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大国外交的崛起
大国外交第一集主要内容

大国外交第一集主要内容摘要:1.大国外交的概念与意义2.大国外交的历史演变3.大国外交的现状与挑战4.大国外交的未来展望正文:【大国外交的概念与意义】大国外交,顾名思义,是指在国际关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国家所进行的外交活动。
这些国家通常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以及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大国外交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际政治格局的走向,也关系到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大国外交对于国际关系的稳定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大国之间通过外交途径加强沟通与合作,有利于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降低误判和冲突的风险。
其次,大国在维护国际秩序、解决国际争端以及全球性问题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最后,大国外交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使之更加公正、有效。
【大国外交的历史演变】自古以来,大国外交就在国际关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从近代历史来看,19 世纪英国、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美国,以及二战后的苏联(后来为俄罗斯)和我国,都曾是大国外交的代表。
在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作为两个超级大国,分别领导着西方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展开了激烈的外交角逐。
这一时期,两国在军备竞赛、意识形态对抗、地缘政治争夺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的竞争。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其他国家如中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国外交进入了多极化时代。
【大国外交的现状与挑战】当前,大国外交呈现出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特点。
一方面,各大国在应对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反恐、疫情防控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
另一方面,大国之间在地缘政治、经济利益、科技竞争等方面存在分歧和摩擦。
面对现状,大国外交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如何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实现共赢共享,是大国外交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如何适应国际格局的变化,调整外交策略,以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也是摆在各大国面前的课题。
【大国外交的未来展望】展望未来,大国外交将继续在合作与竞争中前行。
《大国外交》前两集观后感5篇

《大国外交》前两集观后感《大国外交》前两集观后感精选5篇(一)《大国外交》是一部剧集,前两集讲述了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崛起和发展。
我观后感受到了它深入探索了中国外交政策的背后原因和策略,并展示了中国在强化国际地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首先,剧中展示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原则:和平发展、互利共赢。
通过自主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道路,中国成功实现了经济的迅速增长,并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建立了广泛的经济伙伴关系。
剧集中的示例包括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合作,中国在非洲开展的基建项目,以及与欧洲和美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合作。
这些合作不仅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也给参与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此外,剧中还展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朝鲜和伊朗核问题等国际热点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同时,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法治。
剧集中的内容虽然是虚构的,但它通过精彩的剧情和精心制作的场景,使观众更好地了解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剧中角色的塑造也很成功,展示了中国外交官的聪明才智和为国家利益奋斗的决心。
总的来说,我认为《大国外交》前两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通过生动的情节和精彩的表演,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崛起和发展。
我期待能继续观看剧集后续的内容,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
《大国外交》前两集观后感精选5篇(二)《大国外交》是一部以中外关系为主题的纪录片系列。
第一集讲述了中国外交史上的几个重要时刻,让我对中国外交的发展和变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这一集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外交的初步发展。
面对冷战的大背景,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外交政策,包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等。
这些政策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是非常重要的,体现了中国的独立自主精神和国际主义思想。
其次,纪录片介绍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
世界历史中的大国外交

世界历史中的大国外交大国外交一直是国际关系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各个大国的外交政策和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大国外交事件,以展示它们在世界历史演进中的重要性。
一、古埃及与外交轴心时期古埃及是世界历史上最早形成的强大国家之一。
在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新王国时期,古埃及逐渐崛起为世界的超级大国。
古埃及外交政策的核心是维护与近东地区的稳定和平。
埃及法老与被称为“外交轴心”的巴比伦、亚述和赫梯等国家建立了外交联系,达成了相互的盟约和协议。
通过与邻国的外交交往,古埃及成功地将近东地区转变为自己的影响范围,并得以维持其边境的安全与稳定。
二、罗马帝国与帝国外交罗马帝国是古代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也是历史上最重要的帝国之一。
帝国外交在罗马帝国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罗马通过驻外大使馆、缔结条约和建立保护国等方式与周边地区进行外交交往。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罗马与强大的伊朗帝国帕提亚之间的外交关系。
两个帝国在公元前1世纪至3世纪期间进行了多次战争和外交交涉。
尽管帝国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但同时也通过外交手段达成和平条约,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共存。
三、美国与苏联的冷战时期冷战是二战后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大国外交事件之一。
美国与苏联的对抗是当时整个国际格局的核心。
两个超级大国在意识形态、经济、领土争端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冲突和分歧。
双方通过核武器的发展、军备竞赛以及间谍活动等手段,展开了长达几十年的对决。
尽管双方没有爆发全面战争,但他们的对抗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紧张局势,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外交政策中国是现代世界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大国之一,其外交政策也备受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推动自身的对外开放和外交交往。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外交关系。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动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为全球经济发展和世界和平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试谈俄罗斯当前的大国外交

试谈俄罗斯当前的大国外交高歌1993年4月30日,俄罗斯在忍气吞声,当了西方一年多的“小伙计”之后,终于推出了《俄罗斯联邦外交构想基本原则》,提出复兴俄罗斯,树立大国地位的总目标。
此后在1994年2月24日,叶利钦在《国情咨文》中再次重申恢复强大的俄国。
随着大国外交的全面展开,有人担心苏联的大国霸权主义是否又会卷土重来?我个人认为,俄当前的大国外交与昔日的苏联大国霸权主义不可同日而语。
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传统由来已久,从最早的莫斯科大公国到沙皇俄国,历代统治者都野心勃勃,妄图争夺世界霸权,建立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斯拉夫帝国。
在沙皇俄国存在的300多年间,就从周围邻国掠夺了两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奴役着100多个被征服的民族,无怪乎列宁把它称为各族人民的监狱。
奇怪的是,这种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余孽非但没被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荡涤一清,反而得以再生,苏联对外政策中的大国霸权主义至今仍使人记忆犹新。
原因何在?二战后,冷战开始,两极对抗格局出现,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当然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者,带领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激烈对抗,其“国际共运中心”的地位为大国霸权主义的抬头创造了有利条件。
再看苏联国内,如果说战后的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时期苏联迫于经济与军事实力的落后,只能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称雄,尚无力在全球范围内争霸的话,那么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国力增强,勃列日涅夫则不仅在社会主义阵营里把大国主义发展到了极点,而且公开走上了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之路。
可以说,苏联国力的日益增强为大国霸权主义的步步升级提供了物质保障。
如果说国际格局与国家实力给了大国霸权主义的繁衍必要的温度和湿度的话,那么,苏联几代领导阶层对国家、民族和阶级利益的认识错误则是其滋生的温床。
几十年来,苏联的领导人们始终不忘“世界革命”,在他们看来,苏联模式是社会主义唯一正确的模式,苏联为了推进世界革命的到来,有义务在别国推行它的模式,加强对东欧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使之成为世界革命的基地,有责任向第三世界国家输出革命,以巨大的援助和积极的渗透支持他们的“革命行动”。
论述俄罗斯特色之大国外交

论述俄罗斯特色之大国外交概述俄罗斯作为一个拥有广阔领土和资源的大国,其外交政策中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讨论俄罗斯在大国外交中的特色和策略。
经济实力俄罗斯以其庞大的经济实力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之一,其资源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俄罗斯通过利用资源优势,与其他国家建立长期的经济合作关系,加强了自己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
地缘政治俄罗斯作为一个地理位置重要的国家,在地缘政治上有独特的优势。
其拥有的广阔领土和位于欧亚大陆的地理位置,使其能够对周边地区产生广泛的影响力。
俄罗斯通过对周边国家实施经济援助和政治引导,扩大了自己的地缘政治影响。
军事力量俄罗斯是一个军事实力强大的国家,其军队具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实战能力。
俄罗斯通过对军事力量的持续投资,并积极参与国际军事事务,提升了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话语权。
军事力量的强大也使俄罗斯能够在国际外交中更加自信和有力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多边外交俄罗斯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机制,加强与其他大国和地区的合作。
俄罗斯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通过在国际组织中发挥积极作用,俄罗斯为自己的外交政策赢得了更多的支持。
俄罗斯倡导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并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维护全球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结论俄罗斯在大国外交中展示了多个独特特色,包括经济实力、地缘政治优势、军事实力和多边外交合作。
这些特点使俄罗斯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并维护自己的利益。
因此,了解和研究俄罗斯的大国外交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是对俄罗斯特色之大国外交的论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外交的特点和趋势

中国外交的特点和趋势中国外交一直以来具有许多特点和趋势。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和最具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中国外交的发展和变化是中国崛起的重要体现。
本文将探讨中国外交的特点和趋势。
1. 大国外交: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力的增强,中国外交逐渐由地区外交向大国外交转变。
中国在与 major power的国际关系中,已经处于同等地位,成为了一个扮演全球角色的大国。
2. 和平发展:中国主张和平发展,强调各国应该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这一外交总方针自1950年代以来一直指导着中国的外交政策。
中国认为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中国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3. 非对抗性:中国外交强调非对抗性原则,主张平等协商、合作共赢,摒弃采取威胁、施压和霸权行为。
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干涉他国内政。
中国主张通过多边机制加强国际社会的合作与协调。
4. 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与西方强国的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体现了一定的利益冲突。
中国外交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
中国更注重自身发展和经济利益的实现,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但也会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寻求合作。
5. 和别国合作:中国外交强调和别国合作,主张在互相尊重、平等协商、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关系。
中国对全球一些重大问题如气候变化、贸易问题、反恐问题等,都倡导国际合作,共同应对。
1. 向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发展: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成为趋势。
中国外交也将向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发展,加强与多方面的合作,推动多边合作机制的建立,维护全球稳定和和平发展。
2. 强化地区影响力:亚太地区作为全球改变的重要地区,中国外交将会进一步强化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为中国和亚太国家之间的合作带来更多的机遇。
3. 推动全球治理改革:全球治理的改革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话题。
中国外交将继续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全球治理的改革,争取更大的话语权和发言权。
大国外交——俄罗斯

大国外交——俄罗斯俄罗斯自独立以来,外交政策始终与其民族历史、国家安全、经济和军事利益密切相联,自沙俄以来400余年历史进程中,它始终保持着世界性大国地位。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独大,成为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实力大为增强,想要灭掉社会主义,苏联外交经历了从斯大林时期的谨慎的防御政策、赫鲁晓夫时期的平共处路线、勃列日涅夫时期主动的强势外交到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新思维外交,最终解体。
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在苏联解体以后经济回复和发展的速度极快。
俄罗斯一直奉行开展全方位外交、强国外交,以独联体为战略重点,力图解决好这个刚刚由于原苏联的解体而由内政转变为外交的问题。
俄罗斯以与西方的关系、欧洲的关系为优先,把美国、西欧和日本放在外交最优先的地位,以便从外围进入西方的核心,一是在经济和政治上完成资本化,向经济市场化,政治多元化发展;二是具有同西方主要国家相竞争的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同西方主要国家平起平坐。
与欧洲国家的关系是俄罗斯外交政策传统的优先方面,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仍把独联体各成员国看作自己的势力范围,力图凭借其特殊地位和传统影响推行以俄罗斯为中心的外交政策,保证与独联体国家进行的多边和双边合作,重点发展与独联体所有国家的睦邻关系和战略伙伴关系。
俄罗斯欧洲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全欧安全与合作的民主体系,把欧盟看作是自己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伙伴,并努力与它发展积极的和稳定的长期合作,积极恢复和发展与东欧国家的关系,并重点发展与西欧国家和欧盟的关系,在经济上加大合作力度。
在美俄关系方面,美国要美国要维持一超独霸的格局,企图把“美式民主”作为推广到全世界,俄罗斯主张“主权民主”,实行多方位外交,要成为多极世界中单独的一极。
美国担心俄罗斯国力上升,迅速崛起,挑战美国和单极世界。
在如何建立冷战结束后欧亚大陆的安全体制方面,俄罗斯建立“大欧洲”的主张同西方要以北约作为欧洲安全体制基础的立场发生了对立。
大国关系与中国外交

一、当今国际形势当今世界正处于深刻变化和向多极格局过渡的时期。
各国加快发展综合国力,力争在未来的国际秩序中占据有利位置。
我们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竞争。
机遇中包含挑战,挑战中也可能有机遇。
当前,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正发生着极其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一方面,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另一方面,对外联系愈益密切,各种信息愈益畅通,我们遇到了不少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
因此,使得我们要正确认清楚当今国际形势。
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是造成国际形势不稳定的最主要根源。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当今的世界毕竟不是美国一家可以独霸天下的,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还在继续增长,多极化趋势仍在曲折中进一步发展,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于缓和,我们对于国际局势的一些基本判断仍然是站得住脚的。
这就是说,当前国际形势发展仍为我国坚持不懈地开展和平外交,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内一心一意地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机遇。
对于当前大国关系和国际形势,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强调“任何事物的发展和运动都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国际形势的发展也是绝对的,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的。
冷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国际格局最主要的特点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占据全面优势,特别是美国一家独大,同时多强并列,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西”主导了“东西关系”,“北”主导了“南北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的超强实力地位和突出作用。
当时国际形势大有美国一极化的趋势,但是进入21世纪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以后,这种美国一极化趋势的国际格局逐渐出现转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兴起借助全球化的历史机遇,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比如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积极推进内部改革,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和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冲击美国霸权地位,导致美国领导下的西方世界主导地位的下降。
着眼于中国的大国外交战略

着眼于中国的大国外交战略1习主席2013年6月跟奥巴马在加州庄园会晤时提出,希望中美关系构建()。
[ 单选题:5 分]A “新型战略关系”B “新型大国关系”C “新型合作关系”D “新型竞争关系”试题解析您的答案:B回答正确2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从2009年开始,出现了()机制,它由日本、美国、加拿大、中国、欧洲等国家组成,成为协调货币政策、经济政策的重要舞台。
[ 单选题:5 分]A G7B G8C G10D G20试题解析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3在陆上边界,唯一跟我国领土主权争端没有解决的国家是()。
[ 单选题:5 分]A 印度B 日本C 越南D 菲律宾试题解析您的答案:A回答正确4以下选项中,属于中亚之间建立的机制的是()。
[ 单选题:5 分]A 中亚联盟B 上海合作组织C 中亚合作论坛D 丝绸之路经济带试题解析您的答案:B回答正确5未来世界的油气中心将会转移到()。
[ 单选题:5 分]A 中东B 北非C 俄罗斯西D 南北美洲试题解析您的答案:C回答错误6根据本课观点,当前国际上()仍然是最重要的可兑换货币和储备货币。
[ 单选题:5 分]A 欧元B 美元C 日元D 人民币试题解析您的答案:B回答正确7我国先进武器的主要来源地是()。
[ 单选题:5 分]A 中东B 欧盟C 美国D 俄罗斯试题解析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8大国之间不会爆发世界性战争,主要原因是()。
[ 单选题:5 分]A 世界各国间利益冲突日益减弱和国际和平组织的建立B 世界经济体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和国际和平组织的建立C 世界各国间利益冲突日益减弱和战后武器的更新换代D 世界经济体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和战后武器的更新换代试题解析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9在经济上,“二战”后的货币体系、世界贸易规则等都是由()在主导。
[ 单选题:5 分]A 美国B 德国C 中国D 苏联试题解析您的答案:A回答正确10中美最大的共同利益是()。
[ 单选题:5 分]A 加强文化交流B 维护亚太和平C 促进经济合作D 实现共同发展试题解析您的答案:C回答错误11关于中俄关系,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俄罗斯外交政策及对中国外交启示

浅谈俄罗斯外交政策及对中国外交启示俄罗斯---一个从在1917年发生十月革命继而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到1991年八一九事变苏联解体,近一个世界的国家之路走得艰难而险阻。
今天的俄罗斯早已不同于以前的苏联政府,可是却又和苏联政府的行径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似。
在世界经济与政治高度交叉的今天,俄罗斯到底经历着一个怎样的路程?作为苏联盟友,俄罗斯邻国的中国,又应该从俄罗斯的历程中吸取怎样的经验与教训?一个国家的发展所经历的必然是很多的,光是外交方面,就足以让我们对其加以深刻的研究与总结。
外交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如参加国际组织和会议,跟别的国家互派使节、进行谈判、签订条约和协定等。
国家以和平手段对外行使主权的活动。
通常指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和外交机关代表国家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
从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总结起来有七点:1.俄罗斯外交不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线,大幅战略收缩(如从越南、古巴撤出军事基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全方位、无敌国外交,寻求与西方的合作,与中国的战略协作,发展务实外交,重视经济外交和商业利益,争取利益的最大化。
2.俄罗斯的外交传统是先欧后亚,先西后东,即便偶尔面向东方,也是心向西方,同时避免腹背受敌、两线作战。
3.俄现在是以得天独厚的能源资源影响周边,特别是欧亚地区。
4.俄罗斯致力于改变前苏联在人们心目中霸道、好战、不讲道理、比较民族利己主义的形象。
5.俄罗斯逐渐形成“强国富民”的发展战略。
6.俄罗斯与南部穆斯林国家(包括土耳其、伊朗、叙利亚、巴基斯坦等等),关系是相对平和、友好的。
7.从“梅普组合”到“普梅组合”,政策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相对可预测性,不会发生所谓的“橙绿色革命”。
从上面所列出的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转变可以看出,俄罗斯现在所考虑的主要是从经济上发展国家,并且由拉拢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处好与各穆斯林国家关系。
虽然以前一直奉行的是先西后东,先欧后亚的外交政策,但是随着斯诺登时间的升级,以及乌克兰事件的爆发,其越来越意识到与周边国家关系的重要性,并且对西欧采取强硬的外交手段,使得美国公然呼吁让俄罗斯退出G8,并且威胁若俄罗斯不采取措施制止乌克兰事件更大的升级,派兵到乌克兰维和,将对其进行制裁。
俄罗斯为什么不怕中国崛起

俄罗斯为什么不怕中国崛起
1、俄罗斯不怕中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是俄罗斯十分希望中国能崛起,然后一
起兄弟联手对抗外来势力。
俄罗斯不怕中国崛起的原因很简单俄国从很久以前就已经和中国是兄弟国了,俄国很早就表示过有谁敢欺负中国,他们在金钱方便支持不了,但是武器方面绝对会支持中国,所以俄国和中国的兄弟友谊是不容侵犯的。
2、因此有不少人在思考,如果俄罗斯与美国关系缓和了,会不会影响俄中
关系。
对此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接受媒体采访时,进行了否认。
杰尼索夫说道:俄罗斯比美国人想象中要更聪明,我们不会因为暂时缓和与美国关系的可能性而疏远中国,这一局面不可能发生,俄中关系不会因为美国态度的变化而改变。
3、如今,俄罗斯与中国在经贸、人文和国际事务等许多领域内,都进行了一系列合作,尤其是在经贸领域,中国已经连续10年保持俄罗斯第一贸易伙伴
国地位。
美国针对俄罗斯的制裁多数依然没有解除,对中国的遏制也必然会继续进行。
可以说面对美国的制裁,俄罗斯与中国都是受害者,为了共同应对来自美国的威胁,俄罗斯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俄罗斯。
国际政治:解读世界大国的外交政策

国际政治:解读世界大国的外交政策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个大国的外交政策对于国际格局和全球局势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深入研究并解读一些重要大国的外交政策,包括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欧盟等。
通过对其外交政策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全球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
美国的外交政策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大国之一,美国一直以来在外交上扮演着主导地位。
美国的外交政策主要围绕着保护自身利益、维护全球稳定和推动民主自由价值观传播展开。
美国注重维持盟友关系,并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同时也在许多地区参与军事行动。
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在经济实力迅速崛起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
中国采取了一种非干涉原则的外交政策,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
中国注重推动地区合作,提倡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多边主义。
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俄罗斯是一个拥有广阔领土以及强大军事实力的大国。
俄罗斯的外交政策着重于维护自身国家安全、增强国际地位和保护本国利益。
俄罗斯采取坚定而独立的外交立场,注重发展友好关系并扩大对外影响力。
此外,俄罗斯还特别注重与其近邻国家以及其他大国之间的战略合作。
欧洲联盟的外交政策欧洲联盟是一个由28个成员国组成的经济和政治联盟。
欧盟在外交政策上强调共同行动和一致性,并致力于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欧盟通过发展共同安全和防务政策、开展经贸合作以及参与全球问题解决等方面来实现其外交目标。
尽管欧盟成员国之间存在一些分歧,但它们仍然努力寻求共同立场并发挥影响力。
结论通过对这些大国外交政策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国家在推动自身利益、维护国际秩序以及促进全球稳定方面都有各自独特的战略和做法。
同时,这些大国之间也会因为利益冲突而产生紧张关系,并在某些全球性问题上形成竞争态势。
了解和理解这些外交政策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世界格局、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并为国际合作和平稳发展作出贡献。
俄罗斯为什么不怕中国崛起

俄罗斯为什么不怕中国崛起1. 引言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正在迅速崛起为全球超级大国。
中国的崛起让许多国家感到不安,但有一个国家却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态度-俄罗斯。
俄罗斯似乎对中国的崛起并不感到恐惧,而是以合作为基础建立了一种独特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俄罗斯为什么不怕中国崛起的原因。
2. 共同利益与互补在俄罗斯和中国之间存在着一些共同利益和互补性。
首先,双方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拥有相对较大的国际影响力。
这使得他们可以在许多国际问题上保持密切的合作。
此外,中国是俄罗斯重要的经济伙伴。
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不断增长,互为重要的投资目的地。
例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在经济上为双方提供了更多合作机会。
3. 地缘政治因素地缘政治因素也是俄罗斯不怕中国崛起的原因之一。
中国位于俄罗斯的东部边境,而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中国崛起可能带来一定的地缘政治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一定的市场和经济机会。
俄罗斯不会对中国崛起感到恐慌,而是试图通过促进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来稳定地缘政治关系。
4. 合作与互信俄罗斯和中国之间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是基于相互信任和互惠互利的原则。
两国在众多领域进行了合作,如能源、基础设施、科技和军事。
这种合作不仅有利于双方的经济发展,还有助于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互信使得俄罗斯不会将中国崛起视为威胁,而是选择与中国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5. 独立外交政策俄罗斯一直以来都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俄罗斯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国家或联盟,而是与各种国家建立合作关系。
这种独立的外交政策使得俄罗斯不会过分依赖或恐惧中国的崛起。
相反,俄中两国都试图通过平等互利的方式来加强彼此的关系。
6. 总结虽然中国的崛起确实对世界格局带来了一些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国家都会对其感到恐惧。
俄罗斯作为一个自主独立的大国,与中国建立了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会对中国崛起感到不安。
相反,他们将中国的崛起视为一个机会,通过加强经济合作和互信来稳定地缘政治关系。
大国外交第一集主要内容

大国外交第一集主要内容
(最新版)
目录
一、大国外交简介
二、大国外交的历史背景
三、大国外交的主要内容
四、大国外交的影响和意义
正文
【大国外交简介】
大国外交是指在国际关系中,大国之间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地位,所进行的外交斗争。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大国外交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动向直接影响着国际局势的稳定与发展。
【大国外交的历史背景】
自 19 世纪以来,世界经历了一系列的大国争霸,如英德争霸、美苏冷战等。
这些争霸使得大国外交成为国际政治的核心内容。
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大国外交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大国外交的主要内容】
大国外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国之间在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与斗争,如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反恐等。
2.大国在地区安全与稳定问题上的角力和竞争,如中东、南海等地区。
3.大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如贸易战、科技创新等。
4.大国之间在战略安全领域的互动,如军控、核不扩散等。
【大国外交的影响和意义】
大国外交对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具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大国之间的合作有助于解决全球性问题,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另一方面,大国之间的竞争与矛盾可能引发地区紧张局势,甚至导致战争。
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国外交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各国应摒弃冷战思维,推动大国关系的民主化、多样化发展,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
大国外交论文3000字

大国外交论文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大国外交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首先,我们将回顾大国外交的定义和起源。
然后,我们将分析大国外交对国际安全、全球经济和区域冲突的影响。
最后,我们将讨论大国外交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介绍大国外交是指大国之间的交往和合作。
大国通常在地缘政治、经济实力以及军事能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其外交活动对国际政治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大国外交既涉及国家对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涉及国家对地区组织和国际机构之间的关系。
大国外交的发展和变革对全球政治和经济秩序都具有深远意义。
大国外交的起源大国外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各个文明时期。
古代希腊和古罗马帝国是早期大国外交的代表。
这些帝国通过扩张和战争来确保自身的地理利益和政治影响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国外交逐渐演变为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的形式。
近代大国外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48年的《威斯特法伦条约》。
该条约标志着欧洲的和平和秩序,大大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
从那以后,大国之间的外交活动变得更加重要和正式化。
大国外交对国际安全的影响大国外交在国际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国之间的合作和冲突对全球和地区安全格局产生直接影响。
一方面,大国之间的外交对于遏制冲突和战争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和纠纷可以减少军事对抗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大国的外交政策也可能导致紧张局势和冲突的升级。
大国之间的相互对抗可能引发地缘政治上的紧张局势,威胁到全球和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大国外交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大国外交对全球经济也产生重要影响。
大国拥有庞大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因此它们的外交政策往往会直接影响全球经济秩序和贸易体系。
大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和经济合作可以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和繁荣。
然而,大国之间的经济摩擦和贸易战也可能给全球经济带来不稳定。
因此,大国外交在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大国外交与区域冲突大国的外交政策和军事行动对地区冲突具有重要影响。
大国可以通过外交手段促进地区稳定和和平。
大国外交与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

大国外交与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国际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联系与互动的核心。
在当前全球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大国外交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围绕大国外交与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国际事务的走向。
首先,大国外交在整个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随着全球经济实力的增长,大国不仅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表现出强大的实力,更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了决策者的角色。
大国之间的互动常常影响全球的稳定与发展。
例如,美中关系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两国的争端或合作对全球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影响尤为显著。
其次,大国外交趋向多边合作与全球治理。
大国之间的交往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以往的强权政策转向更注重合作与协商解决问题。
众多国际组织的设立,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提供了大国们更广泛的合作平台。
多边合作不仅有助于维护全球稳定,也有利于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
大国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国际关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然而,虽然大国外交强调多边合作,但单边主义思潮的抬头也给国际关系带来了挑战。
部分大国不断采取单方面行动,无视其他国家的合理关切和利益。
这种做法可能破坏国际秩序和规则,导致各方关系紧张甚至冲突。
因此,实现全球治理机制的有效运作和大国之间的平等合作尤为重要。
此外,大国外交还需要更加注重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参与。
中国等新兴大国的崛起使全球力量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推动开放合作、文明对话等倡议,为南南合作提供了新动力。
大国外交应该将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与诉求纳入考虑,并通过帮助他们实现可持续发展来推动国际关系的均衡发展。
最后,大国外交还需更多地应对新的挑战与威胁。
全球性问题如网络安全、疫情防控、人口迁移等,对大国的外交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
大国需要在这些领域加强合作与协商,共同制定适应未来发展的规则和机制。
综上所述,大国外交与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多边合作、全球治理、发展中国家参与以及应对新挑战的特点。
《大国外交》第一集观后感5篇

《大国外交》第一集观后感 (2)《大国外交》第一集观后感 (2)精选5篇(一)《大国外交》第一集以“国际秩序”为主题,通过讲述大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和争斗,展现了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各个大国之间的较量和角力。
观看这一集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国际政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无论是美国和苏联的冷战,还是中国和美国的经济竞争,每一个大国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和外交策略。
这一集中,我特别关注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以及中美两国之间的竞争。
中国的崛起给世界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和挑战,而中美之间的竞争也影响着全球的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
此外,我还注意到了国际秩序的演变和调整。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全球化和国际经济的发展,国际秩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传统的大国之间的对抗逐渐转变为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关系。
国际组织的崛起也为各个国家提供了一个共同合作的平台,以解决全球性的问题。
然而,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国际秩序的脆弱性和不可预测性,各个大国之间的博弈依然存在着很多风险和挑战。
通过观看《大国外交》第一集,我对国际政治的了解更加深入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关注国际事务的发展和变化,以更好地应对国际挑战和机遇。
同时,我也将更加重视国际合作和国际秩序的维护,为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国际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国外交》第一集观后感 (2)精选5篇(二)《大国外交》第一集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纪录片,让我对大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片中通过大量的实地采访和专家解读,揭示了大国之间外交活动背后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我被片中展示的各国外交官们的智慧和谋略所折服,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懈努力,不断谈判、协商和斡旋。
片中还展示了一些历史事件对外交关系的影响,比如片中提到的美国与中国关系的发展变化。
这引发了我对历史事件的进一步思考,外交关系的错综复杂往往是历史因素的积累结果。
观看这部纪录片后,我对大国之间的外交策略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外交不仅仅是简单的交流和协商,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斗争和利益平衡。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的成就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的成就随着中国日益崛起,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也逐渐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和肯定。
在实践中,中国外交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致力于建设一个和谐繁荣之美的世界。
下面列举一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成就。
一、坚持和平与安全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积极发挥大国负责任的作用,在联合国、G20等国际交往场合中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为美国、俄罗斯等大国接触搭建平台,积极参与和谐世界建设,为保障自身安全争取了复杂国际环境中的话语权。
同时,中国在核安全、网络安全、反恐等等领域与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多次成功举办会议和论坛,成为国际社会安全治理的重要贡献者。
二、坚持开放与融合中国秉持开放融合思路,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推动经济全球化公平包容可持续发展,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大蛋糕。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贡献了世界经济30%以上增长,为全球贸易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中国倡导构建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承诺不搞贸易保护主义,主动将自由贸易区搭桥梁,积极加入一些重要的经济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等,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三、坚持独立与尊重中国坚持“五项原则”,推动建立以和平、安全、发展、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国际关系,秉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尊重各国主权、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致力于各国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中国积极倡导“一带一路”倡议,建立人民的友谊,建设一批符合各国国情、切实造福各国人民的合作伙伴关系。
同时,中国高度重视民间外交,积极与世界各地的民间机构建立良好关系,加强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所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和肯定,也助力中国崛起成长为全球性负责任大国。
未来,中国将继续以平等、合作、共赢的态度,在推动全球治理和地区安全发展等方面开展更具建设性的政策。
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转变

12
俄罗斯对待颜色革命政策
后期:适度反击,维护在该地区的传统影响
3、军事领域:独联体集团安全组织在军事演习方案中增强 了对抗颜色革命的内容,同时与亲俄国家频频举行双边、 多边联合军演。
4、文化领域:发挥软实力作用,在俄总统办公厅设立对外 地区及文化合作局,以对邻国文化、人文合作产生影响。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zhao ming
13
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政策的表现
2 着手修复同东欧国家的关系
苏东剧变后,东欧各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一度 趋于冷淡。多数东欧国家都提出了加入北约 的申请,俄罗斯反对东欧国家加入北约和北 约东扩,通过外交努力缓和了与东欧各国因 此而产生的对立情绪,并保持了良好关系。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zhao ming
7
一、重视独联体一体化进程
俄罗斯对独联体政策变化
甩包袱
1992年—1993年
政策调整
1993年—20世纪末 推动独联体一体化进程
重中之重
21世纪初
对独联体国家的外交政策 是俄罗斯外交的优先方向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zhao ming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zhao ming
18
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政策的表现
4 积极倡导和推进世界多极化,实施“积极参与”的外交政
策
(2)积极谋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冷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 化进程是俄唯一理智的选择,1993年俄申请入世,经过长 达18年的“入世长跑”,2011年12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 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俄罗斯正式 加入世贸组织。
俄罗斯大国外交的崛起

策 ,以牵制 美 国 。
! 头,俄大力拓展 促使俄外 交崛起 的几大 因素
! 面 。 普 京 在 今 局 俄 罗 斯 近 年 来 在 外 交 上 做 出
; 我 记 者 采 访 时 调 整 是 有 着 多 方 面 的 原 因 的 ,与 受 系 , 认 为 中 俄 关 国 家 实 力 和 国 际 环 境 的 变 化 密 切 ) 家 伙 伴 关 系 创 相 关 。 国 内 方 面 ,首 先 ,政 局 的 稳 国
发 展 俄 欧 关 系 ,企 图 联 欧 抗 美 ,但
巨 外 交 取 得 了 突 有 力 地 回 击 了 美 单 边 和 霸 权 主 义 洲
俄 中、俄 印关 系 , 行 径 。
.
俄 美 关 系 至 今 未 有 出 现 任 何 缓 和
迹 象 。2 0 0 5年 下 半 年 ,随 着 欧 洲 主 要 国 家 领 导 人 更 迭 ,俄 传 统 欧 洲 盟 友 德 国 、法 国调 整 政 策 ,使 俄 重 新 面 临 “ 约 ” “ 盟 ”双 东 扩 的 北 、 欧
是 :对 美 关 系上 处 于 被 动 局 面 ,与 力范 围 的 围攻 。 一 段 时 期 以 来 ,俄
西 欧 及 全 世 界 震 惊 的 举 动 ,有 迹 美 战 略 妥 协 幻 想 破 灭 ;对 独 联 体 罗 斯 仍 对 美 国 抱 有 幻 想 , 虽 重 点 象 表 明 ,俄 罗斯 正 在 告 别 过 去 ,大 政 策 做 出 重 大 调 整 ,加 强 对 “ 传统 防 范 “ 约 东 扩 ” 和 “ 色 革 命 ” 北 颜 ,
J
大 蓑 童 l 国
.
蚕
都同度展 不程地
的伙 伴 。 然 而 , 当俄 境 内发 生 别斯 兰 恐 怖 事 件 后 ,却 遭 到 美 国 的 无 端 指 责 。 美 在 人 权 和 恐 怖 分 子 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大国外交的崛起【标题注释】【作者】于海滨【作者简介】【译者】【分类号】D7【分类名】国际政治【原文出处】当代世界【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67【原刊页号】20~22【复印期号】200610【关键词】【内容提要】【英文标题】【英文关键】【英文摘要】【摘要题】战略与外交【编者按】【正文】俄罗斯作为昔日大国,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和政局的稳定,对其外交战略也不断做出重大调整,以适应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变化所带来的各种挑战。
今年以来,从俄乌天然气大战、积极参与伊朗核问题、邀请哈马斯访俄到普京出访被美称为“邪恶”国家的阿尔及利亚,俄在外交上接二连三地做出了令美、西欧及全世界震惊的举动,有迹象表明,俄罗斯正在告别过去,大国外交正在崛起。
新表现:外交从被动挨打转向主动出击俄罗斯具有十分深厚的外交理论与外交传统。
历史上,无论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亚历山大二世,还是前苏联时期斯大林,都不同程度地展示了俄罗斯作为民族国家强有力的大国外交风范,为俄罗斯本身赢得了国家利益,也对世界的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演变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今天,普京执政领导下的俄罗斯国家在继承俄罗斯民族国家的优秀传统时,除了借鉴沿袭历史上治国强国的理念,同时也更多地继承和发展着俄罗斯大国外交思想的宝贵历史精神遗产。
俄罗斯从独立至今,国家经历了“由破到乱”,“由乱到治”,到目前的“由治到兴”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与其相适应,俄外交也经历了同样的变化轨迹,在不同历史阶段起到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关键作用。
但是,在考察其外交演变的历程、规律和特点时,也如同对待国内政治一样,应采取历史和现实的方法,辩证客观地评价其得失,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其本质和实质。
俄罗斯外交的演变与国家发展历程基本保持了一致性,主要经历了“外交守势”、“守中有攻”到“攻守兼备、以攻为守”的路径。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俄罗斯外交表现较为出色,其主要内容是:对美关系上处于被动局面,与美战略妥协幻想破灭;对独联体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加强对“传统势力范围”的掌控力度;加强对华关系,牵制对美关系;敢于大胆触及美国利益,抛出新的中东、非洲政策,与美国进行较量。
面对美单边主义的步步紧逼,俄对几年来的外交战略进行了反思。
(1)对美示好反遭冷遇。
当美“9·11”事件发生之后,俄主动向美示好,一时间,俄成了美最亲密的伙伴。
然而,当俄境内发生别斯兰恐怖事件后,却遭到美国的无端指责。
美在人权和恐怖分子问题上赤裸裸的双重标准激起俄的愤怒。
(2)对美退让反招来美对俄内政的粗暴干涉。
为配合美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俄同意美进驻其传统势力范围中亚,希望换来俄美关系的改善,但事实完全相反。
美驻军永久化,削弱俄在这一地区的影响,推行美式民主,制造“颜色革命”。
今年2月,在慕尼黑召开的第42届国际安全会议上俄遭到了以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及格鲁吉亚等国对俄内外政策、车臣问题等进行的全面攻击。
出席会议的俄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对此进行了有力反击。
去年以来,普京对美关于俄“民主倒退”和“自由丧失”的指责也进行了有力的回击,强调民主和自由“必须顾及俄罗斯历史”,“从本国的地缘政治和国情出发”,在建立民主问题上,“俄遵从的不是外国伙伴的态度,而是本国的法律”。
(3)美加紧对俄及其传统势力范围的围攻。
一段时期以来,俄罗斯仍对美国抱有幻想,虽重点防范“北约东扩”和“颜色革命”,但对美对俄的战略意图未能摸清楚,导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俄罗斯一直被动地跟着美国走,受美国的牵制和战略挤压。
普京第二任期之初也竭力把恢复和维护对美关系作为外交重点,积极主动发展俄欧关系,企图联欧抗美,但俄美关系至今未有出现任何缓和迹象。
2005年下半年,随着欧洲主要国家领导人更迭,俄传统欧洲盟友德国、法国调整政策,使俄重新面临“北约”、“欧盟”双东扩的压力,同时美国在独联体内明目张胆地推行“颜色革命”,挤压俄战略空间,并对俄也试图搞颜色革命。
俄的欧洲外交政策面临严重挑战,使其幻想彻底破灭。
美视俄对美的示好和退让为软弱。
在加紧北约东扩的同时,美将手直接伸向原苏联国家,以便彻底孤立俄。
俄战略专家认为,美国势力范围扩大到俄边界对俄来说十分危险。
以利益为出发点的大国外交去年以来,俄在国际舞台上除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正在积极地争取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并扩大自己的影响。
俄外长称,俄要把积极参与解决全球性问题与继续加强俄外交的多方位性有机的结合起来。
俄既不放弃对前苏联地区的影响,还想恢复丢失了20年的在中东和非洲的影响。
(1)俄主动调整对独联体政策,确定以能源换安全和建立俄、白、哈三国统一经济空间的新方针。
今年初的俄乌天然气之争即是俄对独联体政策调整变化的具体表现。
俄通过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加强对中亚国家的控制和争夺,试图恢复其传统势力,排挤美国影响。
俄对独联体控制的另外一个战略意图是遏制和防范美继续搞“颜色革命”。
(2)俄在亚洲外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加强俄中、俄印关系,推出新的亚洲政策,以牵制美国。
以中俄关系为龙头,俄大力拓展了在亚洲的外交局面。
普京在今年3月访华前接受我记者采访时高度评价中俄关系,认为中俄关系为建立开放的国家伙伴关系创造了典范,俄中关系对建立更完善的国际秩序有现实的促进作用。
此外,俄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加强了在中亚及整个亚洲的影响。
俄还积极参与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俄同东盟关系正日趋紧密,同印度与南亚国家关系也进一步加强。
俄看到了亚洲的发展势头,认为以中印韩为代表的“新亚洲”正在崛起。
俄外长拉夫罗夫强调,“飞速发展的亚太地区在俄外交重点排名表中攀升到一个重要的位置”。
他强调,俄为搭建欧亚桥梁创造了条件,如今“当全球化进程呈现出亚洲面孔时,这种桥梁作用就显得更重要了”。
俄将会把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向发展中的亚洲。
(3)充分体现全方位外交的内涵,在中东、非洲等多个地区主动出击,展示强硬外交姿态。
如围绕伊朗核问题,俄不顾美国反对,单独与伊朗保持密切关系,发挥着特殊作用,使美国不得不考量俄的作用和因素。
在哈马斯问题上,俄立场态度更令人意外,主动邀请哈马斯“新领导人”访俄,与美国唱“对台戏”,继而在非洲,俄恢复与阿尔及利亚等一些国家的传统关系,向其出售40亿美元武器。
俄的这种多方位出击的强硬外交为俄在国际社会赢得了赞誉,有力地回击了美单边和霸权主义行径。
促使俄外交崛起的几大因素俄罗斯近年来在外交上做出调整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的,与国家实力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国内方面,首先,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俄加强对外活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俄外长拉夫罗夫承认,俄外交上取得成就“首先归功于俄国力的增长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俄已步入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行列,近年来,平均增长率高达7%左右。
俄国内总产值已从1999年的1570亿美元增至去年的7500亿美元。
黄金储备从1998年金融危机后不到100亿美元增至2005年的182亿美元。
俄提前偿还了欠发达国家的部分外债,现外债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16%。
据俄媒体报道,现俄经济实力已恢复到苏联解体前的70%,军事实力已恢复到80%。
俄经济增长、政局稳定因素起着关键作用,普政权稳固,取得政绩,有能源、核武器作支撑,敢于对美国说“不”。
其次,支持伊朗、哈马斯等伊斯兰世界国家,一方面可赢得伊斯兰世界好感,扭转前期支持美反恐打击恐怖主义遭到阿拉伯世界反对的不利局面。
另一方面,也为国内顺利解决车臣问题铺平道路。
再次,防范“颜色革命”的客观需要。
美在俄周边大搞“颜色革命”,挤压俄战略空间,俄传统利益和国家利益直接受到威胁,俄在国际上的强硬外交表现,也是做出一种姿态给美国看。
国际方面,首先,俄对西方外交政策的失败导致其国际空间被挤压,美欧继续推行“遏俄弱俄”政策,使俄联欧和联美战略意图未能最终实现。
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等原因,欧洲政局的变化对俄产生不利影响,俄传统盟友德国随着施罗德下台后两国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德与美越来越保持一致,对俄形成压力。
因此,美欧对俄的战略挤压和牵制成为俄外交调整的主要原因。
其次,俄充分利用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深刻矛盾,企图发挥大国调解作用,围绕伊朗核问题,一反低调姿态,表现出积极主动而且与美不同的立场。
因此美与伊斯兰世界的深刻而不可调和的矛盾与积怨成为俄调整外交思路的动因之一,也体现出俄企图恢复其大国传统利益,推行大国外交的一个重要步骤。
再次,加强与中国、印度关系。
稳定俄中、俄印关系是俄施展大国外交的地缘政治基础,使俄的做法能得到两个地区大国的支持。
最后,美在外交上的挫折为俄外交的崛起提供了良好契机。
伊拉克战争已使美背上沉重的包袱,许多人对布什的反恐战争提出严重质疑。
美单边主义政策遭到挫折,美向全世界推广美式民主正遭到有力抵制。
俄罗斯外交崛起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首先,“走自己的路”成为俄不可改变的国策。
俄独立15年来走了许多弯路,但不会甘愿拜倒在西方脚下。
普京执政之后竭力推行强国政策,决心恢复俄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普京去年在国情咨文中强调,俄要保护自己的价值观,保持自己的传统,找到适合自己的民主之路。
几年来,这一方略已取得初步成就,得到各派政治力量的支持,得到民众的热烈拥护,达成了共识。
走强国之路,走自己的路,已成为俄不可改变的国策。
其次,俄强国计划将会得以实现。
俄在重振大国雄风时,依靠的不仅是核武器,还有能源武器。
俄外长拉夫罗夫说:“俄主要外交资源是天然气、石油和电力。
”能源战略将成为俄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2月,俄总统办公厅副主任苏尔科夫详细解释了俄的这一战略。
他说,俄要制定一个持续发展的现实模式。
称,普京已经指出这一模式的主要思路,那就是充分利用自己具有竞争力的优势,并且去发展它,要做到扬长避短。
在此思路下,俄成为超级能源大国的设想是完全符合实际的。
为了保证宏图方略的实现,俄采取了强内、防外、开拓的方针。
对内俄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地方主义,防止分离主义蔓延。
通过杜马议员选举法,加强亲政权政党在杜马中的地位,控制议会和政府。
俄对90年代私有化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正,彻底摧毁了寡头控政的局面,将大型能源机构重新控制在国家手中,目前国家已控制了57.4%的能源机构。
对外,俄竭力防止“颜色革命”对俄的侵袭。
普京在此次访华前接受采访时说,一些人试图“输出民主,把自己的文化、生活标准和价值观强加于人。
俄主张必须就21世纪国际秩序进行广泛对话”。
俄总统办公厅副主任苏尔科夫承认,“颜色革命”是对主权的最大威胁。
这个危险并未过去。
为防止颜色革命,俄要造就一个强大的党,使俄统一党在议会中成为主导党,并将此局面至少维持10-15年。
要使穷人和富人之间关系达到和谐,否则国家就没有前途。
此外,俄还通过法律,对非政府组织严格管理,铲除了颜色革命在俄国内的土壤,开拓活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