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处理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把握好的三种关系新课程理念初中语文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把握好的三种关系新课程理念初中语文[摘要]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客观试题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表述,难以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因而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驱使下,语文教学越来越弱化思想内容,越来越多地舍弃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性内涵。
语文新《课标》针对时弊痛下针砭,大力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这一点也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普遍认可。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关系一、小课堂教学和大语文教育观的关系语文是交流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属性就是它的基础工具性。
基于它的功能和性质,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应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特点和本国国情的特点,突出体现汉语教育特点,符合汉语教学规律。
在学习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时,把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基本任务的理解,对语文学科“双基”的认识也应该赋予新的内容。
一是打好文化的基础,主要包括:(1)学习语文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有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2)有初步的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3)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4)初步具备听、说、读、写能力。
二是打好精神的基础,主要包括:(1)学生要好读书,有阅读的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2)注重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和睦相处,正常交往的能力;(3)具备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健康的个性。
这是影响和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根本因素。
近些年,“大语文”教育观被反复地经常地提及,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往课外延伸,要把书本知识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如何在语文的实际教学中落实大语文的教育观呢?主要是拓宽课堂教学空间,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
总之,“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每一节的课堂教学,让语文课融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语文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二、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接受、轻探究、重知识、轻体验的学习方式的摒弃。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处理的三种关系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处理的三种关系衡阳市二中颜菊清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方面,提倡目标的多元性、方法的灵活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强调课堂应该是开放的、生成性的课堂。
新课程改革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了,这是时代发展的必要,那么,新课程改革如何有效的开展下去,我通过自身的摸索和实践,认为新课程改革应处理好三种关系,才能实现”无为而治”的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一、在继承中改革语文系汉语言文学,它根植于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土壤之中,薪火相传以至于今。
语文改革当在继承中创新,在扬弃中发展,守正然后出新。
钱梦龙先生曾经就提出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
我们固然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决不能理解为教师就可以完全不讲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需要,接受性学习也需要。
我在教《故都的秋》时,对所任教的两个班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法,程度较好的实验班完全采用讨论探究、自主合作的教学方式,结果他们抓住的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词句,断章取义的理解文章,自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质量都不高;另一个程度较差的普通班采用讲授点拨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我先以“小院赏秋”作示范,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如:在美读中圈点勾画,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批注,思考画面意象和意境特点,结合知人论世分析作者的情感,把握隐含在作品中的“诗的趣味”。
然后才让学生对后文的四副图画进行讨论式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学习效果比实验班的明显好得多。
如:有学生提出“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中“深沉”一词的含义;有学生提出作者为什么要写“扫帚留下的丝纹”,为什么写都市闲人。
而学生在讨论后给出的答案也精彩纷呈。
教师的“讲”是为了“授之以鱼”,应重在研习思路的梳理和阅读方法的点拨,与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自主写作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方法,养成习惯,终生受益。
处理好新课改中的“五种”关系
处理好新课改中的“五种”关系摘要:要使新课改顺利发展,我们必须处理好以下“五种”关系:“收”与“放”的关系;“创新求异”与“价值取向”的关系;“知识本位”与“人文精神”的的关系;“合作探究”与“自我感悟”的关系;“改革创新”与“功利思想”的关系。
关键词:新课改;关系新教材的推广使用,无疑给语文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
原来那种死扳的问答模式破除了,代之而起的是形式灵活多样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机械反复的死记硬背之风衰减了,代之而存的是充满灵性的理解运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不见了,代之而行的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浓浓情味……为了不放弃传统的东西,新旧交进,使课改改革顺利发展,我们必须处理好以下“五种”关系。
1.“收”与“放”的关系新课程标准呼唤开放的课堂,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关系,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越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实践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的提问漫无边际,有时连老师也无法回答;学生的讨论发言有时会不自觉地偏离讨论的中心;课堂辩论更容易钻入牛角尖……课堂开放是正确的、先进的,但这种开放到何种程度合适,应该有一个“度”的底线。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是在打渔,撒下的是一张无形的网,收获的是一个个充满灵性的思想,关键是既要“放”得开,还要“收”得拢。
该干涉的要干涉,该纠正的要纠正,该限制的要限制,该主宰的要主宰,教师不能独霸课堂,但教师将课堂完全“归还”给学生,自己甘居人后也是一种极端。
因为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是教学的主要计划者和安排者,而教学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的有计划又有目的的活动过程,如果课堂住由学生决定就是一盘散沙,只能放任自流。
2.“创新求异”与“价值取向”的关系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中一个重要的要素即创新精神,新课程、新教材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
语文教学必须处理好四种关系
语文教学必须处理好四种关系导读: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对于各类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因此,语文教学肩负的任务十分重要,那么,在知识经济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呢?笔者以为,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
一、处理好难与易的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一部分教师还存着拔苗助长的作法。
他们总认为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太低。
教的知识简单,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基础知识一掠而过。
其结果是学生对知识较难的学不进,易学的又不扎实。
可见,教学中由浅入深,由难到易,深入浅出是十分必要的。
只有从浅近到深奥,由困难到容易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只有掌握难度较大的,才能很好理解容易的,透彻掌握了浅的,才能进一步掌握深的。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从困难入手,知识就容易学到,要深得进去,要浅得出来。
讲课时要放得开,收得拢,能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事例,使学生迅速理解所学知识,并由此对语文产生兴趣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对语文知识才学得扎实,掌握得牢固。
二、处理好多与少的关系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尤其在中学毕业班中,仍然存在着题海战加重了学生负担;有的教师授课时讲得面面俱到,抓不住重点。
其实,这些教师表面上似乎内容讲得多,作业练得多,实际上只是生吞活剥,没有得到很好的消化,其结果样样都懂,样样都不懂,知识不少,能力不强。
可见,在教学中不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不注意开发创新精神,不发展学生智力,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就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去探索,去发现。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确定详讲、略讲和不讲的内容。
教师讲课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才能把课讲得透彻,其它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这样,表面上老师讲得少,但学生能掌握所学的知识,逐渐由少转化为多了,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处理好严与宽的关系课本里的知识,表面看起来是死的东西,但要学生把知识学到子,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就应授之以学习方法.并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要正确处理好四大关系
一
2 2 4 4 0 0 )
、
教师教 , 学 生学 , 历来 天经 地义 。“ 师者 。 传 道 授 业 解 惑 也” 。 本来无可非议 。 传 统 教 学 赋 予 教 师 至高 的师 道 尊 严 和 “ 传 授 为上 ” 的 教 学使 命 。 新课 程标 准 则 要求 学 生 不仅 “ 尊 重 多 样 文化 , 吸取 人 类 优 秀 文 化 营养 ” , 还“ 发展思维 能力 , 激 发 想 象 力和创造潜能 ” , “ 掌 握 科 学思 想 方 法 ” , “ 具有 独立阅读 能力 , 注意情感体验 ” 。 无 疑 .新 课 程 理 念 并 不 是 全 盘 否 定 教 师 的 “ 教” , 而是 赋 予 当 代 教 师 新 的 教 学 使 命 : 即不 仅 要 教 。 还 要 会 教 , 教好 ; 不仅要教知识 , 还 要培 养学 生 思想 情 感 和 学 习 能 力 、 创 造 能力 。 目前 课 堂 上 出 现 了两 个 极 端 : 一 是 部 分 教 师抱 残 守 短 . 操 新琴弹老调 . 虽然 在 课 堂上 贴 了一 些 新 课 程 的 “ 术语” 标签. 但 实 质 上 进 行 的仍 是 传 授 式语 文教 学 。 如 阅读 课 , 有 些 老师 仍 继 续着识字 、 品词 、 析段式分割式教学 , 教师 讲 , 学生听 , 教师问 , 学生答 , 教师写 , 学生记。 课 堂 结构 看 似 严 谨 细 密 , 但 学 生 失 去 独立思考 、 质 疑思 辨 、 互 动 阅读 、 合作 学 习 的机 会 。 二 是 部 分 教 师 以“ 锻 炼 学 生 自主学 习 能力 . 培养学生研究精神” 为由 , 或 放 任 学生 “ 自学” , 或 热衷 于各 种形 式化 讨论 ; 或 听任 学生 “ 交 流” ; 或频频拔高地表扬学生 , 甚 至对 学生 的 意见 不 分 析 、 不 鉴 定, 不 引 导学 生 对 阅读 文 本 进 行 深 层 开掘 和领 悟 . 特 别 是 综 合 实践 活动课 , 把语文课搞成说 、 唱、 跳、 演课 , 教 师 只 作 为 旁 观 者、 捧场者、 喝彩者等。 毋庸置疑 。 这种“ 放羊式” 教学 贻 害 胜 于 前者 。 《 语 文课 程 标 准 》 提出 : “ 阅读教学是学生 、 教师、 文 本 之 间 对 话 的过 程 , ” “ 不 应 以 教师 的分 析代 替 学 生 的 阅读 实践 ” . “ 逐 步 培 养 学 生 探 究性 阅 读 和 创 造 性 阅 读 能 力 , 提 倡 多 角度 的 、 有 创意阅读” 。很 明确 , 语 文教学中 , 教 师 的角 色 应 是 激励 者 、 引 导者 、 指 导者 , 是 学 生 合 作学 习的 亲 密 伙 伴 。 作为引导者 , 教 师 应 相 机 发 问 、提 示 ,随 时 调 整 学 生 语 文 学 习 与 实 践 的正 确 方 向, 随 时 唤起 学 生 求 知 创 新 的浓 厚 兴 趣 , 随 时 激 发 学 生 的 人 文 主义情感 ; 所谓指导者 , 即充 分 发 挥 导 师 的 作 用 , 大胆地 教 , 认 真地教 , 高 品位 高 质 量 地 教 。 以大 容 量 快 节 奏 高 效 果 的教 学 风 度, 带 给学 生 遨 游 于知 识 海 洋 里 的愉 悦 , 以 丰 富 渊 博 的文 化 积 淀, 满 足 学 生 对 知识 的 渴 求 , 以 严 谨 的治 学 态 度 , 多 重 求 真 求 实 求 新 的 治学 方法 , 打 造 学 生 的认 知 结 构 , 形 成 适 合 学 生 个 性 的科学方法 ; 作为合作伙伴 , 教师应放下架子 , 俯下 身子 , 和 学 生心连心 , 关爱他们 的成长 , 激励他们取 得的每一 点进步 。 帮 助他 们排 忧 解 难 。 虚 心 学 习他 们 独 特 闪光 的思 想 品质 . 耐 心 听 取不 同意 见 , 协助他们总结合作学习 、 探 究 学 习 中 取 得 的 阶 段 性成 果 。 “ 教学相长” 的古 训 万 万 不 可 丢 。 二、 正 确 处 理 传 统 教 学 与 课 程 改革 的 关 系 新 课 程 改 革 毕 竟 是 改革 ,是 为适 应未 来 社 会 对 人 才 的需 要 ,在 前 几 次 教 改 基 础 上进 行 的 一次 教学 革 新 。并 没 割 程 理 念 下 语 文 教 学 要 正 确 处 理 好 四 大 关 系
语文教学中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语文教学中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新课改使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教师由过去的讲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根据课文内容自主设计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学法灵活了,发言积极了。
但在实施中,通过亲身体会,觉得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我们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要特别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一、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的关系新课程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从教学形式上看,课堂教学由教师问学生答变为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己解答。
但有时课堂伊始,学生就提出二、三十个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都让学生去探究,那一篇课文该用多少课时?于是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有的教师还是按原先设计好的办,学生的提问自然就成了形式。
长此以往必将损害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如果一味按学生的提问组织教学,就会使教学环节散乱,不能突出重点、难点,也会使学生的探索迷失方向。
我曾听过几堂课,学生的提问乱成一团,简直成了“满堂闹”。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提出的众多问题进行分析、归类,然后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抓住教学内容的要点,选择重点问题进行探究。
新课程语文教学强调学习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于是,一个问题七八个学生回答,七八种答案,个个都好,人人都对。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有些问题答案是开放的,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但众多的答案中有优劣和高下之分。
许多问题的答案是半开放的,可以有多个角度做答,这就要考虑学生的回答是否周全、是否选择了最佳角度。
也有一些问题的答案是惟一的,那样就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了。
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甄别答案的真伪、优劣,或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回答这类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教师的主导作用绝不应该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被削弱。
二、人文精神和落实双基的关系新课程语文教学更加注重人文性,不再将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工具性。
初中语文新课改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Ch n Edu t o I ov i Her d l a ca i n nn aton al
科 教 创 新
初 中语 文新 课 改 中应 处 理 好 的几 个 关 系
辛 树 义 ( 陕西 吴堡教研 室 陕西榆林 7 0 0) 1 0 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C ia E u a in I o a in H r l h d c t n v t e ad n o n o
2 处 理 好 自主 与 主 导 的关 系
自主 学 习是 新 课 改 重 要 理 念 , 学 生 让 自主 的 确 定 学 习 内容 、 择 学 习 方法 , 时 选 是 下 中学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中 的 常 见 策 略 之 一 。 但 是 我 们 也 看 到 到 了这 个 自主 的 环 节 , 教 师 就 往 往 失控 , 生 开 始 盲 目 、 意 、 时 学 随 有 不 但 没 有 什 么收 获 , 而误 导 , 成 不 良 习 反 养 惯 。 么 怎 样 做 才 恰如 其 分 呢 ? 那 我想 这 就 需 要 教 师提 高 处 理 自主 与 主 导 的关 系的 能 力 了 , 理 好 这 个关 系绝 非 一 朝 一 夕 之事 , 处 要 求 教 师有 计 划 有 目标 的提 高学 生 的 自主 能 力 , 学 情要 充 分 了解 , 能 对 症 下 药 , 对 才 组 织 有 效 的 自主学 习活 动 , 如果 平 时 不 抓 , 遇 到 公共 开 课 才 让 学 生 自主 , 肯 定 是 没 有 那
好效果的 。
4 处 理 好 教 材 与 资 源 开 发 的 关 系
课 程 资 源 的 开 发 和 利 用 , 新 课 改 的 是 又 一 重 要 内 容 , 是 我 们就 看 到 , 于 在一 些 公 开 课 上 , 师 会 设 计 一 些课 外 的 东 西 , 些 教 这 东西有的知识性 、 味性都很浓 。 趣 因此 , 很 受 学 生欢 迎 , 样 做 当 然很 好 , 这 但一 定要 有 个 度 , 常 听 到一 些 家 长 说 , 子的 老 师 口 经 孩 才 好 , 识渊博 , 教学成绩 一塌糊涂 , 学 可 究 其 原 因 , 很 大 一 部 分 就 是 由于 教 师心 高 有 气 傲 , 注 重 钻 研 教 材 , 意 扩 大 教 学 区 不 随 域 , 多 咬 不 烂 , 加 了 学 生 的 学 业 负担 , 贪 增 还 没 取 得好 的效 果 。 见 作 为一 个 教 师 , 可 首 先 要 钻 研 教 材 , 二 才 是 合 理 开 发 课 程 资 ’ 第 源 , 材 是 许 多 权 威 人士 智慧 的 结 晶 , 然 教 虽 近 几年 中学 语 文 的 考 试 内 容很 少直 接 是 教 材 中 的 内容 , 教 材 是 学 生 掌 握 语 文 知 识 但 和 技 能 的 一 个 必 要 平 台 , 何 人 想 自编 教 任 材 , 而 代 之都 是 不 可 行 的 ; 师要 做 好 的 取 教 事 , 据 学情 , 透 教 材 , 驭 教材 , 好 的 根 吃 驾 很 利 用 这 个平 台 , 学 生 获 得知 识技 能 , 使 受到 熏 陶 , 这 个 过 程 当 中 , 理 开 发 和利 用课 在 合 程 资 源 是 为 了拓 展 延 伸 , 更 好 的 运 用 教 或 材 , 不是改编教材 。 而 总 之 , 入 课改的行 列 , 是机 遇 , 加 既 又 是 挑 战 。 革 势 在 必行 , 改 创新 、 学 生 自主 使 学 习 、 用 现 代技 术 、 发 课 程资 源 等 都是 利 开 初 中语 文 课 改 的 潮 流 , 是做 好 这 些 工 作 , 但 定 要 处 理 好 它们 与务 实 、 师主 导 、 教 经典 传统、 教材 等 需 继 承 的 东 西 的关 系 , 则走 否 上 极 端 , 后 还 是达 不到 预 期 的 目标 。 又 最 那
语文教学中应处理好五个关系
语文教学中应处理好五个关系摘要:在新课改的课堂模式中,必须注意处理好教与学、活与死、多与少、分与综、说与写的五个关系,才能创设宽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关系创新精神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教育在培养民族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以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因此,在新课改的课堂模式中,必须注意处理好教与学,活与死,多与少,分与综,说与写五个关系:一、教与学的关系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是形式,学是目的,教要适应学。
新课程教学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自身的需要、特长以及独特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行施教。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就是说,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从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角度、文化积累等方面体验和把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
为此,教师教学时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把主角让位于学生,要全面关注学生,要善于进行角色换位,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学生的问题和观点。
所以,教学不是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表演,而是蹲下来,弯下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
摆正教与学的位置,端正师与生的关系,在教转为学上下工夫,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在知识浩如烟海,理论层出不穷,教师的“教”不能停留在知识的传播上,而应重视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
“教”重在引导,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
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教育学和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的成长起决定因素是非智力因素。
简述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简述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 师生关系: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和尊重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并以身作则成为他们的榜样。
同时,教师也应该保持专业性,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责。
2. 同学关系:教师需要在班级中建立积极的同学关系,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并及时处理和调解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3. 家校关系:教师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与家长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4. 教研关系:教师应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与同事进行交流和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教育资源,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5. 学校与社区关系:教师应积极参与学校与社区的交流和合作活动,与社区各方面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促进学校与社区的共同发展。
教师需要处理好以上关系,才能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和教育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关系的处理。
语文(心得)之初中语文教学应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语文论文之初中语文教学应处理好的三个关系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广大语文教师更新了教育理念,大胆发挥创造精神与才能使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了蓬勃生机。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题“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
笔者认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一、人文性与工具性过去的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
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也还了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攻击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
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
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会城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
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
二、自主与主导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对此,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
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处理好五种关系
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处理好五种关系标签:有效课堂;变革;资源;主体;评价新课程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真正的教育变革首先就体现在课堂上的,方方面面的素质教育最终必须落实在课堂上。
课堂教学是学生能力提升、个性发展和思维发展的核心所在。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正确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
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实施新课改,并不意味着对过去已经被事实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传统做法、教学原则进行全盘否定,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术与基本技能教学,重视对学生素质培养和意志品質的锻炼,注意统一要求和区别对待相结合,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这些都将作为宝贵的经验加以继承。
我们要想使课堂改达到一个新高度,就必须科学、辨证地对待传统的课程教学。
二、资源与主体的关系利用现成的教学资源固然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充实,但是再好的现代教育技术还是一种教学媒介,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台。
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
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流程、受课件的约束,教师势必失去自我的教学风格,教师自己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得不到体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将失去它的生命力。
那么,我们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涉及的相关内容,把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延伸到生活世界、科学世界和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
通过让学生搞调查、搜集各种资料,广泛联系社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技能训练、阅读训练和练习的内容,添加制作实用课件,来给我们的教学增彩润色。
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在有效课堂中,课堂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教师不再主宰课堂,教师的角色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多种关系。
教师要处理好这些关系,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以下是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1.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础的关系之一、教师要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同事关系:在学校里,教师需要与其他教师合作开展工作。
教师之间的同事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非常重要。
教师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教学经验,互相支持和帮助。
通过与其他教师的合作,教师可以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机会,促进学生的学习。
3.家校关系:家庭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环境之一、教师要与学生的家长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共同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努力。
教师要与家长保持定期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和需求。
教师和家长可以共同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并共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4.学生之间的关系:在班级中,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关系。
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团队合作的活动,让学生互相合作,互相支持。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尊重。
教师可以创建一个积极的班级氛围,让学生感到安全和尊重。
5.教师与教育机构之间的关系:教师的工作受到所在学校或教育机构的管理和支持。
教师要与教育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学校或机构的教研活动,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成果。
教育机构也可以提供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机会,支持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处理好以上几种关系,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通过与学生、同事、家长、学生之间以及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
怎样处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各种关系
怎样处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摘要:时代在进步,传统的基础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世纪教育对培养优质人才而提出的要求,新课改在此背景下展开,倡导新的教学理念,致力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的精神与实质是要打造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师生共同进步、良好交流沟通、具有和谐师生关系等的教学模式,主张通过互动与交流以改变单一的教师教学模式,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标。
初中语文教学是衔接高中与小学的枢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在基础教育中占得地位相当重要,对于学生学习其他科目来说作用不言自明。
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努力寻找有效的教学模式或者策略,即能够起到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仅就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几个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改知识和能力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与生活作业1、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工作应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最大的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即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发挥课程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表现为知识掌握是能力发展的基础,一方面表现为能力的培养又直接影响知识掌握的深度、广度与速度。
但知识与能力并非同一个概念,知识的增长与能力的提高并非同步,知识的接受与能力的发展也非一个层面,所产生的意义也不同。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新课程语文教学中应妥善处理的四个关系
镇南中学新课程新理念经验交流新课程语文教学中应妥善处理的四个关系务川自治县镇南中学邹爱洪素质教育、能力培养、课程改革,是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最熟悉也最陌生的话题。
是的,我们的教育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我认为,我们的教育就犹如一个大型加工厂,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有思维有灵魂的个体从入口放进去,通过一系列的流水线操作,从出口出来的是一个个的“木偶”。
那么,改革该走哪条路呢?说起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难。
毕竟理论不等于实践,在实际操作中常常无所适从陷入迷惘。
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特别是近几年来的课改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学习、交流、总结,有了些许的收获,阐释了心中的一些迷团。
一、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我们许多教师认为,课程改革与考试存在矛盾:课改要求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不是教学生以教材,而是用教材来教学生;重视教学过程。
而考试却重视的是分数,教学过程如何考核呢?对学生的考核是考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能解多少题,能得多少分,对教师的考核是以学生的分数为依据,并未考查教师平时的教学过程。
诸如这些,使我们不少教师心中矛盾重重。
其实,考试与课改并不矛盾,分数也是能力的一种体现,高分虽然不一定高能,但高能一定高分。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就谈不上能力。
新课标要求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要我们忽略知识,不进行知识的传播,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学习知识时培养能力。
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时,不能忽略知识的传授,而一味追求情感教育、价值判断、个性发展。
改,是改传授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在学生学习知识时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能力。
二、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与主导“填鸭式”的满堂灌是传统教学的一种表现,课堂气氛的活跃是新课程教学的一种表现。
传统课堂教学是教师唱独角戏,整个课堂如死水一潭,安静是课堂纪律好、教师有威信、学生专心的标志。
但课改后,我们有的老师一味追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走向另一个极端。
教学过程应当处理好的五组关系
教学过程应当处理好的五组关系一、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一组关系。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理解他们的需求和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同时,我们也要在教学中保持专业性和权威性,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反馈。
这样的师生关系可以建立信任和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间关系学生间关系也是教学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一组关系。
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和背景,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着差异和冲突。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友善,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包容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这样的学生间关系可以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共同成长。
三、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的关系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风格,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相匹配。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是密不可分的一组关系。
教师要清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中所要达到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同时,我们也要根据教学过程的反馈和评估,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也是教学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一组关系。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和需求。
同时,我们也要向家长提供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评价,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这样可以形成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良好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以上五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间关系、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的关系、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的关系以及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处理的几种关系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教学;关系处理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45-01
新课程改革对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为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致力于教学改革,在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语文教学如何摆脱费时低效状态,实现高效教学是我们共同关注的课题。
笔者结合自己对新课改的认识与具体的教学实践认为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就应处理好的以下几种关系。
1.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以往的教学过于强调教案的完美与教学的流畅,将整个教学严格地控制在教师手里,严格地按照预定的教学方案进行,不允许学生有与教案无关的举动,将学生视为被加工的对象,接受知识的容器,整个教学是封闭而呆板的。
新课程改革提倡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提出要摆脱教案的束缚,要学会运用教学机智灵活处理那些以往被视为异常的举动与言行,使之成为教学新的生长点、学生思维的转折点,造就课堂生成的精彩。
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就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新课程改
革所提倡的动态生成就没有必要再进行课堂预设,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课堂的动态生成与预设并不矛盾,生成是建立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之上,只有做好预设才能在教学中更为灵活地处理突发事件,使之成为教学的亮点。
我们在进行课堂预设时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控教案,驾驭课堂,使课堂教学呈现动态性。
具体来说,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准确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媒介,教学任务是教学的目标。
只有准确地掌握本节教学内容、目标,才能使教学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目标展开,不偏离主题,不做无用功。
二是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充分预设到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预留足够空间,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突发事件,提高驾驭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2.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
”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二者不可偏废。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对文章的分析,从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写作特色、主题思想等逐条进行分析,将语文课上成了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人文性缺失。
学生没有情感交流、心灵互动、思想碰撞的机会,这是传统语文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兴趣丧失的重要原因。
新课标更加关注语文的人文性,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因素纳入教学目标行列,提出了三维教学目
标。
我们要还语文以真实的面目,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语文教学更富魅力。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实现知识与技能、态度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将其渗透于具体的教学中,而不是将三个方面割裂开来,生搬硬套。
我们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充分动起来,学到知识、提高能力、掌握方法,得到心灵的触动、审美的熏陶,让学生得到身心愉悦的发展。
3.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提倡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从属地位,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参与,在主动探究中完成知识的构建,成为知识的真正拥有者。
我们要实现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放权给学生,为学生的主体参与创设平台,以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挖掘学习潜力,释放学习潜能,张扬学生个性,驰骋学生想象,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也不只是学生的,而是教师与学生一起的学堂。
教师的放权并不是完全放手,而是要有扶有放,发挥好组织者、指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并要扶放有度。
放,让学生主体参与;扶,给予启发与指导。
我们应发挥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使学生主动完成知识探究过程,成为主动的探究者,真正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4.处理好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提倡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与以黑板为代表的传统教学手段相比,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现代教学手段改革了信息传递方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习空间,优化了教学手段与学习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但多媒体并不是万能的,在带来巨大教学优势的同时,其自身也必然存在不足,对教学带来了负面影响。
如:对于莲文化、桥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观赏美丽的画面会让我们一目了然认识事物。
而古诗词教学如果我们一上来就是画面、音乐,就会剥夺了学生想象的权利、机会。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现代教学手段如此,传统教学手段也是如此。
它们都有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优势与不足,二者并不是相互排斥的。
我们提倡教学的现代化,并不是要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手段,而是要在继承传统教学手段优势的基础上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实现优优联合,共同为教学服务,助力语文新课改,为学生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课堂教学,使学生积极而主动地参与其中,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
5.结束语
总的来说,新的课程标准给教育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如何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做好教学工作的创新,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融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并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处理好教学的各种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卜红燕. 初中语文学案导学主问题的优化设计[j]. 中华活
页文选(教师版),2013,06:13-15.
[2]胡娅丽. 初中语文教学的误区及其对策[j]. 教育教学论坛,2013,24:117-118.
[3]马瑞良.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的生成性[j]. 学周刊,2013,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