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课件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六单元-第23课 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版(共44张PPT)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六单元-第23课 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版(共44张PPT)

其三
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古诗词三首
要点罗列:
1.古诗词三首
一、作家作品: 1.《独坐敬亭山》作者: 唐 李白。 2.《望洞庭》的作者:唐代诗人刘禹
锡。 3.《忆江南》唐代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 民作了很多好事,他带领老百姓治理 西湖,修筑湖堤,蓄水灌溉农田,并 疏通城中水井,以利饮用。后来,他 生病了,不得不谢任苏州刺史一职, 在他离任回洛阳时,苏州的人们不舍 得他走,都哭着为他送别。他的好友 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 “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白居 易的江南,留有他的播种,留有他的 心血,这样的江南之忆,收获的自然 是甜甜的慰藉和温馨。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22021/8/2August 2,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22021/8/22021/8/22021/8/2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1 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李白(701-762), 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 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 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 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 深远的影响。
独:独自一人。
敬亭山:山名。在今安徽省 宣州市郊外。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汉乐府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苏轼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3 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 共9张PPT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3 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 共9张PPT

本课,我们继续通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以及展开想象,学 习了三首古诗词,了解了诗词的内容,初步了解了词的特点, 并从诗词中体会到作者对田园风光的_____喜__爱______之情。
谢谢观赏
(2)童孙未. 解. 供.耕织,也傍. 桑阴学种瓜。 未解:_________ 供:_________ 傍: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箬. 笠. ,绿蓑. 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箬笠:_________ 蓑衣:_________ 归:_________ 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诗句分别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请从春、夏、秋、冬
中选择恰当的一个填入括号里。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夏 )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冬 )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秋 )
Hale Waihona Puke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春 )
4.想一想,填一填。 (1)我能从“__绿__遍__山__原__白__满__川___, _子__规__声__里__雨__如__烟____”中 想象出山原翠绿、杜鹃啼鸣、细雨如烟的画面。 (2)我能从“__童__孙__未__解__供__耕__织___, _也__傍__桑__阴__学__种__瓜____”中 想象出小孩在树下学习种瓜的场面。 (3)我能从“__西__塞__山__前__白__鹭__飞___, _桃__花__流__水__鳜__鱼__肥____”中 感受到花红水碧、鹭飞鱼肥的江南美景。
(2)《四时田园杂兴》最后两句意味深远,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_《__四__时_田__园__杂__兴__》__最__后__两__句__表__现__了__农__村__儿__童__的__天__真__情__趣__,_ _诗__人__用_清__新__的__笔__调__,_对__农__村__初__夏__时__的__紧__张__劳__动__气__氛__,做__了__较__ _为__细__腻_的__描__写__,_读__来__意__趣__横__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3 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 (共13张PPT)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3 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 (共13张PPT)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 1/8/720 21/8/72 021/8/78/7/2021 3:10:18 P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8/72021 /8/7202 1/8/7Au g-217-A ug-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72021 /8/7202 1/8/7Sat urday, August 07, 2021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听:子规声 看:绿遍山原
白满川 雨如烟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 /8/7202 1/8/7Sa turday, August 07,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72021 /8/7202 1/8/720 21/8/78/7/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 年8月7日星期 六2021/8/72021/8/7202 1/8/7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 021年8 月2021 /8/7202 1/8/720 21/8/78/7/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 021/8/72021/8/7August 7,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 1/8/720 21/8/72 021/8/72 021/8/7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1、都是写农村景色的。 2、都写了农村人很忙,忙着种田。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 《古诗词三首》【公开课PPT精品课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 《古诗词三首》【公开课PPT精品课件】

“渔歌子”为词牌名。字面意思为古人打渔时 喜欢咏的歌词。词牌本身与词的内容无关,只是 填词用的曲调名称。
精读感悟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鳜鱼: 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 箬笠: 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 不须: 不想。 归: 回去,回家。
明诗意
精读感悟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事……
精读感悟
后两句的诗句描述 了孩子们在干什么?
模仿大人样子, 学着种瓜。
从一个“学”字,我们体会到了 孩子们的天真、勤劳、可爱。
精读感悟
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呢?
诗歌中描写的农家夏忙时热烈的 劳动场面,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 里。
初读感知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精读感悟
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完本课,让我们了解了 江南初夏的旖旎风光,也让 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乡村生 活的热爱。
精读感悟
回忆学习古诗 词方法:
读诗句--知作者--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初读感知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作业布置
1.背诵三首古诗词, 默写《乡村四月》和 《四时田园杂兴》。
2.积累其它描写乡村的古 诗词。
板书设计
23.古诗词三首 乡村四月:山原、川、子规、雨 四时田园杂兴:昼耕田、夜绩麻、学种瓜 渔歌子: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
孩童们虽然不懂得耕田、织麻 ,却同样在靠近桑树旁的田里忙 着学种瓜呢!
明诗意
精读感悟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前两句, 这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22页PPT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22页PPT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
首》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3 古诗词三首_人教新课标 (共29张PPT)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3 古诗词三首_人教新课标 (共29张PPT)

古诗文中游名胜
姑苏城外(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不识(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故人西辞(
),烟花三月下扬州。
( )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朝辞( )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欲把( )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其他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对看; 厌: 满足。 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
闲地飘向远方。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彼此总是看不够。
后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用 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 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 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 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他 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 流。“两不厌”,表现了诗人与敬亭山感情 上的投契。“只有”,并不意味着太少,而 是一种“人生得一知已足矣”的骄傲与满足。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 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 《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 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 存世有《刘宾客集》。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赞美祖国山河的词语
锦绣中华、山河壮丽、 大好河山、江山如画、 山明水秀、青山绿水、 风光旖旎、人间天堂…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23课 古诗词三首-渔歌子| 人教版(新课程标) (共12张PPT)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23课 古诗词三首-渔歌子| 人教版(新课程标) (共12张PPT)

• 注释: • 1.霅溪湾:水名,在浙江吴兴。 • 2.蚱艋:船名。极其小而灵便。 • 3.浦边:江河边。
ruò lì suō 青箬 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学习方法我知道:
1.字正腔圆反复读。 2.理解意思方法多:结合注释、借助工 具书、联系上下文等。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你更棒。

渔歌子
(唐)张志和•源自Zhàzé měng
• 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渔歌子
唐·张志和
渔歌子
唐·张志和
sài 西塞山前白鹭飞,
guì 桃花流水鳜鱼肥。
ruò lì suō 青箬 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ruò lì 箬笠
suō 蓑衣
渔歌子
唐·张志和
sài 西塞山前白鹭飞,
guì 桃花流水鳜鱼肥。
ruò lì suō 青箬 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词中有画,画中有词

zhuó
• 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 注释: • 1.霅溪湾:水名,在浙江吴兴。 • 2.蚱艋:船名。极其小而灵便。 • 3.浦边:江河边。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 桃花流水鳜鱼肥。 • 青箬笠,绿蓑衣, • 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
• (唐)张志和
• 霅溪湾里钓鱼翁,蚱艋为家西复东。 江上雪,浦边风,笑着荷衣不叹穷。
渔歌子
唐·张志和
sài 西塞山前白鹭飞,
guì 桃花流水鳜鱼肥。
ruò lì suō 青箬 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ruò lì suō 青箬 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3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 (共14张PPT)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3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 (共14张PPT)
点击
昼 zhòu 昼夜 耕 gēng 耕种 绩 jì 业绩
四时田园杂兴 目录 课文讲解
再读古诗,说说这首诗中,诗人都 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 目录 课文讲解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字词:
四时:一年四季。 杂兴:各种兴致。兴,读xìng。 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未解:不懂。
供:gōng,从事。 傍:靠近。
四时田园杂兴 目录 课文讲解
结合字词理解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昼出出耘耘田田夜绩绩麻麻,, 村村庄庄儿儿女女各各当当家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目 Contents 录
01 作者介绍 02 初读感解
05 课文总结
06 课后作业
四时田园杂兴 目录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 1193),南宋诗人, 与杨万里、陆游、尤 袤齐名,合称“南宋 四大家”。晚年所作 《田园四时杂兴》六 十首,描绘了农村风 光和民生疾苦,较为 突出。
四时田园杂兴 目录 初读感知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3个生字; 2、熟读并背诵古诗,能够正确默写; 3、体会古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提 高阅读古诗的兴趣。
四时田园杂兴 目录 初读感知
自读古诗,要求: 1、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读熟练; 2、找出古诗中不懂的地方,画出来,与 同桌讨论交流。
四时田园杂兴 目录 生字学习
退出
Goodbye!
齐读古诗,结合诗意,说说诗人的情感: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3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 (共88张PPT)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3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 (共88张PPT)
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
这句诗写了哪些景物? 绿原、白川、子规、烟雨。 作者描绘的是江南水乡的初夏美景。
• 乡村四月闲人少, • 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月到了,农民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 刚结束了桑蚕的事,又要插秧了。
你从哪两个字可以看出农民农活繁忙呢?
“才”“又”说明了农民的劳动的繁忙紧张。 这里体现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与 赞美之情。













村 四 作

月 :
翁 卷
翁卷:字灵舒,永嘉 (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 人。能诗,与徐玑(jī)、徐 照、赵师秀并称“永嘉(jiā) 四灵”。作品有《四岩集》、 《苇碧轩集》。一生不曾做 官,喜欢田园生活,擅长做 田园诗。
自由读课文,注意以下几点
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3、读出感情
蚕桑 cán sāng 释义:养蚕的事。
liǎo完毕,结束。 了
le 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居 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 化或出现新的情况。
j uàn (试卷) j uǎn(卷尺)
l iǎo(了不起 ) le (好了 )
cán
sāng
鸿是江边鸟 蚕是天下虫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liǎo)蚕桑又插田 。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词。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布置作业】
1.背诵《渔歌子》。 2.同学们动手给这首词配上一幅彩 色画来向人们展示江南的美景。
花落家童未扫,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后两句重在写“人”。“才”“又” 平实地用词,充分地说明了农民劳动的 紧张繁忙,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 赞美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乡村四月
江南农 村初夏 美景
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 , 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④蚕桑又插田。

乡村四月
江南农 村初夏 美景
紧张繁 忙的劳 动景象
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 , 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④蚕桑又插田。

释题

范成大
范成大,字致能, 号石湖居士。他的诗, 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 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 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 《四时田园杂兴》, 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 品。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各人有自己的活干
童 孙 未 解 供 耕 织,
不懂得,不会 做,从事
也 傍 桑 阴 学 种 瓜。
靠近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白天锄地,夜晚搓麻线,农家男女各 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自有自己的拿手 本事。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着 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 瓜。
板书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④蚕桑又插田。
意思是: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 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 的事又要插秧了。
生动描绘了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 劳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之心与赞美之情
板书
分析句子用词
• 前两句重在写景,绿原、白川、子 规、烟雨,作者寥寥几笔就把江南水乡 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有静有 动,优美和谐。
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 落落。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晴蜓蛱蝶飞。 夏天白天很长,篱笆墙外无人走过,四
周静悄悄的,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 来飞去。
读过了,学过了,让我们了解一下寓意吧
第一首通过描写劳动的场景表现 了农村的人们个个爱劳动以及劳动 充满乐趣。
第二首通过描写初夏农村的美景表 现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热爱
朗读古诗,思考全诗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田园生活广泛、生动、 真切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赞美农 民勤劳,喜欢孩子天真的思想感 情
补充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梅子已经变成金黄色,杏子也越长越大
小声自读,边想边画:诗中都写了哪些人 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村庄儿女——耘田 织布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童孙——学种瓜
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 昼和夜分别指什么?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 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
张志和,初名龟龄,唐代著
名词人和诗人,十六岁时 “游太学”,向唐肃宗献策, 深受赏识和重用,又赐名 “志和”。后来因事贬官。 但他并没有去上任,而是托 词亲丧回到了老家,并且从 此以后不再作官,长期过着 隐逸的生活,悠然徜佯于太 湖一带的山水之间。因常以 扁舟垂钓,超然不在尘世中, 唐肃宗曾派人寻找与他,但 是都没有找到。
理解词语 理解句意 句子赏析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表达感情 补充赏析
杂兴:各种兴趣。 昼:白天。 耘: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儿女:男男女女
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未解:不懂。 耕织:耕田织布。 傍:靠近。 桑阴:桑树下。
“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中指: 兴致;“杂兴”就是各种兴致;“四时” 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田园:田地 和园圃,泛指农村。

词语解释
• 山原:山陵和原野。 •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
着天空的光辉。川:平地。 • 子规:杜鹃鸟。 • 了:(读liǎo)结束。

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 , 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意思是:山陵和原野一片绿色, 稻田里的水色映照着天空的光辉, 只听见杜鹃鸟不停地在蒙蒙细雨中 叫着。
描写的景物:绿原、白川、子规、烟雨
插秧、收割、犁地、积肥……
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
辛苦、勤劳、各有各的本事……
结合想象诵读,注意读出敬重之情,读出诗的节奏。
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 天真 勤劳 不怕苦
好学 可爱 爱劳动 带着作者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读出小 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 自己的喜爱之情。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词简介】
词:文体名,是一种文学体裁,是诗 歌的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 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源于五代 与唐,流行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 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 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 一般分上下两阕。
【词牌简介】
◆最初的词,是歌词,是按照一定的曲谱 填写的。曲谱又称词牌。它规定某一词 牌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脚。
◆《渔歌子》就是词牌。词牌之下,一般 另有题目,但这首《渔歌子》只有词牌 没有题目。
◆常见的词牌有:如梦令、忆江南、卜算 子、浣溪沙、采桑子
渔歌子简介:
词牌名。《渔歌子》又名 《渔父》或《渔父乐》。作者写 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 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 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 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 并作《渔歌子》。
回顾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 抓字眼,明诗意 • 多诵读,悟诗意 • 再诵读,晓诗情
23、古诗词三首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渔歌子
乡村四月
[宋] 翁 卷 介
词语义
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 ,

诗句义1
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人 乡村四月闲人少, 诗句义2 才了④蚕桑又插田。
作者简介:翁卷 生平:翁卷,字续古,一字 灵舒,南宋诗人,一生没做过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 嘉四灵”。
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 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 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四时田园杂 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 日”“秋日”“冬日”五组。
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
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昼 出 耘 田 夜 绩 麻,
白天
除草
搓麻线
村 庄 儿 女 各 当 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