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钼靶X线检查PPT精选课件

合集下载

乳腺癌的钼靶诊断-PPT

乳腺癌的钼靶诊断-PPT
乳腺癌的钼靶诊断
乳腺摄影技术及质量控制
1、投照方位: 常用:头尾位(CC位、轴位)
内外斜位(MLO位、斜位) 加摄:内外位(ML位) 侧位
外内位(LM位)
乳腺片得观察分析: ①注意两侧乳腺对比、从上而下、由前往 后按顺序仔细观察
②对病灶得分析: 肿块得形态、大小、边缘、密度及伴随得 征象; 钙化得形态、大小、轮廓、密度、分布等; 其它间接征象:皮肤、血管、乳头、淋巴结 等。
• 三、结构扭曲 是指正常结构被扭曲,但无明确得肿块可
见,包括从一点发出得放射状影和局灶性收 缩,或者在实质得边缘扭曲。如果没有创伤 及外科手术史,应考虑可疑恶性或放射状瘢 痕。
右乳外上局部结构扭曲
钼靶X检查常见异常情况
四、其它征象 等
如乳头,皮肤,腋窝淋巴结
右乳腺肿块影,右腋下淋 巴结肿大
癌块与长毛刺影,放射状排列,散在小钙化点
• 乳腺癌高 密度不规 则形状肿 块,长短不 一得触角 状阴影形 似海星 状。
②弥漫得、密集得、呈簇样分布得钙化灶,钙 化点得形状多样,为细线样、蚯蚓样、泥沙 样、针尖样,分布得形状多为不规则形;
右乳腺上方肿块影其间 可见多量针尖样钙化
右乳腺状 c、 遮蔽状: d、 模糊:肿块边缘界限模糊或任何部分得边
缘怀疑有浸润可能,并非由于正常得乳腺组 织重叠所致 e、毛刺状:以从肿块边缘发出多发放射状排 列得线影
密度
与纤维腺组织得密度进行比较。 等密度 高密度。 低密度 混合密度
钼靶X检查常见异常情况
• 乳腺癌 高密度 肿块边 缘向周 围形成 长线状 阴影。
⑤腋下淋巴结增大,一般直径﹥1、8CM以上 方有阳性意义。
皮肤钙化多 见于胸骨旁 得乳房下襞 、腋窝和乳

乳腺钼靶检查技术护理课件

乳腺钼靶检查技术护理课件

检查后的护理注意事项
告知检查结果
向患者解释检查结果, 如有异常情况,提供相
应的诊疗建议。
指导后续治疗
根据检查结果,指导患 者进行必要的后续治疗
或随访。
健康宣教
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 宣教资料,提醒患者注 意乳房保健和定期检查
的重要性。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பைடு நூலகம் 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 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焦
费用较高
相较于其他乳腺检查方法,乳腺钼靶 检查的费用较高。
乳腺钼靶检查技术与其他检查方法的比较
与乳腺B超比较
乳腺钼靶检查和B超各有优缺点, B超对于年轻患者和致密型乳腺的
检测效果较好,而乳腺钼靶检查 对钙化的检测更具优势。
与MRI比较
MRI在检测病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方面优于乳腺钼靶检查,但MRI的 费用更高,且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02
该技术通过拍摄乳腺的正面和侧 面两张X线片,能够清晰地显示乳 腺的结构和病变情况。
乳腺钼靶检查技术的原理
X线通过乳腺组织时,由于不同组织 的密度和厚度不同,对X线的吸收程 度也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影像。
乳腺钼靶检查技术利用这一原理,通 过X线成像将乳腺的结构和病变情况呈 现出来,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虑和压力。
03
CHAPTER
乳腺钼靶检查技术的优缺点
乳腺钼靶检查技术的优点
高灵敏度
乳腺钼靶检查技术对微小钙化的检测具有高 灵敏度,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
操作简便
乳腺钼靶检查操作简便,检查时间短,提高 了诊疗效率。
无创无痛
该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的技术,对患者的 身体无创伤,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可重复性强
由于是无创检查,患者可以多次接受检查, 有助于对病情的长期追踪和监测。

乳腺癌的钼靶诊断 ppt课件

乳腺癌的钼靶诊断 ppt课件
管系统。
浸润性导管癌
癌细胞突破导管壁,侵 犯周围组织,是乳腺癌
中最常见的类型。
浸润性小叶癌
癌细胞侵犯小叶组织, 相对较少见。
其他罕见类型
如髓样癌、黏液癌等。
乳腺癌的分级和分期
分级
根据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和恶性程度, 分为I-III级。级别越高,恶性程度越 高。
分期
根据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远 处转移情况,分为I-IV期。分期越高, 病情越严重。
指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 恶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 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机制
乳腺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 有关,包括遗传、内分泌 、环境和生活方式等。
分型
乳腺癌有多种病理分型, 常见的有导管பைடு நூலகம்癌、浸润 性导管癌、小叶癌和特殊 类型癌等。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
发病率
全球范围内,乳腺癌的发 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威胁 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
康复指导
提供患者康复期间的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 指导,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定期复查
在康复期间定期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 发现和处理任何可能的复发迹象。
感谢观看
THANKS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无创、无痛、无辐射损伤,患者接受度高。
钼靶检查的优势和局限性
• 可以观察整个乳腺,有助于发现多发肿瘤和多部位病变。
钼靶检查的优势和局限性
01
局限性
02
03
04
对于致密型乳腺或乳腺结构复 杂的患者,成像质量可能受到
影响。
对小于2cm的肿瘤和部分特殊 类型的乳腺癌可能存在漏诊风
险。
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率和假 阴性率,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

乳腺钼靶检查PPT课件

乳腺钼靶检查PPT课件
布的较粗大钙化
介于良恶性之间的钙化
• 数量小于5-10个 • 圆形或薄片状 • 密度很淡 • 呈簇状分布 • 结合临床必要时要做活检
恶性钙化
数量大于10个 形态多种多样,杆状,分支状 密度不均 大小不一,一般小于0.5mm 沿导管呈线状或簇状,三角形分布 伴随软组织密度增高
不对称性密度增高
边缘不规整肿块的诊断
• 局部点压和放大像对细节显示有帮助 • 注意对周围结构的影响 • 了解有无感染或外伤史 • B超可以鉴别是否为囊性
结构紊乱
• 手术或活检后改变 • 放射性瘢痕(手术活检) • 早期乳腺癌
放射性瘢痕
• 与手术/外伤无关 • 病因不明 • 病理上同瘢痕形成类似 • 多数认为属癌前病变 • 缺少致密的核心 • 针吸活检不可靠,手术活检
圆形钙化
• 一般为良性钙化 • 大小变化较大, • 位于腺泡内的钙化多数小于1mm • 当钙化小于0.5mm,称为逗点状钙化 • 散在,对称分布 • 如与恶性钙化并存则要考虑为恶性
球形或中心透亮钙化
• 球形或中心透亮钙化 • 1cm左右 • 皮肤钙化,导管内碎屑,脂肪坏死或纤维腺
瘤的钙化 • 均为良性钙化
导管内乳头状瘤
仅有1%为恶性的,一般在平片上看不见 • 偶尔较大时可为边缘光滑的圆形结节 • 多数位于乳晕后大导管内 • 导管扩张为间接征象 • 乳管造影对诊断有帮助 • 囊内导管内乳头状瘤 • 体检+平片+乳管镜+细针活检可明确诊断
边缘光滑的恶性肿块
• 大约占恶性病变的7% • 浸润性导管癌,髓样癌,胶质癌等 • 密度稍高 • 有时部分边缘不清晰 • 诊断时需结合病史体检及其它检查 • 活检可明确
与早期乳癌难以区别

乳腺钼靶检查及其临床应用ppt课件

乳腺钼靶检查及其临床应用ppt课件
及其它摄影(比如较薄部位的检查)。临
床上对乳腺增生、钙化、结节、乳腺炎、 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乳腺癌等的诊断
具有重大意义。
精选版课件ppt
14
常见的三大病变:
乳腺增生——多见于25~45岁女性,其本质上 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 的紊乱。 乳腺炎——急性乳房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绝大部分发生在产后哺乳的妇女,尤以初产妇多 见,发病常在产后3~4周。 乳腺癌——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仅次于宫颈 癌,人群发病为23/10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 的7~10%。乳癌最早的表现是患乳出现单发的、 无痛性并呈进行性生长的小肿块。
是乳腺外科最常用的检查方式之一。
精选版课件ppt
3
乳腺钼靶X线机阳极靶面采用钼,此X线 机具有照片图像清晰、对比度适宜等优点, 可清楚显示乳房内小于1 cm的结节性病灶。 此检查辐射剂量亦降低至每人次(两侧四位) 0.003Gy以下,对人体损害相对较小。即使临 床诊断乳腺癌已很明确时,仍应进行乳腺钼 靶摄影,因乳腺钼靶摄影可帮助明确肿瘤的 位置、肿瘤的浸润范围、有无多发癌灶以及 对侧乳腺的情况,以上资料对于正确制定治
摄影时,乳腺组织应平整无皱褶放入暗匣支架上, 侧斜位片上,还应将其同侧腋下淋巴组织充分包 括在片内,使乳腺尾部肿块、副乳腺及腋下淋巴
结不易被遗漏。
精选版课件ppt
12
乳腺钼靶检查临床应用
精选版课件ppt
13
乳腺钼靶检查包括:乳腺常规摄影、乳 腺定位检查、乳腺导管造影术(检查乳头 溢液的基本方法)、局部放大摄影、腋下 软组织摄影(主要应用于腋下淋巴摄影)
24
提高乳腺保护意识,呵护乳腺健康
合理饮食 保持心情舒畅 良好的坐姿及内衣的正确穿戴 产后女性尽量正常人工哺乳 定期自检或体检

乳腺钼靶影像诊断-PPT

乳腺钼靶影像诊断-PPT

良恶性钙化鉴别
良性
恶性
部位 肿块/浸润区内 密度 较致密
肿块/浸润区内\外或内外均有 致密或较淡
大小 粗大或粗大为主掺 呈均匀一致微小钙化或微小
杂少微小钙化
钙化为主掺杂少许粗大钙化
形态 圆形,环形杆状或不规
则形成融合成火树状
数目

呈泥沙样,细线状,小分枝状 短杆状,针尖状或不规则形

分布 在一局限性区域内融 密集成簇分布或沿导管
病理:癌细胞体积小,形态较一致,细胞质少,常呈 单一索状可线状排列,癌细胞围绕导管或小叶呈同 心圆或钼样结构。
典型X线表现: 1)、结构扭曲 较常见,不伴钙化 2)、不定型钙化 介于良恶间得钙化 3)、局灶性不对称致密 4)、X线阴性 注意:伴钙化得肿块不是浸润性小叶癌得特征性
表现。
四、粘液腺癌
可分内外斜位和外内斜位。内外斜位是将胶片置于 乳腺得外下方,X线束自乳腺内上方以45度投射向外下 方;外内斜位则相反。一般以内外斜位投照多见。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
12
(四)、局部点片和局部放大点片: 作为一附加投照位置,有时有很大得价值。 一般在以下情况可进行投照此位:
2、摄影条件得标准 观片灯下可以看到皮肤得轮廓 透过致密组织可以观察到脉管得结构 所有脉管、纤维肌和胸肌边缘都清晰显示 沿胸肌得皮肤结构所成得影像清晰明显
二)、乳腺内外斜位投影(MLO位) 1、诊断要求 成像得体位标准
胸肌得角度正常 可见乳房下角 乳腺外侧组织影像清晰明显 乳腺后脂肪组织影像清晰明显 胸部组织和/或标定得乳头影清晰明显 影像不明显皮肤皱裙 胸部左右两侧成像清晰对称
五、合并征象: 皮肤凹陷 乳头凹陷 皮肤增厚 腋下淋巴结肿大 牛角征 塔尖征 大导管相 异常血管

乳腺钼靶拍片体位及检查方法PPT

乳腺钼靶拍片体位及检查方法PPT

诊断与治疗建议
对于正常结果,建议定期进行乳 腺钼靶拍片复查,以持续监测乳
腺健康状况。
对于异常结果,建议进一步进行 乳腺超声、MRI等检查,以便更
准确地评估病变性质。
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 方案,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05 注意事项与护理建议
检查前准备
预约挂号
提前预约乳腺钼靶拍片 检查,确保检查时间和 流程顺利。
医生根据乳房大小和形态, 选择合适的投照体位,通常 包括头尾位和内外斜位。
投照时,患者保持静止,避 免呼吸和移动,以免产生影 像模糊。
常规检查一般包括双侧乳房 的投照,以观察乳腺的结构 、形态和密度。
特殊检查
01
对于病变位置较深或者腺体致密的情况,医生可能会采 用侧卧位或俯卧位进行投照。
02
对于病变位置较表浅或者存在钙化的患者,医生可能会 采用压迫板进行加压投照,以提高影像质量。
或疼痛感。
调整生活习惯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 理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的心 态,有助于预防乳腺疾病。
谢谢聆听
患者需提前预约并填写相关登记表,了解检查 注意事项。
准备
患者需穿着宽松、无金属装饰的上衣,摘 除首饰和内衣。
B
C
检查过程
患者平躺于检查床上,医生会对乳房进行压 迫固定,并进行X线曝光。整个检查过程大 约需要5-10分钟。
结果解读
医生会根据拍片结果进行解读,如有异常会 建议进一步检查或穿刺活检。
D
02
适用人群
01
乳腺癌高危人群
有家族遗传史、既往乳腺疾病史、长期未进行乳腺检查 等高危因素的女性。
02
40岁以上的女性
作为乳腺癌筛查的常规手段,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乳腺钼 靶拍片检查。

《乳腺钼靶诊断》PPT课件

《乳腺钼靶诊断》PPT课件

乳腺X线影像诊断标准
参照ACR?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
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 〔BI-RADS〕简介
是美国放射学会〔ACR〕在多家机构协作下制定的 美国国家癌症协会〔NCI〕 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P〕 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 美国医学协会〔AMA〕 美国外科学会〔ACS〕 美国病理学会〔CAP〕
簇 状 钙 化 浸 润 性 导 管 癌
簇 状 钙 化 : 导 管 原 位 癌
杨某 56岁 导管内癌早期浸润
刘某 51岁 导管浸润癌
肿块伴大片钙化, 腋下淋巴结转移〔3/15) 胸小肌后淋巴结无转移〔0/2)
弓某 57岁 导管内癌 乳头paget病
宛某 56岁 小叶原位癌
于1992年推出,2003年出版的第4版在原有的乳腺 X线摄影的根底上首次增加了超声和MRI的内容
BI-RADS
该书文字简洁,内容丰富,对专业用词、 报告书写、随访监控等均作了严谨的标准 化的限定。此书一出版,很快被欧美国家 所承受,公认为乳腺影像诊断的经典范本
本书对如何准确描述肿块的形状、边缘、 密度,钙化的类型和分布及如何判别钙化 的良恶性,构造扭曲和各种伴发所见的定 义,以及对病灶部位的三维定位的方法等 做了详细的解释
乳腺钼靶诊断
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钼 靶X线技术,其诊断乳腺良恶性 肿瘤正确率达85%~90%,并能 发现触诊阴性的乳腺癌,可以有 效降低乳腺癌死亡率。因其放射 量低,诊断率高,成为目前临床 诊断和普查的一项不可缺少的诊 断方法,也是诊断T0期乳腺癌首 选的检查方法。
采用乳腺X线检查的优点?
可以检出85~9以有效降低乳腺癌死亡率 可以检测出微小钙化 国外大规模筛查均以CBE

乳腺钼靶拍片体位及检查方法ppt课件

乳腺钼靶拍片体位及检查方法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12
❖ 切线位拍片:将病变置于最高处
118515
特殊照相
经过普通照相的筛选,利用特殊装置,还需 进一步拍片,才能使病变清楚显示的附加位置。
如:局部加压点片
换小的压迫板,局部压强增大。
局部放大点片
放特殊支架,加大胶片-物体之间的距离。
❖ 局部加压点片: 当局部触及肿块,而X线照片上显示
立体定位检查技术
九十年代在电子计算机辅助下,开展了X 线立体定位、针吸活检检查技术,使乳腺的诊 断跃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它是在常规乳腺X线 片观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电子计算机立体定 位仪指导,将乳腺穿刺针直接刺入乳腺可疑病 变区,获取活体组织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 查的一种新方法。或是对临床触诊阴性,而X 线片有阳性发现的病例进行钢丝定位。将乳腺 定位针刺入可疑病变区,经细钢丝定位后指导 外科切检。
立体钢丝定位法: 钼靶片发现病变,而临床触诊不明确此
时利用机器特殊电子计算机立体定位装置,将 一带钩的钢丝置入乳房的病变区内。为临床医 生提供手术范围。 立体针吸活检法:
早期病变X线片定性困难,利用电子技算 机立体定位装置,在病变区吸取组织学标本后 进行病理诊断。
操作步骤:
1 病人体位 坐位 卧位 2 选对病灶 加压固定乳房 3 投照摄取定位片 4 将定位片数据输入计算机,立体定位
精选ppt课件
6
❖ 侧位:
亦称内外位,X线架旋转90度,将胶片置于乳房 外侧,X线束自内向外投照。与正位结合为定位片。
下方6点病变采用侧位拍片
精选ppt课件
8
上方12点病变采用侧位拍片
精选ppt课件
9
❖ 内侧斜位:
将胶片置于乳房内下方,X线束以45度角。自外 上方向内下方投射。包括内上象限病变较为理想。

乳腺钼靶影像诊断学教材教学课件

乳腺钼靶影像诊断学教材教学课件

当前面临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乳腺钼靶影像诊断学面临的挑战
01
从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分析当前乳腺钼靶影像诊断学所面
临的挑战。
乳腺钼靶影像诊断学未来发展趋势
02
结合当前科技发展趋势,预测乳腺钼靶影像诊断学的未来发展
方向,如多模态融合、远程医疗等。
应对策略与建议
03
针对当前面临的挑战,提出应对策略与建议,如加强技术研发、
恶性肿瘤晚期可侵犯皮肤及乳头,导致皮肤 凹陷、橘皮样改变、乳头内陷等;良性肿瘤 一般不引起皮肤及乳头改变。
04 乳腺钼靶影像检查技巧与 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工作及患者体位选择
检查前准备
确保乳腺钼靶机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检查压迫板、滤线栅等附件是否完好。对 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和安抚,消除其紧张情绪。
体位选择
治疗效果评估
乳腺钼靶影像可用于评估 乳腺癌等乳腺疾病的治疗 效果,为调整治疗方案提 供依据。
乳腺钼靶影像检查方法
摄影体位
摄影技术
图像处理
阅片与诊断
包括头尾位(CC位)和 侧斜位(MLO位),必 要时可加拍其他体位。
采用钼靶X线机进行摄影, 根据乳腺厚度和致密程
度调整曝光条件。
通过数字化成像技术获取 乳腺影像,并进行后处理
根据患者的乳腺形态和病变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如头尾位(CC位)、侧斜位 (MLO位)等。体位摆放要标准,确保乳腺组织均匀受压,便于观察和分析。
投照条件设置与曝光时间控制
投照条件设置
根据患者的乳腺厚度、密度等因素, 合理设置投照条件,如管电压、管电 流、焦片距等。确保获得清晰、对比 度良好的影像。
曝光时间控制
介绍数字化乳腺钼靶技术的原理、设备及操作流程。

乳腺钼靶检查技术课件

乳腺钼靶检查技术课件
检查结果解读困难:乳腺钼靶检查技术的检查结果解 读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可能影响诊断准确性。
不适用于某些人群:乳腺钼靶检查技术不适用于孕 妇、哺乳期妇女以及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
乳腺钼靶检查技术与其他检查方法的比较
01
乳腺钼靶检查:对乳 腺组织进行X射线检 查,可发现早期乳腺

02
超声检查:对乳腺组 织进行超声波检查, 可发现乳腺肿块和结
1990年代:数字化乳 腺钼靶检查技术开始 应用,提高了检查的 准确性和效率。
04
1970年代:乳腺钼靶 检查技术逐渐普及, 成为乳腺癌筛查的主 要手段之一。
乳腺钼靶检查技术的应用范围
乳腺癌筛查:早期发现乳腺癌, 提高治愈率
乳腺疾病诊断:辅助诊断乳腺疾 病,如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等
乳腺手术前评估:评估手术风险 和手术方案
01
1930年代:美国物理 学家劳伦斯发明了高 能电子直线加速器, 为乳腺钼靶检查技术 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 持。
02
1950年代:美国物理 学家威廉·亨利·布劳恩 发明了乳腺钼靶检查 技术,并开始应用于 临床。03 Nhomakorabea06
2000年代:三维乳腺 钼靶检查技术逐渐普 及,提高了检查的准 确性和诊断率。
05
乳腺钼靶检查技术 的操作流程
乳腺钼靶检查技术的准备工作
准备乳腺钼靶检查设备,包括 钼靶机、影像处理工作站等。
准备乳腺钼靶检查的辅助工具, 如乳腺压迫器、乳腺定位器等。
准备乳腺钼靶检查的消毒用品, 如消毒液、消毒纸巾等。
准备乳腺钼靶检查的影像资料, 如乳腺钼靶片、乳腺超声等。
准备乳腺钼靶检查的耗材,如 钼靶片、胶片等。
乳腺钼靶检查技 术主要用于早期 发现和诊断乳腺 癌,以及评估乳 腺癌的治疗效果。

乳腺钼靶-PPT

乳腺钼靶-PPT

肿 块
肿块边缘略分叶 境界不清 (浸润性导管Ca)
浸润导管 Ca
胡永升教授从乳腺癌病理大切片 中总结出肿块有8种:
毛刺肿块、分叶肿块、透亮 环肿块、钙化肿块、模糊肿块、囊 壁肿块、花瓣形肿块、圆形肿块。
乳 腺 癌 得 直 接 征 象
与良性肿块得鉴别
密度:均匀 形态:较规则,较大者可呈分叶状 边缘:光滑锐利、境界清晰 大小:片中测量值常大于或接近临床触诊所得值
• 微小钙化灶得 清晰显示
良性钙化特点
• 形态较规则:类圆形、小点状等 • 颗粒较大 • 较孤立分布,<5个/cm • 数目不定,相对较少 • 边缘锐利清晰 • 密度高
乳腺良性钙化
乳腺内A壁钙化
隐匿性 乳Ca
三 其它诊断依据
• 乳腺结构变形:由于肿瘤浸润周围组织引起,故常需 比较健侧更具意义
乳 腺 增 生
纤维腺瘤
左乳纤维腺瘤
右乳Ca
左乳腺脓肿
乳腺导管造影
导管造影
大导管乳头状瘤
浆细胞性乳腺炎
二 正常乳腺得X线表现
• 是正常乳腺组织得投影
• 北京肿瘤医院胡永生教授提出得四分型方
法:
Ⅰ型—致密型、Ⅱ型—透亮型、 Ⅲ型—索带型、Ⅳ型—混合型。
腺 体 型
腺 体 型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12
良 性 钙 化
萎缩透亮型
三 乳腺癌得主要X线表现
浸润性 导管Ca 血管增粗
多发钙化、 皮肤增厚、 乳头内陷、
边缘模糊、血管增粗、 皮肤增厚、钙化
浸润型隐匿性癌 淋巴结肿大
腋前淋巴结
良性恶性肿块得鉴别
乳腺透亮形囊肿
乳腺致密性囊肿

《乳腺钼靶诊断》PPT课件

《乳腺钼靶诊断》PPT课件
多功能一体化设备
将乳腺钼靶机与其他相关设备集成 ,如超声、MRI等,实现多模态影 像融合,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诊断 信息。
人工智能在乳腺钼靶诊断中的应用
1 2
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乳腺钼靶影像进行分析,辅 助医生进行病灶检测、分类和诊断,提高诊断准 确性和效率。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构建乳腺疾病风险 预测模型,为医生提供个性化的诊疗建议。
3
智能随访与监控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患者的乳腺钼靶影像进行自 动随访和监控,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提高治疗效 果。
乳腺钼靶诊断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联合应用
乳腺钼靶与超声联合应用
01
通过联合应用乳腺钼靶和超声检查,可以相互补充,提高病灶
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
乳腺钼靶与MRI联合应用
02
MRI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乳腺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与乳
心理调适
如有疑虑或担忧,可寻求心理支持或 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以保持心理平 衡。
05
乳腺钼靶诊断的未来发展
新型乳腺钼靶设备的研发
数字化乳腺钼靶机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未 来乳腺钼靶设备将更加智能化、 自动化,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高清成像技术
通过采用更高分辨率的探测器和图 像处理技术,实现乳腺钼靶影像的 高清化,提高细节显示能力。
通过定期进行乳腺钼靶检查,可以及 早发现复发或转移的肿瘤,为进一步 治疗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 率和生活质量。
乳腺钼靶检查在乳腺癌治疗后的随访 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及时发现肿瘤 复发和转移的迹腺钼靶图像解读
正常乳腺钼靶图像
显示乳腺组织结构清晰,无肿块、钙化等异常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9
关于报告中的主观因素
•一定要与前片比较--发 现病灶
50
关于报告中的主观因素
•良恶性间有重叠--IV 级?III 级?肿块边缘毛糙,有可能是与腺 体重叠造成,钼靶报告这种片子可以报4级,但乳腺超声可能报3级 (与乳腺超声相结合的必要性)
纤 维 腺
囊 肿

51
关于报告中的主观因素
良性钙化
52
含脂肪密度
4.大小
26
密度
•高密度 •等密度 •低密度 •含脂肪密度
27
肿块
两个投照体位都显示的病变 1.形状
肿块
2.边缘 3.密度 4.大小
28
浸润性导管癌<1cm
29
钙化
部位—乳腺内或皮肤上 大小-- 0.5mm 1mm 数量-- 5/cm3 *形态:典型良性钙化、高度恶性可能
弥漫或散在
34
分布
•簇状 •线状 •段样 •区域性 •弥漫分布
35
结构扭曲 无确定的肿块可见
从一点发出的放射状影 局灶性收缩或实质的边缘扭曲
36
结构扭曲
手术后疤痕
硬化性乳腺病
浸润性导管癌
37
特殊征象
38
特殊征象
非对称性乳腺组织
39
特殊征象 局灶性非对称致密
40
合并征象
41
合并征象
2
筛查是乳腺癌早期检出的重要手段。
高质量的乳腺摄影检查(即钼靶摄片) 结合临床触诊、乳腺超声检查是目前 最主要的筛查方式。
3
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钼靶X线技术, 其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正确率达85%~ 90%,并能发现触诊阴性的乳腺癌,可以 有效降低乳腺癌死亡率。因其放射量低, 诊断率高,成为目前临床诊断和普查的一 项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也是诊断T0期乳 腺癌首选的检查方法。
22
形状
•圆形 •卵圆型 •分叶型 •不规则型
23
肿块
两个投照体位都显示的病变 1.形状: *2.边缘:清晰、小分叶、模糊、浸润、星芒状 3.密度 4.大小
24
边缘
•清晰 •小分叶 •模糊 •浸润 •星芒状
25
肿块
两个投照体位都显示的病变
1.形状:
肿块
2.边缘
3.密度:高密度、等密度、低密度、
关于报告中的主观因素
特殊投照体位的重要性
53
钼靶X检查常见异常情况
• 一、钙化
钼靶图像上的钙化情况有:片状钙化, 簇状钙化,细点状微小钙化等。乳腺钼靶 X线影像的计算机辅助检测微小钙化点已 成为乳癌早期诊断的研究热点。这主要是 因为细小的、颗粒状的成簇的微钙化点是 乳癌的一个重要的早期表现。国外统计资 料表明,占30%~50%的乳腺恶性肿瘤伴有 微钙化。
皮肤收缩
42
合并征象
乳头收缩
43
合并征象
腋下淋巴结
44
合并征象
腋下淋巴结
45
病变描述
46
病变描述
• 部位-象限或钟面定位
外上、外下、内上、内下、乳晕区、中央 区、尾叶区
• 深度-前、中、后
47
总体印象
48
总体印象
评估分类--先评估,后分类
•0级--需要进一步其他影像评价(不完全评估) 完全评估 •I 级--阴性 •II 级--良性发现 •III 级--可能是良性发现,建议短期随访(恶性可能小于2%,每半年复查一 次,随访至少2年) •IV 级--可疑异常,要考虑活检(恶性可能2%-95%,但总体阳性预测值高达 20%-25%) •V 级--高度怀疑恶性,临床要采取适当措施 (恶性可能大于95%) •Ⅵ级--病理已被证实为恶性
15
乳腺分型
•脂肪型 •少量腺体型 •多量腺体型 •致密型
16
脂 乳房大部或 全部由脂肪

组织构成, 其中可见少

许残存的腺 体组织。
60岁以上者
腺 多为此类型。 体 病灶细节显
示清楚,X
线诊断正确
性最高。
17
少 量 腺 体 型
18
多 量 腺 体 型
19

钼靶X线对此

型乳房中病变 的诊断最为困
乳腺钼靶X线检查
2013.07.25
近几年来,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生率逐 年上升,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如上海、 北京等地,乳腺癌在女性的恶性肿瘤发病 率中已跃居首位。而在世界发达国家,如 北美、欧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乳 腺癌是35~54岁女性的首位死亡因素。 这些地区的人群比亚洲人群患乳腺癌的危 险性要高出5倍。
57
左乳 腺外 上方 肿块 影呈 分叶 状, 有毛 刺
58
右乳 腺内 下方 肿块 影呈 分叶 状, 有毛 刺, 伴泥 沙样 钙化

难,误诊或漏 诊率较高,正

常与增生之间

的界限亦不易 确定,良性肿
瘤或小的癌灶
多被掩盖,因
此最好结合临
床触诊及彩超、
结构扭曲
特殊征象 合并征象
21
肿块
两个投照体位都显示的病变 1.形状:圆形、卵圆形分叶形、不规则形 2.边缘 3.密度 4.大小 4.大小
10
头 尾 位 ( C C 位、 轴 位)
11
内 外 斜 位 ( M L O 位 )
12
乳腺X线报告的步骤 与策略
13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
第三版
美国放射学会
14
报告系统
乳腺分型 乳腺影像术语 病变描述 总体印象
54
右 乳 外 上 点 条 状 钙 化 影
55
左 乳 腺 外 上 方 簇 状 钙 化
56
钼靶X检查常见异常情况
二、肿物 在两个不同投照位置均可见到的占位
性病变,其中以其边缘征象对判断肿块的 性质最为重要,可表现为边缘清晰、模糊、 浸润性生长,或可见到从肿块边缘发出的 放射状线影。乳腺肿块与其周围乳腺组织 相比,多数呈高或等密度,极少数可表现 为低密度。
钙化、不定性钙化
分布
30
典型良性钙化
•皮肤钙化 •血管钙化 •粗钙化 •粗棒状钙化 •圆形或点状 •环状钙化 •中空状钙化 •缝线钙化 •营养不良钙化
31
不定性钙化
32
高度恶性可能钙化
•多形性钙化-颗粒点状钙化 •线样分支状钙化
33
钙化
•部位—乳腺内或皮肤上 •大小-- 0.5mm 1mm • 数量-- 5/cm3 • *形态 •分布:簇状、线形、段样、区域性、
4
钼钯检查的特点 可以检测出医生触摸不到的乳腺肿块, 特别是对于大乳房和脂肪型乳 房,其诊断性可高达95% ; 可以 对比观察、跟踪随访
5
乳腺摄影技术 乳腺X线报告的步骤与策略
6
乳腺摄影技术
7
检查方法
常规摄影技术 检查的时间选择:月经后一周内 轴位片(头足位 CC) 斜位片(MLO)
8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