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大气环境规划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示范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示范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3eab2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7.png)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是大气污染物中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原 始物质,如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 化物、碳氢化合物等;
二次污染物则是由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 正常组分,或几个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了一系 列的化学或光化学反映而形成了与原污染物性质 不同的新污染物。其毒性普通较一次污染物强。 如光化学烟雾、煤烟型烟雾等
二、大气构成 恒定组分、可变组分和不定组分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亲密
• 对流层顶的高度在赤道地区约18公里,中纬度地 区约12公里,极地地区约8公里。
• 对流层紧邻地表,其中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少, 平均每升高1公里约减少6.5℃,至对流层顶温度 降到极小值。
• 对流层中的对流运动明显,是热量垂直输送的重 要控制因子,云和降水等天气现象就发生在这一 层。
第一节 大气的构造及构成
一、大气构造
大气层是指包围在地球周边,距地球表面约10001400多公里厚度的气体构成。把受地心引力而随
处球旋转的大气层称为大气圈,总质量 6000×1015kg,约占地球质量的百万分之一。
高度
<5km
大气质量分布 50%
<10km 75%
<30km 90%
大气圈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逸 散层五层。
温室效应: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含Leabharlann 过高 温室效应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温室气体能吸取地表辐射出的特殊波长(红 外线)的气体 • Greenhouse Gas, GHG包含水(H2O)、臭氧(O3)、二氧化
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六氟化硫( SF6)、全氟碳化物(PFCs)、氢氟碳化物(HFCs)及氟氯碳 化物(CFCS)与氟氯烃(HCFCS)等。
08大气环境保护规划1-PPT精选文档
![08大气环境保护规划1-PPT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836c56d336c1eb91a375d71.png)
大气环境保护规划
内容和类型 过程 污染物总量控制 综合防治措施 案例
内容与类型——内容
弄清 问题 确定 环境目标 建立源与目标 相关关系 建立模型 选择策略方法 方案优选 确定方案 方案 实施
论证方案的可行性、保障能力和管理政策措施 论证备选方案,优选方案组和方案组合 建立源治理与集中控制相结合的治理模型和方案组 源解析,确定大气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结合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环境目标 现状调查评价,分析污染物产生、排放、治理现状和发展趋势,找出环境问题
大气环境评价与预测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
自然源——火山、森林火灾、自然溢出的煤层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天然气、瘴气、稻田和湿地等的甲烷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人为源——生产、生活、交通 区域 社会 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预测 —— 点源、面源、线源 经济 技术 ——能源燃烧、工业粉尘、建筑扬尘、路面扬尘 发展 大气环境质量趋势预测 预测 —— 本地源、背景源
过程
大 气 环 境 质 量 规 划 大 气 污 染 控 制 规 划
大气环境评价与预测
目标与指标体系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
大气环境评价与预测
环境质量评价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区域 社会 经济 技术 发展 预测
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预测
大气环境质量趋势预测
主要的和潜在的大气环境问题
大气环境评价与预测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9 4.1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 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
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内容和类型 过程 污染物总量控制 综合防治措施 案例
内容与类型——内容
弄清 问题 确定 环境目标 建立源与目标 相关关系 建立模型 选择策略方法 方案优选 确定方案 方案 实施
论证方案的可行性、保障能力和管理政策措施 论证备选方案,优选方案组和方案组合 建立源治理与集中控制相结合的治理模型和方案组 源解析,确定大气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结合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环境目标 现状调查评价,分析污染物产生、排放、治理现状和发展趋势,找出环境问题
大气环境评价与预测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
自然源——火山、森林火灾、自然溢出的煤层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天然气、瘴气、稻田和湿地等的甲烷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人为源——生产、生活、交通 区域 社会 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预测 —— 点源、面源、线源 经济 技术 ——能源燃烧、工业粉尘、建筑扬尘、路面扬尘 发展 大气环境质量趋势预测 预测 —— 本地源、背景源
过程
大 气 环 境 质 量 规 划 大 气 污 染 控 制 规 划
大气环境评价与预测
目标与指标体系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
大气环境评价与预测
环境质量评价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区域 社会 经济 技术 发展 预测
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预测
大气环境质量趋势预测
主要的和潜在的大气环境问题
大气环境评价与预测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9 4.1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 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
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大气环境规划PPT课件
![大气环境规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2b7c6ee53a580217fcfe23.png)
2021/8/7
11
第二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
二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二)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的划分方法
(5)评价结果的最终确定
对每一个子区,分别按上述方法对其划分为二类功能区的适合程度进行评
价。若评价结果为很适合或适合,则该子区为二类功能区;若为不适合或很不
适合,则该子区为三类功能区;若评价结果为基本适合,则进一步对其划分为
源强)预测,二是大气环境质量变化预测。
(1)大气污染源源强预测
源强是研究大气污染的基础数据,其定义就是污染物的排放速率
。对瞬时点源,源强就是点源一次排放的总量;对连续点源,源强就是
点源在单位时间里的排放量。
2021/8/7
15
第二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
三 大气影响预测
(1)源强预测的一般模型
三 大气影响预测
(二)大气环境质量预测
大气环境质量预测是为了了解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活动对
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以便采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因此,作为
大气环境质量预测的主要内容是预测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含量。目前大
气环境质量的预测方法较多,常用方法如下:
(1)箱式模型
箱式模型是研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大气环境质量之间关系的一
评价描述
单 因 子 综 合 功能区
评分值比较
属于二类功能区
属于三类功能区 —
二类功能区
很适合或适合
-
—
三类功能区
基本适合
很适合或适合
A≤B
二类功能区
基本适合
A>B
三类功能区
不适合或很不适合 —
二类功能区
不适合或很不适合 -
2021/8/7
第五章 大气环境规划课件
![第五章 大气环境规划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e8c86b27d3240c8447efa9.png)
A值法属于箱式模型。该模型基本原理是将 总量控制区上空的空气混合层视为承纳地面排 放污染物的一个箱体;污染物排入箱体后假定 均匀混合。 箱体能够承纳的污染物量与箱体体积 ( 混合 层高乘区域面积)、箱体的净化能力以及箱内污 染物浓度限值呈正比。 其中箱体高度和自净能力属于自然条件随地 区而定,方法中用A值来表示。
P值法
A值法无法确定每个源的允许排放量。 而P值法不能限制区域排放总量。将二者结 合起来可以解决两个问题。
A-P值法——用A值法计算控制区域中允
许排放总量,用修正的P值法分配到每个污 染源的一种方法。
功能区总允许排放量:
Qaki i P H ej si 10 Qbki
6 j
在i功能区所有几何高度在100m以下点 源及低架源排放的总量不得超过总允许排放 量Qaki。
中架点源(100m以下30m以上)主要影响邻 近区域所在功能区大气质量。 各功能分区中架点源总允许排放量为:
Qmki P H ej Bsi 106
j
整个城市中架点源总允许排放量为:
i功能区K污染物的低架源允许排放量:
Qbki Qaki
〆――低架源排放分担率 P216表6-4
例:某城市位于江苏省内,二氧化硫控制 区面积267km2,一、二、三类功能区的面积分 布为67km2、100km2和100km2,分别执行大气 质 量 标 准 ( 标 态 下 )0.02mg/m3 、 0.06mg/m3 和 0.1mg/m3 。 (1) 试依据 A 值法确定各功能区的 SO2 允许排放量;(2)已知该市当前的 SO2总排 放量为14.6×104t/a,计算SO2的削减量。
3、分区类型
①一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 特殊保护的地区; ②二类区:城镇规划中的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 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P值法
A值法无法确定每个源的允许排放量。 而P值法不能限制区域排放总量。将二者结 合起来可以解决两个问题。
A-P值法——用A值法计算控制区域中允
许排放总量,用修正的P值法分配到每个污 染源的一种方法。
功能区总允许排放量:
Qaki i P H ej si 10 Qbki
6 j
在i功能区所有几何高度在100m以下点 源及低架源排放的总量不得超过总允许排放 量Qaki。
中架点源(100m以下30m以上)主要影响邻 近区域所在功能区大气质量。 各功能分区中架点源总允许排放量为:
Qmki P H ej Bsi 106
j
整个城市中架点源总允许排放量为:
i功能区K污染物的低架源允许排放量:
Qbki Qaki
〆――低架源排放分担率 P216表6-4
例:某城市位于江苏省内,二氧化硫控制 区面积267km2,一、二、三类功能区的面积分 布为67km2、100km2和100km2,分别执行大气 质 量 标 准 ( 标 态 下 )0.02mg/m3 、 0.06mg/m3 和 0.1mg/m3 。 (1) 试依据 A 值法确定各功能区的 SO2 允许排放量;(2)已知该市当前的 SO2总排 放量为14.6×104t/a,计算SO2的削减量。
3、分区类型
①一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 特殊保护的地区; ②二类区:城镇规划中的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 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大气环境规划ppt课件
![大气环境规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eb8d5d83d049649a6658d7.png)
对于其他类大气污染物应针对筛选出的重点污染 源,逐一进行工艺全过程分析,以确定减少排放、 综合治理的最佳方案。
(五)确定优选方案
规划目标的实现,可能存在多种途径, 可以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每个方 案中必须包括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
如能源的合理利用与结构的改变、城市 的合理布局、调整经济结构、实施清洁 生产工艺 、处理设备的费用及效率等, 确定需经过多方案比较和反复论证。
二、大气环境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 (一)大气环境规划目标 (二)大气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一)大气环境规划目标
大气环境目标是在区域大气环境调查评 价和预测以及区域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分 的基础上,根据规划期内所要解决的主 要大气环境问题和区域社会、经济与环 境协调发展 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 大气环境规划目标主要包括大气环境质 量目标和大气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
同时给出表征环境目标的大气环境指标,制 定实现目标的方案,通过投资估算和可行性 分析及反复平衡,最后才能确定规划目标。
(三)建立源与大气环境质量间的输入响应关 系
确定源与目标之间的关系,是直接影响大气总量控 制规划方案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一关系最好是通过实测资料建立的大气质量模型, 定量描述源强场与环境浓度场。有时也可以是实测 资料的回归曲线,或简单的线性关系。
对于已经受到污染或部分污染的城市,制定 大气污染控制规划的目的主要是寻求实现城 市大气环境质量规划的简捷、经济和可行的 技术方案和管理对策。
大气环境污染控制模型是建立在设计气象 条件下,污染源排放与大气环境质量的响 应关系。
设计气象条件是指综合考虑气象条件、环境 目标 、经济技术水平、污染特点等因素后, 确定的较不利(以保证率给出)气象条件。
(六)方案的实施
(五)确定优选方案
规划目标的实现,可能存在多种途径, 可以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每个方 案中必须包括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
如能源的合理利用与结构的改变、城市 的合理布局、调整经济结构、实施清洁 生产工艺 、处理设备的费用及效率等, 确定需经过多方案比较和反复论证。
二、大气环境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 (一)大气环境规划目标 (二)大气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一)大气环境规划目标
大气环境目标是在区域大气环境调查评 价和预测以及区域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分 的基础上,根据规划期内所要解决的主 要大气环境问题和区域社会、经济与环 境协调发展 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 大气环境规划目标主要包括大气环境质 量目标和大气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
同时给出表征环境目标的大气环境指标,制 定实现目标的方案,通过投资估算和可行性 分析及反复平衡,最后才能确定规划目标。
(三)建立源与大气环境质量间的输入响应关 系
确定源与目标之间的关系,是直接影响大气总量控 制规划方案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一关系最好是通过实测资料建立的大气质量模型, 定量描述源强场与环境浓度场。有时也可以是实测 资料的回归曲线,或简单的线性关系。
对于已经受到污染或部分污染的城市,制定 大气污染控制规划的目的主要是寻求实现城 市大气环境质量规划的简捷、经济和可行的 技术方案和管理对策。
大气环境污染控制模型是建立在设计气象 条件下,污染源排放与大气环境质量的响 应关系。
设计气象条件是指综合考虑气象条件、环境 目标 、经济技术水平、污染特点等因素后, 确定的较不利(以保证率给出)气象条件。
(六)方案的实施
第三节大气环境(共71张PPT)
![第三节大气环境(共7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b9a82786c175f0e7cd13785.png)
基础练习
AC 1、下列有关大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各地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B、气压差异是形成大气运动的原动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D、近地面附近的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A 2、下图为北半球理想等压线图,图中的风向箭头代号正确的是(______)
读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回答下列
(B )
A 顺风飞行
B 逆风飞行
C 飞机在信风带中飞行 D 风从北侧吹来
低压
西
东
√ 高压
您真棒
基础练习
AC 1、下列有关大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各地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B、气压差异是形成大气运动的原动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D、近地面附近的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A)直接到达地面的蓝色光比重大 (B)空气分子使蓝色光发生散射作用 (C)高层大气分子大量吸收蓝光 (D)到达地面的蓝紫光又完全被反射到高空
3、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因素
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 下垫面因素:地面反射率 其它因素:天气状况、日照时数等。
知识巩固:
1、图中气压状况是由热力作F用引起,读图回答:
二 大气的运动
一、热力环流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水平气压梯度: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2、水平气压梯度力:由水平气压梯度产生的促使大气 由髙气压流向低气压的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hPa)
①方向: 垂直于等压线,
1010 由高压指向低压
1020
风向向右偏 ) (5)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N
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环境优秀课件
![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环境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0e25fc192e45361166f50d.png)
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环境
第一节 大气环境(Air Quality Issues) 一、大气的结构与组成
1.1、 大气的结构 (Atmospheric structure)
高高高km高
高度(km)
3000 散逸层
500 400 热成层 300 200 100
90
80
70 中间层
(+) (+)
中间层顶 (-)
风砂、土壤尘等
萜稀类碳氢化合物。
硫酸盐和亚硫酸盐
汽车和火车、飞机 交 通 运 输 过 程 : 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
等,分布广泛分散, 现 代 化 交 通 运 氢化合物、硫氧化合物和
难于监测和治理。 输工具
铅等
静止源则包括工 厂 、焚化炉等不 移动的污染源。 静止源污染面积 广,易于集中监 测治理。
现状来:源在:大水高气汽空中:通的过含光量化有学增作加用的,趋低势空。通过闪 来电源或:有海机洋物和氧地化面及蒸高发空与传植输物。蒸腾。
影响作:用强引:烈分起能吸物布温大收免:室微 种量地受随效方粒 类吸面过时应向::收的量间的,固太长紫、加一体阳波外地剧般微紫辐线点。随粒外射的变高与线,灼化度液,伤很增体使。大加微地。而粒面在减。生铅少直。 分布:自然大气中含量很少。随高度分布 影不响均:影匀形响,成:也云影随、响纬雾太度、阳和雨辐时、射间雪传而等输异大,。气使现能象见。度 对生物变的低生,长有和的发能育起有凝重结要核影的响作。用。
燃料燃烧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工业生产过程 二氧化硫、硫化氢等
农 业 活 动 排 放 : 颗粒物、粉尘、氧化亚
农药、化肥
氮等
二 大气污染和大气污染物
2.3 大气污染物( Air pollutants)
第一节 大气环境(Air Quality Issues) 一、大气的结构与组成
1.1、 大气的结构 (Atmospheric structure)
高高高km高
高度(km)
3000 散逸层
500 400 热成层 300 200 100
90
80
70 中间层
(+) (+)
中间层顶 (-)
风砂、土壤尘等
萜稀类碳氢化合物。
硫酸盐和亚硫酸盐
汽车和火车、飞机 交 通 运 输 过 程 : 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
等,分布广泛分散, 现 代 化 交 通 运 氢化合物、硫氧化合物和
难于监测和治理。 输工具
铅等
静止源则包括工 厂 、焚化炉等不 移动的污染源。 静止源污染面积 广,易于集中监 测治理。
现状来:源在:大水高气汽空中:通的过含光量化有学增作加用的,趋低势空。通过闪 来电源或:有海机洋物和氧地化面及蒸高发空与传植输物。蒸腾。
影响作:用强引:烈分起能吸物布温大收免:室微 种量地受随效方粒 类吸面过时应向::收的量间的,固太长紫、加一体阳波外地剧般微紫辐线点。随粒外射的变高与线,灼化度液,伤很增体使。大加微地。而粒面在减。生铅少直。 分布:自然大气中含量很少。随高度分布 影不响均:影匀形响,成:也云影随、响纬雾太度、阳和雨辐时、射间雪传而等输异大,。气使现能象见。度 对生物变的低生,长有和的发能育起有凝重结要核影的响作。用。
燃料燃烧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工业生产过程 二氧化硫、硫化氢等
农 业 活 动 排 放 : 颗粒物、粉尘、氧化亚
农药、化肥
氮等
二 大气污染和大气污染物
2.3 大气污染物( Air pollutants)
《大气环境》课件
![《大气环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92b20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e.png)
大气环境的组成
总结词
大气环境主要由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等组成。
详细描述
对流层是大气环境中最低的一层,包含了人类生活的主要活动区域,如云雨、风霜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中。平流层中臭氧能够吸收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生命有保护作用。中间层和热层中存在着大量的电离层,对无 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
遥感监测
利用卫星或飞机搭载的遥 感设备,对大范围的大气 环境进行监测。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的设备
气体分析仪
用于监测大气中的气体成分,如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
颗粒物计数器
用于测量大气中的颗粒物数量,如 PM2.5、PM10等。
气象站
用于测量风速、风向、温度、湿度 等气象参数,为污染物扩散模拟提 供数据。
总结词
大气污染物包括颗粒物、硫氧化物、 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挥发性有机 物等。
详细描述
颗粒物包括PM2.5和PM10等,硫氧 化物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包括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碳氢化合物主 要是汽车尾气排放的烃类物质。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总结词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主要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消耗、农业活动等。
04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工业污染防治措施
工业污染防治措施
严格控制高污染行业准入, 淘汰落后产能。
02
01
加强工业生产过程中废气治
理和排放控制。
03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经 济模式,减少污染物排放。
04
05
建立工业园区集中治理设施 ,实现污染物集中处理。
交通污染防治措施
交通污染防治措施
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 ,推广新能源汽车。
低碳发展
推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低碳发展模式,减少 温室气体排放。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优秀课件PPT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优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78ac6f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6.png)
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 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 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2. 气态污染物 (1)硫氧化物SOX
由煤烟型污染造成,主要成分是SO2,据统计每年 排入大气的SO2约1.5×108t,其中人为排放占41%。 SO2特点: ①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呈酸性,浓度大时可 引起中毒; ②破坏植物,使叶子变黄,翻卷,植物倒伏; ③腐蚀金属及建筑物; ④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理解: 产生的原因——自然的或人为的活动; 形成的必要条件——影响原有生态平衡体系。
大气污染视频
2、大气污染分类
按污染的范围分:局部地区大气污染、区域性大气污染、 广域性大气污染、全球性大气污染
按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存在状况分:还原型(煤烟型) 和氧化型(汽车尾气型);
按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和反应分:煤炭型、石 油型、混合型和特殊型。
3、大气污染的来源
大气污染源分类:主要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1)按源的存在形式分: 固定源、移动源; 2)按污染物排放的方式分: 高架点源、面源、 线源; 3)按污染物排放的时间分: 连续源、间断源、瞬时源 ; 4)按污染物发生的类型分: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
用于表示城市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API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TSP) 等,表示煤烟、汽车尾气和降尘污染的程度。
2、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API分级标准
空气污染指数对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
污染指数 污染物浓度(毫克/立方米)
API
SO2 NO2 PM10 CO O3
(日均值) (日均值) (日均值) (小时均值) (小时均值)
2. 气态污染物 (1)硫氧化物SOX
由煤烟型污染造成,主要成分是SO2,据统计每年 排入大气的SO2约1.5×108t,其中人为排放占41%。 SO2特点: ①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呈酸性,浓度大时可 引起中毒; ②破坏植物,使叶子变黄,翻卷,植物倒伏; ③腐蚀金属及建筑物; ④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理解: 产生的原因——自然的或人为的活动; 形成的必要条件——影响原有生态平衡体系。
大气污染视频
2、大气污染分类
按污染的范围分:局部地区大气污染、区域性大气污染、 广域性大气污染、全球性大气污染
按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存在状况分:还原型(煤烟型) 和氧化型(汽车尾气型);
按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和反应分:煤炭型、石 油型、混合型和特殊型。
3、大气污染的来源
大气污染源分类:主要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1)按源的存在形式分: 固定源、移动源; 2)按污染物排放的方式分: 高架点源、面源、 线源; 3)按污染物排放的时间分: 连续源、间断源、瞬时源 ; 4)按污染物发生的类型分: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
用于表示城市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API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TSP) 等,表示煤烟、汽车尾气和降尘污染的程度。
2、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API分级标准
空气污染指数对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
污染指数 污染物浓度(毫克/立方米)
API
SO2 NO2 PM10 CO O3
(日均值) (日均值) (日均值) (小时均值) (小时均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主体的城市生态子系统是大气环境 保护的对象,它的具体表述是城市大气环 境质量规划。
❖制定大气环境规划,就是通过协调大气环 境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最小的 治理费用采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组合技术, 充分利用大气的自净能力,对污染源进行 控制,使大气环境质量满足保护以人为主 体的城市生态系统的需要。
在大气环境规划时,应首先对大气环境系统进行系统分析, 确定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其次对规划期内的主要资源进 行需求分析,重点分析城市能流过程,从能源的输入、输 送、转换、分配和使用各个环节中,找出产生污染的主要 原因和控制污染的主要途径,从而为确定和实现大气环境 目标提供可靠保证。
大气环境规划主要内容可概括如下
大气环境质量规划模型主要是建立污染 源排放和大气环境质量的输入响应关系。
通过实验或历史资料的分析,可以掌握其因 子的运动规律,并根据需要将它们参数化。
由于大气环境过程及描述该过程特征的变量 基本上都是随机变量,在对它们进行参数化 处理时,必须说明其统计含义,如发生频度、 置信度或置信区间等。
2.大气污染物排放子系统 大气污染物排放子系统主要包括点源、 面源和线源。
污染物的排放直接影响大气环境质量, 进而影响城市生态子系统。
第九章 大气环境规划
•第一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第二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组成 •第三节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第四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综合防治措施 •第五节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实例
大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之一, 大气环境质量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以人为 主体的城市生态系统,而且关系到城 市 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
为了协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保 护之间的关系,制定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匹 配的大气环境规划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第一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一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 二 、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 三、 能流分析
一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
目的:为了平衡和协调某一区域的大气环境与社会、经济 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大气环境系统功能的最优化,最大 限度地发挥大气环境系统组成部分的功能。
3.大气污染控制子系统
首先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尽可能通过采 用少污染或无污染的工艺或技术,节约燃料 或原料,提高装置整体性能等措施减少污染 物的产生量;
其次才是控制问题:污染源本身的治理。
此外还应把污染源的治理与旨在控制大气污 染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结合起来,对城市 大气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4.城市生态子系统
对于其他类大气污染物应针对筛选出的重点污染 源,逐一进行工艺全过程分析,以确定减少排放、 综合治理的最佳方案。
(五)确定优选方案
规划目标的实现,可能存在多种途径, 可以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每个方 案中必须包括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
如能源的合理利用与结构的改变、城市 的合理布局、调整经济结构、实施清洁 生产工艺 、处理设备的费用及效率等, 确定需经过多方案比较和反复论证。
(二)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
由大气环境系统的构成可知,大气环境过程子系 统是一个自然系统,通过对这个系统的研究,可 以了解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但 较难对该子系统进行人为的控制。
大气污染物排放与控制是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 的两个阶段,在进行大气环境规划时,应将它们 合并一起考虑,才有可能以最小的费用获得最大 的效益。
弄清问题
确定环境目标
建立源与目标关系
方案实施
确问题 环境问题的发生和解决是环境规划的开 始和归宿。 通过调查和评价,分析污染物的产生、 排放、治理措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评 价大气环境现状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从 而找出主要环境问题。
(二)确定环境目标
在大气环境现状调查、预测及各功能区的功 能确定基础上,根据规划期内所要解决的主 要环境问题和社会经济与大气环境协调发展 的需要,确定合理的大气环境目标。
同时给出表征环境目标的大气环境指标,制 定实现目标的方案,通过投资估算和可行性 分析及反复平衡,最后才能确定规划目标。
(三)建立源与大气环境质量间的输入响应关 系
确定源与目标之间的关系,是直接影响大气总量控 制规划方案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一关系最好是通过实测资料建立的大气质量模型, 定量描述源强场与环境浓度场。有时也可以是实测 资料的回归曲线,或简单的线性关系。
因此,可将大气环境规划总体上划分为两类,即 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和大气污染控制规划。这两类 规划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大气 环境规划的全过程。
1.大气环境质量规划 大气环境质量规划是以城市总体布局和 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规定了 城市不同功能区主要大气污染物的限值 浓度。
它是城市大气环境管理的基础,也是城 市建设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完成以下工作:·污染源布局评价;·污染源 贡献评价;·控制方案的评价;·建立技术经济优 化模型的环境约束方程。
(四)选择规划方法与建立规划模型
目前根据我国大气环境主要针对SO2和TSP污染的 基本特点,普遍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和数学规划模 型的方法。
一般可采用源治理与集中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建 立包括能源性污染和工艺在内的综合控制规划模 型,寻求对各类用能设施,各类工艺尾气中SO2 和TSP的综合优化方案。
(一)大气环境系统
构成大气环境系统的子系统可以概括为 大气环境过程子系统、大气污染物排放 子系统、大气污染控制子系统及城市生 态子系统,如图 6一2所示。 系统的状态主要由大气环境质量描述。
图6-2
大气污染物 排放子系统
大气污染控制子系统
大气环境过程系统 子过程
大气环境质量
城市生态子系统
1.大气环境过程子系统 大气环境过程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输送和 稀释扩散能力,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极为有限, 基本上是一个自然系统。
(六)方案的实施
规划方案的编制和实施是大气环境规划 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方案只有实际应用并取得成效,才 能真正体现大气环境规划目的所在。
规划方案的实施取决于两个方面:环境 规划方案是否切实可行;环境管理政策 措施是否得当。
二 、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 (一)大气环境系统 (二)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
❖制定大气环境规划,就是通过协调大气环 境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最小的 治理费用采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组合技术, 充分利用大气的自净能力,对污染源进行 控制,使大气环境质量满足保护以人为主 体的城市生态系统的需要。
在大气环境规划时,应首先对大气环境系统进行系统分析, 确定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其次对规划期内的主要资源进 行需求分析,重点分析城市能流过程,从能源的输入、输 送、转换、分配和使用各个环节中,找出产生污染的主要 原因和控制污染的主要途径,从而为确定和实现大气环境 目标提供可靠保证。
大气环境规划主要内容可概括如下
大气环境质量规划模型主要是建立污染 源排放和大气环境质量的输入响应关系。
通过实验或历史资料的分析,可以掌握其因 子的运动规律,并根据需要将它们参数化。
由于大气环境过程及描述该过程特征的变量 基本上都是随机变量,在对它们进行参数化 处理时,必须说明其统计含义,如发生频度、 置信度或置信区间等。
2.大气污染物排放子系统 大气污染物排放子系统主要包括点源、 面源和线源。
污染物的排放直接影响大气环境质量, 进而影响城市生态子系统。
第九章 大气环境规划
•第一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第二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组成 •第三节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第四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综合防治措施 •第五节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实例
大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之一, 大气环境质量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以人为 主体的城市生态系统,而且关系到城 市 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
为了协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保 护之间的关系,制定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匹 配的大气环境规划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第一节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一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 二 、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 三、 能流分析
一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
目的:为了平衡和协调某一区域的大气环境与社会、经济 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大气环境系统功能的最优化,最大 限度地发挥大气环境系统组成部分的功能。
3.大气污染控制子系统
首先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尽可能通过采 用少污染或无污染的工艺或技术,节约燃料 或原料,提高装置整体性能等措施减少污染 物的产生量;
其次才是控制问题:污染源本身的治理。
此外还应把污染源的治理与旨在控制大气污 染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结合起来,对城市 大气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4.城市生态子系统
对于其他类大气污染物应针对筛选出的重点污染 源,逐一进行工艺全过程分析,以确定减少排放、 综合治理的最佳方案。
(五)确定优选方案
规划目标的实现,可能存在多种途径, 可以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每个方 案中必须包括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
如能源的合理利用与结构的改变、城市 的合理布局、调整经济结构、实施清洁 生产工艺 、处理设备的费用及效率等, 确定需经过多方案比较和反复论证。
(二)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
由大气环境系统的构成可知,大气环境过程子系 统是一个自然系统,通过对这个系统的研究,可 以了解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但 较难对该子系统进行人为的控制。
大气污染物排放与控制是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 的两个阶段,在进行大气环境规划时,应将它们 合并一起考虑,才有可能以最小的费用获得最大 的效益。
弄清问题
确定环境目标
建立源与目标关系
方案实施
确问题 环境问题的发生和解决是环境规划的开 始和归宿。 通过调查和评价,分析污染物的产生、 排放、治理措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评 价大气环境现状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从 而找出主要环境问题。
(二)确定环境目标
在大气环境现状调查、预测及各功能区的功 能确定基础上,根据规划期内所要解决的主 要环境问题和社会经济与大气环境协调发展 的需要,确定合理的大气环境目标。
同时给出表征环境目标的大气环境指标,制 定实现目标的方案,通过投资估算和可行性 分析及反复平衡,最后才能确定规划目标。
(三)建立源与大气环境质量间的输入响应关 系
确定源与目标之间的关系,是直接影响大气总量控 制规划方案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一关系最好是通过实测资料建立的大气质量模型, 定量描述源强场与环境浓度场。有时也可以是实测 资料的回归曲线,或简单的线性关系。
因此,可将大气环境规划总体上划分为两类,即 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和大气污染控制规划。这两类 规划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大气 环境规划的全过程。
1.大气环境质量规划 大气环境质量规划是以城市总体布局和 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规定了 城市不同功能区主要大气污染物的限值 浓度。
它是城市大气环境管理的基础,也是城 市建设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完成以下工作:·污染源布局评价;·污染源 贡献评价;·控制方案的评价;·建立技术经济优 化模型的环境约束方程。
(四)选择规划方法与建立规划模型
目前根据我国大气环境主要针对SO2和TSP污染的 基本特点,普遍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和数学规划模 型的方法。
一般可采用源治理与集中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建 立包括能源性污染和工艺在内的综合控制规划模 型,寻求对各类用能设施,各类工艺尾气中SO2 和TSP的综合优化方案。
(一)大气环境系统
构成大气环境系统的子系统可以概括为 大气环境过程子系统、大气污染物排放 子系统、大气污染控制子系统及城市生 态子系统,如图 6一2所示。 系统的状态主要由大气环境质量描述。
图6-2
大气污染物 排放子系统
大气污染控制子系统
大气环境过程系统 子过程
大气环境质量
城市生态子系统
1.大气环境过程子系统 大气环境过程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输送和 稀释扩散能力,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极为有限, 基本上是一个自然系统。
(六)方案的实施
规划方案的编制和实施是大气环境规划 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方案只有实际应用并取得成效,才 能真正体现大气环境规划目的所在。
规划方案的实施取决于两个方面:环境 规划方案是否切实可行;环境管理政策 措施是否得当。
二 、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 (一)大气环境系统 (二)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