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MIMO阵列波束形成

合集下载

mimo通信系统中的波束成形

mimo通信系统中的波束成形

mimo通信系统中的波束成形一、概述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系统是一种利用多个天线进行无线通信的技术,波束成形则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技术。

波束成形是指通过调整发射天线的相位和振幅等参数,使得信号在特定方向上较强,从而提高接收端的信噪比和系统容量。

二、MIMO系统中的波束成形原理1. 天线阵列波束成形需要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因此需要设计适合MIMO系统的天线阵列。

常见的天线阵列包括均匀线性阵列(ULA)、均匀圆阵列(UCA)和均匀矩形阵列(URA)等。

不同类型的天线阵列具有不同的特点,如ULA适用于单向传输,UCA适用于全向传输等。

2. 波束成形算法波束成形算法可以分为基于反馈和基于预测两类。

基于反馈的算法需要接收端反馈信息给发送端,以调整发射天线参数;而基于预测的算法则是根据接收端信号预测出最佳发射参数。

3. 空时编码空时编码(Space-Time Coding)是MIMO系统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可以通过将多个数据流分别映射到不同的发射天线上,从而实现空间上的编码。

这种编码方式可以提高系统容量、提高信号质量等。

三、波束成形应用1. 无线通信波束成形可用于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和传输速率。

通过调整天线阵列参数,可以使得信号在特定方向上更强,从而扩大通信范围;同时也可以提高信噪比和系统容量,从而提高传输速率。

2. 毫米波通信毫米波通信是一种新兴的无线通信技术,其频段在30GHz~300GHz之间。

由于毫米波频段具有较大的带宽和较小的传播距离等特点,因此需要使用波束成形技术来进行传输。

3. 雷达系统雷达系统中也常常使用波束成形技术。

通过调整发射天线参数,可以使得雷达探测到的目标更加明确、准确。

四、总结MIMO系统中的波束成形是一种重要且广泛应用的技术。

其原理主要包括天线阵列、波束成形算法和空时编码等。

应用方面主要包括无线通信、毫米波通信和雷达系统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波束成形算法和天线阵列类型,从而达到最优的效果。

《2024年基于深度学习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天线选择与混合波束成形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深度学习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天线选择与混合波束成形研究》范文

《基于深度学习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天线选择与混合波束成形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毫米波大规模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已成为5G及未来6G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有效地选择天线并实现混合波束成形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强大的机器学习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将就基于深度学习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天线选择与混合波束成形技术展开深入研究。

二、毫米波大规模MIMO技术与天线选择毫米波大规模MIMO技术以其高频谱利用率和强大的系统容量,成为了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重点。

然而,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加,如何有效地选择天线成为了一个挑战。

传统的天线选择方法往往依赖于人工调整和经验规则,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应对复杂的无线环境。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对毫米波信道进行建模和预测,从而实现对天线的智能选择。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训练深度神经网络来学习信道特性和天线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而预测不同天线组合下的系统性能。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同时,减少所需的天线数量,降低系统复杂度和成本。

三、混合波束成形技术研究混合波束成形是毫米波大规模MIMO技术中的另一个关键技术。

传统的波束成形方法往往只能针对特定的场景和信道条件进行优化,难以适应复杂的无线环境。

而混合波束成形技术则可以通过结合数字和模拟波束成形技术,实现对信号的灵活处理和优化。

在混合波束成形技术中,我们可以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训练深度神经网络来学习信号的特征和传输规律,从而实现对信号的智能处理和优化。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保证信号质量的同时,降低系统的功耗和复杂度。

四、基于深度学习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天线选择与混合波束成形方案针对毫米波大规模MIMO天线的选择和混合波束成形问题,我们可以设计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案。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先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对毫米波信道进行建模和预测,从而实现对天线的智能选择。

《2024年毫米波大规模MIMO低复杂度波束赋形和混合预编码技术研究》范文

《2024年毫米波大规模MIMO低复杂度波束赋形和混合预编码技术研究》范文

《毫米波大规模MIMO低复杂度波束赋形和混合预编码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毫米波大规模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已成为5G及未来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

其核心优势在于利用大规模天线阵列,结合毫米波频段的高频谱效率,实现了对空间资源的深度挖掘和高效利用。

然而,随着系统复杂性的增加,波束赋形和预编码技术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重点研究毫米波大规模MIMO低复杂度波束赋形和混合预编码技术,探讨其原理、方法和应用。

二、毫米波大规模MIMO波束赋形技术1. 波束赋形原理波束赋形是利用天线阵列对信号进行空间滤波和方向性增强的一种技术。

在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通过精确控制每个天线单元的相位和幅度,形成定向的波束,以提高信号的接收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

2. 低复杂度波束赋形算法为了降低系统复杂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快速波束赋形算法。

该算法通过优化天线阵列的权值,实现快速收敛和低复杂度。

同时,结合毫米波信道的稀疏特性,进一步提高了算法的准确性。

三、混合预编码技术研究1. 混合预编码原理预编码技术是MIMO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可以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在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由于天线数量众多,传统的预编码算法复杂度高,难以实现实时处理。

因此,混合预编码技术应运而生。

该技术结合了数字预编码和射频预编码的优点,通过部分连接的天线阵列实现低复杂度的预编码处理。

2. 混合预编码算法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合预编码的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预编码优化算法。

该算法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对预编码权值的精确估计和优化。

同时,结合毫米波信道的统计特性,提高了算法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四、实验与分析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低复杂度波束赋形和混合预编码技术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提高系统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系统复杂度。

具体来说,压缩感知的波束赋形算法在保持良好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计算复杂度;而基于深度学习的混合预编码优化算法则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一种大规模MIMO系统中多用户波束形成与天线选择的联合设计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大规模MIMO系统中多用户波束形成与天线选择的联合设计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大规模MIMO系统中多用户波束形成与天线选择的联合设计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韩圣千,孔令晓,杨晨阳,王刚
申请号:CN201510524886.4
申请日:20150825
公开号:CN105162503A
公开日:
2015121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MIMO系统中低成本低复杂度的多用户波束形成与天线选择的联合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最小化基站总发射功率的优化模型;步骤2:用数字波束形成器w来表示天线选择的结果;步骤3:引入辅助变量v,m=1,...,M和θ,将非凸优化问题转化成一个对于{w},{v}分别凸的优化问题;步骤4:求得{w}的全局最优解并得到相应的天线选择方案。

本发明针对Massive?MIMO系统,在满足多用户SINR需求的前提下,以最小化基站总发射功率为目标,提出一种低成本低复杂度的多用户波束形成与天线选择的联合设计方法,和贪婪搜索方法相比具有较小的性能损失,并有效地降低了硬件成本与实现复杂度,有利于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

申请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地址: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赵文颖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大规模MU-MIMO系统中高性能波束赋形技术研究》范文

《大规模MU-MIMO系统中高性能波束赋形技术研究》范文

《大规模MU-MIMO系统中高性能波束赋形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技术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5G)的核心技术之一,以其显著提高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的优势,得到了广泛关注。

而波束赋形技术作为MU-MIMO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提升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针对大规模MU-MIMO系统中高性能波束赋形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规模MU-MIMO系统概述大规模MU-MIMO系统通过在基站端配备大量的天线阵列,能够在同一时间对多个用户进行数据传输和接收,从而显著提高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

然而,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加,系统复杂性和信号处理难度也相应增加。

因此,如何在大规模MU-MIMO系统中实现高性能的波束赋形技术,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三、高性能波束赋形技术3.1 波束赋形基本原理波束赋形技术是通过调整天线阵列中各个天线的权重,使得信号在特定方向上形成较强的能量集中,从而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和传输效率。

在大规模MU-MIMO系统中,波束赋形技术能够有效地抑制干扰,提高系统性能。

3.2 关键技术研究(1)波束训练与选择:在大规模MU-MIMO系统中,由于天线数量众多,波束训练和选择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研究人员通过设计高效的波束训练算法和选择策略,以降低训练开销和提高系统性能。

(2)波束成形算法:针对不同场景和需求,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波束成形算法。

这些算法通过优化天线权重,使得信号在特定方向上形成较强的能量集中。

常见的算法包括最小均方误差算法、最大比合并算法等。

(3)多用户协作波束赋形:为了提高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多用户协作波束赋形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

该技术通过协调多个用户的天线阵列,使得信号在多个用户之间形成协同的波束赋形效果。

这不仅可以提高系统性能,还可以降低干扰和提高能效。

四、实验与结果分析为了验证高性能波束赋形技术在大规模MU-MIMO系统中的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分析。

多波束大规模阵列应用的数字化毫米 波芯片技术

多波束大规模阵列应用的数字化毫米 波芯片技术

多波束大规模阵列(Massive MIMO)技术是未来5G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容量和覆盖率。

为了实现多波束大规模阵列技术,数字化毫米波芯片技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围绕多波束大规模阵列应用的数字化毫米波芯片技术展开探讨。

一、多波束大规模阵列技术概述多波束大规模阵列技术是指在通信系统中采用大量的天线单元,利用数百甚至数千根天线来实现干涉波束成形。

通过控制大规模天线阵列中每个天线的相位和幅度,可以实现对通信信号的定向发送和接收,从而可以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和覆盖范围,降低通信系统的功耗,提高通信质量。

多波束大规模阵列技术被认为是未来5G通信系统的重要技术之一,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二、数字化毫米波芯片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毫米波通信系统通常采用模拟波束成形的方法,即通过相移器和可变衰减器来控制天线阵列的相位和幅度,实现对通信信号的波束成形。

然而,由于毫米波频段的大气传输损耗较大,以及高速运动对通信信号的影响,传统的模拟波束成形方法在毫米波通信系统中存在着诸多限制。

为了克服传统方法的局限性,研究者们提出了数字化毫米波芯片技术。

数字化毫米波芯片技术是利用集成电路技术,将毫米波天线阵列中的每个天线单元与数字信号处理器相结合,实现对天线阵列的数字化控制和信号处理。

数字化毫米波芯片技术可以实现更灵活、更精确的波束成形,有效地降低大气传输损耗,抵抗高速运动干扰,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三、数字化毫米波芯片技术的关键技术数字化毫米波芯片技术的实现涉及到诸多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毫米波集成电路设计:数字化毫米波芯片技术需要在集成电路中实现大规模天线阵列的数字控制和信号处理功能,因此需要进行复杂的射频电路设计、模拟/数字混合电路设计和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相关技术包括射频集成电路设计、数字信号处理器设计、低功耗电路设计等。

2. 毫米波天线阵列控制:数字化毫米波芯片技术需要实现对大规模天线阵列中每个天线单元的独立控制,包括相位和幅度的调节,以实现精确的波束成形。

5G大规模MIMO增强技术及发展趋势

5G大规模MIMO增强技术及发展趋势

5G大规模MIMO增强技术及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领域也在不断进步,5G无疑是目前通信领域的热点之一。

在5G通信技术中,大规模MIMO(Massive MIMO)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增强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

本文将对5G大规模MIMO增强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并分析其发展趋势。

1. 5G大规模MIMO技术的原理MIMO技术是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的缩写,它是一种利用多天线进行传输和接收数据的技术。

传统的MIMO系统一般使用2到4个天线,而大规模MIMO系统则会使用数十乃至上百个天线。

通过增加天线的数量,大规模MIMO系统可以在时分复用(TDD)或频分复用(FDD)模式下实现高密度的空间复用,从而大幅提升信道容量和系统吞吐量。

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由于天线数量众多,每个天线之间存在多径传播,利用这些多径信号可以实现空间复用,从而提高频谱效率。

大规模MIMO系统还能克服信道衰落和干扰,提高信噪比。

大规模MIMO系统具有较高的频谱效率、覆盖范围和可靠性,能够更好地支持移动宽带通信、物联网、机器通信等应用。

5G大规模MIMO技术的关键技术包括波束成形、智能后端处理、高效的信道估计和调度算法等。

波束成形是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通过波束成形,可以将无线信号聚焦在接收端,从而提高信号的接收强度和抗干扰能力。

在5G大规模MIMO系统中,波束成形技术还可以实现灵活的波束切换和波束跟踪,适应复杂的无线信道环境。

智能后端处理是5G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另一项关键技术。

通过智能后端处理,可以实现信号的预编码、波束成形、参考信号设计等功能,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高效的信道估计和调度算法是5G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重要技术,它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信道状态,动态调整传输参数,优化系统的资源分配和接入策略,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

未来,5G大规模MIMO技术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大规模MIMO系统将进一步提高天线数量和阵列规模。

大规模MIMO阵列波束形成

大规模MIMO阵列波束形成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
大规模 MIMO 阵列波束形成

阮西玥 杨 鑫 贾曼华 渊 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袁 江 苏 南 京 210000 冤
揖 摘 要 铱 毫 米 波 通 信 凭 借 通 信 容 量 大 尧 传 输 质 量 高 等 优 点 被 5G 系 统 采 用 袁 并 且 其 中 的 大 规 模 天 线 阵 列 和 波 束 形 成 技 术 已 经 成 为 5G 系 统 中 的 关 键 组 成 部 分 遥 本 文 主 要 研 究 了 毫 米 波 通 信 系 统 中 的 波 束 形 成 技 术 遥 首 先 研 究 IEEE 802 . 15 . 3c 标 准 规 定 的 3c 码 本 和 N 相 位 码 本 遥 并 针 对 基 于 以 上 两 种 码 本 产 生 的 波 束 旁 瓣 电 平 过 高 的 问题袁本文提出将均匀窗尧二项式窗尧汉明窗和高斯窗等 6 种常见的窗函数应用在码本矩阵中的方法袁由此获 得 更 优 的 波 束 性 能 遥 除 此 之 外 袁 还 深 入 研 究 了 3c 码 本 和 圆 阵 码 本 两 种 码 本 的 训 练 机 制 遥
1 波束基本概念
虽然阵列天线的方向图是全方位的袁 但阵列的输 出经加权求和后袁 却可以是阵列接受的方向增益聚集 在一个方向上袁 相当于形成了一个波束遥 这种把来自 不同阵元的信号进行加权处理合并的过程就是波束形 成遥
波束形成的实质是对波束信号的矢量矩阵进行加 权操作袁 实行调幅与调相步骤以完成波束形成遥 发射 机产生的波束信号经过移相器进行相位移动处理后被 传送至发射天线袁 经过射频信道到达接收天线袁 再经 过接收端的相位移动处理调整为正确的期望形式遥 波 束形成处理的目的是使发射接收双方达到最好的波束 匹配袁提高通信质量袁节省频带资源遥

大规模MIMO阵列波束形成

大规模MIMO阵列波束形成

大规模MIMO阵列波束形成阮西玥; 杨鑫; 贾曼华【期刊名称】《《科技视界》》【年(卷),期】2019(000)015【总页数】3页(P4-5,39)【关键词】毫米波通信; 大规模天线阵列; 波束形成【作者】阮西玥; 杨鑫; 贾曼华【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南京 2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16.61 波束基本概念虽然阵列天线的方向图是全方位的,但阵列的输出经加权求和后,却可以是阵列接受的方向增益聚集在一个方向上,相当于形成了一个波束。

这种把来自不同阵元的信号进行加权处理合并的过程就是波束形成。

波束形成的实质是对波束信号的矢量矩阵进行加权操作,实行调幅与调相步骤以完成波束形成。

发射机产生的波束信号经过移相器进行相位移动处理后被传送至发射天线,经过射频信道到达接收天线,再经过接收端的相位移动处理调整为正确的期望形式。

波束形成处理的目的是使发射接收双方达到最好的波束匹配,提高通信质量,节省频带资源。

大量的研究使用波束响应表示波束在空间中的性质,可以表示为[1]其中,w为波束形成器的加权向量,w∈M×1,M为阵元数目,a为上文提到的阵列的方向矢量,θ为波束指向,通常情况下θ∈(-π/2,π/2)。

2 窗函数除了改变阵元数,常用的抑制旁瓣、增加波束方向性的方法是使用窗函数,它能够给幅度提供权值而达到目的。

根据权值的计算方法,窗函数又有不同的分类。

下面对几种窗函数下的波束形成效果进行研究,通过波束增益图对比其性能优劣。

对各窗函数的加窗效果进行了图形的对比展示,下面对其作用下产生的各项波束参数进行更深入的对比。

将几种窗函数的旁瓣电平和主瓣宽度进行对比,由此表可知,旁瓣抑制效果从强到弱排列如下:二项式窗>布莱克曼窗>汉明窗>高斯窗>汉宁窗>均匀窗,旁瓣的柱形越高说明抑制效果越好。

主瓣宽度越宽,方向性越差,它的性能排列顺序和旁瓣电平的抑制顺序恰恰相反,也正好说明了旁瓣电平与主瓣宽度是一对矛盾的参数,在使窗函数时要注意衡量,使之平衡以满足要求。

《2024年基于深度学习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天线选择与混合波束成形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深度学习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天线选择与混合波束成形研究》范文

《基于深度学习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天线选择与混合波束成形研究》篇一一、引言在5G和未来的无线通信网络中,毫米波大规模MIMO技术因其能提供的高频谱效率和强大的系统容量而备受关注。

为了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接收,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需要精确的天线选择和波束成形技术。

近年来,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无线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研究毫米波大规模MIMO天线的选择和混合波束成形技术,旨在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

二、毫米波大规模MIMO概述毫米波大规模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是一种在毫米波频段利用大量天线单元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增加天线数量来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

然而,由于毫米波信号的传播特性和硬件限制,如何有效地选择天线并进行波束成形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

三、深度学习在天线选择中的应用深度学习可以通过学习大量的训练数据来优化天线选择。

在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天线的选择对于提高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对每个天线的信号质量进行预测,从而选择出最佳的天线组合。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使用深度神经网络(DNN)或卷积神经网络(CNN)等模型来对信号进行学习和预测,从而实现天线的有效选择。

四、混合波束成形技术混合波束成形是一种将数字波束成形和模拟波束成形相结合的技术。

通过使用大量的天线和高效的混合波束成形算法,可以实现更精细的波束控制和高效率的数据传输。

在混合波束成形中,我们可以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来优化波束成形的权重和相位调整,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使用循环神经网络(RNN)或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等模型来学习并优化波束成形的参数。

五、基于深度学习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天线选择与混合波束成形研究针对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天线选择和混合波束成形问题,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联合优化算法。

《2024年基于深度学习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天线选择与混合波束成形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深度学习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天线选择与混合波束成形研究》范文

《基于深度学习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天线选择与混合波束成形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毫米波大规模MIMO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已成为5G及未来6G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

毫米波频段具有丰富的频谱资源,能够为高速数据传输提供有力支持。

然而,毫米波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存在路径损耗大、易受干扰等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天线选择和波束成形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天线选择与混合波束成形方法,以提高系统性能和频谱效率。

二、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概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通过在基站和用户端部署大量天线,实现空间复用增益和干扰抑制。

然而,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加,系统复杂度和计算负担也相应增大。

因此,如何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同时降低复杂度和计算负担,成为研究的重点。

三、深度学习在毫米波大规模MIMO中的应用深度学习在处理复杂模式识别和信号处理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在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深度学习可用于天线选择、波束成形、信道估计等方面。

通过训练深度神经网络,可以实现对毫米波信号的准确预测和优化处理。

四、基于深度学习的毫米波天线选择在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天线选择是提高系统性能和频谱效率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毫米波天线选择方法。

首先,通过收集历史数据和信道状态信息,训练深度神经网络模型。

然后,利用该模型对不同天线的信号质量进行预测,并选择出最佳天线组合。

此外,还考虑了天线的空间分布和极化特性等因素,以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

五、混合波束成形技术研究波束成形是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另一关键技术。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混合波束成形方法。

该方法将数字波束成形和模拟波束成形相结合,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对波束成形权重进行优化。

首先,通过收集信道状态信息和用户位置信息等数据,训练神经网络模型。

然后,利用该模型对不同波束成形权重下的系统性能进行预测,并选择出最佳权重组合。

《大规模MU-MIMO系统中高性能波束赋形技术研究》范文

《大规模MU-MIMO系统中高性能波束赋形技术研究》范文

《大规模MU-MIMO系统中高性能波束赋形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技术作为无线通信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因其能够显著提高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而备受关注。

然而,MU-MIMO系统中的波束赋形技术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波束成形增益的优化、用户间干扰的抑制以及系统复杂性的控制等。

本文旨在研究大规模MU-MIMO 系统中高性能波束赋形技术,以提高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

二、大规模MU-MIMO系统概述大规模MU-MIMO系统是一种利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进行数据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

其核心思想是在基站端配置大量天线,同时服务于多个用户,从而提高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

然而,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加,系统复杂性和用户间干扰问题也日益严重。

因此,如何在大规模MU-MIMO系统中实现高性能波束赋形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三、高性能波束赋形技术1. 波束赋形算法波束赋形算法是MU-MIMO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目的是将信号能量集中在特定的方向上,从而提高信号对干扰加噪声比(SINR)。

目前,常用的波束赋形算法包括最小均方误差(MMSE)算法、迫零(ZF)算法等。

这些算法可以通过优化权值矩阵来提高波束赋形增益,降低用户间干扰。

2. 波束赋形增益优化波束赋形增益的优化是提高系统性能的关键。

通过合理配置天线阵列、调整权值矩阵以及优化信号处理算法等手段,可以进一步提高波束赋形的增益。

此外,还可以采用联合优化算法,将波束赋形与资源分配、干扰协调等技术相结合,以实现系统性能的全面提升。

3. 用户间干扰抑制用户间干扰是MU-MIMO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为了抑制用户间干扰,可以采取多种策略,如多用户检测、预编码、功率控制等。

此外,通过合理设计波束赋形算法和权值矩阵,可以将信号能量集中在特定用户上,从而降低用户间干扰。

四、高性能波束赋形技术的实现与挑战实现高性能波束赋形技术需要克服诸多挑战。

大规模天线的概念和原理

大规模天线的概念和原理

大规模天线的概念和原理大规模天线是指具有大量单元天线的系统,它们通过合作与协作来提高无线通信性能。

与传统的天线不同,大规模天线利用多个单元天线的阵列来实现波束形成和空间自适应处理,从而显著提高通信容量和系统性能。

本文将从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来详细解析大规模天线。

概念:大规模天线,也称为“巨大MIMO(massive MIMO)”或“超多输入多输出”,是一种近年来兴起的无线通信技术。

它采用了大量的天线(通常在几十到几百根之间),并且能够在相同频带上同时对多个用户进行干扰限制通信,从而显著提高通信速率和可靠性。

原理:大规模天线的核心原理是空间多重信道效应,即当多个单元天线分布在不同位置上时,它们可以利用多径传播和信号衰减来达到传输多个数据流的目的。

在传统MIMO系统中,由于天线数量相对较少,其多径传播效应较弱,无法显著提高通信容量。

而大规模天线利用了具有很多天线的阵列,从而使其信号传输具有了更复杂的空间特性。

具体来说,大规模天线利用波束形成(beamforming)技术来将无线信号聚焦到用户位置,从而提高信号强度和传输速率。

通过对各个天线的相位和幅度进行调整,使得从天线阵列发射的信号能够形成一个主瓣,将信号能量集中在用户所在的方向。

同时,通过空间自适应处理,大规模天线能够降低多路径衰落对信号的影响,减少干扰,提高信号质量和传输容量。

应用领域:大规模天线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大规模天线可以满足高容量和高速率的通信需求。

随着无线移动终端用户数量的增长和对高速宽带的需求,大规模天线可以大幅提高网络容量,实现更高的用户连接数和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

其次,大规模天线也可以改善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

通过波束形成和空间自适应处理,大规模天线能够将信号能量更集中地发送到需要的区域,从而提供更广阔的覆盖范围和更稳定的信号质量。

此外,大规模天线还可以降低系统功耗和减少干扰。

由于大规模天线能够精确控制信号的方向性和传输功率,它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干扰,提高系统能量效率。

3g massive mimo 波束赋形 -回复

3g massive mimo 波束赋形 -回复

3g massive mimo 波束赋形-回复什么是3G Massive MIMO波束赋形?3G Massive MIMO波束赋形是一种新颖的通信技术,它结合了3G 通信和Massive MIMO技术,旨在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和性能。

采用波束赋形技术可以实现对用户信号的精确定向和干扰抑制,从而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可靠的通信连接。

波束赋形是通过控制发射天线的信号相位和幅度来形成一束平行的无线信号,将其准确地投射到接收天线的方向。

这种技术克服了传统通信系统中波束的扩散性和丢失性,有效提高了信号的接收强度和信号传输质量。

Massive MIMO技术是一种利用大规模天线阵列进行通信的技术。

通过增加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数量,可以提高系统的容量和频谱效率,同时降低功率消耗和延迟。

3G Massive MIMO波束赋形的实现步骤如下:第一步:确定系统参数在实施3G Massive MIMO波束赋形技术前,需要确定系统的一些参数,如信道状态信息的获取方式、反馈机制、用户分配策略等。

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第二步:获取信道状态信息为了实现波束赋形,系统需要准确地了解每个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CSI)。

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获取CSI,一种是基于用户反馈的方式,即用户将接收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基站;另一种是基于估计的方式,通过基站自身对信道状态的估计来获取CSI。

第三步:设计波束形成算法波束形成算法是决定系统性能和效果的关键因素。

常见的算法有最大比例传输(MRT)、零俘获波束成形以及遗传算法等。

这些算法根据具体的策略和准则来选择合适的波束权重,以最大化系统的容量和传输速率。

第四步:实施波束赋形一旦获取了CSI并设计了波束形成算法,系统就可以开始实施波束赋形。

基站将根据预先确定的参数和算法,控制发射天线产生相应的波束。

这些波束将精确地指向每个用户,提供更强的信号传输和接收。

第五步:性能评估和调优实际的3G Massive MIMO波束赋形系统需要进行性能评估和调优。

无线电视传输中的大规模MIMO与波束赋形技术

无线电视传输中的大规模MIMO与波束赋形技术

无线电视传输中的大规模MIMO与波束赋形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清晰度、高质量的无线电视传输需求也越来越高。

而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与波束赋形技术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创新。

本文将为您介绍无线电视传输中的大规模MIMO与波束赋形技术,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一、大规模MIMO技术大规模MIMO技术是指通过利用大量的天线进行通信,以提高系统容量和性能。

与传统的小规模MIMO系统相比,大规模MIMO系统利用了更多的天线和更复杂的信号处理算法,能够显著提高信道容量和系统吞吐量。

在无线电视传输中,大规模MIMO技术可以实现以下优势:1. 提高频谱效率:大规模MIMO系统利用了大量的天线,可以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下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2. 改善信道质量:通过利用多个天线接收和发送信号,大规模MIMO系统能够抵消传统无线电视传输中受到的信号衰减和多径效应,提高信号质量。

3. 抵抗干扰:大规模MIMO系统采用了多天线接收技术,在接收端能够更好地抵御干扰信号。

二、波束赋形技术波束赋形技术是指通过调整天线的辐射模式来形成一个或多个波束,以提高信号传输的定向性和覆盖范围。

通过精确定位信号传输方向,波束赋形技术可以实现以下优势:1. 提高信号覆盖范围:波束赋形技术可以将信号能量集中在特定的方向上,从而扩大信号的覆盖范围。

2. 减少多路径干扰:利用波束赋形技术,可以减少接收端接收到的来自非理想方向的多路径干扰信号。

3. 增强通信安全性:波束赋形技术可以减少信号的泄露,提高通信的安全性。

三、大规模MIMO与波束赋形技术在无线电视传输中的应用前景大规模MIMO和波束赋形技术在无线电视传输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它们能够显著提高无线电视的传输效率和质量,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

首先,大规模MIMO技术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天线进行信号传输,实现高清晰度和高质量的无线电视信号。

与传统的小规模MIMO系统相比,大规模MIMO系统可以利用更多的天线实现更高的信道容量和系统吞吐量。

5G MIMO阵列的混合波束形成

5G MIMO阵列的混合波束形成

5G MIMO阵列的混合波束形成对混合波束成形的需求混合波束成形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在RF和数字域之间适当划分的架构。

该设计还包括满足改善基站和用户设备(UE)之间的虚拟连接的设计目标所需的预编码权重和RF相移组。

从系统角度来看,平衡是为了找到RF和数字波束形成之间的最佳划分。

分区是可能的,工程师可以高效地构建系统,而无需在MIMO阵列元件和发送/接收(T / R)信号链之间实现单独的映射。

仍然可以实现足够的灵活性以满足多用户场景。

移动到毫米波频率的优点之一是天线元件尺寸随波长而变化。

这种方法能够以合理的物理尺寸实现大量元素。

权衡是每个元素的更多元素和更多RF连接增加了复杂性。

阵列设计必须允许MIMO操作支持空间复用,从而实现更高的信道容量。

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复杂性,因为需要更多的硬件和控制。

由于MIMO阵列中有大量的天线单元,因此设计也必须考虑到天线单元之间互耦的实际情况。

通过将多个阵列元素组合到子阵列模块中来开发混合波束形成设计。

AT / R模块专用于较大阵列内的子阵列,因此系统中需要较少的T / R模块。

可以选择元素的数量和每个子阵列中的位置,以确保在一系列转向角度范围内满足系统级性能。

这种方法直接转化为较少的系统硬件。

利用混合波束成形实现的MIMO阵列实现了一系列空间处理能力。

信号处理算法包括到达方向估计,波束成形和空间复用都可以使最终应用成为可能。

这些算法还有助于表征基站和UE之间的信道。

对于混合波束形成设计,在系统模型中包含全套系统组件以确保优化的链路级系统性能也很重要。

在系统图1显示了典型的高级配置。

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发送侧,T / R开关的数量,N TRF,小于N的天线元件的数量,小Ť。

为了提供更大的灵活性,每个天线元件可以连接到一个或多个T / R模块。

另外,可以在每个T / R模块和天线之间插入模拟移相器,以提供一些有限的转向能力。

如图2所示。

该系统可以支持的最大数据流数N S是N TRF和N RRF中较小的一个。

基于大规模MIMO的共享型阵列混合波束成形算法

基于大规模MIMO的共享型阵列混合波束成形算法

基于大规模MIMO的共享型阵列混合波束成形算法徐顺清;石晶林;张宗帅;任俊威【摘要】针对大规模MIMO系统中传统全数字波束成形算法的系统实现成本高昂和能量消耗巨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共享型阵列的混合波束成形算法.在设计算法时为了充分利用大规模天线阵列所带来的增益,考虑分别提取全数字波束成形算法中最佳预编码矩阵和合成矩阵的相位信息作为混合波束成形算法中的模拟预编码矩阵和模拟合成矩阵,然后对它们与信道作用后的等效信道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相应的数字预编码矩阵和数字合成矩阵.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混合波束成形算法能够在系统性能和实现成本之间达到较好的折衷,同时该算法对硬件精度的要求较低.【期刊名称】《高技术通讯》【年(卷),期】2018(028)009【总页数】8页(P763-770)【关键词】大规模MIMO;射频(RF)链路;波束成形;频谱效率【作者】徐顺清;石晶林;张宗帅;任俊威【作者单位】移动计算与新型终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10019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三星研究院北京100028;移动计算与新型终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10019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移动计算与新型终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10019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三星研究院北京100028【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在不断进步,现代的移动通信方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人们带来了高效、快捷的通信服务[1]。

从早期的第一代(1G)到目前的第四代(4G)通信系统,移动通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不断增长的用户接入数量和各种设备所产生的数据量无疑是推动现代通信系统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2]。

根据Cisco公司最新发布的可视化网络指数(visual networking index,VNI)白皮书预测,到2021年,全球移动设备将达到116亿台,移动IP流量年数据量将剧增到367 EB,面对如此巨大的设备数量,现有的系统将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通信业务需求,因此研究者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第五代(5G)移动通信系统[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规模MIMO阵列波束形成
作者:阮西玥杨鑫贾曼华
来源:《科技视界》2019年第15期
【摘要】毫米波通信凭借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高等优点被5G系统采用,并且其中的大规模天线阵列和波束形成技术已经成为5G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研究了毫米波通信系统中的波束形成技术。

首先研究IEEE 802.15.3c标准规定的3c码本和N相位码本。

并针对基于以上两种码本产生的波束旁瓣电平过高的问题,本文提出将均匀窗、二项式窗、汉明窗和高斯窗等6种常见的窗函数应用在码本矩阵中的方法,由此获得更优的波束性能。

除此之外,还深入研究了3c码本和圆阵码本两种码本的训练机制。

【关键词】毫米波通信;大规模天线阵列;波束形成
中图分类号: U21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15-0004-002
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19.15.002
Large-Scale MIMO Array Beamforming
RUAN Xi-yue YANG Xin JIA Man-hua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Jiangsu 210000, China)
【Abstract】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is adopted by 5G systems due to its large communication capacity and high transmission quality, and its large-scale antenna array and beamforming technology have become a key component in 5G systems.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beamforming technology in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s. First, study the 3c codebook and N-phase codebook specified in the IEEE 802.15.3c standard. For the problem that the beam sidelobe level generated by the above two codebooks is too high, this paper proposes to apply six common window functions such as uniform window, binomial window, Hamming window and Gaussian window to the codebook matrix. The method in which the better beam performance is obtained. In addition, the training mechanism of the 3c codebook and the circular matrix codebook is studied in depth.
【Key words】Millimeter-wave communications;Large-scale antenna arrays;Beamforming
1 波束基本概念
虽然阵列天线的方向图是全方位的,但阵列的输出经加权求和后,却可以是阵列接受的方向增益聚集在一个方向上,相当于形成了一个波束。

这种把来自不同阵元的信号进行加权处理合并的过程就是波束形成。

波束形成的实质是对波束信号的矢量矩阵进行加权操作,实行调幅与调相步骤以完成波束形成。

发射机产生的波束信号经过移相器进行相位移动处理后被传送至发射天线,经过射频信道到达接收天线,再经过接收端的相位移动处理调整为正确的期望形式。

波束形成处理的目的是使发射接收双方达到最好的波束匹配,提高通信质量,节省频带资源。

大量的研究使用波束響应表示波束在空间中的性质,可以表示为[1]
其中,w为波束形成器的加权向量,w∈M×1,M为阵元数目,a为上文提到的阵列的方向矢量,θ为波束指向,通常情况下θ∈(-π/2,π/2)。

2 窗函数
除了改变阵元数,常用的抑制旁瓣、增加波束方向性的方法是使用窗函数,它能够给幅度提供权值而达到目的。

根据权值的计算方法,窗函数又有不同的分类。

下面对几种窗函数下的波束形成效果进行研究,通过波束增益图对比其性能优劣。

对各窗函数的加窗效果进行了图形的对比展示,下面对其作用下产生的各项波束参数进行更深入的对比。

将几种窗函数的旁瓣电平和主瓣宽度进行对比,由此表可知,旁瓣抑制效果从强到弱排列如下:二项式窗>布莱克曼窗>汉明窗>高斯窗>汉宁窗>均匀窗,旁瓣的柱形越高说明抑制效果越好。

主瓣宽度越宽,方向性越差,它的性能排列顺序和旁瓣电平的抑制顺序恰恰相反,也正好说明了旁瓣电平与主瓣宽度是一对矛盾的参数,在使窗函数时要注意衡量,使之平衡以满足要求。

3 码本
3.1 IEEE 802.15.3c 码本设计
加权向量只能产生单一方向的波束,在现实通信环境中不能够满足用户分布范围扩大的需求。

通过应用多组加权向量,改变波束信号的相位可以产生多个MRA的波束。

这样多组的加权向量组合起来就称为码本,用W表示。

IEEE 802.15.3c标准中对码本设计方案做出规定,下文简称3c码本。

该方案的主要特点是不需要像调整幅度值,仅调整波束方向并产生多组波束。

3c码本规定:[2]
当M≤K时,
其中,M为阵元数目,K为波束数目,函数fix为向下取整函数,mod为取余函数。

W为M×K的矩阵,每一列代表加在M个阵元上的加权值,即为一个波束。

3.2 N相位码本设计
单一的加权值造成波束较为粗糙,更加细化的相位数值能够换取精细的波束。

当M≤K 时,将3c码本规定的公式转换为:[3]
3c码本中的4个相位值将单位圆均分为4个区域,若增加区域个数,就在此基础上继续等分,将上式中的两个4改成N即会产生N个相位值来构成码本,因此称为N相位码本。

公式为:
图1为3c码本波束增益图,图2为N相位码本波束增益图,可以看出3c码本旁瓣电平高与N相位码本,后者旁瓣低且分布均匀。

4 性能分析
本节将从波束方向性、主瓣宽度、旁瓣电平的角度对波束的性能进行分析。

4.1 方向性
天线方向性指波束在某特定方向上的辐射能量密度。

方向性和增益之间的关系为:
其中e指的是天线电功率,理论分析时,通常设定为1。

通常,将天线方向性的最大值作为分析波束性能的标准,即为MRA的方向性,公式为:
方向性由强到弱为:N相位码本>3c码本>高斯窗码本>汉宁窗码本>布莱克曼窗码本。

4.2 主瓣宽度
观察3c码本和N相位码本的计算公式可知,其方向图和阵元数目不存在明显关系,因此主瓣宽度变化趋势不大。

然而,各类窗函数的计算公式与阵元数目有明显关系,随着阵元数目的增加,窗函数的影响越大,主瓣宽度越窄。

4.3 旁瓣电平
使用窗函数的目的是为降低旁瓣电平,主瓣宽度也会相应拓宽。

5 波束练习
毫米波无线系统中的通信双方在空间中产生波束覆盖用户的区域,通过切换波束寻找最优的波束对,这些波束对能够使通信质量达到最好。

3c码本波束训练的4种模式,分别是:
(1)准全向(Quasi-omni Pattern):一般情况仅将空间分为1至2个区域的最低精度的方向圖;
(2)扇区(Sector):在准全向区域内又再次划分多个扇区,一个扇区内可以覆盖多个精细;
(3)精细波束(Fine Beams):用于填充扇区的更精确的波束,码本矩阵内的每一列都代表一个精细的波束。

为了缩短精细波束的配对建立时间,根据以上的4种模式,将波束训练过程分为以下3个阶段,假设发射端和接收端拥有同样配置的码本矩阵。

5.1 设备到设备连接
每个设备将周围区域分解成多个准全向波束区域,一般情况下,准全向波束能够覆盖设备附近大部分区域,单个波束跨度广,波束数量较少。

在最初建立连接的阶段,设备之间进行准全向波束(下转第39页)(上接第5页)匹配。

发射端首先发送训练序列,接收端收到后通过计算使用每对准全向波束时的信道信干信噪比,决定最佳的波束对。

5.2 扇区级训练
设备间完成准全向波束的配对之后,即确定了最粗略的波束区域,扇区级的训练就是在这些区域内分解成分辨率较低的扇区。

通过比较每次匹配结果可以得到最优的发射和接收扇区
5.3 波束级训练
同扇区级训练类似,单个扇区对应波束数为K。

发射端设备在扇区范围内上,从K个方向上发送精细波束。

若后续还会有高精度跟踪波束,则仍需要进行标准值的比较。

【参考文献】
[1]崔志芳.60GHz无线通信系统波束形成码本设计方案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
[2]张姗妹.60GHz无线通信系统波束成形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3]李雯馨.基于码本的MIMO系统有限反馈波束形成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