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作文教学初探
农村小作文教学初探
![农村小作文教学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8a1e213fa32d7375a417804c.png)
一
与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事物 的特点 。 2 、细致观 察.突出特性
引 导学 生 关 注农 村 变化 ,并 进 行 细 致
、
注重积累,培养学生的阅
读能 力
写作和阅读密切相 关,相辅相 成。从 阅读 对写作的作用方面看 ,阅读是 写作的
二、感悟 自然 ,培养学生的观 察 能力
把 自己对事物 的感受与认识真实地 表达出
来。
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 能力 做到读
赏结合 ,读写结合。
在 课 内 阅读 的 基 础 上 ,还要 加 强 课 外 阅读 指 导 ,以扩 大 学 生 的 知 识面 。俗 话 说 “ 会 熟 读唐 诗 三 百 首 ,不 会 写诗 也 会 吟 学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 生活如泉源 , 文章如同溪水 ,泉源丰富而不竭 ,溪水 自 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这就告诉我们作文 的素材问题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 ,小学生
观察 ,从细微处发现问题 ,发现素材 ,并
且 通 过 细致 观 察 ,学 生 习作 时才 能 写得 具
体 ,写得形象 ,写得逼真。 3 、提高认识 ,丰富表象
三、勤于动笔,培养学生构思
能 力
有 了素 材 ,不 等于 就 能 写 出好 的 文 章 。
勤能补拙 ,练能生巧 。素材丰富 了,就要
( 接1 3 ) 上 4页 的 发 现 的 、思 考 的 、解 决 的 问题 ,学 习科 动 中的 具 体 表现 作 出合 理 评价 。即 通 过观 察 、记 录 和 分析 学 生在 各 次 实验 活 动 、探
结论 、亲过程的教学似乎是~种形式上的
“ 捷 径 ” 的教 学 ,它从 源头 上 剥 离 了知 走 识 与 智 力 的 内在 联 系 ,它 实 质上 是 对 学 生 智 慧 的扼 杀 和个 性 的 摧 残 。 所 以 ,强 调 学 生探 索化 学 实验 的 经 历 和 获 得 的心 理 体 验 , 正 是一 个 人 的学 习 、生 存 、 发展 、创 造 所 必 须经 历 的 过程 ,也 是 一 个 人 的 能 力、 智 慧 发展 的 内 在需 求 ,它 是 一 种难 以言 说 的 丰 厚 回报 。
研究性作文教学初探
![研究性作文教学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3600eb5c77232f60ddcca173.png)
( 一) 研 究性作文有利 于激发学生积极的写作动机 让 学生喜欢 写作文 , 愿 意写 作文 , 是提 高作 文教学质量 的 关键 。 因此 , 作文教学首要 的任务是激发学生 的写作动机 。 苏霍 姆林斯基说过 : “ 在人 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 固的需要 ,
这就是希望 自己是一个发现者 、 研究者 、 探索者 , 而在 儿童 的精 神世界 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 让学生写研究性作文 , 正是适 应这种较高层次的需要 , 以激发其写作动机 。学生写这样 的作 文, 积极 性高 , 自觉性强 。 ( 二) 研 究性作文有利 于丰富学生的写作 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写研究性作文 , 就是先引导学生从生活 中发
现问题 , 提出问题 , 进入问题情景 ; 再让他们通过 自己的探索和
践过程中文字 、 音像等多种形式的“ 作品” 。同时要学会从各种调
研结果 、 实验 、 信 息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 的重要思路和观点 , 并 反思证据是否足以支持研究结论 , 是否还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 3 . 初 步的交流 。教师要给学生安排探索研 究的时间 , 保证
二、 研 究性作文教学的程序 指导学生写研 究性作文 , 可 以按 以下四步进行 :
( 一) 确 定研 究 课题
探究的结果要通过作文来体现 , 所 以最后要指导学生将探
究 的情况记叙下来 。一般是按事情发展 的顺序记叙 , 怎么探究 的就怎么写 , 重点写清探究 的过程和结果 。 三、 研 究性作文教学的意 义
学生能围绕课题选择正确的方法展开研究 , 最终综合 运用 己有 的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在学生探究 的过程 中, 教 师要 为学 生的
研究找到 问题 的答案 , 解决 问题 ; 然后指导他们把探究 的过程
初中作文教学研究性学习[论文]
![初中作文教学研究性学习[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36fc560af1ffc4ffe47ac66.png)
初中作文教学研究性学习探索摘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能够体现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方式。
通过以读促写,在探究中养成写作的兴趣和习惯;精设课题,在研究中加深对写作技巧的理解和把握;自评互改,在研讨中完善写作能力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将其运用到初中作文教学中。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研究性学习接受式作文教学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而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可以说是语文教师苦苦思索的问题。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常以教师命题、作前指导、作后评讲这种约定的格式进行,我们称之为接受式作文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养成了一种依赖思想,缺乏主动地思索,文章缺乏自己的思想、情感,缺乏有创意的表达,久而久之,导致学生丧失了写作的兴趣,加剧了对写作的畏难情绪,要改变这种落后的作文教学模式,就要在写作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在作文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以解决学生由被动写作到主动参与的问题,实现由完成任务到感受成功的转变。
研究性学习就是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境或途径,把方法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融入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合理的归纳与总结,将支离破碎的知识和隐含的学科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研究中有更多的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创造中感受成功的体验,在成功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中,笔者尝试着把“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初中作文教学中,通过不断地探索,找到了一些方法,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以读促写,在探究中养成写作的兴趣和习惯读写结合是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但语文阅读教学长期以来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读”。
即注重教师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讲解,忽视学生的自我理解和情感体验,课堂教学始终沿着教师预先设计的轨道前进,学生没有充分的发挥和表达,阅读只是教师讲解下的阅读,没有利用阅读引导学生说和写,读和写不能有效地结合。
这样的阅读教学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并且导致学生平时在阅读时往往也是走马观花,不能真正地理解作者写作的奥妙,如果能够较好地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写作兴趣。
引导孩子说真话、抒真情--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初探
![引导孩子说真话、抒真情--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ff23dd8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e.png)
引导孩子说真话、抒真情--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初探摘要: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素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包括多样化的语言训练、写作主题的选择以及评价与指导方法。
通过这些策略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写作能力;语言素养;写作主题;评价与指导引言: 语文作文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素养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如何有效地进行语文作文教学,引导学生产生优美的文字,一直是教师们所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写作训练的重要性、写作主题的选择以及评价与指导的方法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
一、多样化的语言训练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开展多样化语言训练是一种既有挑战性又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
语文作文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造力的重要环节,它的教学方法应该具有灵活性与个性化的特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潜能。
例如多样化语言训练的教学方法可以从内容选择上入手。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只注重学生背诵和模仿,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而在多样化语言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丰富多样的作文题目,如故事写作、旅行日记、感受表达等,来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和语言能力。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更加自由地选择感兴趣的题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表达热情[1]。
同时多样化语言训练的教学方法可以从写作形式上入手。
语文作文并不仅限于传统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还可以涵盖更加多样化的写作形式,如诗歌创作、剧本写作、对话对白等。
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够探索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艺术元素。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诗歌创作来表达内心的情感,通过剧本写作来塑造人物形象和展示故事情节,从而增强写作的趣味性和表现力。
此外,多样化语言训练的教学方法还可以从教学策略的运用上入手。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作文教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作文教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491a1fb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6d.png)
作文教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作文教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导语:对于作文教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各位老师需要认真阅读一下哦。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作文教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文章,供各位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文教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看了很多研究的文章和经验介绍后,我觉的搞好作文教学的研究工作,首先要有一个规范的共识,否则只能是“各自为战,天下大乱”。
所以我尝试从基本的内容开始去解答一些问题。
一、作文教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是什么?1、作文教学研究的对象关于作文教学研究的对象,我只想说:我们应该“把作文当作文”来研究。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看到很多老师在介绍经验时,经常把作文训练的目标定在“教学生做人”上。
(我不反对作文教学要体现出育人的内容——尤其是汉语本身的有承载文化内涵方面的要求。
)但我们要看到教育和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大多数教师在研究作文教学时没有到意识到二者的区别,因此在教学设计和内容落实上“教学目标”往往被“教育目标”所取代!学生应掌握的“技能”被“思想意识”所取代。
可能会有老师问:只研究写作技巧,那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怎么体现呢?我要说,要先有“文”,“道”才能有依附的对象;没有“文”,“道”只能是玄而又玄的空言。
同样在作文训练中过分强调人文性,而忽视作文本身的规律,实际上也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因为人文精神的实质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实践中。
因此我们应该看到:作文作为一种文字的运用,它有自身的规律,你可以在运用这个规律的时候加入育人的内容,但这个规律本身和育人的理念无关。
2、作文教学研究的内容我理解作文教学研究的内容应该是找到尽可能地排除各种因素影响的一种规律,这种规律是人的认知规律。
这种规律是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学习而掌握的,而且这种规律不会因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难以掌握。
比如说,有两个人,其中一个略懂电脑,另一个是电脑高手,两个人对电脑知识的了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两个人打开电脑的过程却是相同的。
“作文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初探
![“作文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f4c80e15a76e58fafab0033e.png)
自觉地 完 成各 项任 务 。而且 , 完 成任 务 的 过程 中 , 在
学 生的 收 获将连 远 超 出 主题所 规 定 的 范 围。 2 设 计 研 究 方 案 。 设 计 研 究 方 案 ” 一 环 节 的 “ 这
组 织 珂 式 可 阻 4—5人 为 一 小 组 告 作 、也 可 以 个 人
充 分发 挥 学 生的 主体作 用 、创造 意 识 ,可发展 其 实 践 能 力 、表 达能 力 等诸 方 面的 综音 素质 .从 而避 免
长 期 以 来 传 承 式 的 、接 受 型 的 、模 仿 式 的 作 文 教 学 所 带来 的 种种 弊端 。 二 作 文 研 究 性 学 习 ” 选 题 “ 的 作 文 研 究 性 学 习 的 选 题 来 源 有 二 : 是 可 选 一
材 于 我们 现有 的 教材 如 人 教版 教 材 第十一 册 第五
单 元 想 象 作 文 、第七 韭 元 的 发 明 创 新 方 案 练 等 一 这 些 作 文 训 练 符 旮 作 文 研 究 性 擘 习 的 特 性 ,即 具 有 开 放 性 , 加 贴 近 学 生 的 害 际 生 活 。二 是 教 师 提 供 、 更
告 和其 它 类别 的 文章 。 这 样 做 .尊 重 了作 文 教 学 的 本 质 意 义 ,同 时 可
三 、 作 文研 究性 学 习” 学 模式 初探 “ 教
“ 文 研 究 性 学 习 教 学 实 施 步 骤 大 致 由 以 下 作
几 部 分 组 成 :确 定 课 题 设 计 研 究 方 案 信 息 收 集
学生 自选 、 生共 同选题 :小 学 生年龄 小 , 师 阅历 浅 , 研 究课 题 最奸 是 些 简单 、 浅显 . 贴近 其 实际 , 能激 发
初中“研究性写作”的反思与实践
![初中“研究性写作”的反思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3030c213a76e58fafab003d0.png)
3 . 主 体 层 面一 ——站 在 泳 池 边 的 指 导
语 文教学 的主体是什么 ? 著名特 级教师黄厚江老师
认为: “ 就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的 主体 问 题 , 我 们 同 意 双 主 体 这 样的观点 ; 但 对 两 个 主 体 之 间关 系 的 理 解 , 我 们 的 看 法 是 教 师 主 体 和 学 生 主 体 在 课 堂 教 学 的 过 程 中是 交 织 融 合 的 关 系 。” 然而 , 当前 的作 文 教 学 中 , 教 师 主 体 缺 失 严
做法主要有 :
体作用 , 没有 能够使学 生进入 写作 的主体 , 只是用 一种 来 自现成结论 的东西去 约束学生 ( 谓之 ‘ 指导’ ) , 或者无
所作 为 , 任 其 自然 。 ” ( 黄厚江语 )
【 关键词 】 作 文教 学困境 反 思实践 研究性写作
“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 际 , 让学生 易于动笔 ,பைடு நூலகம்乐 于
表达 ,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 热爱生活 , 表达真情实感 。 ”
5 8 . 7 %。 由此 可 见 , 学 生 怕 写 作 文 的一 个 重 要 原 因 就 是 : 无 话 可 说 ,没 有 材 料 可 写 。 俗 话 说 : “ 巧 妇 难 为 无 米 之 炊。 ” 试想 , 如 果 学 生 胸 中有 丘 壑 , 材料丰 富, 就 会 文 思 泉
“ 作 文 内 容 空 洞 ,没 有 材 料 或 材 料 陈 旧 ” 的 学 生 比例 为
重。 有关学者的调查表 明: 7 6 . 8 %的教 师赞 同但 没 时 间 写 下水作文 。“ 教 师 没 有 能 够 在 作 文 教 学 中发 挥 应 有 的主
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初探
![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2b6e6025b4daa58da0114a52.png)
166跨世纪2008年7月第16卷第7期cr os s cent u呵,J une2008,V ol l6,No.7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初探丁海风(河北省遵化市第三中学,河北,遵化,064200)【摘要】新课程改革使教师的任务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和知识的宅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新课改提出了研究性学习,本文阐述.r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发挥主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
调动学乍写作的积极性的方法。
【关键词】作文教学;新课标【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一1074(2008)07一0166一01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阅读时写作的基础,只有引导学生多读书,才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
阅读包括两方面,一是阅读语文课本及课本以外的好文章,二是阅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
阅读应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是把文章读懂乃至读熟,要明门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中心的。
切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
读后应能记住文章的内容知道其大概的意思。
二是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读书时,不仅要善于把那螳生动、优美的词语和精彩感人的片段摘录下来,还要勤于写读书心得等。
2降低写作门槛,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首先,题目要松绑,并要贴近学生实际,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宅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学生由于不会写作文,难免有畏难情绪,老师要鼓励他们大胆写,发挥其想象力,打消他们的畏难心理。
其次,提前告诉学生下次作文的范闹和要求,让学生事先收集必要的材料。
有了充分的准备,做到胸有成竹,作文时自然就得心应手了。
再次,批阅作文时,要珍惜学生的劳动,尽量少做删改;要努力找出学生作文中闪光点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避免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让作文充满生活的气息——小学高年级段研究性作文教学初探
![让作文充满生活的气息——小学高年级段研究性作文教学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087a78ab312b3169a551a4a4.png)
作者: 赵小芳
作者机构: 永登县城关小学,甘肃永登730300
出版物刊名: 甘肃教育
页码: 118-118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7期
主题词: 作文教学 研究性 选题 指导 评改
摘要:�新课标》突出了"生活作文"的价值取向,将学生的生活实践视为作文的源泉,并强调写作要"根据日常生活需要","写作时要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时,应让作文走近学生的生活,走近学生的心灵,让作文成为学生抒写内心感受的园地,成为联系社会的纽带,成为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
浅谈研究性作文教学
![浅谈研究性作文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ea7b620576c66137ee061997.png)
准备用 什么 内容体现考 试这 一主题 ?” “ 有没 有另外的理解?试举 例说明。” 其
中特别 强调最后 一个 问题一定 要 回答 。
结 果 发 现 只 有 少 数 同 学 认 为 有 另 外 的
解决作文中遇到 的问题 。如作 文《 , 美 在
目?学 生怎 么 认 为 呢 ?教 师 不 置 一 词 , 只
I …16… … … … , … … … … … … … … I 嫩 一 暴璺 翟翻 20… … … … …. … … … … … … … … 0… …. , . . … 凰 _ 永 荣
( 东 省 郁 南县 建 城 中学 , 东 云 浮 5 7 3 ) 广 广 2 15
以此 培养学生 的创 可作题 目, 可展 开作 为文章第一段 , 亦 可 题 目上 翻出新意 来 , 谓一举两得 了。通过这种拟 出问题 的方
灵美 的事例 , 得到 了教师的高度赞扬。
造 性思维 , 只有这样 才能 写出上乘 水平
的作 文。
二、 创设情境式
话题作文是现在 的学 生作 文的一大
研究性作文教学是体现实践性较强 的教育教学活动 ,和现有 的作文教学不 粹的书本知识 的传授 , 而是让学生参加实
践活动 ,在实践 中学会学 习和获得各种 能力。作文审题 、 组材是作文过程中非常 重要一 环 , 何审题 , 如 如何 选材 , 系到 关
用于看起来很常见但又难写 出新意 的那 些作文题 。“ 考试” 这个话题 , 对学生来说
研究性学 习是 以 “ 培养学 生具 有永
特色。组织学生 围绕一个 中心话题 , 以聊 天的形式创 设生活情 境进 行作文 引导 ,
鼓励学生各抒 己见 , 放飞学生 的想象 , 拓
微作文教学_研究_实践(3篇)
![微作文教学_研究_实践(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77b27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0f.png)
第1篇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微作文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对微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分析了微作文教学的特点、优势以及实施策略,以期为我国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一、引言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往往存在诸多弊端,如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写作能力低下、教师批改负担重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微作文教学应运而生。
微作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本文通过对微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探讨其特点、优势以及实施策略。
二、微作文教学的特点1. 内容短小精悍:微作文篇幅较短,通常在100-300字之间,便于学生把握写作要点,提高写作效率。
2. 主题明确:微作文主题鲜明,有助于学生集中精力,深入挖掘主题内涵。
3. 形式多样:微作文可以采用日记、书信、演讲稿、广告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写作需求。
4. 注重实际应用:微作文教学强调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 评价简便:微作文评价过程简单,教师可以快速反馈学生写作情况,提高教学效率。
三、微作文教学的优势1.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微作文篇幅短小,形式多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微作文教学注重实际应用,有助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3. 节省教师批改时间:微作文评价过程简便,教师可以快速反馈学生写作情况,节省批改时间。
4.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微作文教学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写作风格。
5. 提高教学效果:微作文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四、微作文教学实施策略1. 选择合适的微作文主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微作文主题。
2. 创设良好的写作氛围:教师应营造轻松、愉快的写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 注重写作技巧指导:教师应教授学生写作技巧,如选材、构思、布局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谈语文研究性教学体会[论文]
![谈语文研究性教学体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8682ccc89eb172ded63b74b.png)
谈语文的研究性教学的体会语文教师是学生研究性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是研究性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教师组织、促进、参与语文研究性学习,与同学生一道开发课程资源。
笔者认为一、语文的研究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和习惯首先要改变教师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认为教师是上帝,讲台是神圣的地方,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要与学生平等交流,知识上的朋友,人格上的师兄师弟,感情上的姐弟关系,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往后的竞争便利等外来目标。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建立一种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的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的成功喜悦。
其次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让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互相探索、互相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
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青年学生总是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发泄,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
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品质参数是学生的思维量和活动量,在教学中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主讲式、讨论式、合作式、研究式、鉴赏式、活动式等情境就是在活动中研究学习,在研究中活动。
我先后开展过配乐朗诵、课本剧演出、情境会话、课本改编、概括竞赛(《天山景物记》《群英会蒋干中计》)、朗诵比赛、抢答激趣、青春剪影、班级小报等。
举办语文学习论坛。
每月举办了一次语文学习沙龙,交流读书心得,寻得读书知己。
全班同学首先分组交流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然后每组选出1-2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为了促进大家相互学习,互相受益,训练思维,我们可在交流会上设立专题引发讨论,引起争鸣。
第三,教学中要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在思维的空间飞翔,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正如裴斯泰洛齐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
”让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索者是“研究性学习”的最佳目标。
我开展了“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在开发方案中为学生开列了书目,使学生有的放矢,自觉运作。
谈教师指导学生写研究性作文
![谈教师指导学生写研究性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7d13c353be23482fb4da4cd1.png)
让学生相互交流各 自探究的方法和结果 。以达到 十 互启发 、 f 1 共 同提高 的 目的。为了保证交流的质量 . 事先一定要让大 家 做好充分的准备。 最好要有书面材料 。交流时 . 发言的面一定 要宽 , 最好是让每个人都有机 会发言 。当然 , 在这一过程 中 ,
教师的随机点评也是不可缺少 的 4记叙探 究的结果。 . 探究 的结果要通过 作文来体现 . 以 所 最后要指导学生将探究的情况 记叙下来 一般是按事情发展
首要 的任务是激发学生 的写作 动机 。众所周知 , 动机是 行动
学生 的研 究提供全方位 的服务 如 可 以为学 生提供参 考资
料 , 以与学生 共同 没计实验 方案 . 可 也可 以在探究方 法上给 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点拨 3交流研 究结果。 . 在学生 自主探究之后 . 教师要安排时间生写研究性作文 . 正
次作文 课上 , 我先 向学 生讲 了牛顿 、 瓦特等科 学家从
生活 中发现 问题 、 开展研究 、 发 明创 造 的故事 . 他仃J 搞 让 明
白, 提出问题是发明创造 的l提。接着 , j 仃 我鼓励他们大肌提 出 日常生活 中遇到的问题 然后 . 我布置大家选一个 自己最想乔懂 的问题去 寻找答 案. 或者几个 人一 组去共同研究 。这是作 为作业布置给大家 的. 要求在三个星期内完成 。课 后 . 的同学去 图书馆找书 , 有
革做起。 文教 学作为语 文教 学的核心 内容 , 改变以往 注重传授所谓“ 作 要 技巧…‘ 经验” 满堂灌的形式 , 注重 学生的兴趣 , 要 让学生 自己探 索, 发现 问题 , 解决 问题。写 自己亲身感受。即“ 探究性” 作文。
关 键 词 : 师 指 导 ; 生 写 : 究性 作 文 教 学 研
初中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尝试
![初中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尝试](https://img.taocdn.com/s3/m/b72d5de5b8f67c1cfad6b8d6.png)
阅读 ・ 写作
课程 教育 研究
2 0 1 3 年1 月 上旬 - 1 : 0
初 中研 究性作文教学 的尝试
郑 晓 云
( 广 东广 州市 第十七 中学 广东 广州 5 1 0 0 5 0 )
【 摘要 】 研 究性作文教 学主要是指在作 文教 学 中培养 学生以一种研 究性的 态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观察 生活, 思考生活 。 教师指导 学生写研
自主 选题 。 研 究性 作 文 教 学 , 是 指 在 教 师 的 科 学指 导 下 , 学 生 发 挥 专题 一 自 由组 织 。 自己的主体性 , 主 动 自觉 地 探 索 、 发 现 作 文 规 律 进 而 建 构 写 ( 三) 收集 资料 : 分组查 阅资料 , 搜 集 与 专 题 相 关 的 信 息 资 作模型 。 进行 实践操 作的教 学方式 , 其 目的是培 养、 提 高学生 料 。 的作 文能力。教师指 导学生写研 究性作文 , 首 先 要 引 导 学 生 这 一 环 节 中 的 阅 读 是 一 种 专题 性 阅读 , 带 有 很 强 的 目的 实践 证 明 , 在研 究性写作过程 中, 1 0 0 %的 学 生 都 从 生活 中去发现 问题 。 进 入 问题 情 境 , 然 后 让 他 们 通 过 自己 性 与 针 对 性 。
高中作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探究与实践开题报告
![高中作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探究与实践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5c6a7671eb91a37f1115c8a.png)
二、可能遇到的问题:
专门论述研究性学习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的理论著作较少,在阐释相关问题时可能会有所偏颇。笔者理论基础不扎实,对某些问题的论述可能不周密。但会尽最大努力搜集文献等相关资料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本篇论文。
一、选题缘起: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常常为课堂上讲作文布置作文时不同学生同一种愁眉苦脸的表情所震撼。高中学生本已基本具备独立的人格,本可以在作文的天地中任意驰骋,书写性灵,但现在却到了“谈虎色变”的地步。作为语文教学重中之重的作文教学,其带有明显功利应试色彩的传统教学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作文教学危机的问题亟待解决。
2、策略探索
一些国家把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作为作文教学最重要的内容。韩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需要有逻辑性又有创造性思考力、合乎情理的判断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等能力。
有的国家采取政府、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团体共同合作的办法,并且加强学校其它课程对作文教学的支持。美国教育部发布《怎样支持美国阅读挑战》,号召每一个美国人通过个人的和职业的努力帮助孩子阅读,并对各阶层、各团体提出了具体要求。美国威斯康辛州教育局制定的《英语语言艺术课程指导计划》建议家长帮助孩子提高文学欣赏水平、发展演说技能、提高写作水平。日本的“作文环境战略”表现在学校作文教学特别重视整合学生、教师、家长的力量,形成作文教学良好的环境。
(二)选择课题,调查研究
(三)形成结果,分析整理
(四)表达交流,多元评价
结束语:渴望与期待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选题意义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实施新课程的内在要求,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让“作文研究性学习”成为写作“源头活水”
![让“作文研究性学习”成为写作“源头活水”](https://img.taocdn.com/s3/m/8c582a3a10661ed9ad51f386.png)
让“作文研究性学习”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所谓“作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全体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充分发挥主动性,自觉地观察、收集和研究有利于写作的信息,努力探索作文规律,提高运用各种常见的写作技能去解决写作中存在问题的行为。
近两年以来,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研究性学习”上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在工作实践中,主要采取以下方法:一、指导与启发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能在任何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各种常见的写作技能和方法,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真切感受的,用文字表达出来。
教师直面学生实施进行“作文研究性学习”时,首先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写作技能,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开展点评优秀范文、剖析典型文章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学会研究、学会创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这就要教师抽出专门时间开辟专门的作文点评课,同时,也要让学生之间相互点评作文,从中发现问题,获得收益,有所借鉴。
在此基础上,还应创新教学模式,着力启发学生,将各种写作技能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渗透到情景教学中、渗透到多媒体演示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接受和学习各种写作技能,提高自主解决写作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例如当研究学习“设计悬念,吸引读者”的写作技巧时,笔者向学生推荐了《感受生命之美》这篇文章的开头部分:“我快要死了——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
护士只有在吃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
我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抱怨,因为我知道我快要死了。
我凝视着窗外,告诉自己要坦然面对死亡。
”然后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开头的写作技巧——设计了一个悬念以吸引读者:“我”快要死了!怎么会快死了呢?得了什么病?读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这种开头方法,比较能抓住读者的好奇心理,效果很好。
以此为例,强调一下,教师在指导教学范文时,一定要将范文选择好,将语言组织好,将过程设计好,这样写作技巧会更容易被学生所掌握。
搜·赏·析·作: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搜·赏·析·作: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305c081d0d233d4b14e699f.png)
() 3 编排手抄报 。 要求学生将 自己积 累的新 闻稿 、 个案欣赏文字 、 广告 词创作手法分析等材料 统筹 编排 成一张手抄报 。由于材料 已经是现成 的了 , 以学生 所 更多地 从排版 、 书写等 方面考 虑 , 生能 力受到 了一 学 定的锻炼 。
搜・ ・ ・ 赏 析 作——研究性作 文课题确定 、自主探 索研究 、 交流研究结 果 、 记录探索结果 , 步骤有机 四个 地结 合在 一起 , 中搜集 、 赏 、 析是 一种 作文 训 其 欣 分 练, 制作广告词 、 拟写新 闻报道 、 编排手抄报是研 究性 作文的有机延伸。
一
妆, 都不如用亮妆 ! 双关 : 大宝 明天见 , 大宝天天见 ! 春
兰, 让春天永远 跟随您 !比喻 : 欧典地板 , 的船 甲 健康 板 !拟人 : 会呼吸的床垫 , 梦洁床 垫。回环 : 万家乐 , 乐 万家 ! 精警 : 没有 最好 , 只有更好 ! 张 : 夸 与狼共舞 , 尽
21 0 第 4期 ・总 第 1 4期 2年 2
斛 硼 纵 稿
搜 ・ ・ ・ : 究 作 文 教 学 酌 实 践 与 思 考 赏 析 作 研 性
■ 蒋 闽 生
在 以往 的作 文教学 中, 我们的训练方法 陈旧单调 , 训练 内容枯燥乏 味, 评价标 准呆板僵硬 , 大大抑制 了学 生 的写作 欲望, 使他们失 去 了作文 的兴趣 和写好作 文 的信心 。 语文教师 只有 找到一种适合学 生身心发展特 点、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的作文训练方法, 为学生创设 良 好 的写作 空间和氛 围, 才能激发学生 的作文 积极性, 使 学生乐意 写作 文并能把作文写好 。在这方面 , 我作 了 些尝试 , 即采用 “ ・ ・ ・ ” 搜 赏 析 作 的方 式, 进行 了研究 性 作文 四步教学法尝试 。 研究性作文的 实践 1 : . 漫游语文世界 , 搜 引导确定课题 。在 生活中学 习语文 , 从家庭 、 校园到社会 , 注周 围人们 的语 文生 关 活, 一方 面汲取 营养 , 有哪些新鲜用语 , 有哪些不规 范 现象 ; 另一方 面根据各人 的兴趣爱好 , 在家庭里 、 园 校 里、 社会上 , 学习 、 运用语文 。 ( ) 集家庭 、 园 、 会运用 语言 文字 的情况 。 1搜 校 社 比如 : 家庭成 员之间 、 ① 家庭成 员与亲戚朋友 、 左邻 右 舍之 间 口语交 际所使用 的最新鲜 、 活泼 的大众化 语 最 言; ②过年 时家家户户的春联 ; ③校 园里的标语牌 、 宣 传栏 、 报 , 墙 以及 运 动会 、 艺术 节等 活 动所 使用 的语 言; ④社 会上 的 电影 电视 、 语广告 、 店 匾额 、 品 标 商 商 说 明书 、 企业公 司招牌 、 报纸刊物所使用 的语言等 。 () 1将搜集 到的资料加 以筛选 、 梳理 , 编成各种小 册子 。比如 : 有代表性 的人名 、 ① 对联 、 公司名 、 店名 、 精彩 的广告 、 匾额 、 明书 等 , 以分别 编成 “ 说 可 集锦 ” ; ②街头不规 范用语 、 荧屏错别字 、 刊病句 、 报 低劣广 告 等 , 以分别 编成 “ 隅 ”③新 词 、 可 举 ; 新流行 语 、 新外来 语等 , 以分别编成“ 可 荟萃” 。 给这些小册 子各 取一个恰 当的名 字 , 放在教 室里 展览 。在此基础上 , 求每个学生搜集 二十条 以上各 要 种各样 的广告词 , 帮助和引导学生确定 研究性学 习的 课题 : 广告词。 2 ・ : . 析 翱翔广告天空 , 赏 自觉锻炼能力 。 () 1 赏析单条广告 。要求 学生在 自己搜 集 的广告 词 中选 出一两则最感 兴趣 的作 品 ,谈谈 自己的看法 。 从 广告词 的内容 、 创作 手法 、 情切 人点 等方 面进行 感 欣 赏 。而后 以“ 我最欣 赏的一则广告 ” 我最讨厌 的 或“ 则广 告” 为题 写一段话 。 () 2 学生进行 总结 、 分类 。 ①按媒体分类—— 电视 广告 、 报纸 广告 、 户外 广告 ……②按 内容 分类——药 品广告 、 服饰广告 、 酒类 广告 、 生活 E化 广告 ……③按 l 感 情切人点分类——爱 美 、 急于长高 、 希望 心情舒 畅 , 等等。 ④按创作手法分类——押韵 : 人靠衣装 , 美靠亮 妆! 快乐大本营 , 天天好心情 ! 拈连 : 音乐不断 , 好歌不 断! 生活在变 , 容声冰箱 品质不变 。 比 : 对 用淡妆 , 用浓
初中作文微课程教学的研究和思考
![初中作文微课程教学的研究和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f3ff73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0c.png)
初中作文微课程教学的研究和思考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注重规范和范例的传授,缺乏个性化和趣味性,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受到限制。
相比之下,微课程教学具有灵活性强、个性化定制、针对性强等特点,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对初中作文微课程教学进行研究,探索其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和创造力方面的作用,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初中作文微课程教学,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和资源优势,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初中作文微课程教学的实施方式、效果评价、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有助于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难点,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研究初中作文微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能够为初中作文微课程教学的发展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为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贡献力量。
2. 正文2.1 初中作文微课程教学的概念和特点初中作文微课程教学是指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通过短小精炼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以小班教学方式进行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灵活性:微课程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安排,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2. 互动性:微课程教学注重师生互动和同学互动,通过在线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强学习效果。
3. 多媒体辅助:微课程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文、视频、动画等形式,生动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4. 实践性:微课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实际能力。
5. 反馈及时性:微课程教学可以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改正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初中英语主题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初中英语主题作文教学策略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5e7b23a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7.png)
初中英语主题作文教学策略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epening of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composition in middle school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writing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improving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However, it is widely acknowledged that man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ften face difficulties in writing English compositions, especially in terms of vocabulary, grammar, coherence, and organization.1.2 问题提出问题提出:目前,初中英语主题作文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学生写作能力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的写作策略指导、作文主题选择不够多样化等问题。
学生对写作的理解和应用可能缺乏足够的深度和广度,导致他们在撰写主题作文时缺乏创意和灵感。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主题作文写作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有效地教授和引导初中生进行英语主题作文写作,如何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以便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是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紧迫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探究初中英语主题作文教学策略,发掘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作文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15-07-13T09:30:25.47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5月上供稿作者:蓝建宇[导读] 回顾以往的作文教学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中学生作文现状看,仍不尽人意。
蓝建宇
摘要:作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人文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尊重个性的发展,尊重个性的发挥,解放他们的情感,解放他们的个性,笔者认为现在的高考作文就做到了对人性的释放、对个性的释放。
在作文教学上具体怎么做,笔者认为应该从研究学习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作文教学;教学方法
回顾以往的作文教学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中学生作文现状看,仍不尽人意。
过去的探讨主要围绕学生作文章,如何改变学生,如何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等等。
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学生写作的时候取材的范围不广,视野不宽,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平时很少出外活动,很少亲近自然、亲近社会,因而也就很少有切身的体验,写作的生活来源就空乏,近乎枯竭,很少有写作的冲动和灵感。
南宋大诗人陆游说过:“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我们应该让中学生扩展生活范围,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亲近大自然,去感受自然的灵气,增添一些阅历。
“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
”一个贫乏的脑袋只能有一个贫乏的世界,而贫乏的世界所生产的只会是单调、苍白无力的表达。
因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注重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个人体验,对写好作文是极为重要的。
作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人文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尊重个性的发展,尊重个性的发挥,解放他们的情感,解放他们的个性,笔者认为现在的高考作文就做到了对人性的释放、对个性的释放。
在作文教学上具体怎么做,笔者认为从研究学习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扩展学生的学习生活空间,增加他们的切身体验
让学生利用课余或业余时间去体验情景、人物等。
新课标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研究性教学。
在校内,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五官去感受校园的春、夏、秋、冬,去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和魅力;在社会、在家庭生活,要时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有时还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用心去感受和体验生活。
学生的生活空间宽广了,感受和体验的生活丰富了,他们就能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来。
二、加大阅读,加强积累,打下写作的坚实基础
作文乃高考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而积累则为打江山的双刃剑。
用好这支剑,就能决胜作文决胜高考。
正所谓:“作文之道,贵在倾吐积累。
”没有一位文学家的成功不是得益于大量的课外阅读。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文学欣赏水平,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广泛积累知识。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其实教师不但要有一桶水,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己去找水的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生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还得去寻觅。
学生阅读量大了,知识积累多了,阅读兴趣就会越来越高,“找水”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进而使阅读写作渐入佳境,最终达到“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的境界。
三、创造机会,给学生提供展示平台
中学生主要在学校生活,他们都希望得到他人尤其是老师的关注和尊重,都希望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作用,得到老师的赏识和肯定。
这种需要会激励学生不懈的努力,大胆的创新,勇敢的去追求成功,去获取成功。
而成功的结果又会进一步激发和提高学生被爱和被尊重的需要。
作为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的这种需要,借助课内和课外活动,创设情境,创造机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和体验,形成良性循环,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如:可以让学生创作一些有自己特色的优秀的作品,然后在班上朗诵、鉴赏、评论、改写,在相互学习交流中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的各种作文竞赛,让学生在参与中发挥个性,展现自我,从而提高写作兴趣。
四、善于鼓励,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
张志公先生在《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中说:“总起来说,中学语文所要培养的是一个青年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般的写作能力,也就是内容正确,文从字顺,条理清楚,明晰确切,能够如实表达自己有用的知识见闻,健康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虽然也不应排除少数中学毕业生日后从事文艺创作活动的可能性,并且应当注意发现有这方面才能的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
”这就点明了中学作文教学努力的方向。
我们作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能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就可以了,并不是把学生全部培养成诗人,作家。
但我们老师有时对学生的要求过高了,对学生的要求连老师本人也难以做到。
在作文批语中,要求学生从文章的立意、结构到修辞面面俱到。
这本身并没有错,但在批语中老师肯定的少,否定的多。
教师用心良苦,学生未必能“心领神会”。
对学生来说,一篇作文中存在那么多毛病,写作的成就感还有多少?教师在感叹学生作文总不长进,对作文总不满意的时候,是否应该考虑到教师这方面的因素。
作文训练本是最能调动学生积极因素的训练,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检验,成就感最大,创造性最强,更能体现学生的个性,更能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提高,需要动力,更需要成就感,教师对作文的认定对学生来说应是鼓励,是促进,是动力。
作文教学任重道远,但研究性作文教学却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了开拓性的思路,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
(作者单位:广西来宾市忻城县中学 546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