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府与政治读书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有感

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P.享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早在十年前就看过。最近看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一书时感觉到有必要再看一遍。于是利用课余时间再看了一遍。以前只作了笔记,但没有写出读出心得,结合以前的心得和重读的感悟,行文如下。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书名标题就意味着作者把政治秩序放在了第一位。“首要的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人当然可以有秩序而无自由,但不能有自由而无秩序。必须先存在权威,而后才谈得上限制权威。在那些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里,恰恰缺少了权威,那里的政府不得不听任离心离德的知识分子、刚愎自用的军官和闹事的学生的摆布。”P6-7因此,享氏书中主张秩序和权威至上,称之为权威主义并不为过。当然,书名《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实为现代化中的政治秩序。换言之,现代化导致到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变迁,而如何实现稳定的政治秩序,确实本书着笔的重点。因此,本书所提倡的许多观点,对现代化中的发展中国家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在一般人看来,战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感受最大多是贫困、腐败、骚乱、政变,战乱,很多第三世界国家总是处在贫困与动荡的恶性循环中。如何找到根源,走出动荡不安的困境,实现政治发展,就是第三世界面临的现实课题。特别地,如果看书时每一个作者都带着自己国家的问题意识的话,几乎每个读者,都企图寻找自己国家政治发展的答案。这恰是本书读者广泛,并成为政治学经典的根源。

“政治动乱所以在20世纪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到处蔓延,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那里的现代化进程过快,其速度远远超过早期实现现人化的国家。欧洲和北美的现代化进程延续了几个世纪,大体上来说,每次只能解决一个问题或对付一种危机。但是,除了西方,世界其他地区在现代进程中,中央集权、民族融合、社会动员、以经济发展、政治参与与社会福利等,不是依次而至,而是同时发生。”P36

“城市化、识字率、教育和接触传播媒介的水平的提高,都在提高人们的愿望和期待,而如果这些愿望和期待不能得到满足,就会刺激个人和集团投身于政治。在缺少强有力和灵活的政治制度的情况下,这种参与的增加便意味着动乱和暴力。”P36-37

“政治上的首要问题就是政治制度化的发展落后社会和经济变革。”P4

“对于一个政治参与水平低的国家来说,未来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用以面对现代化和政治参与扩大的政治制度具有什么样的性质。组织参与扩大的首要制度保证就是政党及政治党体系。”P333

现代化导致大众的政治参与,而在一个传统制度衰败,新政治制度并没有制度化的发展中国家,大众的政治参与就滋生动乱。因为制度化水平低的国家,政治派别眼里并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只有个人或集团利益,为实现各自利益,他们在政治上各自采用最强的手段:学生示威、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农民抗税、知识分子公开批评,但结果是政治无序化。所以,实现政治制度的制度化,有序地规范大众的政治参与,就是变化社会中实现政治秩序的关键。而且,享氏对很多发展中国家政治变迁的研究,在很多方面都颠覆了社会中人们的一些传统看法。

“贫困与落后,动乱与暴力,这两者之间的表面关系乃是一种假象。政治秩序混乱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现代性,而在于为实现现代性所进行的努力。”P32“现代化之中的社会的动乱源泉很少是来自其最贫穷、最落后地区,而几乎总是发生在社会的最先进地区。政治越是变为城市化的政治,它就越加不稳定。”P57“在一个暴力是政府的关键部分的社会里,政府民主化也意味着暴力普及化。”P189“在大多数处于现代化之中的社会里,真正革命阶级当然是中产阶级。引乃城市中反政府的主要力量源泉。”P239

“在中产阶级中各阶层中最倾向于反抗、暴力和革命的就是知识分子。”P239

“农村主导集团所起的作用实系决定政府稳定或脆弱的关键因素。”P241

“从结果来看,迎合城市中产阶级的改革是革命的催化剂,迎合农民的改革则是革命的替代物。”P306

以上看法,都与人们看法相悖。如中产阶级,按以往理解,应是一个社会支柱。一个以中产阶级不断扩大,穷人和富人都较少的橄榄型社会才是最稳定,最长治久安的社会。同样,知识分子,以往理解为社会的良心,知识分子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

尽管知识分子与政府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疏离,但知识分子却并不是社会动乱之源。但照享氏理解,却未必如此。还有,农村、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都是日趋式微的,但照料享氏理解,农村、农民却是现代化之中国家的政治稳定的支柱。而城市却是国家动荡的风暴中心。而这些观点都影响到现代化之中国家进行政治改革的策略和路径。

为实现政治有序化,就必须找到实现制度化的方式。所谓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得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而在现代化中的国家要实现制度化,关键就在于政党。

“政党的发展与现代政府的发展平行。传统政治制度越是能够适应现代政治的需要,政党的作用就越不明显。反过来说,在处于现代化之中的政治体系中,政党在提供合法性和稳定性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传统社会制度的制度性遗产之间存在着反方向的变化关系。”P69

“政党组织着政治参与,政党体系影响到政治参与扩展的速率。”P335

“处于现代化之中的政治体系,其稳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而政党强大与否又要视其制度化的群众支持的情况,其力量正好反映了这种支持的规模及制度化程度。”P341“一个强有力的政党体制有能力做到两条:第一条是通过体制本身扩大政治参与,从而达到先发制人并使紊乱或革命的政治活动无法展开。第二条是缓解和疏导新近动员起来的集团得以参与政治,使其不至于扰乱体制本身。这样,一个强有力的政党体制就为同化新集团提供制度化的组织程序。这样,一种政党制度的形成是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政治稳定的先决条件。”344

正是享氏把政治秩序摆在第一位,所以他对东欧、苏联共产党一党制的国家,也极为推崇。

“共产主义集权国家和西方自由国家一般都可以归入有效能的国家的范畴,而不属于衰微的政治体制。”P1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历史理论,列宁主义是一种政治发展理论。它涉及政治动员、政治制度化的方法和公共秩序的基石。”P280

也许正是对苏联政权共产党组织支配社会实现现代化模式的过于推崇,而苏联的解体,则使得享氏理论的解释框架显得不那么有说服力。当然,看享氏的书,并不是简单地给享氏挑刺来的,而带着中国问题的意识来的。因为享氏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