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1复习资料(精炼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文学文本与文体种类第一节文学文本

【知识点】

①文本概念与作品概念的异同;

文学文本概念:文学文本是一个含有审美意味的、具有开放性和多层次结构的语言符号系统。狭义的文本,专指语言构成的文学文本。在文化研究中,“文本”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泛指:一切有待于解释的符号对象。

文本与作品:文本:相对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来自读者、主体间和互文关系

作品:从属于个体。作品的意义来自作者的意图。

②文学文本的结构及文本三层次之间的关系

文学文本的结构分为语言层、现象层和意蕴层三个层次。

语言层、现象层和意蕴层的关系:上一层次是下一层次的显现形式,下一层次是上一层次的存在依据。文学文本的三个层面既相互依存,又有各自独立的审美价值。

基本知识:语言层是人们接触文学文本时首先感知的实体性层面。

语言层的主要功能::第一、把审美意识符号化。A 用语音唤起形象感B 用语义创造形象

第二、语言本身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

语言层不仅通过语言的所指内容带来形象感,同时还利用语言形式本身(如有音无义或有形无义的语言现象)给人以形象化的感受。

结论:语言层是由语言材料构成的文本外观,即一系列呈线性组合的词句。文学文本的语言层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

文学文本的现象层:用语言符号创造的形象世界所构成的非实体性层面。也可称之为形象层。现象层要通过对语言的想象才能把握。

有无现象层是区别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重要标志。

结论:有无现象层是区分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根据之一。文学文本主要是由形象系统构成的,现象层居于核心地位,现象层既是语言层的所指,又是意蕴层的载体。

意蕴层即文学文本现象层的“意指蕴涵”,是文本的灵魂所在。

意蕴层的特点:A 文学文本的意蕴层隐含在形象之中,并不独立存在。B 文学文本的意蕴具有含蓄、多义的特点。

结论:意蕴层即文学文本的“蕴涵意指”。意蕴是否丰富、深厚,影响着文本的审美价值;意蕴是文本的灵魂所在。文学文本的意蕴不能脱离形象即现象层面单独存在,具有含蓄、多义的特点。

③文学文本的体裁划分

体裁分类的意义A 有助于认识文学的特点;B 规范作家的创作;C 诱导读者的感受和理解。中国古代二分法:韵文(文)、散文(笔)西方古代的三分法: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

现代通用的四分法:诗歌、散文、小说、剧本

诗歌(抒情)突出文学文本的语言层。小说、

剧本(叙事)突出文学文本的现像层

散文(感受)突出文学文本的意蕴层

【知识点】

①诗歌涵义:诗是一种用讲究韵律的语言,通过丰富的想象,含蓄地表现思想感情的文体。

②诗歌的抒情性:诗的特质是抒情;诗歌的特点源于抒情

A、以情感生活为题材;诗以隐喻、象征的方式,表达了对理性精神的追求和思考,而不是某种道理的直白。

B、追求情感的真挚与深厚;情感的真挚与深厚体现了诗歌对情感质量的要求。

C、借助丰富的想象为情感造型。想象使情成体,想象和情感之间存在着彼此相依的互动关系:情感为想象的活跃提供了内在动力,想象为情感的表现寻找外化的形象。

总之:诗歌与抒情的关系;抒情不是情感毫无节制的宣泄,诗歌抒发的是个人情感的提炼与升华,具有普遍的审美意义。

③诗歌语言和结构的特征;

1、诗歌语言的特点:

A 精致:语言锤炼有助于情感表现,好的语言形式能起到提炼情感的作用。

B 反常,词语、语法、句法的反常化(陌生化)

C声律(音乐性)语言(语音)的节奏和韵律对情感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2.诗歌结构的特点

诗歌结构具有跳跃性;一般不遵循事件发展过程的逻辑顺序,而是依照情感抒发的轨迹展开,事件过程有省略、伸缩、交叉和颠倒;遵循情感逻辑,诗歌的结构服从于情感表现的逻辑。

④意象和意境。(意象和意境是中国古代诗论特有的范畴)

诗的意象是指蕴含着情感意念,让读者得之于言外的艺术形象。意象即表意之象、寓意之象、见意之象。意象的作用在于“使情成体”。

1、中西诗歌意象的差异

中国诗歌的意象,情景结合:强调主观、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客观、外在景物的结合,即借景抒情。情意与景物具有对应性的关系。

西方诗歌的意象,主观印象:突出感受的主观性,诗歌意象往往是主观印象的表现,诗歌意象是内在情意的直接表现。

2、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使情感具象化,可以传达,可以感受。民族的文化承传使一些意象成为某种情意的特定符号。反复出现的意象具有不言自明的意味。

3、诗的意境,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或审美境界,具有“境生于象而超乎象”的特点。意境的表意一般具有超越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意境和意象的区别:意象:诗歌表意的基本符号。是一种表情的语言单位。意境:意象或一组意象的表现所达到的一种境界,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拓展视野

俄国形式主义认为,诗歌语言要有“陌生化”(反常化、奇特化)的特点:

诗歌语言有异于日常语言,打破语言的规范用法,能够引起新鲜感,使我们更深切地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知识点】

①散文的涵义;散文是一种抒发人生审美感受的文学体裁。以感受的审美性界定文学散文,语言形式不是规定散文的决定性因素。

②抒发感受与散文的分类

表达人生感受则是散文的基本内容。感受的表现及其“寓意”,是衡量散文质量的标记。以抒发感受为主,所以散文取材无限制,在所有文学体裁中,散文取材最为广泛。

以抒发感受为主,散文的表现方式也极为自由,没有其他文体必须遵循的各种成规。散文也因此有了随性而发的自由。

散文的要求:承载感受的真性情,表现感受的自然态,升华感受的反省力。

散文的分类,分类标准:散文在抒发感受上,借助的方式和表达的途径有区别。

根据感受的特点和抒发感受的方式,散文分为:

抒情散文:将感受抒发建立在对思想感情的梳理和分析上

记叙散文:通过记述抒发感受。感受的抒发是组织叙述的主线。叙事成分一般都不复杂。议论散文:在议论的语境中,借助分析性的话语,来展开和深化感受的抒发。议论中的引经据典,说古道今,有知识性的趣味和感悟性的智慧。

③散文的形式和语言的特征

自由和自然的形式

1.散文的结构

由于感受抒发的需要,散文的表现形式(结构、语言、组织)具有自由和自然的特点。

自由是对结构、形式的约束而言;自然是对语言、性情的表达而言。

散文的结构形散神不散。“形散”:散文结构的自由性。“神不散”:散文感受的集中性。散文感受的集中性与引发、寄托、表现感受的材料、结构、形式的自由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既形成了散文的特点,也是能否写好散文的关键。

2、散文的语言

与抒发感受相适应,散文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具有生活化、口语化的特点。

散文语体因此又被人称为娓语体,家常体。强调了散文的语言需要自然、清新、简洁。

文学散文的典型形态小品文

“小品”本义是指一种短小的佛教经文,称为“小品般若”。

小品是文人(知识分子)抒发其人生感受的一种散文样式。

小品的长处和短处,小品的魅力和局限,都与文人的趣味及其表现方式有关。

清人吴乔的“诗酒文饭”说

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形质尽变。

诗把“意”(感受)化为情,溶于情;散文则要保留“意”(感受)的原生态。

说明散文是对感受的直接表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