶上甚至超越对方的实际做法。
1. 标杆管理的分类
标杆管理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 内部标杆管理
内部标杆管理是指以企业内部操作为基准的标杆管理,是最简单且易操作的标杆管理方式之一。
辨识企业内部最佳职能或流程及其实践,然后推广到组织的其他部门,不失为企业绩效提高最便捷的方法之一。
质量管理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世界500强集团)
![质量管理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世界500强集团)](https://img.taocdn.com/s3/m/ad18f2b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2.png)
招聘质量管理笔试题及解答(某世界500强集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 9001:2015中,下列哪项不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A、领导作用B、全员参与C、过程方法D、持续改进答案:B解析:ISO 9001:2015中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包括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因此,全员参与并不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之一。
选项B是正确答案。
2、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以下哪项不是内部审核的目的?A、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B、识别改进机会C、确保所有员工遵守公司政策D、确保产品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答案:C解析:内部审核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识别改进机会,以及确保产品和服务满足既定的质量要求。
虽然确保所有员工遵守公司政策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但它不是内部审核的直接目的。
选项C是正确答案。
3、题干:以下关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仅包括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B、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仅包括质量手册和作业指导书C、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表D、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不包括记录表答案:C解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通常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表等,这些文件共同构成了组织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体系。
选项A 和B不全面,选项D错误,因为记录表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一部分,用于证明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因此,正确答案是C。
4、题干: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以下关于内部审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内部审核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B、内部审核的目的是为了识别改进的机会C、内部审核应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独立进行D、内部审核的结果应与外部审核结果一致答案:D解析:内部审核是组织自我评估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
选项A、B和C都是内部审核的正确说法。
世界500强常用方法及工具
![世界500强常用方法及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5c408272a26925c52dc5bf0b.png)
世界500强常用方法及工具战略方向一、SWOT分析法意义:帮您清晰地把握全局,分析自己在资源方面的优势与劣势,把握环境提供的机会,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威胁,对我们的成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鱼骨图分析法(5M因素分析法)5M因素包括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人”指的是造成问题产生人为的因素有哪些;“机”通俗一点就象战斗的武器,通指软、硬件条件对于事件的影响;“料”就如武器所用的子弹,指基础的准备以及物料;“法”与事件相关的方式与方法问题是否正确有效;“环”指的是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5个方面就象鱼的“主刺”一样,每个主刺上还有很多的小刺,这些小刺就是与主刺相关的问题,来构成了一条难以下咽的鱼骨头,如果不拔掉,一不小心就会卡住喉咙,让人痛苦不堪。
战术层面一、PDCA循环规则意义:每一项工作,都是一个pdca循环,都需要计划、实施、检查结果,并进一步进行改进,同时进入下一个循环,只有在日积月累的渐进改善中,才可能会有质的飞跃,才可能取得完善每一项工作,完善自己的人生。
二、5W2H法意义:做任何工作都应该从5W2H来思考,这有助于我们的思路的条理化,杜绝盲目性。
我们的汇报也应该用5W2H,能节约写报告及看报告的时间。
三、SMART原则-目标管理意义:人们在制定工作目标或者任务目标时,考虑一下目标与计划是不是SMART化的。
只有具备SMART化的计划才是具有良好可实施性的,也才能指导保证计划得以实现。
特别注明:有的又如此解释此原则: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 ——T代表有时限(time 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世界500强企业质量战略规划与执行--五步卓越法
![世界500强企业质量战略规划与执行--五步卓越法](https://img.taocdn.com/s3/m/5e2be05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2.png)
TQM 战略水平 · 现场水平的管理 用户满意(CS)确保公司利益
➢以品质为中心,卓越绩效模式
ISO 9001 现场水平的管理
➢股东、用户、供应商、员工、环境、 满足用户要求
社会均受益
CD - Customer Delight
第6页
二、质量战略趋势及标杆研究
1.4、卓越阶段(经营质量MBQ)
在确保当然质量、一维质量后,卓越阶段的企业更重视魅力质量,充分挖掘用户的潜 在需求并进行创新,提供划时代的超越客户显性需求的产品,使用户惊喜。 (例如:iphone的触摸操作颠覆了原有的手机操作模式,迅速利润最高的手机生产商)
3σ(66800ppm) 首次故障率﹤1% 早期故障率﹤12% 换件维修率﹤12% 保内故障率﹤15% ◆客户满意度>78分
检查质量体系
◆体系水平>650分 ◆产品质量水平: 厂内产品不良率﹤
4σ(6210ppm) 首次故障率﹤3‰ 早期故障率﹤8% 换件维修率﹤10% 保内故障率﹤12% ◆客户满意度>80分
技术标 准体系
作业标 准体系
• QFD(缺) • 图纸、工艺 • FMEA(缺) • FTA(缺)
• ISO 9001体系(另:TS16949等) • 工序流程图、QC工程图 • 作业标准、作业指导书 • 检验规程、检验基准书 • 其他作业标准:a)设备操作基准
书;b)部件表;c) 设备点检基准书; d) 设备点检等
注:技术标准是由规格及标准所构成,规格规定由材料、产品等的构成,机能、尺寸、外观等和品质相关的一次性要素。作业标准 主要是规定业务的做法,决定其业务的责任、权限范围
第 17 页
四、质量规划
狩野用户满意度模型
卓越阶段:用户惊喜
企业八大管理工具介绍
![企业八大管理工具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1b9a124cfc789eb172dc8c2.png)
由上级主管者纪录员工平时工作中的关键事件:一种是做的特别好的,一种是做的不好的。 在预定的时间,通常半年或一年之后,利用积累的纪录,由主管者与被测评者讨论相关事件, 为测评提供依据。优点是针对性比较强,对评估优秀和劣等表现十分有效;缺点是对关键事 件的把握和分析可能存在某些偏差。
- 10 -
谢
谢
1.目标
2.任务
3.工作
4.活动
工作分解结构(简称WBS):就是把一个项目,按一定的原则分解,把项目分 解成任务,任务再分解成一项项工作,再把一项项工作分配到每个人的日常活 动中,直到分解不下去为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即:项目→任务→工作→ 日常活动。 1、将主体目标逐步细化分解,最底层的日常活动
1.SITUATION—情境 S A
2.TARGET—目标 T R
以参与校园迎新为例: 1.这件事情发生时的情境 是怎么样的? 2.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3.他当时采取什么行动? 4.他采取这个行动获得 了什么结果?
3.ACTION—行动
4.RESULT—结果
- 6 -
工具六、目标管理SMART原则
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 个 PDCA循环里。
A处理
P计划
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 束,而是周而复始,阶梯式上 升。
C检查
D实施
- 4 -
工具四、5W2H分析法
5W2H分析法又叫七何分析法,
二战中美国陆军兵器修理部首创。简
单、方便,易于理解、使用,富有启
s优势 w劣势
0机会 t威胁
2.SWOT方法广泛应用于战略研究与竞争分析,优点是分析直 观、使用简单。没有精确的数据和专业化的分析工具可以得出有
平衡计分卡BSCTheBlancedScoreCard概念
![平衡计分卡BSCTheBlancedScoreCard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b6f4fefaf121dd36a22d8210.png)
什么是平衡计分卡哈佛商业评论》在庆祝创刊80周年华诞之际,隆重评选推出了过去8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理念,平衡计分卡名列第二。
目前,平衡计分卡作为一个强有力的战略绩效管理的工具在世界500强的大部分企业里得到应用。
什么是平衡计分卡?你对这个名词可能会感到陌生!其实它就实实在在地在我们身边!目前我集团公司导入的绩效管理系统正是运用了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只是我们一直没有明确提出这个概念而已。
对于平衡计分卡,我们可以这样表述: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及学习与发展四个方面的指标之间的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展现组织的战略轨迹,实现绩效考核——绩效改进以及战略实施——战略修正的战略目标过程。
它把绩效考核的地位上升到组织的战略层面,使之成为组织战略的实施工具。
首先我们要清楚,平衡计分卡究竟“平衡”什么?之所以称之为“平衡计分卡”,主要因为它是通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考核方法之间的相互补充“平衡”,同时也是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之间、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之间、组织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组织的各部门之间寻求“平衡”的基础上完成的绩效考核与战略实施过程。
以下是对平衡计分卡的四个角度的简单阐述:财务角度:我们怎样满足股东?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和结果是创造价值,利润始终是企业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我集团公司的指标如:利润额、开发成本等。
客户角度:客户如何看我们?如何向客户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满足客户需要,提高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能否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客户角度正是从质量、性能、服务等方面,考验企业的表现。
具体如:新客户开发、客户满意度等指标。
内部流程角度:我们必须擅长什么?我们企业是否建立起合适的组织、流程、管理机制,在这些方面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
内部流程角度应该从以上方面着手,制定考核指标。
如: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等指标。
学习与发展角度:我们能否继续提高并创造价值?企业的成长与员工的能力素质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息息相关,而从长远角度来看,企业唯有不断学习与创新,才能实现长远的发展。
世界500强战略管理工具SPACE矩阵
![世界500强战略管理工具SPACE矩阵](https://img.taocdn.com/s3/m/cd674d24168884868762d6d9.png)
世界500强战略管理工具SPACE矩阵
【工具定义】
战略地位与行动评价矩阵(Strategic Position and Action Evaluation Matrix,简称SPACE 矩阵) 主要用于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及企业应该采用的战略组合。
【适用范围】
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及企业应该采用的战略组合,适用于战略方向的选择。
【工具解析】
1. SPACE矩阵的四个象限
SPACE矩阵有四个象限,分别表示企业采取的进取、保守、防御和竞争四种战略模式。
SPACE矩阵的横、纵坐标分别由竞争优势(CA)、产业优势(IS) 和财务优势(FS)、环境稳定性(ES) 所构成,它们将整个矩阵分成了进取、保守、防御和竞争四个象限,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世界500强战略管理工具 BCG矩阵
![世界500强战略管理工具 BCG矩阵](https://img.taocdn.com/s3/m/66093cb7551810a6f5248661.png)
世界500强战略管理工具BCG矩阵
【工具定义】
BCG矩阵即波士顿矩阵(Boston Consulting Group Grouth-Share Matrix,BCG Matrix) ,又称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份额矩阵、波士顿咨询集团法、四象限分析法、产品系列结构管理法等,是布鲁士·韩德森于1970年为波士顿顾问公司设计的一种图表,目的是协助企业分析其业务和产品系列的表现,从而协助企业妥善地分配资源,同时还作为品牌建立和营销、产品管理、战略管理及企业整体业务的分析工具。
【适用范围】
适用于战略资源分配。
【工具解析】
1. BCG矩阵区分的四种产品组合
BCG矩阵是将组织的每一个战略事业单位(Strategic Business Unit,简称SBU) 标在一种二维的矩阵图上,从而显示出哪个SBU能提供高额的潜在利益、哪个SBU是组织资源的漏斗,并区分出四种产品组合,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BCG矩阵区分的四种产品组合。
世界500强财务工具ABC成本法
![世界500强财务工具ABC成本法](https://img.taocdn.com/s3/m/67f4e2c451e79b89680226da.png)
世界500强财务工具ABC成本法【工具定义】ABC(Activity-Based Costing) 成本法又称作业成本分析法、作业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核算法,是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系统,是一种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追踪动态反映,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的利用情况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
【工具解析】1.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模型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中心,根据作业对资源耗费的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中,然后根据产品和服务所耗用的作业量,最终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与服务。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模型如图1所示。
图1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模型2. ABC成本法引入的新概念ABC成本法引入了许多新概念,图8-16显示了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或作业中心,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产品。
分配到作业的资源构成该作业的成本要素(图中的黑点),多个成本要素构成作业成本池(中间的小方框),多个作业构成作业中心(中间的椭圆)。
作业动因包括资源动因和成本动因,分别是将资源和作业成本进行分配的依据。
3. ABC成本法的过程ABC成本法的过程如下。
(1) 定义业务和成本核算对象(通常是产品,有时也可能是客户、产品市场等)。
这一过程很耗时间。
如果两种产品满足的是客户的同一种需求,那么在定义业务时,选择客户要比选择单个产品更为恰当。
(2) 确定每种业务的成本动因,即成本的决定因素,如订单的数量。
(3) 将成本分配给每一成本核算对象,对各对象的成本和价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其盈利能力的高低。
4. ABC 的实施方法(1) 传统的成本核算步骤传统的成本核算分为两个阶段(见图): 第一步包括计量共同成本的不同类别和把它们用适当标准归集到各个生产部门;第二步是用一个数量标准(如直接人工工时、直接材料和机器小时等) 把这些成本分配到各个产品线中。
图作业成本计算中各概念之间的关系22。
世界500强质量工具六西格玛
![世界500强质量工具六西格玛](https://img.taocdn.com/s3/m/de75268ac1c708a1284a4475.png)
世界500强质量工具六西格玛
【工具定义】
六西格玛是一项以数据为基础,追求几乎完美的质量管理方
法。
“西格玛”是一个希腊字母 “σ”的中文译音。
统计学用其来表示标准偏差,即数据的分散程度。
几个 “西格玛”是一种表示品质的统计尺度,任何一个工作程序或工艺过程都可用几个 “西格玛”表示。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重点是将所有的工作看作一种流程,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找出最关键的因素并加以改进,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
相关知识
六西格玛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广泛应用
六西格玛模式由摩托罗拉公司于1993年率先开发,采取六西格玛模式管理后,该公司平均每年提高生产率12. 3%,由于质量缺陷造成的费用消耗减少了84%,运作过程中的失误率降低了99. 7%。
杰克·韦尔奇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6σ(西格玛) 管理是在总结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提炼了其中流程管理技巧的精华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成为一种提高企业业绩与竞争力的管理模式。
该管理法在摩托罗拉、通用电。
世界500强的工作方法和工具
![世界500强的工作方法和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ce76c63231b765ce050814b7.png)
什么叫工作到位1、汇报工作说结果;2、请示工作说方案;3、总结工作说流程;4、布置工作说标准;5、交接工作讲道德;6、回忆工作说感受;7、领导工作讲重点;8、及时回复是素养。
世界500强的工作方法和工具【一】战略方向一、SWOT分析法意义:清晰把握全局,分析自己在资源方面的优势与劣势,把握环境提供的机会,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威胁,对成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战术层面1、PDCA循环规则意义:每一项工作,都是一个pdca循环,需要计划、实施、检查结果,并进一步改进,同时进入下一个循环,只有日积月累的渐进改善,才能会有质的飞跃,才能取得完善每一项工作,完善自己的人生。
2、5W2H法意义:做任何工作都应该从5W2H思考,有助于我们思路条理化,杜绝盲目性。
汇报也用5W2H,能节约写报告及看报告的时间。
3、SMART原则目标管理意义:人们在制定工作目标时,考虑一下目标与计划是不是SMART化的。
只有具备SMART化的计划才是具有良好可实施性的,也才能指导保证计划得以实现。
4、时间管理-重要与紧急急迫:迫切的问题、限期完成的工作,你不做其他人也不能做;不急迫:准备工作-预防措施-价值观的澄清-计划人际关系的建立-真正的再创造-增进自己的能力;不重要:造成干扰的事、电话、信件、报告、会议符合别人期望的事、忙碌琐碎的事;优先顺序=重要性×紧迫性;在进行时间安排时,应权衡各种事情的优先顺序,要学会“弹钢琴”。
对工作要有前瞻能力,防患于未然,如果总是在忙于救火,将使我们的工作永远处理被动之中。
5、任务分解法如何进行任务分解:将主体目标逐步细化分解,最底层的任务活动可直接分派到个人去完成;每个任务原则上要求分解到不能再细分为止。
分解的方法:至上而下与至下而上的充分沟通;一对一个别交流;小组讨论分解的标准:分解后的活动结构清晰;逻辑上形成一个大的活动;集成了所有的关键因素包含临时的里程碑和监控点;所有活动全部定义清楚意义:学会分解任务,只有将任务分解得足够细,您才能心里有数,您才能有条不紊地工作,您才能统筹安排您的时间表【三】价值创造1、二八原则80%销售额来自20%的顾客; 80%电话是来自20%的朋友; 80%的总产量来自20%的产品; 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中;在工作中要抓主要矛盾,从复杂的工作中理出头绪,把资源用在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上。
常用管理模型
![常用管理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d1fbf66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d.png)
T
Time-based
一定时限的
要有项目、衡量标 准、达成措施、完 成期限以及资源要 求,很清晰的看到 该做哪些事情,计 划完成到什么样的 程度。
设定一个统一的、 标准的、清晰的 可度量的标尺,不 能衡量的将完成 目标的工作进行 流程化,使目标 可衡量。
坚持员工参与、上 下左右沟通,把握 好度,制定出跳起 来“摘桃”的目标, 不能制定出跳起来 “摘星星”的目标。
① 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造 成这样的结果为什么?
② 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 ③ 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 ④ 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 ⑤ 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 ⑥ 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 ⑦ 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
W
weakness 劣势
threats
T 威胁
SWOT分析模型组合
SWOT分析有四种不同类型的组合: 优势——机会(SO),弱点——机会(WO)组合; 优势——威胁(ST),弱点——威胁(WT)组合。
SO是一种发展企业内 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 的战略,是一种理想的 战略模式。
WO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 补内部弱点,使企业改 劣势而获取优势的战略。
CONTENTS
1、PDCA 2、5W2H 3、SMART
4、STAR 5、SWOT 6、GROW
PDCA原则意义
无论哪一项工作都离不开PDCA的循环,这是一个有效控制管理过程和工作质量的工 具。采用PDCA可以使你的管理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通过实施并熟练运用,更加 有效地驾驭工作。PDCA循环是开展所有质量活动的科学方法。
检查验 证、评 估效果
一个牛X的工作管理工具——6W2H分析法!
![一个牛X的工作管理工具——6W2H分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a89b71cdf5335a8103d2205a.png)
一个牛X的工作管理工具——6W2H分析法!同样在工作,你是痛苦疲惫,还是快乐而有成就感?面对工作,你是被工作牵着鼻子走,还是凌驾于工作之上,让工作为你服务?为什么都是工作,不同的人却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体验呢?这是因为不同的人对待工作有不同的管理方法,方法不同,工作效率亦不同。
如果你每天都熬夜加班,苦不堪言,那么也许是你没有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好方法。
今天圈哥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世界500强常用的管理方法和工具——6W2H分析法!一、6W2H分析法的意义6W2H法也叫八何分析法、6W2H标准化决策&评价模型,常常被运用到企业战略的决策和制定计划以及对工作的规划与分析。
它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让我们的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同时,对于设定有效的目标、个人行为决策、职业生涯规划等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是信贷员在工作中值得学习和掌握的一大工作管理工具。
二、6W2H分析法的内容6W2H是一个以价值为导向的标准化思维流程,是人们在追求理想和目标的过程中,都要经过并进行选择的。
它主要包括8个方面(见下图):1.目标(which)——选择对象“Which”是让我们能够在思考上保持更多的弹性,保证我们能够为客户提供不同的方案以供选择。
比如:客户是贷款买房还是买车?客户在哪几个产品中选择?授信方案有几个?如何选择?最终选择了哪个方案?2.原因(why )——选择理由Why就是要我们明确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决定这样做的理由是否正确。
做信贷就等同于做销售,虽然推销给客户的产品不同,但在工作中的方法与技巧却是相通的。
你工作中的每一步都是为了同一目标,而每走一步都需要有明确的理由,这就好像在下一盘棋,你必须按照你的计划和策略去下,如果毫无理由地随意乱下,那么很有可能走到死局。
在实际的业务中,你不妨多问自己几个why,只有不断对自己进行拷问,你才能使自己在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客户服务的整个过程中保持冷静,保证目标的顺利实施。
比如:ü为什么要开发新客户?→为了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500强战略管理工具 IFE矩阵
![世界500强战略管理工具 IFE矩阵](https://img.taocdn.com/s3/m/f45b556867ec102de2bd8961.png)
世界500强企业战略管理工具IFE矩阵
【工具定义】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nternal Factor Evaluation Matrix,简称IFE矩阵)是一种对内部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的工具。
【适用范围】
IFE矩阵适用于影响企业发展的内部关键因素的分析工作。
【工具解析】
IFE矩阵从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找出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内部关键因素,并根据各个关键因素的影响程度确定其权数,再按企业对各关键因素的有效反应程度对各关键因素进行评分,最后算出企业的总加权分数。
通过IFE矩阵,企业可以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汇总起来,以反映企。
SWOT分析、5W2H分析……世界500强都在用的12个管理工具
![SWOT分析、5W2H分析……世界500强都在用的12个管理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1c40692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a.png)
SWOT分析、 5W2H分析 ……世界 500强都在用的 12个管理工具
世界五百强在经营管理中,都运用哪些管理工具?他们有哪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呢?这12 个管理工具是最常用的,包括标杆对比、战略分析、质量改进、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估,值得每 一个管理者学习和思考。 1,标杆分析法
2, SWOT分 析
3, 波 特 5力 分 析
4, 麦 肯 锡 7步 法 5, 5W2H分 析
6, 6W2H分 析 7, 5M1E分 析
8, 8D方 法 9, SMART原 则
Hale Waihona Puke 10, 360度 评 估 11,甘特图
12,乌龟图分析
世界500强安全管理精要
![世界500强安全管理精要](https://img.taocdn.com/s3/m/472fe665caaedd3383c4d3b4.png)
安全精细化管理——世界500强安全管理精要前言我们生活在充满风险的世界里。
一家著名企业在它的黄金定律中忠告:“我们被风险所包围。
”头脑清醒的管理者已经意识到,因为风险的存在,经营组织首先考虑的不能是发展,而是生存。
工商界最大的原则不是赚钱,而是不赔钱。
安全管理即是和风险做斗争。
安全管理的对象是风险而不是事故。
一家企业没有发生事故,未必是算得上安全的企业,因为可能有重大隐患存在。
组织准确地认知风险,使风险从可控到在控,风险尽在掌握之中,才能说是真正安全的组织。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在我们民族的认识中,有一种风险不可知论。
在社会发展到今天,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只要有兴趣就可以靠近月亮看个究竟,天文望远镜已经把眼界送到太阳系以外的若干万光年,还有什么风云不能测?在安全管理上,我们要彻底摈弃风险不可知论,风险是可以预知预测的,甚至实现预警的。
一句话,风险能够看得见!看得见的风险就不再是风险。
风险的最大特性是不确定,确定性是风险的克星。
任何一个经营者,投资收益就会面对很多不确定性,这就是经营风险。
消除盲区,才能可控,实现在控。
认识风险,辨识危害,削减风险,减少同类风险的前言发生。
这不仅是安全管理的核心,也是企业经营所要遵守的路径。
就像探测外星需要天文望远镜一样,要看得见风险也需要工具。
一年前,当我们把向政府安全管理部门和众多企业同行探讨的结果,连同个人的心得和实践体会,融进拙著《第一管理》时,未曾料到会受到很多读者的错爱。
我们应邀到著名学府和众多企业讲学、交流、座谈。
很多朋友通过电子邮件或当面交谈时给了我们很多宝贵的意见。
许多意见是探讨原书中的一个小节“谁说风险看不见”,提出风险怎么才能看得见,看得见后怎么办?感谢读者盛情,我们就索性围绕安全管理的核心问题——风险展开,希望能够给各位切实可用的工具。
安全管理把风险作为核心,并不是要彻底的根绝风险,把风险程度将为零。
我们应该注意到,消除风险是需要付出成本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500强常用的管理方法和工具
1 价值创造
一、二八原则
巴列特定律:“总结果的80%是由总消耗时间中的20%所形成的。
” 按事情的“重要程度”编排事务优先次序的准则是建立在“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的原理的基础上。
举例说明:80%的销售额是源自20%的顾客; 80%的电话是来自20%的朋友; 80%的总产量来自20%的产品; 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中。
启示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理出头绪,把资源用在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上。
2 战略方向
一、SWOT分析法
意义:帮您清晰地把握全局,分析自己在资源方面的优势与劣势,把握环境提供的机会,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威胁,对我们的成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鱼骨图分析法(5M因素分析法)
5M因素包括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
“人”指的是造成问题产生人为的因素有哪些;
“机”通俗一点就象战斗的武器,通指软、硬件条件对于事件的影响;
“料”就如武器所用的子弹,指基础的准备以及物料;“法”与事件相关的方式与方法问题是否正确有效;
“环”指的是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5个方面就象鱼的“主刺”一样,每个主刺上还有很多的小刺,这些小刺就是与主刺相关的问题,来构成了一条难以下咽的鱼骨头,如果不拔掉,一不小心就会卡住喉咙,让人痛苦不堪。
3 战术层面
一、PDCA循环规则意义:每一项工作,都是一个pdca循环,都需要计划、实施、检查结果,并进一步进行改进,同时进入下一个循环,只有在日积月累的渐进改善中,才可能会有质的飞跃,才可能取得完善每一项工作,完善自己的人生。
二、5W2H法意义:做任何工作都应该从5W2H来思考,这有助于我们的思路的条理化,杜绝盲目性。
我们的汇报也应该用5W2H,能节约写报告及看报告的时间。
三、SMART原则-目标管理
意义:人们在制定工作目标或者任务目标时,考虑一下目标与计划是不是SMART化的。
只有具备SMART化的计划才是具有良好可实施性的,也才能指导保证计划得以实现。
特别注明:有的又如此解释此原则:
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
不能笼统。
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
T代表有时限(time 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四、时间管理-重要与紧急
急迫:迫切的问题限期完成的工作你不做其他人也不能做。
不急迫:准备工作-预防措施-价值观的澄清-计划人际关系的建立-真正的再创造-增进自己的能力。
不重要:造成干扰的事、电话、信件、报告、会议符合别人期望的事、忙碌琐碎的事。
优先顺序:尽可能多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
五、任务分解法[WBS]
即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如何进行WBS分解:WBS 分解的原则:
将主体目标逐步细化分解,最底层的任务活动可直接分派到个人去完成;每个任务原则上要求分解到不能再细分为
止。
WBS分解的方法:
至上而下与至下而上的充分沟通;一对一个别交流;小组讨论WBS分解的标准:
分解后的活动结构清晰;逻辑上形成一个大的活动;集成了所有的关键因素包含临时的里程碑和监控点;所有活动全部定义清楚。
意义:学会分解任务,只有将任务分解得足够细,您才能心里有数,您才能有条不紊地工作,您才能统筹安排您的时间表
六、OGSM计划法
O--objectives代表目的,指想要达到的
G--goal代表具体细化的目标
S--stategy表示行动策略
M--measurement表示衡量指标
OGSM可用于策划促销活动,各种活动方案等比较具体的操作性的事情
七、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是为克服群体压力抑制不同见解而设计的,鼓励创造性思维的常见方法。
鼓励提出任何种类的方案设计思想,同时禁止对各种方案的任何批评。
头脑风暴法仅是一个产生思想的过程。
具体做法:6至12人环桌而坐,主持人阐明问题,并保证每个人都完全了解该问题。
然后每个人各抒已见,充分发挥想象力,互相启发,发表自已想到的各种可能的选择方案。
不允许任何批评,并且所有方案都当场记录下来,留待稍后再讨论和分析。
两条原则:
1、迟延评判
2、量变酝酿质变。
八、名义群体法
名义群体在决策制定过程中限制讨论,故称为名义群体法(Nominal group technique)。
如参加传统会议一样,群体成员必须出席,但他们是独立思考的。
它遵循以下步骤:1、成员集合成一个群体,但在进行任何讨论之前,每个成员独立地写下他对问题的看法。
2、经过一段沉默后,每个成员将自己的想法提交给群体。
然后一个接一个地向大家说明自己的想法,直到每个人的想法都表达完并记录下来为止(通常记在一张活动挂图或黑板上)。
所有的想法都记录下来之前不进行讨论。
3、群体现在开始讨论,以便把每个想法阐明清楚,并作出评价。
4、每一个群体成员独立地把各种想法排出次序,最后的决策是综合排序最高的想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使群体成员正式开会但不限制每个人的独立思考,而传统的会议方式往往做不到这一点。
九、德尔菲法(短时间内制定决策不宜频繁使用)德尔菲法(Delphi technique)是一种更复杂、更耗时的方法,除了并不需要群体成员列席外,它类似于名义群体法。
它是因为德尔菲法从不允许群体成员面对面在一起开会。
1、确定问题。
通过一系列仔细设计的问卷,要求成员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
2、每一个成员匿名地、独立地完成第一组问卷。
3、第一组问卷的结果集中在一起编辑、誊写和复制。
4、每个成员收到一本问卷结果的复制件。
5、看过结果后,再次请成员提出他们的方案。
第一轮的结果常常是激发出新的方案或改变某些人的原有观点。
6、重复4、5两步直到取得大体上一致的意见。
德尔菲法避免了召集主管人的花费,又获得了来自各地的主要市场信息。
当然,其缺点是太耗时间了。
当需要进行一个快速决策时,这种方法通常行不通。
文章来源于企业管理,制造业生态圈重新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