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复习课件
探究学习
任务:分析造成爱情悲剧的原因 活动一:吟唱千古,诵读经典 要求:再次朗读全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活动二:探究学习 1.自主复习,找出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重点文言知识。 2.小组讨论: (1)结合相关内容说说1-2段中作者情感是怎样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分析3-4段中作者的情感变化以及具体体现。 3.结合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总结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并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俯仰一世,老之将至:
人生短暂之痛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死
世事无常之痛
生 亦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大
矣
往事不在之痛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生死无常之痛
★在本段中找出和作者生死观有密切联系的一 句话,说说什么意思?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对于作者的人生观,还有哪些人与之相同?
古人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千
赏析课文第一、二段
流觞曲水
古人的一种游 艺项目,众人坐在 环曲的溪水边,把 酒杯放在水面上任 其漂动,停于某人 处,即取而饮之, 或吟咏诗赋来代替。
修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长、高 2余独好修以为常 修身养性 4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长 5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做 6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修理,整治
2)一死生为虚诞
一:数词用作意动词,以……为齐,看做一样。
特殊句式:
①状语后置: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不能喻之于怀
(不能于怀喻之)
亦将有感于斯文
(于斯文有感)
②定语后置:
仰观宇宙之大
(广阔的宇宙)
俯察品类之盛
(丰富的万物)
10-1《兰亭集序》复习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2.在《兰亭集序》中,“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是为了祈福消灾。
• 3.你所在的中学举行郑重的校庆典礼,邀请了很多校友、家长参加。你 作为学生代表向来宾致欢迎辞,其中要引用《兰亭集序》中的两句古代 诗文。请填写恰当的句子。金秋十月,天高云淡。今天大家齐聚一堂, 真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同学对各位嘉宾 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
夫人之相与 ( ),俯仰 ( )一世。或 ( )取诸 ( )怀抱,悟 ( )言一室之内;或 因 ( )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 ( )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 ( )得于己,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 ( )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 ( )之矣。向 ( )之所欣,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 ( )之兴怀,况修短随化 ( ),终期 ( )于尽!古人云: “死生亦大 ( )矣。”岂不痛哉!
•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D.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 答案·D
• 7.对下列句子中画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俯察品喻之于怀 喻:明白
• D.列坐其次
次:序次
• 答案 D
• 8.对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 ②亦足以畅叙幽情 • ③及其所之既倦 ④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 B.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 ②悟言一室之内
• C.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 ②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 D.①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
②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答案 A
•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B.死生亦大矣
• 3.你所在的中学举行郑重的校庆典礼,邀请了很多校友、家长参加。你 作为学生代表向来宾致欢迎辞,其中要引用《兰亭集序》中的两句古代 诗文。请填写恰当的句子。金秋十月,天高云淡。今天大家齐聚一堂, 真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同学对各位嘉宾 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
夫人之相与 ( ),俯仰 ( )一世。或 ( )取诸 ( )怀抱,悟 ( )言一室之内;或 因 ( )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 ( )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 ( )得于己,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 ( )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 ( )之矣。向 ( )之所欣,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 ( )之兴怀,况修短随化 ( ),终期 ( )于尽!古人云: “死生亦大 ( )矣。”岂不痛哉!
•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D.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 答案·D
• 7.对下列句子中画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俯察品喻之于怀 喻:明白
• D.列坐其次
次:序次
• 答案 D
• 8.对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 ②亦足以畅叙幽情 • ③及其所之既倦 ④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 B.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 ②悟言一室之内
• C.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 ②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 D.①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
②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答案 A
•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B.死生亦大矣
《兰亭集序》复习课件
③ 亦将有感于斯文──亦将于(对)斯文有感
④ 当其欣于所遇──当其于所遇欣
2021/7/26
14
⑵ 定语后置:
1, 虽无管弦之盛──虽无盛之管弦
2,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仰观大宇宙,俯察盛品类
2021/7/26
15
三,省略句:
⑴ 省主语: ① (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 (群贤)引以为流觞曲水 ⑵ 省介词宾词:
痛惜???
痛苦? ??
痛心? ??
悲痛???
2021/7/26
19
这种"痛"是痛什么?
这是痛惜之情,是对“人
生短暂,世事无常”“人生苦
短,命运难测”的痛惜。
作者从不同处世形态的共
性—“情怀”出发,抒发了自
己“重死生”的感慨。
2021/7/26
20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急
剧动荡,“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
兰 亭 序
周 杰 伦
3
作者简介
字逸少。善书法,有“书圣” 之称,世称“王右军” 。
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
的书法家。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
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
王”“二圣”。王羲之在诗文写
王羲之
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 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
(303--361) 作的作家。文风清洗,不尚辞藻
《兰亭集序》复习课件
兰亭集序
王羲之
2021/7/26
2
2021/7/26
兰亭临帖 行书如行云流水 月下门推 心细如你脚步碎 忙不迭 千年碑易拓 却难拓你的美 真迹绝真心能给谁
牧笛横吹 黄酒小菜又几碟 夕阳余晖 如你的羞怯似醉 摹本易写 而墨香不退 与你共留余味 一行朱砂到底圈了谁
《兰亭集序》课件(共63张PPT)
王羲之、孙绰等26人当场赋诗,共得37篇。王羲之将这些 诗句汇集起来,编辑成一本《兰亭集》,并为此集作了一篇序, 这就是《兰亭集序》,共324字。
王羲之为《兰亭集》写的序文,原无题目。今题《兰亭集 序》,为后人所加。
王羲之喜爱养鹅,固然是文人雅事、陶冶情操,更为关键 的是,他从鹅的体态、行走、游泳等姿势中,体会出书法运 笔的奥妙,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他认为执笔时食 指要像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要像鹅掌拨水,方能使 精神贯注於笔端。
“羲之爱鹅”后来被当作文人雅士情趣生活的体现,后人 将其与“陶渊明爱菊、周茂叔爱莲、林和靖(林逋“梅妻鹤 子”《山园小梅》)爱鹤”并称,是为“四爱” 。
顶级财阀官三代
王羲之,东晋名士,出身高门——琅琊王氏。 西晋南渡后,伯父王导官居宰辅,把持朝政;
另一伯父王敦驻守荆州,掌握重兵。 “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王羲之传》中说:“深为从伯敦、
导所器重。”王敦称赞他说:“汝是吾家佳 子弟。”
政治远见好官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赈灾济民——会稽灾荒,王羲之一方面打开粮仓赈济灾民,另一方面 向朝廷提合理化建议: “断酒以救民命” 。
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 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文体知识
书序,为书做的序言,如本文。 诗序,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如《孔雀东南飞》; 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如《送东阳马生序》; 宴集序,古人饮宴,常一同赋诗,集结成册,再推举一人作序。如《
学习任务一:知人论世,熟悉常识 王羲之,字逸少,出身贵族,少有美誉,
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尤
擅楷书、行书和草书;才学过人,乐游山水, 爱道家之学,喜结交名士。《晋书》说他的 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 若浮云,矫若惊龙”。他在诗文创作上也是 高手,其文用笔洗练,不尚辞藻而多情致。
王羲之为《兰亭集》写的序文,原无题目。今题《兰亭集 序》,为后人所加。
王羲之喜爱养鹅,固然是文人雅事、陶冶情操,更为关键 的是,他从鹅的体态、行走、游泳等姿势中,体会出书法运 笔的奥妙,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他认为执笔时食 指要像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要像鹅掌拨水,方能使 精神贯注於笔端。
“羲之爱鹅”后来被当作文人雅士情趣生活的体现,后人 将其与“陶渊明爱菊、周茂叔爱莲、林和靖(林逋“梅妻鹤 子”《山园小梅》)爱鹤”并称,是为“四爱” 。
顶级财阀官三代
王羲之,东晋名士,出身高门——琅琊王氏。 西晋南渡后,伯父王导官居宰辅,把持朝政;
另一伯父王敦驻守荆州,掌握重兵。 “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王羲之传》中说:“深为从伯敦、
导所器重。”王敦称赞他说:“汝是吾家佳 子弟。”
政治远见好官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赈灾济民——会稽灾荒,王羲之一方面打开粮仓赈济灾民,另一方面 向朝廷提合理化建议: “断酒以救民命” 。
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 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文体知识
书序,为书做的序言,如本文。 诗序,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如《孔雀东南飞》; 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如《送东阳马生序》; 宴集序,古人饮宴,常一同赋诗,集结成册,再推举一人作序。如《
学习任务一:知人论世,熟悉常识 王羲之,字逸少,出身贵族,少有美誉,
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尤
擅楷书、行书和草书;才学过人,乐游山水, 爱道家之学,喜结交名士。《晋书》说他的 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 若浮云,矫若惊龙”。他在诗文创作上也是 高手,其文用笔洗练,不尚辞藻而多情致。
10.1兰亭集序学考复习课件
文章虽以“悲”字作结,但是超出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让我们从 感伤的背后,发现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对人生、自然的热爱和执著。
文章特点
语言浑厚,清新疏朗 骈散结合,音韵和谐 直抒胸臆,理性思考
作者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你读过哪些抒人 生无常之感、发时不我待之叹的诗文?(举例,交流)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第二段:抒情、议论
或取诸怀抱
岂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因寄所托
当其欣于所遇,快然自足 乐
不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痛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哉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死生亦大矣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 不能喻之于怀。
(
记
叙
环境
、
描
写 人物
)
修禊 信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可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乐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 迁,感慨系之矣。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 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 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第三段:议论、抒情
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
以今及古
悲 临文嗟悼 不能喻之于怀 夫
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兰亭集序》ppt课件22张
之:消独 相与:相处 或:有时 诸:之于 怀抱:襟怀抱负 悟:同“晤” 因:凭借 所托:爱好的事物 放浪:放纵 趣:同“取” 殊:不同 欣:感到高兴(意动) 遇:接触 得:得意 之:得到 倦:感到厌倦(意动) 迁:变化 系:随着 向:过去 以:因为 随:依附 期:注定 ①:省略句:悟言(于)一室之内
岁:岁星,年 会:聚合 贤:贤士(形作名) 毕、咸:全,都 少长:年少年长之人(形作名) 修:长 映:映衬 带:像带子一样 引:汲引 其次:它的地方,它指水 盛:热闹 觞:饮酒(名作动) 叙:抒发 幽情:深远或高雅的情思 惠风:柔和的风 品类:天地万物 所以:用来 极:尽 信:实在 ①状语后置 ②省略句:引(之)以为
兰亭集序
王羲之
癸(guǐ)丑
会稽(kuài jī)
修禊 (xì)
激湍(tuān)
流觞(shāng)曲(qū)水 齐彭殇(shāng)
游目骋(chěng)怀 放浪形骸(hái)
(聘(pìn)用) 感慨系(xì)之矣
若合一契(qì ) 趣(qǔ)舍万殊
临文嗟(jiē )悼
王羲之:
《王右军集》2卷。被称为“书圣”。
体现其对短暂生命的珍惜,对人生、自然的热爱和执着。
结集的目的在于警醒后来的读者在读文的时候,不要感 染士大夫之消极的思想情绪,而能够充分地认识到“死 生亦大矣”的思想精髓。
●“后之览者, 亦将有感于斯文” 你学了“斯文”, 有什么启示?
生活情趣 思想修养 精神状态 对“生死”的理性思考 关注个体生命的价值
●岂不痛哉! ●为何而“痛”?
为何而“痛”?
①事物并非永久美好 ②时光流逝,人生短暂 ③生命无法自驭的无奈
魏晋知识分子的苦
闷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社会上最痛苦,政治上最混乱的时代。政权更
兰亭集序复习课公开课课件
▪ 2.引次江北
驻扎
▪ 3.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排列上次一等
▪ ▪
4.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5.三次论诤退,其志亦刚强
编次,依次序排列 量词,表示动作的 次数
所以
▪ 所以游目骋怀 表凭借,可译为:用 ▪ 师者所以传到受 来
业解惑也
▪ 所以兴怀,其致 一也
▪ 所以遣将守关者
表原因,可译为 ……的原因
听之娱,信可乐也。(11山东卷 安徽卷)
4.
,少长咸集。(06年安徽卷)
5. 或取诸怀抱,
;
,
。
(10年新课标)
其他重要的句子
1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 湍, 映带左右 。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 兴怀;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3、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 喻之于怀。
动词,看作相等 原因 “犹”,如同,好像
▪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对; 这
▪ 既其所之既倦
到达,这里是得到的意思
▪ 修: 重要的一词多义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或长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寿命长
(3)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研究, 学习
(4)掌修国史
著,撰写
(5)乃重修岳阳楼
修建
(6)修守战之具
▪ (8)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仍然不能不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何况人寿的 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终将以生命的结束为最
作业
▪ 把后面【巩固提升】部分做完。 ▪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写一写。 ▪ 把你认为重要的文言知识整理到积累本上。
"次"的一词多义
10.1《兰亭集序》课件 (共4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名词,次序
(4)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形容词,下一等
(5)历险数次,遂达峰顶:量词,回,表示动作的次数
5、修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形容词,高高的
(2)修禊事也:
动词,做,从事
(3)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形容词,长
4、期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动词,至、及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穿一年孝服的亲族
敞开
(7)死生亦大矣:形容词作名词,大
(3)引以为流觞曲水: 动词的使动用 事
法,使……流
(8)齐彭殇为妄作: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动词的使动 ,把……看作相等
用法,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 (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数词的意动
用法,把……看作一样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其致一也:
2、致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名词,意态,情趣
(2)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动词,得到
(3)听妇前致词:
动词,表达、表述
(4)专心致志: 动词,集中(力量、意志等)
(5)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动词,招致
3、次
(1)列坐其次:
名词,旁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动词,驻扎
(3)余船以次俱进:
兰 亭 集 序
学习目标
1、了解王羲之的生平经历及创作背景。 2、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了解本文景情相生、情理 相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 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著名书法 家、文学家。他出身名门,官至右军将军、 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王羲之书法 造诣极高,尤善行、草,代表作《兰亭序》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文学上,他 也是“魏晋风骨”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散 文清新自然,感情深沉。
高考语文一轮课内文言文复习《兰亭集序》课件45张
一周年
⑤
⑥期望,要求
例句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诗经·氓》) 君与家君期日中(《陈太丘与友期行》)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察今》)
【识记方法】 “期”的本义是“一定的时间、期限”。所以引申为“时间,日 期”“约会,约定”“限度,限量”。由“日期”引申出“一周年,一整月”的意 思。由“约会”又引申出“期望”的意义。
次 ③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按次序
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临时驻扎,住宿
⑤凡用兵之法……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第二
(《孙子·谋攻》)
6.特殊句式
例句 ①死生亦大矣 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 判断句 标志词:亦 定语后置句 标志词:之
7、识记古文化常识
•实战高考: •(2019·全国卷Ⅰ)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乃: 表顺承,于是、就
•(2019·全国卷Ⅰ)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乃:表顺承,于是、就 •(2019·全国卷Ⅰ)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 乃:表顺承,于是、就 •(2019·全国卷Ⅱ) 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 乃:表顺承,于是、 就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原因),若合一契(符契。两半, 可合在一起),未尝不临(面对)文嗟悼(悲伤),不能 喻(明白)之于怀(句式 状语后置句)。固(本来)知一 (一、作动词。把…看做一样(相等))死生为虚诞,齐 (齐,作动词。把…看做一样(相等))彭殇(未成年而 死去的人)为妄作(无根据)。后之视今,亦犹(如同, 好像)今之视昔,悲夫!故列(一个个)叙时人,录其所 述,虽(纵使)世殊事异,所以(……的原因)兴怀,其 致一(用做动词,是一样的。)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 于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句式状语后置句)。
⑤
⑥期望,要求
例句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诗经·氓》) 君与家君期日中(《陈太丘与友期行》)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察今》)
【识记方法】 “期”的本义是“一定的时间、期限”。所以引申为“时间,日 期”“约会,约定”“限度,限量”。由“日期”引申出“一周年,一整月”的意 思。由“约会”又引申出“期望”的意义。
次 ③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按次序
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临时驻扎,住宿
⑤凡用兵之法……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第二
(《孙子·谋攻》)
6.特殊句式
例句 ①死生亦大矣 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 判断句 标志词:亦 定语后置句 标志词:之
7、识记古文化常识
•实战高考: •(2019·全国卷Ⅰ)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乃: 表顺承,于是、就
•(2019·全国卷Ⅰ)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乃:表顺承,于是、就 •(2019·全国卷Ⅰ)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 乃:表顺承,于是、就 •(2019·全国卷Ⅱ) 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 乃:表顺承,于是、 就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原因),若合一契(符契。两半, 可合在一起),未尝不临(面对)文嗟悼(悲伤),不能 喻(明白)之于怀(句式 状语后置句)。固(本来)知一 (一、作动词。把…看做一样(相等))死生为虚诞,齐 (齐,作动词。把…看做一样(相等))彭殇(未成年而 死去的人)为妄作(无根据)。后之视今,亦犹(如同, 好像)今之视昔,悲夫!故列(一个个)叙时人,录其所 述,虽(纵使)世殊事异,所以(……的原因)兴怀,其 致一(用做动词,是一样的。)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 于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句式状语后置句)。
兰亭集序(复习课).ppt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兰亭集序》 文言知识归纳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悟悟 言一室之内 虽趣趣 舍万殊 2、词类活用
(通“晤”:面对面) (通“取”:趋向,取向)
(1)名词作动词
一觞觞 一咏
(觞 意为“喝酒”)
映带带 左右
(带:环绕)
(2)动词作名词
足以极视视听之娱 (视、听:眼睛、耳朵)
(3)形容词意动用法 齐齐 彭殇为妄作
四、重要词释义 引引以为流觞曲水 悟悟言言一室之内 虽趣趣 舍万殊 终期期于尽 未尝不临临 文嗟悼 是是 日也 茂林修修 竹 所所以以 游目骋怀 信信 可乐也 向向 之所欢 列坐其次次 及及 其所之既倦
(引:疏导、引来 ) (悟言:晤言,面对面交谈) (趣:趋向,取向) (期:至,及) (临:面对) (是:指代词“这”) (修:长) (所以:用来……的) (信:确实) (向:过去) (次 :旁边) (及:等到)
【古今异义】 1.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2.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3.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 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10.1《兰亭集序》 复习课件(共3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A.俯察品类之盛 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C.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古今词义的差别大致有如下几种: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 转移、移感情色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等。现代汉语中有些双 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这类词 不是太多,但一定要引起特别重视。D项感慨,古今意思均为 “有所感触而慨叹”。
《兰亭集序》复习课
复习目标
1、识记作者及序文的特点,积累文言知识点 2、理清思路,背诵默写名句,体会文章语言精美 3、通过本文的学习,获得正确的人生观、生死观。
复习任务一:回顾课文内容
思路 文章思路及作者思想情感
情感
记叙集会盛况 (怡人美景,畅快集会) 相聚之乐
抒发人生感慨 (人生短暂,世事无常) 死生之痛
C.感慨系之矣 系:附着 D.况修短随化 修:美好
2.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 )
A.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②不能喻之于怀
B.①当其欣于所遇
②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C.①人刀俎,我为鱼肉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D.①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判断动词,是 指修建、处理 抱在怀里 指书信 指方向 指次序或质量差
⑦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
⑧引以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⑨俯仰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
10.俯察品类之盛古义:
(古义: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三、词类活用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一觞一咏 所以游目骋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 死生亦大矣
古今词义的差别大致有如下几种: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 转移、移感情色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等。现代汉语中有些双 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这类词 不是太多,但一定要引起特别重视。D项感慨,古今意思均为 “有所感触而慨叹”。
《兰亭集序》复习课
复习目标
1、识记作者及序文的特点,积累文言知识点 2、理清思路,背诵默写名句,体会文章语言精美 3、通过本文的学习,获得正确的人生观、生死观。
复习任务一:回顾课文内容
思路 文章思路及作者思想情感
情感
记叙集会盛况 (怡人美景,畅快集会) 相聚之乐
抒发人生感慨 (人生短暂,世事无常) 死生之痛
C.感慨系之矣 系:附着 D.况修短随化 修:美好
2.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 )
A.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②不能喻之于怀
B.①当其欣于所遇
②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C.①人刀俎,我为鱼肉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D.①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判断动词,是 指修建、处理 抱在怀里 指书信 指方向 指次序或质量差
⑦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
⑧引以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⑨俯仰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
10.俯察品类之盛古义:
(古义: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三、词类活用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一觞一咏 所以游目骋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 死生亦大矣
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全面实用精美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一词多义
5.次 • 列坐其次(旁边)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 • 余船以次俱进(次序) •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 【皆次当行(háng)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次,编 次。当行,当在征伐之列。” 】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省略句
• (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 群贤毕至(于此) • 映带(于)左右 • 引(清流激湍)以为流觞曲水 • 列坐(于)其次 • 悟言(于)一室之内
为陈迹”) • 后之览者(助词,的)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虚词
4.其 • 列坐其次(代词,指曲水) • 当其欣于所遇(代词,指人们) • 录其所述(代词,参加集会的人) 5.以 • 引以为流觞曲水(介词,把) • 亦足以畅叙幽情(介词,用来) •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介词,因为)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虚词
6.夫 • 夫人之相与(句首语气词,发语词) • 悲夫!(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古诗文高考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46 兰亭集序
(5)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 这些诗文,指这次集会的诗文。 今义:文雅。
5.特殊句式 (1)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译文: 死生是一件大事。 (2)仰观宇宙之大。(定语后置句) 译文: 抬头观览广阔的宇宙。 (3)亦将有感于斯文。(状语后置句) 译文: 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曲水,列.坐.
(⑧ 以次相坐 )其次.(⑨ 旁边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
足以畅.叙.(⑩ 愉快地谈论 )幽.情.( 深远高雅的情思 )。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
和风
)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
类.( 自然界的万物 )之盛,所以游目骋.( 开畅,舒展 )怀,足以极.
( 穷尽
)视听之娱,信.( 实在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原因
),若合一契.( 符契
),未尝
不临.( 面对
)文嗟.悼.( 叹息哀伤 ),不能喻.( 明白
)
之于怀。固.( 乃
)知一.( 把……看作一样 )死生为虚.诞.
( 虚妄荒诞 ),齐.( 把……看作相等 )彭.殇.( 指长寿和短命 )为妄. 作.( 虚妄之谈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 ( 一个一个记下 )时.人.( 当时与会的人 ),录.( 记下,抄录 )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 意态,情趣 )一.( 一样,相同 )也。后之 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些诗文 )。
生活内容:“ 或取诸怀抱 , 悟言一室之内 ; 或因寄所托 , 放浪形骸之外 。
(4)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两句
来批评:“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齐彭殇为妄作
。”
7.文化常识 (1)永和: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新皇帝即位后,一般要改变纪年 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到了明代以后,皇帝大 多一人一个年号。 (2)癸丑:古人常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环相 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3)修禊: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 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 (4)契:符契,古代符信的一种,以金玉竹木等制成,上刻文字,分成两半,合在 一起可为凭验。
5.特殊句式 (1)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译文: 死生是一件大事。 (2)仰观宇宙之大。(定语后置句) 译文: 抬头观览广阔的宇宙。 (3)亦将有感于斯文。(状语后置句) 译文: 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曲水,列.坐.
(⑧ 以次相坐 )其次.(⑨ 旁边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
足以畅.叙.(⑩ 愉快地谈论 )幽.情.( 深远高雅的情思 )。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
和风
)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
类.( 自然界的万物 )之盛,所以游目骋.( 开畅,舒展 )怀,足以极.
( 穷尽
)视听之娱,信.( 实在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原因
),若合一契.( 符契
),未尝
不临.( 面对
)文嗟.悼.( 叹息哀伤 ),不能喻.( 明白
)
之于怀。固.( 乃
)知一.( 把……看作一样 )死生为虚.诞.
( 虚妄荒诞 ),齐.( 把……看作相等 )彭.殇.( 指长寿和短命 )为妄. 作.( 虚妄之谈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 ( 一个一个记下 )时.人.( 当时与会的人 ),录.( 记下,抄录 )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 意态,情趣 )一.( 一样,相同 )也。后之 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些诗文 )。
生活内容:“ 或取诸怀抱 , 悟言一室之内 ; 或因寄所托 , 放浪形骸之外 。
(4)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两句
来批评:“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齐彭殇为妄作
。”
7.文化常识 (1)永和: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新皇帝即位后,一般要改变纪年 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到了明代以后,皇帝大 多一人一个年号。 (2)癸丑:古人常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环相 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3)修禊: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 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 (4)契:符契,古代符信的一种,以金玉竹木等制成,上刻文字,分成两半,合在 一起可为凭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清背诵思路:由读古人
“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 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 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 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 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 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 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 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 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 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 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总结 全文。
流觞曲水
古人的一种游艺项目,众人坐在环曲的溪水边, 把酒杯放在水面上任其漂动,停于某人处,即取而饮 之,或吟咏诗赋来代替。 当年王羲之邀集41位友人举行曲水流觞的地方。 曲水全长30余米,想当年,王羲之与名士们列坐在曲 水两旁,装有酒的杯子(称之为“觞”)在弯弯曲曲的 水面上飘流,由于水流曲折,觞时流时停,按规定, 觞停止在谁的面前,谁就得赋诗,否则就要罚酒。这 既是一种游戏,又颇含雅兴,令人神往不己。直到今 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 会汇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 情。
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作结。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
原因
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
明白,理解
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早死者称为”殇”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
当下集会的人 不同
长
kuài
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映衬 引之以之为. 之,指水.以为,作为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弦乐器和管乐器,此处指音乐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
指饮酒和赋诗 能够 深情 此日,指三月三日
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
结构助词,定语结构的标志
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
文中有些词语今天已经发展成 了成语: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天朗气清、游目骋怀、 世殊事异、感慨系之、 放浪形骸。
重点实、虚词
修禊事也 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 列坐其次 丝竹管弦之盛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足以极视听之娱 古代的一种风俗 高 长 旁边,水边
热闹 繁多
用来 ……的原因 动词,穷尽
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此文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的感慨,其缘由竟像 一张符契那样一致,总难免要在前人的文章 面前嗟叹一番,不过心里却弄不明白这是怎 么回事。我当然知道把死和生混为一谈是虚 诞的,把长寿与夭亡等量齐观是荒谬的,后 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这正是 事情的可悲之处。所以我要列出到会者的姓 名,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尽管时代有别, 行事各异,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动因,无疑会 是相通的。后人阅读这些诗篇,恐怕也会由 此引发同样的感慨吧
作者并没有紧紧停留于对《兰亭集》 的写作因由、过程、作者等情况的泛泛 交待,而是在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 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 长,生死无常的感慨。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 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 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 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 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 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 古名篇。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 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 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有人将自己的心事在一室之内坦诚畅谈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有人将自己的情怀寄托于事物之中,无拘无 束地生活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时间 地点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会稽山阴之兰亭
事由
修禊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集 会 盛 环境 况
信 可 乐 也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人物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第一自然段,共有三层意思。 “永和九年,„„少长咸集”为第一层,交 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第二层“此地有崇山峻岭,„„亦足以畅叙 幽情”共两句话,前一句写兰亭美景,后一 句写士大夫的行为。 景虽美,若阴雨晦冥,便大煞风景,所以第 三层便水到渠成:“是日也„„信可乐也。” 这一层也是两句话,第一句写天气的美好, 第二句写人们的行为和主观感受。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 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 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 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 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 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 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 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 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 一些评价的内容。
夫人之相与
交往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曾不知老之将至
有的人;会面 乃,竟 动词,至,及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面对;明白,懂得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本来;动词,看作一样 动词,等同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可以 尽
也。
表判断语气词
的确,实在
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上旬的 巳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 行禊饮之事。此地德高望重者全都到会,老 少济济一堂。兰亭这地方有崇山峻岭,林木 繁茂,竹篁幽密。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环 绕在四周,引溪水为曲水流觞,列坐其侧, 即使没有管弦合奏的盛况,只是饮酒赋诗, 也足以令人畅叙胸怀。这一天,晴明爽朗, 和风习习,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 可以考察繁多的物类,用来舒展眼力,开畅 胸怀,足够来极尽耳目视听的乐趣,真可以 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岂不痛哉!
或取诸怀抱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岂 不 痛 哉
或因寄所托 当其欣于所遇,快然自足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死生亦大矣
人生百年 乐境易逝 生命短促
感慨万千
这种"痛"是痛什么?
这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 短暂,世事无常”“人生苦短, 命运难测”的痛惜。 作者从不同处世形态的共性—— “情”“怀”出发,抒发了自己 “重死生”的感慨。
多音字:癸丑(guǐ) 会稽(kuài
修禊事也(xì) 感慨系之(xì) 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 通假字:趣舍万殊(通“取”)
jī)
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
乐 痛
悲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 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 都 有德有才的人 都 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
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感 慨 人 生
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 死 生 至 亦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 大 矣 事迁,感慨系之矣
痛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返回
理清背诵思路:
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 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中提示了人生 忧患的来源。
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 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 慨系之矣”。 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 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 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 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 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 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 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人们因欢聚由乐生悲的感慨是屡见不
鲜的。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大家难得一聚,是快事、乐事;但有聚就 有散,分离诀别更容易使人伤怀!再说相 聚是困难的、短暂的,分散是容易的,也 是长久的。本来这种聚散两依依的情形已 使人感慨万端,再由此使人联想到人生无 常、生死相隔,怎不使人悲从中来。
——人们对于接触到的事物,暂时归属于自己而 感到高兴,就高兴地自我满足起来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
待到他们 喜欢的事物 从前
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
之兴怀,况修短随 化,终期于尽!古人云:
动怀 长短. 造化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此处指人的寿命
人们彼此亲近交往,俯仰之间便度过了一生。 有的人喜欢反躬内省,满足于一室之内的晤谈; 有的人则寄托于外物,生活狂放不羁。虽然他 们或内或外的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的性格 各不相同,但当他们遇到可喜的事情,得意于 一时,感到欣然自足时,竟然都会忘记衰老即 将要到来之事。等到对已获取的东西发生厌倦, 情事变迁,又不免会引发无限的感慨。以往所 得到的欢欣,很快就成为历史的陈迹,人们对 此尚且不能不为之感念伤怀,更何况人的一生 长短取决于造化,而终究要归结于穷尽呢!古 人说:“死生是件大事。”这怎么能不让人痛 心啊!
“人生苦短”无论对凡夫俗子,还是英雄伟人 似乎都是一个万古恒新的话题。且不必说《古 诗十九首》中的“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 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也不必说 汉武帝的“少壮几时奈老何”;就是一代伟人 毛泽东不也发出“人生易老,天难老”的感叹 吗?可以说,“人生苦短”是人类的一种普遍 心态。那么王羲之对此感慨万千,有什么不可 呢?何况,作者并没有因人生短促、“人生无 常”就醉生梦死,及时行乐,了此一生,而是 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暗含对 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这在玄学盛行,士大 夫普遍崇尚老庄哲学的东晋是难能可贵的。
作 知 齐彭殇 妄作 序 缘 由 故 列叙时人 录其所述
一死生
虚诞
有后 感之 于览 斯者 文将
悲
兴感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