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6-04-27

作者简介:王红玉(1980 ),女,山东昌邑人,潍坊职业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王红玉,李 琰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41)

摘 要:随着中国加入W TO,我国分销市场将大幅开放,众多国际知名的分销企业、物流企业将涌入我国。对我国物流企业而言,只有尽早确立自身的竞争优势,才能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了解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研究对策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物流;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现代物流业,是适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形式,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资计划分配和运输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近几年中国物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基础设施能力大大提高,市场物流网络逐步扩大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运输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3年,铁路营运里程7.3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41%;公路里程达179.6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102%,我国还建成了一批铁路、公路站场和货运枢纽、海运和内河港口、机场,运输线路和作业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各种运输工具的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交通运输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已经大大缓解。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商品流通体制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基础设施和装备的长足发展,使过去从事物流流通的企业逐步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面向市场,逐步形成了一支社会化、专业化的产业队伍,并建立了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城乡一体化的流通网络。目前,作为流通领域的新型营销方式连锁商业和配送服务正在兴起,全国已有连锁公司1100多家,连锁经营网点多达15000个。物流配送试点企业已扩大到40多个城市,物流网络不断扩大。

2.专业化物流经营方式还很有限,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中国物流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经营方式有限,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尽管我国物流企业有十几万家,但大多数没有接受现代物流理念的洗礼,而是习惯于 大而全 小而全 的模式,提供一体化服务的很少,具有竞争力的物流企业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的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在物流信息、库存管理、物流加工等方面的服务能力还不强,特别是在提供适合用户需求的增值服务方面能力很差,由于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服务质量较低,加上员工素质不高,专业技术缺乏,服务意识不强,缺少市场开发的主动权和创新经营的能力,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都面临着物流成本上升、投资物流现代化能力不足以及专业人才缺乏等物流问题,因此如何整合社会资源以提升物流作业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已成为目前商业自动化目标中最关键的话题之一。

3.物流管理体制改革需进一步深化,物流科学研究需进一步加强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机构多元化,原物资部、原商业部、对外经贸部、交通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以及中央有关各部(煤炭部、林业部等等)均有各自的物流系统。这种分散的、多元化的物流格局,导致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

63 第2卷第2期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V o.l 2N o .22006年6月W e ifang H igher V ocati onal Education J un .2006

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由于利益冲突及信息不通畅等原因,造成余缺物资不能及时调配,大量物资滞留在流通领域,造成资金沉淀,发生大量库存费用。另外,我国物流企业与物流组织的总体水平低,设备陈旧,损失率大、效率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制约了物流的发展。

物流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内容包括相当广泛,如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流通科学、营销科学等科学,还涉及到机械、电子等方面的专门技术。中国对物流科学的研究只有十几年的历史,专门的研究机构不多,在理论上尚未形成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科学体系,随着人们对市场经济理性认识的不断提高,社会发展将对中国物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都会对中国物流科学和理论研究的进步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4.我国发展现代物流的法制环境尚未完善,影响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

物流市场的进入与退出、竞争规则基本上无统一法律法规可循,对社会性的物流服务缺乏有效的外部约束,致使出现不正当竞争。物流企业在设立过程中还要受到种种限制,手续繁琐,效率低下,专业化物流组织策划企业的法律地位尚未得到法律承认,与法律环境的不完善,限制了第三方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发展对策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动脉系统,它连接社会经济的各个部门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现代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日趋复杂,各个产业、部门、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和相互依赖程度也愈来愈错综复杂,物流产业是维系这些复杂交换关系的纽带,物流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是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物流业现在的运行态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加强中心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和管理系统的建设

中心城市一般都是交通枢纽,不仅是不同运输方式的联接点,也是物流的集散地。中心城市物流系统的建设对于全国物流系统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因此,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布局和深化体制改革,使物流业初步建立起基本适应社会物资流通需要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体系,在中心城市造就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经营规模合理、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大型物流企业,基本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效率的区域物流网络,进一步完善若干条以沿海重要港口城市为中心的国际多式联运系统,以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和进出口贸易发展的需要。物流体系的建立不外乎三种方式:外包物流体系、自建物流体系、外包与自建物流体系相结合的体系。具有较大规模、销售达到一定水平、综合实力强的企业适合采取自建物流体系的方式,如春兰、海尔、美的等企业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物流体系,设有物流公司或职能部门,专门负责企业全方位的物流工作。他们有一定规模的车队,进行短途运输,或者根据调度安排运输服务;同时也与专业的物流公司建立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将物流体系中的某些环节,如仓储、运输等分包给物流公司,企业自己则统一进行协调管理;而企业产品较单一、销量不高、物流配送环节简单则宜采取外包物流的形式。实际上,这种方式比自建物流体系费用高,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销量不高,没有形成完整的像大型企业集团那样的业务流程,缺乏整体的信息化系统,采用这种方式相对来说更有利。

2.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所谓第三方物流(英文为Th ird-party logis-tics,简称3PL或TPL),在国外又称为契约物流(Contract og istics),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欧美发达国家出现的概念。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 对第三方物流所下的定义是: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第三方物流主要由以下两个要件构成:第一,主体要件。即在主体上是指 第三方 ,表明第三方物流是独立的第三方企业,而不是依附于供方或需方等任何一方的非独立性经济组织。第二,行为要件。即在行为上是指 物流 ,表明第三方物流从事的是现代物流活动,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运输、仓储等。当物流活动从生产过程和交易过程中独立出来后,物流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成本因素,而成为一个为生产、交易和消费提供服务的价值增值因素,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伴随着存货管理已实现生产与分配间的 零库存 的优化,这意味着原材料、部件与组件的备货时间应该大大减少。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和新兴市场的形成,迫使企业采用全球战略,以寻找他们的生产资源,越来越多的产品作为全球产品

64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6年6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