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四年级语文林则徐求雨(教科版).docx
林则徐(优秀3篇)
![林则徐(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168d3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0a.png)
林则徐(优秀3篇)林则徐篇一林则徐求雨[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林则徐求雨的故事,了解林则徐是历史上一们治官有方、谋略灵活、忧民爱民且廉洁清正的好官。
从而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从小要做一个正气凛然、光明磊落的人。
2、对本课所讲的故事能够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认识到林则徐所想的好计策的绝妙之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要求训的1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1、体会林则徐“求雨之意不在雨”这个用意的妙处在。
2、弄清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
[教学过程]1、解题本文是一篇写历史名人林则徐为官清廉的故事。
故事记叙了林则徐巧妙地制伏手下官吏,为百姓募钱购粮的事,赞扬了他关心百姓、惩治腐败、清正廉洁的品格和足智多谋的办事谋略。
2、导入(1)老师讲虎门销烟的故事,让学生说一说林则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板书课题,学生提出问题。
3、读课文,回答问题(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从中训练学生默读、快速阅读课文的能力。
(2)读书后交流以下问题:a、林则徐为什么要去求雨?b、在求雨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c、通过读故事,你有什么感受?d、你认为林则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分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了解他设坛求雨是为了达到让官员为百姓捐助这一目的。
)4、举办故事会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讲述这个小故事。
先自己练习,然后同桌讲一讲,最后全班交流。
5、检查认读生字6、课外延伸林则徐是这样一个让人敬佩的人物,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能说会写怎样提出批评教学目标:再现生活情境,指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练习提出批评。
培养学生生活责任感,增强公德意识。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批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创设情境,营造交际范围。
指导学生掌握批评艺术,在口语交际中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教学过程:指导学生读懂教材,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自由结合,可选择教材中提供的情境。
确定角色,自由练说。
小组内合作练习。
小组成员合作研究扮演好每个角色,尤其是提出批评的人,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要符合人的身份,更重要的是说话要恰当。
林则徐求雨
![林则徐求雨](https://img.taocdn.com/s3/m/ccd5abe25022aaea998f0fa6.png)
林则徐看了,心里十分着急,就命令官员捐 钱买米,平价卖给百姓。 (心急如焚)
可是官员们都说自己没有钱,结果没有一个 人肯捐献。(漠不关心)
官员们吐出来的都是荤腥的山珍海味。(欺压百姓) 只有林则徐吐出来的是粗劣的野菜和杂粮。
(为官清廉)
设坛求雨,两天内必须沐浴吃素,诚心诚意。
清正廉析人物的正面描写
“国舅,做官只为民,不为财,您 说要自首,现在看不是。”说完, 包拯大步走出国舅府,回去后秉公 处理。
结合对比的写作手法,揭示人物性格
起初,国舅还很不在乎,可当他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 包拯之后,嚣张的气陷马上不见踪影,跪在地上求饶。
敬仰。
求雨:请求上天降雨解旱。过去, 受迷信思想影响,遇久旱不下雨, 人们认为是上天的惩罚,于是举 行仪式,祈求上天怜悯降雨解旱。
自学提示一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把课文 读通读顺。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考考你
某日 焚香 祈祷 三炷 呕吐 心肠 荤腥 肆虐 差役 面黄肌瘦 诚心诚意 养尊处优 山珍海味 烈日当空 酷热异常 痛饮一番
自己坐的轿子也与别人不同,别的官员的轿子富丽堂 皇,光彩夺目;而包拯他坐的轿子是用麻布遮住,破破烂 烂的。而且他平时也经常步行,难得一次坐官轿。
别的官员除了官服外,还有许多衣服,绫罗绸缎,戴 着许多玉器,而他穿的只是粗布麻衣,甚至有时候衣服上 补了好几个补丁,袜子穿破了好几次,都舍不得扔掉。
其他官员吃大鱼大肉,山珍海味,有时吃不完,还回 扔掉。而包拯吃的只是清茶淡饭,有时吃剩了,还舍不得 扔掉……
合作学习
问题:
你认为林则徐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 出来的?
你运用哪种学习方法品悟人物形象的?
道光十八年(公元1839年),林则徐任湖 广总督,查禁鸦片很有成效。可是这一年旱 情十分严重,米价不断上涨,老百姓没有钱 买米,饿得面黄肌瘦。林则徐看了,心里十 分着急,就命令官员捐钱买米,平价卖给百 姓。他一再劝官员们尽自己的力量,主动捐 助。可是官员们都说自己没有钱,结果没有 一个人肯捐献。
甘肃省张掖市四小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林则徐求雨教学设计教科版
![甘肃省张掖市四小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林则徐求雨教学设计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bdf3ff4431b90d6d85c793.png)
《林则徐求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林则徐求雨的故事,了解林则徐是历史上一们治官有方、谋略灵活、忧民爱民且廉洁清正的好官。
从而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从小要做一个正气凛然、光明磊落的人。
2.对本课所讲的故事能够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认识到林则徐所想的好计策的绝妙之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1.体会林则徐“求雨之意不在雨”这个用意的妙处在.2.弄清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教学过程]1.解题本文是一篇写历史名人林则徐为官清廉的故事。
故事记叙了林则徐巧妙地制伏手下官吏,为百姓募钱购粮的事,赞扬了他关心百姓、惩治腐败、清正廉洁的品格和足智多谋的办事谋略.2.导入(1)老师讲虎门销烟的故事,让学生说一说林则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板书课题,学生提出问题。
3.读课文,回答问题(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从中训练学生默读、快速阅读课文的能力。
(2)读书后交流以下问题:A、林则徐为什么要去求雨?B、在求雨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C、通过读故事,你有什么感受?D、你认为林则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分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了解他设坛求雨是为了达到让官员为百姓捐助这一目的。
)4、举办故事会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讲述这个小故事。
先自己练习,然后同桌讲一讲,最后全班交流。
5、检查认读生字.6、课外延伸林则徐是这样一个让人敬佩的人物,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五彩池》教学反思《五彩池》是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是一组写景的课文,语言优美,结构清晰,要求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景色的美,并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这篇课文描述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本节课,我通过钻研教材,设计了符合我班学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体会五彩池的美丽神奇,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一、从课题入手,切入主问题。
出示课题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预习课文,谁能根据自己的感受,给题目加上一个修饰词()的五彩池?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我便抓住时机让学生再读课文,小组内讨论交流那个更准确,后来在多次研读的基础上一致定为“神奇”。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林则徐求雨【第2课时】》课件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林则徐求雨【第2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b6c41b67ec102de3bd891c.png)
来,成为世界上一个最出色、最美丽、最令人尊敬的母亲吗?”
朋友,听到母亲哀痛的哭骂没有?是的,是的,母亲骂得对,十分 对!我们不能怪母亲好哭,只怪我们之中出了败类,自己压抑自己, 眼睁睁地望着我们这位挺慈祥美丽的母亲,受着许多无谓的屈辱和 残暴的蹂躏!这真是我们做孩子们的不是了,简直连一位母亲都爱 护不住了! 朋友,从崩溃毁灭中,救出中国来,从帝国主义恶魔生吞活剥 下,救出我们垂死的母亲来,这是刻不容缓的了。但是,到底怎样 去救呢?我想,欲求中国民族的独立解放,决不是哀告、跪求、哭 泣所能济事,而是唤起全国民众起来斗争,都手执武器,去与帝国 主义进行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将他们打出中国去,这才是中国唯 一的出路,也是我们救母亲的唯一方法,你们说对不对呢?
3.因为旱情肆虐( nüè ),林则徐要求某( mǒu )日设坛 ﹒ ﹒ 求雨。
二、选字填空。 楚 呕 祈 焚 析
(
焚 )香 呕 )吐
清(
( ( 规(
楚) 欧 )洲 祈 )求 律)
欧 (
分(
析
)
肆
律 放(
肆 )
三、词语加油站。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诚心诚意 )地求雨 荤腥的( 粗劣的( 饿得( 山珍海味 ) 野菜 )
滋味”意思是让官员体验一下百姓的生活。可见“求雨”
不过是林则徐募捐赈灾的手段,为让众官员毫无觉察地 自愿捐钱。
林则徐很严肃地说:“今天我们诚心诚意地求雨,是
为老百姓请求上天解除疾苦,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干呢?看
来天公如此肆虐,旱得这么厉害,全是你们这些人把百姓 的生命当儿戏,造成的恶果啊!” 语言描写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林则徐求雨 课前预习【新版】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林则徐求雨 课前预习【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5b35d3172ded630b1cb6d0.png)
4.近义词:酷热—( 火热 ) 成效—( 成绩 )
反义词:处罚—( 奖励 ) 掩盖—( 披露 )
命令—( 指令 ) 粗劣—( 精良 )
查资料,拓知识(查阅林则徐相关资 料,读一读关于林则徐事迹的文章)
抓主题,思问题(带着“核心问题” “串珠问题”读课文找中心)
抓顺序,明内容
1.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先写林则徐“求雨”的原因, 提出_捐__钱__买__米___这个问题;再写林则徐率众官员设坛求雨 的过程;最后写“求雨”的结果:众官员又__惭__愧____又害 怕,愿意捐钱。
听范读,正字音(扫《点拨》二维码, 根据范读纠正字音)
读课文,学字词(在文中画出生字新 词,查字典明意思,记生字)
1.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某__m_ǒ_u__( 某日 ) 焚__f_é_n__( 焚烧 ) 祈___q_í __( 祈祷 ) 祷__d_ǎ_o__( 祷告 ) 呕___ǒ_u__( 呕吐 ) 荤__h_ū_n__( 荤腥 ) 腥__x_īn_g__( 腥味 ) 肆___s_ì__( 肆虐 ) 虐__n_ü_è__( 虐待 )
2.本文通过描写林则徐巧施“求雨”之计帮助百姓的事,赞 扬了林则徐关心百姓、惩治腐败、__清__正__廉__洁____的品格与 __足__智__多__谋____的办事谋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小学四年级语文虎门销烟[部编人教版]打印版.doc
![最新小学四年级语文虎门销烟[部编人教版]打印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5280f927c281e53a5902ff09.png)
(5)结果如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
(1)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总结出:中国人民不可侮。
(板书)指导朗读。
(2)出示第六自然段。
练读,最后齐读。
(4)师总结,激发孩子们为了中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2、师出示“……先……再……然后……”及练笔要求。
后,指名读。
最后齐读第三自然段。
小组讨论:应当抓住哪些词语加以体会?观看虎门销烟的过程,从感性上增强理解和认识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观察图片,展开想象,结合现实,总结中心(3)说说你们读完这句话后有什么想说的?(5)齐读课文。
1、齐读第三自然段小组合作练说4、推荐说,师生共评。
作业设计《补充习题》教学反思赠送以下资料考试知识点技巧大全一、考试中途应饮葡萄糖水大脑是记忆的场所,脑中有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动,大脑细胞活动需要大量能量。
科学研究证实,虽然大脑的重量只占人体重量的2%-3%,但大脑消耗的能量却占食物所产生的总能量的20%,它的能量来源靠葡萄糖氧化过程产生。
据医学文献记载,一个健康的青少年学生3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在12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快,记忆力强;9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80毫克/100毫升,大脑功能尚正常;连续12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6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迟钝,思维能力较差。
我们中考、高考每一科考试时间都在2小时或2小时以上且用脑强度大,这样可引起低血糖并造成大脑疲劳,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发挥,对考试成绩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建议考生,在用脑60分钟时,开始补饮25%浓度的葡萄糖水100毫升左右,为一个高效果的考试加油。
二、考场记忆“短路”怎么办呢?对于考生来说,掌握有效的应试技巧比再做题突击更为有效。
1.草稿纸也要逐题顺序写草稿要整洁,草稿纸使用要便于检查。
不要在一大张纸上乱写乱画,东写一些,西写一些。
教科版《林则徐求雨》电子课文
![教科版《林则徐求雨》电子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9c185bea964bcf84b8d57b4d.png)
教科版《林则徐求雨》电子课文教科版《林则徐求雨》电子课文教科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林则徐求雨》电子课文林则徐吐出来的食物和其他官员截然不同。
同样是政府官员,同样经历着旱灾的考验,但是差别怎么会这样大呢?细细品味,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林则徐求雨道光十八年(公元_39年),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查禁鸦片很有成效。
可是这一年旱情十分严重,米价不断上涨,老百姓没有钱买米,饿得面黄肌瘦。
林则徐看了,心里十分着急,就命令官员捐钱买米,平价卖给百姓。
他一再劝官员们尽自己的力量,主动捐助。
可是官员们都说自己没有钱,结果没有一个人肯捐献。
一天,林则徐叫人挂出告示牌,写明某(mǒu)日设坛求雨,大小官员在这两天之内,必须沐浴吃素,诚心诚意。
到了求雨那天,林则徐步行到广场,登上了高坛,官员们也都来了。
等到焚(fn)香祈(q)祷(dǎo)完毕,就把芦席铺在地上,林则徐让官员依次坐了下来。
这时,烈日当空,酷热异常,广场上既无东西遮挡又无茶水供应,官员们都觉得难受极了。
林则徐对他们说:我们这些人平时养尊处优,过着舒适日子,一点不知道民间的疾苦。
今天我跟各位一起来尝尝这种滋味。
大约坐了三炷(zh)香的工夫,林则徐说:茶水不能不喝一点。
于是吩咐差役把茶缸抬了来,自己先喝,然后依次让大家喝。
官员们都痛饮一番。
过了一会儿,林则徐呕(ǒu)吐起来,而且吐得很厉害,接着官员们都吐了。
林则徐说:这样倒可以检验一下我们的心肠(chng)了!于是告诉人们不要把呕吐的东西掩盖起来。
林则徐亲自一一验看呕吐物,并叫侍从一一记录下来。
验看结果,官员们吐出来的都是荤(hūn)腥(_īng)的山珍海味,只有林则徐吐出来的是粗劣的野菜和杂粮。
林则徐很严肃地说:今天我们诚心诚意地求雨,是为老百姓请求上天解除疾苦,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干呢?看来天公如此肆(s)虐(n),旱得这么厉害,全是你们这些人把百姓的生命当儿戏,造成的恶果啊!官员们听了,又惭愧又害怕,担心总督处罚他们,于是都赶快表示,愿意捐出钱来购买粮食,平价卖给百姓。
林则徐求雨PPT
![林则徐求雨PPT](https://img.taocdn.com/s3/m/0ae82bca76eeaeaad1f3302a.png)
理解课文。
核心问题: 林则徐的“求雨”之策巧妙在何处? 串珠问题: 1.一读:林则徐为什么要求雨? 2.二思:在求雨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情? 3.三品:林则徐求雨的结果怎样?
4.四悟:从全文来看,林则徐是一个怎样的人?
林则徐看了,心里十分着急,就命令官员捐钱买米,
平价卖给百姓。他一再劝官员们尽自己的力量,主动捐助。
3.三品:林则徐求雨的结果怎样? 众官员感到惭愧,害怕林则徐处罚,自愿捐钱 购买粮食,平价卖给百姓。
4.四悟:从全文来看,林则徐是一个怎样的人? 林则徐是一个关心百姓、惩治腐败、清正廉洁、 足智多谋的人。
课文结构
官员不肯捐钱(1)
林 则 徐 求 雨
沐浴吃素 求雨之策(2-10) 烈日暴晒
饮茶呕吐
徐仿佛就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
清正廉洁的好官,学习他严惩腐败、为国为
民的精神。
一、在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注音。 fén )香祈( qí )祷( dǎo )完毕,就把芦席 1.等到焚 ( ﹒ ﹒ ﹒ 铺在地上,林则徐让官员依次坐了下来。
2.验看结果,官员们吐出来的都是荤( hūn )腥( xīng ) ﹒ ﹒ 的山珍海味,只有林则徐吐出来的是粗劣( liè )的 ﹒ 野菜和杂粮。
品析: “我们这些人平时养尊处优,过着舒适日子,一 点不知道民间的疾苦。今天我跟各位一起来尝尝这种 滋味。” 语言描写
这是林则徐命令官员受烈日暴晒时说的话。“养尊 处优”“过着舒适日子”是众官员生活的写照,“不知 道民间的疾苦”是林则徐对官员们的批评,“尝尝这种
滋味”意思是让官员体验一下百姓的生活。可见“求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串珠问题: 1.一读:林则徐为什么要求雨? 这一年闹旱灾,米价不断上涨,老百姓没有钱买
林则徐求雨(教科版)
![林则徐求雨(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494cd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4.png)
林则徐求雨(教科版)第一篇:林则徐求雨(教科版)m 林则徐求雨[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林则徐求雨的故事,了解林则徐是历史上一们治官有方、谋略灵活、忧民爱民且廉洁清正的好官。
从而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从小要做一个正气凛然、光明磊落的人。
2、对本课所讲的故事能够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认识到林则徐所想的好计策的绝妙之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要求训的1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1、体会林则徐“求雨之意不在雨”这个用意的妙处在。
2、弄清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
[教学过程]1、解题本文是一篇写历史名人林则徐为官清廉的故事。
故事记叙了林则徐巧妙地制伏手下官吏,为百姓募钱购粮的事,赞扬了他关心百姓、惩治腐败、清正廉洁的品格和足智多谋的办事谋略。
2、导入(1)老师讲虎门销烟的故事,让学生说一说林则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板书课题,学生提出问题。
3、读课文,回答问题(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从中训练学生默读、快速阅读课文的能力。
(2)读书后交流以下问题:a、林则徐为什么要去求雨?b、在求雨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d、你认为林则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分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了解他设坛求雨是为了达到让官员为百姓捐助这一目的。
)4、举办故事会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讲述这个小故事。
先自己练习,然后同桌讲一讲,最后全班交流。
5、检查认读生字6、课外延伸林则徐是这样一个让人敬佩的人物,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能说会写怎样提出批评教学目标:再现生活情境,指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练习提出批评。
培养学生生活责任感,增强公德意识。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批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创设情境,营造交际范围。
指导学生掌握批评艺术,在口语交际中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教学过程:指导学生读懂教材,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自由结合,可选择教材中提供的情境。
确定角色,自由练说。
小组内合作练习。
小组成员合作研究扮演好每个角色,尤其是提出批评的人,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要符合人的身份,更重要的是说话要恰当。
小学四年级语文 林则徐求雨
![小学四年级语文 林则徐求雨](https://img.taocdn.com/s3/m/6af6af2655270722182ef720.png)
课件PPT
资料宝袋
林则徐(1785.5.30~1850.11.22),近代中 国的禁烟领袖、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福建
闽侯(今福州)人。1838年12月被委以钦差 大臣节制广东水师,赴广东禁烟。次年6月, 在虎门销烟2万余箱。鸦片战争中极力抵英。 著作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 《林文忠公证书》、《林则徐集》、《林则徐 书简》等。出身贫寒家庭,为官清廉正直,关 心民隐,为民众所称颂。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 禁鸦片、抵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坚持维护中 国主权和民族利益,缴获和焚毁大批鸦片,并 粉碎了英国侵略者的多次武装挑衅,表现了伟 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课件PPT
心灵感悟
课件PPT
我们无法回到那个百姓生活贫 困的年代,但读罢全文,足智多
谋、清正廉洁的林则徐仿佛就在
我们眼前。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
民族英雄吧!
随堂练习
课件PPT
辨字组词。
某( 某 人) 祈( 祈祷) 焚( 焚烧 ) 杨( 杨树 ) 媒( ) 析( 分析 ) 禁( 禁止 ) 肠( 心肠 )
课文详解
课件PPT
文章的第十一九自然段中, 写众官员最后愿意捐款购买粮食, 这是林则徐“求雨”的结果,捐 钱买米的问题得以解决。
课件PPT
图解结构
旱情严重 米价上涨
求雨的原因 百姓挨饿 面黄肌瘦
1
贪官不捐 声称没钱
忧民爱民
林则徐求雨
求雨的过程 2-10
事件经过
7-18
沐浴吃素 焚香祈祷
烈日暴晒 变相惩治
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交 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及林则徐的 职务和功勋,让我们禁不住对这 位总督肃然起敬。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综合练习》课堂同步素养检测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综合练习》课堂同步素养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cd8337c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1.png)
同学们, 下课吧!
(填选文中的句子)
A
4.下列句子中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Fra bibliotek/幼时/即嗜学。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5.这个故事主要说明了( D )(作出评价能力训练) A.安贫乐道、喜爱读书,是生活的支柱。 B.虚心请教、经常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 C.刻苦学习、诚实守信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D.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是成功的重要基础。
林则徐不动声色,若无其事地说:“这是我家乡福建的
名菜,叫槟榔芋泥。这甜食,看上去外面冰冷,内里却非常 滚烫,正好和似热实冷的冰淇淋相反。吃的时候,性急不得, 性急了就要烫了喉咙!”
外国人瞪圆了蓝眼睛,呆若木鸡,有苦说不出。他们这 才感到林则徐不是个好对付的中国官员。
1.在第4自然段的“ ”里加上标点。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堂同步素养检测
第8单元综合 练习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林则徐请客
林则徐五十三岁那年,道光皇帝派他到广州担任湖广 总督,负责查禁鸦片。一些外国人总想找机会摸摸林则徐 的底细。
一次,英国领事查理设宴,邀请林则徐参加。宴会快结 束时,送上的最后一道点心,是甜食冰淇淋。林则徐见冰淇
2.第4自然段中的破折号表示
声音延长
,省略
号表示 列举的省略
。(形成解释能力训练)
3.第2自然段中,外国人哄笑的原因是 __他__们__成__功__地_侮__辱__了__林__则徐,让林则徐出了洋相
。
4.用“ ”画出描写外国人“洋相出尽”的语句。 5.外国人觉得林则徐是不好对付的中国官员的原因是( C ) A.外国人少,林则徐带的人多。 B.林则徐负责查禁他们的鸦片。 C.林则徐很有智慧,巧妙地反击了外国人。 6.文中的外国人可以用词语“ 傲慢无礼 ”“ 自讨苦吃 ”来 形容。
8.3.2.《林则徐求雨》教案
![8.3.2.《林则徐求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72dd10fc4ffe473368ab2c.png)
《林则徐求雨》教案〔教学目标〕情感目标:1.通过阅读林则徐求雨的故事,了解林则徐是历史上一位治官有方、谋略灵活、忧民爱民且廉洁清正的好官。
从而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从小要做一个正气凛然、光明磊落的人。
2.对本课所讲的故事能够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认识到林则徐所想的好计策的绝妙之处。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认识要求识的10个生字,引导学生寻找好方法自主识字。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林则徐“求雨之意不在雨”这个用意的妙处所在。
2.弄清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
〔教学准备〕1、查找有关林则徐的资料或小故事。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1.资料导入,激发兴趣。
(1)让学生们说一说查找的有关林则徐的资料(一般学生都会查找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事迹)。
接下来教师可以从“虎门销烟”的故事中让学生们谈谈林则徐是个什么样的人。
(2)教师在学生对林则徐的为人有所了解的情况下,板书课题。
(3)可以让学生们根据题目质疑。
鼓励学生根据课题提有价值的问题。
2.读课文,回答问题。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从中可以训练学生们默读、快速阅读课文的能力。
(2)读书后重点交流以下问题:①林则徐为什么要去求雨?②在求雨的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③从故事中,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林则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三道题先由四人小组在课文中找答案后再讨论交流,了解林则徐设坛求雨是为了达到让官员为百姓捐助这一目的,继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讨论中要注意合作的实效性,小组成员之间要明确分工,互相合作,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举办故事会。
让学生们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讲出文中这个小故事。
先自己练习,再同桌之间讲一讲,也可以在四人小组内讲一讲文中的小故事。
在练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加上适当的表情、动作。
每小组选代表讲这个故事,举行一个小小故事会,既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检查认读生字。
《林则徐求雨》教学设计
![《林则徐求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00e2d8cd1f34693dbef3e03.png)
《林则徐求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林则徐求雨的故事,了解林则徐是历史上一们治官有方、谋略灵活、忧民爱民且廉洁清正的好官。
从而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从小要做一个正气凛然、光明磊落的人。
2、对本课所讲的故事能够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认识到林则徐所想的好计策的绝妙之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要求训的1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林则徐“求雨之意不在雨”这个用意的妙处在。
2、弄清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
[教学过程]
1、解题本文是一篇写历史名人林则徐为官清廉的故事。
故事记叙了林则徐巧妙地制伏手下官吏,为百姓募钱购粮的事,赞扬了他关心百姓、惩治腐败、清正廉洁的品格和足智多谋的办事谋略。
2、导入
(1)老师讲虎门销烟的故事,让学生说一说林则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板书课题,学生提出问题。
3、读课文,回答问题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从中训练学生默读、快速阅读课文的能力。
(2)读书后交流以下问题:
A、林则徐为什么要去求雨?
B、在求雨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
C、通过读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D、你认为林则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分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了解他设坛求雨是为了达到让官员为百姓捐助这一目的。
)
4、举办故事会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讲述这个小故事。
先自己练习,然后同桌讲一讲,最后全班交流。
5、检查认读生字
6、课外延伸林则徐是这样一个让人敬佩的人物,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最新】四年级语文下册《林则徐求雨》生字学习
![【最新】四年级语文下册《林则徐求雨》生字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57ade3b11ed9ad51f11df276.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林则徐求雨》生字学 习 教科版
肆 sì
1.放纵,任意行事。 2.尽,极。 3.陈列,陈设。 4.古代指人处死刑后暴尸 示众。 5.店铺。
肆虐 肆力 肆筵 肆诸市朝
市肆 四年级语文下册《林则徐求雨》生字学 习 教科版
某焚祈 祷呕肠 荤腥肆 虐
四年级语文下册《林则徐求雨》生字学 习 教科版
某 mǒu
1.代替不明确指出的人、地、 事、物等。 2.自称(代替“我”或名字)。
某人 某姓李
四年级语文下册《林则徐求雨》生字学 习 教科版
焚 fén
1.烧。 2.日影;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 读书或努力工作)。
焚烧 忧心如焚
四年级语文下册《林则徐求雨》生字学 习 教科版
1.人或动物内脏之一,呈长管 形,主管消化和吸收养分,分 “大肠”、“小肠”等部。
肝肠寸断
四年级语文下册《林则徐求雨》生字学 习 教科版
荤 hūn
1.肉食。 2.佛教徒称葱蒜等有特殊气味 的菜。 3.指低级、粗俗的语言。
荤菜 五荤 荤字儿
四年级语文下册《林则徐求雨》生字学 习 教科版Leabharlann 腥 xīng祈 qí
1.向神求福。 2.请求。
祈祷
祈请
四年级语文下册《林则徐求雨》生字学 习 教科版
祷 dǎo
1.教徒或迷信的人向天、神求助、 求福。 2.祝愿,敬辞。
祷文 为祷
四年级语文下册《林则徐求雨》生字学 习 教科版
呕 ǒu
1.吐。 呕吐
四年级语文下册《林则徐求雨》生字学 习 教科版
肠 cháng
虐 nüè
1.残暴。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林则徐求雨【第2课时】【新版】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林则徐求雨【第2课时】【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4572170066f5335a8121d0.png)
课后作业
二、选字填空。 楚 焚 ( 焚 )香 呕 欧 ( 呕 )吐 祈 析 分( 析 ) 肆 律 放( 肆 )
清( 楚) ( 欧 )洲 ( 祈)求 规( 律)
三、词语加油站。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诚心诚意 )地求雨 荤腥的( 山珍海味 ) 粗劣的( 野菜 ) 饿得( 面黄肌瘦 )
2.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 面 )黄( 肌 )瘦 诚( 心 )诚( 意 ) 养( 尊 )处( 优 ) 山( 珍 )海( 味 )
自愿捐钱。
林则徐很严肃地说:“今天我们诚心诚意地求雨,是 为老百姓请求上天解除疾苦,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干呢?看 来天公如此肆虐,旱得这么厉害,全是你们这些人把百姓 的生命当儿戏,造成的恶果啊!” 语言描写
从林则徐的这番话中能看出什么?
林则徐巧妙地借题发挥,将旱情的原因归咎到官 员身上,到此“求雨之计”大功告成,达到惩治贪官 的目的,体现了林则徐的足智多谋。
示例:林总督,您心系百姓,为民着想。您真是老 百姓的好官啊!
相信你还有很多 话想对林则徐说, 试一试吧!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 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 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
核心问题: 林则徐的“求雨”之策巧妙呕 吐”三个策略,不着痕迹地实施了“求雨”计划,达 到了惩治贪官、迫使官员自愿捐助的目的。表面上是 “求雨”,实际上是为百姓募钱。
清足 正智 廉多 洁谋
课文主旨
本文记叙了林则徐巧妙地制伏手下官吏为百姓募 钱购粮的事,赞扬了林则徐关心百姓、惩治腐败、清 正廉洁的品格与足智多谋的办事策略。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林则徐求雨_课件1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林则徐求雨_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922227d0f61fb7360a4c650f.png)
学习 字词
林则徐求雨
mǒu
fén
qí dǎo
ǒu
某人 荤 腥
焚烧
sì
祈 祷
nuè
呕吐
hūn xīnɡ
放肆
虐待
学习 字词
林则徐求雨
面黄肌瘦
沐浴
诚心诚意 祈祷养尊处优山珍海味严肃肆虐课文 欣赏
林则徐求雨
课文 欣赏
林则徐求雨
林则徐,清末政治家。字少穆,福建 侯官(今闽侯)人。嘉庆十六年中进士。 他有政治远见,关心国家前途与百姓疾苦。 1838年在湖广总督任内,禁止鸦片,成效 卓著,是禁烟派代表人物。1850年起任为 钦差大臣前往广西镇压农民起义,在途中 病故于潮州普宁县。著有《林文忠公政 书》、《信及录》等。
课文 欣赏
林则徐求雨
本文写的是历史名人林则徐为官清 廉的事。文章记叙了林则徐巧妙地用计 制服手下官吏为百姓募钱购粮的事,赞 扬了林则徐关心百姓、惩治腐败、清正 廉洁的品格与足智多谋的办事方法。
布置 作业
林则徐求雨
1.朗读课文,会写会认课后的生 字。 2.课下搜集林则徐的其他故事阅 读。
谢
谢
林则徐求雨
01
学习目标
02 03 04
学习字词 课文欣赏
布置作业
学习 目标
林则徐求雨
1.认识9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林则徐所想的好 计策的绝妙之处。 3.学习课文,知道林则徐是历史上一位治 官有方、谋略灵活、忧民爱民且清正廉洁 的好官,从而知道从小就要做一个正气凛 然、光明磊落的人。
课文 欣赏
林则徐求雨
熟读课文,说一说求雨的原因、过 程以及结果各是什么?
课文 欣赏
林则徐求雨
有人说林则徐“求雨之意不在雨”, 你怎么理解的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四年级语文教案林则徐求雨(教科版)
林则徐求雨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林则徐求雨的故事,了解林则徐是历史上一们治官有方、谋略灵活、忧民爱民且廉洁清正的好官。
从而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从小要做一个正气凛然、光明磊落的人。
2、对本课所讲的故事能够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认识到林则徐所想的好计策的绝妙之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要求训的1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1、体会林则徐“求雨之意不在雨”这个用意的妙处在。
2、弄清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
[教学过程]
1、解题本文是一篇写历史名人林则徐为官清廉的故事。
故事记叙了林则徐巧妙地制伏手下官吏,为百姓募钱购粮的事,赞扬了他关心百姓、惩治腐败、清正廉洁的品格和足智多谋的办事谋略。
2、导入
(1)老师讲虎门销烟的故事,让学生说一说林则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板书课题,学生提出问题。
3、读课文,回答问题
(1)学生自朗读课文,从中训练学生默读、快速阅读课文的能力。
(2)读书后交流以下问题:
A、林则徐为什么要去求雨?
B、在求雨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
C、通过读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D、你认为林则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分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了解他设坛求雨是为了达到让官员为百姓捐助这一目的。
)
4、举办故事会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讲述这个小故事。
先自己练习,然后同桌讲一讲,最后全班交流。
5、检查认读生字
6、课外延伸林则徐是这样一个让人敬佩的人物,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能说会写
怎样提出批评
教学目标:再现生活情境,指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练习提出批评。
培养学生生活责任感,增强公德意识。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批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创设情境,营造交际范围。
指导学生掌握批评艺术,在口语交际中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教学过程:
指导学生读懂教材,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自结合,可选择教材中提供的情境。
确定角色,自练说。
小组内合作练习。
小组成员合作研究扮演好每个角色,尤其是提出批评的人,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要符合人的身份,更重要的是说话要恰当。
交流汇报,集体评议。
以小组为单位到前面表演。
集体评议。
评议时要肯定优点,提出不足,指导学生学会评价,要从表演者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评价,从而体会批评时的态度及语气。
教师小结,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大胆实践。
当时应该这样做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选择事例,并围绕中心有条理的写清事情的经过。
2、养成写前列提纲,写后认真修改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写清事情的经过。
2、写出自己认识的变化
教学过程:
1、口述交流,确定事件。
(1)学生回忆以前做过或者遇到过的事,在小组内交流。
(2)老师指导学生选材,要选择自己亲身经历或遇到过的,现在认识到当时没做好的事。
(3)汇报、评说。
2、围绕中心,选择事例。
事例必须有代表性而且是真实的,重点写清自己的认识是怎样变化的,鼓励学生要分步把经过写具体。
3、读写结合,借鉴方法。
(1)欣赏例文,借鉴运用的写作方法。
(2)再次修改,练说。
(3)师生共评。
4、编写提纲,动笔写话。
老师指导学生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和恰当的方法来表现个人认识的变化,指导学生把意思表达清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互相交流,认真修改。
修改时,要注意不写错别字,把语句写通顺,更重点的是把事情经过写具体。
6、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