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探索翻译理论》
读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有感
![读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e2fd923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64.png)
读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有感最近,中国的翻译界发生了一场大潮,由于国内外翻译学习的兴起,诸多的翻译理论被提出,其中最著名的是《读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
奈达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翻译观点和思路,唤起了国内外译者们对翻译技术及理论的重视和讨论。
《读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是一部备受关注的翻译经典,它由著名翻译学家奈达撰写,全面阐述了他有关翻译理论及实践的看法。
全书从形式主义、功能主义和语言学角度探讨了翻译的基本原理,总结了翻译的实践方法及策略,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体现,对提高翻译能力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提出了一种跨学科的翻译理论和实践方法,把翻译的特性、哲学、语言学、历史等学科结合起来,从整体上解决了翻译实践及研究中的问题,提出了“翻译就是翻译本身,不是翻译一种什么东西”的观点,以“对比及综合”的原则,把翻译过程比作了一场讨论会,使翻译有了新的生命。
《读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及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给翻译界带来很大的启发和影响。
首先,在翻译过程中,摒弃“单一翻译”的思维,从两种文化的差异出发,去发掘原文的语言特性,努力建构出译文的正确性和可读性,避免误译,以此来提高翻译水平。
其次,奈达把翻译过程比作讨论会,强调翻译的互动性,把文本置于翻译者和译者之间,他们要互相理解,把不同的文化知识熔铸在一起,才能实现更好的翻译效果。
最后,奈达认为翻译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两者要结合在一起,以提高翻译的质量。
客观地说,翻译技术的提高也需要运用一定的水准,这就要求翻译者拥有更多的语言学及文学知识来支持译文的创作及表达。
总之,《读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全面分析了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翻译界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给翻译者提供了科学的分析视角及可行的策略,以期提高翻译的水平及效率。
基于此,国内外翻译研究者们对奈达翻译理论及实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共同探索翻译更为科学及高效的翻译模式,从而推进翻译艺术的发展。
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新进展——anthony pym的《翻译理论探索》述评
![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新进展——anthony pym的《翻译理论探索》述评](https://img.taocdn.com/s3/m/f481aa8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c.png)
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新进展——anthony pym的《翻译理论探索》述评
Anthony Pym的《翻译理论探索》是最近新近出版的一本关于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书,主要涉及对翻译理论在当今传统与新媒介环境下的研究。
该书由四部分组成:翻译理论的进展、政治翻译理论、语言技术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理论的教育。
Anthony Pym在西方翻译理论研究方面非常有名,他的研究贡献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的欢迎和尊重。
该书的一大特点就是更加注重翻译理论的实践应用。
它将翻译理论从传统的多元层次理论与方法论研究中拉出来,从实践环境中识别新形式的翻译理论,从而丰富翻译理论研究。
书中重点阐释了传统与新媒介融合翻译实践对理论、方法与教育的双重影响,应用了更复杂的理论分析模型,扩展了翻译理论的范畴;书中重点探讨了移动信息时代的翻译技术和新信息技术。
总而言之,《翻译理论探索》以全新的视角探索翻译理论研究,尤其是在传统翻译理论与新媒介融合环境中,对翻译相关内容进行综合考察,为翻译理论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本书的一大价值所在。
本书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理念、方法和技术,让读者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了解传统翻译理论与新媒介环境的融合,是一本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
译学探索的百年回顾与展望评《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
![译学探索的百年回顾与展望评《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517d3a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a.png)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不同的文化对同一个词或短 语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保持原词的含义和情感色 彩,同时又能够让目标语言的读者理解并接受,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再者,严复的翻译理论是基于19世纪的西方翻译理论构建的。然而,随着语 言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我们对翻译的理解也应该有所更新。例如,近年来 兴起的神经机器翻译和深度学习等方法,为翻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挑战。
此外,还有语篇分析派提出的“语篇翻译理论”。该理论认为,翻译的基本 单位是语篇,而不是单个的词或句子。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原文和译文之间 的语篇关系,以及原文的文化背景和交际目的。只有从语篇的角度出发,才能更 好地理解和把握原文的意思和风格,并使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读 者需求。
展望未来,译学探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首先,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的不 断深入,翻译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同时,这也对译者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因此,培养更多的高水平翻译人才是当务之急。
三、回顾与展望
关联翻译理论的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该理论为我们提 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翻译过程,将翻译视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然而, 尽管关联翻译理论在很多方面都有其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优点方面,关联翻译理论强调了翻译中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关联性,为翻译 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该理论还考虑到译者的认知语境和读者的需求,从 而提高了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然而,不足之处在于,关联翻译理论过于翻译的 认知过程,而忽略了社会、文化等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此外,该理论还存在一些 实践上的困难,例如如何准确判断译者的认知语境和读者的需求等问题。
展望未来,对《明儒学案》的研究应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对其编纂过程、 编纂动机及背后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二是加强与其他学术著作的比较研究,深 入探讨其在学术史、思想史、哲学史等方面的价值与意义;三是《明儒学案》在 现代社会的传播与影响,挖掘其当代价值。
评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
![评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bf2038b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1.png)
评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分析其在翻译理论领域的贡献和影响。
卡特福德作为语言学翻译理论的先驱,其著作对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概述卡特福德的主要观点,包括翻译的定义、翻译的类型、翻译过程中的语言转换以及翻译的标准等问题。
通过对这些观点的阐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卡特福德的理论框架,以及它在当代翻译研究中的地位和价值。
在卡特福德的理论中,翻译被视为一种语言转换过程,涉及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
他强调了翻译过程中语义和语法的重要性,认为翻译应尽可能保留源语言的语义和语法结构,以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
卡特福德还提出了翻译的类型,包括直译和意译两种,认为不同类型的翻译应根据具体语境和目标读者的需求进行选择。
本文还将探讨卡特福德翻译理论中的核心观念,如“对等原则”和“翻译单位”等。
这些观念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指导原则,有助于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处理翻译问题。
本文还将对卡特福德的理论进行客观评价,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以及在现代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卡特福德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深入探讨其理论框架、核心观念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卡特福德的理论贡献,以及它在当代翻译研究中的价值和影响。
二、卡特福德翻译理论概述约翰·卡特福德(John Catford)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他在其著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中提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翻译理论。
卡特福德的理论主张翻译应当基于语言学原理,尤其是语言学中的对比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
他认为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一种语言系统的转换。
卡特福德提出了著名的“等值翻译理论”,即翻译应当追求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等值”,这种等值不仅体现在词汇和语法层面,更体现在语义、风格、文化等多个层面。
翻译理论研究
![翻译理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aebdec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14.png)
翻译理论研究翻译是人类语言交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意义深远。
翻译的主要功用是将一种语言表达的信息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表述,达到沟通的目的。
然而,即使翻译是一个人类文化中的关键部分,从事翻译工作的翻译者,却成为了人们不太理解和低估的群体。
为了透彻理解翻译的底层机制,准确把握翻译的内在逻辑,需要我们翻译理论的研究。
翻译理论是一门探讨翻译的基本本质和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翻译过程、翻译语言、翻译文化、翻译技术等方面。
翻译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翻译家霍默所写的《翻译术》一书,它被认为是翻译理论的开山之作。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翻译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在现代翻译理论研究中,翻译过程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
翻译过程是指翻译者在翻译时所经历的一系列认知、决策和执行过程,包括接受源语言信息、加工和转化源语言信息、生成目标语言信息等过程。
翻译过程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翻译的本质,了解翻译的一般规律和关键环节,同时也为翻译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除了翻译过程,翻译语言也是翻译理论研究中的研究内容之一。
翻译语言是指翻译者在翻译时所涉及到的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即翻译的原始语言和翻译的目标语言。
翻译语言的选择和分析是翻译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它关系到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在翻译语言的选择上,翻译者需要充分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差异,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翻译文化也是翻译理论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翻译文化是指翻译所涉及到的源语言文化和目标语言文化。
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翻译的文化适应性和文化解码能力也是翻译者必备的素质。
在翻译实践中,翻译者需要对源语言文化和目标语言文化进行深入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转化文化差异,从而实现有效翻译的目的。
翻译技术也是现代翻译理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翻译技术是指翻译者使用的各种工具和方法,以促进翻译的效率和质量。
在传统的翻译实践中,翻译技术比较简单,如字典、手册引用和批注等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笔译、口译和机器翻译等技术也层出不穷,成为实现翻译效率和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浅析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浅析纽马克的翻译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ca9d526f242336c1eb95ed3.png)
浅析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作者:许鸥曹传伟于灏郑慧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年第01期摘要:从翻译实践出发,又以翻译实践为归宿,这是纽马克对翻译理论的看法。
通过对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以及文本类型进行分析,评价了纽马克的翻译理论,透过他的观点,阐述并引发了对其翻译理论的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彼得•纽马克文本语义翻译交际翻译文本类型一、引言彼得•纽马克是一位英国的语言学家、实践型的翻译理论家。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可以概括为两个主要方面,即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奈达(E.A. Nida)指出,纽马克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方法,并把这两种方法应用于不同类型的文本中。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是由关联翻译法(correlative translation)和他提出的三个命题发展而来的。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以及文本类型说进行分析。
二、彼得•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1.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定义为了避免直译和意译的冲突,纽马克提出了两个翻译理论,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我在翻译方面仅仅提出这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对任何文本来说都合适。
在交际翻译中,翻译者用目标文本来表达和源语同样的效果;在语义翻译中,翻译者在目标文本句法结构和语义方面允许的范围内,来表现源语言的真正语境意义(纽马克,2001)。
”也就是说,在交际翻译中,纽马克认为,目标文本所产生的效果应当力求接近源文本。
因为交际翻译重视产生的效果但不注重表达的内容,所以交际翻译首先要忠实于目标语和目标文本读者,要求源语符合目标语和文化,不给读者留下疑点和晦涩难懂之处。
在语义翻译中,译者首先必须忠于原作者,符合源语文化,只有对源文本的内涵意义出现理解困难时才加以解释。
2.语义翻译、交际翻译的发展及关联翻译法的提出纽马克最主要的理论和最大的贡献是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应用于不同种类的文本,而他提出这两个概念的目的为了缩小传统的直译和意译之间的差距。
exploring translation theories读后感
![exploring translation theories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e048c5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8.png)
在阅读"Exploring Translation Theories"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翻译理论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这本书的作者通过清晰简洁的文字,全面且详细地介绍了翻译理论的历史、现状以及各种不同的翻译理论。
首先,这本书让我对翻译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从古代的直译、意译之争,到现代的功能翻译理论、生态翻译理论等,作者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尤其是对于各种翻译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作者都进行了详尽的历史背景分析,这不仅让我理解了翻译理论的来龙去脉,也让我对翻译理论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其次,这本书拓宽了我的翻译理论视野。
在书中,作者不仅介绍了传统的翻译理论,还介绍了许多现代的翻译理论,如功能翻译理论、生态翻译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让我在面对翻译问题时能够有更多的思考和选择。
最后,这本书也让我认识到翻译理论的实践意义。
通过对不同翻译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我能够更好地指导我的翻译实践。
同时,这本书也让我认识到翻译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总的来说,"Exploring Translation Theories"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翻译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拓宽了我的翻译理论视野。
同时,这本书也让我认识到翻译理论的实践意义,指导我在翻译实践中更好地应用各种翻译理论。
Peter_Newmark 彼得·纽马克
![Peter_Newmark 彼得·纽马克](https://img.taocdn.com/s3/m/07accb0e227916888486d788.png)
目录
简介 纽马克的学术贡献与著作
《翻译问题探索》
翻译思想与理论 评价
简介
彼得· 纽马克
彼得· 纽马克(Peter Newmark, 1916-2011),英国翻译理论学家,交际翻译与语义
翻译的创始人。生于1916年,纽马克是英国著 名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他从事过多种欧洲 语言的翻译工作,是出色的译者和编辑。
(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等未能引起较大的反响,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在英国翻译界的地位。
•
Newmark是一位很有个性的长者,他在跟人交谈中会直截了当地阐明自己的观点态度。记得笔者应 约前往萨里大学翻译中心与他见面时,他送给笔者几本近两年出版的《语言学者》(The Linguist) 杂志,每一本杂志里面都有他的文章,于是笔者赞叹道,“Newmark 教授,你仍然不断地出文章, 真令人钦佩!”他马上认真地说:“我不喜欢你用仍然一字,因为‘仍然’的含义是我老了,还在 写东西。其实在学术上年龄永远不是个问题。”
翻译态度
•
“总的来说,文学作品可归为两类:一类 是对人类行为严肃的道德评价;第二类与 第一类紧紧相连,即为娱人,是一种欢愉, 一种感观之乐。因为前者的原因,我总是 很严肃地对待文学……这种情况和翻译相 同,因为对翻译的态度亦是非常严肃。"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 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
纽马克同时也是一位语言学家,并担任英
国语言学家协会会长。他的主要兴趣就是把语 言学的相关理论应用于翻译实践之中,把翻译 研究和英语语言研究相结合。
简介
纽马克
1916年生于欧洲的捷克斯洛伐克,5岁移居英国。
卞之琳翻译理论探析
![卞之琳翻译理论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c807c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74.png)
卞之琳翻译理论探析严荔【摘要】A Probe Into Bian Zhilin's Translation TheoryYAN Li(School of Economy,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610064 China,)Abstract: This article aims to have a detailed study on Bian Zhilin'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translation practice.As a translator,Bian Zhilin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both translation theory and translation practice.His study focused on literal criticism and Shakespeare's studies and he also plays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translation circle.He has done a lot of translations including English verses and Shakespeare's drama,through which his theory on poetry translation "translating verse into verse" has been applied.Besides that,he also postulates other translationtheories,such as "faithfulness,resemblance,translation","all-round faith"and "playing the sedulous ape" etc.%卞之琳是活跃在我国文坛的著名诗人和翻译家,建国以后主要从事文学批评和文艺研究,是我国重要的莎学学者和诗歌翻译理论家,在中国译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Peter_Newmark 彼得·纽马克
![Peter_Newmark 彼得·纽马克](https://img.taocdn.com/s3/m/07accb0e227916888486d788.png)
► 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1.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定义
为了避免直译和意译的冲突,纽马克提出了两个翻译理论,即语 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我在翻译方面仅仅提出这两种方法,这两种方 法对任何文本来说都合适。在交际翻译中,翻译者用目标文本来表达 和源语同样的效果;在语义翻译中,翻译者在目标文本句法结构和语 义方面允许的范围内,来表现源语言的真正语境意义(纽马克, 2001)。”也就是说,在交际翻译中,纽马克认为,目标文本所产 生的效果应当力求接近源文本。因为交际翻译重视产生的效果但不注 重表达的内容,所以交际翻译首先要忠实于目标语和目标文本读者, 要求源语符合目标语和文化,不给读者留下疑点和晦涩难懂之处。在 语义翻译中,译者首先必须忠于原作者,符合源语文化,只有对源文 本的内涵意义出现理解困难时才加以解释。
《翻译问题探索》
翻译思想与理论 评价
简介
彼得· 纽马克
彼得· 纽马克(Peter Newmark, 1916-2011),英国翻译理论学家,交际翻译与语义
翻译的创始人。生于1916年,纽马克是英国著 名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他从事过多种欧洲 语言的翻译工作,是出色的译者和编辑。
纽马克同时也是一位语言学家,并担任英
•
也许是由于Newmark教授不服老的性格,也许是因为他的名气太大,年近九十高龄的他现在仍然给 萨里大学的翻译研究生上课,每周一学时。此外,他还经常为英国nslation Now)。笔者问,“您退休多年了还不断地给学生上课,是
因为您喜欢学生?还是因为您喜欢教书?”他回答到:“我喜欢解释事物。”在他看来,分析和解
翻译态度
•
“总的来说,文学作品可归为两类:一类 是对人类行为严肃的道德评价;第二类与 第一类紧紧相连,即为娱人,是一种欢愉, 一种感观之乐。因为前者的原因,我总是 很严肃地对待文学……这种情况和翻译相 同,因为对翻译的态度亦是非常严肃。"
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评《英语教学与翻译理论研究》
![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评《英语教学与翻译理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e861eed767f5acfa0c7cd36.png)
- V -CHINA FOREST PRODUCTS INDUSTRY林 产 工 业BOOK REVIEW书 评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评《英语教学与翻译理论研究》韩雅轩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已经充分融入经济全球化和知识信息化的浪潮。
英语作为与世界沟通的桥梁,饰演着重要角色。
作为全世界的通用语言,英语翻译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盛行起来,英语翻译教学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
在这一背景下,由李冰冰主编的《英语教学与翻译理论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版)从多个层次对英语教学和翻译理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并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英语教学的实践性。
总览全书,具有以下三个亮点:一、内容结构层次分明,思路铺垫清晰有序该书就内容而言,不同的视角可以导致人们对翻译性质认识的差异,首先,从中西方文化背景入手,深入且系统的阐释了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方式的发展历程及差异性。
其次,从翻译的本质要求出发,探讨了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以及英语翻译教学未来的发展模式。
最后,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系统论述了英语翻译技巧和方法。
本书对英语翻译的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从结构上来说,本书的逻辑条理清晰。
全书共五章,该书采用了从理论解释 分析现状引出问题 提出对策的层层递进式的写作方式。
第一章主要是从大背景环境下阐述翻译的发展历程和不同观点。
第二章概述了翻译理念,分别探讨了翻译要求、实质、标准、过程及注意事项。
第三四章主要是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的的中国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国内外高校翻译教学发展模式;英语翻译教学的发展趋势、中西方文化差异背景下的翻译。
第五章从词汇层面-句子层面-语篇层面-文体层面层层递进的方式详细的阐释英语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整本书的章节之间内容过渡流利,逻辑衔接紧凑,让读者了然于心。
二、观点论述紧贴当下,现状分析客观准确作者从翻译教学、翻译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与测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生个人翻译素质、教师素质、翻译教材八个方面反思当前的问题。
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的英汉翻译探究
![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的英汉翻译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3944cdf62f60ddccda38a0ee.png)
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的英汉翻译探究Catford是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他以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模式为基础,提出了翻译转换理论,为翻译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围绕Catford的翻译转换理论,结合实例,分析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以期对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
标签:英汉翻译翻译转换层次转换范畴转换一、引言20世纪以来,西方各国的翻译活动迅速发展,在此基础上各种翻译理论研究也逐渐兴起。
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的兴起,西方翻译界开始对“翻译转换”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此背景下,Catford(1965)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将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作为其翻译理论研究的基础,首次在他的翻译代表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翻译转换理论。
该书以微观语言学为基础,提出了“翻译等值”这一中心概念,并就翻译的其他各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虽然本书出版于几十年前,但是Catford 将语言学成果应用于翻译研究,从新的视角来探讨翻译研究,使得翻译研究更加具有科学性。
本文将基于Catford的翻译转换理论,详细探讨翻译过程中的“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结合具体例子,说明翻译转换理论的可操作性,探索英汉翻译的规律。
二、翻译转换理论基于Halliday的系统语法和语言层次理论,Catford提出了翻译转换理论。
他把“转换”定义为“源语进入译语过程中离开形式的对应”,并提出了两种类型的翻译转换,即“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Catford,1965)。
层次转换是指“处于一种语言层次上的源语单位,具有处于不同语言层次上的译语翻译等值成分”(Catford,1965)。
基于Halliday的理论,Catford认为语言可以分为以下四种不同的层次:语法、词汇、词形和语音。
由于词形和语音这两个层次之间,或两者中任何一个层次与词汇或语法层次之间的翻译是不可能的,因而,Catford认为层次转换只存在于词汇到语法或语法到词汇的翻译过程中。
对彼得·纽马克的语义和交际翻译的批判性评述
![对彼得·纽马克的语义和交际翻译的批判性评述](https://img.taocdn.com/s3/m/97125bb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15.png)
对彼得·纽马克的语义和交际翻译的批判性评述摘要: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是彼得·纽马克在他的代表作之一《翻译方法》中提出的两种主要翻译方法。
同时,彼得·纽马克根据其功能将文本分为三种类型,并相应地从文本的主导功能的角度探讨了源文本的采用。
但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纽马克的语义和交际翻译在缩小文化差异和促进文化传播方面是不恰当的。
本文旨在从融合文化因素的不同语言学观点对纽马克的“语义和交际翻译”理论进行介绍和批判性回顾。
关键词:交际翻译;语义翻译;文化传播一、引言目前,当我们讨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时,总会提到尤金·奈达,他是其研究领域的杰出代表。
奈达的翻译理论,如“动态对等”学说,在译者中尤为流行。
相比之下,另一位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却没有奈达那么出名。
事实上,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在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中也堪称独树一帜。
并提出了“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
他认为翻译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或技能。
本文将介绍彼得·纽马克,并回顾他在“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方面的主要论点,并重点关注他的理论中的一些不足。
彼得纽马克是英国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
他将跨文化交际理论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如功能语法、符号学和交际理论等应用于翻译研究。
他认为翻译更像是一门艺术或技能,而不是一门科学。
并在其代表作《翻译问题探讨》、《翻译教程》、《论翻译》中提出了自己的理论。
他们在翻译界都有很大的影响。
纽马克是典型的实践理论家。
他研究翻译理论的目的是解决翻译中的实际问题。
他的翻译理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翻译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纽马克翻译理论中最重要和最有特色的组成部分。
我认为这两个概念的提出扩展了直译和意译的传统概念,有助于提出新的思路,为翻译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
二、综述本节包含对彼得·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综述。
在《翻译探索》一文中,彼得·纽马克将翻译分为“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两种方法,从语言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探讨了实现不同“对等”的翻译方法。
浅析翻译中的自然对等与方向对等理论——以《人间失格》原文、中译本、英译本为例
![浅析翻译中的自然对等与方向对等理论——以《人间失格》原文、中译本、英译本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360279ca58da0116c174990.png)
语言新探浅析翻译中的自然对等与方向对等理论——以《人间失格》原文、中译本、英译本为例白雪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翻译的“对等性”作为翻译中重要的一环在各个年代均作为不同学派学者讨论的焦点而存在。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到卡特福特的“等值替换”学说,学者们在翻译过程中均着眼于翻译文本,而在翻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译者却不被重视。
现代学者安东尼•皮姆提出了以译者为出发点的“自然对等”及“方向对等”理论,本文将从这两个理论出发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自然对等;方向对等;《人间失格》;翻译一、翻译中的对等理论“译”字在《说文解字》中的释义为“传译四夷之言者”,现代汉语将“翻译”解释为“将一种语言文字改变为相同意义的另一种语言文字”,英文维基百科中对于“translation(翻译)”的定义为“Translation is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meaning of a source-language text by means of an equivalent target-language text.”(翻译是通过对等的目标语言文本来传达源语言文本的意义),日本维基百科对于“翻訳”做出了如下的释义:“翻訳とは、Aの形で記録·表現されているものから、その意味するところに対応するBの形に翻案することである。
”(所谓翻译,就是从以A的形式来进行记录表现的东西,转换成与A意义对应的B的形式)。
无论是尤金•奈达还是其追随者萨尔学派,抑或是卡特福特,这些理论家提出的对等理论均以翻译文本作为出发点,竭力追求文本上的功能对等,却忽视了“译者”这个在翻译中时时刻刻发挥着主观能动性的群体。
源语言及目的语之间的翻译由译者来完成,为实现目的语文本对于源语言文本最大程度上的意义对等,译者应在最大程度上了解原文内容及风格等,此时翻译的过程中就产生了方向性。
国际知名学者安东尼•皮姆在论文《Natural and directional equivalence in theories of translation》(翻译理论中的自然与方向对等)(2007)中明确提出了翻译中的自然对等与方向对等,之后又在《Exploring translation theories》(翻译理论探索)(2010)中对于自然对等及方向对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释。
翻译理论心得体会和方法大全(17篇)
![翻译理论心得体会和方法大全(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673abe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c.png)
翻译理论心得体会和方法大全(1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翻译理论心得体会和方法大全(17篇)在总结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成长,还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翻译理论与实践》(第二章)翻译报告
![《翻译理论与实践》(第二章)翻译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0ec993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e.png)
《翻译理论与实践》(第二章)翻译报告本文主要探讨翻译的概念、分类、方法和策略。
作为一项跨文化的活动,翻译在人类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探索对于加强国际交流和促进文化交流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翻译的概念翻译是指通过语言的转换,将一种语言表达的意义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
翻译可以是口译,也可以是笔译,主要目的是传达信息和沟通。
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需要翻译者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和翻译技能。
二、翻译的分类翻译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
1.按照翻译对象分类可以将翻译分为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商业翻译等不同类型,不同的翻译对象需要翻译者掌握不同的语言和专业知识。
2.按照翻译形式分类可以将翻译分为口译和笔译两种,口译是将一种语言口头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笔译是将一种语言的书面内容翻译成另一种语言。
3.按照翻译技术分类可以将翻译分为直译和意译两种,直译是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意译是根据上下文、语境和文化背景进行翻译。
三、翻译的方法翻译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活动,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和策略。
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翻译方法。
1.直接翻译法直接翻译法是指以字面意义为基础进行翻译,不考虑上下文和语境等因素。
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翻译的准确性,但是会忽略一些文化和语言因素。
2.逐字翻译法逐字翻译法是指将原文中的每个单词或词组按照顺序翻译成目标语言的对应单词或词组。
这种方法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获得比较好的结果,但是会忽略语法和语言习惯等因素。
3.意译法意译法是指将原文中的意思翻译成目标语言的意思,不拘泥于字面翻译。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但是需要熟练掌握两种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
四、翻译的策略为了更好地完成翻译任务,翻译者需要采用一些策略。
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翻译策略。
1.译前准备在翻译前,需要对原文进行仔细阅读和理解,分析原文的语言和含义。
同时,需要了解目标读者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习惯,为翻译做好充分的准备。
浅析纽马克翻译理论在文学作品中环境描写的运用——以《万延元年的足球队》的中译本为例
![浅析纽马克翻译理论在文学作品中环境描写的运用——以《万延元年的足球队》的中译本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5a7585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e.png)
浅析纽马克翻译理论在文学作品中环境描写的运用——以《万延元年的足球队》的中译本为例摘要:彼得·纽马克是近代西方翻译史的重要人物。
他在《翻译问题探索》一书中提出了“语义翻译”和“和交际翻译”两个概念,对文学翻译界影响深远。
而作为小说鉴赏三要素之一的环境描写除了交代小说的背景外,也推进着小说情节的发展,在小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大江健三郎《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中的环境描写进行讨论,尝试通过三个中译本浅析纽马克翻译理论在小说翻译中的运用。
关键词:纽马克;环境描写;《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一、关于纽马克翻译理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概述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在《翻译问题探索》一书中提出了两种翻译模式,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语义翻译是要在符合目的语文本的语义和句法结构的条件下,尽可能地使目标语文本能够再现原文本的含义;交际翻译是要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
语义翻译中,译者以原文为基础,坚守在源语文化的城池中,仅解释原文的含义,以便目的语读者理解文本的意思;交际翻译的关注点是目的语读者,在翻译中尽量为目的语读者解决阅读或交际中的困难与障碍,使交际顺利进行。
语义翻译强调的是保持原文的“内容”;而交际翻译强调的是译文的“效果”。
1二、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
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环境作为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在小说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塑造有血有肉、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
环境决定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同时人物性格也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主要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和景物等。
社会环境包括小说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们为人物的活动和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特定的背景。
浅析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浅析纽马克的翻译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737904761711cc7931b7167b.png)
浅析纽马克的翻译理论摘要:从翻译实践出发,又以翻译实践为归宿,这是纽马克对翻译理论的看法。
通过对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以及文本类型进行分析,评价了纽马克的翻译理论,透过他的观点,阐述并引发了对其翻译理论的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彼得•纽马克文本语义翻译交际翻译文本类型一、引言彼得•纽马克是一位英国的语言学家、实践型的翻译理论家。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可以概括为两个主要方面,即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奈达(E.A. Nida)指出,纽马克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方法,并把这两种方法应用于不同类型的文本中。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是由关联翻译法(correlative translation)和他提出的三个命题发展而来的。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以及文本类型说进行分析。
二、彼得•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1.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定义为了避免直译和意译的冲突,纽马克提出了两个翻译理论,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我在翻译方面仅仅提出这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对任何文本来说都合适。
在交际翻译中,翻译者用目标文本来表达和源语同样的效果;在语义翻译中,翻译者在目标文本句法结构和语义方面允许的范围内,来表现源语言的真正语境意义(纽马克,2001)。
”也就是说,在交际翻译中,纽马克认为,目标文本所产生的效果应当力求接近源文本。
因为交际翻译重视产生的效果但不注重表达的内容,所以交际翻译首先要忠实于目标语和目标文本读者,要求源语符合目标语和文化,不给读者留下疑点和晦涩难懂之处。
在语义翻译中,译者首先必须忠于原作者,符合源语文化,只有对源文本的内涵意义出现理解困难时才加以解释。
2.语义翻译、交际翻译的发展及关联翻译法的提出纽马克最主要的理论和最大的贡献是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应用于不同种类的文本,而他提出这两个概念的目的为了缩小传统的直译和意译之间的差距。
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新进展——anthony pym的《翻译理论探索》述评
![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新进展——anthony pym的《翻译理论探索》述评](https://img.taocdn.com/s3/m/e7f8391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2.png)
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新进展——anthony pym的《翻译理论探索》述评“翻译理论探索”是由安东尼皮姆(AnthonyPym)出版的一本关于翻译理论研究的新进展的书。
这本书对当今翻译理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pym在翻译理论研究中的贡献出发,探究他的著作对当今翻译理论的涵义以及影响。
安东尼皮姆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学者,他早期在翻译理论研究中取得了一些出色的成果。
他在《翻译理论探索》一书中对翻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书提出了三个主要论点。
首先,他认为,翻译理论超越了抽象理论,需要研究者不断在实践中反思和改进。
其次,翻译理论需要涉及多学科,如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哲学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改进翻译过程。
最后,他认为,翻译理论的发展应该注重双向翻译的有效性,关注翻译者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并努力改进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皮姆提出的新观点为翻译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翻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他提出的“实践性翻译”理论将翻译与实践相结合,改变了传统的静态翻译理论的观念,使翻译理论的研究不再单纯局限于抽象的理论层面而变得更加实用性。
他的理论认为,翻译理论应该注重和探究语言的现实使用情况,以及翻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文化因素。
这一理论不仅提供了一个系统的视角,而且更多地关注翻译者在实践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皮姆的理论被广泛引用,已经在当今翻译理论学术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提供了一个多学科深入的视角,帮助翻译学者更好地理解翻译理论以及翻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改进技术。
安东尼皮姆的理论已经在翻译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为翻译实践的创新和发展架起了基础。
总而言之,安东尼皮姆的《翻译理论探索》一书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对当今翻译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不仅提供了一个实用性的翻译理论,而且聚焦于实践,让翻译理论更加实在。
它提供了一个多学科融合的翻译理论,能够更好地理解翻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可以提出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