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强放疗剂量学验证

合集下载

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剂量验证研究进展

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剂量验证研究进展

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剂量验证研究进展▲梁 远(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医政处,南宁市 530021)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剂量验证 【中图分类号】 R1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24304(2008)102152020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飞速发展,放射治疗技术日新月异,相继出现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 m ensi onal radi otherapy,3D2CRT)和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 otherapy,I M RT)。

3D2CRT的目的是使放射治疗的三维高剂量分布与靶区的三维形状一致,以保护靶区周围的正常组织。

然而,对于形状特殊的肿瘤,传统的3D2CRT无法实现三维高剂量分布与靶区的三维形状一致,这时就需要根据要求对每一射束的输出强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肿瘤三维空间上的高剂量分布适形,这就是所谓I M RT。

1 原 理 调强放射治疗(I M RT)由于采用计算机逆向设计,即根据设定的靶区及各器官的剂量要求,计算所有影响剂量分布的物理参数,使高剂量区对GT V和CT V达到充分的剂量适形,并使PT V尽可能地缩小,从而达到显著提高治疗增益比的效果,并能很好地遵循放疗四原则:靶区剂量准确;邻近正常器官受照剂量小;保护关键器官;靶区剂量分布均匀。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拉开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所受的照射剂量,从而能够在保护正常组织的前提下,更好地杀死肿瘤细胞,达到改善生存质量、提高肿瘤控制率的目的[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技术日臻成熟。

其主要实现方式包括:二维物理补偿器、断层治疗技术、多叶光栅(multileaf colli m at or,MLC)静态调强、MLC动态调强、电磁扫描调强、二维调强准直器、独立准直器的静态调强和机器人直线加速器调强等。

2 I M RT的优点 与3D2CRT相比,I M RT有许多优势。

调强放疗剂量学验证方法与技术

调强放疗剂量学验证方法与技术
<5 பைடு நூலகம்。
调 强 放 射 治 疗 是一 种 更 为先 进 的 放 疗 新 定性 , 因此 我们 必 须在 治 疗实 施 前对 调 强 光 学 或者 化学 的 增强 或处 理而 直 接 显色 ,
技 术 , 以 三维 适 形 放 疗 为 基础 , 过 逆 放疗计 划 进行 剂量 学的 验证 。 它 通 向算 法 对 照射 野 内 各 点 的输 出剂 量 的 调
疗 增 益 比 , 着 计算 机技 术 和放 射 治疗 计 算 的 剂 量都 与 实 际剂 量 值 存 在 一定 的 误 调 强 计 划 进 行 验 证 。 随 目前 常 用 的 胶 片 剂
划 系统 的 飞速 发 展 , 放射 治 疗技 术 日新 月 差 。 3治 疗 实施 时 的 机 器误 差 , 部 分 的 量 仪 有KO AK V 和E 2 , () 这 D x 2 DR 等 但是 这 异 , 继 出现 了三维 适形 放 射 冶疗 和调 强 误 差包 括 : 器是 否 按 照预设 的 计 划实 施 类 胶 片剂 量 仪还 存在 一 些 问题 , 相 机 因此对 冲 放 射 治疗 。 三维 适形 放射 治 疗 主要 特征 是 了 照 射 , 量 的 传 递 是 否 准 确 , 及 冶 疗 洗 过 程 加 以 控 制 或 进行 必要 的 质量 保 证 剂 以
放 射 治 疗 是 治 疗 恶 性 肿 瘤 的 重 要 手 究 了超 级迭 代 与快 速傅 立 叶 卷积 算法 、 笔 与 电离 室 点 剂 量 验 证相 结 合是 经 典 的 验
段 , 基 本 目的是 努 力提 高放 射 冶疗 的 治 形 速算 法 以及蒙 卡 算 法 , 其 发现 这 些算 法 计 证 方 式 。 建荣 ” 戴 等报 告 针 对 一个 患 者 的

Monaco与Xio治疗计划系统调强放疗剂量验证的比较研究

Monaco与Xio治疗计划系统调强放疗剂量验证的比较研究

Monaco与Xio治疗计划系统调强放疗剂量验证的比较研究王宁;陈阿龙;夏景涛【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accuracy of Monaco and Xio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s (TPS) by comparing the dose verification results of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 of the two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s.Methods The dose veriifcation of IMRT plans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formulated by Xio TPS (n=20) and Monaco TPS (n=20) was conducted by IBA Matrixx. Then Gamma pass rat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according to various criterias including 2%/2 mm, 3%/3mm and 5%/3 mm.Results The average Gamma pass rate of IMRT plans of Monaco TP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Xio TPS according to all the criterias. There were signiif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Monaco TPS and Xio TPS onthe Gamma pass rate according to 2%/2 mm and 3%/3 mm criterias(P<0.05) while there were no signiif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s on the Gamma pass rate according to 5%/3 mm criterion (P>0.05).Conclusion Both of Monaco and Xio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s can be applied to clinical IMRT while the accuracy of Monaco TP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Xio TPS.%目的:通过比较调强放疗剂量验证的结果,评价Monaco和Xio治疗计划系统的临床治疗准确性。

新型国产二维矩阵在胸腹部肿瘤调强放疗剂量验证中的应用研究

新型国产二维矩阵在胸腹部肿瘤调强放疗剂量验证中的应用研究

段小娟,戴红娅,赵利荣,等.新型国产二维矩阵在胸腹部肿瘤调强放疗剂量验证中的应用研究[J].64°医疗卫生装备,2020,41(7):64-68.新型国产二维矩阵在胸腹部肿瘤调强放疗剂量验证中的应用研究段小娟,戴红娅,赵利荣,周一兵*(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全军肿瘤研究所,重庆400037)[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国产剂量验证设备3Dmap在胸腹部肿瘤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计划剂量验证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25例胸腹部肿瘤患者的IMRT计划,其中肺癌、食道癌、乳腺癌、宫颈癌、骨转移癌各5例。

分别采用国产3Dmap和进口二维矩阵进行剂量验证,基于相同标准参数进行Gamma分析,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2种验证设备的验证结果(酌通过率、酌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25例胸腹部肿瘤患者IMRT计划采用国产3Dmap验证的酌通过率为(97.1±1.8)%,采用进口二维矩阵验证的酌通过率为(96.2±2.3)%,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34>0.05);3Dmap的酌平均值为0.40±0.06,大于进口二维矩阵(0.26±0.07),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2<0.05)。

结论:国产3Dmap调强剂量验证设备使用便捷、摆位及剂量验证效率高,准确度与进口二维矩阵一致,能满足临床对IMRT计划剂量验证的要求。

[关键词]胸腹部肿瘤;调强放疗;剂量验证;国产二维矩阵;进口二维矩阵;酌通过率[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318.6;TH7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8868(2020)07-0064-05DOI:1O.19745/j.1OO3-8868.2020160Novel China's domestic two-dimensional matrix in dose verification of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thoracic orabdominal tumorsDUAN Xiao-juan,DAI Hong-ya,ZHAO Li-rong,ZHOU Yi-bing*(Cancer Institute of the PLA,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37,China) Abstract O时C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China's domestic dose verification device3Dmap for dose verification of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for the patients with thoracic or abdominal tumors.Mefliods Totally25randomized patients with thoracic or abdominal tumors had their IMRT plans undergo dose verification with China's domestic3Dmap and imported two-dimensional matrices respectively,of whom there were respectively5cases for each disease involving in lung cancer,esophageal cancer,breast cancer,cervical cancer and bone metastatic carcinoma.Gamma analysis was executed with the same standard parameters,and the verification results with the two device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with paired t-test.Results The酌passing rate by3Dmap((97.1±1.8)%)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by the imported matrix((96.2土2.3) %) (P=0.34>0.05);t he 酌mean value by3Dmap(0.40±0.06)was statistically higher than that by the imported matrix(0.26±0.07)(P=0.02<0.05). China's domestic3Dmap device gains advantages in convenience,setup andefficiency when used for IMRT dose verification,whose accuracy is similar to that by the imported two-dimensional matrix, and thus is worthy promoting clinically.[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2020,41(7):64-68]Key words thoracic or abdominal tumors;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domestic two-dimensional matrix;import­ed two-dimensional matrix;酌passing rate0引言放疗的目的是提高治疗增益比,即在提高肿瘤控制率的基础上,降低正常组织并发症的概率,因此作者简介:段小娟(1985—),女,硕士,主要从事肿瘤放射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

质子调强放疗技术与2种光子旋转调强放疗技术在全中枢照射中的剂量学比较

质子调强放疗技术与2种光子旋转调强放疗技术在全中枢照射中的剂量学比较

解传滨,杨涛,王子申,等•质子调强放疗技术与2种光子旋转调强放疗技术在全中枢照射中的■38■剂量学比较[J].医疗卫生装备,2021,42(5):38-42,52.质子调强放疗技术与2种光子旋转调强放疗技术在全中枢照射中的剂量学比较解传滨打杨涛打王子申2,方春锋2,徐寿平打曹林2,曲宝林卩(1.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放射治疗科,北京100853;2•—洲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河北涿州072550)[摘要]目的:比较质子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proton therapy,IMPT)技术与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 HT)、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2种光子旋转调强放疗技术实施全中枢照射(cranio spinal irradiation,CSI)的剂量学差异。

方法:选取12例接受CSI患者的CT定位图像,完成靶区及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勾画,对所有病例均分别设计VMAT、HT及IMPT3种放疗计划,并定义为VMAT组、HT组及IMPT组。

分析比较靶区及各器官剂量学参数并探讨3种技术实施CSI的剂量学差异。

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3组计划均能满足靶区处方剂量的要求,其中VMAT组与HT组D95均高于IMPT组。

对于。

2、几聞2种指标,IMPT组略优于2种光子旋转调强放疗组,且仅HT组与IMPT组的久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3组的0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VMAT、HT及IMPT3组计划的靶区剂量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和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index,H I)比较,仅VMAT组与IMPT组的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8,P=0.031)在各OAR 的保护上,IMPT组在低剂量区域(V“J体现出明显优势。

乳腺癌调强放疗布野方案剂量学对比

乳腺癌调强放疗布野方案剂量学对比

乳腺癌调强放疗布野方案剂量学对比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外科保乳术后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两种不同设野方式中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特点。

方法:对5例首次放疗乳腺癌患者采用调强放疗方式,每位患者按照不同布野原则设计2个计划,分别为方案A:7野照射,方案B:2野切线照射(机架角120/310°或240/60°),分别比较两个调强治疗计划中的治疗区和危及的正常组织的剂量曲线分布、DVH以及治疗区适形度等。

结果:两种治疗方案,7野IMRT比2野IMRT适形度指数(CI)高,P<0.05,两种方案的差别拥有统计学意义。

两者均匀性指数(HI)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2野调强对正常组织损伤相对较小。

结论:乳腺癌逆向调强放射治疗必须与临床有机结合,针对心肺功能较好的患者,7野调强可优先考虑;2野调强放疗可以作为心肺功能相对较差的患者优先考虑。

【关键词】乳腺癌;放射治疗【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7-0224-03前言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已成为临床常规治疗途径,术后放疗能够有效地消灭亚临床病灶提高生存率。

目前标准治疗方法[1] 通常采取内、外切线对穿治疗方法。

加楔形板可改进靶区剂量均匀性[2],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的开展能更好地在减小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的同时提高剂量均匀性。

在治疗计划系统进行治疗方案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射野数目,方向对靶区及在周围正常组织的影响[3、4]。

本文就两种调强放射治疗方案在靶区HI、CI以及危机器官受照射剂量和体积进行对比,以供治疗方案选择时进行参考。

1.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随机选择本院5位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患者进行比较,其中左乳2例,右乳3例,年龄为30~60岁,无腋窝淋巴结转移,针对全乳腺照射。

1.2 放疗方法乳腺托架固定患者体位,患者仰卧位头偏向健侧,双侧上肢上举固定。

在GE 公司螺旋CT上进行定位,上至颅顶,下包整个肺部。

陈立新——精确放射治疗的剂量验证与剂量监测

陈立新——精确放射治疗的剂量验证与剂量监测

3%,3mm
85.0% 87.3% 96.1% 86.6% 84.7% 88.5% 79.8% 92.0% 93.3% 88.0% 89.3% 84.3% 85.3%
5%,3mm
91.5% 93.6% 98.8% 93.5% 98.0% 93.6% 91.6% 97.5% 98.2% 92.2% 93.4% 91.2% 95.1%
精确放射治疗的剂量验证与剂量监测技术
陈立新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放疗科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精确放射治疗下的剂量验证与剂量监测技术
一、治疗前剂量验证 二、治疗中剂量监测 三、实践与经验
2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20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1、在线(在体)剂量监测方式
体表或者腔内的探测器监测 加速器机头出射线的监测 患者出射线的剂量监测 基于加速器日志文件的监测
21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通过率
从跳数验算发展到三维剂量的验算
6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3)加速器的质量保证
输出量(晨检) MLC(叶片位置,运动速度等等) 辐射野(平坦度,对称性,射野大小等)
7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3)加速器的质量保证

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剂量验证研究进展

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剂量验证研究进展

( 广西 壮族 自 区卫 生厅 医政处 , 治 南宁市
502 ) 301
【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验证 【 中图分类号】 R14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5- 0 (08 1— 2 - 23 34 20 )01 0 2 4 5 0
随着计算机技 术 和放射 治疗计 划 系统 的飞速 发展 , 射 放
治疗技 术 日新 月 异 , 继 出 现 了 三 维 适 形 放 射 治 疗 (he 相 tre
3 放 射治 疗验 证工 具
目前报告 的关 于 调强 放射 治疗 验 证 的典 型工 具 为 电离
d esnla o e p ,DC T i ni ar t m y3 -R )和 调强 放 射 治 疗 ( t sy m o dh i ie i n nt m dle d t r yI R )。3 -R ou t r o e p , T ada h a M i DC T的 目的是 使放射治疗
方 向上与靶 区的实际形状 一致 , 并可使 V 内的剂 量分 布更 均匀 , 同时还可 以在 P 边缘形成非常陡 的剂量梯 度。其次 , Ⅳ I T可在一个计划 内同时实 现多个剂量水 平 , 足不 同靶 区 MR 满
计算剂量 , 移植后 的计划 传到加速器进 行验证 , 电离 室进 将 用 行参考点 的绝对剂 量验 证 , 使用 胶 片进行所 有 射野 和单 个 并 射野 的相对剂量 验证 , 最后 用分析 软件 将计 划结 果 和体模 测
量结果进行 比较分析 , 如果两者差异在 可 以接 受 的误 差范 围 ,
模体相结合可 以开展模体 内任意平面 的剂 量验证 ; 4 在条件 () 允许的情况下可 以直接 与 E I PD等 先进设 备相 连开 展实 时 自 动验证。但是成本高 、 工作 量大 , 量结果 受曝光 和 冲洗 条件 测

基于EPID的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的三维剂量验证的研究

基于EPID的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的三维剂量验证的研究

基于EPID的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的三维剂量验证的研究张朋;闫冰;薛旭东;刘磊;吴爱林;吴爱东【摘要】目的利用基于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的EDose5.0系统验证鼻咽癌(NPC)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计划的三维剂量分布,探讨该系统用于鼻咽癌VMAT计划三维剂量验证的可行性.方法分别使用基于EPID的EDose 5.0、Delta4和ArcCHECK三维剂量验证系统对随机选取的14例鼻咽癌VMAT计划进行验证测量,并在不同Gamma(γ)分析标准下,比较不同三维验证系统的验证通过率.结果当选取3%/3 mm标准时,基于EPID的EDose 5.0、Delta4和Arc-CHECK 的γ平均通过率均大于95%,分别为(97.09±1.40)%、(96.24±1.52)%和(97.40±1.68)%,均满足计划验证要求;EDose 5.0与Delta4和ArcCHECK验证通过率两两比较表明,当评价标准为3%/3 mm、3%/2 mm和2%/2mm时,EDose 5.0与Delta4和ArcCHECK的测量验证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PID的EDose5.0系统可以用于鼻咽癌VMAT计划的三维剂量验证.【期刊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54)005【总页数】4页(P758-761)【关键词】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质量控制;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Dose【作者】张朋;闫冰;薛旭东;刘磊;吴爱林;吴爱东【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肥230032;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放疗科,合肥23000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放疗科,合肥23000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放疗科,合肥23000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放疗科,合肥230001;安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肥230032;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放疗科,合肥2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91;R815.2国际辐射单位和计量委员会24号报告指出,肿瘤原发灶根治剂量的准确性应好于±5%,如果根治剂量偏离最佳剂量,就有可能出现肿瘤原发灶局部复发或放射并发症增加,从而导致肿瘤治疗失败,因此放疗的疗效主要取决于照射剂量的准确性[1]。

调强放疗

调强放疗

什么是调强放疗?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即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是三维适形放疗的一种,要求辐射野内剂量强度按一定要求进行调节,简称调强放疗。

它是在各处辐射野与靶区外形一致的条件下,针对靶区三维形状和要害器官与靶区的具体解剖关系对束强度进行调节,单个辐射野内剂量分布是不均匀的但是整个靶区体积内剂量分布比三维适形治疗更均匀。

严格地说,使用楔形板和常规的表面弯曲补偿器也是调强。

但这里我们所说的调强放射治疗是指一种形式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它使用计算机辅助优化程序不获取单个放射野内非均匀的强度分布以达到某种确定的临床目的。

下面要讲的就是这个意义上的调强放射治疗。

编辑本段调强分布的设计1、正向计划设计调强放疗在CT影像上勾画好解剖轮廓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由计划者根据靶区部位和大小在计划系统上安排照射野的入射方向、大小、形数目并对各个辐射野分配权重然后由计算机系统进行剂量计算,算完后显示射野分布,计划者依据靶区及正常组织所受剂量来评估计划的好坏。

如果剂量分布不符合治疗要求,再由计划者改变射野的入射方向和权重,重新计算,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满意为止。

这种制定计划的方式叫做正向计划设计。

2、调强放疗多采用逆向计划设计方案调强概念是受了CT成像的逆原理启发:当CT的X射线管发出强度均匀的X射线穿过人体后,其强度分布与组织厚度和组织密度的乘积成反比;那么我们不是可以先确定射线照到靶区及正常组织上产生的剂量分布,然后再由此推算出各个射野应该贡献的束流强度吗?根据调强的概念,首先要依据病变(靶区)与周围重要器官和正常组织的三维解剖特点,以及期望的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耐受极限,由计划者输入优化参数,通过计划系统计算出各个射野方向上需要的强度分布。

即在完成勾画轮廓和确定辐射野数目及入射方向后,先确定对CT影像中各个兴趣区的剂量要求。

由计划者以数学形式输入这些临床参数(即目标函数),如对靶区剂量范围的要求,对相关危及器官剂量的限制等,然后由计算机通过数学的方法(如迭代法、模拟[font color=#000000]退火[/font]法、蒙特卡洛法等)自动进行优化,在经过几百乃至上千次计算与比较后得出最接近目标函数并能够实现的计划方案。

鼻咽癌动态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验证

鼻咽癌动态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验证
损 伤 发 生 者 肿 瘤 放 疗 剂 量 均 > 0 Y。 7G
3 讨论
级脑胶质瘤 12 3年生存率为 10 、0 % 、3 3 , 、、 0 % 10 8 . % 高分级 脑 胶质 瘤 12 3年生存率为 8 % 、0 、0 , 、 、、 0 7 % 5 % 1年 3年生存 率 优于临床报道常规放疗 的疗 效 , 较好 的肿 瘤控制 率。 有 但 由于 目前病例较少 , 多分割立体定 向放射治疗 与常规分割 放疗相 比、 其对低分 级 、 高分级 脑 胶质瘤 的远期疗 效 是否有 差异性 尚有待于积累更多 的病 例进一 步探讨 。总之 , 采用 多 分割立体定 向放射治疗具有较好的 临床 疗效和安 全性 , 值得
科 大 学 出 版社 ,0 17 8—7 9 20 .0 0.
分割 立体 定向放射治疗 治疗脑 胶质瘤 更符 合放 射生物 学原 则, 通过提高靶 区剂量而具有潜在提 高临床疗效 之可能 。我 们应用 S R的结果初 步显示 了提高 生存期 和未发现 明显脑 F
鼻咽癌 动态 调强 放 疗 计划 的 剂 量学 验 证
维普资讯

1 ・ 78
MODE RN ONC DGY, e . 0 7, OI F b 2 0 VOI 1 . 5,N 2 O.
级 ) 、、 12 3年生 存 率 为 8 % ( / 0 、0 ( / 0 、0 ( / 0 8 1 ) 7 % 7 1 ) 5 % 5 1) 0 。死亡 多与局部 复发或 进展有 关 。2例 因放疗后 多脏器
[ 3] 刘 秀芳 , 云飞, 青 , 14例胶 质瘤术 后放射 治疗疗 效及 夏 柳 等. 6 预后[ ] 中华肿瘤放射学杂志 ,0 11 ( ):0 J. 2 0 ,0 2 18~1 1 1. [ 4] 周良辅 . 现代神经外科学 [ . M] 上海 : 复旦 大学 出版 社 , 上海 医

利用DVS对调强放疗计划剂量分布精确验证的方法与技巧

利用DVS对调强放疗计划剂量分布精确验证的方法与技巧
T e en o h e f ai n o o e d sr u i n s h mp a e n o u .S me p o l ms i h e f ai n b sn h ri t ,t e v r c t f d s it b t s i i i o i o t e e h s s a d n d s o r b e n t e v r c t y u i g i i感光胶片。 3 t )j 取用 同一批号 的另一张慢感光胶片 ,
用 厚 度 和X线 能量 建 成 区深 度 相 同 的有 机 玻 璃 板 覆 盖 胶 片 , 例 如 :MV 6 的X线 应 选 用 1 c 厚 的有 机 玻 璃 板 , 面 位 置在 等 中 .m 5 表 心 处 。用 4 4 x 的射 野 , 5 开 始 。 1MU 间 隔 , 次 更 换不 从 MU 以 0 为 依 同的 位 置 以递 加 的剂 量 出束 。拍 好 的胶 片 冲洗 后用 于剂 量 分 析 软 件 的 灰度 标 定 。注意 : 片 实 际 吸收 剂 量 的计 算 应 考 虑射 胶
Abtat Pei ef a o eurdi eeeuino i es y mouae dohrp f T fr t cm l i . src rcs vri t ni rq i nt xc t f n ni — d lt r i eay I ) o s o pe t e ic i s e h o t t da t MR i xy
放 疗 计 划 剂 量 验 证 系 统 ( V ) 是 通 过 模 拟 照 射 后 分 析 D S, 慢感 光胶 片 的 灰度 计 算 对应 的剂 量 分 布 ,并 与 计 划 系 统 计 算 结果 比较 , 评 估 计 划 实 施 的可 行 性 . 实 现 精 确 放 疗 特 别 是 来 是 调 强放 疗 质量 保 证 的重 要 手 段 。 调 强 放疗 代 表 着 当 前 世 界 放 疗 技 术 的最 高 成就 .其 剂 量 分 布 的 高 度精 确 和 实 现 方 式 的高 度 复 杂对 放 疗 科 物 理 师 的剂 量 验 证 工 作 提 出 了 更 加 严 格 的要 求 。本 文 将 系统 介 绍 剂 量 分 布 精 确 验 证 的 方 法 和 D S 量 分 V剂 析 系统 使 用 的 技 巧 。

左乳癌保乳术后野中野调强和逆向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左乳癌保乳术后野中野调强和逆向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左乳癌保乳术后野中野调强和逆向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左乳癌保乳术后野中野调强和逆向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乳腺癌的治疗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左乳癌保乳术后放疗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乳腺癌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传统的放疗方式以喷射照射为主,对于肿瘤部位的照射控制性、剂量分布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提高放疗的疗效,野中野调强和逆向调强放疗技术应运而生,并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

野中野调强放疗(Field-in-Fiel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FIF-IMRT)是一种将一定范围内的多个小子野组合成正常野形式,从而提高剂量分布均匀性和照射靶区的剂量平坦性的放疗技术。

逆向调强放疗(Inverse IMRT, IMRT)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算法,在计划系统中以预设的剂量偏离为约束条件,逆向求解获得合理的治疗计划,从而实现对目标区域更精确的照射。

两种放疗技术均能够有效提高治疗剂量的精确性和局部控制率,但其具体的剂量学特点与适应症存在差异。

首先,野中野调强放疗可以充分满足对放疗剂量平坦性和关键器官限制剂量的要求。

由于野中野调强放疗使用多个小子野组合,能够更精确地控制剂量分布,减少剂量差异,减轻正常组织的辐射剂量,提高局部控制率。

然而,优势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需要更精确的计划和辐射技术,并对治疗技术、设备和操作人员的要求更高。

相比之下,逆向调强放疗技术在剂量学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逆向调强放疗技术能够更好地控制肿瘤区域的剂量,提高剂量分布的均匀性和剂量利用率,减少对正常组织的辐射。

同时,逆向调强放疗技术具备充足的剂量投放速度和较好的计划可操作性,具有较好的适应病变的能力。

尽管两种放疗技术在剂量学上存在差异,但它们在临床应用上的可比性并不明确,仍然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实践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剂量学基础。

此外,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也需要结合考虑,根据肿瘤部位、病理分型、分期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综合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海马保护性全脑预防放疗中两种容积旋转调强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海马保护性全脑预防放疗中两种容积旋转调强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海马保护性全脑预防放疗中两种容积旋转调强计划的剂量学比较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基于容积旋转调强技术的海马保护性全脑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差异,为全脑放疗提供参考方案。

方法:选取5例实施海马保护性全脑预防照射的患者,在其CT和MR融合图像上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PTV处方剂量设定为25Gy/10F,分别对每例患者设计两种容积旋转调强计划,并对两种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等参数进行比较。

结果:两种计划均能满足PTV靶区剂量(95%,95%)和危及器官的要求,Rapid ARC-3下双侧海马的V10、D mean、D max、双侧晶体的D max以及双侧眼球的D mean、D max都比Rapid ARC-2下的低,并且双侧海马的V10、D max以及右侧眼球的D mean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两种容积旋转调强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Rapid ARC-3在海马、晶体和眼球保护方面更具有优势。

关键词全脑放疗;海马保护;旋转容积调强;计量Dosimetric comparison of two 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 beam arrangements in hippocampal sparing whole brain radiation therapy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osimetric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VMAT beam arrangements used for hippocampal sparing whole brain radiation therapy,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scheme for clinical. Methods Five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whole brain radiotherapy prophylactic with hippocampal sparing were selected, the planningtarget volume(PTV) and organs at risk were delineated on CT and MR fusion images, the prescribed dose of PTV was set at 25Gy/ 10F, two VMAT plans were designed for each patient, and dosimetric werecompared between them . Results Both plans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TV target dose (95%, 95%) and organs at risk. For the plan ofRapid ARC-3, the V10, Dmean , Dmaxof bilateral hippocampus, the Dmaxofbilateral crystal and the Dmean , Dmaxof bilateral eyeball were lower thanthose in Rapid ARC-2, furthermore, the V10, Dmaxof bilateralhippocampus and the Dmeanof right eyeball were statisticallydifferent(P<0.05). Conclusion Both plans can meet clinical requirements.Rapid ARC-3 has advantages in the protection of hippocampus, lens and eyeball.Key words: Whole brain radiotherapy; hippocampal protection; VMAT; dose前言全脑放疗是治疗与预防脑转移的有效方法之一,多项临床试验已经证明了这一观点[1]。

宫颈癌术后限定骨盆骨髓剂量调强放疗剂量学研究

宫颈癌术后限定骨盆骨髓剂量调强放疗剂量学研究

宫颈癌术后限定骨盆骨髓剂量调强放疗剂量学研究王艳霞;蒋社伟;张胜;赵冰冰【摘要】目的比较非限定骨髓剂量的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和限定骨髓剂量的调强放疗(bone marrow sparing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BMS-IMRT)在宫颈癌术后靶体积剂量覆盖及危及器官保护中的差异,探讨BMS-IMRT治疗计划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CT模拟定位,在医师工作站勾画临床靶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CTV),CTV均匀外扩1 cm生成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PTV),勾画小肠、直肠、膀胱、骨髓等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利用Monaco 5.11计划系统设计IMRT和BMS-IMRT两种治疗计划,PTV95%体积要求达到处方剂量50 Gy,比较靶区各项指标及OAR体积剂量参数.结果 BMS-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性不如IMRT,靶区平均剂量提高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S-IMRT治疗计划的通过率下降,其中绝对剂量通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9.466±0.150)%vs(99.750±0.175)%,t=3.576,P=0.016].BMS-IMRT治疗计划中骨髓的V10、V20、V30、V40分别比IMRT下降1.99%、10.30%、13.79%、2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治疗计划小肠V45和V30、膀胱V40、直肠V40和V50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BMS-IMRT和IMRT计划剂量差别不明显,BSM-IMRT可降低骨髓剂量受照体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癌症防治杂志》【年(卷),期】2018(010)001【总页数】4页(P38-41)【关键词】子宫肿瘤;限定骨髓剂量;调强放疗;剂量学【作者】王艳霞;蒋社伟;张胜;赵冰冰【作者单位】454000 焦作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放疗科;454000 焦作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放疗科;454000 焦作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放疗科;454000 焦作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放疗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0万例。

调强放疗个体化验证的发展与反思-华西医院-柏森

调强放疗个体化验证的发展与反思-华西医院-柏森
Li, et al. Phys. Med. 29, 2013
QA 测量设备适用范围
剂量范围 剂量率范围 入射方向 能量范围,等等
3
2015/9/11
威斯康辛医学院和Sun Nuclear 公司2007年对 139 家美国医疗机构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
采用单机架角合成垂直照射(SGAC)vs 逐野 垂直照射(Beam-by-Beam) 绝对剂量分析 vs 相对剂量分析 Gamma分析采用的阈值 通常医院可接受的标准 对不符合标准的射野或计划所采取的措施
IAEA TRS 430 规程 AAPM TG 119 推荐
前期工作决定了今后日常工作的最高平均通过率
IMRT QA 测量设备本身
性能 适用范围
QA 测量设备的性能
剂量线性 剂量率依赖性 短期稳定性 长期稳定性 射野大小依赖性 野外依赖性 方向依赖性 能量依赖性,等等
例如对 ArcCheck 半导体探头方向依赖性, 修正前其通过率与射野大小相关,鼻咽癌野 小影响小,全盆腔则影响大。V6版后自动进 行方向性修正。医学物理 2012有文章分析过
图中线是完美 的相关性,通过率 越高,测量的剂量 分布与TPS算出的 剂量分布差别(纵 轴)应越小。
腮腺平均剂量误差 vs Gamma 通过率
腮腺平均剂量误差 vs Gamma 通过率
5
脊髓最大剂量误差 vs Gamma 通过率
2015/9/11
脊髓 D1cc 剂量误差 vs Gamma 通过率
CTV D95误差 vs Gamma 通过率
MLC校准 加速器剂量输出,等
明确TPS和加速器固有限制 确定计划是否能精确的执行
IMRT个体化 QA 的方法
3D测量
3D EPID剂量验证

基于多叶准直器日志文件的鼻咽癌调强放疗的累积剂量验证

基于多叶准直器日志文件的鼻咽癌调强放疗的累积剂量验证

基于多叶准直器日志文件的鼻咽癌调强放疗的累积剂量验证
作者:曹瑛, 杨振, 邱小平, 杨晓喻, 唐慧敏, 吕知平, 张子健, 雷明军, 刘归
作者单位:曹瑛,邱小平,唐慧敏(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衡阳,421000), 杨振,杨晓喻,吕知平,张子健,雷明军,刘归(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科)
刊名: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Medicine and Protection
年,卷(期):2015,35(9)
引用本文格式:曹瑛.杨振.邱小平.杨晓喻.唐慧敏.吕知平.张子健.雷明军.刘归基于多叶准直器日志文件的鼻咽癌调强放疗的累积剂量验证[期刊论文]-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5(9)。

保证调强放射治疗精确进行的验证技术与方法

保证调强放射治疗精确进行的验证技术与方法

肿瘤组 织 达 到 改 善 生 存 质 量 提 高肿 瘤 控 制 率 的 目 的 的


相 应 的 位 置 进 行 照 射 使 胶 片感 光

用 扫 描 仪将 胶
用 多叶 准 直 器 ( M L C ) 实 现

IMR T
是 目前 常 用
片 上 的 剂 量 分 布输 入 验 证 软 件 对 比 其 与 计 划 剂 量 分布 的差 异

如 所 示 我 们认 为
n
的偏 差 符合 要 求 ( 见 图 1 )
V a r ia
23EX

直 线加 速 器 内 置

40

对多
lid in g
叶 准直 器
in do

拓能
TPS
a n
可 进 行 逆 向计 划 计 算 并 可 生
s
成静 态 调 强 ( s t e p
w w s
d
ho
o
t
) 和动态调强 (
80
c
以 有 效 地 拉 开 肿 瘤 组 织 和 正 常组 织 所 受 的 照 射 的剂
照射剂量 为
G y 以 保 证 胶 片测 量 平 面

量 从 而 可 以 在保 护 正 常 组 织 的 前 提 下 更 好 地 杀 死

量 不 超 过 胶 片 响应 线 的 范 围

将 胶 片 竖 插在 模体 内

S ie
m e n s
c T
机 上 进 行扫 描 重 建 厚 度 为 3
TP S

m m



c T
图像 通
过 网 络传 至

利用二维电离室矩阵进行调强放疗计划剂量验证的探讨

利用二维电离室矩阵进行调强放疗计划剂量验证的探讨

利用二维电离室矩阵进行调强放疗计划剂量验证的探讨时勇;张芬;张开贤;李成建;张敏【摘要】目的:探讨二维电离室矩阵在调强放疗(IMRT)计划剂量验证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于我院行IMRT的患者16例,先在治疗计划系统中进行计划设计,然后移植到固体水上,得到体模杂交计划;利用二维电离室矩阵对杂交计划的计算剂量进行验证;参照3%/3 mm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所有治疗野的绝对剂量验证结果通过率为86.4%~100%;相对剂量验证结果通过率为88.5%~100%。

结论二维电离室矩阵是一种快速的剂量测量系统,在IMRT计划剂量验证中有重要价值。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2D ionization chamber array in the dose verification of IMRT plans. Methods IMRT plans of 16 patients who would undergo IMRT in our hospital were designed through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 and then were migrated to solid water to obtain phantom hybrid plans. Then the dose veriifcation of phantom hybrid plans was conducted with 2D ionization chamber array. The veriifcation result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3%/3 mm criterion. Results The passing rate scope of absolute dose veriifcation results of all radiation ifelds was 86.4%~100%while that of relative dose veriifcation results of all radiation ifelds was 88.5%~100%. Conclusion As a fast dose measurement system, 2D ionization chamber arra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ose veriifcation of IMRT plans.【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3页(P120-121,127)【关键词】调强放疗;二维电离室矩阵;剂量验证;Gamma通过率【作者】时勇;张芬;张开贤;李成建;张敏【作者单位】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放疗室,山东滕州277500;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放疗室,山东滕州277500;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放疗室,山东滕州277500;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放疗室,山东滕州277500;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放疗室,山东滕州277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774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采用精确的逆向运算,能够自动优化配置射野内各射线束的权重,使靶区内剂量分布能够按预期值进行调整,达到使靶区的照射剂量最大,靶区外周围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最小的目的,从而明显提高肿瘤的局控率,减少正常组织或器官的放射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强放疗剂量学验证目录1. 绪论 (1)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2本课题研究内容 (2)1.3本课题研究目的 (2)1.4本文结构 (2)2. 3D-CRT与IMRT区别 (4)2.13D-CRT简介 (4)2.2IMRT简介 (5)2.3IMRT剂量验证的常用方法 (5)2.3.1 点绝对剂量验证 (5)2.3.2 平面相对剂量验证 (6)2.3.3 剂量动态监测验证 (6)3. IMRT相对剂量验证 (7)3.1材料和方法 (7)3.1.1 临床资料 (7)3.1.2 实验设备 (7)3.1.3 放疗定位、靶区勾画及调强放疗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4 实验方法 (7)3.2结果 (8)3.2.1 γ评估方法 (8)3.2.2 Mapcheck验证的符合率 (8)3.3讨论 (9)3.3.1 加速器MLC到位精度 (9)3.3.2 加速器等中心精度 (10)3.3.3 摆位精度 (10)4. IMRT绝对剂量验证 (11)4.1材料与方法 (11)4.1.1 临床资料 (11)4.1.2 实验设备 (11)4.1.3 实验方法 (11)4.2结果 (12)4.3讨论 (14)5. 总结与展望 (16)5.1论文总结 (16)5.2工作展望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19)调强放疗剂量学验证摘要:近年来,放射治疗技术有了很大的进展,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的临床应用为肿瘤的放射治疗带来了一次变革,IMRT具有高剂量等剂量线面与靶区在三维空间上形状一致,而靶区边缘剂量梯度大的特点,能够很好的遵循放疗的四大原则:靶区剂量准确;邻近正常器官受照剂量小;保护关键器官;靶区剂量分布均匀。

但其治疗方式复杂,增加了治疗过程中发生错误的几率,由于其高度适形的剂量学特点,错误的发生将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使肿瘤控制率下降,正常组织并发症几率上升。

所以调强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 QA)和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QC)是一个急需解决和必须重视的问题,而其中剂量学验证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

剂量学验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绝对剂量验证和相对剂量验证。

绝对剂量验证是指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移植至体模后生产一个质量保证计划,其中选取一点,这点的剂量是否和按此质量保证计划照射时相应点上的测量值一致;相对剂量验证是指此质量保证计划中某一平面上的剂量分布是否和实际照射时对应平面上的剂量分布测量值一致。

本课题主要在绝对剂量验证和相对剂量验证方面展开了初步的研究。

目的:探讨逆向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过程中的剂量学验证方法,分析影响剂量验证结果的因素,保证治疗计划临床实施的正确性。

方法:将10例准备实施调强放疗病人的实际治疗计划,用标准水模体进行计划移植,生成验证计划,计算出体模中感兴趣点或平面上的剂量和剂量分布,执行验证计划的照射,用电离室进行实际绝对剂量测量,计算实际测量剂量值和计划剂量值的百分相对误差;用二维电离室矩阵(Mapcheck)对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计划进行相对剂量验证。

分析影响调强放疗剂量验证通过的因素,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提高调强放射治疗剂量验证的准确性。

本文的最后对工作中的遗留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剂量验证;调强放射治疗;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电离室;二维电离室矩阵Dosimetric Verification of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TherapyAbstract: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IMRT is a historic advancement for radiation therapy. The shape of high iso-dose surface is agree with that of target in three dimension, and the dose gradient is steeper. It has accurate target dose, small dose of the adjacent normal organ, protecting critical organ and homogeneous dose distribution. However, the complexity of the treatment may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errors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 And the error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treatment effect, that means it may reduce the tumor control rate and increase the normal tissue complication. Therefore, the QA and QC of IMRT become the urgent problems to be solved and should be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dosimetric verification is extremely important.Absolute dose verification and relative dose verification are two aspects of dosimetric verification. Absolute dose verification is the way to check whether the dose at one point calculated by the quality assurance plan, which is produced by loading the IMRT treatment planning into the phantom, consists with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ment. Relative dose verification is the way to check whether the referenced dose distribution on one plane calculated by the quality assurance plan consists with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ments.This paper mainly concerns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Absolute dose verification and relative dose verification.Objective: To discuss methods of the dosimetric verification for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 analyse affecting factor of dose verification, and insure accuracy of execution in the clinical IMRT practice.Methods: 10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IMRT, used theirs IMRT plans transferred to verification of phantom model, then generated quality assurance(QA)plane in therapy plan system(TPS). The doses of the interesting points and iso-dose distributions of the interesting planes in the phantom were calculated using patients’ treatment plan. Irradiation dose were measured by ionization chamber to verify the absolute dose accuracy of IMRT, use two-dimensional ionization chamber array(Mapcheck)for relative dosimetry erification of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 Calculate the relative difference between measured dose and planned dose.Improve the absolute dose accuracy of IMRT by analyzing the main influent factors on absolute dose of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and taking some countermeasures.The end part of the paper gives an overview and puts forward the issues to do in the future.Key Words: Dosimetric Verification;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Quality Assurance(QA); Quality Control(QC); ionization chamber; two-dimensional ionization chamber array1. 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目前医学上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有外科手术、化疗、放射治疗等手段,而放射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有45%的肿瘤可以治愈,其中放射治疗可以治愈的肿瘤达18%[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实践资料的积累,综合治疗显示出越来越广泛的前途,治愈了更多的肿瘤病人,根据国内有关资料统计,60%~70%的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过放射治疗(包括单纯放疗、术前或术后放疗、放疗合并化疗等)[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