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生产与成本理论
微观经济学作业第三部分
![微观经济学作业第三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440802bae45c3b3566ec8b5d.png)
微观经济学作业第三部分:第六章、第七章:生产和成本理论一、名词及专业术语解释:生产函数、边际产量、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换率及其递减规律、生产的规模收益性(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边际成本、长期成本、规模经济性和规模不经济性二、选择题(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33.一种可变投入的平均产量由下列哪一项中的比率决定?a.总产量的变化与总产量之比。
b.一种投入单位数的变化与所有投入单位数的变化之比。
c.所有投入的总单位数与一种投入的总单位数之比。
d.总产量与一种可变投入的总单位数之比。
3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指的是:a.任何一种投入的总产量最终一定会达到最大,且随着该投入单位数的增加而减少。
b.任何一种投入的平均产量最终一定会达到最小,且随着所有投入的增加而成比例地增加。
c.任何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最终都会随着该投入单位数的增加而减少。
d.任何一种投入的平均产量都会随着该投入单位数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
35.如果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为正,但它随着投入数量的增加而递减,那么:a.总产量达到了最大并开始下降。
b.总产量会增加,但增加的速度越来越慢。
c.平均产量一定正在下降。
d.企业应该减少生产。
36.如果某种投入的平均产量高于它的边际产量,那么:a.边际产量一定随着该投入的增加而增加。
b.平均产量一定随着该投入的增加而增加。
c.平均产量一定随着该投入的增加而下降。
d.总产量一定随着该投入的增加而下降。
37.长期生产是指:a.企业生产时期的时间较长。
b.企业不断的再生产。
c.企业生产期中所有的投入都是可变的。
d.企业生产期中所有的投入都是固定的。
38.生产函数是指:a.对应于一定数量的投入,至少能生产多少产品。
b.对应于一定数量的投入,实际的产出数量。
c.在既定技术条件下,对应于一定的投入要素,最大效率的产出数量。
d.在既定技术条件下,对应于一定的投入要素,合理的产出数量。
第6章生产成本理论
![第6章生产成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625459826c175f0e7dd13768.png)
劳动人数 饺子数量
0
0
1 1000
2 3000
边际产量 平均产量
1000 1000 2000 1500
表中的数据有什么 关系?有什么规律?
——就是本节要讨 论的问题。
3 4200 1200 1400 4 4500 300 1125 5 4000 -500 800
分类: 长期总成本(LTC)
成本
LMC LTC
长期平均成本(LAC)
长期边际成本(LMC)
LAC
LAC LTC Q
LMC LTC Q
dLTC dQ
2020/5/31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版权所有
17
第2节 成本理论
2、生产和成本之间的关系——U形成本曲线
在短期,当像资本那样的要素固定不变时,可变要素一般
劳动 人数
饺子 数量
边际 产量
平均 产量
0
0
AP TP MP TP
X
X
1 1000 1000 1000 2 3000 2000 1500 3 4200 1200 1400 4 4500 300 1125
5 4000 -500 800
2020/5/31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版权所有
6
第1节 生产理论
2、边际报酬(收益)递减规律(P95)
在包饺子店的例子中,可以发现边际产量的变化规律是: 增——减。原因:固定投入要素有一个容量限度。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一定技术水平下,所有其它生产要 素的数量保持不变,生产过程中不断增加一种变动要素的 使用量,会使边际产量增加到某一点后,出现不断减少。
第六章:成本理论复习进程
![第六章:成本理论复习进程](https://img.taocdn.com/s3/m/11325aa3f61fb7360a4c654e.png)
第六章:成本理论第六章:成本理论一、填空TC + VC 。
1、FC2、平均总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都是 U 形曲线,表示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总成本和边际成本先递减(减少),然后又递增(增加)的变动规律。
3、停止营业点位于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交点。
4、如果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递减的,那么边际成本曲线必然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5、一个工厂平均总成本最低时的产量率被称为该工厂的理想产量,如果产量低于最低平均总成本点,被称为过剩生产能力。
6、如果在所有投入增加10%时产量增加了20%,这种生产过程就被称为规模收益递增,或者规模经济。
7、如果一个企业处于规模不变状态,那么投入量增加10%就会使产量增加10%。
当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降时,就存在规模收益递增。
8、在投入品价格不变时,总成本增加,等成本曲线向向外平行移动,总成本减少,等成本曲线向向内平行移动。
二、判断1、收益递减规律意味着不存在边际收益递增的区域。
( F)2、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固定成本都是“ U”形曲线。
(T)3、平均可变成本达到最低时的产量水平与平均产量达到最高时的产量水平相同。
(T)4、在现实生活中,边际成本曲线很少向右上方倾斜。
( F)5、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固定成本都是随着产量的增加先减少而后上升的。
( F)6、一个企业的产量低于最低平均总成本点被称为能力过剩。
(T)7、如果平均总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总成本就必然是递增的。
(F)8、没有任何一部分短期平均总成本曲线会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之下。
(T)9、长期总成本分为长期固定总成本和长期可变总成本。
(F)10、规模收益递增意味着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T)11、在长期中,总成本曲线就是可变成本曲线。
(T)12、如果投入品价格下降,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总成本曲线都会向上移动。
(F)三、选择1、厂商的经济成本包括:( E)A、企业家时间的机会成本;B、厂商拥有的资产用于其他方面可以带来的收益;C、企业拥有者投资于企业的财产的收益;D、厂商拥有的厂房和机器的折旧;E、以上都是。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第二节 平均利润率与生产价格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第二节 平均利润率与生产价格](https://img.taocdn.com/s3/m/e0213e0d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e.png)
部门内 部的竞
争
指生产同种商品的企业之间为获得有利的产、销条 件和超额利润而进行的竞争。这种竞争一般通过提 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 导致社会价值(即市场价值)或市场价格的形成。
部门之 间的竞
争
指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为获得更高的利润率 和争夺更有利的投资场所而进行的竞争。这种竞争 一般通过资本转移来实现。 导致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托.约.登宁
提高利润率是经营者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重要途径。
4、影响和决定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剩余价值率高低:在预付资本已定的条件下,利润率 与剩余价值率通常成正比例变化。 m’=m/v ,m ,p’=m/(c+v)
资本有机构成高低: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不变 的条件下,部门的利润率与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一般 呈反方向变化。 c/v ,v ,m , p’=m/(c+v)
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生产价格:商品价值的转化形
式,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
2、区别:与商品价值相比
质:同资本有联系,同活劳动没 有直接联系。
量:生产价格和商品价值经常不 一致。
W= c+v+m = k+m = k+p k+p =生产价格
3、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通过生产价格规律 起作用。
纯粹同商品买卖行 为相联系的费用 (与价值相关)
生产性 流通费用
包装、保管和运 输工人的劳动
商品 价值量
纯粹流通费用
广告费、办公费、 商业店员工资
m
价商成值品本量
商业资本增加投入50纯粹流通费用,这时可分配的 剩余价值为:180-50(纯粹流通费用补偿)=130
P`=(180-50) /(900+100+50)=12·38%
经济学基础第六章“生产要素和分配理论”
![经济学基础第六章“生产要素和分配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d9b7f76aa5e9856a561260d3.png)
“边际生产力”指的是在其他条件 不变的前提下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 增加的产量,即边际物质产品,有时被 简称为边际产品(Marginal Product, MP)。
而增加一个单位要素投入带来的产 量所增加的收益,叫做边际收益产品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MRP)。
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要素的边际 物质产品和边际收益的乘积,即:
表6-1
要素数量 边际产品 产品价格 边际产品价值 要素价格
L
MP
P
VMP=MP×P
W
1
10
10
100
20
2
9
10
90
20
3
8
10
80
20
4
7
10
70
20
5
6
10
60
20
6
5
10
50
20
7
4
10
40
20
8
3
10
30
20
9
2
10
20
20
10
1
பைடு நூலகம்
10
10
20
根据表6-1可知,当要素价格为20时, 利润最大的要素投入量为9单位。
消费者可能的劳动供给只能来自16 小时之中,而不能超过它。其最大劳动 供给为16小时。设劳动供给量为6小时, 则 全 部 时 间 资 源 中 的 剩 余 部 分 为 10 (16-6)小时,称为“闲暇”时间。
李玲是某市一家著名电脑公司的职员,她负责公司 的销售,几年下来,凭借聪明和努力,她每个月的薪水 在1万元以上,今年春天,公司的销售经理升职了,总 经理提出由她来做销售公司的经理。谁知却被她婉言谢 绝了。其理由是,一旦出任这个职位,势必要花费更多 的精力和时间,这样自己的生活质量就会下降,如果不 能好好休息的话,工作质量也会下降。她对记者说: “如果当经理,我每月薪水增加3000多元,可是我却会 失去更多的东西,我宁愿不要这3000多元,而维持一种 生活质量。”
第六章生产理论
![第六章生产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57e2f80fd0a79563c1e72fc.png)
第六章生产理论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我们了解以下几个问题:企业的三种组织形式及其优劣;总产量曲线的特征;劳动平均产量和资本平均产量曲线的推导和性质;生产三阶段的划分及其效率问题;等产量曲线的定义及其性质;等成本线的定义及其性质;短期和长期利润极大化的均衡条件;规模报酬的三种形式。
二、教学内容:6.1企业概述6.1.1企业的定义、法律组织形式及优劣势企业是将若干投入转化为产出的一种生产经营性组织。
盈利性企业有三种法律组织形式:单业主制企业(sole properietorship)、合伙制企业(partnership)和公司制企业(cooperation)。
6.1.2企业的行为目标假设在本书中,我们始终假定企业的行为目标,无论哪一种组织形式,是尽可能地获得极大化利润,即企业是利润极大化者。
两者行为动机不致就可能产生代理关系(agent relationship)。
这种代理关系实质上就是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代理人是企业(或另外一个人)雇佣的用于完成特定任务的个人(或企业),总经理就是代理人;而委托人就是雇佣他人完成特定任务的个人(或企业),股东就是委托人。
委托——代理问题就迫使我们去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构造一种制度体系用于激励总经理实现股东的目标呢?这就是制度设计的问题。
第一,良好的总经理市场是解决总经理偷懒问题的最好制度架构。
第二,一些大公司对总经理提供股权、奖金、度假和晋升来激励他们努力工作。
第三,各种舆论监督和法制约束也是提供负面激励的有效约束机制。
6.2生产函数生产函数一般可表达为:Q=F(x1,x2,…,x i,…,x n)生产函数包括以下含义:(1)对于任一给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现有的生产技术给出了一个最大的产出量;(2)对于任一给定的产出量Q,每一投入组合的使用量为最小。
西方学者一般对生产函数有如下假定:(1)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得为负;(2)产出不得小于零;(3)生产函数为一单调连续函数,一阶导数存在。
成本理论与生产决策PPT培训课件教材
![成本理论与生产决策PPT培训课件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c03f9b01dd36a32d737581a5.png)
8
2 長期成本
1. 2.
3.
短期成本曲線與長期成本曲線的區別 長期中,廠商有足夠的時間變更其生產設備,一切都是邊變動成本,沒有固定成本。 長期中,廠商有足夠的時間去調整生產方法,所以在特定產量下,縱然有很多的短期 成本規模,但是生產者仍能選擇其最有利的生產規模﹝成本最低的生產規模﹞最為其 長期下的最適生產規模。此時所選擇的短期生產規模,即為特定產量下之最適生產規 模。亦即,長期成本曲線是由無數個特定產量下的最適生產規模所形成的軌跡。 長期間廠商停工時,總成本為零,所以長期總成本曲線由原點出發,表示沒有固定成 本。此與短期總成本曲線不同,STC由縱軸出發。 長期總成本(LTC) 廠商長期在各種不同產量條件之下,經由改變生產規模所能達到的最低總成本 LTC曲線的變化與STC曲線的變化是一樣的,隨著產量增加,開始時增加的速度稍緩, 以後增加的速度稍快。但是,產量等於零時,LTC等於零 LTC由一組短期總成本曲線,且針對產量從其中做比較選出最低之短期總成本部分所 形成的「包絡曲線」
3
1 短期成本
各类型成本 短期成本(short-run cost, SC) 短期内厂商无法变动某些生产要素,所形成 的成本,含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长期成本(long-run cost, LC) 厂商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扩大规模条件下 的成本,皆为变动成本。 总成本(total cost, TC) 生产某特定产量之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额, 随产量增加而增加 ,是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之和
5
1 短期成本
短期成本结构
各项成本Βιβλιοθήκη 的关系数据61 短期成本
短期成本结构(续)
短期总成本 平均成本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平均变动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 边际成本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六章成本理论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六章成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8af9f8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c.png)
不同市场结构下价格与产量决策
• 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其产量决策基于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由 于市场价格是给定的,厂商只能根据市场价格调整自己的产量。
• 垄断市场:在垄断市场中,厂商具有市场势力,可以通过控制产量和价格来影响市场。垄断厂商的产量决策通 常基于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但此时的价格高于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价格。
要点二
长期均衡条件
在长期内,企业可以调整所有生产要 素的投入量,因此长期均衡条件为 MR=LMC=LAC=SAC。此时,企业 实现了长期平均成本最低,获得了最 大的经济利润。
要点三
图形表示
在图形上,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都可 以通过绘制相应的成本曲线和需求曲 线来表示。在短期均衡图中,可以绘 制出STC、SAC、MC和MR等曲线; 在长期均衡图中,可以绘制出LTC、 LAC、LMC和MR等曲线。通过这些 曲线可以直观地看出企业在不同产量 下的成本、收益和利润情况。
04 短期和长期成本分析
短期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短期总成本(STC)
01
企业在短期内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总成本,包括固定成本
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FC)
02
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如厂房、机器设备的折
旧费用等。
可变成本(VC)
03
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如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工资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
指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那部分成 本,如厂房和设备的折旧、管理人员的工资 等。
可变成本
指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 燃料和动力消耗、生产工人的工资等。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曲线
微观经济学第六章 成本论
![微观经济学第六章 成本论](https://img.taocdn.com/s3/m/5f2e464b28ea81c759f5784c.png)
第六章成本论教学目的:本章通过研究生产成本与产量间的关系,明确厂商各种成本的变动特点与关系,厂商收益变动特点,并结合两方面研究,分析利润最大化问题。
通过学习要能够掌握:从产量变动与成本变动的相互关系中认识各种成本的变动规律及相互关系,熟悉十种成本概念,各自曲线的形状,推导及关系。
特别是MC和LMC曲线。
重点和难点: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之间的关系,各种成本之间的关系,LMC曲线的推导。
课堂教学设计:重点讨论各种成本曲线的求得,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尽可能采取先分后合的讲授方式。
引导做部分练习。
提出:讨论如此多种成本概念意义何在?利润最大化原理在企业现实中直接运用的障碍是什么?教学课时:9时教案内容:第四章分析了生产要素最佳投入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但是,生产者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不仅要考虑这种物质技术关系,而且还要考虑成本与收益之间的经济关系,还要分析生产者的成本掌握原则。
这个问题与第四章的问题是两回事。
因为产量最大并不等于利润最大,投入最少并不等于成本最小。
成本等于两要素投入再乘以价格再加总。
于是就引出了这一章的讨论。
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就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并确定一个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本章的分析假定:1、厂商处在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市场。
2、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
第一节关于成本的几个概念一、机会成本: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指把该种资源投入到某一特定的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西方经济学从稀缺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研究生产一定数量某种产品所必须支付的代价。
这意味着必须用机会成本概念来研究厂商的生产成本。
西方经济学中生产成本概念与会计成本概念的区别在于后者不是从机会成本而是从各项直接费用的支出来统计成本的。
例如:当一个厂商决定将一吨原油用作燃料时,就不能再用这一吨原油生产化纤等其他产品。
假定原油价格为1000元,可发电1000度,可生产化纤500吨。
假定化纤收入是各种产品中最高的,则用一吨原油发电的机会成本就是一吨原油所能生产的化纤。
第六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第六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786f5d30f111f18583d05ad8.png)
市场的问题:
2012-9-11
微观经济学原理
一、厂商及其本质
3.
厂商的目标
遵循理性经济人假设, 一般假设厂商的目标 是利润最大化。
$ $$ 但有时也并不如此……
2012-9-11 7
微观经济学原理
一、厂商及其本质
3.
厂商的目标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限制条件:
市场限制
非独家垄断,市场价格无法完全操纵。
A点前,TPL以递增的速度增加;
在A点,TPL增加的速度最大; A点后,TPL以递减的速度增加。
2012-9-11
在C点, MPL=0, 此时TPL取得最大值。
24
微观经济学原理
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3.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和其他生产要素数量不变的条件下, 连续投入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时,增加的产量MP将会 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表明了一个很基本的关系:当一种 投入如劳动被更多地追加于既定数量的土地,机器和 其他投入要素上时,每单位劳动所能发挥作用的对象 越来越有限。土地会越来越拥挤,机器会被过度地使 用,从而劳动的边际产量会下降。
体现成语“过犹不及”。
25
2012-9-11
微观经济学原理
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Ⅰ区间
不变要素 > 可变要素,增加可变要素则能提高总产量 和平均产量。
Ⅲ区间
不变要素 < 可变要素,减少可变要素对生产有利。
Ⅱ区间
不变要素与可变要素比例协调的区域,生产者进行短 期决策的合理区间。
西方经济学强化练习习题及答案3
![西方经济学强化练习习题及答案3](https://img.taocdn.com/s3/m/241b8106f18583d049645946.png)
短期边际成本:指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量。
3.长期总成本:指厂商在长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付的费用总额。
长期平均成本:指从长期来看,厂商平均每单位产量所花费的总成本。
长期边际成本:指从长期来看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4.规模经济:若厂商的产量扩大1倍,而厂商的生产成本的增加低于1倍,则称厂商的生产存在着规模经济。
4.长期成本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与短期成本曲线上的某一点相对应,但短期成本曲线上并非每一点都与长期成本曲线上的某一点对应。
5.LTC绝不会大于该产量上有最优生产规模所决定的STC。
6.在短期内,随着产量的增加,AFC逐渐变小,AC曲线与AVC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越来越小,但绝不会相交。
7.SMC=LMC,并且小于LAC时,LAC曲线处于上升阶段。
A 显成本 B 隐成本 C 经济利润 D 正常利润
28.对应于边际报酬递增阶段,STC曲线( )。
A 以递增的速率上升 B以递增的速率下降
C以递减的速率上升 D以递增的速率下降
29.短期内的每一产量上的MC( )。
A 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
7.生产者均衡:即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是指以最小成本生产最大产量的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实现了要素的最优组合,也就是达到了利润最大化。
8.规模收益递增:若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生产要素同比例增加的倍数则称生产是规模收益递增的。
9.总收益:是指厂商销售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劳务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它等于产品的销售价格与销售数量之间的乘积。
A 规模报酬处于递减阶段 B SMC=LMC
第六章 成本理论
![第六章 成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3b7956258fb770bf68a553a.png)
四.个别成本与社会成本
个别成本也称内部成本, 在存在外部性的经济活
即由企业负担的成本。 动中,个别成本与社会
社会成本是指全社会负 担的成本,包括没有纳 入企业决策程序,由企
成本之间的差别很大, 往往需要政府的干预加 以协调。
业以外的其他社会成员 如污染和环保问题,大
负担的成本和损失。
型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
2.长期平均成本:LAC = LTC/Q,在某一产量水平 上,LAC是LTC曲线上相 应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 根据LTC的形状可知, LAC呈U型变化趋势。
因此,可通过长期生产扩展线 3.长期边际成本:LMC
推导长期总成本曲线。
= dLTC/dQ,在某一产量
由于在企业扩大产量的过程中 存在规模报酬递增、不变和递 减三个阶段,长期总成本曲线 的形状如同短期总成本曲线,
者表现为LAC本身整
体向下推移。
SAC5
LAC LAC
Q
2.学习曲线
累计产量与平均要素消耗之间的函
数关系称为学习曲线。它是本世纪
20年代在美国飞机制造业发现的
L
学习曲线一般具有幂函数的性质, 设为N累计产量,L为单位消耗,A、 B都是正的常数,0≤β≤1,则学习 曲线方程为 L = A+BN-β;
第六章 成本理论
第一章已经介绍了机会成本、经济成本、会计成 本、内含成本、正常利润、超额利润等概念,在 成本理论中还有几组成本概念需要介绍。
本章重点是了解有关成本的概念、短期成本的分 类、变动规律及相互关系,掌握成本函数的应用。
第一节 成本概念
一.相关成本与非相关成本
相关成本是指与决策 有关的、在作出决策 时应该使用的成本数 值。与决策无关的成 本称为非相关成本。 在企业经营决策中要 用相关成本才能作出 正确决策。
管理经济学第3讲-生产与成本理论
![管理经济学第3讲-生产与成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f70a668076eeaeaad0f3304f.png)
Case6-1
• 假定某印染厂进行来料加工,其产量随工 人人数的变化而变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可 用下列方程表示:Q=98L-3L2,这里。Q 为每天的产量;L为每天雇用的工人人数。 又假定成品布不论生产多少,都能按每米 20元的价格出售,工人每天的工资均为40 元,而且工人是该厂唯一的可变投入要素 (其他要素投入量的变化忽略不计)。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 之间的关系 1
• 1. 平均产量曲线上的任一点的值,是 总产量曲线上相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 率;因此,在APL曲线在C点达到最大 值。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 之间的关系 2
• 2. 边际产量曲线上的任一点的值,是总产 量曲线上该点切线的斜率。如果边际产量 为正,总产量是增加的;如果边际产量为 负,总产量是减少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 总产量达到最大值(D点)。边际产量在L1 时为最大,它对应于总产量曲线上的拐点B。 在拐点,总产量函数从按递增的速度增加 改变为按递减的速度增加。
• 2. 如果企业需要扩大生产能力,应该 怎样进行规划?
• 本章从生产函数出发,以只包含一种 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考察企业在短 期内的生产规模以及生产的不同阶段; 以包含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 考察企业在长期内实现最优生产要素 组合的均衡条件。
• 第一节 生产与生产函数 • 第二节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 第三节 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 第四节 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 • 第五节 规模报酬 • 第六节 生产函数的经验估计
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 内容:对只包含一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来说,随着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连续增加, 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引起的产量的增 加(即边际产量)表现出先上升最终下降 的规律。
• 成因:在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变生 产要素与不变生产要素之间都存在一个最 佳组合比例。是一个经验规律。
第六章 成本理论
![第六章 成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b117db37eefdc8d376ee3231.png)
2011.1 第六章 成本理论 16
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
在长期内, 在长期内,厂商所投入的所有生产要素都可 以变动,所有的成本都是可以变动的, 以变动,所有的成本都是可以变动的,不存在 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 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 厂商的长期成本可以分为长期总成本、 厂商的长期成本可以分为长期总成本、长 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2011.1 第六章 成本理论 7
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 MC曲线的特征 二、MC曲线的特征 三、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2011.1
第六章 成本理论
8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
在短期内, 在短期内,厂商的成本可以分为不变部分和 可变部分。 可变部分。 具体地讲,厂商的短期成本有以下七种: 具体地讲,厂商的短期成本有以下七种:总不 变成本(total cost)(TFC) 变成本(total fixed cost)(TFC)、总可变 成本(total cost)(TVC)、 )、总成本 成本(total variable cost)(TVC)、总成本 (shortcost)(STC)、 )、平均不变 (short-run total cost)(STC)、平均不变 成本(average cost)(AFC)、 )、平均可 成本(average fixed cost)(AFC)、平均可 变成本(average cost)(AVC)、 )、平 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AVC)、平 均总成本(short (shortcost)(SAC) 均总成本(short-run average cost)(SAC) 边际成本(short (short和 边际成本(short-run marginal cost) SMC)。 (SMC)。
经济学基础生产理论10
![经济学基础生产理论10](https://img.taocdn.com/s3/m/7d218ef9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36.png)
• 长期 ( Long Run ) ——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
数量的时间周期。
经济学基础 第五章 生产理论
5
一种变动投入的生产函数
Q= f ( L )
1 几个基本的产量概念 2 各种产量曲线及相互关系 3 短期生产的三阶段 4 边际收益(报酬)递减规律
经济学基础 第五章 生产理论
商预算限制线”是
在成本预算和生产
要素价格既定的条
件下,生产者购买
的两种生产要素各
种组合的轨迹。
﹡等成本线的方程:
O
C = w ·L+r ·K
经济学基础 第五章 生产理论
k=-
w r
C
L
w
18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生产者均衡
(1) 既定成本时的产量最大化
(2) 既定产量时的成本最小化
(3) 结论:很显然,在均衡点 E (附图)有
MC
F G
AC AVC
Q
38
本章复习与思考
一、基本概念 二、思考题: 1、结合图示分析TC、 FC、 VC的特征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AC 与MC的特征及 它们之间的关系。 2、p.142,二、选择题。
1.工艺范围
指机床适应不同生产要求的能力(加工功能)。包括: 机床可完成的工序种类,所加工零件的类型、材料和尺寸 范围、毛坯种类、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燥度。
20
本章复习与思考
一、基本概念:
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边际收 益(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 替代率、等成本线、生产者均衡(最优生产要 素组合)。
二、思考题:
1、请举例说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第6章 成本理论
第六章 生产要素理论总结
![第六章 生产要素理论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66ad82190c69ec3d5bb75fe.png)
– 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 准地租=固定总成本+经济利润
• 经济租
– 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中超过他所要求收入 的余额部分。
西 方 经 济 学
6.2 生产要素的供给和价格决定
西 方 经 济 学
6.2 生产要素的供给和价格决定
经济租金 R
S
R0
E D Q0 经济租金:生产者剩余 Q
西 方 经 济 学
S
O
D 产品D
产品市场
Q
要素市场
图7-1 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关系
西 方 经 济 学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
西 方 经 济 学
6.1 生产要素的需求
• 生产要素
– 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 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微观经济学》精品讲义:06第六章 成本
![《微观经济学》精品讲义:06第六章 成本](https://img.taocdn.com/s3/m/dc093358bb68a98270fefa4d.png)
成本函数表示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用C表示成本,Q表示产量,成本函数可写为: C = f(Q) 成本的高低取决于投入的要素量、要素价格及 技术水平等三个因素。 成本函数也分为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
第六章 成本Leabharlann 8第二节 短期成本函数
一、TC、AC、MC
短期总成本简称总成本(Total Cost),记作TC,它是随产 量变化而变化的,即TC=f(Q)。
14
第三节 长期成本函数
一、长期总成本曲线
STC1
d
e b
STC3 LTC
STC2
c
a
在产量小于Q1时,长期总 成本曲线LTC就是STC1,当 产量在Q1~Q3之间时,LTC 为STC2,当产量大于Q3时, LTC就是STC3。所以,该长 期总成本曲线就是STC1、 STC2、STC3三条短期总成 本曲线形成的包络线。
MC TC TVC Q Q
MC lim TC dTC dTVC
X 0 Q dQ
dQ
第六章 成本
11
第二节 短期成本函数
二、短期诸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C
TC
TVC
TFC
1.TC、VC、MC的关系
0
Q
Q
C
1 (2 3 a
2.AFC、AVC、AC、MC的关系
) M
M C
AC
C
AV
C
TFC
0
Q
第六章 成本
3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与性质
一、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1.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或账面成本 (Book Cost)是指计入账内的、看得见的实际 支出,一般成本会计计算出来的成本都是显性 成本。 显性成本也可以说是厂商从事一项经济活动时 所需要花费的货币支出,包括雇员工资、购买 原材料、燃料、及添置或租用设备的费用,利 息,保险费,广告费以及税金等。 2.隐性成本(Implicit Cost)是厂商使用自身 拥有的生产要素(包括隐含利息、隐含租金、 隐含工资等)的总和叫做隐性成本,这部分成 本在会计账簿上没有记录,故称之为隐性成本。
[经济学]第六章 成本理论
![[经济学]第六章 成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d4ed5c5aeaad1f346933fcd.png)
关于固定成本的进一步的说明
厂商即使暂时关闭其工厂,什么也不生产也会承担的费 用。 包括厂房设备投资的利息,折旧费和维修费,各种保 险费和一些税金等。
短期生产总量--成本表
Q 0 1 2 3 4 5 6 TFC 60 60 60 60 60 60 60 TVC 0 30 40 45 55 75 120 STC 60 90 100 105 115 135 180
经济学家看企业
会计师看企业
经济利润
收益
会计利润
收益 机会成本
隐成本
显成本
显成本
主动学习 1
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
2008年李先生原来当业务员月收入四万元,他有一家 店面出租,月租收入2万元,銀行定期存款一百万,月 息五千元。
2009年李先生辞职并收回房子和定期存款,自己开 店做生意,一個月后会计帳所记费用如下:职员工资5 万元,各种材料水电与广告费合計5万元、总收益則为 15万元,求显性成本、内隐成本、私人成本、会计利 润与经济利润各为多少?是否值得再经营下去?
总成本
94万
利
润
6万
利
润
-2万
§6.1
成 本 概 念
三、利润(Profit)—企业的利润指的是企业的经济利润。
1、经济利润:是指厂商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厂商所 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经济利润又称超 额利润。 2、会计利润:即企业的总收益减去企业的会计成本。(企业利润) 即:厂商在申报应缴纳的所得税时的帐面利润。
私人成本 = 外露成本+内隐成本
§6.1
二、显成本和cit Cost)(外露成本):是指厂商对投入 要素的全部货币的实际支出。包括工资、贷款或资金的利息、水 电、材料、中间产品、资产租金等等。 (即会计成本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0/11
6
一、厂商及其本质
C. 厂商的目标
遵循理性经济人假设, 一般假设厂商的目标 是利润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原理
$ $$
2020/10/11
但有时也并不如此……
7
一、厂商及其本质
微观经济学原理
C. 厂商的目标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限制条件:
市场限制
非独家垄断,市场价格无法完全操纵。 需求的有限性,价高则销量减少。
生产函数的所有产量 平上,最小要素投
K2
的组合
K1
K1 K2 K3 v
O
2020/10/11
L1
L2
L3 u
例R
d
发生变
c b a
e水 入量
L1 L2 L3
15
二、生产函数
微观经济学原理
B. 两种类型的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Q AL K
A与,是常数,一般 1
α是劳动所得在在总产量中的份额 β是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的份额
利润最大化从长期来看,依然是企业竞争的 基本法则。
2020/10/11
9
二、生产函数
微观经济学原理
1. 生产函数
定义:描述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 的投入量与产品的最大产出量之间的数量物 质关系(依存关系)的函数。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包 括劳动L、资本K、土地N、企业家才能E等。
微观经济学原理
第六章 生产与 成本理论
➢ 厂商及其本质 ➢ 生产函数 ➢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 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 厂商规模 ➢成本论
一、厂商及其本质
微观经济学原理
1. 厂商及其组织形式
厂商(企业或生产者)
专门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性活动的经济组 织。
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经济单位。
2020/10/11
12
二、生产函数
微观经济学原理
B. 两种类型的生产函数
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 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
Q
m,L:劳动投入,K:资本投入
u:固定的劳动生产技术系数
v:固定的资本生产技术系数
C. 公司制——法人资格厂商组织
优点:有限责任;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管 理效率提高;所有权容易转移,方便企业融 资。
缺点:规模庞大难协调;监管问题。
2020/10/11
3
一、厂商及其本质
微观经济学原理
B. 厂商的本质
——交易成本的节约
厂商的两种极端情况
完全外部化:所有交易都由市场完成。 完全内部化:所有生产都在企业内部进行。
技术限制
技术上有效,不意味着经济上一定有效。 结合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实现利润最大化。 经济效率:平均成本最低时候的产量。
2020/10/11
8
一、厂商及其本质
微观经济学原理
C. 厂商的目标
信息不完全条件下,厂商可能退而求其次, 选择销售收入最大化或者市场占有率最大化。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CEO出于追求个人利益 最大化,可能牺牲利润而追求规模,牺牲企 业长期利益而追求短期利益。
企业作为市场的替代可以降低或消除交易成 本,这是企业存在的理由。
因为有的交易在企业中进行可使交易成本更小。
2020/10/11
4
一、厂商及其本质
微观经济学原理
B. 厂商的本质
厂商的优势
降低市场购买中间产品的交易成本。 专门化产品生产内部化,降低风险。 长期雇佣专门人才。
市场的优势
中间产品供应商形成规模经济,降低成本。 中间产品供应商之间竞争,降低成本。 少对多的供应,避免供过于求的浪费。
组织形式
① 个人业主制——单个自然人投资 优点:灵活效率高;主动性强;易管理。 缺点:不独立;综合实力弱;信誉低。
2020/10/11
2
一、厂商及其本质
微观经济学原理
B. 合伙经营制——两个及以上出资者
优点:资本来源广;风险分散;专业化较强。 缺点:合伙关系不稳定;不利于统一协调;
仍是自然人企业,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
2020/10/11
13
微观经济学原理
二、生产函数
B. 两种类型的生产函数
请借用“木 桶原理” 理解。
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两个假设条件:
Q的生产被假定为必须按照L和K之间的固定比例 进行,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不能变动时,另一 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再多,也不能增加产量。
通常假定生产要素投入量L,K都满足最小的要素
2. 只考虑劳动L和资本K两种要素,则可简写为:
Q = f(L,K)
2020/10/11
11
二、生产函数
微观经济学原理
1. 生产函数——特点
生产函数反映的是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 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
如果技术条件改变,必然会产生新的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反映的是某一特定要素投入组合在 现有技术条件下能且只能产生的最大产出。
2020/10/11
5
一、厂商及其本质
微观经济学原理
B. 厂商的本质
——交易成本不同的根本原因:信息不对称
厂商的问题:
内部契约关系需要成本:厂商与工人&管理者 信息传递失真,企业效率损失。规模越大,层级
越多;道德风险。
市场的问题:
信息不对称时,厂商的交易成本相当高。 旧货市场的艰难抉择。
基本假设前提
资本和劳动可以相互替代,且替代弹性为1。 函数是一次齐次函数。
2020/10/11
16
二、生产函数
微观经济学原理
B. 两种类型的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根据柯布和道格拉斯两人对美国1899--1922年期 间有关经济资料的分析和估算,α的值约为0.75, β值约为0.25。
投入组合的要求:
充分体现其固定投入 比例的性质。
Q L K uv
K v Lu
2020/10/11
14
微观经济学原理
二、生产函数
B. 两种类型的生产函数
• 两种要素 之间完全 不能替代。
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各生产要素必须同比 变化,才能让产量 化。
OR表示此固定比例 K3
2020/10/11
10
二、生产函数
微观经济学原理
1. 生产函数——数学表达式
生产要素中N数量固定,E与I难以统一标准量 化估算,所以通常假设生产中仅考虑L、K。
1. 假设x1 , x2 , x3 ,…., xn 为生产某种产品
需要投入的n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生产函数:投入要素与产出的关系式
Q = f( x1 , x2 , x3 ,…., x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