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解剖:骨骼肌背诵手册
解剖学基础骨骼肌_图文

-------------- 臀大肌 梨状肌
2、大腿肌 前群-----缝匠肌、股四头肌
缝匠肌
股中间肌
股直肌
股外侧肌
股内侧肌
大腿肌(前面观)
髂腰肌---------------缝匠肌----------------
---------------耻骨肌 --------------长收肌
股四头肌-------------
小腿肌---外侧群
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
小腿肌---后群
4.足肌
足背肌
足底肌
足 底 腱 膜
趾 短 屈 肌
足 底 方 肌
目标检测
简答: 简述膈上的三个裂孔及各裂孔中分别通 过的结构。
胸大肌
位置:位于胸廓前上部,呈宽而厚的扇形, 起自锁骨内侧半、胸骨及第1—6肋软骨处, 止于肱骨大结节嵴。
作用:内收、内旋及屈上臂;上臂上举固定 时可提躯干;提肋助吸气
(三)膈
位于胸腔与腹腔之间,呈穹窿状,膈周围
是肌质部,起自于胸廓下口的周缘和腰椎 前面,肌纤维向上移形为中央的中心腱。
是重要的呼吸肌。
二:头肌 头肌可分面肌和咀
嚼肌两部分。
(一)面肌
额腹
起自颅骨,止于面部皮
肤,可产生表情
(1)枕额肌:位于颅顶 (2)口轮匝肌:位于口 裂周围
(3)颊肌:位于口腔侧 壁 (4)眼轮匝肌:位于眼 裂周围
帽状腱膜 枕腹
眼轮匝肌 口轮匝肌
颊肌
(二)咀嚼肌
包括咬肌、颞肌、翼外肌和翼内肌,均 配布于颞下颌关节周围,参加咀嚼运动。
2、腹肌后群
腰方肌 腰大肌
膈 髂肌
3、腹肌形成的特殊结构
腹股沟管通过内容: 男性:精索 女性:子宫圆韧带
正常人体解剖学-第三节-骨骼肌1

盆膈和尿生殖膈 骨盆下口两膈封 肌肉一块膜两层
盆膈在后夹提肛 尿膈在前夹深横
(三) 上肢肌
分部:上肢带肌 臂肌 前臂肌 手肌
1
肩肌
1
(1) 三角肌 (deltoid)
三角肌
锁骨的外侧段、肩峰 起点: 和肩胛冈。 止点: 肱骨的三角肌粗隆 作用:外展肩关节到90
三角肌的起点恰 是斜方肌的止点
。
后面
臀中、小肌 后群 梨状肌 闭孔内肌
闭孔外肌 股方肌
(1)前群 1.)髂腰肌 (iliopsoas) 1
组成
腰大肌: 起自腰椎体侧面和横突 髂肌: 起自髂窝 结合 腰大肌
止点: 股骨小转子
髂肌
屈髋(主要肌肉),使其旋外 作用:
2)阔筋膜张肌
(2)后群 1) 臀大肌 (gluteus maximus) 臀大肌 起点: 髂骨翼外面和骶骨背面 止点:股骨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作用:伸髋,使髋关节旋外
肌的分类构造辅助结构 长短扁肌轮匝肌 肌腹肌腱两相依 筋膜腱鞘滑膜囊 辅助减少摩擦力
二头肌
半羽肌
羽肌
腹直肌
扁肌
轮匝肌
肌的命名
按其形状、大小、位置、起止点、纤维方向、作用
等来命名。 eg:三角肌
胸大肌 腹外斜肌
按其形状
按其位置和大小 按其位置和纤维方向
1、胸锁乳突肌 2、肱二头肌
构造 肌腹 belly 腱 tendon
二 各论
根据部位可分为: 头颈肌
躯干肌
四肢肌
(一) 躯干肌
• 分部: 1背肌 2胸肌 3膈 4腹肌
1 背肌——浅群肌肉
(1) 斜方肌trapezius
1
为项背部三角形扁肌,作用于肩胛骨。 全部肌收缩可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
骨骼肌

)、使髋关节外展的作用肌 (二)、使髋关节外展的作用肌
1、臀中肌 2、臀小肌 3、臀大肌上部 4、阔筋膜张肌 5、犁状肌
位 置:臀中肌位于臀部外上方,大部 被臀大肌覆盖,扇形;臀小肌 位于臀中肌深层。 起 点:髂骨翼外面。 止 点:股骨大转子。 近固定:大腿在髋关节处外展 外展; 外展 两肌前部,使大腿屈、旋内; 两肌后部,使大腿伸、旋外。 远固定:一侧收缩使骨盆向同侧倾; 双侧收缩前部纤维—骨盆前倾; 后部纤维—骨盆后倾。 训 练:侧控腿,侧踢腿;体侧屈。
9、肘肌 、
肘关节后面外侧,三角形小肌。 位 置:肘关节后面外侧,三角形小肌。 肱骨外上髁。 起 点:肱骨外上髁。 止 点:鹰嘴外侧缘,尺骨背面上 。 鹰嘴外侧缘,尺骨背面上1/4。 近固定:前臂伸,加固肘关节。 近固定:前臂伸,加固肘关节。 远固定:助上臂在肘关节处伸。 远固定:助上臂在肘关节处伸。
8、肱三头肌 、
整个上臂后面, 羽状肌。 位 置: 整个上臂后面, 羽状肌。 三个头:长头、内侧头、外侧头。 三个头:长头、内侧头、外侧头。 肩胛骨盂下结节; 起 点:长 头—肩胛骨盂下结节; 肩胛骨盂下结节 外侧头—桡神经沟外侧骨面 桡神经沟外侧骨面; 外侧头 桡神经沟外侧骨面; 内侧头—桡神经沟内下方骨面 桡神经沟内下方骨面。 内侧头 桡神经沟内下方骨面。 止 点: 尺骨鹰嘴 近固定:三头收缩,前臂在肘关节处伸 近固定:三头收缩,前臂在肘关节处伸。 远固定:上臂在肘关节处伸。 远固定:上臂在肘关节处伸。 负重上举,俯卧撑; 训 练:负重上举,俯卧撑;“毛巾擦 背”。
有人研究发现:预先拉长小腿三头肌,使足背屈 60°后再作跖屈,小腿三头肌力量能从384kg增大 到598kg。
九、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
解剖学:骨骼肌

(七)腹股沟管 位于腹前外侧壁下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 方,为腹前外侧壁肌肉和腱膜之间的裂隙,长约 4-5cm 。 腹股沟管有四个壁和 两个口:
解剖学:骨骼肌
两个口: 内口:腹股沟管深(腹)环: 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cm 处,可通腹腔。
外口:腹股沟管浅(皮下)环: 可通皮下。
掌握:腹肌的名称、层次 五.腹肌 (一)腹直肌 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 侧,肌纤维纵行,被腹直肌 鞘包裹。
解剖学:骨骼肌
(二)腹外斜肌 位于腹前外侧壁的浅层,
肌纤维由外上斜向前下方。并 形成腱膜,止于白线。
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增厚 卷曲,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 节之间,形成腹股沟韧带。
解剖学:骨骼肌
在耻骨结节的外上方, 腹外斜肌腱膜可形成一个三 角形的裂孔,称腹股沟管浅 (皮下)环。
解剖学:骨骼肌
掌握:三角肌的位置和作用 三角肌: 起于锁骨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 肌纤维从前、外、后三方面包围 肩关节,向下集中。 止于肱骨的三角肌粗隆。 作用:可使肩关节外展。 前部纤维可使肩关节屈、旋内, 后部纤维可使肩关节伸、旋外。
解剖学:骨骼肌
掌握:臂肌的分群和作用 二.臂肌 (一)前群: (1)肱二头肌 长头起自肩胛骨关节盂的上方,
第一节:躯干肌 躯干肌包括背肌、颈肌、 胸肌、膈、腹肌和会阴肌。
解剖学:骨骼肌
熟悉:背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一.背肌
(一)斜方肌
位于颈部和背上部的浅层。
作用: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
并可上提和下降肩胛骨。
(二)背阔肌
位于背下部和腰部浅层。
作用: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
伸。
解剖学:骨骼肌
掌握: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和作用 二.颈肌 (一)胸锁乳突肌 位于颈部两侧的浅层。 起于胸骨柄和锁骨的胸骨端, 止于颞骨的乳突。 作用:
第二节骨骼肌

1.背肌: 浅群:斜方肌和背阔肌; 深群:骶棘肌等 2.胸肌:胸大肌、胸小肌、肋间内外肌 3.膈肌 4.腹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四)四肢肌 1.上肢肌 (1)上肢带肌:三角肌 (2)上臂肌 前群:肱二头肌、肱肌; 后群:肱三头肌 (3)前臂肌:分前后两群 (4)手肌:位于手掌侧
(三)肌辅助装置
1.筋膜:分 皮下筋膜—浅筋膜(由疏松 结缔组织构成)位于真皮下
固有筋膜—深筋膜(由纤维 结缔组织构成)位于肌表面
2.滑液囊:肌腱与骨接触处 形成的密闭小囊
3.腱鞘:是套在肌腱外的双层 鞘管
(四)肌的命名
二、全身骨骼肌的配布概况
(一)头肌:
分表情肌和咀嚼肌
(二)颈肌:
分颈浅肌群(颈阔肌,胸锁乳突肌)、舌骨上下 肌群和颈深肌群。
当特杯饮水时,肘关节之所以能够屈到一特定的程度, 有赖于屈肌的适当收缩和伸肌的适应放松,它们在神 经系统支配调节下,彼此协调,相辅相成完这样准确 的动作.
身体各部肌群配布的多少与该部关节运动轴的多少 密切相关
如双轴的烧腕关节周围配布着屈,伸、收、展四组 肌;
三轴以上的关节除屈、伸、收、展肌外,还有排列 在垂直轴相对侧的旋内和旋外两组肌。与这些关节 有关的肌往往和两个以上的轴发生关系,能作两个 以上的动作,如前臂前内侧的尺侧腕屈肌能屈挠腕 关节,也能使挠腕关节内收,所以当屈腕时,它属 于屈肌组;当腕内收时,又属于收肌组。
(二)肌的起止点、配布和作用
骨骼肌一般附着于邻近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面上,中 间跨过一个或多个关节,收缩时使两骨彼此位置移动 而产生关节的运动。
肌在运动中比较固定的一端称起点,活动较大的一端 称止点。但是起止点是相对的,随着运动情况的变化 往往可以相互转化。
运动系统解剖实验-骨骼肌-躯干肌

肌纤维分为上、中、下三部。
近固定时,上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 回旋和后缩;
中部肌纤维收缩 使肩胛骨后缩。
下部肌纤 维收缩使肩胛 骨下降、上回 旋和后缩。
远固定时,一侧肌纤维收缩使头向同侧屈 并向对侧回旋; 两侧上部同时收缩,使头后仰(伸); 一侧整块肌肉收缩使脊柱向对侧回旋; 两侧整块肌肉收缩使脊柱伸。
骨间掌 侧肌
骨 间 背 侧 肌
下肢肌
一、髋肌(盆带肌) (一)前群 1、髂腰肌 区分 腰大肌: 起自椎体侧面和横突 髂肌: 起自髂窝
髂 肌 腰 大 肌
作用:使大腿前屈和旋外。 下肢固定时,可使躯干和骨盆 前屈。
(二)后群 1、臀大肌 使大腿后伸和外旋。 2、梨状肌 使伸直的大腿旋外。
臀大肌 梨状肌
起点:上位3腰椎体前面、下 位6肋内面及胸骨剑突后面。 止点:止于中心腱。
三、膈肌
功能:膈肌收缩时,膈穹隆 下降,使胸腔容积增大,压 力减小,这时吸气;膈穹隆 上升时,呼气。此外还参与 维持腹压。
吸气时膈的运动方向
膈肌收缩时,膈穹隆 下降,使胸腔容积增大, 压力减小,这时吸气;膈 穹隆上升时,呼气。此外 还参与维持腹压。 深呼吸运动和练气功等 均可增强胸固有肌和膈肌 的力量。
梨状肌
二、大腿肌 (一)前群 1、缝匠肌 屈大腿,屈膝关节,使 已屈的膝关节旋内。 2、股四头肌 伸膝,股直肌有屈大 腿作用。
股中间肌 缝匠肌
股外侧肌 股内侧肌
Hale Waihona Puke 股直肌(二)内侧群 使大腿内收和外旋。
耻骨肌
长收肌 短收肌 股薄肌 大收肌
(三)后群 1、股二头肌 在屈膝时,可使小腿旋 外,伸大腿。 2、半腱肌 3、半膜肌 屈膝,伸大腿,使小 腿旋内屈膝。
人体解剖学—全身骨骼肌

均止于肩胛骨的内侧缘。
功能
两肌的功能一致,即可使肩胛骨紧贴于胸 壁,并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
小菱形肌 大菱形肌
躯干肌(背肌)
竖脊肌
躯干肌(背肌)
外侧浅束 内侧深束
髂肋肌 最长肌 横突棘肌 直行 斜行
棘间肌 横突间肌
躯干肌(背肌)
髂肋肌
颈髂肋肌 胸髂肋肌 腰髂肋肌
腰髂肋肌从骶骨、髂嵴外侧唇和胸腰筋膜延 伸至上位腰椎横突和下6—9个肋。胸髂肋肌 从下6个肋延伸至上 6个肋:颈髂肋肌起自 第6—3肋,止于第6—1颈椎横突。
颅面肌
起始
耳上及颞肌膜
抵止
帽状腱膜外缘
功能
向后牵引颞部皮肤
颅面肌
颞顶肌
起始
眶部始于眶内侧缘; 睑部始于睑韧带; 泪囊部始于泪骨。
颅面肌
抵止
眶部包绕上眼睑后包绕下眼睑, 再止于睑韧带。
睑部于外眦会合成睑缝线。 泪囊部止于上下眼睑内侧。
眼轮匝肌
颅面肌
功能
眶部可加强险的闭合。脸部主要 与眨眼反射有关。泪部被认为可扩张 泪囊或促使泪液排出。
头肌
头肌
颅面肌
属于皮肌,位置较浅, 起于颅骨或筋膜,止于 皮肤,肌活动时可产生 各种表情,故又称表情 肌。
咀嚼肌
颅面肌
起始
枕肌腹始于上项线外侧2/3处及乳 突部,额腹始于冠状缝高上的帽状腱 膜。
颅顶肌
抵止
枕部皮肤,额部皮肤,帽状腱膜
功能
牵拉头皮移动,额腹还能提眉, 使额部皮肤出现皱纹,出现惊讶的面 部表情。
由于肌束与皮肤间的密切关系, 眼外毗部可产生放射状皱纹,称为 “爪形纹”(鱼尾纹)。
眼轮匝肌收缩可产生烦恼和忧虑 的表情。
骨骼肌归纳总结

骨骼肌归纳总结人体的骨骼肌是由肌纤维组成的,这些肌纤维可以通过收缩和放松来完成运动功能。
骨骼肌是我们进行日常活动和体育锻炼的主要肌肉类型。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骨骼肌进行归纳总结,以更好地了解它的结构和功能。
一、骨骼肌的结构骨骼肌是由肌纤维、肌束、肌肉和筋膜组成。
肌纤维是最基本的单位,它们是由细胞膜包裹的长而细的细胞。
肌束是由众多并排排列的肌纤维组成的束状结构。
肌肉是由肌束和肌腱构成的,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依赖于肌束的协同运动。
筋膜是将肌肉包裹起来并连接到骨骼的强韧组织。
二、骨骼肌的分类骨骼肌根据其外观和功能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下所示:1. 慢肌纤维:这种肌纤维收缩速度较慢,但可以持续较长时间。
慢肌纤维主要用于进行长时间的低强度运动,如长跑和骑自行车。
2. 快肌纤维: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但无法持续很长时间。
快肌纤维常用于进行短时间的高强度运动,如冲刺和举重。
3. 耐力肌纤维:耐力肌纤维是一种介于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之间的类型。
它们能够进行相对较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如长时间的游泳和划船。
三、骨骼肌的功能骨骼肌在人体的运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如下所述:1. 提供力量:骨骼肌通过收缩产生力量,使我们能够进行各种日常活动和体育锻炼。
2. 维持姿势:骨骼肌帮助我们维持正确的姿势和站立姿态,保持身体的平衡。
3. 支持骨骼:骨骼肌通过与骨骼连接,为骨骼提供支持和稳定。
4. 保护内脏器官:某些骨骼肌位于重要的内脏器官周围,如腹部和胸部,它们的收缩和放松可以提供保护和支持。
5. 代谢调节:骨骼肌消耗较多的能量,可以调节体内的新陈代谢和能量平衡。
四、骨骼肌的训练方法为了增强和维持骨骼肌的功能和健康,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训练方法进行锻炼:1. 负重训练:通过使用自由重量、器械和机械阻力来增加骨骼肌的负荷,促进肌肉的增长和力量的提高。
2. 柔韧性训练:进行拉伸运动,可以增加肌肉的柔韧性和关节的灵活性,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3. 有氧训练: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和骑车,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骨骼肌的耐力和跨肌群的协调性。
骨骼肌的结构与功能

⾻骼肌的结构与功能任何的体育活动,都是⾻骼肌(skeletal muscles)收缩的成果,⼈体共有600多条⾻骼肌,约佔全⾝重量的40%。
肌⾁的⼒量和耐⼒,都直接影响到运动时的表现,编排这两⽅⾯的锻炼时,对⾻骼肌的结构和功能要有充分的认识,也就显得⾮常重要了。
⾻骼肌的结构 ⾻骼肌(在此之后只称作肌⾁)是由数以千计,具有收缩能⼒的肌细胞(由於其形状成幼长的纤维状,所以亦称作肌纤维)所组成,并且由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所覆盖和接合在⼀起。
每⼀条肌纤维(亦即每⼀个肌细胞)均由⼀层称為肌内膜(endomysium)的结缔组织所覆盖,多条肌纤维组合⼀起便构成了⼀个肌束(muscle bundle或fasciculus),并由⼀层称為肌束膜(perimysium)的结缔组织所覆盖和维繫。
每条肌⾁可以由不同数量的肌束所组成,再由⼀层称為肌外膜(epimysium)的结缔组织所覆盖和维繫。
这个在肌⾁内由结缔组织所形成的⽹络最后联合起来,并连接到肌⾁两端由致密结缔组织(dense connective tissue)构成的肌腱,再由肌腱把肌⾁间接地连接到⾻骼上。
肌⾁内有⼤量的⾎管和微⾎管,动脉和静脉沿著结缔组织进⼊肌⾁之后,便在肌内膜之中和周围不断分⽀成更细⼩的⾎管和微⾎管,形成了⼀个⾮常庞⼤的⽹络,以确保每条肌纤维都能够得到充⾜的养分,与及把有害的废物如⼆氧化碳等排出肌细胞之外。
根据Inger(1978)及Saltin等研究员(1977),习惯坐著不动的⼈平均每条肌纤维只有3⾄4条微⾎管环绕著,但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却可以有5⾄7条之多。
进⾏剧烈运动时,肌⾁所需的⾎液可以是安静时的100倍或以上,环绕著每条肌纤维的微⾎管数⽬当然会影响到⾎液的供应。
除此之外,⼈体还会作出⼀些其他改变,以满⾜剧烈运动时肌⾁对⾎液供应的需求。
这些改变包括:(1)活耀肌⾁交替地收缩及放鬆,週期性地对⾎管进⾏挤压,加速⾎液回流⼼臟,也就加快了⾎液重新供应到肌⾁的速度;(2)收窄供应⾎液到⾝体⾮活跃部位(如内臟、肾、⽪肤)的⾎管,另⼀⽅⾯却扩张供应⾎液到运动肌⾁的⾎管,以调节⾎液的流量。
骨骼肌肉功能解剖学----- 腕关节

• 凹陷与凸起骨性特 征 具有引导与稳定 作用。
• 骨折愈合后呈异常 排列的形式会导致 其关节的不一致性, 关节不稳,关节炎 症。(旋转轴 骨间 膜,活动度)
• 桡远端向尺侧25° 角倾斜,茎突撞击 的限制。并且向掌 侧方向的夾角約10 度。
• 次要肌群的肌肉肌腱跨过腕部,伸向远端并且附着在 手指上。因此,次要肌肉群在腕关节和手上活动。
• 1.肌肉解剖学主要的腕伸肌包括桡 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与尺侧 腕伸肌。指总伸肌可以产生很大的 腕伸力矩,但是主要参与手指的伸 展。其他次要腕伸肌包括示指伸肌、 小指伸肌与拇长伸肌。
• 主要腕伸肌的近端附着点位于肱骨 的外上髁、外上髁附近以及尺骨的 背侧缘。在远端,桡侧腕长伸肌与 桡侧腕短伸肌分别连接到第二与第 三掌骨的背侧基部;尺侧腕伸肌连接 到第五掌骨的背侧基部
•腕韧带分为外囊韧带与囊内韧带。
•桡腕背侧韧带在远端沿着尺骨 方向伸展,主要附着在桡骨远 端与月骨和三角骨的背侧之间。
•增强了桡腕关节的后侧。附着 在月骨上的纤维提供了强大的 约束力,来限制这种固有的不 稳定骨的前部(手掌)脱位。
•在深处,与腕掌侧囊分离的是几条粗壮的大韧带,统称为桡腕掌侧韧带。 此类韧带通常包含3条:桡舟头韧带、桡月韧带以及更深处的桡舟月韧带。 桡腕掌侧韧带比它的背侧韧带更强大、更厚。桡舟头韧带是此类韧带中 最大的外侧韧带,部分经与桡侧副韧带混合在一起 。
• 三角骨易触诊与移动
• 小指外展肌与腕横韧(其他) 的附着点 。
• 最大占据中心位置 与其于 7块骨骼相连。
• 近端与深凹面的舟月骨相关 节
骨骼肌

謝謝您的聆聽
祝你有个美好的一天
说明肌肉收缩并不一定 需氧,而肌肉疲劳后恢 复时必需有氧。可见肌 肉收缩的直接能源为无 氧代谢过程,而恢复所 需能源是需氧代谢过程。 当肌肉完全疲劳不能收 缩时,肌肉中ATP的浓 度很低。肌肉恢复收缩 能力后,肌肉中ATP的 浓度升高。
如果肌肉的收缩只依靠现存的ATP就不可能维持多次收 缩,很快就会疲劳。肌肉能维持较长时间的收缩必然 能迅速产生ATP以补足由于分解而减少的ATP。有三种 途径供给ATP:①磷酸肌酸;②糖酵解;③氧化磷酸化。 当肌肉开始收缩时,ATP分解。首先由磷酸肌酸提供合 成ATP的能量。CP含有能量和磷酸,可以把一分子的 ADP转变为ATP和肌酸(C):
以每秒一次的频率分别刺激 蛙的一对缝匠肌,不过对一 块肌肉供给氧,而另一块肌 肉不供给氧,两块肌肉都随 着刺激的频率收缩,在无氧 环境中的肌肉较快地停止收 缩,在有氧环境中的肌肉维 持收缩的时期较长。当两块 肌肉都疲劳后停止刺激,休 息5分钟,再刺激,供给氧的 肌肉恢复收缩能力,而无氧 的肌肉不能恢复收缩能力 (图示)。
骨骼肌
Skeletal Muscle
目录
Contents
骨骼肌
全身 分一布般形情态况
与作用
目录
Contents
骨骼肌
全身 分一布般形情态况
与作用
形态和分类
据其外形可分为长肌、短肌、扁肌、轮匝肌。 1.长肌多分布在四肢。2.短肌躯干深部。 3.扁肌:多位于躯干浅部;4.轮匝肌:分布于孔裂周围
肌的构造
在激烈的运动时,糖酵解成了提供迅速分解的ATP的另一来源。糖酵解的产物(乳
酸)扩散出肌肉组织进入血液中。
肌纤维中的葡萄糖由肌糖原转化而成,激烈的运动把
运动系统—骨骼肌(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颞肌
翼外肌 翼内肌 咬肌
深筋膜
(二)滑膜囊(内有滑液)
(三)腱鞘
•纤维层 (腱纤维鞘 )
•滑膜层 (腱滑膜鞘
脏层 壁层
腱滑膜鞘壁层
) 腱滑膜鞘脏层
腱
腱纤维鞘
腱系膜 指骨
骨膜
第二节 骨骼肌
三、颈肌
1.颈肌浅群 胸锁乳突肌
位置:颈部外侧浅层
作用: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面部转向对侧;两 侧同时收缩使头后仰。
第二节 骨骼肌
(2)后群 肱三头肌
作用:伸肘关节
(二)下肢肌
可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1.髋肌
后群 : 臀大肌 位置:位于臀部浅层。 作用:可使髋关节后伸 和旋外(注射位点)。
2.大腿肌
前群 (1)缝匠肌(最长) 作用:屈髋和屈膝关节,并使 已屈的膝关节旋内。 (2)股四头肌(体积最大) 四个头:股直肌、股内侧肌、 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 作用:是膝关节强有力的伸肌, 股直肌还可屈髋关节。
三个裂孔
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裂孔 腔静脉孔 主动脉裂孔
腹 外 斜 肌
(四)腹肌
腹直肌 腹内斜肌
腹横 肌
第二节 骨骼肌
五、四肢肌 (一)上肢肌
1.肩肌 三角肌 位置:位于肩关节周围 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常用注射位点)。
2.臂肌
(1)前群: 肱二头肌 作用:主要为屈肘关节, 也可协助屈肩关节和使 前臂旋后。
第二节 骨骼肌
一、骨骼肌的形态结构
1.结构: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构成 2.形态: 长肌 为梭形 ,多见于四肢 短肌 小而短,收缩幅度小,多见于躯干深层 扁肌 扁宽,多见于胸、腹壁 轮匝肌 由环行肌纤维构成,位于孔裂的周围,收缩 时可关闭孔裂。
解剖学 运动系统-骨骼肌

拇短屈肌 拇短展肌 拇收肌
屈肌支持带
小指短屈肌
小指展肌 蚓状肌
骨间背侧肌
小指对掌肌
骨间掌侧肌
拇对掌肌
下肢肌
1、髋肌
腰大肌 髂腰肌
屈、旋外髋
1)前群
髂肌 阔筋膜张肌 屈髋并紧张阔筋膜
72
2)后群 臀大肌 起于:髂骨翼外面和骶骨背面
止于:股骨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作用:髋关节伸、旋外
臀中肌:位于臀大肌深面
(2)肋间内肌:居肋间隙肋间外肌的深面,起于下位肋骨上缘,止于上位 肋骨下缘,肌纤维走行方向与肋间外肌垂直,降肋助呼气;肋角内侧的肋间 隙内为肋间内膜。
内
呼 吸
41
外
3、 膈 Diaphrgam
呈穹隆状的阔肌,位于胸腹腔之间,分隔胸、腹腔 ,成为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以肌性部起于胸廓下口, 止于其中间的中心腱。分胸骨部、肋部和腰部3部分。 胸骨部:起自剑突后面 肋部:起自下6对肋 腰部:以左右膈脚起自上2~3腰椎前面
胸骨柄 锁骨胸骨端 下腹:肩胛骨上缘 上腹:舌骨 胸骨柄 第一肋软骨 甲状软骨
运动舌骨和喉
3、颈深肌群: (一)外侧群:均起自颈 椎横突 前斜角肌 中斜角肌 后斜角肌 止于第1肋 止于第2肋 前斜角肌 锁骨
后斜角肌 中斜角肌
斜角肌间隙 第1肋
作用:一侧收缩,颈侧屈;两侧收缩,上提第1、2肋助深呼吸
作用:髋关节外展、前部旋内、后部旋外
臀小肌:位于臀中肌深面 作用:髋关节外展、旋内
梨状肌 起点:骨盆内骶前孔外侧 止点:股骨大转子 作用:髋关节旋外 临床:梨状肌下孔有坐骨神经
通过,若有占位性病变,易压迫 坐骨神经
5.闭孔肌 闭孔内肌起自闭孔膜内面及其周 围骨面,止于转子窝。 闭孔外肌起自闭孔膜外面及其周 围骨面,止于转子间窝。 作用:使髋关节旋外。
第三章 骨骼肌

√
2015/12/23
温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53
30
2、后群(10块)浅、深两层 浅层:有5块肌
肘肌
桡侧腕 长伸肌
桡侧腕 短伸肌 指伸肌 尺侧腕屈肌
(1)桡侧腕长伸肌 (2)桡侧腕短伸肌
(3)指伸肌
(4)小指伸肌 (5)尺侧腕伸肌
尺侧腕伸肌 小指伸肌
拇长展肌 拇短伸肌
2015/12/23
温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31
深层:也有5块肌
(1)旋后肌 (2)拇长展肌 (3)拇短伸肌
C.头偏向同侧,面转向对侧
D.头前屈 E.头后仰
√
2015/12/23
温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51
练习
7.使肩关节内收的是()
A.三角肌
B.冈上肌 C.大圆肌 D.胸大肌 E.冈下肌
√
2015/12/23
温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52
练习
8.关于肱二头肌,正确的是() A.长头起于肩胛骨关节盂的上方 B.短头起于肱骨体前面 C.止于桡骨粗隆 D.只能屈肘关节
足背肌 足底肌 外侧群 中间群 小趾展肌 趾短屈肌 踇展肌 小趾短屈肌 踇短屈肌 足底方肌 4条蚓状肌 踇收肌 3块骨间足底肌 4块骨间背侧肌 内侧群
2015/12/23
温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42
小 结
1.肌的形态学分类及肌的辅助结构。 2.枕额肌的位置、起止。 3.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的位置和作用。 4.咀嚼肌的位置、起止、作用。 5.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和起止、作用。
2015/12/23
温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40
(2)深层 腘肌
有4块肌
腘肌
趾长屈肌 胫骨后肌
01-全身骨骼肌

外侧群—即大鱼际肌,共4块 内侧群--小鱼际肌共3块
5、下肢肌
(1)下肢带肌: (2)大腿肌:
前群—髂腰肌 后群--臀大肌 臀中肌 臀小肌 梨状肌
前群--缝匠肌 股四头肌 后群--半腱肌 半膜肌 股二头肌
内侧群--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等
(3)小腿肌: 前群--3块(3)颈深Biblioteka 群: 前斜角肌 中斜角肌 后斜角肌
3、躯干肌
(1)背肌: 背浅肌群--斜方肌、背阔肌 背深肌群--竖脊肌(骶棘肌) (2)胸肌: 胸上肢肌--胸大肌 胸小肌 前锯肌 胸固有肌--肋间内肌 肋间外肌 肌性部 腱性部(中心腱)
水平高度
(3) 膈(肌):分为-名称
有三孔:
通过的结构
腔静脉孔 平TV8水平 食管裂孔 平TV10水平 主动脉裂孔 平TV12水平
The end
竖脊肌
肋间外肌
后群--浅层(小腿三头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深层 3块 外侧群 2块
(4)足肌
(略)
三、运动几个主要关节的骨骼肌
1、运动颞下颌关节的骨骼肌:
(1)张口:双侧翼外肌(大张口) ;
(2)闭口:双侧颞肌、咬肌、翼内肌共同作用; (3)前引下颌骨:双侧翼内肌、翼外肌共同作用; (4)后引下颌骨:双侧颞肌后部肌束;
全 身 骨 骼 肌
Skeletal muscles
重庆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 贺桂琼
平滑肌
主要分布于内脏的中空器官及血管壁,舒缩缓慢而持久
心肌
骨骼肌
构成心壁的主要部分
主要存在躯干和四肢,收缩迅速而有力,易疲劳
心肌与平滑肌受内脏神经调节,不直 接受意志的管理,属不随意肌;骨骼肌受 躯体神经支配,受意志控制,称随意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肌 外侧3层
躯干肌10
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 起点: 耻骨嵴 止点: 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 骨 作用: 脊柱前屈,增加腹压 神经: 肋间神经T5-12
腹肌 前侧
下肢肌1
36
髋肌 前群
髂腰肌iliopsoas 起点: 髂肌:髂窝 腰大肌:腰椎侧面和横 突 止点: 两者均止于股骨小转子 作用: 髋关节前屈和外旋,下 肢固定时,使躯干和骨 盆前屈 神经: 腰丛神经
38
下肢肌4
髋肌 后群
臀中肌 Gluteus medius 起点: 髂骨翼外面 止点: 股骨大转子 作用: 髋关节外展、内 旋(前部f)、外 旋(后部f) 神经: 臀上神经
39
下肢肌5
髋肌 后群
臀小肌gluteus minimus 起点: 髂骨翼外面 止点: 股骨大转子 作用: 髋关节外展、内 旋(前部f)、外 旋(后部f) 神经: 臀上神经
下肢肌2
37
髋肌 外侧
阔筋膜张肌 tensor fasciae latae 起点: 髂前上棘 止点: 经髂胫束至胫骨 外侧髁 作用: 紧张阔筋膜并屈 髋关节 神经: 臀上神经S4-L1
下肢肌3
髋肌 后群
臀大肌 Gluteus maximus 起点: 髂骨翼外面和骶 骨背面 止点: 臀肌粗隆及髂胫 束 作用: 髋关节伸及外旋 神经: 臀下神经S4-L2
7
上肢肌7
臂肌 前群1层
肱二头肌 起点: 长头:肩胛骨盂上结节 (过结节间沟) 短头:肩胛骨喙突 止点:桡骨粗隆 作用: 屈肘关节 前臂旋后 神经:肌皮神经C5-7
8
上肢肌8
臂肌 后群
肱三头肌triceps brachii 起点: 长头:肩胛骨盂下结节 内侧头:桡神经沟内下方 骨面 外侧头:桡神经沟上方的 骨面 止点:尺骨鹰嘴 作用: 伸肘关节 伸肩/内收肩(长) 神经:桡神经C5-T1 9
胫、腓骨上段、骨间 膜前面 止点:
内侧楔骨内侧面、第 1跖骨底 作用:
足背屈、足内翻 神经:
腓深神经L4-S2
48
48
下肢肌14
小腿肌 前群
1- 长伸肌
Extemsor hallucis longus
2-趾长伸肌Extemsor digitorum longus 起点:
胫、腓骨上段、骨间膜 前面
止点:
上肢肌9
臂肌 前群2层
喙肱肌coracobrachialis 起点: 肩胛骨喙突 止点: 肱骨中部内侧 作用: 肩关节前屈、内收 神经:肌皮神经C5-7
10
上肢肌10
臂肌 前群2层
肱肌brachialis 起点: 肱骨下半前面 止点: 尺骨粗隆 作用: 屈肘关节 神经:肌皮神经C5-7
*注意前群三块肌肉在MMT中的前臂的姿势:前臂旋 后(测肱二头肌)旋前(测肱肌)中立(测喙肱肌)
桡神经 C5-T1
21
上肢肌21
前臂肌 后群深层
示指伸肌extensor indicis 起点: 桡、尺骨后面及骨 间膜的背面 止点: 示指的指背腱膜 作用: 伸腕、伸食指掌指 关节及指间关节 神经: 桡神经 C5-T1
22
上肢肌22
前臂肌 后群深层
拇短伸肌Extensor Pollicis brevis 起点: 桡、尺骨后面及骨 间膜的背面 止点: 拇指近节指骨底 作用: 伸拇指,助手外展 神经: 桡神经 C5-T1
躯干肌8
腹肌 外侧2层
腹内斜肌 起点: 腹股沟韧带外1/2、髂 嵴前2/3和胸腰筋膜 止点: 移行为腱膜分前后层 止于白线 作用: 增加腹压,脊柱前屈、 侧屈、旋转 神经: 肋间神经T5-12
躯干肌9
腹横肌 起点: 下6肋内面、胸腰筋膜、 腹股沟韧带 止点: 白线 作用: 增加腹压,脊柱前屈、 侧屈、旋转 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L1
均足跖屈、外翻 神经:
腓深神经L4-S2
50
50
下肢肌16
小腿肌 后群
腓肠肌 gastrocnemius 起点: 内侧头:股骨内侧髁 外侧头:股骨外侧髁 止点: 跟骨结节 作用: 屈膝关节、足跖屈 神经: 胫神经L4-S3
51
下肢肌17
小腿肌 后群
比目鱼肌 soleus 起点: 胫、腓骨上端 止点: 跟骨结节 作用: 足跖屈 神经: 胫神经L4-S3
20
上肢肌20
前臂肌 后群深层
小指伸肌extensor
digitorum minimi 起点:
肱骨外上髁 止点:
小指指背腱膜
指伸肌extensor digitorum 起点: 肱骨外上髁 止点:
作用: 伸小指 神经:
桡神经 C5-T1
第2-5指的指背腱 膜(中远节指骨底 背面)
作用: 伸肘,伸腕,伸指 神经:
3
上肢肌3
肩肌 肩袖组分
冈下肌infraspinatus 起点: 肩胛骨冈下窝 止点: 肱骨大结节中分 作用: 肩关节外旋 神经:肩上神经C5-6
4
上肢肌4
肩肌 肩袖组分
小圆肌teres minor 起点: 肩胛骨外侧缘背面 止点: 肱骨大结节下分 作用: 肩关节外旋 神经:腋神经C5-7
5
上肢肌5
30
躯干肌6
胸肌 浅层
前锯肌serratus 起点: 第1-8肋外侧 止点: 肩胛骨内侧缘及下角 作用: 肩胛骨外展、上旋 神经:胸长神经C5-731
躯干肌7
腹肌 外侧1层
腹外斜肌obliquus externus abdominis 起点: 下8肋外面 止点: 白线、髂嵴、腹股沟 韧带 作用: 增加腹压,脊柱前屈、 侧屈、旋转 神经: 肋间神经T5-12
躯干肌2
背阔肌latissimus dorsi 起点: 下6胸椎棘突,全部腰椎棘 突、髂嵴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或结 节间沟 作用: 肩关节后伸、内收及内旋 神经:胸背N C6-8
背肌 浅层
27
N躯o.干7 肌3
背肌 深层
肩胛提肌levator scapulae 起点: 上位颈椎横突 止点: 肩胛上角 作用: 上升(提)肩胛骨 神经:肩胛背N C4-C6
44
下肢肌10
大腿肌 内侧群
股薄肌gracilis 起点: 耻骨支、坐骨支前面 止点: 胫骨上段内侧面 作用: 髋关节内收、外旋 神经: 股神经、闭孔神经 L2-4
45
下肢肌11
大腿肌 后群
股二头肌Biceps femoris 起点: 长头:坐骨结节 短头:股骨粗线 止点: 腓骨头 作用: 伸髋屈膝,使膝关节 微外旋 神经: 坐骨神经L4-S2
23
上肢肌23
前臂肌 后群深层
拇长伸肌Extensor Pollicis longus 起点: 桡、尺骨后面及骨 间膜的背面 止点: 拇指远节指骨底 作用: 伸拇指,助手外展 神经: 桡神经 C5-T1
24
头颈肌1
颈肌 外侧浅层
胸锁乳突肌
起点:胸骨柄和锁骨胸骨端
止点:颞骨乳突
作用:一侧收缩,头屈向同侧;两
肩肌 非肩袖组分
大圆肌teres major 起点: 肩胛骨下角背面 止点: 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 肩关节后伸、内收及内旋 神经:肩胛下神经C5-6
6
上肢肌6
肩肌 肩袖组分
肩胛下肌 subscapularis 起点: 肩胛下窝 止点: 肱骨小结节 作用: 肩关节内收及内旋 神经:肩胛下神经C5-6
股四头Quadriceps femoris 起点: 髂前下棘、股骨粗隆 内外侧唇、股骨体的 前面 止点: 经髌骨及髌韧带止于 胫骨粗隆 作用: 屈髋伸膝,使已屈的 膝关节内旋 神经: 股神经L2-4
43
下肢肌9
大腿肌 内侧群
1-耻骨肌pectineus 2-长收肌Adductor longus 起点: 两者均其自耻骨支、坐 骨支前面 止点: 1-股骨耻骨肌线 2-股骨粗线 作用: 髋关节内收、外旋 神经: 股神经、闭孔神经L2-4
15
上肢肌15
前臂肌 后群
桡侧腕短伸肌 extensor carpi radialis brevis 起点:
肱骨外上髁
止点:
第3掌骨底背面
作用: 伸腕,腕桡偏 神经:
桡神经 C5-T1
桡侧腕长伸肌 extensor carpi radialis longus 起点: 肱骨外上髁 止点: 第2掌骨底背面 作用: 伸腕,腕桡偏 神经: 桡神经 C5-T1
11
上肢肌11
前臂肌 前群
肱桡肌branchioradialis 起点: 肱骨外上髁上方 止点: 桡骨茎突 作用: 屈肘 神经: 桡神经
12
上肢肌12
前臂肌 前群
桡侧腕屈肌flexor carpi radialis 起点: 肱骨内上髁 前臂深筋膜 止点: 第二掌骨底 作用: 屈肘、屈腕、腕桡偏 神经: 正中神经 C5-T1
侧同时收缩,伸头(力点在寰枕关
节后方)或屈头(力点在寰枕关节
前方)
神经:副神经
25
躯干肌1
背肌 浅层
斜方肌trapezius 起点: 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 带、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锁骨外1/3、肩峰、 肩胛冈 作用: 内收肩胛 上旋、上升肩胛(上部) 下降肩胛(下部) 神经:副神经C5-C7 26
46
下肢肌12
大腿肌 后群
1-半腱肌 semitendinosus 2-半膜肌 semimembranosus 起点: 坐骨结节 止点: 1-胫骨上端内侧面 2-胫骨内侧髁后面 作用: 伸髋屈膝,使膝关节 微内旋 神经: 坐骨神经L4-S2
47
下肢肌13
小腿肌 前群
胫骨前肌
Tibialis anterior 起点:
功能解剖 骨骼肌 背诵手册 天赋烙饼 编辑制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