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推断题(经典)
化学推断题真题高考
![化学推断题真题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10bb6fa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7.png)
化学推断题真题高考化学推断题,作为高考中的一道重要题型,考察考生运用化学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道真实高考化学推断题,并逐步解析其解答过程。
【真题】某同学用酸性高铁素溶液、碱性高铁素溶液和盐酸对硫化钠进行检验,结果如下:(1)用酸性高铁素溶液检验硫化物,结果生成黑褐色沉淀。
(2)用碱性高铁素溶液检验铵盐,结果生成兰色沉淀。
(3)用盐酸对硫化钠进行几边,生成气体A和溶液B。
将气体A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再加盐酸,并加热,生成橘黄色沉淀。
问题:据上述实验结果,写出化学方程式,推断盐酸生成的气体是什么,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什么?【解析】根据实验结果和题目要求,首先列出化学方程式,再进行推断分析。
(1)酸性高铁素溶液检验硫化物,生成黑褐色沉淀,根据常见离子的沉淀反应可知,测硫根离子存在,化学方程式为:S2- + Fe3+ → Fe2(SO4)3↓(2)碱性高铁素溶液检验铵盐,生成兰色沉淀,根据铁离子与铵盐的反应特性,可知铵离子在溶液中。
化学方程式为:Fe3+ + NH4+ → FeNH4(SO4)2↓(3)盐酸对硫化钠的反应,生成气体A(硫化氢)和溶液B(硫代硫酸钠)。
硫化氢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钠和水,再加入盐酸,生成氯化钠和橘黄色沉淀(硫化镉)。
化学方程式为:Na2S + 2HCl → H2S↑ + 2NaClH2S + 2NaOH → Na2S + 2H2ONa2S + CdCl2 → CdS↓ + 2NaCl综上所述,该实验结果表明盐酸与硫化钠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气体后生成硫化镉橘黄色沉淀。
考生在日常学习中应多做实验,掌握化学反应的特点和规律,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
通过解析上述高考真题,不仅能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化学推断题的解答思路,还能够提升考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希望考生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多进行题目练习,熟悉各类反应特点,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顺利应对考试。
高中化学推断题100题
![高中化学推断题100题](https://img.taocdn.com/s3/m/c1087a6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2.png)
高中化学推断题100题1. W 是一种高分子功能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一种合成W 的路线如图。
已知:请回答下列问题:(1)D 的名称是_______。
G 中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
(2)已知E 的分子式为C 8H 8O 2,F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3)G→W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M 是G 的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结构有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遇氯化铁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②能与NaHCO 3反应产生气体。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上有5组峰且峰的面积比为1∶2∶2∶2∶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5)设计以2,3-二氯丁烷()、丙烯醛(CH 2=CHCHO)为原料合成苯甲醛的合成路线_______(无机试剂任选)。
2.维生素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一类有机物。
以下是合成某维生素部分路线:已知:R MgCl'→2H O→(1)化合物Ⅶ的分子式为________,该分子中处在同一平面的碳原子数为________。
(2)分析一元醛A 的结构特征,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结构特征 反应的试剂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① -CHO Ag(NH 3)2OH _____ 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由化合物Ⅲ和Ⅳ反应生成化合物V 的方程式:________。
(4)化合物Ⅱ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发生银镜反应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共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且峰面积比为6:1:1的同分异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5)聚苯乙烯树脂是一种良好的保温材料,请以苯甲醛为原料,设计路线合成其单体苯乙烯____,其他试剂任选。
3.化合物H 是用于合成某种镇痛药的医药中间体,利用烃A 合成H 的某路线如下图所示:已知:Fe/HCl22R NO R NH ⎯−−⎯⎯→ 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D 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
高一化学推断题含答案(已整理分类,独一无二版本)
![高一化学推断题含答案(已整理分类,独一无二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2c8192d0ce2f0066f533228e.png)
(一)元素推断题1、周期表前20号元素中,它们形成离子化合物时,原子数之比为1﹕2,且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写出这些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A 、B 两元素,A 的原子序数为X,A 、B 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分别为m 和n ,若A 和B 同主族,当B 在A 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B 在A 的下一周期时,B 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
3、A 、B 、C 、D 为短周期元素,A 和B 同周期相邻,A 和C 同主族相邻,ABC 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1,D 元素与ABC 既不同周期又不同主族,请回答:(1)元素符号 A ________B 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__ . (2)A 、B 、D 组成为D 4B 2A 3的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的PH 值小于7的原因是(3)比较B 、D 形成的化合物与A 、D 形成的阴离子结合质子能力强弱_______. 请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电子式表示D 2A 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A 、B 、C 、D 四种短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其单质也可分别用A 、B 、C 、D 表示),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按B 、D 、C 、A 顺序增大,D 、C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相邻。
在一定条件下,B 可以分别和A 、C 、D 化合生成甲、乙、丙化合物,C 和D 化合可得丁。
已知乙、丙两个分子中各含有10个电子,并且甲、乙、丙、丁、戊有如下的变化关系:请填写下列空格:(1)甲的浓溶液与一种黑色粉末共热可得A ,则甲为_______,乙为___________。
高中化学经典推断题
![高中化学经典推断题](https://img.taocdn.com/s3/m/4b6bef8b700abb68a982fbe4.png)
高中化学经典推断题一1、常温下,A是双原子分子气态单质,其密度为3.17g/L(标准标况下,B、C、D 都是含A元素的化合物,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1分别写出A、B、C、D的化学式:A B C D(2试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A→B D→A。
2、沈括《梦溪笔谈》中提到信州(今江西省铅山县有一苦泉,将苦泉水煎熬,得到一种蓝色晶体.此晶体常用作游泳池或浴池杀菌消毒剂.试回答:①此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②煎熬苦泉水的铁锅用久了就会在其表面析出一层红色物质,其原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金属单质A、B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C、D、E、F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⑴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丙⑵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反应①反应⑤4、A、B、C、D、E、F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未标出(1若A为短周期金属单质,D为短周期非金属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F的浓溶液与A、D反应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2若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D、F是气态单质,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则反应②(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常温下1g D与F 反应生成B(气态时放出92.3kJ热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3若A、D、F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B固体属于__________晶体.5.短周期常见元素形成的纯净物A、B、C、D、E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物质A与物质B之间的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E可能..与A、B两种物质中的某种相同。
高中化学推断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推断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f5359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11.png)
高中化学推断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推断题1.甲氧苄啶(G)是磺胺类抗菌药物的增效剂,其合成路线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E 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 。
(2)B→C 的反应类型为 ;试剂X 的结构简式为 。
(3)若每分子F 的碳碳双键加上了一分子Br 2,产物中手性碳个数为 。
(4)B 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属于A 的同系物;②苯环上有4个取代基;③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5)以异烟醛( )和乙醇为原料,制备抗结核杆菌药异烟肼的合成路线如图:→催化剂O 2Y →浓H SO 4,ΔCH 3CH 2OH →H 2N−NH 2·H 2O 异烟肼写出生成Y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异烟肼的结构简式为 。
2.普瑞巴林能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结构简式为 ,其合成路线如下:(1)普瑞巴林分子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2)化合物A的命名为。
(3)B→C的有机反应类型为。
(4)写出D→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E~G中,含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有(填字母)。
(6)E→F反应所用的化合物X的分子式为C5H10O,该化合物能发生银镜反应,写出其结构简式,化合物X的含有碳氧双键( )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X、不考虑立体异构)数目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组峰的为(写结构简式)。
(7)参考以上合成路线及反应条件,以和必要的无机试剂为原料,合成,在方框中写出路线流程图。
3.中华裸蒴中含有一种具有杀菌活性的化合物J,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J的分子式为。
(2)A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结构分别为和,其熔点M N(填“高于”或“低于”)。
(3)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由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
(5)G的结构简式为。
(6)F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NH2,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2∶2∶2∶2∶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高考化学推断题
![高考化学推断题](https://img.taocdn.com/s3/m/0ce93b6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48.png)
高考化学推断题
在一次确定物质性质的化学实验中,研究人员将一种物质X
与一种强氧化剂反应。
实验结果表明,产生了一种新的物质Y,并伴随着气体的生成。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可以得出以下推断:
1. 物质X具有还原性质。
因为在反应中,物质X与氧化剂发
生反应,说明物质X能够给电子给予氧化剂,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
2. 物质Y是由物质X与氧化剂直接反应生成的产物。
这是因
为实验结果中产生了物质Y,并且没有观察到任何其他反应物或中间产物。
3. 反应中伴随着气体的生成。
根据实验结果中观察到的气体生成现象,可以推断在物质X与氧化剂反应的过程中,产生了
气体产物。
这可能是由于气体生成的放出、释放或者新产生的气体无法溶解在反应溶液中导致的。
综上所述,通过一次确定物质性质的化学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断出物质X具有还原性质,与氧化剂发生反应
生成物质Y,并伴随着气体的生成。
高一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附答案)
![高一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f8e77c3968011ca200911d.png)
高一化学推断题专项训练一、推断题1.X、Y、D、E、F……都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已知Y是单质,X是化合物,溶液E中滴入KSCN 溶液呈红色。
这些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如框图所示,根据框图及提示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Y和X的浓溶液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____,若无该条件,反应将很难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F→G+X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L转化为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试管中制备L,为了能观察到L的颜色,需要进行特殊的操作,该特殊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Cu放入0.1mol·L-1 Fe(NO3)3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铜片,溶液中c(Fe3+):c(Fe2+)=2:3,则Cu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已知X、Y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以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未标出。
试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________、Y________、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3、下图表示几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已略去),其中A、C为无色气体。
1.化合物W可能是或,C是,F是。
2.反应①中若消耗7.8gNa 2O 2,则转移的电子数为。
3.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
4.A与CuO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N 2和Cu,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图中每一个方格表示相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B是一种单质,其余物质都是含B元素的化合物。
C是一种钠盐,E是C对应的酸,B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D是B的氧化物(其他不含B元素的生成物、各步反应添加的必要试剂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高三化学常见推断题(含答案上)
![高三化学常见推断题(含答案上)](https://img.taocdn.com/s3/m/fdc46f3b767f5acfa0c7cd4d.png)
1.(12分)前四周期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周期表所有原子中原子半径最小的,B有三个能级,且各个能级上电子数相等,D与C同周期,且C中未成对电子是该周期中最多的;D基态原子的2p电子是2s电子的2倍;E有4个电子层,且与A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他各层均排满。
(1)写出E2+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
(2)A和C可以形成18电子的分子,该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3)C与D形成的酸根离子CD3-①CD3-的空间构型为 (用文字描述)。
②写出一种与CD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
(4)CA3的沸点比BA4的沸点高的原因是。
(5)E2+与C的常见氢化物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离子,1mol该离子中含σ键数目为。
(6)E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体中每个E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E原子数目为。
【答案】(12分,除第3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1)[Ar]3d9或1s22s22p63s23p63d9 (2)sp3(3)①平面正三角形②SO3或BF3(4)NH3分子间有氢键(5)16mol或16×6.02×1023(6)122.【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A、B、C、D分别处于第一至第四周期,自然界中存在多种A的化合物,B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B与C可形成正四面体形分子,D的基态原子的最外能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他能层均已充满电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2)C所在主族的前四种元素分别与A形成的化合物,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填化学式),呈现如此递变规律的原因是。
(3)B元素可形成多种单质,一种晶体结构如图一所示,其原子的杂化类型为,另一种的晶胞如图二所示,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732)(4)D元素形成的单质,其晶体的堆积模型为,D的醋酸盐晶体局部结构如图三,该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是 (填选项序号)。
元素推断题题目大全高中
![元素推断题题目大全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323c043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1.png)
元素推断题题目大全高中1. 推断该元素是碱金属还是碱土金属2. 推断该元素的周期3. 推断该元素在同一周期中的布居规律4. 推断该元素的电子亲和能力5. 推断该元素的电离能力6. 推断该元素的电负性7. 推断该元素的原子半径8. 推断该元素的离子半径9. 推断该元素是单质还是化合物10. 推断该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11. 推断该元素的合成方法12. 推断该元素的物理性质13. 推断该元素的化学性质14. 推断该元素的氧化态范围15. 推断该元素的反应活性16. 推断该元素的应用领域17. 推断该元素对人体的影响18. 推断该元素的放射性质19. 推断该元素在核反应中的应用20. 推断该元素的稳定性。
1. 推断该元素是碱金属还是碱土金属这个推断可以根据该元素所在的周期表位置进行判断。
如果在第一和第二周期,这个元素很可能是碱金属;如果在第三到第八周期,这个元素可能是碱土金属或其他元素。
如果推断不出来,可以进一步查找该元素物理化学特征。
2. 推断该元素的周期这个推断可以根据该元素的原子序数进行判断。
每个元素原子序数都唯一,按顺序排列即为周期,可以通过周期表示或周期表来进行确认。
3. 推断该元素在同一周期中的布居规律元素在同一周期中的电子数相同,通常遵循A型布局规律,即元素的外层电子排布规律为$s^1$、$s^2p^1$、$s^2p^2$、$s^2p^3$、$s^2p^4$、$s^2p^5$和$s^2p^6$。
该元素的布局规律可以根据其所处的周期表序数来推断。
4. 推断该元素的电子亲和能力电子亲和能力指的是原子能够吸收电子形成阴离子的程度。
如果原子能够轻松地接受电子,那么它的电子亲和能力就会比较高。
可以通过该元素的电子结构、化学成分、原子数和元素周期来推断该元素的电子亲和能力。
5. 推断该元素的电离能力电离能力指的是从原子中脱离电子所需的能量。
如果原子的电离能力很高,说明它的化学反应比较不活泼;如果电离能力很低,说明它的化学反应比较活泼。
元素推断题题目大全高中
![元素推断题题目大全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8bb0ac2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43.png)
元素推断题题目大全(高中)1. 共价键的形成a)请解释以下现象:当非金属元素氧气与非金属元素氮气发生反应时,形成的化合物具有共价键。
b)钠和氯发生反应后形成氯化钠,请推断氯化钠中的键属于何种类型。
2. 化学键类型的区分请推断以下键属于何种类型:a)氧气分子中的键b)氢气分子中的键c)氯气分子中的键3. 键的极性推断请根据以下化学反应推断键的极性:a)氯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氢氯酸b)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c)氧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水4. 电子云的推断请推断以下分子的电子云构型:a)氯气分子b)甲烷分子c)水分子5. 化学键的强度推断请根据以下化合物的键类型和键的长度,推断它们的化学键强度:a)氢氧化钠(NaOH)b)硝酸(HNO3)c)硫酸(H2SO4)6. 键的解离能推断请根据以下化合物的键的解离能推断它们的稳定性:a)氯化钠(NaCl)b)硝酸(HNO3)c)亚硝酸(HNO2)7. 分子的几何形状推断请根据以下分子的电子云构型推断它们的几何形状:a)二氧化碳分子b)氨分子c)水分子8. 共振结构的推断请根据以下化合物的共振结构推断哪些分子存在共振:a)苯分子b)范甘环分子c)腺嘌呤分子9. 分子极性的推断请根据以下化合物的电子云构型推断它们是否是极性分子:a)二氯甲烷(CH2Cl2)b)三氟甲烷(CHF3)c)四氟化碳(CF4)10. 反应类型的推断请根据以下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的类型(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或置换反应):a)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b)硝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和硝酸钠c)氯气和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以上是一些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元素推断题目,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化学推断题和答案高考真题
![化学推断题和答案高考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0ca4dd4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9.png)
化学推断题和答案高考真题近年来,高考化学试题中的推断题一直备受考生关注。
推断题不仅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更需要考生具备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给出两道高考化学推断题和详细答案解析,希望对广大考生备战高考时有所帮助。
题目一: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进行了一组实验,依次向试管中加入氢气、氧气和氮气,然后点燃气体。
根据实验结果,向试管中加入氧气时,火苗突然变得更亮。
请问,这是由于加入氧气导致的吗?解析一:加入氧气导致火苗变得更亮可能是由于氧气的氧化性作用。
氧气是一种强氧化剂,在燃烧过程中可以促进燃烧的发生,使火焰更为明亮。
因此,加入氧气后火苗变亮是合理的推断。
题目二:某实验室里有三瓶液体,分别是水、醚和甲苯,现要求进行鉴别实验。
实验者取一滴“增氧水”放入每瓶液体中,结果发现醚和甲苯中的“增氧水”立刻发生了变化,而水中的“增氧水”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请问,这三瓶液体中可能存在的物质是什么?解析二:“增氧水”通常由高锰酸钾和硫酸组成,它们能够氧化有机物。
根据实验结果,醚和甲苯中的“增氧水”发生了变化,而水中的“增氧水”未发生变化,可以推断醚和甲苯中可能存在有机物,而水中没有有机物。
由于醚和甲苯均为有机溶剂,因此,这三瓶液体中可能存在水、醚和甲苯。
通过以上两道高考化学推断题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出,推断题并不仅仅是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备考高考时,考生需要注重提升自己的推理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试题。
希望广大考生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思考,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高考梦想。
高考化学元素推断题(大题)
![高考化学元素推断题(大题)](https://img.taocdn.com/s3/m/bec5ae4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f.png)
_ 。
4.根据周期表对角线法则,金属Be和Al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相似,又知AlCl3的熔沸点低,容易升华。
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e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2BeO2的离子方程式。
(2)Be(OH)2和Mg(OH)2可以用试剂鉴别,其离子方程式为。
(3)BeCl2是(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推测BeCl2水溶液在常温下的pH 5(填“大于“等于”“小于”)。
(4)Li和Mg根据对角线法则,性质也相似,Li在空气中燃烧,主要产物的化学式为,同时还有少量的生成。
5.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
(1)W、X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W与Y可形成化合物W2Y,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X的硝酸盐水溶液显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4)Y与氢元素形成化合物H2Y,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5)比较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用分子式表示)。
(6)W、X、Y、Z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
(7)Z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0.25mol该物质与一定量水混合得到一种稀溶液,并放出Q kJ的热量。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8)W与氧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W2O2,该化合物中阴离子与阳离子个数比为。
(9)某种金属元素与Y的单质化合生成+2价的硫化物,与Z的单质化合生成+3价的氯化物,则该金属在元素周期表处于周期族。
6.(14分)A、B、W、D、E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质子数之和为39,B、W同周期,A、D同主族,A、W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W和A2W2,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由A、B、W三种元素组成的18电子微粒的电子式为。
(3)经测定A2W2为二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的还要弱,请写出其第一步电离的电离方程式。
高中化学推断题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推断题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6e013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b.png)
高中化学推断题试题及答案试题:在一次化学实验中,我们有五种无色溶液:A. 硫酸铜溶液,B. 氢氧化钠溶液,C. 碳酸钠溶液,D. 硫酸溶液,E. 氯化钡溶液。
实验中观察到以下现象:1. 溶液A与溶液B混合时,产生蓝色沉淀。
2. 溶液A与溶液C混合时,也产生蓝色沉淀。
3. 溶液B与溶液D混合时,没有明显现象。
4. 溶液C与溶液D混合时,产生气泡。
5. 溶液D与溶液E混合时,产生白色沉淀。
请根据以上现象推断出五种溶液的化学成分。
答案:根据实验现象,我们可以逐一推断出每种溶液的成分:1. 溶液A与溶液B混合产生蓝色沉淀,这是典型的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的现象。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溶液A是硫酸铜溶液,溶液B是氢氧化钠溶液。
2. 溶液A与溶液C混合同样产生蓝色沉淀,这进一步验证了溶液A是硫酸铜溶液,同时表明溶液C也是氢氧化钠溶液。
但根据题目,我们知道溶液B和C是不同的,所以这里存在一个矛盾。
但考虑到实验现象的描述,我们可以假设溶液C实际上是碳酸钠溶液,因为碳酸钠与硫酸铜也能生成蓝色沉淀的碳酸铜。
3. 溶液B与溶液D混合没有明显现象,这表明溶液D不是硫酸铜,因为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混合会有沉淀。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溶液D是硫酸溶液。
4. 溶液C与溶液D混合产生气泡,这是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典型现象。
这进一步验证了溶液C是碳酸钠溶液,溶液D是硫酸溶液。
5. 溶液D与溶液E混合产生白色沉淀,这是硫酸与可溶性钡盐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的现象。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溶液E是氯化钡溶液。
综上所述,五种溶液的化学成分分别为:A. 硫酸铜溶液B. 氢氧化钠溶液C. 碳酸钠溶液D. 硫酸溶液E. 氯化钡溶液结束语:通过仔细分析实验现象和化学知识,我们可以成功推断出每种溶液的成分。
这类推断题不仅考察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还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能够细心观察,合理推断,不断提高自己的化学素养。
高考化学推断题(共30题)(解析版)
![高考化学推断题(共30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d2bb2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3.png)
挑战18推断题(共30题)训练内容是单选题共30题分布如下:1、金属和金属材料11题;2、酸和碱7题;3、盐化肥9题;4、化学与生活3题;1.(2022•云南)金属及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其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下列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说明铜具有导热性;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纯铜片上留下刻痕,说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填“大”或“小”)。
(2)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铁制品表面涂油或刷油漆(合理即可)。
(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
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和一氧化碳反应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
(4)某同学对含Cu(NO3)2、AgNO3、M(NO3)2的混合溶液进行探究,流程如下(M 表示一种金属元素):根据实验探究流程,回答下列问题:①气体X的化学式为H2;②金属Fe、Cu、Ag、M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M>Fe>Cu>Ag。
③滤液D中所含溶质的成分可能有3种情况。
【答案】(1)导热;大;(2)铁制品表面涂油或刷油漆(合理即可);(3)Fe2O3+3CO2Fe+3CO2;(4)①H2;②M>Fe>Cu>Ag;③3。
【解答】解:(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说明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说明铜具有导热性,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纯铜片上留下刻痕,说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2)铁生锈是铁与水和氧气接触发生的反应,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铁制品表面涂油或刷油漆(合理即可),隔绝氧气和水。
(3)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2Fe+3CO2。
(4)①对含Cu(NO3)2、AgNO3、M(NO3)2的混合溶液加入一定量的铁,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铁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亚铁,固体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体生成,说明加入的铁过量,固体甲中含铁,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故气体X为氢气;②滤液A中含硝酸亚铁,硝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加入过量的M得到无色滤液B,说明M置换出铁,M活动性大于铁,固体乙中含铁和M,故金属Fe、Cu、Ag、M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M>Fe>Cu>Ag;③固体乙中含铁和M,M活动性大于铁,加入硝酸银溶液,M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M(NO3)2和银;如果M足量,滤液D中所含溶质为M(NO3)2;如果M与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滤液D中所含溶质为M(NO3)2;当M完全反应,硝酸银有剩余,铁与硝酸银反应,铁有剩余,滤液D中所含溶质为M(NO3)2和Fe(NO3)2;当M完全反应,硝酸银有剩余,铁与硝酸银反应,铁与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滤液D中所含溶质为M(NO3)2和Fe(NO3)2;当M、铁完全反应,硝酸银有剩余,滤液D中所含溶质为M(NO3)2、Fe(NO3)2和AgNO3。
高考高中有机化学经典推断题(有答案)
![高考高中有机化学经典推断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defcbf524de518964b7d67.png)
1.有一种名为菲那西汀的药物,其基本合成路线如下:则:(1)反应②中生成的无机物化学式为。
(2)反应③中生成的无机物化学式为。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4)菲那西汀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以石油产品乙烯为起始原料进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F和G,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已知:E的分子式为C4H6O2,F的分子式为(C4H6O2)n(俗名“乳胶”的主要成分),G的分子式为(C2H4O)n(可用于制化学浆糊),2CH2=CH2+2CH3COOH+O22C4H6O2(醋酸乙烯酯)+2H2O又知:与结构相似的有机物不稳定,发生分子重排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结构简式:E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②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B、B—→C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有机物A和C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均为芳香族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有机物F的两种结构简式,;(2)指出①②的反应类型:①;②;(3)写出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所有有机物的结构简式;(4)写出发生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C→D ,D→E4.已知卤代烃在与强碱的水溶液共热时,卤原子能被带负电荷的原子团OH+所取代。
现有一种烃A,它能发生下图所示的变化。
又知两分子的E相互反应,可以生成环状化合物C6H8O4,回答下列问题:(l)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2)在①~⑦的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填序号)_________。
经典高考化学推断试题及答案
![经典高考化学推断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ca7ad00740be1e640e9a9b.png)
20XX届各名校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实验探究1.)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装置:品红溶液NaOH溶液品红溶液A B C D E⑴实验室常用装置E制备Cl2,指出该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⑵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 D____________________⑶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两发生装置按下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SO2NaOH溶液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
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指出在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之前,先将SO2和Cl2通过浓硫酸中的目的:。
②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
(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③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
2.((A).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
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③160 g/L NaOH溶液是指160 g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
(1)160 g/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若要计算该溶液的质量分数,还需要的一个条件是(用文字说明)。
(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选填序号)。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b.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c.将NaClO3氧化成ClO2(3)吸收塔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中化学元素推断题选9道(含答案)
![高中化学元素推断题选9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f943c6e518964bcf847ca3.png)
第2题 2-1 A : SO2 B : H2SO4 C : Na2SO3 2-2 2 SO3 + CCl4 = S2O5Cl2 + COCl2 2-3
D : Fe3S2(CO)9 Fe(CO3)
(OC)3Fe
S Fe(CO)3 S
第3题 3-1 A : Fe3C B : Fe(NO3)3 C : Fe3O4 D : Fe(CO)5 3-2 6Fe(NO3)3 = 2Fe3O4 + 18NO2 + 5O2
Cr2O72− + 3 H2O2 + 8 H+ = 2 Cr3+ + 3 O2 + 7 H2O
5-3 其中含有一根二次旋转轴和两个镜面
E : BaCr2O7
F : Cr(OH)3
G : SOCl2
O
O
Cr Cl Cl
第6题 6-1 由题意可设 B 的化学式为 M2Ox,则根据质量分数有 2M(M) = 0.5994×[2M(M) + xM(O)]
N 的单质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可作为硅的掺杂物。在自然界中,N 存在的一种形 式是化合物 A;A 是易升华的难溶性固体,其中含 N 60.9%。A 溶于浓硝酸生成 B;向 B 的 酸性溶液中通入气体 C,可生成酸 D 和黄色沉淀 E;D 加热脱水可得到氧化物 F。将 A 在 空气中加热也可得到氧化物 F;在氯气气氛下加热 F 与 S2Cl2 的混合物,可以得到无色极性 液体 G 和刺激性气体 H,H 和 C 的水溶液反应生成 E 和水。 9-1 写出化合物 A ~ H 的化学式,并写出由 F 和 S2Cl2 生成 G 的反应方程式。 9-2 N 还可以形成含氧酸 C;1 mol C 水解消耗 2 mol 水,仅得到 4 mol B。C 是中心对称的 分子,具有两根穿过 N 原子的 C2 轴;C 分子中,N 有两种化学环境和两种配位数。画出 C 的分子结构。
高中化学推断题总结(经典+全)
![高中化学推断题总结(经典+全)](https://img.taocdn.com/s3/m/5a3fe1c9c281e53a5902ff46.png)
无机推断题复习无机推断题是在化学学科的历次高考改革中始终保留的一种基本题型,是高考的热点题型。
它以无机物的结构、性质和相互转化为载体,不仅能全面检查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检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能考查学生抽象、求异、发散、收敛,逻辑推理,知识迁移,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能力,也能很好地与化学实验、计算、基本化学用语,化学基础理论、元素及化合物,有机知识等学科内综合考查,对考生有很好的区分度,预计在今后的理科综合能力考查中,它将依然是化学学科的一种重要题型。
一、无机推断题复习方法和策略。
推断题融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和理论于一体,侧重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在解无机推断题时,读题、审题相当重要,在读题审题过程中,要认真辩析题干中有关信息,抓住突破口,分析无机推断中的转化关系,仔细推敲,挖掘出隐含条件。
(一)基本思路读题(了解大意)→审题(寻找明显条件、挖掘隐含条件与所求)→解题(抓突破口)→推断(紧扣特征与特殊)→得出结论→正向求证检验读题:读题的主要任务是先了解题目大意,寻找关键词、句,获取表象信息。
切勿看到一点熟悉的背景资料就匆匆答题,轻易下结论,这样很容易落入高考试题中所设的陷阱。
审题:对读题所获信息提炼、加工,寻找明显的或潜在的突破口,更要注意挖掘隐含信息-“题眼”。
“题眼”常是一些特殊的结构、状态、颜色,特殊的反应、反应现象、反应条件和用途等等。
审题最关键的就是找出”题眼” 。
解题:找到“题眼” 后,就是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解无机推断题常用的方法有:顺推法、逆推法、综合推理法、假设法、计算法、实验法等。
通常的思维模式是根据信息,大胆猜想,然后通过试探,验证猜想;试探受阻,重新阔整思路,作出新的假设,进行验证。
一般来说,先考虑常见的规律性的知识,再考虑不常见的特殊性的知识,二者缺一不可。
验证:不论用哪种方法推出结论,都应把推出的物质代入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思路
读题(了解大意)→审题(寻找明显条件、挖掘隐含条件与所求)→解题(抓突破口)→推断(紧扣特征与 特殊)→得出结论→正向求证检验
棕色的气体
NO
Fe3+遇 OH-生成红褐色沉淀,遇苯酚显紫色,遇 SCN-显红色。
Fe2+遇 OH-生成白色沉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生成红褐色;Fe2+遇 SCN-无明显变化, 通入 Cl2 后溶液显红色。
与强碱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溶液一般含 NH4+
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溶液一般可能含:CO32-、HCO3-、SO32-、HSO3-(S2-、HS-)等
解题:找到“题眼”后,就是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解无机推断题常用的方法有:顺推法、逆推法、 综合推理法、假设法、计算法、实验法等。通常的思维模式是根据信息,大胆猜想,然后通过试探,验 证猜想;试探受阻,重新阔整思路,作出新的假设,进行验证。一般来说,先考虑常见的规律性的知识, 再考虑不常见的特殊性的知识,二者缺一不可。
固体加热后不留残渣的物质 I2、NH4Cl、(NH4)2CO3、NH4HCO3。
常温与水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 Na、K、F2、Na2O2、CaC2。
CO、N2 、C22-
甲烷、CCl4、白磷、NH4+;三角锥形有 NH3;直线型的多原 子分子可能为 CO2。
H 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常见元素中半径最小的是 H。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
的元素有
H、Be、Al、Ge 等。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2 倍或 3 倍的元素一定在第二周期
常见的原子晶体单质是 金刚石和晶体硅
读题:读题的主要任务是先了解题目大意,寻找关键词、句,获取表象信息。切勿看到一点熟悉的 背景资料就匆匆答题,轻易下结论,这样很容易落入高考试题中所设的陷阱。
审题:对读题所获信息提炼、加工,寻找明显的或潜在的突破口,更要注意挖掘隐含信息-“题眼”。 “题眼”常是一些特殊的结构、状态、颜色,特殊的反应、反应现象、反应条件和用途等等。审题最关 键的就是找出”题眼”。
2.物质的特征结构 10 电子微粒可能为 18 电子微粒可能为 14 电子微粒可能为 常见的正四面体结构有
N3-、O2-、F-、OH-、NH2-、Ne、CH4、NH3、H2O、HF、 Na+、Mg2+、Al3+、NH4+、H3O+等。 K+、Ca2+、Ar、F2、SiH4、PH3、H2S、HCl、H2O2、N2H4 CH3CH3 CH3F CH3OH HS-、S2-、Cl-、O22-等。
验证:不论用哪种方法推出结论,都应把推出的物质代入验证。如果与题设完全吻合,则说明我们 的结论是正确的。最后得到正确结论时还要注意按题目要求规范书写,如要求写名称就不要写化学式。
(二)相关知识储备
解答无机推断题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为基础。下面以“考纲”为核心,以教材出发,结合对近几年 高考试题的分析和对未来的预测,对常考的热点知识作如下归纳:
4.特征反应(中学)
(1)金属单质:Al
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 碱溶液反应的物质
(2) 两 性 物 质 : 两 性 氧 化 物 如 Al2O3 , 两 性 氢 氧 化 物 如 Al(OH)3、氨基酸等。
(3)弱酸弱碱盐:如(NH4)2CO3、CH3COONH4 等。
(4)弱酸的酸式盐:如 NaHCO3、Ca(HCO3)2、AaHSO3 等
1.颜色状态
状态 常温下呈液态的特殊物质: H2O、H2O2、C6H6 、 C2H6O 、Br2、Hg、等
颜色
有色气体:NO2 溶 液 中 的 有 色 离 (红棕色)、F2(浅 子:Cu2+(蓝色)、Fe2 黄绿色)、Cl2(黄 +(浅绿色)、Fe3+(黄 绿色);无色刺激 色)、MnO4-[紫(红) 性气体:SO2、 色]。Br2 在水中显黄 NH3、HX(F、Cl、 (橙)色,在有机溶剂 Br、I);无色无 中显橙(红)色,I2 在 味气体:H2、N2、 水中显黄(褐)色,在 O2、CO2、CO、 有 机 溶 剂 中 显 紫 CH4、C2H2、NO。 (红)色。
无机推断题复习
无机推断题是在化学学科的历次高考改革中始终保留的一种基本题型,是高考的热点题型。它以无 机物的结构、性质和相互转化为载体,不仅能全面检查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检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能考查学生抽象、求异、发散、收敛,逻 辑推理,知识迁移,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能力,也能很好地与化学实验、计算、基本化学用语,化学基础 理论、元素及化合物,有机知识等学科内综合考查,对考生有很好的区分度,预计在今后的理科综合能 力考查中,它将依然是化学学科的一种重要题型。
有色沉淀:①白色沉淀:
有色固体:(淡)黄(棕) 色 固 体 : Na2O2 、 S 、 FeS2、FeCl3;黑色固体: MnO2、C、CuO、FeO、 Fe3O4、CuS CuS2 ; 紫(黑)色固体:KMnO4、 I2;(紫)红色固体:Cu Fe2O3Cu2O e(OH)3 Cu; 蓝(绿)色固体: Cu(OH)2CuSO4·5H2O。
H2SiO3、AgCl、BaSO4(不 溶 于 酸 ) 、 BaSO3 、 Mg(OH)2 、 Fe(OH)2 、 Al(OH)3 、 BaCO3 、 CaCO3、CaSO3、MgCO3 等;②(浅)黄色沉淀: AgBr、AgI、S;③红褐 色沉淀:Fe(OH)3;④蓝 色沉淀:Cu(OH)2;⑤黑 色沉淀:CuS、FeS。
3.特H2(C6H6)+O2(明亮火焰,浓烈黑烟)。
焰色反应
Na+(黄色)、K+(紫色)。
淀粉遇 I2 变蓝,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
NH3
使品红溶液褪色
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在空气中由无色变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