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机械的通用安全技术标准版本

合集下载

铸造机械操作安全技术规程

铸造机械操作安全技术规程

铸造机械操作安全技术规程一、总则铸造机械是一种用于铸造工艺的设备,其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制定本技术规程。

二、操作人员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结构、性能和操作方法,具备一定的铸造工艺知识。

2.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严守操作纪律,不私自改动设备参数。

3.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不得有酒后、疲劳等情况下操作设备。

三、设备检查1. 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电气系统、液压系统、润滑系统等部件的运行情况。

2. 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报修并等待修复完毕后方可进行操作。

四、工作环境要求1. 设备周围必须保持整洁,摆放的物品要规整,避免对操作造成干扰。

2. 设备操作区域必须进行防护,设有可靠的安全栏杆或警示标志。

五、个人防护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鞋、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 操作人员操作时,必须将头发绑扎整齐,不得佩戴长饰物。

六、安全操作1. 操作前,操作人员必须确认设备已经停机并断开电源。

2. 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集中注意力,不得随意离开操作位置。

3. 不得超负荷使用设备,按照设备的额定负荷进行操作。

4. 不得在设备运转过程中伸手或戴手套接触设备运动部件。

5.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以个人意愿改变操作程序。

6. 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不得进行与操作无关的其他活动。

七、应急处置1. 如果发生设备故障或紧急情况,操作人员必须立即关闭设备电源,并向维修人员或上级报告。

2. 在发生事故或伤害时,操作人员必须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给上级。

八、事故报告和记录1. 发生设备事故或伤害时,必须立即向上级报告,并进行详细记录。

2. 每次使用设备后,操作人员必须填写使用记录和设备情况反馈表,并保存至少一年。

以上是铸造机械操作安全技术规程的概况,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并时刻保持安全意识,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铸造机械操作安全技术规程

铸造机械操作安全技术规程

铸造机械操作安全技术规程1. 前言铸造机械是用来制造金属、陶瓷等材料制品的设备。

由于铸造机械操作过程涉及高温、高压、高速等危险因素,为了确保铸造生产的安全,减少事故发生,制定本技术规程。

2. 安全操作规范2.1 机台操作•在操作铸造机械之前,必须先熟悉并遵守本机械的使用说明书和相关安全规程。

•进行机台操作时,必须站在机械设备的安全区域,不要越过安全护栏进入危险区域。

•禁止在机械运转状态下开启和关闭电源,必须先关闭机械后才能进行这项操作。

•在机械设备运转期间,不得离开操作台,以便随时监控机械的正常运转状态。

•在机台操作结束后,必须将机械设备及时清理干净,关机断电。

2.2 清理和维护•在进行清理或维护机械设备时,必须先将机器断电并拔掉插头,以避免因操作失误而导致意外发生。

•不得用水直接冲洗机械设备或防护罩,以避免电气部件受潮而引起故障或者触电危险。

•清理机械设备过程中,不得用手或棍棒等实物接触机械各部位和运动部件,防止意外发生。

•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和检修,及时更换磨损、老化等部件,确保机械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

2.3 作业人员安全•只有具备相关资质和技能的人员可以进行铸造机械的操作。

•作业前应进行安全防护教育,强调安全操作规范和事故应急预案,提高作业人员对作业环境、集中器材和安全保障措施的认识和理解。

•作业人员在进行铸造机械作业时,应佩戴好安全帽,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避免身体接触到高温或高压物质,并要求在操作过程中不能离开作业现场。

•铸造机械操作作业结束后,作业人员应及时清除现场残留的危险物品,保护作业环境,确保现场安全整洁。

3. 应急处置3.1 常见事故的应急处理•机械设备故障: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寻找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排查和处理。

•烧伤或烫伤事故:如手臂、腿部等被熔铁等高温物体烫伤,应立即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冲洗,并及时送医院就诊。

•空气污染事故:如铸造过程中发生烟气、粉尘等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时,应立即采取强力排烟措施,保障周围环境空气质量。

GB243912009低压铸造机安全要求

GB243912009低压铸造机安全要求

GB 24391-2009低压铸造机安全要求
Low pressure die casting machine-Safety requirements
自2010-7-1 起执行
前言
本标准第3章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浙江万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天水华荣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康敬乐、卢军、丁苏沛、江玉华、李建平。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低压铸造机安全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压铸造机设计人员、制造厂、使用者和供应商应遵循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

DB32T 3850-2020 有色金属深井铸造工艺安全技术规范

DB32T 3850-2020 有色金属深井铸造工艺安全技术规范

ICS13.100C72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DB 32/T 3850-2020有色金属深井铸造工艺安全规范Safety specification for nonferrous metal deep well casting process2020-10-13发布2020-11-13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一般(总体)要求 (3)5 厂址选择与工厂总平面布置 (4)6 厂房建筑和作业环境 (5)7 主要生产设备设施 (6)8 应急设施 (9)9 应急管理 (10)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应急管理厅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匡蕾、胡根林、孙颢、荣铁渝、刘赫、蒋俊、丁锦宣、周应泉、许国兵、吴德军、葛蔚、苏学。

有色金属深井铸造工艺安全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涉及有色金属深井铸造工艺生产企业的厂址选择与工厂总平面布置、厂房建筑和作业环境、主要生产设备设施、应急设施、应急管理等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冶金、有色、机械行业涉及深井铸造工艺的有色金属生产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3 安全色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4387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 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T 5611 铸造术语GB 5768.1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GB 5768.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3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 5768.4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4部分:作业区GB 5768.5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5部分: 限制速度GB 5768.6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6部分: 铁路道口GB/T 5976 钢丝绳夹GB 6222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7231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 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GB 156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 15763 建筑用安全玻璃GB 17945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T 18664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 20801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T 20801.5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5部分:检验与试验GB/T 20801.6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6部分:安全防护GB/T 25894 疏散平面图设计原则与要求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 30078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安全生产规范GB/T 30081 反射炉精炼安全生产规范GB/T 3300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942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34529 起重机和葫芦钢丝绳、卷筒和滑轮的选择GB/T 38315 社会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实施导则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28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T 5003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87 工业企业平面设计规范GB 50207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482 铝加工厂工艺设计规范GB/T 50493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 50544 有色金属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 50630 有色金属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AQ/T 7009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AQ/T 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 900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AQ/T 9011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指南YS/T 12 铝及铝合金火焰熔炼炉、保温炉技术条件DB32/T 3614 工贸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基本规范3 术语和定义GB/T 561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092.压铸机 安全要求(JB10145-1999)

092.压铸机 安全要求(JB10145-1999)

压铸机安全要求Die casting machine-Safety requirementsJB 10145-1999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10-08批准2000-03-01实施前言本标准是按照GB/T 16755-1997《机械安全安全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的规定制定的,属于C类安全标准,对压铸机规定了安全要求。

由于目前国内A 类和B类安全标准正在陆续制定中,因此凡已发布的能引用的A类和B类安全标准,在本标准中都已做了引用,没有可引用的A类和B类安全标准,本标准则以具体的安全要求规定在条款中。

本标准自2000年3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上海压铸机厂、宁波东方压铸机床有限公司、东亚机器制造厂、上海力劲(一达)机械有限公司、江苏灌南压铸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天真、陈一江、竺丰年、汪建雄、刘相尚、陈锦楼。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压铸机设计人员、制造厂和供应商应遵循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冷室压铸机和热室压铸机(以下简称压铸机)。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5083-1999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T 5226.1-1996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 12265.1-1997 机械安全防止上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GB 12265.3-1997 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GB/T 14776-1993 人类工效学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GB/T 15706.1-1995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方法学GB/T 15706.2-1995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与规范GB/T 16251-1996 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GB 16754-1997 机械安全急停设计原则GB/T 16855.1-1997 机械安全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件第一部分:设计通则GB/T 16856-1997 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的原则JB/T 5365.2-1991 铸造机械清洁度测定方法显微镜法JB 5545-1991 铸造机械安全防护技术条件JB/T 6331.2-1992 铸造机械噪声的测定方法声压级测定JB/T 7536-1994 机械安全通用术语JB/T 9978-1999 铸造机械术语3 定义除了在JB/T 15706.1、GB/T 16856、JB/T 7536和JB/T 9978中给出的定义适用于标准外,本标准还采用下列定义。

《铸造机械-安全要求》GB

《铸造机械-安全要求》GB

《铸造机械-安全要求》GB铸造机械安全要求GB20905-2007铸造机械安全要求Safety requirements for foundry machinery前言本标准全文为强制性。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秦皇岛春光铸造机械有限公司、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天水铸造机械总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永录、卢军、李建平。

本标准首次发布。

铸造机械安全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铸造机械设计和制造所应遵守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铸造机械(以下简称机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893 安全色GB/T3766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3766-2001,eqv ISO4413:1998)GB4053.1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2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木条件GB4053.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4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GB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226.1-2002 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IEC60204-1:2000,IDT)GB6222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T7932 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7932-2003,ISO4414:1998,IDT)GB9969.1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13306 标牌GB/T15706.1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方法学GB/T15706.2-1995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与规范3 一般要求3.1 机器及零部件的设计结构应符合GB5083和GB/T15706.1、GB/T15706.2及本标准规定的要求。

金属铸造通用技术规范标准

金属铸造通用技术规范标准

金属铸造通用技术规范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金属铸造通用技术规范标准,以确保金属铸造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金属铸造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和熔模铸造。

3. 材料选择在金属铸造过程中,应根据所需零件的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并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材料标准。

4. 模具设计模具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模具内部应有充分的流动道和通气道,以确保金属液的顺利填充和气体的排出。

- 模具的结构应合理,以避免失真和缺陷的产生。

- 模具表面应光滑平整,以确保铸件的表面质量。

5. 浇注系统设计浇注系统设计应考虑以下方面:- 浇注系统应能够将金属液均匀地引导到模腔中,避免产生渣滓和气体包。

- 浇注系统的位置应合理,以便于金属液的填充和浇注过程的控制。

- 浇注系统中的浇口和浇杆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热性。

6. 铸造工艺控制在金属铸造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工艺控制,以确保铸件的质量和尺寸的准确性。

主要控制参数包括:- 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 铸型温度和铸型耐热性- 金属液的成分和净化处理- 铸造过程中的气氛和氧化剂控制7. 熔炼和净化金属铸造中使用的金属材料应进行充分的熔炼和净化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气体。

熔炼和净化过程应符合相关的熔炼工艺标准。

8. 检测和质量控制金属铸造完成后,应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质量控制。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 尺寸检测- 缺陷检测(如裂纹、气孔等)- 化学成分分析- 物理性能测试9. 铸件处理和表面处理根据具体的要求,铸件可能需要进行后续的热处理、机械加工和表面处理,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使用要求。

10. 包装和运输铸件在完成后应进行合适的包装,以保护铸件的表面质量和尺寸准确性。

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损坏和变形。

11. 安全与环保要求金属铸造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的安全和环保法规,确保工作环境安全和无污染。

12. 标准符号与图例在本文档中,应使用统一的标准符号和图例,以方便读者理解和遵循。

铸造机械操作安全技术规程范本

铸造机械操作安全技术规程范本

铸造机械操作安全技术规程范本一、前言为了提高铸造机械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安全技术规程。

二、一般规定1. 所有参与铸造机械操作的人员都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取得岗位操作证书后方可上岗。

2. 操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修改和调整操作过程。

3. 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清醒、专注的状态,不得饮酒、吸烟或使用药物。

4. 操作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三、机械设备安全1. 铸造机械设备必须经过合格的安全检测,合格的设备才能使用。

2. 操作人员必须掌握设备的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严禁无关人员操作设备。

3. 操作人员使用设备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4. 在设备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停车检修。

5. 设备停车后,必须切断电源和气源,确保设备的安全。

四、操作规程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工作服和劳保用品,严禁携带杂物进入操作区域。

2.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正确使用操作工具,避免操作工具滑脱或伤人。

3. 操作人员在开始操作前,要对周围环境进行检查,确保没有其他人员靠近或妨碍操作。

4.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操作控制台和操作面板上的按钮和开关,确保正确操作。

5. 在设备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要保持平稳,不得急躁操作或过度力度。

6. 操作人员必须使用正确的操作姿势,避免身体受伤。

禁止肢体部位过于靠近设备运行部分。

7.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随意触碰设备的运动部分,以免伤害手指或手臂。

8.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设备切换和调整,并确保设备调整到位后再进行操作。

五、紧急情况处理1. 在发生重大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要立即停车并切断电源。

2. 在紧急情况下,要迅速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3. 操作人员要经常进行紧急情况的演练,熟悉应急操作步骤。

六、维护保养1. 设备操作结束后,要对设备进行及时的清理和维护。

铸造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

铸造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

铸造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一、安全责任1. 铸造部负责人对铸造作业安全负有直接责任,必须切实保障铸造部的安全生产。

2. 铸造部下设安全员,由负责人指定具备一定安全知识和经验的员工担任,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3. 铸造部员工都有安全责任,应当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操作,确保个人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

二、作业前准备1. 铸造前必须检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程度,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铸造部负责人。

2. 铸造前必须检查水、电、气管路是否正常,无渗漏和故障现象。

3. 铸造前必须检查铸造模具及炉台是否符合要求,如有问题应立即处理。

三、铸造操作1. 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铸造操作,不得随意改变或省略步骤。

2. 铸造时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包括帽子、防护服、眼镜、手套等。

3. 铸造作业中不得穿过铸造区域,铸造区域外的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4. 铸造过程中,禁止使用带有明火的明火灯或吊灯。

5. 铸造过程中,禁止吃饭、喝水等非工作行为,不得聚众闲聊,以免分散注意力。

6. 铸造结束后,必须立即清理工作现场,归位放好铸造模具及工具,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四、应急处理1. 在铸造过程中,如发现火情、漏电等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并及时通知铸造部负责人。

2. 在铸造过程中遇到人员受伤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紧急救治,并及时报告铸造部负责人。

五、安全培训和演练1. 每年至少举行一次铸造部安全培训和演练,确保铸造部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安全培训和演练内容应包括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紧急疏散逃生路线、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

六、设备维护和检修1. 铸造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应由专人负责,定期进行,并记录相关情况。

2. 维护和检修期间,必须停机操作,做到安全可靠。

七、安全检查和整改1. 铸造部负责人应定期对铸造作业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

2. 安全检查结果和整改情况应相应记录并留存,以备查证。

八、违规处理1. 对违反操作规程的人员,根据责任大小,给予相应的处理,包括警告、记过、罚款等。

机械铸造行业的安全技术(3篇)

机械铸造行业的安全技术(3篇)

机械铸造行业的安全技术机械铸造行业是一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因此需要加强安全技术来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以下是机械铸造行业常用的安全技术。

1. 应急预案和保护设施:机械铸造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措施,并配备相应的防护设施,如防火设施、防爆设备等,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

2. 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3. 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备:机械铸造行业需要配备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防尘口罩等,保护员工的头部、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免受伤害。

4. 安全教育和培训:对从事机械铸造工作的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5. 机械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避免由于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

6. 良好的工作环境:机械铸造企业应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通风设备、安全出口、无障碍通道等,为员工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条件。

7. 用电安全:机械铸造行业使用大量电力设备,应采取相应的用电安全措施,防止因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和触电事故。

8. 防火安全:机械铸造行业往往涉及到高温和易燃物质,应加强防火安全工作,定期检查和清理易燃物质,配备灭火器和自动灭火系统,提供消防通道和紧急疏散通道等。

9. 机械操作安全:机械铸造行业涉及到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应加强对员工的机械操作安全培训,确保他们正确使用机械设备,避免操作错误引发事故。

10. 安全监控和管理:机械铸造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记录,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操作流程。

总之,机械铸造行业的安全技术涵盖了从工作场所的安全环境到员工的个人保护,从设备的维护和安全操作到应急预案和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

企业应加强安全意识,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安全管理,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铸造机械的通用安全技术要求标准版本

铸造机械的通用安全技术要求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8115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铸造机械的通用安全技术要求标准版本铸造机械的通用安全技术要求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铸造机械包括混砂机、输送设备、清理机和各种造型机等,是现代机械化铸造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备。

铸造机械的控制系统较为复杂,除了一般的电气控制系统外,还有气动控制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

有的铸造机械要同时采用上述3种控制系统,这给维修和操作都带来一定的难度。

在生产过程中,稍有不慎,除了会引起常见的机械事故外,还伴有挤压伤害、触电事故和环境污染等。

铸造机械的通用安全技术要求:(1)铸造机械要求基础坚实无裂纹,地脚螺栓牢固可靠。

(2)整台(套)设备管路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没有明显的漏油、漏气现象。

(3)防护装置安全可靠。

铸造机械外露传动部分除按一般设备加装防护外,还要求有防止挥发性原料扩散的防护装置和防止型砂和对象跌落的围裙型金属挡板防护装置,所有防护装置均要体现有效性。

(4)控制系统清晰灵敏。

要求控制系统安装位置合理,便于操作和维修;同时要求系统内各种仪表、指示灯、操作按钮设置合理、表示明确、清晰可见、灵敏有效。

(5)除尘设施完好有效。

每台(套)设备必须要有排除粉尘和有毒有害气体设施,并要求完好有效。

(6)防护罩门电气联锁。

封闭状态下生产的工序,除要求有良好的密闭防护外,还要求防护罩门安装电气联锁装置。

(7)取砂样门大小合理。

封闭状态下生产的工序,要求在设备的适当的位置留有专用取样小门,并要求取样门大小合理,以保证手不能伸入机内为宜。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

机械标准JB5545—91铸造机械安全防护技术条件

机械标准JB5545—91铸造机械安全防护技术条件

铸造机械安全防护技术条件JB 5545—91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1991—07—09批准1992—07—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铸造机械设计和制造所必须遵守的安全防护技术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铸造机械。

本标准可作为各类铸造机械(以下简称“机器”)补充制订相应的安全防护技术要求的依据。

2 引用标准GB 2893 安全色GB 3766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 4053.1 固定式钢直梯GB 4053.2 固定式钢斜梯GB 4053.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GB 4053.4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GB 4674 磨削机械安全规程GB 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226 机床电气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 6067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 6222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7231 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GBJ 4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TJ 3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ZB J50 014 机床包装技术条件ZBJ50 017 出口机床包装技术条件JB 1644 铸造机械通用技术条件JBJ 18 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3 基本原则3.1 机器的结构及各零、部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在按规定条件制造、安装、储运和使用时,不得对人员造成危险。

3.2 设计机器时,必须预先对可能造成伤害的危险部分,采取必要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3.3 机器的安全卫生设计应符合GB 5083的有关规定。

3.4 当动力或控制信号中断时,制动、夹紧、提升或下降等动作应保证处于安全状态。

3.5 对机器工作时可能发生砂子、弹丸、熔化金属或熔渣等喷、溅或热辐射造成危险的工作区,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及联锁装置。

安全防护装置不应留给用户承担。

3.6 机器在使用期限内应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3.7 机器的说明书和有关的技术文件,应写明安全要求(包括对基础和工装等的要求)。

4 对安全防护装置的要求4.1 安全防护装置应能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并不得限制机器的使用性能和妨碍机器的运行、调整及维修。

GB-24391-2009--低压铸造机-安全要求

GB-24391-2009--低压铸造机-安全要求
GB 12265.3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GB 12265.3-1997,eqv EN 349:1993)
GB/T14776人类工效学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
GB/T15706.1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方法学(GB/T 15706.1~2007,ISO12100-1:2003,IDT)
GB/T16855.1机械安全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件第1部分:设计通则(GB/T 16855.1-2008,ISO 13849:2006,IDT)
GB/T16856.1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第1部分:原则(GB/T 16856.1-2008,ISO 14121-1:2007,IDT)
GB 20905-2007铸造机械安全要求
GB 24391-2009
低压铸造机安全要求
Low pressure die casting machine-Safety requirements
自2010-7-1起执行
前言
本标准第3章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6)归口。
4.3.7气动系统中储气罐超压可能造成的危险。
4.3.8保温炉在压力作用下发生的气体泄漏和烫伤危险。
4.4电气危险
4.4.1人员直接接触裸露带电或绝缘失效的带电零件、导线或元器件可能造成电击、火灾、烧伤、跌倒等危险。
4.4.2控制元件失灵造成非正确操作引起的危险。
4.5热危险
4.5.1浇包向低压铸造用保温炉注入金属液过程中可能产生飞溅造成人员烫伤、烧伤等危险。
GB/T15706.2-2007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ISO 12100-2:2003,IDT)

铸造机械操作安全技术规程范本

铸造机械操作安全技术规程范本

铸造机械操作安全技术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铸造机械操作安全,预防事故发生,保护生产人员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技术规程。

第二条本技术规程适用于铸造企业使用和维护的各类铸造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

第三条铸造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程度,经过专门的培训,并取得操作机械设备的技术操作证书。

第四条铸造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技术规程,遵循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安全措施,做到安全第一。

第二章操作规程第五条铸造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必须进行个人防护措施,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设备。

第六条铸造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必须对设备的运行环境进行检查,确保无异物、无杂质,工作区域清洁无障碍。

第七条铸造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照操作手册和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操作,严禁超负荷、滞留操作。

第八条铸造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必须保持清醒状态,严禁酒后操作。

第九条铸造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随时关注设备的运行情况,如发现设备有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相关人员报告。

第十条铸造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结束后,必须对设备进行清洁、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安全措施第十一条铸造机械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定期的检查、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

第十二条铸造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状态,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并进行维修。

第十三条铸造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按照操作手册和相关规定,正确操作设备,严禁违反规定操作。

第十四条铸造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润滑、清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铸造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应根据操作手册和相关规定,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确保设备的长期使用。

第四章紧急处理第十六条铸造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第十七条铸造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在紧急情况处理完毕后,应及时报告,并进行相关记录。

铸造机械操作安全技术规程模版

铸造机械操作安全技术规程模版

铸造机械操作安全技术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铸造机械操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规范铸造机械的操作行为,制定本技术规程。

第二条本技术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铸造机械操作的人员,包括机械操作人员、检修人员等。

第三条本技术规程必须在专人指导下进行学习与掌握,并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

第四条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铸造机械,不得擅自进行改动或者调整。

第五条操作人员必须熟悉铸造机械的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并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

第六条在操作铸造机械时,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第七条任何人都不得在未取得相关资质或未经过培训的情况下操作铸造机械。

第八条未经许可,任何人都不得擅自进入作业区域或者靠近铸造机械。

第九条在操作铸造机械时,必须保持专注,不得进行与操作无关的行为。

第十条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不得跳过或者随意改变操作顺序。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在操作铸造机械时必须随时关注机械的运行状况,并及时排除故障。

第二章操作安全规范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在操作铸造机械之前必须检查机械的工作状态,确保各项设备都处于正常状态。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在操作铸造机械时必须按照设备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不得超负荷工作。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在操作铸造机械之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包括防护装置是否完好、传动装置是否灵活等。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在操作铸造机械前必须对工作环境进行检查,确保没有危险因素存在。

第十六条操作人员在操作铸造机械时必须保持清醒状态,不得饮酒、吸烟或者使用药物。

第十七条操作人员在操作铸造机械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得慌乱或者迅速动作。

第十八条操作人员在操作铸造机械时必须保持注意力集中,不得分散注意力。

第十九条操作人员在操作铸造机械时不得将手、脚等身体部位靠近机械运动的部件。

第二十条操作人员在操作铸造机械时必须保持身体平衡,不得在机械上乱站乱蹦。

第三章安全操作流程第二十一条操作人员在操作铸造机械之前必须戴好安全帽,穿戴好防护手套和防护鞋。

GB 20906-2019压铸单元安全技术要求-17页精选文档

GB 20906-2019压铸单元安全技术要求-17页精选文档

压铸单元安全技术要求GB20906-2019Safety requirements for high pressure metal diecasting units【发布日期】20190312 【实施日期】20191001前言本标准中的第3章是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修改采用EN869:2019《压铸单元安全技术要求》(英文版)。

本标准根据EN869:2019《压铸单元安全技术要求》重新起草,与EN 869:2019的技术差异为:——对原标准进行了编辑性修改;——删除了国际标准前言和引言;——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目录中正文没出现的引用标准,增加了原文中出现而目录未出现的引用标准;——将原标准中术语和定义一章的表格形式更改为成条款形式;——将原标准7.1增加了标题;——删除原标准中不适合我国国情的附录A(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波东方压铸机床有限公司、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竺丰年、卢军。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压铸单元安全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压铸单元的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压铸机及其辅助设备,如给料、抽芯和喷涂设备。

本标准不适用于低压铸造机、重力铸造机和失蜡铸造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226.1-2019 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IEC60204-1:2000,IDT)GB/T8196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19,ISO14120:2019,MOD)GB12265.1-2019 机械安全防止上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eqv EN294:1992)GB12265.3 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GB12265.3-2019,eqv EN349:1993)GB/T15706.1-1995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方法学GB/T15706.2-1995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与规范GB/T16855.1-2019 机械安全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件第1部分:设计通则(ISO13849-1:2019,MOD) GB/T19436.1-2019 机械电气安全电敏防护装置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试验(IEC61496-1:2019,IDT) EN574:2019 机械安全双手控制装置设计原则EN614-1:1995 机械安全第1部分:术语和总则EN1005-1:2019 机械安全人体特征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EN1005-2:2019 机械安全人体特征第2部分:与机械有关项目的手动处理EN1005-3:2019 机械安全人体特征第3部分:机械操作力限值EN1265:2000 铸造机械和设备噪声测试规范EN61310-1:1995 机械安全指示,标识和使动原则第1部分:视觉、听觉和触觉信号ISO7745:1993 流体动力防火介质使用导则ISO/TR11688-1:1995 声学设计低噪声机械和设备的推荐方法第1部分:计划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铸造机械的安全技术模版

铸造机械的安全技术模版

铸造机械的安全技术模版第一章绪论1.1 引言1.2 目的和范围1.3 定义1.4 铸造机械的主要安全风险第二章铸造机械的安全要求2.1 设计和制造阶段的安全要求2.1.1 设计原则2.1.2 设备和组件的选择和安装2.1.3 电气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安装2.1.4 安全设备和防护装置的设计与安装2.1.5 标志和警示标识的设计与安装2.2 操作和维护阶段的安全要求2.2.1 操作人员的培训与资质要求2.2.2 操作规程与作业指导书2.2.3 维护和保养要求2.2.4 事故和紧急情况处理措施2.2.5 安全操作流程和程序要求2.3 运输和安装阶段的安全要求2.3.1 运输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2.3.2 铸造机械的安装和调试2.3.3 运输和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第三章铸造机械的安全管理3.1 安全管理体系3.1.1 铸造企业安全管理组织结构3.1.2 安全制度和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实施3.1.3 安全责任和安全目标的制定与评估3.1.4 安全监督和管理评审3.2 安全培训与教育3.2.1 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计划和内容3.2.2 安全教育材料和方法3.2.3 培训效果的评估与反馈3.3 事故和事件的管理与处理3.3.1 事故和事件的记录和报告3.3.2 事故调查和分析3.3.3 事故处理和预防措施3.4 安全监测与检查3.4.1 设备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检查3.4.2 安全设备和防护装置的定期检查和测试3.4.3 安全设备和防护装置的维护和保养3.4.4 安全监测记录和报告第四章铸造机械的应急措施4.1 火灾和爆炸的应急措施4.1.1 灭火器材和灭火系统的配置和使用4.1.2 灭火器材和灭火系统的维护和保养4.1.3 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4.2 中毒和窒息的应急措施4.2.1 毒气和有害气体的检测与监测4.2.2 毒气和有害气体事故的应急处理4.3 电气事故的应急措施4.3.1 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与检修4.3.2 电气事故的应急处理4.4 机械伤害的应急措施4.4.1 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4.4.2 机械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4.5 其他常见事故的应急措施4.5.1 车辆事故的应急处理4.5.2 物料堆放和搬运事故的应急处理第五章铸造机械的安全评价5.1 风险评估和控制5.1.1 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流程5.1.2 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与实施5.1.3 风险评估报告和排查清单的编制5.2 安全性能评价和测试5.2.1 安全性能评价的方法和指标5.2.2 安全性能测试的方案和步骤5.2.3 安全性能评价报告和测试记录结论参考文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RHD-QB-K6992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铸造机械的通用安全技
术标准版本
铸造机械的通用安全技术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铸造机械包括混砂机、输送设备、清理机和各种造型机等,是现代机械化铸造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备。

铸造机械的控制系统较为复杂,除了一般的电气控制系统外,还有气动控制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

有的铸造机械要同时采用上述3种控制系统,这给维修和操作都带来一定的难度。

在生产过程中,稍有不慎,除了会引起常见的机械事故外,还伴有挤压伤害、触电事故和环境污染等。

铸造机械的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1)铸造机械要求基础坚实无裂纹,地脚螺栓牢固可靠。

(2)整台(套)设备管路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没有明显的漏油、漏气现象。

(3)防护装置安全可靠。

铸造机械外露传动部分除按一般设备加装防护外,还要求有防止挥发性原料扩散的防护装置和防止型砂和对象跌落的围裙型金属挡板防护装置,所有防护装置均要体现有效性。

(4)控制系统清晰灵敏。

要求控制系统安装位置合理,便于操作和维修;同时要求系统内各种仪表、指示灯、操作按钮设置合理、表示明确、清晰可见、灵敏有效。

(5)除尘设施完好有效。

每台(套)设备必须要有排除粉尘和有毒有害气体设施,并要求完好有效。

(6)防护罩门电气联锁。

封闭状态下生产的工序,除要求有良好的密闭防护外,还要求防护罩门安装电气联锁装置。

(7)取砂样门大小合理。

封闭状态下生产的工序,要求在设备的适当的位置留有专用取样小门,并要求取样门大小合理,以保证手不能伸入机内为宜。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